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畜禽种类及繁育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18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畜禽种类及繁育改良
分类号: F326.37
页数: 7
页码: 707-713
摘要: 本节记述了远古时期至1995年甘肃省张掖地区畜禽种类及繁育改良的情况。
关键词: 畜禽种类 繁育改良 张掖地区

内容

一、畜禽种类
  (一)主要畜禽分布
  【黄牛】1995年全区饲养25.86万头。其中,以张掖市饲养最多,占黄牛总数的45.67%;临泽县占15.77%,肃南县占12.86%,民乐县占12.84%,高台县占8.87%,山丹县占3.99%。
  【牦牛】1995年饲养3.93万头。其中,以肃南县饲养最多,占总数的86.01%;山丹县占6.36%,民乐县占5.34%,高台县占2.04%,张掖市占0.25%。
  【马】1995年饲养2.87万匹。其中,以山丹县饲养最多,占总数的27.66%;民乐县占23.40%,张掖市占17.03%,高台县占17.02%,肃南县占8.51%,临泽县占6.38%。
  【骡】1995年饲养6.75万匹。其中,以民乐县饲养最多,占总数的32.83%;张掖市占23.45%,山丹县占16.04%,高台县占15.43%,临泽县占9.38%,肃南县占2.87%。
  【驴】1995年饲养11.49万头。其中,以张掖市饲养最多,占总数的50.44%;高台县占18.52%,山丹县占12.50%,临泽县占10.17%,民乐县占6.88%,肃南县占1.85%。
  【骆驼】1995年饲养0.46万峰。其中,以高台县养殖最多,占总数的41.30%;张掖市占23.91%,临泽县占19.57%,肃南县占10.87%,山丹县占4.35%。
  【猪】1995年饲养126.75万口。其中,以张掖市饲养最多,占总数的42.18%;民乐县占21.99%,高台县占15.26%,临泽县占14.07%,山丹县占5.74%,肃南县占0.76%。
  【绵羊】1995年饲养161.58万只。其中,以肃南县饲养最多,占总数的30.21%;张掖市占24.47%,民乐县占15.14%,山丹县占14.73%,高台县占9.69%,临泽县占5.76%。
  【山羊】1995年饲养22.21万只。其中,以肃南县饲养最多,占总数的55.21%;山丹县占22.97%,张掖市占10.64%,高台县占5.15%,民乐县占4.66%,临泽县占1.37%。
  【鸡】1995年饲养1004.22万只。其中,以张掖市饲养最多,占总数的52.25%;民乐县占15.44%,高台县占11.79%,临泽县占10.66%,山丹县占9.18%,肃南县占0.68%。
  家畜种类结构,按自然头数比例,以绵羊最多,占家畜总数的49.03%;猪占24.96%,牛占12.03%,山羊占7.37%,驴占0.87%,骡占0.36%,马占0.19%,骆驼占0.04%,其它(主要是兔)占5.15%。
  (二)地方品种
  【河西黄牛】体躯较大,性情温顺,是农耕主要役畜。以黑色居多,约占47%,黄、狸、紫色次之。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18厘米,体长133厘米,胸围160厘米,体重315公斤;成年母牛平均体高110厘米,体长120厘米,胸围140厘米,体重220公斤。每头可宰净肉70~150公斤,屠宰率为43.8%。母牛每日挤奶2公斤,泌乳期150天。
  【肃南牦牛】主产高山草原。体躯较大,相貌粗野,头大而笨,眼突有神;公牛角青褐色,粗长而向上弯曲,母牛角细、颈短、垂肉少;通体毛色以黑色最多。成年公牛体高117厘米,体长131厘米,胸围166厘米,体重350公斤;成年母牛体高105厘米,体长117厘米,胸围150厘米,体重300公斤。母牛日产奶1.5公斤,泌乳期135~150天。每头牛年产绒0.5公斤,裙毛1.3~2公斤。一般胴体重80~150公斤,净肉率为34.3%~39.6%。役用以驮运为主,一般可驮70~100公斤。
