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外贸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8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外贸工业
分类号: F125
页数: 4
页码: 1138-11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63年到1995年张掖地区外贸工业情况。其中包括外贸专有工业、外贸兼营工业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外贸工业

内容

1963~1995年,张掖建立外贸专有工业1户,兼营工业16户。
  一、外贸专有工业
  【甘肃省土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张掖综合加工厂】隶属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和地区外经委双重领导。厂址张掖市北街,占地面积22832平方米,建筑面积12297平方米。1990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30万元,净值170万元,流动资金133万元。职工144人,其中管理人员21人(包括6名专业技术人员),各种生产设备37台。全厂设生产技术、行政、财务3个办公室和裘皮、肠衣、猪鬃、绒毛、脱水菜、动力6个车间,并设有进出口经销部、待业青年门市部。主要生产皮衣、皮褥子、绒毛制品、肠衣、脱水菜和猪鬃加工等,产品分5大类14个品种,主要销往东欧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该厂前身为1951年建的人民皮革厂,1953年5月转为地方“国营张掖县皮革厂”,隶属县供销合作社管理。1962年6月,皮衣、皮鞋两个生产车间移交省供销合作社张掖地区办事处,组建为“张掖专区皮衣加工厂”;1963年6月归“中国畜产进出口公司甘肃省张掖分公司”领导,是年10月“张掖专区外贸局”成立,成为外贸局附属工业企业,专门从事外贸畜产品加工。1962年专区接管时,有职工123人,接管后精简51人,实有职工72人。1960~1962年5月,亏损6.8万元。此后,改善经营管理,改进工艺流程,使生产状况有所好转。1962年6月至12月,盈余2.22万元,1963年盈余2.58万元。
  60年代,该厂仅有几台毛皮、制鞋缝纫机械,以手工生产为主。70年代购置小型刮肉机、打毛机、电动缝纫机、简易锅炉和木制滑槽等皮毛加工机械设备,修建鞣制池和1618平方米的工房,改善生产条件,出口产品达12个品种。80年代添置大型刮肉机、铲皮机、毛皮水剪机、干剪机、精剪机、脱水机、烫毛机、滑轮机、削匀机、转鼓等设备,将简易锅炉更换为2吨、4吨锅炉,并修建机井1眼,容量50吨的水塔1座,容量12吨的钢筋混凝土鞣制池16个。裘制品鞣制由硝铝鞣改为铝铬结合鞣、甲醛鞣和纯铬鞣等先进鞣制工艺,增加各种染色裘革制品和各式皮夹克、皮帽子等。生产的各色女式翻毛大衣、童衣受到客户的欢迎。
  进入80年代后,每年生产皮衣、皮褥子等3万多件,产值70多万元。但由于政策性原因,生产成本高,自1981年起,每年计划亏损16万元,实际亏损每年在14万元至18万元之间。
  1988年,为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应变能力,综合加工厂开始自行收购皮毛。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利用现有的水、电、气和厂房、动力设备,发挥张掖蔬菜的资源优势,开发脱水蔬菜生产,以技改项目投资22万元,改建脱水菜车间,年产脱水菜50吨,产值87万元,新增利税17万元。当年扭亏为盈,产值23.29万元,盈利6.84万元。
  二、外贸兼营工业
  【甘肃省轻工机械厂】省属城镇集体企业,隶属甘肃省轻纺工业厅。厂址张掖市南大街。该厂与甘肃省塑料编织袋厂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生产木工机械、车床、刨床、万向摇臂钻、摩擦压力机、塑料挤出机、六梭圆织机、地毯、塑料丝、绳、编织品等,产品达42种。其中六梭圆织机、塑料编织袋等产品出口。
