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营农牧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19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国营农牧场
分类号: S28
页数: 16
页码: 801-816
摘要: 本章记述了张掖地区国营农牧场发展发展情况,包括国营张掖农场、国营山丹农场、国营临泽农场、国营宝瓶河牧场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农垦经济 农场 张掖地区

内容

全区国营农场从1952年兴办到1995年的43年间,经历“创建——跃进——调整——稳定”的发展过程。截至1995年,有农场3处:张掖农场、山丹农场、临泽农场;牧场1处:宝瓶河牧场。
  国营张掖农场
  (一)基本情况 1955年成立“张掖机械农场”,后改为“老寺庙农场”;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十一师接管河西农垦后,遂将张掖老寺庙、山丹县山羊堡、民乐县林荫和头墩四个科级国营农场合并为团级农场,改名为“农建十一师老寺庙农场”1965年改名为“农建十一师第四团”;1969年成立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70年改,名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十一团”(番号为“兰字921部队”)。1973年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撤销,1974年移交地方,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地区国营张掖农场”。1983年改属省农垦总公司,1984年改名为“甘肃省国营张掖农场”。头墩为张掖农场分场,其沿革是:1956年,共青团中央从河南省动员支边青年3006人。在头墩建立“河南青年垦荒队”,翌年改为“共产主义河南青年生产合作社”。1958年6月成立“国营头墩农场”,隶属民乐县。1964年由头墩、林荫、山羊堡、老寺庙4个农场合并为老寺庙农场,隶属农建十一师。1978年4月成立“国营民乐农场”(县级),隶属张掖地区农垦局。1984年撤销民乐农场,归属张掖农场。1955年建场初,规划土地总面积130425亩,有可耕地面积66564亩,其中老寺庙滩有土地19159亩,可耕地16964亩;太平堡滩有土地49610亩,可耕地22396亩;秺侯堡滩,碱滩堡有土地37249亩,可耕地15201亩;毛吴家滩有土地24407亩,可耕地12000亩。1964年国营山羊堡(土地70000亩)、头墩(110146亩)、林荫(74449亩)3农场与老寺庙农场合并,土地总面积增至385030亩,其中可垦耕地229078亩。1974年原林荫农场土地交归民乐县。1990年土地详查,全场土地面积95495亩。
  1995年张掖农场总人口3354人,其中男1714人,女1640人。职工1583人,其中:干部240人,农工1343人。干部队伍按文化程度分,大专以上46人,中专及高中程度128人,初中以下68人;按专业技术职务分,高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的25人,初级技术人员172人。场级机构设:中共国营张掖农场委员会、中共国营张掖农场纪律检查委员会、国营张掖农场职工代表委员会、共青团国营张掖农场委员会。党委办事机构设组织科、宣传科;农场管委会辖9科1室,即行政管理科、秘书科、计财科、劳资科、生产科、农机科、工商科、审计科、保卫科(兼人武部)、行政监察室;场属科级单位有:一分场、二分场、酒花管理站、林果管理站、商业供销公司、金龙宾馆、老寺庙酒厂、水电管理所、职工医院、农场中学、科技培训中心;管辖股级单位有:农机修造厂、砖厂、粮油综合加工厂、农田基建专业队、汽车运输队、农机服务公司及10个农业生产队。
  农场建设者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是:1955年12月,宁夏农一师两个连队的205名转业军人;1958年5月,成都军区的374名退伍军人;1960年3月,河南省的1033名支边青年;1960年5月,上海的854名移民;1965年5月至1968年12月,安置天津、青岛、济南、兰州等城市的2624名(其中女1351名)支边知识青年。由于众多历史原因,1978~1979年支边青年、外籍支援者大多返回原籍或调往别处;留场坚守岗位的28名知青和其他职工,艰苦创业,为开发张掖农场做出重要贡献。
  (二)自然条件
  国营张掖农场由老寺庙(包括山羊堡)、秺侯堡、头墩三处不相连结的荒地组成,共有土地95530亩。老寺庙滩位于东经100°31′100°、北纬38°~02′~44′52′39°之间,场部老寺庙位于张掖市城东南18公里处。东南至西屯火车站,西北至三闸乡红沙窝村耕地,东抵龙首山,南至山丹河,长20.5公里,宽2~4公里,占地72433亩。兰新铁路和甘新公路穿场而过。场地为龙首山南麓洪积扇与山丹河冲积平原交汇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1470~1565米。气候温暖、干燥、少雨、多风,年平均气温7.6℃,元月平均﹣8.9℃,七月平均21.6℃,平均日温差15℃左右,≥10℃的积温2979.2℃,全年平均无霜期151天;最大冻土深度116厘米,年降水量148.1毫米,最大年份224.3毫米,最小年份76.1毫米;年蒸发量2326毫米,是降水量的15.7倍;年平均日照时数2708.7小时,年均8级以上大风14.9天。由大满干渠引黑河水灌溉,场内干渠流量丰水年最大4.03立方米/秒,枯水年只有0.3立方米/秒,平均年引水量约2040万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为1.043亿立方米/年,水位埋深3~5米。打机井36眼,单井平均出水量22公升/秒。秺侯堡滩位于东经100°34′~100°39′、北纬38°49′~38°53′,位居张掖市城东南张青公路15公里处。