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电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2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电信
分类号: F626
页数: 11
页码: 1240-12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07年到1995年张掖地区电信情况。其中包括有线电报、传真、数据通信、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农村电话、无线通信、长途线路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电信

内容

一、有线电报、传真、数据通信
  (一)业务 甘肃初办电报,沿用《官报》《商报》两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电报分《官报》《公报》《私报》3种,是年邮传部记载:“甘州子局发官报5090字,私报华文11140字,私报洋文53字。”宣统元年(1909年),邮传部开设《专送电报》和《新闻电报》。〔民国〕2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增加《赈务电报》。〔民国〕8年(1919年),增设《邮传电报》(未设电报局的地方,由邮局代为传递)。〔民国〕11年,奉交通部颁令,电报分政务、公务、特种和寻常4类。〔民国〕21年,新增《汇款电报》。翌年8月,将在新年及圣诞节前后开设的《贺年电报》改为《交际电报》。〔民国〕26年,甘肃省防空司令部指定泾川、张掖等21个局开办《防空情报电报》。〔民国〕35年,临泽开办《粮情电报》。翌年7月1日,交通部电信总局指定全国24个省开放《夜信电报》;8月1日,在全国三等乙级以上局恢复抗战时期停办的《交际电报》。〔民国〕37年8月,电报业务种类有:防空、航空安全、官军、政务、新闻、公益、旅行、寻常、汇款、书信电报及其他公电。
  1950年3月,开办《土改电报》《电信金库电报》。翌年2月,邮电部令调整国内电报种类及报类标志,共22种。1952年底,全区办理的电报业务有:军事、加急、特快、普通、书信、新闻、公益及汇款电报。1955年,电报业务为12种:普通电报3种、军政电报3种以及加急、特快、书信、新闻、公益、密语电报。1958年,电报业务调为10种:防空、天气、报汛、事故、军政、公益、新闻、普通电报及电路公电、公务业务电报;并调整特别业务为9种:特急、加急、校对、分送、预付回报费、送妥通知、改发、邮发、留交。1967年1月,省邮电管理局要求张掖、山丹、高台、酒泉等气象服务站配合战备需要,开始担负向张掖专区空军拍发预约航危报任务。1972年,电报业务改为6种:特种、军政、新闻、公务、普通、汇款;特别业务改为3种:特急、加急、分送。1978年,电报业务改为特种、防空、天气、水情、军政、公益、新闻、公务、汇款、公电、普通11种。1984年,电报业务改为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公电8种。1988年,增办“礼仪”电报。1991年,增办“请柬”电报。1986年10月,张掖开办用户传真业务,1989年,张掖开办公众传真业务,通达兰州及区内各县;1995年3月,张掖开办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业务。有分组交换用户5户。1995年底有传真用户69户。
  (二)网路 光绪十六年(1890年),甘州设电报子局与凉州、肃州通报。
  〔民国〕21年,开通张掖至山丹、高台报路,开始话传电报。〔民国〕25年实行报话双用,采取以轮滚定时开放使用。翌年,开通张掖至临泽报路。〔民国〕29年,张掖东路与山丹、永昌、武威,西路与临泽、高台、酒泉开放报话互换。〔民国〕30年,开通民乐至山丹、高台至酒泉人工电报电路。〔民国〕36年,开通张掖至兰州、武威及酒泉的报话直达电路。张掖发往兰州以东及外省电报,由兰州经转。
