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农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195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农垦
分类号: S28
页数: 27
页码: 794-820
摘要: 本章记述了远古时期至公元1995年甘肃省张掖地区农垦的发展史,包括历代屯垦、当代农垦、国营农牧场、张掖农垦公司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农垦经济 经济史 张掖地区

内容

第一节 历代屯垦
  一、两〔汉〕屯田
  早在〔秦〕〔汉〕以前,张掖乃至河西,是羌、月氏、乌孙和匈奴等少数民族游牧的天然场地。《汉书·匈奴传》载:“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击败匈奴休屠王,占领河西走廊,设郡置县。为加强边疆实力,防止匈奴族侵犯,汉王朝一是实行移民实边,垦殖屯田。《汉书·西域传》载:“骠骑将军击败匈奴右地..稍后发徙民实之”“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把中原许多贫民、商人、犯人迁到张掖。元狩四年,武帝向河套、河西地区移民70余万人。二是军队就地垦殖,实行兵农结合。军队选水草丰美地方“通沟渠、种五谷”,以农养军,以军护农,平时务农,战时作战。《史记·平准书》载:“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官田,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并在军屯配置“农都尉”“田卒”“河渠卒”等专习屯田。〔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田张掖,利用士兵劳作屯田种植,规模宏大,并在境内兴修千金渠、慕化渠、虎喇东西渠、站家渠等。
  随着徙民屯田实边,中原的农作物品种、农具、农业技术及生产经验,也随移民传入张掖;同时由西域传入蚕豆、黄瓜、胡萝卜、苜蓿、核桃等农作物。汉朝屯田经营,一是推广代田法,把土地开成深、宽各一尺的甽(畎),甽旁堆成高、宽各一尺的埂(垄),一亩地划成三甽三垄,作物种在甽内,抗风耐旱,翌年甽垄互换位置。二是应用耕牛铁犁,《汉书·昭帝纪》载:“徙民屯田,皆与犁牛。”三是屯田和兴修水利同时进行,《汉书·沟恤志》载:“用事者,争言水利。..引河得山谷以灌田。”窦融任张掖属国都尉,厉兵秣马,劝课农桑,“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西汉〕末,武威、张掖、酒泉、五原等九郡,人口达760多万,约占全国时有人口的12.8%。汉代军屯民垦,使境内由游牧区变成农业区,“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纵放,蓄积布野”“人民炽盛,谷稼殷积,军粮饶足”(《汉书·地理志》)。
  〔三国〕曹魏政权,徐邈任凉州刺史,“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
  二、〔五凉〕至唐朝屯田
  〔五凉〕时期河西进一步开发,尤以〔前凉〕卓著。《晋书·张轨传》载:“中州战乱,避难来者日月相继”,轨“辟土设郡,安置流民,徙石为田,运土殖谷”。轨孙张重华“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以恤贫穷”。时军屯基层组织称“幢”,民屯组织谓“里”。《晋书·沮渠蒙逊》载记:〔北凉〕沮渠蒙逊劝课农桑,“蠲省百徭、专攻南亩,明设科条、务尽地利”。〔后凉〕李暠政权实行“广田积谷,息兵按甲,务农养土”政策,兴修水利,敦劝稼穑,五谷丰登,百姓乐业。
  〔隋〕〔唐〕是张掖地区古代农垦开发的第二个盛世。〔隋〕大业五年(609年),炀帝在卫尉卿刘权陪同下西巡张掖,到达焉支山下,高昌王麴伯雅及伊吾吐屯设及西域27国使节前来朝贺。吐屯设献地数千里,〔隋〕设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由刘权镇守,“大开屯田,捍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道光《敦煌县志》卷五)。河西由是“勒百姓立堡,营田积谷。”张掖以堡、寨、营因名的村庄至今犹存,如三堡、甘浚堡、李寨、花寨、曹营、范家营等。
  〔唐〕高宗武后时期,陈子昂巡视河西后上疏:“..甘州地广粮多,左右受敌..屯田广远,仓蓄狼藉,一虏为盗,恐成大忧”(《陈伯玉文集》卷二《上西蕃边州安危事》)。《新唐书·食货志》:“唐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营田”,甘州、凉州是唐王朝控制河西,抵抗吐蕃入侵的粮食基地,陈子昂曾上书武则天说河西诸州“宜益屯兵,外得以防盗,内得以营农,取数年之收,可饱士百万,则天兵所临,何求不得哉”。《新唐书·陈子昂传》载:“甘州所积四十万斛..屯田广夷,仓廪半衍,瓜肃以西,皆仰其餫,一旬不往,士已枵饥,是河西之命系于甘州矣。”甘州地土广阔,绿洲肥美,“水泉良沃,不待天时,岁取二十万斛”“田因水利,种无不收。”但是,甘州“人力寡乏,未尽垦发”。陈子昂建议:“今若加兵,务穷地利,岁三十万,不为难得,国家若以此计为便,遂即行文,臣以河西不出数年之间,百万之兵食无足而致。”这条建议被武后采纳,自垂拱以后,以军垦为主的屯田遂在河西蓬勃兴起。《新唐书·地理志》载:“甘州、肃州之间设建康军,常备兵五千三百人,实行屯田”。天宝初年,甘州农户超过六千二百户。《旧唐书·郭元振传》载:“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尽其水陆之利..”。此后历任节度使都不遗余力地推行屯田。《唐六典》卷七《屯田郎中》载:“凡天下诸军管屯总九百九十有二,”其中河西道有军屯154屯,内含甘州19屯,建康15屯,大斗16屯,今张掖境内共40屯。唐朝置屯以“营”命名,如今山丹的马营、范家营,民乐的曹营、韩营、双营、全家营,临泽的倪家营等。据甘肃学者慕少堂考证,唐朝区内修筑了盈科渠、大满渠、小满渠、大官渠、永利渠、加官渠等,呈现“牛羊遍野,路不拾遗”,“仓库盈满,器械精劲”景象,河西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三、〔西夏〕至明朝屯田
  〔西夏〕时期,张掖是西夏王朝十二个军司之一,是〔西夏〕的重要战略后方,在此设镇夷郡、宣化府,重视土地开发,大力徙民屯田。《西夏书事》称:“得西凉州则灵州之根固,况其府库积聚,足以给军需、调民食,真天府之国也”。
  元朝实行军户屯田制,军屯民屯并举,以军屯为主,民屯为辅。军屯有汉军、新附军、蒙古军等,以戍边士兵为劳力;民屯以移民和当地人为主。〔元〕世祖时,“遂开甘、凉、肃、沙等州之土若干,于是民之归者户四、五万,悉授田种、颁农具,并设立屯田长官”(《中国农垦史》)。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立河西屯田,给农具,遣官颁文,调归附军于甘州屯田。至元十七年(1280年)冬,元王朝“以汉军屯田沙、甘”。十七年畏吾户居河西界者令其屯田。十八年正月,调四川蒙古汉军万余人来甘州黑山、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地屯田,共2290户,占田11.67万亩,年得谷1万余石。六月,以太原新附军5000屯田甘州。除军屯之外,民屯也有一定规模。〔元〕初因肃州路时有兵事骚扰,甘州便成为耕植的重要地区。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九月,元王朝为了扩大甘州的屯垦,将沙州、瓜州地区的人民迁移到甘州从事屯垦。对于民屯,王朝常贷以耕牛、种子、农具,予以扶持与鼓励。如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给瓜、沙之民徙甘州屯田者,牛价钞二千六百锭”(《元史》卷十八)。元朝土地开发,一是屯田,“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二是由国家统一经营,统一布局、实施。元朝农垦使张掖呈现“岁岁丰稔,以为乐土”的景况。
  明朝创立卫所屯田制,以屯养军,以军隶卫。卫下设堡,堡下置寨。堡寨联为一体,平时耕种,战时据守自卫。推行“耕战一体”,以战促耕,以战保耕的经营方式。堡寨除驻军屯田外,还有民屯。〔明〕洪武二年(1369年),甘州增设五卫,即甘州左卫、右卫、中卫、前卫、后卫以及山丹卫、高台千户所。河西各卫屯田由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总其成,其具体事宜则由卫所负责管理。军屯的基层单位是“屯”,一屯一般为“屯田百户所”。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建言:“甘州五卫军士分耕塞上,一伍之中,有远至二百里者,军不成伍,将吏不能朝夕督视,以致军士怠惰,所获不足自食”,而改为“一百户为一屯”(《明太祖实录》卷236)。明王朝为了全面实施屯田管理,强化基层建制,永乐十二年(1414年)规定:在5~7屯或4~5屯内选择近而便利者筑一大堡,其城堡高七、八尺或一、二丈不等,四面开八门以供人出入,旁近军屯的辎重粮草皆集中于此堡之内。城堡大者设有守备、操守、防守等官,城堡小者则只设防御掌堡官,或总旗(如民乐县的刘总旗等)。凡“农务已毕,或有警收敛,则皆归墩堡之内”(《五凉全志》卷一)。隆庆元年(1567年),屯寨屯堡编制保甲,“于十一家中选甲长一人,管辖十家;又于五甲选保长一人,保副一人,管辖五十五家,查稽奸宄,预防番虏,弭盗安民,绥辑边陲。”“每家二丁出一丁,各备刀矛,农闲操练,遇警据堡寨固守,互通声息,守望相助,人自为兵,家自为战,保境安民,巩固边防”。
