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商业企业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67
颗粒名称: 第十三节 商业企业改革
分类号: F20
页数: 2
页码: 1095-10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8年到1995年张掖地区商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
关键词: 张掖地区 商业企业 改革

内容

1978年以后,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转换经营机制,搞活商品流通,是商业改革的主要内容。1980年起,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理(厂长)负责制,政企分开,推行各种经营责任制。自1980年,全区上下贯彻省财办关于扩大商业企业自主权试点意见,先在各县饮食业中进行试点,在一些核算单位扩大自主权。如实行利润包干、超额全留的试点;饭、菜毛利率不超过30%可以自行定价;人均月奖金不超过14元,2000元以下店面装修或固定资产购置可自行决定等,调动企业与职工积极性,增加花色品种,提高质量,改善服务。1981年全面推行扩大自主权经验,对企业利润实行“固定比例、全额分成,超计划提留”的办法,商业企业按利润的19.3%提留;商办副食品工业留成80%;超计划部分加提10%;民贸企业留成50%。1982年进行企业整顿,重点是改进领导班子,改善经营管理,改变思想作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经理(厂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零售门点推行“柜台文明、八字迎送”:立:姿态端正,衣着大方;迎:亲切和气,迎接顾客;问:主动招呼,热情接待;讲:介绍商品,当好参谋;拿:快拿轻放,挑选不厌;算:算账准确,唱收唱付;包:包扎牢固,顾客满意;送:送别有声,欢迎再来。
  是年,省上工作组在临泽试点,推广常州市改革经验。对小型零售企业试行“国家所有、集体经营”办法。实行固定工资加提成工资和固定工资加浮动工资制,使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试行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责任制,1983年在全区陆续推行。1984年扩大自主权与全面改革相结合,企业经理(厂长)实行国家统考制度。按照开放搞活、增加吸引力和辐射能力的要求,在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方面积极探索,实行全方位经营。工业品批发网点向农村集市下伸,张掖百货公司首先在大满堡设立批发部,五金站则到酒泉设立批发网点。开展横向联合,百货站与武威建立联销业务,与张掖供销社联办零售商业,批发企业专业划细,改专业核算为大类核算,采取“进货不限厂商,供货不限批量”,扩大采购运销。积极搞活小商品经营,有1615种小商品放开价格,占经营品种的32%。1985~1986年,扩大横向经济联合,张掖百货站与兰州、天水、咸阳站出资30万元,组织铝锭50吨,同兰州铝制品厂联合扩大生产,经销产品。张掖蔬菜公司与兰州、天水、酒泉、嘉峪关蔬菜公司联合成立“甘肃省兰州蔬菜商品购销服务组”,协调蔬菜购销活动,同外省签订瓜果蔬菜外销合同,扶持蔬菜生产。1987年,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搞活流通,增强商业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和省经委、省委组织部等10个部门制定《甘肃省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试行办法》及《关于小型商业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在全区商业企业推行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
  从1987年起为大中型企业第一轮承包。首先由主管部门确定全年销售指标和利润指标,每年净增10%左右,再议定其他相关指标,一定三年(后延至1990年)。在系统内外公开招标,选出法人代表(经理或厂长)后,举行承包经营合同签字仪式,经司法公证即为生效。承包人完成年度责任目标,其个人收入可高于职工平均收入的1~3倍,效益好的企业,还可得到重奖。法人有权设置、调整、撤并内部机构,聘任中层干部,进行二级承包。可按《厂长(经理)工作条例》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对职工进行奖惩,并实行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可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定价和自筹资金;建立“有问题商品削价,报废处理准备金”制度,处理有问题商品;还可出租和转卖多余的闲置资产。1991年起为第二轮承包,另行选定法人代表,签订承包合同。经过两轮承包经营,企业面貌发生很大变化:1.提高领导决策效率;2.调整内部机构,精简管理人员;3.指标分解后,深挖内部潜力;4.修订和完善管理制度。对已经改为“国家所有,集体经营承包”的小型企业,特别是饮食服务业,逐步实行撤、并、转(由全民转为集体企业),有的改为租赁经营,采取在系统内外招标的办法,选择确定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实行租赁经营。1993年一些小型企业试办“国有民营”改革。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些向连锁经营发展。
  全区国有商业改革,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取得比较好的成效。1.二级批发企业实施“母体裂变”战略,专业划细,组建单体公司成功;2.通过内部兼并,推行连锁经营;3.不断完善、规范“国有民营”商业,推动小型企业改革;4.加大“三项制度”改革力度,企业活力增强。各级坚持“两手抓”,抓“软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抓“硬件”促使商业经济快速发展。至1995年,全区一批规模较大,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商业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如张掖市国茂大厦、皇嘉娱乐购物中心、金乐商厦,民乐金山宾馆,山丹贸易中心、商业宾馆,临泽百货商厦、商务宾馆等,为振兴经济营造新环境。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