  1949年,张掖至武威、酒泉开幻线电报。1959年,张掖至兰州开电传报路;6月,开通至肃南的幻线电报,话传报路均改为人工机报路。1963年开通张掖至民乐报路。1971年3月,肃南经张掖、山丹、永昌、开通到皇城报路。1972年开通张掖至兰州载波报路1条。1974年6月,武威至皇城报路停闭,张掖至皇城报路开通,凡皇城进出口电报由张掖接转。1975年,张掖至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开幻线电报。1978年张掖至山丹,1980年张掖至高台、临泽,1984年张掖至民乐,1985年张掖至肃南开通电传电路。1987年,山丹、民乐、肃南幻报改插报。翌年,张掖、山丹、民乐、肃南进入兰州256自动转报网。1989年,高台幻报改插报,翌年临泽幻报改插报,高台、临泽进兰州256自动转报网。至此,全区电报全部进入公用电报自动交换系统,由兰州转报中心交换处理。1995年,张掖至兰州分组交换电路开通,经兰州交换中心进入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三)设备
  【电报设备】光绪十六年(1890年),甘州报房配莫尔斯机1部。据邮传部交通统计表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甘肃官电局设备中甘州有机器(印字机)1副,档雷机(避雷器)1个,盐脑电池80副,绕纸轮1个。
  〔民国〕30年,张掖、山丹、民乐、高台各配莫尔斯机1部。〔民国〕36年,张掖配音响机1部,并将莫尔斯机改为韦斯登快机。翌年,改用王氏振荡器收发电报。
  1949年,张掖至武威报路始用音响机。1951年,各局莫尔斯机及音响机全部换为振荡器。1955年,张掖至兰州报路使用重垂式发报机、波纹收报机及三柱凿孔机,翌年改用键盘凿孔机701B。1959年,张掖至兰州报路始用55型电传机。1972年,张掖开通至兰州的ZB319C型八路载报机。1974年开始陆续为山丹等县配电传机。1977年,张掖始用64—4B双机头发报机。1978年开始为山丹等局配双机头发报机;张掖局设中央室,配电报互换器、电源架、配线架、22路电报转换架、16路载报机等设备。1980年,张掖始配SM750、幸福250摩托车各1辆为电报投递使用。1981年,张掖始用F78D单机头发报机。1985年,张掖始配BHC—83A中文汉字译码机1部,翌年配BHC—83汉字电传机2部,BFS4201程控发报机2部,双四路插报机、插入话路分隔滤波器、16路载报机各1部、TX—202电子电传2部。山丹、民乐、肃南配单四路插报机各1部。1987年,张掖配ARQ型电报自动纠错设备,翌年又配BFS83D光电发报机。1988年,民乐配程控发报机,翌年山丹配程控发报机,高台、临泽配单四路插报机,张掖配日本MT—100—ESR/T电子电传1部,后陆续为高台、山丹、临泽、肃南各配2部。1990年,高台配光电发报机1部、新加坡电子电传1部,临泽配程控发报机1部。1991年,张掖配PEFAX—18型电子电传1部。1994年,民乐配桑达电子电传2部。
  【传真设备】1990年张掖配日本产UF—915真迹传真机1部,新加坡传真机2部。1993年,各县局配三类传真机。至1995年全区有真迹传真机11部。
  【分组交换设备】1995年张掖配分组交换折装机PAD1部,主机为加拿大北方电信设备厂DPN—100/3型,24端口。
  二、长途电话
  (一)业务〔民国〕25年张掖开办长途电话,分官军电话和私务电话两类。长话业务为普通、加急、传呼、叫人、叫号及预先6种。〔民国〕36年开办特快长途电话,减价夜间电话。1956年,张掖开办会议电话业务。1958年,长话业务修订为10类:防空情报电话、特种电话、特设军政专线电话、航空调度、电力调度、报汛、军政、新闻、普通、公务业务。1963年,长话业务8种:防空情报、特种、紧急调度、首长、军政、新闻、普通、公务业务;特别业务4种:预告、预约、会议、租用电话。1972年长话特别业务中,取消预约电话。1978年,长话业务8种,其中防空情报电话改名为代号电话,特别业务中取消租用电话。1984年,长途业务调为6种:代号、特种、紧急调度、政务、普通、公务业务电话;特别业务2种:预约、会议电话。
