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众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3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群众团体
分类号: D638
页数: 22
页码: 1312-13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的群众团体,分别记述了职工组织、农民组织、青少年组织等情况。
关键词: 群众团体 职工组织 工会

内容

第一节 职工组织
  一、工会机构
  清朝,张掖出现行会组织。〔民国〕8年(1919年)张掖县首设工会。到〔民国〕21年,山丹、高台、民乐按行业相继成立同业会。各县工会、同业会以城乡手工业者为主组成,主体为煤窑、陶瓷、木工、商业等行业。各行业设行会领导活动,主要由会长协调同行业务,调解与业主之间的纠纷。后在工会、行会中设理事长,或常务理事,由县政府领导。〔民国〕32年,高台县成立盐产业工会,会员139名。翌年8月,又成立各业工人联合会,会员165名。〔民国〕35年,民乐县始有各业工会联合会组织,有会员489人,多为小手工业者。〔民国〕38年,张掖县工会会长为朱清,下设22个同业工会。是年,因国民党政府收捐税过重,县工会组织罢市一周,表示抗议。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各县旧工会,改组成立新的工会联合会。高台、山丹、张掖县于1952年11月正式成立县工会联合会;临泽、民乐、肃南县于1957年7月—11月,成立工会联合会,由地委统一领导。
  1955年10月,“甘肃省工会联合会张掖专区办事处”成立,领导全区各县工会。1959年10月,甘肃省工会联合会张掖专区办事处改称为“甘肃省总工会张掖专区办事处”。工会体制改变后,仍以地委领导为主;接受省总工会的领导。至1961年,专区工会办事处有工作人员5人,基层工会204个,会员28420人。“文革”初期,专区工会瘫痪,由革命职工代表会取代。1973年恢复“甘肃省总工会张掖地区办事处”(以下简称“地区工会”)。
  张掖地区工会于1978年8月5日—10日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张掖地区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由郝忠林等35人组成。
  1985年4月,甘肃省总工会张掖地区办事处,改名为“甘肃省总工会张掖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地区工会”)。由李铸等9人组成,李铸任主任。地区工会工作委员会内设办公室、业务科,定编8名,在职9人。到1995年,全区企事业、党政单位建立工会组织910个,职工达64158人,发展工会会员59199人,占职工总数的92.27%。
  二、职工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
  1950年起,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劳动创造世界,谁养活谁”的阶级教育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教育。1953年11月,宣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加强工农联盟,发动职工认购公债。1955年后,发动职工参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整风反右斗争。1960年各级工会开展革命传统、社会主义及发扬艰苦朴素作风等方面的教育。组织职工学习人民解放军“三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风、大庆工人的革命精神,选读毛泽东著作。组织职工开展写“三史”(阶级斗争史、厂史、家史)、讲“三史”的自我教育活动,增强职工战胜暂时困难的信心。1963年,在职工中开展学雷锋,做好人好事活动。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在职工中进行“拨乱反正”的教育。1979年,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好“四化”建设教育。1981年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提倡职业道德,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1984年,在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中,地、县和基层工会建立读书小组438个,参加读书活动的职工1.2万多人,占职工总数的25%。建立图书室210个,藏书6.73万多册。1988年组织工会干部和职工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1989年开始,各级工会把形势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着“成绩讲够,问题讲透,办法讲明,前景讲清”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与治理整顿相结合,形势教育与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相结合,采取学习文件,培训骨干,解疑答难知识竞赛,演讲竞赛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明理、顺气、鼓劲”上下功夫,使广大职工看清改革的成就,理解了国家的困难,增强“想主人翁事,干主人翁活”的责任感和自学上进心。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地、县工会组织职工学习会议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自由化思潮。
  (二)文化技术教育
  共和国成立初期,区内职工80%是文盲或少识字,各县总工会相继建立职工夜校、冬学和工人业余补习学校等,重点扫除文盲。“文革”时期职工教育中断。1979年后职工教育逐步开展。1981年开始,狠抓“双补”教育,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在全区办起了文化补习班、技术培训班和职工夜校等50多个班,参加学员2700多人。有的企业参加学习的职工达94%以上。到1984年底,全区职工文化补课合格率达49.7%,技术补课合格率达65.8%。地区造纸厂工会,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职工教育的模范单位。
  三、劳动生产
  (一)劳动竞赛
  1950年,专区工会组织各级工会开展以“优质、高产、低消耗、多品种”为内容的夺红旗竞赛活动。1954年后,围绕超额完成“一五”计划,组织职工开展节约原材料,提高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1958年,各级工会发动职工开展支持农业生产的竞赛活动。1959年,全区各级工会开展以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为中心的增产节约红旗运动,抓先进、树标兵,掀起学、比、赶的热潮。1960年各级工会引导职工度过生活难关。1965~1975年,各级工会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方针,贯彻《鞍钢宪法》精神,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
  1984年,地区各企业工会,组织职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地区化肥厂开创树立12个文明车间和文明科室活动,被地区验收为“文明工厂”。1985年,各级工会组织广大职工在改革中抓竞赛,以竞赛促改革。工矿企业工会组织职工开展节约能手、操作能手、技术能手、安全能手、质量能手的竞赛。地区农机厂工会通过开展“名师带学徒,拜师学艺”活动,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解决生产和技术中的一些重大难题。地区建筑公司发动职工开展同工种,同行业竞赛。地区邮电局工会以通信生产为中心,围绕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各科室开展邮电业务一条龙服务竞赛等,取得较好成效。
  1988年,地区工会动员和引导职工投身改革,促进经济建设。各级工会围绕全区经济建设任务和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动员职工为改革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深入持久地开展“双增双节”和创建先进班组竞赛活动,调动职工群众为经济建设做贡献的积极性。通过竞赛,全区工业企业全面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工业产值达2.75亿元,实现利润19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4%和19.6%。1989年,地区工会组织工交企业开展“创高产,补欠产,为支援农业做贡献”的竞赛。1990年春季,全区国营企业和集体工交商贸企业全面开展“做主人,创优质,增效益,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百日竞赛,使工交商贸企业生产下滑态势逐月减缓,煤炭、化工、建材工业生产均有所增长。外贸收购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6倍;化肥生产比上年同期增长27.2%。地区河西印刷厂在竞赛期间,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25.3%和11.5%。1993年,全区开展“鼓实劲、干实事、求实效、比贡献”为内容的“三实一比”竞赛。1995年,张掖公路总段组织各道班开展“岗位创一流”的“三创一上”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把国道312线在张掖的路段养护称为“水上漂”的路面,为全省公路系统树立一面旗帜。
