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06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水利
分类号: F426.9
页数: 64
页码: 834-89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汉朝时期至公元1995年甘肃省张掖地区开发水利灌溉农业的发展史,包括水利事业发展、 引水工程、蓄水工程、其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机械施工、抗旱与防汛、组织机构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水利经济 经济史 张掖地区

内容

张掖地区开发水利灌溉农业始于汉朝,〔唐〕〔明〕、前〔清〕达到兴盛时期,中〔清〕以后日渐衰落,〔民国〕前期更为衰败。
  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水利事业。革除封建水规水约,建立健全各级水利机构,制定新的水利规章制度;壮大水利队伍,培养水利技术人员,促进水利科技进步;大力开展水利建设,不断强化水利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1978年以后,全区水利事业进入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为全区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前实现小康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水利事业发展
  张掖地区水利事业,与祁连山及其冰川雪峰的天然造化密不可分。祁连山逶迤800多公里,降水量较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有冰川988条,冰川面积达423.79平方公里,贮水量约1200亿立方米,是河西走廊的天然“高山水库”。祁连山降水及冰雪融消,形成区内26条主要河流。其中尤以黑河流域面积广、年径流量大,河川径流哺育着绿洲,是水利事业赖以发展的天然条件。
  一、民国前的水利事业
  汉王朝为使西北长治久安,武帝采纳众议,徙民实边,戍兵屯田,发布兴修水利的谕令,河西水利事业开始兴起。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武帝向河西地区大量徙民,水利建设日臻进步,“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史记·河渠书》)。
  汉朝在河西大兴水利,时修渠道,史无详载,《汉书·地理志》仅记:张掖郡治所觻得县(今张掖市区西北)有“千金渠,西至乐涫入泽中”,又名“觻得渠”。武帝时开创的河西屯田水利事业,经过几代的经营、发展,促进了这里政治安定,呈现出“人民炽盛,牛马布野”“谷稼殷积”“军粮饶足”的繁荣景象。〔东汉〕明帝时,河西屡遭北匈奴侵犯;东汉王朝对羌族亦连年用兵,战乱饥荒,生产受挫,农田水利事业逐渐衰落。
  〔三国〕时,曹魏统一北方,以徐邈为凉州刺史,在河西进行大规模的屯垦,复修原有水利设施,“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三国志·徐邈传》)。
  〔前凉〕张皇建立政权,采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兴修渠道,发展生产,对河西农田水利的复兴时有建树。〔西凉〕李氏政权,实行“广田积谷”“务农养土”政策,兴修水利,敦劝稼穑,使张掖农田水利事业有所发展。
  〔隋〕末〔唐〕初,战乱不已,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遭到破坏。唐朝前期国力强盛,在边疆地区设置900多个军屯,河西是主要的军屯区,水利事业长足发展。据近代甘肃学者慕少堂考证,张掖黑河流域的盈科渠、大满渠、小满渠、大官渠、永利渠、加官渠等,皆为〔唐〕时兴修,可灌田46.54万多亩。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河西的经济繁荣。长安元年(701年),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出现“牛羊被野,路不拾遗”的年景:开元年间(713~740年),牛仙客为河西节度使,“所积巨万,仓库盈满;”至天宝十二年(753年),河西成为“土沃物繁,而人富乐”的“塞北江南”。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河西,〔五代〕时期战乱不息,农田水利事业多遭破坏。
  1036年〔西夏〕占据河西,对农田水利建设比较重视,“甘、凉之间,则以诸河为溉”,河西走廊遂成为〔西夏〕的重要粮仓。
  〔元〕初,复修河西部分水利,至元元年(1264年),立甘肃路总管府,督开水田。至元十八年(1281年),刘恩留屯甘州,于黑山子、满峪、泉水渠、鸭翅渠等处立屯,兴修塔儿渠、巴吉渠、小泉渠、牙喇渠、城北新渠、敬依渠、鸭翅渠、五坝渠、六坝渠、七坝渠等渠道。
  明朝在“欲兴屯田,必开水利”的思想指导下,多次诏令,倡导兴修水利。历任地方官员均对兴修水利较为重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右佥都御史杨超,“巡抚甘、肃,大兴屯利”;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肃王朱模督甘州五卫军屯。据《甘州府志》卷六记载:“明巡抚都御史杨博、石茂华,于左卫之慕化、梨园,右卫之小满、龙首、东泉、红沙、仁寿,中卫之鸣沙、河西、浣树、哇哇、德安、宁西,山丹卫之树沟、白石崖等处,悉力经营,淘成美利;分巡副使杨衍庆、石永,指挥使张庭辅、曹凤,皆渠之功臣也,遗迹犹存。”《重刊甘镇志》记载:明朝张掖境内的引水渠道多达110余条,除整修的旧渠之外,新修渠道近50条。《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记载,张掖时有灌溉面积11749顷,遂有“金张掖”之称。〔明〕时张掖的水利事业,是继〔汉〕〔唐〕以来又一个兴盛时期。
  清朝建立后,倍加重视河西走廊的经营。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大举兴兵驻防屯田,历经雍正、乾隆三代,甘州府辖境(不含高台)“有民户二十八万四百七十,屯户五十二万九千七十”(《明史·河渠志》)。屯田扩大,大举兴修水利,自成灌区系统。
  前〔清〕修复明朝已建的水利工程,并新修三清渠、柔远渠、暖泉渠、小坝渠、镇江渠、新鲁渠、石灰关、水关河、黑新开、永安渠、元丰渠、有本渠、更名东和西等渠道170多条,灌溉面积14000余顷,是张掖古代水利事业的鼎盛时期。
  乾隆以后,西北平定,军屯遂改为民屯,从而地权、水权逐步集中于达官显贵、土豪权绅之手,农田水利事业日渐衰败。东阁大学士陈宏谋在巡视陕甘后所撰《饬修渠道以广水利檄》中指出:“渠身未尽通顺,堤岸多所坍卸,渠水泛滥道路,不但有用难得之水漫流可惜,而道路阻滞亦有碍于行人。”“以致遇缺水之岁,则各争截灌;遇水旺之年,则随意挖泄。”至是之后,“河西讼案之大者,莫过于水利一起,争端连年不解,或截坝填河,或聚众毒打”(〔清〕《甘肃新通志》卷十《水利志》)。
  〔民国〕前期,军阀割据,战事频仍,农田水利事业无人问津。堤坝渠道失修,河水利用率低,大片耕地荒芜。〔民国〕31年(1942年)省政府委托省水利农林牧公司分设张掖工作站,勘察整修渠道63条。〔民国〕36年勘测设计、施工修建高台县马尾湖水库,〔民国〕38年7月竣工。
  二、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水利事业
  (一)前30年的水利事业 共和国建立后,各县在恢复旧有灌溉渠道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兴建一批小型水利工程。
  195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河西驻军在张掖组建“河西水利委员会”,张掖分区设立分区委员会。省农林厅水利局在张掖设立办事处,作为驻河西的水利代表机关,负责水利工程技术指导。5月,张掖分区撤销,保留张掖水利工作组,协助指导黑河流域的水利工作。1951年河西亢旱,结合抗旱生产,废除封建水规,建立民主管水的新制度,出现团结用水的新景象。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疏浚旧渠、改建土渠、合渠并坝、缩短渠线、减少渗漏等工作,仅黑河总口截并19条干支渠道,缩短渠线150公里,不仅改善14万亩耕地灌溉条件,还扩大播种面积近10万亩。在整修土渠的同时,群众利用当地卵石、草皮等天然材料,在酥油口、小都麻等渠道进行卵石干砌试验,在塔儿渠进行草皮衬砌试验。1953年改建益民干渠(民乐),全段采用卵石干砌获得成功,防渗防冲效果明显,灌溉面积由6万亩扩大到11万余亩。此后,在沿山地区大力推广。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低洼地区,采取草皮衬砌、压柳护岸措施,掀起土渠改建高潮。同时兴修一批半固定式的引水渠首。1953年,高台县利用沼泽草湖多的有利条件,借鉴兴修马尾湖洼地水库的经验,兴修芦湾墩、大湖湾、鲍家湖等9座洼地水库,缓解旱情,推动川区兴修蓄水工程的建设。
  1956年,专、县有计划地开展水利建设。是年兴建山丹祁家店水库,为共和国成立后甘肃省第一座中型山谷水库。在川区开展打井运动,整修土渠,卵石、草皮衬砌渠道300余公里,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102.84万亩增至165.3万亩。在水利管理上,颁布新的用水管理制度,建立灌区水管所、站,改革串灌、漫灌等落后灌水方法,实行计划用水。
  1957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1957年冬和1958年春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的决定》,提出“以小型为主,中型为辅,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兴修大型工程”的水利建设方针。1958年,“全民大办水利”,全区掀起水利“大跃进”高潮。在“万水归库”的口号下,大搞蓄水工程,是年动工兴建童子坝、双树寺、瓦房城、鹦哥嘴、长沟寺、李桥等一批中型水库和数十处小型山谷水库及洼地水库。打并、小提灌、小水电站等工程项目星罗棋布。大型引水渠——迎丰渠动工兴建。但因盲目蛮干,急功近利,工程质量普遍较差,许多水利工程中途停建,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浪费。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水利工程失修。1962年有效灌溉面积下降为152.16万亩,保灌面积下降为94.33万亩,比1958年分别减少24.58万亩和36.78万亩。
  1962年,全区水利工作重点抓恢复、整修被毁水利工程,有计划地开展渠道防渗改建。1963年开始沙河干渠高标准衬砌,1964年进行童子坝东干渠防渗改建衬砌,陆续改建一批渠道;同时在张掖进行田间配套工程试点,恢复和建立专、县灌溉试验站、基层水利组织,推广新的灌溉制度。1965年派员赴新疆学习农田水利建设经验,着手进行好渠道、好条田、好道路、好林带的“四好”农田规划和试点建设。年末有效灌溉面积恢复到169.51万亩,保灌面积恢复到128.45万亩。
  1966~1978年,完成双树寺、鹦哥嘴、李桥、瓦房城4座中型水库和摆浪河、石灰关、酥油口等16座小型水库及80多座塘坝建设,增加蓄水量近9000万立方米。改建干支渠1900公里,衬砌干支渠1700多公里。全区打井6000多眼,配套5000多眼,建成机电井4400多眼。建成农村小水电站70多座和龙渠、盈科、双树寺水库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8500千瓦。肃南牧区建成一批人畜饮水管道、农饲地灌溉渠道及井、塘坝等工程。完成全区“四好”农田建设规划,建成条田119万亩,田间渠系配套面积达94.2万亩。到1978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202.83万亩,保灌面积达169.36万亩。
  (二)1978年以后的水利事业 80年代,全区水利部门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工程质量为重点,强化水政、计划、施工、财物管理,广开投资渠道,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劳动组合,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质量监督检测,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坚持检查评比,健全奖惩制度,精心设计,精细施工,使水利工程设计合理,实用美观,质量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优质率达91.84%,合格率达100%,黑河草滩庄引水枢纽等5项水利基建工程被评为省优质工程。
  【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以改善高氟病区饮水条件,解决广大农牧区群众生活用水为目标,大力兴修人畜饮水工程。设立氟病区改水工程专项资金,配合卫生部门,为氟病地区寻找优质水源,安排工程项目,打机井、修水塔、建管道,改善氟病区4.55万人、8.91万头牲畜的饮水质量,使氟病率下降,氟病患者复康。还先后在沿山地区采取管道引水或兴建家庭水窖,在川区采取打井、建水塔、安压力水罐、修管道等供水方式,解决和改善40.82万人、107.12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实现人畜分饮,部分群众吃上自来水。
  【蓄水工程建设】以加固处理病险库为主,有计划地新建一批蓄水工程。对原建的中型水库及重点小工型水库,全面进行防洪、抗震标准复核,制订方案、分期治理。先后对鹦哥嘴、摆浪河、寺沟水库进行加固加高,扩建双树寺水库溢洪道,整治瓦房城水库滑坡,处理石灰关、酥油口、黑达坂、二坝、平川、双泉湖、流水口、水关河等一批小型病险水库;兴建翟寨子、大野口、小海子上库、硖口、韩家墩等中小水库,新增蓄水库容达6027万立方米。
  【干支渠道建设】各县(市)改建衬砌干支渠1605公里,在黑河草滩庄兴建的引水枢纽工程,使原来从黑河总口以下至窑洞门引水的6条干渠汇人东西两大干渠,结束无坝引水的历史。东总干渠已建成通水;西总干渠上段31.33公里已大部建成,开始发挥效益。
  【机井建设】以完善井灌区配套和改善井河混灌区的保灌程度为重点,逐年对旧井进行更新改造,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有计划地增打新井,建设井灌区,更新改造旧井3432眼,新打机井1523眼,使40多万亩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改善。
  【农田基本建设和配套工程】全区建成条田208.51万亩,田间配套面积125.16万亩,有3648公里干支斗渠已植树绿化。
  【其他水利工程】先后完成张掖城郊——乌江排水一期工程,高台南华盐碱地改良试验区排水工程,临泽小屯排水工程,使21.13万亩低产盐碱地得到初步改造。黑河、大沙河、隆畅河等重点河段及南北山区,相继建成一批防洪工程,使部分农田、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护。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颁布实施,加强水利管理工作。地、县(市)有专管机构,黑河干流设管理总站、分站,各灌区成立水管处、所,区乡建立水管站,实行依法治水、计划用水、科学用水,推广节水增产灌溉技术,不断提高工程完好率和水的利用率。改革水费征管,开展综合经营,逐步形成以水养水、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1979~1995年,全区兴修水利基建工程19项,农田水利工程12121项,国家投资3.16亿元,灌区、群众筹资1.42亿元,群众投工1亿个,完成工程量8409.25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6.29万亩,新增保灌面积40.34万亩,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小康工程建设创造新条件。
  第二节 引水工程
  区内筑坝修渠、引水灌田,始于汉朝。至〔清〕乾隆时,渠道已成规模。历代所修渠道均为土渠,用石块垒闸,有简易引水渠首。截至〔民国〕38年,张掖等5县有独立引水渠道209条。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区的引水工程,经50年代的合渠并坝,卵石干砌;60年代的干渠浆砌、防渗防冲衬砌,不仅翻新改建一大批原有干支渠,而且新建黑河草滩庄引水枢纽和黑河东总干渠、西总干渠上段等骨干引水工程。至1995年,40多年改建干支渠671条,全长3991公里。其中,浆砌石和混凝土板衬砌的2592公里,改建土渠864公里,已衬砌渠道占现有运行渠道的64.95%,渠系水的利用率由30%提高到64.6%。
  一、黑河草滩庄引水枢纽
  (一)工程设计 黑河草滩庄引水枢纽工程,位于黑河莺落峡出山口以东10公里的黑河总口,距张掖城22公里,主要承担黑河东、西总干渠所辖灌区引、供水任务。黑河年径流量15.5亿立方米,汉朝以来即开发利用。张掖灌区主要引水渠口多分布于黑河总口上下,因河床宽浅、洪枯变化甚大,主河道变迁无常,历来无固定引水渠首,各类简陋引水设施又屡遭洪水毁坏,因而用于堵坝截水的劳力、物资不计其数,耗费甚巨。1953年始,省水利厅、西北水电设计院等单位曾对黑河流域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勘测论证,提出过不同阶段的查勘、规划、设计报告。1975年省水电局编制的《黑河中游开发治理规划报告》中,提出莺(莺落峡)——梨(梨园堡)联合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上报国家水电部。
  1980年4月25日,国家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在副省长张建纲陪同下,会同省、地领导和有关专家实地察看,听取汇报;6~7月,水利部、省政府共同组织审查组,在张掖对《黑河中游开发治理规划》《莺——梨联合水利工程初步设计》进行审查。1982年,省水电勘测设计院二总队完成黑河草滩庄引水枢纽工程设计。枢纽工程属大型二级工程,由泄洪闸,东、西总干渠进水闸,土坝、西总干渠渡槽、公路桥组成,抗震标准按8度设防。
  【泄洪闸】设于河床中心,两端连接土坝,闸分14孔,东西总宽158.6米,净宽140米,单孔宽10米;南北长48.81米,闸前护面10米,闸室段长14.81米,顺坡和逆坡护坦长24米,闸底板厚1.8米,用钢筋混凝土和铸石板衬砌,闸室底板前沿有7.5米的截水槽,闸前为0.8米的浆砌石护面;闸墩高9.24米,其上部设启闭机室和东西塔楼,东塔楼为配电和控制室,西塔楼为吊运间,总建筑面积1187.3平方米;每孔闸装有宽10米、高8.2米升卧式钢闸门,启闭机室安装14台2×2.5吨卷扬式启闭机,控制泄水闸宣泄洪水。泄洪量按百年一遇洪峰流量设计,每秒2880立方米,按千年一遇洪峰流量校核,最大泄洪量每秒4890立方米。
  【东西总干渠进水闸】置于泄洪闸东端,分为两孔,每孔宽5米,中间以隔墙分割东西两渠。闸室底部高于泄洪闸底3.62米,闸墩高5.38米,均装有宽5米、高4.5米的弧形钢闸门,用2×2.5吨启闭机进行控制;启闭机室及楼梯间,建筑面积141平方米。两闸引水渠穿过土坝公路桥后,东引水渠与东总干渠连接;西引水渠与泄洪闸下游渡槽连接,跨过黑河之后进入西总干渠。东西两总干渠正常引水量每秒76.7立方米(东总干渠36.7立方米,西总干渠40立方米),加大引水量为93立方米(东总干渠45立方米,西总干渠48立方米),近期灌溉面积82.25万亩,远期规划为130.6万亩。
  【土坝】位于泄洪闸两侧,为壤土心墙砂壳坝,最大坝高11.08米,顶宽6米,坝长597.7米,上游坝坡1∶2.5,下游坝坡1∶2.0,以干砌石护坡。
  【渡槽】建于坝轴线下游29.8米处,横断面为U型,槽高3.6米,口宽5米,下部2.5米为半圆形,上部1.1米为直墙,共24跨,全长278.2米,东端与西总干渠进水闸渐变段相连,西端连接西总干渠。
  【公路桥】分设在泄洪闸及进水渠上游的闸墩上,为简支梁板桥,总长158.6米,桥面宽为5米的单行车道,东西两端与土坝顶公路相接,沟通两岸交通,可行5吨载重车辆。
  (二)工程建设 黑河草滩庄引水枢纽工程,于1983年12月经水利电力部批准,国务院“三西”领导小组1984年列入基建项目,由张掖地区组织兴建。地区行署批准成立“黑河草滩庄枢纽工程委员会”领导施工,省水电设计院派设计组常驻工地指导工程建设。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按受益面积比例组织劳力施工。1984年4月开工,1989年竣工,完成工程量56.4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83.74万个,总投资133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308万元,自筹资金30万元。1987年工程投入运行,7月成立“黑河草滩庄枢纽工程管理站”,1994年易名“黑河干流管理总站”,隶属地区水电处、黑河流域管理处领导。草滩庄枢纽工程运行后,发挥排洪、防冲、防淤效能,保证东西总干渠正常引水灌溉,每年可节省堵坝引水资金7万元,劳动力20万个,柴草15万公斤,以及铅丝、水泥、钢材、木材等物资,从此结束黑河总口临时拦河引水的历史。1991年9月,省水利厅组织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1991年11月,评为全省优质工程;1994年4月,省建设委员会授予“优质样板工程”称号。
  二、黑河东总干渠
  黑河东总干渠为原黑河东干渠和马子渠合并而成。草滩庄枢纽未建前,两渠从黑河总口引水,沿黑河东岸平行而下,至草滩庄以北200余米处,马子渠拐向东南,东干渠正东而去。马子渠于明朝开挖,从老龙坝引水,上段有洞子长5公里,穿过崖头,全系沙砾混合土层。因土质限制,隧道不宜挖大,疏浚时仅容15岁以下儿童入内作业,每遇黑河水涨,时有坍塌。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疏浚,1966年将马子渠上段废弃,始从东干渠分水。
