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邮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2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邮政
分类号: F616
页数: 8
页码: 1233-12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10年的1995年张掖地区邮政情况。其中包括业务、网点、邮路及投递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邮政

内容

一、业务
  〔清〕宣统二年(1910年),张掖局办理信函(包括平信、明信片、印刷品、给据、快递信函)、汇兑、包裹等项业务。
  (一)函件 〔民国〕元年,开办收寄商务传单、保险信函;7年,开办兑换国际回信邮票券;8年,开办邮传电报;9年,开办国际保险信函和箱匣;21年,开办航空邮件;22年,开办平快邮件;26年,开办“代售货价信函”及“存局候领邮件”;34年,开办书展邮票,收发普通挂号信函;36年,试办报值函件。
  共和国成立后,信函仍分平信(包括明信片、印刷品)和挂号信(分单挂号、双挂号)两种。1951年恢复“征询”及“代购”业务,1954年停办;1952年续办“盲人读物”“保价信函”“保价印刷品”。1960年开办“特种挂号信函”;1962年续办“国际挂号信函”。1981年5月,恢复“代收货价邮件”业务(1990年停办),7月恢复“国内邮政回执”业务,增办“发行出售美术明信片”;1987年增办“邮政快件”,1995年全区出口快件36.88多万件,进口快件34.16多万件;1992年开办“贺年有奖明信片”业务。1993年1月开办“商业信函”业务。是年7月地区局成立“邮政速递公司”,开办国际、国内、市内特快专递业务,1995年全区特快专递出口0.73万件,进口1.23万件。
  (二)包件 〔清〕宣统二年(1910年),初办包裹业务,分普通包裹和保险包裹。
  〔民国〕24年,开办小包邮件;1952年续办“保价包裹”“快速小包”及“保价快递小包”;1979年增办“国际包裹”。1980年,对“国内保价包裹”划分为“甲类”和“乙类”进行收寄。1989年增办“商包”,1995年全区商包进出9672件。
  (三)汇兑 宣统二年(1910年),张掖开办汇寄银钞。
  〔民国〕9年,张掖邮政局汇票限额100元;〔民国〕14年,山丹、高台增办汇兑业务,限额100元;〔民国〕20年,开办定额汇票业务,每张限额20元,汇票印定额分5、10、15、20元4种,如汇款与定额不合,则用小额汇票,仍贴印纸。〔民国〕26年,汇兑限额提高,张掖为800元,山丹、高台200元。〔民国〕30年以后,法币贬值,汇票限额多次调整;〔民国〕34年,张掖、山丹、高台、民乐、临泽各局开办高额汇票业务,张掖开办“电报汇票”;翌年张掖为电汇转汇局(能直接电汇),山丹、高台、民乐为专办兑付局(不能直接电汇);〔民国〕37年,张掖与兰州、平凉、宁夏、武威等局互开大宗汇票(高额汇票),张掖可向陕西开发巨额汇票。
  1949年12月,开办高额汇票;1951年限额最低300万元(旧币),最高按人民银行规定。1980年12月26日起,500元以上汇票按高额汇票处理;翌年8月1日,高额汇票每张限额5000元,超限则分张汇兑。1951年4月张掖开办送汇。1959年元月后凡有条件的局,一律实行送汇上门;1966年10月停办送汇业务;1952年10月,实行新制汇票,限额为最低1元,最高300元;1953年增办电报汇兑;1955年1月起,代办所兑付汇票,限50万元,超限汇票由县局兑付;1958年9月13日起,各邮电局、支局、所一律办理普通汇兑业务,邮电局所限额1000元,代办所及民办机构限100元。1989年开办快件汇款。