  (二)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956~1993年,全区有4名职工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名获“全国劳动模范”;5名获“全国先进工作者”;5名获“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名录见《人物编》)。
  从1952~1993年,全区有350多名职工,先后在全省性的各类工业劳模代表会议,全省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全省工交、财贸、“五好”“六好”代表会议,全省工业学大庆先进生产(工作)者大会,全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大会,全省劳动模范、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全省职工劳动模范表彰大会等会议上被授予劳动模范或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
  四、民主管理
  1978年以前,企业民主管理缺乏系统组织。1979年后逐步走向法律化、制度化。1981年,全区省属12个工交企业和地属15个工交企业中,有40%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6个县的115个企业中,35%建立职代会(或职工大会)。1984年,工交系统的42个企业,有23个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建立职代会制度,占52.4%;在21个手管企业中,有11个召开职代会。到1985年底,全区建立职代会(包括职工大会、教代会)252个,占应建数的85%。
  在经济体制改革稳步开展的新形势下,地区各级工会为适应改革的需要,在积极支持实施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同时,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把民主管理的重点放在审议企业的重大决策上,强化职能作用,推进领导体制的改革,增强企业活力。1990年以来,广泛开展达标活动,至1995年底,各级工会检查验收民主达标企业28个。有688个基层工会开展评议企业领导干部活动。企业提交职工讨论的议案11727项,经职代会审议同意11542项;职代会提出提案15412项,实施11240项。
  五、职工技术协作
  1984年,地区成立“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随后,张掖、山丹、高台、民乐县总工会和张掖电力局等一些厂矿企、事业单位相应成立技协小组或技协队;县以下的24个厂矿配备技术联络员。针对生产难题,组织技术攻关,取得一定成效。地区化肥厂技协小组,完成七项技术改造新项目。
  1984年10月,省技协委员会在张掖召开河西5地、市职工技协组织工作会议。1988年,地区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进行调整,成立地区技术协作服务站,各县(市)总工会和地直、省属驻张单位工会也充实调整各自的技协组织。是年,地区工会两次组织各县(市)19人到天津考察扶贫项目。1~10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三批55人,对地、县部分企业进行技术扶贫,走访4县1市的42户企业,进行洽谈和咨询,提出技术改造意见,提供各种信息,无偿赠送技术资料,培训技术人员200余人,签订技术合同33项。
  1989年,地区工会组织5批22人(次)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区5县1市的18户企业进行技术协作、咨询、转让以及人员培训,为企业解决难题57个,咨询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121个,赠送生产工艺配方和车床切削刀具,培训人员47名。地区技协服务站被省技协评为年度先进集体。
  六、女职工工作
  1985年8月2日,地区工会工作委员会下设女工委员会。1990年2月7日,经民主协商、民主推荐,正式建立张掖地区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由11人组成。女工组织建立后,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向职工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动员女职工投身改革。在改革中,及时解决女职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女职工的体力强弱、文化高低、能力大小、个人专长,建议厂长和劳动部门给予妥善安排,解除女工在改革组阁中的后顾之忧。抓计划生育,解决怀孕、哺乳女职工的实际困难。调解一些职工家庭的纠纷问题。组织女职工参与各项文体活动。抓女工工作目标管理检查评比工作,调动女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
  七、职工文体活动
  全区各级各单位工会,坚持寓教于乐,广泛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大部分基层工会设立图书阅览室、电视室、游艺室和篮球场。地、县工会和地、县体委配合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期间,举办环城跑步、乒乓球、篮球、拔河、象棋等比赛。1984年10月,地区工会组织篮球、排球、乒乓球队参加省职工运动会,取得银牌1枚、铜牌3枚的较好成绩。
  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1982年以来,一些企业工会在春节期间组织职工开展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在元宵节举办灯展和焰火晚会。部分基层工会在“五一”“七一”期间组织会员参观敦煌千佛洞,瞻仰高台烈士陵园,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987年7月,地、市工会和驻地部队联合举办张掖城区第一届职工书法、美术、摄影、集邮展览。送展作者152人,作品、展品585件,展后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1989年,全区4县(市)和22个地直、省属单位的工会,组织近千名职工参加职工“庆五一、迎国庆”等“工人之歌”演唱会。各级工会结合本单位工作和业务实际,坚持小型多样,业余自愿的原则,利用节假日和工休时间,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起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文,陶冶情操,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进入80年代后,各县(市)总工会进行职工俱乐部的活动和职工教育中心建设。1984年10月底以前,山丹、临泽、高台、肃南县职工俱乐部建成,并购买电视机、桌凳和游艺设备,陆续开展活动。张掖市职工教育中心大楼于1985年7月建成使用。1988年以来,地区工会、各县(市)和地直、省属驻张单位有职工俱乐部的工会,针对一些俱乐部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的状况,采取承包等方式加强管理,丰富活动内容,提高经济效益。
  八、劳动保护与保险
  1981年以来,每年冬、春季,地、县(市)工会和地直、省属驻张厂矿企业单位工会配合劳动部门,以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进行安全大检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措施,限期改正。把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提到领导的议事日程。为提高劳动保护干部的业务素质,1988年6月,地区工会举办一期有54名劳保干部参加的培训班,颁发《劳动保护工作检查员证》。
  第二节 农民组织
  一、农会
  〔民国〕8~10年(1919~1921年),张掖、高台、临泽、民乐等县分别成立农务会,设正副会长各1人。〔民国〕27~28年,各县、乡成立农会。〔民国〕32年,山丹县政府成立农民理事会,设理事长1人,常务监事1人。
  共和国成立初期,张掖、高台、临泽、山丹、民乐县召开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农民协会委员会,由县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主任。期间,各乡村农会组织相继建立。在减租清债和土地改革期间,各县分别召开农民代表大会。各乡土改工作队依靠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实行“一切权力归农会”。农会组织自建立至1952年底,在民主革命、民主建政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1953年在进入经济建设时期后,农会的活动遂自然停止。
  二、高台县贫民救济委员会
  1937年1月1日,红西路军第五军占领高台后,为了团结和依靠贫苦群众向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于是年1月4日组建“高台县贫民救济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3人。主任王天佑任职刚两天,就被土豪劣绅收买下水,乘机贪污、敲诈勒索,造成极大民愤,于1月5日苏维埃高台县政府成立大会上被公审处决。
  主任 王天佑(1937年1月4日至5日)
  委员 王三林(1937年1月4日至20日)
  郇辅周(1937年1月4日至20日)
  万占魁(1937年1月4日至20日)
  三、贫下中农(牧)协会
  贫下中农(牧)协会(简称“贫协”)始建于1964年下半年开展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贫下中农协会组织条例》筹备建立,以便在农村“实行依靠贫下中农的阶级路线”。
  贫协的基层组织由当时派驻生产大队的社教工作组负责组建。他们进村后首先是发现和培训依靠对象(贫农、下中农中有一定觉悟的人),由依靠对象和第一批贫下中农积极分子酝酿讨论,成立生产队贫协小组。之后,按照入会应具备的条件和一定的组织程序,吸收新会员,逐步壮大贫协组织。到运动结束时,贫协会员一般占到贫下中农16岁以上人口的70%以上。生产队贫协小组建立后,再由下而上,依次成立生产大队、公社和县贫协组织机构。在社教运动期间,各县分别召开第一、第二次县贫下中农(牧)代表大会。