  (二)网络〔民国〕21年,张掖与高台、山丹利用电报线路开始通话。〔民国〕27年张掖与临泽开通长话。〔民国〕33年开通张掖东至武威西至酒泉长途电话。36年,开通张掖至兰州报话直达电路,张掖与兰州以东及外省电话由兰州经转。是年,山丹与民乐始通长话。当时长话多为军政机关及商用,民众使用很少。〔民国〕38年,国民党军队溃退时线路损失殆尽,长话瘫痪。解放后经抢修,酒泉——张掖长话电路于10月12日恢复,张掖——山丹10月17日恢复,张掖——民乐10月23日恢复,武威——张掖11月12日恢复。
  1956年7月,肃南开办长话业务(由高台经转)。1957年,张掖建成长途机务站,开通张掖——兰州载波话路1条。1959年兰州——酒泉开通十二路载波话路,张掖为主增音站,全区有增音电路12条。1960年5月,兰州——乌鲁木齐开通十二路载波话路,张掖为省内7个增音站之一。1962年,开通张掖——金川三路载波话路。1970年,开通临泽——高台实线话路。1972年,开通张掖——肃南,张掖——山丹载波话路。1973年,开通张掖——民乐载波话路。1976年,开通张掖——酒泉、张掖——武威载波话路。1975年9月,山丹、高台建成机务站,为兰州——酒泉一级干线副增音站;开通张掖——高台实线电路3条,高台——酒泉实线电路1条,山丹——阿拉善右旗(内蒙古)载波电路2条。1979年,张掖局设长机室,长途台独立。1984年,开通兰州——山丹载波电路1条。1985年,开通兰州——张掖长途半自动电路4条。1986年,民乐、肃南机务站建成,开通张掖至民乐、肃南载波电路各5条,张掖至临泽载波电路3条,开通张掖——酒泉半自动电路,张掖至山丹、民乐、肃南、临泽简易半自动电路。1987年,开通张掖——玉门、嘉峪关载波电路。1990年,开通张掖——兰州全自动电路14条,张掖长话进入全国长途自动交换网,实现国内长途直拨;各县局安装远端DDD各1路,开通长途半自动直拨。1990~1992年,各县局陆续进入全国长途自动交换网,实现国内长途直拨。1992年,临泽机务站建成。1994年,张掖实现国际长途直拨,并开通全区长话网网络运行微机管理系统;9月,“西兰乌”光缆通信系统开通。1995年底全区长途业务电路789路,其中光缆数字业务电路733路;张掖局成立“地区传输维护中心”。
  出租电路:1982~1987年为公安及武警开通出租电路,组成张掖地区公安专用长途通信网。1985年张掖为地震台开通到兰州的出租电路。
  (三)设备
  1.交换设备
  【人工交换】〔民国〕29年,张掖始有长途交换设备磁石交换机5门2席。1952年,张掖、高台、民乐各有磁石交换机1部,山丹2部(长、市并用)。1954年,临泽有磁石交换机1部。1956年,肃南长话开办后和市话共用1部交换机。1957年,高台有长话专用交换机50门1部。1962年,山丹有专用长话交换机50门1部。1963年,民乐有长途专用交换机50门1部。1979年,张掖磁石交换机更新为共电式交换机JT508型14席7台。新设长机室内安装JP701长途中继器3架,JP704共电双向中继器1架,JP706长途出中继3架,JP601电源架1架,JZB—1A信号机1架,中继配线架1架。
  【自动交换】1985年张掖安装DD14长途半自动对端设备,并增装JP706长途出中继1架;1990年,安装JDD16长途全自动对端设备及长、市全自动接口设备CZCJ、CZJF、CZJT、DPFS各1架。1990~1992年,各县局安装长、市、农合一自动交换设备。1994年,张掖安装长、市合一数字程控交换机,为全区各县的长途汇接局。1995年,各县局(除肃南)安装长、市、农(长途、市区、农村)合一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全区自动长途交换共1794路端,其中程控交换1770路端。