  东干渠原为旧大满二渠口、盈科七渠口,1952年合渠并坝后建成。新干渠从老龙坝引水,沿黑河东岸顺流而下,至张家寨长8公里,全为宽浅式卵石干砌土渠。从上而下给马子渠、大满新渠、平顺渠分水,于张家寨进入大满、盈科两干渠。1966年改临时引水口为固定渠首,仍因无坝引水,经常受洪水威胁,泥沙不断淤塞渠道。为防御洪水毁堤,历年自渠口下陆续筑拦洪堤坝5公里,但屡修屡毁;为防护下游衬砌渠道,1981年在张家寨以南2公里处的干渠上兴建沉沙池,缓解下游渠道被冲刷淤积问题。1984年黑河草滩庄引水枢纽动工兴建后,草滩庄以南4公里旧渠随之废弃,东干渠、马子渠均由此截断。这段渠道作为草滩庄枢纽的配套连接工程,列入草滩庄枢纽计划中,1984年省“两西”(定西、河西)农业建设指挥部、省水利厅批准兴建。东总干渠从草滩庄进水闸至张家寨长4002米,渠道采用混凝土板与浆砌块石混合衬砌,梯形断面,渠深2~2.7米,底宽8~6米,边坡1∶1.25。设计流量每秒36.7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45立方米。于草滩庄枢纽闸后总干渠287米处置马子渠引水口,引水量每秒3.9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4.7立方米。于430米处建有陡坡,并预留渠道电站引水口。在这段干渠上下各建1座跨渠公路桥。沉沙池以北267米处置大满新渠引水口,引水量每秒1.5立方米;于1600米处置平顺渠引水口,引水量每秒0.16~0.74立方米。1986年12月动工,1990年竣工。省“两西”专项投资192.6万元,完成工程量29.8万立方米,投劳25.08万个工日。
  三、黑河西总干渠
  (一)工程设计 黑河西总干渠东接黑河草滩庄引水枢纽,跨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西至高台县骆驼城。干渠总长85公里,干渠7条,梨西输水干渠1条,控制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灌溉面积65.35万亩,设计流量每秒34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40立方米,为大型二级工程,按8级地震烈度设防。干渠上段为第一期建设任务,总长31.33公里,设计为梯形断面,底宽3.15米,渠深3.8米,边坡1;1.25,全断面混凝土衬砌,渠道末端另设370米临时渠道与梨园西干渠相接。设计建筑物有跨梨园河渡槽1座,槽长920米,宽3.2米、高2.4米,U型薄壳混凝土结构,过水量每秒13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15.5立方米;有跌水、节制、分水、泄水、排洪、桥涵等建筑物43座。干渠辖沿河墩、新浚、沙河及梨西输水干渠4条,总长53.5公里,其中新建27公里,改建10.7公里,利用原干渠15.8公里。下置分干2条,新建长度4.8公里,均为梯形断面,混凝土或浆砌石衬砌,干渠以下各类建筑物57座。工程控制面积38万亩,其中原有农地29.07万亩。近期可改善农田8.36万亩,远期可改善农地10.58万亩。
  (二)工程建设 1988年,省“两西”、省水利厅批准兴建,并成立“张掖黑河西干渠改建工程指挥部”,地区水电处组织施工,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按受益面积负担劳动工日。至1995年,西总干渠建成30.58公里,分设干渠完成3条,总长22.64公里;完成国家投资2350万元,投入劳动工日121.85万个;完成工程量201.43万立方米。工程建成后,废弃原西干渠上段土渠19公里,沙河渠上段土渠25.5公里,迎丰渠土渠10公里,减少渗漏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
  1991年,黑河西干渠改建工程指挥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建设单位”;1992年12月省政府授予工程指挥部“甘肃省两西农业建设扶贫开发先进集体”称号。
  四、自石崖、马营干渠
  (一)白石崖引水工程 白石崖引水渠与马营干渠是上引下灌密切相关的引灌渠道。上游为白石崖河,中游为马营河。早在〔明〕〔清〕时期就多次疏浚白石崖引水渠,给马营河输水。1950年以来,曾多次兴修这一引水工程,在李桥水库几度兴建加固的同时,水库以下相继建成马营总干渠、东西干渠和东一分干渠。在水库以上有头、二、三坝渠,浇灌花寨子、大马营乡农田;以下灌区辖李桥、位奇、陈户、清泉4乡和国营山丹农场等单位,灌溉面积12.5万亩。1956年3~7月,工程由张掖专署水利局勘测设计,山丹县组织施工,用红胶泥、胡麻草、干砌石衬砌31.4公里,引水流量每秒5.5立方米,并建成临时性渠首及其他建筑物17座。经过6年的运行,因原设计纵坡大、断面小,不少渠段被冲毁。1962年山丹县申请另建引水渠,1964年省水利厅、专署水利局分段进行勘测设计,由山丹县组织施工,采用浆砌石衬砌,1966年建成。新建干渠全长28.68公里,引水流量每秒12立方米,建成永久性渠首及其他建筑物28座。经运行20多年,工程老化,渠坡裂缝,过水量减至每秒仅4立方米。为缓解马营河下游缺水问题,1993年9月,地区水利勘测设计队完成《山丹县马营河流域水利规划》。1994年1月,省水利厅批准《规划》,首先改建白石崖引水渠。是年5月地区水利勘测设计队完成《山丹县白石崖引水渠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设计引水渠全长28.95公里,沿原渠线改建,采用石块浆砌;设计流量每秒6.5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8.5立方米。8月,省计委、省水利厅、省“两西”指挥部批准立项建设,由山丹县组织施工,8月开工,工期3年。总投资104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50万元,地方自筹390万元。改建后新增保灌面积1.5万亩,每年给祁家店水库调水200万立方米。
  (二)马营河总干渠 1957年兴建混凝土渠首及7.5公里红胶泥砌石渠道。1969年李桥水库再建时,总干渠下移,与水库输水洞连接,全长0.88公里,用干砌石衬砌,最大引水量每秒25立方米,正常引水每秒9立方米,为水库泄洪和渠道引水并用。1981年改建,全部用浆砌石衬砌,修建各类建筑物10座。1994年沿原渠线用浆砌料石套砌。
  【东干渠】从总干渠分水闸引水至清泉乡北滩村,全长34.8公里。1958年用红胶泥、卵石衬砌;1974~1975年用浆砌石砌渠底,混凝土预制砖砌边坡,最大引水量每秒4.1立方米。1980~1981年,用浆砌石改建上段渗漏严重的8.8公里,修建各类建筑物58座。
  【西干渠】从总干渠分水至山丹农场,全长29.36公里,引水量每秒2.4立方米。1956~1957年用红胶泥、卵石衬砌。1964~1965年上段3.94公里用浆砌石衬砌。1974~1975年用混凝土预制砖衬砌17公里。1979~1984年用细粒混凝土块石砌渠底,水泥砂浆石料砌边坡,改建20.18公里,修建各类建筑物78座,是全区第一条料石衬砌渠道。
  【马营河灌区】改建衬砌干渠4条,长111公里;支渠21条,全长132.11公里,其中衬砌104.75公里。
  五、祁家店干渠
  祁家店干渠从山丹县祁家店水库引山丹河水,从东向西经总干渠、南北干渠,灌溉清泉乡祁家店村、东乐乡9个村和张掖市架子墩、古城村及张掖农场八队等单位耕地面积5.06万亩。山丹河由东向西,以山丹两湖泉水为源。明朝即有草湖渠的记载,东乐至架子墩旧有15条渠道。沿山丹河分别设坝,南北引灌,渠道零乱,渗漏严重,遇有暴雨洪水,渠断坝毁,冬春有水无用,夏秋用水不足。1957年建成祁家店水库,是年8月,专、县水利规划队对水库以下的干支渠改建进行规划设计,定名“祁家店干渠”。1958~1960年第一次改建,新开总干渠长5公里,设计引水量每秒6立方米;南干渠长24公里,设计引水量每秒3.5立方米;北干渠长13公里,设计引水量每秒2.5立方米。下设南北两条分干渠长9.5公里;修各类建筑物227座。并对总干渠上段2.2公里和干渠个别地段作了干砌块石防冲处理,余为土渠;建筑物多为块石干砌或木石结构。1962年专、县水利部门进行第二次改建设计。1962~1977年,分期分段对干支渠及各类建筑物全部采用混凝土预制块和浆砌石进行防渗衬砌。
  【总干渠】连接祁家店水库输水洞,总长7.5公里,1962~1965年分期进行衬砌,引水量每秒6立方米;修建各类建筑物48座。国家投资29.5万元。
  【南干渠】从总干渠开口引水,沿南向西至东乐城西村,全长13.5公里,于1974年衬砌,过水量每秒2立方米,改建和新建各类建筑物63座。所属支渠1条长3.5公里,过水量每秒0.6立方米。国家投资20万元。
  【北干渠】从总干渠开口引水,沿北向西至张掖市架子墩,全长23.54公里,1967~1977年分期完成衬砌,过水量每秒1~2.5立方米,修建各类建筑物96座。国家投资41.55万元。
  祁家店干渠水源,随着上游建库打井,逐年锐减,来水量年均由1963年的每秒0.929立方米,到1992年下降为每秒0.119立方米,减少87.19%。
  六、童子坝干渠
  童子坝干渠位于民乐县城以东,引童子坝河水,灌溉民联、南丰、永固、洪水、北部滩5乡56村耕地21.48万亩,内有山旱地、二阴地8.1万亩。1950年以来,曾对干渠进行过4次改建。双树寺水库建成后,又从益民干渠修建“引益入童”渠调水接济。1989年在东干渠中段兴修翟寨子水库,先后改建衬砌总干渠、东西干渠83.5公里,支渠43条,衬砌76公里,修建筑物220座,使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13.25万亩。该灌区成为民乐县重要粮油产区。
  【总干渠】1969年兴建,从扁都口修建渠首引水,沿河东至马营墩分水给东西干渠,全长5.5公里,浆砌石衬砌,复式断面,引水量每秒10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18立方米。经过20多年的运行,冻胀损坏严重,过水量下降为5立方米。1991年由民乐县水电局勘测设计,地区行署水电处批准进行改建,工程分两期施工,1992年9月~1993年5月,全部完成5.5公里渠道、5座建筑物改建。改建渠道沿原渠线采用浆砌石衬砌,设计流量每秒13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15立方米。工程耗资101.7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万元,水费3万元,群众自筹52.76万元。
  【东干渠】1963年2月,专署水电局上报《童子坝东干渠初步设计书》,并于翟寨子以下开挖引水渠,局部进行干砌。1964年8月,省水电设计院提出《童子坝河第一期工程初步设计与总体规划》。童子坝河东干渠第一期工程兴建干渠下段,渠首建在翟寨子村北童子寺附近,干渠沿西河槽向北至太和村,全长18.3公里,引水量每秒7.5~12立方米,渠道分别采用浆砌石衬砌和浆砌石护底,预制板砌坡。1964年施工,1965年竣工。建成干渠1条、支渠10条、斗渠2条,全长42公里,建筑物109座。国家投资238.15万元。1975年,东干渠尾段从太和村至北部滩,延长11公里。1986年,翟寨子水库兴建时修建输水洞出口至东干渠1203米的梯形明渠,与童子坝东干渠连通,原童子坝渠首废置。
  【西干渠】1957年兴建,1958年3月竣工。全长29.8公里,其中用卵石衬砌24.6公里,修各类建筑物28座,引水量每秒8~10立方米。1972年,民乐县水电局勘测设计,改建为长25.5公里的浆砌石渠道,设计过水量每秒10立方米,修建各类建筑物42座,1974年完成改建,国家投资38.68万元。
  七、益民干渠
  益民干渠与双树寺水库连接,引洪水河水源,由南向北,从县城西南侧穿过,至北滩乡,灌溉洪水、三堡、六坝、北部滩乡和国营农林场20多万亩耕地。洪水河自明朝开渠以来,设置六坝分坝引水。因渠道坡度大、弯曲淤积、渗漏严重,效益逐年下降,至民国后期,灌溉面积不足3万亩。1953年首次用卵石干砌,得益于民,遂定名“益民渠”。1966年选择新渠线,兴建浆砌石和混凝土预制板衬砌的防渗干渠。1975年建成益民总干渠,与双树寺水库相接。1977年下段续建至北部滩。1990~1991年兴建益民西干渠,遂将原益民干渠易名“益民东干渠”。共建成总干渠1条、干渠2条,全长66.41公里;建成支渠28条,长120多公里,灌溉面积达20.1万亩。
  【总干渠】1974年由省水电设计院二总队勘测设计,兴建8.74公里总干渠,渠首与双树寺水库输水洞出口消力池连接,末端入益民东、西干渠分水闸。设计流量每秒12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14.2立方米。其中,2.6公里为无压隧洞,洞宽2米,高3米,底部及侧墙用浆砌石衬砌,顶部用预制混凝土半圆形拱胁装配;明渠6.14公里,用浆砌石衬砌。1976年动工,1977年竣工通水,国家投资97.86万元。经10多年的运行,明渠段老化水毁严重,最大输水能力仅每秒8立方米。1993年,对总干渠6.14公里明渠用浆砌石套砌,改建各类建筑物25座。设计流量每秒14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16.5立方米。1994年4月全部改建竣工,使用资金177.6万元。
  【东干渠】1953~1954年,由河西水利工作组勘测设计,首次用干砌石衬砌干渠,两年完成17.2公里,最大输水量每秒28立方米。
  为发挥干渠效益,1966年经省计委、省建委批准重开新渠,全长24.17公里,分段用浆砌石和混凝土薄板衬砌,修各类建筑物58座,设计流量每秒11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13.5立方米。1968年施工,1969年11月竣工,国家投资107.75万元。1977年,干渠下段续建7.5公里,至北部滩。益民东干渠中段24.17公里在“文革”中修建,工程质量不高,仅运行10多年,渠道断面变形沉陷,渠底岸坡坍塌。从19791988年,相继翻修改建23公里。
  【西干渠】为利用双树寺水库弃水,充分发挥水库效益,决定兴修西干渠。从总干渠西分水闸连接至东干渠19支3斗渠,长26公里,全部用浆砌石衬砌,修各类建筑物68座,设计流量每秒8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10立方米,灌溉面积11万亩,近期灌溉面积8.96万亩。1990年施工,完成上段15公里,1991年完成下段11公里。使用资金325.87万元。
  八、大都麻干渠
  大都麻干渠位于民乐县西部,距县城30公里。从瓦房城水库引大都麻河水,进入总干渠及东、西干渠,灌溉新天、李寨、南古、杨坊4个乡和张掖市安阳乡王阜庄村耕地17万亩。大都麻河早在汉朝即开东渠引水,到明朝分为东、西渠。因无固定渠首,历代农民在老河床堆石筑坝引水灌田,水涨则溃,水落即垒,屡筑屡溃,劳民伤财。1952年兴建简易引水渠首。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对部分干渠用浆砌石衬砌,新修总干渠和瓦房城水库。80年代后对总干渠、东西干渠陆续改建,并重点进行支、斗渠配套建设,灌溉面积由70年代的7万亩增加到10万亩。
  【渠首及总干渠】1952年修建木石结构的简易引水渠首。1956~1970年对渠首先后进行3次加固、整修和重建。1974年将引水渠上移,新建渠首,浆砌石衬砌总干渠1.9公里,过水量每秒16立方米,国家投资12.84万元。1978年瓦房城水库建成,从水库输水洞出口消力池以下与原渠首之间修680米总干渠连通,设计引水量每秒20立方米。1983年汛期,水库泄洪流量达每秒30立方米时,侧堰泄流不足,冲毁总干渠760米。1984年重修上段总干渠,并拆除侧堰,新修泄洪闸3孔、进水闸2孔,采用平板闸门控制运行。在泄洪闸后修泄洪渠160米,将洪水泄入旧河床,国家投资14.01万元。1990年对下段1.89公里用浆砌石套砌,维修建筑物3座,使用资金14.32万元。
  【东干渠】从总干渠分水闸起,至今李寨乡菊花地村,全长22.5公里,辖支渠17条。1956年用卵石衬砌7.4公里。1970~1976年,分期用浆砌石衬砌,设计过水量每秒8立方米,修各类建筑物85座,国家投资59.76万元。经20多年运行,上段9公里自然老化,1991年翻新改建,用浆砌石套砌,维修、新修建筑物20座,使用资金49万元。
  【西干渠】从总干渠分水闸起至杨坊乡花园村,全长20.94公里,辖支渠17条。1956年用卵石衬砌7.8公里。1966~1976年,分期用浆砌石衬砌,设计过水量每秒6立方米,修建筑物48座,在上段沿渠筑防洪堤2公里。经20多年的运行,自然老化,一些渠段冻胀水毁。1992年对毁坏严重的3.8公里翻新改建,用浆砌石套砌,修建筑物7座,使用资金28.45万元。
  九、大满干渠
  大满干渠位于黑河东岸,距张掖市区西南18公里,从黑河东总干渠引水,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全长59.7公里。辖大满、小满、党寨、廿里堡、碱滩5个乡及张掖农场等7场4所(校、站),灌溉面积22.3万亩。大满为一古老灌区,唐朝开渠,明朝极盛,清末以后逐渐衰退。50年代合渠并坝,裁弯取直,简易衬砌。70年代以来进行干渠改建,支斗渠配套,至1995年完成干渠防渗衬砌29.7公里,改建支渠29条,长189.5公里,灌溉面积由50年代的6万多亩扩大到22万亩,占张掖市水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大满干渠第一次改建于1957年开始,兴修黑河东干渠,将大满干渠引水渠并入东干渠,从张家寨给大满干渠分水。1958年用干砌卵石砌底,植树护堤,改建衬砌上段干渠15公里,支渠9条,长124公里,开挖南滩防洪渠18公里。
  第二次干渠改建于1966年开始,从张家寨至小四号长29.2公里,分段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衬砌,设计流量每秒16立方米,修建各类建筑物58座,1967年建成通水。国家投资171万元。
  第三次干渠改建于1976年开始,从张家湾至侯堡12.5公里,设计最大流量每秒15立方米,修建各类建筑物19座。用预制混凝土板护渠边坡,渠底现场浇筑混凝土,1978年竣工。衬砌渠段穿越戈壁沙丘,局部地下水位较高,泥沙淤积与冻胀毁渠严重,运行数年渠底破损,预制板滑坡,过水量锐减为每秒8立方米。遂于1982~1984年,将张家湾至城西闸长8.7公里渠段再次翻修扩建,国家投资37.5万元。
  第四次改建干渠上中段。干渠上中段运行20多年,自然老化,冻胀严重,加之原设计过水能力偏小,急需改建。1991年8月施工,1992年10月竣工。从张家寨引水开始,长9.55公里,设计流量每秒18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21立方米,渠底用混凝土现场浇筑,渠坡用混凝土预制板衬砌,修建各类建筑物36座,使用资金280万元。干渠中段渠道接连上段改建工程长8.4公里,设计流量每秒13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15立方米,渠底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渠坡采用混凝土预制板衬砌,改建建筑物56座。1994年8月施工,1995年9月竣工,使用资金440万元。
  十、盈科干渠
  盈科干渠位于张掖市西南,从黑河东总干渠引水至上秦乡四角墩,全长25.2公里。灌区辖小满、新墩、长安、党寨、梁家墩、廿里堡、上秦7个乡及东园镇、地区农科所等单位,灌溉面积20余万亩。
  1951年开始黑河总口改建,合渠并坝、裁弯取直、疏通渠道。1958年初拟盈科干渠总体规划,改建土渠。70年代建设、衬砌渠道,干渠下游辅以打井提灌。80年代开始,先后建成干渠1条,长25.2公里;分干渠2条,长14.9公里;支渠25条,长124.5公里。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7万亩发展到19.86万亩。灌区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金张掖”的精华地带。盈科干渠第一次改建于1951年,动员2000多人进行合渠并坝、清淤疏渠整治工作,将盈科、大小古浪渠并入东干渠,缩短渠线10公里。齐家渠由盈科渠下段分水,大官、永利渠也并入东干渠。城北三渠,称为“中三渠”,上游并为1条干渠,缩短渠线5公里,整治工程是年完成,扩大灌溉面积2万多亩。1958年进行第二次改建,将中3渠并入盈科渠,由东总干渠从张家寨统一分水,对盈科干渠上段11.5公里改用卵石干砌,修建节制分水闸9座,灌溉面积扩大到13万亩。1973年进行第三次改建,干渠重新选线,全长25.1公里,设计流量每秒25立方米,渠底采用浆砌石衬砌,渠坡上段为浆砌石衬砌,中下段为混凝土预制板衬砌,修建筑物87座,于1975年竣工,国家投资200万元。改建后扩大灌溉面积5.4万亩。干渠下段汪家堡村附近有1.2公里,渠身经过亚黏土地带,挖方较深,农田回归水无法排除,冻胀滑坡严重,阴坡更甚,渠岸坍塌,屡修屡坏。1989年再次改建,采取加厚垫层,预留排水孔等措施,观察运行。
  十一、沙河干渠
  沙河干渠从黑河总口西岸引水,横穿大沙河进入灌区,灌溉临泽县沙河乡25个行政村耕地。渠道上段从黑河总口至盛家庄10公里为巴沙渠,尔后分为南北二支,南为巴吉渠,北为沙河渠。沙河渠向西25公里,跨过大沙河,有通济、东海、早兀喇3渠分水。
  共和国成立后,在整修旧渠的基础上,修建穿越大沙河涵洞,卵石衬砌渠道。1963年对沙河干渠下段进行高标准防渗衬砌,而后相继上伸下延,并开展支斗渠配套建设。干渠长47公里,衬砌21公里;兴修支渠12条,长52公里,其中衬砌32公里,灌溉面积3.16万亩,干渠上段于1993年6月与黑河西总干渠连接。沙河干渠第一次改建于1952年,将黑河总口西岸的6渠合并为3渠;新开巴沙渠,从黑河引水至盛家庄分水给巴吉渠与沙河渠。第二次改建于1958年,兴修沙河渠穿越大沙河涵洞1处,长160米,设计最大过水量每秒10立方米,涵洞上、下游均建防洪工程;从涵洞以下对东海渠用块石干砌7.5公里,经过改建,灌溉面积达3.6万亩。第三次改建于1963年,对沙河渠部分进行防渗衬砌,1964年底竣工,预算投资150万元,完成投资121.2万元;衬砌渠道9.36公里,上段用浆砌石砌渠底,混凝土预制板砌边坡,下段全用混凝土预制板衬砌;兴修各类建筑物62座,县城一段设护渠栏杆350米,引水量每秒10~6立方米。此次改造衬砌,标准高、要求严,建成后运行30多年,至今完好无损。第四次改建于1976~1977年,将大沙河涵洞以上至红沙河10公里予以衬砌。1979年按规划布置改线衬砌渠尾1.82公里。1977年鹦哥嘴水库投入运行后,于梨园干渠9公里处开口,由西向东新开引梨济沙渠长5公里,引水量每秒2.5立方米,每年向沙河渠调水3~4次。
  沙河渠从红沙河至巴吉、沙河渠分水口一段,渠道从戈壁滩上通过。1993年黑河西总干渠通过沙河渠段,上段旧渠即废,沙河渠始从黑河西总干渠引水,只修建6.05公里连接干渠,实现干渠全线改建。
  十二、梨园河干渠
  梨园河干渠起于梨园河出山处响山口渠首,分东、西干渠。东干渠长1公里,尾接倪家营干渠。灌区辖张掖市甘浚乡祁连、小泉村,临泽县倪家营、新华、沙河3乡及小屯乡白寨、古寨村、临泽农场、牛场、良种场等单位,耕地面积14.7万亩。