  【河西土著马】包括皇城马、杨哥马。体型中等,外形略显粗壮,体质敦实;头长大,呈兔头或半兔头,体毛以枣骝色和青色居多。成年公马平均体高133厘米,体长134厘米,胸围151厘米;成年母马平均体高127厘米,体长134厘米,胸围152厘米,成年马体重约280公斤。一般每匹马拉运500~600公斤,日行40~50公里。河西马3~4岁成熟,母马发情周期为21天,3~7月份发情。
  【河西驴】包括洪水驴、水关驴两个优良类群。体质硬朗,体型敦实紧凑,结构良好,适应性强;体毛较稀、短而有光泽,以灰鼠色居多,约占53.03%。平均体高100~104厘米,体长100~106厘米,胸围105~120厘米,使役性能好,驮载75~100公斤。
  【河西双峰驼】体型高大,体质坚实、强壮;体毛以驼色(栗色)为基础,深浅不一。公驼平均体高174厘米,体长162厘米,胸围206厘米;母驼平均体高为168厘米,体长143厘米,胸围200厘米。成年骟驼可负重150~170公斤,单套可拉运1~1.5吨,骆驼素称“沙漠之舟”,大漠之中可日行百余里。成年驼年产毛3~5.5公斤,2~3岁成熟。
  【河西猪】大型猪体躯较长,呈明显的矩形,体毛以黑色居多。小型猪体躯较小,毛色以黑色为主,多数头、尾、四肢下端或腹下有白毛,分别称“玉顶”“粉嘴”“乌云盖顶”。成年猪平均体高57厘米,体长103~122厘米,胸围94~99厘米,平均体重70~75公斤。公猪6月龄成熟,母猪8月龄配种,繁殖母猪利用年限3~5年,每胎产仔10~14口。育肥性能,大型猪10~12月龄活重95~100公斤;小型猪10~12月活重70~75公斤,屠宰率72%,含脂率42%,瘦肉率36%~38%,含皮9.4%。
  【河西蒙古羊】公羊多有螺旋形大角,母羊无角或只有角基。成年母羊平均体高73厘米,体长69厘米,胸围79厘米,体重32公斤;公羊平均体高63厘米,体长67厘米,胸围79厘米,体重37公斤。每只羊年产毛1.2~1.7公斤,平均胴重12~15公斤,屠宰率45%~49%。
  【肃南藏羊】原产青藏高原,体毛有白色、黑花色和棕褐色等。成年公羊平均体高71厘米,体重55.8公斤,成年母羊平均体高79.7厘米,体重49.9公斤;成年羯羊胴体平均重16.4公斤,屠宰率43.32%,母羊略低;年产毛1.7~2.2公斤,一年1胎,多为单羔。
  【河西山羊】俗称“〓〓”,体毛以黑色居多,约占51.85%,其次为白色、棕色;成年羊平均体高57~59厘米,体长61~67厘米,胸围75~81厘米,体重20~25公斤,年产毛0.5公斤,产绒200~250克;羯羊胴体重12~15公斤,平均屠宰率为44.76%。山羊繁殖率高,一年1~2胎,日产奶0.5~1公斤。
  【鸡】土种鸡体形匀称、紧凑,遗传性稳定,肉质细嫩鲜美;周岁公鸡平均活重2.15公斤,屠宰率72%,净肉率85%,母鸡活重1.56公斤,屠宰率63.1%,净肉率77%;母鸡8月龄开产,年产蛋60~100枚,单重40.5克。
  (三)引进品种
  【马】1951年山丹军马场引进苏联顿河马100匹,1953年引进伊犁马57匹;1956~1963年,地、县引进美国莫尔干马、苏联卡拉巴依马、苏联重挽马和阿尔登马等外国良种马79匹,用人工授精改良河西马。60年代以后,引进省内河曲马,与本地马进行杂交改良。
  【驴】50年代,先后引进关中驴、庆阳驴、佳米驴。体毛多为粉黑色,次之为栗色、青灰色;平均体高133.5厘米,母驴高126.6厘米,多用以繁殖马骡。
  【牛】60年代以来,从国内外引进荷兰黑白花奶牛、秦川牛、南阳牛、三河牛、草原红牛、鲁西牛等优良品种。荷兰黑白花奶牛,一个泌乳期产奶4500公斤,以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养殖最多。1995年底全区有纯种荷兰奶牛2965头。
  【新疆细毛羊】1953年由新疆巩乃斯羊场引进。适应性强,体质结实,骨肋粗壮;公羊体重92.37公斤,每只羊剪毛量12.32公斤,母羊略低。
  【卡拉库尔羊】原产苏联,1976~1978年陆续引进。羊羔生出3~5天宰杀剥皮,皮毛弯曲优美,光泽夺目,羔皮闻名于世。
