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17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畜牧业
分类号: F326.37
页数: 51
页码: 705-755
摘要: 本章记述了远古时期至公元1995年甘肃省张掖地区畜牧业发展史,包括畜牧业发展、畜禽种类及繁育改良、畜禽生产及饲养管理、畜禽疫病与防治、饲草饲料、渔业、机构与科技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畜牧经济 经济史 张掖地区

内容

第一节 畜牧业发展
  一、发展简况
  区内畜牧业始于原始社会先民的狩猎放牧。夏朝(约公元前21~16世纪)设有牧正,掌管畜牧业,境内“牛、羊衔尾,群畜塞道”。〔三国〕时期(公元220~266年),河西羌人、匈奴,饲养马、牛、羊、驴;〔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11月,曹真令率重兵讨伐胡治元多、卢水、封赏,在张掖、镇原西一带获牛8万头,羊111万只,其他牲畜10万头。〔北周〕(557~581年),置官办养马牧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在今山丹大马营草原和肃南皇城草原养马10万余匹。元朝甘肃行中书省官牧设于甘州,放养马、牛、羊、驼、驴等牲畜。清朝商品畜牧业方兴,顺治八年,在洪水(今民乐县城)开茶马互市,“筹皮马之利,始于海部通市于洪水。”部分优良畜种销往外地,羊毛、皮张经兰州、包头运到天津出口。
  〔民国〕19年(1930年),各县建设局配畜牧专干。〔民国〕后期,广大牧民深受官僚、牧主、奸商盘剥,畜牧业生产步履艰难。1949年,张掖等5县大牲畜存栏16.77万头,羊35.06万只,生猪3.41万口。
  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保护和发展畜牧业政策,禁止宰杀耕畜。1952年,农区以繁殖役畜为主,鼓励养羊养猪;牧区推广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大牲畜存栏22.4万头,羊56.34万只,生猪4.65万口,比1949年分别增长35.57%、60.69%和36.36%。1956年全区大牲畜存栏27.29万头,羊76.72万只,生猪5.52万口,分别比1949年增长62.73%、118.82%和61.87%。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建立后,限制社员家庭饲养猪、羊、鸡等畜禽;集体牲畜因饲料饲草匮乏、管理不善,造成大量死亡。1961年,允许大牲畜集中喂养、分散喂养和社员分户包养。1964年,牲畜重归集体喂养,“文革”期间畜牧业发展缓慢,到1976年,大牲畜存栏28.18万头,生猪18.80万口,羊90.60万只,分别比1956年增长3.26%、240.57%和18.09%。20世纪70年代,推广绵羊改良,肃南县与省种羊场协作育成“甘肃高山毛肉兼用细毛羊”。1980年,大家畜存栏32.18万头,生猪22.75万口,羊127.52万只。
  80年代,完善经营形式,实行科学养畜,加快畜牧业发展。1995年,大牲畜存栏46.16万头,生猪61.8万口,羊139.65万只,分别比1980年增长43.44%、171.65%和9.51%。
  二、经营体制
  畜牧业经营体制,历经封建地(牧)主所有制、农民个体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三个时期。
  (一)私有制畜牧业
  1.封建地(牧)主所有制经营 自秦朝到共和国成立前,畜牧业生产沿袭封建地主所有制经营。地(牧)主占有大量牲畜、草场,以雇工饲养、租典和分养等形式进行经营。〔民国〕时期,民乐县大地主兼牧主秦嘉谋占有羊2万多只,牛2000多头,马600多匹;雇工300多人。共和国成立前,肃南县为部落制度,牲畜、草场大部为头人、寺院占有,全县1537户,有牲畜7.06万头。其中,114户牧主占有牲畜5.723万头,占牲畜总数的81.06%,户均有牲畜502头;而占总户90.6%的贫苦牧民,仅有牲畜1.337万头,户均只有9头,很多牧民一无所有。封建地(牧)主、部落头人和寺院上层,凭借占有的大量生产资料,对广大贫苦农牧民进行剥削。主要形式有:雇工、租典、分养、赋税等。
  2.农民个体所有制经营(1951~1956年) 土地改革中,广大农牧民分得牲畜,国家对农牧民所有制牲畜实行自繁自养、保护和发展的政策,以贷款形式扶持养畜。张掖县人民政府把剿匪缴获的800多匹骡马以救济或低价出售给缺畜农户;从青海购进骡马370多匹,原价售给农民。期间,各县加强领导,发动农牧民改善饲养管理、贮备冬草、防治疫病,保护耕畜和幼畜,促进个体所有制畜牧业发展。到1956年末,全区大牲畜存栏27.29万头,生猪5.52万口,羊76.72万只。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畜牧业
  【集体经营】1956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高级社,农民个体经营的牲畜折价转为集体所有,造册登记。牲畜及畜产品交售国家,收入上账,纳入当年分配。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牲畜转为公社所有,一度社队之间实行“一平二调”;牲畜饲养管理不善,乏弱死亡较多。1958~1962年,全区大牲畜年均下降9.68%,生猪下降17.39%1961年贯彻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开始处理“一平二调”问题。大牲畜依并队时基数和实有头数,按比例分配到队;羊只按并队时数量分归原队;从生产队或社员中平调的大牲畜、猪羊,有原畜的退原畜,无原畜的作价补偿。1961年调整社队规模,牲畜所有权和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允许牲畜上市交易,允许牲畜、羊只分散喂养,选户包养,实行养用合一,畜牧业生产开始回升。1964年大牲畜收归生产队集体喂养,规定社员家庭自留畜为核算单位下放时牲畜总头数的5%~7%,超出的牲畜折价归队;农区每户自留羊不得超过两只。“文革”开始,限制家庭养畜;大牲畜、羊只以集体经营为主,养猪执行“公养私养并举”的方针,大办集体猪场。1966~1976年,大牲畜年均增长4.51%,生猪年均增长9.56%,羊只年均下降1.24%。
  【承包经营】1981年10月,肃南县明海公社率先推行包干到户,1982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来集体经营的大牲畜、羊只,折价保本承包到户,分户经营、分散管理。到1984年农村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牲畜折价到户,草场承包到户,给社员划拨“三荒”地,实行人工种草、科学养畜,促进畜牧业发展。随着社会需求扩大和效益的提高,相继兴起“养牛热”“养鸡热”“养猪热”“养羊热”,各种养殖专业户、专业村应运而生,经营规模不断扩大。1994年,全区组织开展“畜牧年”活动,广大干部群众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推广股份合作制,普及先进配套技术,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畜牧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态势。1995年,大牲畜存栏46.16万头,生猪61万口、羊139.65万只,鸡469.53万只,兔3.05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96759.9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26806.11万元的29.61%;人均畜牧业产值948.72元。
  第二节 畜禽种类及繁育改良
  一、畜禽种类
  (一)主要畜禽分布
  【黄牛】1995年全区饲养25.86万头。其中,以张掖市饲养最多,占黄牛总数的45.67%;临泽县占15.77%,肃南县占12.86%,民乐县占12.84%,高台县占8.87%,山丹县占3.99%。
  【牦牛】1995年饲养3.93万头。其中,以肃南县饲养最多,占总数的86.01%;山丹县占6.36%,民乐县占5.34%,高台县占2.04%,张掖市占0.25%。
  【马】1995年饲养2.87万匹。其中,以山丹县饲养最多,占总数的27.66%;民乐县占23.40%,张掖市占17.03%,高台县占17.02%,肃南县占8.51%,临泽县占6.38%。
  【骡】1995年饲养6.75万匹。其中,以民乐县饲养最多,占总数的32.83%;张掖市占23.45%,山丹县占16.04%,高台县占15.43%,临泽县占9.38%,肃南县占2.87%。
  【驴】1995年饲养11.49万头。其中,以张掖市饲养最多,占总数的50.44%;高台县占18.52%,山丹县占12.50%,临泽县占10.17%,民乐县占6.88%,肃南县占1.85%。
  【骆驼】1995年饲养0.46万峰。其中,以高台县养殖最多,占总数的41.30%;张掖市占23.91%,临泽县占19.57%,肃南县占10.87%,山丹县占4.35%。
  【猪】1995年饲养126.75万口。其中,以张掖市饲养最多,占总数的42.18%;民乐县占21.99%,高台县占15.26%,临泽县占14.07%,山丹县占5.74%,肃南县占0.76%。
  【绵羊】1995年饲养161.58万只。其中,以肃南县饲养最多,占总数的30.21%;张掖市占24.47%,民乐县占15.14%,山丹县占14.73%,高台县占9.69%,临泽县占5.76%。
  【山羊】1995年饲养22.21万只。其中,以肃南县饲养最多,占总数的55.21%;山丹县占22.97%,张掖市占10.64%,高台县占5.15%,民乐县占4.66%,临泽县占1.37%。
  【鸡】1995年饲养1004.22万只。其中,以张掖市饲养最多,占总数的52.25%;民乐县占15.44%,高台县占11.79%,临泽县占10.66%,山丹县占9.18%,肃南县占0.68%。
  家畜种类结构,按自然头数比例,以绵羊最多,占家畜总数的49.03%;猪占24.96%,牛占12.03%,山羊占7.37%,驴占0.87%,骡占0.36%,马占0.19%,骆驼占0.04%,其它(主要是兔)占5.15%。
  (二)地方品种
  【河西黄牛】体躯较大,性情温顺,是农耕主要役畜。以黑色居多,约占47%,黄、狸、紫色次之。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18厘米,体长133厘米,胸围160厘米,体重315公斤;成年母牛平均体高110厘米,体长120厘米,胸围140厘米,体重220公斤。每头可宰净肉70~150公斤,屠宰率为43.8%。母牛每日挤奶2公斤,泌乳期150天。
  【肃南牦牛】主产高山草原。体躯较大,相貌粗野,头大而笨,眼突有神;公牛角青褐色,粗长而向上弯曲,母牛角细、颈短、垂肉少;通体毛色以黑色最多。成年公牛体高117厘米,体长131厘米,胸围166厘米,体重350公斤;成年母牛体高105厘米,体长117厘米,胸围150厘米,体重300公斤。母牛日产奶1.5公斤,泌乳期135~150天。每头牛年产绒0.5公斤,裙毛1.3~2公斤。一般胴体重80~150公斤,净肉率为34.3%~39.6%。役用以驮运为主,一般可驮70~100公斤。
  【河西土著马】包括皇城马、杨哥马。体型中等,外形略显粗壮,体质敦实;头长大,呈兔头或半兔头,体毛以枣骝色和青色居多。成年公马平均体高133厘米,体长134厘米,胸围151厘米;成年母马平均体高127厘米,体长134厘米,胸围152厘米,成年马体重约280公斤。一般每匹马拉运500~600公斤,日行40~50公里。河西马3~4岁成熟,母马发情周期为21天,3~7月份发情。
  【河西驴】包括洪水驴、水关驴两个优良类群。体质硬朗,体型敦实紧凑,结构良好,适应性强;体毛较稀、短而有光泽,以灰鼠色居多,约占53.03%。平均体高100~104厘米,体长100~106厘米,胸围105~120厘米,使役性能好,驮载75~100公斤。
  【河西双峰驼】体型高大,体质坚实、强壮;体毛以驼色(栗色)为基础,深浅不一。公驼平均体高174厘米,体长162厘米,胸围206厘米;母驼平均体高为168厘米,体长143厘米,胸围200厘米。成年骟驼可负重150~170公斤,单套可拉运1~1.5吨,骆驼素称“沙漠之舟”,大漠之中可日行百余里。成年驼年产毛3~5.5公斤,2~3岁成熟。
  【河西猪】大型猪体躯较长,呈明显的矩形,体毛以黑色居多。小型猪体躯较小,毛色以黑色为主,多数头、尾、四肢下端或腹下有白毛,分别称“玉顶”“粉嘴”“乌云盖顶”。成年猪平均体高57厘米,体长103~122厘米,胸围94~99厘米,平均体重70~75公斤。公猪6月龄成熟,母猪8月龄配种,繁殖母猪利用年限3~5年,每胎产仔10~14口。育肥性能,大型猪10~12月龄活重95~100公斤;小型猪10~12月活重70~75公斤,屠宰率72%,含脂率42%,瘦肉率36%~38%,含皮9.4%。
  【河西蒙古羊】公羊多有螺旋形大角,母羊无角或只有角基。成年母羊平均体高73厘米,体长69厘米,胸围79厘米,体重32公斤;公羊平均体高63厘米,体长67厘米,胸围79厘米,体重37公斤。每只羊年产毛1.2~1.7公斤,平均胴重12~15公斤,屠宰率45%~49%。
  【肃南藏羊】原产青藏高原,体毛有白色、黑花色和棕褐色等。成年公羊平均体高71厘米,体重55.8公斤,成年母羊平均体高79.7厘米,体重49.9公斤;成年羯羊胴体平均重16.4公斤,屠宰率43.32%,母羊略低;年产毛1.7~2.2公斤,一年1胎,多为单羔。
  【河西山羊】俗称“〓〓”,体毛以黑色居多,约占51.85%,其次为白色、棕色;成年羊平均体高57~59厘米,体长61~67厘米,胸围75~81厘米,体重20~25公斤,年产毛0.5公斤,产绒200~250克;羯羊胴体重12~15公斤,平均屠宰率为44.76%。山羊繁殖率高,一年1~2胎,日产奶0.5~1公斤。
  【鸡】土种鸡体形匀称、紧凑,遗传性稳定,肉质细嫩鲜美;周岁公鸡平均活重2.15公斤,屠宰率72%,净肉率85%,母鸡活重1.56公斤,屠宰率63.1%,净肉率77%;母鸡8月龄开产,年产蛋60~100枚,单重40.5克。
  (三)引进品种
  【马】1951年山丹军马场引进苏联顿河马100匹,1953年引进伊犁马57匹;1956~1963年,地、县引进美国莫尔干马、苏联卡拉巴依马、苏联重挽马和阿尔登马等外国良种马79匹,用人工授精改良河西马。60年代以后,引进省内河曲马,与本地马进行杂交改良。
  【驴】50年代,先后引进关中驴、庆阳驴、佳米驴。体毛多为粉黑色,次之为栗色、青灰色;平均体高133.5厘米,母驴高126.6厘米,多用以繁殖马骡。
  【牛】60年代以来,从国内外引进荷兰黑白花奶牛、秦川牛、南阳牛、三河牛、草原红牛、鲁西牛等优良品种。荷兰黑白花奶牛,一个泌乳期产奶4500公斤,以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养殖最多。1995年底全区有纯种荷兰奶牛2965头。
  【新疆细毛羊】1953年由新疆巩乃斯羊场引进。适应性强,体质结实,骨肋粗壮;公羊体重92.37公斤,每只羊剪毛量12.32公斤,母羊略低。
  【卡拉库尔羊】原产苏联,1976~1978年陆续引进。羊羔生出3~5天宰杀剥皮,皮毛弯曲优美,光泽夺目,羔皮闻名于世。
  【沙能山羊】原产瑞士,1957年引入,一个泌乳期产奶600~700公斤,川区各县有少量饲养。
