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植物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176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植物保护
分类号: S442
页数: 8
页码: 676-683
摘要: 本节记述了甘肃省张掖地区农业经济植物保护的情况,包括预测预、主要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植物检疫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植物保护 张掖地区

内容

区内农作物病虫害种类较多。50年代组织农技人员推广温汤浸种、药剂拌种,1956年建立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点,1957年开展植物检疫工作。从此植保工作形成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物检疫三大系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逐步系统化、规范化。
  一、预测预报
  (一)测报机构 1956年,张掖专区建立预测测报点。1959年,张掖市病虫害测报实行“分区设点、定期检查”,农技推广站指定专人,在甘浚、乌江、上秦、碱滩、党寨、沙井、大满、小满、安阳、三闸10个公社开展病虫测报工作。1960年撤销专、县测报点。1963~1965年,陆续恢复专、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点。“文革”期间县级以下测报点失控。1978年后,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恢复正常。1984年5个农业县(市)相继建起专业测报站,并配套完善“五室一圃”,即养虫室、办公室、资料室、标本室、实验室和观测圃;地区固定1~2名专职测报员,各县(市)分别固定1~3名专职测报员,各乡配1名主搞测报的农技人员,形成地、县、乡三级病虫测报体系。1995年,全区有6个病虫测报站,专职测报人员8名,测报设施逐步完善。
  (二)测报制度 从1978年起,地区建立测报档案;1979年下发全省统一病虫报表,规定对“地老虎”等害虫设黑光灯、诱蛾器进行逐日诱测;从1982年起与地区气象局签订气象服务合同;1994年临泽县病虫测报站使用模式电报传递麦蚜虫情。
  (三)测报对象 1954年测报对象以小麦腥黑穗病为主,其次有麦蚜、金针虫、谷子白发病等;沿山地区为土蝗、麦穗夜蛾、田鼠。60年代麦蚜、地老虎等虫害严重,张掖、临泽、高台3县分别设点,对地老虎运用糖蜜诱测方法,预测准确。1964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区大流行,地区把麦蚜、黄矮病、地老虎、小麦条锈病列为主要测报对象;蚕豆蚜、甘蓝夜蛾、灰夜蛾、豌豆潜叶蝇、棉蚜、棉花红蜘蛛为兼测对象;沿山地区仍以田鼠为主要测报对象。1984年,地区根据全国植保总站对麦蚜、地下害虫、小麦条锈等主要常发性病虫害,按病情指数或百株虫量、发生面积占寄主面积比率及数量指数,划分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分级标准,分为小发生、中度偏轻、中度发生、中度偏重和大发生五级,提高测报准确性。1990年地、县(市)重新确定主测和兼测对象及观测点。地区把麦蚜、黄矮病作为主测对象,金针虫为兼测对象;张掖市主测对象为麦蚜、黄矮病、稻瘟病,兼测对象为玉米锈病;临泽县主测对象为麦蚜、黄矮病、玉米红蜘蛛,兼测对象为甜菜象甲;高台县主测对象为麦蚜、黄矮病、甘蓝夜蛾,兼测对象为玉米红蜘蛛、稻瘟病;山丹、民乐两县主测对象为麦蚜、黄矮病、田鼠,兼测对象为小麦条锈病、豌豆夜蛾、麦穗夜蛾。1992年结合区情制定以麦蚜、黄矮病、地下害虫、小麦条锈病、玉米红蜘蛛为主的《张掖地区农作物主要测报对象调查观测办法》,其中玉米红蜘蛛观测调查办法填补省内空白。1994年把玉米红蜘蛛列为张掖市主要测报对象。1995年又确定苹果叶螨、辣椒疫病、番茄早疫病、黄瓜霜霉病等为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主要测报对象,对严重危害果树的球蚧也进行研究、预报。
