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利事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0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利事业发展
分类号: F426.9
页数: 7
页码: 834-839
摘要: 本节记述了远古时期至1995年甘肃省张掖地区水利事业发展情况,包括民国前的水利事业、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水利事业两方面情况。
关键词: 水利经济 水利事业 张掖地区

内容

张掖地区水利事业,与祁连山及其冰川雪峰的天然造化密不可分。祁连山逶迤800多公里,降水量较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有冰川988条,冰川面积达423.79平方公里,贮水量约1200亿立方米,是河西走廊的天然“高山水库”。祁连山降水及冰雪融消,形成区内26条主要河流。其中尤以黑河流域面积广、年径流量大,河川径流哺育着绿洲,是水利事业赖以发展的天然条件。
  一、民国前的水利事业
  汉王朝为使西北长治久安,武帝采纳众议,徙民实边,戍兵屯田,发布兴修水利的谕令,河西水利事业开始兴起。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武帝向河西地区大量徙民,水利建设日臻进步,“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史记·河渠书》)。
  汉朝在河西大兴水利,时修渠道,史无详载,《汉书·地理志》仅记:张掖郡治所觻得县(今张掖市区西北)有“千金渠,西至乐涫入泽中”,又名“觻得渠”。武帝时开创的河西屯田水利事业,经过几代的经营、发展,促进了这里政治安定,呈现出“人民炽盛,牛马布野”“谷稼殷积”“军粮饶足”的繁荣景象。〔东汉〕明帝时,河西屡遭北匈奴侵犯;东汉王朝对羌族亦连年用兵,战乱饥荒,生产受挫,农田水利事业逐渐衰落。
  〔三国〕时,曹魏统一北方,以徐邈为凉州刺史,在河西进行大规模的屯垦,复修原有水利设施,“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三国志·徐邈传》)。
  〔前凉〕张皇建立政权,采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兴修渠道,发展生产,对河西农田水利的复兴时有建树。〔西凉〕李氏政权,实行“广田积谷”“务农养土”政策,兴修水利,敦劝稼穑,使张掖农田水利事业有所发展。
  〔隋〕末〔唐〕初,战乱不已,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遭到破坏。唐朝前期国力强盛,在边疆地区设置900多个军屯,河西是主要的军屯区,水利事业长足发展。据近代甘肃学者慕少堂考证,张掖黑河流域的盈科渠、大满渠、小满渠、大官渠、永利渠、加官渠等,皆为〔唐〕时兴修,可灌田46.54万多亩。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河西的经济繁荣。长安元年(701年),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出现“牛羊被野,路不拾遗”的年景:开元年间(713~740年),牛仙客为河西节度使,“所积巨万,仓库盈满;”至天宝十二年(753年),河西成为“土沃物繁,而人富乐”的“塞北江南”。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河西,〔五代〕时期战乱不息,农田水利事业多遭破坏。
  1036年〔西夏〕占据河西,对农田水利建设比较重视,“甘、凉之间,则以诸河为溉”,河西走廊遂成为〔西夏〕的重要粮仓。
  〔元〕初,复修河西部分水利,至元元年(1264年),立甘肃路总管府,督开水田。至元十八年(1281年),刘恩留屯甘州,于黑山子、满峪、泉水渠、鸭翅渠等处立屯,兴修塔儿渠、巴吉渠、小泉渠、牙喇渠、城北新渠、敬依渠、鸭翅渠、五坝渠、六坝渠、七坝渠等渠道。
  明朝在“欲兴屯田,必开水利”的思想指导下,多次诏令,倡导兴修水利。历任地方官员均对兴修水利较为重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右佥都御史杨超,“巡抚甘、肃,大兴屯利”;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肃王朱模督甘州五卫军屯。据《甘州府志》卷六记载:“明巡抚都御史杨博、石茂华,于左卫之慕化、梨园,右卫之小满、龙首、东泉、红沙、仁寿,中卫之鸣沙、河西、浣树、哇哇、德安、宁西,山丹卫之树沟、白石崖等处,悉力经营,淘成美利;分巡副使杨衍庆、石永,指挥使张庭辅、曹凤,皆渠之功臣也,遗迹犹存。”《重刊甘镇志》记载:明朝张掖境内的引水渠道多达110余条,除整修的旧渠之外,新修渠道近50条。《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记载,张掖时有灌溉面积11749顷,遂有“金张掖”之称。〔明〕时张掖的水利事业,是继〔汉〕〔唐〕以来又一个兴盛时期。
