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民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3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民组织
分类号: D422.842
页数: 3
页码: 1316-13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的农民组织,包括农会、高台县贫民救济委员会、贫下中农(牧)协会等情况。
关键词: 农民组织 农会 贫民救济委员会

内容

一、农会
  〔民国〕8~10年(1919~1921年),张掖、高台、临泽、民乐等县分别成立农务会,设正副会长各1人。〔民国〕27~28年,各县、乡成立农会。〔民国〕32年,山丹县政府成立农民理事会,设理事长1人,常务监事1人。
  共和国成立初期,张掖、高台、临泽、山丹、民乐县召开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农民协会委员会,由县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主任。期间,各乡村农会组织相继建立。在减租清债和土地改革期间,各县分别召开农民代表大会。各乡土改工作队依靠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实行“一切权力归农会”。农会组织自建立至1952年底,在民主革命、民主建政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1953年在进入经济建设时期后,农会的活动遂自然停止。
  二、高台县贫民救济委员会
  1937年1月1日,红西路军第五军占领高台后,为了团结和依靠贫苦群众向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于是年1月4日组建“高台县贫民救济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3人。主任王天佑任职刚两天,就被土豪劣绅收买下水,乘机贪污、敲诈勒索,造成极大民愤,于1月5日苏维埃高台县政府成立大会上被公审处决。
  主任 王天佑(1937年1月4日至5日)
  委员 王三林(1937年1月4日至20日)
  郇辅周(1937年1月4日至20日)
  万占魁(1937年1月4日至20日)
  三、贫下中农(牧)协会
  贫下中农(牧)协会(简称“贫协”)始建于1964年下半年开展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贫下中农协会组织条例》筹备建立,以便在农村“实行依靠贫下中农的阶级路线”。
  贫协的基层组织由当时派驻生产大队的社教工作组负责组建。他们进村后首先是发现和培训依靠对象(贫农、下中农中有一定觉悟的人),由依靠对象和第一批贫下中农积极分子酝酿讨论,成立生产队贫协小组。之后,按照入会应具备的条件和一定的组织程序,吸收新会员,逐步壮大贫协组织。到运动结束时,贫协会员一般占到贫下中农16岁以上人口的70%以上。生产队贫协小组建立后,再由下而上,依次成立生产大队、公社和县贫协组织机构。在社教运动期间,各县分别召开第一、第二次县贫下中农(牧)代表大会。
  贫协组织当时的主要任务,在社教前期是协助工作队进行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简称“四清”),解决农村干部中的“四不清”问题;进行民主革命补课,全面清查阶级队伍,查出漏网地主、富农;在领导权被篡夺的社、队,开展夺权斗争。在运动后期及运动结束后,主要是监督和协助人民公社各级干部的工作,监督改造本社、队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简称“四类分子”),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
  1966年,“文革”开始后,各级贫协组织陷于瘫痪。
  1968年,地、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各县相继召开会议,成立贫下中农(牧)代表委员会(简称“农代会”)。
  1973年9月,各县分别召开第三次贫下中农(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贫下中农(牧)协会委员会。
  1973年10月,张掖地区第一次贫下中农(牧)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313人。经会议选举,中共张掖地委批准,张掖地区贫下中农(牧)协会第一届委员会由51人组成,常务委员11人,索荣成任主任。会议选举出席甘肃省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的代表75人、列席代表3人。地区贫协机构成立后,于1975年6月和1978年4月,召开过两次常委扩大会议。
  各级贫协机构恢复后,于1973年10月—12月,对原有会员进行登记,有会员149712人;犯有错误未予登记的206人。
  1973年以后,贫协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贫下中农(牧)的阶级队伍,树立阶级优势,在农村贯彻“抓革命、促生产”方针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配合有关部门,管理农村学校、商店和合作医疗站;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监督社队财务;监督社队各级干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对农村阶级政策作了调整,摘掉地主、富农分子“帽子”,经过多年教育改造,剥削阶级成员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和其他劳动者一样都成为集体经济组织中权利和义务平等的社员。农村各项工作均以全体农民为对象,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各级贫协组织不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先后合并和撤销。地区贫协于1981年11月并入地委农村工作部,保留机构名称。1985年8月撤销。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