  【地区山丹化工厂】位于山丹县城东郊,1979年经省计委批准由铁厂转产为化工厂。主要产品为硫化碱,建厂初期年产5000吨,经过10多年的改造扩建,1994年达到1.5万吨,生产规模居全国第四位,产品质量被评为省优、部优,远销独联体、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为该厂颁发了产品《荣誉证书》。至1995年出口硫化碱3.55万吨,创汇745万美元。
  【地区造纸厂】位于张掖市西北郊五里墩工业区。产品有255克/平方米~640克/平方米箱板纸、黄板纸、凸板纸和160克/平方米~180克/平方米高强度瓦楞板纸。年产2万吨。黄板纸、瓦楞纸出口。
  【地区收割机厂】位于张掖市西北郊五里墩工业区。主要产品为敦煌牌各种型号收割机。年产5000台,畅销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远销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
  【张掖市有色金属公司】前身是张掖市选矿厂,始建于1977年。公司在省内和青海、新疆等省区建有4个矿山、5个分厂,还下设有进出口公司、综合经销公司、储运公司,总部设在张掖市区至火车站公路2公里处,是甘肃省有色金属生产骨干企业。主要产品有铜、铅、锌、铅锌混合、铬、锡、硫等精矿和粗铜、粗铅、黄金、白银和副产品硫酸、亚硫酸铵等。产品质量全部达到部颁标准,其中锌、铅精矿符合国际标准,获省优产品称号。1987年产品开始出口日本、韩国、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500万美元。1994年,公司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获得自营出口权。
  【张掖市纺织总厂】厂址青年东街90号。主要产品为毛衣裤、毛线、毛毯、毛巾等。有织机70台,1990年生产毛巾155万条,其中花方巾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国家。
  【高台县萤石矿】位于县城北21公里的合黎山头坝泉。萤石储藏量230万吨,含氟,是炼钢、制作水泥的重要原料。1971年建矿,年产氟石3万吨,产值240万元。产品在1983年以前全部通过地区外贸机构出口美国、日本、德国、苏联、新西兰等国。1984年以后出口50%。
  【高台县矿业公司】乡镇企业,领属新坝、红崖子、合黎、巷道、合黎六二村5个萤石矿。公司位于合黎山七坝泉沙山河,年产氟石8000吨,至1995年出口氟石1.3万吨。
  【高台县化工厂】山丹化工厂与高台县盐池乡盐池村合办企业。设备、技术由山丹化工厂提供,土建由盐池村承担,原料和工人由盐池村提供。1993年6月投产,当年生产硫化碱560吨,1994年生产2300吨,产品全部出口。盐池村年产硭硝1.6万吨,供该厂耗用1.4万吨,用于生产硫化碱。
  【张掖市中药提炼厂】张掖市二轻局领属集体企业,厂址在市区长寿街。产品有盐酸麻黄碱、甘草浸膏、麻黄浸膏、甘草霜等,产品出口东南亚、美国、日本,1994年产值811万元。麻黄素获省、部奖和“国优产品”荣誉。
  【张掖市第二针织厂】城镇集体企业,隶属市二轻局,厂址东大街73号。主要产品为棉线手套、棉线、麻绳和亚麻纤维。年产亚麻纤维500吨,部分出口外销。
  【张掖市第二造纸厂】乡镇企业,隶属三闸乡政府和市乡镇企业局双重领导。厂址市区至火车站公路2.5公里处。主要生产卫生纸、包装纸、书写纸,年产3000吨,书写纸出口外销。
  【张掖蔬菜豆类制品厂】省供销合作联社领属之城镇集体企业,厂址张掖市马神庙街。生产系统分为3个车间,1989年新上1条蔬菜脱水生产线,主要产品有脱水蔬菜、酱油、粉丝、粉面。产品远销深圳、浙江、福建等地。并通过上海、深圳的外贸部门进入国际市场。
  【张掖市党寨脱水蔬菜厂】乡镇企业,隶属党寨乡政府和市乡镇企业局双重领导。厂址在党寨乡汪家堡村三社。1986年投产,年加工青红椒40吨,黄葱片60吨,红葱片15吨,产品通过地区外贸机构销往前苏联、日本、新加坡等国。
  【肃南县皇城区萤石矿、马营乡萤石矿】乡镇企业,位于肃南皇城区祁连山北麓,年产氟石8000吨,向外贸出口供货2000吨。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