  贫协组织当时的主要任务,在社教前期是协助工作队进行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简称“四清”),解决农村干部中的“四不清”问题;进行民主革命补课,全面清查阶级队伍,查出漏网地主、富农;在领导权被篡夺的社、队,开展夺权斗争。在运动后期及运动结束后,主要是监督和协助人民公社各级干部的工作,监督改造本社、队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简称“四类分子”),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
  1966年,“文革”开始后,各级贫协组织陷于瘫痪。
  1968年,地、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各县相继召开会议,成立贫下中农(牧)代表委员会(简称“农代会”)。
  1973年9月,各县分别召开第三次贫下中农(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贫下中农(牧)协会委员会。
  1973年10月,张掖地区第一次贫下中农(牧)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313人。经会议选举,中共张掖地委批准,张掖地区贫下中农(牧)协会第一届委员会由51人组成,常务委员11人,索荣成任主任。会议选举出席甘肃省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的代表75人、列席代表3人。地区贫协机构成立后,于1975年6月和1978年4月,召开过两次常委扩大会议。
  各级贫协机构恢复后,于1973年10月—12月,对原有会员进行登记,有会员149712人;犯有错误未予登记的206人。
  1973年以后,贫协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贫下中农(牧)的阶级队伍,树立阶级优势,在农村贯彻“抓革命、促生产”方针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配合有关部门,管理农村学校、商店和合作医疗站;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监督社队财务;监督社队各级干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对农村阶级政策作了调整,摘掉地主、富农分子“帽子”,经过多年教育改造,剥削阶级成员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和其他劳动者一样都成为集体经济组织中权利和义务平等的社员。农村各项工作均以全体农民为对象,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各级贫协组织不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先后合并和撤销。地区贫协于1981年11月并入地委农村工作部,保留机构名称。1985年8月撤销。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一、三民主义青年团
  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是国民党的外围组织。〔民国〕28年(1939年),各县陆续成立直属区队,设区队长等职,发展团员,从事各种活动。
  〔民国〕34年,奉省支团干事会命令,在各县组建三民主义青年分团,下设总务、组训、宣传等股,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书记、干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三青团建立“通讯保密小组”,不受国民党党部指挥。
  〔民国〕36年,国民党中央鉴于党团分裂,实行党团合并,各县的三青团员都转为国民党党员。
  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一)组织建设
  1949年11月,建立“中共张掖地委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全区青年参加减租减息、剿匪反霸斗争。1950年5月,张掖分区分并于酒泉、武威专区,青年工作委员会随之撤销。
  1950年1月—1954年2月,张掖、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6县相继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县(区)委员会。
  1955年10月,张掖专区成立,组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张掖地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团地委”),属团省委派出机关。此后,各县团委、直属团委、总支按照《团章》要求,召开团代会,选举产生团的各级领导机构。
  50年代前期,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迅速发展。至1956年底,团地委辖山丹、民乐、高台、临泽、民勤、古浪、阿克塞、武威、张掖、安西、肃北、肃南、天祝、永昌、敦煌、酒泉、玉门、金塔18个县、市团委,8个直属总支,有青年412247人,团员93689人,占青年总数的22.7%。是年发展新团员10202名,团员入党1804人。有团支部3100个。
  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张掖地方工作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张掖地方工作委员会”。各团县、市委也相应更改称谓。是年,团地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学校部和少年儿童工作部。
  1958年9月,团地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整团工作的意见》,从1958年9月—1959年7月,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整团。要求以公社为单位建立团委,管理区成立总支,生产队成立支部。通过整顿,按标准划分类别。全区4923个团支部中,一类支部3446个,占70%,比原来上升19.8%;二类支部1132个,占23%,比原来下降13.4%;三类支部345个,占17%,下降6.4%。发展团员22923名。一类团员有78491名,比原来上升14.6%,达总数的69.3%;二类团员28516名,下降7.4%,占总数的25.2%;三类团员6224名,下降6%,占总数的5.5%。对犯有错误的5160名团员(占团员总数的4.56%),分别进行组织处理。
  1962年1月,张掖专区分设为武威、张掖、酒泉3个专区,共青团张掖地委所辖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肃南6县团委。根据团中央有关精神,全区团的干部大幅度精简,团地委机构合并,干部由5人减为1人,团县委干部由39人减为19人,全区公社团干部由94人减为28人。是年,对基层团干部进行改选,选拔贫下中农、回乡知识青年中的优秀团员充实领导班子。肃南、民乐、山丹、高台、临泽、张掖分别召开团代会;全区124个公社通过召开团代会成立委员会120个,占总数的96.8%;在859个生产大队中,建立团支部805个,占总数的93.7%;3898个核算单位成立了团小组2430个,占63%。团地委直属7个团委、1个总支、1个支部。各县及公社配备专职团干部97名,农村团支部书记1100名,支部委员、团小组长4520名,发展新团员910名,团员占青年比例达18.6%。开除严重违法乱纪的团员32名,纠正82名团员的错误处分。
  1966年,“文革”开始,地、县团组织普遍受到冲击,工作陷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1968年3月,张掖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设立政治部,取代共青团等群众团体。1973年,团地委恢复工作,6县团委相继建立。是年3月,召开共青团张掖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300名,列席代表20名,审议通过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张掖地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40名),选举出席省团代会的代表45名。至1974年底,建立团委105个,总支31个,团支部1344个;全区79个单位,配专职团干部91人(其中女干部4人,少数民族干部4人)。全区时有青年156446人,团员44846人,占青年总数的28.7%。
  1981年,团地委内部机构进行调整充实,设办公室、工农学少部和地直机关团委。1984年,提出根据新的劳动组合方式设置团的基层组织、改革团员管理办法和基层团干部实行招聘等,使团的工作方式逐步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986年,农村团组织中普遍开展“整党建团”活动。主要抓了组织整顿建设、团员队伍建设、团支部晋等升级争旗竞赛,全区表彰优胜团支部100个,全年发展团员16585名,推荐946名优秀团员入党。配专职团干部166名。1988年,结合实行团员证制度,通过颁发《团员证》工作,使广大团员受到团员意识教育,团员颁证率达90%。
  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下发后,团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6县(市)配备团县、市委正副书记12人,平均年龄28岁,全部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6人进入人大和政协组织。885个行政村中,515名团支部书记进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占团支部书记总数的58.2%。全区共建村级“青年之家”719个,建“家”率达81.2%。
