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企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36
颗粒名称: 第十五节 企业管理
分类号: F425
页数: 5
页码: 993-997
摘要: 本节记述了甘肃省张掖地区工业经济企业管理情况,包括管理机构、企业管理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 工业经济 企业管理 张掖地区

内容

一、管理机构
  (一)地区管理机构
  【张掖地区经济贸易委员会】位于张掖市大衙门街,是张掖地区行政公署组织协调、指挥、管理全区城市工业经济的综合职能部门。1949年9月,张掖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内设“工商科”。1955年12月更名“工商组”;1957年6月专署设工交组,翌年改设“张掖专署工业局”。1959年1月析工业局为“重工业局”“轻工业局”“煤炭电力局”;8月改重工业局为“冶金工业局”。1962年7月工业局、交通局合并为“张掖专署工业交通局”。1967年4月以后,工交工作由“张掖地区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综合组统管。1968年3月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恢复工交局。1975年析设“张掖地区手工业管理局”,1978年改手管局为“张掖地区轻工业局”。1983年10月工交局、轻工业局合并为“张掖地区行署工业交通处”;1985年撤工交处,析设“张掖地区经济委员会”“张掖地区交通运输管理处”;1994年9月,地区经委与商业局合并,易名为“张掖地区经济贸易委员会”,至1995年,内设办公室、人教科、综合科、城市经济运行科、技术科、开发科、市场流通科、安全设备科、矿山管理科、企业管理科和集体经济办公室等11个科室,职工44人,下辖地区直属企业12家。
  【张掖地区煤炭公司】位于张掖市大衙门街。主要负责全区煤炭的计划、调拨、生产、安全等工作。1956年12月成立“张掖专区煤炭生产管理委员会”,1958年2月专署建立煤电局,管理煤炭、电力生产;11月30日,煤、电分设,分别管理。1960年煤、电合并,恢复“张掖专署煤电局”。1961年煤炭生产管理业务移交工交局。1972年12月在大野口成立“张掖地区小煤窑管理站”,统管农村社队的煤炭开采。1974年8月地区工交局设立“煤炭生产建设办公室”。1984年5月分设“张掖地区煤炭公司”,内设办公室、煤炭科、黄金科、煤炭基金征收科,职工20人。
  (二)县(市)行政管理机构 县(市)经贸委均由工业局沿革而来,其变改类同地区。1995年,县(市)经贸委下设2~6个科室,有职工93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59人,专业技术人员23人。
  二、企业管理
  共和国成立前,厂矿由业主全权自主管理。
  共和国建立后,区内工业企业管理大体经历初期生产经营型、生产型和现代生产经营型管理三个阶段。
  (一)初期生产经营型管理阶段
  【行政管理】1950年私营企业由业主管理,员工自聘,产销盈亏自负。1953年开始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民主管理委员会”,全权管理企业。管委会由厂长任主任,工人代表和有关方面负责人为委员。国营、公私合营企业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生产任务由政府下达;资金、设备、原材料由政府调拨;产品包销,利润上缴,亏损补贴,员工统配;实行固定工资制。1955年推行前苏联“一长制”,企业领导由组织调配,厂长全权负责行政管理、生产经营;中共党组织负责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国家政策法规,督促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工作,实行“民主治厂”管理模式。
  【经营管理】政府逐步扩大对个体手工业的加工订货和统购包销范围,所需原料和加工产品逐步纳入政府计划;对公私合营厂家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采取生产部门自销和商业部门代销相结合;国营企业实行原材料由政府协调供应,产品由政府包销。
  【生产管理】张掖电厂、面粉厂、平原堡砖瓦厂和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等一批国营企业,初步实现机构设置合理化、设备维修制度化,工作流程有程序,质量规格有标准,科学化管理开始起步;手工业系统,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定期实行抽检、交流评比等活动。
  (二)生产型管理阶段
  【行政管理】1958年“大跃进”时期,厂矿企业改“一长制”为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组织包揽生产行政事务,厂长按党委决议行事。同期,部分集体工业企业转为地方国营,纳入政府指令性计划范围,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此后改革旧的规章制度,试行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形成领导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管理模式。1961年,贯彻中央《手工业三十条》和《工业七十条》,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作为民主管理和监督企业的重要形式。党委统一领导、决策,厂长负责管理企业。1968年,全区工业企业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统一领导企业各项工作。1971年企业党组织恢复活动,“文革”期间遭受破坏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恢复和完善。1976年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1978年以后,工业企业贯彻落实“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逐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计划管理】政府对国有企业实行“五定”管理,即定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定人员和机构,定主要原料、燃料、材料、动力、工具的消耗定额和供应来源,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定协作关系。政府按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分季度下达任务。企业在保证完成政府下达任务的基础上,可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另行安排一些生产。
  【质量管理】企业设置质量管理小组,配备专职质检员,严把产品质量关。对质量低劣产品,实行包退、包换、包修制度。1965年地区对手工业系统重点产品召开质量评比会议,奖优汰劣。
  【标准化计量管理】1963年全国第一次标准计量工作会议后,专区分期制定铁锅、服装、布鞋等产品的质量标准。较大的厂矿设立计量管理机构,小企业指定专人负责,标准化计量管理开始实施。
  (三)现代生产经营管理阶段 从80年代开始,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经历简政扩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完善经营机制等转变过程,使企业管理逐步由生产型向现代生产经营型转变。
  【宏观管理】198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决定》,地、县企业在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前提下放权,可自行安排生产;对商业部门不收购的产品,企业可自行销售等6项权利;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同经济效益挂钩。1984年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从劳动人事制度、工资奖励制度放开搞活国营小型企业和集体企业,加快流通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等8项自主权。1985年地委、行署在地区化肥厂、造纸厂等厂矿进行厂长负责制试点,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在全区推行厂长负责制,确立厂长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拥有生产经营的决策权和指挥权;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定期听取厂长的工作报告,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党组织负责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管理目标、经济合同的实施。