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机械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2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机械工业
分类号: F426.42
页数: 7
页码: 949-955
摘要: 本节记述了远古时期至1995年甘肃省张掖地区机械工业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机械、轻工机械、机具汽车修配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工业经济 机械工业 张掖地区

内容

《匈奴史》载,〔战国〕时期“甘肃河西走廊,尤其是黑河流域一带,有匈奴制造弓箭、车辆的兵器制造厂”。汉朝铁、木农具已较普遍。明朝铸造业、锻造业发达,能制造刀、矛、弓、箭、盔甲、盾牌、钩头铳、鸟嘴枪、连珠双头枪、涌珠炮等兵器。
  区内机械制造工业萌生于〔民国〕时期。〔民国〕34年(1945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山丹县创建培黎学校实习工厂,有蒸汽机3台,柴油机2台,鼓风机1台,空气压缩机2台,汽油引擎2部,发电机4台,电动机7台,车床7台,铣床2台,刨床2台,钻床2台,磨床1台,其它机械43部,各种运输车辆14台。〔民国〕36年,山西高平人张宝山在张掖县西关街79号创建晋冀铁工厂,员工8人,生产设备有老虎钳2台,摇臂钻、砂轮机各1台,还有压剪、补胎架等,拥有资金2984万元(旧币)。〔民国〕38年,武威人张积福在张掖西关街创建永生修理厂,资金650万元(旧币),设备有台钻、老虎钳、砂轮机和锉刀等,员工5人。30年代,国民党九十一军进驻张掖后,创建机械修理厂,从事简易军械维修。
  共和国成立后,开辟机械工业发展的新纪元。50年代,创建“张掖地区农机修造厂”及各县农具厂。60年代—70年代,新建“张掖地区拖拉机修造厂”(后改为“收割机厂”)、各县农机修造厂、地区汽车修配厂、张掖县汽车修配厂和轻工机械厂等骨干企业。1995年,除省属轻工机械厂、山丹军马场机械厂外,全区有机械厂13家,其中农机修造8家,汽车修理2家,集体轻工机械修造3家。有固定资产原值5693.7万元,生产设备1059台,职工2105人,完成工业产值5771.2万元,比1975年增长2.32倍。
  一、农业机械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三军创建农具厂,1953年移交地方。拥有皮带车床、小台钻、老虎钳、鼓风机等设备8台,简易化铁炉1座。职工50名,主要生产5寸、7寸步犁。1957年各县供销社组织城乡铁木加工组(社),生产各种铁木小农具10.79万件。1958年,兴建“张掖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组建山丹、民乐、高台县农具厂和临泽县农机修配站。1959年,农业机械生产完成工业产值548.19万元,生产半机械化农具449部,制造小农具50.53万件。1961年,肃南县建成“农牧业机械修造厂”,职工28人,主要生产皮车底盘和小型农具。1968~1969年,张掖、高台、山丹县对农具厂进行扩建,组建为农业机械修造厂。此期,全区6家农业机械厂完成工业产值230.38万元,生产铁制小农具32.94万件,木制小农具4.2万件,磨面机758台,饲料粉碎机2台、碾米机84台、畜力胶轮车141辆。70年代,新建地区收割机厂和民乐县农机修造厂。到1975年,国有农业机械修造企业8家,完成产值850.12万元,比1969年增长2.69倍;生产机引犁1760台,机引耙1357台,播种机301台,脱粒机476台,收割机126台,磨面、粉碎、碾米机2107台,山地步犁2443部,铁制和木制小农具51.43万件。80年代,企业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产量效益同步增长。1990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26.1万元,职工1952人,完成产值1968.83万元,实现利润159.08万元;生产三铧犁、收割机、播种机、粉碎机12359台,农用拖车1115辆。90年代,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产值猛增,但效益欠佳。1991年山丹县农机厂开发硅铁生产,1992年亏损35万元。1993年地区收割机厂开发草酸生产,亏损50.6万元。1994年,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亏损达149.4万元。地区收割机厂由张掖糖厂兼并,其他县属国有农机修造企业实现利润仅47.7万元。翌年,地区农机修造厂划分为硅铁厂、水工机械厂和农机修造厂。1995年,全区农机企业8家,拥有固定资产5200.7万元,职工178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7人,主要生产设备543台(件),完成产值4857.4万元,亏损101万元。
