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代屯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19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历代屯垦
分类号: S28
页数: 5
页码: 794-798
摘要: 本章记述了远古时期至清代甘肃省张掖地区历代屯垦的发展情况,包括两〔汉〕屯田、〔五凉〕至唐朝屯田、〔西夏〕至明朝屯田、清朝至〔民国〕屯政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农垦经济 经济史 张掖地区

内容

一、两〔汉〕屯田
  早在〔秦〕〔汉〕以前,张掖乃至河西,是羌、月氏、乌孙和匈奴等少数民族游牧的天然场地。《汉书·匈奴传》载:“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击败匈奴休屠王,占领河西走廊,设郡置县。为加强边疆实力,防止匈奴族侵犯,汉王朝一是实行移民实边,垦殖屯田。《汉书·西域传》载:“骠骑将军击败匈奴右地..稍后发徙民实之”“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把中原许多贫民、商人、犯人迁到张掖。元狩四年,武帝向河套、河西地区移民70余万人。二是军队就地垦殖,实行兵农结合。军队选水草丰美地方“通沟渠、种五谷”,以农养军,以军护农,平时务农,战时作战。《史记·平准书》载:“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官田,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并在军屯配置“农都尉”“田卒”“河渠卒”等专习屯田。〔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田张掖,利用士兵劳作屯田种植,规模宏大,并在境内兴修千金渠、慕化渠、虎喇东西渠、站家渠等。
  随着徙民屯田实边,中原的农作物品种、农具、农业技术及生产经验,也随移民传入张掖;同时由西域传入蚕豆、黄瓜、胡萝卜、苜蓿、核桃等农作物。汉朝屯田经营,一是推广代田法,把土地开成深、宽各一尺的甽(畎),甽旁堆成高、宽各一尺的埂(垄),一亩地划成三甽三垄,作物种在甽内,抗风耐旱,翌年甽垄互换位置。二是应用耕牛铁犁,《汉书·昭帝纪》载:“徙民屯田,皆与犁牛。”三是屯田和兴修水利同时进行,《汉书·沟恤志》载:“用事者,争言水利。..引河得山谷以灌田。”窦融任张掖属国都尉,厉兵秣马,劝课农桑,“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西汉〕末,武威、张掖、酒泉、五原等九郡,人口达760多万,约占全国时有人口的12.8%。汉代军屯民垦,使境内由游牧区变成农业区,“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纵放,蓄积布野”“人民炽盛,谷稼殷积,军粮饶足”(《汉书·地理志》)。
  〔三国〕曹魏政权,徐邈任凉州刺史,“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
  二、〔五凉〕至唐朝屯田
  〔五凉〕时期河西进一步开发,尤以〔前凉〕卓著。《晋书·张轨传》载:“中州战乱,避难来者日月相继”,轨“辟土设郡,安置流民,徙石为田,运土殖谷”。轨孙张重华“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以恤贫穷”。时军屯基层组织称“幢”,民屯组织谓“里”。《晋书·沮渠蒙逊》载记:〔北凉〕沮渠蒙逊劝课农桑,“蠲省百徭、专攻南亩,明设科条、务尽地利”。〔后凉〕李暠政权实行“广田积谷,息兵按甲,务农养土”政策,兴修水利,敦劝稼穑,五谷丰登,百姓乐业。
  〔隋〕〔唐〕是张掖地区古代农垦开发的第二个盛世。〔隋〕大业五年(609年),炀帝在卫尉卿刘权陪同下西巡张掖,到达焉支山下,高昌王麴伯雅及伊吾吐屯设及西域27国使节前来朝贺。吐屯设献地数千里,〔隋〕设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由刘权镇守,“大开屯田,捍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道光《敦煌县志》卷五)。河西由是“勒百姓立堡,营田积谷。”张掖以堡、寨、营因名的村庄至今犹存,如三堡、甘浚堡、李寨、花寨、曹营、范家营等。