  明朝注重移民实边。洪武初,从北平、山西、山东等地移徙数10万居民来甘肃河西、宁夏垦荒屯田。永乐、万历年间,因京畿连年荒歉,曾移民至甘、凉二州屯田就食。实行“属兵于农”的屯田制度。守卫所的兵士,携带家属,利用河西丰富的水源,开辟田园。洪武七年(1374年)朝廷曾遣将安抚劝谕各屯,屯军三分守城,七分耕作,每人授田50亩,拨给耕牛、籽种,授以种植之法,恢复租粮和赋税,屯田每亩租税1斗。英宗三年(1438年),户部侍郎罗汝敬巡视甘州屯田时始定田额,甘州五卫中:左卫屯科科田1930顷3分6厘,右卫1939顷9分4厘,中卫1593顷98亩6分6厘,前卫1230顷34亩,后卫1483顷57亩,五卫共计8176.94顷,折合81.77万亩。明朝坚持“欲兴屯田,必开水利”之策。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年)甘、凉十一卫屯军7万余人。嘉靖年间,挑选头等精壮屯丁2万5千多名分驻甘州各堡屯垦,每大堡设屯长1人、屯副1人,小堡设屯长1人。平时,冬操夏耕,有事则战,无事则耕。并将屯边抛荒地予民开垦,永不起科,把屯田作为基本国策,制定很多优惠政策开发河西。《甘州府志》卷十三杨博在《查处屯田计安地方疏》中说:“河西事体重且大者,莫过于屯田一事。遂即案行守、巡、兵、备四道,各将境内荒芜田地,通行查出,或上下水利不通,应该挑浚;或人力牛种不敷,应该处给;或从来抛荒未种,应该开垦。”杨博于左卫之募化、梨园,右卫之小满、龙渠、东泉、红沙、仁寿,中卫之鸣沙、河西,山丹卫之树沟、白石崖等处悉力经营,兴修大小渠道110多条,其中新开渠道50多条,时有灌溉面积11749顷,有水则有绿,有水则有粮,遂有“金张掖”之称。孝宗弘治年间,朝廷不惜巨资补充甘州等卫所耕牛、种子和农具之不足。为最大限度地开发荒地,还规定“河西南北山之地,听其尽力开垦,永不起科”。嘉靖八年(1527年)规定:“愿垦田者,分拨永昌、古浪、甘、肃、山丹等卫所荒田尤多去处,查给牛种犁铧,给与本色行粮,即委领班官统率团种。领班官能垦田者,照前例奖励擢用”(《明会典》卷二〇二《开垦》)。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规定凡“抛荒地土,不拘将帅军民,开垦成业,即为已产,永不起科。其旧曾起科,积荒年之者,仍要用力开垦成业,应纳子粒,一体蠲免”(《明会典》卷二〇二《开垦》)。在上述政策的激励下,“甘州左等各卫所余卫、张锐等数百名自愿承种荒地二百余顷,每地一亩,当年即纳粮一升,草三分。征科从减,则人情乐趋”(《明经世文编》卷三六〇,庞尚鹏《清理甘肃屯田疏》)。由于明朝军屯民屯大规模发展,〔明〕末已呈军民杂处状态,大片荒地已经开垦,土地开发连片,成为唐朝以来又一个屯田垦殖盛世。
  四、清朝至〔民国〕屯政
  清朝初年,实施屯垦奖励政策,大力加强屯区建设。此时境内的屯区主要有:三清湾、柔远堡、九坝、平川堡四处。(一)三清湾屯田:在高台县城东南15里处,雍正十一年(1733年)垦辟,由原任南宁知府慕国琠负责,通判廖英专司水利,有地162.32顷。灌渠从张掖县鸭子渠引水,全长90里,渠分五个字号,每号灌地2~4千余亩。开垦当年下糜、粟种1.445石,收获后除去籽种,官民各分得4484石;翌年下种小麦、青棵、豆子、糜、粟共2710石,除去种子,官民各分得3214石。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种麦、稞、糜、粟共973石,除去种子,官民各分得2462石。乾隆元年以后,下种量更大,收获也相应增加。(二)柔远堡屯田:在高台县城西南10公里处,雍正十一年开垦。先后经理人员有驿丞李洪绥、州同荆有庆、县丞王敷等。乾隆时由高台县主簿管理,有地51.08顷,灌渠长79里,内分四号,每号灌地1000多亩。雍正十三年,下种小麦、青稞、糜、粟共376石,收获后除去籽种,官民各分得578石。乾隆元年以后下种量更大。(三)九坝屯田:在高台县城西北20里处古城外,雍正十一年(1733年)开垦,有地12.16顷,灌渠长9里。当年下种糜、粟80石,收获后除去籽种,官民各分得95石。翌年种麦、糜、粟109石,收获后除种子外,官民各分得90石。后因土地碱、沙太重,不宜耕种,奉文停种。(四)平川堡屯田:在张掖县城北80里处,雍正十一年开垦,有地21.69顷。灌渠主要由接修现成各渠坝而成,新开渠只有9里。初由张掖县令李廷桂经理,后交由主簿黄汉文、驿丞李洪绥主管;乾隆时,由高台县主簿管理。开垦当年下种糜、粟、豆58石,收获后除种子外,官民各分得501石。翌年种麦、稞、豆、粟共145石,收获后除去种子,官民各分得787石。雍正十三年下种麦、豆、糜、粟119石,收获后除去籽种,官民各分得912石。平川堡屯田地质肥沃,产量高达下种量的十几倍,乃至接近二十倍,开垦费用又少,因此官民都从屯田中得到很大的收益。
  雍正三年(1725年),河西废除卫所屯田制,改立县制。屯田时期所开发的土地,经过长时间的朝代更迭和军民迁徙都转入当地土户,而当地土户基本是历代屯军屯民的后裔,军屯与民屯遂无区别,所有耕地一律按等起科,由县实行行政管理。县管后,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监督制度,“奉敕交部议准,”高台设主簿一员,管三清湾、柔远、平川屯务。毛目城设县丞一员,管毛目、双树墩屯务。垦务在历代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甘州府志》卷十四《开垦屯田记》载:“雍正十年,特饬甘肃诸大臣酌议发帑于嘉峪关口内外柳林湖、毛目城、三清湾、柔远堡、双树墩、平川堡等处,相度土宜,开垦试种,穿渠通流,以资灌溉。凡所以经水之利,顺土之宜,莫不周详备至。”三清湾屯田开垦的结果是“地、渠告竣,计垦成熟田约二万余亩,合柳林湖等处新垦屯田,约计二十万亩。自此原隰泉流,既平既清,屯户享乐利之休,军需无转运之苦,万世永赖”。
  清朝在甘、凉、肃州大规模开办屯田,兴修水利,开荒36万亩。实行雇民耕种、佃民耕种、兵丁营田、安置移民屯田等形式,时有民户280470户,有屯户539070户。在区内时修了三清渠、柔远渠、暖泉渠、小坝渠、镇江渠、新鲁渠、石灰关渠、水关河渠、黑新开渠、永安渠、元丰渠、有本渠、更名东西渠等,大小渠道170多条,灌溉面积1.4万顷,成为张掖历代土地开发的鼎盛时期。
  张掖先民不仅为本地屯田做出贡献,清朝还由朝廷分期调拨大批农民到新疆迪化直隶州(今乌鲁木齐,当时属甘肃管)屯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派拨甘州农民200户,男女大小777人赴乌鲁木齐等处屯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十月,派拨张掖县农民350户,男女大小1387人赴乌鲁木齐等处屯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派拨张掖县农民300户,男女大小1173人赴木垒、奇台、西吉尔玛泰等地屯田。
  〔民国〕时期,把甘肃农垦重点放在河西。〔民国〕31年(1942年)6月,农林部在河西各县设置“屯垦实验管理局”,〔民国〕34年(1945年)改为“县垦区管理局”翌年更名为“县垦务处”。各县垦务处编制7人,其中处长1人,处员3人,会计1人,,工友2人,统一管理全县垦务。此期,虽有垦务机构,名为加强垦务,而实际是军阀官僚为了掠夺民财,大开烟禁,苛捐杂税日益加重,种烟一亩,勒交银币6元5角以上,仅张掖县年交烟款19万5千元以上,再加〔民国〕18年前后连年灾荒,物价飞涨,地主剥削,农民典田卖地,造成土地大量荒芜。国民政府还以“改屯田为民田”为由,勒索农民巨额屯田价款,仅张掖一县就攫取银币27.47万元,民乐8.3万元,形成地主种地,农民出钱的状况。加之祁连山林木横遭滥伐,水源减少,水利失修,导致大片耕地荒芜。据国民政府农村部垦务局调查,〔民国〕36年仅民乐县荒芜的熟地就达4.07万亩。
  第二节 当代农垦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垦事业。在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区农垦事业按照国家整体部署,开始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为开发农业经济的一支特殊生产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对促进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农场兴起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先后公布《国营机械农场建场程序暂行办法》《国营农场组织规程》和《国营机械农场农业经营规章》,山丹、张掖开始筹建农场。山丹县在城北率先建起“山丹农场”,首任场长王朝士,从附近农村招收职工30人;农场占地4611亩,其中三分之一是当地调剂的熟地,其余是开垦的生荒地;生产设施除旧式犁、耙、车等小型农具外,山丹培黎学校赠送中、小型拖拉机3台,开始实施半机械化生产。继山丹农场之后,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三军在张掖县小满乡16261亩的荒滩上,开荒造田6633亩,建立张掖马拉机农场。时有职工141人,场长由现役军人担任,干部多为转业军人;主要生产工具为畜力带动的半机械化器械,如八时步犁、十时步犁、双轮双铧犁、双轮一铧犁、摇臂收割机、15行播种机、圆盘耙、胶轮大车等;主要种植谷物和果树。1954年农场移交甘肃省农林厅管理,1962年改为“九公里园艺场”,1964年交地区管理;1968年归属省农业科学院领导,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试验场”。
  1954年,为了贯彻农业部关于国营农场要向农民示范先进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引导农民走农业机械化和生产集体化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的指示,省农林厅决定在张掖县建立机械化农场。是年10月,由省农林厅勘测设计队队长李炳乾带领农业、园艺、林业、畜牧、基建等专业技术人员对老寺庙、太平堡、秺侯堡、碱滩堡和毛吴家滩五片荒滩作了勘查。五滩总面积130425亩。1955年2月,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国营张掖机械农场筹建处”;6月完成《张掖机械农场设计任务书》,正式建场,场址太平堡,1956年迁驻老寺庙。场务干部、机务人员除省上调进和从张掖马拉机农场调入外,主要来自于:从建场勘测设计队调入20多人;由张掖县民政局介绍农业社社员30多人;由宁夏农一师调入转业军人205人。机械设备以马拉农具居多,农机有苏制54马力纳齐链轨煤油拖拉机2台,美制10马力卡斯咸路轮胎小拖拉机1台,东德制依发牌3.5吨柴油汽车1辆。建场后,贯彻“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和边扩大”方针,第一年开荒2795亩,平地9888亩,种植粮食2092亩,总产17万公斤,盈利0.66万元。1953年省公安厅创建高台碱泉子农场,占地2.6万亩,垦殖6000亩;1956年3月,甘肃省公安厅在临泽县新华镇建立“甘肃省地方国营新华镇农场”,两场系犯人劳动改造场所,直属省公安厅劳改局管理。