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3.5公里,占地3788亩。海拔1523~1550米,由南向北倾斜,地下水位0.6~10米,主要土壤为灰棕荒漠土。南半部机井提取地下水灌溉,单井出水量20公升/秒,北半部引黑河水灌溉,气候等自然条件与老寺庙基本类同。头墩滩位于祁连山山前冲积、洪积扇的末端,东经101。,北纬38°7′,南距民乐县城24公里。四周以自然沟及冲沟为界,东依北滩乡赵岗寨,南靠北滩乡柴家庄,西邻六坝乡四坝村,北毗北滩乡耕地,占地19307亩。海拔1820~1902米之间,自南向北倾斜,冲沟较多,沟深70~200厘米。主要土壤为灰棕荒漠土和灰钙土,成土母质为黄土状物质,厚1~2米。气候温凉,年均气温5.9℃,≥10℃的活动积温2568℃。年均降雨量223毫米,年均蒸发量2270毫米,平均无霜期159天,最大冻土深度141厘米。适种小麦、马铃薯、豆类、胡麻等作物和苹果、梨、杏等果树。
  (三)农场经济及各项事业 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1355.76万元,比1959年22.62万元增长59倍;职工1583人,人均产值8564.5元,工资总额499.56万元,人均3155.78元。农业产值934.59万元,比1959年17.26万元增长53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8.93%,工业产值421.17万元,比1959年5.36万元增长77倍,占总产值的31.1%。
  【农业】经历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即1955年建场至1965年为初步发展,1966年至1976年为缓慢发展,1977年至1987年为持续发展,1988年至1995年为全面发展。
  1955年粮食作物2092亩,亩产85公斤,总产17.78万公斤。1965年粮食作物播种9520亩,亩产45.27公斤,总产43.1万公斤;油料作物917亩,亩产15公斤,总产1.37万公斤。1975年粮食作物1.75万亩,亩产57.08公斤,总产99.9万公斤;油料播种1184亩,单产27公斤,总产3.19万公斤。1985年粮食9487亩,亩产165.7公斤,总产157.24万公斤;油料面积1431亩,单产45.7公斤,总产6.54万公斤。1995年农作物总播面积2.14万亩,农业总产值934.59万元,占总产值的68.93%;其中粮食面积1.09万亩,平均亩产340公斤,总产370.6万公斤;油料2262亩,亩产129.5公斤,总产29.3万公斤(向日葵2174亩,亩产135公斤);啤酒花1250亩,亩产252公斤,总产31.5万公斤;黑瓜子1925亩,亩产50公斤,总产9.62万公斤;西瓜732亩,亩产2263.7公斤,总产165.7万公斤;甜菜1090亩,平均亩产1629公斤,总产1776吨。
  【林业】建场40多年,坚持大搞农田防护林和经济林建设,植树造林以新开荒地、渠路林田配套、林地迹地更新、老林带补栽、四旁植树、营区绿化为重点,以杨树为主,沙枣次之,分区划片,逐年绿化。到1995年全场有苗圃250亩,防护林带48条,7917亩;四旁植树1498亩。经济林建设经历引种试验、初步发展、巩固提高和商品果品基地四个阶段。从1956年引种200株苹果苗,到1995年果园面积达到4294亩,其中苹果430.4亩,梨3586亩,葡萄57.8亩,桃杏69.8亩;果品产量174.6万公斤,产值217.42万元,占农业产值的23.3%。人工林保存面积1.37万亩,森林复盖面积占全场土地总面积的14.20%,占耕地面积的57.5%(折算面积)。
  【畜牧业】1955年建场时只有1匹马,7头骡;1974年大牲畜增至550头(匹),羊1421只,猪222口;1995年饲养大牲畜182头(匹),羊2097只,猪368口,鸡3826只,畜牧业产值29.2万元。1955~1982年以公养为主,私养为辅;1983~1995年转为职工家庭养殖。场辖天然草场1.73万亩,主要分布在合黎山南麓至农场排洪渠荒漠滩;舍养饲草饲料主要是农作物秸秆和人工种植饲料。
  【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总动力,1965年为1154千瓦,1975年为2602.2千瓦,1995年为4588千瓦,农机固定资产原值280.4万元。1995年底,全场实有大中型拖拉机22台,小型拖拉机44台,机引配套农具132台,农田基建机械6台,收获机械6台,场上作业机械26台,半机械化农具1346件,畜牧机械8台,排灌机械31台,植保机械5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0台,货运汽车22辆。1995年机耕2.1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机播面积1.83万亩,占总播面积85.51%,机收5426亩。
  【农场工业】建场初期,只有土法磨面、制醋、酿酒、榨油、烧砖、采煤、修理、挖石膏等副业生产,1959年工、副业产值仅5.36万元,占总产值的23.7%。经过30多年的努力,农垦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到1995年底,场办工业有:老寺酒厂、砖厂、修造厂、综合加工厂,职工198人,工业总产值421.1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1.06%,销售收入963.5万元,税金166.37万元,实现利润71.73万元。其中老寺酒厂1995年厂房面积935.4平方米,年产白酒300吨,黄酒260吨,年产值560万元,固定资产350万元。老寺曲酒于1990年被国家核准为首批“绿色食品”老寺大曲、老寺特曲、老寺贡酒先后获奖。
