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耕作制度与种植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17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耕作制度与种植结构
分类号: F321.3;F326.1
页数: 7
页码: 633-639
摘要: 本节记述了远古时期至公元1995年甘肃省张掖地区农业耕作制度与种植结构的发展史。
关键词: 耕作制度 种植结构 张掖地区

内容

一、耕作制度
  (一)耕作制度区划
  〔汉〕〔唐〕时期,境内人少地多,农作物种植单一,地力下降后弃耕,重新垦地经营。〔明〕〔清〕时期,农业灌溉条件改善,耕地普遍施肥,逐渐改弃耕撂荒地为隔年轮歇或两年休闲,以提高地力。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进行平整土地,深耕改土,增施肥料,精耕细作,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实行科学种田,推广间套复种,实行合理轮作,注重用地养地,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使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初步实现种植园田化、施肥配方化、品种优良化、耕作集约化、措施配套化的生产模式。根据全区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区分为3个耕作区:
  【冷凉阴湿区】海拔2300~2850米,包括山丹县的马营、霍城、老军、花寨乡,民乐县的南丰、永固乡,肃南县的皇城、马蹄、康乐、祁丰区,以及山丹军马场、宝瓶河牧场。内有70个行政村、525个社,11.98万人,耕地84.94万亩,其中水地14.82万亩。地形复杂,气候冷凉,无霜期118天,属一季耕作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矿化率低,速效养分不足,水资源缺乏;作物种植以油菜、小麦、青稞、豆类为主,产量低而不稳;耕作粗放,年亩施化肥10~20公斤,旱地实行休闲轮作,科学种田水平低。
  【温凉灌溉区】海拔1700~2300米,包括山丹县的李桥、位奇、陈户、清泉、红寺湖乡,民乐县的洪水、三堡、六坝、民联、北部滩、丰乐、顺化、新天、南古、李寨、杨坊乡,张掖市的安阳、花寨乡,高台县的新坝、红崖子乡,以及山丹农场、民乐农场等。内有260个行政村,28.21万人,125.67万亩耕地,其中有效灌溉面积81.06万亩,人均占有4.5至2.9亩。区内地形复杂,气候温凉干旱,无霜期130天,耕地以灌耕灰钙土为主,土壤速效养分低,作物一年一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豆类作物比重较大,种植粮食面积占全区的36.1%,产量占26.8%;油料作物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的25.4%和28%。耕作粗放,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温和绿洲区】海拔1280~1700米,包括山丹的东乐乡,张掖市除安阳、花寨乡以外的20个乡,临泽县8个乡,高台县除新坝、红崖子乡外的9个乡,肃南县的明花区及张掖、临泽农场。内有38个乡、477个行政村,79.81万人,耕地107.3万亩,其中粮食面积92.3万亩,占全区粮食总面积的44.4%。该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光热资源充足,农业集约化水平高。耕地主要有灌漠土、潮土、耕灌灰棕漠土等,土地利用率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水平高。但部分盐潮地有次生盐渍化现象。
  (二)种植制度 包括作物布局、种植模式和轮作制度。
  1.作物布局 在全区农作物中,粮食作物历来占主导地位。50年代初期,种植作物单一,粮食面积比重大,1950年总播面积161.2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52.25万亩,经济作物9.03万亩,粮经比例为94.4∶5.6。1981年总播面积220.0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2.29万亩,经济作物27.74万亩,粮经比为87.39∶12.61。80年代,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开始调整作物布局,发展高效农业。到1995年,总播面积273.6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6.03万亩,经济作物77.64万亩,粮经比例为71.6∶28.4,作物布局趋于合理。