  2.传输设备
  【载波通信】1957年张掖安装东德TFC—1单路载波终端机1部,1958年安装匈牙利BBOT三路增音机1部,1959年安装匈牙利产BSOJ十二路增音机1部,1963年安装英国产SAS三路增音机1部,1964年安装匈牙利产BBON三路增音机1部,1959年始安装国产电子管载波设备ZM—12十二路端机1部,1961年安装FT12十二路端机1部,312—12十二路增音机1部,翌年安装FT—31三路端机1部,1968年安装ZR202三路增音机1部,翌年安装ZR312—V十二路增音机1部,1974年安装ZM312Ⅳ十二路端机1部,电话会议汇接机JHJ021部。1976年张掖、山丹、高台安装ZR312Ⅳ十二路增音机各1部,张掖安装ZR202三路增音机1部,ZM202三路端机2部。1985年张掖、民乐安装ZM312V十二路端机各1部,张掖、肃南安装ZM312Ⅳ十二路端机各1部。1971年始安装晶体管载波设备,张掖、肃南安装B845单路端机各1部,翌年张掖、山丹安装GDⅢ—1三路端机各1部,张掖、肃南安装GDⅠ—Ⅱ单路端机各1部。1973年张掖、民乐安装B845单路端机各1部。1975年山丹安装GDⅠ—Ⅱ单路端机1部。1981年张掖、山丹、高台安装ZR305十二路增音机各1部,1985年安装ZRZ01高十二路增音机各1部。1987年张掖安装ZZDO4高十二路端机1部。1988年张掖、临泽安装ZZD43铁三路端机各2部,张掖、高台安装ZZD04高十二路端机各1部,翌年张掖安装ZZD09高十二路端机1部。1990年山丹、民乐更新十二路端机为ZM305,张掖更新三路端机2部(ZMX201),三路增音机4部(ZRZ43),张掖、高台安装超十二路端机ZZDO36各1部,翌年张掖、肃南更新十二路端机为ZM305,张掖、山丹安装ZZD04高十二路端机各1部。1992年张掖、临泽安装ZM305十二路端机各1部,张掖、民乐安装ZZD303高十二路端机各1部,张掖更新3部三路端机(ZZD43),电话会议汇接机(JHJ02),张掖、山丹、高台安装ZRZ83超十二路增音机各2部。1993年张掖安装ZZD83超十二路端机1部,张掖、高台、山丹安装ZRZ83超十二路增音机各1部,张掖、临泽安装ZZD09高十二路端机各1部,张掖、肃南安装ZZD303高十二路端机各1部。年底有载波端机40部,其中单路2部,三路11部,十二路12部,高十二路12部,超十二路3部;载波增音机65部,其中三路5部,十二路29部,高十二路19部,超十二路12部。1994年光缆通信设备开通后,大部分载波设备被淘汰,只保留张掖至民乐、肃南的端机及张掖至山丹、临泽、高台、武威的备用端机和干线备用增音机。
  【光缆通信】1994年9月,“西兰乌”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开通,兰州——乌鲁木齐采用140Mb/s四次群传输系统。张掖、山丹、临泽、高台为区间有人转接站,郭家泉、东乐、元山子为无人中继站。全区光缆数字终端设备47端,各站传输设备及数字备用设备为澳大利亚NEC公司产品。
  三、市内电话
  全区的市内电话经历磁石、机电纵横制和数字程控交换三个阶段。
  (一)人工交换〔民国〕25年4月,张掖电报局安装磁石交换机10门1席,其中3门用于市话,市话通县政府、县党部,驻军占中继线1对,产权归电报局所有。〔民国〕36年高台安装交换机10门1席。1949年,民乐安装市话交换机10门1席,全区市话扩容为30门,实占28户,架市话杆线2公里。1951年,山丹安装市话交换机30门,实占16户,在城区立杆架线,配线20对;张掖架设市话杆线4.5杆公里,其中电缆1.2皮长公里。1952年,高台安装市话交换机20门,实占16户,在城区架设市话线路,配线20对。1953年,临泽安装市话交换机20门,实占16户,在城区架设市话线路,配线20对。1956年,肃南安装市话交换机30门,实占23户,在城区架设市话线路,配线30对。各县(市)话与长话合设,产权没有明确划分。随着市话用户的不断增加,各局交换机几经更新,容量逐渐扩大,1979年张掖增至500门,县局最少100门。市话杆线陆续扩建、延伸,逐步使用电缆,但仍以架空明线为主。