  〔唐〕高宗武后时期,陈子昂巡视河西后上疏:“..甘州地广粮多,左右受敌..屯田广远,仓蓄狼藉,一虏为盗,恐成大忧”(《陈伯玉文集》卷二《上西蕃边州安危事》)。《新唐书·食货志》:“唐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营田”,甘州、凉州是唐王朝控制河西,抵抗吐蕃入侵的粮食基地,陈子昂曾上书武则天说河西诸州“宜益屯兵,外得以防盗,内得以营农,取数年之收,可饱士百万,则天兵所临,何求不得哉”。《新唐书·陈子昂传》载:“甘州所积四十万斛..屯田广夷,仓廪半衍,瓜肃以西,皆仰其餫,一旬不往,士已枵饥,是河西之命系于甘州矣。”甘州地土广阔,绿洲肥美,“水泉良沃,不待天时,岁取二十万斛”“田因水利,种无不收。”但是,甘州“人力寡乏,未尽垦发”。陈子昂建议:“今若加兵,务穷地利,岁三十万,不为难得,国家若以此计为便,遂即行文,臣以河西不出数年之间,百万之兵食无足而致。”这条建议被武后采纳,自垂拱以后,以军垦为主的屯田遂在河西蓬勃兴起。《新唐书·地理志》载:“甘州、肃州之间设建康军,常备兵五千三百人,实行屯田”。天宝初年,甘州农户超过六千二百户。《旧唐书·郭元振传》载:“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尽其水陆之利..”。此后历任节度使都不遗余力地推行屯田。《唐六典》卷七《屯田郎中》载:“凡天下诸军管屯总九百九十有二,”其中河西道有军屯154屯,内含甘州19屯,建康15屯,大斗16屯,今张掖境内共40屯。唐朝置屯以“营”命名,如今山丹的马营、范家营,民乐的曹营、韩营、双营、全家营,临泽的倪家营等。据甘肃学者慕少堂考证,唐朝区内修筑了盈科渠、大满渠、小满渠、大官渠、永利渠、加官渠等,呈现“牛羊遍野,路不拾遗”,“仓库盈满,器械精劲”景象,河西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三、〔西夏〕至明朝屯田
  〔西夏〕时期,张掖是西夏王朝十二个军司之一,是〔西夏〕的重要战略后方,在此设镇夷郡、宣化府,重视土地开发,大力徙民屯田。《西夏书事》称:“得西凉州则灵州之根固,况其府库积聚,足以给军需、调民食,真天府之国也”。
  元朝实行军户屯田制,军屯民屯并举,以军屯为主,民屯为辅。军屯有汉军、新附军、蒙古军等,以戍边士兵为劳力;民屯以移民和当地人为主。〔元〕世祖时,“遂开甘、凉、肃、沙等州之土若干,于是民之归者户四、五万,悉授田种、颁农具,并设立屯田长官”(《中国农垦史》)。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立河西屯田,给农具,遣官颁文,调归附军于甘州屯田。至元十七年(1280年)冬,元王朝“以汉军屯田沙、甘”。十七年畏吾户居河西界者令其屯田。十八年正月,调四川蒙古汉军万余人来甘州黑山、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地屯田,共2290户,占田11.67万亩,年得谷1万余石。六月,以太原新附军5000屯田甘州。除军屯之外,民屯也有一定规模。〔元〕初因肃州路时有兵事骚扰,甘州便成为耕植的重要地区。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九月,元王朝为了扩大甘州的屯垦,将沙州、瓜州地区的人民迁移到甘州从事屯垦。对于民屯,王朝常贷以耕牛、种子、农具,予以扶持与鼓励。如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给瓜、沙之民徙甘州屯田者,牛价钞二千六百锭”(《元史》卷十八)。元朝土地开发,一是屯田,“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二是由国家统一经营,统一布局、实施。元朝农垦使张掖呈现“岁岁丰稔,以为乐土”的景况。