  二、农牧场大跃进
  1958~1960年,在全国农业生产“大跃进”和垦荒事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张掖专区掀起建场高潮,除原有5个农场外,1958年新建农场13个,牧场3个。
  (一)新建农场
  1.余走农场 场址山丹县余定滩。占地4.7万亩。1958年2月,省农林厅农垦局成立的直属下放干部农场;是年3月18日中共张掖地委根据省农林厅“新建国营农场由县主办,省、地、州协助”的指示,由省属改为县属国营农场。
  2.山羊堡农场 场址山丹县山羊堡。占地7万亩,可耕地1.54万亩。1958年2月为省农林厅农垦局成立的直属下放干部农场;是年3月18日,张掖地委决定改为县属国营农场。
  3.四坝农场 场址山丹县四坝滩。占地14.5万亩。1952年,山丹县在此建立园艺场;1958年1月,经省农林厅批准,扩建为县属国营四坝农场。
  4.红寺湖农场 场址山丹县红寺湖。占地3.5万亩,1957年山丹县在此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2月,张掖地委为建设河西粮棉基地,将该社改建为县属国营红寺湖农场。
  (二)建立祁连山旱地农场 1958年为了因地制宜发展农垦,张掖地委根据祁连山北麓广袤的宜垦条件,决定新建14处山旱地农场。其中在今张掖地区境内有6处,即:1.山丹县黄草滩农场,场址黄草滩,1958年2月建场,占地7.6万亩。2.民乐县祁连农场,场址永固乡的边庄,1958年2月建场,占地4.9万亩。3.民乐县南固农场,场址南古乡,1960年1月建场,占地2.8万亩。4.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农场,场址皇城滩,1961年1月建场,占地10万亩。5.肃南县南城子农场,场址肃南县大泉沟乡的东城子、南城子,1960年8月建场,占地3.4万亩。6.肃南县大河农场,场址大河区,1959年2月建场,占地4.6万亩。
  (三)劳改、畜牧系统移交的农牧场 1959年国营农场的发展尚不能满足农垦“大跃进”的需要,甘肃省人民委员会于1960年1月13日批准将省公安厅管理的劳改农场和省畜牧厅所属国营牧场全部移交省农垦系统。其中移交张掖专区管理的劳改农场有:1.高台农场,1953年建场,场址高台县碱泉子,占地2.6万亩;2.新华镇农场,场址临泽县新华镇,1956年3月建场,占地8.74万亩。移交张掖专区的牧场有4个:1.山丹牧场,1957年3月,山丹马场移交地方,改名“山丹牧场”,牧地面积129.6万亩,耕地15.4万亩,职工6214人;2.肃南牛场,场址肃南县金畅河,1958年建场,牧地面积10万亩,耕地面积1000亩,职工40人;3.肃南第一羊场,场址肃南县宝瓶河,1958年建场,牧地15万亩,耕地250亩,职工32人;4.肃南第二羊场,1958年建场,场址肃南县护寺台,牧地面积4.49万亩,耕地面积500亩,职工42人。
  三、农牧场大调整
  1960~1962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加之“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农垦系统根据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1年上半年至1962年9月,对河西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新建的国营农牧场进行调整。撤销7场:肃南县大河农场、皇城农场、南城子农场,山丹县红寺湖农场、黄草滩农场,民乐县南固农场、祁连农场,归属公社建制;保留7场:山丹县余定农场、山羊堡农场、四坝农场,民乐县头墩农场、林荫农场和张掖农场、山丹牧场;合并2场:肃南第一羊场和第二羊场合并为国营宝瓶河牧场;高台农场撤销,土地房产交县管理,新华镇劳改农场归属省公安系统管理。1961年5月,山丹牧场收归军队管理。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一师接管河西农垦系统,1969年3月成立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撤销,1974年12月农场移交地方管理,农十一团改名“甘肃省张掖地区国营张掖农场”,农十二团改名为“甘肃省张掖地区国营山丹农场”,1964年肃南县宝瓶河牧场由农建十一师接管,成立团场,1974年同时交归地区,改名“甘肃省国营张掖地区宝瓶河牧场”。1969年省公安厅管辖的“甘肃省地方国营新华镇农场”(劳改农场)人犯内迁,农场交中国人民解放军5282部队,转为军事后勤农场;1975年3月部队农场移交地区,12月改名为“甘肃省国营临泽农场”。至此,全区有3个国营农场,1个国营牧场(不含省驻张农牧场、县乡办农牧场)。
  1975年3月8日成立“张掖地区农垦局”,管理全区农垦工作。1983年12月地区农垦系统收归省管,1984年1月改名为“甘肃省农垦总公司张掖分公司”,1988年改名“张掖农垦公司”。并兴办企业,实行综合经营,逐步形成一支特殊产业系统。
  第三节 国营农牧场
  全区国营农场从1952年兴办到1995年的43年间,经历“创建——跃进——调整——稳定”的发展过程。截至1995年,有农场3处:张掖农场、山丹农场、临泽农场;牧场1处:宝瓶河牧场。
  国营张掖农场
  (一)基本情况 1955年成立“张掖机械农场”,后改为“老寺庙农场”;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十一师接管河西农垦后,遂将张掖老寺庙、山丹县山羊堡、民乐县林荫和头墩四个科级国营农场合并为团级农场,改名为“农建十一师老寺庙农场”1965年改名为“农建十一师第四团”;1969年成立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70年改,名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十一团”(番号为“兰字921部队”)。1973年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撤销,1974年移交地方,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地区国营张掖农场”。1983年改属省农垦总公司,1984年改名为“甘肃省国营张掖农场”。头墩为张掖农场分场,其沿革是:1956年,共青团中央从河南省动员支边青年3006人。在头墩建立“河南青年垦荒队”,翌年改为“共产主义河南青年生产合作社”。1958年6月成立“国营头墩农场”,隶属民乐县。1964年由头墩、林荫、山羊堡、老寺庙4个农场合并为老寺庙农场,隶属农建十一师。1978年4月成立“国营民乐农场”(县级),隶属张掖地区农垦局。1984年撤销民乐农场,归属张掖农场。1955年建场初,规划土地总面积130425亩,有可耕地面积66564亩,其中老寺庙滩有土地19159亩,可耕地16964亩;太平堡滩有土地49610亩,可耕地22396亩;秺侯堡滩,碱滩堡有土地37249亩,可耕地15201亩;毛吴家滩有土地24407亩,可耕地12000亩。1964年国营山羊堡(土地70000亩)、头墩(110146亩)、林荫(74449亩)3农场与老寺庙农场合并,土地总面积增至385030亩,其中可垦耕地229078亩。1974年原林荫农场土地交归民乐县。1990年土地详查,全场土地面积95495亩。
  1995年张掖农场总人口3354人,其中男1714人,女1640人。职工1583人,其中:干部240人,农工1343人。干部队伍按文化程度分,大专以上46人,中专及高中程度128人,初中以下68人;按专业技术职务分,高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的25人,初级技术人员172人。场级机构设:中共国营张掖农场委员会、中共国营张掖农场纪律检查委员会、国营张掖农场职工代表委员会、共青团国营张掖农场委员会。党委办事机构设组织科、宣传科;农场管委会辖9科1室,即行政管理科、秘书科、计财科、劳资科、生产科、农机科、工商科、审计科、保卫科(兼人武部)、行政监察室;场属科级单位有:一分场、二分场、酒花管理站、林果管理站、商业供销公司、金龙宾馆、老寺庙酒厂、水电管理所、职工医院、农场中学、科技培训中心;管辖股级单位有:农机修造厂、砖厂、粮油综合加工厂、农田基建专业队、汽车运输队、农机服务公司及10个农业生产队。
  农场建设者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是:1955年12月,宁夏农一师两个连队的205名转业军人;1958年5月,成都军区的374名退伍军人;1960年3月,河南省的1033名支边青年;1960年5月,上海的854名移民;1965年5月至1968年12月,安置天津、青岛、济南、兰州等城市的2624名(其中女1351名)支边知识青年。由于众多历史原因,1978~1979年支边青年、外籍支援者大多返回原籍或调往别处;留场坚守岗位的28名知青和其他职工,艰苦创业,为开发张掖农场做出重要贡献。
  (二)自然条件
  国营张掖农场由老寺庙(包括山羊堡)、秺侯堡、头墩三处不相连结的荒地组成,共有土地95530亩。老寺庙滩位于东经100°31′100°、北纬38°~02′~44′52′39°之间,场部老寺庙位于张掖市城东南18公里处。东南至西屯火车站,西北至三闸乡红沙窝村耕地,东抵龙首山,南至山丹河,长20.5公里,宽2~4公里,占地72433亩。兰新铁路和甘新公路穿场而过。场地为龙首山南麓洪积扇与山丹河冲积平原交汇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1470~1565米。气候温暖、干燥、少雨、多风,年平均气温7.6℃,元月平均﹣8.9℃,七月平均21.6℃,平均日温差15℃左右,≥10℃的积温2979.2℃,全年平均无霜期151天;最大冻土深度116厘米,年降水量148.1毫米,最大年份224.3毫米,最小年份76.1毫米;年蒸发量2326毫米,是降水量的15.7倍;年平均日照时数2708.7小时,年均8级以上大风14.9天。由大满干渠引黑河水灌溉,场内干渠流量丰水年最大4.03立方米/秒,枯水年只有0.3立方米/秒,平均年引水量约2040万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为1.043亿立方米/年,水位埋深3~5米。打机井36眼,单井平均出水量22公升/秒。秺侯堡滩位于东经100°34′~100°39′、北纬38°49′~38°53′,位居张掖市城东南张青公路15公里处。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3.5公里,占地3788亩。海拔1523~1550米,由南向北倾斜,地下水位0.6~10米,主要土壤为灰棕荒漠土。南半部机井提取地下水灌溉,单井出水量20公升/秒,北半部引黑河水灌溉,气候等自然条件与老寺庙基本类同。头墩滩位于祁连山山前冲积、洪积扇的末端,东经101。,北纬38°7′,南距民乐县城24公里。四周以自然沟及冲沟为界,东依北滩乡赵岗寨,南靠北滩乡柴家庄,西邻六坝乡四坝村,北毗北滩乡耕地,占地19307亩。海拔1820~1902米之间,自南向北倾斜,冲沟较多,沟深70~200厘米。主要土壤为灰棕荒漠土和灰钙土,成土母质为黄土状物质,厚1~2米。气候温凉,年均气温5.9℃,≥10℃的活动积温2568℃。年均降雨量223毫米,年均蒸发量2270毫米,平均无霜期159天,最大冻土深度141厘米。适种小麦、马铃薯、豆类、胡麻等作物和苹果、梨、杏等果树。
