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其他水利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1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其他水利建设
分类号: S274.3
页数: 14
页码: 870-883
摘要: 本节记述了甘肃省张掖地区其他水利建设情况,包括田间工程、井灌、提灌、喷灌工程、排水工程、人民生活供水工程、牧区水利工程、防洪工程、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的情况。
关键词: 水利建设 水利事业 张掖地区

内容

一、田间工程
  (一)农田建设 1964年3月,中共甘肃省委召开河西水利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先进经验,提出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目标。1965年6月,省委组织赴新疆参观学习统一规划,渠路林田综合治理,建设“好渠道、好条田、好道路、好林带、好居民点”的“五好”农田基本建设经验。要求河西以“五好”为内容,全面规划,搞好试点,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是年冬,专署水利局协助各县陆续组成8个“五好”农田规划队,参加180多人。至1966年底,全区完成49个公社、519个大队的143.5万亩农田的初步规划,占全区计划规划面积175.6万亩的81.72%。1970年全国北方农业工作会议之后,农田基本建设进度加快,各县于1974年相继完成渠、路、林、田全部规划。其中尤以民乐县农田基本建设规划最具特色,全县115个大队,每队有1张平面图、1张鸟瞰图、1份说明书。每个公社有全社的规划图及说明书。县上有1个示意模型、1幅彩色鸟瞰图、1张平面图、1张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机、水电等全面安排的38项任务布置图。规划曾送往北京农展馆展出,受得有关部门的赞扬。
  全面规划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发挥了指导作用。1968年,张掖县新墩公社率先大搞“四好”农田基本建设,采取分期分批、集中连片治理,大突击和专业队相结合的方法,到1971年,新修干支斗农渠道428条、长274公里,建筑物678座,建成条田1.8万亩,兴修道路13条、长53公里,渠旁、路旁植树78万株,实现“水省、粮丰、林茂、路通”。1972年农垦部部长王震亲临张掖,视察了新墩公社的农田建设,赞扬搞得好。王震部长向陪同视察的省委领导提出:新墩公社“四好”农田建设经验应在全省特别是在河西走廊各地推广。是年11月省委在张掖召开全省农田基本建设现场会,参观新墩公社农田建设现场和图片展览。
  1971~1974年,全区以“四好”为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形成高潮,每年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力达17~20余万人,平整条田20多万亩。1975年,在中央“苦战三五年,普及大寨县”号召的推动下,全区农田基本建设迅猛发展,1976年新平条田26万多亩,复平条田13万多亩。80年代,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渠系布置合理,水的利用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60%左右;改革灌水制度,消灭串灌、漫灌,每亩次毛用水量由160立方米减至100立方米左右;改建条田扩大耕地面积10%以上,最多的达30%;社队道路畅通,农田林网既可防风固沙,又可调节田间小气候,一般降低风速30%~50%,提高春季地温0.7~3.5度,夏季地面1米高范围内气温降低0.1~2度,相对湿度提高4%~14%,减少小麦乳熟期干热风的危害。
  1988年9月以后,全区条田建设每年以9万多亩的速度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至1995年,各县(市)建成条田208.51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7.9%。张掖市和临泽、高台县基本实现条田化和农田林网化,为创造“双千田”“吨粮田”,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奠定了基础。
  (二)田间渠系配套 50年代进行渠系改建、调整,推广卵石、草皮砌渠防冲防渗,兴建一批简易控制建筑物,提高水的利用率。1963年6月,省政府在河西召开水利工作会议,贯彻“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群众自办为主”的水利建设方针,提出恢复和发展田间水利工程的措施。会后,专、县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普查工作,由点到面开展有计划地田间渠系配套工程建设,是年确定在张掖梁家墩四闸斗渠、民乐益民渠三坝支渠、山丹清泉灌区、高台三清渠、临泽梨园西干渠德安支渠共5.21万亩农田进行配套试验。1964年贯彻省委《集中力量进行河西地区水利建设会战的决定》,加快试点工作步伐,并按照“四好”农田建设标准,增建张掖县梁家墩公社三工、清凉寺大队及长安公社万家墩大队的田间配套工程试点。1965~1967年,全区有47个公社的154个大队建成以“四好”为内容的田间渠系配套面积37万亩。
