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21
颗粒名称: 第九章 工业
分类号: F429.42
页数: 79
页码: 919-997
摘要: 本章记述了远古时期至公元1995年甘肃省张掖地区的工业经发展情况,内容包括体制 ·结构、采掘工业、冶金工业、、 电力工业、机械工业、 建材工业、化学工业、铁木器具加工、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服装 ·鞋帽 ·皮革业、造纸 ·印刷 ·纸制品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 中央、省属驻张工矿企业。
关键词: 工业经济 经济史 张掖地区

内容

早在4000多年前,境内先民就制作使用石器、骨器、陶器。〔夏〕〔商〕时期,已有青铜冶炼、锻打和器具制作。〔西汉〕铜器、陶器已广为应用,铁器、木器、砖瓦、陶瓷等手工业陆续兴起。
  〔魏〕〔晋〕〔五凉〕时期,铁器、建材等手工业继续发展。〔北凉〕时用芦苇、大麻造纸。〔西凉〕张轨以毯布进贡。〔北魏〕佛教盛行,建筑、雕塑、彩绘业盛兴,旅游胜地马蹄寺、金塔寺就创建于此期。〔隋〕〔唐〕社会较稳定,棉纺、毛纺和食品加工遍及城乡。〔隋〕开皇二年(582年)重建的张掖木塔,展示建筑业的高超水平。唐朝时冶炼、铸造技术已较精湛,张掖镇远楼“唐钟”造型雄伟、工艺精美。〔宋〕初,甘州回鹘吸取中原、中亚的先进技术,鞣制皮革品、捻线织褐、纺纱织布、编织锦帛、酿造美酒、制造水车、煅冶镔铁、制作器具、刻版印刷。〔西夏〕张掖卧佛寺建筑闻名遐迩。元朝,张掖曾设毡局、银局、毛缎局、镔铁局、纳失局等九局,管理手工业,官署有一支专职从业人员,城镇、农村都有规模不等的酿造业、皮革业、金银业、服装鞋帽业等。明朝手工业实行“一条鞭法”,组织工匠轮班与坐班,在完成官府役务外,均可“自由趁作”,促进了手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张掖“百货杂作”日趋完善。不少手工业产品转为简单的机械生产,弹花、纺纱、织布多用脚踏纺车、搅车、织机。〔清〕康熙年间,城镇出现多种作坊,农村普及棉织用具。〔清〕末海路开通,“丝绸之路”趋于萧条,手工业生产与经营规模逐渐缩小,保留发展的只有金属制造、木器制作、皮革生产、棉织印染、陶瓷砖瓦、食品加工、鞋帽缝纫、草苇编织等产品。
  〔民国〕时期,承袭历代传统生产,利用现有资源,生产规模逐大,产品分类渐细。尤其机器工业萌生,使近代工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主要有4窑(煤窑、砖窑、瓷窑、灰窑)、12坊(磨坊、油坊、糖坊、粉坊、酒坊、酱坊、醋坊、毡坊、皮坊、织坊、染坊、纸坊等)、16匠(铁匠、银匠、木匠、毡匠、鞋匠、画匠、小炉匠、织机匠、饼食匠、泥水匠、油漆匠、纸活匠、裁缝匠、口袋匠、罗罗匠等)。张掖县兴办弹花、织布、铁工、修理、印刷等工厂,半机械和机械工业有所发展。但由于国民政府的税捐繁重,战乱抓丁,连年饥荒,民不聊生,部分厂家被迫倒闭,工业发展缓慢。1949年,山丹、张掖、民乐、临泽、高台5县有私营工厂和作坊2397个,个体手工业者2377人;工厂20家,产值159.6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33%。
  〔民国〕26年,张掖县设立织布厂2处,职工16人。〔民国〕29年,张掖县组织纺织生产合作社。〔民国〕33年生产土布的县为:山丹5万匹、张掖9万匹、临泽2万匹、高台5万匹。(每匹幅宽1市尺至1.3市尺,幅长28市尺至40市尺不等。其重量每匹为1.5市斤至2.5市斤)。
  共和国成立后,工业建设迅速发展,逐步建成有地方特色的多门类的规模工业体系。
  在经济恢复时期,接收官僚资本,兴建国营企业,改造私营企业,扶持和发展集体、个体手工业。到1952年,全区国营、集体、私营、个体工业发展到2536家,完成工业产值267.37万元,比1949年增长67.46%。其中,国营和集体工业31家,完成工业产值69.11万元,增长97.46%。
  1953~1957年,执行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国民经济建设全面铺开,全区工业投资2341.33万元,兴建6个企业。期末,国营、集体工业企业总数达155家,职工2930人;产值1376.92万元,比1952年增长4.15倍,总产值达4716.19万元,年均递增38.8%。
  “二五”和调整时期,由于“大跃进”期间左的错误,盲目掀起大炼钢铁高潮,一度使工业经济发展受挫。尽管1958年全区生产铁3615吨,铁矿石13万吨,发展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农机、食品、冶金、制糖等11个工业门类,企业510家,完成工业产值3440.47万元,但严重存在管理、设备、技术、质量问题。后经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全区关、停、并、转一批企业。到“二五”期末,工矿企业减少为135家。1965年,工业总产值1359.56万元,比1957年减少1.28%。
  “三五”时期,工业建设投资为1695.87万元,新建地区化肥厂等5个工矿企业,到1970年底,全区国营、集体工业企业174家,职工7555人,新增固定资产1889.2万元,产值3107.15万元,比1965年增长1.28倍。
  “四五”时期,大办地方小型工业,有计划地扩大生产建设规模,工业投资5256.3万元,新上项目20多个,1975年全区工业企业发展到236家,职工15148人,新增固定资产2586.48万元,完成工业产值7105.99万元,比1970年增长1.29倍,实现利税363万元。工业产值28973.9万元,年均递增21.55%。
  “五五”期间,在调整改革基础上,生产和产品结构明显改善,工业投资1380.66万元,效益逐年上升。到1980年工矿企业发展到350家,职工15840人,新增固定资产1262.4万元,完成工业产值9433.36万元,比1975年增长32.75%,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48184.04万元,比“四五”期末净增19210.14万元,年均递增10.7%。
  “六五”期间,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指引下,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工业生产在调整改革中稳步发展。1983年5月,省政府在张掖召开全省地、县工业现场会后,完成技改、扭补、支边项目238个,投资1591.1万元。改造扩建山丹化工厂,由铁厂转产为万吨硫化碱厂;山丹水泥厂扩建后,年产水泥达6.5万吨;地区造纸厂新建一条年产6000吨板纸生产线;扩建后的张掖市酒厂年产白酒近千吨。这些厂家为工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到1985年,全区工业企业达390家,职工23283人,比“五五”期间分别增长11.42%和46.99%。新增固定资产1787.95万元,完成工业产值19258.36万元,比1980年增长1.04倍,实现利税2519万元。累计工业产值66736.1万元,比上期净增18552.06万元,增长38.5%,年均递增15.34%。
  “七五”期间,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坚持挖潜、开发、改造一齐抓,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投资额13387万元,完成基建、技改、扭补项目69个,新建、扩建11家企业。新增固定资产15413万元,1990年企业发展到393家,职工35793人,完成总产值45240万元,比1985年增长1.35倍,实现利税5357万元。总产值139460.87万元,年均递增15.88%。
  “八五”期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以发展能源、食品、轻纺、化工、建材、冶金等支柱产业为重点,投资45844.85万元,完成技术改造项目86项,扭补项目22项。加快大电网、小水电建设,扩建煤矿能源工业;新增酒精、柠檬酸、豆奶粉、葡萄糖、浓缩果汁等食品工业;扩大淀粉、白酒、面粉等生产线;完成地区化肥厂3.5万吨合成氨节能技术改造和4万吨尿素生产线;投资5500万元,建成万吨张掖农药厂,开发出硫酸铝、尿素、多元微肥、洗衣粉等新产品。到1995年,全区乡级以上工业企业439家,形成了以食品、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煤炭、电力、轻纺、造纸、印刷等为主体的行业和二轻、街道、乡镇等为一体的多行业、多门类、多部门,结构渐趋合理的工业新格局。是年,固定资产原值达131431.9万元,职工39303人,完成工业产值158057万元,比1990年增长2.49倍,实现利税10802万元,增长101.64%;工农业总产值比例由1949年5.3∶94.7发展为49.63∶50.37;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其中轻工业产值95481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0.41%,重工业产值62576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9.59%。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9.63%。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3家,产值53649.7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3.94%,利税7521万元,占69.8%。
  46年来,经过多次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坚持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产品由共和国成立初期的20余种发展到200余种,规格、花色品种近万种,质量也不断提高。先后开发出高强度瓦楞纸、麻黄素、泥浆助剂、胶合填充板等155项省级和180项地级新产品。收割机、硫化碱、工业硅、甜菜粕、西红柿酱、肠衣、脱水蔬菜等10多种产品供出口创汇;奶粉、粉丝和老寺大曲、滨河粮液白酒及尿素、硫化碱等7种产品荣获部优产品称号;板纸、农用拖车、毛巾、丝路春头曲白酒、淀粉等57种产品获“省优产品”称号。
  第一节 体制结构
  一、体制
  (一)国有工业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三军为适应军需,在张掖兴办农具厂、电厂、面粉厂,1952年移交地方。是年,国营企业发展到4家,职工不足百人,工业产值69.1万元。此后,新建平原堡砖瓦厂、岔路河煤矿、河西印刷厂、皮革厂、粮油加工厂、食品厂、屠宰场。到1957年,国营工矿企业达19家,职工930人,完成产值528.24万元。
  1958年工业迅起,新建山丹水泥厂、肃南县灰大坂煤矿、高台县粮油加工厂、山丹县农修厂等,部分集体企业转为国营,国营经济成分猛增。至1960年,全区国营企业77家,完成工业产值5441.52万元。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对一些质量差、效益低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一些由集体转为国营的企业,按中央规定陆续仍恢复为集体,国营工业企业调整为31家。1970年大办地方工业,新建地区化肥厂、收割机厂、造纸厂、汽车修配厂,各县兴建水泥厂、磷肥厂、食品厂等企业。至1975年国营企业发展为78家,职工7883人,完成工业产值4506.25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3.41%。
  1978年以后,对设备陈旧、耗能量大、产品滞销、经济效益差的地区机具厂、张掖大苦水煤矿、山丹铁厂等厂矿实行“关、停、并、转”;老企业挖潜改造。新建张掖糖厂、地区肉联厂、地区种鸡厂,临泽淀粉厂、张掖县酒厂、选矿厂、龙渠电站。到1990年,国有工业企业发展到96家,职工2067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9586.5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1.68亿元,完成工业产值22607万元,占全区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97%,实现利润2048.81万元。
  “八五”期间,在抓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扩建改造的同时,新建张掖市农药厂、地区人造板厂、高岭土开发公司等企业。1995年,国营工业企业有110家,职工2770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08686.2万元,净值87375万元,完成工业产值66149万元,实现利税8189万元,产值、利税分别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1.85%和75.81%。
  (二)集体工业 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个体工匠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建合作社(组),兴办一批集体工业。1957年建立手工业合作社125个。1958年集体工业企业发展到527家,职工12963人。是年,对各手工行业实行转厂并社,有54户转为国营企业,67户下放人民公社经营。到1960年,集体企业减少为241家,完成工业产值1289.97万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19.16%。此后,一度按国营模式管理,经营亏损,集体企业不足百家。1970年,城乡大办小型工业,集体工业复苏、发展。1975年集体工业企业175家,完成工业产值9159.9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1.62%。
  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市集体经济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5年,城乡集体工业达306家,完成工业产值597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1.02%。“八五”期间,集体工业在调整中巩固,改革中发展。1995年,全区城乡集体工业发展到338家(不含村及村以下),其中:二轻系统36家,镇街企业10家,股份制企业5家,乡办企业287家;从业人员1698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8570万元;完成工业产值59546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7.67%,成为全区一大支柱产业。
  (三)个体手工业 个体手工业历史悠久。1949年全区固定个体手工业者2377人,以采矿、烧制、五金、酿造、榨油、制糖、纺织、缝纫、修理、食品、木器加工为主。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个体手工业实行发放贷款、加工订货、联产联销等政策,扶持发展。1952年,全区手工业发展到2505家、16个行业,年产煤3.8万余吨,日用陶瓷10.5万件,土纸30.3吨,土布29.44万米,食盐6378吨,面粉1084吨,铁制小农具2.61万件;完成工业产值198.26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4.15%。“一五”期间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除农村工匠外,城镇工匠组建手工业合作社(组)、厂55家,实行手工业合作化。60年代,农村个体工匠划归农副业生产,城市手工业生产步履维艰。
  80年代以后,贯彻“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方针,实行开放、搞活,城乡个体手工业迅猛发展,1990年城乡个体手工业达12020家,其中城镇个体手工业141家,完成产值279万元。1995年,城乡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17367人,主要从事印刷、修理、铁器木品加工、农畜产品加工,完成工业产值54142万元,实现利税517.2万元。分别占1995年工业总产值和利税的34.25%和4.79%。
  二、结构
  (一)产业结构
  1.轻、重工业比重 1949年,全区轻工业产值115.64万元,占工业产值的72.43%;重工业产值只占27.57%。“一五”和“二五”期间,土法造纸、纺织、印染、首饰制品等行业萧条,粮棉油加工行业处于徘徊状况,采煤、建材工业起步发展。
  1960年,轻工业产值2076.46万元,重工业产值4655.03万元,轻重工业比例为30.85:69.15。1961年后,关停部分生产无原料、设备条件差的采矿、冶金等工业,发展人民生活所需的食品、日用品等轻工业。1965年,轻工业产值1212.81万元,重工业产值146.75万元,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89.21∶10.79。1970年大办地方小型工业,水泥、化肥工业快速发展,重工业增幅加快,1975年轻、重工业比例为56.74∶43.26。1980年以后,在加大重工业技术改造力度,大力扶持采掘、建材、冶金、化工、医药、机械制造等工业的同时,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制糖、淀粉、白酒、酒精、面粉、饮料等食品工业和造纸、服装、塑料、纺织、皮毛加工、工艺美术等工业,轻纺工业增幅为全区之首,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合理。199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8057万元,其中轻工业95481万元,重工业62576万元,轻重工业比例为60.41∶39.59。
   2.主要产业 〔民国〕时期,区内工业底子薄、产业结构单一、门类较少。共和国成立后,艰苦创业,各类产业迅速发展。1995年,支柱行业发展为11个。食品工业居各业之首,有日处理甜菜1500吨的张掖糖厂,年产万吨的临泽淀粉厂,年产6000吨白酒的丝路春贸易总公司,年产5000吨白酒的甘肃滨河酒厂(民乐县),年产4万吨等级粉的张掖面粉厂,年产1500吨的番茄酱厂,以及榨油、粉丝、奶粉、肉品、食品、蔬菜加工等20多个门类,百余种产品;1995年,完成产值2499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5.81%。化学工业起步晚、发展快,为第二大行业,产品有硫酸、尿素、碳铵、普通磷酸钙、混配肥、微肥、农药、硫化碱、红矾钠、Pse泥浆助剂、硫化染料、保水剂、草酸、糠醛、塑料等50余种产品;完成产值1182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48%。建材工业初具规模,持续发展,跃居第三大行业,年生产能力水泥40万吨,红砖1.5亿块,红瓦1500万块,新型建筑材料釉面砖、人造板、石膏板等;1995年完成产值694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38%。机械工业在恢复中发展壮大,地、县国有农机修造企业8家,主要产品有犁、耙、播种机、收割机、启闭机、农用拖车等数10个品种,完成产值571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62%。冶金、能源工业逐年发展,其中冶金完成产值6186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91%。能源工业,主要包括电力、煤炭,完成产值173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10%。
  (二)技术结构
  1.工艺装备 50年代初期,区内工业设备简陋,靠手工操作。张掖县永生铁工厂,只有1台虎钳、几把钢锯、锉刀和1台小台钻。1952年部队移交的电厂、面粉厂、农具厂,主要设备仅有10余台(件)。1956年后,各厂矿自制和购进一些设备。70年代以后,新建的骨干企业,大都引进先进技术,购置定型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有所提高。1985年第二次工业普查汇总:全区安装设备10822台(件、套),其中80年代出厂的设备占33.8%,工业设备原值10865.6万元,动力机械总能力22万千瓦。“七五”“八五”期间,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更新设备;新建厂矿引进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套设备或主要部件,工业技术装备发生很大变化。1995年末,全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18.88亿元,从业人员平均38628元;拥有机械总动力94071万千瓦,小型微型电子计算机24台,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线29条。在工业设备中进口设备占3.47%,价值2268.78万元,国产设备占96.53%,价值63114万元。
  2.职工素质 50年代,职工中文盲、半文盲占65%左右。60年代后,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基本扫除文盲;入厂新工人大都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985年,全区25050名职工的文化程度为:大中专843人,占职工总数的3.37%;高中4643人,占18.53%;初中9185人,占36.67%;小学10379人,占41.43%。1980年以来,企业采取厂校挂钩、定向培训等措施,提高部分职工的政治、技术素质。1995年,全区乡以上工业企业职工3930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30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060人,占职工的2.70%;中专程度2003人,技工1419人;高中程度15375人,初中程度17683人,小学程度3182人。
  第二节 采掘工业
  一、煤炭开采
  (一)采煤开发
  1.煤炭资源 辖区煤炭资源较丰富,探明煤点60多处,其中肃南35处、民乐14处、山丹8处、高台2处、张掖市1处。总储量为11.83亿吨,保有储量10.83亿吨。主要集中在6个矿区,其中东水泉、花草滩为2.1亿吨,三岔矿区为1.8亿吨,新河矿区为9000万吨,长山子矿区4500万吨,平山湖矿区约1亿吨,计约6.25亿吨,占总储量的52.83%。煤种有气、肥、瘦、焦、贫与无烟煤等,绝大部分煤种属于低灰或中灰低硫的长烟煤、不黏煤或黏性煤。分布概况:肃南境内主要为无烟煤、瘦煤、贫煤、肥煤;山丹为肥气煤、肥焦煤;民乐为无烟煤、气烟煤、贫煤、少量肥焦煤和焦煤;高台为无烟煤和贫煤。其中可炼焦煤为2.08亿吨,占保有量的19.21%;配炼焦和锅炉动力煤3.61亿吨,占保有量的30.49%;无烟煤5.447亿吨,占保有量的50.30%。九条岭的无烟煤数量、质量均有其独特优势。煤质一般含灰分较高,最低7.12%,最高达38.6%,平均15%~30%之间;含硫量最低0.29%,最高8.4%;发热量最低5370大卡/公斤,最高8740大卡/公斤,平均发热量6000大卡/公斤以上。
  2.传统开采 境内煤炭开采,据《甘肃省志·煤炭工业志》载,宋朝山丹、张掖出现烧煤陶窑,时已开采煤炭。〔元〕末〔明〕初渐盛,主要在祁连山大野口、大小磁窑沟、山丹等一带采煤。到明朝中期产量渐趋增多,《重刊甘镇志》载,“踏寻新煤厂..新开煤窑七座,掏出见在石炭四千石”,用于砖瓦烧制、铜铁冶炼等手工业生产。当时新开煤窑有岔路河、前窑、新河、四满口、海潮坝等煤矿。〔清〕乾隆《甘州府志》载,张掖、高台、临泽、山丹、民乐县产煤地8处,境内用煤普及民间。〔民国〕时期,采煤进一步扩大。主要在前窑、马莲井、平顶山、灰条沟、酥油口、大小苦水、梨园山、甘浚山、宏安寺、北窑、骆驼脖子、大小肋巴、三条岭等处,挖煤工人达500人左右。据张掖、山丹1943年统计,年产煤20114吨。到1949年全区年产量达3.2万吨。一般煤窑都是依山挖洞或刨坑掏煤,边掘边采,采掘不分,有煤则采,无煤则停。采煤用镐、钎、锤、锨等工具手工挖掘。运煤用背斗、担筐或毛织口袋、照明用油灯或矿蜡,巷内靠自然通风。排水能力差,小水人排,大水弃井。到1948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山丹前窑采煤,用蒸汽机绞车提升、发电照明,日产煤5吨,年产约1800吨,开较先进采煤之先河。
  3.新式采掘 共和国成立后,煤炭工业日益兴盛。采煤工具不断改进,煤炭生产逐年发展。50年代,为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大力改巷道人背提升为拖拉、绞车运煤。60年代,部分煤矿采用定向爆破的壁式采煤法,代替人工刨挖。山丹矿务局1号井首先用康拜因采煤机采煤。70年代,国营煤矿普遍实现运、提绞车化,通风机械化,照明头灯化。东水泉煤矿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到1995年,国营煤矿有绞车136部,水泵142部,电动机278台,扇风机139台,实现采煤机械化。