  1990年冬,配合村级组织建设,在全区团组织和团员中开展“结合党建加强团建”及“做合格团员,建标准化团支部”活动,对基层团支部进行全面调整和整顿。通过此项活动,全区合格团员达52447名,占团员总数的95%以上,建成标准化团支部2540个,占团支部总数的96%。1991年5月—7月,团地委集中抽调地、县(市)、乡三级团干部26名,在张掖市小满乡进行全区团的基层整体化建设试点工作,提出团的基层整体化建设要抓好“团员、团小组、团支部、团委、班子、阵地、制度、经费、政策、活动”等十大要素的全面提高。全区合格团委达98%以上,合格团支部达95%以上。是年,团地委制定下发《全区农村团支部建设三年规划》,要求三年内全区村级团支部组织健全率达95%,制度健全率达85%以上,“三地”(活动阵地、经费阵地、培训基地)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团员青年参加活动普及率达80%以上,从而使标准化团支部从60%提高到90%以上,先进团支部(一类团支部)比例从20%上升到30%。
  1992年12月,张掖市建成全省首批团的基层整体化建设示范县(市)。全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结合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得到整顿和加强,收到明显成效。1993年8月—9月,团地委抽调地、县(市)、乡三级团干部31人组成工作队,在高台县黑泉乡进行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青年科技开发、团办经济实体试点。试点结束后,于10月在高台县召开全区农村青年科技开发现场会,全面推广“黑泉试点”经验。使全区团的基层整体化建设走出就团建抓团建的老路;逐步向“科技、实体、团建”一体化的路子迈进。1994年4月,高台县建成全省第二批团的基层整体化建设示范县。1994年,团地委制定《张掖地区1994~1997年团员发展规划》,明确团员发展工作的目标和措施。
  1995年在团的建设上,团地委提出“抓临泽、肃南省级达标,带山丹、民乐地级
  达标,促张掖、高台争创一流”的整体化建设思路。至年底,山丹、民乐建成地级达标县,肃南、临泽县通过团省委验收,建成全省第三批整体化建设“达标县”。使全区团的建设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至1995年底,全区有青年289622名,团员76755名,团员占青年总数的26.5%,其中女团员28803名,占团员总数37.5%;少数民族团员2315名,占3%。农村团员42974名。有基层团委195个,团总支187个,团支部2734个,专职团干部224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92人,中共党员107名。建成全省团的基层整体化建设“示范县”两个,“达标县”两个,地级“达标县”两个。
  (二)主要工作
  50年代后期,各级团组织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团地委号召全区青少年“人人争当红旗手”,要求80%的团员和60%的青年成为红旗手,在农村开展以大搞高额丰产田为中心的积肥造肥、兴修水利活动。全区11万名青年组成5254个高产种植队组,栽培高产作物90多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青年高产田平均亩产600斤,最高的达1200多斤。20多万名青年组成积肥突击队,积土肥3100万车,新办化肥厂4271个,生产化肥10亿多斤。1万多名青年组成848个水利战斗突击队,完成渠道工程3198公里,打井38204眼,掏泉21920眼,44万名青少年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植树50多万亩,采集树种41546斤。工业战线上,59632名青年组成2196个突击队,开展一专多能、三帮五好、优秀徒工、千台时竞赛等活动;提合理化建议27319条,增产节约895万元。全区约有20万名青年参加大炼钢铁运动。涌现出集体标兵21个,个人标兵63个,多面手7568名,优秀徒工3951名。在机关、服务行业青年中,开展“六好”“六满意”“红专营业员”等活动;协助党组织选配1.3万名青年售货员、服务员、炊事员、管理员和保育员。文教卫生战线上,全区90%以上青年脱盲,兴办高小班6488个,初中班372个,高中班26个,大学班9个。争当红旗手活动中,涌现出省级红旗手标兵16名,专区级296名,县、公社级3800名。
  60年代,各级团组织投入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年10月至翌年元月,全区抽调32名团干部参加5个农业县所属5个公社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工作。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区各级团组织广泛发动团员青年深入揭批“四人帮”在青年工作战线上造成的危害。组织开展“学雷锋精神,走雷锋道路,做雷锋式青少年”竞赛活动、扫盲和学文化技术活动。农村恢复和新办文化夜校。在“学大庆、学大寨”热潮中,成立青年突击队,掀起“出满勤、干满点,使出十分劲,再加一把油”的“比、学、赶、帮、超”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热潮。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团地委确立新的工作重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组织、带领青年投身四个现代化建设,全面活跃团的工作。1980年后,各级团组织深入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农村号召团员、青年人人争当突击手,搞好科学种田、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工矿企业团组织围绕优质、高产、低耗、安全,大力开展增产节约和技术革新活动。形成人人争当突击手,个个为四个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局面。期间,团地委表彰奖励78名新长征突击手,县、社团委奖励408名新长征突击手。1982年,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以思想教育为核心,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1984年,团地委组织举办全区第一次集体婚礼,参加集体婚礼的8对青年为全区青年新办婚事带好头。1983年,全区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级团组织及时教育青年,转变观念,适应形势,广大青年团员率先承包责任田。是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甘肃,发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全区28万团员青年投入种草种树活动,采集树种17万斤,种草植树12万亩。1984年,各级团组织开展“一团两户”活动,组织致富能手巡回报告团宣讲致富经验,成立为扶持农村青年个体户、专业户发展商品生产提供多项服务的张掖地区农村青年“两户”协会。是年发展青年两户协会会员189人。1988年以后,根据团中央总体部署,全区团的工作形成一条主线、三项任务的基本格局,即:围绕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开展思想教育、劳动创造、社会监督和团的自身建设。各级团组织依此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1988~1992年,在农村组织开展两届“丰收杯”竞赛,团地委编印发行《张掖地区实用技术汇编》5万册,全区层层举办知识竞赛活动,选派4名农村青年组队参加全省“丰收杯”知识竞赛,选送10名成绩优异的农村青年到甘肃农业大学学习,团地委荣获省“丰收杯”竞赛组织奖。青工战线在技术比武、五小竞赛、双增双节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学铁人精神,助青年成才,促企业发展”为主题的“创业杯”竞赛活动。学校系统开展大中专(中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到工厂、农村、乡镇企业、旅游、服务等行业学习实践。各级团组织在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组建各种科技、兴趣小组,开展文艺、体育、美术、书法、电子、鼓号、种植、养殖、摄影、写作等活动,举办各种“园地”和刊物。1991年,全区实施“希望工程”,在山丹、民乐、肃南3县救助失学儿童200人。至1995年底,全区累计筹集救助资金20.38万元,救助失学孩子1714名。1992年后,在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区形成“一个行动五项工程”的工作格局,即青年科技行动及青农、青工、科技、学校战线分别实施的“丰收工程”“创业工程”“火炬工程”“成才工程”和“希望工程”。
  1994年后,团地委调整工作布局,全面实施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共青团服务万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行动。
  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重点开展“十杰百佳”青年评选、青年星火带头人培养、青年岗位能手命名以及其他青年典型的树立。