  1979年,选定张掖县新墩公社作为省、地、县三级农田配套工程试点,规划配套面积4.2万亩,总投资65万元。1980年5月开工,由新墩公社组织施工,省、地、县派技术人员参加设计、指导,1982年底竣工。据测定:斗渠渗漏损失由8.4%减少到1%~2%。渠系利用系数由53%提高到67.9%,斗渠灌溉效率由517亩提高到660亩,对新墩农业的连续增产起到显著作用。此后,全区每年计划安排田间渠系配套面积由2~3万亩逐步增到8~10万亩,配套范围以建成条田为主,每亩投资川区20元,沿山地区为30~40元。坚持高标准,斗农毛渠一次配套齐全。到1995年,全区完成田间渠系配套面积125.16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2.8%。
  二、井灌、提灌、喷灌工程
  (一)井灌 区内打井历史悠久,但以取水饮用为主。1950~1955年,省农林厅水利局组织水文地质队开展钻井试验,先后在张掖、临泽等县发现沉压地下水,打出自流井和半自流井。
  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掀起群众性打井运动,主要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以人工打井为主。每井灌地数亩至20亩,提水工具有解放水车、木质畜力水车、人工手摇水车及辘轳等。1958年形成“向地下水进军”的打井高潮,仅张掖、山丹、高台3县(市),打井2744眼。但由于打井只图数量,忽视质量,据1969年调查,3县保留有效井数仅13眼,井灌面积不足1500亩。
  1974年,省革命委员会确定全省水利建设以打井为重点,全区再次掀起打井高潮。地、县成立打井抗旱组织,至1976年,全区打井6232眼,配套5293眼,打井固定资产超过200万元。1978年夏季,高台县百日无雨,出现罕见亢旱,全县开动机井1400多眼,灌地36.8万亩(次),在大旱之年粮食亩增35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但由于打井指令性任务大,缺乏科学性,一些井位布局不合理,施工粗放,配套机械质量差,加之管理不善,不久能正常运转发挥效益的井仅占20%~30%。
  1978年以后,机井建设进入有序发展阶段。全区每年新打、新配机井30~40眼,以机械深井为主,以建设新开发区为主,兼顾在纯井灌区、河灌区下游缺水地区和经济作物区补打机井。每年完善配套、加固更新、改建有价值的旧井200多眼。同时,不断提高机井建设质量,建立机井档案,完善机井管理制度,发挥机井灌溉效益。至1995年,全区打成农用机电井3659眼,配套机电井3606眼,建成清泉、石岗墩、骆驼城等一批纯井灌区,井灌面积达36.87万亩;河水井水混灌区每年井灌132万亩(次)。
  井灌弥补河水不足,对促进全区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起了重要作用。但现有机井完好率仅60%~70%,且其中多数已达设计使用年限,井体老化、淤积、水位下降,效益日减,需要适时更新,在有条件的地区有计划地打井,发挥井灌效益。
  (二)提灌 1958年,在张掖市龙首渠始建第一座提灌站,安置外地移民,开发胶泥湾滩荒地。20世纪70年代,少数社队利用机并抽水设备,对靠近渠道的小片高地及难以浇灌的农田,采用活动提灌形式提取渠水灌溉,形成一泵一站,用时安装渠岸,用毕入库保管,有的沿用至今。70~80年代,区内兴建了一批固定的提灌站,灌溉面积在千亩以上的有龙渠、塔儿渠、一工程滩、平沙墩提灌站等,其余小型提灌站,一般灌地为数十至二三百亩。至1995年,全区建机电提灌站156座,提水机械173台(套),总动力3522千瓦,灌溉面积8900亩。
  (三)喷灌 1976年,地区在张掖县新墩公社白塔二队建立喷灌试验区。19781980年,全区在沿山区建设活动式、半固定式喷灌工程6处,覆盖面积1.95万亩,投资245万元,发挥效益面积3000亩。后因天气干燥、蒸发量大,喷灌渗水浅,不适合本区地情,全部弃置。1982年地区灌溉试验站兴建的100亩固定式喷灌试验区,投资17万元,运行正常,可节水增产。
  1985年,省“两西”指挥部列项在高台县骆驼城建立移民开发区,兴建固定式喷灌工程,选用大型悬壁式喷灌机,并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投资160万元。1986年建成,运行中问题较多,后将3台喷灌机调拨酒泉生地湾农场。
  三、排水工程
  地区排水工程,是盐碱地改良的主要工程措施。黑河中游平原盐碱地分布较广,东起张掖市碱滩乡,西至高台县山水河,南起甘新公路,北至黑河,长约115公里,宽约13公里,土地总面积1356.6平方公里,涉及张掖、临泽、高台县(市)的11个灌区、23个乡(镇)和张掖、临泽2个国营农场,有农田79.1万亩,林地28.4万亩,宜农荒地39.32万亩。在现有农田中,盐碱地面积32.91万亩,其中原生型盐碱地6.23万亩,次生型盐碱地26.68万亩。据1987年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关于张、临、高排灌工程规划报告》统计,3县(市)耕地中有盐化土面积18.96万亩,荒地盐化土面积45.11万亩。