  共和国成立后,灌区群众大力疏浚渠道,合渠并坝,缩短流程,扩大灌溉面积。1956年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渠道改建。改建衬砌渠道3条、长35公里,支渠31条、长128公里,修建各类建筑物322座。1976年建成鹦哥嘴水库,水利工程设施逐步完善配套,灌溉面积由1949年前的3.7万亩增加到6.16万亩,后经鹦哥嘴水库加固加高,渠道配套建设不断完善,灌溉面积达14.7万亩。
  【梨园河渠首及西干渠】1956年在梨园河卧桥湾兴建引水渠首。将河东小泉、牙喇、江淮、小彩竹、倪家、橙槽等渠合并为东干渠;将化音、辅加、古集、德安、威狄等渠合并为西干渠,各设支渠分水,缩短旧渠线115公里。是年改建西干渠,从渠首至南柳村,全长21.7公里,采用干砌石衬砌,设计过水量每秒20立方米,修建各类建筑物21座。时为抢洪灌溉,设计断面偏大,枯水期渗漏严重,影响灌溉。遂于1967年在原渠道中改建复式渠道,采用浆砌石衬砌,设计引水量为每秒8立方米,实际引水量每秒5~6立方米。复式渠道在运行中因流速过大,渠底冲刷严重,需经常维修。1968年临泽县水电局勘测设计,在干渠上游另建引洪渠1条长2.2公里,引水量每秒4立方米。1967~1988年相继改建衬砌支渠17条。
  【东干渠及倪家干渠】1957年建成东干渠。从渠首分水,全长1公里,过水量每秒6立方米,辖倪家支渠和小彩、高庄、马郡、小泉、祁连支渠。南沟、北沟支渠从渠首以上独立引水。
  1962年新开倪家干渠,用卵石干砌,从东干渠引水。因布局不合理,1979年又将渠线移至原倪家支渠位置,全长11.8公里,分别用浆砌石与混凝土板衬砌,过水量每秒3.5立方米。东干渠及倪家干渠辖支渠14条,1969~1980年全部进行防渗衬砌。倪家干渠原衬砌时为冬季突击施工,质量较差,运行10年中即发生沉陷裂变,冻胀滑坡。遂于1989~1990年分两期翻新改建8.05公里,渠底采用浆砌石衬砌,边坡用混凝土预制板衬砌;改建各类建筑物39座。
  十三、三清渠
  三清渠位于高台县城以南7公里,由〔清〕雍正时开三清湾屯区官府所修,有“皇渠”之称,享有迟闭口均水之利。辖南华、骆驼城两乡20个行政村,灌溉面积4.5万亩。三清渠从临泽县鸭暖乡大沙河以西的黑河南岸开渠引水,经蓼泉至南华小海子为总干渠,全长25公里。从小海子分设南北干渠,南干渠长27.8公里,北干渠长15.7公里,是全区迄今渠线长、灌地多、运行好的一条土渠。灌区南部地势较高,土质较好,北部地下水位高,土壤盐渍化严重。
  共和国成立后,在不断完善土渠改建的同时,60年代以来大力兴建排水工程,对斗、农渠逐步配套,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灌区下游成为高台县主要移民开发区。
  【总干渠】1952年高台县确定整修三清渠总干渠下段,从原总干渠上段末端蓼泉城南起,至小海子开新渠16公里,在渠道易坍塌冲淤段采用白茨、草皮护堤,两旁广种树木防风固堤,1954年新开渠竣工通水。
  【南干渠】1953年省劳改局选定南华乡西部的碱泉子设置农场,从三清渠南干渠尾引水,向西延长土渠11.5公里,渠尾下接山水河,引水量每秒1.5立方米,规划灌溉面积1.2万亩,由农场施工。1966年农场内迁,移交驻军管理。1983年原农场区域交归高台县管理,设骆驼城乡,由省、县内移民落户碱泉、梧桐、新联、红新、团结5个村。灌溉面积7046亩。1985年开始从南岔西起改建南干土渠13.1公里,兴修各类建筑物33座,于1989年竣工。1990年又改建南干渠上段土渠5公里,修建各类建筑物34座。
  【北干渠】1982年对北干渠15.7公里全线改建,裁弯取直,采集白茨106万公斤,衬砌渠堤5.3公里,新修各类建筑物41座。
  三清渠旧渠,易遭榆木山暴雨洪水侵袭。修建兰新铁路时,将散流洪水集中数处穿越铁路,三清渠段时有洪害。1967、1974年两次较大暴雨洪水,直冲义和、先锋村,冲毁南北干渠,造成北部村社严重受灾。80年代在干渠改建中,增建和扩大渠道泄洪涵洞,使干渠安全运行。
  十四、罗城干渠
  罗城干渠位于高台县罗城乡,地处黑河中游最下段,西至正义峡黑河出境处。灌区分布黑河两岸的狭长地带,灌溉罗城乡10个村2.38万亩耕地和0.8万亩林地。
  罗城诸渠中,镇夷渠为宋朝所建,余皆明朝所开,以截堵黑河潜流为水源。黑河来水季节变化甚大,每年4~~6月份河水几近断流,保灌程度较低。从〔清〕雍正四年(1726年)起,每年“立夏”至“夏至”之间从上游均水(调水)成为定制,以缓解罗城、鼎新(在金塔县)地区的苗灌。马尾湖水库建成后,用季节性蓄水,补充河水以保初夏灌溉。
  共和国成立后,多次加固马尾湖水库,50年代以后又兴修后头湖、天城湖、白家明塘湖等洼地水库。但因灌期仍将库水排入黑河,再引入各渠,经河床渗漏蒸发,水量损失极大,不敷所用。1965年,专、县水利部门进行渠系全面规划,1971年高台县水电局对罗城南北干渠进行勘测设计。1973年地区水利局对罗城北干渠从马尾湖引水跨黑河渡槽进行勘测设计。70年代至80年代,兴修罗城南北干渠,架设跨黑河渡槽,使北干渠与马尾湖水库连通。改建干渠2条、长53公里,改10条旧渠为支渠,长43公里。实现水库调剂、河水补充、渠系配套,河水、库水并用。
  【北干渠】1974年6月经省水利厅批准立项,8月开工备料,1975年春突击衬砌,于5月底完成渠道预制板衬砌17公里,草皮衬砌土渠8公里,兴建各类建筑物20座,设计过水量每秒4.35~2.16立方米。
  【北干渠跨黑河渡槽及连接工程】为使北干渠与马尾湖水库连接,经省水利厅批准,兴建跨河渡槽。1974年4月开工,1977年9月建成,全部工程包括跨黑河渡槽、连接水库输水洞、引水渠道3部分。渡槽位于北岸桥儿湾以南的黑河上,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过洪量为每秒1250立方米。渡槽全长542.14米,槽身为矩形断面,底宽2.1米,高1.65米,过水量每秒3立方米,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上覆混凝土盖板,两边安装栏杆作为人行道。水库涵洞与渠道连接工程,将马尾湖水库原输水洞改建为双孔无压涵洞,最大泄水量每秒23立方米,既可输水,又可泄洪;新建分水闸和北干渠进水节制闸,引水量每秒3立方米。从进水节制闸至黑河渡槽之间长2026米置引水渠,全为填方渠道,采用混凝土板衬砌,堤外压柳保护,防风固沙。
  【南干渠】1971年从马尾湖水库泄水闸开始,开挖南干土渠长14公里,以便从河道和水库引水。1979年,经地区水电局批准改建,采用混凝土预制板衬砌,至1981年衬砌25公里,兴修各类建筑物59座。
  第三节 蓄水工程
  区内兴修蓄水调节工程始于〔民国〕后期。〔民国〕36年,由水利部甘肃河西工程总队勘测设计高台县马尾湖水库,1949年7月建成,是区内历史上兴建的第一座小Ⅰ型洼地水库。
  1953年,高台县勘测设计芦湾墩水库,动员全县人民,苦战3个月,是年建成,一次蓄水浇地2.3万亩。从而激发群众兴修洼地水库的积极性,至1957年,兴建洼地水库24座。
  1957年,山丹县祁家店水库建成,为省内修建的第一座中型山谷水库。
  1958年,专署决定开展“万库运动”,提出“万水归库”,掀起全民“大办水利”运动,仅张掖地区范围内就开工兴修30座水库。由于盲目蛮干,急功近利,事倍功半,劳民伤财。是年列入计划的皇城、李桥、翟寨子、酥油口水库下马;未列入计划的双树寺、瓦房城、鹦哥嘴、长沟寺等中小型山谷水库全部停建;洼地水库因选址不当、施工质量低,先后废弃。仅二坝等9座水库能发挥效益。
  1970年以后,强化水利规划和勘测设计工作,分期分批开展水利建设。至1978年,先后建成双树寺、瓦房城、鹦哥嘴、李桥4座中型水库和摆浪河等11座小型山谷水库。各县还兴建80余处小聚大放的塘坝。
  1978年后,在国家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的重点支持下,全区加快蓄水工程建设。从1982年开始,兴建翟寨子、大野口、小海子上库、硖口、韩家墩等中小型水库5座。对摆浪河、石灰关、酥油口、二坝、平川、双泉湖、黑达坂、鹦哥嘴、寺沟、流水口、水关河等水库进行加固加高与隐患处理。双树寺水库扩建溢洪道,瓦房城水库进行滑坡处理。工程的规划布局、外部造型、库区美化、管理设施和工程质量,较前有明显改进和提高。
  至1995年,全区赖以灌溉的25条主要河流,已有18条在出山口建起蓄水工程,建成山谷水库22座,连同川区22座洼地水库,全区有水库44座。其中有双树寺、鹦哥嘴、瓦房城、祁家店、李桥、翟寨子6座中型水库,摆浪河、大野口、马尾湖、芦湾墩、鲍家湖、小海子、大湖湾、白家明塘、二坝、石灰关、水关、双泉湖、平川、酥油口、寺沟、三十六道沟、流水口等18座小Ⅰ型水库,蓄水量在百万立方米以下的金畅河等20座小Ⅱ型水库。全区蓄水总库容达1.83亿立方米。有塘坝35座,蓄水量175.4万立方米。
  一、马尾湖水库
  水库位于高台县城西北35公里的黑河南岸。〔民国〕36年设计,翌年7月始修,38年7月竣工。马尾湖水库以马尾湖、西湖、胭脂堡湖相连的三湖为库址,洼地加建围堤,分上下库,库区平均宽800米,总库容量780万立方米,引蓄黑河春季余水。
  (一)水库设计 水库工程由围堤、引水渠、给水渠、防洪闸和进、泄水闸、给水涵洞组成。
  【围堤】总长9.76公里,出水高度0.7米,最大坝高4.69米,顶宽2.5~3米,迎水面堤坡均设黏土隔墙一道,沙土基础与背水坡脚添设隔墙。围堤迎水面用块石衬砌防浪护坡7.5公里,其余用草皮护坡。
  【引水渠】渠口在镇江堡东2.5公里处的黑河南岸,为无坝引水,渠长2.1公里,用草皮衬砌,进水流量每秒7.5立方米。
  【给水渠】给水渠入口设于下库围堤东北角的给水洞出口处,下游入黑河,渠长567米,草皮护坡,过水量每秒10立方米。
  【防洪闸】防洪闸设于引水渠150米处,双孔,块石、条石修砌闸墩,单孔宽2米,为插板式启闭,闸高3.1米,流量每秒7.5立方米。
  【进、泄水闸】设于引水渠1520米处,进水闸双孔,单宽2米,闸高2.6米,插板式启闭,进水流量每秒7.5立方米;泄水闸双孔,单宽1.5米,闸高2.6米,均采用块石、条石砌筑。
  【上库给水涵洞】设于围堤北侧,条石砌筑拱形涵洞,长14米,高1.75米,宽1.5米,设木质闸门,安装平转后盘螺杆启闭机,最大流量可于4天内将上库蓄水全部泄入下库。
  【下库给水涵洞】设于下库围堤东北侧,因洞顶穿越临河渠,故采用料石砌筑双孔拱形涵洞,洞长20.95米,高1.2米,限制流量每秒4立方米,闸门及启闭设施同上库给水涵洞。
  (二)水库施工水库由高台、鼎新两县共同兴建。围堤土方回填靠肩挑筐抬、人力夯砸,并从30公里以外的正义峡开采块石浆砌建筑物,重要部位及水下部分用水泥沙浆勾缝,坝面用草皮护砌。完成工程量36.48万立方米,由中央政府拨支河西水利工程款建造,按〔民国〕36年末价值计算为165亿元(折合人民币165万元)。
  (三)水库建筑物改建与防浪 1950年以后,对马尾湖水库建筑物多次进行改建。1957~1977年,改建上库东坝输水闸、防洪闸,下库东坝输水涵洞,南干渠平交闸,北干渠进、泄水闸及公路桥,使上下库蓄水顺利输入罗城南、北干渠。
  洼地水库防浪护堤,关系水库的安全运行。1950~1957年,水库发生4次大风浪,击毁防浪设施,危及水库堤坝安全。1978年春季复修库堤时,用石块衬砌防浪护坡1200米,蓄水后在块石空隙插植毛柳,当年成活,增强固结块石作用,继而完成块石防浪护坡7.5公里,库堤种植红柳、河柳等灌木5公里,防风固堤效果良好,沿用至今。
  (四)水库管理及效益 1949年7月马尾湖水库建成,1950年元月河西工程总队将水库移交高台县,成立“马尾湖水库管理所”,职工4人,其中高台县3人,鼎新县1人,共同管理水库。1957年改为“水库管理站”,隶属罗城水管所领导。
  马尾湖水库为高台、金塔(原鼎新)两县受益,水量6.4分成。灌溉高台县罗城乡、金塔县芨芨、鼎新、双城等乡耕地3.3万亩。
  1957年罗城乡建成白家明塘水库,库容350万立方米。1966年张掖专区水利局和两县协商,将白家明塘水库蓄水240万立方米调给金塔鼎新片,减少输水距离22公里;马尾湖水库由罗城乡调剂使用。维修用工仍按原比例承担。使罗城乡实现河水、库水并灌,保灌面积达2.35万亩,发展林地近0.5万亩。
  二、祁家店水库
  位于山丹县城西7.5公里,山丹河中游。水源主要为山丹河上游马营河、寺沟河等河流地表水经多次重复利用后,在清泉乡一带汇集成潜流泉水溢出地表进入山丹河,建库前年径流量为3784万立方米。灌溉山丹县清泉乡祁家店村、东乐乡9个村、张掖市碱滩乡架子墩、古城村和张掖农场山羊堡站耕地3万多亩。1956年8月开工兴建,1957年9月建成,总库容2100万立方米。
  (一)水库设计 水库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小坝(副坝)、输水洞、溢洪道组成。
  【拦河大坝】为土石混合坝,坝长318米,高22.5米,顶宽6米,底宽137米。
  【小坝】在大坝右侧的山谷中,坝高14.5米,长133米,顶宽4米,底宽58米,采用均质坝型。
  【输水洞】设计在小坝下面,进口为2孔,单宽0.8米,高1.2米,矩形断面,经5.6米渐变段合成1孔,宽1.2米,高1.5米,城门形断面,全长58米,最大输水量每秒17立方米,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进口处设钢筋混凝土操纵台,高13.4米,安装平轮启闭机2台,以拉杆连接平板木质闸门。输水洞出口连接陡坡及消力池,浆砌石砌筑。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山谷沟槽中,宽20米,长100米。洪水流量采用50年一遇设计,泄洪流量每秒120立方米;按500年一遇校核,最大洪水流量每秒750立方米。设节制闸6孔,为混凝土建筑,装有叠梁式活动木板闸门。溢洪道下段为急流槽,宽12米,落差14米,全部采用浆砌石衬砌。
  (二)水库施工 水库建设由山丹、张掖两县承担,抽配干部100多名,山丹县动员15个乡的民工,组成15个中队,上工高峰人数达5076人;张掖县动员18个乡的民工,组成18个中队,上工高峰人数达3209人。1956年8月开工,1957年9月竣工,历时1年。
  水库修建靠土法上马,人力劳作。完成工程量68.9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97.8万个,总造价21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2万元,群众自筹115.5万元(含劳动工日折价)。
  (三)水库管理及效益 1957年祁家店水库由山丹河水利管理所管理。1961年10月成立“祁家店水库管理所”。1981年2月成立“祁家店灌区水利管理处”,下设“祁家店水库管理所”。水库建成初期,灌溉面积由3.27万亩增加到3.82万亩。后因上游滥开荒地,兴修水库、浆砌渠道,中游打井提灌,致下渗补给地下水锐减。至1992年祁家店水库入库量仅为375万立方米,比1963年入库水量2929.69万立方米,减少87.2%,灌溉面积下降为0.86万亩。
  为缓解祁家店水库严重缺水,地区水利勘测设计队1993年9月完成《山丹县马营河流域水利规划》,报请省水利厅于1994年元月批准。按《规划》要求上游严禁开荒,适当退耕还牧,保护水源;中游集约经营,大力推广田间节水措施,提高保灌程度,山丹盆地不继续超采地下水;下游保证生存,适度恢复部分祁家店灌区的灌溉面积。并相应制定水利工程系统方案。《规划》从1994年开始分期实施。
  三、酥油口水库
  酥油口水库位于张掖市南56公里的酥油口河大石关处,是当代全区兴建的第一座堆石坝小Ⅰ型山谷水库。酥油口河发源于肃南县黑大坂,至水库长33公里,流域面积14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480万立方米,为张掖市、民乐县相邻的安阳、南古两乡16个村共同引灌。
  1956年专署水利局邀请青海省地质大队进行地质勘测,选定采用定向爆破兴建堆石坝作为典型示范工程。1957年9月开工,1959年停工。1969年由地区水电局设计,二次上马续建,1972年建成。
  (一)水库设计 水库工程由大坝、输水洞、溢洪道组成。
  【大坝】坝高54.6米,长96米,顶宽6.5米,设计库容370万立方米。坝前采用大体积混凝土面板斜墙防渗,面板背后设干砌石、浆砌石、沥青砂浆辅助防渗面板防渗。坝后铺砂石垫层,干砌石护面。
  【输水洞】设在西山,为无压矩形涵洞,洞长143米,高1.3米,宽1.2米,洞壁混凝土衬砌厚度0.5米,过水量每秒5立方米,最大流量每秒20立方米。洞口设双扇钢木结构斜拉闸门,用两台20吨螺杆式启闭机控制启闭。
  【溢洪道】正堰式溢洪道,位于西岸,净宽7.8米,分3孔,单孔宽2.6米,闸门采用钢木直立式,安装7.5吨螺杆启闭机3台,设计溢洪量每秒53.6立方米,渠身用浆砌石衬砌,闸墩用混凝土浇筑。
  (二)水库施工 1957年9月,酥油口水库由张掖、民乐两县施工,定向爆破,当年修通进坝公路。1958年秋季开始在西山坝顶以上进行大爆破,1959年初完成有效堆石5万立方米,坝高达12米,开凿输水洞长116米。因大坝基础未作彻底处理,防渗墙为石灰砂浆砌筑,质量差,是年秋洪水又漫过坝顶,冲毁隧洞12米,大坝、洞身均遭破坏,工程停建。
  1969年7月,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立项上马,开工续建,1972年建成,有效库容330万立方米。完成工程量16.25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30.37万个,工程费67.63万元。
  (三)水库加固处理 酥油口水库初建于“大跃进”年代,完成于“文革”时期,工程质量差,存在隐患,多次加固处理。1972年排除输水洞堵塞,1974年灌浆处理坝肩漏水,1975年修补溢洪道,1978年更换木质闸门为钢闸门及启闭螺杆,1982年坝顶加筑肢体,1989年因斜拉闸门关闭不严改为竖井,井内安装前后两块平板闸门分别作检修和控制蓄水之用。
  (四)水库管理及效益 1972年4月,地区水利局与张掖、民乐两县商定,成立酥油口水库管理所,由地、县水利局各派1人,组成有乡村干部参加的水库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水库。1979年经三方研究确定由地区水电局直接管理,建立水库管理所,以下灌区各自成立水管站,履行管水、用水职责。1980年地区水电局把水库移交给地区黑河流域管理处管理。
  酥油口水库管理所,按历史分水制度给两干渠配水,其中东干渠为四分之一,西干渠为四分之三。水费由灌区管理站收缴,两干渠管理站按配水面积,负担水库维修、养护及水管工工资、业务费。
  酥油口水库建成、加固后,灌溉面积达5.5万亩,比建库前增加2.05万亩。
  四、李桥水库
  李桥水库位于山丹县城南31公里,霍城河汇入马营河以北2公里处。马营河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麓,集雨面积114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364万立方米。由马营、花寨、李桥、位奇、陈户、清泉等乡41个村分渠引水灌溉。
  李桥水库初建于1958年,1960年停建。1967年复工续建,1973年建成。运行后发生多处险情,1976年开始第三期加固处理,1980年底完工,达三级工程、千年一遇防洪和七度地震防御标准,总库容增加至1540万立方米,运行良好。水库灌溉面积由4.33万亩增加到12.5万亩,马营河灌区成为山丹县最主要的粮油产区。
  (一)水库设计 水库主体工程由土坝、输水洞、溢洪道组成。
  【土坝】为大断面壤心墙土石混合坝,坝高25.4米,长1480米,顶宽5.4米,底宽137米,心墙底宽71米,防浪墙高1.3米,坝前坡用块石护面,坝后为跨河公路。
  【输水洞】布设在大坝中段下部,输水洞前后段为城门形无压钢筋混凝土单孔结构,宽1.4米,高1.97米,长59.5米,壁厚0.5米;中间为双孔长方形断面,设暗式操作井,并高14.3米,顶部建平台,用两台平轮启闭机,起吊两肩平板钢闸门。操纵井后部仍并为1洞,出口设消力池,与马营总干渠连接,过水量每秒25立方米。
  【溢洪道】置于大坝东侧,为岸边开敞式,前段进口为浆砌石喇叭口引水渠,其后为混凝土结构的挡水堰,底宽33.9米,渠深3米,安装充气式橡胶坝挡水,堰后渠宽渐变为16.6~11.6米,经陡坡连接浆砌石泄水渠,洪水泄入归河床,全长400米,最大泄洪流量为每秒645立方米。
  (二)水库建设
  第一次兴建 1958年7月破土动工,初拟坝高7米,开工后改坝高24米,后将坝高增至26米。1959年边清基、边回填,10月大坝合龙,完成输水洞开挖衬砌。1960年续填大坝,10月份土坝填高到14米,因经济困难而停工。完成工程量74.5万立方米,投劳动工日131.6万个,投资135万元。
  第二次续建 1967年4月复工续建。清除原表层松散壤土,处理坝面裂缝;按设计回填大坝,达到坝长1360米,高24米的标准;对输水洞壁进行加固,过水量每秒10立方米,整修消力池,建起进口启闭台,安装两块平板闸门;在大坝中段兴修坝下城门洞式溢洪洞,泄流量每秒25立方米,至1973年秋完工,库容量达820万立方米。共投入劳动工日118.2万个,完成工程量64.3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38万元。
  第三次加固处理 1973年7月,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前往李桥水库参观时指出:“这样大的水库没有溢洪道不行”,并向省上建议。1974年冬水库蓄水达826万立方米,第二年春灌时,发现输水洞西侧坝后漏水,时浑时清,浑时夹带泥沙,渗水量秒6.19升。数日后,输水洞周围坝体局部渗漏量每秒118升。遇此险情后,地、县水利部门立即采取抢险措施,并详细查清渗漏原因。山丹县要求加固水库。
  1976年地区水电局进行李桥水库加固处理设计,6月开工。清除大坝东西两段635米坝基;将原输水洞予以封闭,将原溢洪洞进行加固,改为输水洞,并兴修进水检修闸;将大坝加固加高1.4米,使有效库容增加到1416万立方米;在大坝东岸新建开敞式溢洪道,安装橡胶坝挡水。加固处理工程于1980年底全部完成,投入劳动工日132.4万个,完成工程量65.5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261.7万元。
  李桥水库三期工程均由山丹县组织施工。第一期工程正值山丹、民乐两县合并,由两县抽劳5000余人;后两期工程由山丹县抽劳兴建。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大坝靠石、木、铁夯人工夯打,石料靠人挑肩抬。三期施工,历时15年,完成工程量204.4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382.2万个,国家投资534.7万元。1980年12月,省水利厅组织领导、专家,对水库进行验收。
  (三)水库管理运行 1957年成立“马营河水管所”,兼管水库运行。1979年成立“马营河水利管理处”,下设“李桥水库管理所”负责水库管理工作。
  五、双树寺水库
  双树寺水库位于民乐县永固乡上湾村洪水河峡谷,距县城9公里。洪水河发源于祁连山东段鹿角山北麓,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水库以上流域面积578平方公里,水库下接益民总干渠。灌溉洪水、三堡、六坝、北部滩4乡66个村和国营民乐农场、林场、园艺场的耕地。
  (一)水库设计 1966年10月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对双树寺水库进行初设,1971年元月民乐县委托省水电设计院第二总队重编《双树寺水库开工报告》,并承担技术设计任务,1973年6月完成技设,总库容2530万立方米。水库为三级工程,按7度地震和千年一遇洪水设防。