  (四)测报科研 测报研究始于1960年,是年8月在民乐县首次发现小麦黄矮病。1963年张掖、高台县开始观察麦蚜,冬麦秋季自出苗后每10日一查,至麦蚜越冬时止;翌年冬麦返青、春麦出苗后每5天一查;在拔节孕穗期进行大田普查,综合分析作出预报。农田鼠害分为春季发生基数、夏季发生情况、冬前越冬基数调查,参照历史资料的越冬、发生基数和气象预报等综合分析,作出预报。地下害虫主要采取秋季越冬基数调查、药剂拌种面积、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作出预报。玉米红蜘蛛根据越冬基数、冬春气候等因子对比分析进行预报。80年代以前病虫测报以经验预报为主,1990年向数理统计预报过渡。1990~1993年全区相继开展麦蚜、玉米红蜘蛛损失估计和预防指标研究,玉米红蜘蛛分级标准研究,建立川区麦蚜长、中、短期预测模式,经1994~1995年验证,预报准确率达100%;对山区麦蚜、田鼠、小麦条锈病也建立预测模型,进行观测预报。
  二、主要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
  1956~1959年查出全区农作物病虫草害90种,其中病害23种,虫害60种,杂草7种。1982~1984年地区农牧局组织科研人员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分布范围、发生状况、发展趋势、天敌资源等进行全面调查。调查面积26750亩,代表面积101.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2.2%。采集病害标本3万多份,定名374种,其中危害麦类的58种,旱粮58种,水稻14种,豆类43种,洋芋12种,油料39种,蔬菜79种,甜菜11种,瓜类12种,果树36种,其他经济作物12种。采集昆虫标本2万余头,鉴定到种属的580种,其中农业害虫326种,为害麦类的23种,旱粮豆类49种,水稻15种,蔬菜24种,甜菜11种,果树77种,经济作物12种,储粮害虫20种,其他作物害虫95种。查出昆虫天敌139种,其中数量较多的17种。
  (一)小麦病虫害 小麦病虫害主要有腥黑穗病、线虫病、黄矮病、小麦根病;蚜虫、麦穗夜蛾、蝗虫等。
  1.小麦腥惠穗病 〔民国〕时期小麦腥黑穗病危害严重,据《张掖市志》记载,小麦腥黑穗病一般田间发病率20%左右,严重地块达70%以上,重灾之年碾场时黑灰飞扬。当时农民用草木灰、炕土灰熏呛,效果甚微。1950年推广王铜药剂拌种;1952年推广“赛力散”拌种,到1957年小麦全部实现药剂拌种,小麦腥黑穗发病率降到1.5%。
  2.小麦线虫病 40年代小麦线虫病为害严重,50年代用石砒拌种防治,时有药害发生;1966年推广内吸磷“3911”拌种,病害得到根治。1984年调查,仅见高台县黑泉乡定平村“174”小麦品种上有零星发生。
  3.春小麦根病 小麦根病过去少有发生,80年代以后蔓延全区。1990年小麦苗期,由地区植保站对132个田块的180.08亩地作了调查,发生面积占调查面积的100%,平均发病率33.9%,最高84.2%;平均病情指数11.7%,最高38.4%。在成穗期对5县(市)、16个乡、21个村、34个社调查,代表面积3073亩,发生白穗面积64.1亩,占代表面积的2.1%,平均白穗率3.7%,最高24.8%。其中,白穗率在5%以下的占调查面积的67.8%,5%~10%的占11.2%.10%以上的占21.0%,个别田块有整片枯死现象。1989~1991年组织张掖、山丹、民乐3县(市)开展春小麦根病综合防治试验示范,提出改变土壤微生物组成、降低土壤病原微生物数量,轮作倒茬、复种套种绿肥、深翻压青,精选良种、增强植株抗病、耐病能力,用“拌种双”“粉锈宁”拌种等农业综合防治措施。1989~1991年示范推广面积18.80万亩,其中张掖、山丹、民乐3个示范防治区,白穗率分别比大田下降89.5%、80.8%和82.7%,挽回粮食损失827.15万公斤。