  (四)代理业务
  【代售印花税票】〔民国〕2年,受财政部委托,邮局始代售印花税票。1955年由税务部门接办。
  【代订刊物、代购书籍】〔民国〕23年张掖邮政开始办理代订书刊业务。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办理学生课本、通俗读物及批销代售年画、日历等。
  【代理国库】〔民国〕30年11月15日甘州支库实行邮局代理。山丹1943年开办,高台于1946年开办。
  【简易人寿保险】张掖局于〔民国〕24年兼办此项业务,山丹、高台于〔民国〕32年开办。
  【代收代付】〔民国〕35年12月,甘宁青邮政管理局与公路总局第七运输处始订“代收站款合同”,代收省内19处车站站款,手续费为代收总额的10%。〔民国〕36年,张掖局代收各(汽车)站款项(进款及用款)。
  (五)报刊发行 〔民国〕时期,外地发行到张掖的报刊有《大公报》《申报》《民国日报》《西北日报》《扫荡报》等,发行量不过几十份。本地报刊有国民党张掖县党部先后主办的《祁连周刊》《甘州民报》《诚报》和县三青团主办的《甘州民声报》,均为1941年前后创刊的小报,8开石印,内容绝大部分是转载外来报纸的新闻,发行量不到200份。流行在张掖的杂志有《中央周刊》《观察》《展望》《新闻天地》《国民教育月刊》《东方杂志》《时兆月报》《新中华》等,发行量很少,一部分由杂志社分发交邮局寄送,一部分靠报贩和书店销售。
  1949年秋,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行到张掖的全国性报纸有《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群众日报》等。1950年5月起,各邮局接办发行工作,实行邮发合一,增办报刊订销业务。此后,张掖发行的全国和全省的报刊主要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大公报》《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甘肃青年报》等;河西各地报刊有《新武威报》《团结报》(张掖发行)、《新酒泉报》,还有张掖地委在1958年3月创办的《河西报》等。自1949年9月至1959年6月,发行国内外各种报刊700多种。
  1956年3月后,根据全国第三次报刊推广工作会议精神,在城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中有计划地训练一批义务报刊发行员,成立19个义务报刊发行站,1957年发展到30个,1959年有65个,农村义务报刊发行站102个。1980年农村发行站改为农村信报接转站。1995年全区有农村信报站163处。1952年,张掖局先开办零售报刊业务,之后其他各局陆续开办。1957年起扩大零售业务。1980年张掖局设报刊台零售报刊,一年后分散为各报刊零售摊点。1994年地区成立报刊零售公司。1995年全区开办报刊零售业务的支局、所19个;设报刊零售点26处,零售额43.30万元。
  1995年全区订销报纸1032种,杂志2202种,报刊流转额674.23万元。
  (六)邮政储蓄
  【出售储蓄券业务】〔民国〕29年,张掖邮政局出售节约建国储蓄券;〔民国〕3036年,出售各种储蓄券,有甲券、乙券、乡镇券、有奖券等,还办理乡(镇)公益基金储蓄存款。〔民国〕36年,高台、山丹、民乐办理储蓄业务。
  【存簿储金业务】〔民国〕31年,高台开办存簿储金业务,翌年山丹、张掖、民乐开办。
  【定期储金业务】〔民国〕32年,张掖开办定期储金业务;〔民国〕35年高台、山丹开办;〔民国〕36年民乐开办。
