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7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经营
分类号: F724
页数: 4
页码: 1112-11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50年代到1995年张掖地区日用工业品经营情况。其中包括棉布、化纤混纺布、手表、缝纫机、铁锅、服装、火柴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日用工业品 经营

内容

供销社经营的日用工业品主要有纺织品、针棉织品、百货、文化用品、五金、交电、化工商品、糖、烟、酒、副食品和食油、煤油等。50年代初期,批零兼营。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改造后,与国营商业分工,供销社承担农村零售业务,农村基层供销社零售的工业品从地、县供销社经理部和国营专业公司按计划采购,组织工业品下乡。1957年完成供应额1260万元,是1953年供应额287万元的4倍多。1958年商业供销合并,基层社经营的日用工业品约占商业经营总量的40%~50%。1958~1959年全区经营额3346万元,年均1673万元,比1957年增长32.8%。1960~1964年,一度货源紧缺,部分商品实行凭票、凭证供应或用于换购农副产品。1960~1964年销售额6442万元,年均1288万元,比1959年下降31.3%。1965年以后日用工业品供应开始好转,但部分商品仍很紧俏。1965~1970年销售10171万元,年均1695.5万元。1971~1980年销售36092万元,年均3609.2万元。进入80年代以后,生产发展,工业品充裕,1983年经营放开,采购渠道拓宽,部分县(市)供销社成立贸易货栈或工业品公司,开展工业品批发业务。1981~1990年工业品销售额74244万元,年均7424.4万元。至1990年底,工业品批发机构42个,其中:县以上23(包括4个专业公司)个,县以下19个。90年代,农民、个体工商户增加,供销社在农村工业品市场所占份额下降。1991~1995年工业品销售额44907万元,年销8981.4万元。
  主要日用工业品经营情况
  【棉布】1953~1960年供销社销售棉布289万米,年均36.1万米;1961~1970年销售1999万米,年均199.9万米;1971~1980年销售3743万米,年均374.3万米。进入80年代,供销社零售企业除按计划指标由省内批发部门调入外,还向省外商业或厂家直接采购,增加花色品种。1983年取消棉布凭票供应,市场开放。1984年各县供销社经营部和63个基层社开展棉布批发业务。由于个体经营户增加和化纤混纺布大量上市,供销社的棉布销售量下降,1981~1990年销售棉布2694万米,年均269.4万米,年销量比70年代下降28%。进入90年代销量继续下降,1991~1995年为346万米,年均69.2万米。
  【化纤混纺布】化纤混纺布是60年代上市的新品种,牢度强,价格合理,花色新颖,销量逐年上升。1962~1970年销售48万米,年均5.3万米;1971~1980年销售404万米,年均40.4万米,比60年代增长6.6倍。80年代以后,市场放开,供销社销售下降,1981~1990年销售251万米,年均25.1万米;1991~1995年年均销量8~10万米。
  【手表】60年代起,国产“上海牌”手表投放市场。1962年进口手表上市,高价销售,供应紧俏。70年代,国产手表放开供应。80年代国产手表品种达30多种,增加进口石英表、电子表,销售量逐年增加。进入90年代后,市场饱和,销售量下降。60年代年均销售手表约200只;70年代年均1300只。进入80年代后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手表销售量大增,1981~1990年年均销售5270只,最高年销7400只。90年代销售量又下降。1991~1995年销售手表14600只,年均2920只。
  【缝纫机】60年代初投放农村市场,以上海产品为主,供不应求,除分配凭票证供应外,主要用于换购生猪等农产品。70年代销售量上升。进入80年代,除沪产名牌紧俏外,其他产地产品基本满足供应,销售量稳中有降。1961~1970年销售4000台,1971~1980年12800台,1981~1990年49900台,1991~1995年14600台,年均2920台。
  【铁锅】50年代销售量较小,60年代逐步增加。80年代以后,随着铝锅的增加,铁锅销售量下降。年均销售量:1961~1970年42000口;1971~1980年55270口;1981~1990年40920口;1991~1995年35880口。
  【服装】60年代中期开始经营,凭票供应,主要有棉、单中山服、棉大衣、衬衣、各式童装,以后增加其他大众服装。色泽以灰、蓝、黄为主。70年代初期增加制服呢、海军呢中山装。此后,各种涤棉、化纤服装上市,取消凭票供应。80年代初,各色男女衬衣、西服、夹克衫、羽绒服、高档男女长短大衣等新品种相继上市。货源主要从区外百货公司采购,或自行组织加工。随着化纤服装上市,棉布服装销售量逐年下降,高档服装销售量上升,毛涤西装、男女青年装、童装等畅销。进入90年代,经营成衣门点遍布城乡,供销社服装年均销售量为:70年代7920件,1981~1990年142860件;1991~1995年78180件。
  【火柴】50年代,以销售西安产品为主,1956年改销天水火柴。60年代初货源偏紧,凭证限量供应。此后,列为必保商品,敞开销售。年均销量为:1953~1960年3362.5件,1961~1970年5500件;1971~1980年10550件;1981~1990年18420件;1991~1995年8380件。
  【自行车】1955年以后,基层社由地、县百货公司购进加重“上海永久牌”自行车供应农村,销售量不大。60年代初,自行车开始畅销,“飞鸽”“永久”“红旗”等名牌销售见旺。1966年后供不应求,实行凭票供应。70年代,供应量不断增加,供求矛盾稍有缓和。80年代初,政府规定国营商业将80%的自行车分配农村。1982年,规定与农户交售生猪等农副产品挂钩奖售。1983年以后,购销渠道畅通,货源充足,敞开供应,销售量大增。进入90年代,经营单位增多,供销社销售量下降。年均销售量为:1955~1960年317辆;1961~1970年690辆,比50年代增长117.6%;1971~1980年4790辆,比60年代增长592.4%;1981~1990年11580辆,比70年代增长141.8%;1991~1995年5520辆,比80年代下降52.5%。