  地处祁连山山前倾斜平原前缘泉水溢出地带,是黑河、山丹河、梨园河交汇区,地势平坦、低洼,地下径流排泄不畅,潜水埋藏浅,引灌补给增加,次生盐渍化日剧,部分地区“春天水汪汪,夏天苗不长,秋收不打粮,冬天白茫茫”,盐碱危害严重。共和国成立以来,地、县重视农田排水改良盐碱地工作。50年代,高台、临泽县先后选点开挖排水沟渠,首获成效。继而张掖农场、新华农场在开挖田间排水沟基础上垦种农田。1965年,省、地、县农林水利部门组成盐碱地改良工作组,在高台县南华公社开展盐改试验。1978~1984年,张掖县勘测规划建成城郊——乌江第一期排水工程,并在三闸公社建立试验区、试验站。1982年,地委、行署制定改造低产田规划。1983年春,地、县组成高台县中部排水规划队,对该县中部6个乡的排水工程进行规划设计。1984~1986年在南华乡建立排水试验区。1987年底省水电设计院编制出《甘肃省黑河张、临、高排灌工程规划报告》。至1995年全区开挖排水工程改良盐碱地22.13万亩,建立水稻、甜菜生产基地。
  (一)高台县南华排水工程 1952年9月,高台县邀请河西水利工作组测量队选定排水渠线,10月组织劳力在南华柔远渠北开挖1条由东向西而后入黑河的排水沟,全长8.7公里。1954~1958年,南华乡组织群众开挖田间排水沟40条,长68公里,获得增产效果。
  1963~1964年,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对南华排水工程进行勘测,1965年与西北水科所、地区水电局等单位组成盐改试验组,在信号大队开展试验。1966年3月开工,1968年底竣工,开挖干、支、斗、农渠四级排水沟103条,总长160.62公里,修各类建筑物181座,国家投资108万元,补助粮食22.85万公斤,投入劳动工日50.57万个,完成工程量85.1万立方米。有1.66万亩盐碱耕地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地下水下降0.75~1.05米,矿化度减少30%~50%,全公社粮食总产由1966年的304万公斤,到1969年达486.5万公斤,增长62.48%。
  1983年春,地、县水电局规划组对高台县中部排水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工程覆盖耕地面积19.94万亩,其中盐碱地10.54万亩,占总面积的52.86%。工程设计干、支排水沟78条,长158.87公里,建筑物285座。斗农排水沟全长800.1公里,建筑物4818座,排水面积20.49万亩。是年9月,省水利厅现场审查设计,确定先在南华乡进行小规模的工程试验,建立盐改试验站,积累经验,逐步扩大。在南华排水试验区内,开挖干、支、斗、农沟11条,长34.04公里,建筑物49座;暗排斗、农沟45条,长15.49公里;打竖排并5眼。在工程治理中,配套灌溉斗渠1.3公里,农渠2.2公里,建筑物42座。滑坡打桩处理的支、斗、农、沟11.54公里,支斗沟植树7公里。完成劳动工日16.86万个,工程量27.0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55万元,排水控制面积2.38万亩。试验区内建成排水系统后,地下水位由原来的0.8米至1.2米,降为1.7~2米;矿化度由平均每公升13.6克下降为8.2克;1米深以内土壤含盐量由平均每公升1.645~2.411克,减少到0.261~0.834克。耕地粮食作物单产大幅度提高。信号十队1984年粮食平均亩产175公斤,1988年达600公斤,增长2.43倍。
  (二)张掖市城郊、乌江排水工程 张掖市盐碱地涉及4个灌区的12个乡、78个村,耕地面积37万亩,其中盐碱地19.1万亩,盐荒地11.2万亩。1966年规划排水沟3条,全长4.7公里,由张掖县水电局、县城市建设委员会组织施工,当年建成,完成工程量4.9万立方米,用工3.15万个,投资6.19万元。城区的排水给三闸公社农田灌溉水源起了补充作用。
  农区排水工程,于1978年开展全面规划,控制排水面积31.65万亩;规划明沟排水干支沟515条,全长633公里,田间排水配套面积28.21万亩。试验区规划暗管26条,总长12.94公里。竖排打井提灌,以灌代排,规划在10处有盐碱荒滩打井298眼。工程拟分两期建成,第一期工程设计控制面积9.037万亩;1980年4月经省水利厅批准,由张掖县施工,1984年10月竣工,完成明排干、支、斗沟2000条,全长215.62公里,修各类建筑物648座,排水控制面积9.703万亩;竖排打井40眼,排水控制面积7540亩;暗排铺设暗管3537条,埋设观测井22眼,检修井11眼,排水控制面积350亩。第一期排水工程,完成排水控制面积10.492万亩,占设计的116.1%。完成工程量208.24万立方米,劳动工日81.5万个,投资270万元。1985年3月进行验收,交付使用。控制范围内地下水位下降0.3~0.6米,耕地脱盐率一般在65%,最高达到92%,农地耕作层土壤含盐量降到0.3%以下,作物生长趋于正常。据张掖市农委1988年9月对排水工程范围的乡、村调查,1980年粮食总产2482.4万公斤,1988年达到3957万公斤,增长59.4%。8年开发利用盐荒地2.08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500亩;造林4500亩,植树72万株;种植甜菜5690亩,年产1.7万吨;种草6500亩,年产优质牧草1200万公斤;开挖鱼池700亩,年产鲜鱼2万公斤。
  (三)临泽县小屯排水工程 1973年临泽县水电局对小屯排水工程进行初步规划,小屯公社动员群众实施兴建。至1975年开挖干、支、斗排水沟127条,总长153.1公里,1.8万亩农田的盐碱化程度有一定改良,开垦盐荒地800亩。1976~1982年,社队干部带领群众新开、清淤整修干、支、斗排水沟92条,总长121.5公里,使全社1.47万亩农田盐碱化程度得到显著改良。
