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4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分类号: D624
页数: 9
页码: 1347-13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情况以及人民代表大会人员名单。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名单 常务委员会

内容

1949年9月,全区县级人民政权建立初期,实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由各界推选代表组成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部分职权。1953年6月开始普选人民代表,1954年6月召开县人民代表大会,依照法律行使国家机关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1966~1976年“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停止活动。1968年2~4月,各县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统一行使国家机关权力。1980年7月以后,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产生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大常委会”)。
  一、地区人大机构设量与工作
  (一)机构设置
  1985年以前,地区没有专门的“人大”机构。1985年3月9日,设立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张掖地区联络处。地区联络处与地委人大工作处一套机构。内设办公室,人员编制6人,其中副主任2人。
  1990年10月31日,地区联络处改设为省人大常委会张掖地区工作委员会(地级建制),1991年5月正式挂牌办公。地区人大工委是省人大常委会派出机构,办理省人大常委会对地区行政公署、地区中级法院、人民检察院地区分院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地区人大工委设办公室(处级建制),编制13人,干部10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2人),工勤人员3人。
  (二)主要工作
  1.通过调查研究向地委提出有关发展经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建议。2.加强同所属县、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联系、指导,及时调查、总结交流工作经验。3.加强同全国、省人大代表联系。每年走访全国、省人大代表1~2次,听取反映、办理代表意见、建议,组织代表开展调查、视察,评议政府“两院”工作等活动,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献计献策。4.定期开展执法检查。1986年以来,每年都安排对5个以上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5.向地委提出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建议。6.依法组织、指导全区县、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7.先后11次办理本地区省人大代表出席省人代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及代表团组建等有关事宜。完成地委、省人大常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从1949年12月—1954年5月,各县召开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工商业开明绅士及党、政、军、人民团体等代表参加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四至六届、六至十一次会议。其中:民乐县召开六届九次会议,张掖县召开四届十一次会议,山丹、临泽、高台3县各分别召开四届六至八次会议。肃南县是1954年2月新设置的自治县(区),只召开一届一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工作报告和县委对重大工作的建议和安排部署。每届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选举产生本县出席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1953年3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各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县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是月,各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各县政府县长、副县长、委员。张掖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定了《张掖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条例》和《议事规则》。
  三、县(市)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4月,在全面普选的基础上,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5县先后于6月15日—30日,召开县人民代表大会首届一次会议。肃南县1954年2月建县(区)后,未进行普选;1956年12月普选后,召开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届次为了与全区一致,故算作县人大二届一次会议,追认县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为县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自1954年6月,召开县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至1995年12月,各县(市)均已举行过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每次会议内容,结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有所侧重。