  各级团组织以培养跨世纪合格接班人为目标,围绕改革大局,狠抓青年思想教育,在全区探索出具有本区地方特色的“理论教育武装人、主题教育引导人、爱国教育鼓舞人、系统教育塑造人、寓教于乐陶冶人、典型教育激励人、法制教育规范人、实践教育锻炼人、基地教育感染人、‘三评三推’举荐人”的10种青少年思想教育模式。以18岁成人仪式为龙头,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每年都坚持结合重大节庆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定期举办青少年文化艺术节、文化周活动,从1992年金张掖梨花会到1995年第三届青少年文化艺术节,已形成制度。1994年4月—10月,团地委、地委组织部、宣传部等14个部门联合在全区12个行业开展“十杰百佳”评选活动。通过层层推荐评选出全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和126名行业“十佳”青年,县(市)级十大杰出青年60名,行业十佳青年720名。在农村,围绕服务经济、服务青年,开展人才、项目、技术、基地、实体等6项服务和青年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争当青年致富能手,争当青年小康农户”竞赛,全区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308名,其中国家级8名,县级104名,评出青年小康农户2万户,青年致富能手2180名。1995年8月,团地委荣获团中央、国家科委颁发的“全国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优秀组织奖”。建立地级青年科技示范基地6个,县级18个,创办各类经济实体572个,51%的乡和62%的村办起实体。建立各级青年服务组织800多个。在企事业单位,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先从金融、服务等窗口行业试点,后在全区各行各业普遍开展起来。全区已有200多个车间、班组、柜点被省、地、县(市)命名为“青年文明号”,其中省级8个。1338名青年获“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为重点,制定《张掖城区青年志愿者服务方案》,提出“百团包百村包千户”(100个城区团组织帮扶100个偏远贫困村、1000名贫困户)活动,根据这一要求,重点开展青年志愿者支农奉献、扫黄打非、捡拾废旧地膜保护环境、抗旱救灾、争售爱国粮、扶贫帮困送温暖送文化科技下乡、“一助一”结对服务等多种志愿者服务活动。1995年3月,成立“张掖地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和8个专业服务队,招募青年志愿者2万多人。
  三、少年先锋队
  1949年10月,青年团中央发布建队决议,“中国少年儿童队”诞生。1950年4月,青年团中央颁布中国少年儿童队队员入队誓词、队旗、队礼、队员标志、队长级别标志和队员入队仪式。区内各学校从1950年开始,陆续建立儿童队。1953年,根据团二大决议,全区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1966~1976年,全区少先队均由红小兵组织取代。
  1978年8月,全区恢复少先队组织,执行1958年共青团三届三中全会通过的队章;取消大队委、中队委、小队长的标志及原少先队队歌。1978年底,全区有少先队员10.12万名,占少年儿童总数的49%,有各级辅导员3119名。全区有836所小学、99所中学建立了少先队组织,分别占全区小学、中学总数的97%和100%。少先队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教育儿童从小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新风尚,争做“三好学生”(学习好,品德好,体育好)。
  1981年,根据团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少先队工作的决议》,团地委、地区教委联合提出全区少先队活动的五条原则(全面性、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自立性)和组织建设的三化(阵地化、制度化、系统化)。1987年,中国少年先锋队张掖地区工作委员会成立(简称“地区少工委”),下设办公室。1991年10月,团地委、地区教委、地区少工委联合召开全区学校团队工作会议,现场观摩地、县(市)12所中小学,要求全区少先队以培养21世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目标,深化学雷锋、学赖宁活动,开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教育,普及“五星队员达标制”。1992年10月,团地委、地区教委、地区少工委联合制定颁发《张掖地区少先队工作条例》,全区少先队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轨道。1994年以来,根据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的安排,全区少先队实施“中国少年跨世纪雏鹰行动”,主要开展手拉手、“五自”(自尊、自立、自重、自爱、自强)实践、百花园艺术和启明星科技等四项活动。至1995年底,全区有975所学校建队,建队率100%,有少先队员10.18万名,占少年儿童数的83.9%;全区有各级辅导员5780名,少先队专职干部6人。
  第四节 妇女组织
  一、妇女组织
  (一)〔民国〕时期的妇女组织
  〔民国〕8年(1919年)张掖县成立妇女会(俗称“天足会”),由热心妇女工作的荀志英等组成宣传组,主要在城区宣传男女平等,动员妇女学文化,活动时断时续。〔民国〕27年,山丹县成立妇女理事会。〔民国〕29年12月,高台县成立妇女会,到〔民国〕34年,全县有5乡1镇建立妇女会。〔民国〕38年9月,旧的妇女组织解体。
  (二)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妇女组织
  1.地(专)区妇女组织 1949年9月—1950年5月,建立“张掖分区妇女工作委员会”。1950年5月,张掖分区撤销,分区妇女工作委员会随之撤销。1955年10月,恢复设立张掖专区,随之成立“甘肃省民主妇女联合会张掖专区办事处”。1958年1月,改为“甘肃省妇女联合会张掖专区办事处”。1966年“文革”开始后,妇女组织瘫痪。1973年4月,在地区革委会领导下,召开张掖地区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张掖地区妇女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49名,常委11名,主任、副主任5名。1980年1月,张掖地区妇女联合会改称为“甘肃省妇女联合会张掖地区办事处”;1989年办事处设办公室、业务科,在职8人。
  2.县(市)、乡(镇)及基层妇女组织 民乐、临泽、高台、山丹、张掖县在1949年11月—1950年6月相继成立筹备委员会;于1950年2月—1952年9月,正式成立民主妇女联合会。1955年4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民主妇女联合会。1958年1月,各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改称“妇女联合会”。1959年2月,张掖县妇联撤销,成立张掖市(地级)妇联。1961年2月,恢复张掖县妇联。1986年4月,改为张掖市(县级)妇联。1958年2月,民乐、临泽县妇联撤销,分别并到山丹、张掖县。1962年1月,随民乐、临泽县恢复,分别恢复县妇联建制。
  1995年,全区有县(市)妇联6个、乡(镇、区)、街道妇联76个,专职妇女干部101人;农村妇代会900个,主任、副主任979人;乡镇企业妇代会47个,街道妇代会38个,机关事业单位妇女委员会、小组166个,厂矿企业女职工委员会231个。
  二、妇女活动
  (一)〔民国〕时期
  此期妇女组织主要开展放足、学文化、争取婚姻自由等宣传活动。〔民国〕1年(1912年)2月,高台县城设初级女子学校。〔民国〕16年,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公布妇女放足决定,各县强化女子放足,县城妇女开始不再缠“三寸金莲”。〔民国〕22年,张掖成立文峰女校(初小),有学生100名。〔民国〕25年,文峰女校发展为完小,有6个年级。女校在组织妇女学习文化的同时,宣传号召女生不缠脚,女教师亲自给已裹脚的女生放脚。28年,山丹县设女子小学。在抗战时期,组织、动员民众为抗日募捐,支援抗日前方将士。
  1936年11月—1937年3月,红西路军西征河西时,在红军占领山丹、临泽、高台期间,发动群众征集给养,妇女群众连夜为红军将士缝制毡衣、毡帽、衣服、鞋,并加工食物、烤大饼等。山丹、临泽、高台等地妇女以正义之心,冒着被国民党马步芳军队和地方反动势力迫害的危险,主动救护红军伤员,护送红军脱险。临涵泽县鸭暖乡妇女徐菊香,对途经她家的西路军伤病、失散人员,尽力给予关照,给伤员烧水做饭,精心护理,翻补衣服12件,缝制新衣12件。1937年元旦,红五军进驻高台县后,组织动员400多名妇女,捐布、棉花、毛毡等物,不分昼夜给红军赶制棉衣400多套,毡鞋、袜子800多双,使红军指战员换上冬衣。
  (二)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妇女工作
  1.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妇女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解放初,各级妇联组织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宣传妇女翻身解放,号召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宣传《婚姻法》,破除封建迷信。1955年,发动妇女投入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参加农业生产,学习文化。张掖、临泽县有3878名妇女参加学文化。1957年,宣传贯彻勤俭持家和增产节约运动,在妇女中人人争当勤俭持家能手,千方百计节约粮食,涌现一批“五好”积极分子和勤俭持家模范。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广大妇女做出突出贡献,全区评选妇女先进集体365个,女模范5727名,工矿企业评选女先进生产者240名。有4935名优秀妇女加入共产党,19339名女青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各级领导班子都有妇女成员。70年代,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婚事新办,改革旧习俗的热潮,有9056名女青年退彩礼现金32.95万元。1976年,掀起学习马列和毛泽东著作高潮,6县建立农村夜校4398所,参加学习者7.75万名,占农村青壮年妇女总数的56%;成立妇女理论学习小组3479个,参加19497人;全区有妇女理论骨干11748人,占青年妇女总数的28%。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全区举办各种揭批“四人帮”学习班5069期,参加妇女2.3万人;办妇女学习中央文件培训班700期,参加6300人;召开声讨大会8983次,参加妇女44万人(次)。