  (三)农场经济及各项事业 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1355.76万元,比1959年22.62万元增长59倍;职工1583人,人均产值8564.5元,工资总额499.56万元,人均3155.78元。农业产值934.59万元,比1959年17.26万元增长53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8.93%,工业产值421.17万元,比1959年5.36万元增长77倍,占总产值的31.1%。
  【农业】经历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即1955年建场至1965年为初步发展,1966年至1976年为缓慢发展,1977年至1987年为持续发展,1988年至1995年为全面发展。
  1955年粮食作物2092亩,亩产85公斤,总产17.78万公斤。1965年粮食作物播种9520亩,亩产45.27公斤,总产43.1万公斤;油料作物917亩,亩产15公斤,总产1.37万公斤。1975年粮食作物1.75万亩,亩产57.08公斤,总产99.9万公斤;油料播种1184亩,单产27公斤,总产3.19万公斤。1985年粮食9487亩,亩产165.7公斤,总产157.24万公斤;油料面积1431亩,单产45.7公斤,总产6.54万公斤。1995年农作物总播面积2.14万亩,农业总产值934.59万元,占总产值的68.93%;其中粮食面积1.09万亩,平均亩产340公斤,总产370.6万公斤;油料2262亩,亩产129.5公斤,总产29.3万公斤(向日葵2174亩,亩产135公斤);啤酒花1250亩,亩产252公斤,总产31.5万公斤;黑瓜子1925亩,亩产50公斤,总产9.62万公斤;西瓜732亩,亩产2263.7公斤,总产165.7万公斤;甜菜1090亩,平均亩产1629公斤,总产1776吨。
  【林业】建场40多年,坚持大搞农田防护林和经济林建设,植树造林以新开荒地、渠路林田配套、林地迹地更新、老林带补栽、四旁植树、营区绿化为重点,以杨树为主,沙枣次之,分区划片,逐年绿化。到1995年全场有苗圃250亩,防护林带48条,7917亩;四旁植树1498亩。经济林建设经历引种试验、初步发展、巩固提高和商品果品基地四个阶段。从1956年引种200株苹果苗,到1995年果园面积达到4294亩,其中苹果430.4亩,梨3586亩,葡萄57.8亩,桃杏69.8亩;果品产量174.6万公斤,产值217.42万元,占农业产值的23.3%。人工林保存面积1.37万亩,森林复盖面积占全场土地总面积的14.20%,占耕地面积的57.5%(折算面积)。
  【畜牧业】1955年建场时只有1匹马,7头骡;1974年大牲畜增至550头(匹),羊1421只,猪222口;1995年饲养大牲畜182头(匹),羊2097只,猪368口,鸡3826只,畜牧业产值29.2万元。1955~1982年以公养为主,私养为辅;1983~1995年转为职工家庭养殖。场辖天然草场1.73万亩,主要分布在合黎山南麓至农场排洪渠荒漠滩;舍养饲草饲料主要是农作物秸秆和人工种植饲料。
  【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总动力,1965年为1154千瓦,1975年为2602.2千瓦,1995年为4588千瓦,农机固定资产原值280.4万元。1995年底,全场实有大中型拖拉机22台,小型拖拉机44台,机引配套农具132台,农田基建机械6台,收获机械6台,场上作业机械26台,半机械化农具1346件,畜牧机械8台,排灌机械31台,植保机械5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0台,货运汽车22辆。1995年机耕2.1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机播面积1.83万亩,占总播面积85.51%,机收5426亩。
  【农场工业】建场初期,只有土法磨面、制醋、酿酒、榨油、烧砖、采煤、修理、挖石膏等副业生产,1959年工、副业产值仅5.36万元,占总产值的23.7%。经过30多年的努力,农垦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到1995年底,场办工业有:老寺酒厂、砖厂、修造厂、综合加工厂,职工198人,工业总产值421.1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1.06%,销售收入963.5万元,税金166.37万元,实现利润71.73万元。其中老寺酒厂1995年厂房面积935.4平方米,年产白酒300吨,黄酒260吨,年产值560万元,固定资产350万元。老寺曲酒于1990年被国家核准为首批“绿色食品”老寺大曲、老寺特曲、老寺贡酒先后获奖。
  【农场商业】始自1964年,设,立“张掖农场商店”,下辖场部、头墩、林荫、山羊堡4个门市部,经营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1980年后,相继成立农工商公司(后易名商业供销公司)、兰州公司、综合商店、农机服务公司。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场国营商业逐步发展,营业总额由1985年的79.3万元、利润2.99万元,到1995年营业额增加到1426.2万元,税金3.03万元,利润45.27万元。对外贸易逐年增长,1959年出口猪肉1万公斤,葵花子6万公斤;1962年出口羊毛550公斤;1990~1992年向美国出口啤酒花319.5吨,向德国出口啤酒花90吨;1994~1995年,出口“绿色产品”黑瓜子500吨,苹果梨4万公斤。饮食服务业,建场时在张掖城东大街租房1间,配服务员1名,接待职工进城办事。1993年,在原接待站的基础上,占地3200平方米,建成高标准四层大楼“金龙宾馆”,内设52间客房,服务设施配套。场部还设招待所1处,为会议和对外提供服务。在发展国营商业的同时,农场职工家属还办起个体商业网点8处,从业16人,年营业收入10.8万元,上缴税金1.2万元。
  【建筑业】为适应农场基建需要,建场初期建起亦工亦农建筑队,时有40人,专事农田水利、房屋建设。1966年,建筑队增加到12个,职工达2360人,占全场职工总数的71.2%。此后随着基建任务的减少,基建队伍锐减,到1995年,场部只设基建专业队,职工48人,实现产值246.5万元,利润12.92万元,全员劳动率50358元,人均创利润2691.7元。
  【公路交通】至1995年,场区公路总长56.3公里,其中主干公路3条,总长20.05公里;支干公路6条,总长25.87公里;队间简易公路4条,总长10.38公里。有各类汽车22辆,主要服务于本场。汽车运输队有车8辆,18人。1994年货运151.4万吨公里,客运1.04万人(次),实现收入60.6万元,利润6.18万元。
  【科技工作】进行畜禽改良、蔬菜育苗、瓜果栽培、植树造林、粮油作物培育、农机具试制等方面的试验。1982~1984年试验推广“玉米秆青贮饲料”养牛,产奶量提高,发病率下降,节约饲草费5万多元。1985年将杜洛克瘦肉型公猪与当地母猪进行经济杂交观察,杂交仔猪日增重0.25~0.54公斤,提前半月出栏,杂种猪瘦肉率55.7%。1987~1989年在红沙窝进行5000亩盐碱地低产田改良试验,小麦增产198.9%,亩产257.6公斤。1985年建立苹果梨大苗圃200亩,用“集约化”方法培育,3年后苗株高1.5米以上,干周10厘米以上,分枝4个,成苗24.6万株。1980年引种啤酒花,建成面积1250亩,年生产能力300吨以上的高效生产基地,荣获1988年国家农牧渔业部丰收一等奖。1985~1990年,引进推广各类作物良种1380.8吨,各类果树苗木23万株。农机具试验推广的有:除草施肥机、灭草喷雾器、青饲料打浆机、双滚筒粉碎机、搪瓦机、电瓶卡子、玉米中耕施肥机、灯型玉米脱粒机、打埂机、籽瓜开沟铺膜机及脱粒机、点播机、种子包衣机等10多种。
  【文教卫生】1962年创办职工子弟学校(小学),时有空房2间,配校长1名,招收学生25名。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到1995年底,设六年制小学2所,全日制中学1所,职业高中班1个,教职员工48人,学生总数达550人。为提高干部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先后选送13名干部和教师到西安交大、新疆八一农学院、西北师大、张掖师专和省地党校、电大等大专院校深造,还有参加函授大学自学考试的8人,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的管理干部和教学人员。文化设施有影剧院、俱乐部、广播站、电影队、体育场、图书室、档案室、联谊活动室。职工文艺创作活跃,有35篇(幅)文艺作品在地、省和国家级报刊发表,13篇获奖。有图书资料1600册;室藏档案3451卷,1991年晋升为省一级机关档案管理单位。医疗卫生事业逐年发展。建场初期场部设医务室,1名医务人员。今有职工医院1处,医务所2处,医护人员26人;场部医院设门诊部、住院部,各科设备齐全。
  国营山丹农场