  (二)纵横制自动交换 1979年,张掖局磁石交换机更新为上海产HJ—921型纵横制自动交换机1000门,实占752户,市话杆线大部分由架空明线更新为架空电缆,并新建市话管道2.041公里,1985年扩容1000门,1990年扩容洛阳产HJ—921J型1000门,1992年扩容大连二手设备HJ—921B型1000门。1990年12月,山丹局磁石交换机更新为洛阳产HJZ—81—Ⅰ型500门。1991年12月,临泽局磁石交换机更新为西安10所产HJ—01G型1000门。1992年4月,民乐局磁石交换机更新为洛阳产HJ—81—Ⅱ型500门;6月,肃南局磁石交换机更新为洛阳产HJ—81—Ⅱ型500门;12月,高台磁石交换机更新为上海产HJ—04型1000门。
  (三)数字程控交换 1994年5月,张掖局市话纵横自动交换机更新为西班牙阿尔卡特公司S—1240数字程控交换机8000门;翌年5月,扩容澳大利亚阿尔卡特公司交换机14000门。1995年5月,山丹、高台、临泽、民乐4局的纵横制交换机更新为深圳信诺公司HJD04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各3000门,出局电缆均采用管道以取代原架空电缆;年底,全区市话交换实占容量14747门,其中程控交换实占容量13897门。
  四、农村电话
  (一)沿革 农村电话曾有“环境电话”“乡村电话”“县内电话”等称,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地方代管。1955年取消代管,电话线路全部收归邮电部门,统称“县话线路”。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办邮电,各邮电支局、所的人、财、物下放当地公社管理,业务领导属县邮电局,机线设备仍属国家所有,营业收入及费用支出纳入公社一级地方财政管理体系,办理缴拨及结算。1962年12月体制复原,县内电话改称“农村电话”(简称“农话”)。
  (二)线路建设 〔民国〕38年,高台——南华村架设“环境电话”。1954年初,经省财经委员会批准架设乡村电话线路,架成山丹、民乐、张掖、高台、临泽5县线路454.5杆公里。1956年为配合农业合作化,县内电话建设规模空前,一年之内各县基本建成电话网。县话线路由各县人民委员会投资,省邮电管理局派“县话工程队”施工并供线料,所需民工由各乡抽派,木杆自筹。新建或修整的电话线路张掖6条、189.67杆公里,民乐4条、134.10杆公里,山丹4条、128.9杆公里,临泽4条、154.45杆公里,高台7条、165杆公里,合计25条、772.12杆公里。1958~1972年,继续新建肃南13条、709.28杆公里,高台2条、116.79杆公里,山丹2条、55.8杆公里,民乐4条、31.17杆公里。1972年开始更换原木杆杆路为水泥杆路。至1975年,临泽最先实现水泥杆化,1985年民乐全部换毕,其余县(市)至1992年换完。期间,新建线路张掖1条、7.5杆公里,民乐6条、16.71杆公里,又26.8对公里,肃南3条、146杆公里,高台1条、2.64杆公里,临泽1条、15对公里。合计12条、172.85杆公里又41.8对公里。各县农话线路初架为单铁线,以后陆续更新为双铁线;1974年开始用塑料电缆,张掖沙井子至小河先埋设6.75皮长公里。1976年省局农话处投资,将高台作为全省农话地下塑料电缆试点,南华至县局、火车站、梧桐泉,县局至正远、地震台、萤石矿等处共埋90皮长公里;张掖埋设上秦至碱滩、五七林业站、九龙江林场三条电缆6.205皮长公里。因塑料电缆埋设较浅,常因平田整地、修公路被挖断而无法修复,陆续报废。1980年张掖利用市话管道敷设农话出局电缆1.501管公里,架设市区至九公里铅包电缆9.926皮长公里。翌年架设至上秦铅包电缆8.108皮长公里。1986年临泽架设出局铅包电缆0.8皮长公里。1988年山丹架设马营至王家庄全塑电缆1.5皮长公里。