1978年以后,各级妇联配合有关部门召开动员会、报告会,号召妇女争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投入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文明礼貌”活动;抓卫生文明村、街道、院落建设;把“五好”家庭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进行婚姻道德和计划生育教育:勤俭办婚事,为新婚青年举办文明、节俭、欢乐的集体婚礼,反对大操大办。1981年以来,在广大妇女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以遵纪守法,勤劳致富,计划生育,教育子女,移风易俗,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为内容的“五好家庭”评选活动。1984年,对广大妇女进行“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不断提高妇女自身素质。1986年以来,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在以提高妇女素质为重点,开展“双学双比”(我为振兴张掖经济学文化、学科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活动中,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1988年贯彻全国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精神,组织广大妇女开展“自尊、自立、自强”活动。1993年以来,以妇女为主开展家庭文化建设,围绕1994年“国际家庭年”,开展“少生快富,创造富裕、文明、幸福家庭”竞赛活动和“美好家庭”的评选。到1994年,全区评选“五好”家庭9.3万户,“双文明户”4.4万户,分别占全区总户数的39.8%、18.8%;“美好家庭”81户。配合“西部93——军事演习”,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妇女的国防意识;增进军民团结,组织妇女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慰问部队表深情”和拥军支前活动。全区动员组织5万多名城乡妇女为驻军官兵做鞋垫6.4万多双,赠送枕套、毛巾、影集、锦旗等各种纪念品1.97多万件,组织慰问45次,开展军地联谊活动3次。基层妇女组织为五保户、困难户、纯女结扎户等提供常年服务。至1992年全区建立妇女学雷锋小组806个,做好事8806件,捐衣物1018件,捐款3186元。
  2.投入发展生产和经济建设 50年代初,广大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农业生产,投入农业合作化高潮。全区90%以上的农村妇女在植树造林、修渠打坝、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参加劳动竞赛中发挥重要作用。牧区广大妇女放牧、接羔、储备冬草、修栅、搭圈样样都干。还拾蘑菇、挖药材、打酥油,开展副业生产,增加收入。城市广大妇女主动从事各种服务工作,为发展第三产业做出贡献。不少职工家属也走出家门自谋职业,争当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妇女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发挥“半边天”作用,做出成绩。1957年,山丹县有380多名妇女学会使用双铧犁、新式步犁和播种机,还有6人当上拖拉机手。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妇女参加水利建设工程,临泽县修建双泉水库时女工占30%。山丹县李桥水库建设中,“花木兰队”5天完成30公尺长,4公尺宽,2公尺深的石槽衬砌。高台县红崖子水库上的“穆桂英排”,一天打炮眼71个,炸石72.6方,被树为红旗排。在全区农田基本建设中,妇女参加9万多人,占妇女总劳力的65.1%,涌现先进集体115个,先进个人6796名。1974年山丹县组成363个妇女突击班组,大战两个月,建成4.1万亩条田,评出先进集体11个,先进个人35人。民乐县在修建全县两个中型水库的工地上和平田整地的现场,40%的劳力是妇女。洪水乡301名妇女组成的专业队,6个月复平条田4158亩,砌渠道8660米。1977年,在地区召开的妇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表彰“农业学大寨”中涌现出的15个先进集体和45名先进个人。在发展农村养殖业中,广大妇女挑起大梁,妇女积极参加养猪积肥,养猪女饲养员4470人,占饲养员总数的54.9%。1978年,全区妇女造林6万亩,育苗6600亩,收葵花子2万多斤。在工业战线上,广大妇女在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中心的优质、高产、低成本为目标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广泛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红旗竞赛活动。山丹煤矿第一线的115名女职工,提前126天超全年计划的105.4%完成任务。巧姑娘采煤队通过技术改革,将原来井下筐挑斗背改为四轮车和高线运输后,日产原煤由30吨增加到70吨,其中范桂花、陈兰花和姚兰花三个姑娘,一天运输17吨,被树为全厂标兵。到1966年,全区奖励妇女先进集体173个,先进个人1800人。全区建立“铁姑娘”班组等先进集体2266个,参加妇女2万多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涌现出一大批以妇女为主体的专业户、重点户、女能人、实干家等。临泽县平川乡黄一村妇代会主任赵桂英(省“三八”红旗手),1983年养猪31头,羊40只,鸡70只,全家人均纯收入1000元。张掖县召开曾冬梅(全国“三八”红旗手)养鸡经验现场会后,带动全县农村妇女养鸡热潮;新墩乡陈儿闸村知青贺灵芝姐妹养鸡和孵化小鸡,年收入1万多元。民乐县北部滩乡妇女冯翠莲(省劳动模范)在房前屋后种树8723株,全家人均1246株,并联合5户社员兴办林场,造林81亩,种树2.7万株,育苗6.5亩。1990年,在开展“五种五养的种、养能手,庭院经济创丰收,‘三田’(吨粮田、双千田、中低产改造田)建设创高产”为内容的竞赛活动中,全区有16.8万名妇女参加,占女劳力的75%。有14465名妇女代表联系困难户10646户,帮助他们早日脱贫。1992年,在开展“科教兴农12项女能手标兵”竞赛和“6千亩‘三八’绿色工程基地”竞赛活动中,参赛妇女20.3万人,其中36527户当年增收千元,645户增收万元;营造“三八”绿色工程84个,4495亩;“三八”苗圃45个,242亩;“三八”果园53个,993亩;“三八”林4207亩;新发展庭院经济户2690户。
  1994年,各级政府把办好扫盲巩固提高班和加强对妇女的科技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举办扫盲巩固提高班655期,参加妇女6.8万多人。历年来全区办扫盲班2891个,参加学习妇女8万多名,有4.57万名妇女脱盲;有1823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妇女干部和女青年,参加“农函大”“农广校”学习。举办科技培训班1229期,培训妇女17.93万人(次),其中妇女骨干6464人。有544名妇女获农民技术员职称。有16万妇女掌握1~2门生产技术。妇女劳动竞赛活动由发展“两高一优”的种养业,拓展到乡镇企业、服务业、加工业、运输业及流通领域。在乡镇企业的女工达5.1万人,占从业人数的30%;劳务输出女劳力2.74万人。高台县宣化乡妇联组织600名妇女赴金塔县,搞瓜菜授粉制种,每人每月净收入200余元。张掖市梁家墩乡23辆“夫妻车”运输队,跑新疆、下广东、走西安,户均年收入5万元。肃南县马蹄区妇女积极参与旅游经济,她们制作手工艺品、出租民族服装、卖佛香、酸奶、当导游,全年收入11万元,人均1600元。张掖市上秦乡东王堡综合服务公司经理李怀玲(全省优秀农民企业家、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三八”红旗手),1980年从贩运蔬菜开始,建煤砖厂、面粉厂,1994年发展成产、供、销一体的综合公司,年产值240多万元,10余年给国家缴税140多万元。在岗位建功、岗位成才的“巾帼建功”活动中,全区参加财会、化工、医护、教育等方面函授学习和自学的女职工达3661名,占总数的17%;举办岗位练兵、技术比武440次,参与女职工8033人;提合理化建议4012条,被采纳1651条,创效益134万元;双增双节活动中,节约资金958万元;各级女工组织和妇委会,组织多层次的岗位培训班194期,培训女工9888人。有309人被省、地、县评为“三八”红旗手或“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地区医院主任医师、地区医学会会长宋爱华1990年前曾任地区医院院长,多年来坚持钻研业务,治病救人,抢救不少危重心、脑血管病患者,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4次,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地区优秀党员、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个人、国家级优秀专家。地区农科所研究员饶赛华(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国家级优秀专家),育成的“1825”“481”“1103”早、中、晚3个玉米杂交品种,1990、1991年在甘肃、宁夏、新疆推广示范14.83万亩,增产玉米1500万公斤,新增效益600多万元,1990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张掖地区河西印刷厂厂长田玉兰,狠抓企业管理练内功,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1993年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销售收入、上缴利税分别比1983年增长3.9倍、3.1倍、4.2倍和3.8倍,企业多次被评为省、地先进集体,本人被评为省优秀女企业家、全国“巾帼建功”先进女职工,还晋升为“高级经济师”。
