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土壤肥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175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土壤肥料
分类号: S339;S141
页数: 12
页码: 665-676
摘要: 本节记述了甘肃省张掖地区农业经济土壤肥料的情况,包括土壤改良、肥料应用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 土壤 肥料 张掖地区

内容

一、土壤改良
  (一)耕地状况 1949年,张掖等5县耕地面积234.37万亩,1959年进行全区第一次土壤普查,初步查清土地资源、耕地土壤类型及特点。农业土壤分7个土类、25个土族、78个土种。
  1.黑栗土类 多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祁连山高寒地带,气温低,无霜期90~120天,无灌溉条件,耕作粗放,分黑栗土、黄栗土、白栗土3族。
  2.红土 是一种侵蚀类型土壤,成土母质为红胶土及红色沙岩,小片零星分布,地表光秃,不耐旱,水土流失严重,熟化度低,作物产量不高,分红板土和红沙土两族。
  3.洪淤土类 分布祁连山北麓洪积扇中、上部,地势较高,坡度较陡,海拔1500~2000米,地下水位低;靠祁连山雪水灌溉,土质较肥沃,分6个土族。
  4.风沙地类 分布在走廊西部和北部,多在沙漠、柴湾及戈壁边缘。土质疏松,渗水快,保水保肥力差,不耐旱,产量低,分风沙土和沙包土两族。
  5.土头地类 分布走廊平原和盆地海拔1400米上下,黑河流域下游,呈带状分布,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灌溉便利,耕作性好,保水保肥,作物产量高,分6个土族。
  6.盐碱土类 主要分布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带,土壤盐分含量较高,多呈碱性或强碱性反应,分4个土族。
  1979~1986年全区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基本查清土地级别、耕地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土壤类型及特点。
  1.土地级别 土壤普查全区总土地面积6119.71万亩,其中一级地11.3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19%,属上等好地,分布在各县城周围;二级地177.93万亩,占2.91%,分布在一级地的边缘;三级地89.57万亩,占1.46%,为中产地;四级地251.43万亩,占4.11%,为低产地;五级地1099万亩,占16.65%,多为新垦地或宜农地;六级地1349.17万亩,占22.05%,为宜林地;七级地1702.13万亩,占27.81%,多为宜牧地;八级地1519.1万亩,占24.82%,为暂不能利用地。
  2.地土壤养分合量 从2401个耕地耕作层土样化验结果,平均有机质16.7g/kg,全氮0.9g/kg,速效氮73.8mg/kg,速效磷7.8mg/kg,速效钾168.3mg/kg。
  按照国家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耕地普查面积411.5万亩中,各类养分含量分为6级。
  3.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 耕地微量元素Zn为0.48mg/kg,Cu为1.35mg/kg,Fe为12.20mg/kg,B为1.22mg/kg,Mo为0.13mg/kg,Mn为8.42mg/kg。