  明朝创立卫所屯田制,以屯养军,以军隶卫。卫下设堡,堡下置寨。堡寨联为一体,平时耕种,战时据守自卫。推行“耕战一体”,以战促耕,以战保耕的经营方式。堡寨除驻军屯田外,还有民屯。〔明〕洪武二年(1369年),甘州增设五卫,即甘州左卫、右卫、中卫、前卫、后卫以及山丹卫、高台千户所。河西各卫屯田由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总其成,其具体事宜则由卫所负责管理。军屯的基层单位是“屯”,一屯一般为“屯田百户所”。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建言:“甘州五卫军士分耕塞上,一伍之中,有远至二百里者,军不成伍,将吏不能朝夕督视,以致军士怠惰,所获不足自食”,而改为“一百户为一屯”(《明太祖实录》卷236)。明王朝为了全面实施屯田管理,强化基层建制,永乐十二年(1414年)规定:在5~7屯或4~5屯内选择近而便利者筑一大堡,其城堡高七、八尺或一、二丈不等,四面开八门以供人出入,旁近军屯的辎重粮草皆集中于此堡之内。城堡大者设有守备、操守、防守等官,城堡小者则只设防御掌堡官,或总旗(如民乐县的刘总旗等)。凡“农务已毕,或有警收敛,则皆归墩堡之内”(《五凉全志》卷一)。隆庆元年(1567年),屯寨屯堡编制保甲,“于十一家中选甲长一人,管辖十家;又于五甲选保长一人,保副一人,管辖五十五家,查稽奸宄,预防番虏,弭盗安民,绥辑边陲。”“每家二丁出一丁,各备刀矛,农闲操练,遇警据堡寨固守,互通声息,守望相助,人自为兵,家自为战,保境安民,巩固边防”。
  明朝注重移民实边。洪武初,从北平、山西、山东等地移徙数10万居民来甘肃河西、宁夏垦荒屯田。永乐、万历年间,因京畿连年荒歉,曾移民至甘、凉二州屯田就食。实行“属兵于农”的屯田制度。守卫所的兵士,携带家属,利用河西丰富的水源,开辟田园。洪武七年(1374年)朝廷曾遣将安抚劝谕各屯,屯军三分守城,七分耕作,每人授田50亩,拨给耕牛、籽种,授以种植之法,恢复租粮和赋税,屯田每亩租税1斗。英宗三年(1438年),户部侍郎罗汝敬巡视甘州屯田时始定田额,甘州五卫中:左卫屯科科田1930顷3分6厘,右卫1939顷9分4厘,中卫1593顷98亩6分6厘,前卫1230顷34亩,后卫1483顷57亩,五卫共计8176.94顷,折合81.77万亩。明朝坚持“欲兴屯田,必开水利”之策。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年)甘、凉十一卫屯军7万余人。嘉靖年间,挑选头等精壮屯丁2万5千多名分驻甘州各堡屯垦,每大堡设屯长1人、屯副1人,小堡设屯长1人。平时,冬操夏耕,有事则战,无事则耕。并将屯边抛荒地予民开垦,永不起科,把屯田作为基本国策,制定很多优惠政策开发河西。《甘州府志》卷十三杨博在《查处屯田计安地方疏》中说:“河西事体重且大者,莫过于屯田一事。遂即案行守、巡、兵、备四道,各将境内荒芜田地,通行查出,或上下水利不通,应该挑浚;或人力牛种不敷,应该处给;或从来抛荒未种,应该开垦。”杨博于左卫之募化、梨园,右卫之小满、龙渠、东泉、红沙、仁寿,中卫之鸣沙、河西,山丹卫之树沟、白石崖等处悉力经营,兴修大小渠道110多条,其中新开渠道50多条,时有灌溉面积11749顷,有水则有绿,有水则有粮,遂有“金张掖”之称。孝宗弘治年间,朝廷不惜巨资补充甘州等卫所耕牛、种子和农具之不足。为最大限度地开发荒地,还规定“河西南北山之地,听其尽力开垦,永不起科”。嘉靖八年(1527年)规定:“愿垦田者,分拨永昌、古浪、甘、肃、山丹等卫所荒田尤多去处,查给牛种犁铧,给与本色行粮,即委领班官统率团种。领班官能垦田者,照前例奖励擢用”(《明会典》卷二〇二《开垦》)。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规定凡“抛荒地土,不拘将帅军民,开垦成业,即为已产,永不起科。其旧曾起科,积荒年之者,仍要用力开垦成业,应纳子粒,一体蠲免”(《明会典》卷二〇二《开垦》)。在上述政策的激励下,“甘州左等各卫所余卫、张锐等数百名自愿承种荒地二百余顷,每地一亩,当年即纳粮一升,草三分。征科从减,则人情乐趋”(《明经世文编》卷三六〇,庞尚鹏《清理甘肃屯田疏》)。由于明朝军屯民屯大规模发展,〔明〕末已呈军民杂处状态,大片荒地已经开垦,土地开发连片,成为唐朝以来又一个屯田垦殖盛世。
  四、清朝至〔民国〕屯政
  清朝初年,实施屯垦奖励政策,大力加强屯区建设。此时境内的屯区主要有:三清湾、柔远堡、九坝、平川堡四处。(一)三清湾屯田:在高台县城东南15里处,雍正十一年(1733年)垦辟,由原任南宁知府慕国琠负责,通判廖英专司水利,有地162.32顷。灌渠从张掖县鸭子渠引水,全长90里,渠分五个字号,每号灌地2~4千余亩。开垦当年下糜、粟种1.445石,收获后除去籽种,官民各分得4484石;翌年下种小麦、青棵、豆子、糜、粟共2710石,除去种子,官民各分得3214石。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种麦、稞、糜、粟共973石,除去种子,官民各分得2462石。