  (一)农用机械
  【机引犁、耙】1972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投资350万元,扩建“张掖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1974年竣工,形成年产三铧犁、二铧犁5500台,机引圆盘耙2000台,犁、耙配件8.2万台(件)的生产线,成为全国北方机引犁、耙8个重点生产厂家之一。1995年,生产机引犁、耙5501台,产品销往全省及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等省区。地区农机厂还生产部分畜力犁、钉齿耙、手摇玉米脱粒机,通过天津机械出口公司销往非洲一些国家。至1995年,出口畜力犁3528台,钉齿耙2210台,玉米脱粒机2220台。
  【铧式翻转犁】1984年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与省农机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ITF—130型铧式翻转犁(坡地用),年生产能力4500台;1989年220型悬挂双铧犁评为省优产品。1995年生产铧式翻转犁859台。
  【收割机】1975年地区收割机厂试制成功G—2中型收割机;1977年与省农机研究所联合研制成GL—160型收割机。1980年参加联合国工业开发署在北京举办的发展中国家农机经验交流会上,GL—160型收割机被农业部列为部优产品,被中国农机公司列为重点出口产品,远销秘鲁、赞比亚、埃及、巴基斯坦等26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合作研制成功敦煌牌4GL—130、160、190、200、220型系列收割机。通过中国农业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和北京、广州等15家进出口公司,销往巴基斯坦、埃及、西班牙等27个国家和地区,至1995年出口1251台。1986年胡耀邦总书记,1989年李鹏总理、田纪云副总理将4GL—130型收割机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秘鲁、菲律宾、孟加拉3国元首各50台。1990年生产各种型号收割机5013台,1995年以销定产2845台。
  【播种机】1958年高台县农具厂试制出铁木六行播种机。1962年地区农机厂生产小麦播种机、棉花播种机。1978年播种机品种发展为2BF—6H型、2BF—4H型、2BF—5H型等系列产品,生产1630台。1987年张掖市、民乐县农业机械修造厂试制成功七行、八行分层施肥播种机。翌年张掖市开发出玉米播种施肥铺膜机,使播种、施肥、铺膜一次完成。1990年生产各种型号播种机3254台;1995年全区3厂家播种机年生产能力为5000台,是年生产3540台。
  【农用拖车】1967年临泽县农机修造厂试制成功0.75吨、1吨、3吨拖斗,其中金驼牌TC—1型拖斗1984年荣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年生产能力1200辆。80年代中期,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研制成功1吨拖拉机拖车,1985年生产1563辆,被甘肃省机械工业局评为“优质产品”。1995年两厂生产拖车976辆。
  (二)通用机械
  【风力发电机】1982年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研制成功FD1.7—50型和FD2—100型风力发电机,经省、地在肃南、安西等地运转监测,性能可靠。1988年筹资100万元,建成年产1500台生产线,后因销售不畅而停产。
  【水工机械】1972年民乐县农业机械修造厂生产水利启闭机。1979年张掖市农机厂开始生产水利启闭机和钢闸门。1986年地区农机修造厂投资60万元,开发中小型多规格电动、人力启闭机,平面闸门、弧形闸门、卷扬机、钢模板和多种水工配件。