  【支票储金业务】〔民国〕32年,张掖开办支票储金业务,翌年高台开办,之后山丹开办。
  【小额储金】1949年,张掖、高台邮局办理小额储金。
  1950年8月,银行、邮局商订储汇业务协议,邮政储蓄只限私人,邮政储金汇业局撤销,其业务由邮局办理。1953年9月,邮局停办储蓄业务。1986年10月,张掖局恢复邮政储蓄,开业当天储蓄额达2.2万元,年底有500储户,储蓄余额28万元。1995年底全区有邮政储蓄点11个,储户达2万余户,年末储蓄余额6219.66万元,邮政储蓄市场占有率为2.5%
  (七)集邮 张掖集邮初期为自发活动,个人凭借书刊及通讯获得集邮知识,依靠社会交往取得邮票邮品。1978年邮票邮品实行“计划发行、限期出售、定期调价”的经营方针,此后集邮业务迅速发展。1982年“张掖地区集邮协会”成立,群众性自发集邮活动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1989年为庆贺张掖解放40周年,“张掖地区邮电职工集邮协会”成立。1991年张掖市基层集邮协会由1982年的6个发展到14个,会员由770人发展到1300多人,青少年中发展最多最快。1992年纪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之际,全区各县(市)相继成立集邮协会。
  1986年以后举办3次邮展。1986年2月9日至24日,举办首届全区邮票展览,展出84框、539个贴片,597套、2809枚邮票,各种首日封258个,小本票6本,生肖、纪念币36枚,出售邮票及集邮工具,参观者2.3万多人(次)。1990年9月29日—10月31日亚运会期间,地区邮局和地区集邮协会联合举办全区第二届邮票展览,5县1市巡回展出,历时月余,展出传统邮集(包括解放区票)和专题邮集106框,参观者2.4万多人(次)。1991年7月26日,河西5地(市)局在张掖钟鼓楼联办河西走廊集邮联展,展出邮集25部、邮票5819枚,首日封614枚,邮资封238枚,参观者6000多人(次)。
  1995年全区有集邮点16处,出售纪念邮票70.97万枚,邮票邮品销售55.88万元。
  二、网点、邮路及投递
  (一)分支机构 〔清〕宣统三年(1911年),抚彝(临泽)及沙河设邮寄代办所。〔民国〕2年,山丹东乐设邮寄代办所。〔民国〕28~38年,设张掖邮政汽车站(支局)和张掖大满堡、王府街、沙河、廿里堡、山丹李桥、民乐南古城、临泽、高台新坝、盐池、南岔代办所。另在花墙子、黑泉设邮政信柜2处。
  1950~1956年设张掖廿里堡邮电支局;设张掖火车站、大满堡、沙井子、甘浚堡、乌江、碱滩、明永、花寨,高台南华、新坝、正远、元山子、黑泉、碱泉子、宣化,临泽新华、板桥、鸭暖、四坝、梨园、新民、倪家营、新华镇农场、蓼泉,肃南大河,山丹东乐、新河、位奇、平坡、花寨、大马营、霍城,民乐南古、新天、六坝、永固、头墩等37个邮电所;撤张掖邮政汽车站(支局)。
  1957~1965年设张掖火车站、大满堡、县府街支局;设张掖梁家墩、哈寨子、上秦、专区招待所、11所、老寺庙、平原堡,山丹前窑、陈户,高台罗城、火车站、许三湾,肃南明花、康乐、祁丰、皇城、马蹄、大岔、祁林、祁连,民乐三堡、丰乐、南丰,临泽威狄堡等24个邮电所。撤临泽新民、新华镇农场、高台许三湾邮电所;改张掖廿里堡支局为邮电所;降山丹大马营、高台正远邮电所为代办所。
  1966~1979年设山丹王家庄支局,设张掖工农兵、五里墩、明永、龙渠、靖安,山丹一所、二所、三所、四所、火车站、东水泉、老军、李桥、南湖,民乐民联、42所,临泽小屯、二所、四坝,高台正远、红崖子,肃南珠龙关、皇城水库、西水等24个邮电所。撤张掖梁家墩、哈寨子、上秦、专区招待所、廿里堡,临泽威狄堡,肃南大岔、祁连邮电所。