  (一)基本情况 1958年1月,甘肃省农林厅批准成立“国营四坝农场”,隶属山丹县管辖。1964年,国营余定农场合并于四坝农场,隶属农建十一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十一师第十团”,实行军垦管理。1969年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改名“农二师第十二团”(番号为“兰字922部队”)。1974年余定生产队撤销,不动产交山丹县,动产和人员搬迁第十二团。1974年,军垦移交地方管理,归属张掖地区农垦局,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地区国营山丹农场”。1983年12月,改属省农垦总公司,1.984年改名为“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
  农场机构:1958~1963年下属2个生产队和1个畜牧队;1964~1975年,团场机关设司令部,辖一室三股:办公室、生产、计财、供应股;政治处,辖三股:组织、宣传、政法股。下属6个连、1个试验站。1975~1995年,场党群机构设“中共国营山丹农场委员会”“中共国营山丹农场纪律检查委员会”“共青团山丹农场委员会”“山丹农场职工代表委员会”。党委办事机构设:党委办公室;行政机构设:办公室、计财科、生产科、土地管理基建科、审计科、保卫科;经销企业有农机公司、供销公司、工商公司、服务公司。基层单位有:青羊口分场、5个生产队和畜牧队、基建队、水电队、青羊口机电队、试验站;工矿企业有:铁合金厂、加工厂、煤矿。1995年全场2017人,职工908人。有干部188人,其中男139人,女49人;文化程度大专27名,中专46人,高中41人,初中74人;在干部中属党政管理干部32人,专业技术干部156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的20人,初级职称134人;按专业分:农业技术人员19人,工程技术人员5人,财会42人,农业经济24人,卫生11人,教育34人,其他21人。
  (二)自然条件 山丹农场辖四坝滩和青羊口分场。四坝滩位于东经101°1′~101°3′,北纬38°41′~38°44′,山丹县城南3~12公里处,东起山丹——马营公路,西至大沙河邻清泉乡,南以砖瓦窑——支渠与位奇乡四坝村为界,北至87230部队营房。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3公里,土地总面积25982亩。海拔1774~1865米,在马营河冲积平原北端,东南~西北向倾斜,坡降1/80~1/100。地下水位10~45米,矿化度0.6克/升,主要土壤为灰钙土。地属温带干旱气候,地势较高,气温冷凉,年平均温度5.7℃,最高气温37.8℃,≥10℃的积温2596℃。年降水量150~230毫米,年蒸发量224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49%。全年日照时数2993小时,无霜期138天。宜种小麦、大麦、油菜、胡麻等冷凉作物。引马营河李桥水库灌溉,年配水有效灌溉面积4700亩,保灌面积3200亩。为解决耕地的水源问题,1968年架通输电线路后打机井23眼,单井出水量20公升/秒,灌地1万亩。
  青羊口分场位于东经101°30′、北纬38°38′交叉地带,为山间谷地,北为龙首山,南、西两面为低山丘陵;海拔2050~2115米,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高,中央低。东起青羊口,西至石井口,南至兰新铁路(青羊口车站),是由青羊口、石井口两大山口的洪积物堆积而成的。地面坡降变化较大,约1/400~1/30。地下水位25~30米,矿化度1.6~2.0克/升。主要土壤为灰钙土,少部为旱盐土。青羊口分场地势高,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0.9℃,最高气温31.5℃,最低气温﹣35.2℃,≥0℃的积温2185.1℃,最大冻土深度121厘米。年降水量150~200毫米,年蒸发量2159毫米。无霜期90~100天,只能种植小麦、大麦、青稞和牧草;有机井15眼,井深60~100米,单井出水量18~20公升/秒。土地总面积51520.5亩,播种面积1万亩,后因部分机井水质矿化度增高,弃耕2000亩,实种8000亩。
  据1986年12月《山丹农场土地详查报告》,全场总面积77502.5亩,其中四坝分场25982亩,青羊口分场51520.5亩。现有耕地2077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6.81%;果园277亩,占0.36%;农田防护林2009.4亩,占2.59%;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77.3亩,占2.81%;交通用地1406亩,占1.81%;水域2769亩,占3.57%;天然草地26057.8亩,占33.62%;未利用土地21400.1亩,占27.61%;场外占地631亩,占0.81%。
  (三)农场经济及各项事业 1995年山丹农场工农业总产值1346.55万元,比1959年32.9万元增长40倍,比1980年186.06万元增长6倍多,职工908人,人均产值14829.85元。其中农业产值840.05万元,比1959年28.25万元增长28倍多,比1980年87.46万元增长8.6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2.39%;工业产值506.50万元,比1959年4.65万元增长108倍,比1980年98.6万元增长4倍多,占37.61%。
  【农业】农场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1958年,总播种面积3405亩,其中粮食作物3316亩,占总播种的97.4%,亩产22.5公斤;试种胡麻、瓜菜89亩。1965年,总播种5649亩,其中粮食作物5449亩,占96.46%,亩产22.5公斤,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200亩,占3.54%。1969年,青羊口大面积开荒,总播种面积增为18055亩,粮食单产52.67公斤,总产95.10万公斤。1978年以后,大规模开荒造田,平田整地,逐步改善农业基本条件,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到1995年,总播种面积达到20775亩,其中粮食作物(全为大麦)18900亩,亩产333.86公斤,总产631万公斤:油料(胡麻、油菜)播种面积530亩,单产125.09公斤,总产6.63万公斤;籽瓜播种576亩,亩产75公斤,总产4.3万公斤;毛笤子播种769亩,亩产112公斤,总产8.62万公斤。
  【林业】农田防护林有青羊口林带1条,东西走向,长4100米,栽杨树3.7万余株;四坝滩林带南北走向的11条,长1.96万米,东西走向的23条,长1.88万米,合计76万余株;场区南部植树1050亩,林木覆盖率达10%。经济林始建于1976年,建果园3处,计278亩。由于气候冷凉,土薄水缺,长势缓慢,挂果量少而质差。1985年保留果园68亩,1995年亩产果品250公斤,亩收益400元。
  【畜牧】山丹农场地处宜牧区,草原面积12万亩,主要放牧点为大青羊口、石井口一线和马莲井、草沟、长沟、三道腰山等18处。1958年建场时养羊1万只。1962年场社分家清退后,存栏4000余只,此后年养畜5000只左右。1958年农牧业总产值10.82万元,其中牧业1.05万元,占9.73%;1965年农牧业总产值15.26万元,其中牧业7.61万元,占49.87%;1978年农牧业总产值59.3万元。其中牧业17.15万元,占28.93%;1988年农牧业总产值176.4万元,其中牧业33.15万元,占18.79%;1995年农牧业总产值840.05万元,其中牧业41万元,占4.88%。
  【工业】建场初期,开办酿醋、酿酒、榨油、酱油等加工。20世纪60年代以后,农场工业逐步发展,1964年开办王家湾煤矿,翌年迁至石湾子煤矿,1965年建起面粉厂,1978年建起砖厂,1986年建起铁合金厂。工业在全场经济中比重逐年增大,1959年农场总产值32.9万元,其中工业4.65万元,占总产值14.13%;1980年总产值186.06万元,其中工业98.6万元,占52.99%;1995年总产值1346.55万元,其中工业506.4万元,占37.61%。
  【商业】建场初期只有场部代销店1处,经销职工日常生活用品和有关农副产品。1970年场部成立商业服务社,分场和煤矿均设销售网点,年销售额在30万元以上。1981年在山丹县城东门修建农垦商店,经营商品、饮食、旅社。1995年销售额达110万元,纯盈利5.5万元。除国营商业外,有职工自办个体商店10处,小吃部3处,理发部2处,从业20人。
  【科技】农场科技是紧密围绕生产活动而开展的,由场生产科管理。1958~1963年仅有5名技术干部,1978年增加到35名,1995年为35名,其中大学学历2名,大专12名,中专10名。
  科技工作主要从事:(一)改进耕作制度。推广机械深翻晒垈、耙地保墒、机械播种。(二)土壤改良。试验推广深翻土壤、秸秆还田、套种绿肥、施用畜肥、合理轮作。(三)肥料施用技术。60~70年代,单纯施用化肥尿素与硝铵,亩施15公斤,粮食单产150公斤左右。1985年后,针对土壤缺磷严重的状况,采用“磷肥突破、氮肥平衡”方法,氮、磷比例提高到1∶0.75,磷肥作底肥,播种时一次深施;氮肥三分之一作底肥,三分之二作追肥,头轮苗水前条播深施。(四)引进与推广良种。60~70年代以来,先后引种的小麦良种有“阿勃”“甘麦8号”“墨巴65”“66”“陇春9号”“反修1号”“8092—1”等;大麦良种有“莫特44”“黑引瑞”“法瓦维特(匈84)”;青稞良种有“肚里黄”。(五)植物保护。对影响作物生长的“两草一病”(灰条、燕麦草和条纹病),采取秋春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防治。
  【教育】1958年建场,1969年创办小学,1970年始办初中,1976年增设高中班。场属基层在军垦时期自办托儿所,1975年场部设立幼儿园。至1995年,全场有学校2所,教师36人,学生399人。1990~1991年对职工进行扫盲教育,108名文盲职工全部脱盲。同时鼓励职工自学,通过国家各种考试,83人获得大专文凭,31人取得中专学历。1984~1994年上级拨款和农场补贴教育经费126.68万元。