  水库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输水隧洞、滋洪道。
  【拦河坝】大坝采用壤土心墙砂砾石壳,高58.5米,长541.85米,顶宽6米,最大底宽295.25米,左岸阶地195米长为副坝段。心墙顶宽4米,底部设深4米、宽12米的截水槽。坝顶兼作对外跨河公路。
  【隧洞】置于大坝左岸,长444.5米,洞径2米,为钢筋混凝土衬砌圆形压力输水洞。全洞分进口明渠段、拦污栅、检修闸门竖井、发电支洞分岔段、出口锥形阀室等。检修闸门操纵室设在竖井顶部,为两层砖混结构,安装2×2平板闸门,用25吨双吊点卷扬机启闭。隧洞出口为直径1.7米锥形阀控制水量,最大过水量为每秒36立方米。
  溢洪道位于左岸四级台地上,和坝体相连,为岸边开敞式,由引水渠、溢洪堰、泄流明渠组成,全长275米,最大泄洪流量每秒194立方米。溢流堰6孔,总宽24米,安装高2.8米露顶式平面钢闸门,配10吨人力、电动两用启闭机。
  (二)水库建设 1969年5月,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批准修建双树寺水库,确定以农建十一师为主进行施工,7月动工,后因故停工缓建。
  1971年4月开工续建,由民乐县组建工委会领导施工,地区水电局派员指导,农建十一师和民乐县抽配干部30余人参与施工工作。是年开挖基础,回填大坝;1972年9月—10月,组织劳力突击施工;1973年5月,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主要领导亲自带领民工上库,万余民工突击20多天,9月中旬大坝截流,10月完成龙口清基。为使翌年汛前大坝达到拦洪高程,在龙口搭筑施工工棚8000多平方米,高20余米,用大火炉取暖,冬季施工两个多月,回填土砂20万立方米,土坝高达16米。1974年5月,再次组织大规模突击施工,省水利厅派1名工程师现场督导,会战高峰期出动民工1.46万人,上坝工程量日达7000立方米。6月10日大坝填筑高程达到拦洪要求。1975年7月大坝基本完成。同期完成输水洞开挖、衬砌、设施安装和溢洪道施工,1975年11月建成。投入劳动工日530.9万个,完成工程量448万立方米,国家投资980万元。
  双树寺水库建设,靠土法上马,人力施工,1972年山丹军马局帮助制成一批小炮车,在运料上发挥了作用。民工自建施工住房,挖窑洞1050孔,修地窝铺2.4万平方米,自制硝胺炸药320吨,自备碾压机械,自建1座施工小水电站,节约工程费、材料费、发电油料费100余万元。1978年9月,省水利厅组织验收,工程合格。
  (三)溢洪道扩建 1978年3月省水电设计院对双树寺水库设计泄洪进行暴雨洪水的补充分析,为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对水库泄洪工程进行扩建,设计洪水按千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每秒852立方米,除水库调洪外,总泄洪量为470立方米,其中新扩建溢洪道(正常)泄洪量每秒228立方米,原溢洪道(非常)泄洪量每秒206立方米,输水洞泄量每秒36立方米。新建溢洪道中心线相距27米,两个泄洪闸成高低孔形式,堰顶高差为1.5米,闸前引水渠为两闸共用。新建溢洪道全长292米,泄洪闸设2孔,弧形闸门,单孔宽6米,高4.5米,固定式卷扬机启闭,上部操纵室、公路桥与原溢洪道相接。
  1982年6月—1986年完成扩建溢洪道工程,对旧溢洪道右侧边坡和鼻坎尾端进行加固处理。
  (四)水库管理及效益 双树寺水库建起后成立“水库管理处”,后与灌区合并,下设水库管理所负责水库运行。灌溉面积由建库前13.64万亩,增加到20.1万亩,超过水库设计近期17万亩的规划面积。
  六、鹦哥嘴水库
  鹦哥嘴水库位于临泽县城南42公里梨园河中游的骆驼脖子。梨园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柴诺山,库址以上流域面积162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31亿立方米,灌溉临泽县新华、倪家营两乡和沙河、小屯乡的部分村社,张掖市甘浚乡的祁连、小泉村和国营临泽农场、牛场、良种繁殖场等单位耕地。
  1970年地区水利局对鹦哥嘴水库进行勘测设计。1971~1975年完成第一期建设工程,总库容1350万立方米。运行中因防洪标准偏低,洪水威胁大坝安全。1980年进行水库加固加高工程设计。1982~1988年完成第二期水库加固加高工程,总库容为2500万立方米,达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和7度抗震的设防要求。
  (一)水库设计 水库工程由大坝、输水洞、溢洪道组成。
  【大坝】坝型为壤土心墙砂壳坝,高46.2米,长471米,底宽242.85米。第一期工程坝高38米,坝顶宽6米,主坝长177.5米,副坝长275米。第二期工程大坝加高8.2米,坝顶宽7.9米,主坝长180米,副坝长291米,上部19米土坝改为斜墙与原土坝相接。
  【输水洞】第一期工程输水洞建于大坝中段鹦哥嘴岩石之中,隧洞长116.15米,用钢筋混凝土衬砌,最大泄水量每秒35立方米。第二期工程设计,在大坝东岸新开输水洞,长343米,洞径为3.5米圆形压力隧洞,竖井高30.84米,安装3.5米方形闸门1块,起吊重量为65吨。隧洞后段有发电支洞分岔段,洞口安装宽3米、高2.7米的弧形闸门,最大泄水量每秒115立方米。原输水洞相应从坝后延长62.7米,为继续放水和宣泄库内泥沙之用。
  【溢洪道】第一期工程,溢洪道设在大坝东侧,为岸边开敞式。进口为宽顶堰,渠深2.5米,宽35米,建闸9孔,每孔净宽2.7米,溢洪道长283.5米。第二期工程,随大坝加高,旧溢洪道废弃,在东山坡新修开敞式溢洪道,全长455米,由引渠、节制闸、泄洪渠、挑流鼻坎组成。节制闸为两孔,每孔净宽10米,渠宽7米,安装10×7米弧形闸门控制泄流,最大泄洪能力每秒688立方米,连同新旧输水洞,总泄洪量达每秒839立方米。
  (二)水库建设 第一期工程1971年5月开工,1975年底竣工,历时4年半,完成工程量120.58万立方米,劳动工日384.34个,实际投资356.4万元,比计划节省51.6万元。第二期加固加高工程1982年动工,1988年末竣工,历经6年,完成工程量137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146万个,国家投资1244万元,其中省“两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394万元。
  (三)库区东山滑坡处理 1983年5月,正值水库加固加高工程施工阶段,库区东山出现滑坡迹象,当即进行监视观测。1985年省水利厅、省滑坡泥石流研究所、铁道部科学院西北研究所滑坡室专家及地、县技术人员在现场召开滑坡鉴定会。会后由地区水电处设计队进行滑坡处理勘测设计,经省水利厅批准,投资160万元,从1988年5月开始处理滑坡,由地区水电工程局承建,于1992年完成。
  (四)水库管理及效益 1975年成立“鹦哥嘴水库管理处”,统管水库和灌区。水库观测、控制调蓄、防汛排洪等制度完善。灌溉面积由建库前6万多亩,第一期水库兴建后达9万多亩,第二期水库加固加高后达14.7万亩。1991年10月,省水利厅组织验收,工程合格;1991年11月,鹦哥嘴水库被省水利厅评为全省优质工程;1994年4月,省建设委员会授予“优质样板工程”称号。
  七、瓦房城水库
  瓦房城水库位于民乐县大都麻河上游瓦房城北1.5公里处,距县城35公里。大都麻河年径流量8272万立方米,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灌溉民乐县新天、李寨、杨坊、南古4乡及张掖市安阳乡王阜庄47个村的耕地。
  1972年初设,1975年12月动工,1978年底竣工。1980~1982年西坝肩连续发生滑坡,竖井检修闸被毁,随之进行处理,1985年底完成第一期滑坡处理工程。
  (一)水库设计 水库工程设计为三级工程,按7度地震、五百年一遇洪水设防,总库容2160万立方米,由大坝、输水洞、溢洪道组成。
  【大坝】坝型为壤土心墙砂砾石坝壳,高48.5米,顶宽6米,底宽260.25米,坝顶长556.05米,用干砌卵石护面。
  【输水洞】主洞直径为2.5米,发电支洞为2米的圆形钢筋混凝土压力洞,主洞长304米,支洞长60米,洞身衬砌厚度0.5米。主洞设有进口洞脸、浅水检修闸室、深水竖井检修闸室、主支洞分岔口、出口锥形阀、陡坡及消力池。最大过水量每秒34立方米。
  【溢洪道】为岸边开敞式,设计泄洪量每秒204立方米,校核每秒417立方米。闸室设计充气式橡胶坝。坝高3.4米,长30米。左岸设空压机室,闸室上部架设人行双曲拱桥,闸后为明渠段,矩形陡槽及挑流鼻坎。
  (二)水库施工 1975年12月组成240人的专业队开挖输水洞,总长340米,1978年完成输水洞全部混凝土浇筑和设备安装任务。大坝施工从1976年2月开始基础开挖,5月开始大坝回填。工地正常劳力3000~5000人,每年利用春播后、夏收后等农闲时期进行突击,每次20多天,上劳0.8~1万人。1977年9月截流,是年大坝回填工程量欠账20多万立方米。1978年5月,集中县、社各级主要领导到工地指挥,省水利厅派工程师督导,参加拦洪抢险民工1.02万人,牲畜9000多头,履带拖拉机百余台,架子车近万辆,大坝土砂料回填日进度达7000多立方米,突击40多天,于7月中旬大坝达到拦洪高程。后经10—11月最后一次突击,年底基本完成全部主体工程任务。1977年10月开始修建溢洪道,至1979年完成;橡胶坝于1982年10月安装就绪。整个工程靠土法上马,人力实施,完成工程量463.14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581.15万个,国家投资1140万元。
  (三)水库左坝肩滑坡处理 1980年6月28日、7月4日,水库左岸坝轴线上游50~190米范围内发生严重滑坡,滑坡厚度约10米,土石方约50万立方米,将输水洞钢筋混凝土检修竖井上部推倒。1981年4月23日、1982年8月28日,两次在原滑坡处顶部又发生滑坡,滑动土石方约24万立方米。滑坡发生后,地、县水利部门一面对滑坡进行调查研究,一面组织力量进行整修。省水利厅委托省水电设计院二总队,于1982年6—11月对滑坡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是年12月省水利厅邀请铁道部西北研究所、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兰州大学等有关单位专家,组织省水电设计院二、三总队和地、县水电局技术人员,在工程现场召开滑坡论证鉴定会,产生滑坡处理《会议纪要》。地区水电局于1983年3月提出初设,是年8月省水利厅批准,民乐县成立水库抢险工委会,负责组织滑坡处理,至1985年10月完成。完成工程量110.34万立方米,劳动工日107.44万个,共用资金274.7万元。
  1989年9月省水利厅组织对瓦房城水库进行验收,质量合格。
  (四)水库管理及效益 1979年春建立瓦房城水库管理所管理水库。灌溉面积由建库前的7.52万亩增加到9.8万亩。
  八、摆浪河水库
  摆浪河水库位于高台县新坝乡以南15公里五湾屯庄以下600米处。摆浪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天涝池一带,年径流量5150万立方米,为新坝乡灌溉的主要水源。
  摆浪河水库是在第四纪玉门砾岩上兴建的一座小Ⅰ型山谷水库。1970年地区水电局与省地质局水文二队配合,对摆浪河进行全面考察,确定在第四纪玉门砾岩基础上试验修建水库。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建成低坝,以观成效,1972年4月至1975年11月兴建;第二期扩建加高工程,1980年5月动工,1983年10月建成。水库运行正常,效益显著。
  (一)水库设计 摆浪河水库两期工程均由地区水电局(处)设计。
  第一期工程设计
  【大坝】为壤土心墙沙砾壳坝型,高35米,顶长431米,顶宽5米,最大底宽145米。坝基、坝肩心墙的基础均嵌入玉门砾岩较坚硬层。总库容420万立方米。
  【输水洞】设在右岸,为无压洞,全长361.5米,断面为城门形,直墙高1.05米,底宽1.5米,半圆直径0.75米,混凝土衬砌厚度0.4米。进口设两孔进水闸,宽0.8米,高1.2米,最大泄流量每秒15立方米。竖井高27米,安装两台20吨手摇启闭机。管理洞从坝顶右侧悬崖坡开1条长220米的山洞通往闸室工作桥。
  【溢洪道】设在左岸坝肩,为开敞式溢流,最大泄洪量为每秒218立方米,进口设闸6孔,每孔净宽3米,全长260米,为细砾混凝土砌石,出口为挑流消能。
  第二期加高工程设计
  【大坝】在原基础上加高7.1米,最大坝高43.5米,顶长465米,顶宽6米,坝底宽214米,壤土心墙自2353米高程以上改为斜墙。总库容715万立方米。
  【输水洞】土坝加高后,出口延长34米,压入后坝坡内,隧洞总长395.5米,竖井加高8.6米,竖井闸台安装25吨人力、电动两用启闭机。重开工作走廊,廊道口底部比坝顶高2.1米,断面为上圆下方城门形,宽2.1米,高2.07米,全长297米,出口与工作桥连接。全部用混凝土预制块衬砌。
  【溢洪道】为实用堰型溢流坝,设闸两孔,安装高4.5米,宽10米弧形钢闸门两扇,采用2×7.5吨启闭机提吊,闸墩顶设人行工作便桥及闸室。溢流坝后接40米泄流明渠,明渠下接消力池。溢洪道全长189米,最大泄洪量为每秒355立方米。
  (二)水库施工 第一期工程 1972年4月经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批准,5月开工。高台县组建工委会,由新坝公社受益的13个大队抽调民工施工,平时上库1000多人,突击高峰达1500多人,土法上马,人力施工。1974年8月土坝合龙,1975年11月基本竣工。完成工程量147万立方米,劳动工日196万个,国家投资105万元。
  第二期工程 1980年元月经省水利厅批准,5月正式开工,1983年10月基本竣工。由高台县组建工委会,新坝乡受益大队抽调民工施工。鉴于一期工程群众负担过重,遂增强机械施工力量,由地区水利机械施工队施工,进行机械推土、拉运土石砂料、机械震动碾压砂壳坝等作业。民工常年保持1000~1200人,并组织两次大突击,1981年9月组织民工2500人,汽车48辆,推土机8台,架子车1200辆,突击80天,完成16.7万立方米旧坝部分拆除任务;1982年4~6月,集中劳力1500人,汽车43辆,架子车800辆,突击回填大坝,70天完成工程量23.5万立方米。二期工程完成工程量152.8万立方米,劳动工日164.3万个,国家投资565万元。1984年9月,省水利厅组织验收,列为地区优质工程。1991年11月,被省水利厅评为“全省优质工程”。
  (三)水利管理及效益 1982年成立摆浪河水库管理站,隶属新坝水管所管辖。
  摆浪河水库一期工程完成后,灌溉面积由建库前1.5万亩增加到3.3万亩;二期工程完成后灌溉面积达5.2万亩。
  水库运行中,1995年8月25日发现左坝肩迎水面出现两个塌坑,1号坑深1.2米,直径7米;2号坑深3.5米,直径3.5米。险情发生后,地区水电处领导和技术人员现场察看,决定先开挖,查清坍塌原因和塌陷深度。8~10月完成开挖追踪渗径任务,10月中旬省、地水利部门领导、专家会同县领导,在水库现场召开论证会。经察看分析认为:水库左肩迎水面发生坍塌的原因,是新老坝体不均匀沉陷产生局部裂缝,形成集中渗流通道,造成渗透破坏。提出除险加固方案是将已开挖坝段的斜墙全部拆除,再分层回填,恢复原坝体。高台县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冬季施工,计划1996年5月完成。
  九、大野口水库
  大野口水库位于张掖城南50公里大野口河上游红石峡。大野口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野牛山,年径流量1800万立方米,灌溉张掖市花寨乡7个村耕地。
  1980年经省水利厅批准兴建,6月开工,1987年开始蓄水,1988年建成。
  (一)水库设计 1979年地区水利勘测设计队与张掖县水电局联合勘测设计,总库容350万立方米。由拦水坝、溢流坝、坝内廊道、放水洞、放空洞组成。
  【拦水坝】因坝址区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壤土、砂石料均在十余公里的山口以外,唯块石较易开采,故选用浆砌石重力坝型。大坝高57米,顶长161米,顶宽4米,底宽50米,长40米。大坝主体结构为浆砌石,在迎水面设钢筋混凝土面板,面板厚度直立段为1.5米,下部5.9米;下游坝坡用混凝土预制板护砌。水库溢流坝、廊道、放水洞、放空洞均在坝体内设置。
  【溢流坝】采用河床式坝面溢洪道溢流,位于大坝中段,由溢流堰、陡坡和鼻坎组成。溢流堰顶距坝顶5.33米,总宽13.2米,设两孔,单孔净宽5米,用两扇4.5×5米的弧型门控制水流,人、电两用双吊点卷扬机启闭,最大泄洪量每秒182立方米。溢洪堰下游连接鼻坎挑流消能,鼻坎高出河床15米,鼻坎下部为空腹球状。
  【坝内廊道】设置在坝轴线上游,为高、宽各2.5米城门洞形。底层垂直坝轴线方向有交通廊道,施工时为导流渠底孔使用。随着两岸山坡地形,廊道顺坡而上,在坝高27米时与水平廊道连通,可用于坝内排水,可沟通上下交通。
  【放水洞】布设在坝体西段,圆形,洞径1米,长27.32米,最大泄水量每秒7.5立方米。进口段设竖井,高34米,安装1×1平板检修闸门,用2×8吨卷扬机启闭。出口选用直径800毫米锥形阀控制水量。
  【放空洞】设于放水洞东侧,溢流堰旁,为圆形洞径,直径2米,长37.8米,最大泄水量每秒40立方米,可排沙、防汛两用。进口为2×2米平板检修闸门,出口安装1.7米锥形阀,阀后为散射式消能。
  (二)水库施工 1980年6月开工,改建张大公路3公里,架设跨河拱桥及开辟施工道路。1981年因国民经济调整而缓建,1982年9月复工。
  水库实行工程投资包干,1984年工委会与主管部门签订包干责任书。施工实行承包,按工序进行大坝基础开挖处理、坝体衬砌、建筑物浇筑、设备安装。1987年4月截流,是年9月大坝主体工程完成。以人工施工为主,抽劳800余人。1984~1985年,施工高峰期,非受益区19个乡出劳力支援,完成工日34万个,占总工日的25%。辅之以机械施工,混凝土搅拌机、吊架式升降机和运输机械参加施工。动员机关车辆85辆,突击拉运石料2000多立方米。固结灌浆与帷幕灌浆,由地区水利勘测设计队钻探队承担。固结灌浆布置在坝上下游坝脚,共钻266孔,深4~5米,总孔深1335.36米,注入水泥212.5吨;帷幕灌浆孔布置在坝体上游防渗面板后3米处,单排布孔,孔距3米,钻孔62个,一般深45米左右,最深64米,总深度2772.7米,分三序孔施工,随防渗墙上升交错进行,注入水泥288.5吨,于1987年10月完成。此为全省已建最高的浆砌石重力坝。
  水库施工历时6年,于1988年9月竣工。完成工程量45.588万立方米,劳动工日136万个,总投资953万元,其中预算内基建拨款125万元,省“两西”专项资金788万元,地方自筹资金40万元。
  1989年9月,省水利厅组织省、地、市有关单位进行验收,认为该库首次在省内采用浆砌石重力坝,规划设计合理,布局紧凑美观,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优良。1990年12月、1991年11月,省建设委员会、水利厅将大野口水库评为全省优质工程。
  (三)水库管理及效益 1987年成立水库管理站管理水库,隶属安阳水管所领导。灌溉面积由建库前1.46万亩增加到2.9万亩。
  十、翟寨子水库
  翟寨子水库位于民乐县城东10公里的翟寨子村,童子坝河中游原东干渠渠首南侧600米处。童子坝河发源于祁连山俄博岭北麓,年径流量6400立方米,水库上游流域面积451平方公里。受益地区有民乐县的南丰、永固、民联、洪水4个乡的54个村。
  (一)水库设计 翟寨子水库由地区水电局于1983年设计,总库容1460万立方米,三级工程,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设计,千年一遇校核,抗震裂度为7度设防。水库主体工程由拦河大坝、输水洞、溢洪道组成。
  【拦河坝】坝型为混凝土齿墙、壤土心墙、沙砾坝壳混合坝,最大坝高24.5米,顶长1494米,顶宽6米。
  【输水洞】设置在大坝左岸,为地下埋涵式圆拱直墙无压洞,全长502米,最大泄水量每秒54立方米,由主洞、副洞和灌溉洞组成。主洞长75米,由引渠、喇叭口、压力洞和竖井组成。竖井高18.5米,安装2×2米平板工作闸门与检修闸门各1扇,操纵室采用25吨卷扬机启闭。副洞长110米,出口设扩散段、陡坡、消力池和分洪节制闸。灌溉洞出口有梯形明渠连接干渠。
  【溢洪道】设在左岸二级台地上,由曲线型引渠、闸室、明渠段、陡坡、挑流鼻坎组成,全长489.1米。闸室分2孔,装有宽8米、高4.5米弧形闸门控制水流,用7.5吨卷扬机启闭。最大泄洪量每秒327立方米,末端有904米防洪堤。
  (二)水库施工 1984年动工,由民乐县组建工委会领导施工。为减轻农民负担,采用大量机械施工。民工以专业队与突击队相结合的方式,配合机械施工,并承担输水洞、溢洪道等部位的施工。实行工程分期分段承包责任制,强化施工进度管理和质量监督。
  在水库建设中,兴建上坝公路4.16公里,架设输电线路6公里,通讯线路60公里,平整坝后土地175.9亩,植树6.8万株,种草58亩,建管理房1244平方米,全部工程于1989年10月竣工,使用国务院“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2179万元,完成工程量366.6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335.8万个,机械台班73.4万个。
  (三)移民安置 翟寨子水库占用翟寨子村水地1290亩,旱地250亩,拆迁民房1759间,搬迁村民163户、821人,移民安置工作量大。民乐县采取统一调整土地,调整水地4213亩,人均5.25亩,选定北部滩、刘家沟、杨庄、观音沟4个点集中安置。专修灌溉斗渠4条长5.6公里;建学校4所,校舍30间;修涝池5个,架设输电线路19公里;先后调拨口粮、籽种11.3万公斤;酌减农业税、水费;救济困难户。国家补偿搬迁费90.2万元,使搬迁移民安居乐业。
  (四)水库管理及效益 1988年童子坝河水管所改为管理处,下设“翟寨子水库管理所”管理水库。灌溉面积由建库前的10.1万亩,增加到13.4万亩。
  1991年9月,省水利厅会同省、地、县有关单位组成验收小组,对翟寨子水库进行竣工验收,认为工程规划合理,布局协调美观,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优良,效益显著,同意验收,交付使用。1991年11月25日,省水利厅将翟寨子水库评为全省优质工程。省建设委员会于1994年4月5日授予翟寨子水库“优质样板工程”称号。
  第四节 其他水利建设
  一、田间工程