  夏秋作物的种植比例,因时期不同而变化。1950年夏粮59.5万亩,秋粮92.75万亩,夏秋粮面积的比例为39.1∶60.9,产量比为54.02∶45.98。70年代,采取夏粮主攻小麦,秋粮主攻玉米,推广带状种植,夏秋粮面积比例为70∶30,产量比为57∶43。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夏秋粮面积比例为68∶32,产量比为60∶40。在粮食作物中,小麦面积大、产量高,其中1949年播种59.38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43.9%,占夏粮面积80.6%。1957年小麦面积102.50万亩,占粮食面积的54.9%,占夏粮的85.7%。70年代以后,小麦面积不断扩大。1980年小麦面积136.66万亩,占粮食面积的66.3%,占夏粮的96.8%。到1990年小麦面积为119.48万亩,占粮食面积的64.8%,占夏粮的83.8%。其中春小麦面积112.5万亩,平均单产349.1公斤。
  区内历来种植春小麦,1954年引进试种冬小麦250亩,1957年发展到2.26万亩,单产118.6公斤;1965年为23.34万亩,占小麦面积的22.6%;1974年达46.73万亩,占小麦面积的39.0%,平均亩产243公斤。此后,因种植冬麦导致蚜虫、黄矮病严重发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到1988年下降到6万亩。在秋粮作物中,谷子、糜子面积逐年减少,玉米面积逐年扩大,洋芋面积相对稳定。1949年,秋粮面积34.39万亩,其中洋芋5.52万亩,占16.05%;糜子14.67万亩,占42.66%;谷子14.04万亩,占40.83%;水稻0.16万亩。1984年秋粮面积33.26万亩,其中玉米占59.9%,洋芋占17.4%,谷子占20.9%。到1995年,秋粮面积44.6万亩,其中玉米面积34.7万亩,占77.8%;洋芋面积4.72万亩,占10.6%;糜谷面积2.66万亩,占6%;其他秋粮2.52万亩。玉米从1952年引进,1958年发展为1.93万亩,1975年达24.98万亩,1995年发展到34.7万亩,单产806.8公斤。
  2.种植方式 包括单、混、间、套、复、带状种植等。区内历史上就有小麦与蚕豆、大麦(青稞)与豌豆、谷子与黄豆、胡麻与蚕豆混种的习惯。70年代推广玉米行间套种黄豆、甜菜。80年代以后,在间作套种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小麦玉米带田,其他还有玉米蚕豆、玉米甜菜、小麦甜菜、玉米洋芋、小麦葵花等带田。1995年,带田面积58.65万亩。川区有麦收后复种蔬菜和小秋粮的习惯,1949年复种糜子10.04万亩,产粮1143.03万公斤,平均亩产113.8公斤。1956年复种粮食作物12.54万亩,产粮2126.67万公斤,平均亩产169.6公斤;还复种大白菜、萝卜、菠菜等蔬菜。70年代以后,小麦、玉米带田面积扩大,复种粮食面积减少,以复种蔬菜、绿肥为主。90年代复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主要复种大白菜、萝卜、菠菜、大葱、芹菜、小油菜、箭舌豌豆、毛苕子及少量荞麦、糜子等作物。
  3.轮作制度 区内轮作倒茬历史悠久。但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轮作倒茬形式有所不同。〔民国〕前,粮食作物以春小麦、青稞、糜谷和洋芋为主,重茬较为严重。60年代粮食作物有冬小麦、春小麦、谷子、糜子、豌豆、洋芋等,水、旱地轮作方式主要有:
  【旱地轮作】沿山地区人少地多,种植单一,小麦连作3年实行轮歇休闲,而后种植青稞、洋芋或豌豆。轮作方式:小麦连作3年——胡麻;小麦连作3年——豆类;小麦连作3年——洋芋等。
  【水浇地轮作】川区小麦连作2年后,种植谷子、蚕豆,轮作周期4年。轮作方式有:小麦——小麦——谷子——豆类;洋芋——小麦——胡麻——豆类;小麦——小麦——谷子——洋芋;小麦——胡麻——大麦——豌豆等。
  【碱潮地轮作】实行稻麦水旱轮作,轮作方式有:水稻——水稻——小麦——谷子;谷子——青稞(大麦)——水稻——水稻;小麦——谷子——甜菜——豌豆等。80年代以后,川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沿山地区以小麦、油菜为主,连作年限延长,轮作倒茬方式也相应变化。
  【山旱地轮作】多为一种一歇或两种一歇,主要方式有:小麦——小麦——歇地;半水地实行小麦——小麦——小麦——豆类;洋芋(或油菜)——小麦——小麦——小麦;豆类——小麦——小麦——小麦等。
  【川区轮作】主要方式有:小麦——小麦(带田)——玉米;小麦(带田)——小麦——玉米(或洋芋)。城郊轮作方式为小麦——玉米——蔬菜,玉米——小麦——瓜菜。其中玉米小麦带状种植,每年互换播带倒茬。
  【碱潮地轮作】轮作倒茬周期4~5年,主要形式有:小麦——小麦——胡麻——玉米;谷子——蚕豆——水稻——水稻;小麦——小麦——水稻——水稻;甜菜——小麦——玉米——小麦等。
  各县(市)还因地制宜在小麦地内套种绿肥或复种小油菜、蔬菜,实行小倒茬,恢复土壤肥力。
  (三)土壤耕作 区内按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特点,可归纳为四类耕作方法:
  【夏茬地耕作法】(1)以蓄水保墒为主的耕作法,通称“二盖耱”地。在板土、平土地上,作物收获后灌水,适墒浅耕灭茬、立垡晒地、熟化土壤;到白露前后浇灌秋水,适时抢墒耙地,防止失墒,4~5天后耖犁1次,犁后即耙;立冬前再耖1次,及时耙耱镇压,以备翌年春播。(2)以伏耕为主的耕作法,通称“一盖耱”地或“成熟地”。在作物收获后,加高地埂,饱灌茬地,适时浅耕灭茬,耕后耙地;7~8天后伏耕1次,立垡晒10天,再耕第三次,耕后耙地,以恢复地力和消灭杂草;立冬前耙耱镇压,以备来年播种。(3)以防盐防潮为主的耕作法。盐潮地作物收获后不灌水,实行浅耕灭茬,7~8天后深耕,立垡晒地;早春打碎土块,播前镇压,防止地下水位上升。
