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机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20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机作业
分类号: S233.3
页数: 3
页码: 826-828
摘要: 本节记述了甘肃省张掖地区农机作业情况,包括田间作业、场上作业
关键词: 农机 农技作业 张掖地区

内容

1949年以来,随着新式农机具的推广和农机事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1971年全区完成拖拉机总作业量55万标准亩,1980年完成1237.63万标准亩,1995年完成总作业量7363.74万标准亩。农机作业,由粮食生产发展到多种经营,由耕地播种发展到多种田间作业,由田间作业发展到场上作业、运输作业、排灌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等20多个作业项目,加快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
  一、田间作业
  〔民国〕以前沿用传统的人、畜力农具,务作农田。共和国成立后,引进、推广部分半机械化新式农具,从1957年开始,建立拖拉机站,试验示范,推广机械耕、耙、播、镇压、灭茬等作业。60年代以后,农业机械持续发展,80年代机械作业扩大到机播、机耙、机收、镇压、机械施肥、农田水利建设、运输等项目。
  (一)机耕 继1944年山丹培黎学校拖拉机耕地之后,于1957年,在临泽县板桥乡用拖拉机为农民耕地。60年代以后各县机耕面积不断扩大,1971年完成机耕面积49.72万亩,1978年完成机耕面积161.61万亩。1982年,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机耕面积一度下降,尔后回升。1990年机耕面积177.76万亩,1995年完成188.3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7.73%(二)机播 1957年区内始用机械播种,60年代各县设点推广。1972年机播小麦面积10.37万亩;1980年全区机播面积74.7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6.23%,占总播面积的31.43%;到1995年,机播面积180.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7%。
  (三)机收 60年代国营拖拉机站引进大型联合收割机试收割小麦,每年机收面积5万亩上下。1980年推广地区收割机厂生产的160型“敦煌牌”收割机,时年机收小麦8.76万亩。此后,随着川区小麦玉米带田面积的扩大,机收作业逐步由川区转向山区。到1995年,完成机收面积28.17万亩,其中山丹、民乐两县分别占全区机收面积的24.14%和44.27%。
  (四)机械施肥 过去农田施肥全靠人力撒施。70年代开始试用畜力木耧播施,80年代部分村社使用机械施用化肥。1985年川区3县用小型拖拉机牵引七行播种机,进行深施化肥试验示范,有明显的省工、保墒、节肥、增效作用。1986年推广分层施肥播种机78台,推广机械深施化肥面积4.12万亩。1990年有分层施肥播种机424台,完成分层施肥17.04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24%。到1995年有分层施肥播种机1157台,机械分层施肥播种面积91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3.78%。90年代推广的追肥枪,有手柄、计量管、注射枪头三部分,施用化肥,灵活轻便。
  二、场上作业
  70年代开始试用机械脱粒、扬场作业,以小型电力机械为主。80年代拖拉机碾场作业普及全区,此后推广使用地产谷物脱扬机,1990年机械脱扬量22.64万吨;到1995年,机械脱扬63.59万吨,占粮油总产量的71.48%三、农副产品加工〔民国〕以前粮、油加工靠人工进行。共和国成立后试用机械加工农副产品。70年代农村普及磨面机、碾米机、粉碎机、柴油机等,实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90年代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四、农业运输
  全区农业运输历来以畜力驮运和畜力牵拉高轮车为主。60年代推广人力架子车、畜力胶轮大车等半机械化运输机具,同时允许拖拉机农闲时参加农业运输。70年代主要以拖拉机运输化肥、粪土、农药、粮食、田禾及农副产品。1972年拖拉机完成农业运输折合作业量99.14万标准亩(330.57万吨公里),1980年完成535.03万标准亩(1783.43万吨公里),1995年完成1789.18万标准亩(5936.27万吨公里)。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