  1980~1985年升张掖工农兵、大满、平原堡、沙井子,高台南华、肃南祁丰、皇城邮电所为支局。设高台骆驼城邮电所,撤张掖上秦、梁家墩,民乐等42所,山丹前窑、南湖,高台碱泉子,临泽四坝邮电所;降山丹东水泉邮电所为代办所;设张掖平山湖、12所、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洞,临泽小屯,山丹大青阳代办所。
  1986~1995年,设肃南祁青、民乐北部滩、临泽新民滩邮电所及高台盐池,山丹东门代办所;撤肃南珠龙关、皇城水库、山丹新河邮电所;降山丹平坡、四所邮电所为代办所。
  (二)邮路按等级分干线邮路、省内邮路、县间邮路、市(县)内邮路和农村邮路五类。
  1.干线邮路
  〔清〕宣统元年(1909年),开辟兰州至乌鲁木齐驮班邮路1条,全长2667公里,贯穿河西局所。〔民国〕3年改为大车班,解决邮件运载容量问题。〔民国〕27年改为双马昼夜兼程快班邮路,张掖寄往兰州信函7日可达,年底甘新公路修通,各类邮件开始使用汽车运输。〔民国〕36年,兰州自办汽车邮路向西延伸至乌鲁木齐。1958年兰新铁路全线通车运邮,山丹、张掖、临泽、高台局东西路进出口邮件用铁路运输。
  2.省内邮路
  (1)兰州——酒泉邮路:〔民国〕21年,中德合办的欧亚航空公司开辟兰州至酒泉航线,月往返1次,利用飞机带运邮件。张掖寄往外地的航空邮件由酒泉局转发航运,因班期稀,终有名无实。〔民国〕35年,甘宁青邮政管理局开办兰州经张掖至酒泉的自办汽车邮路全长737公里,分段行车兰州——武威,武威——张掖,张掖——酒泉,从此张掖进出口邮件利用汽车运输。是年7月,设立张掖邮政汽车站(1951年1月撤除),负责运转东西路进出口邮件及车务管理、车辆维修。兰州——张掖邮路512公里,每周2班次,需时3日。
  (2)张掖——酒泉邮路:〔民国〕32年开办张掖——酒泉委办汽车邮路227公里,公路局汽车间日开。〔民国〕36年改为自办汽车邮路。〔民国〕38年张掖为二等车站,辖车4辆,负责行驶张酒班车。
  (3)武威——张掖邮路:〔民国〕36年开办武威——张掖自办汽车邮路236公里,周二班。
  3.县间邮路
  (1)高台——临泽邮路:〔民国〕36年开辟步差邮路24公里,间日班、外界专佚。〔民国〕37~38年改为自行车邮路,逐日班。1950年为驮班邮路,1963年撤除。
  (2)山丹——民乐邮路:〔民国〕36年开辟马差邮路,间日班。1950年为驴驮班邮路45公里。1958年为逐日大车班邮路。1962年撤除。
  (3)元山子(高台)——肃南邮路:1953年9月开辟69公里,与张掖——酒泉汽车邮路衔接,三日两班次。1956年改为昼夜兼程快班,换段地点改在高台新坝,并将该邮路延伸至许三湾交接邮件,肃南进出口邮件经此邮路运转。1958年撤除。
  (4)张掖——民乐邮路:1957年开辟委办汽车邮路91公里,逐日班。1958年山、民两县合并,此邮路停开,民乐邮件由山丹经转。1962年1月恢复委办。1977年改为自办。
  (5)张掖——肃南邮路:1958年开辟委办汽车邮路172公里(途经高台南华、元山子、肃南大河),逐日班。1978年改道708公路(S213线),邮路全程98公里,逐日班。1993年9月改为自办。
  (6)清水(酒泉)——明花(肃南)邮路:1963年利用清水军用火车到明花(莲花四站)开办火车邮路38公里,周三班,因夜里接送不便,于1995年改为摩托车。
  (7)张掖——皇城(肃南)邮路:1971年7月开辟委办汽车邮路230公里。每周一、五张掖开皇城,二、六皇城开张掖。皇城进出口邮件经此邮路运转。1993年1月停。由肃南开辟到皇城的委办汽车邮路328公里,逐日班,接送皇城邮件。
  (8)祁青(肃南)——镜铁山邮路:1973年4月开辟马班邮路24公里,周二班。1991年改为自行车,接送祁青邮件。