  【粮油加工机械】1967年临泽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开发出饲料粉碎机。是年张掖县轻工机械厂研制出66型磨面机、小型碾米机,年产650台。1972年,民乐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制成榨油机、粉碎机;张掖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制成粉碎机、130型制粉机。90年代初地区收割机厂制成手摇玉米脱粒机,产品远销河西、内蒙等地。
  【建筑工程机械】1991年高台县农机修造厂生产搅拌机,1993年张掖市农业机械修造厂生产JZC—150型混凝土搅拌机、QTK10A(Qtk12/14)快速安装起重机。1994年引进QTZE20E自升塔起重机生产技术。1995年全区生产混凝土搅拌机220台,各种起重机7台。
  【其它专用机械】有超级清扫器、闭门器、甜菜切削机、1.5吨锅炉等。
  (三)重点企业
  【张掖地区农业机械厂】国有企业,位于张掖市西环路23号。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拥有各种生产设备347台(套)。主要产品有1~1.5吨农用拖车、机引犁、耙、铡草机、脱粒机、钢闸门、水工机械等,品种80多个。该厂195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三军修配厂”基础上建立,1953年移交张掖县。1958年收归张掖专员公署,更名为“张掖农业机械修造厂”,1962年收归省上。1970年2月复归张掖地区,由地区农机局管理。1972年,国家一机部投资350万元,扩建成3吨冲天炉、铸钢电炉,配有5吨和3吨桥式吊车,购置压力机、空气锤、电焊机、箱式电阻炉、盐熔炉和车、铣、磨、钻、插齿等各种机床,新增设备37台。1974年扩建竣工,成为西北五省(区)拖拉机配套农具定点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机引犁5500台,机引耙2000台,犁、耙配件8.2万件;是年被省、地授予“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称号。1983年开发农用拖车,发展第三产业,增设商业网点13个,实现扭亏为盈,完成产值330.6万元、利润28.8万元。1984年研制成功ILF—130型铧式翻转犁。1986年投资60万元开发水工机械产品,兴建“张掖地区水工机械厂”。1987年投资830万元,建成年产硅铁3600吨生产线。1988年筹集资金100万元,建成小型风力发电机生产线,年产能力1500台。
  建厂45年来,企业总投资2128.43万元,实现利润193.5万元。1995年有职工692人,固定资产1198万元,完成产值1087.69万元,亏损216.3万元。生产系列三铧犁、悬挂双铧犁2806台,单铧翻转犁859台,四十一片圆盘耙280台,四十片圆盘耙1450台,TC—1.5吨拖车100辆等。
  【张掖地区收割机厂】国有企业,位于张掖市环城西路184号。建筑面积14037平方米,1995年有设备110台(件),固定资产1294万元,职工298人,主要生产各种型号的敦煌牌收割机。1966年投资98万元筹建“张掖专区农业机械修理厂”,1969年后专区农机局维修队、专区水电局机修厂并入,1970年建成投产。主要承担拖拉机和柴油机的修理,年大修拖拉机能力为100台,生产少量电动机及农用泵等产品。1975年试制成功G—2中型割晒机,1977年投资150万元,建成年产2000台割晒机生产线,定为全省中型割晒机重点生产厂家。1979年研制成功4GL—160型收割机,产品达国内领先水平,1980年定名为“甘肃省张掖收割机厂”4GL—160型收割机被评为“部优产品”,是年生产137台。1983年,新开发出4GL厂130,、190、200型系列收割机。1984年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技术协作先进集体”称号,1985年建成厂属颗颗酥食品厂,当年完成产值191.1万元,实现利润15.2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62.2万元,职工158人,全员劳动生产率7209元/人。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企业”称号。1990年,生产各种收割机5013台,完成工业产值440万元,实现利润55万元。而后产品积压,连年亏损,1994年被张掖糖厂兼并。自1970~1995年,总投资866万元,实现利润274万元。1995年生产收割机2845台,完成产值574.3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