乾隆元年以后,下种量更大,收获也相应增加。(二)柔远堡屯田:在高台县城西南10公里处,雍正十一年开垦。先后经理人员有驿丞李洪绥、州同荆有庆、县丞王敷等。乾隆时由高台县主簿管理,有地51.08顷,灌渠长79里,内分四号,每号灌地1000多亩。雍正十三年,下种小麦、青稞、糜、粟共376石,收获后除去籽种,官民各分得578石。乾隆元年以后下种量更大。(三)九坝屯田:在高台县城西北20里处古城外,雍正十一年(1733年)开垦,有地12.16顷,灌渠长9里。当年下种糜、粟80石,收获后除去籽种,官民各分得95石。翌年种麦、糜、粟109石,收获后除种子外,官民各分得90石。后因土地碱、沙太重,不宜耕种,奉文停种。(四)平川堡屯田:在张掖县城北80里处,雍正十一年开垦,有地21.69顷。灌渠主要由接修现成各渠坝而成,新开渠只有9里。初由张掖县令李廷桂经理,后交由主簿黄汉文、驿丞李洪绥主管;乾隆时,由高台县主簿管理。开垦当年下种糜、粟、豆58石,收获后除种子外,官民各分得501石。翌年种麦、稞、豆、粟共145石,收获后除去种子,官民各分得787石。雍正十三年下种麦、豆、糜、粟119石,收获后除去籽种,官民各分得912石。平川堡屯田地质肥沃,产量高达下种量的十几倍,乃至接近二十倍,开垦费用又少,因此官民都从屯田中得到很大的收益。
  雍正三年(1725年),河西废除卫所屯田制,改立县制。屯田时期所开发的土地,经过长时间的朝代更迭和军民迁徙都转入当地土户,而当地土户基本是历代屯军屯民的后裔,军屯与民屯遂无区别,所有耕地一律按等起科,由县实行行政管理。县管后,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监督制度,“奉敕交部议准,”高台设主簿一员,管三清湾、柔远、平川屯务。毛目城设县丞一员,管毛目、双树墩屯务。垦务在历代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甘州府志》卷十四《开垦屯田记》载:“雍正十年,特饬甘肃诸大臣酌议发帑于嘉峪关口内外柳林湖、毛目城、三清湾、柔远堡、双树墩、平川堡等处,相度土宜,开垦试种,穿渠通流,以资灌溉。凡所以经水之利,顺土之宜,莫不周详备至。”三清湾屯田开垦的结果是“地、渠告竣,计垦成熟田约二万余亩,合柳林湖等处新垦屯田,约计二十万亩。自此原隰泉流,既平既清,屯户享乐利之休,军需无转运之苦,万世永赖”。
  清朝在甘、凉、肃州大规模开办屯田,兴修水利,开荒36万亩。实行雇民耕种、佃民耕种、兵丁营田、安置移民屯田等形式,时有民户280470户,有屯户539070户。在区内时修了三清渠、柔远渠、暖泉渠、小坝渠、镇江渠、新鲁渠、石灰关渠、水关河渠、黑新开渠、永安渠、元丰渠、有本渠、更名东西渠等,大小渠道170多条,灌溉面积1.4万顷,成为张掖历代土地开发的鼎盛时期。
  张掖先民不仅为本地屯田做出贡献,清朝还由朝廷分期调拨大批农民到新疆迪化直隶州(今乌鲁木齐,当时属甘肃管)屯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派拨甘州农民200户,男女大小777人赴乌鲁木齐等处屯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十月,派拨张掖县农民350户,男女大小1387人赴乌鲁木齐等处屯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派拨张掖县农民300户,男女大小1173人赴木垒、奇台、西吉尔玛泰等地屯田。
  〔民国〕时期,把甘肃农垦重点放在河西。〔民国〕31年(1942年)6月,农林部在河西各县设置“屯垦实验管理局”,〔民国〕34年(1945年)改为“县垦区管理局”翌年更名为“县垦务处”。各县垦务处编制7人,其中处长1人,处员3人,会计1人,,工友2人,统一管理全县垦务。此期,虽有垦务机构,名为加强垦务,而实际是军阀官僚为了掠夺民财,大开烟禁,苛捐杂税日益加重,种烟一亩,勒交银币6元5角以上,仅张掖县年交烟款19万5千元以上,再加〔民国〕18年前后连年灾荒,物价飞涨,地主剥削,农民典田卖地,造成土地大量荒芜。国民政府还以“改屯田为民田”为由,勒索农民巨额屯田价款,仅张掖一县就攫取银币27.47万元,民乐8.3万元,形成地主种地,农民出钱的状况。加之祁连山林木横遭滥伐,水源减少,水利失修,导致大片耕地荒芜。据国民政府农村部垦务局调查,〔民国〕36年仅民乐县荒芜的熟地就达4.07万亩。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