  四、人民生活供水工程
  (一)农村人民生活供水工程 区内人民生活用水,依自然条件不同而异。泉水地区以饮用泉水为主;地下水位浅的地区,以打井提水饮用为主;沿山地区以饮用沟溪流水为主;前山地下水位较深的地区,夏季从河渠取水饮用,冬季饮用涝池水。60年代,全区有涝池2100多座,农村饮用涝池水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生产、生活用水范围扩大,水利工程设施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及饮水条件也发生变化。一为山谷溪流枯竭,取水距离愈来愈远,生活用水负担沉重;二为多数河流因兴修水库,冬季关闸断绝水源;三为人畜共饮涝池水,极不卫生;四为城乡排污量不断增加,使部分水源污染。
  区内人民生活供水工程建设始于70年代。1972年,北京医疗队深入农村开展卫生医疗工作,各地普遍改造涝池,净化水质,实行人畜分饮,改善饮水条件,少数地方兴修人民生活饮用工程。1984年,地区水电处对农村人畜饮水状况进行调查,全区需要解决人畜饮水和改善饮水条件的人数达81万,占农村人口的87%。其中,单程取水距离2公里以上、垂直高度150米以上的常年缺水地区有7.17万人,季节性缺水的有39.81万人,需要改善饮水水质条件的有31.03万人。1986年9月以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至1995年,国家投资2142.92万元,乡村和农民群众自筹1942.88万元,建成农村人民生活供水工程7877项,打人饮机电井521眼,修建水塔93座、压力罐15台,铺设供水管道2286公里,建水窖8773座,解决和改善40.82万人、107.12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农民用上水质良好的自来水或窖水。
  民乐县在农村人民生活供水工程建设中,以“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争得世界银行贷款。1992~1995年,争取世界银行贷款人民币290万元,省配套资金56万元,自筹156万元,建成自来水厂、站18个,打机电井11眼,埋设管道206.4公里,建水塔7座、蓄水池5座、减压池4座、水窖68座,解决37255人的饮水问题。此系全区水利建设首次引进外资项目。
  (二)城市人民生活供水工程 过去城市人口少,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与当地农村类同。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供水矛盾日趋突出。从50年代末开始,先机关团体,后城镇居民,逐步开展供水工程建设。80年代,加快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到1995年全区城市人口16.58万人,供给自来水人口达12.9万人,供水普及率为77.8%。
  50年代以后,张掖城区部分单位自建供水设施,解决生活、生产用水;部分居民改用压管井取水。1978年筹建张掖县自来水公司,1980年建成自来水厂,打机电井3眼,建成水泵房、加氯间、清水池等配套设施。1981年铺管道6.44公里,城区局部开始供水。1984年扩建,打机电井3眼,铺设管道长度增加到93.66公里,供水能力为每日1万吨。至1995年,供自来水人口达6.2万人;另有68个用水量大、距城较远的企业、单位,自建供水设施,供水能力每日4万吨,供水人口0.6万人。迄今自来水公司和自备水源供水能力每日5万吨,供自来水人口6.8万人,供水普及率为70.5%。
  民乐县1971年邀请玉门石油管理局在城区打300米深井1眼,配抽油机抽水,连同涝池水,解决城区供水。1973年从双树寺水库输水洞出口侧设管网连接管道至城南蓄水池,全长12公里,1977年通水,解决城区及近郊乡村0.7万人用水问题。1985年成立自来水公司,1989年对原供水设施进行改造扩建,自来水到户,供1.3万人生活用水。1995年打井7眼,铺设主管道9公里,管网配套18公里,建成加氯间、清水池、水塔。供水能力每日3000~5000吨,供水人口城区1.1万人,供水普及率100%;城郊农村1万人。
  山丹县自70年代以来,部分单位和驻军部队先后建起自用供水工程。1982年县水电局建起水塔,进行小范围供水。1983年成立自来水公司,开始供水设施建设,至1995年打机电井2眼,铺设管道26公里,建高压水塔、清水池、加氯间,原县水电局所建机井、水塔由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联网运行。供水能力每日4500吨,供水人口城区2.2万人,普及率100%;城郊农村1万人。
  临泽县自80年代开始,部分单位和驻军部队自建供水设施。多数居民采用压管井提取生活用水。1990年建立自来水公司、水厂,打机电井1眼,修水塔、加氯间、清水池,铺设管道10.11公里。至1995年,供水能力每日2000吨,供水人口城区0.8万人,供水普及率62%;城郊农村480人。
  高台县自80年代开始,部分单位和驻军部队自建供水设施。多数居民采取压管井提取用水。1994年建立自来水公司,开始城区供水工程建设。计划1996年建成,供水能力每日4000吨,供水人口1.4万人,供水普及率1001976~1994年,肃南县分3期进行城区供水工程建设,建成截引2处、蓄水池3座,铺设管道17.9公里,修检查井60座,供水能力每日1132吨,供水人口6054人,供水普及率100%。1983年建立县自来水暖站,由县水电局管理,1988年移交县城建局管理。