  【农场商业】始自1964年,设,立“张掖农场商店”,下辖场部、头墩、林荫、山羊堡4个门市部,经营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1980年后,相继成立农工商公司(后易名商业供销公司)、兰州公司、综合商店、农机服务公司。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场国营商业逐步发展,营业总额由1985年的79.3万元、利润2.99万元,到1995年营业额增加到1426.2万元,税金3.03万元,利润45.27万元。对外贸易逐年增长,1959年出口猪肉1万公斤,葵花子6万公斤;1962年出口羊毛550公斤;1990~1992年向美国出口啤酒花319.5吨,向德国出口啤酒花90吨;1994~1995年,出口“绿色产品”黑瓜子500吨,苹果梨4万公斤。饮食服务业,建场时在张掖城东大街租房1间,配服务员1名,接待职工进城办事。1993年,在原接待站的基础上,占地3200平方米,建成高标准四层大楼“金龙宾馆”,内设52间客房,服务设施配套。场部还设招待所1处,为会议和对外提供服务。在发展国营商业的同时,农场职工家属还办起个体商业网点8处,从业16人,年营业收入10.8万元,上缴税金1.2万元。
  【建筑业】为适应农场基建需要,建场初期建起亦工亦农建筑队,时有40人,专事农田水利、房屋建设。1966年,建筑队增加到12个,职工达2360人,占全场职工总数的71.2%。此后随着基建任务的减少,基建队伍锐减,到1995年,场部只设基建专业队,职工48人,实现产值246.5万元,利润12.92万元,全员劳动率50358元,人均创利润2691.7元。
  【公路交通】至1995年,场区公路总长56.3公里,其中主干公路3条,总长20.05公里;支干公路6条,总长25.87公里;队间简易公路4条,总长10.38公里。有各类汽车22辆,主要服务于本场。汽车运输队有车8辆,18人。1994年货运151.4万吨公里,客运1.04万人(次),实现收入60.6万元,利润6.18万元。
  【科技工作】进行畜禽改良、蔬菜育苗、瓜果栽培、植树造林、粮油作物培育、农机具试制等方面的试验。1982~1984年试验推广“玉米秆青贮饲料”养牛,产奶量提高,发病率下降,节约饲草费5万多元。1985年将杜洛克瘦肉型公猪与当地母猪进行经济杂交观察,杂交仔猪日增重0.25~0.54公斤,提前半月出栏,杂种猪瘦肉率55.7%。1987~1989年在红沙窝进行5000亩盐碱地低产田改良试验,小麦增产198.9%,亩产257.6公斤。1985年建立苹果梨大苗圃200亩,用“集约化”方法培育,3年后苗株高1.5米以上,干周10厘米以上,分枝4个,成苗24.6万株。1980年引种啤酒花,建成面积1250亩,年生产能力300吨以上的高效生产基地,荣获1988年国家农牧渔业部丰收一等奖。1985~1990年,引进推广各类作物良种1380.8吨,各类果树苗木23万株。农机具试验推广的有:除草施肥机、灭草喷雾器、青饲料打浆机、双滚筒粉碎机、搪瓦机、电瓶卡子、玉米中耕施肥机、灯型玉米脱粒机、打埂机、籽瓜开沟铺膜机及脱粒机、点播机、种子包衣机等10多种。
  【文教卫生】1962年创办职工子弟学校(小学),时有空房2间,配校长1名,招收学生25名。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到1995年底,设六年制小学2所,全日制中学1所,职业高中班1个,教职员工48人,学生总数达550人。为提高干部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先后选送13名干部和教师到西安交大、新疆八一农学院、西北师大、张掖师专和省地党校、电大等大专院校深造,还有参加函授大学自学考试的8人,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的管理干部和教学人员。文化设施有影剧院、俱乐部、广播站、电影队、体育场、图书室、档案室、联谊活动室。职工文艺创作活跃,有35篇(幅)文艺作品在地、省和国家级报刊发表,13篇获奖。有图书资料1600册;室藏档案3451卷,1991年晋升为省一级机关档案管理单位。医疗卫生事业逐年发展。建场初期场部设医务室,1名医务人员。今有职工医院1处,医务所2处,医护人员26人;场部医院设门诊部、住院部,各科设备齐全。
  国营山丹农场
  (一)基本情况 1958年1月,甘肃省农林厅批准成立“国营四坝农场”,隶属山丹县管辖。1964年,国营余定农场合并于四坝农场,隶属农建十一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十一师第十团”,实行军垦管理。1969年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改名“农二师第十二团”(番号为“兰字922部队”)。1974年余定生产队撤销,不动产交山丹县,动产和人员搬迁第十二团。1974年,军垦移交地方管理,归属张掖地区农垦局,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地区国营山丹农场”。1983年12月,改属省农垦总公司,1.984年改名为“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
  农场机构:1958~1963年下属2个生产队和1个畜牧队;1964~1975年,团场机关设司令部,辖一室三股:办公室、生产、计财、供应股;政治处,辖三股:组织、宣传、政法股。下属6个连、1个试验站。1975~1995年,场党群机构设“中共国营山丹农场委员会”“中共国营山丹农场纪律检查委员会”“共青团山丹农场委员会”“山丹农场职工代表委员会”。党委办事机构设:党委办公室;行政机构设:办公室、计财科、生产科、土地管理基建科、审计科、保卫科;经销企业有农机公司、供销公司、工商公司、服务公司。基层单位有:青羊口分场、5个生产队和畜牧队、基建队、水电队、青羊口机电队、试验站;工矿企业有:铁合金厂、加工厂、煤矿。1995年全场2017人,职工908人。有干部188人,其中男139人,女49人;文化程度大专27名,中专46人,高中41人,初中74人;在干部中属党政管理干部32人,专业技术干部156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的20人,初级职称134人;按专业分:农业技术人员19人,工程技术人员5人,财会42人,农业经济24人,卫生11人,教育34人,其他21人。