  【沙能山羊】原产瑞士,1957年引入,一个泌乳期产奶600~700公斤,川区各县有少量饲养。
  【小尾寒羊】1984年开始从民勤县良种场引进。一胎多羔,繁育能力强,平均每胎2只以上,个别一胎6只。至1994年全区引进4983只,到1995年发展为2.25万只,主要分布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
  1982年张掖市从浙江省湖州市引进湖羊50只(公羊5只);1989年从陕西定边县引进绒山羊,零星饲养。
  【巴克夏猪】原产英国,1953年引入。属脂肪型猪,但瘦肉比例较高,体质健壮,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早熟易育肥,杂交后代于70年代普及全区。
  【约克夏猪】原产英国,1953年引入。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快,成熟早,肉质优良,一岁体重160公斤,成年体重270~315公斤,引人后经多代杂交,其血液已溶进地方品种。
  【苏联大白猪】原产乌克兰,1953年引入。胸宽深、体躯长,成年公猪体重达500公斤。
  【长白猪】原产丹麦,60年代引入。体躯长,比一般猪多一对肋骨,成年公猪体重500公斤,瘦肉率较高,杂交改良效果较好。
  【杜洛克猪】原产美国,70年代引入。后躯丰满,瘦肉多,成年公猪体重450公斤。是区内引进瘦肉型最佳猪种,杂交改良效果好,杂种瘦肉率55.72%。
  【汉普夏猪】原产美国,70年代引入。成年公猪体重300~400公斤,杂交改良效果好,瘦肉率高达58%~59%。
  【内江猪】原产四川省内江地区,1978年引入。90年代后饲养渐少。
  【甘肃白猪】甘肃农业大学杂交选育,武威、临夏较多,1989年引入。繁殖力高,生长快,肉质好,瘦肉率52%,区内饲养较多。
  【白莱航鸡】原产意大利,70年代引入。蛋用型鸡种,年产蛋200~300枚;成年公鸡体重2~2.5公斤,母鸡略小,川区饲养较多。
  【白洛克鸡】1981年引入,旱期生长快,8~10月龄体重可达1.3~1.6公斤。
  【京白鸡】北京市培育的白壳蛋鸡,1983年引入,平均年产蛋240枚。
  【星杂288】原产加拿大,1982年引入推广。
  【迪卡蛋鸡】原产美国,1988年引入,平均年产蛋253枚。
  【爱拔益加鸡】美国产白羽肉鸡,1988年引入推广。
  【罗斯鸡】原产英国,1985年引入推广。
  【伊莎褐蛋鸡】原产法国,高产蛋用鸡,1989年引入推广。
  【星布罗肉鸡】原产加拿大,1983年引入。肉用鸡,抗病、适应性好,70日龄体重4.3公斤,料肉比为2.7∶1。
  【明星肉鸡】法国伊莎育种公司培育,1989年引入推广。肉用鸡,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料肉比为2.23∶1。
  二、繁育改良
  共和国成立后,从1956年开始,相继成立地、县畜牧兽医站、家畜配种站,引进优良畜种,培训配种员,采用人工辅助交配和人工授精方法,开展畜种繁育改良。50年代以引进国内外优良畜种为主;60年代后期开展猪经济杂交改良,实现猪杂交种化;70年代绵羊改良工作迅速推进;80年代以牛改为主,开展冷冻精液配种和黄牛胚胎移植;90年代,随着奶肉牛、瘦肉猪、细毛羊、蛋肉鸡等商品基地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地、县、乡、村四级繁育体系,促进畜禽繁育改良工作协调、快速发展。
  (一)家畜配种 〔周〕〔秦〕时期,境内先民在家畜配种、繁育方面已有一定的经验。共和国成立后,建立县、乡配种站,开展畜禽繁育改良工作。家畜配种季节,民谚有“三月桃花马,八月秋水牛,一年四季配猪兔”。区内家畜传统的配种时间是,马、驴清明后开始,入伏结束;牛从农历6月开始,9月结束;羊是7~8月一季配种,腊月产羔;猪四季配种。适宜的配种时机,以民谚“马吊线,牛吊串,驴拌嘴,羊爬胯”为最佳时机。“热胎配”也较常用,一般在母马产后7~15天进行,本交2~3次,或用双亲配种。