  4.土壤类型及特点 区内土壤分21个土类、55个亚类、74个土属。21个土类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灌漠土、潮土、草甸土、林灌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盐土、风沙土、龟裂土、石质土。其中农业土壤有:(1)灌漠土:是全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农业土壤,广布走廊古老绿洲地区,农民称“土头地”。其灌耕熟化层大于30厘米,轻壤质,碎块及团块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15g/kg以上,土色暗灰或褐色,粘粒(粒径<0.001mm)和碳酸钙有淋移现象。分为暗灌漠土、灰灌漠土、潮灰灌漠土和盐化灌漠土4个亚类、6个土属。(2)潮土:是区内分布面积较大的一类古老农业土壤。主要分布在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洪积—冲积扇缘低湿、碟形洼地上,以及黑河流域沿河低洼地上。地势平坦,地下水位1~2米,土性潮湿,地温低,春秋两季地下水位急剧上升,地表返潮现象严重,农民称“碱潮地”。潮土地腐殖质累积明显,有发育较好的灌耕熟化层;剖面下部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层、锈纹锈斑层;灌耕熟化层与母质层之间过渡迅速,并伴有程度不同的积盐过程。分为灌耕潮土、潮土和盐化潮土3个亚类、5个土属。(3)耕灌土:包括耕灌风沙土、耕灌灰棕漠土、耕灌草甸土、耕灌栗钙土、耕灌灰钙土等新垦土壤。耕作层薄,土壤肥力低,质地结构差。
  (二)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及特点 中低产田面积179.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4.4%。根据主要障碍因子可分为8类。
  1.水盐化地 受地下水影响而形成的盐化土壤。有盐化潮土、盐化灌潮土、耕灌盐化草甸土,面积24.19万亩,占中低产田的13.40%。主要分布在黑河沿岸低洼处和洪积扇缘泉水溢出带,因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盐分表聚严重,土壤含盐量70.4g/kg,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
  2.旱盐化地 以盐板土、盐沙土等土类为主,面积4.95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的2.75%。分布在南北戈壁新垦农田上,以临泽县的南板滩、马莲槽子,高台县的骆驼城滩面积较大。这类盐化地因成土母质含盐量高,灌水后盐分表聚,质地结构差,养分含量低。
  3.湿僵地 以耕灌草甸土、耕灌沼泽土为主,面积6.63万亩,占中低产田的3.69%。主要分布在黑河沿岸河床阶地上,常与水盐化地形成复区。质地黏重,水肥有余,气热不足,草荒严重,土壤熟化程度低。
  4.漏沙地 以薄立土、腰沙土、漏沙土为主,面积14.23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7.91%。主要分布在绿洲边缘和干河滩上。质地较粗,土层较薄,土体中、下部有砾石层或沙土层,漏水漏肥,生产水平低。
  5.瘠薄地 以耕灌风沙土、沙化灌漠土、沙壤土为主,面积30.49万亩,占16.96%。主要分布在风沙地和戈壁滩边缘。风蚀沙化严重,质地粗,保水保地性能差,作物生长后期易脱肥、热秕。
  6.旱地 以耕种灰钙土、耕种栗钙土为主,面积20.98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11.67%。主要分布在山丹、民乐等县的浅山丘陵上,无灌溉条件,干旱缺水,土层深厚,耕作粗放,雨养农业,产量不高。
  7.半水地 也称“野水地”,以灰钙土、灰漠土为主,面积37.31万亩,占20.75%。主要分布在山丹、民乐县的绿洲边缘。半水地有灌溉条件,但水源不足,一般仅灌保苗水,耕作粗放,产量不高。
  8.冷湿地 以栗钙土、黑钙土为主,面积41.02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22.81%。
  主要分布在祁连山中低山区,海拔较高,年降水量大,气候高寒阴湿,草荒、鼠害严重。