  【文体卫生】场部建有工人俱乐部、图书阅览室,每个基层单位都有“职工之家”组织职工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不定期地举行比赛。广播电视普及职工各家,场部有,电影放映队。医疗机构:1958~1963年设医务室,仅4间房6名医护人员,处理一般常见病;1964~1974年扩建为卫生队,配20名医务工作者,开设门诊、住院部,基本医疗设施俱全;1975~1995年改建为职工医院,占地733.8平方米,病床12张,门诊开设化验室、心电图、B超、防疫室、中医、西医、妇幼科等。
  【基建投资】建场至1995年,基建投资总额为1437.53万元,其中:国家拨款560万元;1966~1974年支用城市青年安置费47.85万元;拨改贷28.5万元;国家建设银行技措贷款190万元;1984年以来场内自筹392万元;国拨“两西”资金24万元;小型农田水利费195.18万元。上述资金用于开荒造田、老农田改建152万元,占10.57%;设备购置87万元,占6.05%;水利建设383.4万元,占26.67%;园林建设23.1万元,占1.61%;畜牧草原建设30.8万元,占2.14%;工副业建设339.78万元,占23.64%;电力线路建设22.3万元,占1.55%;房屋建设381.05万元,占26.51%;商业建设9.2万元,占0.64%;其他8.9万元,占0.62%。
  国营临泽农场
  (一)机构沿革 1956年3月15日,甘肃省公安厅批准成立“地方国营新华镇农场”,直属省劳改局。1969年,人犯内徙,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5282部队,转为部队农场。1975年3月22日,部队农场移交地方,由张掖地区农垦局接管,是年12月20日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地区国营临泽农场”。1983年12月改属省农垦总公司,改名为“甘肃省国营临泽农场”。
  建场初期,设党务、行政、生产、劳资、财务等科室。1976年4月6日场党委设政治处,场革委会设办公室、生产科、计财科。1984年元月场部机构改设为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经济实体有农工商公司、农机服务公司、技术服务站。1986~1994年,内部机构又几经变动。1995年党群机构有:中共国营临泽农场委员会、中共国营临泽农场纪律检查委员会、共青团国营临泽农场委员会、国营临泽农场职工代表委员会;行政机构有:农场办公室、生产科、计财科、保卫科、行政监察室、审计科、职委办公室、劳人科、供销科、基建科、劳保科;企业管理机构有:办公室、农业公司、农工商公司、经济核算中心、农场结算中心、酒花场、基建队、嘉峪关长城经贸公司、供销公司、毛巾厂等。
  基层生产单位为4队2站,即:一队、二队、三队、四队和科研站、园林站。
  至1995年,全场总人口1658人,其中职工796人,干部131人。干部队伍中,男87人,女44人;大专以上学历16人,中专35人,高中23人,初中以下57人;党政管理干部66人,专业技术干部65人。
  (二)自然条件 临泽农场地处临泽县新华乡,位于东经100°1′、北纬39°58′。东部以湖沟为界,北邻黄水沟,西接甘新公路,南靠新华乡的戴家庄、亢家寨。东西长9.3公里,南北宽5.9公里。总面积建场时为87379亩,1995年为53530亩。土地为祁连山冲积层,由南向北微缓倾斜,倾斜度为1/350~1/150。土壤除沙丘外,大部分来自祁连山的冲积物,经过风化蒸发,形成盐渍,多数地方的盐结表层达3~5厘米,含盐量为10.8%~20%;少数地方在10~20厘米深处产生硫酸钠的结晶,盐碱土壤占98%。农田灌溉以渠灌为主,井灌为辅,主要靠梨园河鹦哥嘴水库;另有机井26眼,其中自流井8眼。年降雨量平均为110~125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年蒸发量平均2300毫米,地下水资源丰富,20米以下水质矿化度低,可供灌溉和饮用。年均日照为3056小时,年均无霜期为150~180天左右,每年于11月土地结冻,来年3月上、中旬解冻,冻土层最厚达106厘米,最浅44厘米。常年主风向为西北风,3~6月多风;风速年均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8米/秒~10米/秒。夏、冬两季温差较大,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26℃,全年平均气温为8.15℃。适植林果,宜种小麦、玉米、油料、瓜类、甜菜等作物。
  (三)农场经济及各项事业
  【农业】1975年从部队接管时有耕地6062亩,其中弃耕地2531亩,实耕地2238亩。
  到1988年,实耕地面积5562亩。1988~1995年间,大规模开荒造田,耕地面积增至1.63万亩,净增1万亩,总投入348万元。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瓜菜、油料、葵花、啤酒花。由于土壤盐碱化比较严重,80年代作物亩产较低,每年播种小麦2000余亩,单产100公斤左右。1995年,麦类作物播种8686亩,单产280公斤,总产2432吨;啤酒花种植1500亩,单产258公斤,总产400吨;果品收获27万公斤;种植甜菜1382亩,亩产1461公斤,总产2019吨。90年代调整农业结构,改粮食单一型为多种经济型,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农场经济有新的突破,1995年农业总收入达1500万元。
  【林业】有天然林600亩,主要生长红柳,用于放牧、薪柴。人工造林总面积5530亩,其中防风林880亩,主要树种为杨树、沙枣树;四旁植树460亩,渠旁、路旁、地旁、村旁已绿树成荫。果园面积,1975年306亩,到1995年发展为652亩,有苹果(品种有红香蕉、金冠、赤阳、国光等)、苹果梨等,从1984年开始,果园全部实行家庭承包或租赁式承包。
  【畜牧】建场初期,部队农场移交少量的马、羊、猪,到1984年,存栏各种牲畜960头(只),全部作价处理给职工家庭喂养。90年代,市场畜产品价格上涨,激发职工养畜积极性,1995年牲畜总数已发展到2000多头(只)。为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年3月,场部成立养殖场,有各种牲畜216头(只)。1985~1989年成立有渔业队,鱼池水面230亩,1991年划归农工商公司管理,1993年,实行承包经营。
  【农机】随着农垦事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1995年全场农机总动力850马力,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1台,小型拖拉机21台,机耕面积1.3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4.66%。
  【农经】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农场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发生很大变化。199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5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903万元,占94%,农业总收入1227万元,实现利税103万元;1995年农业总收入1500万元,实现利税115万元。
  【工业】建场初期,场办工业仅有简陋的面粉加工、农具修理、衣服制作。1977年,始办酒厂,附设酱油、食醋、豆腐作坊。1984年以来,贯彻“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方针,先后创办砖厂、饮料厂、榨油厂、罐头厂、毛巾厂、酒花加工厂、木器加工厂、颗粒肥料厂、石膏矿、铁矿、铅锌矿、金矿、煤矿。至1995年,投入资金270多万元,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销路不畅,企业大多停产,损失资金220万元。
  【商业】部队农场时期设“军人服务社”,经营日常生活用品。1995年有商业实体3个:综合商店、供销科、经销公司。1、综合商店:1975年农场移交地方后,即成立“国营临泽农场综合商店”,营业室面积30平方米,从业者2人;经营百货、食品等,年上缴利税5000元左右;1992年,商店实行招标租赁承包,年上缴利税1.4万元。2、供销科、经销公司:1984年12月成立“国营临泽农场农工商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86年更名为“国营临泽农场工商公司”;1988年易名“农工商公司”,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94年又改称为“国营临泽农场供销公司”,流动资金由1984年的5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销售收入达610万元,上缴利润18万元;1995年2月,公司分设为供销科与经销公司。此外,还经营少量饮食服务业、建筑业、运输业。
  【科技】1982年,场设实验站,职工35人,由生产科管理。实验田400多亩,试验项目有水稻栽培、红花种植、水肥蓟试种等。试种水稻68亩,亩产163公斤;红花60亩,亩产红花4公斤,收红花籽75公斤。到1995年,有专业科技人员18人(大专6人、中专1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6人),主要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有:1.酒花:1987年引进青岛大花,经逐年试验选择,经济性状较好的品种有“卡斯卡特”“科密特”“哈拉道”“麒麟丰乐”等。1995年酒花发展到1500亩,平均亩产由建园时的120公斤提高到266.67公斤,总产400吨。先后获省农垦总公司“优质高产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农牧渔业部丰收奖。2.粮食:引进推广小麦优良品种8个,亩产由1984年的68公斤,1994年提高到256公斤,净增188公斤;高粱品种2个,平均亩产230公斤;蚕豆品种2个,平均亩产200公斤。3.引进推广黑瓜子品种3个,平均亩产152公斤;黄河蜜瓜品种2个,亩产2500公斤。还引种试验啤酒大麦、黄豆、中药材等。4.1988~1995年开荒压碱1万亩,年均开荒1250亩,荒地当年种植大麦亩产150公斤。5.改良低产田。采取以砂压碱、复平土地、种植绿肥等技术措施,改良低产田1万亩,亩产由100公斤提高到230公斤;暗管排碱5000亩。6.铺设低压管灌1200亩,节水20%。7.化学灭草有:24D丁酯灭灰条试验,地乐胺灭稗子草实验,野燕枯灭燕麦草试验,草甘膦灭芦苇试验,效果均良好。8.高新技术的实验推广有:高美施、稀土、EF植物生长刺激素试验,硝基腐殖酸铵肥料施用,效果明显,增产幅度10%~15%。9.1985~1995年实施地膜覆盖1万亩,增产幅度15%。10.1992~1994年对果树进行高接换种、更新劣质品种450亩;建成苗圃67亩,对451亩果树喷施营养液高美施,亩产1235公斤,总产55.70万斤;1994年引进乔纳金、超红、首红、好端生、新红星、艳红、银红、华帅、华冠、天往一号、北斗等11个新品种。11.1989年鲤鱼人工繁殖成功,1994年鲤鱼繁殖10万尾以上。
