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筑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3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建筑业发展
分类号: F426
页数: 6
页码: 998-1003
摘要: 本节记述了远古时期至公元1995年甘肃省张掖地区建筑业发展史,包括建筑业沿革、主要企业、建材生产、建筑装饰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建筑 企业 张掖地区

内容

一、建筑业沿革
  〔民国〕前,区内建筑业主要是民间个体工匠承揽官民建筑。“工兴则聚,工成则散”,设施简陋,人工操作,管理落后。
  共和国成立后,建筑业发展较快。50年代中期,各县城乡泥水匠、木匠、画匠、裱糊匠、油漆匠等个体工匠,组建成建筑合作社,从事一般土木、砖土木平房的修建和维修。1956年,张掖县泥木工建筑合作社的48名工匠,参与张掖专署大楼及配套房舍修建工程。1965年,张掖县泥木工建筑合作社收归专区建筑工程队,为全区第一家国营建筑企业。
  1974年,张掖专署建筑工程队扩建为“张掖地区建筑工程公司”。此后,张掖县泥土木建筑合作社扩建为“张掖县建筑工程公司”;新建高台县宣化建筑公司;临泽县小屯、沙河公社分别组建建筑队;民乐县个体工匠自愿结合,联合承包住房、厂房建设。到1980年,全区国营和城镇集体建筑企业有职工1416人,固定资产412.1万元,年建筑产值1835万元。80年代,县(市)城镇进行改造,建设规模扩大,建筑业崛起。专业化程度和企业资质等级普遍提高,结构设置逐步合理,初步形成建设管理、招投标、开工审批、工程质监以及建材、建筑、安装、市政、建筑装饰等配套体系。到1990年,全区四级以上建筑企业有20家,职工12417人,固定资产原值2872.82万元,年产值11037万元。1995年建筑安装企业达44家,职工28707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735人;固定资产原值16989万元,主要机械设备4223台;完成年产值64039万元,实现利税5025万元。其中:国有建筑企业4家,职工2364人,拥有固定资产2715万元,机械设备427台,产值8165万元,利税457万元,企业、职工、产值、利税分别占全区建筑业的9.09%、8.23%、12.75%、9.99%;城镇集体企业13家,职工5411人,固定资产3863万元,机械设备826台,产值11664万元,利税706万元,分别占全区的29.55%、18.85%、22.74%、19.56%、18.21%、14.05%;乡镇企业27家,职工20932人,有职称人员1187人,固定资产10411万元,机械设备2970台,产值44210万元,利税3862万元,企业、人员、产值、利税分别占61.36%、72.92%、69.04%、76.86%。各企业的技术构成和管理水平均有显著提高,可独立承揽高层建筑。
  二、主要企业
  【张掖地区建筑工程总公司】国有企业,1965年成立“张掖地区建筑工程队”,时有职工83人,固定资产7万元,年竣工面积3000多平方米,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30万元。1974年成立“张掖地区建筑工程公司”,职工483人,机械70台,技术装备率869.8元/人,动力装备率2.93马力/人,固定资产117万元,年完成建安量290万元,竣工面积9447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5443元/人。1977年,被评为“全省大庆式企业”。1984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94年1月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地区建筑工程总公司”,下设12个土建工程分公司和地基基础工程公司、机械化施工公司、建筑农工商企业公司、材料经销公司、装饰装潢分公司、古建筑园林公司、节能设备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后勤服务公司、多种经营开发公司、质量安全管理站、建材中心试验室、工程预决算中心、工程清欠办公室、综合加工厂等机构。承建中、小型工程380项。1995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95万元,职工1541人(不含季节工2271人),其中高、中级工程师133人;完成建安量600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3499元/人,实现利税139万元。竣工236项,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优良工程27项。主要机械设备有塔式起重机、自立架(配卷扬机)、搅拌机、钢脚手架、钢模板、冷拔机、打桩机、挤土型沉管灌注机、钢筋弯曲机、打夯机、电焊机、切割机、拉直机、拉丝机、磨石机、振捣器等242台,预决算、财务管理已由电脑微机操作。可承担现代化高层楼建筑,质量、效率、造价等指标均达到国标。