  (二)自然条件 山丹农场辖四坝滩和青羊口分场。四坝滩位于东经101°1′~101°3′,北纬38°41′~38°44′,山丹县城南3~12公里处,东起山丹——马营公路,西至大沙河邻清泉乡,南以砖瓦窑——支渠与位奇乡四坝村为界,北至87230部队营房。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3公里,土地总面积25982亩。海拔1774~1865米,在马营河冲积平原北端,东南~西北向倾斜,坡降1/80~1/100。地下水位10~45米,矿化度0.6克/升,主要土壤为灰钙土。地属温带干旱气候,地势较高,气温冷凉,年平均温度5.7℃,最高气温37.8℃,≥10℃的积温2596℃。年降水量150~230毫米,年蒸发量224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49%。全年日照时数2993小时,无霜期138天。宜种小麦、大麦、油菜、胡麻等冷凉作物。引马营河李桥水库灌溉,年配水有效灌溉面积4700亩,保灌面积3200亩。为解决耕地的水源问题,1968年架通输电线路后打机井23眼,单井出水量20公升/秒,灌地1万亩。
  青羊口分场位于东经101°30′、北纬38°38′交叉地带,为山间谷地,北为龙首山,南、西两面为低山丘陵;海拔2050~2115米,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高,中央低。东起青羊口,西至石井口,南至兰新铁路(青羊口车站),是由青羊口、石井口两大山口的洪积物堆积而成的。地面坡降变化较大,约1/400~1/30。地下水位25~30米,矿化度1.6~2.0克/升。主要土壤为灰钙土,少部为旱盐土。青羊口分场地势高,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0.9℃,最高气温31.5℃,最低气温﹣35.2℃,≥0℃的积温2185.1℃,最大冻土深度121厘米。年降水量150~200毫米,年蒸发量2159毫米。无霜期90~100天,只能种植小麦、大麦、青稞和牧草;有机井15眼,井深60~100米,单井出水量18~20公升/秒。土地总面积51520.5亩,播种面积1万亩,后因部分机井水质矿化度增高,弃耕2000亩,实种8000亩。
  据1986年12月《山丹农场土地详查报告》,全场总面积77502.5亩,其中四坝分场25982亩,青羊口分场51520.5亩。现有耕地2077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6.81%;果园277亩,占0.36%;农田防护林2009.4亩,占2.59%;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77.3亩,占2.81%;交通用地1406亩,占1.81%;水域2769亩,占3.57%;天然草地26057.8亩,占33.62%;未利用土地21400.1亩,占27.61%;场外占地631亩,占0.81%。
  (三)农场经济及各项事业 1995年山丹农场工农业总产值1346.55万元,比1959年32.9万元增长40倍,比1980年186.06万元增长6倍多,职工908人,人均产值14829.85元。其中农业产值840.05万元,比1959年28.25万元增长28倍多,比1980年87.46万元增长8.6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2.39%;工业产值506.50万元,比1959年4.65万元增长108倍,比1980年98.6万元增长4倍多,占37.61%。
  【农业】农场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1958年,总播种面积3405亩,其中粮食作物3316亩,占总播种的97.4%,亩产22.5公斤;试种胡麻、瓜菜89亩。1965年,总播种5649亩,其中粮食作物5449亩,占96.46%,亩产22.5公斤,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200亩,占3.54%。1969年,青羊口大面积开荒,总播种面积增为18055亩,粮食单产52.67公斤,总产95.10万公斤。1978年以后,大规模开荒造田,平田整地,逐步改善农业基本条件,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到1995年,总播种面积达到20775亩,其中粮食作物(全为大麦)18900亩,亩产333.86公斤,总产631万公斤:油料(胡麻、油菜)播种面积530亩,单产125.09公斤,总产6.63万公斤;籽瓜播种576亩,亩产75公斤,总产4.3万公斤;毛笤子播种769亩,亩产112公斤,总产8.62万公斤。
  【林业】农田防护林有青羊口林带1条,东西走向,长4100米,栽杨树3.7万余株;四坝滩林带南北走向的11条,长1.96万米,东西走向的23条,长1.88万米,合计76万余株;场区南部植树1050亩,林木覆盖率达10%。经济林始建于1976年,建果园3处,计278亩。由于气候冷凉,土薄水缺,长势缓慢,挂果量少而质差。1985年保留果园68亩,1995年亩产果品250公斤,亩收益400元。
  【畜牧】山丹农场地处宜牧区,草原面积12万亩,主要放牧点为大青羊口、石井口一线和马莲井、草沟、长沟、三道腰山等18处。1958年建场时养羊1万只。1962年场社分家清退后,存栏4000余只,此后年养畜5000只左右。1958年农牧业总产值10.82万元,其中牧业1.05万元,占9.73%;1965年农牧业总产值15.26万元,其中牧业7.61万元,占49.87%;1978年农牧业总产值59.3万元。其中牧业17.15万元,占28.93%;1988年农牧业总产值176.4万元,其中牧业33.15万元,占18.79%;1995年农牧业总产值840.05万元,其中牧业41万元,占4.88%。
  【工业】建场初期,开办酿醋、酿酒、榨油、酱油等加工。20世纪60年代以后,农场工业逐步发展,1964年开办王家湾煤矿,翌年迁至石湾子煤矿,1965年建起面粉厂,1978年建起砖厂,1986年建起铁合金厂。工业在全场经济中比重逐年增大,1959年农场总产值32.9万元,其中工业4.65万元,占总产值14.13%;1980年总产值186.06万元,其中工业98.6万元,占52.99%;1995年总产值1346.55万元,其中工业506.4万元,占37.61%。