1989年张掖更新南龙王庙至九公里线路为全塑电缆8.2皮长公里,架设至新墩地震台全塑电缆4.6皮长公里。1992年民乐架设出局电缆1.3皮长公里,山丹架设出局电缆0.67皮长公里,高台架设出局电缆3.2皮长公里(其中管道0.45公里,直埋0.2公里,架空2.55公里)。1993年肃南架出局电缆0.55皮长公里,翌年又架0.9皮长公里。1994年临泽更新出局电缆0.9皮长公里(其中管道0.3公里,架空0.6公里);张掖扩容至交警队电缆2公里,交警队至上秦电缆5公里。1995年山丹架设出局电缆0.5公里,民乐架设出局电缆3公里。
  (三)交换设备 各县农话网初建时,各交换点仅使用5门磁石交换机,以后随用户的增加,交换机几经更新,但仅只是容量增加,仍为人工交换。1979年张掖市话设备更新为纵横制自动交换机后,长安、新墩、小满、上秦乡等近郊16个农话用户最先进入市话交换网。截至1995年底全区直接进入市话自动交换网的农话用户366户。1992年民乐新天率先开通64门程控小交换机,随后各县农话设备开始陆续更新为程控交换。1993年临泽县政府采取用户筹集资金办法,仅用7个月时间全县7个点全部更新为程控交换机,乡乡通程控电话。1995年临泽平川乡16个村配合线路建设,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民乐全县13个乡全部通程控电话;年底,全区农话交换实占容量1054门,其中程控交换实占容量823门。
  (四)传输设备
  【载波】1969年张掖大满先开通单路载波机,1973年平原堡、沙井子,1976年山丹李桥,1979年马营等交换点开通单路载波机。1986年张掖糖厂开通环六路载波机。1991年山丹李桥、王家庄,1992年张掖水文队、番茄酱厂,1993年张掖党寨乡等开通环三路载波机。1992年民乐杨坊、李寨、北部滩、顺化、民联等开通1十6、0十6环路载波机。1991~1992年临泽在板桥等交换点开通铁三路载波机7套。1993年张掖大满、甘浚,肃南大河,1994年高台宣化、张掖平原堡等交换点开通铁三路载波机,张掖老寺庙开通高六路载波机,高台南华开通铁十二路载波机。
  【特高频无线电话】1985年张掖——西洞,1986年山丹——东乐,1987年肃南祁林——明花开通单路特高频。1989年高台——新坝,1993年民乐——六坝、头墩农场,山丹——王家庄、霍城,张掖——农药厂,1994年张掖——马蹄,1995年民乐——东乐粮管所开通四路特高频,山丹——王家庄开通十二路特高频。
  【微波】1995年高台——黑泉开通30路用户微波系统。
  五、无线通信
  (一)无线电报〔民国〕26年,抗战开始后,日军飞机对甘肃进行空袭,甘肃防空司令部成立防空无线电台,与公用网联网防空。防空司令朱绍良、副司令邓宝珊,密令甘宁电政管理局所属各台与军台联网开通无线防空情报电路,组成防空通讯网,张掖至兰州开通无线报路,配15瓦小型电机1部,始有无线电台。〔民国〕30年,民乐装设15瓦小型无线电机,翌年设电台。〔民国〕31年,甘肃省防空司令部成立省政府无线总台,翌年省内设立10个支台47个分台,张掖为第六区第七支台,山丹为第六区第24分台,高台为第七区第20分台。〔民国〕33年,甘肃省保安司令部在高台县政府内设立无线电总台高台第20分台,配备有收发报机各1部,经转政务、新闻及县长私人电报等,与兰州、酒泉、张掖、临泽、金塔等县收发报;国民党航空委员会防空总监部在高台设立无线电台4处:一在高台东关外阎家庙设立国民党中央防空情报所无线电台总台第98分台,与兰州总台联络,有收发报机各1台,业务为防空情报通讯;二在县城南后街设立驻高台空军电台,有18人,业务为航空、气象;三在兰州郑家庄设立驻高台信号班,有14人;四在阎家庄设立驻高台信号班,2人。是年,临泽增设无线分台1座。〔民国〕36年,省保安司令部在民乐设专用电台。1949年解放前夕,以上国民党电台全部撤毁;兰州有党部、政府、军队及企业、金融、交通等机构设立的专用电台40多部,张掖为甘肃省无线电台总台3部、联勤总部无线总台第9电台、第八兵站通讯七团一连三排第三台以及公路总局第七区台第三分台等电台联络地点。
