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分类号: D693.74
页数: 4
页码: 1293-12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分别记述了国民党地方组织的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的情况。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地方组织 张掖地区

内容

一、国民党地方组织的建立(1927~1939年)
  〔民国〕16年(1927年),确立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地位,进而在各地建立地方组织。
  〔民国〕16年,中国国民党甘肃省党务筹备处派张声威到山丹县会同县长刘广勋、建设局长郭多鼎组成“中国国民党山丹县党务筹备委员会”,在机关、学校发展党员。〔民国〕17年3月,省党务筹备处派省党务训练班毕业的龙滋长(山丹县高等小学教务主任)为全县党务登记员,对原有党员进行登记、发展党员,在县高等小学建立区分部;7月,奉命停止活动。〔民国〕18年,省党部派穆燕天、陈世光、龙滋长组成“山丹县党务执行委员会”,设组织、宣传、总务3部,令党员重新登记。〔民国〕19年省党部委派魏继汤为山丹县党务执行委员,开展党务宣传,组织民众团体,不久奉命停止活动。〔民国〕20年1月,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派巩镇江为山丹县党务整顿委员会负责人,3月奉命停止活动。〔民国〕21年,张掖党务督导区派石作霈为山丹县党务干事,8月成立“山丹县党务整理委员会办事处”,石作霈为常务整理员,在城区设立民众夜校3处,开展宣传活动。11月派陈世范为山丹县党务整理委员会办事处负责人。〔民国〕25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入山丹,陈逃往青海。〔民国〕26年4月,省党部派魏如意继任。〔民国〕27年成立“中国国民党山丹县党部”,张广阜任书记长,设秘书1人,常务委员6人。
  〔民国〕18年4月,中国国民党甘肃省党部派马阁麟到张掖筹备县党部,在中小学教职员中发展党员50多人,9月召开党员大会,成立“中国国民党张掖县临时党部”,推选李林焱为常务委员,袁定邦、高登云、张谨铭、杨自廉为执行委员。至年末建立区党部3个,由罗桂德、张自铭、许桂林分别任区党部常务委员,每个区党部辖分区部3个。〔民国〕20年,省党部派杨道生来张掖整顿党务、发展组织,在临时县党部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国民党张掖县党务整理委员会”,杨道生、孙延龄、马卫善为整理委员,孟学孔、杨月秋为干事。〔民国〕24年,省党部派张兆福为张掖县党务整理委员;〔民国〕25年,孟学孔接任。〔民国〕26年正月,成立“中国国民党张掖县党部”,省党部委任张声威为书记长,赵培伦、曹奎文为干事,整理委员会撤销。
  〔民国〕17年,刘国相、穆燕天在省党部受训后,派回民乐建立“国民党民乐县党务筹备处”,进行党务宣传、发展党员;后省党部派王文海、赵继周为县党务指导员。〔民国〕18年,在县城建立“国民党民乐县独立区分部”,发展党员70多人。〔民国〕25年成立“民乐县党务整理办事处”,〔民国〕28年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乐县党部”,李澍任书记长。
  〔民国〕18年,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泽县党部筹备处”。〔民国〕22年4月成立“国民党临泽县党务整理办事处”,任命李德春为整理委员,开展整理党务。〔民国〕23年5月创办平民小学,开展宣传活动。〔民国〕26年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泽县党部”,颉卓汉任书记长,执行委员会设组训、宣传、总务干事。
  〔民国〕16年,成立“中国国民党高台县党务筹备委员会”,王兆德任党务委员,办公地址马王庙。〔民国〕26年秋成立“国民党高台县整理委员会”,王兆德任整理委员。〔民国〕28年春整理委员会易名“中国国民党高台县党部”,王兆德任指导员。
  〔民国〕16~28年,各县党部建立,期间重点宣传国民党宗旨,发展党员,建立基层组织。到〔民国〕28年5月有国民党员450多人。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938~1946年)
  第二次国共合作,爆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县国民党组织大力发展党员,健全组织,各县党部在省党部领导下,积极宣传“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和蒋介石倡导的“新生活”运动,宣扬美英援华及国民党抗战态势,在高中以上学校举办“三民主义”文艺竞赛,研读蒋介石《论中国之命运》,宣传封建礼教“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查禁中共言论及进步书刊,在城乡大力发展党员,扩充基层组织,壮大国民党实力。到〔民国〕36年初,5县有国民党员4100多人。
