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林业机构与人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194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林业机构与人员
分类号: F326.2
页数: 7
页码: 790-793
摘要: 本节记述了甘肃省张掖地区林业机构与人员的情况。
关键词: 林业人员 林业机构 张掖地区

内容

一、林业机构
  (一)林业行政管理机构〔民国〕后期,张掖设立“林区管理站”;林区各大山口设有保林所,由所在县、区管辖。
  1953年成立“武威专区林业局”,统管祁连山森林经营保护工作。1955年,武威、酒泉专区合并为张掖专区,1956年初成立“张掖专署林业局”,下设秘书、造林、经营、木材等科室。1962年1月,原张掖专区划分为酒泉、张掖、武威3专区,张掖专区设“专署农林牧局”,内设造林科和地区林业工作站。
  1963年12月,成立“甘肃省祁连山林业局”,区内的西营河、寺大隆等9个经营林场由祁连山林业局管理;专署农林牧局主要管理川区的育苗、植树造林、治沙造林等林业工作。1965年11月,祁连山林业局分设为肃南、天祝两个森林经营管理局。肃南森林经营管理局负责管理张掖地区境内的9个经营林场。1967年1月,原肃南森林经营管理局改名为“甘肃省张掖专署森林经营管理局”,1969年易名“张掖地区森林经营总场”.1974年1月改名“张掖地区森林经营管理局”。1980年10月,地区森管局与行署农林牧局造林科、地区林业站合并,成立“张掖地区林业局”。1983年11月,改设为“张掖地区行署林业处”“甘肃省张掖地区森林总场”。1985年12月,森林总场与林业处合并,下设办公室、造林科等7个科,5个站、队;西营河、马蹄、西水、康乐、隆畅河、祁丰林场划归肃南县管辖,大河口、大黄山林场分别划归民乐、山丹县管辖;寺大隆林场、五泉林场、地区林科所、张掖水涵所,仍由林业处领导管理。
  县(市)林业行政机构1995年全区6县(市)均设有林业局。肃南县林业局为副县级建制,下设办公室、业务科、计财科、公安科等4个科室。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民乐县(市)林业局,均为科级建制;山丹县林业局下设综合办公室,其他县(市)林业局下设办公室,计财、业务等2~4个股室。
  省驻张林业管理机构1950年省农林厅在张掖设立祁连山林务处,管理东起永登连城,西至高台的祁连山天然林区,1953年撤销。1963年12月,成立“甘肃省祁连山林业局”,局址张掖,由省林业局直接领导,管理张掖地区的9个经营林场和武威地区的8个经营林场,1965年11月撤销。1989年5月,国务院公布成立“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由省林业厅直接领导,县级建制,局址张掖东关,管理、指导张掖地区、武威地区、金昌市的19个经营林场及张掖市东大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的森林管护工作。
  (二)经营机构 1950年,祁连山林务处设立民乐马蹄寺和张掖安阳、康乐,高台红湾寺等4个森林管护站和黑河苗圃。1956年祁连山水源林区成立民乐县大河口、海潮坝、协和林场和武威县西营河林场。1958年成立肃南县隆畅河林场、祁丰林场、黑河林场和寺大隆林场。1960年协和林场划分为“祁连林场”(1990年改为“马蹄林场”)和西水林场,黑河林场改为“泉源林场”(1982年改为“康乐林场”),海潮坝林场并入大河口林场。1956年和1962年,分别在东大山、龙首山建立国有林场和管护站,1978年合并为“自然保护区管理站”。1995年,全区有9个经营林场和东大山、龙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三)造林机构
  【国有造林林场】1958年设立山丹县十里堡、丰城堡林场,民乐县六坝林场,高台县碱泉子、十坝林场,临泽五泉、新华林场,张掖县西城驿、九龙江林场等9个国营造林林场。1959年设立张掖市红沙窝林场,1960年设立高台县三桥湾、三益渠林场,停办丰城堡、十坝、新华3个林场,1962年设立临泽县沙河林场,1964年设立张掖县十里行宫林场,1973年设立山丹县机械林场和肃南县明海林场。1995年,停办十里行宫林场,改为工业开发区,全区有12个国有造林林场。
  【乡村办林场】1958年,民乐县六坝公社创办全区第一个社办林场,管理集体林地1091亩,后发展为1.51万亩。1960年,建立“张掖县党寨公社上寨大队林场”,经营林地7400亩。1962年全区社队林场44个,专业人员154人,管理面积3.92万亩。1979年社办林场发展到645个,从业6323人,经营面积66万亩,其中林地面积33万亩。80年代,对乡、村办林场进行整顿。到1995年,全区乡村办林场491个,其中乡办林场34个,村办林场411个,联办林场46个,从业2348人,经营面积28.51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7.02万亩(含经济林1.89万亩),林木蓄积量27.37万立方米。有一半集体林场实现粮食、经费自给。