一届一次会议主要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选举出席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届二次会议,除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改草案的报告》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规定,将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县人委”);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从县人民政府组织序列中析出,成为独立行使法律审判权和法律监督权机关。按照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各县选举产生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县长、副县长、委员、人民法院院长。各县二至六届各次代表会议内容是听取和审议县、市人委工作报告,国民经济计划、财政决算和财政预算报告,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等。个别届次结合本县实际,增加生产救灾、兴修水利等报告;根据有关报告做出相应的决议;对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批评或建议,形成提案,由县人委办理。每届一次会议选举县人委组成人员,正、副县长、人民法院院长。“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中止活动。1968年2~4月,各县召开由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干部代表及群众参加的大会,成立由军人、革命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三结合”革命委员会;宣布任命革委会组成人员,革命委员会取代人委(后列为县第七届人大)。1978年6—7月,各县分别召开由乡(镇)机关、团体推选产生的县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工作报告,选举县革命委员会委员及正、副主任等领导成员。1980年正式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张掖县于1980年7月3日召开“文革”后第一次经普选产生的县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是年12月—1981年4月,其他5县召开县九届一次人民代表会议。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撤销县革命委员会,建立县人民政府;选举成立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此后一直坚持县人民代表大会任期3年,按期换届选举,每届每年至少召开1次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会议内容是听取审议本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人民法院、检察院工作报告等,并做出相应的决议;接受代表提案转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每届第一次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正副县、市长,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委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出席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四、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80年以前,县(市)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单独的常设机关,由县人民委员会行使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的职权。1980年7月—1981年4月,各县在九届一次人民代表会议上相继选举设立人大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大”),在县(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依法行使县(市)地方国家机关权力。如讨论决定县(市)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在本县(市)的贯彻和执行;召集县(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联系县(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监督县(市)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等。人大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其任期同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1995年,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改为5年。县(市)人大办事机构,1984年前一般只设1个办公室,人员编制除常委会正副主任外为3~5人。1984年后陆续增设为1室(办公室)、3组或3委、3科(即政法、科教文卫、财经)。1990年起,县(市)人大办事机构统一设置为1办(办公室)4委(政法、财经、科教文卫、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张掖市设1办5委,增设“农业委员会”。至1995年底,实有108人(包括专职组成人员、工勤人员),其中张掖市23人,民乐、肃南县各18人,山丹、临泽县各16人,高台县15人。县(市)人大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是:
  (一)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民族县地方性立法工作。198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后,县(市)人大及时组织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和街道居民,认真学习。在“一·五”和“二·五”普法教育中,各县(市)人大分别作出普法教育的“决议”和“实施规则”。1984年以来,县(市)人大以学习《宪法》为中心,组织学习《刑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森林法》《选举法》等40多部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法规、条例等。经过“二·五”普法教育,至1995年底,全区接受普法教育者78.5万人,普及率达98%。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制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矿山资源管理条例》《草原管理条例》。