  【张掖市建筑工程公司】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1966年由城区37名泥木工组成张掖县泥木工建筑合作社。1968年与玻璃社合并,时有职工325人,主要修建土木结构平房。1975年分设县建筑工程队,承担土木和砖混结构办公楼、厂房、水塔、住宅等建设。1978年后,下设安装工程队、预制厂,职工320人,拥有施工机械201台(件),晋升为“国家三级企业”。1990年,职工343人,固定资产原值219.7万元,流动资金87万元,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441万元。1995年,完成建筑产值712万元,上缴利税83万元,承建的土建安装、桩基、古建筑维修等5项建筑被评为“地优工程”。
  【张掖市第三建筑工程总公司】属梁家墩乡,为省二级企业,1973年建成。1995年已形成建筑、安装、建材生产、商贸流通、种植养殖为一体的综合企业。下属工程公司6个,施工队32个,有金属结构门窗厂、预制构件厂、商贸大世界、河西宾馆、招待所及园林、猪场、牛场、砖厂等经营单位。有固定职工2167人,其中技工1696人。固定资产原值2381.4万元,流动资金1228.4万元;主要机械设备284台(件),技术装备率8292元/人。1994~1995年连续两年产值突破亿元。可承建30层以下楼房,100米高的烟囱及建筑装潢。1995年,承建地区电力大厦16层土建安装工程,总造价1900万元。历年承建工程344项,工作量73.5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4%,创地优工程24项,省优工程16项,部优工程2项。1993~1994年,跨入“甘肃省乡镇企业五十强”“甘肃省乡镇企业十强”行列,1995年,被省乡镇企业局定为“A级施工企业”。
  【张掖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属上秦乡,1974年成立“上秦乡建筑工程队”,职工120人。1984年易名为“张掖市联合建筑公司第二施工队”。1988年,企业积累资金793万元,拥有各类施工设备223台(件),从业人员2236人;是年,更名为“张掖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下设4个建筑队,1个安装队。到1995年,有职工782人,固定资产原值473万元,下设7个分队,可承建12层以下楼房、21米跨度建筑工程。主要设备96台(件),其中吊车9台、塔吊8台、卷扬机18台、搅拌机27台、打夯机3台、打桩机1台、电焊机19台、井子架11台、架板98吨、架杆154吨、模具62吨,为“三级企业”。是年,承建工程39项,竣工34项,建安面积5.87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54%,完成建筑产值1649万元,上缴税金56万元,盈利89万元。
  【高台县宣化建筑集团公司】属宣化乡,1976年创建宣化副业队,1977年改建为“宣化建筑公司”,下设8个工程队。到1983年,有职工500人,固定资产87万元,年施工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产值400多万元。1990年,以建筑为依托,兴办面粉厂、钢窗厂、造纸厂、烧碱厂、硅铁厂等企业。是年,被省乡镇企业局命名为“甘肃省A级企业”。1992年,晋升为三级建筑企业,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甘肃省十强乡镇企业”,更名为“高台县建筑工程公司”。1993年被省建委、统计局评为“甘肃省建筑施工五十强企业”;1994年晋升为“二级企业”。1995年,更名为“高台县宣化建筑集团总公司”,职工3818人,其中瓦工2628人、木工1136人、电焊工54人,资本金额201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095万元,流动资金600万元;机械设备314台(件),有载重汽车21辆,小汽车16辆,液压8吨吊车1辆,55型拖拉机17辆,搅拌机52台,砂浆搅拌机72台,TQ—40和—25塔吊16台,电焊机32台,气焊切割机18台,钢脚手架、钢模板分别为1600和450吨,技术装备率2129元/人;年产值8066万元。可承揽30层以下的楼房建设。