  (9)祁丰(肃南)——酒泉火车站邮路:1973年开辟,12公里,逐日班。祁丰邮件由酒泉火车站经转。
  4.市内邮路
  (1)火车站转趟邮路:1957年兰新铁路通车后,张掖开办火车站——市内转趟邮路1条单程8公里,山丹开办火车站——县城转趟邮路1条7公里,临泽开办县城——火车站转趟邮路1条2公里,高台开办县城——火车站转趟邮路1条12.5公里。先用畜力车,后均改用机动车接送。
  (2)汽车站转趟邮路:1957年开办张掖市局——西关汽车站市内转趟邮路1条2公里,1993年9月撤除。
  5.农村邮路
  〔民国〕34年,高台有马班邮路2条,沙河至花墙子85公里,花墙子至双井子50公里。
  1950年,高台开办至花墙子驮班邮路1条45公里,经蓼泉至沙河驮班邮路1条40公里。1951年临泽开办鸭暖——板桥——四坝环形邮路1条。1952年全区县到区开始通邮,张掖县组织自行车班邮路6条、219公里,其中间日班邮路2条,三日班邮路4条,甘浚、乌江、大满、小满、花寨、党寨均通邮。高台新辟定平——胡家庙环形邮路1条。1953年民乐组织毛驴驮班邮路2条,步班邮路2条、220公里,均为二日班,顺化、新天、南古、六坝、永固、海林6个区通邮。1955年临泽开辟自行车邮路2条94公里。高台开办步班邮路7条325公里,翌年有4条邮路(226公里)改为自行车邮路。山丹开办自行车邮路3条、92公里,步班邮路2条、200.5公里。1957年张掖县开办县城至沙井子、小河滩和大满、花寨子委办汽车邮路2条、67公里。
  肃南地理环境特殊,横跨河西5地(市),与12个县(市)接壤,因此,邮路以就近、方便组织,除大河、康乐邮件由县局直转外,其他均由外地、县经转:祁丰、祁林、祁连、明花由酒泉经转,祁青由嘉峪关经转,皇城、马蹄、西水由张掖局经转。1971年,省局开始为各局邮路陆续配备摩托车。
  1980年山丹、张掖实现摩托化,肃南摩托化水平达66.2%。其他各局的邮运装备水平也有很大的改观。1985年开始,凡具备条件的委办汽车邮路陆续改为自办。
  (三)投递
  1.城市投递
  张掖初建邮政分局(1910年)时,邮局设信差1人,投递城区信函,全程3.5公里。
  1950年,张掖局设有城市投递员2人,全城划分为2个投递段道,计14公里,1日1次,步行分段投递。以后进行4次调整,1985年为8个段。1989年,城市投递改为夏季日投2次。1955年后随城市建设的发展,报刊业务逐步扩大,邮量不断增长,城市投递工作量相应增加,始配自行车。1994年10月,张掖局满足城、郊大用户的用邮需求,配备大段投递用摩托车,为地区行署、军分区、党校等46个单位接送邮件。1995年,全区城市投递段路20条,364公里,信筒信箱有39个。
  2.农村投递
  自1952年始,由各乡雇人投递。1956年实行“社队邮递员制度”,以乡为单位选派社员担任邮递员,增加农村投递深度(高级社通邮面达70%)。后因投递质量不高,又不能专职专用,逐渐为乡邮员取代。1958年开始组织乡邮员投递,配备自行车。逐日到乡、二日到社(少数边远社为三日),实现乡乡社社通邮。70年代后,开展“三送四收”,即送包裹、汇款、特挂,收订报刊、收寄汇款、包裹及函件,因与有关制度不符,易出漏洞,渐被取消。1980年张掖局乡邮投递组分出独立。1981年肃南康乐至白银畜力班改为委办汽车,1994年肃南至明海畜力班改委办汽车,基本结束人背畜驮投递方式。1995年全区农村投递路线119条、4468公里,其中摩托车线806公里,自行车线3523公里,委办汽车139公里,另有私人承包72公里。主要邮运设备有汽车20辆、摩托车35辆、自行车154辆。分布农村的信筒、信箱有185个。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