  (三)氟病区改水供水工程 张掖地区是全国四大高氟区之一。长期饮用含氟量超标的水,形成慢性器质性病变,即氟骨病。氟病区分布:由东向西,沿兰新铁路,北至合黎山一带,东起山丹县大黄山、龙首山,西至高台县盐池乡和肃南县莲花乡。病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冲积扇细土平原区和北部合黎山及前山区。中部平原区以黑河沿岸为甚,浅层水矿化度和含氟量均高。北部山区有萤石矿、石英石矿等高氟地质结构,冲积层潜水含氟量每公升水高达10毫克以上。国家规定饮用水标准,每升含氟量在4毫克以上为重病区,4~2毫克为中等病区,2~1毫克为轻病区。在全区6县(市)氟病区内,有14772户、77503人,其中重病区有13479人,中度病区有29542人,轻病区有34482人;分布在红寺湖、三闸、靖安、平山湖、板桥、平川、南华、盐池、莲花、永固等23个乡的80个村中。
  70年代,国家北方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氟病防治工作以改良水质为主的指导方针。地区地方病领导小组及卫生防疫部门,对病区水源水质开展全面普查,掌握病区分布状况。省水利厅从1978年开始,在年度计划中设置氟病区改水工程专项资金,地、县(市)水利部门积极开展防氟改水工程建设。至1995年,全区建成防氟改水工程51项,打成有效机井26眼,建水塔16座,安装压力罐11台,铺设供水管道长425.26公里。无良好水质的村社,安装化学除氟罐。国家专项投资565.33万元,群众集资114.36万元,使17个乡34个村的4.55万人用上自来水。张掖市红沙窝村原为重氟病区,改水前发病率高达83.35%,氟骨病患者达37.84%,改水后病情明显好转。
  五、牧区水利工程
  境内牧业区,随着平原灌溉农业的发展,逐渐向南北山区转移,牧区人畜饮水问题日益突出。
  50年代起,以解决牧区人畜饮水为重点,采取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分散,截、引、提、蓄并举的办法,兴建一批水利工程,改善人畜饮水条件,扩大草原利用面积,促进牧区经济发展。
  (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牧区水利工程 从1954年自治县成立到1995年,共建成水利工程782项。其中:小Ⅱ型水库1座,库容18万立方米;塘坝8座,蓄水43.8万立方米;引水渠102条,长381.27公里,衬砌90.59公里;扬水站2座,人畜饮水管道64条、长289.6公里;涝池9座,水窖220座;机电井194眼,沙漠轻型井29眼,土井136眼;防洪堤28处,长18公里。总投资2699.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98.2万元,乡、村及群众集资401万元,开发利用无水草原184万亩,改善缺水草原127万亩;增加有效灌溉面积3.33万亩,其中农饲地1.58万亩,林地1.72万亩;解决18332人和3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
  (二)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乡水利工程 平山湖蒙古族乡位于张掖市北部合黎山干旱荒漠区,有3个村、7个村民小组,213户、802人。原有旧土井32眼,泉22处,供人畜饮水。但因水质不良,含氟量每公升达1.9~3毫克,影响人、畜健康。19771989年,国家投资75万元,建成3条引水管道。1977年兴建转嘴至白乱山引水管道,长15公里,输水给北湾滩一带,供人畜饮水及少许农饲地灌溉;1979年兴修小水至黑山头管道20公里,解决平山湖西部草原人畜饮水;1989年兴建西三个泉引水管道,修建长60米截水坝1条,埋设塑料输水管10.254公里,建蓄水池1座,供水至平山湖村及大泉组,供水到户,解决平山湖乡机关、学校、村民408人及1700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并开发植树造林地100亩。为改善饮水质量,为牧民安装家庭除氟罐,投放化学药剂除氟,收到良好效果,促进全乡畜牧业稳定增产。
  (三)山丹县红寺湖牧区水利工程 红寺湖乡位于山丹县城北15公里,地处龙首山丘陵区。全乡有6村、207户、981人,多为荒漠戈壁,干旱缺水。人畜饮水靠几处山岩裂隙泉水,水质较差,每公升含氟量达2.5毫克。
  1968年,山丹县水电局勘测设计,制定截引黑山泉地下水方案。1969年社、队干部带领群众开挖截引,一举成功。截出地下水每秒0.02立方米,比截前增加1倍多,茨湖大队三队引水灌溉部分农田,是年粮食总产增加50%。1970年3月26日,《甘肃日报》作了专题报道,发表《赞0.02精神》评论员文章。此后,国家投资11万元,先后在神仙窑子、马莲泉、红湾、红寺湖兴修5座塘坝,蓄水量达5万立方米,每个塘坝又兴修预制板衬砌的输水渠,全长12公里,改善保灌面积400亩,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500亩,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1990~1995年,国家先后投资9.63万元,群众自筹0.88万元,修建引水管道1300米,蓄水池1座,维修加固塘坝2座,田间配套面积1850亩,新增保灌面积645亩。1981年始用化学药剂除氟,改善水质,至1995年化学除氟罐已全面普及使用。