  “一五”期间,根据《甘肃省矿业开采办法》,对国营煤矿进行恢复改造,私营煤矿进行了整顿合营。1955年投资18.9万元,开办集体煤矿16处,到1957年全区煤产量达59.45万吨,其中省统配煤矿14.83万吨,地、县煤矿44.62万吨,比1949年增长17.58倍。
  “二五”期间,各县在原联社办集体小矿的基础上,组建10座县办国营煤矿,煤产量大幅度增长。1958年,全区年产煤达155.88万吨,其中省属70.43万吨。但由于“大跃进”急功近利,煤炭生产建设大起大落。后经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煤炭生产重新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三五”“四五”期间,由于“文革”干扰,煤炭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66~1969年,全区年产煤20万吨左右。1970年后大办“五小”工业,煤炭行业出现新的转机,到1977年底,全区煤产量达137.79万吨,其中省属统配煤矿58.85万吨,地、县国营煤矿11万吨,乡镇煤矿67.44万吨,系统外0.5万吨。除满足本区需求外,还外销武威、永昌、酒泉等地20多万吨,创产值3840万元。
  1978年以后,通过调整、整顿、挖潜、改造,实行承包责任制,使煤炭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985~1987年,恢复东水泉代家湾1号井,年产煤9万吨,实现产值198万元;挖潜改造山丹羊虎沟、民乐大河、肃南灰大坂等煤矿,年产各达3万吨,实现产值196.5万元。1985~1989年,新建和扩建乡镇小煤窑101个,新增生产能力41.5万吨,新增产值861万元。到1990年,全区煤矿达385家,年产原煤157.75万吨,实现产值8453.5万元。1995年,全区煤矿596家,职工6232人。历年投资16005.3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3亿元,生产原煤4547.41万吨,其中省统配煤矿2042.15万吨,地、县、乡2447.76万吨,系统外57.5万吨。是年产原煤229.37万吨,比1990年增长45.40%。其中:省统配煤矿54.57万吨,占生产原煤总量的23.79%;地、县国有煤矿15.3万吨,占6.67%;乡(镇)煤矿157万吨,占68.45%;系统外煤矿2.5万吨,占1.09%。完成总产值14909万元。
  (二)矿井分布 至1995年,全区有省统配煤矿2家,地营2家,军营2家,县(市)营4家,乡(镇)营62家,村营56家,联营158家,个体营276家,其他34家(含农垦、机关办等),共596家。
  1.省属统配煤矿 境内有省统配煤矿2家,1995年职工499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698万元,矿井4对,年产原煤54.57万吨,工业产值4230.45万元。
  【山丹煤矿】位于山丹县城南约14公里处,属平坡煤田。1955年国家投资4818.7万元,建成一、二、三、四、六号5对矿并,设计年产能力124万吨,地质储量为4148.4万吨,发热量26.43千焦/克,为优质炼焦煤。50~60年代为中央部属,调整期间暂停部分矿并。1970~1972年一、二号矿井恢复生产。1995年从业人员154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575万元,生产原煤15.07万吨,工业产值675.45万元。
  【九条岭煤矿】位于肃南县铧尖乡九条岭。1954年由武威地区筹建,1962年改为省属煤矿。从投产到1995年,生产原煤1246万吨。现有生产矿井2对,设计年产能力21万吨,核定能力30万吨。总储量7429.3万吨,为无烟煤,发热量28.4千焦/克~32.69千焦/克,灰分24%。1995年,生产原煤39.51万吨,完成工业产值3555万元。现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123万元。
  【武威地区水磨沟煤矿】位于肃南县皇城区水磨沟。1976年武威地区筹建,省、地投资1056万元,1985年投产,设计年产能力9万吨。
  2.地营煤矿 有东水泉煤矿和响水河煤矿。
  【东水泉煤矿】位于山丹县城东46公里处后的石湾子,占地面积11.47万平方米。1958年“大跃进”中土法上马,1963年1月停产。1971年重新上马建井,1974~1976年,建成代家湾1号斜并和青沙梁1号斜井。由于煤质差,销路不畅,国家弥补亏损233万元,1980年停产维持。地区财政每年拨维护费40万元。1981年,矿区职工在矿井边角地带手工开采,年产原煤5万吨,1982年扭转亏损局面。是年,省、地投资232.2万元,创建建筑陶瓷厂,1986年投产,年生产釉面砖5万平方米。1984年,省投资68万元恢复代家湾1号斜井,计划年生产能力9万吨,因山丹县李桥乡煤矿进入代家湾一号井田内开采,因此,斜井年生产能力只有3万吨。1988年,省计委、省煤炭公司批准恢复青沙梁一号斜井,设计年产能力9万吨,总投资532万元,1994年建成验收。1988年生产原煤5.9万吨,釉面砖4.51万平方米,产值207.6万元,利润17.7万元。1991年,投资229万元,建成年产能力3万多吨高岭土矿。1995年,有职工415人,固定资产原值2161万元,净值1220万元,主要生产设备18台(件);生产原煤2.55万吨,釉面砖7.16万平方米;完成工业产值308.2万元,上缴税金27.6万元。
  【响水河煤矿】位于肃南县铧尖乡响水河,1994年7月筹建,翌年建成。投资192万元,其中省拨款32万元,银行贷款160万元。年设计能力3万吨,井田内有煤5层,可采3层,为低中灰特低硫无烟煤,可采厚度0.8米。顶底板坚硬,水文地质简单,瓦斯含量低,煤质坚硬,开采技术条件良好。1995年,产煤2.01万吨,职工110人。
  3.县(市)国营矿 1956年临泽县建起岔路河煤矿,为全区首家县属国营煤矿。投资37万元,年生产能力6万吨。1957年12月,划归张掖县,1962年3月收归专区管理,1974年复归临泽县。1958年大炼钢铁,提出“县县有矿、村村有窑”的口号,各县在原联社办和集体小矿的基础上建立10家国营煤矿(即张掖大野口、小肋巴、西武当、药草洼、岔路河;高台黑石峡、四满口、错口;肃南灰大坂;山丹西窑新河煤矿)。是年,全区县属煤矿煤产量增至85.45万吨。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县(市)国营煤矿部分退归集体,部分下马。“文革”期间生产徘徊不前。1978年以后,步入正常发展。1985年,县营煤矿7家,年产煤12万吨,占全区原煤生产量的8.5%。其中年产5万吨以上的有山丹羊虎沟煤矿,年产3万吨以上的有3家,1万吨以下的有3家。1995年,县(市)国有煤矿4家,职工661人,历年投资1306.3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16.5万元,年产原煤10.73万吨,产值690.67万元,实现利税80.5万元。
  4.其他煤矿
  【山丹军马二场长山子煤矿】位于山丹县城东南80公里,大黄山与长山子之间冲积倾斜平原。1969年由军马二场筹建,1977年投产,1982年进行技术改造,年产原煤2.5万吨,属低中灰、低硫、弱粘煤,煤质软,热量大,热值为每公斤6690~8149大卡。1995年生产原煤3.51万吨,产值140.4万元。
  【山丹军马一场煤矿】1984年建矿,属露天煤矿。1995年产量2万吨,产值80万元。
  5.乡镇煤矿 1985年,全区乡镇煤矿发展到545家,从业人员3731人。产原煤51.01万吨,占全区原煤总产量的75.44%,相当于地、县国营煤矿的3.07倍,实现产值5881.1万元,利税501万元。1990年,产原煤72.75万吨,实现产值4015万元,利税652.6万元。.1995年,乡镇煤矿为586家,其中乡办62家、村办56家、联办158家、个体办276家,其他办34家(包括军营、农垦、矿办小井)。按区域分:山丹112家,肃南386家,张掖8家,临泽7家,高台17家(其中16家在肃南县境内,属高台县管理),民乐56家。从业7634人,固定资产原值2.5亿元。年产原煤157万吨,相当于地县煤矿的10.26倍,实现产值1.413亿元,利税1200万元。
  (三)投资配套
  1.投资 1950~1995年,国家投资16005.3万元,其中省统配煤矿8987.89万元,地营煤矿3011.01万元,县营煤矿3776.4万元,乡镇煤矿230万元。随着基建原材料和设备价格上涨,区内国营煤矿吨煤投资不断增加。50年代建成的矿井,吨煤投资10元左右,60年代30元左右,70年代80元左右,80年代160元左右,90年代200元左右。
  2.配套建设 到 1995年,县营以上煤矿,建成铁路专用线1条17公里;矿区公路12条,总长273.8公里,其中油路3条,长95公里,沙砾路及土路9条,长178.8公里;兴建供水工程输水管道9公里,建成容量300立方米高位水池2座,容量700立方米水池1座;架设专用供电线路82公里,总负荷1800千瓦;实行一业为主综合经营,兴建机修厂14家,建筑材料厂2家。
  (四)煤炭经销 1950年全区销售煤炭8万吨,1960年15万吨,1970年45万吨,1980年78万吨,1995年达150万吨。由于无烟煤矿区分布偏东,运输较远;有些煤种不对路,进入90年代后,有些工业企业直接从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地调入煤炭40万吨左右。
  1.原煤销售
  【省煤矿运销公司】根据“地区平衡,全省分配”的原则,山丹煤矿主要供应张掖电厂等工业企业用煤。九条岭煤矿主要供应兰州、武威、金昌市城镇和河西堡氮肥厂用煤。地营东水泉煤矿的煤质灰分较大,主要供应酒泉钢铁公司和嘉峪关热电厂及玉门等地。县营以下煤矿基本供应当地工业和生活用煤。矿区、城镇设有销售网点,至1995年全区有煤炭经销企业16家,其中国有经营企业5家,职工180人,煤炭销售量为17.8万吨,销售收入1226.9万元,利税83.1万元。
  【张掖市煤炭公司】1956年成立。省、地累计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年生产能力2.1万吨蜂窝煤生产线和年加工粉煤3万吨的生产线。1995年有职工73人,销售收入228.5万元,利税7.9万元。
  【高台县煤炭公司】1984年成立。累计投资40万元,建成蜂窝煤生产线两条,年加工能力6000吨。1995年有职工23人,销售收入152.3万元,利税6.4万元。
  【临泽县煤炭公司】1984年10月成立。有年生产3000吨蜂窝煤的生产线1条。1995年在册职工17人,销售收入101万元,利税5.4万元。
  【肃南县煤炭公司】1984年成立。辖白银、大河、马蹄、祁丰4个煤炭购销站。1995年在册职工47人,煤炭销售量11.7万吨,销售收入585.1万元,利税53.8万元。
  【民乐县煤炭公司】1984年成立。有年加工蜂窝煤3000吨的生产线1条。1995年有职工3人,实现销售收入160万元,利税9.6万元。
  【山丹县煤炭公司】1984年成立。1991年并入县矿业公司。
  2.煤价 因各个时期的政策、物价水平不同以及产地、质量、运输条件不同等因素,各时期煤价的变化亦有较大的差别。1940年,张掖县马莲沟所产混合煤40元/吨,板大口炭为50元/吨。
  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民用煤采取保护价格,1955年前后,全区的煤矿出厂煤价在7元/吨~15元/吨之间。1961年,九条岭煤统调价为13元/吨,1965年为了解决煤炭经营亏损的问题,吨煤上调1.5元。1977年,山丹销往兰州的原煤为31元/吨,块煤46元/吨,碴煤35元/吨,末煤25元/吨。九条岭煤矿销往兰州的原煤为37元/吨,块煤55元/吨,碴煤42元/吨,末煤30元/吨。
  1979年5月,国家对煤矿的商品煤,平均吨煤出厂价提高5元。是年,吨煤平均价格由19.53元提高到29.53元,提高率为54.3%。1985年后,煤炭价格实行双轨制,有国家定价、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并逐步扩大市场调节价部分。县营以下煤矿双方协商定价,随行就市,政策灵活,使小煤矿有了生机,煤价低于国营大矿20%左右。1986年,《甘肃省市场民用煤价格补贴办法》颁布,规定市场民用煤每吨平均补贴11元。截至1995年底,省拨地区煤炭价格补贴费483.3万元。1995年,省营煤矿商品煤平均售价提高到95元/吨,县营煤矿提高到90元/吨,乡(镇)营煤矿提高到80元/吨。
  二、金属矿采选
  (一)黑色金属开采 古代已有开采。1958年,肃南、临泽县的野牛沟、杏树沟、西水长石头沟、梨园和山丹县的独峰顶、大口子等处露天采挖铁矿石12.9万吨,1959年开采4252吨。因矿石质次价高,调整期间停产。肃南县境内的镜铁山铁矿(含桦树沟、黑沟两大矿区),储量43787.7万吨,含铁量平均达30%~40%,为酒泉钢铁公司原料基地。1958年始建桦树沟矿区,1970年投产,年产280万吨,为全国最大坑采矿山之一。黑沟矿区为露天开采,境内铁矿石圈定为14709.2万吨。
  区内有铬铁矿5处,地质储量21力吨,因矿址地处祁连山区,交通不便,至1995年只有民乐县沿山群众土法开采,年产铬矿375吨左右。
  (二)有色金属开采
  【铜矿】铜矿开采始于周朝,〔隋〕〔唐〕颇盛。1958年初,省重工业厅在肃南县建成皂矾沟铜矿,8月下放给肃南县,当年开采矿石2000余吨,土法冶炼生产粗铜,翌年停产。1977年由高台县复建,至1983年开采25.47万吨。1985年,肃南县建成国有肃南铜矿,以九个泉、46公里采区为主,年采7000余吨。1995年采选铜精粉287.8吨。
  【沙金】淘金始于唐朝,清朝和〔民国〕时期淘金日盛。〔民国〕15年(1926年),曾在野牛沟挖得2公斤多的大金块。1943年张掖淘金者达2000人,年采黄金1000余两。1958、1971年政府曾组织群众在红湾寺、梨树沟、莺落峡、摆浪河等处采淘沙金。1978年,全区采金点15处,肃南祁青公社洪水坝采金者达万余人,年采金62.10公斤。1987年地区成立黄金公司,张掖选矿厂建成黄金、白银浮选线,是年回收黄金3.66公斤,白银1273公斤。到1990年黄金选量为13.167公斤,白银4857.07公斤。1989年,山丹县与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队联合投资,建成曹家沟金矿,1993年开采黄金40公斤。1995年,全区开采入库黄金73公斤。
  【铅锌】1993年,张掖市有色金属公司承包青海省铅锌矿及选矿厂,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5个矿区,年开采6万吨,日处理矿石200吨。
  三、非金属矿开采【盐硝】盐硝开采始自〔三国〕,〔民国〕时高台县盐池堡数十家以采盐为业。〔民国〕33年产盐45782担(1担50公斤)。1950年高台县盐池有盐民150户、600余人,年产原盐1.9万吨。1958年创办国有高台原盐场,1963年停办。其后盐田全部承包给盐民。1973年,政府对盐田统一规划,建设冬产硝、夏产盐的盐田;开发芒硝资源,建成高台县芒硝矿,年产无水硝3300吨,后达5000吨。1985年,高台县政府与核工业部796矿合资组建高台盐化股份公司,1987年建成芒硝矿、盐硝矿和元明粉厂、粉精盐厂,生产原盐3.49万吨,水硝2.45万吨,无水硝2.32万吨,八五硝3000吨。自1990年开始,对盐硝田扩建改造,建成4×6米坑盐田421亩,冷冻硝田483亩,固体硝田137亩,化卤区200亩,淡水井6眼。1995年生产原盐1.5万吨,水硝3300吨,八五硝和无水硝6000吨,加工粉精盐8088吨,元明粉35.5吨。
  【萤石、氟石】1971年,高台县在合黎北山七坝泉建成县属国营萤石矿,占地25419平方米,辖矿点7处,其中已探明3处,储量114万吨。1988年形成固定资产230万元,机械总动力1205千瓦,年产萤石1.54万吨,产值115.5万元,盈利33.6万元。1995年职工130人,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29.6万元,主要设备48台(件),生产萤石1.71万吨,完成工业产值147万元,销售收入307.3万元,上缴税金44.8万元,实现利润19.4万元。同期新坝、红崖等4个乡办萤石矿,年开采萤石4.5万吨左右。1984年,高台县建成集体所有制萤石选矿厂,年产氟石粉2万吨,产品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萤石、氟石粉除供应省内外冶金、建材企业外,还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石灰石】明朝已开采利用,张掖城包用砖石,曾用石灰15000余石。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水泥工业的兴起,石灰石开采逐年增加。1969年,地区山丹水泥厂筹建时,以龙首山区青石湾为原料基地,年开采3.5万吨左右。1970年大办小水泥,张掖、临泽、民乐、高台4县兴建水泥厂,开发酥油口、杏树沟、沙嘴口石灰石矿,年开采10万吨左右。80年代各水泥厂扩建改造,石灰石开采量剧增,到1985年水泥用量达18万吨;期间还先后开发海潮坝、大、小肋巴、内蒙阿右旗干涝池等石灰石矿。1990~1995年,年采量增至40~60万吨;全区乡(镇)村和个体办烧制石灰量大增,石灰石开采量在80万吨以上。肃南县祁文乡西沟石灰石矿,是酒泉钢铁公司的原料基地,1971年建成投产,年采量160万吨。
  【石膏】境内储量11472万吨。临泽北山、张掖平山湖石膏矿由乡镇企业及个体开办。1985年开采4万吨左右。1990年后,年采量增至40万吨以上。
  【黏土】是普通烧结砖、瓦的主要原料。1990年以来全区年产红砖约5亿块,采黏土200万吨。
  【陶土】新石器时期,山丹境内就已制陶为皿。1954年有40个陶瓷专业户,144人组成10个厂家,开采耐火黏土,烧制陶瓷、建筑装修材料及其他生活用品等。1958年建成国营山丹陶瓷厂。1995年采陶土生产日用陶瓷28万件,釉面砖2.12万平方米。
  【高岭土】俗称“瓷土”,因盛产于瓷都景德镇的高岭而得名。系高岭石及其近似矿物与其它杂质的混合物。张掖的此土则为煤的共生矿,具有质软、滑腻、吸水、可塑、耐火等特性,是重要的陶瓷原料和耐火材料,加工后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山丹境内的高岭土由地区东水泉煤矿开采加工,年采量3万吨。
  其它矿种已开发利用的还有磷、钨、蛭石、石棉、铬、花岗石、石英砂等,由乡镇企业或个体开采。
  第三节 冶金工业
  商朝时期,境内先民就会采矿、冶炼、制造铜器。〔汉〕时冶炼、铸造业已较普遍。唐朝冶铸技术进一步提高,当地制造悬挂于张掖钟鼓楼的唐钟,重约600公斤;存于民乐县南古小学的明朝铁钟,重500余公斤,钟铭文图并茂,铸造工艺精湛。共和国成立后,传统的小型冶金、铸造、铁器制造业发展较快。1956年,全区生产小农具10.98万件,比1949年增长1.43倍。1958年全区抽劳10余万人,大搞采矿炼铁,建设“张掖梨园铁厂”“山丹铁厂”,建起“小土群”炼铁炉3000多座,炼出烧结生铁3.15万吨。1980年后,相继兴建锌、铅、铜浮选冶炼和硅铁生产线。1995年生产硅铁3030吨,铜精矿634.79吨、铅精矿1506.57吨、锌精矿987.57吨、粗铜1000吨、粗铅3000吨、萤石粉16966吨、铜精粉287吨。
  一、黑色金属冶炼
  【生铁】1958年,群众在张掖城南73公里处的皮家沟台开矿,挖出一座古代炼铁炉及炼好的生铁20吨,表明张掖古代已有生铁冶炼、铸造生产。是年开展群众性大炼钢铁运动,开采铁矿石12.95万吨,炼出烧结铁3.15万吨。因无正规设备,技术落后,赶急图快,产品多不合格,质劣价昂,每吨成本高于调拨价270余元。1959年元月,张掖县梨园铁厂建起2~4立方米容量的土高炉32座,年产生铁574吨,亏损10.47万元。山丹铁厂投资60万元,建起8~28立方米高炉9座,设计年产生铁1.5万吨,1962年两厂先后停产。1970年山丹铁厂复产,翌年收归地区。张掖县投资15万元兴建铁厂,建起3立方米小高炉2座,设计年产铁1500吨。建厂9年,产生铁7061.18吨,其中合格的5015.47吨,占71%,亏损362.47万元,1978年10月停办。1979年山丹铁厂转产化工产品。
  【铁合金】1985年山丹县农机修造厂投资273万元,新建铁合金分厂,建起3000千伏安硅铁炉1座,年产硅铁能力2000吨。1988年,张掖市水电局投资581.70万元,兴建集体所有制的铁合金厂;1990年1月建成1600千伏安硅铁炉,设计年产量2000吨,是年生产硅铁344吨。1990年,地区农业机械厂投资830万元,建成6300千伏安硅铁炉,设计年产工业硅铁3600吨,试产硅铁300吨。上述3厂因硅铁市场需求不稳,生产因需而定。到1995年,除省属山丹焦化厂、山丹农场铁合金厂外,区内3家企业生产硅铁4971吨,其中地区农机厂铁合金分厂1217吨,山丹农修厂铁合金分厂1813吨,张掖龙渠铁合金分厂1941吨。
  二、有色金属冶炼
  1995年,有色金属选炼企业2家,拥有固定资产11335.7万元,职工1469人,完成产值5342.9万元,实现利税318万元。
  【张掖市有色金属公司】1980年建成张掖县选矿厂,职工47人,固定资产77万元,设备33台(件),是年生产铜精矿1250吨,硫精矿1200吨,完成产值75.4万元,利税25万元。1984~1986年,投资160万元扩改建为铜、铅、锌多种矿石浮选工艺,日处理原矿由100吨增加到200吨。到1988年,工业产值达788万元,利税170.2万元,出口创汇400万元。1992年投资280万元,建成年产5000吨的粗铅冶炼厂。1993年投资5500万元,建成年产5000吨的粗铜冶炼厂。1994年投资1000多万元,承包并改造青海省祁连县铅锌矿和祁连选矿厂,日选矿能力达150吨,建成集“采矿、选矿、冶炼、化工、营销”为一体的企业。1995年,公司下设4厂3个分公司,职工1277人,拥有固定资产10593万元,主要设备1100台(组),生产铝精矿1506.57吨,锌精矿987.61吨,铜精矿365.79吨,粗铅1000吨,粗铜933.81吨,生产硫酸、亚硫酸铵、金、银等产品,完成工业产值5081万元,实现利税118.9万元。公司先后获“甘肃省先进企业”“甘肃省双文明建设模范集体”“甘肃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
  【肃南县铜选矿厂】1987年,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支援下建成。年处理铜矿石1.5万吨,产铜精矿620吨,为张掖市有色金属公司粗铜冶炼提供优质原料。
  第四节 电力工业
  全区电力生产始于〔民国〕34年。1951年创建电厂。到1978年,建成4家火电厂,49座小水电站,从汽油、柴油发电到水电、火电并举,形成以张掖电厂为主的发电网络;是年5月,河(西堡)山(丹)一回线建成,翌年2月,山(丹)张(掖)一回线建成,张掖变电站与兰州大电网联网。到1995年,电力职工1846人,拥有固定资产21479万元,完成工业产值1537万元,实现利税20.65万元;建成输电线路210条,长5406公里,变电站37座,主变5228台,总容量62.364万千伏安;联网水电站8座,装机容量20660千瓦,年发电量8834.5万千瓦/时。形成以110千伏、35千伏电压为骨干,覆盖6县(市)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兰州军区山丹军马场的高压输电线路网。年发、购总电量为63158万千瓦时,其中兰州输入电量49985万千瓦时,张掖发电量13173万千瓦时,用电总量62684万千瓦时。乡、村、户通电率分别达100%、99.45%和99.31%,满足辖区各种用电,支援国防建设和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少数民族用电。
  一、发电
  (一)火力发电 〔民国〕34年,山丹培黎学校用汽车发动机带动60千瓦发电机组发电。翌年4月,正式安装80千瓦蒸汽发电机组发电。7月,又在四坝滩校办农场安装10马力风力发电机1台,供农场用电。
  1949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三军驻张掖时,将解放永昌县时缴获的国民党第八补给区的1台汽油发电机组,安装在军部发电照明,装机容量为18.7千瓦。1951年,三军后勤部在张掖县城小南门外筹建张掖电厂,1952年投产,是年8月移交省重工业厅;1958年1月,张掖电厂扩建迁址南龙王庙,装机容量1000千瓦,年发电量89.9万千瓦时;1971年,地区在五里墩建成新电厂,装机容量5000千瓦。1955年,山丹矿务局筹建山丹电厂,1957年1号机组投产,装机容量800千瓦;1958年2号、3号两台800千瓦机组相继投入运行;1961年,4、5号两台机组投产,1966年拆除;1970年,山丹煤矿复产,安装前苏联制1500千瓦机组1台;1972年,安装国产1500千瓦机组1台。至此,该电厂有发电机5台,装机容量5400千瓦,年发电量283.82万千瓦/时,1979年停运。1958年,高台县农具厂始用柴油机发电,1959年建成发电站,装机120千瓦;1967年发电站搬迁增容,更名为“高台发电厂”,装机容量205千瓦。1976年高台县建成盐池火电站;1985年高台县硝盐矿、硫化碱厂建成柴油机自备电源,装机320千瓦。1962年12月,民乐县始用柴油机发电,装机88千瓦,年发电量5万千瓦时。1971年,肃南县红湾寺、大岔等地利用柴油机发电。至1978年,全区建火力发电站4家,用柴油机发电的小火电站24座;是年9月,山(丹)河(西堡)一回线建成,山丹电厂停运。1980年2月临(泽)高(台)110千伏送电线路建成,以35千伏运行,高台发电厂停运。1981年,山丹至民乐35千伏输电线路建成。1983年,地区发电厂有发电机组4台,总装机1.27万千瓦。至1993年,1、2、3号机组报废,4号机组退役修复后继续发电。至1995年,全区火力发电装机容量为1.05万千瓦(其中地区电厂6000千瓦,临泽淀粉厂自备发电机2×750千瓦,张掖糖厂自备发电机2×1500千瓦),年发电量4338.5万千瓦/时。