  4.麦蚜及黄矮病 60年代初,随着冬麦面积扩大,麦蚜、黄矮病有新的桥梁寄主,迅速蔓延成为麦类作物的主要病虫害。1957年冬小麦面积1538亩,蚜虫数量每平方米20头左右;1961年冬麦面积34.7万亩,7月上旬百株麦蚜2046头,造成全区历史上第一次蚜虫大发生;1962年旱象严重,冬小麦面积18.9万亩,穗期百株蚜3207头;1965年冬小麦面积25万亩,穗期百株蚜严重者12945头,粮食减产约3000万公斤。60年代以来,先后5年发生蚜虫大流行,仅1975年全区因蚜虫危害就损失粮食3500万公斤。1961年开始采用飞机喷洒药剂防治麦蚜,至1966年飞防面积266.07万亩,防治效果80%以上,此后每年飞防面积50万亩以上。1978年飞防888架(次),作业318.52小时,施药面积77.9万亩,喷“六六六”粉、乐果粉剂779吨;1980年飞防1372架(次),作业487.39小时,喷药面积119.58万亩;1981年飞防面积130万亩,喷洒3%乐果粉、6%“六六六”粉、2.5%乐果仲辛醇乳油等460吨,磷酸二氢钾45吨。从1981年起逐渐用人工机械防治代替飞防,是年配发泰山—18型机动弥雾喷粉机140台,在张掖、临泽、高台3县进行试验,防效良好。1982年又配发机动喷雾机681台,川区3县有机动喷雾机1026台,有手摇喷雾、喷粉器械4850台,基本满足防治病虫害的需要。
  防蚜药物,60~70年代使用“六六六”粉、DDT、乐果粉、乐果仲辛醇乳油、敌敌畏等;80年代推广甲胺磷、菊酯类农药。1982~1985年使用甲胺磷防蚜面积183.4万亩,防效率98.4%,残效期15天,基本代替“六六六”粉、乐果等农药。1984年开始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杀虫剂50%抗蚜威,防效95%以上,1985年推广面积14万亩,1986年推广30万亩,1987年推广54万亩。
  防蚜措施,1964~1968年地区农技站、农科所和有关农业院校协作,制定以药剂拌种为主,拾茬灭卵与大田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1965年开始,省、专、县农技人员在临泽县平川公社进行“3911”“1059”等内吸药剂拌种试验,1967年拌种382.45万公斤,播种17.95万亩,对麦蚜、黄矮病防效明显,还兼治多种病虫害。80年代,采用选择性杀虫剂,按防治指标开展综合防治;大力压缩冬麦面积,推广“3911”拌种,降低蚜卵越冬基数。化学防治严把防治指标:冬麦秧苗期、返青期蚜虫率10%,百株蚜30头;春麦苗期百株蚜50头,蚜株率5%;穗期百株蚜500头,蚜株率50%;蚜虫与天敌比为150∶1。并实行挑治,选择高效低毒、对天敌杀伤力小的抗蚜威等药剂,发挥天敌控制作用,麦蚜、黄矮病逐年减轻。
  5.蝗虫和麦穗夜蛾 山丹、民乐两县二、三类地区,张掖市安阳、花寨乡,高台县新坝、红崖子乡,蝗虫、麦穗夜蛾为害较重。50年代初期群众采用堆草诱杀,效果甚微。1955年张掖县安阳乡用“六六六”粉配制毒饵杀灭蝗虫,防治面积10345亩。1956年蝗虫发生高峰期每平方米有虫10~15头,用毒饵诱杀和喷“六六六”粉防治面积1.19万亩,到1957年防治面积为2.93万亩,蝗虫为害控制。
  (二)玉米病虫害
  1.玉米矮花叶病 1976~1977年,由省农科院植保所和张掖、临泽、高台县农技站协作研究,采用抗病品种“张单488”“486”“郑单2号”“370”等,适时早播、加强肥水管理,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防治蚜虫等措施,使玉米矮花叶病得到控制。
  2.玉米丝黑德病 1976年在地区农科所发现,以“张单488”为重。1978年组织调查,全区玉米种植区零星发生,有少数地块成灾。临泽县新华公社红星四队126亩玉米,有19.2亩发病率68%,24亩发病率40%,其余发病率6%~20%,全队平均发病率24%,是年减产1.5万公斤。1979年全区种植玉米22.3万亩,平均发病率2.5%,减产250万公斤;1980年玉米发病率5%,减产500万公斤。1980~1981年省、地农业部门研讨玉米丝黑穗病防治问题,制定“以抗病品种(中单2号)为主,拔除病株、合理轮作和用粉锈宁、拌种双等药剂拌种,注意粪肥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使病害基本控制。1982年平均发病率降为1.8%。1984年调查,平均发病率下降至0.13%。