  二、轻工机械
  轻工机械工业,除省轻机厂外,全区只有3家小型集体企业。1995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94万元,职工186人,设备93台(件)。主要产品有磨面、碾米、粉碎、玉米脱粒机、车床、钻床、铣床、热气炉,防盗门、镀锌板材门窗,木器加工、轻工机械维修配件等。1965年,张掖县将铁器、铸造和机修3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建成“张掖县农具厂”,后改建为“张掖市轻工机械厂”。主要生产磨面机、液压磨辊拉丝机和台式钻床。1975年山丹县建成机修厂,从事机械维修。1988年张掖市家具厂建立“木工机械分厂”,生产大带锯、整条机、开凿机、焊接机、锉锯等木工机械,年产500余台。1995年,3家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42万元,实现利润24.5万元。
  【张掖市轻工机械厂】是全区轻工机械重点企业。该厂建于1965年,位于张掖市民主东街,隶属市二轻局,1995年有固定资产原值231万元,职工156人,主要生产设备74台(件)。建厂初期,主要生产犁铧、磨面机、碾米机、粉碎机、玉米脱粒机和铁木小农具。1971年新建金工、铸造两栋厂房,自制镗床、龙门刨床、天轨吊车和1.5吨热气炉等设备,生产规模渐大。生产出C618车床、简易C620车床、铣床、砂轮机、12毫米台式钻床等设备。1983年,析为轻机厂、机修厂、综合修配厂、木器加工1部、服装三厂等5个独立核算企业。1990年,完成工业产值100.1万元,实现利润5万元。1992年将机械修配厂并入轻工机械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主要生产防盗门和镀锌材板门窗。1994年兼并“张掖市轮胎翻新厂”,形成现有生产规模。1995年,完成工业产值571万元,实现利润4.5万元,生产防盗门571平方米。
  三、机具汽车修配
  (一)农机具修配 〔民国〕时期,农具修配由铁匠铺、翻砂铺及铁皮加工铺承担。共和国成立后,农机修配任务加大,由铁木业合作社、农具厂和拖拉机修配站承担。60年代后,大、中型农机具修配主要集中在县(市)农业机具修造厂和地区拖拉机修配厂进行。其他机械器具修配由张掖市机械修配厂、张掖市综合修配厂和山丹县机修厂承担。
  (二)汽车修理 1960年后,汽车修理由甘肃省新生机械厂和酒泉运输公司二车队保养车间承担小修任务。1971年建成地区汽车修理厂,承担汽车大修;是年,张掖县运输公司筹建汽车修理厂,承担中、小修业务。1972年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建起汽车保养场,承担大、中、小修理和二、三级保养。80年代初,地区修理厂增添设备,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张掖技术服务站”和“北京汽车工业联合公司张掖特约服务中心”,承担东风牌卡车、北京吉普车的综合保养、技术咨询和整车、零配件销售等业务,实行包修、包退、包换的“三包”服务。1987年地区农机公司与兰州小汽车修理厂联合建成“兰州小汽车修理厂张掖分厂”。山丹县建成汽车修理厂,民乐、高台、肃南等县汽车运输公司增加设备,承担汽车修复保养。1991年地区农机公司成立“小汽车修理厂”,承担各种型号的国产、进口小汽车的维修。1992年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组建“地区第二汽车修理厂”,从事大、中、小修理;并成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张掖维修服务站”,承担解放牌和重庆山花牌汽车的定点维修。个体、联办的小车维修部也应运而生。至1995年,全区国有汽车修理企业3家,职工11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2万元,年大修、中修各种车辆150辆,完成产值146.3万元,实现利税40万元。
  (三)汽车配件 1970年地区运输公司保养车间试制成功活塞环、转向节销、前桥压力轴承、钢板弹簧吊环、气泵气门、离合器等18种配件。1975年地区汽车修理厂试制成功胶木正时齿轮,年产能力6000多只。80年代以后,汽修厂与北京汽车修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联营,小批量生产东风车钢板滑块、拖车挂钩后衬套、弹簧座片、北京212飞轮壳、正时齿轮等配件。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