  (一)农田建设 1964年3月,中共甘肃省委召开河西水利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先进经验,提出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目标。1965年6月,省委组织赴新疆参观学习统一规划,渠路林田综合治理,建设“好渠道、好条田、好道路、好林带、好居民点”的“五好”农田基本建设经验。要求河西以“五好”为内容,全面规划,搞好试点,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是年冬,专署水利局协助各县陆续组成8个“五好”农田规划队,参加180多人。至1966年底,全区完成49个公社、519个大队的143.5万亩农田的初步规划,占全区计划规划面积175.6万亩的81.72%。1970年全国北方农业工作会议之后,农田基本建设进度加快,各县于1974年相继完成渠、路、林、田全部规划。其中尤以民乐县农田基本建设规划最具特色,全县115个大队,每队有1张平面图、1张鸟瞰图、1份说明书。每个公社有全社的规划图及说明书。县上有1个示意模型、1幅彩色鸟瞰图、1张平面图、1张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机、水电等全面安排的38项任务布置图。规划曾送往北京农展馆展出,受得有关部门的赞扬。
  全面规划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发挥了指导作用。1968年,张掖县新墩公社率先大搞“四好”农田基本建设,采取分期分批、集中连片治理,大突击和专业队相结合的方法,到1971年,新修干支斗农渠道428条、长274公里,建筑物678座,建成条田1.8万亩,兴修道路13条、长53公里,渠旁、路旁植树78万株,实现“水省、粮丰、林茂、路通”。1972年农垦部部长王震亲临张掖,视察了新墩公社的农田建设,赞扬搞得好。王震部长向陪同视察的省委领导提出:新墩公社“四好”农田建设经验应在全省特别是在河西走廊各地推广。是年11月省委在张掖召开全省农田基本建设现场会,参观新墩公社农田建设现场和图片展览。
  1971~1974年,全区以“四好”为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形成高潮,每年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力达17~20余万人,平整条田20多万亩。1975年,在中央“苦战三五年,普及大寨县”号召的推动下,全区农田基本建设迅猛发展,1976年新平条田26万多亩,复平条田13万多亩。80年代,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渠系布置合理,水的利用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60%左右;改革灌水制度,消灭串灌、漫灌,每亩次毛用水量由160立方米减至100立方米左右;改建条田扩大耕地面积10%以上,最多的达30%;社队道路畅通,农田林网既可防风固沙,又可调节田间小气候,一般降低风速30%~50%,提高春季地温0.7~3.5度,夏季地面1米高范围内气温降低0.1~2度,相对湿度提高4%~14%,减少小麦乳熟期干热风的危害。
  1988年9月以后,全区条田建设每年以9万多亩的速度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至1995年,各县(市)建成条田208.51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7.9%。张掖市和临泽、高台县基本实现条田化和农田林网化,为创造“双千田”“吨粮田”,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奠定了基础。
  (二)田间渠系配套 50年代进行渠系改建、调整,推广卵石、草皮砌渠防冲防渗,兴建一批简易控制建筑物,提高水的利用率。1963年6月,省政府在河西召开水利工作会议,贯彻“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群众自办为主”的水利建设方针,提出恢复和发展田间水利工程的措施。会后,专、县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普查工作,由点到面开展有计划地田间渠系配套工程建设,是年确定在张掖梁家墩四闸斗渠、民乐益民渠三坝支渠、山丹清泉灌区、高台三清渠、临泽梨园西干渠德安支渠共5.21万亩农田进行配套试验。1964年贯彻省委《集中力量进行河西地区水利建设会战的决定》,加快试点工作步伐,并按照“四好”农田建设标准,增建张掖县梁家墩公社三工、清凉寺大队及长安公社万家墩大队的田间配套工程试点。1965~1967年,全区有47个公社的154个大队建成以“四好”为内容的田间渠系配套面积37万亩。
  1979年,选定张掖县新墩公社作为省、地、县三级农田配套工程试点,规划配套面积4.2万亩,总投资65万元。1980年5月开工,由新墩公社组织施工,省、地、县派技术人员参加设计、指导,1982年底竣工。据测定:斗渠渗漏损失由8.4%减少到1%~2%。渠系利用系数由53%提高到67.9%,斗渠灌溉效率由517亩提高到660亩,对新墩农业的连续增产起到显著作用。此后,全区每年计划安排田间渠系配套面积由2~3万亩逐步增到8~10万亩,配套范围以建成条田为主,每亩投资川区20元,沿山地区为30~40元。坚持高标准,斗农毛渠一次配套齐全。到1995年,全区完成田间渠系配套面积125.16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2.8%。
  二、井灌、提灌、喷灌工程
  (一)井灌 区内打井历史悠久,但以取水饮用为主。1950~1955年,省农林厅水利局组织水文地质队开展钻井试验,先后在张掖、临泽等县发现沉压地下水,打出自流井和半自流井。
  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掀起群众性打井运动,主要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以人工打井为主。每井灌地数亩至20亩,提水工具有解放水车、木质畜力水车、人工手摇水车及辘轳等。1958年形成“向地下水进军”的打井高潮,仅张掖、山丹、高台3县(市),打井2744眼。但由于打井只图数量,忽视质量,据1969年调查,3县保留有效井数仅13眼,井灌面积不足1500亩。
  1974年,省革命委员会确定全省水利建设以打井为重点,全区再次掀起打井高潮。地、县成立打井抗旱组织,至1976年,全区打井6232眼,配套5293眼,打井固定资产超过200万元。1978年夏季,高台县百日无雨,出现罕见亢旱,全县开动机井1400多眼,灌地36.8万亩(次),在大旱之年粮食亩增35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但由于打井指令性任务大,缺乏科学性,一些井位布局不合理,施工粗放,配套机械质量差,加之管理不善,不久能正常运转发挥效益的井仅占20%~30%。
  1978年以后,机井建设进入有序发展阶段。全区每年新打、新配机井30~40眼,以机械深井为主,以建设新开发区为主,兼顾在纯井灌区、河灌区下游缺水地区和经济作物区补打机井。每年完善配套、加固更新、改建有价值的旧井200多眼。同时,不断提高机井建设质量,建立机井档案,完善机井管理制度,发挥机井灌溉效益。至1995年,全区打成农用机电井3659眼,配套机电井3606眼,建成清泉、石岗墩、骆驼城等一批纯井灌区,井灌面积达36.87万亩;河水井水混灌区每年井灌132万亩(次)。
  井灌弥补河水不足,对促进全区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起了重要作用。但现有机井完好率仅60%~70%,且其中多数已达设计使用年限,井体老化、淤积、水位下降,效益日减,需要适时更新,在有条件的地区有计划地打井,发挥井灌效益。
  (二)提灌 1958年,在张掖市龙首渠始建第一座提灌站,安置外地移民,开发胶泥湾滩荒地。20世纪70年代,少数社队利用机并抽水设备,对靠近渠道的小片高地及难以浇灌的农田,采用活动提灌形式提取渠水灌溉,形成一泵一站,用时安装渠岸,用毕入库保管,有的沿用至今。70~80年代,区内兴建了一批固定的提灌站,灌溉面积在千亩以上的有龙渠、塔儿渠、一工程滩、平沙墩提灌站等,其余小型提灌站,一般灌地为数十至二三百亩。至1995年,全区建机电提灌站156座,提水机械173台(套),总动力3522千瓦,灌溉面积8900亩。
  (三)喷灌 1976年,地区在张掖县新墩公社白塔二队建立喷灌试验区。19781980年,全区在沿山区建设活动式、半固定式喷灌工程6处,覆盖面积1.95万亩,投资245万元,发挥效益面积3000亩。后因天气干燥、蒸发量大,喷灌渗水浅,不适合本区地情,全部弃置。1982年地区灌溉试验站兴建的100亩固定式喷灌试验区,投资17万元,运行正常,可节水增产。
  1985年,省“两西”指挥部列项在高台县骆驼城建立移民开发区,兴建固定式喷灌工程,选用大型悬壁式喷灌机,并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投资160万元。1986年建成,运行中问题较多,后将3台喷灌机调拨酒泉生地湾农场。
  三、排水工程
  地区排水工程,是盐碱地改良的主要工程措施。黑河中游平原盐碱地分布较广,东起张掖市碱滩乡,西至高台县山水河,南起甘新公路,北至黑河,长约115公里,宽约13公里,土地总面积1356.6平方公里,涉及张掖、临泽、高台县(市)的11个灌区、23个乡(镇)和张掖、临泽2个国营农场,有农田79.1万亩,林地28.4万亩,宜农荒地39.32万亩。在现有农田中,盐碱地面积32.91万亩,其中原生型盐碱地6.23万亩,次生型盐碱地26.68万亩。据1987年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关于张、临、高排灌工程规划报告》统计,3县(市)耕地中有盐化土面积18.96万亩,荒地盐化土面积45.11万亩。
  地处祁连山山前倾斜平原前缘泉水溢出地带,是黑河、山丹河、梨园河交汇区,地势平坦、低洼,地下径流排泄不畅,潜水埋藏浅,引灌补给增加,次生盐渍化日剧,部分地区“春天水汪汪,夏天苗不长,秋收不打粮,冬天白茫茫”,盐碱危害严重。共和国成立以来,地、县重视农田排水改良盐碱地工作。50年代,高台、临泽县先后选点开挖排水沟渠,首获成效。继而张掖农场、新华农场在开挖田间排水沟基础上垦种农田。1965年,省、地、县农林水利部门组成盐碱地改良工作组,在高台县南华公社开展盐改试验。1978~1984年,张掖县勘测规划建成城郊——乌江第一期排水工程,并在三闸公社建立试验区、试验站。1982年,地委、行署制定改造低产田规划。1983年春,地、县组成高台县中部排水规划队,对该县中部6个乡的排水工程进行规划设计。1984~1986年在南华乡建立排水试验区。1987年底省水电设计院编制出《甘肃省黑河张、临、高排灌工程规划报告》。至1995年全区开挖排水工程改良盐碱地22.13万亩,建立水稻、甜菜生产基地。
  (一)高台县南华排水工程 1952年9月,高台县邀请河西水利工作组测量队选定排水渠线,10月组织劳力在南华柔远渠北开挖1条由东向西而后入黑河的排水沟,全长8.7公里。1954~1958年,南华乡组织群众开挖田间排水沟40条,长68公里,获得增产效果。
  1963~1964年,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对南华排水工程进行勘测,1965年与西北水科所、地区水电局等单位组成盐改试验组,在信号大队开展试验。1966年3月开工,1968年底竣工,开挖干、支、斗、农渠四级排水沟103条,总长160.62公里,修各类建筑物181座,国家投资108万元,补助粮食22.85万公斤,投入劳动工日50.57万个,完成工程量85.1万立方米。有1.66万亩盐碱耕地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地下水下降0.75~1.05米,矿化度减少30%~50%,全公社粮食总产由1966年的304万公斤,到1969年达486.5万公斤,增长62.48%。
  1983年春,地、县水电局规划组对高台县中部排水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工程覆盖耕地面积19.94万亩,其中盐碱地10.54万亩,占总面积的52.86%。工程设计干、支排水沟78条,长158.87公里,建筑物285座。斗农排水沟全长800.1公里,建筑物4818座,排水面积20.49万亩。是年9月,省水利厅现场审查设计,确定先在南华乡进行小规模的工程试验,建立盐改试验站,积累经验,逐步扩大。在南华排水试验区内,开挖干、支、斗、农沟11条,长34.04公里,建筑物49座;暗排斗、农沟45条,长15.49公里;打竖排并5眼。在工程治理中,配套灌溉斗渠1.3公里,农渠2.2公里,建筑物42座。滑坡打桩处理的支、斗、农、沟11.54公里,支斗沟植树7公里。完成劳动工日16.86万个,工程量27.0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55万元,排水控制面积2.38万亩。试验区内建成排水系统后,地下水位由原来的0.8米至1.2米,降为1.7~2米;矿化度由平均每公升13.6克下降为8.2克;1米深以内土壤含盐量由平均每公升1.645~2.411克,减少到0.261~0.834克。耕地粮食作物单产大幅度提高。信号十队1984年粮食平均亩产175公斤,1988年达600公斤,增长2.43倍。
  (二)张掖市城郊、乌江排水工程 张掖市盐碱地涉及4个灌区的12个乡、78个村,耕地面积37万亩,其中盐碱地19.1万亩,盐荒地11.2万亩。1966年规划排水沟3条,全长4.7公里,由张掖县水电局、县城市建设委员会组织施工,当年建成,完成工程量4.9万立方米,用工3.15万个,投资6.19万元。城区的排水给三闸公社农田灌溉水源起了补充作用。
  农区排水工程,于1978年开展全面规划,控制排水面积31.65万亩;规划明沟排水干支沟515条,全长633公里,田间排水配套面积28.21万亩。试验区规划暗管26条,总长12.94公里。竖排打井提灌,以灌代排,规划在10处有盐碱荒滩打井298眼。工程拟分两期建成,第一期工程设计控制面积9.037万亩;1980年4月经省水利厅批准,由张掖县施工,1984年10月竣工,完成明排干、支、斗沟2000条,全长215.62公里,修各类建筑物648座,排水控制面积9.703万亩;竖排打井40眼,排水控制面积7540亩;暗排铺设暗管3537条,埋设观测井22眼,检修井11眼,排水控制面积350亩。第一期排水工程,完成排水控制面积10.492万亩,占设计的116.1%。完成工程量208.24万立方米,劳动工日81.5万个,投资270万元。1985年3月进行验收,交付使用。控制范围内地下水位下降0.3~0.6米,耕地脱盐率一般在65%,最高达到92%,农地耕作层土壤含盐量降到0.3%以下,作物生长趋于正常。据张掖市农委1988年9月对排水工程范围的乡、村调查,1980年粮食总产2482.4万公斤,1988年达到3957万公斤,增长59.4%。8年开发利用盐荒地2.08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500亩;造林4500亩,植树72万株;种植甜菜5690亩,年产1.7万吨;种草6500亩,年产优质牧草1200万公斤;开挖鱼池700亩,年产鲜鱼2万公斤。
  (三)临泽县小屯排水工程 1973年临泽县水电局对小屯排水工程进行初步规划,小屯公社动员群众实施兴建。至1975年开挖干、支、斗排水沟127条,总长153.1公里,1.8万亩农田的盐碱化程度有一定改良,开垦盐荒地800亩。1976~1982年,社队干部带领群众新开、清淤整修干、支、斗排水沟92条,总长121.5公里,使全社1.47万亩农田盐碱化程度得到显著改良。
  四、人民生活供水工程
  (一)农村人民生活供水工程 区内人民生活用水,依自然条件不同而异。泉水地区以饮用泉水为主;地下水位浅的地区,以打井提水饮用为主;沿山地区以饮用沟溪流水为主;前山地下水位较深的地区,夏季从河渠取水饮用,冬季饮用涝池水。60年代,全区有涝池2100多座,农村饮用涝池水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生产、生活用水范围扩大,水利工程设施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及饮水条件也发生变化。一为山谷溪流枯竭,取水距离愈来愈远,生活用水负担沉重;二为多数河流因兴修水库,冬季关闸断绝水源;三为人畜共饮涝池水,极不卫生;四为城乡排污量不断增加,使部分水源污染。
  区内人民生活供水工程建设始于70年代。1972年,北京医疗队深入农村开展卫生医疗工作,各地普遍改造涝池,净化水质,实行人畜分饮,改善饮水条件,少数地方兴修人民生活饮用工程。1984年,地区水电处对农村人畜饮水状况进行调查,全区需要解决人畜饮水和改善饮水条件的人数达81万,占农村人口的87%。其中,单程取水距离2公里以上、垂直高度150米以上的常年缺水地区有7.17万人,季节性缺水的有39.81万人,需要改善饮水水质条件的有31.03万人。1986年9月以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至1995年,国家投资2142.92万元,乡村和农民群众自筹1942.88万元,建成农村人民生活供水工程7877项,打人饮机电井521眼,修建水塔93座、压力罐15台,铺设供水管道2286公里,建水窖8773座,解决和改善40.82万人、107.12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农民用上水质良好的自来水或窖水。
  民乐县在农村人民生活供水工程建设中,以“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争得世界银行贷款。1992~1995年,争取世界银行贷款人民币290万元,省配套资金56万元,自筹156万元,建成自来水厂、站18个,打机电井11眼,埋设管道206.4公里,建水塔7座、蓄水池5座、减压池4座、水窖68座,解决37255人的饮水问题。此系全区水利建设首次引进外资项目。
  (二)城市人民生活供水工程 过去城市人口少,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与当地农村类同。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供水矛盾日趋突出。从50年代末开始,先机关团体,后城镇居民,逐步开展供水工程建设。80年代,加快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到1995年全区城市人口16.58万人,供给自来水人口达12.9万人,供水普及率为77.8%。
  50年代以后,张掖城区部分单位自建供水设施,解决生活、生产用水;部分居民改用压管井取水。1978年筹建张掖县自来水公司,1980年建成自来水厂,打机电井3眼,建成水泵房、加氯间、清水池等配套设施。1981年铺管道6.44公里,城区局部开始供水。1984年扩建,打机电井3眼,铺设管道长度增加到93.66公里,供水能力为每日1万吨。至1995年,供自来水人口达6.2万人;另有68个用水量大、距城较远的企业、单位,自建供水设施,供水能力每日4万吨,供水人口0.6万人。迄今自来水公司和自备水源供水能力每日5万吨,供自来水人口6.8万人,供水普及率为70.5%。
  民乐县1971年邀请玉门石油管理局在城区打300米深井1眼,配抽油机抽水,连同涝池水,解决城区供水。1973年从双树寺水库输水洞出口侧设管网连接管道至城南蓄水池,全长12公里,1977年通水,解决城区及近郊乡村0.7万人用水问题。1985年成立自来水公司,1989年对原供水设施进行改造扩建,自来水到户,供1.3万人生活用水。1995年打井7眼,铺设主管道9公里,管网配套18公里,建成加氯间、清水池、水塔。供水能力每日3000~5000吨,供水人口城区1.1万人,供水普及率100%;城郊农村1万人。
  山丹县自70年代以来,部分单位和驻军部队先后建起自用供水工程。1982年县水电局建起水塔,进行小范围供水。1983年成立自来水公司,开始供水设施建设,至1995年打机电井2眼,铺设管道26公里,建高压水塔、清水池、加氯间,原县水电局所建机井、水塔由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联网运行。供水能力每日4500吨,供水人口城区2.2万人,普及率100%;城郊农村1万人。
  临泽县自80年代开始,部分单位和驻军部队自建供水设施。多数居民采用压管井提取生活用水。1990年建立自来水公司、水厂,打机电井1眼,修水塔、加氯间、清水池,铺设管道10.11公里。至1995年,供水能力每日2000吨,供水人口城区0.8万人,供水普及率62%;城郊农村480人。
  高台县自80年代开始,部分单位和驻军部队自建供水设施。多数居民采取压管井提取用水。1994年建立自来水公司,开始城区供水工程建设。计划1996年建成,供水能力每日4000吨,供水人口1.4万人,供水普及率1001976~1994年,肃南县分3期进行城区供水工程建设,建成截引2处、蓄水池3座,铺设管道17.9公里,修检查井60座,供水能力每日1132吨,供水人口6054人,供水普及率100%。1983年建立县自来水暖站,由县水电局管理,1988年移交县城建局管理。
  (三)氟病区改水供水工程 张掖地区是全国四大高氟区之一。长期饮用含氟量超标的水,形成慢性器质性病变,即氟骨病。氟病区分布:由东向西,沿兰新铁路,北至合黎山一带,东起山丹县大黄山、龙首山,西至高台县盐池乡和肃南县莲花乡。病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冲积扇细土平原区和北部合黎山及前山区。中部平原区以黑河沿岸为甚,浅层水矿化度和含氟量均高。北部山区有萤石矿、石英石矿等高氟地质结构,冲积层潜水含氟量每公升水高达10毫克以上。国家规定饮用水标准,每升含氟量在4毫克以上为重病区,4~2毫克为中等病区,2~1毫克为轻病区。在全区6县(市)氟病区内,有14772户、77503人,其中重病区有13479人,中度病区有29542人,轻病区有34482人;分布在红寺湖、三闸、靖安、平山湖、板桥、平川、南华、盐池、莲花、永固等23个乡的80个村中。
  70年代,国家北方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氟病防治工作以改良水质为主的指导方针。地区地方病领导小组及卫生防疫部门,对病区水源水质开展全面普查,掌握病区分布状况。省水利厅从1978年开始,在年度计划中设置氟病区改水工程专项资金,地、县(市)水利部门积极开展防氟改水工程建设。至1995年,全区建成防氟改水工程51项,打成有效机井26眼,建水塔16座,安装压力罐11台,铺设供水管道长425.26公里。无良好水质的村社,安装化学除氟罐。国家专项投资565.33万元,群众集资114.36万元,使17个乡34个村的4.55万人用上自来水。张掖市红沙窝村原为重氟病区,改水前发病率高达83.35%,氟骨病患者达37.84%,改水后病情明显好转。
  五、牧区水利工程
  境内牧业区,随着平原灌溉农业的发展,逐渐向南北山区转移,牧区人畜饮水问题日益突出。
  50年代起,以解决牧区人畜饮水为重点,采取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分散,截、引、提、蓄并举的办法,兴建一批水利工程,改善人畜饮水条件,扩大草原利用面积,促进牧区经济发展。