  【张掖电厂】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三军筹建张掖电厂,投资45.42万元,从上海购进旧锅驼式蒸汽发电机1台,蒸汽压力10千克/平方厘米,装机容量149马力,1952年移交省重工业厅后与面粉厂合并为“张掖电面厂”,并增置西德制造的8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台,与原有锅驼式蒸汽发电机并网发电,装机容量为190千瓦。1958年初,分设张掖电厂,由张掖市管辖,省重工业厅将兰州郑家庄电厂美国造的TM—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调拨张掖,国家投资60万元,在张掖城郊南龙王庙扩建电厂,9月底竣工发电,年发电量89.9万千瓦/时。1962年6月电厂收归专区,翌年2月收省重工业厅管辖。1964年,省计委、省重工业厅投资173万元扩建,1966年4月建成,新装1×1500千瓦2号机组,总装机容量增至2500千瓦,年发电量444.51万千瓦时。1968年9月,交张掖地区管辖。1969年省革命委员会、水利电力部批准,建立五里墩电厂,将兰州郑家庄电厂MY—5000千瓦的凝汽式美国制造发电机组调拨张掖,1971年5月竣工发电,国家投资450万元;10月,五里墩电厂同南龙王庙电厂合并为“张掖地区电厂”。南龙王庙电厂为一车间,五里墩电厂为二车间,厂部设在五里墩。1974年,为加快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国家投资513万元,在二车间新增1套6000千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为4号机组),1976年5月竣工,总装机容量达到1.27万千瓦,年发电量达4267.28万千瓦时。1979年2月,兰州电网与张掖联网后,电厂1、2号机组改为调相机运行,3号机组停运,4号机组冬春黄河枯水期运行。1983年,原电厂二车间为“发电车间”,一车间改为“送变电工区”。自建厂到1995年,国家投资1136.42万元,装机容量6000千瓦(最高达1.27万千瓦),拥有固定资产21479万元,年发电量4316万千瓦时。
   (二)水力发电 1958年“大跃进”时期,张掖市利用渠道落差建成3座水电站,装机容量118.5千瓦。1960年全区有小水电站15座。到1971年,兴建小水电站50座,主要用于磨面、榨油、饲料粉碎等农副产品加工。70~80年代,新建双树寺、龙渠、大满3号,盈科1、3、4、5号,军马场1、2号,李桥、瓦房城等水电站。至1994年,建小水电站82座,大部因灌渠来水受制,兰州电网输入后停运。到1995年,正常运行的水电站18座,其中与地区电网联网的水电站有8座,装机容量20660千瓦,年发电能力10769万千瓦/时,实际发电量为8834.5万千瓦/时。
  二、供电
  (一)市区供电 〔民国〕34年,山丹培黎学校发电除自用外,还向山丹县政府、邮电局、银行等机关供电。1952年张掖电厂建成,以380伏电压供张掖机关、学校、邮电及四大街路灯照明。1954年7月,安装100千伏升压变压器,城区升压至6300伏。1957年山丹电厂建成,以6300伏电压向山丹县城区和平坡煤矿供电。1958年10月,张掖电厂在城区架设6104和6205两条线路供电。1960年以6300伏电压供电至城区内外10公里。1963年新建1000千伏安升压站,翌年建成张掖电厂至平原堡变电站35千伏送电线路;1975年从平原堡变电站出线送电到临泽县;1979年从临泽变电站出线送至高台县。1980年从甘浚变电站出线,以35千伏线路送电至肃南县。1981年山丹军马场小水电站与大电联网运行,并从山丹变电站出线,以35千伏电压送至民乐六坝,由六坝变电站出线送至民乐县城。至此全区6县(市)全部通电。
  (二)地区电网 1978年5月,河西堡至山丹11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1979年2月,山张一回线路和张掖110千伏变电站建成,以35千伏电压与张掖电厂并网。1980年建成110千伏以35千伏运行的临高线42公里。1985年张掖至临泽110千伏线路建成,长44.5公里,张掖——临泽——高台110千伏线路开始运行。1988年张火线及火车站变电站建成。1990年12月,河山二回线110千伏线路建成。1994年5月,临泽临时变电站建成。1995年建成山丹至张掖110千伏二回线。8月,金昌至嘉峪关张掖段33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直供酒峪电网)。至1995年,全区有330千伏线路1条、169公里;110千伏线路6条、433公里;变电站5座,主变9台,总容量19.75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37条、672公里,变电站32座,主变52台,总容量11.27万千伏安;10千伏线路166条、4132公里,变压器5167台,总容量31.14万千伏安。通电率城镇为100%,乡村98%,年供电量6亿多千瓦时,满足全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
  (三)输电线路 全区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7条,总长602公里,总投资20598.51万元。
  【沙山1112线(河山一回)】自永昌河西堡沙窝变,至山丹变电站。全长105.53公里,电压110千伏,导线型号LGJ—150,杆塔567基,总投资246.06万元。
  【沙山—1115线(河山二回)】自永昌河西堡沙窝变,至山丹变电站。全长104.03公里,电压110千伏,导线型号LGJ—240,杆塔383基,总投资1079.69万元。
  【山张—1113线(山张一回)】自山丹变电站起至张掖变电站。全长65.7公里,电压110千伏,导线型号LGJ—150,杆塔361基,总投资150.64万元。
  【山火—1114线(山张二回)】自山丹变电站起,至张掖火车站变电站。全长62.8公里,导线型号LGJ—240,电压110千伏,杆塔235基,总投资2841万元。
  【张高—1114线】自张掖变电站至高台变电站。全长86.2公里,电压110千伏,导线型号LGJ—150,杆塔403基,总投资477.98万元。
  【张火—1112线】由张掖变电站至张掖火车站变电站。全长9.54公里,电压110千伏,导线型号LGJ—150,杆塔55基,总投资65.56万元。
  【张高线“T”】接临泽临时变110千伏线,1994年临泽临时变建成后与张高线“T”接,全长6公里,导线型号LGJ—150,杆塔26基,总投资77.58万元。
  【金嘉330千伏线】金昌至嘉峪关330千伏线路张地段,全长169公里,导线型号LGJ—330,杆塔345基,总投资1.1566亿元。
  (四)变电站(110千伏) 地辖110千伏变电站5座,占地45864.99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89平方米。有0.8万伏—315万千伏的主变压器9台,总容量19.75万千伏安,拥有固定资产1737.15万元。
  【山丹变电站】位于山丹县城北,占地10681.8平方米,建筑面积2605.1平方米。1978年建成运行,一期安装1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1985年新增2万千伏主变1台。1989年4月,将1万千伏主变增容为3.15万千伏安变压器,1995年10月,将原2万千伏安主变增容为3.15万千伏安变压器。至此,山变拥有主变压器两台,容量6.3万千伏安,拥有固定资产642.86万元。
  【张掖变电站】位于张掖市区西郊1公里处,占地7161平方米,建筑面积819.29平方米。1977年兴建,1979年元月投入运行。一期安装2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1985年7月,更新为2万千伏安有载调压变压器,新增75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1991年12月,将7500千伏安主变压器更新为3.15万千伏安变压器。至1995年,安装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5.15万千伏安,拥有固定资产240.3万元。
  【高台变电站】位于高台县城西1.5公里处,1980年兴建。占地15483.19平方米,建筑面积1652.8平方米。1985年高变升压为110千伏安,安装8000千伏安主变1台。1993年扩建改造,增装2万千伏安变压器1台,容量增至2.8万千伏安,拥有固定资产505.42万元。
  【火车站变电站】位于张掖火车站西侧。占地11664平方米,建筑面积859.7平方米,1988年12月建成运行。初装1.6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1994年12月增装3.15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至此总容量增为4.75万千伏安,拥有固定资产243.84万元。
  【临泽临时变电站】位于县城东南开发小区,1994年5月兴建。占地875平方米,建筑面积64平方米。与张高线“T”接,有主变1台,容量7500千伏安。拥有固定资产104.73万元。
  【35千伏变电站】至1995年有32座,变压器52台,容量11.2725万千伏安。线路37条,总长672公里。
   三、用电
  50~60年代,全区除张掖电厂、山丹煤矿电厂供当地党、政、军和部分单位用电外,自办小电厂多属工厂自用。1978年5月,与兰州电网联网后,用电猛增。1995年全区用电总量由1980年的5688万千瓦时增至62684万千瓦时,增长10.02倍。其中,工业用电40950万千瓦时,增长10.07倍;农业用电12711万千瓦时,增长6.57倍;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414万千瓦时,增长26.8倍;其他用电4609万千瓦时,增长28倍。
  【工业用电】1950年三军农具厂用柴油机发电生产,1953年张掖面粉厂由张掖电厂供电生产。1958年山丹煤矿和山丹县部分厂矿由山丹电厂供电。是年,高台农具厂用柴油机发电自用。1964年张掖电厂扩容供平原堡砖厂生产用电。1971年五里墩电厂建成,地区化肥厂、收割机厂、造纸厂、省轻机厂等厂家改用电能生产。1978年5月兰州电网通至山丹,山丹陶瓷厂、砖厂、水泥厂、炭黑厂、平坡小煤矿等均用电能生产。到1988年全区较大的厂矿均用电生产。1985~1995年,工业总用电量达229127万千瓦时,是前10年用电总量的4.4倍。
  【农业用电】1958年后,张掖市农村兴办4座小电站,装机容量118.5千瓦,主要用于粮食加工和排灌。1970年,张掖电厂向张掖县新墩、上秦、梁家墩、党寨、廿里堡、长安、小满、大满等8个公社供电。山丹电厂向山丹农场及位奇、清泉公社供电。张掖与兰州电网联网后,6县(市)农村普遍通电。至1995年,农村电网拥有35千伏、10千伏低压线路8699公里,变电所2座,主变49台,总容量7.878万千伏安;配变压器4039台,容量20.4399万千伏安,总装机容量达28.3179万千瓦,乡、村、户通电率分别达100.、99.45%、99.31%。农村用电总量(包括自发电量),1974年为1041.49万千瓦时,其中排灌用电196万千瓦时,占18.82%;农副产品加工用电231.69万千瓦时,占22.2%;生活照明用电81.19万千瓦时,占7.80%。“六五”期间,用电量年平均递增率为14.1%;“七五”期间,年平均递增18.4%。到1995年,农村发电设备总容量达2.5727万千瓦,发电量8923万千瓦时。其中,水电站18座,装机容量22136万千瓦,年发电量7174.11万千瓦时;柴油机发电站41座,装机容量3458千瓦,发电量56万千瓦时;风力发电机510台(主要分布在肃南境内),装机容量57千瓦,年发电量10万千瓦时。农村用电总量为17389万千瓦时,其中:排灌用电7803万千瓦时,占44.87%;农副业加工2058万千瓦时,占11.84%;生活用电2105万千瓦时,占12.11%。
  【生活用电】1958年给张掖城区四大街和山丹县城区部分居民供照明电,随着电厂、水电站和风力发电的兴建,尤以与兰州大电联网后,供电范围扩大。1975年生活用电156万千瓦时,1985年增加到1222万千瓦时,1995年生活用电4414万千瓦时,覆盖全区100%的城镇和99%的乡村。
  【其它用电】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和林牧、地质、建筑、交通、商业及文教卫生等行业。1985年,其他用电量为222万千瓦时,1995年达4609万千瓦时,比1985年增19.76倍。
  四、管理
  70年代以前,张掖电业分级、分散管理,独自经营。1983年3月,成立“张掖地区电力局”,各县成立“电力公司”,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地区直供张掖市城区、农村12个乡和山丹、临泽、高台县境内部分专线用电大户;其他按趸售电价管理用电。趸售6县(市)和山丹军马场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1995年,全区电力职工1846人,其中供电系统1411人,发电系统435人。
  【发电管理】1978年发电生产建立健全“三规十二制”,即:《安全工作规程》《运行规程》《设备检修规程》,各级人员岗位责任、运行规章、交接班、巡回检查、工作票、操作票、设备定期试验切换、运行分析、设备场地管理和清洁卫生、设备检修和缺陷管理、备品配件管理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发电厂的运行,五六十年代各电厂按三个运行制配备,70年代逐步改为“四值”,1990年,张掖电厂发电车间开始实行每日6小时工作制度和五值四运行(即“五班四倒工作制”)。
  【安全管理】80年代以前,大多由生产部门技术兼管。1983年省内电力统管后,在生产技术部门分设发、供、变,配安全管理人员,专职管理。1989年1月,地区电力局成立“安全监督科”,并从局到科室(车间、工区、所、队)、班(站),形成以生产副局长、总工程师为领导的三级安全管理网,各级主要领导为安全第一负责人。坚持每年春、秋季两次大检查,开展“三消灭”(消灭人身伤亡事故、消灭特大事故、消灭重大责任事故)、“反三违”(反违章作业、反违章指挥、反违反劳动纪律)等安全活动,增强职工责任感,保障发电、供电安全生产。
  【调度管理】1971年8月,成立“张掖地区电力调度室”,后增设保护组、通讯组。1980年收归永昌供电局管辖,1983年下放地区电力局。1990年5月更名为“张掖地区电力工业局调度所”,下设运行组、保护组、通讯组、总机班,由局长和总工程师直接领导。各县(市)先后设调度室,由省统一调度用电,地、县分级严格执行。
  【用电管理】计划用电,1978年以后,实行统一负荷调整,统一分配用电指标。1985年电力供应紧张,根据省《用电管理办法》,凡超计划用电和不能达到计划用电者,加收电费。为解决龙羊峡水电站蓄水期缺电问题,张掖全区实行周轮休制。90年代后,工农业大发展,电力供应渐趋紧张。1993年对一些工业用户实行“停二开五”限电方案;1995年5月,实行先保农业提灌和城市重点工业用电,一般行业实行“停三开四”限电方式(即每周供电四天),适当限制非重点工业和生活用电。
  节电工作早期从更换变压器和电动机开始,避免“大马拉小车”浪费电能。1981年后,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规定,实行“谁超限谁,超用扣还,节约归己”“用电节约者奖,超限额者罚”和电力设备进行节能改造等重大节电举措,并对硅铁、电石、水泥等9种高耗电产品实行限额指标供电;凡新建、扩建项目,产品设计均不选用耗能高、淘汰型设备。到1992年底,改造JO系列电机2435台、21459千瓦,更新高能配电变压器141台、9500千伏安。1995年节约电量1648.6万千瓦时。
  【农电管理】供电方式分为大电网直供、大电网趸售和网外自发自用3种类型。1983年,地、县电管部门分设农电科室,负责地、县农村供用电设计、施工、运行、安装、调试和检修等工作。1987年后,各乡(镇)设立电管站,负责全乡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的管理维护和用电检查。各村设有亦工亦农电工,管理本村设备、线路、用电和收费等工作,形成地、县(市)、乡(镇)、村四级管理网络。至1994年,各县基本实现“地方为主,县为实体,统一规划,集中调度,分级管理”的农电管理制。广泛开展“三为”(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服务活动,强化管理,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到1995年底,全区农电管理人员1145人,其中技术人员79人,农村电工2669人。
  【管电机构】张掖地区电力局1983年成立,前身是张掖电厂,占地59434.51平方米,建筑面积39078平方米。1995年有职工732人,其中技术人员56人,拥有固定资产21479万元。为省电力工业局驻张电管企业(供发电)。1995年售电量达52103万千瓦时;年发电量4316万千瓦时。供电可靠率达99%以上。全局坚持“安全、经济、满发、少损”的管理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重视挖潜改造、技术革新,提高设备利用率,取得良好的效果。1984年获“企业整顿合格单位”称号,1987年获省、地“第二次工业普查先进单位”称号,1989年获“档案管理省一级企业”称号,1990年获“国家二级计量单位”称号,1991年获“会计达标单位”“物资管理达标单位”“职工生活达标单位”称号。1992年晋升为省一级企业,被省电力局评为“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企业”,被西北电管局评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1993年被省电力局评为“三项制度改革优秀企业”,被张掖市命名为“三星级文明单位”,1994年被省档案局评为“三优先进单位”,被省电力局评为“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先进单位”,1995年被国内贸易部评为“老字号企业”,省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第五节 机械工业
  《匈奴史》载,〔战国〕时期“甘肃河西走廊,尤其是黑河流域一带,有匈奴制造弓箭、车辆的兵器制造厂”。汉朝铁、木农具已较普遍。明朝铸造业、锻造业发达,能制造刀、矛、弓、箭、盔甲、盾牌、钩头铳、鸟嘴枪、连珠双头枪、涌珠炮等兵器。
  区内机械制造工业萌生于〔民国〕时期。〔民国〕34年(1945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山丹县创建培黎学校实习工厂,有蒸汽机3台,柴油机2台,鼓风机1台,空气压缩机2台,汽油引擎2部,发电机4台,电动机7台,车床7台,铣床2台,刨床2台,钻床2台,磨床1台,其它机械43部,各种运输车辆14台。〔民国〕36年,山西高平人张宝山在张掖县西关街79号创建晋冀铁工厂,员工8人,生产设备有老虎钳2台,摇臂钻、砂轮机各1台,还有压剪、补胎架等,拥有资金2984万元(旧币)。〔民国〕38年,武威人张积福在张掖西关街创建永生修理厂,资金650万元(旧币),设备有台钻、老虎钳、砂轮机和锉刀等,员工5人。30年代,国民党九十一军进驻张掖后,创建机械修理厂,从事简易军械维修。
  共和国成立后,开辟机械工业发展的新纪元。50年代,创建“张掖地区农机修造厂”及各县农具厂。60年代—70年代,新建“张掖地区拖拉机修造厂”(后改为“收割机厂”)、各县农机修造厂、地区汽车修配厂、张掖县汽车修配厂和轻工机械厂等骨干企业。1995年,除省属轻工机械厂、山丹军马场机械厂外,全区有机械厂13家,其中农机修造8家,汽车修理2家,集体轻工机械修造3家。有固定资产原值5693.7万元,生产设备1059台,职工2105人,完成工业产值5771.2万元,比1975年增长2.32倍。
  一、农业机械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三军创建农具厂,1953年移交地方。拥有皮带车床、小台钻、老虎钳、鼓风机等设备8台,简易化铁炉1座。职工50名,主要生产5寸、7寸步犁。1957年各县供销社组织城乡铁木加工组(社),生产各种铁木小农具10.79万件。1958年,兴建“张掖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组建山丹、民乐、高台县农具厂和临泽县农机修配站。1959年,农业机械生产完成工业产值548.19万元,生产半机械化农具449部,制造小农具50.53万件。1961年,肃南县建成“农牧业机械修造厂”,职工28人,主要生产皮车底盘和小型农具。1968~1969年,张掖、高台、山丹县对农具厂进行扩建,组建为农业机械修造厂。此期,全区6家农业机械厂完成工业产值230.38万元,生产铁制小农具32.94万件,木制小农具4.2万件,磨面机758台,饲料粉碎机2台、碾米机84台、畜力胶轮车141辆。70年代,新建地区收割机厂和民乐县农机修造厂。到1975年,国有农业机械修造企业8家,完成产值850.12万元,比1969年增长2.69倍;生产机引犁1760台,机引耙1357台,播种机301台,脱粒机476台,收割机126台,磨面、粉碎、碾米机2107台,山地步犁2443部,铁制和木制小农具51.43万件。80年代,企业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产量效益同步增长。1990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26.1万元,职工1952人,完成产值1968.83万元,实现利润159.08万元;生产三铧犁、收割机、播种机、粉碎机12359台,农用拖车1115辆。90年代,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产值猛增,但效益欠佳。1991年山丹县农机厂开发硅铁生产,1992年亏损35万元。1993年地区收割机厂开发草酸生产,亏损50.6万元。1994年,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亏损达149.4万元。地区收割机厂由张掖糖厂兼并,其他县属国有农机修造企业实现利润仅47.7万元。翌年,地区农机修造厂划分为硅铁厂、水工机械厂和农机修造厂。1995年,全区农机企业8家,拥有固定资产5200.7万元,职工178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7人,主要生产设备543台(件),完成产值4857.4万元,亏损101万元。
  (一)农用机械
  【机引犁、耙】1972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投资350万元,扩建“张掖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1974年竣工,形成年产三铧犁、二铧犁5500台,机引圆盘耙2000台,犁、耙配件8.2万台(件)的生产线,成为全国北方机引犁、耙8个重点生产厂家之一。1995年,生产机引犁、耙5501台,产品销往全省及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等省区。地区农机厂还生产部分畜力犁、钉齿耙、手摇玉米脱粒机,通过天津机械出口公司销往非洲一些国家。至1995年,出口畜力犁3528台,钉齿耙2210台,玉米脱粒机2220台。
  【铧式翻转犁】1984年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与省农机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ITF—130型铧式翻转犁(坡地用),年生产能力4500台;1989年220型悬挂双铧犁评为省优产品。1995年生产铧式翻转犁859台。
  【收割机】1975年地区收割机厂试制成功G—2中型收割机;1977年与省农机研究所联合研制成GL—160型收割机。1980年参加联合国工业开发署在北京举办的发展中国家农机经验交流会上,GL—160型收割机被农业部列为部优产品,被中国农机公司列为重点出口产品,远销秘鲁、赞比亚、埃及、巴基斯坦等26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合作研制成功敦煌牌4GL—130、160、190、200、220型系列收割机。通过中国农业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和北京、广州等15家进出口公司,销往巴基斯坦、埃及、西班牙等27个国家和地区,至1995年出口1251台。1986年胡耀邦总书记,1989年李鹏总理、田纪云副总理将4GL—130型收割机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秘鲁、菲律宾、孟加拉3国元首各50台。1990年生产各种型号收割机5013台,1995年以销定产2845台。
  【播种机】1958年高台县农具厂试制出铁木六行播种机。1962年地区农机厂生产小麦播种机、棉花播种机。1978年播种机品种发展为2BF—6H型、2BF—4H型、2BF—5H型等系列产品,生产1630台。1987年张掖市、民乐县农业机械修造厂试制成功七行、八行分层施肥播种机。翌年张掖市开发出玉米播种施肥铺膜机,使播种、施肥、铺膜一次完成。1990年生产各种型号播种机3254台;1995年全区3厂家播种机年生产能力为5000台,是年生产3540台。