  【山丹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乡镇集体企业。1984年以东乐、清泉、位奇、花寨、李桥乡建筑队为基础,成立“山丹县联营建筑公司”。1988年易名为“山丹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定为四级企业,下设4个分队。有职工180人,固定资产30万元。1992年,有职工905人,固定资产209万元,晋升为“三级建筑企业”,下辖建材、采石、土建工程队15个单位。1995年,职工发展到2320人,固定资产原值1168万元。累计承建工程128项,其中较大型工程20项,总建筑面积10.88万平方米,建筑产值达38760万元,质量合格率达100%,其中有80项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占62.50%。是年5月,被省建委批准晋升为“建筑二级企业”。
  【民乐县建筑工程公司】1985年组建,从业280人,注册资金55万元,固定资产85万元。1995年,有职工980人,拥有固定资产328万元;有大小汽车10辆,搅拌机21台,塔吊、龙门吊22台及各种中小型机械。人均技术装备2500元,流动资金285万元。创地优工程12项、省优工程1项,质量合格率100%,实现利税231万元。1990年以来连续5年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省建委核定为建筑三级企业。
  【临泽县沙河乡建筑工程公司】1984年成立“临泽县建筑公司”,1989年改为“临泽县沙河乡建筑工程公司”,下辖5个大队,27个小队,有职工550人,固定资产757.4万元,流动资金1139.3万元。至1990年,承建工程65项,建筑产值7540万元,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1995年,从业人员1020人,有固定资产758万元,完成建筑业产值1589万元,上缴税金52万元;有施工机械162台(件),下辖预制件厂、加工修理厂等企业。工程优良率达42.3%,累计向国家缴税金286.5万元。
  【肃南县建筑工程公司】1984年创建,从业人员327人。1985年完成建筑工程量82万元,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1986~1989年,建成肃南县广播电视楼、肃南县第一中学教学楼等15项工程,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工程量233.7万元,实现利税6.54万元。1995年,从业人员327人,固定资产原值66万元,完成产值405万元,实现利税35万元,盈利12万元。
  三、建材生产
  共和国成立前,民用建材大部分用土坯、沙石、木料,石灰等,自产自用。仅有少数沙石厂、石灰窑和小型砖瓦厂,生产方式落后。
  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1956年创建“张掖地区平原堡砖瓦厂”,为全区第一家国营建材企业。主要生产红砖、红瓦。70年代,地方“五小”工业兴起,各县(市)大办小水泥、小砖窑、石灰厂、沙石厂等建材企业,同期地区山丹水泥厂、张掖县水泥厂等相继建成。80年代,建材企业迅速发展,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产品有砖、瓦、水泥、石灰、混凝土构件、石膏板、胶合填充板、黏土釉面砖、刨花板等10大类50多个。1995年,有建材企业37家,产品扩展到钢门窗、防盗门、人造板、加气砼、大理石、花岗石、石英瓷浴盆、水浴地面花砖、水暖铸铁管件、暖气片、胶合板、防腐材料、塑料、油漆、白水泥、铝合金门窗、静电喷塑、彩板等23类100多个规格品种。
  四、建筑装饰
  80年代,随着各县(市)旧城改造、建设的发展,建筑装饰装潢业相应兴起,时有“张掖市工艺美术厂”“华艺广告装潢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到1990年,有国营、集体、个体各类装饰装潢公司、部、廊56家,由零星小工艺制作扩展到内外墙体、顶棚、铺面装修;由简单手工操作发展到小型机械加工装修。1995年,经地区建筑装饰行政主管部门核定,资质等级达标的企业有“张掖地区建筑装饰装潢公司”(国有二级)、“高台县建安装饰公司”(集体三级)、“张掖地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集体三级)、“张掖市华艺广告装潢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三级)、“张掖地区誉西建筑装饰工程公司”(集体三级)5家。这些企业机构、制度健全,设计施工规范,机具先进;有铝合金切割机、木工多用锯、电焊机、台钻、空气压缩机、砂轮切割机、码钉机、冲击钻、电锤、射钉机、运轮等装备。新、旧房屋单项装饰工程量最高500多万元,最低一般在万元以上。承揽商厦、大楼、餐厅、饭店、宾馆、舞厅、商业服务门店等建筑装修。1995年,张掖地区行署建设处根据国家建设部《建筑装饰工程管理条例》,对全区建筑装饰市场进行整顿,使装饰行业步入健康规范的发展轨道。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