  【国有苗圃】〔民国〕29年,民乐县成立“洪水苗圃”,经营面积140亩,是年育杨树苗6000株,柳树苗2500株。〔民国〕30年,张掖县建立“大满堡苗圃”,经营面积30亩,育苗21亩。〔民国〕31年,临泽县在今蓼泉乡建立苗圃,经营、育苗面积4亩。〔民国〕36年,高台县在三桥湾建立苗圃,经营面积15亩,培育杨、柳、沙枣、榆树等苗木。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造林苗木生产。1951年建立“国营张掖县新墩苗圃”,1995年有职工25人,经营面积368亩,其中苗圃地300亩,历年育苗2000多万株,收入100多万元。1953年建立“张掖县灵隐寺苗圃”,面积100亩,后发展为800多亩,1958年扩建为“国营五泉林场”。1973年建立“民乐县东滩苗圃”,经营面积4300亩,育苗面积100亩,经济林300亩,沙枣林200多亩。1962年建立“山丹县城北苗圃”,经营面积104亩,育苗380万株。到1995年,全区有国有苗圃3处,职工65人,常年育苗面积570多亩。
  (四)林产品加工经销机构 1969年,地区森林经营管理局在大伊马隆建立制材厂,有各种木材加工机械15种、41台,年加工木材能力5000多立方米,1980年停办。1994年11月,地区人造板厂开工奠基,到1995年底试车投产,有职工300多人,年加工能力2万立方米。1981年3月成立“张掖地区林产品经销公司”,到1995年有职工13人,固定资产70万元。累计上缴税金24万元,创收46.4万元。
  (五)林业科技机构
  1.林业科研机构
  【地区林果所】1975年成立“张掖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1990年改为“张掖地区林果业科学研究所”。到1995年,有职工81人,其中林业技术人员37人,内有中级技术人员4人;土地面积2000亩,已经营利用1360亩,其中苗圃300亩;引种针、阔叶树种、灌木、果树、花卉150多种,其中果树新品种120多种;所内绿化面积85%,营造各类试验林、速生丰产林378亩,防护林带5公里;提供苗木70万株,90年代以来年提供各种优质苗木5万多株。到1995年,完成省、地列课题17项,其中13项获国家、省、地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有59篇论文在国家、省、地级刊物上发表,其中16篇论文获各级优秀论文奖。引种驯化10多种绿化树种、花卉;推广华北落叶松、优良桃、杏等树种;培训农民技术人员500多人,帮助农民建立果园2000多亩。1992年被评为“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张掖地区水涵所】1978年成立“张掖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所”,从事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营林技术等研究。到1995年有职工65人,其中科技人员37人,内有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9人;有各种仪器135台,建立科学试验基地820亩;承担部、省、地科研项目26项,已取得16项科研成果,撰写科研论文182篇,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上发表85篇。1993年被评为“甘肃省学雷锋先进集体”,1994年被林业部评为“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2.林业技术推广机构
  【张掖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1986年建站,1995年有职工15人,其中林业工程师、会计师5人。建站以来,组织县、乡林业科技人员重点推广农田林网营造、沙荒地改造利用、祁连山沿山地区造林、庭院经济林栽培、低产果园改造、林业化学灭草、优良果树引育等31项适用技术。其中,地区林技站直接推广适用技术10多项,鉴定验收3项。到1995年,全区推广林果适用技术86万亩(次),建立科技示范点210个,示范面积3.8万亩;与电力局园林场、张掖市大满乡马均村等单位建立股份制果园2300多亩。1990年被省林业厅授予“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称号。