  (二)依法加强对政府、“两院”的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全区6县(市)人大,1980~1990年分别召开例会67~72次,听取审议政府、“两院”各方面工作报告1070项;作出决议、决定330多项;提出意见、建议4300多条。民乐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还决定撤销县政府不适当的命令1件。高台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决定撤销宣化等两个乡人大违法宣布当选的两名乡长当选资格。肃南、临泽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决定撤销3名县、乡人大代表的当选资格。1986年以来,每年都做出决定或安排,确定对5至10个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重点开展检查。至1990年,全区纠正处理较重大的违纪、违法问题4000多条。重视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申诉、控告的接待和办理工作。强化对政府、“两院”的监督。
  (三)依法进行人事任免。各县(市)人大从九届到十一届,决定任免常委会各委办负责人、政府组成人员和“两院”负责干部1624人,其中,决定代理县、市长两人、检察长1人,任免副县、市长26人,法、检两院副院长、副检察长86人。
  (四)联系代表,组织代表调查、视察。县(市)人大从1987~1990年,先后组织省、县两级代表开展调查、视察78次,写出调查、视察报告80份,转送、督办代表意见、建议604条。民乐、山丹等县对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人畜饮水、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道路建设、教育、卫生、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调查,建议政府筹集资金,得到解决。
  (五)督办议案落实工作。各县(市)人大制定《处理人民代表提案的办法》,张掖市人大十至十二届立案办理人民代表会议议案13件,意见、建议1732件,全部办结。
  (六)依法领导、组织实施和完成了县、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五、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主席
  1953年以前,以乡农民代表会议代行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53年12月—1954年4月,在完成第一次乡(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普选的基础上,相继召开乡(街)一届一次人民代表会议。从1954~1995年底,各乡(镇)均已举行过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1995年冬进行十四届乡(镇)人大的换届选举工作。
  1986年第十届乡(镇)人大前,乡(镇)没有专门的人大办事机构,有关事宜由乡人民政府办理。1987年第十一届乡(镇)人大以来,各县(市)陆续在乡(镇)人大设立常设机构——主席团和常务主席。至1995年,全区93个乡(镇)人大全部设立主席团及常务主席。其中62个乡(镇)选举配备与乡(镇)长职级相同的专职常务主席。其余31个乡(镇)人大常务主席分别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职责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并反映代表和群众对本级人民政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六、基层选举
  50年代初期,各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产生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由工会、农会、青年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民主协商推选产生。从1953年6月开始,各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选举法”),相继进行县、乡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普选和选举工作,至1954年4月全面结束。从1953年县、乡第一届人大普选至1995年12月召开的县、乡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各县进行九至十二次基层普选工作。高台、临泽、民乐县分别进行九次基层普选,张掖市进行十二次基层普选。其中1953年6月—1965年12月举行的县、乡一至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均采取等额选举。乡(镇)人民代表采用直接选举方式,代表由乡(镇)选民直接选出;县(市)人民代表的选举,采用间接选举方式,即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出出席县的人民代表。1953年6月,张掖县第一次普选中,登记选民12.64万人,实际参加选举的10.64万人,参选率达84.2%。选出乡、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522人。在全县当时113个乡(街)人民代表会议上选出出席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53人。“文革”期间,基层选举中断,人民代表大会由“三代会”(即工人代表会、农民代表会、红卫兵代表会)代替,由“三代会”协商提名,报上级革委会批准,建立由军人、革命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三结合”的各级革命委员会。“文革”后,各县于1978年7~8月召开县八届一次人民代表会议。多数县的代表是由乡(镇)与县级机关、团体、社会各界分片协商推选产生。临泽县推选出席县八届一次会议代表227人,其中工人占5.7%,农民占57.5%,干部26.9%,军人占0.8%,知识分子占4.8%,知识青年占3.5%,爱国人士占0.4%。有妇女代表47人。1980年后,选举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主要有:依法严格坚持县、乡人代会三年任期制度和按期换届普选制度;改等额选举为差额选举;完善代表后选人提名程序;代表当选的法定人数由原来的获得出席选民或代表的过半数选票当选,改为全体选民或代表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坚持按姓氏笔划排列后选人名次及全部实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县、乡两级人民代表的选举,均采取由选民直接选举。1993年,全区进行的县、乡换届选举,登记选民78.7万人,占18周岁以上人口的99.5%,参选的选民74.1万人,占选民总数的94.2%。选出县(市)人大代表934人(张掖市224人,山丹县147人,民乐县174人,临泽县136人,高台县138人,肃南县115人)。其中妇女代表占19%,非党代表占37.1%,少数民族代表占9.6%(肃南县少数民族代表占68.7%),工人占3.8%,农民占50.2%,干部占44%。93个乡(镇),选出乡(镇)人民代表3876人,其中妇女占20%,非党占42.5%,少数民族占13.5%。