  〔民国〕27~28年,国民党张掖县党部在城镇机关、学校和农村发展党员100多人,在民教馆、文峰女校、合作金库、张掖中学、甘泉小学建立区分部,举办保甲人员培训班。〔民国〕29年,李上林任县党部书记长,在张掖中学建立区党部,发展党员80多人。〔民国〕30年,省党部派中统特务、青帮成员郭永禄任县党部书记长,在报恩寺组织大乘会,在理教会、佛教居士林、县工会等处大肆活动,建立区分部5个,在自卫队训练班发展党员50多人。〔民国〕32年7月,省党部派夏建寅任县党部书记长,设立计划委员会、宣传委员会,王发科任宣传委员。〔民国〕33年,县党部召开国民党员大会,选举杨自廉、雷增光、陶积铎、许桂林、夏建寅5人组成执行委员会,夏建寅任书记长;成立“国民党张掖县监察委员会”,左凤歧、袁定邦、李逢源3人为监察委员。基层组织发展到各乡(镇),时有区分部40个,党员300多人,县党部设秘书2人,宣传、组训、总务干事4人,助理干事、佐理员多人。〔民国〕34年,曹奎文任县党部书记长,扩大实力,竞选省党代会代表,县党部与中统特务张铭组建“国民党甘肃省调查统计室张掖中心小组”。〔民国〕35年5月,县党部在张掖师范发展党员45人,曹奎文在其家乡大有乡(今大满乡)发展党员,成立大有乡区党部和区分部3个。至〔民国〕
  36年,张掖县党部辖区党部11个,区分部45个,有党员1050人。
  〔民国〕29年,山丹县有国民党员80多人。〔民国〕30年,薛守义任县党部书记长,发展党员。〔民国〕32年2月办理“优秀党员”登记,建立党员通讯网及省党部调统室山丹县中心小组等特务组织。〔民国〕33年5月,召开国民党山丹县第一届代表大会,选举县党部执行委员3人,监察委员1人,对原基层组织进行整编,设立区党部3个,区分部17个,时有党员295人。〔民国〕34年1月,省党部派吴希圣任山丹县党部书记长。〔民国〕35年1月,陈世光接任书记长,由11人组成执行委员会,设监察委员、秘书各1人,整顿监察网、省调统室中心小组等特务组织,大力发展党员,扩大基层组织。〔民国〕36年,山丹县党部辖区党部4个,直属区分部7个,区分部24个,有党员634人,其中女党员29人。
  〔民国〕30年,民乐县有国民党员165人,其中,城镇33人。〔民国〕31年有区分部6个,党小组25个,党员292人。〔民国〕32年,朱新荟任县党部书记长,大力发展党员。〔民国〕34年,郭锐任县党部书记长,设执行委员会(5人),监察委员会(3人),计划委员会,年底有区党部3个,区分部29个,党小组27个,党员533人。〔民国〕35年4月,县党部在中山堂举行会议,推选韩从善为书记长,增设宣传委员会,成立“国民党甘肃省调查统计室民乐中心小组”,韩任组长。到〔民国〕36年,民乐县党部辖区党部4个,区分部33个,党小组58个,党员1116人。
  〔民国〕29年6月,省党部任命孙延龄代理高台县党部书记长,时有区分部20个,党小组44个,党员425人。〔民国〕33年3月召开国民党高台县代表大会,选举执行委员会委员3人,孙延龄任书记长,设监察委员会,有监察委员、候补委员各1人。时有区分部27个,党员512人。〔民国〕34年,省党部任命冯良臣为县党部书记长。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7-1949年)
  〔民国〕35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国民党各县党部以党员监视网建立中统中心小组等特务组织,执行《防范共产督饬办法》,强化保甲组织,加强保密防谍,实行“十人联保切结”,查禁进步书刊,监视进步人士,组织“戡乱建国委员会”,疯狂抓兵征粮,进行反共内战。〔民国〕36年11月,各县党部奉国民党中央指令,实行“中国国民党与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合并”。〔民国〕36年11月,中国国民党张掖县党部、三民主义青年团分团部召开党团合并执监委员会,成立“张掖县党团合并统一委员会”。〔民国〕37年春始办党团合并登记工作,参加登记的国民党员1050人,三青团员转入国民党员的900多人。省党部任命何人镜为张掖县党部书记长,后由王家彦接任。至〔民国〕38年9月,张掖县党部辖区党部11个,区分部125个,党员2272人。
  〔民国〕37年1月,省党部任命郭多鼎为山丹县党部书记长;3月成立“山丹县党团合并委员会”,郭多鼎任主任委员,汪时中任副主任委员,负责党团合并工作。登记国民党员351人,三青团员转入国民党员741人,计1092人。〔民国〕36年11月,民乐县党部、三青团分团干事会举行合署办公典礼,韩从善为书记长,陈克荣任副书记长。县党部下设区党部4个、直属区分部8个、区分部33个,党小组58个,党员1116人。〔民国〕37年6月,进行党团合并登记,登记国民党员1019人,三青团员转入国民党员1008人,党团兼籍74人,计2101人;未登记的国民党员116人,三青团员94人,党团兼籍84人。
  〔民国〕36年11月,临泽县党部与三青团部合并。翌年2月进行党团登记,登记国民党党员962人,三青团员转入国民党员740人,计1702人,罗增华任书记长,辖区党部6个。
  〔民国〕36年12月,国民党高台县党部与三青团高台县分团干事会召开执行委员会议,成立党团合并委员会,冯良臣任主任。翌年3月,省党部任王兆德为县党部书记长,开始党团合并登记,234名三青团员转为国民党员。至〔民国〕38年,有国民党员1688人。
  至〔民国〕37年5月,党团合并登记结束,5县登记国民党员5212人,三青团员转为国民党员2623人,计7835人。
  〔民国〕38年高台县党部书记长王兆德,纠集县副参议长杜梓楠等人,向群众勒索银元、马匹,前往青海,向马步芳献旗、赠马,犒劳军队,敦其负隅顽抗。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