  清朝建立后,倍加重视河西走廊的经营。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大举兴兵驻防屯田,历经雍正、乾隆三代,甘州府辖境(不含高台)“有民户二十八万四百七十,屯户五十二万九千七十”(《明史·河渠志》)。屯田扩大,大举兴修水利,自成灌区系统。
  前〔清〕修复明朝已建的水利工程,并新修三清渠、柔远渠、暖泉渠、小坝渠、镇江渠、新鲁渠、石灰关、水关河、黑新开、永安渠、元丰渠、有本渠、更名东和西等渠道170多条,灌溉面积14000余顷,是张掖古代水利事业的鼎盛时期。
  乾隆以后,西北平定,军屯遂改为民屯,从而地权、水权逐步集中于达官显贵、土豪权绅之手,农田水利事业日渐衰败。东阁大学士陈宏谋在巡视陕甘后所撰《饬修渠道以广水利檄》中指出:“渠身未尽通顺,堤岸多所坍卸,渠水泛滥道路,不但有用难得之水漫流可惜,而道路阻滞亦有碍于行人。”“以致遇缺水之岁,则各争截灌;遇水旺之年,则随意挖泄。”至是之后,“河西讼案之大者,莫过于水利一起,争端连年不解,或截坝填河,或聚众毒打”(〔清〕《甘肃新通志》卷十《水利志》)。
  〔民国〕前期,军阀割据,战事频仍,农田水利事业无人问津。堤坝渠道失修,河水利用率低,大片耕地荒芜。〔民国〕31年(1942年)省政府委托省水利农林牧公司分设张掖工作站,勘察整修渠道63条。〔民国〕36年勘测设计、施工修建高台县马尾湖水库,〔民国〕38年7月竣工。
  二、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水利事业
  (一)前30年的水利事业 共和国建立后,各县在恢复旧有灌溉渠道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兴建一批小型水利工程。
  195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河西驻军在张掖组建“河西水利委员会”,张掖分区设立分区委员会。省农林厅水利局在张掖设立办事处,作为驻河西的水利代表机关,负责水利工程技术指导。5月,张掖分区撤销,保留张掖水利工作组,协助指导黑河流域的水利工作。1951年河西亢旱,结合抗旱生产,废除封建水规,建立民主管水的新制度,出现团结用水的新景象。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疏浚旧渠、改建土渠、合渠并坝、缩短渠线、减少渗漏等工作,仅黑河总口截并19条干支渠道,缩短渠线150公里,不仅改善14万亩耕地灌溉条件,还扩大播种面积近10万亩。在整修土渠的同时,群众利用当地卵石、草皮等天然材料,在酥油口、小都麻等渠道进行卵石干砌试验,在塔儿渠进行草皮衬砌试验。1953年改建益民干渠(民乐),全段采用卵石干砌获得成功,防渗防冲效果明显,灌溉面积由6万亩扩大到11万余亩。此后,在沿山地区大力推广。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低洼地区,采取草皮衬砌、压柳护岸措施,掀起土渠改建高潮。同时兴修一批半固定式的引水渠首。1953年,高台县利用沼泽草湖多的有利条件,借鉴兴修马尾湖洼地水库的经验,兴修芦湾墩、大湖湾、鲍家湖等9座洼地水库,缓解旱情,推动川区兴修蓄水工程的建设。
  1956年,专、县有计划地开展水利建设。是年兴建山丹祁家店水库,为共和国成立后甘肃省第一座中型山谷水库。在川区开展打井运动,整修土渠,卵石、草皮衬砌渠道300余公里,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102.84万亩增至165.3万亩。在水利管理上,颁布新的用水管理制度,建立灌区水管所、站,改革串灌、漫灌等落后灌水方法,实行计划用水。
  1957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1957年冬和1958年春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的决定》,提出“以小型为主,中型为辅,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兴修大型工程”的水利建设方针。1958年,“全民大办水利”,全区掀起水利“大跃进”高潮。在“万水归库”的口号下,大搞蓄水工程,是年动工兴建童子坝、双树寺、瓦房城、鹦哥嘴、长沟寺、李桥等一批中型水库和数十处小型山谷水库及洼地水库。打并、小提灌、小水电站等工程项目星罗棋布。大型引水渠——迎丰渠动工兴建。但因盲目蛮干,急功近利,工程质量普遍较差,许多水利工程中途停建,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浪费。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水利工程失修。1962年有效灌溉面积下降为152.16万亩,保灌面积下降为94.33万亩,比1958年分别减少24.58万亩和36.78万亩。
  1962年,全区水利工作重点抓恢复、整修被毁水利工程,有计划地开展渠道防渗改建。1963年开始沙河干渠高标准衬砌,1964年进行童子坝东干渠防渗改建衬砌,陆续改建一批渠道;同时在张掖进行田间配套工程试点,恢复和建立专、县灌溉试验站、基层水利组织,推广新的灌溉制度。1965年派员赴新疆学习农田水利建设经验,着手进行好渠道、好条田、好道路、好林带的“四好”农田规划和试点建设。年末有效灌溉面积恢复到169.51万亩,保灌面积恢复到128.45万亩。