  【秋茬地耕作法】秋作物收获前7~8天灌水泡地(盐潮地不灌水),作物收获后耕翻灭茬,深15厘米;封冻前耖耕耙地,早春打碎土块,进行镇压;春季浅耕耙耱,整平地面,镇压保墒,使土壤上虚下实,利于作物播种出苗。
  【山旱地耕作法】作物收获后机翻晒垡,利于秋冬积雪蓄水,翌年耙耱整地进行播种。在二阴山地,土壤熟化程度低,机翻后把土块堆成空心垛,促使自然风化;开春后平整土地,打碎土块,进行播种。也有留茬越冬,春季翻地播种。
  【人力锨翻耕作法】区内历来有人力深翻土地的习惯。1963年人力深翻面积占耕地的15%,其方法是作物收获后灌水泡地,适墒锨翻16~19厘米。具体做法:深翻晒垡,白露前后泡地,整地方法与“二盖耱”地相同;深翻后立冬时灌水,适时耙地,春季播种。土壤耕耘,一般伏翻好于秋翻,秋翻好于春翻。素有“伏雨深耕田,粮食堆成山”的农谚。
  耕具在〔民国〕前沿用汉犁二牛抬杠,共和国成立初推广新式步犁,加深耕作层;80年代以后,推广小型拖拉机牵引铧式犁、圆盘犁,耕作层深达19~27厘米,机翻面积占耕地面积70%以上。地表耕作,主要包括耙地、耱地、镇压和中耕培土。耙地的作用是耙碎土块、平整地面。耱地的作用是平土轻压。镇压的作用是压紧土壤,减少大孔隙,播种前后镇压能保墒促苗;秋冬镇压,碎土保墒;冬小麦冬前镇压,压缩土壤孔隙,利于越冬;小麦拔节前镇压,利于控苗促壮。中耕培土,能疏松土壤,保墒增温,消灭杂草,防止倒伏;区内主要中耕作物有玉米、蚕豆、谷子、甜菜、洋芋、蔬菜等。
  二、农作物种植结构
  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作物种植结构从单纯的粮食作物“一元结构”,发展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三元结构”。
  (一)粮食作物种植比例 70年代以前,曾一度片面贯彻“以粮为纲”方针,忽略“全面发展”,粮食面积大、效益低。80年代以后,不断调整种植结构,粮经比例趋于合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高。194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3.7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35.3万亩,经济作物8.43万亩,粮经比例为94.1∶5.9,粮食总产10196万公斤,平均亩产75.5公斤。198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37.6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06.14万亩,经济作物31.15万亩,粮经比例为86.7∶13.3,粮食总产52720万公斤,平均亩产255.75公斤。199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73.7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6.03万亩,经济作物77.64万亩,粮经比例71.6∶28.4,粮食总产量83553万公斤,平均亩产426.23公斤,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二)夏秋粮作物种植比例 夏粮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青稞、豆类;秋粮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洋芋、水稻、糜子等。多年来,夏秋粮面积比例变化不大,但不同种类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变化较大。
  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1949年占夏粮的58.3%,1970年占70.4%,1980年占81.2%,1995年占82.1%。小麦产量占夏粮的比例,1949年占64%,1970年占74%,1980年占88%,1995年占86%。秋粮中玉米是高产作物,1952年仅有200亩,1975年播种24.98万亩;1995年发展到34.7万亩,占秋粮面积的82%,玉米产量占秋粮产量的90%。
  (三)用地作物与养地作物种植比例 用地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玉米、胡麻、油菜籽、蔬菜、瓜类、甜菜等作物;养地作物主要指绿肥饲草和豆类作物。50年代初期,豆类作物面积小,此后逐年扩大,到1970年,面积达22.45万亩;1985年豆类作物面积19.80万亩,种草(绿肥)61.07万亩,养地作物合计80.87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5%,用地养地作物面积比例趋于合理。1990年以后,带田面积扩大,种草面积逐年减少,到1995年,豆类作物面积18万亩,种草26万亩,两项合计44万亩,占总播面积的16%。
  (四)优良品种推广比例 五六十年代以来,各级农业部门重视良种引进、培育和推广普及工作,不断选育接班品种。各县(市)小麦良种更换4~5次,良种面积占95%;玉米良种更换4次,实现玉米杂交种化;水稻品种更换2次,良种面积占98%;油菜籽良种面积达到92%以上;胡麻、甜菜、瓜菜等作物实现良种化。1995年良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95%以上。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