  【农用拖车】1967年临泽县农机修造厂试制成功0.75吨、1吨、3吨拖斗,其中金驼牌TC—1型拖斗1984年荣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年生产能力1200辆。80年代中期,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研制成功1吨拖拉机拖车,1985年生产1563辆,被甘肃省机械工业局评为“优质产品”。1995年两厂生产拖车976辆。
  (二)通用机械
  【风力发电机】1982年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研制成功FD1.7—50型和FD2—100型风力发电机,经省、地在肃南、安西等地运转监测,性能可靠。1988年筹资100万元,建成年产1500台生产线,后因销售不畅而停产。
  【水工机械】1972年民乐县农业机械修造厂生产水利启闭机。1979年张掖市农机厂开始生产水利启闭机和钢闸门。1986年地区农机修造厂投资60万元,开发中小型多规格电动、人力启闭机,平面闸门、弧形闸门、卷扬机、钢模板和多种水工配件。
  【粮油加工机械】1967年临泽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开发出饲料粉碎机。是年张掖县轻工机械厂研制出66型磨面机、小型碾米机,年产650台。1972年,民乐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制成榨油机、粉碎机;张掖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制成粉碎机、130型制粉机。90年代初地区收割机厂制成手摇玉米脱粒机,产品远销河西、内蒙等地。
  【建筑工程机械】1991年高台县农机修造厂生产搅拌机,1993年张掖市农业机械修造厂生产JZC—150型混凝土搅拌机、QTK10A(Qtk12/14)快速安装起重机。1994年引进QTZE20E自升塔起重机生产技术。1995年全区生产混凝土搅拌机220台,各种起重机7台。
  【其它专用机械】有超级清扫器、闭门器、甜菜切削机、1.5吨锅炉等。
  (三)重点企业
  【张掖地区农业机械厂】国有企业,位于张掖市西环路23号。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拥有各种生产设备347台(套)。主要产品有1~1.5吨农用拖车、机引犁、耙、铡草机、脱粒机、钢闸门、水工机械等,品种80多个。该厂195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三军修配厂”基础上建立,1953年移交张掖县。1958年收归张掖专员公署,更名为“张掖农业机械修造厂”,1962年收归省上。1970年2月复归张掖地区,由地区农机局管理。1972年,国家一机部投资350万元,扩建成3吨冲天炉、铸钢电炉,配有5吨和3吨桥式吊车,购置压力机、空气锤、电焊机、箱式电阻炉、盐熔炉和车、铣、磨、钻、插齿等各种机床,新增设备37台。1974年扩建竣工,成为西北五省(区)拖拉机配套农具定点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机引犁5500台,机引耙2000台,犁、耙配件8.2万件;是年被省、地授予“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称号。1983年开发农用拖车,发展第三产业,增设商业网点13个,实现扭亏为盈,完成产值330.6万元、利润28.8万元。1984年研制成功ILF—130型铧式翻转犁。1986年投资60万元开发水工机械产品,兴建“张掖地区水工机械厂”。1987年投资830万元,建成年产硅铁3600吨生产线。1988年筹集资金100万元,建成小型风力发电机生产线,年产能力1500台。
  建厂45年来,企业总投资2128.43万元,实现利润193.5万元。1995年有职工692人,固定资产1198万元,完成产值1087.69万元,亏损216.3万元。生产系列三铧犁、悬挂双铧犁2806台,单铧翻转犁859台,四十一片圆盘耙280台,四十片圆盘耙1450台,TC—1.5吨拖车100辆等。
  【张掖地区收割机厂】国有企业,位于张掖市环城西路184号。建筑面积14037平方米,1995年有设备110台(件),固定资产1294万元,职工298人,主要生产各种型号的敦煌牌收割机。1966年投资98万元筹建“张掖专区农业机械修理厂”,1969年后专区农机局维修队、专区水电局机修厂并入,1970年建成投产。主要承担拖拉机和柴油机的修理,年大修拖拉机能力为100台,生产少量电动机及农用泵等产品。1975年试制成功G—2中型割晒机,1977年投资150万元,建成年产2000台割晒机生产线,定为全省中型割晒机重点生产厂家。1979年研制成功4GL—160型收割机,产品达国内领先水平,1980年定名为“甘肃省张掖收割机厂”4GL—160型收割机被评为“部优产品”,是年生产137台。1983年,新开发出4GL厂130,、190、200型系列收割机。1984年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技术协作先进集体”称号,1985年建成厂属颗颗酥食品厂,当年完成产值191.1万元,实现利润15.2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62.2万元,职工158人,全员劳动生产率7209元/人。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企业”称号。1990年,生产各种收割机5013台,完成工业产值440万元,实现利润55万元。而后产品积压,连年亏损,1994年被张掖糖厂兼并。自1970~1995年,总投资866万元,实现利润274万元。1995年生产收割机2845台,完成产值574.3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
  二、轻工机械
  轻工机械工业,除省轻机厂外,全区只有3家小型集体企业。1995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94万元,职工186人,设备93台(件)。主要产品有磨面、碾米、粉碎、玉米脱粒机、车床、钻床、铣床、热气炉,防盗门、镀锌板材门窗,木器加工、轻工机械维修配件等。1965年,张掖县将铁器、铸造和机修3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建成“张掖县农具厂”,后改建为“张掖市轻工机械厂”。主要生产磨面机、液压磨辊拉丝机和台式钻床。1975年山丹县建成机修厂,从事机械维修。1988年张掖市家具厂建立“木工机械分厂”,生产大带锯、整条机、开凿机、焊接机、锉锯等木工机械,年产500余台。1995年,3家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42万元,实现利润24.5万元。
  【张掖市轻工机械厂】是全区轻工机械重点企业。该厂建于1965年,位于张掖市民主东街,隶属市二轻局,1995年有固定资产原值231万元,职工156人,主要生产设备74台(件)。建厂初期,主要生产犁铧、磨面机、碾米机、粉碎机、玉米脱粒机和铁木小农具。1971年新建金工、铸造两栋厂房,自制镗床、龙门刨床、天轨吊车和1.5吨热气炉等设备,生产规模渐大。生产出C618车床、简易C620车床、铣床、砂轮机、12毫米台式钻床等设备。1983年,析为轻机厂、机修厂、综合修配厂、木器加工1部、服装三厂等5个独立核算企业。1990年,完成工业产值100.1万元,实现利润5万元。1992年将机械修配厂并入轻工机械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主要生产防盗门和镀锌材板门窗。1994年兼并“张掖市轮胎翻新厂”,形成现有生产规模。1995年,完成工业产值571万元,实现利润4.5万元,生产防盗门571平方米。
  三、机具汽车修配
  (一)农机具修配 〔民国〕时期,农具修配由铁匠铺、翻砂铺及铁皮加工铺承担。共和国成立后,农机修配任务加大,由铁木业合作社、农具厂和拖拉机修配站承担。60年代后,大、中型农机具修配主要集中在县(市)农业机具修造厂和地区拖拉机修配厂进行。其他机械器具修配由张掖市机械修配厂、张掖市综合修配厂和山丹县机修厂承担。
  (二)汽车修理 1960年后,汽车修理由甘肃省新生机械厂和酒泉运输公司二车队保养车间承担小修任务。1971年建成地区汽车修理厂,承担汽车大修;是年,张掖县运输公司筹建汽车修理厂,承担中、小修业务。1972年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建起汽车保养场,承担大、中、小修理和二、三级保养。80年代初,地区修理厂增添设备,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张掖技术服务站”和“北京汽车工业联合公司张掖特约服务中心”,承担东风牌卡车、北京吉普车的综合保养、技术咨询和整车、零配件销售等业务,实行包修、包退、包换的“三包”服务。1987年地区农机公司与兰州小汽车修理厂联合建成“兰州小汽车修理厂张掖分厂”。山丹县建成汽车修理厂,民乐、高台、肃南等县汽车运输公司增加设备,承担汽车修复保养。1991年地区农机公司成立“小汽车修理厂”,承担各种型号的国产、进口小汽车的维修。1992年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组建“地区第二汽车修理厂”,从事大、中、小修理;并成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张掖维修服务站”,承担解放牌和重庆山花牌汽车的定点维修。个体、联办的小车维修部也应运而生。至1995年,全区国有汽车修理企业3家,职工11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2万元,年大修、中修各种车辆150辆,完成产值146.3万元,实现利税40万元。
  (三)汽车配件 1970年地区运输公司保养车间试制成功活塞环、转向节销、前桥压力轴承、钢板弹簧吊环、气泵气门、离合器等18种配件。1975年地区汽车修理厂试制成功胶木正时齿轮,年产能力6000多只。80年代以后,汽修厂与北京汽车修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联营,小批量生产东风车钢板滑块、拖车挂钩后衬套、弹簧座片、北京212飞轮壳、正时齿轮等配件。
  第六节 建材工业
  张掖自〔西汉〕以来,历朝诸代注重建筑,寺庙碑塔遍布城乡,木雕石刻比比皆是,建材生产历史悠久。〔民国〕时期,建筑材料生产方式沿袭清朝,无大的发展。〔民国〕35年,张掖县仅有两座砖瓦窑,年产青砖22万块。高台、临泽、山丹县砖窑,生产时断时续。
  共和国成立后,建材工业逐步崛起。1956年国家投资60万元,建成“张掖平原堡砖厂”(今张掖地区建材总厂),年产青砖200万块。1958年建成山丹县水泥厂,是年生产低标号水泥5300吨。1971年山丹县水泥厂扩建为“地区山丹水泥厂”,生产水泥6100吨。此后,张掖、临泽、民乐、高台县建成小水泥厂,1975年全区水泥产量3.2万吨。1978年以后,一批建材新工艺、新厂家相继建成,国有建材工业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地区支柱产业之一。
  1995年,全区国有建材企业7家,职工4047人,固定资产原值7216万元。主要产品有:水泥、砖瓦、釉面砖、陶瓷、石膏板、木制品、石材、钢塑等八大系列,近30个品种,完成产值6298.5万元,实现利税574.4万元。
  一、砖瓦
  “秦砖汉瓦”,古今闻名。汉朝区内烧制青色条砖、方砖、花砖、子母砖。此后历代砖瓦生产沿用手工操作,生产水平低下。共和国成立后,砖瓦生产逐年发展。1950~1953年,年产砖由31万块增至53万块。“一五”期间,临泽、张掖两县新建砖窑24座,年产青砖700万块。1956年兴建平原堡砖厂,经4年扩建,年产砖3400万块。1962年机平瓦问世;“山丹县清泉公社砖瓦厂”“张掖县手工业联社砖瓦厂”建成。70年代,随着基建规模扩大,砖瓦生产迅速发展,临泽农场砖厂、张掖县城建局砖厂、张掖农场砖厂、山丹军马场砖厂、高台县砖厂相继建成。到1985年砖产量达42466万块。平原堡砖瓦厂生产的红砖、红瓦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荣获省“砖瓦行业质量优等企业”称号。1990年,张掖市砖瓦厂夺得全国砖瓦行业检查评比优等产品第一名,红砖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95年全区砖产量5亿多块,比1980年增长2倍。
  1995年,全区国有建材企业为张掖地区平砖厂、张掖市砖厂2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68万元。生产红砖9738万块、“瓦1300万块,完成产值2462.8万元,实现利税223.8万元。红砖、红瓦以高强度、耐严寒、抗腐蚀畅销省内外。
  二、水泥
  水泥是区内的新兴工业。1958年先后兴办山丹县水泥厂、张掖市廿里堡水泥厂、临泽县倪家营水泥厂,土法生产低标号水泥6061吨,因产品质量差,于1961年相继停产。1971年组建地区山丹水泥厂,年设计能力3.2万吨。是年张掖、临泽、高台、民乐县相继建成小水泥厂,1975年,全区水泥总产量3.21万吨。1978年后,采取多方集资,引进技术、扩建改造、优化管理、提高质量等举措,有力地推动水泥工业的发展。1980年,5个国有水泥厂年产水泥6.98万吨,形成固定资产原值672.82万元。1982年,地区山丹水泥厂投资49.6万元,改1号普窑为∅2.2×8.5米液压传动式机立窑;1984~1985年投资150万元,新建一座∅2.2×8.5米塔式机立窑,年产水泥能力达8.8万吨。至1986年,张掖、临泽、民乐县水泥厂全部实现机立窑作业,是年生产水泥11.52万吨,完成工业产值575.98万元,产品合格率达100%。1985年省计委批准兴建“张掖白水泥厂”,投资606万元,1987年动工,由江苏省张家港市承建,1988年12月投产,年生产能力2.5万吨,至1989年生产白水泥632吨,因产品价格昂贵而滞销,被迫停产。1993年,地区山丹水泥厂建成一条机械化水泥生产线,年设计能力12万吨,兼并地区白水泥厂,建成8万吨机立窑水泥生产线;民乐、临泽两县水泥厂,改建后分别形成4万、3万吨年生产能力。至此,全区国有水泥企业设计总能力达39万吨,是年生产水泥19.69万吨,占全区水泥总产量的54.6%。水泥散装率达40%以上,地区山丹水泥厂多次被评为“发展散装水泥先进企业”。地区山丹水泥厂、张掖市水泥厂引进高新技术,实现微机配料生产。产品由单一的矿渣水泥发展到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普通硅酸盐R型等5个品种,远销新疆、青海、河南、内蒙、宁夏等省(区)。
  1995年,地、县国有水泥生产企业有职工1486人,固定资产原值5017万元,生产425#、525#等型号水泥19.28万吨。完成工业产值3825.7万元,实现利税417.5万元。
  三、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材工业,是“六五”至“八五”期间,在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引进新技术、新工艺而发展起来的,开发的新产品主要有陶质、木质、钢质、塑质、石质等5个系列产品。
  (一)陶质新型材料
  【釉面砖】区内有3个厂家,生产建筑物内墙砖、外墙砖、地板砖、装饰砖等5大类近百个花色品种。1995年生产各类釉面砖30.27万平方米。
  1982年,东水泉煤矿利用矿区优质高岭土,制成陶瓷釉面砖。1988年投资232万元,建成推板窑,生产内墙砖4.5万平方米;经“八五”期间扩建改造,生产规模达15万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内、外墙砖6种规格20多个花色品种,获“93兰交会科技成果优秀产品奖”。1985年地区建材总厂建成码复式隧道窑,年产黏土釉面砖5万平方米,填补省内空白,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引进广州新技术,投资600万元,建成滚道窑墙地砖生产线,年产高强地板彩釉砖30万平方米,产品档次高、质量好,规格、花色品种齐全。山丹陶瓷厂“八五”期间投资280万元,建成1座断面隧道窑,年产日用陶瓷20多万件,釉面砖10万平方米。到1995年,全区陶质釉面砖生产能力达55万平方米,是年生产各类釉面砖30.27万平方米。
  (二)木质新型材料
  【填充胶合板】1988年,地区建材总厂从宁夏引进填充板生产技术,投资99.8万元,翌年建成年产6万平方米生产线。1991年投资82万元,建成年产80吨尿醛树脂胶、2万套木门柜、1000立方米刨花板3条生产线。1995年生产胶合填充板6.31万平方米。
  【人造板】有细木工板和中密度纤维板两大类。1993年,地区行署林业处筹措资金5500万元,筹建年产细木工板5千立方米、干法纤维板8千立方米的人造板厂。1994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考察核定,该项目规模调整为年产细木工板5千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1.5万立方米,分两期建成。1995年底,第一期工程中密度纤维板投产。
  (三)石、钢新型材料
  【石质材料】有大理石、花岗石两大类。“八五”期间,山丹县引进技术,加工花岗石板材,产品“山丹红”板材及荒料运销沿海一带。
  【钢塑质材料】有钢门窗、防盗门、铝合金门窗、彩塑门窗等4大类。钢质门窗、防盗门,主要由省轻工机械厂、地区农业机械厂、收割机厂生产;彩塑门窗、铝合金门窗由张掖市轻工机械厂生产。
  (四)其它建筑材料【石膏装饰板】1985年,临泽县建成年产5万平方米石膏装饰板生产线,以雪花石膏为主料,加玻璃纤维、胶粘剂、改性剂压制而成,花色规格品种繁多。
  【水磨石板材】由各建筑单位在施工现场浇制或专业厂家预制。用普通混凝土做底层,以白水泥和彩色米石做面层,经成型、研磨、养护、抛光而成,规格、花色因需而定。主要产品有水磨石地板砖、窗台板、水池等。
  【预制构件】70年代,地区建筑公司、邮电局电杆厂、张掖市建筑公司等单位先后建立水泥预制厂。主要产品有预制应力圆孔楼板、混凝土隔板、各种规格的混凝土方块、菱镁系列产品、水磨石构件系列、电杆等。1987年地区预制构件厂获准生产钢筋混凝土方块,成为全区惟一具有国家颁发《生产许可证》的预制构件厂家。1990年,圆孔楼板获省建委“优质产品”称号。
  此外,还有涂料、玻璃、石灰、石砂砌块等。张掖市光华涂料厂,年产各色涂料1000吨。1958年兴建的山丹玻璃厂,1988年停产。地区造纸厂用炉渣加少量水泥压制成灰砂砌块,年产1.26万立方米。
  四、重点企业
  【张掖地区建材总厂】原名“平原堡砖瓦厂”,是“中华老字号国有企业”,占地面积6.6平方公里。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二位,为全国50家大型砖瓦生产企业之一,产品黏土红砖、红瓦均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厂设14个职能科室,下辖长城砖厂、大厦砖厂、墙地砖厂、砖瓦厂、机械修造厂5个生产单位和新型建筑材料厂、兴盛建筑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园艺场4个集体所有制经营单位。1995年,有职工1419人,固定资产原值1985万元,年产红砖9168万块,红瓦1300万片,釉面砖2.1万平方米,胶合填充板6.31万平方米,完成工业产值2354.8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981万元,利润55.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808元/人。
  1956年甘肃省工业厅筹建平原堡砖瓦厂,是年生产青砖200万块。1960年底建成42门轮窑4座,生产能力1.2亿块。1964年,安装150型、601型砖机6台,往复式压瓦机2台,实现机械化制坯;红砖产量达3040万块,红平瓦700万片。1969年下放地区,1972年采用内燃焙烧技术,提高砖、瓦质量。1973年以后,试制成双出口挤瓦机,双出口砖机,挤出瓦/台时产量3300片,红砖台/时产量12万块。1976年建成小断面6间隧道窑生产线。1977年购进W1001型挖掘机,自制各种设备88台(件),建成运土生产线7条,基本实现原料土采运机械化。1980年加速技术改造,建成2条硬塑挤出瓦生产线,年产量提高1500万片。1985年投资74万元,建成年产5万平方米釉面砖生产线。1988年投资79万元,建成胶合填充板生产线,年产6万平方米。1990年更名“张掖地区建材总厂”。1991年建成年产尿醛树脂胶80吨、木门柜2万套、刨花板1000立方米生产线。1995年,投资600多万元,建成年产30万平方米陶瓷彩釉墙地砖生产线和1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新增产值1900万元,利税680万元。复垦土地发展果园1800亩,年产水果150万公斤。1993~1995年开发新产品8种,砖、瓦畅销河西地区,远销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
  【地区山丹水泥总厂】位于山丹县城东郊,下辖“张掖水泥分厂”(原地区白水泥厂)位于张火公路3公里处,占地面积29.7万平方米。总厂内设6个科室,原料、生料、烧成、制成、机电等5个车间和化验室、汽车队。1995年职工684人,设备162台,固定资产原值2166万元,生产普通硅酸盐、硅酸盐425#、525#水泥9.27万吨,完成工业产值2275.1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785.2万元,利税173.5万元。
  1958年兴建“山丹县水泥厂”,设计年产普通硅酸盐水泥3.2万吨。1969年扩建改造成立“张掖地区山丹水泥厂”,1971年投产,生产水泥6000余吨。1971~1980年,生产水泥21.8万吨。自1982年开始,进行3次技术改造,到1985年投资301.07万元,形成8.8万吨的年产能力,是年生产水泥6.53万吨,完成工业产值332.8万元。从1984年开始,发展散装水泥,建成8座775立方米散装水泥库,购买8辆散装水泥车。1991年改造扩建1号机立窑,年产能力提高到12万吨。1992年兼并原地区白水泥厂,自筹资金400余万元,改造、扩建为硅酸盐水泥生产线,1993年投产,年产能力8万吨。总厂水泥年生产规模达20万吨,出厂水泥合格率达100%。1987年省建材局授予“省建材工业先进单位”称号。“河西牌”425#、525#普通硅酸盐和硅酸盐水泥,远销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区。
  第七节 化学工业
  据《重刊甘镇志·兵防志》载:“甘州左卫派办..水胶十五斤八两。”说明明朝以前已有水胶生产。〔明〕〔清〕时期,山丹县老军硖口村民土法熬制火硝,加工黑色火药。〔民国〕时期,张掖县年产皮胶1500多公斤;有肥皂作坊3家、碱胰子作坊8家,年产碱胰子2500多公斤,土腊1000多公斤。陈德乾生产的碱胰子,去污力强,驰名陕、甘、宁、新等省区。
  共和国成立后,化学工业逐步崛起。1950年,张掖有肥皂作坊32家,年产洗衣皂、碱胰子1500多公斤,条皂8000多块,土腊2500多公斤。1958年,兴建年产5000吨细菌肥料厂、2000吨合成氨化工厂以及日用化工、橡胶制品、塑料制品、中药材加工、炸药等一批小化工厂。张掖市土法上马建成各类化工企业160多家,1961年后大多停办。70年代初,大办地方工业,全区兴建化肥厂6家;芒硝矿、磷矿、塑料厂各1家。1975年,化工企业发展到10家,固定资产原值718.94万元,职工1412人,产值698.73万元,实现利润6.43万元,主要生产碳氨、磷肥、硫酸、芒硝、塑料制品和磷矿石等产品。80年代,化学工业在改革中发展,1980年新建“张掖地区芒硝矿联合公司”和“张掖地区山丹化工厂”。1982年地区化肥厂由亏损大户变为盈利大户,实现利润30万元。1984年高台县盐化公司建成。至1990年,化工企业发展到15家,完成产值6686.75万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11.75%,比1975年增长8.57倍,实现利润526.56万元,增长80.89倍。生产合成氨22494吨,硫化碱1.46万吨,Pse(磺化酚腐殖酸铬)泥浆助剂735吨,炭黑834吨,硫酸11732吨,混配肥2280吨,粉精盐18606吨,无水芒硝10448吨。90年代,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1994年完成工业产值10815.7万元,实现利润12万元。1995年有化工企业13家,固定资产原值28343.5万元,职工380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5人;完成工业产值11796.6万元,比1990年增长76.42%,实现利润485.3万元。主要产品:尿素44076吨,合成氨46012吨,碳酸氢铵49305吨,磷肥10250吨,硫化碱6522吨,Pse泥浆助剂1050吨,红矾钠934吨,炭黑256吨,粉精盐8088吨,葡萄糖1368吨,农药453吨,硫酸5040吨。
  一、化肥