  科研条件逐年改善。1984~1995年投入科研经费15万元,购置科研器材50台(件);1994年10月,投资103万元,建成1800平方米科研大楼,1995年成立科研站,实行场长领导下的站长负责制,各队、站、分场俱配备专职技术员,形成科研网络。1994年扩建实验田600亩,开展科研新项目14项,其中有美国千斤豆引种试验、啤酒大麦园圃试验,晚熟番茄、孜然引种试验,珍奇动物饲养、3000亩大麦丰产田试验等。
  【教育】1975年始办五年制小学暨二年制初级中学1所,教学班6个,教师10人,学生近百人。1979年发展为七年制学校,教师13人,学生120人,经费由场直拨,教育行政由场部管理,教学业务由临泽县教育局代管。1978年以来,农场学校教育全面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84~1994年,省农垦总公司投资19.4万元,场部投资97.7万元,职工集资5.6万元,合计122.7万元,用于校舍维修、改建、设施购置。到1995年底,学校拥有1625平方米的教学楼1座,校园20亩,具备必要的教学仪器、文体器材和文娱、试验场地。教职员工36人,有大、中专学历的占70%;教学班14个,学生338名(初中生95人,小学生243人)。幼儿教育,1975~1995年逐步发展起来,由建场初期的托儿、幼儿混办,到托、幼分办;幼儿园人数由初期的20多人,1995年增加到60多人;教学程序纳入正规化管理。成人教育,1982年冬,举办了初、高中文化补习班,200多名职工参加学习;1984~1995年,先后有17人参加成人自学考试,有20名职工脱产进修、函授;还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逐年提高。
  【文化】截至1995年,场部有图书阅览室2个,藏书3000多册;档案资料室1个,室藏1975~1993年度各种档案1200卷,资料130多册;文化室1个,70~80年代初,场有电影队,年放映160多场;有线广播站1处,1983年以来,电视机逐步普及各家诸户。
  【卫生】建场后成立卫生队,1984年改为“卫生所”,实行“三定一包一奖”(定人员、定设备、定报酬、全套承包,增盈奖励)制。医疗条件逐年改善,由初期的3间土平房、几件简陋设备,诊治一般性常见病,1995年医院占地1225平方米,房屋336平方米,病床6张,有X光机1台、A型超声波1台、显微镜1台、手术设备1套、血压器2台;医院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针灸等,除重大、疑难病外,一般常发疾病都能就地治疗。
  【基建、投资】1975~1995年,国家拨款202.64万元,银行贷款249.50万元(含拨改贷17万元),自筹资金1253.84万元,省拨“两西”资金1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费164.26万元,总额为1879.24万元。历年完成基建项目有:(一)水利:修支渠3条,长8.2公里;斗渠13条,长22.1公里;农渠69条,长49.5公里;毛渠444条,长273.8公里;各级渠道不同等级的启闭机、桥、涵、闸配备齐全,建筑物227座。(二)盐碱排水:为排除盐碱,改良土壤,开挖干排沟1条,长9.9公里;支排沟3条,长11.5公里;斗排沟14条,长26.1公里;农排沟73条,长59.8公里。1991年,采用地下暗管排碱,控制面积6000亩,全长30公里。(三)打机井26眼(其中自流井8眼)。(四)施用管灌节水新技术:地面铺设干管1条,长1380米,支管2400米。(五)开荒造田:1975~1995年共计开荒造田1.9万多亩,1991~1995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807.1万元。
  国营宝瓶河牧场
  (一)机构沿革 1952年,甘肃省军区七十二团在肃南托勒地区(今为青海省祁连县托勒牧场)建立“肃南托勒牧场”,后移交地方为玉门石油管理局副食生产基地,先后隶属酒泉、张掖、肃南等专、县食品公司。1957年,甘肃省畜牧厅投资7万元,购进部分牲畜,牧场收归省畜牧厅;1958年6月划分为“国营托勒第一羊场”和“国营托勒牛场”。不久,国营托勒牛场改名“国营肃南牛场”。1959年元月,经甘、青两省边界协议,将原青海管辖的皇城与肃南县管辖的托勒对换,肃南牛场遂迁往皇城。是年6月,当牛场搬迁行至宝瓶河和大河区,奉中央指令搬迁中止。1960年春季,中共肃南县委决定将羊、牛场合并,定名“国营宝瓶河牧场”。1961年,牧场移交省农垦局领导,更名“甘肃省国营宝瓶河牧场”;1964年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十一师,易名“农建十一师宝瓶河牧场”;后改为“农建十一师第二牧场”;1970年改名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九二〇部队牧场”(番号为“兰字920部队牧场”)。1974年,农垦系统复归地方,牧场由张掖地区农垦局接管,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地区国营宝瓶河牧场”。1981年,农垦体制变动,改属省农垦总公司。1984年改名“甘肃省国营宝瓶河牧场”。
  1953年建场初为营级建制,下设2个连队;1966年下属4个连队;1978年,省革委会定为县级建制。至1995年,场内除党委、团委外,行政机构设:办公室、计财科、审计科、供应科、保卫科、职工代表会委员会办公室,辖属一、二、三队和学校、医院。全场总人口504人,其中:干部54人,工人227人,家属223人。
  (二)自然条件 宝瓶河牧场位于东经99°56′~110°11′北纬38°12′~38°25′之间,祁连山中部主脉东北甘、青两省交界处,南、北、东三面为黑河环,绕,西与西北为青海省祁连县,西北面与肃南县康乐区和寺大隆林场接壤。东南至西北长约26公里,东西宽约7~12公里,总面积33.0493万亩,其中:耕地1500亩,草场18.2751万亩,天然林地6.4294万亩,居民点用地410亩,道路用地524亩,水域778亩,难利用地4.0970万亩,场外占地13.5823万亩。场部设在虎寺台河湾二级阶地上,距青海省祁连县城9公里。
  场区地处祁连山脑山褶皱带,地形陡峭,沟壑纵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带形,多为30。的高坡草地。平均海拔3100米,气候寒冷潮湿,春季多风雪,夏秋多阴雨,冬季少雪干冷。年平均气温0.8度,日均最高温度23℃(七月),日均最低温度一24℃(一月),年降水量350~550毫米,蒸发量1000~1500毫米。场区内除黑河沿岸背风向阳的小农业点外,大多无绝对无霜期,植物生长期80~120天左右。种植作物有小麦、蚕豆、豌豆、洋芋、青稞、油菜、燕麦和甜菜、萝卜、白菜等蔬菜。
  场区水源充沛,分布广泛,有大小河流7条,泉水4处,水质良好。土壤以灰棕沙壤土为主,次为流沙土;土层较厚,深达0.5~1米左右,利于灌木和牧草生长。植被类型有六:
  【高山灌丛草场】主要有黑刺、鬼见愁、锦鸡儿、珠芽蓼、苔草、金露梅等。分布于海拔3200~3800米区间,覆盖率85%,亩产草量约100~125公斤,占全场草原面积的29%。
  【高山草甸草场】主要为苔草、蒿草、旱熟禾、披碱草、珠芽蓼、金露梅、山枝柳、鬼见愁等。分布于海拔3000~3700米之间,覆盖率80%,亩产草量100公斤左右,占全场草原面积的8%。
  【山地草原草场】主要为西北针茅、赖草、芨芨草、苔草、甘蒙锦鸡儿和其他杂草等。分布于海拔2800~3200米之间,覆盖率70%,亩产草量75~100公斤左右,占全场草原面积的10%。
  【山地干旱灌丛草场】主要生长珍珠、禾草、碱菲、蒿草、灌木亚菊、荒漠锦鸡儿、合头草、灌木小甘菊、花针茅、芨芨草、瞿麦草等。分布于海拔2800~3500米之间,覆盖率50%~70%,亩产草量50~100公斤左右,占全场草原面积的48%。
  【山地草甸化草原草场】主要有西北针茅、苔草、星毛萎陵菜、大针茅、赖草、蒿草等。分布于海拔2750~3100米之间,覆盖率70%~80%,亩产草量100公斤左右,占全场草原面积的2%。
  【灌丛草场】主要植被有祁连圆柏、金露梅、苔草、杂草、藏沙棘、禾本科草、蒿草等。分布于海拔2700~3400米之间,覆盖率30%~60%,亩产草量25~30公斤,占全场草原面积的3%。
  全场草场8.6194万亩(夏秋场3.5153万亩,冬春场5.1041万亩),耕地1500亩,天然林地6.4294万亩;居民点用地410亩,道路用地524亩,水域面积778亩,难利用地(高山寒漠、冰川、岩石等)4.3782万亩,场外占地13.5823万亩。
  场区自然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草原为野生动物造就繁衍生息的天然环境。野生动物有青羊、獐子、豹子、狗熊、狼、山鸡等珍禽奇兽。矿藏有煤、锰、石棉等。
  (三)牧场经济 牧场经济以牧畜为主,农林为辅。牲畜主要以养羊、养牛为主体。
  1995年,绵羊存栏7618只,山羊430只,年产羔率79%;牛存栏1518头,年产犊250头。马存栏40匹(头)(包括骡、驴)。60年代开始饲养野生动物“祁连山马鹿”80年代存栏113头,年产鹿茸71.5公斤;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逐年减少,到1995年,存栏45头,产鹿茸26.5公斤。建场至90年代初,开垦耕地1500亩,后被场外占用440亩,无水弃耕100多亩,到1995年有耕地370亩,播种280亩,收粮12万公斤,亩产240公斤。主要作物是青稞、小麦、豌豆、油菜和大麦等。为解决职工食粮,1989年省农垦总公司在临泽农场划拨荒地5000亩,作为牧场粮食生产基地,90年代初开垦300亩,打机井2眼,开挖排碱渠3.1公里,修支渠0.7公里,斗渠1.2公里,农渠6.3公里。截至1995年,投资38万元,自筹10万元,垦荒1000亩。场办小型酒厂1处,职工7人,年酿青稞白酒1.8~3万公斤。在场部和民乐设立商店2处,职工15人,1995年销售收入21万元。1995年,全场工农业总产值10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8.4万元,占96.46%。在农业产值中,牧业产值76.4万元,占77.64%;种植业产值22万元,占22.36%。