  3.玉米红蜘蛛 80年代中期以来,玉米红蜘蛛连年发生,为害逐年严重。1986年玉米红蜘蛛发生面积13.6万亩,损失粮食160万公斤。1989年临泽县板桥乡东湾四社35亩小麦玉米带田,红蜘蛛大发生,平均每亩减产71.6公斤,重灾地亩减产115.6公斤。1990年地区植保站在高台、临泽两县开展玉米红蜘蛛综合防治试验示范,查清区内玉米红蜘蛛为截形叶螨,每年发生10代左右,世代重叠,除越冬期外,田间各螨态均有。每代历时16~32天,以成螨在土缝或杂草根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在土埂阳面杂草上取食、繁殖;5月上旬扩散到离地埂1米处的玉米苗上产卵;6月以后螨量大增,迅速扩散;9月中旬出现橘红色越冬雌螨,收割秸秆时,大多螨虫留落田间;10月下旬多数螨转入土缝或草根越冬。红蜘蛛天敌主要有深点食螨瓢虫、食螨瘿蚊。防治方法,抓好玉米4~5叶期田边地埂防治,把玉米红蜘蛛消灭在扩散、转移之前;7月下旬带田小麦收割后进行挑治,用40%水胺硫磷、73%克螨特、20%灭扫利、20%三氯杀螨醇防治。1990~1993年完成示范面积20.64万亩,占两县玉米面积88.69%,挽回损失1522.7万公斤,有效地控制玉米红蜘蛛发生。
  (三)水稻病虫害 区内水稻病虫害种类较多,以水稻恶苗病为害最大。1989年植物检疫普查时,在宁粳号水稻品种中发现,“宁粳3号”发病最重。1990年临泽县水稻发病4000亩,占种植面积的80%;1991年水稻发病面积1.97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5%,其中严重发病的0.52万亩,占20%。1991~1993年开展水稻恶苗病综合防治试验示范,总结出选用抗病品种“宁粳10号”“86XZ—49”,采用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浸种、20%福尔马林闷种和人工拔除病株等综合防治措施。1992年防治1.06万亩,示范区发病面积平均下降15.5%,平均发病率降到1%,减少损失31.55万公斤。
  (四)洋芋病虫害 洋芋病害主要有马铃薯环腐病、病毒病和黑胫病,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环腐病60年代由外省传入,发病严重,主栽品种“深眼窝”亩产由2000~2500公斤下降500~1000公斤。70年代采取杂交育种、引进良种、育苗移栽、整薯播种、切刀消毒、药剂浸种等措施,控制病害蔓延。1977年平均发病率3.7%,最高发病14.5%。1979年始,地区农科所、植保站等单位协作,开展洋芋无毒苗切段繁殖及原种生产,是年繁殖“抗疫1号”“洋白”等品种无病毒苗14000株,在农科所网室和肃南县天桥湾基地栽植2.5亩,获得原种1253公斤;1980年进行产量比较,“脱毒抗疫1号”亩产2154.5公斤,“脱毒洋白”亩产2190公斤,分别比对照实生苗每亩增产88.6%、91.7%,为防止洋芋病毒病提供有效途径。
  (五)甜菜病虫害 甜菜病害11种,虫害50多种,以根腐病、丛根病为害最重。丛根病是1987年在张掖市碱滩乡发现的一种新病害,是由土壤多粘菌传带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所致,造成甜菜块根小、产量低、含糖量下降。90年代地区农科所开展甜菜丛根病研究,找出抗原和耐病品种,实行合理轮作、种植耐病品种“双丰305”“双丰301”,增施磷肥和福硫合剂(福美双十硫磺粉1∶1)拌土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效良好。
  (六)蔬菜病虫害 蔬菜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早疫病、辣椒疫病和蚜虫等五大类。