  六、防洪工程
  张掖洪水灾害历年时有发生,使人民生命财产、工业交通、水利设施受到破坏和损失。洪灾主要发生在每年6~8月的汛期。洪灾常发地段是黑河张掖段、大沙河临泽段和南北两山局部地区暴雨山洪流经的村庄、农田、道路、渠道。
  防洪工程建设,针对洪灾常发的河段、山洪汇集地带,修建河堤、拦洪坝、桥涵等建筑物,防御洪水危害。历代曾修建小型的拦洪土堤、堆石堤坝、木笼等防洪工程,收效不大。5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重视防洪工作,60年代,因陋就简兴修部分防洪堤坝。此后,采取分段分期、先易后难的办法,在黑河、大沙河及南北两山局部地区,兴建146项防洪设施。
  (一)黑河防洪工程 黑河从莺落峡出山口至兰新铁路黑河大桥30多公里的河段,河床宽浅、质地为冲积沙砾层,汛期洪峰量大,历时短、来势猛、输沙多,河床变迁频繁,岔流颇多,主河道变化不定。水少时一片沙洲,水多时洪水猛泄,两岸农田时遭损毁。共和国成立后,对渠堤不断加固,兴修部分防洪护渠堤坝。1952年黑河洪峰每秒1150立方米,致新墩乡及其以北10公里河床东移,对东岸农田、张掖城区构成威胁。
  【黑河新墩长坝】1970~1973年,新墩公社组织群众修建长3.5公里,高2.5米,顶宽4米的干砌堆石坝1条,丁坝12条,命名“新墩长坝”。1975年8月,地、县动员城乡人民群众加固新墩长坝防洪堤,历时9天,最多每日出动7500多人,汽车200多辆(次),大车、人力车3600多辆(次),修复长坝缺口8处、长1488米,丁坝4条、长1131米。1977年再次加固维修。
  1977年,于城西南9公里修建张(掖)肃(南)公路黑河大桥,桥长337.53米,按主河道将桥建于东侧。桥南两岸筑挡水堤,东堤沿河岸修筑,西堤从西岸束水东行,长2.5公里至大桥西端。自此,河道水流全部移向东部,威胁东岸安全。1978年黑河洪峰每秒678立方米,长坝多处被冲垮。1980年建成浆砌石防洪坝6公里,丁坝12条。后经多次加固,丁坝增加到34条。此项工程投资107万元。防洪能力达每秒800立方米。
  【黑河分洪工程】1986年在张肃公路黑河桥南1.3公里处西岸,兴修分洪工程。其东侧设450米长平行横交河床分洪堰,西侧设520米长斜线溢洪堰,溢洪堰后东侧设偏西北向导流堤至张肃公路,经公路过水路面将黑河三分之一的洪水分流到河床西侧。1987年建成,国家投资210万元。是年糖厂在厂区东南修建防洪堤。
  【张掖段防洪工程】1987年6月25日,黑河洪峰达每秒750立方米,两岸发生险情。据此,地区水电处制订《黑河张掖段整体防洪工程规划》,上自分洪工程,下至兰新铁路黑河大桥,南北长19公里;东起张掖城区及新墩乡,西至张掖糖厂及明永、乌江乡,东西宽13公里。张掖城区为该段防洪重点,南北有两条公路干线和兰新铁路横跨黑河。整体规划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每秒1600立方米;50年一遇洪水校核,最大洪峰每秒2320立方米。整个工程由5部分组成:加固加高新墩防洪堤1660米,增设丁坝9条;修筑西岸导流防洪堤4.9公里;修筑甘新公路以北东岸防护堤1.3公里;修筑甘新公路以北西岸防护堤2.5公里;整修甘新公路新河桥南人工河槽2公里,计划4年完成。至1991年,省财政厅、省城建委投资160万元,完成西岸防汛堤2公里,分洪口1座,取水涵洞1座;东岸防洪堤加高加宽6公里,延长1.4公里,增建丁坝13条,分洪口2座。基本建成泄、堵、分等防洪工程体系,对黑河张掖段的安全度汛起了重要作用。但因资金不足,西岸导流防洪堤2.9公里,甘新公路以北东、西岸防洪堤3.8公里尚未修建。
  (二)大沙河防洪工程 大沙河即梨园河下段,长约40公里,从梨园东西干渠渠首以北进入平原区,至鸭暖乡入黑河。河床经洪水冲涤,宽达3公里,河流输沙量大,河床极不稳定,易于改道。自南狼烟墩至临泽县城兰新铁路之间约10公里,农田时遭毁损,并严重威胁县城及公路、铁路安全。
  在临泽县城东南1公里处,修建甘新公路大沙河桥。桥长50米,高2米,过水量每秒260立方米,小于洪峰流量;桥小弯急,形同关卡。修建防洪工程势在必行。
  大沙河防洪工程,分期分段修建。1962年,为防护沙河渠岸,从南狼烟墩至沙河渠,加固整修防洪土堤2公里。1964年,专署水电局对这段防洪堤重新设计,沙河渠工委会组织施工,建浆砌石防洪堤2.5公里,投资14.73万元。1979年续建防洪坝至东寨村东渠崖,长1.5公里。
  1980年临泽县水电局对县城东侧至兰新铁路大桥一段防洪堤进行设计,西岸长1.4公里,东岸长0.6公里,投资24万元,年底修筑竣工。1985年对东寨村至部队靶场防洪堤进行规划设计,防洪堤长4.7公里,丁坝24座,1986年建成,投资56.5万元。
  1988年,张掖公路总段对大沙河公路桥进行改建,向东加长100米,基本满足最大洪峰通过的要求。
  (三)南北山区防洪工程 南北两山发生的洪水灾害,为局部地方暴雨所致。北山暴雨多出现在山丹硖口、龙首山、东武当山、合黎山东段一带的南坡;南山暴雨多出现在扁都口、大都麻、西武当山、大小磁窑口、榆木山一带的北坡。肃南的皇城、康乐、祁丰区也时有暴雨灾害。上述地段易遭暴雨洪灾的原因,一是植被破坏、山体裸露,山势陡峻,一遇暴雨难以入渗,遂成洪流直泻而下,难以防范;二是修建铁路、公路、渠道、建房等过程,疏于防洪。
  50至70年代,先后在易遭水患的高台南滩,张掖南滩、西洞滩、甘浚滩、兔儿坝滩、人祖口,临泽板桥、平川北山口,山丹列巴滩等地段,修建数10处防洪砂、石土坝,进行洪水分流或导流。1980年以来,国家投资、群众投劳,有重点地修建山洪沟道防洪堤30多条,长40公里,多为干砌石护面,关键部位用浆砌石护坡;兴建必要的渠道防洪泄洪工程。