  (四)文教卫生 1953~1963年,场部开办小学1处,连队开设“马背小学”2处(1人1马)。70年代军垦时期,由初级小学转为完全小学,1972年创办初级中学;1977年,基层连队原“马背小学”转为教学点。1981年以后,小学实行六年制,中学为三年制;场部中学在校学生200人左右,教师9人;1990年开始进行职工扫盲,参加100人,经2年教育,50人脱盲;参加初、高中文化教育的20余人,及格11人;参加大专自学考试2人。场设职工俱乐部和图书阅览室、档案室,1965年始架有线广播,1967年建立电影放映队。1988年,建成地面卫星接收差转台,使身居深山的职工、家属看上电视,1995年有电视机60余台。医疗卫生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1958年始配医护人员;军垦时期,场部创建卫生院,连队设立保健站,有医护人员7人。
  第四节 张掖农垦公司
  一、农垦管理机构
  地区农垦管理机构几经变改。1957年以前,未设农垦管理机关,农牧场由所在县人民委员会管理。1958年8月,为适应农垦“大跃进”形势,成立“张掖专区农垦局”。1962年10月,成立“甘肃省农垦局河西分局”,局址酒泉。1963年12月,河西地区国营农牧场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一师”接管,实行军队建制。老寺庙农场为第四团,山丹农场为第十二团,宝瓶河牧场为第二牧场。1970年3月,成立“兰州军区农业生产建设兵团”,张掖农垦系统划归农业建设兵团第二师管理,农垦单位随之易名,老寺庙农场为“农二师第十一团”,山丹农场为“农二师第十二团”及“农二师宝瓶河牧场”。1973年10月,兰州军区农业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农垦系统移交地方管理,农二师师部机关划归张掖、武威,遂成立“张掖地区农垦局1983年12月,农垦系统收归省农垦总公司管理;1984年1月地区农垦局改为“甘肃省张掖农垦分公司”。”,内设:办公室、宣传科、组织科、纪委、团委、计划财务科、生产科、科教卫生科;直属6个企业:批发站、食品厂、饮料厂、打井队、机电安装队、消防器材厂;辖属4个国营农牧场:张掖农场、山丹农场、临泽农场、宝瓶河牧场;时有人口8474人,职工4647人,其中干部371人,以工代干482人,年工资总额306.22786万元。1988年8月,张掖农垦分公司易名“张掖农垦公司”。1995年,公司党委设:办公室、组织科、宣秘科、纪委和团委;公司设办公室、生产科、计财科、劳资科、社会保险科、企管科、科教卫生科、土地分局;辖属勘测设计队、甘泉饮料厂、消防器材厂、农垦宾馆、钻井队、海绵厂、塑料厂、批发站等10个企业。
  二、公司企业
  【甘肃省农垦张掖勘测设计队】1956年成立 “甘肃省荒地勘测团”,后改名为 “甘肃省国营农场荒地勘测大队”,1957年改名为 “甘肃省农垦勘测大队”。1963年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东北密山分院、原农垦勘测四队等处抽调部分人员,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建十一师勘测设计处”,下设4个队,即:荒地勘测队、规划队、测量队、打井队,有职工500多人,其中技术人员200余人。
  1970年勘测设计处一分为二,一部分到永昌县成立农建第二师勘测设计队,有职工190多人,其中技术人员70多人。一部分到酒泉,成立 “农建第一师勘测设计队”。1974年农二师撤销后勘测设计队的一部分迁至张掖,成立 “张掖地区勘测设计队”,有职工90多人,技术人员50多人。1977年设计队划归张掖地区农垦局管理,更名为“张掖地区农垦局勘测设计队”,有职工60人,其中技术人员40人。1984年9月11日,甘肃省农垦总公司成立 “甘肃省农垦勘测设计院”,把张掖、酒泉两个地区农垦局勘测设计队合并成立 “甘肃省农垦勘测设计院张掖勘测设计队”,有职工67人。
  1990年10月,设计队由省农垦勘测设计院移交张掖农垦公司管理,1993年更名为“甘肃省农垦张掖勘测设计队”,有职工75人,其中男38人,女37人;技术人员29人,技术工人20人。1995年有职工65人。主要设备有:经纬仪15台,光电测距仪1台,水准仪20台,平板仪18台,中小型计算机3台,彩喷绘图仪1台,针式打印机1台,冷光晒图机1台,地质钻机1台等,固定资产值80万元。
  该队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设备配套的野外勘测单位,分7大专业两个室,即水利水工设计、农业综合规划、水文与工程地质勘察、土壤调查改良、工程测量、土建设计和化验室、档案资料室,存有1956年以来的成果资料。自成立之后,完成甘肃省18个国营农牧场的勘测设计规划、开发、建设以及土壤改良等多项基本建设和农业工程任务,总面积达590多万亩。
  【甘肃省张掖农垦钻井队】1974年,由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勘测设计队钻井队移交,划归张掖农垦公司 (原张掖地区农垦局)管理,属事业单位,时有职工75人。
  1984年改为企业管理,固定资产42万元,是年上缴税金0.7万元,利润2.5万元,产值15.7万元。1990年有职工60人,固定资产41万元,打井1430米,产值198.1万元,利润4.1万元,上缴税金2.3万元。1995年有职工31人,固定资产21万元,打井1900米,利润1.48万元,上缴税金2.5万元,产值75万元。
  【甘肃省农垦张掖综合批发站】1980年3月成立,以商业批发、零售为主,经营项目主要有百货、五金、农副日杂等。原为农垦内部商业三级批发站,面向地区各农牧场。基建投资21.8万元,从业人员61人,营业建筑面积1908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18.4万元。1988年销售收入559万元,利润20.2万元,缴税5.7万元。1995年有职工49人,其中男职工22人,固定资产90万元 (含土地),销售收入778.5万元,利润2万元,缴税6.5万元。
  【甘肃省国营张掖农垦甘泉饮料厂】1983年10月建厂,投资64.6万元,建筑面积2406平方米。1995年底,有职工101人;拥有资产总额418.6万元,净资产154.4万元;有碳酸、果计饮料、冷饮生产线等设备,主要产品有“女士康乐”“山楂露”“沙棘汁”“橘子汽水”等碳酸、果汁饮料和各种冷饮、食品。1995年生产各种产品1510吨,完成产值201万元,销售收入219万元,利润13.6万元,上缴税金22万元。
  【甘肃省张掖农垦食品厂】1984年3月建厂,投资6.5万元,建筑面积509平方米。有生产设备3台,小规模生产面包、糕点类食品,从业人员22人。年生产各类食品80吨左右。1993年合并给甘泉饮料厂,为甘泉饮料厂的一个分支机构。
  【甘肃国营张掖消防器材厂】1984年7月创建,命名“甘肃省农垦张掖分公司国营消防器材厂”。1987年9月,经省公安厅批准,正式定名为“甘肃省国营张掖消防器材厂”,隶属张掖农垦公司。
  建厂初期有职工10人,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以维修和经营消防器材为主。从1987年起,购置生产设备,培训和引进技术人员,扩大生产规模。至1995年底,职工56人,固定资产原值40万元,建筑面积1588平方米。生产设备9台(件),主要生产设备有:车床2台,剪板机1台,100吨液压机1台,150吨冲床1台,牛头刨床1台,自动焊机2台,水压机2台,氧气充填泵4台,及检测和检验设备、器材等多台(件)。主要产品为提式和推车式干粉系列灭火器及消防工具等。1987年产量1500台(具),利税8万元;1988年产量4967台(具),利税15万元;1989年产量7974台(具),利税20万元;1990年产量为2428台(具),利税6万元;1991年产量1757台(具),利税5万元;1992年产量4525台(具),利税7万元;1993年产量5278台(具),利税7万元;1994年产量2444台(具),利税6万元;1995年产量5770台(具),利税8万元。
  【甘肃省张掖农垦塑料制品厂】1985年2月建厂,投资36.4万元,建筑面积635平方米,今有农用地膜、塑料管材和打包带等生产设备,年生产能力600吨。1988年,销售收入106.5万元,利润6.8万元,缴税0.9万元。至1995年底,有职工22人,资产总额109万元,主要产品有农用地膜、棚膜、工业用薄膜、∅100以下规格的PE管材、打包带等各种塑料制品85吨,销售收入107万元,上缴税金3.6万元,亏损9.5万元。
  【北京樱花贸易经理部】1986年建于北京和平里西街,经营土特产品,从业人员9人。1988年销售收入30.7万元,缴税0.6万元,亏损1.7万元。1993年12月撤销。
  【甘肃省农垦张掖海绵厂】原农建二师架线连移交地区后成立机电安装队,1987年1月改建为海绵厂,厂址张掖市平原堡。投资14.6万元,建筑面积195.7平方米(架线连旧房),有海绵发泡机1套,车床、钻床各1台,主要产高密度海绵兼做海绵制品,固定资产净值11.7万元,从业人员43人。1988年销售收入47万元,缴税1.7万元,亏损1万元。1991年销售收入63.2万元,缴税2.1万元,亏损1.2万元。1995年职工25人,销售收入54.2万元,缴税1.2万元,亏损1.1万元,固定资产8.87万元。
  【张掖农垦宾馆】1989年在张掖农垦分公司生活服务站基础上建成,总占地面积4812平方米,有职工39人;客房52间,床位141张,其中标准间12间,共24个床位,附设农垦餐厅;固定资产6.3万元。1995年有职工46人,年末固定资产71.6万元,经营收入9.5万元,上缴税金3.1万元。
  【甘肃省张掖农垦经贸公司】1993年12月成立,职工7人,主要经营农副产品。1995年销售收入150万元,亏损6.2万元,缴税1.5万元。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