  (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牧区水利工程 从1954年自治县成立到1995年,共建成水利工程782项。其中:小Ⅱ型水库1座,库容18万立方米;塘坝8座,蓄水43.8万立方米;引水渠102条,长381.27公里,衬砌90.59公里;扬水站2座,人畜饮水管道64条、长289.6公里;涝池9座,水窖220座;机电井194眼,沙漠轻型井29眼,土井136眼;防洪堤28处,长18公里。总投资2699.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98.2万元,乡、村及群众集资401万元,开发利用无水草原184万亩,改善缺水草原127万亩;增加有效灌溉面积3.33万亩,其中农饲地1.58万亩,林地1.72万亩;解决18332人和3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
  (二)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乡水利工程 平山湖蒙古族乡位于张掖市北部合黎山干旱荒漠区,有3个村、7个村民小组,213户、802人。原有旧土井32眼,泉22处,供人畜饮水。但因水质不良,含氟量每公升达1.9~3毫克,影响人、畜健康。19771989年,国家投资75万元,建成3条引水管道。1977年兴建转嘴至白乱山引水管道,长15公里,输水给北湾滩一带,供人畜饮水及少许农饲地灌溉;1979年兴修小水至黑山头管道20公里,解决平山湖西部草原人畜饮水;1989年兴建西三个泉引水管道,修建长60米截水坝1条,埋设塑料输水管10.254公里,建蓄水池1座,供水至平山湖村及大泉组,供水到户,解决平山湖乡机关、学校、村民408人及1700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并开发植树造林地100亩。为改善饮水质量,为牧民安装家庭除氟罐,投放化学药剂除氟,收到良好效果,促进全乡畜牧业稳定增产。
  (三)山丹县红寺湖牧区水利工程 红寺湖乡位于山丹县城北15公里,地处龙首山丘陵区。全乡有6村、207户、981人,多为荒漠戈壁,干旱缺水。人畜饮水靠几处山岩裂隙泉水,水质较差,每公升含氟量达2.5毫克。
  1968年,山丹县水电局勘测设计,制定截引黑山泉地下水方案。1969年社、队干部带领群众开挖截引,一举成功。截出地下水每秒0.02立方米,比截前增加1倍多,茨湖大队三队引水灌溉部分农田,是年粮食总产增加50%。1970年3月26日,《甘肃日报》作了专题报道,发表《赞0.02精神》评论员文章。此后,国家投资11万元,先后在神仙窑子、马莲泉、红湾、红寺湖兴修5座塘坝,蓄水量达5万立方米,每个塘坝又兴修预制板衬砌的输水渠,全长12公里,改善保灌面积400亩,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500亩,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1990~1995年,国家先后投资9.63万元,群众自筹0.88万元,修建引水管道1300米,蓄水池1座,维修加固塘坝2座,田间配套面积1850亩,新增保灌面积645亩。1981年始用化学药剂除氟,改善水质,至1995年化学除氟罐已全面普及使用。
  六、防洪工程
  张掖洪水灾害历年时有发生,使人民生命财产、工业交通、水利设施受到破坏和损失。洪灾主要发生在每年6~8月的汛期。洪灾常发地段是黑河张掖段、大沙河临泽段和南北两山局部地区暴雨山洪流经的村庄、农田、道路、渠道。
  防洪工程建设,针对洪灾常发的河段、山洪汇集地带,修建河堤、拦洪坝、桥涵等建筑物,防御洪水危害。历代曾修建小型的拦洪土堤、堆石堤坝、木笼等防洪工程,收效不大。5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重视防洪工作,60年代,因陋就简兴修部分防洪堤坝。此后,采取分段分期、先易后难的办法,在黑河、大沙河及南北两山局部地区,兴建146项防洪设施。
  (一)黑河防洪工程 黑河从莺落峡出山口至兰新铁路黑河大桥30多公里的河段,河床宽浅、质地为冲积沙砾层,汛期洪峰量大,历时短、来势猛、输沙多,河床变迁频繁,岔流颇多,主河道变化不定。水少时一片沙洲,水多时洪水猛泄,两岸农田时遭损毁。共和国成立后,对渠堤不断加固,兴修部分防洪护渠堤坝。1952年黑河洪峰每秒1150立方米,致新墩乡及其以北10公里河床东移,对东岸农田、张掖城区构成威胁。
  【黑河新墩长坝】1970~1973年,新墩公社组织群众修建长3.5公里,高2.5米,顶宽4米的干砌堆石坝1条,丁坝12条,命名“新墩长坝”。1975年8月,地、县动员城乡人民群众加固新墩长坝防洪堤,历时9天,最多每日出动7500多人,汽车200多辆(次),大车、人力车3600多辆(次),修复长坝缺口8处、长1488米,丁坝4条、长1131米。1977年再次加固维修。
  1977年,于城西南9公里修建张(掖)肃(南)公路黑河大桥,桥长337.53米,按主河道将桥建于东侧。桥南两岸筑挡水堤,东堤沿河岸修筑,西堤从西岸束水东行,长2.5公里至大桥西端。自此,河道水流全部移向东部,威胁东岸安全。1978年黑河洪峰每秒678立方米,长坝多处被冲垮。1980年建成浆砌石防洪坝6公里,丁坝12条。后经多次加固,丁坝增加到34条。此项工程投资107万元。防洪能力达每秒800立方米。
  【黑河分洪工程】1986年在张肃公路黑河桥南1.3公里处西岸,兴修分洪工程。其东侧设450米长平行横交河床分洪堰,西侧设520米长斜线溢洪堰,溢洪堰后东侧设偏西北向导流堤至张肃公路,经公路过水路面将黑河三分之一的洪水分流到河床西侧。1987年建成,国家投资210万元。是年糖厂在厂区东南修建防洪堤。
  【张掖段防洪工程】1987年6月25日,黑河洪峰达每秒750立方米,两岸发生险情。据此,地区水电处制订《黑河张掖段整体防洪工程规划》,上自分洪工程,下至兰新铁路黑河大桥,南北长19公里;东起张掖城区及新墩乡,西至张掖糖厂及明永、乌江乡,东西宽13公里。张掖城区为该段防洪重点,南北有两条公路干线和兰新铁路横跨黑河。整体规划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每秒1600立方米;50年一遇洪水校核,最大洪峰每秒2320立方米。整个工程由5部分组成:加固加高新墩防洪堤1660米,增设丁坝9条;修筑西岸导流防洪堤4.9公里;修筑甘新公路以北东岸防护堤1.3公里;修筑甘新公路以北西岸防护堤2.5公里;整修甘新公路新河桥南人工河槽2公里,计划4年完成。至1991年,省财政厅、省城建委投资160万元,完成西岸防汛堤2公里,分洪口1座,取水涵洞1座;东岸防洪堤加高加宽6公里,延长1.4公里,增建丁坝13条,分洪口2座。基本建成泄、堵、分等防洪工程体系,对黑河张掖段的安全度汛起了重要作用。但因资金不足,西岸导流防洪堤2.9公里,甘新公路以北东、西岸防洪堤3.8公里尚未修建。
  (二)大沙河防洪工程 大沙河即梨园河下段,长约40公里,从梨园东西干渠渠首以北进入平原区,至鸭暖乡入黑河。河床经洪水冲涤,宽达3公里,河流输沙量大,河床极不稳定,易于改道。自南狼烟墩至临泽县城兰新铁路之间约10公里,农田时遭毁损,并严重威胁县城及公路、铁路安全。
  在临泽县城东南1公里处,修建甘新公路大沙河桥。桥长50米,高2米,过水量每秒260立方米,小于洪峰流量;桥小弯急,形同关卡。修建防洪工程势在必行。
  大沙河防洪工程,分期分段修建。1962年,为防护沙河渠岸,从南狼烟墩至沙河渠,加固整修防洪土堤2公里。1964年,专署水电局对这段防洪堤重新设计,沙河渠工委会组织施工,建浆砌石防洪堤2.5公里,投资14.73万元。1979年续建防洪坝至东寨村东渠崖,长1.5公里。
  1980年临泽县水电局对县城东侧至兰新铁路大桥一段防洪堤进行设计,西岸长1.4公里,东岸长0.6公里,投资24万元,年底修筑竣工。1985年对东寨村至部队靶场防洪堤进行规划设计,防洪堤长4.7公里,丁坝24座,1986年建成,投资56.5万元。
  1988年,张掖公路总段对大沙河公路桥进行改建,向东加长100米,基本满足最大洪峰通过的要求。
  (三)南北山区防洪工程 南北两山发生的洪水灾害,为局部地方暴雨所致。北山暴雨多出现在山丹硖口、龙首山、东武当山、合黎山东段一带的南坡;南山暴雨多出现在扁都口、大都麻、西武当山、大小磁窑口、榆木山一带的北坡。肃南的皇城、康乐、祁丰区也时有暴雨灾害。上述地段易遭暴雨洪灾的原因,一是植被破坏、山体裸露,山势陡峻,一遇暴雨难以入渗,遂成洪流直泻而下,难以防范;二是修建铁路、公路、渠道、建房等过程,疏于防洪。
  50至70年代,先后在易遭水患的高台南滩,张掖南滩、西洞滩、甘浚滩、兔儿坝滩、人祖口,临泽板桥、平川北山口,山丹列巴滩等地段,修建数10处防洪砂、石土坝,进行洪水分流或导流。1980年以来,国家投资、群众投劳,有重点地修建山洪沟道防洪堤30多条,长40公里,多为干砌石护面,关键部位用浆砌石护坡;兴建必要的渠道防洪泄洪工程。
  七、水电工程
  区内的水电工程建设,始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主要利用灌溉渠道的有利落差地形,兴建小水电站。一般可利用落差仅2~4米,最大6米,装机容量多在10~30千瓦,最大的64千瓦。至1960年,兴建小水电站15座,后因主机多为木螺旋桨反击式水轮机,质量不佳,中途停机。
  1965~1971年,兴建小水电站35座,解决部分农村照明和磨面、榨油、饲料粉碎、铡草机等用电问题。
  1972~1977年,先后建成双树寺水库、龙渠2座装机容量较大的水电站,并初设农电线路,还在肃南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一些小水电站。至1977年秋,河西堡电网给张掖供电之前,全区建成水电站75座,总装机容量8564千瓦。
  1980~1986年,兴建瓦房城水库电站和盈科干渠4座梯级水电站。1990~1995年,先后建成红湾1号水电站、鹦哥嘴水库电站、瓦房城水库2号电站,扩建龙渠水电站3号机组。至1995年,全区有水电站30座,投入运行的19座。其中,装机容量1000千瓦以上的有龙渠、盈科一号、双树寺、瓦房城、鹦哥嘴水库等电站5座,165至750千瓦的有9座,20至84千瓦的有5座。总装机容量20171千瓦,年发电量8926万千瓦时,并入大电网8747万千瓦时。
  (一)龙渠电站 位于张掖市龙渠乡三清湾村,距城32公里,是黑河出山口一座河道引水式电站。1974年设计,1975年施工,1977年建成投产,装机容量9600千瓦。电站由拦河枢纽、引水渠、电站3部分组成。
  【拦河枢纽】位于黑河莺落峡出山口处。全长76.2米,设有进水闸、泄洪闸和溢流堰。进水闸置于枢纽东侧,有两孔,单孔宽、高各2.5米,闸室长10米,最大引水量每秒38.4立方米,装有平板闸门,用20吨启闭机操纵;中部为泄洪冲沙闸5孔,单孔净宽8米、高9米,闸室长9米,泄洪量每秒1147立方米,用弧形闸门控制,闸台南侧设有工作桥;西侧设溢流堰,宽15米、长11.36米,设计流量每秒72立方米。
  【引水渠】自枢纽进水闸起,沿黑河东岸向北而下,全长4723.6米,有建筑物7座。引水流量每秒38.4立方米,其中电站发电引水量每秒24.8立方米,龙洞干渠灌溉引水量每秒4立方米,老洼台提灌站流量每秒2立方米,冲沙泄流每秒6.4立方米。
  【电站】电站前池位于岸边阶地,由两孔闸门控制压力管道引水。主厂房坐南向北,安装两台3200千瓦发电机组。辅厂房紧靠主厂房南侧,设有中央控制室、高压开关柜室、工具检修间、空气压缩机室和水轮机值班室。水轮机设计水头30.5米,每台单机供水量每秒14.2立方米,升压变电站设在主厂房西南侧,以35千伏线路与张掖电网连接。另一回线送往和平、安阳变电所,还以6.3千伏三回出线,给附近龙渠、西洞乡供电。设计年发电量4260万千瓦时。龙渠电站建设历时2年,总计完成工程量83.5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126.7万个,总投资98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69万元。电站建成后时有职工125人。
  1983年5月,省水利厅对电站工程通过验收。电站从投产至1980年10月,累计发电1.76亿度,收入890万元,占投资的90.7%,经济效益显著。1983年以来,水电部5次授予龙渠电站“全国小水电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多次受到省、地、市表彰。
  1993年,龙渠电站进行扩建,增设3号机组1台,装机3200千瓦,1994年建成,并网运行。
  (二)双树寺水库电站 位于民乐县双树寺水库北侧,为坝后引水式电站。1972年设计,1973年1月兴建,1975年底建成,总装机容量1260千瓦。1978年10月省水电局通过验收,交付使用。1982年5月并入大电网,每年给电网售电400万千瓦时。发电引水支洞为直径2米的圆形断面,长144.5米,出口经渐变段与电站1.2米口径的压力钢管连接。主厂房面南坐北,修理间位于主厂房左侧,控制室、开关室位于厂房右侧。电站最大过水量每秒3.72立方米,最小每秒1.86立方米,设计水头34米,安装两台630千瓦发电机组及配套设备。电站投资80.7万元,投入劳动工日7.2万个,完成工程量1.4万立方米。
  电站建成后,成立双树寺水库电站管理站,配员12人。
  (三)瓦房城水库电站 为坝后引水式电站。1978年设计总装机容量1500千瓦,1979年施工,1981年11月建成。1982年5月3台机组一次调试成功,并入大电网联网运行。电站发电输水支洞从水库输水洞270米处分岔引水,支洞全长56米,接压力钢管至厂房附近,分三岔管进入厂房水轮机,主厂房坐西向东,垂直于支洞线,副厂房控制室位于主厂房右侧,机修及值班休息室位于左侧。控制室南侧安装主变压器与外界电网沟通。电站最大引水每秒5.19立方米,最小引水每秒1.73立方米,设计水头36米,安装3台500千瓦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电站建设历时两年半,完成工程量4.24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12.39万个,总造价125.64万元。电站管理站有职工11人,负责电站运行。
  (四)盈科干渠梯级电站 1973年省水电设计院二总队勘测设计盈科干渠,规划张家寨至张(掖)大(野口)公路渠段间,兴建5座梯级电站,盈科干渠改建衬砌过程,预留电站位置。
  【盈科1号电站】从干渠总分水闸以北420米处向西开电站引水渠口。1974~1975年完成初设。电站设计发电水头为13.5米,安装4台320千瓦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80千瓦。1976年5月施工,1980年建成,1981年投入运行,并入大电网。电站建设完成工程量13.6万立方米,劳动工日28万个,总投资196万元。
  【盈科3~5号电站】1980~1982年兴修4号、5号电站,4号电站安装4台55千瓦发电机组,5号电站安装3台55千瓦发电机组。1986年建成3号电站,安装4台75千瓦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后均并入大电网。
  盈科干渠已建4座小水电站,分别设专门管理机构,负责电站运行,隶属盈科灌区水管处管理,1989年移交张掖市电力公司管理。
  (五)鹦哥嘴水库电站 为坝后引水式电站。1989年4月初设,设计总装机容量3750千瓦。1991年5月兴建,1995年5月建成,并入大电网运行。电站将水库原左岸输水洞改为发电压力输水洞。厂房位于大坝左侧,主厂房轴线与坝轴线垂直布置,辅厂房位于主厂房左侧。电站设计引水流量每秒4.9立方米,水头33米,安装3台1250千瓦发电机组及配套设备。电站建设完成工程量9.37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18.6万个,总造价946万元。电站建成后设立鹦哥嘴水库电站管理站,有职工25人,负责电站运行。
   八、水土保持
  区内水土保持主要与水利工程、防洪工程、农田建设、植树造林和保护自然植被结合进行。
  1982年,国家水利部把山丹县列入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执法试点县。山丹县在两年试点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方针,严禁滥开矿藏、破坏植被和开荒毁林、毁草,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和水资源,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水法》宣传,覆盖面达90%以上,提高全社会水保法律意识,增强水保责任感。
  (二)完善水土保持执法体系 成立“山丹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水土保持监督站,乡(镇)成立水土保持监督分站,村级配水土保持监察员。全县任命21名专职水保监察员,132名兼职水保监察员,并进行业务培训,配置装备,健全县、乡、村三级水保监督网络。
  (三)制定地方性水土保持规章制度 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山丹县水土保持管理暂行办法》,县人民政府批准制定水土保持申请表审批制度、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制度、水土保持准许证制度、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和防治费制度等。依此,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率达94%,水土保持补偿费收缴率78%,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6起。
  (四)全面进行人为水土流失普查,编制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区域规划 全县组织15名水保人员,用85天时间,对人为引起新的水土流失进行全面普查。县内查出100家生产建设单位人为引起新的水土流失,破坏植被68.33万平方米,弃渣17.88万立方米。在此基础上,编制《山丹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区域规划》,划定重点预防保护区面积2928平方公里,重点监督区面积269.43平方公里,重点治理区面积2204平方公里。山丹县总面积5402.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983.4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6.71%。经过综合治理,完成水土保持面积278.97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4.06%,投入水土保持治理资金280万元,投入劳动工日560万个。1995年7月,水利部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管理局、省水利厅、地区行署水电处组成验收小组,对山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工作进行验收,达到部颁标准。从1995年起,水利部将民乐县列入全省第三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县。
  第五节 水利管理
  全区的水利管理,〔汉〕设“田官”和“农都尉”管理屯田和水利,并有专门引水灌溉的“田卒”或“水门卒”。唐朝颁布《水部式》,规定工部尚书下设水部,统管全国水利,地方州、县两级行政官吏均负有管理辖区水利事宜的职责,灌区设渠长、斗门长、堰官等;还规定用水管理制度,严禁在干渠上私设斗门、造堰壅水,严格执行轮灌制度,务使利益均沾。明、清朝水利均由各州府县同知、通判、县丞、主簿等佐理知州、知府、知县管理。基层设置农官、水老、渠主、总甲等管水。〔民国〕时期基本沿用〔清〕制。
  共和国成立后废旧立新,逐步建立健全地、县、区、乡灌区水利管理体系和章程。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分级负责,分层管理。1988年全区进行水利工程“三查三定”(即查安全,定标准;查效益,定措施;查综合经营,定发展计划)后,建立承包管理责任制。地、县(市)成立水资源机构,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设立灌溉试验站,探索农作物灌溉制度、灌溉技术,开展节水增产灌溉技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效益。改革水费征管,开展综合经营,逐步走向灌区承包经营、企业化管理,实现自我发展。至1995年,全区实灌面积282.8万亩,平均每方水产粮1.22公斤,产值2.19元;工程完好率衬砌干支渠为85%,标准土渠为86%,各类建筑物86%;渠系水的利用率为64.6%,灌溉水的利用率为58%,灌水定额为每亩85立方米,灌溉定额每亩为338立方米;全区水费收入3688万元,综合经营总产值4434万元,纯利润413万元。
  一、管理组织
  (一)地、县(市)灌区管理组织 1951年成立“黑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各县成立水利委员会(水利协会),有些区、乡配备1名专职水利员,有的按河系和渠道设置水利管理委员会。1956年,专署水利局设灌溉科,1958年成立“黑河流域灌溉管理处”。1957年专署颁发《张掖专区灌溉用水示范规章》,对灌区水管所设置、人员编制和职责范围作出规定。全区5个农业县划39个灌区,设立39个水管所,有水管职工200多人。1961年各县水利局下设灌溉管理股。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灌区管理机构作了相应调整,灌溉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自流灌区和中型水库灌区,设立“水利管理处”,下设水库管理站和渠系水管所,万亩以上灌区设水管所。到1995年,全区有31个万亩以上灌区,其中10万亩以上灌区8个;设水管处8个,水管所23个,水管职工1199人。
  (二)区、乡水利管理组织 1984年,肃南县6个区成立区水利管理站,每站配职工2至3人,亦工亦牧人员3至4人。1989年全区建立乡水利管理站57个,有3个小乡各设专职水利员1名。乡水利管理站,从不脱产的水管工中择优招聘194人。区、乡水利管理站主要负责区、乡的水利技术咨询、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管理工作,经费主要从灌区征收的水费和综合经营收入中解决。
  (三)群众管水组织 1957年专署颁发《张掖专区灌溉用水示范规章》,规定灌区、渠系分别成立管理委员会。基层成立灌溉小组,组织农民统一浇水。1966年开始,公社成立群众性的水利管理委员会,由公社领导兼任主任,配测水员、技术员、文书、管水员等若干名。1978年后,各灌区使用群众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水管工。到1995年,全区有水管工908人。