  1966~1978年,完成双树寺、鹦哥嘴、李桥、瓦房城4座中型水库和摆浪河、石灰关、酥油口等16座小型水库及80多座塘坝建设,增加蓄水量近9000万立方米。改建干支渠1900公里,衬砌干支渠1700多公里。全区打井6000多眼,配套5000多眼,建成机电井4400多眼。建成农村小水电站70多座和龙渠、盈科、双树寺水库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8500千瓦。肃南牧区建成一批人畜饮水管道、农饲地灌溉渠道及井、塘坝等工程。完成全区“四好”农田建设规划,建成条田119万亩,田间渠系配套面积达94.2万亩。到1978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202.83万亩,保灌面积达169.36万亩。
  (二)1978年以后的水利事业 80年代,全区水利部门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工程质量为重点,强化水政、计划、施工、财物管理,广开投资渠道,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劳动组合,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质量监督检测,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坚持检查评比,健全奖惩制度,精心设计,精细施工,使水利工程设计合理,实用美观,质量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优质率达91.84%,合格率达100%,黑河草滩庄引水枢纽等5项水利基建工程被评为省优质工程。
  【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以改善高氟病区饮水条件,解决广大农牧区群众生活用水为目标,大力兴修人畜饮水工程。设立氟病区改水工程专项资金,配合卫生部门,为氟病地区寻找优质水源,安排工程项目,打机井、修水塔、建管道,改善氟病区4.55万人、8.91万头牲畜的饮水质量,使氟病率下降,氟病患者复康。还先后在沿山地区采取管道引水或兴建家庭水窖,在川区采取打井、建水塔、安压力水罐、修管道等供水方式,解决和改善40.82万人、107.12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实现人畜分饮,部分群众吃上自来水。
  【蓄水工程建设】以加固处理病险库为主,有计划地新建一批蓄水工程。对原建的中型水库及重点小工型水库,全面进行防洪、抗震标准复核,制订方案、分期治理。先后对鹦哥嘴、摆浪河、寺沟水库进行加固加高,扩建双树寺水库溢洪道,整治瓦房城水库滑坡,处理石灰关、酥油口、黑达坂、二坝、平川、双泉湖、流水口、水关河等一批小型病险水库;兴建翟寨子、大野口、小海子上库、硖口、韩家墩等中小水库,新增蓄水库容达6027万立方米。
  【干支渠道建设】各县(市)改建衬砌干支渠1605公里,在黑河草滩庄兴建的引水枢纽工程,使原来从黑河总口以下至窑洞门引水的6条干渠汇人东西两大干渠,结束无坝引水的历史。东总干渠已建成通水;西总干渠上段31.33公里已大部建成,开始发挥效益。
  【机井建设】以完善井灌区配套和改善井河混灌区的保灌程度为重点,逐年对旧井进行更新改造,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有计划地增打新井,建设井灌区,更新改造旧井3432眼,新打机井1523眼,使40多万亩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改善。
  【农田基本建设和配套工程】全区建成条田208.51万亩,田间配套面积125.16万亩,有3648公里干支斗渠已植树绿化。
  【其他水利工程】先后完成张掖城郊——乌江排水一期工程,高台南华盐碱地改良试验区排水工程,临泽小屯排水工程,使21.13万亩低产盐碱地得到初步改造。黑河、大沙河、隆畅河等重点河段及南北山区,相继建成一批防洪工程,使部分农田、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护。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颁布实施,加强水利管理工作。地、县(市)有专管机构,黑河干流设管理总站、分站,各灌区成立水管处、所,区乡建立水管站,实行依法治水、计划用水、科学用水,推广节水增产灌溉技术,不断提高工程完好率和水的利用率。改革水费征管,开展综合经营,逐步形成以水养水、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1979~1995年,全区兴修水利基建工程19项,农田水利工程12121项,国家投资3.16亿元,灌区、群众筹资1.42亿元,群众投工1亿个,完成工程量8409.25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6.29万亩,新增保灌面积40.34万亩,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小康工程建设创造新条件。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