  七、水电工程
  区内的水电工程建设,始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主要利用灌溉渠道的有利落差地形,兴建小水电站。一般可利用落差仅2~4米,最大6米,装机容量多在10~30千瓦,最大的64千瓦。至1960年,兴建小水电站15座,后因主机多为木螺旋桨反击式水轮机,质量不佳,中途停机。
  1965~1971年,兴建小水电站35座,解决部分农村照明和磨面、榨油、饲料粉碎、铡草机等用电问题。
  1972~1977年,先后建成双树寺水库、龙渠2座装机容量较大的水电站,并初设农电线路,还在肃南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一些小水电站。至1977年秋,河西堡电网给张掖供电之前,全区建成水电站75座,总装机容量8564千瓦。
  1980~1986年,兴建瓦房城水库电站和盈科干渠4座梯级水电站。1990~1995年,先后建成红湾1号水电站、鹦哥嘴水库电站、瓦房城水库2号电站,扩建龙渠水电站3号机组。至1995年,全区有水电站30座,投入运行的19座。其中,装机容量1000千瓦以上的有龙渠、盈科一号、双树寺、瓦房城、鹦哥嘴水库等电站5座,165至750千瓦的有9座,20至84千瓦的有5座。总装机容量20171千瓦,年发电量8926万千瓦时,并入大电网8747万千瓦时。
  (一)龙渠电站 位于张掖市龙渠乡三清湾村,距城32公里,是黑河出山口一座河道引水式电站。1974年设计,1975年施工,1977年建成投产,装机容量9600千瓦。电站由拦河枢纽、引水渠、电站3部分组成。
  【拦河枢纽】位于黑河莺落峡出山口处。全长76.2米,设有进水闸、泄洪闸和溢流堰。进水闸置于枢纽东侧,有两孔,单孔宽、高各2.5米,闸室长10米,最大引水量每秒38.4立方米,装有平板闸门,用20吨启闭机操纵;中部为泄洪冲沙闸5孔,单孔净宽8米、高9米,闸室长9米,泄洪量每秒1147立方米,用弧形闸门控制,闸台南侧设有工作桥;西侧设溢流堰,宽15米、长11.36米,设计流量每秒72立方米。
  【引水渠】自枢纽进水闸起,沿黑河东岸向北而下,全长4723.6米,有建筑物7座。引水流量每秒38.4立方米,其中电站发电引水量每秒24.8立方米,龙洞干渠灌溉引水量每秒4立方米,老洼台提灌站流量每秒2立方米,冲沙泄流每秒6.4立方米。
  【电站】电站前池位于岸边阶地,由两孔闸门控制压力管道引水。主厂房坐南向北,安装两台3200千瓦发电机组。辅厂房紧靠主厂房南侧,设有中央控制室、高压开关柜室、工具检修间、空气压缩机室和水轮机值班室。水轮机设计水头30.5米,每台单机供水量每秒14.2立方米,升压变电站设在主厂房西南侧,以35千伏线路与张掖电网连接。另一回线送往和平、安阳变电所,还以6.3千伏三回出线,给附近龙渠、西洞乡供电。设计年发电量4260万千瓦时。龙渠电站建设历时2年,总计完成工程量83.5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126.7万个,总投资98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69万元。电站建成后时有职工125人。
  1983年5月,省水利厅对电站工程通过验收。电站从投产至1980年10月,累计发电1.76亿度,收入890万元,占投资的90.7%,经济效益显著。1983年以来,水电部5次授予龙渠电站“全国小水电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多次受到省、地、市表彰。
  1993年,龙渠电站进行扩建,增设3号机组1台,装机3200千瓦,1994年建成,并网运行。
  (二)双树寺水库电站 位于民乐县双树寺水库北侧,为坝后引水式电站。1972年设计,1973年1月兴建,1975年底建成,总装机容量1260千瓦。1978年10月省水电局通过验收,交付使用。1982年5月并入大电网,每年给电网售电400万千瓦时。发电引水支洞为直径2米的圆形断面,长144.5米,出口经渐变段与电站1.2米口径的压力钢管连接。主厂房面南坐北,修理间位于主厂房左侧,控制室、开关室位于厂房右侧。电站最大过水量每秒3.72立方米,最小每秒1.86立方米,设计水头34米,安装两台630千瓦发电机组及配套设备。电站投资80.7万元,投入劳动工日7.2万个,完成工程量1.4万立方米。
  电站建成后,成立双树寺水库电站管理站,配员12人。
  (三)瓦房城水库电站 为坝后引水式电站。1978年设计总装机容量1500千瓦,1979年施工,1981年11月建成。1982年5月3台机组一次调试成功,并入大电网联网运行。电站发电输水支洞从水库输水洞270米处分岔引水,支洞全长56米,接压力钢管至厂房附近,分三岔管进入厂房水轮机,主厂房坐西向东,垂直于支洞线,副厂房控制室位于主厂房右侧,机修及值班休息室位于左侧。控制室南侧安装主变压器与外界电网沟通。电站最大引水每秒5.19立方米,最小引水每秒1.73立方米,设计水头36米,安装3台500千瓦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电站建设历时两年半,完成工程量4.24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12.39万个,总造价125.64万元。电站管理站有职工11人,负责电站运行。