  【小尾寒羊】1984年开始从民勤县良种场引进。一胎多羔,繁育能力强,平均每胎2只以上,个别一胎6只。至1994年全区引进4983只,到1995年发展为2.25万只,主要分布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
  1982年张掖市从浙江省湖州市引进湖羊50只(公羊5只);1989年从陕西定边县引进绒山羊,零星饲养。
  【巴克夏猪】原产英国,1953年引入。属脂肪型猪,但瘦肉比例较高,体质健壮,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早熟易育肥,杂交后代于70年代普及全区。
  【约克夏猪】原产英国,1953年引入。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快,成熟早,肉质优良,一岁体重160公斤,成年体重270~315公斤,引人后经多代杂交,其血液已溶进地方品种。
  【苏联大白猪】原产乌克兰,1953年引入。胸宽深、体躯长,成年公猪体重达500公斤。
  【长白猪】原产丹麦,60年代引入。体躯长,比一般猪多一对肋骨,成年公猪体重500公斤,瘦肉率较高,杂交改良效果较好。
  【杜洛克猪】原产美国,70年代引入。后躯丰满,瘦肉多,成年公猪体重450公斤。是区内引进瘦肉型最佳猪种,杂交改良效果好,杂种瘦肉率55.72%。
  【汉普夏猪】原产美国,70年代引入。成年公猪体重300~400公斤,杂交改良效果好,瘦肉率高达58%~59%。
  【内江猪】原产四川省内江地区,1978年引入。90年代后饲养渐少。
  【甘肃白猪】甘肃农业大学杂交选育,武威、临夏较多,1989年引入。繁殖力高,生长快,肉质好,瘦肉率52%,区内饲养较多。
  【白莱航鸡】原产意大利,70年代引入。蛋用型鸡种,年产蛋200~300枚;成年公鸡体重2~2.5公斤,母鸡略小,川区饲养较多。
  【白洛克鸡】1981年引入,旱期生长快,8~10月龄体重可达1.3~1.6公斤。
  【京白鸡】北京市培育的白壳蛋鸡,1983年引入,平均年产蛋240枚。
  【星杂288】原产加拿大,1982年引入推广。
  【迪卡蛋鸡】原产美国,1988年引入,平均年产蛋253枚。
  【爱拔益加鸡】美国产白羽肉鸡,1988年引入推广。
  【罗斯鸡】原产英国,1985年引入推广。
  【伊莎褐蛋鸡】原产法国,高产蛋用鸡,1989年引入推广。
  【星布罗肉鸡】原产加拿大,1983年引入。肉用鸡,抗病、适应性好,70日龄体重4.3公斤,料肉比为2.7∶1。
  【明星肉鸡】法国伊莎育种公司培育,1989年引入推广。肉用鸡,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料肉比为2.23∶1。
  二、繁育改良
  共和国成立后,从1956年开始,相继成立地、县畜牧兽医站、家畜配种站,引进优良畜种,培训配种员,采用人工辅助交配和人工授精方法,开展畜种繁育改良。50年代以引进国内外优良畜种为主;60年代后期开展猪经济杂交改良,实现猪杂交种化;70年代绵羊改良工作迅速推进;80年代以牛改为主,开展冷冻精液配种和黄牛胚胎移植;90年代,随着奶肉牛、瘦肉猪、细毛羊、蛋肉鸡等商品基地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地、县、乡、村四级繁育体系,促进畜禽繁育改良工作协调、快速发展。
  (一)家畜配种 〔周〕〔秦〕时期,境内先民在家畜配种、繁育方面已有一定的经验。共和国成立后,建立县、乡配种站,开展畜禽繁育改良工作。家畜配种季节,民谚有“三月桃花马,八月秋水牛,一年四季配猪兔”。区内家畜传统的配种时间是,马、驴清明后开始,入伏结束;牛从农历6月开始,9月结束;羊是7~8月一季配种,腊月产羔;猪四季配种。适宜的配种时机,以民谚“马吊线,牛吊串,驴拌嘴,羊爬胯”为最佳时机。“热胎配”也较常用,一般在母马产后7~15天进行,本交2~3次,或用双亲配种。
  (二)人工授精 1956年,先后引入苏维埃重挽马、关中驴、黑白花奶牛、巴克夏猪及新疆细毛羊等良种。地、县相继建立一批家畜和绵羊人工授精站,推广人工授精技术。1958年,山丹县在陈户、城北、位奇、霍城等乡设立“家畜授精站”5处,引入秦川牛、早胜牛13头,阿尔登、卡拉巴依马10匹,改良黄牛、河西马。张掖市建立马、牛、驴综合授精站26处,单项授精站18处,绵羊授精点22个,培训授精员159人,实行保配、保孕、保产、保活制度。1959年改良马734匹,牛3125头,驴108头,绵羊6784只。60年代,肃南县普及绵羊人工授精,实现全改全配。70年代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1980年,建立黄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站58处,引人西门塔尔等冻精改良黄牛。1981~1995年,张掖市21个乡设立“冷冻精液配种牛改点”24处,配母牛5.01万头,怀胎3.82万头,产犊3.59万头,成活3.54万头,成活率98.61%,冻精配活率70.66%,比自然繁活率高31.1%。杂种初生公犊平均体重26.5公斤,比土种初生公犊重11.9公斤,冻配杂种母牛日产奶6.63公斤。冻配改良促进黄牛由役用向乳、肉、役兼用转化。
  (三)牛胚胎移植 1986年,地区牛胚胎移植工作站在张掖市沙井、小河等乡开展黄牛胚胎移植试验。1987年5月产下全省第一头胚胎移植牛犊。1987~1990年胚胎移植337头,产犊成活81头。
  (四)品种改良
  【黄牛改良】河西黄牛比国内优良黄牛体格小,比国外优良牛体躯短,胸部、后腿发育欠佳,骨骼粗松。60年代开始,陆续从国内外引进优良种牛,开展河西黄牛杂交改良工作。1980年,全区有杂种牛4366头,占黄牛总数的4.5%。其中,三河牛杂种1018头,黑白花牛杂种781头,秦川牛杂种690头,南阳牛杂种455头,其他杂种牛(草原红牛杂种、鲁西牛杂种、早胜牛杂种)1422头。黑白花牛杂种兼有役用、产奶优良性能。1980年开始,区内引进冻精配种技术,在高台、张掖县用黑白花、西门塔尔牛冻精授配黄牛1084头,受配率42%;1981年产黑白花、西门塔尔杂种牛犊455头,成活396头。1983年省“两西”支持资金17.5万元,在牛改基地35个乡建起35个冻配输精点,培训输精员110名,年授配黄牛1.4万头。90年代黄牛改良又有发展,1995年累计存栏各代杂种牛12.95万头,纯种荷斯坦牛2965头,黄牛良种化程度为50.1%。
  【马、驴改良】马匹改良工作,山丹军马场起步最早。1956年地、县引进美国莫尔干马、苏联卡拉巴依马,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河西马。60年代以后引进河曲马,杂交改良河西马。各种马的杂种一代在体格、体重等方面,比河西马均有提高。混血杂种公马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分别比河西马提高101.3公斤、6.9厘米、10.9厘米和17.6厘米。1958年以来,引入少量关中驴、庆阳驴、佳米驴,与河西驴杂交改良,多数用以繁殖马骡。
  【绵羊改良】1945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山丹县用考力代半细毛羊杂交改良蒙古羊。1953年开始在山丹、民乐、肃南等县,以新疆细毛羊和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开展绵羊改良工作。60年代每年国家投资4万元,多次引进新疆细毛种公羊,与肃南藏羊、蒙古羊杂交,变低产粗毛为高产细毛,培育毛肉兼用型细毛羊。同时引进少量高加索公羊、沙力士、苏联美利奴公羊。到1966年肃南县普及绵羊人工授精技术,实现全配全改,1969年开始对一类杂种母羊开展横交固定工作。70年代多渠道集资引进新疆细毛种公羊2万只,建立种羊场3个、绵羊人工授精站225处。1974年肃南县皇城区纳入“甘肃细毛羊”育种协作区,1981年经国家验收,育成“甘肃高山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1980年肃南县有细毛杂种羊55.2万只,占全县绵羊总数的99.8%。90年代对高山细毛羊进行系统选育提高。1990~1995年,全区改良授配母羊230万只,其中人工授精140万只。1995年底全区有细毛羊65.48万只,占绵羊总数的54%,其中高山细毛羊25万只。
  【山羊改良】1957年从陕西引进沙能奶山羊,除繁育良种外,与河西山羊进行杂交改良。1971~1972年,肃南、山丹县从宁夏引入沙毛山羊,杂交改良河西山羊,以期培育裘用猾皮杂种羊,杂种羔皮质量比河西山羊有明显改进。
  【猪杂交改良】1953年张掖九公里农场从西北农学院引入巴克夏、约克夏种猪各1对,进行纯种繁殖,并用以与河西猪杂交改良。1957年各县由外地引进巴克夏、约克夏公猪,60年代地、县引进苏联大白猪、定县猪、新金猪、长白猪、北京黑猪、内江猪、荣昌猪、八眉猪等,迅速实现生猪杂种化,但出现部分杂种猪血统混乱现象。1972年地区列为甘肃黑猪育种协作区,黑色杂种猪渐多。1985年以后,陆续引进约克夏、长白、汉普夏、杜洛克等瘦肉型公猪,作杂交改良主体父本,以甘肃白猪为主体母本,以更换土种母猪。采用人工授精和本交结合,广泛开展杂交改良,生产二元和三元规格化瘦肉型杂交猪。到1995年,建立“瘦肉型猪供精站”4处,饲养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良种公猪51口;人工授精点55个,建立“甘白母猪纯繁点”16处,饲养甘白母猪579口,公猪118口,年提供杂交用甘白母猪9000多口,生产瘦肉型杂交仔猪7.42万口。1990~1995年完成人工改良授配母猪9.35万口(次),完成杂交授配母猪18.16万口,出栏瘦肉型杂交猪166.73万口。
  【鸡品种改良】50年代,群众自发从外地引进九斤黄、芦花鸡。60年代群众用煤油灯、火炕孵化莱航鸡、白洛克、澳洲黑等品种。
  1971年张掖县试用机械孵化,孵莱航鸡种蛋803枚,出雏609只。1974年张掖县食品公司试用炕孵成功,每年炕孵、机孵种蛋1.6万枚,出雏1.3万多只。1975年增设架孵、平箱孵,年孵种蛋5万枚,出雏3万多只。1983年张掖、临泽县被确定为全省养鸡重点县。省畜牧厅投放万枚电孵机和八千出雏器各1台,建立孵化中心各1处。张掖县在上秦、三闸、乌江、西洞4乡建立电热地温孵化点2处、温室架孵点3处。是年共建立万只孵化点14个。到1986年,形成以地区种鸡场、市孵化中心为主的人工孵化网络。1990年张掖市有人工孵化点160处,其中机器孵化点10处。1983~1990年张掖市入孵种蛋1282万枚,出雏783万多只,孵化率61.07%。受精蛋孵化率提高到93.2%。90年代,养鸡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地区及张掖、临泽、高台、山丹4县(市)建成孵化中心5处,乡、村孵化点425个,年孵种蛋505.2万枚,出雏鸡(伊沙、迪卡、明星等)366.25万只。1995年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养鸡809.55万只,推广良种鸡485.5万只,占鸡饲养量的60%。
  三、野生动物饲养
  区内有野生动物262种,其中兽类59种,鸟类203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兽类有雪豹、野驴、白唇鹿、野牦牛4种,二级保护兽类13种;属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38种。80年代以后,野生动物饲养业逐步发展。1958年建立肃南野生动物驯养场,80年代易名“肃南县鹿场”,1995年养鹿263只;宝瓶河牧场养鹿45只;肃南县养鹿专业户8户,养鹿62只。1987年国家投资13万元,建立“地区珍稀禽类驯养中心”及“珍稀禽类养殖场”,占地63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驯化养殖蓝马鸡。1990年饲养蓝马鸡70只,1995年饲养近200只。
  第三节 畜禽生产及饲养管理
  畜禽生产历史悠久。古代饲养家畜除食肉外,还用畜力发展农业生产。历代畜牧业生产依附于农耕,发展缓慢。从50年代起,逐渐形成农牧结合、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格局。到1956年大家畜存栏27.29万头。1959年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及工作失误,到1961年底大家畜存栏15.34万头,比1956年下降43.78%。1962年贯彻执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改善饲养管理,实行分户喂养,允许社员养自留畜,实行繁殖奖励政策,到1965年底,大家畜回升到22.60万头,比1961年增长47.32%。80年代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府放宽政策,引导扶持,鼓励社员发展养殖业,1990年大家畜存栏42.7万头;猪、羊、鸡生产大幅度增长。1990~1995年畜牧业生产发展较快,1995年畜禽存栏总量723.21万头(只),比1990年增加109.54万头(只),增长17.85%;肉类总产量增加2.3286万吨,增长65.0%;禽蛋产量增加3334.86吨,增长43.42%;鲜奶产量增加815.62吨,增长12.6%。1995年畜牧业产值6759.93万元,增长3倍;占农业总产值的29.61%,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948.72元;全区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为49.16公斤、9.16公斤和6.05公斤,比1990年分别增加17.96公斤、2.46公斤和2.4公斤。
  一、畜禽生产
  (一)大家畜生产
  【黄牛】为区内主要畜种和重要役畜,占大家畜52.95%。1950年黄牛存栏10.61万头,1956年存栏14.45万头,到1961年下降到9.04万头。此后逐年回升,到1970年存栏14.97万头。1982年以后,养牛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化,出现全区性“养牛热”。1989年地区在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35个乡建设商品奶肉牛生产基地。到1995年基地内黄牛存栏达17.82万头,比1990年增长33%,占全区养牛25.08万头的71.05%。
  【奶牛】50年代引进黑白花奶牛,70年代推广人工授精改良黄牛技术,80年代推广冷冻精液配种改良黄牛,促进奶牛生产发展。1990年开展奶肉牛基地建设,以西门塔尔、荷斯坦公牛冷冻精液级进杂交改良河西黄牛,发展杂种牛。建立国营良种奶牛繁育场1处、奶牛场2处、村办奶牛场5处,乡、村鲜奶收购点11处,发展奶牛饲养专业户756户;建立冻精输精点58处,年授配能力1.4万头。基地向社会扩散奶牛281头,与此同时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混配饲料调制等科学喂养技术。到1995年,有国有奶牛场5个,集体奶牛场6个,奶牛专业户525户。黑白花奶牛存栏2965头,良种及改良种乳牛3.55万头,牛奶总产量7226.12吨。临泽奶牛场建起日处理鲜奶25吨生产线,张掖市建起日处理鲜奶10吨的乳品厂,初步形成鲜奶供应、奶粉加工、良种繁育的奶牛业格局。1995年,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被列为欧盟——中国奶类发展项目区。