  (三)土壤改良 1949年后,土壤改良采取增施有机肥料、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合理轮作倒茬、深翻改土、推广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1.开展肥料建设 50年代前,农业生产落后,农田施肥面积小、数量少。1949年全区积造农肥60.02万吨,施肥面积68.20万亩,亩均施肥0.88吨。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重视肥料建设,组织群众积肥造肥,增施有机肥料。1965年积肥219.06万吨,施肥面积144.1万亩,平均亩施1.52吨。70年代,组织城乡群众,广开肥源,开展羊粪下山、城粪下乡、滩粪归田,大搞高温堆肥、绿肥沤制,大办猪场,开挖泥炭,利用羊粪和油渣制作颗粒肥料,使有机肥料数量逐增,质量显著提高。据地区土肥站1977年测定,农家肥料有机质含量34.5g/kg,全氮2.95g/kg,全磷1.98g/kg。
  1957年前,区内不生产化肥。1958年专区建成细菌肥料厂,年产固氮菌液5000吨;张掖市建成化工厂,年产合成氨2000吨,1959年停办。1965年兴建地区化肥厂,年产碳酸氢铵3万吨。70年代,大办地方“五小”工业,建成张掖、山丹、高台、民乐、临泽5县磷肥厂,年产磷肥6万吨,平均亩施化肥(实物)约40公斤。80年代以后,地区化肥厂几经扩建,年产合成氨2.5万吨,碳酸氢铵8万吨,尿素4万吨,微肥20吨。另外,山丹军马总场建成磷肥厂,年产磷肥、复合肥2万吨。到1995年,区内自产化肥亩均约80公斤。
  2.农田基本建设 兴修水利,平田整地,建设农田林网,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渠、井、田、路、机、电配套,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造旱涝保收高产农田。1965年后,全区按照统一规划、分片治理、逐年实施的原则,县、公社、大队分别制定实施方案。1969~1974年,开展大规模的平整土地、修渠筑路、营造农田林网,基本实现渠、路、林、田配套,耕地条田化。到1990年,已建成条梯田149.7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08.56万亩,保灌面积183.97万亩;到1995年条梯田面积187.8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16.5万亩,保灌面积191.08万亩;川区实现农田林网化,沿山地区农田林网初具规模,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3.合理轮作 轮作倒茬,扩大豆科作物和绿肥种植面积。1949年前,农作物以小麦、谷子为主,重茬普遍。50~60年代,实行旱地休闲、稻麦轮作、夏田复种绿肥或小日月作物。70年代实行分区轮作,小麦最多种植两年。80年代川区带田面积扩大,实行小麦、玉米小倒茬;山丹、民乐两县扩大豆科作物、绿肥种植面积,实行麦豆三三轮作或旱地休闲轮作,用地养地。
  4.深翻改土 50年代机械化水平低,提倡铁锨深翻土地;60年代年机耕面积50万亩以上;1979年机耕面积118.69万亩。1985年,机耕面积142.04万亩,全区实现3年机耕深翻1次,使耕作层逐年加深。到1995年,全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58台,小型拖拉机44664台,机耕面积178万亩,土壤耕作层加深,土壤结构明显改善。
  1987~1990年,综合运用生物工程和农业措施,集中连片进行7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粮食亩增65.5公斤,总增16961.22万公斤;油料亩增30.7公斤,总增583.48万公斤;甜菜亩增820.7公斤,总增4869.73万公斤。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15.7g/kg、0.935g/kg和8.3mg/kg,分别增加1.13g/kg、0.055g/kg和1.7mg/kg。
  二、肥料应用
  (一)农家肥料