  (二)人工授精 1956年,先后引入苏维埃重挽马、关中驴、黑白花奶牛、巴克夏猪及新疆细毛羊等良种。地、县相继建立一批家畜和绵羊人工授精站,推广人工授精技术。1958年,山丹县在陈户、城北、位奇、霍城等乡设立“家畜授精站”5处,引入秦川牛、早胜牛13头,阿尔登、卡拉巴依马10匹,改良黄牛、河西马。张掖市建立马、牛、驴综合授精站26处,单项授精站18处,绵羊授精点22个,培训授精员159人,实行保配、保孕、保产、保活制度。1959年改良马734匹,牛3125头,驴108头,绵羊6784只。60年代,肃南县普及绵羊人工授精,实现全改全配。70年代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1980年,建立黄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站58处,引人西门塔尔等冻精改良黄牛。1981~1995年,张掖市21个乡设立“冷冻精液配种牛改点”24处,配母牛5.01万头,怀胎3.82万头,产犊3.59万头,成活3.54万头,成活率98.61%,冻精配活率70.66%,比自然繁活率高31.1%。杂种初生公犊平均体重26.5公斤,比土种初生公犊重11.9公斤,冻配杂种母牛日产奶6.63公斤。冻配改良促进黄牛由役用向乳、肉、役兼用转化。
  (三)牛胚胎移植 1986年,地区牛胚胎移植工作站在张掖市沙井、小河等乡开展黄牛胚胎移植试验。1987年5月产下全省第一头胚胎移植牛犊。1987~1990年胚胎移植337头,产犊成活81头。
  (四)品种改良
  【黄牛改良】河西黄牛比国内优良黄牛体格小,比国外优良牛体躯短,胸部、后腿发育欠佳,骨骼粗松。60年代开始,陆续从国内外引进优良种牛,开展河西黄牛杂交改良工作。1980年,全区有杂种牛4366头,占黄牛总数的4.5%。其中,三河牛杂种1018头,黑白花牛杂种781头,秦川牛杂种690头,南阳牛杂种455头,其他杂种牛(草原红牛杂种、鲁西牛杂种、早胜牛杂种)1422头。黑白花牛杂种兼有役用、产奶优良性能。1980年开始,区内引进冻精配种技术,在高台、张掖县用黑白花、西门塔尔牛冻精授配黄牛1084头,受配率42%;1981年产黑白花、西门塔尔杂种牛犊455头,成活396头。1983年省“两西”支持资金17.5万元,在牛改基地35个乡建起35个冻配输精点,培训输精员110名,年授配黄牛1.4万头。90年代黄牛改良又有发展,1995年累计存栏各代杂种牛12.95万头,纯种荷斯坦牛2965头,黄牛良种化程度为50.1%。
  【马、驴改良】马匹改良工作,山丹军马场起步最早。1956年地、县引进美国莫尔干马、苏联卡拉巴依马,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河西马。60年代以后引进河曲马,杂交改良河西马。各种马的杂种一代在体格、体重等方面,比河西马均有提高。混血杂种公马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分别比河西马提高101.3公斤、6.9厘米、10.9厘米和17.6厘米。1958年以来,引入少量关中驴、庆阳驴、佳米驴,与河西驴杂交改良,多数用以繁殖马骡。
  【绵羊改良】1945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山丹县用考力代半细毛羊杂交改良蒙古羊。1953年开始在山丹、民乐、肃南等县,以新疆细毛羊和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开展绵羊改良工作。60年代每年国家投资4万元,多次引进新疆细毛种公羊,与肃南藏羊、蒙古羊杂交,变低产粗毛为高产细毛,培育毛肉兼用型细毛羊。同时引进少量高加索公羊、沙力士、苏联美利奴公羊。到1966年肃南县普及绵羊人工授精技术,实现全配全改,1969年开始对一类杂种母羊开展横交固定工作。70年代多渠道集资引进新疆细毛种公羊2万只,建立种羊场3个、绵羊人工授精站225处。1974年肃南县皇城区纳入“甘肃细毛羊”育种协作区,1981年经国家验收,育成“甘肃高山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1980年肃南县有细毛杂种羊55.2万只,占全县绵羊总数的99.8%。90年代对高山细毛羊进行系统选育提高。1990~1995年,全区改良授配母羊230万只,其中人工授精140万只。1995年底全区有细毛羊65.48万只,占绵羊总数的54%,其中高山细毛羊25万只。