  【驴、马、骡】主要用于耕地、拉车、拉磨、拉碾、驮运、乘骑等。1950年全区驴、马、骡7.24万头,到1956年存栏11.9万头,比1950年增长64.36%。1959年以后存栏数下降,到1963年存栏6.97万头。此后逐年回升,1970年存栏13.3万头,1990年存栏19.58万头,1995年存栏19.81万头(匹),占大牲畜总数的42.92%。
  (二)小畜禽生产
  【猪】区内养猪始于汉朝。1950年全区养猪6.01万口,“一五”时期执行“私养公助”和提高生猪收购价格政策,1956年生猪饲养量9.19万口。1959年后饲养量下降,1961年存栏1.83万口。此后鼓励社员家庭养猪,办集体猪场,1965年存栏回升到11.91万口,1970年存栏18.8万口,时有队办猪场5300多个。80年代生猪生产由农户个体经营,1985年国家放开猪肉市场。1990年地委、行署确定在张掖、临泽、高台、民乐4县(市)建立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到1993年建立养猪专业村25个,养猪专业户1.81万个,普及“双推五改”(推广经济杂交,推广仔猪综合育肥技术;改本交为人工授精,改熟饲稀喂为生饲干喂,改喂单一饲料为以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为主的配合饲料,改喂大肥猪为适宜体重出栏屠宰,改吊架子育肥为——前高后低——前敞后限的新法育肥)养猪综合配套技术。累计完成改圈63.13万间,人工授精改良授配母猪3.48万口(次),杂交授配母猪18.16万口,出栏瘦肉猪106.73万口,其中基地生猪饲养量95万口;年猪肉产量3.2524万吨,增长23.43%,人均占有量31公斤。“八五”期间,推广临泽新华养猪企业集团公司“六统一分”(按照公司加农户模式,实行公司统一经营良种繁育、统一提供仔猪、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指导、防疫治病、统一收购屠宰、统一销售和农户分散饲养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养猪模式,办股份制养殖企业,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养猪生产发展。到1995年,建立万头工厂化养猪场11个,千头养猪场47个,百头以上养猪场112个,全区养猪126.75万口,比1990年增长52.8%。临泽新华工厂化良种猪场是集产、加、销为一体的联合企业,1993年建成投产,占地160亩,总投资650万元,建各类猪舍44栋、1.6万平方米,有万头猪生产线3条,年繁育良种猪3万头。主要有丹系长白、英美系大约克、美系杜洛克、甘肃白猪和瘦肉型新品系A、B、C等7个品种(系)。新华猪场已成为西北地区品种齐全、设置配套、生产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良种猪繁育场。
  【羊】〔夏〕〔商〕时期,区内养羊已成群放牧。〔秦〕〔汉〕时期匈奴统治河西,养羊是匈奴人的主要生产方式和生活依托。〔北魏〕时先民对羊的选种、饲养、阉割、疫病防治等均已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共和国成立后,养羊生产不断发展。1950年养羊39.79万只,1956年发展到76.72万只。1959年后存栏下降;1963年推行繁殖奖励政策,到1965年存栏96.44万只。“文革”期间,限制社员养羊数量,牧区每户自留羊5只,农区每户2只。1974年羊存栏95.79万只,比1965年减少0.67%。80年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扶持社员发展养殖业,1980年羊存栏127.52万只,1990年存栏142万只。1990年在肃南、山丹、民乐、张掖、高台5县(市)沿山地区,建设商品羊生产基地,建立种羊场3处,绵羊人工授精站225处,推广绵羊人工授精、羔羊育肥、配合饲料、塑料暖棚养殖、牧区围栏种草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并发展养羊专业村56个。1990~1993年改良授配母羊130万只,出栏肉羊162.5万只,提供羊毛1155.4万公斤,羊肉2149.86万公斤。1993年养羊150万只,其中绵羊130万只(细毛羊、改良羊86.7万只);1995年养羊183.79万只。
  【鸡】区内养鸡历史很久,周代“庖人辨六畜”,鸡在其中,〔北魏〕时已有用笼养鸡的记述。养鸡是历代农民的一项家庭养殖业。
  1950年全区养鸡20.55万只,1956年30.43万只,1961年养鸡降至13.51万只,此后随着生产发展逐年上升。80年代全区兴起“养鸡热”,引进良种,推广电动孵化、电热地温孵化、温室架孵等新技术,到1985年养鸡188.92万只。90年代在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建设蛋肉鸡生产基地,建立养鸡重点乡21个,发展规模养鸡,带动千家万户养鸡生产。1993年推广良种鸡385.5万只,占饲养量的94.83%。1990~1993年基地累计养鸡1562.47万只,其中蛋鸡1028.27万只,生产鲜蛋2465.6万公斤,出栏鸡534.2万只,鸡肉产量1001.91万公斤。1995年养禽业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方向发展。区内建立养鸡场22个;养鸡500只以上的专业户354户,100~300只的专业户3654户;孵化小鸡3000只以上的孵化户145户,孵雏246万只;育雏3000只以上的361户,育雏165.9万只;建立良种鸡孵化点188处,推广良种蛋鸡377.7万只,良种化程度85%。全区养鸡1004.22万只,户均40只,禽蛋产量5682.5吨,商品率为76.1%。有珍禽养殖场18个,专业户451个,饲养珍禽7.77万只,其中专业户养殖6.05万只。
  【兔】60年代以前,区内主要饲养中国白兔及少量安哥拉兔。70年代在张掖、临泽、高台、民乐等县推广笼养。1970年养兔1.44万只,1979年养兔1.95万只。此后养兔专业户建造规范的新式兔笼、兔舍,加强疫病防治,实行科学喂养,1990年饲养量达到5万只。90年代饲养大耳白、青紫兰、黑白花、塔兔、安阳灰兔、虎皮黄、公羊兔等9个优良品种。1995年兔饲养量达到6.1万只,比1979年增长2.1倍。
  【其它动物饲养】1977~1979年,张掖市食品公司先后从东北引进水貂30只,从青岛、北京各引进水貂50只,经繁殖增生,到1981年发展到1200只。1983年感染貂疽,而后全部宰杀。1981年地区肉联厂引进水貂,1989年发展到1800只;是年引进银貂8只,繁殖为14只。90年代养殖渐少。
  【蜜蜂、养蚕】〔民国〕时期,区内有个别农户养蜂。60年代初创办社、队蜂场。到1975年养蜂4970箱,年产蜂蜜20.34万公斤;1983年养蜂2779箱,到1988年全区养蜂5177箱;90年代蜂蜜滞销,1995年养蜂下降为3900箱。
  50年代初,区内曾有零星养蚕。1958年在张掖九公里筹建张掖专区蚕桑工作站,配备职工11人,其中技术干部3人,1961年机构撤销。1991年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引进蚕桑、蚕种,在张掖市小满、大满乡试验示范,获得成功,但未推广。
   二、饲养管理
  历代先民对畜禽饲养管理,积累许多可贵经验,如“乘马在厩”“执豕于牢”“鸡栖于榤”“食有三刍”“饮有三时”。唐朝提出:“夏搭凉棚、冬季保暖”等。
  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重视畜禽饲养管理,资助农牧民建设棚圈,提倡科学喂养。50年代,大家畜采用合槽喂养,草料不足,管理不善;三年困难时期牲畜大量死亡。1962年后贯彻“分槽喂养,养用合一”,对饲养员实行“五定一奖”(定饲养头数,定繁殖成活,定牲畜膘份,定肥料,定工分;超产奖励。),改善饲养管理,畜禽饲养量逐年回升。80年代,牲畜实行承包经营,推广配合饲料、暖棚养畜。
  (一)大家畜饲养管理
  【马的饲养管理】绿洲农业区,马多为棚圈槽养,草料、饮水充足,饲养管理精细。马的粗饲料主要有青草、麦衣、麦草、谷草、玉米秸秆、豆秆等;精饲料主要有豌豆、蚕豆、大麦、麸皮、玉米等。沿山农业区,土地面积大,有小块草场,马以舍饲为主,夏季有2~4个月放牧期,舍饲与绿洲农业区相似,但略粗放;放牧期40~60匹为1群。高山草原区,除少数乘马半舍饲外,其余终年放牧;每群100~200匹,夏秋在高寒草场放牧,春在低山放牧,多无棚舍,马匹多呈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状态。
  【牛的饲养管理】肃南县黄牛在前山及荒漠半荒漠草原区终年放牧;沿山区及边远农业区牛以舍饲为主,每年6~9月在附近草场进行季节性放牧;绿洲农业区牛基本上是终年舍饲。舍饲牛粗饲料以麦草、麦衣、玉米秆为主,搭配豆秆、青干草及鲜草等;精料以玉米、蚕豆、豌豆、油渣、皮等为主。役用牛每头年留料100~160公斤,清明、夏至等时节,每头灌清油2~3两,以清热润肺;公牛2~3岁去势。1995年,推广青贮氨化暖棚养牛4.77万头,占养牛总数的16%。
  (二)羊的饲养管理 农区的羊以舍饲为主,牧区常年放牧。农业合作化前,羊只属个体所有,农户自行饲养;1956年以后,羊只归社,集体舍饲或放牧,对放牧员实行“四定一奖”即定数量、定繁殖、定肥料、定工分,每年剪毛后药浴、驱虫。农区羊群小,每群50~60只,公、母、羯羊混群;绿洲边缘村社夏秋到附近草场放牧。
  肃南牧区羊只终年放牧,对种羊、杂种羊在冬春季给少量补饲。牧羊草场分为冬春场和夏秋场,冬春草场海拔2600米以下,地势低、避风向阳、气候较暖,有永久性羊棚、羊舍、产羔室、放牧员宿舍,从春羔配种到翌年换青历时半年以上;夏秋场海拔偏高。牧区羊群较大,繁殖母羊每群200只,育成母羊每群300只上下,羯羊400~500只1群,种公羊每社1群。羔羊出生24小时进行初生鉴定,并进行断尾;每年夏至前后剪毛、药浴,进入夏场抓膘;8月份羔羊断奶,10月份开始配羔,12月份转入冬季草场。90年代推广配合饲料、暖棚养羊,到1995年,修建暖棚羊舍1.42万间、21.3万平方米,暖棚养羊24.13万只,占羊只总数的17.3%。
  (三)猪的饲养管理 猪以农户饲养为主,猪的精饲料有玉米、麸皮、豆类、荞麦、洋芋、胡萝卜、甜菜等;粗饲料有糜谷糠、糜衣、荞麦衣、胡麻衣、葵花盘、豆类茎秆等。70年代办集体猪场,推广粉碎饲料,并引进聚合草、水葫芦、甜菜等多汁饲料;推广青饲料打浆、中曲发酵、无曲盐水发酵、糖化饲料等方法。区内养猪多为舍饲,养殖头数较少的一般同槽进食,养殖多的分槽饲喂。民乐县南丰、永固乡耕地面积大,轮歇地遍生野胡萝卜、蕨麻、血结草、灰条、野苜蓿等饲草,在夏季仔猪吊架子阶段进行野外放牧,补充多汁饲料,节约精料。集体猪场一般都按公、母、生长阶段分圈喂养。80年代后推广暖棚养猪和工厂化养猪,提高了饲料报酬率和出栏率。到1995年,修建暖棚猪舍40.05万间、480.6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标准化猪舍2.35万间、28.2万平方米,暖棚养猪68.85万口,占养猪总数的54.3%,育肥出栏39.74万口。
  (四)鸡的饲养管理 鸡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过去鸡舍简陋,设架栖息,每只年产蛋60~80枚,4~5月母鸡抱窝孵雏。80年代专业化、规模化养鸡迅速发展,养鸡专业户应运而生。专业大户修建高标准鸡舍,设有食槽、饮水器,实行围栏散养或笼养,应用配合饲料,进行科学喂养。
  三、畜产品
  区内畜产品种类,主要有羊毛、羊绒、驼毛、皮张、肉、蛋、奶、乳品等。许多产品是地区传统的出口换汇商品。清朝以后,张掖已成为河西羊毛、驼毛等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
  共和国成立后畜牧业生产发展,畜产品产量增长。从50年代中期开始,畜产品由供销部门经营收购,除供应区内城镇肉、蛋、奶外,大部交售国家,支援经济建设。60年代,全区生猪每年调往兰州及外省、区约1万多口。70年代国家采取奖粮、奖物等奖励收购办法,年交售肥猪10万多口,菜羊7万多只,菜牛3000余头。80年代,畜产品市场开放,年均收购肥猪15万口左右,肉类总产达3万吨以上。1995年全区肉类总产量5.91万吨。
  (一)毛、绒、皮生产
  【羊毛】有绵羊毛、山羊毛。绵羊毛又分为土种羊毛、细毛羊毛、改良羊毛,主要产于肃南县,次之为山丹、民乐、张掖等县(市),其中肃南县为全省羊毛主产区。50年代前,绵羊毛主要用作衣服原料、制毡、毡袄、纺毛线、栽织地毯等;山羊毛主要用以织毛口袋。50年代以后羊毛产量逐年增加,1953年全区羊毛产量400吨;60年代年产量1500吨,其中细毛和改良羊毛占60%以上;70年代最高收购量1800吨;1990年收购量2472.31吨。1995年全区羊毛总产量达3397.44吨,商品量2876.45吨。
  【绒】主要为山羊绒和驼绒。绒细度均匀,强度、伸度、弹性均优于相同细度的其他动物毛纤维。羊绒主要产于肃南、张掖;驼绒主要产于高台、肃南、临泽、张掖等县(市)。全区50年代年产绒2吨左右,60年代年产5吨。70年代引进外地优良绒山羊进行改良,年产绒量10吨左右,1990年产绒19.45吨,1995年产绒32.59吨。
  【皮】全区制革皮张主要有牛皮、马皮、驴皮、羊皮等。制裘皮主要有绵羊皮、羔皮、家兔皮、獭皮等。1.牛皮:为区内主要制革皮张,70年代前,年产牛皮约1万张,多为民间硝熟,制作车马挽具、绳索等,部分交售国家;80年代以后,兴起“养牛热”,90年代年产牛皮2.5万张,大部为个体商贩收购,流到外省加工。2.绵羊皮:俗称“老羊皮”,毛长绒厚,皮板结实,是制作防寒服装的好原料。50年代年产8万张,60年代皮毛由供销社收购,少数由农户加工皮衣自用防寒。80年代畜产品市场开放,年均产羊皮15万张,多由皮贩收购,运往外地;1990年全区羊皮产量18.77万张,1995年达24.6万张,其中山丹县年产卡拉库尔羔羊皮1000多张。3.家兔皮:区内60年代开始饲养家兔,70年代年产兔皮0.5万张,主要由供销部门收购;80年代年产1万多张,主要由个体商贩收购,运往外地。
  (二)肉蛋奶生产 肉蛋奶是畜牧业的主要产品,90年代,加快瘦肉猪、细毛羊、奶肉牛、蛋肉鸡商品基地建设,使肉蛋奶产量逐年增加。
  1.肉类生产 肉类生产以猪肉为主,次之为羊肉、牛肉、鸡肉,还有少量的兔肉、鸽肉。50年代全区肉类年总产量3000吨左右,60年代年产6000吨左右,70年代年产达1.5万吨,其中猪肉占80%以上。80年代以后,肉类总产量中牛、羊、鸡肉产量大幅度增加。1990年全区肉类总产量为3.58万吨,其中猪肉2.64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73.74%。1995年全区肉类总产量5.91万吨,人均占有量达49.16公斤,超过全省人均占有水平。
  2.蛋类生产 蛋类生产以鸡蛋为主,鸭、鹅、鹑蛋有少量生产。50年代,鸡蛋多为农户自产自食,少数交售,全区年产鸡蛋约1千吨。60年代商业部门实行奖售政策,年收购量500吨左右。80年代兴起“养鸡热”,养鸡专业户、养鸡大户应运而生,引进良种蛋鸡,推广配合饲料,实行科学管理,使鸡蛋产量成倍增长。1990年全区禽蛋产量7680.37吨,1995年1.1015万吨,人均占有量9.16公斤。
  3.奶类生产 奶类主要是牛奶和少量羊奶。50年代开始引进荷兰黑白花奶牛,后用公奶牛改良本地黄牛,推广人工授精、冷冻精液配种、杂种牛挤奶和青贮氨化饲料养奶牛技术,随着奶肉牛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奶牛数量迅速增加。1990年全区鲜奶产量6461.4吨,1995年达7277.02吨,人均鲜奶占有量6.05公斤,高于全省人均水平。
  (三)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