  1958年张掖专署投资3万元,建成“细菌肥料厂”,年产固氮菌液5000吨;张掖市投资10万元,建成“张掖市化工厂”,年产合成氨2000吨。1959年化工厂停办,细菌肥料厂并入张掖市综合化工厂,主要生产土化肥、细菌肥及肥皂、矿蜡等。1961年除日用化工外,其余部分停产。1965年筹建“张掖专区化肥厂”,1970年10月一期工程竣工。70年代初,建成张掖、山丹、高台、民乐、临泽县磷肥厂,磷肥年生产能力6万吨。1975年全区有化肥生产企业6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71.21万元,职工1150人,完成工业产值508.85万元,亏损30.2万元。1978年民乐县磷肥厂停办,临泽县磷肥厂间歇生产,翌年高台县磷肥厂转产复合肥。1980年,化肥生产企业调整为4家,完成工业产值590.41万元,实现利润0.05万元。1987年,地区化肥厂扩建改造,合成氨年生产能力2.5万吨,碳酸氢铵生产能力8万吨;山丹县磷肥厂转产;化肥生产企业减为3家,完成工业产值1428.51万元,实现利润256.21万元;生产合成氨22494吨,磷肥31180吨,混配肥2280吨。1991年地区化肥厂建成4万吨尿素生产线,1995年筹建6万吨尿素生产线。至1995年,全区化肥厂3家(不含山丹军马局磷肥厂),固定资产原值16921万元,主要生产设备401台(件),职工1316人;主要产品有3大类5个品种,年产尿素44076吨,磷肥10256吨,复合肥2250吨,合成氨46012吨,碳酸氢铵49305吨;完成工业产值6322.6万元,实现利税534.5万元。
  【张掖地区化肥厂】位于张掖市西环路180号,占地10.09万平方米。1965年筹建,投资420万元,1970年6月建成投产。初设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3000吨,碳铵8000吨,是年生产合成氨3896吨。1972年,投资32万元,新购2台∅1400厘米煤气发生炉,2台18立方米空气压缩机,4台270立方米/小时立式氢氮气压缩机等,日产合成氨提高到32吨。1977年9月二期工程竣工,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8000吨。1983年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当年实现利润81万元,省政府授予“企业整顿和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并投资108万元,对碳化塔、压缩机、循环机、造气炉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1984年实现利润104.3万元,跨入全国100家化工先进企业行列,荣获“甘肃省先进企业”称号。1987年,投资32万元,建成年产1000吨纯碱分厂;投资733万元,建成联合厂房、造气厂房,新增2台M型压缩机,1台造气炉;生产合成氨15895.7吨,碳酸氢铵60710.2吨,完成工业产值948.9万元,实现利润181.78万元;筹资587万元,继续扩建改造,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2.5万吨,碳酸氢氨达8万吨。1988年,引进北京软科技制作多元微肥技术,年产能力20吨,产品荣获“北京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91年投资2862万元,建成4万吨尿素生产线;1995年进行6万吨尿素项目的筹建工作。
  1995年有职工927人,投资8731.6万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144亿元,完成工业产值5039.6万元,实现利税426.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4364.6元/人。是年生产合成氨40612吨,碳酸氢铵49305吨,尿素44076吨。化工部授予“全国化肥生产先进企业”称号;“祁连牌”尿素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碳铵荣获“部优产品”称号;被省石化局表彰为“学吉化先进单位”,“‘八五’企业管理先进单位”,“完成‘八五’计划先进单位”;被中共张掖地委、张掖地区行署评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二、农药
  1992年3月,张掖农药厂筹建,总投资5500万元,1994年3月建成。位于张掖市东北郊工业开发区,占地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140平方米,铺设各种管道50万米,安装主要设备1960台(件)。被化工部确定为“全国50家农药骨干企业定点生产厂家”之一,设计年产各种农药800吨。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和产品质量检测装置,产品采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检测分析,质量稳定可靠。甲胺磷、氧化乐果、灭多威三大主体产品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产品合格率达100%。1994年生产各种农药214吨,完成产值880万元,利润9.9万元。1995年职工515人,固定资产原值5908万元,完成产值2028.4万元,利润20万元,生产各种农药453吨。
  产品主要有: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25%氧化氰菊酯乳油、50%复果乳油、20%灭多威乳油、25%杀蛉王乳油、25%溴氧菊酯乳油、70%甲胺磷原油、70%氧化乐果原油、10%草甘磷水剂、10%苹磺隆可湿性粉剂、45%阔叶灵乳油、90%旱增灵水剂等。产品远销北方10多个省(区)。
  三、其它化工
  有硫化碱、盐硝、塑料制品等16个产业,13个厂家,20多个大类,60多个品种。1995年,有职工2487人,固定资产原值11422.5万元,完成产值4045万元,利税422万元。
  【硫化碱】1982年,地区筹集资金200万元,把原山丹铁厂改建成地区山丹化工厂,年产硫化碱500吨。后几经技改,1986年生产能力达1.2万吨。1992年投资440万元,在高台县建成年产6000吨的硫化碱分厂,全厂总生产能力达到1.8万吨。1995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26万元,职工624人,生产硫化碱6522吨,完成产值731.1万元,实现利税72万元。
  【红矾钠】1988年张掖市选矿厂与河南省济源县福利无机化工厂、张掖市三闸乡东泉村联合投资230万元,建成“张掖无机化工厂”,年产红矾钠能力1500吨,当年生产367吨,因产品滞销而停产。1989年,地区山丹化工厂建成红矾钠生产线,因产品滞销,当年停产。
  1990年“民乐县铬盐厂”建成,总投资760万元,红矾钠年产能力1200吨,当年生产327吨。后因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累计亏损317.3万元。1995年价格回升,生产红矾钠934吨,完成工业产值731万元,实现利税62.8万元。
  【硫酸】1970年“张掖县磷肥厂”建成年产硫酸400吨土法生产线。1971年扩建改造为水洗净化新工艺,年生产能力达5000吨。1987年增添设备,生产能力达1万吨。1995年生产5040吨;是年,张掖市有色金属公司1万吨硫酸生产线建成投产。
  【亚硫酸铵】1976年张掖县磷肥厂投资6万元,购置尾气回收器,回收硫酸车间排放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建成100吨液态亚硫酸铵生产线。1979年投资10万元,改建为固体生产线。1995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生产5022吨。
  【氟硅酸钠】1988年3月张掖市磷肥厂投资4万元,添置废气回收装置,回收磷肥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气,建成年产100吨氟硅酸钠生产线。1995年生产12吨。
  【硫酸锰】1989年张掖市化工总厂投资50万元,建成年产5000吨硫酸锰生产线。因产品滞销,1992年停产。
  【硫酸铝】1988年地区东水泉煤矿利用采煤伴生矿——高岭土,与兰州大学化学系联合研制成功酸法生产硫酸铝,1993年通过中间试验;1994年投资460万元,在张掖市东北郊工业开发区筹建硫酸铝厂,年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
  【炭黑】1977年山丹县投资99万元筹建炭黑厂,设计年产能力1000吨,1980年建成投产,生产100吨。1987年,自行设计1500吨圆筒状三段炭黑新工艺生产线,列入省“星火计划”项目,投资70万元,翌年建成投产。高耐磨炭黑、中超炭黑均达国标,日产7~10吨,合格率98%。1995年职工89人,形成固定资产原值404万元,设备42台(件),年产量256吨,产值70万元,产品远销宁夏、陕西、新疆等地。
  【磺化酚腐殖酸铬(pse)】1985年山丹县磷肥厂引进西南石油学院的泥浆处理剂——磺化酚腐殖酸铬生产技术,投资105.5万元,建成“山丹县龙首化工厂”,年产pse泥浆助剂1000吨。1988年生产450吨。1995年有职工123人,形成固定资产原值467万元,生产1050吨,产值443万元,实现利润1.9万元,产品销往玉门、新疆油田等地。
  【葡萄糖】1990年临泽县多方筹集资金2300万元,兴建“临泽县葡萄糖厂”,1992年建成年产注射葡萄糖1000吨,口服葡萄糖500吨,工业草酸1000吨生产线,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1993年生产注射、口服葡萄糖842.27吨,工业草酸196.35吨,完成工业产值522.2万元,实现利税3.6万元。1994年投资160万元扩建改造,葡萄糖年生产能力达2000吨;研制成功多维葡萄糖和食用酱色;生产注射葡萄糖406.53吨,口服葡萄糖837.52吨,工业草酸45.98吨,多维葡萄糖5.96吨,食用酱色36.43吨。“雪洋”牌葡萄糖荣获“94乌兰巴托国际工商贸产品博览会”金奖。到1995年,总投资617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163万元,主要生产设备52台(件);职工412人,完成产值757万元,实现利税25.9万元。产品销往湖北、湖南、山东、河南、新疆、宁夏等省、市。
  【盐硝】高台县贮量丰富,产盐历史悠久。据《三国志》载,当时已有开采。〔明〕〔清〕以后,开采趋于规范。
  共和国成立后,盐硝生产逐步扩大。1972年高台县盐池乡筹建芒硝矿,1978年投产,生产芒硝3300吨,产值19.8万元,盈利3万元。1985年7月,高台县与核工业部七九六矿联营开发盐硝,筹建“高台县盐化股份公司”,一业为主,综合开发,总投资1875.5万元,1987年建成;公司设县城解放南路,元明粉厂、粉精盐厂设高台火车站,八五硝矿、盐硝矿设盐池村,总占地面积848.5万平方米。1988年生产原盐1.5万吨,水硝2.45万吨,八五硝3000吨,粉精盐6900吨,元明粉123吨,产值143.3万元,实现利税2.4万元。1989年国营七九六矿退出,由高台县经营。1990年公司对硝盐矿东大池进行技术改造,投资148.4万元,建成盐滩田113亩,硝滩田173亩,苦卤池70亩。1993年开发西大池,投资285.4万元,建成硝田469.3亩,卤田385亩,苦卤池57亩,坑盐田152.4亩,打淡水井6眼。到1995年,公司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40.5万元,职工379人,实现利润23.7万元;是年生产粉精盐8088吨,元明粉32.5吨,风化硝3300吨,固体硝6000吨,完成产值731.2万元,利税116万元。
  【磷矿】1973年山丹县在合黎山旋帽头顶建成青井子磷矿,1977年省石化厅投资85万元,新建浮选车间,年产磷矿石6000吨,选矿4000吨。因矿石含磷量过低,1979年停产。
  【日用化工】区内有日用化工厂3家,主要生产肥皂、润面油、洗头膏、卫生香、矿蜡等。
  1950年,张掖县有制香业48家,从业72人,拥有资金922万元(旧币),年产卫生香1050公斤;从事肥皂制作的32户。1956年组建合作组,1958年转为合作工厂,1960年并入化工厂。1962年化工厂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下马,分设日用化工社,生产肥皂、香、蜡等产品。1972年改建为“日用化工厂”,新增甘草膏等产品。1978年移交城关镇管理,职工31人,年产润面油8.35万筒,皮带蜡6.07万筒。1995年生产蜡烛4600箱,完成产值177.8万元,利润6.4万元。1970年张掖县人民北街10名家庭妇女集资创办小型化工厂,生产皮带蜡。1984年临泽县城关镇创建“蜡烛厂”。
  【塑料制品】70年代初起步,后渐成规模。1971年张掖县建起“塑料厂”(集体);1985年张掖县城关镇建成塑料厂,不久转产。1989年山丹县建成塑料厂,翌年生产塑料制品8.8万件。1992年临泽县建成“塑料包装制品厂”,主要生产85~1250克PVE、PE、PP和60克以下的各种注塑产品。到1995年,张掖市塑料厂正常生产,其他厂家时停时续。
  【橡胶】1969年张掖县投资2万元,在人民南街自行车修配合作社安装设备,修补、翻新汽车轮胎。1973年投资4万元,建成“张掖县轮胎翻新厂”,时有职工14人,年翻新轮胎900余条。1976年投资11万元,厂址迁青年东街94号,建筑面积1919平方米;主要修补、翻新汽车轮胎,新开发橡胶三角带等产品;1987年投资8.5万元,建成食用明胶生产线,翻新轮胎1151条,生产橡胶产品14万件,完成产值34.5万元,利润3.3万元。1990年,拥有固定资产55.8万元,职工48人,翻新轮胎1651条,生产橡胶三角带等制品17.5万件和明胶等。1993年由张掖市轻机厂兼并。
  【涂料】1984年张掖市青西小学校办工厂筹集资金5万元,建成“张掖市青西涂料厂”,生产涂料5吨。1985年张掖市第三汽车运输队建成年产200吨的“光华涂料厂”属集体所有,生产131吨,产值9.3万元。1986年民乐县建成“涂料厂”,年产能力,300吨。1987年,张掖市青西涂料厂转为涂料、化工、塑料制品等生产。1988年,张掖光华涂料厂扩建改造,年产量达429吨,完成产值27.89万元,实现利税10.8万元;1994年生产涂料959吨,完成产值77万元,利润9万元。1995年,民乐县涂料厂生产涂料68吨,完成产值8万元。
  第八节 铁木器具加工
  一、日用五金
  制作历史久远,主要集中在城镇、集市。〔民国〕时期金银制作有戒指、手镯、耳环、簪子、项圈等首饰;铜锡铁皮制作有盆、锅、茶壶、酒壶、水桶、油灯等;铸造铁炉、锅、鏊、犁铧、火盆,锻造镰、锄、铡、刀、斧、锨、骡马铁掌等生产、生活用品。
  共和国成立后,日用五金制造业逐步发展。1950年张掖县有银、铜、锡匠39家,熟铁业64家,铸造业18家。全区日用五金业200多家。1965年组建“张掖县五金修配厂”,翌年高台县建起五金厂。主要生产铁锨、锄头、铲等小农具和生活日用品。此后建成“张掖县城关镇铁木器厂”,民乐县、山丹县五金厂,主要生产铁锅、挂锁、架子车内外挡、轴头、轴碗、钢球等产品。70年代,建起小五金制品企业6家。1970年,高台县建成“城关镇五金厂”。1972年张掖县组建标准件厂,年产各种标准件104万件;张掖县劳动街7名工匠和3名家庭妇女兴建小五金厂,后改为“城关镇日用五金厂”。1973年张掖县兴建锅厂,年产锅1万口;临泽县建成五金厂,生产铁车配件、火炉、小农具等日用品。1974年省轻工厅贷款30万元,在张掖建成锁厂,定点生产民用锁、弹子锁、抽屉锁和自行车锁等产品。到1979年,全区有金属制品企业8家,职工962人,产值279.03万元,实现利润13.87万元。1981年建成“张掖县拉链厂”,年产拉链能力100万米,1986年停产。1984年张掖锁厂停产,转为甘草浸膏生产,更名为“张掖市中药提炼厂”。90年代初,部分日用五金产品因质量不高被现代工业、大市场所代替,五金制作业逐渐滑坡。至1995年,全区五金加工业只有6家,从业人员仅334人,完成产值945.6万元,利税45.6万元。生产镔铁制品63吨,铁锅33.7万口,包装钢桶1.3万只,三轮车242辆,金属门窗1000平方米。
  二、电信制品
  电信制品是80年代后期起步的新兴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发展。1987年1月,投资103.2万元,兴建“高台县电线厂”,建成“铝芯橡皮线和裸铝线生产线”,各种生产设备97台(件),拥有固定资产177万元,职工103人,年产能力2000万米。主要生产铜、铝电线9个系列,86个规格品种。1995年生产各种规格电线168.43万米,完成工业产值367.6万元。1987年张掖拉链厂筹资9.8万元,建成“铝芯聚乙烯绝缘电线生产线”,产品有铝芯、铜芯、铁芯,分单芯、双芯等6种规格型号,年产能力92万米,1993年停产。
  三、木材加工
  1960年以前,木材解板下料和推、刨、凿等均靠手工操作。此后,各县木器厂先后添置电动截锯、平台带锯、跑车大带锯等机具,实现板条加工机械化。部分企业实现推、凿、钻等作业机械化。1971年后地区建筑公司投资10万元,建成“木材加工厂”;地区森林管理局投资10万元,在祁连山大依玛隆建成“制板厂”。1986年张掖市奶牛厂筹资2.5万元,建成“城关镇木材加工厂”。90年代,各县(市)集体、个体木材加工厂、部遍及城乡,全区年加工各种规格的板材约1.5万~2万立方米。
  四、木器制作
  〔民国〕时,木器制作主要有桌、椅、箱、柜、床、蒸笼、桶及车、犁、耙、耧等生活、生产用具。〔民国〕37年,张掖县有木器加工铺58家。
  共和国成立后,木器制作业发展较快。1953~1985年,建成临泽、高台县木器社。1956年张掖建成木器社、木器制造社和箩笼生产合作社,1958年3社合并,转为“国营张掖木器厂”,1962年重新划归集体。是年,高台、山丹、临泽县均建成集体所有制木器厂。1969年全区4家木器厂产品达30多种,生产农具1.86万件,木制品1.7万件。70年代,各县城关镇和部分街道分别组建木器加工组。1975年生产小农具4.59万件,日用木制品10.14万件。80年代后,木器制作业在改革中前进,1984年张掖县木器厂更名为“张掖县家具厂”。1985年,全区二轻系统木器加工企业3家,总投资186.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50多万元,完成产值277.5万元。此后家具市场开放,浙江、四川等外地木工大量涌入,制作新潮家具,工艺精细,款式新颖,价格便宜,区内木器加工业受制,发展较为缓慢。1995年,张掖、山丹、高台3家县(市)属木材加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9万元,职工312人,主要设备187台(件),完成产值367.6万元,利润4.3万元,生产各种木制品2.5万件。高档桌、柜、箱、床、沙发、椅、组合柜等产品美观适用,畅销嘉峪关、玉门等地;是年全区国营铁木器加工业10家,职工743人,拥有固定资产886.6万元,完成产值1563.6万元,实现利税81.9万元。
  第九节 食品工业
  境内新石器时代的山丹四坝遗址出土石磨表明,新石器时代区内已使用石磨加工面粉,以后发展成为水打磨、石碾等。〔明〕〔清〕时期,食品加工生产趋于作坊化。〔民国〕时期,食品工业门类日趋齐全,除粮油加工外,还有糕点、醋、酱油、豆腐、挂面、粉条、米糖、麦芽糖、酿造、肉食等数10种。
  共和国成立后,食品工业向多门类、高档次、系列化发展。50年代建成肉类加工、副食品加工企业各4家;60年代建成4家面粉厂,3家食用油加工厂;70年代,扩建改造生产规模,新建肃南县乳品厂;80年代,食品工业在深化改革中迅速崛起。1985年有食品工业企业26家,固定资产原值2111.1万元,职工1823人,实现产值4256.1万元,利税384.28万元。80年代后期,发展白酒生产企业5家(不包括中央、省属企业2家),粉丝生产企业2家,制糖业1家、玉米淀粉1家。1990年有食品工业35家,固定资产原值13557万元,职工5192人,产值达18151.86万元,实现利税1480.2万元,新增产品有:丝路春、滨河、塞乡、昭武系列白酒,白砂糖、酒精、颗粒粕、玉米淀粉、粉丝等,销往全国各地。糖、酒、脱水蔬菜等产品部分销往国外。90年代以后,优化产品结构,开发玉米酒精、番茄酱、麦芽、果汁饮料等产品。1995年,拥有固定资产39364.1万元,职工704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42人,管理人员722人),完成产值24599.4万元,实现利税4820.5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4.77倍和11.5倍。加工大肉249吨,面粉31860吨,植物油4545吨,各种饲料10332吨,白酒8868.5吨,白砂糖16724.7吨,玉米淀粉14488吨,奶粉497吨,粉丝2100吨,各种饮料368吨。
  一、肉类加工
  50年代初期,张掖县有屠宰户58家,全区有200多家,从业300多人。肉类生产以屠户为主,肉食加工主要以炒、烤、熏、卤等方式供应市场。1953年,张掖县食品公司组建国营屠宰场。1956年,高台、临泽、山丹县国营屠宰场建成,翌年建起“民乐县国营食品厂”。1973年,各县食品公司在农村公社所在地设立“肉食供应站”和“屠宰场”。1977年省上投资200万元,在张掖火车站西南建成中型冷藏库。1980年国家先后追加投资475.5万元,在冷库的基础上建成张掖地区肉食联合加工厂(简称“肉联厂”),隶属省食品公司,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56.8万元,承担全区猪、牛、羊等畜禽的收购、屠宰、冷藏、综合加工、调拨、调剂余缺及副产品加工等任务;1985年划归地区商业局管理。是年,肉类加工企业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经济效益普遍提高,张掖、山丹、民乐、高台县屠宰场扭亏为盈;全区6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18.8万元,职工470人,完成产值120.3万元。1987年,地区肉联厂实行一业为主,综合经营;所属种鸡场二期工程竣工,形成年饲养蛋鸡5万只,年产孵化蛋50万枚,商品蛋50万公斤,种蛋20万枚;改建年产300吨罐头厂,新建年产600吨面粉厂、300吨榨油厂、100吨饲料加工厂和500吨酱油、醋车间,扩大貂、狐、鸽的养殖能力,增设4个销售网点,实行多种经营,实现扭亏为盈;1988年完成工业产值412.21万元,利润11.03万元。1990年,省上取消计划调拨冻肉补贴,肉类市场放开,个体商贩、屠户参与市场竞争。全区6家肉食加工企业,经营锐减,完成产值1793.06万元,亏损144.16万元。1992年,地区肉食联合加工厂投资106万元,建成日宰100头牛的屠宰生产线。1994年,山丹、民乐、张掖3县(市)国有屠宰场停产,地区肉联厂处于半停产状态;全区时有地区肉联厂、临泽县屠宰场、高台县食品公司3家肉食加工厂,固定资产原值697.3万元,职工282人,产值515.5万元,亏损296万元。1995年地区肉联厂濒临破产,由张掖糖厂兼并;投资115万元,新建速冻食品生产线,当年试产速冻食品、蔬菜50吨,亏损146万元。
  二、副食加工
  副食生产历史悠久。清朝以后,各县城和主要集镇均有副食品加工作坊,生产各式糕点、米糖、醋、酱油、豆腐、挂面、酿皮、粉条等产品,形、色、味俱佳,其中张掖县生产的蛋清挂面闻名遐迩。〔民国〕30年有作坊15家,年产20多万斤;驰名河西的果丹皮,年产量4500多斤。
  1949年,张掖县有糕点作坊13家,从业人员63人,拥有资金3858万元(旧币);制醋作坊60家,拥有资金209万元(旧币)。临泽县有点心铺两家,醋坊醋铺6家。高台县有“义生和”作坊生产糕点;山丹、民乐县均有豆腐、粉条、糕点等作坊。1956年,高台、临泽县建成食品加工社(厂),生产各种糕点、糖果。1958年,高台县将食品社改建为国营食品加工厂,开发酱油、醋和冰棍等新产品。张掖县将糕点、食品和杂货公司经营的食醋酿造部、酱油酿造厂、豆腐商店合并,组建张掖县综合食品加工厂,是年生产糕点281.6吨,酱油770吨,食醋115.5吨。山丹县投资28.3万元,建成国营山丹食品加工厂,生产酱油、味精、糕点、糖果和冰棍,年产量2000吨。70年代初,民乐、肃南两县先后建成食品加工厂,主要生产糖果、桃酥、食醋、酱油等产品。1972年,临泽县食品厂搬迁扩建,建成糕点、酱油、醋、冷饮、豆制品、罐头6个车间,生产各种点心、饼干、面包、豆腐、粉条、汽水、梨汁、香槟、冰棍等60多个产品。1980年,张掖县食品厂研制成功已失传的张掖传统产品——南酒,有健脾、开胃、利湿、补益之功效;1984年,试制成功甲级酱油和五香醋,被地区行署授予“全区先进企业”称号。是年民乐食品厂扩建,购置红外线烤炉、饼干成型机、调粉机、面粉机、冰棍制冷机、打蛋机等设备26台,年产各种食品2100吨;张掖市粮食局建成“张掖粮油食品公司”,生产挂面和饮料。1985年,副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家,固定资产原值164.9万元,职工365人,生产糕点17.1吨,产值259.8万元,利润43.5万元。其中,张掖市食品厂,产值162.8万元,利润35.5万元,生产食品130多种,在甘肃食品评展会上,有6种糕点分别被评为全省第一、二、三名,是年8月,国家卫生部、商业部、轻工部等8部局和全国总工会授予“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先进单位”称号。1990年全区7家企业有固定资产原值421.92万元,职工383人,生产各种糕点926.37吨,罐头3.8万瓶,产值600.6万元,利税38.45万元。90年代初,重点开发高附加值和出口创汇产品。1990年张掖市食品厂投资77.6万元,新建年产3200吨食醋生产线,酱油车间扩建改造,新建膨化雪糕生产线。1991年张掖市和甘肃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合资兴建“张掖番茄酱厂”,总投资1549万元,番茄酱年产能力3000吨,是年完成工业产值528.9万元,生产番茄酱2000多吨,出口日本、意大利1025吨,创汇410万元。1993年山丹建成天然食品开发公司,固定资产原值460万元,职工156人,生产黄参果茶、黄参果脯、黄参蜜饯、黄参口服液、黄参原粉等系列产品。1994年,全区有食品加工企业10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65.7万元,职工630人,完成工业产值1914.4万元,实现利税140.1万元。1995年,张掖番茄酱厂收归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区内副食品加工企业减为7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29.1万元,职工348人,完成产值857.9万元,实现利税41.5万元。