  3.加强法制宣传,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50年代开始,深入宣传《婚姻法》。1983年以来,各级妇联组织配合司法部门,开展以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内容的法律宣传活动。联合民政、司法等部门,组织810名干部深入基层调查,查出各类侵犯妇女权益问题560件,处理450件,打击惩处一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犯罪分子。1984年,举办各种法律知识培训班70期,培训骨干7681人。各级妇联建立健全法律顾问机构和三级信访网络82个,以信访为窗口,每年接待来信来访600多件,结案率均在95%以上,为受害妇女伸张正义。
  1989年,实施国务院《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后,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得到普遍重视,至1993年全区80%的省属、地直厂矿企业设有医务室、浴室、托儿所,还重视妇女病的普查普治,调动女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公布施行以来,地区妇联印发《妇女权益保障法》1万份和省上的《实施办法》2000份;举办骨干培训班111期,培训848人;召开宣传、讲座、演讲、广播会895场(次),参加妇女236万人(次);举办专题讲座379期,开展咨询活动21次,城乡宣传普及率达80%;接待来信来访623件,结案612件,结案率98.2%;代书、代诉、代理法律服务52件。对残害、拐卖妇女儿童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惩处,1990~1993年,全区群众举报拐卖人口案102起,154人(其中儿童12人),破案52起,抓获人犯34人,摧毁团伙6个,成员26人,解救93人(其中儿童9人)。1995年,地、县(市)妇联和公安部门组织人员赴新疆、江苏解救回被拐卖的妇女12人,儿童1人。
  4.妇女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参政议政,地位明显提高 1993年,县(市)和乡(镇)人代会代表中女代表分别占19%、20%,分别比上届提高2.1%和1.6%。至1995年,6县(市)党政领导班子中配有8名妇女干部,人大女副主任1名,政协女副主席5名。乡(镇、区)党政领导班子中,女领导由上届的29人,增加到70人。妇联广开人才渠道,向同级党委推荐女干部263人。1995年,全区提拔县(处)级女干部23人,累计达57人,占同级干部总数的7.8%;妇女党员队伍逐步扩大,1995年,全区有女党员6751名,占党员总数的12.5%。
  5.少年儿童工作 1980年,地、县(市)成立托幼领导小组,培训保教人员,增设园、所和在小学设学前班,提高入托率。1984年,地、县(市)普遍成立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1991年,由地区妇联牵头,制定全区“八五”期间少儿事业发展规划。1993年,将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调整为地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制定《张掖地区90年代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办法》,使儿童事业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历年来,省地财政为发展儿童事业拨款27.6万元,动员社会各界集资捐款18.7万元以及大量的物资,各园、所设备不断完善。到1993年,全区幼儿园发展到54所,入园幼儿26111人(含学前班);举办保教人员培训班12期,培训221人(次);举办《纲要》培训班183期,培训骨干12744人。建立健全“三优”(优生、优育、优教)教育网络,普及“三优”知识,开展咨询活动,设点33个。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130期,专题讲座168期,培训家长3.2万多人。1995年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及干部筹资1.9万元,救助107名辍学女童返校学习。
  6.创办妇联经济实体 1992~1994年,地、县(市)妇联办服务性经济实体7个,总收入8万元;乡办实体26个,创收2.6万元;村办妇代会经费基地275个,1394亩,创收5.2万元。争取省“两西办”扶贫资金10万元,用于地区妇联帮扶村煤窑建设;争取省妇联生产发展基金19万元,用于创办实体;争取省林业厅治沙贴息贷款10万元,用于地区妇联参与联办的“三八”果园建设;争取加拿大使馆基金项目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8个,提供无偿资金28.9万元,分别对安阳、陈户、罗城、六坝、小屯和肃南县19个乡的25809名农村妇女进行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妇女科技素质。
  第五节 商民组织
  一、会馆
  外地来张掖的商民修建的同乡聚会之所称为“会馆”。其职能是集合各同乡联络感情,救济贫困,共谋经营利益,矫正经营弊害。张掖的会馆最早出现于明朝。明朝山西及陕西商人在今张掖青年东街建有山、陕会馆。〔清〕初米剌印、丁国栋起事,外地商人逃回故乡,山、陕会馆被地方收为关帝庙产。康熙年间外逃商人陆续回来,原会馆房产未能争回。山西商人于雍正年间在张掖南街另建山西会馆,陕西商人也在今青年东街建陕西会馆。这两个会馆都供关公神像,取桃园结义的“义”字,以增强彼此凝聚力。每馆推选会首5~6人,管理馆产和维修,费用由各商家量力捐助。山西商家称“山西帮”,最盛时有商号46家。陕西商人称“陕西帮”,最盛时有商号150余家。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朝廷用兵西陲,准商贩往西北两路军营贸易,以解决军需困难。大批山、陕及直隶(今河北省)、山东省商贩随军贸易,云集甘州,然后再随军西去,称为“赶大营”。张掖的外地商人迅速增加,出现直东会馆、凉州会馆及镇番(今民勤)会馆。左宗棠西征时,湖南及湖北商人随军贸易,张掖出现“两湖会馆”。抗日战争期间河南难民来张掖各县,张掖随之出现河南会馆。各地会馆除作为互助共济聚会场所外,又为死者茔葬公共墓地,筑造寄柩殡舍(称为“义地”)。其他商业比较发达的县城及重要集镇,也有山西或陕西会馆。
  二、行会
  古代各种行业组织称为行会。随着手工业不断分工,商品经济发展,行业逐步增多,《清波杂录》所记唐朝已有36行之说,宋朝发展至72~120行。明朝田汝成《游览志余》所记明朝行业多达360行。清朝及〔民国〕初期,张掖县除绸布行、杂货行、典当行、药材行、熟食业、旅店业、洗染业以及茶庄酒肆等坐商外,又按商品或地段分列集市,有米粮市、油市、杂货市、炭市、柴市、木头市、菜市、房笆市、苇席市、骡马市等。其他县及重要集镇分工较粗,但都有行帮组织,并建立行规,以便规范与约束行市。
  〔民国〕1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工商同业公会法》之后,区内各县工商行业陆续成立不同行业的同业公会。该法规定,在同一区域之内,各种工业或商业,有7家以上之发起组织,经当地官署核准,即可设立。目的在于增进同业之间共同利益,并矫正营业上的弊端。职制采用委员制,由同业中推选7~15人组成。再由委员中选常务委员3~5人;尔后由常务委员中选出1人为主席。当时张掖、临泽、高台等县,己有绸布业、百货业、烟酒业、土产杂货业、药材业、典当业等同业公会。
  三、商会
  清朝末年,仿效日本及西洋制度,已有《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发布。〔民国〕4年,北京政府公布《商会法》,根据该法,兰州率先成立商会。〔民国〕6年张掖各县成立商会(商务会)。张掖县首任商务会长为于成纶,东乐县为李有多。〔民国〕18年各县根据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商会法》规定,年龄在25岁以上,经营商业者,有商号50家以上之发起人,皆准成立商会;由会员大会选举执行委员(最多不得超过15人)及监察委员(最多不得超过7人)。再在执行委员中选常务委员若干人;由常务委员中推出主席1人。执行委员及监察委员任期均为4年,但每两年须改选半数。新的商会职责主要有:1.筹议工商业之改良及发展;2.关于工商业之征询及通报;3.关于国际贸易之介绍及指导;4.关于工商业之调处及公断;5.关于工商业之证明及鉴定;6.关于工商业之统计调查与编纂;7.经官署核准设办工商业之公共事业;8.遇有市面恐慌有维持及请求政府维持之责。除以上职责外,主要精力是应付官府的差役和军政费用摊派等。
  四、工商业联合会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2年8月公布施行《工商业联合会组织通则》后,各县工商业联合会相继成立。张掖县工商业联合会于1953年4月27日—29日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18人,选举产生执行委员19人,监察委员5人。其中国营4人,合作社1人,合营1人,私营18人。
  各县工商联成立后,根据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按照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针和赎买政策,推动工商业者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逐步把私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956年初,各县工商联召开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对工商业者广泛宣传动员,顺利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年8月,召开第一届第三次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
  1957年4月—5月,各县(市)工商联召开第二届代表大会及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选举新的执、监委员。张掖市工商联执、监委员由25人组成,下设学习委员会、税务辅导委员会、劳资协商委员会、保险推进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分行业设有生活互助会,开展各项工作。1959年2月,张掖市工商联改选。1962年恢复张掖县工商联名称。