  1.畜产品生产加工 区内有国有、集体及个体经营的毛纺织、地毯编织、皮革工业、皮毛加工、肉食加工冷藏、熟肉品加工、禽蛋加工、乳品加工等行业。(1)毛纺织业:主要有毛毡类、毛褐类、毛毯类、毛栽绒地毯、毛衣毛线类生产。毛毡类主要有毡衣、毡帽、毡靴,以个体或集体加工为主。甘州薄底毡窝闻名遐迩,远销青海、内蒙等地。毛褐类产品有衣服、被褥、口袋、帐篷等。毛呢、毛毯,张掖市纺织总厂20世纪80年代年产毛呢3000米,毛毯2.2万条;肃南毛条厂生产毛毯、毛条、毛衣等7类近百种产品。毛衣毛线类,张掖市纺织总厂1982年生产羊毛衫、腈纶衫10万件。(2)皮革产品:全区皮革制作业3家,年产各类皮衣1269件,皮鞋5.9万双,防寒服4196件。肃南县皮毛加工厂生产的剪绒皮衣,被轻工业部、国家民委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地区外贸局加工厂年产皮革服886件,加工猪鬓7513.6公斤,肠衣4.42万根。(3)肉类加工:除市场上店铺加工扒鸡、卤肉、烤羊肉、酱牛肉外,地区肉联厂年加工猪肉、猪头下水、香肠等罐头300吨。(4)乳品加工:全区乳品加工企业3家。肃南县乳品厂日处理鲜奶半吨,年加工全脂乳粉20吨。临泽牛场日处理鲜奶25吨,年产奶粉500吨,所生产的“雪莲牌”全脂奶粉,1988年被甘肃省评为优质产品,1991年被农业部评为部优产品,产品远销省内外。张掖市乳品厂日处理鲜奶10吨,年产奶粉100吨。
  2.畜产品流通 50年代初期实行自由贸易,畜产品上市交易。1954年国家实行农副产品统购、派购政策,生猪、鲜蛋、菜牛、羊只、皮张、毛绒、肠衣等畜产品列为二类产品,实行统购、派购,禁止私人经营。1962年国家允许社员完成派购任务后,畜禽自宰自卖,自由上市,奖励社员交售畜产品。“文革”期间,取缔集市贸易,继续统购、派购。1978年国家对畜产品由统一收购、派购,向合同定购、议购和市场调节过渡。1984年以后畜产品市场开放,促进交换、流通,使商品畜牧业迅速发展。
  第四节 畜禽疫病与防治
  据1979年《张掖地区畜禽疫病普查报告》,查出各种畜禽传染病43种,寄生虫病33种,中毒性疾病6种,疑似病4种,疑难病6种,共92种。据1989年全区畜禽疫病普查,结合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解剖,用血清学、细菌学、寄生虫病学检验等16种方法,在6县(市)、72个乡、219个村、357个社及32个饲养场、34个养殖专业户,抽查马、牛、羊、猪、鸡、兔6种畜禽,查出疫病38种,各县(市)自查疫病14种。按照普查系列,结合区内畜禽疫病流行病历,查出各类疫病89种,其中猪病16种,羊病13种,牛病16种,马病8种,兔病5种,禽病10种,其他动物疫病5种;主要中毒病、代谢病13种,未定性疫病3种。
  一、疫病种类及危害
  (一)传染病
  1.家畜与人共息病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急性、败热性传染病。1947年山丹县今霍城乡杜庄村杜文勇养羊1000只,发病死亡650只。1955~1988年,全区牛发病180头,死亡147头,致死率81.67%;1956~1989年,羊发病1363只,死亡1332只,致死率97.73%;1957~1989年马属动物发病93匹,死亡89匹,致死率95.7%。
  【布氏杆菌病】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1960年临泽县在小屯、新华、倪家营3公社血检牛1317头,检出阳性10头;山丹县在清泉、位奇、花寨子3公社检牛37头,检出阳性2头。1964~1967年,张掖县安阳公社余家城大队、临泽县新华公社新华大队、高台县宣化公社王马湾大队等地,布病暴发流行。余家城大队牛感染率4%,羊感染率14.6%,其中三队羊感染率38.8%,怀孕母羊流产率53.7%;布病患者70人,占劳力的75%。1971年全区开展普查,检牛羊7.03万头(只),检出阳性畜5461头(只),阳性率为7.77%,其中牛为20.26%,羊为6.25%;检出布病患者10066人。1971~1978年,采取以气雾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用羊型5号苗对牛羊进行免疫,到1980年共免疫牛羊739.16万头(只),平均密度为82.12%,免疫后40天测定,阳转率均在95%以上。1981年省上进行布病防效验收,抽检未免疫的5~8月龄幼羊和8~24月龄牛犊2.41万头(只),检出阳性畜35头(只),平均阳性率0.14%,比免疫前下降98.2%。检菌744份,未分离出布菌;患病者1人,达到国家地方病防治办公室颁布的“布病控制区”标准。1982~1988年,全区血检牛羊8.55万头(只),检出阳性畜207头(只),平均检出率0.24%,其中牛9411头,阳性83头,阳性率0.88%。检菌3272份,均未检出菌。1985~1986年全免疫牛羊222.6万头(只),平均密度为85.15%。1986~1988年,检疫奶牛1563头(次),检出阳性牛12头,全部扑杀。1989年检疫319头,无阳性。1990~1995年,检疫奶牛6564头,阳性牛6头,全部扑杀。从1989年起,对6县(市)分期进行布病“稳定控制区”三年达标考核,1990年张掖市达标,1991年高台、山丹县达标,1993年民乐、临泽县达标。
  【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1974年在临泽县平川公社五里墩一队发现首例,死牛3头;1978年临泽县沙河公社兰家堡大队发病死牛2头。1986~1987年张掖市检疫奶牛250头,患病4头;1988年检疫城关镇奶牛18头,患病1头;1990~1995年共检奶牛4251头,检出阳性牛4头。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51年在肃南县大河一带首次发现、流行。1956年张掖、山丹、民乐3县大流行,全区发病48个乡,病牛1.14万头,死亡133头,致死率为1.17%。1956~1986年全区发病11起,其中1956、1957、1962、1964年大流行4起,发病牲畜1.82万头(只),死亡209头(只),致死率1.15%。
  【破伤风】又名“锁口风”,是由破伤风菌感染创伤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发病历史已久,1963年高台县新坝等7个公社马骡发病死亡21头(匹)。1963~1989年各类牲畜患破伤风病1205头,死亡847头,致死率70.24%。
  【放线菌病】是家畜的慢性、非接触性传染病,1959年在高台县六坝公社首次发现病畜1头。1959~1989年全区发病179头,死亡48头,致死率26.8%。
  【李氏杆菌病】俗称“转圈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1975~1978年,临泽县蓼泉、沙河、新华、平川等公社发生病猪171口,死亡100口,致死率58.48%。
  【坏死杆菌病】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1966年山丹县霍城、李桥、花寨公社的5个大队10个生产队发病牲畜55头,死亡18头。1976年李桥公社吴宁、上寨大队发病18头,未死。
  【恶性水肿】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外伤传染病。1967年民乐县永固、民联公社首次发现病畜22头,死亡20头;1986年临泽县小屯乡去势马骡消毒不严,发病12匹,死亡8匹。1967~1989年全区马、骡、驴发病133头(匹),死亡79头(匹),致死率59.4%。
  2.骡马传染病
  【马鼻疽】鼻疽是严重危害马、骡、驴的恶性传染病。〔民国〕时期,高台县红崖子地区曾有发生。1954年8月,山丹军马场售给高台县农场鼻疽病马54匹,要求集中管理。该场又将30匹病马转卖给宣化、镇远等乡,引起扩散、蔓延。1957年张掖县23个乡抽检马、骡、驴2.73万头(匹),检出阳性畜1136头(匹),阳性率4.16%。1958年山丹县检出阳性畜228头(匹),开放性马12匹;高台县农场220头马骡中,检出病畜54头(匹),感染率24.55%。60年代马鼻疽流行,危害严重。临床上有肺鼻疽、鼻鼻疽、皮鼻疽3种。
  【马腺疫】俗称“槽结”,是骡马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960年在肃南县皇城区首次发现病马56匹。1960~1989年全区发病7814匹,死亡169匹,致死率2.16%。
  【马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马胸疫”,是骡马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958年在山丹县霍城乡甘泉村首次发现。1958~1982年,民乐、山丹、临泽县有零星发生,共发病41匹(头),死亡19匹,致死率46.34%。
  【马流感】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1974~1975年各县发生流行,发病4.51万头(匹),死亡22头。1977年高台县罗城公社发生马流感112头(匹)。
  1994年3月,全区77个乡776个村的14.27万头马、驴、骡,发病10.41万匹,发病率72.95%,死畜947头(匹),致死率0.91%。
  【马属动物魏氏梭菌病】又名“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病害。1975年临泽县小屯公社古寨四队2头骡子发病死亡;1983年高台县巷道乡五里墩五社发病死亡马6匹、骡2头、驴4头。
  3.牛、羊传染病
  【牛气肿疽】俗称“黑腿”病,1953年在高台县黑泉乡首次发现。1957年临泽县小屯乡张庄村发病,死牛2头。1957~1978年,张掖、临泽、高台县零星发生,牛共发病100头,死亡86头,致死率86%。
  【牛巴氏杆菌病】原称“牛出血性败血症”。1958年在肃南县康乐区杨哥村首次发现牦牛发病,死亡28头。1966、1976年,民乐、张掖县分别发病1次。1958~1985年,全区共发病牛440头,死亡352头,致死率80%。
  【牛杜柏林沙门氏菌病】区内无临床病例。1989年采集牛病料306份,仅张掖市检出阳性6份,阳性率1.96%。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1976年8月在临泽、高台两县16个公社有7486头牛发病,死亡8头,致死率0.11%。
  【牛、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仅在肃南、高台、山丹县放牧的牛群中流行。1964年肃南县马蹄区牛群发病牦牛500头。1964~1978年牛共发病2948头,死亡59头,致死率2.0%。
  【牛恶性卡他热】是牛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1984年在张掖县龙渠乡高庙村首次发现病牛1头。1986~1989年张掖市明永、沙井、小河、三闸、靖安乡先后发病16头,死亡12头,致死率75%。
  【羊厌气菌病】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类疫病,包括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瘁疽、羔羊痢疾、羊黑疫等,以肠毒血症多见,对养羊业为害最大。
  【羊肠毒血症】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1956年在肃南县明花区首次发现绵羊发病,死亡35只。1956~1989年绵羊发病4.16万只,死亡2.51万只,致死率60.34%。
  【羊快疫】由腐败梭菌引起的绵羊急性传染病。1962年民乐县绵羊发病300只,死亡56只。1963~1981年,民乐、山丹、高台、肃南县共发病5570只,死亡4581只,致死率82.24%。
  【羊猝疽】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毒血病,又称“C型肠毒血症”。肃南县西水、大都麻公社1976年发病羊23只,1977年发病25只,1978年发病100只,发病羊全部死亡。
  【羔羊痢疾】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1959年在张掖九公里园艺场羔羊中发病,死亡275只。1959~1989年发病3.52万只,死亡0.98万只,致死率27.84%。
  【绵羊巴氏杆菌病】又称“绵羊出血性败血症”。1975年在高台县宣化公社王马湾二队首次发现绵羊发病,死亡20只;南华公社义和大队绵羊发病死亡23只。1976年宣化公社乐二大队绵羊发病死亡20只。
  【羊痘】是绵羊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47年在今肃南县明海乡首次发现,绵羊发病死亡150只。1965~1981年未发生羊痘,1982年羊痘在山丹县复发流行,并蔓延到张掖、肃南、民乐等县。1982~1989年,共发病绵羊5.52万只,死亡0.44万只,致死率7.97%。根据1988年省河西地区羊痘联防协议精神,地区制定1990~1992年防治计划,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普查疫情、统一联防、全面免疫、清除疫点、强化检疫、加强监督”等措施,使全区发病疫点由1989年的66个,1991年减少到2个;发病羊只由1989年的1.92万只,1991年降到115只,此后再未发生。
  【羊链球菌病】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绵、山羊急性传染病。1962年在肃南县祁连公社观山口队首次发现,全队绵羊5206只,发病4961只,发病率95.29%,死羊808只,致死率16.29%。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绵、山羊传染病。1965年在高台县新坝公社首次发现,发病21只,死亡1只。1965~1979年高台、肃南、山丹3县发病羊4.93万只,死亡0.21万只,致死率4.26%。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烂肺病”。1959年在肃南县康乐、皇城区首次发现山羊发病900只,死亡60只。1959~1978年发病1.57万只,死亡0.13万只,致死率8.28%。
  【绵羊肺腺瘤样病】是由肺腺瘤样病毒引起绵羊的一种接触性、肺瘤性慢性传染病。1962年甘肃农业大学顾恩祥在肃南县调查发现,在56例羊肺病中,10例为绵羊肺腺瘤样病。
  【衣原体病】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流行性传染病。1989年全区采集羊血清547份,检出阳性91份,阳性率16.64%。其中,高台县为31.67%(19/60),张掖市为25%(15/60)。
  4.猪传染病
  【猪瘟】俗称“猪肠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民国〕时期就曾流行。1954~1965年几乎每年发生,曾有4次全区性猪瘟大流行。1963~1965年全区发病猪1.89万口,死亡1.71万口,致死率90.48%。1974、1984年,民乐县发生两次猪瘟大流行,死猪0.49万口。1957~1989年全区发病3.48万口,死亡3.14万口,致死率90.23%。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56年在高台县首次发现,1956~1989年全区共发病猪0.58万口,死亡0.35万口,致死率60.34%。