  1.农家肥料 使用概况张掖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地区,汉武帝时就有在农田使用人畜粪记载;明代使用农家肥料已很普及,〔民国〕期间农业生产投肥不足。1949年使用农肥面积68.27万亩,占总播面积143.73万亩的47.5%,平均亩施0.88吨。此后各级政府重视肥料建设,1952年施肥面积95.1万亩,占总播面积的51.3%,平均亩施1.2吨;1955年施肥面积106.8万亩,平均亩施1.28吨。1956年中央发布《1956~1967年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把肥料建设列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1958年积造农肥244万吨,施肥面积174.3万亩,占总播面积74.4%,平均亩施1.40吨。6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沤制绿肥、高温堆肥、羊粪下山、城粪下乡、养猪积肥、广开肥源。1975年农家肥料积造661.33万吨,施肥面积202.24万亩,占总播面积89.9%,亩均施肥3.27吨;1980年积造肥料762.51万吨,施肥面积162.93万亩,平均亩施农家肥4.68吨。1987年开展7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采取小麦高茬收割、麦草翻压覆盖、玉米根部还田、种植绿肥等,增加有机肥投入。1990年,积造农家肥料1091.21万吨,施肥面积217.5万亩,亩均施肥5.01吨。1995年,积肥1472.5万吨,施肥面积223.1万亩,亩均施肥6.6吨。
  2.农家肥料使用方法 农家肥料使用方法,经历撒施、条施、分层施和秋施肥四个阶段。(1)撒施:50年代前,肥料数量较少,采用地表撒施,然后犁耙播种。撒施肥料分布不合理,利用率低。(2)条施。结合犁地把农肥全部溜施到犁沟里;部分地表撒施,部分溜入犁沟;大白菜基肥,玉米、瓜类追施农肥时,采用穴施。(3)分层施肥:包括分期施肥和分层施肥。分期施肥是部分肥料秋耕时施入,部分肥料春播时施入;分层施肥是用分层施肥机,把肥料分别施入浅层、深层土壤,促进根系发育。(4)秋施肥:在上年秋耕时把农家肥全部施入土壤,经过冬春两季肥料腐熟发酵,提高肥料利用率。90年代,全区秋施肥面积占粮食作物的50%以上,其中川区占75%;山丹、民乐两县占25%。
  3.农家肥料积造 (1)厩肥:俗称“圈粪”,包括牛、驴、马、猪、羊、鸡粪等。厩肥是畜禽粪便与垫入的干土、碎草践踏而成。羊粪是优质农家肥料,粪质细、肥分浓、肥效长;猪粪略次,含氨化微生物较多;再次为牛粪、驴马粪。鸡粪质量好、肥效高,数量少,多用于蔬菜生产。(2)人粪尿:为含氮量较多,而磷、钾较少的有机肥料。农村土圈厕所,人粪便盖土,自然发酵;城区池化粪便,拉运城郊压土发酵,与厩肥混使。(3)灰粪:包括炕灰、灶灰、炉灰等,过去多把灰粪垫入畜圈或厕所,氮素挥发散失。20世纪80年代以后,灰粪多堆腐后施于玉米、甜菜、洋芋、瓜菜作物。(4)饼肥:主要有胡麻饼、菜籽饼。饼肥数量少、肥效高,多与羊粪、磷肥混合发酵,用于西瓜等高效经济作物。(5)沤制绿肥:把苦豆子、臭蓬、骆驼蓬等野生植物或林木枯枝落叶、作物茎叶沤制在直径2~2.5米,深1.5~2米的坑里,采用放水或掺入人粪尿在高温条件下沤泡,发酵成粪。(6)高温堆肥:分平式、半坑式和坑式3种。一般是将作物秸秆铡碎,与畜粪混合,堆积时每覆盖一层草、洒一次水、垫一层土,如此重复堆放到高2~2.5米,把顶封严,待堆内温度升到37℃以上时,进行2~3次倒翻,促使发酵腐熟。
  4.农家肥料应用效果 广开肥源,积造农家肥料,促进肥料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农家肥经质量监测为:70年代农家肥有机质含量25.6士2.28g/kg、全氮1.05士0.33g/kg、速效磷40.5士0.57mg/kg;到80年代初,有机质含量28.5士1.10g/kg、全氮1.53士0.74g/kg、速效磷47.4士1.77mg/kg;1990年有机质30.67士1.1g/kg、全氮1.72士0.46g/kg、速效磷73.4士3.01mg/kg。农家肥质量逐年提高,每年亩施农家肥5吨,土壤可增加有机质150公斤。