  1.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1994年发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100%,发病率90%~100%,一般减产40%~60%;白菜霜霉病1994年发病率平均80%以上,减产20%~30%。用30%霜霉净、75%克抗灵防治霜霉病效果良好。
  2.灰霉病 西葫芦灰霉病在大棚、温室均有发生,1994年发病率10%,严重的达50%以上。用50%速克灵防治灰霉病,防效80%以上。韭菜灰霉病也有发生。
  3.番茄早疫病 1994年发病面积占栽培面积95%,发病率100%,为害茎叶和果实,降低品质、影响产量。用“DTM”等药剂防治,防效85%。
  4.辣椒疫病 90年代辣椒疫病平均发病率20%,严重的达60%以上,个别地块因病绝收,平均减产30%~40%。用甲霜铜、甲霜灵等药剂根部喷雾,结合高垄栽培、伏天浅灌、防止淹根等综合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病害。
  5.蚜虫 各种蔬菜普遍发生,多集中幼茎和叶背,吸食汁液,致使叶片发黄、卷曲,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用菊酯类农药、抗蚜威喷雾防效高、残毒少。
  (七)油料作物病虫害 油菜霜霉病发生普遍,间歇年份为害严重。采取轮作倒茬、防止大水漫灌和田间积水;发病期用40%乙磷铝或90%霜霉净300倍液或25%瑞毒霉1000倍液喷雾,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蔓延。油菜病毒病,主要由桃蚜、萝卜蚜、甘蓝蚜传播;推广抗病品种,用菊酯类农药、氧化乐果防治蚜虫,能遏制病毒病发生、蔓延。亚麻枯萎病各地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12%~32%,重者成片枯死;推广抗病品种、防止田间积水、实行合理轮作,用粉锈宁、多菌灵等药剂拌种等办法,能有效防治病害。黄条跳甲主要分布在山丹、民乐、张掖沿山地区,每年发生2至3代,世代重叠、取食叶肉,对幼苗为害最重;用氧化乐果、甲胺磷等药剂防治成虫,用40%甲基异柳磷灌根防治幼虫为害根部,效果显著。
  (八)棉花病虫害 棉花主要虫害有棉蚜、棉红蜘蛛。初用草木灰熏呛,后用“六六六”粉、乐果粉喷洒,氧化乐果、甲胺磷等喷雾或涂茎,防效80%以上。
  (九)田鼠 主要有黑线仓鼠、长爪沙鼠、子午沙鼠、中华鼢鼠、三趾跳鼠、五趾跳鼠、小家鼠、褐家鼠、高山鼠兔、鸣声鼠等12种,危害程度达3~4级,损失粮食4%~10%。田鼠春刨籽、夏咬苗、秋盗穗。过去灭鼠采用捕鼠夹、烟熏、掏洞、灌水、脸盆扣、弓箭射杀等方法。1978年山丹县农技部门引进烟雾炮技术,防效良好。用硝铵、锯木渣、煤焦油、“六六六”粉等制作烟雾炮,发现鼠洞立即堵实,翌日见洞重开,将炮点燃塞入鼠洞,封好洞口,5分钟左右即可熏死田鼠,简便高效。1979年省植保站召开全省现场会,推广山丹烟雾炮灭鼠经验。1980年采用磷化锌拌小麦、大葱诱饵灭鼠,此后用敌鼠钠盐毒饵诱杀,灭鼠效果86%~95%。
  (十)农田杂草 1979~1983年,张掖农校对全区农田杂草普查结果,有367种。除可供牧草、绿肥、药材、纤维等用途外,纯属害草的有30多种。主要有野燕麦、白藜、扁蓄、苦蒿、田旋花、蒙古山莴苣、大刺儿菜、大蘖菜、芦苇等。一般地块每平方米有杂草50株以上,最高者达1800株。防治杂草措施:深翻土壤、施用熟腐农肥、轮作倒茬、中耕除草、及时灭茬。实行药剂防治,播前每亩喷施40%燕麦畏乳油4~4.5两或拌成土沙施入土壤,立即耙地,防治野燕麦;豆类、蔬菜等作物,春季每亩喷施48%的氟乐灵乳剂2~3两,混土后立即播种,防治白藜、扁蓄、稗子等杂草;苗期喷施72%的2.4—D丁酯或40%百草敌,控制杂草为害。
  三、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从50年代起步,1978年全区配备专职植物检疫员6名;1994年有专职植物检疫员19人,颁发《植物检疫员证》,配发植物检疫标志服装。