  【猪喘气病】是猪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由外地引进种猪带入病原,1958年在张掖县食品公司猪场首次发现,1962年高台农场从酒泉购进生猪引起暴发流行。1972年地区农科所怀孕母猪发病19口,死亡4口。1975~1989年,在高台、临泽、张掖、民乐、山丹5县发生流行。
  【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57年在张掖九公里园艺场首次发现病猪7口,死亡1口。1957~1989年全区发病猪1546口,死亡154口,致死率9.96%。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以鼻甲骨萎缩为特征的传染病。1976年张掖县食品公司猪场发病3例,死亡2口。1976~1978年民乐县永固公社发病2例,临泽县平川公社芦湾大队发病1例。1989年全区采集猪血清354份,检出阳性63份,阳性率为17.8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腹泻性消化道传染病。1972年在山丹县清泉公社发病流行;1979年山丹县发病3941口,其中李桥公社吴宁大队病猪35口,发病率69%,死亡9口;1985年山丹县酒厂养猪40口,发病20口,死亡5口;1988年山丹县淀粉厂养猪150口,发病35口,死亡10口。1989年全区抽检212份猪血清,检出阳性5份,阳性率2.36%。
  【猪链球菌病】由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脓肿性关节炎、淋巴炎或仔猪败血症、大脑炎症和母猪流产症等。1958年张掖九公里园艺场从靖远北湾农场引进种猪传入,先后在山丹、高台、张掖县发生。1975~1989年共发病272例,死猪22口,致死率8.09%。1989年全区采集猪病料329份,检出阳性29份,阳性率8.81%。其中,山丹为14.6%,民乐为16.46%。
  【猪痘】又称“猪天花”,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57年张掖县食品公司从河北引进的种猪传入,1976~1978年张掖、临泽、高台3县有零星发生,发病167口,死亡68口,致死率40.72%。
  【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痢疾性传染病。1957年张掖县食品公司从河北省引进仔猪传入,发病仔猪500口,死亡400口,致死率80%。1966年张掖、山丹县发病流行。1957~1988年全区猪发病710口,死亡524口,致死率73.8%。
  【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大肠杆菌毒血症”。1967年在张掖九公里园艺场首次发病猪29口,死亡11口。1967~1989年张掖、临泽两县发病猪246只,死亡163口,致死率66.26%。此后张掖市偶有发生。
  【仔猪白痢】又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哺乳仔猪的急性传染病。1974年在民乐县南古公社首次发现8例,死猪7口。1974~1989年各县时有发生,发病1.35万口,死猪0.21万口,致死率15.56%。90年代仅民乐、山丹县偶有发病。
  【猪痢疾】又称“猪血痢”,临床未见病例。1989年疫病普查,全区采集332份猪粪便,检出阳性36份,阳性率10.84%。其中,山丹为26.67%(16/60),高台为18.33%(11/60),民乐为3.08%(2/65)。
  【猪弓形体病】是由艾美耳科的龚地弓形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1989年采集猪血清386份,检出阳性81份,阳性率20.98%。其中,民乐为78.33%(47/60),张掖为4.5%(3/66)。
  【猪附红细胞体病】1993年10月发现的类似猪瘟、猪丹毒、猪弓形体和仔猪副伤寒的疫病,经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鉴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在高台、民乐两县采集猪血清106份,除14份溶血外,检出阳性67份,阳性率72.83%(67/92)。
  5.鸡传染病
  【鸡新城疫】又叫“鸡瘟”,是鸡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病。1957年在高台县巷道、正远乡首次发病流行,1974年正远公社殷家庄大队鸡场养鸡300多只,发病死亡200多只。1974年高台县、1976年临泽县、1979年民乐县鸡瘟大流行,每县死鸡数万只。1976~1989年全区发病鸡20.3万只,死亡16.25万只,致死率80.05%。1989年疫病普查采集鸡血清662份,检出阳性457份,阳性率69.03%。
  【家禽霍乱】是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及野禽的传染病。1976年张掖县乌江公社乌江大队首次发现、流行。1976~1988年山丹、临泽、张掖均有零星发生,多呈急性死亡,共发病0.64万只,死亡0.52万只,致死率81.25%。
  【雏鸡白痢】是雏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58年张掖九公里园艺场首次发现,死亡300只。1958~1989年全区发病36.19万只,死亡5.36万只,致死率14.81%。1989年疫病普查,全区采集鸡血清639份,检出阳性208份,平均阳性率32.55%。20世纪90年代偶有发生。
  【鸡马立克氏病】是鸡的淋巴组织增长性疾病,由外地引种传入。1981年在临泽县板桥公社友好大队首次发现,死亡10只。此后,张掖、临泽发生流行,1981~1989年全区发病鸡0.37万只,死亡0.23万只,致死率62.16%。1989年疫病普查,全区采集鸡血清732份,检出阳性46份,平均阳性率6.28%。
  【鹦鹉热】又叫“衣原体”,是一种由禽类传染给人的疫病,区内临床未见病例。1989年疫病普查,共采集鸡血清643份,检出阳性179份,平均阳性率27.84%。其中,临泽县为58.65%,民乐县为40.95%,张掖市为5.83%。
  【鸡支原体病】是由败血支原体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1985年张掖市长安乡发病鸡4000只,死亡156只,致死率3.9%。1989年疫病普查,采集血清663份,检出阳性379份,平均阳性率57.16%,其中,地区种鸡场阳性为82.18%,高台县为66.36%。
  【鸡痘】是家禽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1987年在张掖市首次发现。1988~1989年张掖城郊、沙井乡均有鸡痘发生。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鸡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传染病,无临床病例。1989年疫病普查时,全区采集鸡血清752份,检出阳性20份,平均阳性率2.66%。其中,地区种鸡场阳性率为15.84%(16/101),高台县为2.53%(4/158)。
  【鸡甘保罗病】又称“法氏囊病”,发病突然,法氏囊肿大,传播迅速,死亡率高。1991年5月在张掖市郊首次发现,发病鸡2.15万只,死亡0.13万只,致死率6.05%;6月,全市发病鸡7.43万只,死亡0.98万只,致死率13.19%。此后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诸县,发病小鸡13.11万只,死亡3.79万只,致死率28.91%。采取注射疫苗、药物治疗,防止感染,控制疫情。
  6.兔传染病
  【兔瘟】又叫“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外地引种首先传入临泽县。1984~1988年临泽县新华、板桥乡发病死亡1270只;1988年倪家营乡发病80只,死亡64只,致死率80%。1986、1988年山丹县清泉、位奇乡发病死亡229只。1987年张掖市新墩、三闸、碱滩等8个乡发病死亡1880只。1984~1989年全区发病兔3560只,死亡3518只,致死率98.82%。1989年疫病普查时,全区采集兔血清316份,检出阳性70份,阳性率22.15%,其中张掖市为80%(48/60)。疫区兔注射兔瘟疫苗,病兔隔离,死兔深埋,兔舍消毒,能控制疫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葡萄球菌病】1988年1月张掖市粮食局养殖场发病1起,养兔157只,发病致死4只,致死率2.55%。
  【巴氏杆菌病】又名“兔出血性败血症”,无临床病例。1989年疫病普查时,全区采集兔黏膜344份,检出阳性23份,平均阳性率6.69%。其中,张掖市为3.23%(2/62),临泽县为22.83%(21/92)。
  7.其它动物传染病
  【骆驼沙门氏菌病】是骆驼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74年5月肃南县白银公社骆驼发病4峰;8月临泽县板桥公社骆驼发病58峰,死亡23峰;张掖县平山湖公社骆驼发病51峰,死亡38峰。共发病113峰,死亡61峰,致死率53.98%。
  【马鹿坏死杆菌病】又称“小鹿病”,1981年11月宝瓶河牧场首次发现,全场养鹿176只,发病42只,死亡31只,发病率23.86%,致死率73.81%。
  (二)内外寄生虫病
  【猪囊虫病】俗称“米星”猪,是由有钩绦虫的幼虫期猪囊尾蚴(猪囊虫)而引起的。始发年代不详,70年代全区普遍发生,以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尤为严重。据地区食品公司统计,1977年高台、临泽、张掖3县屠杀3.81万口,检出囊虫猪0.37万口,检出率9.71%,造成经济损失54万多元。
  【牛焦虫病】是由泰氏焦虫引起的牛血液寄生虫病,由新疆引进牛时传入。1980年4月在张掖县明永公社首次发病,死牛9头;翌年发病12头,死牛8头。1987年沙井、明永乡5个村发病牛33头,死亡11头。1982年临泽县新华公社发病牛67头,死亡18头。1986年民乐县南丰乡冰沟台村发病牛18头,死亡7头。1989年疫病普查时,全区采集牛血清424份,检出阳性17份,阳性率4.01%,其中,张掖市为16.67%(11/66),临泽县为9.84(6/61)。
  【牛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无临床病例。1989年全区采集牛血清469份,检出阳性4份,阳性率0.85%。
  【羊疥癣】又叫“羊螨病”,是羊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皮肤病。1952年高台县新坝、红崖子乡绵羊发病700只,此后各县均有流行。1976年张掖县甘浚公社4个大队养羊1645只,发生疥癣羊546只,发病率33.19%。1952~1989年全区发病羊12.93万只,死亡0.15万只,死亡率1.16%。1989年采集病料404份,检出阳性63份,阳性率15.59%。其中,肃南县为37.78%。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等球虫引起的鸡肠管寄生虫病。1981年在临泽县新华公社首次发现,1985年5月省兽医总站在张掖市新墩乡陈儿闸村检查120只雏鸡均感染球虫。1981~1989年全区发病鸡87.48万只,死亡5.83万只,致死率6.66%。1989年全区采样711份,检出阳性353份,平均阳性率49.65%。其中张掖市为80.37%,民乐县为73.11%。
  【兔球虫病】由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一种家兔寄生虫病。全区兔发病率30%左右,川区较严重。1989年全区采集兔粪便348份,检出阳性201份,平均阳性率57.76%。其中张掖市为100%,民乐县为83.33%,高台县为15%。
  【兔疥癣】由穿孔疥虫和吸吮疥虫引起的皮肤病,各县均有发生。1989年疫病普查,取样184份,检出阳性9份,阳性率4.70%。其中临泽县为7.81%(5/64),民乐县为5%(3/60),高台县为1.52%(1/66)。
  【骆驼疥癣】是痒螨和疥螨引起的骆驼寄生虫病。1983年临泽县有180峰骆驼发病,平均发病率11.6%。
  (三)主要中毒病、代谢病
  1.主要中毒病
  【农药中毒】畜禽误食农药或带农药的饲料而发生的中毒。引起中毒的农药主要有有机磷、有机氯和有机汞农药。注射阿托品、解磷定,静脉注射葡萄糖、强心剂,可获良效。1963年高台县飞机防虫时,喷“六六六”粉,致使黑泉乡30头驴中毒,死亡2头。1976~1978年,全区农药中毒死亡畜禽5013头(只),其中马类349匹(头),牛296头,羊2529只,猪950口,家禽889只。1981~1989年全区农药中毒死亡畜禽1957头(只)。
  【亚硝酸盐中毒】是家畜吃了腐烂、焖煮,煮后放置过久的甜菜、白菜,而引起的中毒,川区发生多起。煮饲料时要快速烧开,充分搅拌,煮熟后迅速变凉;煮熟饲料严禁在铁锅内过夜,防止发生亚硝酸盐中毒。对病畜静注2%的美兰溶液50~100毫升疗效较好。
  【化肥中毒】是家畜嗜食尿素、硝铵等含氮化肥而引起中毒,各县市都曾有发生。
  【食盐中毒】食盐喂量过多而引起的中毒,常见给猪饲喂酱油渣、盐腌物引起中毒。对病畜服用植物油、大量饮水、注强心剂,可治疗解毒。
  【菜籽饼中毒】菜籽饼含黑芥子苷,牲畜吃后变为芥子油,刺激肠黏膜而发生中毒。喂饲菜籽饼时,应先粉碎,温水浸泡8~12小时,再煮沸1小时,使毒素蒸发后再与其他饲料搭配饲喂。对病畜用0.5%~1.0%的单宁酸洗胃,内服鸡蛋白、豆浆,注射咖啡因可解毒。
  【高粱、玉米幼苗中毒】高粱、玉米幼苗含有氰的配糖体,家畜吃了过量的高粱、玉米苗会引起中毒。1980~1989年临泽县高粱、玉米苗中毒死亡大家畜160头(匹)。对中毒家畜静注8%~10%亚硫酸钠液30~50毫升,或静注0.5%~1%的美兰液50100毫升,皮下注射咖啡因疗效显著。
  【醉马草中毒】马、骡采食醉马草引起的中毒。对病畜灌醋或酸奶500~1000毫升,或注射安呐加、安痛定、生理盐水可以解毒。
  【马绊肠中毒】又叫黄花棘豆中毒,家畜采食马绊肠引起的中毒,山区发生较多。采取清除毒草,对病畜注射葡萄糖、硫代硫酸钠液解毒。
  【药物中毒】用药不当引起的畜禽中毒。引起中毒的药物有四环素、呋喃西林、痢特灵、四氯化碳、麻黄、乌头等。1977年民乐县兽医门诊部用土霉素口服治疗腹泻,引起洪水公社马骡中毒34匹,死亡10匹。1987年地区牧业服务部分包出售痢菌净,自印说明书剂量过大,引起张掖市新墩、梁家墩乡养鸡专业户雏鸡死亡1500多只。
  2.代谢病 畜禽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水代谢紊乱或维生素、微量元素供需失调而引起的疾病。
  【仔猪硒、维生素E缺乏症】1985年9月张掖市瘦肉猪供精点从青海牧研所购进杜洛克公猪2口,4月龄后发生仔猪缺硒症。注射维生素E和0.1%亚硒酸钠液,治疗3天病愈。
  【鸡维生素A缺乏症】1984年张掖市十里行宫林场养鸡650只,患维生素A缺乏症死亡216只。1982~1984年山丹县发病多起,添加饲喂胡萝卜、青绿饲料,病情好转。
  【骆驼硒缺乏症】1974年高台县盐池公社首次发现骆驼摆腰子病,甘肃农大鉴定为缺硒症。1974~1983年发病121峰,死驼89峰,口服或静注亚硒酸钠疗效明显。
  【鸡维生素B缺乏症】1985年山丹县养鸡专业户侯吉光养鸡1000只,发生维生素B缺乏症100多只,饲料中加入维生素B,病情好转。