  三、粮食加工
  共和国成立以前,大多以人推畜拉石磨加工面粉;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建有水磨、水碾加工。50年代以后,陆续建起面粉、饲料加工企业。
  (一)面粉加工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三军后勤部兴建“张掖面粉厂”日加工小麦7.5吨,1952年移交地方管理。是年张掖县李景荣、陈德芳等10人集资,13800万元(旧币),建成“益民面粉厂”;陈德荣投资6000万元(旧币)兴建建陇面粉厂,两厂日产面粉6吨。同期省工业厅拨资5万元,扩建改造“张掖面粉厂”,年产面粉由6000吨增加到1万吨。后将面粉厂与张掖电厂合并为“甘肃省张掖电面厂”,由省管理。1954年临泽县政府粮食科接管白寨子小磨坊,改建成“临泽县面粉加工厂”,时有职工25人,年产面粉600吨。1956年电面厂移交张掖,1958年分设为电厂、面粉厂;是年高台县建成面粉加工厂,年加工能力900吨;山丹投资60万元,建成“面粉厂”,年产面粉5000吨。全区4个面粉厂年加工能力达1.65万吨。1961年民乐县建成面粉加工厂,年产500吨。1967年临泽县在沙河公社五二村一队建成面粉厂,安装“65型”磨粉机联动组合1套,年产300吨。1968年高台县面粉厂扩建改造,年加工面粉4500吨。70年代,农村普遍推广应用小钢磨,米面加工实现机械化。1977年张掖县面粉厂扩建改造,投资18万元,建成高23米、直径6米、容量100万公升的机械化立筒仓,原粮入库实现机械化,时产量由3.6吨提高到5.76吨;翌年,地区行署授予“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称号。80年代,各县扩建改造面粉厂,更新设备,提高质量。1984年,临泽县面粉厂将“65型”更新为“350型”磨粉机;山丹县面粉厂进行优粉加工改造。1985~1987年,张掖市面粉厂投资366万元,改造普粉生产线,建成年产4万吨等级粉生产线,工艺技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1990年全区4家面粉加工企业,固定资产原值705.4万元,职工336人,完成产值2769.66万元,利税152.57万元。生产优粉、普粉38534.7吨。其中张掖市面粉厂有职工184人,完成产值1228万元,利润111.5万元,分别占全区面粉加工业的44.34%和73.08%。90年代初,全区建成乡(镇)面粉加工厂400多家。国有面粉厂挖潜改造,提高质量,开展多种经营,开发新产品。高台县粮油加工厂年产能力扩大到1万吨。张掖市面粉厂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两条等级粉生产线,年产能力6万吨;建成年产3000吨的挂面生产线,日产3万只的冷饮生产线,产品畅销省内外。1995年民乐县投资348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等级粉生产线。全区4家国有面粉加工厂(不含民乐),固定资产原值2406万元,职工664人,年生产面粉31860吨,完成工业产值2174.8万元,实现利税165.7万元。
  (二)配合饲料 70年代以前,区内养殖业主要以原粮、皮及其他农副产品为精饲料。此后,大力推广畜禽配合饲料,饲料加工业遂应运而生,全区先后建成国有饲料加工厂7家。1982年地区粮食局汽车队自筹资金24.14万元,建成年产2000吨“饲料加工厂”,翌年移交张掖县并投资15万元扩建改造,建成“张掖县饲料加工供应公司”,是年生产配合饲料1289.8吨。1984年地区投资35万元,建成年产1500吨的“张掖地区浓缩饲料厂”,是年生产177.02吨,后改转为混配饲料生产。1985年,高台购置1000型饲料配合机组3套,建成年产1000吨的“高台县饲料加工厂”;山丹县粮食局集资40万元,建成年产2000吨的“山丹县饲料加工厂”;肃南县建成年产2400吨的“肃南县饲料加工厂”;民乐、临泽两县饲料加工厂竣工投产。1987年张掖市饲料加工供应公司投资154万元扩建改造,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到1990年,全区7个饲料加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41.87万元,产值934.22万元,利税60.41万元,生产各种配合饲料9947吨,年生产能力1.75万吨。90年代,饲料加工业向科学化、规模化生产发展。
  1995年,高台县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宏达饲料厂”,年生产能力5万吨。民乐县兴建银河饲料厂,总投资6000多万元,设计年生产能力10万吨。全区除高台、肃南饲料厂正在扩建外,5家饲料加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40万元,职工146人,生产各种饲料10332吨;完成产值1038.9万元,实现利税70.4万元。
  四、油品加工
  共和国成立以前,区内食用植物油靠民间油坊土法生产,主要设备有大炒锅、石磨、蒸笼、木支架、油梁、油罐等。〔民国〕32年,区内有油坊126家,其中张掖县有榨油作坊29家,年产食油67万公斤。
  共和国成立后,食用植物油生产逐步发展为机械化榨油厂,出油率、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1958年张掖县投资3.2万元,建成“粮食综合加工厂”,购置小烘车榨油机4台,年产食油500吨,翌年国家粮食部授予“全国先进企业”称号。60年代,全区建成3家粮油加工厂,年食油生产能力1260吨。1967年民乐县面粉厂增设榨油车间,更名为“民乐县粮油加工厂”,年产毛油180吨。1968年高台县面粉厂建成榨油车间,更名为“高台县粮油加工厂”,年产油品140吨。1969年山丹投资6万元,建成“山丹县榨油厂”,安装“200型”榨油机两台,年产食油900多吨。70年代至80年代,粮油加工企业扩建改造,实现油品精炼化。1972年民乐县粮油加工厂安装“95型”榨油机2台,日产精炼油10吨。1974年,甘肃省粮油工业公司投资38万元,在张掖县粮油加工厂新建制油、浸出、精炼等车间,新安装“200型”日产10吨的榨油机3台,2吨锅炉1台,日处理20吨罐组式浸出设备1套,年生产能力6000吨。是年,临泽县粮油加工厂增设“95型”榨油机1台,扩大油品加工能力。1982年省油品工业公司为张掖县粮油加工厂投资67万元,购置转式浸出设备1套,4吨锅炉1台,建成浸出车间;山丹县榨油厂投资31.3万元,新建榨油车间,安装3台“200型”榨油机,日处理20吨二级精炼油设备1套,年产精炼油2000吨。1985年,张掖、山丹、民乐3家粮油加工厂有固定资产原值441万元,职工313人,完成产值1276.2万元,实现利税133.6万元,生产食油6297吨。其中山丹县榨油厂生产的二级菜籽油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6年山丹县榨油厂投资100万元,建成日处理50吨精炼油浸出车间,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是年,民乐县粮油加工厂投资100万元,建成年加工菜籽油7000吨,浸出菜饼8000吨,生产精炼二级油3000吨的生产线,生产的二级精炼菜籽油获省粮油系统“信得过产品”称号。翌年,张掖市粮油加工厂生产的胡麻油分别获省优产品、质量最高奖“金粟奖”。1990年3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95万元,职工377人,完成产值3202.27万元,利税268.24万元,生产食用植物油7676吨。90年代油品质量稳定提高。1991年民乐粮油加工厂生产的低芥酸精炼油获省最高质量奖“金粟奖”,山丹生产的二级菜油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92年后,张掖市粮油加工厂投资129.5万元,建成日处理25吨油脂精炼车间、50吨酱油车间、500吨食油罐1座,改造铝合金冷热器4台,更换“200型”榨油机和核磁共振仪,建成150平方米的中转储油罐1座。1994年山丹粮油加工厂投资40万元,新建成一级油、高烹油生产线,主要产品有国际二级菜油、亚麻油、酸油、一级菜油和高烹油。1995年全区3家油品加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53万元,职工50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9人,管理人员41人,生产食用植物油4545吨,完成产值2511.1万元,利税358.67万元。
  五、乳品加工
  至1995年,肃南、临泽两家乳品加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04万元,职工190人,日处理鲜奶26吨,完成产值343.4万元。
  【肃南县乳品厂】位于大岔牧场。1972年建成,全民所有制企业。1995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0万元,职工14人,完成产值26.4万元,实现利税1万元,生产全脂奶粉10吨,产品远销省内外。
  【临泽乳品厂】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处。1986年“两西”投资567万元,建设一期工程,尔后两年省、地投资完成扩建和整体工程,形成种养加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新型企业。占地面积6万亩,建筑面积15394平方米,耕地4500亩。有职工176人,加工机械42台,总投资936万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424万元。建有标准化牛舍6栋,最大载畜量900头,日处理5吨和20吨鲜奶车间各1座。速溶全脂奶粉等乳粉产品合格率达100%,特级率达98%。1994年试制成功豆乳粉、婴儿奶粉、多维粉和液体乳酸菌饮料。自建厂到1995年,生产鲜奶1.56万吨,生产乳制品2211.1吨,完成产值3555.3万元,实现利税273.3万元。1987年奶牛饲养荣获“全国高产奶牛评比二等奖”,获“全国畜禽养殖最佳二级企业”称号;“雪莲牌”全脂奶粉于1988、1990年两次被评为省优产品,1991年被农业部评为“畜牧行业优质产品”,1992年全国农业博览会获优质品奖,1994年牛奶豆乳粉获“乌兰巴托国际商工贸产品博览会金奖”。
  【张掖市乳品厂】1991年兴建,1995年竣工投产,投资220万元,日处理鲜奶10吨。
  六、粉丝生产
  全区有国营粉丝厂两家,粉坊数10家。
  【山丹县粉丝厂】隶属县粮食局,1985年建成,总投资96万元,年产粉丝能力500吨,是年生产粉丝98吨,产值22.16万元,利润0.75万元。1988年生产工序实现机械化,时有职工47人,生产粉丝321.4吨,完成产值119.2万元,实现利税6.6万元。此后产量因销而定,产品“山丹粉丝”1992年荣获省商业厅出口行业评比第二名,销往青海、湖南、福建等省。1994年重点转为石棉生产。
  【民乐县粉丝厂】国有企业,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有固定资产原值1045万元,各种生产设备372台(件),职工610人。经3次扩建,年生产规模达4000吨,建成年产粉丝2000吨、粉皮500吨、蛋白粉1000吨、淀粉500吨4条生产线,组建银河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豆类食品综合加工企业之一。粉丝加工厂始建于1987年,投资150万元,年产粉丝500吨,完成产值82.19万元,上缴利税8.6万元。1992年投资278万元进行扩建,纯豆粉丝年产能力达到800吨。1993年投资322万元,扩建综合利用废水回收饲料蛋白粉生产线,年提取蛋白粉800吨;建成300吨淀粉生产车间。豆类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450吨,完成产值536万元,利税76万元。1994年投资85万元,新建年产500吨粉皮生产线,豆类产品总量达2418吨,其中纯豆粉丝1892吨;完成产值1089.5万元,利税206.5万元。是年纯豆粉丝、绿豆粉丝、淀粉、蛋白粉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企业被评为“1994年度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张掖地区改革先进单位”。1995年加大投资,深化改革,扩大规模,实行集团化经营,投资6000万元,兴建年产10万吨的银河饲料厂;投资395万元,建成万头工厂化仔猪繁育场;投资1800万元,建成饮料厂;兼并总投资367万元的民乐县高强度纸箱厂,组建成“甘肃银河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设生产经营等5部;粉丝、粉皮、饲料、仔猪繁育、包装、饮料6个分厂,在新疆、湛江、成都、西安等地设饮料销售、银河能源等8个经销公司。是年生产粉丝2000吨,蛋白粉6000吨,粉皮100吨,淀粉59吨,完成产值777万元,利税245.3万元。
  七、饮料
  【白酒】〔民国〕时期,区内主要酿造白酒、黄酒和南酒。1914年山西人王英在民乐洪水堡创办烧房,酿造青稞白酒,质量纯正,畅销河西和青海等地。1943年,张掖县有烧酒作坊15家,年产白酒13万公斤;山丹、临泽、高台县也办有酒坊,到1949年,5县酒坊近40家,年产白酒25万多公斤。
  共和国成立后,制酒工业时有兴衰。1958年,张掖市建成年产白酒100吨的糖酒厂,1961年停办。1971年以后,张掖农场、张掖县粮油加工厂和食品厂新建白酒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00吨。各县粮油加工厂、食品厂试产少量白酒。80年代,白酒酿造业崛起,先后新建成5家酒厂。1981年张掖县、山丹县酒厂建成,生产甘州、丝路春系列和塞乡白酒。1987年高台、民乐县酒厂建成,产品有民乐大曲、特曲、头曲和高台红葡萄酒。翌年,临泽酒厂建成;主要生产昭武头曲和昭武大曲。1990年全区5家酒厂(不含张掖农场、山丹军马场酒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850.7万元,职工937人,产值1865.62万元,利税519.13万元,生产各种白酒2887.96吨。其中:张掖酒厂生产甘州系列和丝路春系列酒2250吨,民乐酒厂生产滨河系列酒423.8吨,临泽酒厂生产昭武系列酒151吨。90年代,白酒酿造业发展较快,成为全区食品工业的支柱产业。1992年张掖丝路春酒厂和民乐酒厂经过技术改造,年产能力达到7500吨。1994年高台酒厂停产,全区4家白酒生产厂家生产各种白酒7096吨,完成产值5507万元,实现利税2773.8万元,占全区工业利税的29.85%。1995年甘肃滨河酒厂(原民乐酒厂)扩建,年产能力达5000吨;甘肃丝路春贸易总公司(张掖),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4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646万元,年生产能力1.22万吨,职工190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4人,管理人员170人,完成产值6058.2万元,利税3568.7万元。是年生产各种白酒8868.5吨,其中滨河系列酒5008吨,丝路春和甘州系列酒3176.5吨。各种白酒获国内外大奖160多项,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区。1995年滨河酒厂和丝路春贸易总公司跨入国家大型二档企业行列。
  【苹果梨汁和红枣汁】1993年,地区电力局兴建兴龙公司饮料厂(集体企业),总投资337万元,有职工66人,年产苹果梨汁500吨,红枣汁300吨。1995年生产苹果梨汁254吨、红枣汁112吨,完成产值322万元。
  【麦芽】麦芽是1995年开发的新产品,其生产企业斯丹纳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地区外贸总公司与浙江省绍兴县二轻大厦合资兴建的麦芽生产线,总投资1600万元,当年9月22日动工修建,12月28日建成投产。有职工45人,主要生产设备23台(件),形成固定资产528万元,麦芽年产能力1.2万吨,产品主要销往广西、四川等地。
  八、制糖
  〔民国〕以前,区内以糯米、黄米、小米、大米、大麦为原料,生产米糖和麦芽糖。甜菜引入后,以甜菜为原料,熬制红糖。〔民国〕32年,张掖县有制糖作坊9家,资金700万元(旧币)。
  1958年张掖市投资1.5万元,在城南清明坛筹建糖厂,1961年因设备陈旧停产。期间张掖县综合食品加工厂用白砂糖生产水果糖,年产20吨。1987年张掖糖厂建成,占地面积60.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4735平方米,总投资6708万元。建起日处理甜菜1500吨、年产白砂糖2.34万吨、酒精1730吨的生产线。翌年筹资880.11万元,建成年产6900吨颗粒粕生产线。1989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591.3万元,完成产值2774万元,利税460.4万元,生产白砂糖2.01万吨,酒精1823吨,颗粒粕7257吨,白砂糖获全国质量评比第5名,甘肃省质量评比第一名。1993年,颗粒粕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翌年兼并张掖地区收割机厂。1995年投资2938万元,建成年产1.5万吨玉米酒精生产线。是年兼并地区肉联厂,成立“甘肃张掖天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糖厂、收割机厂、肉食联合加工厂、张掖金华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实业开发公司、汽车运输公司等7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行控股管理。是年,糖厂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到12439万元,完成产值6282.3万元,利税495万元,出口创汇84.5万美元;处理甜菜13.4万吨,生产白砂糖16724.7吨,酒精1675.5吨,颗粒粕8113.7吨;甜菜产糖率14.5%,糖合格率达100%;全员劳动生产率15028元/人,产品远销全国16个省(市),出口西德、荷兰、日本等国。企业步入“国家大型二档企业”行列。
  九、玉米淀粉
  临泽玉米淀粉厂是西北最大的玉米淀粉生产厂家,占地面积28.9万平方米,总投资499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977万元,设备1243台(件)。1995年有职工1104人。产品有玉米淀粉、玉米精炼油、玉米浆、胚芽饼、肌醇和柠檬酸,行销全国20个省、市,出口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1985年,核工业部七九六矿.临泽县联合筹建玉米淀粉厂。1987年一期工程建成,总投资1133万元,安装各种生产设备517台(件),其中27台关键设备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引进。建成生产医用、工业、食用级3种类型的玉米淀粉,年生产能力1万吨。是年生产玉米淀粉5547吨,完成产值600万元,实现利税29.6万元。1990年投资235万元,利用设备潜力进行扩建,年产淀粉能力达1.8万吨,建成年产玉米蛋白粉1000吨,玉米精炼油350吨,玉米浆1200吨,胚芽840吨,肌醇10吨的生产线。是年完成产值2110.92万元,实现利润178.01万元,生产淀粉12715吨。其中,“雪莲牌”玉米淀粉自1988年起连续获省、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92年二期工程竣工,采用淀粉乳深层发酵新工艺,建成年产2000吨柠檬酸生产线,创汇200万美元。1994年投资1166万元改造扩建,柠檬酸年生产能力达4000吨。是年生产玉米淀粉17118吨,柠檬酸1291.8吨。柠檬酸获省“优质产品”称号,玉米淀粉获全国首届轻工产品博览会铜奖。
  1995年,1.55万吨淀粉生产线扩建工程竣工,淀粉年产能力达到4万吨,步入国家大型企业行列。是年完成产值3694万元,利税417万元,生产玉米淀粉14488吨、柠檬酸1960.73吨、玉米精炼油100.55吨、玉米油487.62吨、胚芽饼586.08吨。玉米淀粉和柠檬酸在广州举办的“’95中国明星企业及名牌产品展示会”上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第十节 纺织工业
  〔西周〕时期,先民们就“捻毛为线,织褐为衣”。〔东汉〕以黄彀丝、绡丝为原料,织造素、白练、缥、帛等丝绸制品。〔五凉〕时期,甘州毛织品毯布已成朝廷贡品。唐朝丝织业兴盛,织染锦、罗、绸、绢。宋、元朝棉纺业起步,〔明〕〔清〕时棉纺已成为农户的主要家庭副业。〔民国〕时期,手工棉纺织业普及城乡,简易织布机器开始应用。
  共和国成立后,纺织业逐步向产业化、系列化、高档次发展。到1995年,全区有纺织企业5家,职工1033人,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171.6万元,设备461台(件),年产毛巾系列产品404.48万条,毛毯6500条,地毯300平方米,棉线手套101万双,完成产值1629.1万元,销售收入1093.2万元,利税141万元。
  一、棉纺织
  隋朝时甘州从高昌(今新疆鄯善)引入棉花,手工棉纺织业在张掖兴起并逐步发展。〔民国〕时期,始兴织机,手工纺纱,土布生产已较普及。〔民国〕6年(1917年)高台县公睾望创办利民工厂,生产爱国布、花条布,年产200匹。〔民国〕26年张掖县南大街建立两座小型织布厂,从业30人,有多锭木制纺纱机8台,铁木织布机16台,年产能力3000匹。〔民国〕29年张掖城区相继建立4个土布生产作坊,从业78人,有高机、腰机和蚂蚱腿织机36台,织袜机20台,年产土布、宽面布5000匹左右,袜子70余万双。〔民国〕33年张掖县土布产量达9万匹(每匹9.3~13.3米,幅宽0.3~0.4米)。〔民国〕35年,山丹培黎学校兴建实习纺织厂,全区土布产量30万匹。1950年张掖县裕民纺织厂公私合营,更名为“张掖县人民纺织厂”,投资69300万元(旧币)扩建,年产能力2000匹,1951年因火灾倒闭。1954年国家对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现代化纺织工业得到发展,手工棉纺织业逐渐被代替,是年全区土布产量仅94.4万米,此后逐渐停产。1988年张掖市纺织总厂从青岛棉纺厂引进年产涤盖布20万米生产线,90年代转产橡胶工业用布、帆布,年产能力30万米。
  二、针织复制
  1971年张掖县棉麻合作社购置手套机24台、络简机1台,翌年改建为张掖县第二针织厂,年产棉线手套30万双。1985年后,更新手套机40台,新增1台并捻联合机,年产能力达70万双。1990年生产民用线223万件,线手套69.6万双。1971年5月筹建张掖县针织厂,投资28.6万元,购进设备10台,派员赴上海、济南等地学习针织技艺;1972年投产,年产毛巾、浴巾、枕巾100万条;1984年从杭州西子毛巾厂引进喷花枕巾新工艺,产品销量大增;1987年投资187万元,扩建改造形成年产500万标准条生产线。提花毛巾被、小方巾获“省优产品”称号,浴巾获“部优产品”称号。1988年投资443万元,建成600锭织绒生产线,年产腈纺线168吨。1990年改单一品种为多品种生产,张掖县纺织厂更名张掖市纺织总厂,年产腈纶复制品尼龙裤、衫、马夹背心1万件,腈棉枕巾10万件,腈纶毛毯1万条。1995年新建年产100万双滴塑手套生产线,张掖市纺织总厂和第二针织厂,拥有主要设备395台(件),职工735人,年产毛巾系列404.48万条,手套101万双,工业缝纫线100吨,民用线1500万只,帆布50万米,完成产值1250万元,实现利税57.3万元。产品销往上海、河北、四川及西北16个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俄罗斯等国。
  三、毛纺织
  〔晋〕时张掖毯布已成朝廷贡品。宋朝毛褐除市场交易外,远销中原。清朝甘州有“民以织褐为业”之说。农牧民用羊毛捻线,编制褐布和口袋、毛衣、毛裤、袜子、手套等。城区有毛纺作坊,生产褐布及毛编织品。1940年,国民党驻张部队兴办毛纺厂,时有梳纺机、捻线机、毛纺机22台,职工百余人,年产毛毯1万条。1943年张掖县生产毛衣、毛裤1.12万条,毛背心、毛手套、毛袜子4.59万双(件),毛口袋6500条,毛线2.1万斤。
  50年代初期,毛纺织业沿袭传统工艺,由个体工匠和集体小作坊生产,擀毡织褐,捻线织布。1974年肃南县建成地毯厂,生产仿古地毯、马蟾、马褥子等产品,年产量500平方米。1981年张掖县针织厂投资46.7万元,购置设备32台(件),建成地毯生产线,年产90道机拉洗、70道京式美、植物染色小拉绞等地毯品种5000平方米。1983年从黑龙江木兰县地毯厂引进新工艺,生产胶背、针刺地毯,年产能力2万平方米。是年扩建新增羊毛衫、裤4万件生产线,形成腈纶、混纺、纯毛三大类60个品种。1986年投资38万元,建成年产毛呢5万米生产线,后转产化纤提花毯、雪莱毛线和880粗支混纺毛线。1985年,肃南县建成年产净毛500吨的洗毛厂;1995年投资700万元,将洗毛厂扩建改造为年产1000吨毛条厂。到1995年,全区毛纺织品有地毯、毛毯、毛线、毛条、毛衣裤、混纺及化纤毛织品7大类上百个品种。