  (四)盈科干渠梯级电站 1973年省水电设计院二总队勘测设计盈科干渠,规划张家寨至张(掖)大(野口)公路渠段间,兴建5座梯级电站,盈科干渠改建衬砌过程,预留电站位置。
  【盈科1号电站】从干渠总分水闸以北420米处向西开电站引水渠口。1974~1975年完成初设。电站设计发电水头为13.5米,安装4台320千瓦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80千瓦。1976年5月施工,1980年建成,1981年投入运行,并入大电网。电站建设完成工程量13.6万立方米,劳动工日28万个,总投资196万元。
  【盈科3~5号电站】1980~1982年兴修4号、5号电站,4号电站安装4台55千瓦发电机组,5号电站安装3台55千瓦发电机组。1986年建成3号电站,安装4台75千瓦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后均并入大电网。
  盈科干渠已建4座小水电站,分别设专门管理机构,负责电站运行,隶属盈科灌区水管处管理,1989年移交张掖市电力公司管理。
  (五)鹦哥嘴水库电站 为坝后引水式电站。1989年4月初设,设计总装机容量3750千瓦。1991年5月兴建,1995年5月建成,并入大电网运行。电站将水库原左岸输水洞改为发电压力输水洞。厂房位于大坝左侧,主厂房轴线与坝轴线垂直布置,辅厂房位于主厂房左侧。电站设计引水流量每秒4.9立方米,水头33米,安装3台1250千瓦发电机组及配套设备。电站建设完成工程量9.37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18.6万个,总造价946万元。电站建成后设立鹦哥嘴水库电站管理站,有职工25人,负责电站运行。
   八、水土保持
  区内水土保持主要与水利工程、防洪工程、农田建设、植树造林和保护自然植被结合进行。
  1982年,国家水利部把山丹县列入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执法试点县。山丹县在两年试点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方针,严禁滥开矿藏、破坏植被和开荒毁林、毁草,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和水资源,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水法》宣传,覆盖面达90%以上,提高全社会水保法律意识,增强水保责任感。
  (二)完善水土保持执法体系 成立“山丹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水土保持监督站,乡(镇)成立水土保持监督分站,村级配水土保持监察员。全县任命21名专职水保监察员,132名兼职水保监察员,并进行业务培训,配置装备,健全县、乡、村三级水保监督网络。
  (三)制定地方性水土保持规章制度 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山丹县水土保持管理暂行办法》,县人民政府批准制定水土保持申请表审批制度、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制度、水土保持准许证制度、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和防治费制度等。依此,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率达94%,水土保持补偿费收缴率78%,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6起。
  (四)全面进行人为水土流失普查,编制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区域规划 全县组织15名水保人员,用85天时间,对人为引起新的水土流失进行全面普查。县内查出100家生产建设单位人为引起新的水土流失,破坏植被68.33万平方米,弃渣17.88万立方米。在此基础上,编制《山丹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区域规划》,划定重点预防保护区面积2928平方公里,重点监督区面积269.43平方公里,重点治理区面积2204平方公里。山丹县总面积5402.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983.4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6.71%。经过综合治理,完成水土保持面积278.97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4.06%,投入水土保持治理资金280万元,投入劳动工日560万个。1995年7月,水利部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管理局、省水利厅、地区行署水电处组成验收小组,对山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工作进行验收,达到部颁标准。从1995年起,水利部将民乐县列入全省第三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县。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