  共和国成立后,分布在省内各地的专用电台,除军用电台外,均由电信部门接管。1949年12月,兰州电信管理局首先接收石油部设在兰州等地的无线电台,与中国石油公司营运处签订租用电台的合同,并在兰州、酒泉、张掖等地设立租用电台。1954年,张掖开通至酒泉的无线报路,民乐设租用电台;肃南县接收军用电台设备,归邮电局,与酒泉通信联络,1956年与酒泉、兰州联络,1957年改为与张掖联络。1957年,增开张掖至兰州、敦煌的无线报路,翌年配55型15瓦电台1部,定时与兰州会晤,有线通信阻断时作报,保证气象电报。1959年肃南皇城设电台,配55型15瓦电台;黑藏大岔设(临时)电台对县局通信。翌年,宝瓶河牧场、珠龙关设电台对县局通信。1962年,增开张掖至山丹无线报路(1963年停)。1970年,山丹、民乐、临泽、高台配55型15瓦小型机各1套,张掖配150瓦收发讯机各1部,均设为战备台。1972年10月甘肃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通知清查无线电台,张掖、肃南重新办理审批手续。1978年1月1日开通地——县无线报路,包括肃南——祁青(珠龙关)无线报路。1979年,张掖、高台、山丹、民乐无线设备更新为81—C型15瓦小型电台。肃南于1980年,临泽于1981年更新为同型号设备。1989年,张掖、肃南配150瓦发信机各1部。1992年,张掖、肃南配430收信机各1套。自1970年以后,张掖对兰州和各县坚持每日定时会晤,各电台在有线全阻时作报,以保证通信。
  (二)无线电话〔民国〕31年,张掖增设200瓦无线话台,兰州至张掖无线电话于7月11日开放营业,酒泉至张掖无线电话于9月20日开放营业。
  1985~1995年在边远的农村配备特高频收发信机16套,开通无线电话电路24路。
  (三)无线寻呼1992年9月,张掖首先开通数字式公众无线寻呼系统,翌年改为数汉兼容。1993~1995年,高台、山丹、临泽、民乐、肃南开通数汉兼容的无线寻呼系统,1995年底有用户1789户。
  (四)无线集群通信1993年,张掖开通450兆(单工)无线集群通信系统,1995年底有用户75户。
  (五)微波通信1995年,高台至黑泉开通WHJ—128点对点用户微波系统,年底有用户18户。
  六、长途线路
  (一)沿革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月,甘肃第一条铁线报路架竣,兰州电报总局设巡线专务,固原、平凉、兰州、凉州、甘州、肃州各设巡线工丁,分段负责电报线路维护,因所配巡线工丁远不敷用,便在当地招雇临时工丁稍事培训,即以充任。在沿途驿站租设巡线房。甘州巡线工丁维护范围:东至永昌县西十五里铺,西至高台渠口,计375杆华里。
  〔民国〕11年,省局兰州设置线务总办,固原、肃州设线路工程处,管理维护工务事宜。工程处设总管1人,固原、张掖各驻巡线员1人。〔民国〕30年,甘宁电政管理局工务处撤销原线务站(段),改设6个工务区,三区维护兰州至高台,四区维护高台至星星峡。〔民国〕35年,第八区(甘、宁、青)电信管理局将长途线路维护机构改编为5个长途线路技术中心站,酒泉中心站下设张掖、安西两个线务段。张掖线务段维护永昌经山丹至张掖,张掖至酒泉、山丹至民乐、酒泉至老君庙,临水至金塔,计458.33杆公里线路。
  1950年9月,甘肃省取消原设线路维护机构,实行机线合并,成立兰州、酒泉等5个长途中心站,隶属当地电信局领导。酒泉站管张掖、安西线务段。1955年10月,甘肃线路机构改组,成立兰州、酒泉两个长途线路中心站。酒泉站管辖兰州至星星峡6个线路段,第三段驻山丹,14人,维护247杆公里;第四段驻高台,13人,维护355杆公里。1958年全省改设14个线路段,第十一段驻张掖。1960年11月,甘管局成立“甘肃省长途电信线路中心站”,在各专州设长途线路维护段。张掖线务段下设酒泉、安西、敦煌、武威4个线路分段。1962年8月,改组后的甘肃省长途电信线务总站下设4个线务站,酒泉站管辖永昌、张掖、酒泉、安西、敦煌线务段。1969年4月,甘管局革委会决定将全省各线务站(段)交当地邮电局管辖。1974年2月,各级线务站受当地邮电局和线务总站双重领导。1985年甘肃省线务总站下设庆阳、张掖等11个线务站,张掖站管辖张掖、山丹、高台线务段。1993年,张掖线务站改名“张掖电信传输分局”。1994年张掖线务站干线维护段东起山丹绣花庙、西至高台马营滩,计253.17杆公里。