  四、麻纺织
  〔民国〕时期,区内麻纺织业主要是手工制作麻绳、麻袋等。1956年张掖县组建棉麻社,加工棉花、棉絮、麻绳。1965年地区筹建亚麻厂,投资29.69万元,当年建成;有沤麻、制麻两个工段,年产胡麻纤维能力300吨。1972年亚麻厂与张掖东方红中学(今张掖中学)校办工厂合并成立张掖地区机具厂,转产钢丝钳。1987年张掖市第二针织厂投资60万元,兴建年产600吨的亚麻厂,翌年投资120万元进行扩建,生产能力达1000吨。1989年生产亚麻纤维400余吨,1995年收购胡麻秆600余吨,生产纤维100余吨。
  第十一节 服装·鞋帽·皮革业
  一、服装业自
  〔东汉〕始,张掖就有为官吏缝制官服、为将士缝制号衣的“裁缝匠”。〔明〕〔清〕时期,有为武士缝制战袍,为儒生缝制儒巾,为富豪缝衣制物的缝纫铺和鞋帽店。〔民国〕时期,始用手摇缝纫机、脚踏纫缝机。国民党胡宗南部九十一军驻张期间兴建被服厂,拥有缝纫机100余台,军工300多人,年产单棉军装、鞋袜4万余件。〔民国〕35年,张掖缝纫店铺有72户、112人,加上山丹、民乐、临泽、高台4县,境内有缝纫铺100余户,从业约200人。1953年张掖县供销社组建缝纫部,职工15人,年底改为“缝纫毡鞋合作社”。山丹、临泽、高台、民乐4县组建缝纫组(社),职工百人,拥有缝纫机80多台,制作时装。1956年各县缝纫组合并,成立服装社(厂)。张掖县成立服装一、二社,职工195人;临泽县组建县被服厂,缝纫二社;其他各县将缝纫社(组)改为厂(社)。到1957年,全区有服装厂(社)8个,职工300余人,隶属县手工业联社管理。1958年部分服装厂(社)转为国有,1962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重归为社,集体所有。70年代以后,服装缝纫业新添电动缝纫机、锁边机、整烫机、裁剪机等设备,生产规模扩大,工艺水平提高,形成男装、女装、童装三大系列近百个款式,能加工高档西服等商品服装。1980年,全区有服装企业7家,职工461人,加工各种服装15万余件,完成产值649.23万元,利润13.85万元。
  80年代后,改革经营体制,服装向高档化发展。张掖市成立服装工业公司,下设3厂5店,职工414人,固定资产原值56.7万元,各类设备624台;1985年完成产值528万元,利润14.1万元。高台县长青服装厂开发无纺布、太空棉等新产品。各服装企业普遍实行承包经营,更新设备。张掖市金龙服装厂从日本引进3台平缝机、钉扣机、锁边机和汽烫机等先进设备20多台,形成年产10万件衬衫生产线。全区服装企业年加工各类服装20万件。1986年调整企业结构,划小核算单位,允许个人承包厂(店),允许个人带机谋生,参与市场竞争,个体服装制作业日兴,但集体企业渐显滑坡。1995年,全区二轻系统服装厂4家,职工129人,有固定资产53.2万元,年加工服装8.2万件,完成产值339.4万元,利税39.9万元。
  二、鞋帽业
  历代鞋帽大多自制自用。〔民国〕25年张掖县李成等人合资开办宏昌毡鞋作坊,年产“大加工”厚底高腰、“猫儿头”薄底浅腰、平腰毡窝约4000双。此后国民党驻张部队办起军用鞋袜厂,年产单棉鞋8万双,皮毡鞋8000双。民间鞋帽作坊生产圆口布鞋、气眼西式布鞋、带袢女鞋和大礼帽、瓜皮帽、毡帽等。
  1954年张掖县组建布鞋社,生产布鞋和少量皮鞋。1956年高台、临泽、民乐、山丹县组建制鞋生产合作社,年产不足万双。1975年全区5家制鞋企业,固定资产原值8.24万元,净值3.88万元,职工193人,完成产值51.3万元。到1980年,除张掖县鞋厂外,其他均转产。1980年张掖县布鞋厂贷款9万元,购置注塑机,年产男女式注塑鞋能力3万双。1983年贷款9万元,购置圆盘注塑机和配套设备23台(件),年产能力提高到15万双。1985年投资4万元,购置童装模具等设备1台(套),生产各种布鞋30.7万双,1990年提高到54.3万双。1995年,固定资产原值91.23万元,主要设备70台(件),职工87人,完成产值201.3万元,利税17.5万元;生产各类布鞋24万双,其中注塑布鞋16万双,注塑童鞋2万双,线缝布鞋6万双,产品有两大系列27个规格,268个品种,销售省内各地及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三、皮革业
  区内制革历史悠久。宋朝即制作皮衣、皮裤、皮帽及车马挽具等产品,上市交易。〔清〕末以后形成作坊,产量渐增。〔民国〕30年,张掖县城有皮革作坊44家,大多设在今青年西街,故称“皮坊街”;全区有皮坊100多家。主要制作羊羔皮袍、皮袄、皮褂、皮裤、牛皮靴、狗皮褥子、羊皮手套、皮帽、牛皮条、皮绳、皮胶和车马挽具等。
  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张掖县人民政府改造私营华丰皮革厂为人民皮革厂,1953年转为国有企业,主要生产皮衣、皮鞋、皮箱、公文包、手套、马鞍等。1952年高台县手工业联社组建皮革小组,1956年扩建为“张掖县皮革厂”,职工12人,生产车马挽具6151件。1955年张掖县个体皮匠组建皮革组,翌年更名为“皮衣合作社”,职工40人,1958年并入国有皮革厂;主要产品有制革、皮鞋、皮件、皮衣、皮胶和车马挽具等7大类。1962年4月,张掖县皮革厂的皮衣、皮鞋两个车间移交省供销合作社张掖办事处,是年12月划归张掖专区对外贸易公司。1958年肃南县建成“肃南县地方国营皮革厂”主要生产有民族特色的羊剪绒干衣,皮领子等。1980年后,地区外贸皮衣加工厂购置大,型刮肉机、铲皮机、毛皮水剪机、干剪机、脱水机、烫水机、削匀机等先进设备,引进铅铬结合鞣、甲醛鞣和纯铬鞣等先进鞣革工艺,增加裘制品和皮夹克等新产品。1981年张掖县将鞋厂皮革车间划归县皮毛制品厂,更名为“张掖县皮鞋厂”,投资47万元,购置起毛机、压合机、内底成型机、远红外烘干箱、大轴机等专用设备26台(件),引进山东海阳皮鞋厂生产工艺,开发出“乐得牌”胶粘男女皮鞋、线缝皮鞋等新产品,年产能力10万双。1985年地区外贸皮衣加工厂,生产皮衣、皮裤等16661件。1988年肃南县皮毛加工厂生产干衣2350件,皮领子6844条;“雪莲牌”羊剪绒皮衣被轻工业部、国家民委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1995年,全区有皮革制造企业3家,其中国营2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55.23万元,净值358.17万元,主要设备174台(件),职工269人;完成产值464.8万元,利润100.8万元;生产各类皮衣1269件,皮鞋5.9万双,防寒服4196件。
  【张掖地区外贸综合加工厂】是全区皮革工业重点企业,1953年建厂,位于张掖市北街48号,占地面积22831.6平方米。隶属省土畜产品进出口总公司。主要生产皮革、绒毛制品等5大类14个品种。皮衣、绒坐垫、床垫、皮帽、肠衣、猪鬃、绒毛制品等12个产品出口,远销东欧和东南亚国家。1995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50万元,主要设备69台(件),职工104人,完成产值164.2万元,销售收入326.85万元,利税17.1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6万元/人;生产皮革服装886件,加工猪鬃7513公斤,肠衣4.42万根,脱水蔬菜0.2万吨,购销羊毛4.3万吨,绵羊皮4701张。
  第十二节 造纸·印刷·纸制品业
  1995年区内共有造纸、印刷、纸制品生产企业14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527.7万元,职工2276人,完成产值4500.6万元,实现利税542.16万元。
  一、造纸业
  《宋书·氏胡传》载,〔北凉〕以前已有纸张生产。〔民国〕时期,张掖县有纸坊28家,用马莲草、麦草生产麻纸、黄纸,年产草纸13万刀(每刀100张);用蒲草、芦苇、破布、乱麻等生产书写纸、白麻纸和五色纸约10万刀。50年代初,沿袭土法生产白麻纸和草纸。其后机制纸大量涌入,土纸生产遂被淘汰。1959年张掖市建成造纸厂,年产能力3000吨,是年生产白纸0.5吨;翌年产纸47吨,1962年停产。1969年建成“张掖地区造纸厂”,为全国500家最大造纸企业之一。至1995年,全区国有造纸厂1家,乡以上造纸厂5家。
  【张掖地区造纸厂】是区内最大的造纸企业,位于张掖市五里墩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29.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65.13平方米,今有固定资产原值4604万元,动力机械总功率4972.85千瓦,职工1258人。设办公室、生产技术、工艺质量等8个科室,下辖造纸、动力、原料等5个车间及纸箱分厂、汽车队、劳动服务公司等实体。全厂有6网26缸1760毫米、4网14缸1575毫米、3网9缸1092毫米、3网7缸1575毫米造纸机各1台。主要产品有255克/平方米~640克/平方米箱板纸、黄板纸、色板纸和160克/平方米~180克/平方米高强度瓦楞纸,产品销往省内和新疆、四川、山东、江苏、浙江、青海、陕西、贵州等地。该厂始建于1966年,专区投资162.6万元筹建板纸厂,1969年投产,日产能力7吨。是年生产机制纸1109吨,完成产值44.2万元,利润0.25万元。1971年投资155万元,对板纸生产设备“填平补齐”日产能力12吨;新建机制白纸生产线,日产能力5吨,翌年易名“张掖地区造纸厂”。1982年投资34万元,对1575型白纸生产线进行改造,转产瓦楞纸,年产能力4000吨。1985年投资815万元,新建年产6000吨板纸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6万吨;是年生产板纸10074吨,瓦楞纸3379吨,完成产值698万元,实现利税176.2万元。1987~1988年投资221万元,对板纸车间进行扩建、改造,更新设备21台,新增板纸生产能力3000吨。1988年生产板纸19181吨,瓦楞纸4348吨,完成产值1260万元,利税363.8万元。1994年投资300万元,建成刷光涂布箱板纸生产线,年产能力4000吨。至1995年,固定资产投资2324万元,实现利润1819.2万元;是年完成产值2401.4万元,利税325.16万元,生产板纸1.8万吨。企业多次受到省、地表彰奖励,420克/平方米黄板纸、160克/平方米高强度瓦楞纸、530克/平方米箱板纸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9年,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双文明建设模范单位”称号。
  二、印刷业
  〔清〕顺治《重刊甘镇志·建置志》载,区内明朝已有木刻印刷工艺。〔清〕末〔民国〕初,张掖县的智盛堂、树德堂书店均有木刻印刷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阴骘文》《朱子家训》等书籍。〔民国〕19年,张掖的豫三书局从河南购进1台手摇印刷机,开创石印印刷。其后,王家彦开办青年合作社,杨自廉开办文化书局承印《甘州民报》和《诚报》。张掖县政府购进铅印机1台、石印机3台,创办小型印刷厂,承印各种文件、广告、票据、信笺、练习簿等。〔民国〕22年,高台县王占科在城关办起启门石印局,开展印刷业务。
  共和国成立后,印刷业迅速发展。1949年王忠义等3人购买小型铅印设备,在张掖县西街兴建三友印刷厂。1952年张掖县供销社建成印刷部。1956年高台县组建印刷合作社;山丹县葛传来等8人先组建印刷社,后经山丹县人民政府投资2.1万元购置印刷设备,改印刷社为国营印刷厂,改石印为铅印,承印《山丹报》及文件、账簿、布告等。1957年高台县印刷生产合作社购置手摇式铅印印刷机。1958年张掖市三友印刷厂和供销社印刷部合并,扩建为“《河西报》社印刷厂”,承印《河西报》和地委、专署的公文及账簿、发票、报表等。1962年,民乐县兴建印刷厂,时有职工15名,有手摇切纸机和脚踏8K园盘油印机等设备。1963年张掖县组建印刷社,时有职工9人。1966年张掖城关镇购置园盘机6台、切纸机1台,建成“张掖县东风印刷厂”。1969年张掖县投资5.1万元,充实河西印刷厂设备,是年收归地区管理,更名“张掖地区河西印刷厂”。70年代,全区新建印刷企业4家,1972年张掖县在印刷社的基础上成立“张掖县印刷厂”;1975年肃南县将打字印刷室扩建成县印刷厂;1978年临泽县投资3万元,购买自动4K印刷机1台、8K园盘机3台,建立县印刷厂。1979年全区有印刷企业8家,固定资产340万元,职工410人,完成产值250.1万元,利润25.73万元。80年代,大力提高印刷工艺水平,增置铅印、照相制板、胶印、塑料彩印等先进设备。河西印刷厂投资147万元,购置胶印机、打样机、晒版机、热合机等设备,新建生产大楼和塑料印刷生产线,年印刷用纸1.3万令。张掖市印刷厂投资33.2万元,购置烫金设备,建成照相制板、胶印生产线。张掖市第二印刷厂(原东风印刷厂)新建U型卡生产线。民乐县印刷厂新增XD30铸字机、P401鲁林印刷机。山丹县印刷厂新增自动圆盘机6台,方箱机1台,切纸机4台,烫金机1台。张掖市教委新建文教印刷厂。到1990年,全区9家印刷企业总投资530万元,有固定资产原值527.99万元,职工613人,完成产值667.02万元,利润52.51万元。其中,地区河西印刷厂完成产值334.8万元,利润33.5万元。90年代,印刷技术向自动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新建张掖市税务局印刷厂,部分印刷厂增置微机设备,建成照相制板、胶印系统,承印彩色商标、包装制品、报刊书籍、挂历图书资料和大中专、中小学课本等。“八五”期间,地区河西印刷厂投资300多万元,引进光、电技术,使印刷技术步入现代化水平。
  1995年,全区有印刷厂10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07.7万元,主要印刷设备451台(件),职工819人,完成产值1366.5万元,实现利税191.7万元。
  【张掖地区河西印刷厂】是全区重点印刷企业、省二级企业。位于张掖市南环路49号,占地面积1.94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69万元,设备172台(件),职工340人。下辖瓦楞彩包分厂、塑粉彩印分厂、卫生纸分厂、封袋分厂、临庙泽教委印刷分厂、设计装潢公司、印刷材料经销公司和5个生产车间。主要承印书籍、报刊、商标、装潢纸、各类图表、文教用品、年画挂历、彩色塑料包装等10大类、70个系列、300多种产品,业务范围遍及西北各省(区)和北京、海南等省市。
  自1958年建厂至1995年,固定资产投资445.2万元,实现利润554万元。1995年完成产值700万元,销售收入645万元,实现利税109.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498元/人。1989年后,连续两年被省新闻出版局、省印刷协会评为“毕昇奖”先进企业和省安全生产单位。1991年后,承印《甘肃省志》30部、《兰州市志》分志30多部,被列为优质产品,其中《兰州化学工业志》《天祝县志》《临夏回族自治州志》《祁连县志》《重刊甘镇志》校点本被国家新闻出版局评为优质产品,22种产品评为“省优产品”。
  三、纸制品业
  1995年,全区有乡以上纸制品厂8家,其中独立核算3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50万元,职工320人,完成产值732.7万元,利税72.6万元。主要产品是各类包装箱、酒盒、礼品盒和衣箱等,部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1970年,张掖县劳动街8名社会女青年集资兴办“八一”纸盒厂,年产纸盒80万个。1972年张掖县城关镇筹资4万元,购置纸箱生产设备8台,建起“张掖县纸箱厂”。1982年地区造纸厂投资15万元,建成纸箱分厂,年生产包装箱80万平方米。1985年临泽县印刷厂筹资13万元,购置瓦楞机、胶水机、碰线机、分张机、四联乙字甬机、订箱机等9台设备;自制纸箱打洞机,建成装潢包装厂,年产纸箱能力10万平方米。1987年张掖市拉链厂利用高强度黄板纸代替三合板开发出高档、美观的衣箱,年产2万只。1988年建成高台县纸箱厂。1993年地区建材总厂投资32万元,购设备8台,建成集体所有制的纸箱厂,年产瓦楞纸箱10万平方米。是年,张掖市拉链厂投资230万元,建成“张掖市钙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钙塑包装箱能力120万平方米,翌年生产30万平方米。产品抗压、抗撕裂、防雨、防潮、无毒、美观,广泛应用于仪表仪器、机械工具、化工油脂、农药制剂等产品的包装。1994年河西印刷厂完成瓦楞彩色包装系统的改造,生产各种规格的酒盒、食品包装盒、服装盒、高档礼品盒等,印刷精美,模切成型质量好。是年,民乐县投资200万元,建成国有民乐县纸箱厂(中日合资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76.4万元,年产能力300万平方米。1995年张掖市纸箱厂投资266万元,引进全自动瓦楞纸箱生产线,年产能力100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啤酒箱、鞋箱、罐头箱等包装纸箱。其中,脱水菜箱、四季豆箱、甘草膏箱、不锈钢餐具箱等出口香港、罗马尼亚、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葡萄糖注射液、解放鞋、松花蛋、甘州曲酒等商品的包装箱分别被省轻工业厅和省包装技术协会评为“优质产品”。是年,拥有固定资产360万元,职工130人,生产各种包装纸箱60万平方米,纸盒136.67万平方米,衣箱24978只;完成产值460万元,实现利税10万元。
  第十三节 工艺美术品制造业
  全区工艺美术品制作历史悠久,尤以彩陶、铜铸为著。西城驿汉墓群出土的两层楼两侧绘有背粮人物形象的陶仓、绿釉陶砚等被定为文物珍品;张掖市四角墩汉墓群出土的带鞍彩绘铜马,造型优美,体态生动,是迄今甘肃出土的形态最大的铜马,曾在日本展出。〔汉〕时玉器已盛名,馆藏玉器有蒜头瓶、荷叶杯、观音像、玉佩、手镯等。〔五凉〕时期,张掖佛教盛行,泥塑、彩绘雕刻艺术极兴,马蹄寺三十三天洞塑雕神像、艳丽壁画、石雕飞天,独具韵美。金塔寺菩萨,身着披肩,下系短裙,形态自然,栩栩如生。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的卧佛寺,殿内木胎泥塑释迦牟尼佛涅架像,金装彩绘,面部贴金,为全国室内卧佛之最;殿内彩绘《二十四诸天》《西游记》,泥塑十八罗汉群像,殿门两侧的砖雕,每幅4.6平方米,雕刻佛经经变故事,堪称艺术精品。明朝的花鸟玉雕精湛。民间工艺品丹青、裱糊、油漆、雕刻、刺绣、剪纸、金银首饰、编织等遍及城乡。
  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工艺美术制定“保护、发展、提高”和“经济、美观、实用”等方针,为工艺美术业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1956年民乐县建立“工艺美术厂”1975年张掖县工艺美术厂、刻字印花服务部、编织社成立,承做建筑玻璃裁装、制作,面镜柜、印章、印花等。民间草编、刺绣、工艺鞋帽、剪纸、彩绘、金银首饰制品等逐年发展。1979年张掖县工艺美术厂生产玉石夜光杯、健身球。1980年山丹县文化馆继承开发民间工艺烙画制作,1986年成立山丹烙画工艺美术厂。1983年山丹陶瓷厂生产陶瓷釉面观音、佛像、酒具、奔马、狮子等工艺美术品。1984年张掖、高台县工艺美术厂引进真空镀膜制镜新工艺,产品质量显著提高。90年代,随着“中国第四届艺术节”“甘肃省丝绸之路节”和地区每年一次“马蹄寺旅游观光节”等大型活动的开展,推动工艺品制作业向多、新、精发展。山丹县复制文物铜铸“四喜娃娃”、陶制“沙漠之舟”;张掖县工艺美术厂的工艺工笔玻璃画、磨花玻璃制品;乡镇企业的草编提蓝、坐垫;肃南县民族用品厂的仿古地毯、坐垫、马褥子等,工艺精巧,各具特色。建筑装饰、玻璃家具、木雕家具、石雕、彩绘、装潢艺术等获得蓬勃发展。到1995年,全区工艺美术品制作企业2家,兼产3家,职工95人,产品有玻璃制品、烙画、陶瓷工艺、玉器木雕、文物复制及民间刺绣、剪纸、吹塑、根艺、草编等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
  【玻璃制品】50年代初期,以裁装门窗玻璃为主,兼做部分奖状镜、彩绘玻璃镜、民用照面镜。1970年张掖县工艺美术厂始产不同规格的衣柜镜、奖牌、装饰镜,有磨花、添花两种。80年代,张掖、高台两县工艺美术厂先后投资50万元,添置设备,引进浮化玻璃、磨砂玻璃、镀膜玻璃、反射辐热玻璃新工艺,生产装饰玻璃镜、工笔玻璃画、立体玻璃、玻璃牌匾、豪华玻璃家具等5大系列、35种制品。张掖市工艺美术厂的工笔工艺玻璃画,有山水、花鸟、风景、人物、名胜古迹等,丰美宜人;寿星、财神、中堂、观音、四季花卉、《红楼梦》人物条屏镜等,绚丽多彩。产品畅销河西、青海各地,年产量10万平方米。
  【烙画】汉朝农牧民用油灯和铁钎在木质农具上烫烙各种符号标记。〔明〕〔清〕时期,广泛应用到木制手杖、家具和器物上,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民国〕时期,由于油漆绘画业的兴起,火烫画逐渐衰落。1986年成立“山丹县烙画工艺厂”,将烙画列为地、县科技开发项目,经县文化馆美术工作者潜心研究,用特制电烙铁代替油灯烙,创造了烙板、烙纸新工艺,烙出茶褐色,经润色描绘,层次清晰,线条流畅,表现力强。根据胶合板的色泽、木纹选定题材,吸收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的表现手法,用勾勒、烘、漆、擦等工艺制作而成。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皆可入画,使烙画工艺日臻完美。产品分重彩、淡彩、素画和高、中、普3个档次;品种有中堂、横幅、条屏、立轴、册页、长方、斗方、圆形等。有大到十几米的巨幅壁画和小到十几厘米的袖珍插屏,产品被誉为“甘肃一绝”。山丹烙画是宾馆、楼堂馆所的高雅饰物和宾朋馈赠佳品。1984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访问山丹,购8幅烙画赠送宋庆龄、马海德等国内外著名人士。1987年山丹烙画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展出,并多次选送赴美国、新西兰等国展出,曾荣获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优秀新产品”奖,甘肃省“兴陇杯”科技发明奖,省首届旅游工艺品“金天马”奖,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和地区科技进步奖。产品远销省内外、香港地区和东南亚诸国,年产1000多平方米。
  【玉石雕】境内在汉朝时玉雕工艺已很精致。今馆藏历代玉制工艺品有花瓶、观音、玉杯、玉璧、玉佩、手镯、汉白玉扣、玉雕等。明朝花鸟玉雕工艺精湛,色泽柔和,形态优美。共和国成立后,玉制工艺仍流行于民间,得到发展。1979年张掖县工艺美术厂采用肃南县的祁连玉生产“夜光杯”,有绿玉、蛇纹玉两种。夜光杯质地精细,纹理天然,光滑透亮,体形玲珑;有中式杯、高脚杯、平底杯3个系列10个品种。还生产玉制三泡台盖碗、健身球,年产能力5000余只。
  【砖雕、根雕、木雕】多为民间艺人家庭制作。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造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陶瓷制品】山丹县的陶瓷工艺,始于〔明〕初。80年代,县陶瓷厂建起白瓷生产线,除生产瓷碗、杯、盘、酒茶具外,还生产彩釉砖、仿古陶罐、各类人物、动物6大类100多个品种。山丹瓷质细腻,光洁明亮,工艺精细,既具南方瓷的清秀雅致,又有北方瓷古朴、粗犷的“丝路”文化特点。1987年研制的镀金铜奔马、镀金佛像获“省优产品”称号和工艺美术百花奖。红砂陶罐、人物壁画瓷和“福、禄、寿”三星造像,新颖别致,惟妙惟肖。地区建材总厂、东水泉煤矿陶瓷厂还生产大型陶瓷壁画,有万里长城迎客松、黄山风景、太白醉酒等,成为大型建筑装饰佳品。
  【复制、复印】山丹县文物陈列馆复制品厂,利用熔模铸造技术,仿制出铜质文物复制品,可溶性一次模一次成型,铸件精度高,技艺精湛。仿制的路易·艾黎捐赠文物,如唐朝“胡腾舞铜人”、明朝铜工艺品“四喜娃娃”、16世纪日本公家铜造像等复制品,其造型巧夺天工,逼真精美,成为海内外旅游者所喜爱的纪念佳品;生产吹塑剪贴画,工艺制作融剪、刻、划、烙为一体,具有清晰、新颖、高雅风采。1986年张掖市工艺美术厂引进先进复印新技术,年复印名人字画2万余件,还引进刺绣工艺,生产门帘、被套等。
  【其它工艺品】有剪纸、扎花、刺绣、裱糊、丹青、油漆等。剪纸有窗花、门笺、墙花、喜花、寿花、绣花纸样、花边;扎花有纸花、绢花两种,纸花用彩纸糊扎为花圈、花篮,绢花用丝绸制作装饰居室;刺绣广泛用于坐垫、鞋垫、绣花鞋、肚兜、童帽、门帘、被套、枕套、墙围等;丹青油漆,裱糊工艺普及城乡。
  第十四节 中央、省属驻张工矿企业
  中央驻张企业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后勤部山丹军马局的工业企业、核工业部七九六矿昆仑公司(筹建)。省属厂矿有甘肃省九条岭煤矿、山丹煤矿、山丹焦化厂、轻工机械厂、农垦总公司张掖农垦公司工业企业、省邮电水泥电杆厂和甘肃省张掖地区电力工业局、玉门石油管理局所属工矿企业。形成采矿、冶炼、化工、建材、酿造、粮油加工、机械制造、塑料编制等8大行业,产品达200余种。
  一、中央在张厂矿企业