  (二)化学肥料 区内施用的化肥主要有碳铵、硫铵、硝铵、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磷二铵及专用配肥等。其中地产化肥有碳铵、硝铵、尿素、过磷酸钙和专配肥。1953年始用化肥,最早在张掖县梁家墩、临泽县蓼泉、高台县巷道乡试验示范,推广使用硫酸铵(时称“肥田粉”),此后逐年扩大。1957年在张掖县梁家墩、临泽县板桥乡等地试用过磷酸钙,经过试验,增产效果明显。60年代以后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1966年,全区施用化肥(实物)6.03万吨,其中纯氮1.71万吨,五氧化二磷0.25万吨;1970年化肥使用占总播面积的65%,化肥使用总量(实物)7.55万吨,亩施纯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0.5公斤;1980年化肥使用10.32万吨,其中纯氮1.91万吨,五氧化二磷0.401万吨,微肥155吨,钾肥476吨,亩均化肥纯量17.8公斤。80年代,化肥使用量猛增,使用方法不断改进,改地表撒施为深施、集中条施穴施,叶面喷施等;推广配方施肥、优化施肥、测土施肥和方程施肥,氮磷钾肥、微量元素综合混配等,显著地提高化肥利用率。1990年施用化肥(实物)18.58万吨,其中氮肥11.14万吨,磷肥7.31万吨,钾肥0.13万吨,微肥277吨。1995年施用化肥33.07万吨,其中折纯氮3.78万吨,五氧化二磷1.66万吨,氧化钾0.056万吨,微肥790万吨。
  80年代以后,化肥施用归结以下4个特点:化肥施用面积不断增加——1981年化肥施用159.1万亩,占是年总播面积220.03万亩的72.2%;到1990年化肥施用面积287.3万亩(含复种和开荒地),施用作物由小麦、玉米等扩大到水稻、甜菜、花卉、药材等和绿肥把。
  化肥施用由以氮肥为主,转向氮、磷、钾、微肥配合使用——80年代以前氮肥使用比例大,氮磷比例为1∶0.2~0.3;80年代以后推广使用磷肥,提高氮磷比例,90年代氮磷使用比例提高到1∶0.4~0.5;同时重视钾肥使用,水稻、甜菜、瓜类等作物使用氯化钾、磷酸二氢钾,能提高产量、改进品质;果树施用钾肥,果品着色好、含糖量高;玉米使用锌肥,油菜使用硼肥增产效果明显。
  化肥使用技术不断改进——初使化肥以撒施为主,70年代底肥改为条施,追施改为点施、穴施;80年代以后改为人工深施,提高化肥利用率;90年代,推广磷肥秋施,或作物播种前5天用播种机施入;以化肥作种肥,推广分层施肥器深施化肥,使种子播在化肥上层,可增产7%~15%。
  化肥每亩施用量增加,而每公斤有效成分生产粮食逐年减少——1977年每公斤纯氮、五氧化二磷可生产粮食36.7公斤;1982年,每公斤纯氮、五氧化二磷生产粮食27.9公斤;1986年为20.2公斤,到1990年为14.5公斤,1995年每公斤纯氮、五氧化二磷生产粮食9.5公斤。
  (三)绿肥 区内绿肥种植历史悠久,汉朝由西域引进首蓿,用以饲马肥田。据1943年《甘肃贸易季刊》记载,张掖县苜蓿种植面积1000亩,年产鲜草250万公斤。50年代,绿肥品种扩大到豌豆、香豆子等,年种植面积6.15~10.44万亩,亩产鲜草400~500公斤。1964年张掖县南华大队、临泽县五里墩大队、高台县黑泉大队麦田套种草木樨获得成功,是年绿肥面积16.03万亩,亩产鲜草500公斤;1969年绿肥面积17.94万亩,亩产鲜草650公斤。1979年开始引进毛苕子、箭舌豌豆、田菁、紫穗槐等绿肥作物,在张掖县明永公社沿河大队、临泽县倪家营公社上营大队、高台县南华公社先锋大队试种,示范面积1664亩,毛苕子亩产鲜草2500~3000公斤。1989年绿肥面积39.32万亩,山丹、民乐两县推广休闲地种植绿肥、甜豌豆,与小麦、洋芋实行轮作。1995年绿肥面积25万亩。绿肥种植有单种、套种和复种3种形式。单种以苜蓿、毛苕子为主,春季播种,亩播1~1.5公斤;小麦地套毛苕子,每亩播种3公斤,麦黄水撒入;麦地套种箭舌豌豆每亩15公斤,麦苗二水套种;复种绿肥于麦收后浅耕播种,10月份收割。
  80年代推广绿肥丰产栽培技术15万亩,毛苕子亩产鲜草高达4000~5000公斤。种植绿肥可肥田改土,土壤有机质增加0.5~0.7g/kg,全氮增加0.09~0.1g/kg。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