  【商业】建场初期只有场部代销店1处,经销职工日常生活用品和有关农副产品。1970年场部成立商业服务社,分场和煤矿均设销售网点,年销售额在30万元以上。1981年在山丹县城东门修建农垦商店,经营商品、饮食、旅社。1995年销售额达110万元,纯盈利5.5万元。除国营商业外,有职工自办个体商店10处,小吃部3处,理发部2处,从业20人。
  【科技】农场科技是紧密围绕生产活动而开展的,由场生产科管理。1958~1963年仅有5名技术干部,1978年增加到35名,1995年为35名,其中大学学历2名,大专12名,中专10名。
  科技工作主要从事:(一)改进耕作制度。推广机械深翻晒垈、耙地保墒、机械播种。(二)土壤改良。试验推广深翻土壤、秸秆还田、套种绿肥、施用畜肥、合理轮作。(三)肥料施用技术。60~70年代,单纯施用化肥尿素与硝铵,亩施15公斤,粮食单产150公斤左右。1985年后,针对土壤缺磷严重的状况,采用“磷肥突破、氮肥平衡”方法,氮、磷比例提高到1∶0.75,磷肥作底肥,播种时一次深施;氮肥三分之一作底肥,三分之二作追肥,头轮苗水前条播深施。(四)引进与推广良种。60~70年代以来,先后引种的小麦良种有“阿勃”“甘麦8号”“墨巴65”“66”“陇春9号”“反修1号”“8092—1”等;大麦良种有“莫特44”“黑引瑞”“法瓦维特(匈84)”;青稞良种有“肚里黄”。(五)植物保护。对影响作物生长的“两草一病”(灰条、燕麦草和条纹病),采取秋春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防治。
  【教育】1958年建场,1969年创办小学,1970年始办初中,1976年增设高中班。场属基层在军垦时期自办托儿所,1975年场部设立幼儿园。至1995年,全场有学校2所,教师36人,学生399人。1990~1991年对职工进行扫盲教育,108名文盲职工全部脱盲。同时鼓励职工自学,通过国家各种考试,83人获得大专文凭,31人取得中专学历。1984~1994年上级拨款和农场补贴教育经费126.68万元。
  【文体卫生】场部建有工人俱乐部、图书阅览室,每个基层单位都有“职工之家”组织职工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不定期地举行比赛。广播电视普及职工各家,场部有,电影放映队。医疗机构:1958~1963年设医务室,仅4间房6名医护人员,处理一般常见病;1964~1974年扩建为卫生队,配20名医务工作者,开设门诊、住院部,基本医疗设施俱全;1975~1995年改建为职工医院,占地733.8平方米,病床12张,门诊开设化验室、心电图、B超、防疫室、中医、西医、妇幼科等。
  【基建投资】建场至1995年,基建投资总额为1437.53万元,其中:国家拨款560万元;1966~1974年支用城市青年安置费47.85万元;拨改贷28.5万元;国家建设银行技措贷款190万元;1984年以来场内自筹392万元;国拨“两西”资金24万元;小型农田水利费195.18万元。上述资金用于开荒造田、老农田改建152万元,占10.57%;设备购置87万元,占6.05%;水利建设383.4万元,占26.67%;园林建设23.1万元,占1.61%;畜牧草原建设30.8万元,占2.14%;工副业建设339.78万元,占23.64%;电力线路建设22.3万元,占1.55%;房屋建设381.05万元,占26.51%;商业建设9.2万元,占0.64%;其他8.9万元,占0.62%。
  国营临泽农场
  (一)机构沿革 1956年3月15日,甘肃省公安厅批准成立“地方国营新华镇农场”,直属省劳改局。1969年,人犯内徙,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5282部队,转为部队农场。1975年3月22日,部队农场移交地方,由张掖地区农垦局接管,是年12月20日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地区国营临泽农场”。1983年12月改属省农垦总公司,改名为“甘肃省国营临泽农场”。
  建场初期,设党务、行政、生产、劳资、财务等科室。1976年4月6日场党委设政治处,场革委会设办公室、生产科、计财科。1984年元月场部机构改设为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经济实体有农工商公司、农机服务公司、技术服务站。1986~1994年,内部机构又几经变动。1995年党群机构有:中共国营临泽农场委员会、中共国营临泽农场纪律检查委员会、共青团国营临泽农场委员会、国营临泽农场职工代表委员会;行政机构有:农场办公室、生产科、计财科、保卫科、行政监察室、审计科、职委办公室、劳人科、供销科、基建科、劳保科;企业管理机构有:办公室、农业公司、农工商公司、经济核算中心、农场结算中心、酒花场、基建队、嘉峪关长城经贸公司、供销公司、毛巾厂等。
  基层生产单位为4队2站,即:一队、二队、三队、四队和科研站、园林站。
  至1995年,全场总人口1658人,其中职工796人,干部131人。干部队伍中,男87人,女44人;大专以上学历16人,中专35人,高中23人,初中以下57人;党政管理干部66人,专业技术干部65人。
  (二)自然条件 临泽农场地处临泽县新华乡,位于东经100°1′、北纬39°58′。东部以湖沟为界,北邻黄水沟,西接甘新公路,南靠新华乡的戴家庄、亢家寨。东西长9.3公里,南北宽5.9公里。总面积建场时为87379亩,1995年为53530亩。土地为祁连山冲积层,由南向北微缓倾斜,倾斜度为1/350~1/150。土壤除沙丘外,大部分来自祁连山的冲积物,经过风化蒸发,形成盐渍,多数地方的盐结表层达3~5厘米,含盐量为10.8%~20%;少数地方在10~20厘米深处产生硫酸钠的结晶,盐碱土壤占98%。农田灌溉以渠灌为主,井灌为辅,主要靠梨园河鹦哥嘴水库;另有机井26眼,其中自流井8眼。年降雨量平均为110~125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年蒸发量平均2300毫米,地下水资源丰富,20米以下水质矿化度低,可供灌溉和饮用。年均日照为3056小时,年均无霜期为150~180天左右,每年于11月土地结冻,来年3月上、中旬解冻,冻土层最厚达106厘米,最浅44厘米。常年主风向为西北风,3~6月多风;风速年均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8米/秒~10米/秒。夏、冬两季温差较大,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26℃,全年平均气温为8.15℃。适植林果,宜种小麦、玉米、油料、瓜类、甜菜等作物。