  (一)兰州军区后勤部山丹军马局所属工业企业 共和国成立时,山丹军马场只有少量的毛毡、毡衣、醋、豆腐等加工业,年产值仅49万元。1957年建成农机修理所、加工厂,主要维修厂区农业机械,加工自用劳保用品、车马挽具和副食品,并开办大黄山小煤窑。60年代,农机修配所扩建为修配厂;兴建石灰厂、水泥厂、砖厂和陶瓷厂。70年代,马场随人口增长和经营规模扩大,新建年产3万~4万吨长山子煤矿、年发电能力705万千瓦时的水电站、年产2000~3000吨的磷肥厂;机械修配转产为制造农用挂车,1972年甘肃省指定为农用挂车定点生产厂家。1980年生产面粉0.4万吨、清油0.27万吨、原煤1.6万吨、农用挂车209台、皮衣1563件、水泥5300余吨、红砖869.8万块、磷肥5350吨,开采石棉、萤石8800余吨,发电441.14万千瓦时,完成工业产值1364.23万元。80年代以后,面向市场,调整结构,研制出1~8吨农用系列挂车、6吨汽车挂车,兴建皮毛加工厂,生产皮鞋、皮夹克等产品。粮油加工厂进行更新改造后生产精炼油、优级粉;扩大地毯生产,新增磷一铵高效复合肥,开发出天然花岗石板材,新建酿酒厂,研制成功系列保健药酒。“七五”期间,完成产值10665.47万元。到1995年,军马局工业企业共12家,占地面积96.14万平方米,主要生产设备948台(件),职工2221人,完成产值5092.42万元。生产原煤1.4万吨,挂车1800辆,皮鞋1.9万双,皮夹克1500件,化肥8888吨,白酒422.1吨等。
  【兰州军区后勤部山丹机械厂】1957年建厂,以农机修理为主。1970年生产农用挂车,1972年被甘肃省指定为定点生产厂家。1~8吨农用挂车和6吨汽车挂车通过省、部级鉴定,畅销西北5省区。农用挂车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95年生产1800辆。
  【兰州军区后勤部山丹磷肥厂】1970年建厂,年产磷肥2000~3000吨。1981年改建,年产能力8000吨,品位由7%~8%提高到11%~13%。1987年增建磷一铵高效复合肥生产线,年设计能力1万吨。1991~1995年,生产磷一铵1.8万吨,普通磷酸钙3.3万吨,混肥1000余吨。1995年完成产值981.6万元。
  【兰州军区后勤部山丹飞马皮革制品厂】1960年建厂,原属机修厂皮毛车间,生产皮大衣、皮帽、皮手套、皮背心等劳保用品及车马挽具。1977年开始生产光面牛皮鞋、翻毛皮鞋。1988年扩建为飞马皮制品厂,生产牛、羊皮光面革和羊皮衣、牛皮鞋。1989~1993年,生产皮夹克10173件,皮鞋12.84万双,研制出牦牛皮变色鞋面革。1995年生产皮夹克1500件,皮鞋2.9万双。
  【兰州军区后勤部山丹军马三场酒厂】1975年建厂,隶属三场综合加工厂。80年代改进生产工艺,产品焉支特曲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解放军展馆银奖。1989年产量171吨。1992年与兰州医学院医药科技开发中心协作,研制出鹿血饮、筋骨壮、虫草三鞭酒和龙凤酒等保健药酒,年产200吨。1994年获省科技进步奖和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
  (二)核工业部甘肃昆仑工业公司 位于张掖市东北郊开发区。经国家计委和核工业总公司批准建设,1995年10月开始筹建。总投资8916.18万元,计划1996年12月以前建成,设计年处理玉米5万吨,年产玉米淀粉3万吨。其中,食用淀粉1.8万吨,药用淀粉1.2万吨,副产品玉米油1142吨,浓缩玉米浆2000吨,玉米蛋白粉3000吨,纤维蛋白饲料1万吨。
  (三)酒泉钢铁公司镜铁山铁矿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文乡。是酒钢铁矿石生产基地。矿区面积120万平方米,分桦树沟、黑沟两个矿区。桦树沟矿区已建成投产,黑沟为二期工程。1995年生产矿石300万吨。
  (四)玉门石油管理局张掖化工总厂 位于张掖市东北郊经济开发区。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要生产添加剂,用于石油化学工业。
  二、省属驻张工矿企业
  省厅局驻张工业企业有4家:
  【九条岭煤矿】详见采掘工业。
  【山丹焦化厂】1958年建厂,1961年下马,1970年复产,更名为“甘肃省山丹焦化厂”,国有中型省二级企业。厂区专用铁路与兰新复线山丹车站接轨。建有年产4万吨焦炭的焦炉、年处理原煤30万吨的洗煤楼。1974年扩建,形成年产焦炭10万吨、年处理原煤50万吨,年产化工产品7000吨的生产线。主要产品为冶金焦、气煤焦,其次为蒽油、煤焦油。1985~1991年,建成年产铁合金2800吨、金属镁400吨的生产线。经几次扩建改造后,形成年产焦炭10万吨、化工产品7000吨、铁合金8400吨、金属镁1000吨4大系列产品能力。1995年,拥有固定资产5916万元,职工1006人;生产焦炭3.35万吨、铁合金2336吨、金属镁473吨、化工产品1798吨;完成产值2785.86万元,实现利税296.3万元。
  【甘肃省轻工机械厂】1958年建厂,甘肃省一级企业,国家二级企业,位于张掖市南大街。该厂前身为“国营张掖农具厂”,兴建时以生产播种机、压面机,五寸、七寸步犁和生铁锅为主。后经技改生产出MB106、206型单面、双面压刨床、318型细木工带锯等产品。1963年因经营不善,转为集体手工业;1965年收归省手工业局直管。1969年元月下放地区管理,改名为“张掖地区东风机械厂”。1972年12月,收归省轻工业局直管,1976年定名为“甘肃省轻工机械厂”。主要生产B605、665型牛头刨床,F—1型、C6140型车床等产品。1973年新开发生产塑料挤出机、小型拉丝机、平毯机、洗毯机等,生产701台。1978年完成产值298万元,利润26万元。1985年从日本引进年产1000万条塑料编织袋生产线,产量居全国之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和建材行业“百花奖”。1986年以来,开发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SYZ—6梭圆织机、SPL—90—162塑料平膜拉丝机组。其中圆织机填补国内空白,被列为全国替代进口产品,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塑料平膜拉丝机组,获“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成果一等奖”,“轻工部优秀新产品二等奖”等,销往国际市场。1993年进入甘肃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50强、全省1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1994年被评为全省城乡集体经济5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利税50强企业之一。1995年跨入国家大型企业行列,被中国轻工业总会评为全国轻工优秀企业。拥有固定资产4815万元,职工1003人;生产塑料机械81台,塑料制品3808吨,钢门窗2万平方米;完成产值8676万元,销售收入1.042亿元,实现利税1002万元。
   农垦系统工业,详见农垦部分。
  第十五节 企业管理
  一、管理机构
  (一)地区管理机构
  【张掖地区经济贸易委员会】位于张掖市大衙门街,是张掖地区行政公署组织协调、指挥、管理全区城市工业经济的综合职能部门。1949年9月,张掖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内设“工商科”。1955年12月更名“工商组”;1957年6月专署设工交组,翌年改设“张掖专署工业局”。1959年1月析工业局为“重工业局”“轻工业局”“煤炭电力局”;8月改重工业局为“冶金工业局”。1962年7月工业局、交通局合并为“张掖专署工业交通局”。1967年4月以后,工交工作由“张掖地区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综合组统管。1968年3月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恢复工交局。1975年析设“张掖地区手工业管理局”,1978年改手管局为“张掖地区轻工业局”。1983年10月工交局、轻工业局合并为“张掖地区行署工业交通处”;1985年撤工交处,析设“张掖地区经济委员会”“张掖地区交通运输管理处”;1994年9月,地区经委与商业局合并,易名为“张掖地区经济贸易委员会”,至1995年,内设办公室、人教科、综合科、城市经济运行科、技术科、开发科、市场流通科、安全设备科、矿山管理科、企业管理科和集体经济办公室等11个科室,职工44人,下辖地区直属企业12家。
  【张掖地区煤炭公司】位于张掖市大衙门街。主要负责全区煤炭的计划、调拨、生产、安全等工作。1956年12月成立“张掖专区煤炭生产管理委员会”,1958年2月专署建立煤电局,管理煤炭、电力生产;11月30日,煤、电分设,分别管理。1960年煤、电合并,恢复“张掖专署煤电局”。1961年煤炭生产管理业务移交工交局。1972年12月在大野口成立“张掖地区小煤窑管理站”,统管农村社队的煤炭开采。1974年8月地区工交局设立“煤炭生产建设办公室”。1984年5月分设“张掖地区煤炭公司”,内设办公室、煤炭科、黄金科、煤炭基金征收科,职工20人。
  (二)县(市)行政管理机构 县(市)经贸委均由工业局沿革而来,其变改类同地区。1995年,县(市)经贸委下设2~6个科室,有职工93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59人,专业技术人员23人。
  二、企业管理
  共和国成立前,厂矿由业主全权自主管理。
  共和国建立后,区内工业企业管理大体经历初期生产经营型、生产型和现代生产经营型管理三个阶段。
  (一)初期生产经营型管理阶段
  【行政管理】1950年私营企业由业主管理,员工自聘,产销盈亏自负。1953年开始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民主管理委员会”,全权管理企业。管委会由厂长任主任,工人代表和有关方面负责人为委员。国营、公私合营企业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生产任务由政府下达;资金、设备、原材料由政府调拨;产品包销,利润上缴,亏损补贴,员工统配;实行固定工资制。1955年推行前苏联“一长制”,企业领导由组织调配,厂长全权负责行政管理、生产经营;中共党组织负责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国家政策法规,督促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工作,实行“民主治厂”管理模式。
  【经营管理】政府逐步扩大对个体手工业的加工订货和统购包销范围,所需原料和加工产品逐步纳入政府计划;对公私合营厂家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采取生产部门自销和商业部门代销相结合;国营企业实行原材料由政府协调供应,产品由政府包销。
  【生产管理】张掖电厂、面粉厂、平原堡砖瓦厂和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等一批国营企业,初步实现机构设置合理化、设备维修制度化,工作流程有程序,质量规格有标准,科学化管理开始起步;手工业系统,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定期实行抽检、交流评比等活动。
  (二)生产型管理阶段
  【行政管理】1958年“大跃进”时期,厂矿企业改“一长制”为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组织包揽生产行政事务,厂长按党委决议行事。同期,部分集体工业企业转为地方国营,纳入政府指令性计划范围,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此后改革旧的规章制度,试行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形成领导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管理模式。1961年,贯彻中央《手工业三十条》和《工业七十条》,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作为民主管理和监督企业的重要形式。党委统一领导、决策,厂长负责管理企业。1968年,全区工业企业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统一领导企业各项工作。1971年企业党组织恢复活动,“文革”期间遭受破坏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恢复和完善。1976年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1978年以后,工业企业贯彻落实“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逐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计划管理】政府对国有企业实行“五定”管理,即定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定人员和机构,定主要原料、燃料、材料、动力、工具的消耗定额和供应来源,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定协作关系。政府按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分季度下达任务。企业在保证完成政府下达任务的基础上,可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另行安排一些生产。
  【质量管理】企业设置质量管理小组,配备专职质检员,严把产品质量关。对质量低劣产品,实行包退、包换、包修制度。1965年地区对手工业系统重点产品召开质量评比会议,奖优汰劣。
  【标准化计量管理】1963年全国第一次标准计量工作会议后,专区分期制定铁锅、服装、布鞋等产品的质量标准。较大的厂矿设立计量管理机构,小企业指定专人负责,标准化计量管理开始实施。
  (三)现代生产经营管理阶段 从80年代开始,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经历简政扩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完善经营机制等转变过程,使企业管理逐步由生产型向现代生产经营型转变。
  【宏观管理】198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决定》,地、县企业在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前提下放权,可自行安排生产;对商业部门不收购的产品,企业可自行销售等6项权利;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同经济效益挂钩。1984年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从劳动人事制度、工资奖励制度放开搞活国营小型企业和集体企业,加快流通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等8项自主权。1985年地委、行署在地区化肥厂、造纸厂等厂矿进行厂长负责制试点,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在全区推行厂长负责制,确立厂长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拥有生产经营的决策权和指挥权;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定期听取厂长的工作报告,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党组织负责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管理目标、经济合同的实施。普遍推行一包(经济承包)、四改(改企业内部领导体制、改干部人事制度、改劳动用工制度、改工资奖励制度),把企业经济责任层层分解到班组和个人,强化企业管理。进一步推广经济责任制,实行全面计划管理、全员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员设备管理等18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大力推行企业晋等升级活动,推进企业管理向深层次发展。1988年4月和1992年7月以后,全区工业经济系统全面贯彻国务院颁布的《企业法》和《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条例》,扩大企业自主权,即生产经营决策、产品劳务定价、产品销售、物资采购、联营兼并、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工资奖金分配、内部机构设置、拒绝不合理摊派等14项权力,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1995年地区糖厂、建材总厂被省确定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民乐县酒厂、粉丝厂等为地区试点企业。通过产权重组,资源以市场配置为主的股份制试点,组建企业集团公司,扩大经营规模。企业实行“三包一挂”(包上缴利润、技术改造任务、管理目标,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完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生产计划管理】80年代以来,国家对计划体制进行改革,逐步由指令性计划转为指导性计划,政府年初下达产值、利润、税金计划,按承包基数考核,确定上缴任务。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确定和调整产品生产计划,开展多品种生产,综合经营。政府对企业由单纯的产值、产量考核,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综合考核。
  【产品质量管理】1987年后,各企业相继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对职工普遍进行质量管理培训,分批参加由中国质量协会统一组织的《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提高职工的质量管理素质。TQC小组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广泛采用控制图、直方图、散布图、因果图、排列图、相关图、PDCA循环等方法解决,提高了产品质量。
  【标准化管理】从1980年开始,200人以上的工厂均设立标准化管理岗位,小型企业的标准管理由生产科(股、技术科或质童科)兼管。1985年地、县(市)经济委员会和地区标准所组织考核评审组,对全区工交企业按照《甘肃省企业标准化工作整顿安排意见》和《甘肃省企业标准化工作整顿验收办法》进行考核验收,促使企业尽快建立健全标准化组织管理体系。1989年企业贯彻执行《标准化法》,广泛采用国家或国际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使标准化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系列化。
  【计量管理】1980年《全国厂矿企业计划管理实施办法》和1984年国务院《关于在全国统一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颁布后,各企业配备专职计量员或成立计量管理机构,加强计量基础和队伍素质建设。1987年开始,地区计量所培训学员395人,建起一支有专业知识、业务精的企业计量管理队伍,使计量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管理】从1983年起,工矿企业按照国家经济委员会《国营工业交通设备管理试行条例》,完善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根据企业的规模,建立设备管理职能机构、维修保养车间或班组,对设备的验收、登记、建档、事故处理、报废、改造更新和维护保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广泛推行全员设备管理方法,建起比较科学的设备管理系统。
  【职工与工资管理】80年代初,地、县企业的正、副厂长,党委正、副书记,由地委、县(市)委委任或调配。1986年后,企业领导班子实行招标承包,法人代表由政府考核任命;副厂级干部由法人代表提名,经委考核任命;中层干部由厂长经理聘用;职工的招收,由过去的固定用工制改为合同制,由劳动部门通过考试,择优录用。
  职工工资,在国家等级工资制度和劳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实行政府劳动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劳动部门三级管理。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效益挂钩,根据自身实际,可采用全额工资、浮动或半浮动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含量工资、评分计奖工资、奖金津贴等多种工资形式,分配制度逐渐趋于合理,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
  【财务管理】1983年、1984年的两次利改税,改过去利税并存、单一税制为以税代利的复合税制。将企业应当上缴国家的财政收入,以11个税种向国家纳税,税后利润由企业按照规定安排使用。企业经济核算由70年代的厂级、车间两级核算变为80年代的厂级、车间、班组以至个人的多级核算。资金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项资金3大项分类管理。
  【固定资金管理】固定资金来源主要有基本建设拨款、基本建设贷款、专用贷款,专用拨款和内部形成的专用基金等。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出售、调拨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按行业规定严格的折旧率,一般折旧期限较长。
  【流动资金管理】从1983年起,将过去定额流动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拨款,无偿占用;超定额流动资金由银行贷款,有偿占用的“双轨制”,改变为银行统一贷款、统一管理。企业加强对原料、材料、动力、燃料等物资的管理,合理安排采购供应计划,做好产、销、运的衔接,减少产品积压和产品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专项资金管理】包括更新改造基金、大修理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生产发展资金、后备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资金,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周转,具有独立的营运形式,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政府监督,企业严格控制使用。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全国统一实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企业筹集的资金不再按其来源划分为固定基金、流动基金和专用基金,取消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的办法,允许企业统筹应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革过去的完全成本法,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制造成本法,使财会核算体系大体与国际惯例接轨,为搞活经济、参与国际贸易活动和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物资管理】80年代,企业所需的原材料等物资,实行“双轨制”,即计划内的由计划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按季、月统一调拨,计划外的由企业自行采购。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物资供应由“双轨制”变为企业自行采购。在物资管理上,广泛推行ABC管理法、经济批量法、定量管理等科学管理方法,减少物资积压占用。
  【价格管理】80年代,实行价格管理“双轨制”,即计划内产品价格由国家统一控制,计划外价格根据市场需求上下浮动,企业只对少量产品有定价权。90年代,深化价格改革,除个别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如化肥、大型农具、食糖、食盐、面粉等由国家控制外,其余全部以市场形成价为基础定价,企业有权根据市场竞争需要确定产品价格。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