  (四)未定性疫病
  【疑似犬瘟热】由病毒引起的家犬急性传染病,近年从外地引进良种犬传入。临床表现诊断为犬瘟热(未化验确诊)。1987~1989年张掖市兽医门诊部治疗891例,治愈率75%。1989年民乐县永固乡家犬发病500条,死亡300条,致死率60%。
  【疑似猪李氏杆菌病】1975年8月,临泽县蓼泉公社湾子大队养猪场74口猪,发病53口,死亡38口,致死率71.70%。县畜牧站诊断为猪李氏杆菌病,用青霉素治疗,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驴、骡瘫痪症】1987年山丹县位奇乡高寨村驴、骡发生类似中毒的瘫痪症,死亡4头。用抗菌素治疗无效。
  (五)家畜普通病 家畜普通病是指因饲养失调,使役不当引起的家畜常见症。1978年全区6县(市)兽医门诊部和19个乡站统计,就诊病畜2.89万头(次),其中马属动物门诊总数2.07万头(次),占71.63%;牛门诊总数8295头,占门诊总量的28.70%。马属动物内科病中消化系统疾病9292例,占44.89%;呼吸系统疾病7547例,占36.46%;外科、产科疾病1256例,占6.07%。牛普通病中,内科消化系统疾病4354例,占52.49%;呼吸系统疾病3228例,占38.92%;胸炎1045例,占12.60%。1995年全区家畜普通病门诊治疗量达27.75万头(只)。
  二、主要防治措施
  从50年代起,先后开展猪瘟、马鼻疽、猪丹毒、猪肺炎、羊痘、口蹄疫、牛出血性败血症、布病、鸡新城疫、羊疥癣等30多种畜禽疫病的防治。国务院颁布《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以来,防病检疫工作有法可依,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轨道。(一)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对畜禽疫病的防治,采取诊断、检疫、封锁、免疫、消毒、治疗和扑杀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效果显著。(二)制定疫病防治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任务分解、层层落实,划定疫区、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集中围歼,分级重点设防;分步单病突破,分期考核验收,按期实现预定目标。
  (三)引进推广免疫荧光、酶标抗体、琼脂扩散、免疫电泳、间接血凝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快速诊断技术,为监测和扑灭疫情,科学考核防治效果提供准确、先进的手段。
  (四)开展畜禽寄生虫病的区系调查和季节动态调查。在系统掌握侵袭规律的基础上,拟定科学的驱虫方案,更新和推广高效、广谱、低毒的抗虫、杀虫药物,提高畜禽群体驱治水平和经济效益。
  (五)强化和完善畜禽及畜产品检疫。严把道卡和运输检疫,防止外地疫病传入;开展市场检疫、屠宰检疫、产地检疫,发现疫情及早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六)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疫情观念。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对重大疫情随发随查,迅速上报;一般疫情定期登记,每半年汇总上报1次。发生疫情,采取果断措施,就近扑灭。
  (七)全面贯彻《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不断完善防疫责任制。落实“预防为主、统一归口,各负其责、监督管理”,强化疫病有偿服务和系列化服务,整体、依法推进畜禽防疫工作。
  三、动物检疫
  50年代开始用马来因(鼻疽菌素)点眼检出鼻疽病马。60年代开始对牛羊布病、马鼻疽、马传贫、结核等疾病进行产地普查检疫。1986年地区、各县成立动物检疫站,地、县、乡设立机构99处,配备各级检疫员198人,兽医监督员17人,初步形成兽医卫生检疫网络,产地、市场、运输检疫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产地检疫】在全区流行范围大、危害严重的畜禽疫病主要有:猪瘟、鸡新城疫、口蹄疫、鼻疽、布病、羊痘等。1958~1989年全区因猪瘟、猪肺疫、猪丹毒3大传染病死亡猪3.8万多口,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70年代鸡新城疫在区内普遍发生,1976~1979年因鸡瘟死亡鸡11.5多万只,损失60多万元。普遍开展马鼻疽、布鲁氏杆菌病等的产地检疫,效果明显。
  【市场检疫】1980年以后,畜禽市场开放。遵照地区行署印发的《张掖地区家畜家禽及产品检疫暂行实施办法》,全区广泛深入开展贯彻兽医法规、条例活动。在集镇、市场设立检疫点,发放检疫印章、刀具,配备检疫值班人员,着标志服装上岗,开展活畜检疫和肉品检疫。1987~1995年市场检疫各类肉品2.59万吨,做到病、死畜禽肉品不得出售,上市肉品须经检验盖章。并和地、县(市)卫生防疫站、市场管理部门联合,定期或不定期对肉食厂家、屠宰户等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检查。对违章单位和个人,视其情节予以处罚,使检疫工作步入法制轨道。
  【运输检疫】70年代地区外贸公司出口的畜产品,由下属商检科进行兽医卫生监督和商品检验。地区肉联厂外运肉品经本厂兽医人员检验,出具检验证明。1986年地区动物检疫站成立,外运的畜禽及产品,均由地区动物检疫站或委托县检疫站签发运输检验证明。对进入地区的种畜禽及商品畜禽等,均先经检疫而后放行。对来地区放养的蜂群亦经检疫、车辆消毒后准予放蜂。1986~1995年,全区运输检疫各类牲畜57.65万头(只),检疫蜂1.67万箱,检疫消毒皮张46.13万张,消毒毛类5.13万吨,骨角9313.61吨,消毒车辆1749台(次)。
  第五节 饲草饲料
  饲草包括天然草场牧草、人工种植饲草和农作物秸秆等。饲料主要有玉米、豆类、麦谷、油籽加工副产品(糠麸、饼粕、糟渣)及多汁饲料。
  一、草原分布与面积
  张掖地区草地资源有沼泽草场等11个草场类,27个草场组,67个草场型;面积254.65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60.74%,其中可利用草场215.83万公顷,占草场面积的84.76%。
  草场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大黄山、北山(合黎山、龙首山)及绿洲农业区外的广袤地区。祁连山中段,即北大河以东,地势高寒,阴湿多雨,草场垂直带谱为高寒草甸、山地草甸、草原草甸,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及荒漠7个层次。祁连山西段,肃南县祁丰区山体干旱,森林灌丛消失,各种带谱抬升,荒漠分布到2700米,依次为荒漠、荒漠化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4个带谱。山地阴坡和阳坡因水、热条件不同,带谱有明显差异,总的趋势是阴坡带谱略低。如祁连山东段,阴坡为森林,阳坡为草原;阴坡为草原,阳坡为半荒漠。
  平原绿洲和北部荒漠地区,植被常因地下水位高低而变化,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为低湿草甸或沼泽类草场,在地下水位偏低的地方为半荒漠、荒漠类草场。
  【沼泽草场类】零星分布在张掖、临泽、高台黑河沿岸的冲积低洼地及泉水露头地带。面积1895.5公顷,占全区草场总面积的0.071%,可利用面积1581.53公顷,为沼泽土,主要生长芦苇、三棱香蒲、拂子茅、莎草等,植被覆盖度60%~100%,亩产可食鲜草580.9公斤,载畜量为9439羊单位。
  【低湿地草甸草场类】包括沼泽化草甸、盐化草甸、疏林盐化草甸3个草场组、8个草场型。主要分布在肃南县明花区,张掖市乌江、三闸、靖安乡,临泽县蓼泉、小屯、新华乡,高台县罗城、盐池、黑泉乡等低洼地。面积11.67万公顷,占全区草场总面积的4.58%,可利用面积10.99万公顷。着生耐盐湿生植物,主要有芨芨、芦苇、赖草、苦豆子、骆驼刺、甘草、马蔺、苔草等,覆盖度30%~60%,亩产可食鲜草89.4公斤,载畜量10.09万羊单位。
  【干荒漠草场类】包括戈壁、沙漠、土质滩地、盐化荒漠,4个亚类、6个草场组、11个草场型。分布于绿洲外的戈壁、荒滩、沙漠、祁连山和北山山前冲积扇干河床,以及北山山间的大块平滩盐地。面积46.37万公顷,占全区草场总面积的18.21%,可利用面积34.71万公顷。着生旱生、超旱生及耐盐植物,主要有珍珠、红莎、泡泡刺、合头草、盐爪爪、籽蒿、沙竹、木本猪毛菜等,覆盖度17.9%。亩产可食鲜草37.4公斤,载畜量13.341万羊单位。
  【山地荒漠草场类】包括2个草场组、3个草场型。主要分布于祁连山中西段海拔1600~2000米的低小丘陵、走廊北山区的干燥剥蚀浅山。面积为25.83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10.14%,可利用草场22.13万公顷。着生旱生小灌木、蒿属植物居多,主要有合头草、红莎、盐爪爪、灌木亚菊、木紫苑等,覆盖度5%~40%。平均亩产可食鲜草15~62.2公斤,载畜量14.14万羊单位。
  【草原化荒漠草场类】主要分布于肃南县东西牛毛山、榆木山下部,民乐县北滩,张掖市南滩,山丹县红石泉、青羊口以西等地。生长旱生小灌木和草本植物,主要有锦鸡儿、灌木亚菊、珍珠、合头草、蒿属、优若藜、短花针茅、棉蓬、木紫苑等。面积6.39万公顷,占全区草场总面积的2.5%,可利用面积5.62万公顷,覆盖度28%~37%,亩产可食鲜草52.8公斤,载畜量3.05万羊单位。
  【荒漠化草原草场类】包括2个草场组、6个草场型。分布于祁连山、东大山、大黄山山地,海拔2000~2300米,祁连山西段上升到2700~3000米。面积19.95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7.83%,可利用面积18.61万公顷。以旱生、多年生禾草和小灌木占优势。主要植物有短花针茅、驴驴蒿、珍珠、合头草、盐爪爪、黄蒿、灌木状小甘菊、扁穗冰草、猪毛菜等,覆盖度47%。亩产可食鲜草57.2公斤,载畜量10.95万羊单位。
  【山地草原草场类】包括2个草场组、6个草场型。主要分布于祁连山中山地带、龙首山、东大山北坡,草原下限阴坡海拔2300米,阳坡2500米,上限2800~3000米。多年生旱生禾本科植物占优势,主要有克氏针茅、短花针茅、大针茅、扁穗冰草、赖草、早熟禾、垂穗披碱草、冷蒿、木地肤、阴山扁蓿豆、甘肃马先蒿等,覆盖度40%~70%。面积28.20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11.07%,可利用面积26.81万公顷;亩产可食鲜草72.9公斤;载畜量20.10万羊单位。
  【山地草甸草原类】包括2个草场组、5个草场型。主要分布于祁连山森林带,山地阴坡生长青海云杉;阳坡地表干燥,发育着草甸草原,草原和森林交错嵌入。东起九条岭,西至腰泉,海拔2800~3000米地带均有分布;马蹄寺一带下限为2700米,中西部上限可达3100米;东大山、大黄山也有分布。以多年生丛生和根茎型禾草占优势,次生灌木、杂草较多,主要植物有大针茅、克氏针茅、扁穗冰草、赖草、早熟禾、阴山扁蓿豆、苔草、萎陵菜属、蒿属、小檗、金露梅、天山花楸、唐松草、火绒草等,覆盖度88%,面积20.13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7.90%,可利用面积19.17万公顷,亩产可食鲜草95公斤,载畜量20.12万羊单位。
  【高寒草原类】包括1个草场组、2个草场型。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大河以西的珠龙关、陶勒、洪水坝、土大坂、吊大坂等地,阳坡海拔3000~3800米,阴坡略低。年均气温0~﹣3℃,年降水量200~280毫米,寒冷干旱。主要植物有紫花针茅、早熟禾、垂穗披碱草、疏花针茅、异针茅、青海鹅冠草、垫状驼绒藜、赖草、冷蒿、萎陵菜属、凤毛菊、金露梅等,覆盖度31%~70%。分布面积12.94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5.08%,可利用面积12.28万公顷,亩产可食鲜草33.4公斤,载畜量4.22万羊单位。
  【山地草甸类】包括3个草场组、8个草场型。主要分布于祁连山亚高山地带的林线以上、林缘地带或林间空地。海拔2900~3800米,年降水450毫米以下。主要植物有毛果、红果、北极果、杜鹃、鬼箭锦鸡儿、川青锦鸡儿、金露梅、高山绣线菊、沙棘、天山花楸、珍珠蓼、异穗苔草、黑穗苔、线叶蒿等。覆盖度90%以上。分布面积45.54万公顷,占全区草场总面积的17.88%,可利用面积31.96万公顷,亩产可食鲜草147.2公斤。载畜量48.35万羊单位。
  【高寒草甸草场类】包括3个草场组、9个草场型。分布于祁连山海拔3500~4100米的山坡和平缓山顶。植被以冷生、中旱生植物为主,主要有矮蒿、线叶蒿、苔草、虎耳草、灯心草、凤毛菊、早熟禾、马先蒿等,覆盖度30%~70%,面积36.33万公顷,占全区草场总面积的14.27%,可利用面积32.63万公顷,亩产可食鲜草81.9公斤,载畜量27.48万羊单位。
  二、草原利用与建设
  (一)草原利用 全区天然草场可利用面积215.8万公顷,分为夏秋放牧地、冬春放牧地、四季放牧地和刈牧兼用草地。
  【冬春放牧地】总面积95.59万公顷,可利用面积84.57万公顷,计算载畜量98.76万羊单位,“八五”期间实际载畜量126.84万羊单位,超载率为28.43%。在冬春场放牧时期牧草生长停止,牧草保存量仅30%~70%。
  【夏秋放牧地】总面积99.75万公顷,可利用面积82.42万公顷,计算载畜量189.39万羊单位,实际载畜155.11万羊单位。
  【四季放牧地】总面积59.31万公顷,可利用面积48.85万公顷。计算载畜量25.9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28.39万羊单位。肃南县明花区超载率70%以上。
  【刈牧兼用草地】包括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和部分天然草地,面积3.08万公顷,其中天然刈草地1.01万公顷。以肃南县最多,张掖、临泽、高台县的苇草地,由于草地植物高大,不便放牧,多为打草所用。
  (二)草原建设
  1.草原管理 1962年为全区人民公社、大队划分草原界限,下放草原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80年代,肃南、山丹、民乐县成立草原工作站。1982~1988年,国家给山丹县投资24.7万元,围栏草场1.5万亩,对4万多亩25度以上的山坡地全部退耕还牧。肃南县采取国家扶持和群众集资等办法,围栏草原100万亩,建立人工草地1.3万亩。
  2.水利设施 为解决牧区人畜饮水和部分草地灌溉需要,至1990年,国家给肃南县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水库1座,塘坝12座,引水渠道94条,长337.17公里,新打配套机电井173眼,土井622眼,开辟干旱草原168万亩,改善供水草原193万亩。至1995年,全区建成草原人畜饮水井1110多眼,解决2.3万人、44.91万头(只)牲畜季节性饮水困难,并扩大饲料灌溉面积5万亩。