  (三)农场经济及各项事业
  【农业】1975年从部队接管时有耕地6062亩,其中弃耕地2531亩,实耕地2238亩。
  到1988年,实耕地面积5562亩。1988~1995年间,大规模开荒造田,耕地面积增至1.63万亩,净增1万亩,总投入348万元。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瓜菜、油料、葵花、啤酒花。由于土壤盐碱化比较严重,80年代作物亩产较低,每年播种小麦2000余亩,单产100公斤左右。1995年,麦类作物播种8686亩,单产280公斤,总产2432吨;啤酒花种植1500亩,单产258公斤,总产400吨;果品收获27万公斤;种植甜菜1382亩,亩产1461公斤,总产2019吨。90年代调整农业结构,改粮食单一型为多种经济型,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农场经济有新的突破,1995年农业总收入达1500万元。
  【林业】有天然林600亩,主要生长红柳,用于放牧、薪柴。人工造林总面积5530亩,其中防风林880亩,主要树种为杨树、沙枣树;四旁植树460亩,渠旁、路旁、地旁、村旁已绿树成荫。果园面积,1975年306亩,到1995年发展为652亩,有苹果(品种有红香蕉、金冠、赤阳、国光等)、苹果梨等,从1984年开始,果园全部实行家庭承包或租赁式承包。
  【畜牧】建场初期,部队农场移交少量的马、羊、猪,到1984年,存栏各种牲畜960头(只),全部作价处理给职工家庭喂养。90年代,市场畜产品价格上涨,激发职工养畜积极性,1995年牲畜总数已发展到2000多头(只)。为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年3月,场部成立养殖场,有各种牲畜216头(只)。1985~1989年成立有渔业队,鱼池水面230亩,1991年划归农工商公司管理,1993年,实行承包经营。
  【农机】随着农垦事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1995年全场农机总动力850马力,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1台,小型拖拉机21台,机耕面积1.3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4.66%。
  【农经】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农场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发生很大变化。199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5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903万元,占94%,农业总收入1227万元,实现利税103万元;1995年农业总收入1500万元,实现利税115万元。
  【工业】建场初期,场办工业仅有简陋的面粉加工、农具修理、衣服制作。1977年,始办酒厂,附设酱油、食醋、豆腐作坊。1984年以来,贯彻“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方针,先后创办砖厂、饮料厂、榨油厂、罐头厂、毛巾厂、酒花加工厂、木器加工厂、颗粒肥料厂、石膏矿、铁矿、铅锌矿、金矿、煤矿。至1995年,投入资金270多万元,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销路不畅,企业大多停产,损失资金220万元。
  【商业】部队农场时期设“军人服务社”,经营日常生活用品。1995年有商业实体3个:综合商店、供销科、经销公司。1、综合商店:1975年农场移交地方后,即成立“国营临泽农场综合商店”,营业室面积30平方米,从业者2人;经营百货、食品等,年上缴利税5000元左右;1992年,商店实行招标租赁承包,年上缴利税1.4万元。2、供销科、经销公司:1984年12月成立“国营临泽农场农工商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86年更名为“国营临泽农场工商公司”;1988年易名“农工商公司”,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94年又改称为“国营临泽农场供销公司”,流动资金由1984年的5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销售收入达610万元,上缴利润18万元;1995年2月,公司分设为供销科与经销公司。此外,还经营少量饮食服务业、建筑业、运输业。
  【科技】1982年,场设实验站,职工35人,由生产科管理。实验田400多亩,试验项目有水稻栽培、红花种植、水肥蓟试种等。试种水稻68亩,亩产163公斤;红花60亩,亩产红花4公斤,收红花籽75公斤。到1995年,有专业科技人员18人(大专6人、中专1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6人),主要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有:1.酒花:1987年引进青岛大花,经逐年试验选择,经济性状较好的品种有“卡斯卡特”“科密特”“哈拉道”“麒麟丰乐”等。1995年酒花发展到1500亩,平均亩产由建园时的120公斤提高到266.67公斤,总产400吨。先后获省农垦总公司“优质高产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农牧渔业部丰收奖。2.粮食:引进推广小麦优良品种8个,亩产由1984年的68公斤,1994年提高到256公斤,净增188公斤;高粱品种2个,平均亩产230公斤;蚕豆品种2个,平均亩产200公斤。