  (一)产地检疫及检疫对象调查 1963年地区组织人员对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线虫病、豌豆象3种检疫对象进行调查。取点405个,小麦腥黑穗病平均发病率1.9%,小麦线虫病被害率平均0.85%,豌豆象各点均未发现。1964年专区农牧局组织各县对豌豆象、蚕豆象进行普查,查验56个公社、885个大队的2655个库房,查样粮食53.16万公斤,均未发现豌豆象、蚕豆象。1980年7月地区植保站组织各县农技人员60多人,对小麦1号病进行普查,在5个农业县调查23个公社、114个生产队(场、站)的1.1万亩麦田,取样40多万株,采集标本86份,均未发现小麦1号病。1981年6月,以小麦、玉米为主,在川区3县进行产地检疫调查,组织植保人员11人,分夏、秋两季对张掖、临泽、高台3县的20个公社、130个生产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面积6600亩、调查总株数51万多株,未发现小麦1号病和小麦线虫病;小麦全蚀病平均发病率2.5%。调查玉米488亩,玉米霜霉病发病率6.35%。1983年7月,按《植物检疫条例》所列检疫对象,地区组织人员对小麦1号病、小麦线虫病、小麦黑森瘿蚊、谷象、绿豆象、蚕豆象、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等进行调查,查看5个农业县的良种场、国营农场、农科所及种子部门良种繁殖重点乡、24个村,面积7786亩,除在高台县黑泉乡定平3社地边发现零星小麦线虫病株外,其余7种检疫对象均未发现。
  1984~1985年,地区植保站在玉米原种场进行玉米检疫操作规程试点,面积182亩,通过推广抗病品种、药剂拌种、轮作倒茬、拔除病株、种子检验等措施,控制病害效果显著。
  1984年临泽县蓼泉乡唐湾村种植南斯拉夫Sc704单交玉米制种田142亩,8月中旬母本773出现成行死株现象。8月下旬地区种子公司邀请农业部、省植保站、省种子公司、甘农大、省农科院等专家现场考察,平均发病率81.7%,严重度41.4%,重病地块发病率100%;玉米原种场、农科所种植的母本773也出现类似症状。专家鉴定认为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病害,经过有关方面协调,对142亩制种田进行销毁处理,以防疫情扩散。年底,农业部中国植物检疫实验所鉴定为玉米黑束病。
  1989~1990年,按省植保总站制定的调查方案,对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甘肃省补充检疫对象及新发生的危险性病、虫、草害进行普查,全区调查30个乡、60个村、164个社,面积3.35万亩,调查种子库、粮库28个,查样粮食516.82万公斤。调查结果未发现小麦1号病、小麦线虫病、小麦黑森瘿蚊、美国白蛾、毒麦、水稻白叶枯病、豌豆象、蚕豆象、谷象、苜蓿籽蜂。调查中发现宁粳3号等宁粳水稻品种恶苗病发生严重;个别地方小麦腥黑穗病仍有发生。
  1994年在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设立监测点,对苹果蠢蛾进行诱集监测;6月和8月两次进行洋芋甲虫调查,调查53个乡、300个村,面积1500亩,调查茄科类蔬菜808亩,未发现上述害虫。
  (二)调运检疫 1988年10月,地、县植保部门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植物检疫基本知识、法规,加强调运检疫工作管理;1992年开展《植物检疫条例》宣传活动,地区检疫部门主动与铁路、邮电、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联系,联合把关,抓好调运检疫。1988~1994年通过铁路、邮电部门托运邮寄的种子、苗木及时进行调运检疫,检验各类种子3448批(次),计15191.78万公斤;检验苗木60批(次),747.53万株。对传带危险性病、虫、杂草的种苗进行处理,对违章调运种子、苗木的单位或个人,按《条例》规定进行处罚。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