  3.棚圈建设 60年代以来,地、县每年安排资金,村社自筹部分资金,扶持牧民群众修棚搭圈。至1995年,牧区修建放牧员宿舍1922处、6229间,产羔羊舍820座、9096间,畜棚650座、4670间,畜圈2067间,药浴池100多座。基本实现冬春定居放牧,产羔母羊、种公羊、羔羊棚舍化。
  4.防蝗灭鼠 草原主要害虫有蝗虫(以痂蝗、皱腾蝗、短鼻蝗为主)、草原毛虫、宽颈萤叶蜱等,为害草地的啮齿类动物主要是高原鼠兔、鼢鼠、沙鼠、旱獭等鼠类。1955年省畜牧厅工作队在肃南县大河区进行蝗虫防治试验。1963年开始以“六六六”粉剂为主,拌有敌百虫、乐果粉剂,先后在皇城、康乐、大河、祁丰区等地进行飞机防治蝗虫。1963~1978年,防治面积338.86万亩,灭虫效果80%。1965年开始草原防鼠,投放氯化苦等药物连片治理,防治面积416.4万亩,灭虫效果90%以上。采取人工机械捕捉、保护鼠类天敌等综合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山丹县白水泉10万亩荒漠草地,修建9个鹰墩,招来鼠类天敌猫头鹰、苍鹰,使草原鼠害下降为5%。全区草原虫、鼠害面积55.31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26.36%,其中虫害面积29.23万公顷。防虫灭鼠51.41万公顷,其中防虫18.39万公顷(包括飞防17.39万公顷);灭鼠33.02万公顷。
  三、饲草饲料资源
  【饲草(粗饲料)】全区各种农作物秸秆、茎叶和秕籽谷壳等,年收获量约150万吨,其中麦秸占64%,玉米秸秆占20%,豆秧7%,其他秸秆占9%。以豆类秸秆营养最好,粗蛋白含量高,其饲料率为90%以上。麦草是饲草的主体,年饲用量为40万吨;玉米秸秆少量青贮,大多为风干喂饲,饲料率为90%以上。谷草营养价值高,但目前数量小,仅占饲草的4%。
  【青饲料】青饲料包括种植的苜蓿、甜菜叶、绿肥饲草和采集的田间野草。1995年全区种草面积35万亩,收获鲜草80万吨;种植甜菜8万亩,产甜菜叶5万吨;田间地埂野草年收10万吨。
  【精饲料】精饲料主要有饲用谷物、粮油加工副产品麸皮、饼粕及食品加工业的下脚料等。年总量为17.6万吨,其中谷物类10.2万吨,糠麸类6.3万吨,饼粕1.1万吨。主要品种有玉米、蚕豆、豌豆、大豆、青稞、大麦及小麦麸皮、谷糠、菜籽饼、胡麻饼等。
  【糟渣类饲料】主要有酒糟、醋糟、豆腐渣、粉渣等。全区年产糟渣总量2万吨,其中醋糟最多,酒糟次之。这类饲料都是谷物加工后的多水残渣物质,粗纤维、蛋白质、粗脂肪含量高,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约22%~42.9%,消化能3.3兆卡。
  【多汁饲料】主要为作物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包括甜菜、胡萝卜、洋芋、菊芋、南瓜等。全区年总产量36万吨,饲料用量约3万吨。其中,洋芋总量5.6万吨,饲用1.8万吨;甜菜总量20万吨,饲用0.62万吨;瓜类总量8.7万吨,饲用0.13万吨;其他1.7万吨。
  【动物性饲料】主要是屠宰动物后的血粉、杂骨、内脏等。这类饲料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常以添加剂方式用于饲料。全区年总量约4570吨,其中鲜血500吨,内脏1469吨,杂骨2570吨,其它31吨。
  四、饲草饲料种植
  区内牧草种植历史悠久,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苜蓿种子开始种植。〔明〕〔清〕时期,农民已有种植苜蓿、禾草调饲家畜的习惯。
  50年代,年种植多年生饲草不足万亩。70年代兰州牧研所在区内驻点,开展豆科优良牧草试验,总结出小麦与绿肥饲草轮作,闯出根茬肥地,茎叶喂畜的路子。1976年绿肥饲草种植面积8.8万亩,1981年达到16.5万亩。
  198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甘肃时,提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的号召,地区贯彻落实“谁种谁有,长期不变”的政策,把宜林宜草的荒坡、荒山、荒沟等“三荒地”划拨到户,鼓励种草养畜,1985年种草面积达73.97万亩。“八五”期间每年种草稳定在35万亩上下。
  五、饲草饲料加工
  (一)粗饲料加工
  1.青干草调制 苜蓿于初花期、禾本科牧草于孕穗期刈割,就近暴晒萎蔫,捆成草束阴干,堆垛贮存,以备冬春季饲喂牲畜。箭舌豌豆、毛苕子等豆科饲草,茎柔叶多、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川区农民每户年复种1~2亩,年种植约35万亩左右。霜后刈割、晾晒堆垛,冬春补饲羔羊或粉碎后喂猪。
  2.青贮饲草 1953年,张掖、高台县试制青贮饲草。80年代青贮饲草逐年推广,1989年青贮饲草2.2万吨。1992年省政府在张掖召开现场会,提出饲料青贮氨化“一年突破,三年大变”的要求,至1995年,全区修建青贮氨化窖2.71万个,购买铡草机500多台,是年青贮氨化饲草32.64万吨。
  3.铡草与粉碎 铡草是粗饲料加工的主要形式。麦秸、谷草、玉米秸秆、割回的野草多铡碎饲喂。每年铡青草约30万吨,干草35万吨。1954年区内引进铡草机,60年代推广粉碎机,1979年引进打浆机,加工青苜蓿、聚合草、洋芋等猪饲料。70年代每年加工草粉5万吨。1980年以后,饲料加工机械由农户承包经营。至1995年,全区有铡草机500多台,粉碎机4700多台,年粉碎粗饲料能力8万吨。
  4.其他加工方法 1969年开始推广猪饲料中曲发酵。制作方法是,粗饲料粉碎后,将酒曲、醋曲、酱油曲三者混合作曲种,和饲料按比例混合加水拌湿拌匀,堆放16~24小时发酵,成为带有醇香味的饲料,饲喂时加水调制。
  (二)精饲料加工 农村对留作饲料的玉米、青稞、大麦、豆类、高粱等粮食,多用石磨、粉碎机加工,喂养牲畜。年留饲料粮一般占全区粮食总产的8%左右,约7万吨;另有糠麸类6万吨。
  (三)配合饲料 1984年省畜牧厅投资40万元,兴建“张掖地区浓缩饲料厂”,年班产3000吨;粮食系统先后在5个农业县各建1座年班产2000吨的配合饲料厂;畜牧部门又在肃南县建起1座颗粒饲料厂。80年代商品畜牧业经济迅猛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户应运而生。以专业户为先导,蛋肉鸡、奶肉牛、瘦肉猪、细毛羊、淡水鱼、毛肉兔等养殖业同步发展。1985年各类养殖专业户1.39万户。1985~1988年间,国家投资70万元,在6县(市)乡以下建起138个配合饲料加工点,初步形成地、县、乡、村四级配混饲料生产网络。1985年生产配混饲料3404吨;1990年生产配合饲料9424吨,混合饲料4915吨,加工草粉5.64万吨。1995年生产各类配合饲料5.32万吨,加工草粉7.45万吨。
  第六节 渔业
  一、渔业资源
  (一)水域资源 境内有湖泊4450亩,水库4.94万亩,池塘1.68万亩,沼泽2.56万亩。走廊地下水位高,光热资源丰富,发展淡水渔业潜力较大。
  (二)鱼类资源
  1.土著鱼类 据1964年调查,主要鱼类有:高背鲫、鲫鱼、祁连裸鲤、鱼、花斑条鳅、马口鱼、大鳞泥鳅等。还有棒花鱼、虾秃鱼、麦穗鱼、石斗鱼等小型杂鱼。其中高背鲫、祁连裸鲤、鲶鱼、泥鳅,肉嫩味美,生长较快,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优良地方品种。
  2.引进品种 1958年专、县渔业技术部门相继引进草鱼、鲢鱼、鳙鱼、鲤鱼,放养在张掖县大湾渔场、高台县马尾湖水库。1959年张掖市二坝水库、山丹县祁家店水库也相继放养鱼苗。1958~1959年引进鱼苗145万尾。1965~1995年,引进黄河鲤夏花、江苏草鱼、红鲤亲鱼、湖北团头鱼(武昌鱼)、长春编、中州鲤、长江鲤、白鲫等10多种。经过试养,均适应张掖水质,生长良好。为发展名、优、特水产品,1986年张掖市从浙江引进甲鱼73只,河蟹203只和少量龙虾、黄鳝等,试养结果良好。1988年张掖市良友虹鳟鱼场从永登引进虹鳟鱼20万尾,水利部门亦引进一批虹鳟鱼苗。
  二、渔业的兴起与发展
  境内平原地势平坦,河道纵横,湖塘星罗棋布,具有较好的养鱼条件。汉朝以后,先民就有零星捕鱼、售鱼等渔业生产活动。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渔业生产。1958年专署园艺局在张掖城东关磨楼苇池东侧,开挖鱼池20亩,成立“地区鱼种场”,引进草鱼、鲢鱼苗60万尾;在老爷庙东旧渠道围建鱼池15亩,成立“地区鱼鸭场”;市园林局在乌江公社大湾大队袁家湖筑坝围塘,成立“张掖市大湾渔场”,开始人工养鱼。
  (一)水库养鱼 全区有中小型水库46座,库域面积4.94万亩,除少数沿山水库水温偏低,利于发展冷水性鱼类外,多数水库建在平原地带,水质好、水温高,水草茂密,饵料丰富,适宜发展广温性鱼类。1958年,高台县首次在马尾湖水库投放草鱼、鲢鱼鱼苗,发展水库养鱼。此后,临泽县平川水库、张掖县二坝水库、山丹县祁家店水库相继投放鱼苗。1968年后,在“以库养库、多种经营”方针指引下,招聘养鱼技工,安装栏网设施,提高鱼苗放养规格,利用刺网捕捞等,鲜鱼产量逐年提高。1980年省水利厅投资4万元,开挖人工鱼池80亩,进行人工鲤鱼繁殖,培养大规格鱼种,实行鱼苗、鱼种、成鱼配套养殖,推动水库渔业发展。
  80年代,推行承包责任制,改善经营管理,推广养鱼技术,鲜鱼产量、经济效益逐年增加。1995年全区养鱼水库15座,养殖水面1.1万亩,产鲜鱼134吨。
  (二)机关团体和国营鱼场渔业生产 1993年,地、县企事业单位中有21家开挖鱼池1050亩,投放各类鱼苗280万尾,年产鲜鱼30吨。其中国营渔场5处,鱼种繁殖场1处,鱼种培育场两处,虹鳟鱼场两处。张掖市鱼种繁殖场,1982年由国家水产总局投资40万元创建,占地面积314亩,修建鱼池99个,养殖水面205亩,建孵化室35平方米,孵化环道19.6平方米,繁殖孵化用水塔1座,60米深机井1眼。放养草、鲢、鳙、鲤亲鱼和后备亲鱼800多尾,年孵化能力600万尾。1982~1995年,孵化鱼苗5000万尾,培育鱼种80吨,生产成鱼90吨。临泽县鱼种培育场,1989年兴建,占地120亩,养殖水面80亩。高台县鱼种培育场,1990年在月牙湖兴建,占地120亩,养殖水面70亩,年培育大规格鱼种6~10吨。张掖市粮食局虹鳟鱼场,1989年建于塔尔渠中游,养殖水面2亩,当年投放鱼种1.9万尾,1991年修建孵化池,年孵化鱼苗5~10万尾,出塘成鱼5~6吨。地区行署水电处虹鳟鱼场,1993年在塔尔渠上游兴建,养殖水面2.4亩,年出塘成鱼6~8吨。
  (三)农村养鱼 1965年5月,张掖县农牧局设立水产组,指导农村整修旧鱼池10亩,从宁夏银川引进黄河鲤鱼苗5万尾进行养殖,至1966年10月,尾重达0.3~0.7公斤。1975年张掖县科委立项,拨款扶持上秦公社李家湾大队利用2.5亩坑塘养鱼,投放鲢鱼苗3000尾,1977年捕捞鲜鱼500公斤,推动农村养鱼。此后新墩公社流泉、三闸公社庚明、乌江公社贾家寨、大湾等大队,相继开挖鱼池,进行坑塘养鱼。1979~1981年国家给张掖县投资20.9万元,扶持农村挖池围塘,新建鱼池220亩,塘坝养鱼面积达到650亩。1985~1987年省“两西”扶持贴息有偿资金36.8万元,新建标准鱼池1200亩。1987~1989年,临泽县实施国列《星火计划》《淡水养鱼技术开发》,完成试验面积1004亩,单产112公斤。1988年全区鲜鱼产量达171吨,渔业产值102万元。1989年地区把发展淡水渔业列入全区畜牧业五大商品基地之一。1995年,全区养鱼户发展到636家,养鱼水面达2.32万亩,鲜鱼产量801吨,渔业产值330.18万元。
  三、养鱼技术
  (一)鱼种繁育
  【鲤鱼人工繁殖】鲤鱼性腺成熟周期1年,1年产卵1次。1972年张掖县鱼种场人工控制池塘产卵孵化试验成功,采卵280万粒,获受精卵198万粒,孵化率70.71%,孵化鱼苗155万尾。1980年后,采取每公斤雌鱼注射5~8微克黄体素催产,产卵集中,提高产卵效果。
  【草鱼、鲢鱼人工繁殖】草鱼、鲢鱼性腺成熟期为1年,1年产1次卵。草鱼人工孵化试验1979年由地区科委立项,张掖县鱼种场实施,修建圆形产卵池、孵化室、孵化环道和供水塔,通过加强亲鱼培育,适时催产,首次收卵274万粒,受精率达83%,孵化率78%,获鱼苗177.4万尾。1981年鲢鱼人工孵化由省、地科委立项试验,是年获卵150万粒,受精率58%,孵化率81.5%,孵化鱼苗71万尾。
  (二)鱼苗、鱼种培育鱼苗培育是从孵化出的水花鱼苗,培育到0.8~1寸长的夏花鱼种阶段。鱼种培育是将夏花鱼种培育到长3寸以上的小鱼,饲喂略粗。1980~1995年全区孵化鲤鱼、草鱼、鲢鱼、鳙鱼、白鲫等各种鱼苗1.4亿尾,培育各种规格的鱼种9000多万尾,鱼种重量900吨。
  (三)鱼的饲养管理 区内养鱼,总结为“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八字方法。
  1.饵料 传统鱼饵为麸皮、豆渣,辅之以嫩草、青苜蓿。近年推广配合颗粒饵料喂鱼,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和鲜鱼产量。
  2.小网箱养鱼 1994年,高台县渔业站试用小网箱在池塘中养鱼。1995年省渔业站在高台县马尾湖、临泽县平川水库,设小网箱150平方米进行试验,效果良好。
  3.鱼病防治 据张掖地区渔业站1993年调查,全区流行的鱼病有3类、18种。其中,病毒性鱼病2种,细菌性鱼病6种,真菌性鱼病1种,蠕虫病3种,甲壳虫病3种,营养性鱼病2种,中毒性鱼病1种。
  【草鱼出血病】张掖、临泽、高台县鱼池7~8月份时有发生,为区内主要鱼病之一。每亩用150~300克敌菌灵,加0.7ppm硫酸钾液全池喷洒,连续3次,有明显疗效。
  【烂鳃病】由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鱼类病害。区内春、夏、秋季草、鳙、鲤鱼均有发生。用1ppm漂白粉全池喷洒,连用两天;或每亩用150~300克敌菌灵液喷洒,连用3天,均可治疗。
  【水霉病】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鱼病。一般在晚冬、早春时发病严重,为害较大。用生石灰清塘,或3%~4%的食盐液浸洗鱼体3~5分钟杀菌,有明显疗效。
  【锚头鳋病】由甲壳类锚头鳋侵入鱼体引起的甲壳虫鱼病。以鲢、鳙鱼发病多,每年5~9月,张掖、临泽、高台县鱼池时有发生。用10~20ppm高锰酸钾浸洗鱼体,或用0.3~0.5ppm的敌百虫全池泼洒杀虫,可以治疗。
  常见鱼病还有打印病、赤皮病、鲺病、痘疮病、肠炎病、绦虫病等。
  第七节 机构与科技
  一、组织机构
  (一)行政管理机构 共和国成立后,区内畜牧业生产由张掖分区、专署建设科负责。1955年10月,张掖专署设“农林水组”;1958年4月,设立“专署农林局”,10月易名“农林牧局”;1959年1月,分设“专署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园艺局”。1962年1月,恢复“张掖专署农林牧局”,下设畜牧科。1968年3月,专区农林牧局成立“革命领导小组”。1969年4月,专区农林牧局与水电局合并成立“专区农林水牧工作站”,9月改为“地区农水局”。1970年9月,分设地区农牧局,下设办公室、政工组、农业组、畜牧组、林业组,职工45人,其中干部35人。1973年12月,改设“地区农林牧局”,下设办公室、计财科、经营管理科;下辖农技站、畜牧兽医站、林业工作站,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人,其中畜牧业干部12人。1980年10月,地区农林牧局分设“地区农牧局”和“地区林业局”;1983年8月,易名“地区行署农牧处”。1988年7月,为适应畜牧业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强化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设立“张掖地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县级建制,代行行政职责,是全区畜牧渔业主管机构,中心内设办公室,下辖地区畜牧、兽医、草原饲料、渔业站和畜牧兽医研究所等5个事业单位,编制88人。1995年元月,改设“张掖地区畜牧局”,下设人秘、业务、财务、科教4个科,编制21人,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3人,中级5人。
