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道路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0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道路运输
分类号: F512.7
页数: 4
页码: 1189-11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远古到1995你那张掖地区交通道路运输的情况。其中包括人力运输、畜力驮运、畜力车运输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交通 道路运输

内容

张掖是古代南北交通“龙城古道”与东西交通“丝绸之路”的交汇点,道路运输发达,历史上霍去病、张骞、班超、隋炀帝、唐玄奘、左宗棠等人的军事、外交、宗教等活动及所需物资的运输都经过张掖境内。运输力主要是人力、畜力、木车。
  一、人力运输
  【肩挑】早在古代就使用扁担肩挑,从事生活物资和生产物资运输。肩挑重量因人而异,一般在40~60公斤之间。
  【人力车】有架子车、三轮车、推车子。前两种逐步发展为畜力车;后一种由木轮发展为橡胶充气车轮,推动省力轻便,装载由木轮时的50~100公斤增至150~200公斤,这种车现在农村还少量使用。
  【轿子】古代多用于短途乘坐。因乘坐者身份不同而规格装饰不同,分简易和豪华两种,简易轿子由2人抬,一般为富商或豪绅乘坐;豪华轿子由4人或8人抬,4人抬者为县官所乘,8人抬者为太守、刺史以上的官吏所乘。到〔民国〕末期已很少见。
  二、畜力驮运
  运输畜力有马、牛、驴、骡、驼5种,其中马、骡驮、牵引、骑乘兼用,牛牵挽或驮运,驴、驼以驮为主,乘、挽兼用,据〔清〕《甘肃通志》所记,五种运力都由西域引进。
  (一)骆驼运输 河西有民谚“汉马唐骆驼”,说明骆驼运输在唐朝已很发达。每峰骆驼可驮载100~200公斤物资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日行30公里,连续行走30天左右,使役时间15~20年,寿命30年,惯结队而行,一般10峰为1链,80峰为1班,串成长列。故而有“沙漠之舟”美称。清朝到〔民国〕时期,骆驼运输向东北远至雅布赖盐池、包头、张家口一带;向东经武威过黄河至兰州、天水及陕西的宝鸡、西安、汉中等地;向南过扁都口越鄂博岭到青海的祁连、门源、西宁;向西经酒泉、玉门过星星峡到新疆的哈密等地。
  张掖的骆驼主要分布在张掖、临泽、高台、山丹4县和少数民族牧区。除从事长、短途驼运的农民、牧民外,主要集中在城镇附近的商号货栈。1947年,张掖县城的“兴盛堂”“福盛堂”“乾盛昌”等从事骆驼运输的商户就有126家,有骆驼3445峰。1951年,为发挥骆驼运输的作用,引导骆驼主走互助合作道路,在自愿原则下,成立“张掖驼运联合会”。1952年1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入藏,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万峰骆驼队”护送,仅张掖县就挑选最健壮的骆驼300峰编入“万峰骆驼队”,为支援西藏建设,统一祖国做出贡献。195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甘肃西部阿尔金山一带剿匪,张掖驼运联合会组织35名驼工、200峰骆驼,按时把物资运到指定地点。1955年全区有146个驼运个体户,有骆驼1753峰,从业者191人,编为19个小队,专事驼运。1956年10月1日,“张掖县骆驼运输合作社”成立,经申请参加的有114户、119人,骆驼1775峰。1956年后,驼运向骆驼牵引车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驼运被汽车、拖拉机等现代交通工具代替。
  (二)牦牛运输 牦牛主要分布在祁连山草原,强壮力大,耐寒善走,每头可驮重70公斤左右,是山区的主要运输力,有“高原之舟”美称。区内牦牛绝大多数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山区少数民族人民历来靠牦牛运输生活必需品和游牧转场物资。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时,有牦牛1.1万头,1957年发展到2万头。《甘肃公路交通史》记载,河西走廊牦牛运输在〔西汉〕〔魏〕〔晋〕〔南北朝〕时就有使用。现代牦牛一般在高寒沿山地区牧养,多为肉、乳用。
