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纺织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31
颗粒名称: 第十节 纺织工业
分类号: F426.81
页数: 3
页码: 978-980
摘要: 本节记述了远古时期至1995年甘肃省张掖地区纺织工业发展情况,包括棉纺织、针织复制、毛纺织、麻纺织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工业经济 纺织工业 张掖地区

内容

〔西周〕时期,先民们就“捻毛为线,织褐为衣”。〔东汉〕以黄彀丝、绡丝为原料,织造素、白练、缥、帛等丝绸制品。〔五凉〕时期,甘州毛织品毯布已成朝廷贡品。唐朝丝织业兴盛,织染锦、罗、绸、绢。宋、元朝棉纺业起步,〔明〕〔清〕时棉纺已成为农户的主要家庭副业。〔民国〕时期,手工棉纺织业普及城乡,简易织布机器开始应用。
  共和国成立后,纺织业逐步向产业化、系列化、高档次发展。到1995年,全区有纺织企业5家,职工1033人,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171.6万元,设备461台(件),年产毛巾系列产品404.48万条,毛毯6500条,地毯300平方米,棉线手套101万双,完成产值1629.1万元,销售收入1093.2万元,利税141万元。
  一、棉纺织
  隋朝时甘州从高昌(今新疆鄯善)引入棉花,手工棉纺织业在张掖兴起并逐步发展。〔民国〕时期,始兴织机,手工纺纱,土布生产已较普及。〔民国〕6年(1917年)高台县公睾望创办利民工厂,生产爱国布、花条布,年产200匹。〔民国〕26年张掖县南大街建立两座小型织布厂,从业30人,有多锭木制纺纱机8台,铁木织布机16台,年产能力3000匹。〔民国〕29年张掖城区相继建立4个土布生产作坊,从业78人,有高机、腰机和蚂蚱腿织机36台,织袜机20台,年产土布、宽面布5000匹左右,袜子70余万双。〔民国〕33年张掖县土布产量达9万匹(每匹9.3~13.3米,幅宽0.3~0.4米)。〔民国〕35年,山丹培黎学校兴建实习纺织厂,全区土布产量30万匹。1950年张掖县裕民纺织厂公私合营,更名为“张掖县人民纺织厂”,投资69300万元(旧币)扩建,年产能力2000匹,1951年因火灾倒闭。1954年国家对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现代化纺织工业得到发展,手工棉纺织业逐渐被代替,是年全区土布产量仅94.4万米,此后逐渐停产。1988年张掖市纺织总厂从青岛棉纺厂引进年产涤盖布20万米生产线,90年代转产橡胶工业用布、帆布,年产能力30万米。
  二、针织复制
  1971年张掖县棉麻合作社购置手套机24台、络简机1台,翌年改建为张掖县第二针织厂,年产棉线手套30万双。1985年后,更新手套机40台,新增1台并捻联合机,年产能力达70万双。1990年生产民用线223万件,线手套69.6万双。1971年5月筹建张掖县针织厂,投资28.6万元,购进设备10台,派员赴上海、济南等地学习针织技艺;1972年投产,年产毛巾、浴巾、枕巾100万条;1984年从杭州西子毛巾厂引进喷花枕巾新工艺,产品销量大增;1987年投资187万元,扩建改造形成年产500万标准条生产线。提花毛巾被、小方巾获“省优产品”称号,浴巾获“部优产品”称号。1988年投资443万元,建成600锭织绒生产线,年产腈纺线168吨。1990年改单一品种为多品种生产,张掖县纺织厂更名张掖市纺织总厂,年产腈纶复制品尼龙裤、衫、马夹背心1万件,腈棉枕巾10万件,腈纶毛毯1万条。1995年新建年产100万双滴塑手套生产线,张掖市纺织总厂和第二针织厂,拥有主要设备395台(件),职工735人,年产毛巾系列404.48万条,手套101万双,工业缝纫线100吨,民用线1500万只,帆布50万米,完成产值1250万元,实现利税57.3万元。产品销往上海、河北、四川及西北16个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俄罗斯等国。
  三、毛纺织
  〔晋〕时张掖毯布已成朝廷贡品。宋朝毛褐除市场交易外,远销中原。清朝甘州有“民以织褐为业”之说。农牧民用羊毛捻线,编制褐布和口袋、毛衣、毛裤、袜子、手套等。城区有毛纺作坊,生产褐布及毛编织品。1940年,国民党驻张部队兴办毛纺厂,时有梳纺机、捻线机、毛纺机22台,职工百余人,年产毛毯1万条。1943年张掖县生产毛衣、毛裤1.12万条,毛背心、毛手套、毛袜子4.59万双(件),毛口袋6500条,毛线2.1万斤。
  50年代初期,毛纺织业沿袭传统工艺,由个体工匠和集体小作坊生产,擀毡织褐,捻线织布。1974年肃南县建成地毯厂,生产仿古地毯、马蟾、马褥子等产品,年产量500平方米。1981年张掖县针织厂投资46.7万元,购置设备32台(件),建成地毯生产线,年产90道机拉洗、70道京式美、植物染色小拉绞等地毯品种5000平方米。1983年从黑龙江木兰县地毯厂引进新工艺,生产胶背、针刺地毯,年产能力2万平方米。是年扩建新增羊毛衫、裤4万件生产线,形成腈纶、混纺、纯毛三大类60个品种。1986年投资38万元,建成年产毛呢5万米生产线,后转产化纤提花毯、雪莱毛线和880粗支混纺毛线。1985年,肃南县建成年产净毛500吨的洗毛厂;1995年投资700万元,将洗毛厂扩建改造为年产1000吨毛条厂。到1995年,全区毛纺织品有地毯、毛毯、毛线、毛条、毛衣裤、混纺及化纤毛织品7大类上百个品种。
  四、麻纺织
  〔民国〕时期,区内麻纺织业主要是手工制作麻绳、麻袋等。1956年张掖县组建棉麻社,加工棉花、棉絮、麻绳。1965年地区筹建亚麻厂,投资29.69万元,当年建成;有沤麻、制麻两个工段,年产胡麻纤维能力300吨。1972年亚麻厂与张掖东方红中学(今张掖中学)校办工厂合并成立张掖地区机具厂,转产钢丝钳。1987年张掖市第二针织厂投资60万元,兴建年产600吨的亚麻厂,翌年投资120万元进行扩建,生产能力达1000吨。1989年生产亚麻纤维400余吨,1995年收购胡麻秆600余吨,生产纤维100余吨。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