  【张掖地区林木种子站】1984年建站,1995年有职工8人,其中林业工程师3人。主要从事协调管理全区林果种子等工作。建站以来,检验林木种子23种,获取分析化验数据3000多个;销售林木种子10.5万公斤;组织建立花棒、毛条、青海云杉等林木良种和采种基地1.06万亩,年产种子3万公斤;组织有关场、圃先后引进绿化树种、花卉100多种;主持完成“桑树育苗技术”“花椒育苗技术”“优质杏树建园技术”等试验项目。
  【林木病虫检疫防治站】1982年建站,1995年有职工10人,其中高、中级工程师各1名,主要从事林木植物检疫、病虫害检测及防治技术工作。完成“沙枣吐伦蛎蚧综合防治试验研究”“河西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治试验”“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试验研究”等课题,有3项获奖。1982、1992年两次组织全区森林病虫害普查,查清主要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整理出系统的林木病虫害检疫、测报和防治技术资料,建立系统监测点3处,监测覆盖面积200.05万亩,覆盖率83.2%。1982~1995年,组织防治林木病虫害面积180多万亩(次),平均杀虫率85%。1995年7月,参加大黄山天然林区飞防低溶量喷雾防治云杉阿扁叶蜂工作,作业面积1.68万亩(次),杀虫效果98%1995年正在实施《陕甘宁旱区主要经济林木的VA菌根真菌资源与抗旱性研究》等3项课题。
  【野生动物管理站】1979年12月建站,1995年有职工10人,其中林业工程师2人,主要从事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通过普查和调查,初步查清境内野生动物种类、分布和保护重点。先后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法规宣传,发放《驯养繁殖野生动物许可证》,协助公安部门打击非法狩猎活动。参与“甘肃省马鹿试验性狩猎”“全省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类型的区划考察”等4项科研活动。
  【林业勘察设计队】1984年2月建队,1995年有职工19人,其中林业工程师1人,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和林业规划设计等工作。1984~1985年,会同省、地、县林业科技人员,完成《张掖地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张掖地区林业区划》《张掖地区林业总体规划》等;参加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全国森林资源第1次复查,制定《张掖地区1991~2000年防沙治沙规划》;完成《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规划》《全区沙漠化土地调查》;1990~1995年,参加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承担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外业调查,马蹄寺、林果所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民乐县翟寨子水库坝区、黑河草滩庄枢纽工程坝区绿化规划,地区建材总厂果园的规划设计等工作。
  【县(市)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各县(市)林业事业单位有:林业技术推广站、林木病虫防治站、林木种苗管理站和林业规划队等三站一队,大多与林业局合署办公,几块牌子,一套人员。
  1995年,全区有乡(区)林业站44个。县(市)乡建立林木病虫害检疫监测网络,有专职检疫员21人,兼职检疫员119人。
  二、林业职工
  林业职工队伍随着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逐步壮大。1995年,全区林业职工1665人,其中干部360人,占职工的21.6%;林业科技人员420人,占25.2%。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107人,中专学历的科技人员307人,已评聘专业技术职称的35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94人。
  在林业职工中,地、县(市)林业行政部门7个,职工175人;营林生产单位24个,职工1160人,其中:造林林场12个,职工518人;经营林场9个,职工581人;苗圃3个,职工61人;林业科技推广站7个,职工77人;林业科研单位2个,职工141人;其他部门职工112人。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