  二、工程管理
  (一)水库管理 全区中型和小Ⅰ型水库,都设有专管机构,小Ⅱ型水库配专人管理。从1976年起,对中型水库进行系统的观测,逐日观测水库的水位、蓄水量、进出库流量、泄洪量、测压管水位、渗流量、大坝沉陷、裂缝、位移、山体滑坡、降水、蒸发、气温、风向、风力等,每年整理资料,5年汇编成册存档。地区黑河管理处组建观测队,直接参与中型水库的管理工作,并帮助水库整理、分析历年观测资料。《双树寺水库观测资料成果分析》,1991年获水利部优秀成果三等奖。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编报水库控制运用计划。1985年地区防汛办公室开始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调洪演算,采用“分阶段定汛限水位”的办法,达到扬利避害的目的。80年代初开始水库兴利调度,实行科学调度、合理灌溉,提高单方水灌溉效益。各中型、小Ⅰ型水库,夏灌前编制出水库兴利调度和灌区各轮配水计划,作到适时适量灌溉,促进灌区连年增产。
  (二)渠道管理 干、支渠和所属建筑物由灌区水管所组织专人管理,斗、农渠由受益乡村负责管理。1973年,地区组织300多名水利干部和县、社、队干部参加,开展水利工程大检查。1981年,地区组织2018人开展水利工程“三查三定”,全面推行承包管理责任制。对干渠渠首和干渠较大支渠,由灌区水管处(所)专职干部和水管工组成专业养护队,与灌区水管处(所)签订合同,承包管理;斗、农渠由受益乡、村、社确定专人,与水管处(所)签订合同承包管理。1986年,地区经过试点拟定《张掖地区水利工程土地划界细则》,各县(市)根据实际提出具体方案,1988年陆续实施。到1993年底,除跨县(市)的水利工程未划定外,各县(市)内的水利工程均已划定,并经土地部门核准发证,埋设工程保护区界碑21345块,强化水利工程管理。
  (三)小型水利工程管理 全区小型水利工程,主要有小水电站、农用机井、人畜饮水和病区改水、塘坝、提灌站以及防洪、排水等工程。除水电站、防洪重点工程设置专管机构外,其余均由受益单位固定专人承包管理,实行谁建、谁用、谁管。
  三、用水管理
  (一)水资源管理 全区水资源统一管理始于80年代。1982年山丹县成立水资源管理站,制定《山丹县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对破坏水资源的行为进行查处,设立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水资源保护面积22739亩,设立界桩508个,弃耕泉源附近新开荒地705亩。1986年成立山丹县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各灌区成立水资源管理小组。1987年3月,成立张掖地区水资源委员会,1989年各县(市)水资源委员会相继成立。1991~1995年,水利系统开展普法教育和水利执法试点,地、县(市)建立水政执法机构,配备专兼职水政监察员250名,查处水事案件191起。依据《水法》《甘肃省实施水法办法》,制定了水资源管理、用水管理、工程管理、河道堤防管理、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及取水许可证等规定。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依法治水。
  (二)配水方法与灌溉制度 自唐朝颁布《水部式》开始,就按规定实行配水到斗,实施轮灌制度。〔明〕〔清〕以来,采取“按粮配水,点香计时”的办法,农户按规定纳田赋粮数额,确定浇水时数。一天分12个时辰,以时辰定燃香的尺寸,管水人员手持香匣子,水进地点香,燃完闭口。“点香水”不计水量,水大则余,水小则缺,多少不均。〔清〕雍正四年(1726年),驻甘巡抚年羹尧为消弭争水纠纷,保障下游高台西部及鼎新境内各渠用水乃订立均水成规:“..每年芒种前封闭中游临泽及高台东部28个渠口,限期10天,前7天灌溉高台西部红山等12渠农田1.74万亩,后3天浇灌鼎新双树墩等6渠农田3.54万亩。均水期间由鼎新知事兼巡河道,严格执行。”〔民国〕时期沿用〔清〕制。
  共和国成立后,废除旧的水规制度。50年代采取“死时间、活水量”,按地亩配水的方法,后为克服因来水大小而出现的水量丰欠现象,每轮水留一定的机动时间作调剂,改为“死时间、活水量加调剂”的配水方法。50年代末,专署颁发《张掖专区灌溉用水示范规章》,规定简易计划配水制度。1964年省水利厅提出“三改一建”(改按行政区划配水为按渠系配水,改过分集中轮灌为合理分组轮灌,改大块串灌漫灌为畦灌沟灌;建立基层灌水组织)配水制,即改按行政区划配水为按渠系配水,改过分集中轮灌为合理分组轮灌,改大块串灌、漫灌为畦灌、沟灌、小块灌;建立基层灌水组织。1965年专署水电局组织工作组在山丹县祁家店灌区进行试点。1966年省水利厅改“三改一建”为“四改一建”,增加“改按亩收费为按方收费”。1976年,临泽县梨园河灌区首改水票制供水法,实行“计划用水、按方收费,凭票供水、节约归己,浪费不补”的配水办法,在全区推广。1982年高台县南华灌区探索出《供水证》供水办法,即《供水证》上载有用水面积、每方水单价,用户预购水票,在供水时水管人员量水测水,供水到户,灌1次水,《供水证》上登记1次,水过账清。还有些灌区,把水票改为三联单,即按配水计划,每轮水前,用水单位按配水量、水价,事先向管水单位交清水费,水管单位开具三联单,一联为用水单位的用水依据,一联为配水人员的供水依据,一联为存根。
  农田灌溉制度,是指在一定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条件下,作物获得高产稳产所需的适宜灌水时间、次数、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地区根据各灌溉试验站经过反复试验的成果,分别提出春小麦、冬小麦、玉米、胡麻等主要农作物灌溉制度,实现科学用水、节水增产。
  (三)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区内作物灌溉,历有“大水漫灌”“串灌”陋习,浪费水量40%左右。1952年取消漫灌、串灌,改大块灌为小块灌。1964年实行“三改一建”,促进灌水方法、灌水技术改革。70年代,大搞条、梯田建设,大块灌农田增多,随着“四好”农田建设,推进改大块灌为沟畦小块灌工作。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串灌陋习改变,但1.5~3亩以上的大块灌仍不鲜见。试验证明,1亩以下的小块灌比3亩以上的大块灌节水20%,增产10%~30%。1987~1995年,全区14个大灌区开展节水增产灌溉技术示范推广,大块灌改沟畦小块灌面积达到235万亩。
  (四)灌溉试验与技术推广 1957年专署水利局建立地区灌溉试验站。至1961年,先后开展春小麦、谷子、甜菜灌溉制度、需水量、储水灌溉及伏泡、秋冬泡地储水灌溉试验。探索黑河中游主要农作物适宜灌溉制度,改传统的伏泡2~3天的储水灌溉制度为适量冬灌。1962年,地区灌溉试验站迁至九公里园艺场,1967年“文革”中撤销;1978年恢复,设平原堡原地区水电局农场,耕地240亩,井水提灌。1979~1982年,5个农业县在18个灌区设立灌溉试验站(点)20个。1983~1995年,全区保留地区灌溉试验站、张掖盈科、西干渠,民乐益民,山丹十里堡等5个灌溉试验站,开展灌溉试验工作。80年代,省农科院在张掖试验场建立现代化灌溉试验站,用美制中子仪测土壤含水率,自动化气象仪器测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开展春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灌溉制度、地膜覆盖、滴灌试验。1982~1985年,全区推广灌溉试验成果100多万亩,亩均灌水定额由100立方米降为80立方米左右;亩均泡地定额由150~300立方米,降为100~200立方米。1987~1989年,实施省水利厅“河西百万亩节水增产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全区5县(市)14个大灌区推广节水灌溉面积73万亩,参加人员1100人,主要推广大块灌改为沟畦小块灌、改革灌溉制度、整修渠道、地膜覆盖、干耧湿锄等5项节水增产灌溉技术。3年改大块地44.6万亩,减灌水次数、降灌水定额38.8万亩,节水6650万立方米,工程措施节水1337万立方米,地膜覆盖等农业措施节水460.2立方米,水库科学调度节水220万立方米。3年增产粮食3966.8万公斤,平均每年亩增26公斤,灌溉单方水产粮平均1.36公斤。到1995年,全区节水灌溉面积达113万亩。
  四、经营管理
  (一)水费 1953年,各县制定水费统一征收标准,水地每亩年征收水费0.1~0.2元,半水地每亩年征收水费0.05~0.1元。1956年专署颁布《张掖专区水费征收办法》,规定全水地每年征收水费0.5元,稻田地0.7元,半水地0.2元。水费县留70%,上交30%。1961年始,水费各县提留15%,黑河干流张掖等3县给黑河流域水利管理处上缴15%,其余由灌区掌握。1966年遵照国务院批转水电部制定的《水利工程水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推行“四改一建”制度,改按亩收费为按方收费,每方水征收水费1~2厘,到1979年,全区实收水费94.7万元。1980年根据省政府的规定,农业水费、自流灌区每方水收费1.5~2厘;暂时还不能按方收费的,每亩年收水费1元左右;山泉、井水混合灌区,按自流灌区标准收费;机电提灌区,除每年收油电费外,每方水收4厘左右。1983年全区实收水费173万多元,是年省物价委员会、省水利厅联合下达《甘肃省水利工程供水收费标准的若干规定(试行)》。1984年5月地区行署转发黑河流域管理处关于《张掖地区水利工程水费征收及多种经营收入资金使用管理细则(试行)》,规定农业用水按方计费的,林草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每方水分别按5、6、7厘收费;按亩收费的,每亩每年收费标准:粮食作物2.5元,林草地1.5元,经济作物3.5元,牧区饲料地、草原灌溉2元。有专用水利工程设施的乡村人口饮用水每方收费2分;牲畜饮水,按羊单位计征(大牲畜折合羊单位),每年征收水费2角。国营工矿企业用水,从库、渠引水点计算,每方水收费2分。乡村工矿企业用水,每方水收费1分。城镇生活用水,每方收费3分。水电站专供发电用水,每方水收费1厘,结合灌溉用水,每方水收费0.1厘。水资源费由地区黑河流域管理处按每方水0.2厘收费。到1987年,全区4年实收水费532万元。1985年7月国务院颁布《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和管理办法》,1987年12月省政府转发水利厅《关于农业水费计收标准及水费管理使用办法实施意见》,1988年4月地区行署批转地区水电处《关于贯彻执行省政府水费计收新标准意见的报告》,规定农业水费,自流灌区、林草地每方水收费7厘。粮食、经济作物每方水收费标准:山丹县、民乐县各灌区,张掖市安阳、花寨灌区,高台县红崖子灌区为8~10厘;张掖市、高台县其他灌区和临泽县均按10厘收费。不论山区、川区每亩年收基本水费1元。超计划用水,加价50%收费。牧区水费原则上按成本收费,没有核定成本的,饮用水每人每年收费6角,牲畜每羊单位年收费6角;灌溉农、林牧草地,每亩(次)收费4角,每年亩收基本水费1元。由国家兴建的水利工程提供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每方收费5分,乡镇企业优惠,用水减半收费。水利发电结合灌溉用水的,按水电站售价的12%计收水费。地区黑河流域管理处所需经费,从各县水费中提取,每年上缴应征水费总额的比例为:张掖市和临泽、高台县为10%,山丹、民乐县为8%,肃南县为5%。1988~1994年,全区平均年实收水费1158.7万元,占应征水费的75%。1995年1月,省政府批转省水利厅、省物价委员会《关于加快我省水费改革有关问题的请示》。是年4月,地区行署批转地区水电处、地区物价委员会关于《张掖地区水费改革实施意见》,提出以下水费计收标准:1.农业水费 自流灌区水费由计量水费和基本水费两部分构成。计量水费,按方计收,粮食作物每方水川区不低于0.03元,山区不低于0.035元;暂不具备按方收费条件的,按亩(次)计收,苗水每亩(次)不低于3元,泡地水每亩(次)不低于4元。经济作物水费可略高于粮食作物,林草地水费可略低于粮食作物,林果育苗地用水按粮食作物水费标准减半收费。超计划用水加价50%收费。基本水费每亩年按1~2元计收。引洪灌溉农田,按粮食作物水费标准的三分之一征收;灌林草地免收水费。纯井灌区每亩年征收8~10元水利发展基金(不含电费),每亩年征收基本水费2元。
  2.工业水费 (含乡镇企业)由水利工程供水的工业每方水收费消耗水0.08元,贯流水0.03元,循环水0.016元;流域内工矿企业自建自管工程,借助于水利工程取水的,从取水点计收,每方水收费0.05元,在灌溉工程上游取水,对农业灌溉用水带来不利影响的,从取水点计收,每方水收费0.03元;水电站利用水利工程供水,结合灌溉发电的,按售电价的12%征收水费。由水利工程供水的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每方水费0.07元。属防病改水和解决贫困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由政府补助专项资金修建的乡(镇)供水项目,按核定的成本计收。
  地区黑河流域管理处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及黑河干流工程的运行管理费、折旧费、大修理费,从各县(市)水费中提取。每年上缴应征水费总额的比例为:张掖市和临泽、高台县为8%;山丹、民乐县为5%;肃南县为3%。实施意见从1995年1月执行,全年实收水费3688万元,占水价年成本6902万元的53.43%。
  (二)综合经营 50年代,高台县马尾湖水库、山丹县祁家店水库试行养鱼。1960年生活困难,一些灌区利用闲滩空地种粮种菜,饲养猪、羊,改善职工生活。70年代中期,水利部门陆续开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综合经营。70年代末,全区水利系统综合经营开始起步,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向“水农工商游”全面发展。1984年9月,水电部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水利系统综合经营产品展销会,张掖参加展出的产品9种,其中民乐大蒜、临泽红枣、葵花子在展销中供不应求。1986年10月水电部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全国水电系统综合经营产品展销会,展销产品2200多吨,张掖送展产品7种,5.5吨。
  至1995年,全区水管系统发展种植、养殖、水产、冶炼、采矿、水力发电、机电安装、预制加工、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物资经销、商业旅游、饮食服务等综合经营项目89个,专兼职从业人员1135人,完成产值4434万元,实现利润413万元。
  (三)灌区企业化管理 1978年,地区在临泽县平川灌区开展企业化管理试点,拟定了安全、效益、工程完好率、综合经营、水费收入、全员劳动生产率等6项指标,实行财务包干,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采取“四定一奖”,即定人员、定产量、定产值、定费用和超产奖励、减产扣罚制度。1981年各灌区推行企业化管理,到1983年,全区水管单位财务实行大包干。1988年4月,省水管局、地区黑河流域管理处、张掖市水电局工作组,在西干渠管理处进行灌区承包经营管理试点工作。经测算摸底,拟定承包方案,公开招标,评委和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实行承包经营。按照“确保社会效益,包死收入基数,核定费用支出,超收内部分成,欠收超支不补”的承包经营原则,拟定承包的10项指标:灌溉面积、工程完好率、收入、支出、产量产值、水利用率、灌水定额、改建配套、确保安全、科技推广与培训。实行三级承包,市水电局为发包方,灌区管理处为一级承包,管理处各股室、分管站为二级承包,个人为三级承包。分别签订合同,经过公证部门公证生效,组织实施。1988、1989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用水费翻新衬砌斗渠13公里,维修渠道27.9公里,配套建筑物254座,田间配套10230亩,渠道工程完好率达60%,比1987年提高19.1%。灌区粮食连年增产,综合经营产值38.2万元,纯收入14.73万元,比承包前的0.7万元增加20倍。全区30个灌区管理处、所,实行承包经营管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989年,全区各灌区征收水费1105.06万元,当年安排水费400多万元用于渠道工程翻修等建设,衬砌渠道工程完好率达79.6%,实灌面积260.19万亩,干支斗渠系水利用率60.5%,平均灌水定额每亩77.2立方米,综合经营产值368.77万元,纯收入101.55万元。
  在灌区实行承包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划等晋级工作,按照全省统一规定的粮食作物产量及经济作物产值、工程完好率、收入自给率、实灌率、渠系水利用率、灌溉净定额等6项技术经济指标及其累计分值,核定灌区等级,划分三个等级。全区31个万亩以上灌区依测算核查结果,经地区验收,省水利厅批准,1989年度晋二等灌区4个,三等灌区15个。凡晋等灌区,省水利厅颁发奖牌一块;晋二等灌区的每年发给职工相当于1个月平均工资的奖金,晋三等灌区的每年发给职工相当于半个月平均工资的奖金。
  第六节 机械施工
  一、水利水电机械施工发展简况
  50年代推行工具改革,轴承化、半机械化器具开始在水利工程上使用。60年代,全区水利系统有载重汽车8辆,推土机1台,机械总动力955马力。70年代,各县水利部门相继购置汽车、推土机共19台、1690马力;地区水电局有大型机械、汽车11台(辆),推土机1台、1300马力。地区钻井队配备钻井机械两台(套),计160马力;张掖、山丹、高台县先后成立打井队,配备钻井机械13台(套)、1130马力。
  1979年12月,地区机械施工队实行企业化管理,定额补贴,配汽车5辆、推土机14台、发电机组4台(1620马力,427千瓦),空压机2台,其他机械5台(套)。地区财政每年补贴11万元。1982年从省引大入秦工程建设指挥部调入旧机械72台(套),共1360马力。1985年新增大型机械15台(辆)、2110马力。时有大型机械108台,其中汽车25辆、推土机27台、振动碾5台、装载机4台、挖掘机2台、混凝土搅拌机11台、维修加工机械11台(套)。固定资产139万元,地区财政每年定额补助7万元。
  1985~1990年,全区有水利专业施工队7个,专业技术人员84人,其中工程师29人;配备大型机械247台,其中机动机械168台、17529马力,电动机械79台、971千瓦,发电机组13台、发电能力670千瓦。到1995年,全区专业施工队6个,有技术人员9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31人;大型机械158台,其中机动机械94台、11449马力,电动机械64台、718千瓦,发电机组9台、发电470千瓦,实现土方工程机械化,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半机械化。90年代,各级施工队伍相继成立,集体和个人施工队伍与国营水利施工单位竞相发展。
  二、机械施工完成主要工程项目
  1979~1995年承建地区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和其他工程15项;还承建酒泉地区夹山子水库的土方工程,参加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建设。
  (一)蓄水工程
  【高台县摆浪河水库二期加固加高工程】1980年元月地区水利机械施工队调进汽车5辆、推土机14台、振动碾2台、发电机组2台;组织县、社汽车43辆,混凝土搅拌机3台,首用“振动碾”,振动力80~120吨。到1983年10月,经过4年奋战,二期工程竣工。在施工中,用发电机组解决动力和照明,混凝土拌和、振捣全部机械化。机械施工完成工程量52万立方米,占全部工程量的34%。机械代替人、畜力115.44万个,节省人工90.48万个,节省畜力24.96万个。机械施工工程进度快,质量好。1984年9月摆浪河水库二期工程建成验收,各项指标达到优良。
  【鹦哥嘴水库二期工程】机械施工项目有:原心墙防渗土坝,上部拆除12.5米,变为斜墙防渗,加高加厚;原溢洪道废弃,新建溢洪道;原输水洞延长保留,新建输水泄洪洞等。1985年在土坝施工中,投入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振动碾、空压机等各类机械120台(辆)、1万多马力。地区水利工程队组织各类机械44台,推土机21台,60天完成库内移土16.22万立方米;在大坝填筑中,机械完成工作量81.05万立方米,占总工作量98.33万立方米的82.43%;大坝压实全部机械化。二期工程节省人工167.96万个,占总用工的61.1%;节省畜力38.9万个。
  1983年5月,鹦哥嘴水库东岸、输水泄洪隧洞进口上方,发现岩石裂缝,山坡缓慢下滑。1985年省水利厅批准进行滑坡处理。总工程量32.15万立方米,预算投资160万元,由地区水电工程局施工,采取爆破炸石、人工机械清石,投入推土机4台,奋战3年,完成总工程量32.1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03万元。1990年7月,工程验收中发现泄洪隧洞及进口漏水,渗水部位较高,洞壁局部不光滑;混凝土不密实,有露骨、露钢筋等问题。而后开始处理,钻孔231个,吃浆66731升,耗用水泥357.855吨。采用环氧砂浆补强224处、10.16平方米;预缩砂浆补强270处、40.85平方米。9月处理结束,历时63天,耗用水泥403吨,使用资金11.36万元。
  【翟寨子水库】1984年4月动工,以机械施工为主,参加施工的有省水电工程局、地区水电工程局、地区水电处汽车队、796矿机械施工队。投入机械有自卸汽车、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振动碾等149台,承担水库工程的挖、装、运、卸、压、土料施工及混凝土拌和、振捣等工序。完成土砂石料工程量180.7万立方米,占大坝工作量的83.2%。1989年10月水库竣工,完成工程量366.6万立方米,用工335.8万个,机械台班73.4万个,完成投资2179万元。整个工程机械化施工程度达到90%,节省人工332.48万个、畜力工86.74万个。