  七、出席全国、全省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一)出席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从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起到八届全国人大,张掖地区每届都有1名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代表出席。
  (二)出席1950年10月1日召开的甘肃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名单(15名)
  王敦三 王映福 马成禄 郭怀成(缺2人) 张世英(女) 武佑功 王锡奎 袁万成 古国英 杜芳铭 毛振民 刘杰顺 高玉山
  注:当时张掖分区建制撤销,上迷代表系现张掖地区所辖县(市)当时选出的代表。
  (三)出席甘肃省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8月—1993年元月,甘肃省共召开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1.出席1954年8月16日召开的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21名)
  赵云生 阿琪堪布(藏族) 李光耀 牟玉光(女) 刘逢皓 安·贯布什嘉(裕固族) 陈生蕃 吴长基 王治山 苗稼 刘玉琪 刘兰地(女) 李辉英(女) 耿尚俊 康秀英(女) 乔生义刘治生张子宽杨耀薛兰斌马老藏(藏族)
  2.出席1958年10月25日召开的甘肃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66名)
  于敦友 白炳炘 刘文山 刘宪章 王东坡 史文秀 刘兰地(女) 来推夫(维吾尔族) 毛文斋石秀英(女) 刘守贤 余建新 甘滋棠 孙秋月(女) 刘宝善 牟玉光(女)
  阮迪民 李林海 张 志 张鸿魁 苑 福 赵中禄 (满族) 马宜超 (藏族) 郭炳晨 常书鸿 (满族) 杨 耀 樊秀英 (女) 张志华 李 萍 李德生 张惠兰 (女) 段永新 孟 浩 赵秀英 (女) 马明福 (回族) 郭发永 龚复新 杨志勇 (女) 鲁天才 郭孟和 李九成 (藏族) 李慧英 (女) 张福生 苗 稼 陈生蕃 姜维玉 耿占鳌 贺建山 康志隆 杨兴盛 谢智文 彭佐猷 李能木藏(女,土族) 苏生贵 张树春 吴家兰 (女) 陈来惠 唐德寿 郭元恒 (亨) 贺遐志 (裕固族) 贾兰玉 (女) 裴秀英 (女) 谷滋金 (女) 届内补选代表: 达东 (蒙古族) 安国雄 (藏族) 王佳邦
  3. 出席 1964 年9 月16 日召开的甘肃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29 名) 沈肇炳 高秀义 (女) 韦 明 牟玉光 (女) 安国雄 (藏族) 侯登辉 陈希彦 黄梅英 (女) 王延秀 常应生 唐凤仪 于敦友 杨生贵(裕固族) 艾瑞兰 (女) 苗 彪 殷秀兰 (女) 陈生蕃 花多寿 姬玉贞 (女) 贺遐志(裕固族) 秦 川 王佳邦 李光耀 鲁天才 袁定邦 施宗贤 李金花(女,藏族) 寇吉英 (女) 赵致荣
  4 . 出席 19 7 7 年 12 月 23 日召开 的甘 肃省 第五届人 民代 表大 会代 表名 单 (38 名 ) 王开文 王正清 朱喜德 曹以兰 (女) 杨翠英 (女) 苑 福 查传珍 张浩廉 王英奎 安国雄 (藏族) 魏端秀 (女) 王书明 赵元德 王多武 拉布吉 (裕固族) 孙 麟 李超伯 张兰花 (女) 陈生蕃 秦道吉 (藏族) 陈悦银 赵光勤 李兴家 萨毋和(女,蒙古族) 谢占儒 郎天荣 (裕固族) 贺建山 郭印虎 鲁天才 李连全 丁 玉 刘兰香 (女) 代昂什吉(女,裕固族) 景德山 孙鼎铭 王 颖 尹万邦 陈希彦
  5 . 出 席198 3 年 4 月 2 5 日召开 的甘肃省 第六届人 民代 表大会 代 表名 单 (30 名 ) 卫 润屋 王化 成 巴子 沟尔 (蒙古族 ) 刘 文正
  (裕固族) 刘慎模 张子久 熊新恩 (女) 李春生 王佐邦 蔺学俭 孙兆霞 (女) 张凤辉 (女) 李桂莲 (女) 郭永熙 任天德 安国雄 (藏族) 权增述 张浩廉 杨志宣 靳莲英 (女) 尹树鑫 妥秀兰 (女, 裕固族) 注:届内代表张凤辉调外省, 补选代表:田科荆
   6. 出席1988 年元月20 日召开的甘肃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35 名) 马文福 张景岳 黄维年 李屺阳 (女) 罗瑞娟 (女) 梁 人 安维堂(裕固族) 田科荆 周明辉 阎德铭 何桂兰 (女) 钱聚文 马冠洛 许 福 权增述 饶赛华 (女) 于崇祥 朱俊章 王庆生 田庆龙 秦治国(藏族) 张凤香 (女) 海凤山 (回族) 王兴明 汤九夫 刘文正 妥玉花(女,裕固族) 麻 韬 注:届内代表梁人病故,补选代表:赵延华,增补代表 6 人:顾金池(中共甘肃省委书 记) 王化成 尚志仁 张维国 刘纪元 嘉木样 ·洛桑久美 ·图丹却吉尼玛(藏族) 7. 出席 1993 年元月8 日召开的甘肃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35 名): 王克孝 李建萍(女) 崔 岩 毛郁生 汤九夫 王作山 马冠洛 安国增(裕固族) 王应凤 杨惠兰(女) 彭尔笃 孙兆霞(女) 张玉德 李天东 尚志仁 李德奎 (藏族) 孔令鉴 张伯壬 丁丹凤(女) 李振国 梁国安 李宝峰 周国康 秦治国 (藏族) 李怀玲(女) 张新民 王兴明 马怀西 窦锦秀(女) 杨育荣 盛翠萍(女) 顾秀花 (女, 裕固族) 。

附注

当时无张掖专区建制,上述代表是现张掖地区所辖6县(市)当时选出的代表。 上述代表 是 19 62 年 专 区区划 重新调 正后 张掖 专 区所辖 6 县 选 出的代 表 。 上述代表是 1955 年武威、酒泉专区合并成立张掖专区后20 个县(市)选出的代表。 1. 届内代表李振国调外省, 补选代表:郭永祥, 增选代表:安维堂 (裕固 族)、 马西林、 尹霖初; 2. 本节内缺出席甘肃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因“文革”期间未开 省第四届人大会议, 故无省人大代表。 为与全国人大届次一致, 故加算一届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