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2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组织沿革
分类号: D665
页数: 2
页码: 1297-12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的组织沿革,分别记述了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等情况。
关键词: 组织沿革 民主同盟 九三学社

内容

一、中国民主同盟(简称 “民盟 ”) 1948年春,民盟盟员鲁宗义化名 “方园 ”来张任国民党张掖县党部干事后,秘密动员甘泉小学教员、国民党张掖县党部干事赵承华加人民盟。
  1950年8月,民盟甘肃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民盟甘肃省支部委员会派方园又来张掖,会同赵承华筹备组建民盟组织,于 1952年9月成立 “民盟张掖县小组”。 1956年10月, “民盟张掖县支部委员会 ”成立,是年底盟员达 26人。 “文革”中组织瘫痪。 1979年9月,恢复成立民盟张掖县支部委员会。 1984年12月,成立 “民盟张掖县第一届委员会 ”。 1987、1991年和1995年分别成立民盟张掖市第二届、第三届和第四届委员会。至1995年底,在文化教育界等方面发展盟员156人,其中女性28人,与中共党组织交叉 20人。
  1952年8、9月份,高台县教师濮兴诚在参加省教育厅学习班时加入民盟,直属民盟省委管理; “文革 ”期间中断与盟省委的关系。 1979年9月恢复与盟省委联系后,在该县发展盟员 3人,于1981年 10月成立民盟高台县六坝中学小组。 1982~1995年召开6次盟员大会,组成民盟高台县第一届至第六届支部委员会,发展盟员 27人,其中女性 2人,教育界 18人。
  1962年,酒泉县民盟盟员杜明洲调临泽县任教,时直属盟省委管理; “文革 ”期间中断与盟省委的关系。 1979年秋,恢复与盟省委的组织关系后,在该县发展盟员 3人。 1983年成立民盟临泽县小组。 1987年、 1990年和 1993年分别召开盟员大会,组成民盟临泽县第一、二和第三届支部委员会。至 1995年底,以教育界为主发展盟员 31人,其中女性 4人。
  二、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 “民建 ”)
  1955年9月,张掖县工商界人士胡庆祥、杨珍卿、鲁佩章参加甘肃省工商业者联合会学习班时加入民建,返张后成立 “民建张掖县小组”。 1956年成立 “民建张掖县支部委员会 ”。 “文革 ”期间组织瘫痪。 1979年 10月,恢复成立 “民建张掖县支部委员会”。 1984~1992年召开 4次会员大会,组成民建张掖县第三届支部委员会、两届民建张掖市委筹备委员会和民建张掖市第一届委员会。至1995年底,以经济界为主发展会员62人,其中女性12人,与中共党组织交叉5人。
  三、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1958年秋,上海市民进会员张凤辉(女)、陶天枢、康传熙来张掖支援西北建设,组成民进张掖县小组。“文革”期间组织瘫痪。1979年秋,恢复成立“民进张掖县小组”。1982年“民进张掖县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1985年民进张掖县第二届支部委员组成。1986年成立“民进张掖市委筹备委员会”,1988和1992年组成民进张掖市第一、二届委员会。至1995年底,主要在各级学校发展会员96人,其中女性38人。
  四、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1983年6月,民革甘肃省委副主任委员蒋云台在张掖动员曾与国民党有过历史联系的张掖中学教师鲁玲加入民革。12月,鲁玲经武威市民革负责人介绍,由民革甘肃省委直接吸收为党员。1985年成立“民革张掖县支部委员会”。1988年组成“民革张掖市委筹备委员会”,1990年“组成民革张掖市第一届委员会”。在文教卫生单位、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台属中发展党员43人,其中女性4人。
  五、九三学社
  1983年10月,九三学社甘肃省支社直接吸收张掖地区卫生防疫站副教授徐政在为九三学社社员。1987、1991和1995年召开社员大会,组成九三学社张掖支社第一、二和第三届委员会。以科学技术界人士和教育界人士为主发展社员28人,其中女性5人,与中共党组织交叉2人。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九三学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