  (三)驴、骡、马运输 《汉书·西域传》记载:“敦煌、酒泉小郡及南道八国,给使者往来人马、驴橐驼食,皆苦之。”说明驴、骡、马早已是河西的一种运输力。隋、唐朝时期,牲畜驮物更为普遍,《隋书·食货志》记载:“隋炀帝西巡经大斗拔谷时,马、驴冻死十之八九。”《资治通鉴》注:“以驴马负物以驮,〔唐〕递驮每驮一百斤。”《甘肃通志》说元、明、清朝时期,运输主要以马、牛、驼为主。
  《张掖公路交通史》记载,1953年底,全区的大牲畜有24.46万多头,其中役畜15.82万多头,役畜中从事营运的骆驼4740峰,骡马3400多匹,牛、毛驴1.8万多头。到1956年10月,“张掖胶车运输合作社”成立,胶车主要用骡马牵引,时有骡、马1980匹(头)。
  三、畜力车运输
  据《居延汉简》所记和〔魏〕〔晋〕壁画,早在汉、晋朝时期,区内车的种类就有轒辒车、方相车、兰车、轺车、骖车、牛车、犊车、露车、通幔车、軿车等。1953年时全区有各种畜力大车7000多辆,承担区内运量的80%以上。
  【轒辒车】是匈奴在河西采用祁连山“石木树”所制的一种用于攻城的兵车。上蒙牛皮,可容10人,往来运填堑,木石所不能伤。
  【方相车】车横前广后短。敦煌莫高窟290窟顶部佛传故事,即68、69画面的右侧,有一辆行进的丧车,即为方箱(方厢)车。
  【兰车】是一种车舆没有皮革或缯帛裹盖,木栏露在外的车子,在丧葬时使用。
  【轺车】为一马驾辕的轻便小车,一般为军队、地方官吏或商贾所乘用。《晋书·舆服志》载:“一马曰‘轺车’,二马日‘轺传’。”武威雷台墓出土的汉轺车是一马牵引,车身高1米,长80厘米,车排高40厘米,车排中心装阳伞。《居延汉简》记载张掖“轺车一乘、直万”。说明〔东汉〕时期轺车已广泛使用,并可在市场买卖。这种车在明、清朝时改进为车厢装木架布棚,称为“轿车”。其结构严谨、美观,〔民国〕末期还有,到60年代消失。
  【骖车】一车驾三马谓之骖,骖车形同轺车。
  【牛车】即大轱辘车,车轮高大,载运物资便利,在泥泽地不易沉陷,是被广泛使用的农业用车。
  【犊车】车后可以开闭,供人上下,前有帷幕做屏。
  【露车】《资治通鉴》胡三省注:“露车者,上无巾盖,四旁无帷裳,盖民家以载物者耳。”
  【通幔车】《晋书·舆服志》:“通幔车,驾牛,犹如今犊车制,但举其幔通覆车上也,诸王三公并乘之。”
  【軿车】古代妇女所乘,车有帷幕,驾三马,但也有架牛而行者。
  【木轮大车】车轮直径1.6米,车身高1.1米,车长2.5米,载重300公斤左右,因车小轮大,习称“大轱辘车”。1950年,仅张掖县城乡有木轮大车1645辆。
  【铁车】铁车是在木轮大车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畜力车,车轮外缘用道钉固定铁辋子,铁辋上铆有两排穿钉,车轮两头镶有车毂,车毂两边镶有车串,重要联结部位用铁钉或蚂蟥钉加固,以单马或双马牵引,载重1000公斤。其特点是使用寿命长,载重量大,易爬坡,适于砂石路行驶。1957年仅张掖县就有1.5万辆铁车。后逐渐被胶轮车代替。
  【骆驼车】敦煌莫高窟302窟就有〔隋〕开皇年间的“驼车过桥”壁画,但无文字记载。1956年,张掖县驼运合作社试制成功骆驼四轮车,平稳安全,可载重4000公斤,1957年张掖县骆驼牵引车增加到22辆。当时张掖地区粮食调运的50%~60%是用骆驼车完成的。城市建设用的砂、石、砖、木也有大量是骆驼车拉运的。1958年张掖骆驼合作社试制成功骆驼车挂拖斗,载重量达8500公斤。80年代初,骆驼车逐渐被机动车取代。
  【胶轮皮车】以铁轮车形进行改制的一种畜力车,张掖俗称“皮车”。橡胶轮胎,滚珠轴承,车排大,多由骡、马牵引。有单套、双套、三套、四套,单套可拉1000公斤,双套可拉1500公斤,三套可拉2000公斤,四套可拉2400公斤。此车轻便、速度快、载重量大,使用广泛。《河西志》(初稿)记载河西出现胶轮车是1941年。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已十分普及,成为农村主要运输工具。1956年10月,张掖县成立“胶车运输合作社”,入社的80户,从业人员120人,胶车65辆,大板车17辆,骡、马98匹。1958年,张掖县有胶轮车1110辆,1975年发展到1973辆。70年代末期以后,逐步被机动车取代。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