普遍推行一包(经济承包)、四改(改企业内部领导体制、改干部人事制度、改劳动用工制度、改工资奖励制度),把企业经济责任层层分解到班组和个人,强化企业管理。进一步推广经济责任制,实行全面计划管理、全员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员设备管理等18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大力推行企业晋等升级活动,推进企业管理向深层次发展。1988年4月和1992年7月以后,全区工业经济系统全面贯彻国务院颁布的《企业法》和《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条例》,扩大企业自主权,即生产经营决策、产品劳务定价、产品销售、物资采购、联营兼并、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工资奖金分配、内部机构设置、拒绝不合理摊派等14项权力,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1995年地区糖厂、建材总厂被省确定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民乐县酒厂、粉丝厂等为地区试点企业。通过产权重组,资源以市场配置为主的股份制试点,组建企业集团公司,扩大经营规模。企业实行“三包一挂”(包上缴利润、技术改造任务、管理目标,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完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生产计划管理】80年代以来,国家对计划体制进行改革,逐步由指令性计划转为指导性计划,政府年初下达产值、利润、税金计划,按承包基数考核,确定上缴任务。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确定和调整产品生产计划,开展多品种生产,综合经营。政府对企业由单纯的产值、产量考核,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综合考核。
  【产品质量管理】1987年后,各企业相继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对职工普遍进行质量管理培训,分批参加由中国质量协会统一组织的《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提高职工的质量管理素质。TQC小组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广泛采用控制图、直方图、散布图、因果图、排列图、相关图、PDCA循环等方法解决,提高了产品质量。
  【标准化管理】从1980年开始,200人以上的工厂均设立标准化管理岗位,小型企业的标准管理由生产科(股、技术科或质童科)兼管。1985年地、县(市)经济委员会和地区标准所组织考核评审组,对全区工交企业按照《甘肃省企业标准化工作整顿安排意见》和《甘肃省企业标准化工作整顿验收办法》进行考核验收,促使企业尽快建立健全标准化组织管理体系。1989年企业贯彻执行《标准化法》,广泛采用国家或国际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使标准化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系列化。
  【计量管理】1980年《全国厂矿企业计划管理实施办法》和1984年国务院《关于在全国统一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颁布后,各企业配备专职计量员或成立计量管理机构,加强计量基础和队伍素质建设。1987年开始,地区计量所培训学员395人,建起一支有专业知识、业务精的企业计量管理队伍,使计量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管理】从1983年起,工矿企业按照国家经济委员会《国营工业交通设备管理试行条例》,完善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根据企业的规模,建立设备管理职能机构、维修保养车间或班组,对设备的验收、登记、建档、事故处理、报废、改造更新和维护保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广泛推行全员设备管理方法,建起比较科学的设备管理系统。
  【职工与工资管理】80年代初,地、县企业的正、副厂长,党委正、副书记,由地委、县(市)委委任或调配。1986年后,企业领导班子实行招标承包,法人代表由政府考核任命;副厂级干部由法人代表提名,经委考核任命;中层干部由厂长经理聘用;职工的招收,由过去的固定用工制改为合同制,由劳动部门通过考试,择优录用。
  职工工资,在国家等级工资制度和劳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实行政府劳动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劳动部门三级管理。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效益挂钩,根据自身实际,可采用全额工资、浮动或半浮动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含量工资、评分计奖工资、奖金津贴等多种工资形式,分配制度逐渐趋于合理,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
  【财务管理】1983年、1984年的两次利改税,改过去利税并存、单一税制为以税代利的复合税制。将企业应当上缴国家的财政收入,以11个税种向国家纳税,税后利润由企业按照规定安排使用。企业经济核算由70年代的厂级、车间两级核算变为80年代的厂级、车间、班组以至个人的多级核算。资金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项资金3大项分类管理。
  【固定资金管理】固定资金来源主要有基本建设拨款、基本建设贷款、专用贷款,专用拨款和内部形成的专用基金等。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出售、调拨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按行业规定严格的折旧率,一般折旧期限较长。
  【流动资金管理】从1983年起,将过去定额流动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拨款,无偿占用;超定额流动资金由银行贷款,有偿占用的“双轨制”,改变为银行统一贷款、统一管理。企业加强对原料、材料、动力、燃料等物资的管理,合理安排采购供应计划,做好产、销、运的衔接,减少产品积压和产品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专项资金管理】包括更新改造基金、大修理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生产发展资金、后备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资金,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周转,具有独立的营运形式,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政府监督,企业严格控制使用。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全国统一实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企业筹集的资金不再按其来源划分为固定基金、流动基金和专用基金,取消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的办法,允许企业统筹应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革过去的完全成本法,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制造成本法,使财会核算体系大体与国际惯例接轨,为搞活经济、参与国际贸易活动和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物资管理】80年代,企业所需的原材料等物资,实行“双轨制”,即计划内的由计划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按季、月统一调拨,计划外的由企业自行采购。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物资供应由“双轨制”变为企业自行采购。在物资管理上,广泛推行ABC管理法、经济批量法、定量管理等科学管理方法,减少物资积压占用。
  【价格管理】80年代,实行价格管理“双轨制”,即计划内产品价格由国家统一控制,计划外价格根据市场需求上下浮动,企业只对少量产品有定价权。90年代,深化价格改革,除个别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如化肥、大型农具、食糖、食盐、面粉等由国家控制外,其余全部以市场形成价为基础定价,企业有权根据市场竞争需要确定产品价格。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