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1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分类号: F321.1
页数: 2
页码: 911-91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民国时期至1995年甘肃省张掖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开发 张掖地区

内容

1989年《农业考古》第一期载:中科院遗传所专家在民乐县东、西灰山调查,发现炭化五谷等古遗存实物,证实在距今4000年以前区内就已有大麦、小麦、高粱、粟等农作物种植。自汉代以来的2000多年间,历朝诸代实行徙民屯田、军垦戍边、官助民耕、兵民相屯等政策,大力开发土地。
  从〔民国〕初到抗战时期,全区农业生产稳定,土地开发缓慢。抗战时期,西北是抗战的大后方,政府在张掖设农业试验场、农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促进土地开发。到1949年,全区耕地面积达234.3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02.84万亩。勘察整修渠道63条,兴修马尾湖水库。
  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反霸减息、土地改革,废除封建生产关系,促进土地开发。1950年开荒9.07万亩,1952年开荒扩种16.13万亩,至1958年耕地面积达307.04万亩。1983年据地区土地利用现状概查,耕地面积为432.18万亩;1990年据土地利用现状详查,耕地面积416.42万亩。
  1983年国家把河西列为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是年开展“两西”(定西、河西)农业建设,开发河西。至1995年,国家用于全区水利投资4.61亿元,农民投工2.62亿个,农民集资和劳动积累2.47亿元;完成水利工程13770项,建成中小型水库44座,改建干支渠3991公里,打成农用机并3659眼;建成条田208.5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7.06万亩。从1988年以来,以张掖市石岗墩、瞭马墩滩,高台县骆驼城、南华、阅群滩,临泽县小泉子、平沙墩、双墩子、一工程滩,民乐县北部滩,山丹县山羊堡、丰城堡滩和肃南县明花滩等农业开发小区为主,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开发。至1995年,8年共开发土地19.66万亩。1992年5月,地区被国家土地管理局评为“土地开发(复垦)地(市)级先进单位”;张掖市、临泽县被评为“土地开发(复垦)县(市)级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