  【山羊改良】1957年从陕西引进沙能奶山羊,除繁育良种外,与河西山羊进行杂交改良。1971~1972年,肃南、山丹县从宁夏引入沙毛山羊,杂交改良河西山羊,以期培育裘用猾皮杂种羊,杂种羔皮质量比河西山羊有明显改进。
  【猪杂交改良】1953年张掖九公里农场从西北农学院引入巴克夏、约克夏种猪各1对,进行纯种繁殖,并用以与河西猪杂交改良。1957年各县由外地引进巴克夏、约克夏公猪,60年代地、县引进苏联大白猪、定县猪、新金猪、长白猪、北京黑猪、内江猪、荣昌猪、八眉猪等,迅速实现生猪杂种化,但出现部分杂种猪血统混乱现象。1972年地区列为甘肃黑猪育种协作区,黑色杂种猪渐多。1985年以后,陆续引进约克夏、长白、汉普夏、杜洛克等瘦肉型公猪,作杂交改良主体父本,以甘肃白猪为主体母本,以更换土种母猪。采用人工授精和本交结合,广泛开展杂交改良,生产二元和三元规格化瘦肉型杂交猪。到1995年,建立“瘦肉型猪供精站”4处,饲养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良种公猪51口;人工授精点55个,建立“甘白母猪纯繁点”16处,饲养甘白母猪579口,公猪118口,年提供杂交用甘白母猪9000多口,生产瘦肉型杂交仔猪7.42万口。1990~1995年完成人工改良授配母猪9.35万口(次),完成杂交授配母猪18.16万口,出栏瘦肉型杂交猪166.73万口。
  【鸡品种改良】50年代,群众自发从外地引进九斤黄、芦花鸡。60年代群众用煤油灯、火炕孵化莱航鸡、白洛克、澳洲黑等品种。
  1971年张掖县试用机械孵化,孵莱航鸡种蛋803枚,出雏609只。1974年张掖县食品公司试用炕孵成功,每年炕孵、机孵种蛋1.6万枚,出雏1.3万多只。1975年增设架孵、平箱孵,年孵种蛋5万枚,出雏3万多只。1983年张掖、临泽县被确定为全省养鸡重点县。省畜牧厅投放万枚电孵机和八千出雏器各1台,建立孵化中心各1处。张掖县在上秦、三闸、乌江、西洞4乡建立电热地温孵化点2处、温室架孵点3处。是年共建立万只孵化点14个。到1986年,形成以地区种鸡场、市孵化中心为主的人工孵化网络。1990年张掖市有人工孵化点160处,其中机器孵化点10处。1983~1990年张掖市入孵种蛋1282万枚,出雏783万多只,孵化率61.07%。受精蛋孵化率提高到93.2%。90年代,养鸡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地区及张掖、临泽、高台、山丹4县(市)建成孵化中心5处,乡、村孵化点425个,年孵种蛋505.2万枚,出雏鸡(伊沙、迪卡、明星等)366.25万只。1995年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养鸡809.55万只,推广良种鸡485.5万只,占鸡饲养量的60%。
  三、野生动物饲养
  区内有野生动物262种,其中兽类59种,鸟类203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兽类有雪豹、野驴、白唇鹿、野牦牛4种,二级保护兽类13种;属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38种。80年代以后,野生动物饲养业逐步发展。1958年建立肃南野生动物驯养场,80年代易名“肃南县鹿场”,1995年养鹿263只;宝瓶河牧场养鹿45只;肃南县养鹿专业户8户,养鹿62只。1987年国家投资13万元,建立“地区珍稀禽类驯养中心”及“珍稀禽类养殖场”,占地63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驯化养殖蓝马鸡。1990年饲养蓝马鸡70只,1995年饲养近200只。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