  【寺沟水库】1961年建成,1974年进行加固改建,大坝加高6米,最大坝高31.7米,坝顶长235米、顶宽5米。主坝为壤土均质土坝,副坝为壤土斜墙坝,坝坡迎水面干砌块石护坡,背坡种草防雨冲刷。土坝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输水洞长130米,加固以150#混凝土预制全断面衬砌,底宽1.6米,直墙高1.2米,半圆拱高0.8米,洞高2米,衬砌厚度0.25米,原竖井壁加厚至0.8米。原溢洪道发生沉陷裂破,将原5孔闸室改成16米宽1孔溢流堰,安装弧形闸门控制,泄流量每秒137立方米。泄水槽开挖后全部现场浇筑混凝土。工程概算367.5万元,由地区水电工程局承包,机械化施工程度50%。
  (二)引水工程
  【高台县罗城南干渠改建】总长31公里,除通过沼泽地的7.1公里外,有23.9公里改建为混凝土预制板衬砌防渗。1980年4月地区机械施工队进入工地,投入搅拌机2台,振捣器10台,1981年竣工。
  【黑河草滩庄引水枢纽工程】由泄洪闸、进水闸、土坝、西干渠输水渡槽、公路桥5部分组成。工程土建部分由地区水电工程局负责施工,1984年4月破土兴建。工程局先后组织职工11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5人,调入机械48台,工委会提供15台,共63台(辆),其中挖掘机2台、装载机2台、推土机7台、自卸汽车16辆、混凝土搅拌机9台、振动碾2台、蛙式打夯机4台、汽车吊车1台、卷扬机4台、电焊机8台、钢筋加工机械2台(套)、木工机械4台、垂直吊架2套,共3870马力、228千瓦。并组织社队小型机械30余台,近1千马力。土砂方开挖以机械为主,土砂回填全部机械作业。共完成工程量48.8万立方米,其中机械作业完成工程量44.3万立方米,占90.78%。钢筋加工制作全部机械化,由卷扬机拉直、切断机切截、弯曲机扭弯、电焊机焊接头、节点,完成钢筋制作安装1100余吨。机械进行钢板锯、包、钻等作业,完成模板架设3.3万平方米。混凝土拌和、运送浇筑、浆砌石料运送全部机械化。施工中投入搅拌机9台,日最高拌和混凝土600立方米,共计完成混凝土工程量达3.03万立方米,砌石工程量4.5万立方米。草滩庄引水枢纽工程总工程量56.365万立方米,机械施工完成52.6万立方米,占总工程量的93.3%,节约人工82.9万个、畜力工21.12万个。
  【黑河西总干渠改建工程】上段全长31.33公里,各类建筑物81座,右岸沿渠公路宽4米。参加施工的有省水电工程局、省水电勘测设计院二总队、地区水电工程局及张掖、武威、平凉集体施工队。地区水电工程局1988~1991年承包总干渠6.418公里、2.4公里、1公里、0.5公里,共10.318公里衬砌任务;施工中,调进挖掘机2台、装载机2台、自卸汽车10辆、推土机1台、振动碾1台。土方开挖实现机械化,最高每日运出弃土300多立方米。土方回填,用红旗100推土机牵引振动力80~120吨的振动碾压实,质量好、进度快。渠道混凝土现场浇筑、混凝土板预制、渠道衬砌,全部或大部实现机械作业。机械施工占工程量的60%以上。1993年,地区水电工程局承建梨园渡槽。渡槽工程总长920米,上下游接连段19.28米,槽身75节,进出口每节长12.36米,中间73节,每节长12米,总长900.72米。钢筋混凝土U型薄壳简支式结构,过水断面:下部为直径3.5米的半圆,上部0.9米宽线段,口宽3.5米,高2.65米,壁厚0.15米,底厚0.3米,槽上部设有行人桥板和栏杆,槽身坐落在68个钢筋混凝土排架和8个混凝土加强墩上。整个工程以机械施工为主,完成工程量折合191.55万个劳动工日,畜力工26.89万个。1995年,地区农委、地区水电处组织验收,被评为优质工程。同期,各县水利水电施工队亦进行部分机械施工。
  第七节 抗旱与防汛
  张掖地区旱洪灾害的一般规律是:每年四、五月份干旱,七、八月份洪涝。有时旱中有洪、洪中有旱,先旱后洪、洪后又旱,连旱连洪,交替发生,其害无穷。
  一、抗旱
  全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河源来水时空分布与农作物需水期不一致,农业生产旱灾频繁,呈现“十年一大旱,三年两头旱,年年夏灌卡脖子旱”之情景。〔民国〕前,一遇干旱,群众求神拜佛,仰天祈雨;望田兴叹,听天由命;轻灾减产,重灾绝收。
  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防旱抗旱工作,大力兴修水利,不断增强抗旱能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50~60年代,改变平行多口输水,减少渗漏;寻找水源,截流堵溪;融冰消雪;用畜力、人力水车提水浇灌,抗旱保收。70年代,全区防旱抗旱工作深入发展,在地下水位较浅的灌区,全面开展打井提灌,大力掏泉、截引潜流水,充分利用河水、井水、泉水资源,提高防旱抗旱能力。同期,兴建一批山谷水库,改建衬砌干支渠道,重点开展田间渠系配套和农田建设;改革配水制度,实行按方收费,节约用水,减轻干旱灾害。80年代以后,防旱抗旱工作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措施如下。
  (一)搞好渠道的岁修清淤和雄修养护,减少渗漏浪费 每年冬灌、春灌前,对各级渠道全面检查,清淤维修。1986年,及早清淤维修,共清淤干支渠208条、长791公里及全部农、毛渠;维修干支渠263条、长447公里;斗渠522条、长543公里及建筑物1591座。由于清淤岁修动手早,提前春灌,计划灌溉71.65万亩,实际完成72.29万亩。适时进行苗水灌溉,夺取抗旱主动权。
  (二)狠抓当年见效快的新建工程,及早投入使用 每年既上国家投资新建的工程,又安排40%~50%的水费整修加固现有工程。对列入当年计划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狠抓一个“早”字,早备料、早开工、早竣工、早受益。80年代以来全区列入当年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有50%~60%在夏灌中竣工运行,发挥抗旱效益。1987年修建的工程当年发挥效益的有239项,占计划项目的87.5%,其中夏灌头轮水中就发挥效益的有54项,占计划项目的19.77%。
  (三)切实抓好机井检修工作,充分发挥井灌作用 1980年以来,每年冬春进行机井检修、配套冲洗工作,灌溉季节开井1000多眼,灌地20万—50万亩(次)。1994年夏灌期间,全区开井2023眼,灌溉面积99.93万亩(次),在抗旱中发挥显著效益。
  (四)抓好水库蓄水工作,提高调蓄功能 1988年,全区及早抓水库蓄水,比1987年多蓄水870万立方米,春灌比计划多灌15.6万亩,夏灌前各水库还存水6872万立方米,保证农业用水,缓解旱灾危害。
  (五)遵循河源来水变化规律,调整夏秋作物比例全区各河流夏季来水少,秋季来水多,一般年份4~6月中旬河源来水约占全年径流的25%左右;7~8月约占50%左右。全区夏秋作物种植比例,50年代一般为60∶40,至1980年,夏禾面积竟占到82%,加之“带田”面积扩大,夏灌用水量约占全年需水量的50%以上,因而供需矛盾突出。1986年春季干旱,行署决定压夏增秋,是年夏秋作物比例实际调整到67:33,缓解夏季用水紧张的局面。
  (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 从1987年起,全区5个农业县(市)开展节水增产灌溉技术示范推广工作。至1994年,推广面积达114万亩,完成大块改沟畦小块灌面积210万亩,亩节水53立方米,亩增产21公斤。
  (七)耙耱保墒,干接湿锄 从50年代起,推广耙耱保墒、干耧湿锄抗旱措施。1984年春季干旱,全区对秋冬泡地普遍耙耱保墒2~3遍,耙耱157.46万亩;夏禾苗水后,干耧湿锄80万亩,占夏禾面积的51.6%。经测定:在0~20厘米土层内,干耧比对照地15天内,每亩可多保持水量11.39立方米;湿锄比对照地10天内,每亩可多保持水量6.23立方米,干耧湿锄可延长抗旱5~7天。
  (八)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1993年全区推广地膜覆盖面积14.07万亩,棚膜面积1.93万亩,保水剂面积3万亩,抗旱作物新品种1万亩,取得良好效益。据测定:0~20厘米土壤含水率,盖膜比对照高2.7%~4.2%。玉米覆膜比对照每亩增产150公斤,增产16.7%。
  (九)合理调配水量 全区农田配水,采取上下游统筹兼顾,河水、泉水、井水统一调配,调余补缺,均衡受益。1993年在抗旱生产中,全区邻县、灌区之间,本着团结用水的精神,相互调剂用水1707.86万立方米,有效地缓解了缺水灌区的旱情。
  (十)开展人工增雨活动 1992年以来,地区抗旱、水利、气象部门,在省主管单位支持和驻军的配合下,于5~7月份利用有利天气条件,炮轰云团,开展人工增雨。1994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32点(次),全区受益面积约732.9万亩(次),实增雨量194.6毫米,增水量约1998.6万立方米。
  二、防汛
  〔民国〕时期,区内没有专门防汛机构及防洪设施。一遇洪灾,就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共和国成立后,组织群众兴修水利,防洪抗灾,兴利避害,防患于未然。各大、中型水利、防洪工程,有防汛任务的区、乡和万亩以上灌区水管处、所及水库管理所,成立防汛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伍,负责防汛抢险工作。1994年改防汛指挥部为防汛抗旱指挥部,统管防汛、抗旱工作。
  (一)实行领导承包防汛工作责任制 80年代以来,每年都由主管水利的副专员主持召开全区防汛工作会议,贯彻中央、省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领导,分级负责,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搞好防汛抢险工作。根据防汛工作的重点,分口分级负责,包水库、包塘坝、包堤防、包在建工程、包有防汛任务的工矿企业,签订责任书,包干负责。实行领导包干负责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落实防汛措施;遇有险情,亲自指挥抢险。防汛办事机构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昼夜值班,做好水情、汛情传递工作,及时报告领导,作出决策,组织防汛抢险工作。
  (二)制定全区防汛工作细则 1987年,地区防汛指挥部制定《张掖地区防汛工作细则》,《细则》列出全区防汛工作重点,规定各级防汛组织的具体任务;明确有关单位防汛抢险职责;制定水库防汛任务及控制运用计划、渡汛方案;提出城镇和河道防汛任务、防洪规划、防洪标准设防、保护河道和防洪工程设施,农村防汛的重点地带、群防群治、撤离疏散办法;对领导承包责任制、抢险准备与实施作出规定;制定奖惩办法,对防汛抢险作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对玩忽职守、渎职、失职造成事故者给予处罚,严重者依法惩处。
  (三)通信设施建设 70年代前,防汛工作主要靠电话通信;1978年始用电台通信。至1995年,全区基本形成地、县(市)防汛机构、中型水库和重点小型水库三级通信网络。全网23个站点,拥有各类电台81台,有通信报话员85人,其中专职10人,兼职75人。地区防汛办公室开办直拨电话业务,与气象部门建立天气预报警报装置。各县(市)防汛办公室和中型水库等防汛重点,实行有线、无线通信双保险。
  (四)水库防汛 各水库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建立防汛抢险队伍,准备防汛物资。中型和小Ⅰ型水库,每年根据防洪标准要求,对总库容、泄洪能力、工程设施完好率、库区山体稳定状况,通过调洪演算确定汛限水位及警戒、紧急、危急水位,科学编制水库防汛及兴利调度控制运用计划。汛期地、县(市)防汛办公室及各水库防汛组织坚持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昼夜值班制度,做到通信联络畅通,汛情险情及时上报。各河流量、各中型和小Ⅰ型水库进出库流量,地、县(市)防汛办公室每日都有报表。
  水库抗震复核。张掖地区位于祁连山地震带中段甘青交界地区,国家地震局将全区列为全国第一号重点监视区,区内6座中型水库及部分小型水库均在地震区内。1988年,为做好水库防震工作,地区防汛指挥部组织力量,对双树寺、瓦房城、翟寨子、李桥、祁家店、鹦哥嘴等6座中型水库进行抗震复核,地区行署颁发《张掖地区中型水库抗震复核及溃坝洪水计算、淹没范围和对策方案》。
  (五)面上防汛 区内各主要河流及南北两山的洪水沟都曾发生过洪灾,特别是局部暴雨,造成的灾害严重。历来发洪重点地带是:山丹的龙首山、南山白石崖,民乐的龙山、黄草沟,张掖的南滩、北山人祖口、黑河干流中下流河床两岸,临泽的板桥,高台的南华、合黎、罗城、红崖子等。对易发洪水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群众投劳陆续修建一批防洪堤。每年汛前由乡、村领导负责,开展汛前检查,规定警戒信号,组织群众维修防洪工程设施,疏通河道,建立值班制度,发现险情,立即报警,组织抢险、疏散。
  (六)城市防汛 全区受洪水威胁的城镇主要是张掖、临泽、山丹、肃南4座城市。张掖城区地处低凹盆地,五里墩工业区受山谷水库洪水和黑河洪水威胁大,城周围排洪沟淤塞严重;临泽县城东郊大沙河断面缩窄,河底淤高;山丹县城周围排洪沟填平,受马营河、山丹河洪水及北山洪水威胁;肃南县城受隆畅河洪水及周围山坡洪水危害。对此,地、县(市)组建防汛指挥机构,制订防汛规划,分期兴建城市防洪、分洪工程设施,清除排洪沟淤塞,加强防洪设施管理。遇有险情,立即抢险。张掖、临泽、山丹城上游均有中型水库,地区防汛指挥部提出了水库防震抗震对策方案,县(市)也相应提出措施,以备防患。
  第八节 组织机构
  张掖自〔西汉〕建郡至〔民国〕时期,历代郡、州、府、县均无专门水利机构。有些朝代,随屯田所需,军队或地方设有兼职官员分管水利。共和国成立后,成立“河西水利委员会张掖分区委员会”“黑河流域水利管理委员会”,专、县水利局,水利水电工程局,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等,水利组织机构不断健全。
  一、地区水利机构
  【地区行署水利电力处】1950年,省农林厅水利局派驻张掖水利工作组。1956年3月设立“张掖专署水利局”,有职工69人,下设灌溉、财统、政秘、工务等科室。1958年,水利机构扩大,更名为“张掖专署水利电力局”,增设水电、排灌、人保等科室,分设加工厂、水利学校;建立局属单位石羊河、疏勒河、托勒河、黑河管理处,张掖、武威、安西灌溉试验站,钻井队、排灌站、水泥厂等。到1959年,职工达762人。1962年元月,张掖专区划分为武威、酒泉、张掖3个专区,专署水电局设秘书、工程、灌溉、财务4个科和加工厂,有职工87人。1968年7月成立“张掖专署水电局革命领导小组”1969年4月与农林牧局合并为农林水牧工作站,9月改称“农水局”;1970年9月恢复,“水电局”,全称“张掖地区革命委员会水利电力局”,下设办公室,工程、农田水利、电力、财务科,电力调度、物资、加工厂等,职工150人。1978年3月,电力科、电力调度室划归电力工业局。1979年地区水利局分农田水利科为水利管理科、农基科,增设总务科、水利科学研究所。1980年改工程科为勘测设计队,水利管理科划归黑河流域管理处,时有职工146人。1983年,地区水利局易名为“张掖地区行政公署水利电力处”,增设业务科;1985年农田水利建设队、水利科并入“水利勘测设计队”;1987年成立“水资源办公室”;1991年6月设立水政科。
  1993年10月,“地区水利电力处”与“地区黑河流域管理处”合并,下设办公室、政工科、水政科、财务审计科、公安科、工程建设科、水利管理科、抗旱防汛科、综合经营科、水资源办公室、质量监督站、水科所、后勤队,下属单位有黑河干流管理站、沿河墩水管站、新浚水管站、沙河水管站、临高水管站、酥油口水库管理所、灌溉试验站、水利机械加工厂、水利物资供应站、水利汽车队,职工人数381人。
  【张掖地区黑河流域管理处】1950年,黑河干流水利由驻军管理。1951年元月成立黑河流域水利管理委员会,由驻河西人民解放军三军军长黄新廷任主任,政委潘坤任副主任,下设办公室,张掖、临泽、高台、金塔、鼎新5个县各派1人驻会工作。1952年水管会交地方管理,由张掖县县长王佳邦、省水利局黑河水利工作组组长张守宽任正副主任。酒泉、武威两专署派员驻会工作。1954年由省水利局领导,主任由酒泉地委书记贺建山兼任,副主任由武威专员孟浩、黑河水利工作组组长张守宽兼任,派蔡德旺为专职副主任,配干部7人,1955年初接管黑河总口。1956年撤销“黑河流域水利管理委员会”,人员并入专署水利局;黑河总口交张掖县管理。1958年成立黑河河系灌溉管理处,编制12人,实有6人;1964年更名为“张掖专区黑河流域水利管理处”,职工19人;1967年机构撤销。1978年7月恢复“张掖地区黑河流域水利管理处”,县级建制,编制80人,实有36人,下设秘书科、灌溉管理科、工程管理科、防汛科、酥油口水库管理所;1981年成立综合经营科,1982年接管平原堡灌溉试验站;1987年成立“黑河草滩庄枢纽管理站”;1994年元月,与地区行署水利处合并,名称保留。
  【张掖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局】1957年成立“张掖专区水利工程队”,时有职工40人。1960年招收一批河南移民,职工3000多人,投入兴修皇城水库。1961年水库停建,移民离队,工程队解散。1979年12月成立“张掖地区水利机械施工队”,县级建制,编制200人;1986年改为“张掖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局”,下设政秘科、总务科、生产技术科、汽车队、机修队、安装队,职工194人。
  【甘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1980年成立“张掖地区水利勘测设计队”,有职工1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6人,技术专业分为水工设计、建筑设计、测绘、地质勘探、土工试验等。1994年5月,地区水利勘测设计队与省水利厅地质建设公司联合组建为“甘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乙级设计证)。承担水电装机容量25万千瓦以下电站工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及容量5亿立方米以下的水库工程,保护面积100万亩以下中等城市、工矿区的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投资2亿元以下水利调引工程,河堤、河道整治工程,50万亩以下的灌溉工程等的勘测设计。时有职工21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0名,工程师43名。
  【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1959年5月成立“张掖专区防汛指挥部”。1967年5月成立“张掖专区防汛领导小组”,1971年改设“张掖地区防汛办公室”,1973年改为“张掖地区防汛指挥部”。
  80年代以后,防汛指挥部成员扩大到水利、农委、计划、经委、财政、商业、供销、物资、农业、民政、公安、交通、气象、邮电、公路、广播电视、驻军部队等部门领导。防汛指挥部总指挥由地区行署分管水利的副专员担任,副主任由军分区、驻军部队、地区水电处等部门领导担任。1980年设立黑管处防汛科,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与防汛科合署办公。1994年防汛与抗旱指挥部合并为“张掖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地区水资源委员会】1987年3月11日,成立“张掖地区水资源委员会”,主任由主管副专员兼任,成员由农委、计划、水电、经委、农业、卫生、交通等处领导组成。1991年6月,水电处成立水政科,与水资源办公室合署办公。
  二、县(市)水利机构
  1956年,各县成立水利科。1958年,县(市)改水利科为水利局。70年代改为县水利电力局。同期,成立水利施工队、打井队(除肃南)和李桥、祁家店、瓦房城、鹦哥嘴、益民干渠、童子坝、盈科、西总干渠8个水管处及灌溉面积在万亩以上的31个水管所。80年代成立区乡水管所71个,山丹县红寺湖乡、张掖市平山湖乡设立专职水管员。至1995年,全区县(市)、乡水管人员2200多人。
  三、省属驻张水利机构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第二总队】50年代建立,时为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院河西勘测规划设计队。1961年调往新疆,1964年返回,1970年西北勘测设计院撤销,易名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第二总队,简称“二总队”,驻张掖市平原堡。1995年有职工370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119人。
  【张掖水文勘测队】1944年省水利林牧公司在莺落峡建立水文测站,继而设正义峡、洪水河等水文测站。1955年成立“张掖水文站”,驻莺落峡,隶属省水利厅水文总站。1958年归属张掖专区,1963年收回省管,在张掖设立水文分站;1968年撤销“张掖水文分站”,1972年恢复张掖水文站。1980年站址由莺落峡迁往张掖城东郊,1984年更名为“张掖水文勘测队”。1995年张掖水文勘测队下辖黑河水系的2个国家一级站,8个国家二级站,12个国家辅助站,1个地下观测研究所和化验室。莺落峡水文站是张掖设立最早的黑河干流上的控制站,控制面积1万平方公里。主要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水化、颗分、降水、蒸发等,并向省内外7个单位发送水情电报。
  地下水观测站于1952年成立,1956年撤销。1980年由张掖水文站建站,开展系统的地下水观测研究,时有观测井30多眼,观测水位、水化、水源等,并与地震、气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
  【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简称“水文二队”,驻张掖市平原堡。1956年建队,从事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钻探、用水钻井、市政建设、基础工程施工等地质勘探工作,时有职工768人。其中,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探矿工程、岩矿测试、测绘、物化探等工程的技术人员共153人。拥有300米以上钻机22台,百米钻机4台,静力触探车、物探测井车各1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计谱仪等。1987年被地矿部核定为二级企业。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