  1966年,“文革”开始后,工商联组织瘫痪,人员下放、调走,房屋财产被借占。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县恢复工商联组织。1985年12月张掖县改市后,由9人组成市工商联筹备小组。1987年4月13日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18人,选出执委22人。张掖市工商联于1990年8月6日召开第四届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24人,选出执委22人。
  五、个体劳动者协会
  1981年7月,甘肃省个体劳动者协会张掖地区办事处成立。是年,张掖县召开第一届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成立“张掖县个体劳动者联合管理委员会”,1983年6月改名为“张掖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各县个体劳动者协会也先后成立。1995年2月25日,成立“张掖地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和“张掖地区私营企业协会”。是年底,地、县(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共有会员1.8万人(全区有个体工商户18883户,从业30218人)。个体劳动者协会是城乡个体经营户和其他独立劳动者组成的群众团体,接受同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上级个体劳动者协会的指导。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是个体劳动者协会的权利机构,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理事会,是协会的领导机构。理事会坚持不懈地对个体工商业户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文明经营、优质服务;维护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帮助个体劳动者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个体劳动者的合理要求和意见。帮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个体劳动者的管理。
  第六节 科普组织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在张掖没有科学普及机构和专门的管理人员。当时,农村老百姓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一些简单的带有科技因素活动,如倒换籽种、畜禽杂交配种等。共和国成立后,科技工作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宣传和普及活动逐步得到加强和发展。1958年10月,“甘肃省科学普及协会张掖分会”和“张掖专署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成立,合署办公。1961年机构调整中科协、科委均撤销,业务由专署文教卫生局管理。1964年10月,“专署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文革”中瘫痪。1975年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科技局,1978年2月,改为“地区革委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1978年9月,“张掖地区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与地区革委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合署办公。1982年4月,张掖地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与会代表99人,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5人,主席1人,副主席3人。会后,地区科协与科委分设。1983年11月,地区科协又与行署科技处合署办公,对内为科技处的科室,对外仍保留名称。1986年5月,地区科协分设,独立办公。设正、副主席各1人,有工作人员8名,下设办公室。1991年5月,增设普及工作部和学会工作部。
  “文革”后,全区6县科协组织陆续恢复。1979年2月和10月,高台县、民乐县科协成立。1982年4月—9月,张掖、临泽、山丹县科协相继恢复成立。各县科协先后召开代表大会,选举新的科协委员会。5县科协,除张掖科协独立办公外,其余均与县科委合署办公。1985年1月,肃南县召开第一次科协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县科协。至此,全区6县(市)均成立科协组织。
  全区乡村科协组织的建立始于1982年。至1984年,川区5个县(市)的64个乡中,有62个乡建立科协组织。村级科普分会也在乡镇科协组织发展的基础上相继建立。到1986年,村级科普分会有750个,占全区村总数的83.4%。一些合作社还成立科普小组。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在生产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一些由能人独立或联合牵头的自我发展的群众性科普组织——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研究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的许多方面,如粮食、蔬菜、瓜果、畜禽、鱼、蜂、食用菌等。临泽县平川乡青年农民兰正国,创办全区第一个农民科研组织——临泽县果树研究会,有会员30多人。
  全区厂矿企业的科协组织始于1987年。1988年,张掖地区造纸厂科协成立。厂矿科协选举主席、副主席及委员5人,有会员65人。
  至1995年,全区6县(市)科协组织机构健全,有工作人员26名,有地直学(协)会43个,会员5000余人;乡(镇)科普协会67个;村级科普分会413个;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370个,有会员10700人。
  各级科协组织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一系列活动,主要是:组织学术交流,开展科普活动,探讨发展战略,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开展咨询(包括技术、决策等)服务;开办职业教育,进行技术培训,更新知识,开发智力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培养科技后备力量;协调所属团体间的关系;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和科普读物;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举荐和表彰奖励取得优异成绩的科技人员等。
  第七节 文联组织
  一、地区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1958年,张掖市筹建文联机构。1959年底,成立由市委宣传部部长侯作先为主席的张掖市文联,草拟《张掖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章程(草案)》。市文联成立后,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文联组织自行消失。
  1982年5月,张掖地区召开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119人,会议通过《张掖地区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由27人组成的地区文联第一届委员会,祁子川兼任主席,编制3人。
  1992年1月,张掖地区召开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80人(时有会员246人),大会通过新的《张掖地区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地区文联第二届委员会,刘学功任主席。至1995年12月底,地区文联有会员431名。
  二、张掖地区文联下属协会
  (一)地区书法家协会 1995年5月23日,张掖地区召开书法家协会(以下简称“地区书协”)成立大会。代表40人,会议通过《张掖地区书法家协会章程》,选举产生地区书协第一届理事会,王训端任主席,首批会员78人。
  (二)地区音乐家协会 1995年5月,张掖地区召开音乐家协会(以下简称“地区音协”)成立大会,代表61人。会议通过《张掖地区音乐家协会章程》,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丁师勤任主席,首批会员92人。
  (三)地区诗词学会 1993年3月,张掖地区召开诗词学会成立大会。会议通过《张掖地区诗词学会章程》,选举产生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张立德任名誉会长,焦多福任会长。大会聘请6名顾问,首批会员31人。
  (四)甘肃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张掖分会 1989年1月,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张掖分会召开成立大会,选举成立“甘肃青年摄影家协会张掖分会理事会”。王文元为名誉主席,裴明星任主席,该协会挂靠团地委和地区文联。
  三、各县(市)文联组织
  1992年5月,“张掖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陈义为主席。1991年12月,“山丹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李铭任主席,办事机构设在县文化局,有兼职干部1人。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