3.引进推广黑瓜子品种3个,平均亩产152公斤;黄河蜜瓜品种2个,亩产2500公斤。还引种试验啤酒大麦、黄豆、中药材等。4.1988~1995年开荒压碱1万亩,年均开荒1250亩,荒地当年种植大麦亩产150公斤。5.改良低产田。采取以砂压碱、复平土地、种植绿肥等技术措施,改良低产田1万亩,亩产由100公斤提高到230公斤;暗管排碱5000亩。6.铺设低压管灌1200亩,节水20%。7.化学灭草有:24D丁酯灭灰条试验,地乐胺灭稗子草实验,野燕枯灭燕麦草试验,草甘膦灭芦苇试验,效果均良好。8.高新技术的实验推广有:高美施、稀土、EF植物生长刺激素试验,硝基腐殖酸铵肥料施用,效果明显,增产幅度10%~15%。9.1985~1995年实施地膜覆盖1万亩,增产幅度15%。10.1992~1994年对果树进行高接换种、更新劣质品种450亩;建成苗圃67亩,对451亩果树喷施营养液高美施,亩产1235公斤,总产55.70万斤;1994年引进乔纳金、超红、首红、好端生、新红星、艳红、银红、华帅、华冠、天往一号、北斗等11个新品种。11.1989年鲤鱼人工繁殖成功,1994年鲤鱼繁殖10万尾以上。
  科研条件逐年改善。1984~1995年投入科研经费15万元,购置科研器材50台(件);1994年10月,投资103万元,建成1800平方米科研大楼,1995年成立科研站,实行场长领导下的站长负责制,各队、站、分场俱配备专职技术员,形成科研网络。1994年扩建实验田600亩,开展科研新项目14项,其中有美国千斤豆引种试验、啤酒大麦园圃试验,晚熟番茄、孜然引种试验,珍奇动物饲养、3000亩大麦丰产田试验等。
  【教育】1975年始办五年制小学暨二年制初级中学1所,教学班6个,教师10人,学生近百人。1979年发展为七年制学校,教师13人,学生120人,经费由场直拨,教育行政由场部管理,教学业务由临泽县教育局代管。1978年以来,农场学校教育全面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84~1994年,省农垦总公司投资19.4万元,场部投资97.7万元,职工集资5.6万元,合计122.7万元,用于校舍维修、改建、设施购置。到1995年底,学校拥有1625平方米的教学楼1座,校园20亩,具备必要的教学仪器、文体器材和文娱、试验场地。教职员工36人,有大、中专学历的占70%;教学班14个,学生338名(初中生95人,小学生243人)。幼儿教育,1975~1995年逐步发展起来,由建场初期的托儿、幼儿混办,到托、幼分办;幼儿园人数由初期的20多人,1995年增加到60多人;教学程序纳入正规化管理。成人教育,1982年冬,举办了初、高中文化补习班,200多名职工参加学习;1984~1995年,先后有17人参加成人自学考试,有20名职工脱产进修、函授;还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逐年提高。
  【文化】截至1995年,场部有图书阅览室2个,藏书3000多册;档案资料室1个,室藏1975~1993年度各种档案1200卷,资料130多册;文化室1个,70~80年代初,场有电影队,年放映160多场;有线广播站1处,1983年以来,电视机逐步普及各家诸户。
  【卫生】建场后成立卫生队,1984年改为“卫生所”,实行“三定一包一奖”(定人员、定设备、定报酬、全套承包,增盈奖励)制。医疗条件逐年改善,由初期的3间土平房、几件简陋设备,诊治一般性常见病,1995年医院占地1225平方米,房屋336平方米,病床6张,有X光机1台、A型超声波1台、显微镜1台、手术设备1套、血压器2台;医院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针灸等,除重大、疑难病外,一般常发疾病都能就地治疗。
  【基建、投资】1975~1995年,国家拨款202.64万元,银行贷款249.50万元(含拨改贷17万元),自筹资金1253.84万元,省拨“两西”资金1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费164.26万元,总额为1879.24万元。历年完成基建项目有:(一)水利:修支渠3条,长8.2公里;斗渠13条,长22.1公里;农渠69条,长49.5公里;毛渠444条,长273.8公里;各级渠道不同等级的启闭机、桥、涵、闸配备齐全,建筑物227座。(二)盐碱排水:为排除盐碱,改良土壤,开挖干排沟1条,长9.9公里;支排沟3条,长11.5公里;斗排沟14条,长26.1公里;农排沟73条,长59.8公里。1991年,采用地下暗管排碱,控制面积6000亩,全长30公里。(三)打机井26眼(其中自流井8眼)。(四)施用管灌节水新技术:地面铺设干管1条,长1380米,支管2400米。(五)开荒造田:1975~1995年共计开荒造田1.9万多亩,1991~1995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807.1万元。
  国营宝瓶河牧场
  (一)机构沿革 1952年,甘肃省军区七十二团在肃南托勒地区(今为青海省祁连县托勒牧场)建立“肃南托勒牧场”,后移交地方为玉门石油管理局副食生产基地,先后隶属酒泉、张掖、肃南等专、县食品公司。1957年,甘肃省畜牧厅投资7万元,购进部分牲畜,牧场收归省畜牧厅;1958年6月划分为“国营托勒第一羊场”和“国营托勒牛场”。不久,国营托勒牛场改名“国营肃南牛场”。1959年元月,经甘、青两省边界协议,将原青海管辖的皇城与肃南县管辖的托勒对换,肃南牛场遂迁往皇城。是年6月,当牛场搬迁行至宝瓶河和大河区,奉中央指令搬迁中止。1960年春季,中共肃南县委决定将羊、牛场合并,定名“国营宝瓶河牧场”。1961年,牧场移交省农垦局领导,更名“甘肃省国营宝瓶河牧场”;1964年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十一师,易名“农建十一师宝瓶河牧场”;后改为“农建十一师第二牧场”;1970年改名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九二〇部队牧场”(番号为“兰字920部队牧场”)。1974年,农垦系统复归地方,牧场由张掖地区农垦局接管,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地区国营宝瓶河牧场”。1981年,农垦体制变动,改属省农垦总公司。1984年改名“甘肃省国营宝瓶河牧场”。