  【家用电器】1958年,部分基层社从地、县公司购进电子管收音机,销售量很少。60年代农村用电范围扩大,增销电灯泡、灯头、胶质线、花线等。70年代,扩大家用电器购销业务,晶体管收音机、扩音机等新产品投放市场。80年代后,家用电器迅速发展,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大中型收录机、音箱、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等高档电器相继上市,投放农村市场,销售稳中有增。进入90年代,市场经营电器的网点增多,供销社经营量下降。电视机的年均销售量为:1981~1990年3868台;1991~1995年3154台。其中彩电从1986年开始经营至1995年销售26896台,年均2690台。收录机1984~1990年年均销售2477台;1991~1995年年均销售1000台。收音机从1958年开始经营,1958~1960年年均销售38台;1961~1970年197台;1971~1980年1060台;1981~1990年3626台;1991~1995年839台。洗衣机从80年代初开始经营,年均销售1983~1990年3394台;1991~1995年2179台。电冰箱从1986年起开始经营,年均销售1983~1990年44台;1991~1995年319台。电灯泡从1958年开始经营,1958~1960年年均销售2.7万个;1961~1970年2.9万个;1971~1980年11.4万个;1981~1990年50.4万个;1991~1995年年均销售52.6万个。
  【食糖】50年代,商品充裕,但社会消费水平不高,销售量不大。60年代,供应偏紧,1962~1966年以进口古巴糖为主。70年代,食糖供不应求。1978年后食糖敞开供应。1983年后,食糖货源充裕。进入90年代后,市场放开,供销社销售量下降。年均销售量为1953~1960年80吨;1961~1970年161吨;1971~1980年355吨;19811990年1137吨;1991~1995年493吨。
  【食盐】50年代作为必保商品,定额库存,不许脱销,确保供应。60年代初国民经济困难,商品短缺,供应紧张,实行凭证定量供应。1965年以后,生产发展,货源充足,取消限量,放开供应。年均销售量为:1953~1960年2495吨;1961~1970年2903吨;1971~1980年3983吨;1981~1990年2283吨;1991~1995年2625吨。
  【煤油】1953年开始经营。60年代初,货源偏紧,凭票限量供应,每人每月供应0.2~0.25公斤。80年代后,随着电力事业发展,大部分农村用电照明,煤油销售量甚小。
  第五节 废旧物资回收
  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废旧物资资源逐年增多。50年代初,各县联社经理部专设废品收购组,与基层社对口收购经营,主要品种有废钢铁、杂铜。1953~1955年收废钢铁176吨,杂铜423吨。按国家下达的计划,废铜由国营贸易公司集中外调,废钢铁供应地方手工业作加工原料。1955年以后,回收范围逐步扩大,经营品种达30多种。其中杂铜、废铅、废锡、废橡胶、杂骨、废棉、废纱、破布8种列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统一掌握品种,采取省社统一经营,县社组织,基层社代购方式,向各县下达杂铜等重要废旧物资收购任务。县、基层社除定点收购、发放预购定金预约收购外,还深入乡村上门收购或用日用工业品兑换废旧物资。1956~1957年,收购总值23万元,年均11.5万元,收购废旧物资年均285.5吨。1958年废旧物资由国营商店独家经营,1958~1961年回收923.5吨,价值226万元,年均56.5万元。1962年,一些中、小型工业企业关、停、并、转,废旧物资外调减少,库存增大,资金周转困难,不少基层社一度停收,收购量下降。1962~1963年收购量311吨,年均155.5吨;金额53万元,年均26.5万元。1964年,国民经济好转,逐步转入正常收购。19641965年,收购79吨,金额30万元,年均收购量39.5吨,金额15万元。1966~1975年年均收购1037吨,金额24.2万元。1981年9月改革管理体制,允许基层社自销,调动回收积极性。1976~1981年6月间,回收13815吨,金额335万元,年均2302.5吨,55.2万元。1982年深化改革,张掖、山丹正式成立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各县(市)基层社普遍推行目标经营责任制,加快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开发。1982~1990年收购废钢铁36070吨,年均4000多吨,金额165.9万元。其他废旧物资市场放开,供销社回收数量较小。1991年为纪念周恩来总理为废旧物资回收题词30周年,开展人均回收100吨、创收金额100元的“双百活动”,全年收购废钢铁5515吨,废旧物资回收额达341万元。1992~1993年钢材市场价格看好,废钢铁价格上扬,1992年收购废钢铁6190吨,金额440万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12.3%和29%。1993年收购废钢铁10881吨,废旧物资回收额1163万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75.8%和164.3%。1994~1995年,市场废旧物资多渠道经营,供销社回收减少,1994年收购废钢铁6135吨,回收金额759万元,分别比1993年下降43.6%和34.7%。1995年收购废钢铁4102吨,回收金额427万元,分别比1994年下降33.1%和43.7%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