  县(市)畜牧行政机构的设置、沿革,大体与地区相似。1958~1959年,各县先后成立畜牧局或农牧局,60年代以后几经设并,到1995年,全区6县(市)除民乐县为畜牧中心外,其余5县(市)均设畜牧局。
  (二)科技推广机构 〔民国〕前区内无畜牧兽医机构。1953年设立民乐县绵羊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站。1954年5月,成立“张掖县城关镇兽医站”。1956年以后,专、县和部分乡先后成立“畜牧兽医工作站”。1968年,专、县畜牧兽医站撤并,基层兽医人员精简下放。1972年恢复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站。80年代,各县(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相继恢复,乡、区也建立兽医站。到1995年,全区已建立健全地、县(市)、乡三级畜牧兽医站,配备村、社防疫员、配种员,形成以县为中心、乡站为纽带、村为基础的地、县、乡、村、社五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全区有畜牧兽医、草原、渔业技术推广机构114个,586人。村级配备防疫员980人。
  1.地区畜牧善医科技机构
  【地区畜牧站】1988年由地区畜牧兽医站分设。1995年有职工7人,其中高级畜牧师2人,畜牧师2人,其他技术人员2人。
  【地区兽医站】1988年由地区畜牧兽医站分设,与动物检疫站两块牌子、一套人员。1995年有职工10人,其中技术人员8人,有高级兽医师2人,兽医师3人。
  【地区草原饲料站】1985年成立草原站,1988年改设草原饲料站,内含草原监理站。1995年有职工9人,其中畜牧师5人,其他技术人员2人。
  【地区渔业站】1984年6月设立地区渔业公司,1989年改设“地区渔业管理站”“地区渔业工作站”,两块牌子,一套人员。1995年有职工10人,其中技术人员4人。
  【地区畜牧兽医研究所】1958年建立“张掖地区畜牧兽医试验站”,1974年改设“张掖地区畜牧兽医研究所”。1995年有职工2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人,内有高级畜牧兽医师3人,畜牧兽医师7人。
  2.县(市)、乡(区)畜牧兽医技术机构各县(市)均设“畜牧兽医工作站”。此外,张掖市设“动物检疫站”;肃南、民乐、山丹3县设有草原站;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设有渔业站。张掖市渔业站、种鱼场合署工作。县(市)级畜牧兽医、渔业机构有14个、214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人,中级技术人员36人。乡(区)级畜牧兽医站94个,职工315人,其中畜牧兽医师30人。
  (三)国营种畜(禽)场
  1.地区种畜(禽)场
  【张掖地区种鸡场】1984年由地区行署商业处创建,1993年移交地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今地区畜牧局)。1995年有职工25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人。下设办公室和生产、供销、财务科;有饲料加工、种鸡孵化、饲养、商品鸡加工及辅助生产部门,已形成年加工饲料4000吨,饲养蛋种鸡6500套,肉种鸡1000套,屠宰活鸡40万只,加工烧鸡20万只,年产肉鸡种蛋100万枚,孵化苗鸡78万只,蛋鸡种蛋170万枚的生产能力。向社会提供蛋肉鸡优良品种苗雏1000多万只。
  【地区良种奶牛繁殖场】1990年建场,以繁殖纯种黑白花奶牛和奶牛系列服务为主。1995年有职工32人,有饲料饲草基地560亩,饲养纯种黑白花奶牛101头,小尾寒羊117只,绵羊83只,年生产鲜奶30万公斤。
  2.县(市)种畜(禽)场
  【山丹县卡拉库尔种羊场】1975年建场,以生产羔皮和提供卡拉库尔种羊为主。1995年有职工45人,其中技术干部4名;草原面积14万亩,饲草地200亩;卡拉库尔种羊1000只,细毛羊400只,改良羊2000只,蒙古羊500只,绒山羊600只,牦牛130头。年可提供卡拉库尔种羊200只。
  【肃南县绵羊育种场(鹿场)】1984年建场,以繁殖甘肃高山细毛羊和养鹿为主。1995年有职工132人,其中技术干部2人;草原7000亩,饲料地623亩;甘肃高山细毛羊及改良羊2845只,鹿263头,牛130头;年可提供种羊250只。
  【临泽牛场】1983年建场,由省“两西”、省计委投资,是以奶牛繁育扩散、牛奶生产、乳品加工为主,种养加一条龙、牧工商一体化的综合企业。1995年有职工176人,场属农民64户、226人;全场总面积6.6万亩,其中饲草地4500亩;饲养黑白花纯种奶牛856头,其中母牛498头;有日处理鲜奶25吨的奶粉生产线。1988~1992年,扩散奶牛240头,生产鲜奶975.95万公斤,奶粉1104.57吨。
  【肃南县皇城绵羊育种场】1990年建场,以繁育甘肃高山细毛羊为主。1995年有职工18人,其中技术干部4人;草原面积1万亩,饲草地500亩,有甘肃高山细毛羊基础母羊554只,引进新西兰美利奴种公羊9只,培育含1/2澳美血液羔羊600多只,选出留种羊259只,在肃南县两区、6乡、44个配种站授配适龄母羊2.3万只,繁殖含半血羔羊1.3万只。
  【山丹县种鸡场】1989年建场,隶属山丹县种草养畜服务公司。1995年有职工21人;有孵化室147平方米,育雏舍106平方米,种鸡舍395平方米,商品舍270平方米;有孵化机3台,出雏机2台。1995年引进迪卡父母代种鸡等4500只,孵化良种雏鸡15.7万只,提供种蛋45000枚。
  【张掖市种鸡场】1990年10月建场,面积19.98亩。有育雏鸡舍397.5平方米,蛋种舍927.5平方米,肉种舍501.3平方米,孵化厅180.2平方米;可育雏4000只,饲养蛋种鸡7000套,饲养肉种鸡3000套。有自动化孵化机3台,出雏机1台,年加工能力700吨饲料加工车间。1994~1995年,饲养父母代蛋种鸡5000套,提供优良商品雏50万只。
  3.省驻张掖地区畜牧场
  【山丹军马总场】山丹军马总场地处祁连山冷龙岭北麓,山丹县大马营草滩,与甘青两省6县毗邻。全场总面积2192.54平方公里,折合328.8万亩,其中草场119.5万亩。
  汉朝开始即在汉阳大草滩(大马营)屯兵养马。〔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陕西总督刘於义奏请大草滩设马场1处,由甘州提标经理。〔民国〕8年(1919年),陆军部委任虞奎武为大马营马场场长,隶陆军部军牧司管辖。〔民国〕15年,甘肃督办刘郁芬改为第一马场,以后成为马步芳私人牧地。〔民国〕29年,国民政府颁布《十年马政生产计划》,大马营建为山丹军牧场。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三军遵照毛泽东主席“要完整无缺地将大马营马场接管下来”的电示,进驻马场。1950年1月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后勤军牧部山丹军马场”,1953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后勤部第一军马场”,1955年易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山丹军马场”。1957年3月更名为“国营山丹牧场”,隶属农垦部;1961年6月,收归军队管理,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山丹军马场”,隶属总后勤部;1965年8月开始,改设为“青藏办事处军马局和西安办事处军马局”;1975年10月,改建为“兰州军区军马总场”;1986年12月以后,改为“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
  〔清〕乾隆《甘肃通志》载:“祁连大草滩在唐朝养马业鼎盛时期即逾7万匹以上。”嘉庆六年(1801年),养马1.8万匹。〔清〕末至〔民国〕7年,仅有马7千多匹。〔民国〕34年,有马8085匹,内母马3201匹。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时,有官兵605人,养马9763匹,牛59头,羊2305只。50年代,军马生产稳步发展,1956年末存栏11611匹。60年代初,牲畜大量死亡,1962年军马存栏降为8090匹。此后又有较大发展,1965年马存栏上升到13640匹。70年代初,牲畜保育水平稳步提高,1971年末存栏马20256匹,牛11538头,羊25460只。1978年以后,遵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军队建设的需要,调整牧业内部结构,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适当压缩马匹数量,大力发展牛羊生产。
  马品种改良:1951年引进伊犁种公马100匹,开始人工授精;1953年引进顿河种公马57匹,一面纯种繁殖,一面与蒙古马杂交。至1955年,有8个改良群,改良马3654匹,基本改变品种混杂、体质羸弱的状况。1961年马场成立“山丹马”育种委员会,拟定育种方案,经过回交、横交和自群繁殖培育,至1984年育成“山丹马”。经有关院校、科研部门和军队的专家、教授鉴定,山丹马适应国情和军队实战需要,迅力、持力好,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血缘清楚,遗传性稳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国家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
  【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1952年6月成立“河西绵羊推广站”,隶属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1957年易名“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由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领导,1980年育成甘肃高山细毛羊新品种,1984年交省畜牧厅。全场草原面积19.8万亩,饲料地1.5万亩,围栏人工草场1.2万亩。1995年有高山细毛羊1.61万只,粗毛羊230只,浩门马347匹,牦牛1260头;全场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职工327人,其中技术人员57人;固定资产256万元,流动资金132万元。“七五”期间提供种羊8.63万只,交售羊毛188.5万公斤,提供优良牧草种子300万公斤。
  二、科技推广
  (一)技术推广 共和国成立后,各级畜牧兽医机构,围绕畜牧业生产推广普及品种改良、疫病防治、草原建设、饲料加工和畜禽饲养管理等科学技术,促进了畜牧业生产发展。
  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加大实用配套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加速规模经营和高效养殖进程。各级畜牧业部门推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实行包乡包村、包指标包任务、包技术包效益,建立专业村、示范户,推广优化畜群结构、秸秆青贮氨化养牛、草粉加工、“双推五改”养猪等畜牧业先进实用配套技术。
  1995年,养猪生产推广母猪甘白化、父本良种化、商品猪杂交瘦肉化,猪良种化程度达76.7%。养牛生产推广冻配改良,良种化程度达50.1%。肃南县建立羊良种繁殖体系,采用澳美羊和帮德羊进行导入杂交,发展细毛羊、地毯羊、绒山羊、小尾寒羊。养鸡生产推广良种蛋、肉鸡,良种化程度达85%,重视发展珍禽养殖。1995年推广应用各类配混饲料14.83万吨,青贮氰氨化秸秆32.64万吨。累计修建暖棚畜禽舍45.01万间,暖棚养殖畜禽198万头(只)。淡水养鱼重点推广尼龙袋充氧运输、鲤鱼池塘人工控制产卵孵化,颗粒饵料、网箱捕捞等技术。鱼种成活率达90%~95%。
  (二)主要科研成果 80年代以来,取得畜牧兽医科研成果15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获地级以上奖励10项。畜牧兽医科技成果应用率、覆盖率、科技贡献率分别达75%、80%和45%以上。
  1.地区兽研所承担的《单鼻蝇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方法试验》,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2.地区畜牧中心承担的《黄牛冻配人工授精技术》,1988年获“农牧渔业部丰收二等奖”。
  3.地区畜牧中心参加的《全省草田轮作种草养畜试验示范研究》,1989年获“省畜牧厅科技进步一等奖”,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4.由地区畜牧站《甘肃省河西地区良种鸡推广配套生产体系建设》,1990年获“农牧渔业部丰收二等奖”。
  5.地区畜牧中心《河西十一县推广瘦肉型杂交猪技术承包》,1990年获“农牧渔业部丰收三等奖”。
  6.地区草原饲料站《333/A春箭舌豌豆新品种示范推广》,1990年获“省畜牧厅技术进步二等奖”。
  7.地区黄牛胚胎移植工作站《黄牛胚胎移植》,1990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8.地区畜牧中心《张掖地区养牛饲草饲料技术示范》,1993年获“省畜牧厅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省科技星火二等奖”。
  9.地区兽医站《张掖地区羊痘综合防治技术推广》,1993年获“地区科技推广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0.地区畜牧中心《张掖地区瘦肉猪基地建设》,1995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星火二等奖”。
  11.地区畜牧中心《张掖地区塑料暖棚养畜配套技术推广》,1995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科技培训 90年代,重点开展规模养殖企业、专业村、规模户、重点户人员培训。举办各类畜牧业培训班3875期,培训5.77万人(次);开展科技宣讲1680场(次),听众达45.14万人(次);举办广播、电视讲座115讲,收视收听的3.01万人,出专栏、黑板报、科技橱窗160期,印发简报1.09份,科普资料5.15万份;举办以会代培183场(次),参加1.74万人(次)。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