  1953年建场初为营级建制,下设2个连队;1966年下属4个连队;1978年,省革委会定为县级建制。至1995年,场内除党委、团委外,行政机构设:办公室、计财科、审计科、供应科、保卫科、职工代表会委员会办公室,辖属一、二、三队和学校、医院。全场总人口504人,其中:干部54人,工人227人,家属223人。
  (二)自然条件 宝瓶河牧场位于东经99°56′~110°11′北纬38°12′~38°25′之间,祁连山中部主脉东北甘、青两省交界处,南、北、东三面为黑河环,绕,西与西北为青海省祁连县,西北面与肃南县康乐区和寺大隆林场接壤。东南至西北长约26公里,东西宽约7~12公里,总面积33.0493万亩,其中:耕地1500亩,草场18.2751万亩,天然林地6.4294万亩,居民点用地410亩,道路用地524亩,水域778亩,难利用地4.0970万亩,场外占地13.5823万亩。场部设在虎寺台河湾二级阶地上,距青海省祁连县城9公里。
  场区地处祁连山脑山褶皱带,地形陡峭,沟壑纵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带形,多为30。的高坡草地。平均海拔3100米,气候寒冷潮湿,春季多风雪,夏秋多阴雨,冬季少雪干冷。年平均气温0.8度,日均最高温度23℃(七月),日均最低温度一24℃(一月),年降水量350~550毫米,蒸发量1000~1500毫米。场区内除黑河沿岸背风向阳的小农业点外,大多无绝对无霜期,植物生长期80~120天左右。种植作物有小麦、蚕豆、豌豆、洋芋、青稞、油菜、燕麦和甜菜、萝卜、白菜等蔬菜。
  场区水源充沛,分布广泛,有大小河流7条,泉水4处,水质良好。土壤以灰棕沙壤土为主,次为流沙土;土层较厚,深达0.5~1米左右,利于灌木和牧草生长。植被类型有六:
  【高山灌丛草场】主要有黑刺、鬼见愁、锦鸡儿、珠芽蓼、苔草、金露梅等。分布于海拔3200~3800米区间,覆盖率85%,亩产草量约100~125公斤,占全场草原面积的29%。
  【高山草甸草场】主要为苔草、蒿草、旱熟禾、披碱草、珠芽蓼、金露梅、山枝柳、鬼见愁等。分布于海拔3000~3700米之间,覆盖率80%,亩产草量100公斤左右,占全场草原面积的8%。
  【山地草原草场】主要为西北针茅、赖草、芨芨草、苔草、甘蒙锦鸡儿和其他杂草等。分布于海拔2800~3200米之间,覆盖率70%,亩产草量75~100公斤左右,占全场草原面积的10%。
  【山地干旱灌丛草场】主要生长珍珠、禾草、碱菲、蒿草、灌木亚菊、荒漠锦鸡儿、合头草、灌木小甘菊、花针茅、芨芨草、瞿麦草等。分布于海拔2800~3500米之间,覆盖率50%~70%,亩产草量50~100公斤左右,占全场草原面积的48%。
  【山地草甸化草原草场】主要有西北针茅、苔草、星毛萎陵菜、大针茅、赖草、蒿草等。分布于海拔2750~3100米之间,覆盖率70%~80%,亩产草量100公斤左右,占全场草原面积的2%。
  【灌丛草场】主要植被有祁连圆柏、金露梅、苔草、杂草、藏沙棘、禾本科草、蒿草等。分布于海拔2700~3400米之间,覆盖率30%~60%,亩产草量25~30公斤,占全场草原面积的3%。
  全场草场8.6194万亩(夏秋场3.5153万亩,冬春场5.1041万亩),耕地1500亩,天然林地6.4294万亩;居民点用地410亩,道路用地524亩,水域面积778亩,难利用地(高山寒漠、冰川、岩石等)4.3782万亩,场外占地13.5823万亩。
  场区自然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草原为野生动物造就繁衍生息的天然环境。野生动物有青羊、獐子、豹子、狗熊、狼、山鸡等珍禽奇兽。矿藏有煤、锰、石棉等。
  (三)牧场经济 牧场经济以牧畜为主,农林为辅。牲畜主要以养羊、养牛为主体。
  1995年,绵羊存栏7618只,山羊430只,年产羔率79%;牛存栏1518头,年产犊250头。马存栏40匹(头)(包括骡、驴)。60年代开始饲养野生动物“祁连山马鹿”80年代存栏113头,年产鹿茸71.5公斤;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逐年减少,到1995年,存栏45头,产鹿茸26.5公斤。建场至90年代初,开垦耕地1500亩,后被场外占用440亩,无水弃耕100多亩,到1995年有耕地370亩,播种280亩,收粮12万公斤,亩产240公斤。主要作物是青稞、小麦、豌豆、油菜和大麦等。为解决职工食粮,1989年省农垦总公司在临泽农场划拨荒地5000亩,作为牧场粮食生产基地,90年代初开垦300亩,打机井2眼,开挖排碱渠3.1公里,修支渠0.7公里,斗渠1.2公里,农渠6.3公里。截至1995年,投资38万元,自筹10万元,垦荒1000亩。场办小型酒厂1处,职工7人,年酿青稞白酒1.8~3万公斤。在场部和民乐设立商店2处,职工15人,1995年销售收入21万元。1995年,全场工农业总产值10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8.4万元,占96.46%。在农业产值中,牧业产值76.4万元,占77.64%;种植业产值22万元,占22.36%。
  (四)文教卫生 1953~1963年,场部开办小学1处,连队开设“马背小学”2处(1人1马)。70年代军垦时期,由初级小学转为完全小学,1972年创办初级中学;1977年,基层连队原“马背小学”转为教学点。1981年以后,小学实行六年制,中学为三年制;场部中学在校学生200人左右,教师9人;1990年开始进行职工扫盲,参加100人,经2年教育,50人脱盲;参加初、高中文化教育的20余人,及格11人;参加大专自学考试2人。场设职工俱乐部和图书阅览室、档案室,1965年始架有线广播,1967年建立电影放映队。1988年,建成地面卫星接收差转台,使身居深山的职工、家属看上电视,1995年有电视机60余台。医疗卫生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1958年始配医护人员;军垦时期,场部创建卫生院,连队设立保健站,有医护人员7人。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