  (二)明线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丹麦人拉森·葛来生率工匠负责兴修平番(址今永登)以西的电报线路,自平番经古浪、凉州、永昌、山丹、东乐、甘州、抚彝、高台抵肃州。全程2900余杆华里。
  〔民国〕21年,甘宁电政管理局利用兰州至酒泉间杆路附挂张掖——高台——酒泉及张掖——山丹——武威的铁线。〔民国〕26年,架设山丹至民乐铁线47.9杆公里。〔民国〕35年3月,兰州至迪化线路从武威开工,甘肃负责架设武威至星星峡段,其中武威至酒泉段为2.6毫米铜包钢线,计460杆公里,11月架竣。〔民国〕36年,甘宁管理局架通由兰州经张掖至酒泉铜线(美国进口)1对。
  1949年国民党部队溃退时,山丹、张掖、高台电信线路毁损殆尽,有线通信处于瘫痪状态。兰州解放后由军管会接管第八区电信管理局,并立即组织人力抢修线路,兰州至酒泉线路由第二工程队负责修复。1950年,武威至酒泉加挂2.6毫米铜包钢线1对,4毫米铁线1条。1951年,根据邮电部统一安排,西北区管局电信工程队负责架设兰州经乌鲁木齐至霍尔果斯的国际电报线路铜线1对,11月底竣工。1954年11月,张掖至酒泉加挂3.15毫米铜线1对,计228.1对公里。1955年,甘管局在兰州至乌鲁木齐杆线上附挂张掖至高台,高台至酒泉铁线各1对,计244对公里。1956年,兰州至酒泉加挂3.0毫米铜线1对。架设张掖至民乐4.0毫米铁线1对、66.2杆公里,高台经元山子、大河至肃南4.0毫米铁线1对、85.1杆公里。1957年,武威至酒泉加挂3.0毫米铜线1对;张掖至临泽架4.0毫米铁线3对36.65杆公里。1959年,拆除高台至肃南线路,取道甘浚、白银架通张掖至肃南2.5毫米铜线1对、87.38杆公里。1960年,张掖至高台加挂4.0毫米铁线1对,82.1对公里。1962年,山丹至民乐加挂4.0毫米铁线2对。1963年,张掖至山丹架铝线1对、59.6对公里。1965年,兰州至酒泉加挂3.0毫米铜线1对。1969年,张掖至肃南,张掖至民乐各加挂4.0毫米铁线1对。1971年,肃南皇城划归永昌,架设永昌至皇城农话线路58杆公里,1973年复归肃南后,皇城至永昌线路改为长途线路;张肃线路改造更新,沿708公路与军线同杆架设2.5毫米铜线1对、92.35杆公里。1975年,武威至张掖长途线路更新为水泥杆路,新架山丹至内蒙阿拉善右旗4.0毫米铁线2对、40.23杆公里。1984年,张掖线务站负责架设兰州至乌鲁木齐3.0毫米铜线1对,张掖区内计253.17对公里。1990~1991年,张掖线务站新架武威至山丹3.0毫米铜线2对、计112.8对公里,山丹至张掖3.0毫米铜线1对、59.2对公里,张掖至临泽3.0毫米铜线1对、36.67对公里,临泽至高台3.0毫米铜线2对、159.64对公里;更换山丹至张掖的铝线1对,铁线1对,张掖至临泽铁线3对,临泽至高台的铁线1对为3.0毫米铜线,计308.23线对公里。
  (三)光缆 1994年4月,西兰乌光缆通信工程兰乌段全线开工,张掖境内由部队配合施工,兰州军区司令部通信兵部负责该工程的挖沟、填土、挖接头作业坑、过河截流、破路面、过路顶管和布放排流线等土、石方作业任务,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四工程局负责光缆单盘检测,路由复测,敷设光缆和接续、安装等任务。光缆敷设工程于7月完工。工程采用澳大利亚OLEX公司的单模、1310微米波长光纤光缆,全区敷设287.85沟公里。张掖传输分局负责维护东起山丹郭家泉、西至酒泉清水一段的光缆。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