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16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农业
分类号: F329.42;F327.42
页数: 78
页码: 627-704
摘要: 本章记述了远古时期至公元1995年甘肃省张掖地区农业发展史,包括农业发展、耕作制度与种植结构、农作物生产、良种生产与推广、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经营管理、组织机构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经济史 张掖地区

内容

第一节 农业发展
  一、古代农业起源和发展
  张掖是我国传统的古老农业地区之一。据中科院遗传研究所李璠、李敬仪1985~1986年两次在民乐县东、西灰山遗址考察中,发现炭化谷物等古遗存实物,用同位素碳14测定结果,树轮校正年代为5000士195年。说明在距今5000年左右区内已种植大麦、小麦、高粱、粟等农作物。
  〔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中原农业生产技术随着移民实边而传入,采用〔西周〕以来的深耕、宽垄、轮流休种的方法,试种由西域传入的蚕豆、黄瓜、西瓜、大蒜、胡萝卜等。武帝末年,赵过任搜粟都尉,总结代田法加以推广。即把土地挖成深、宽各一尺的沟(畎),畎旁堆成高、宽各一尺的埂(垅),一分地划成三畎三垅,作物种在畎内,抗风耐旱,畎埂每年互换位置,称作代田。〔西汉〕末年,窦融担任张掖属国都尉,厉兵秣马、发展农业,境内呈现“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的兴旺景象(《资治通鉴·汉记》)。
  〔前梁〕张轨,以“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为己任,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开创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当时中原战乱,生产凋敝,人民大量流向河西,张轨“辟土设郡,安置流民,徙石为田,运土植谷”。张重华即位后,“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以恤贫穷”。〔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北凉〕沮渠蒙逊在张掖建都,发布《劝农令》,“蠲省百徭,专攻南亩,明设科条,务尽地利”。〔唐〕天宝初年,甘州有民户6200多户,户均有田70多亩。
  元朝建立后,劝课农桑,发展农业生产。世祖至元一年(1264年),甘州路设置河渠同知等官,办理农田水利。至元十八年(1281年)诏四川宣慰司部都元帅刘恩留屯甘州,于黑山子、满峪、泉水渠、鸭翅渠等处立屯,为户2290户,为田1164顷,得粟3万多石。〔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甘州五卫有田7580多顷。
  〔清〕同治、光绪年间,左宗棠西征期间,为解决军需用粮,曾屡次奏拨款项,散发口粮、籽种、耕畜、农具,赈民垦种,倡导“兵屯”“民屯”并举,发展农业生产。到宣统元年(1909年),境内有原额屯、科地7670多顷,其中熟地7500多顷,形成稳定的农业区。
  二、民国时期的农业
  〔民国〕初年,区内农业生产有所复苏。从〔民国〕12年开始,军阀豪绅掠夺民财,大开烟禁,张掖罂花遍地,鸦片种植占耕地面积的20%~30%,粮食总产减少40%以上。种烟1亩,勒交银币6.5元,烟亩罚款每亩14元,苛捐杂税繁重,农民备受盘剥,不少农户典田卖地,倾家荡产。〔民国〕16~18年,连年灾荒,粮食歉收,树皮、草根几被食尽,饿殍遍野,十室九空。大量农民流离失所,逃荒谋生,农业生产严重受挫。〔民国〕20~30年,国民党马步芳部队一〇〇师师长韩起功盘踞张掖,收粮征税,抓兵派款,抢劫掠夺,放高利贷,致使农村经济衰败。〔民国〕30年,国民政府“改屯田为民田”,勒索巨额屯田价款,其中:张掖县交银币27.4673万元,民乐县8.3万元。〔民国〕31年,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当局对开发河西有所重视,设立“张掖农业推广所”“张掖农业试验场”“张掖中心苗圃”“张掖农业学校”等农业科技机构,开展农技推广。〔民国〕35年,张掖县总播面积67万亩,比25年53.3万亩增长25.7%;粮食总产89.7万石,增长33.9%。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横征暴敛准备内战,〔民国〕37年实行“征一借一”政策,强迫农民把下一年的农业税提前缴纳,使生产水平连年下降。
  三、共和国成立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一)农业恢复和发展时期 1950年春,各级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减租减息,生产自救;发放农贷、人畜变工、自行换种,适时播种。5县完成播种面积161.2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52.25万亩。是年粮食总产12728.31万公斤,油籽总产243.4万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加2532.7万公斤和28.24万公斤。1951~1952年5月,完成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占总农户60%以上的农民分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激发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1952年施肥面积扩大15%,施肥量增加30%;扩大耕地面积41.81万亩,扩大灌溉面积19.3万亩;农作物总播面积185.54万亩,其中粮食面积177.09万亩,总产量8385.68万公斤,油料总产252.25万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29.09%、30.89%、80.33%和17.24%。土改以后,消灭封建剥削,但贫下中农普遍缺少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小农经济困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53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关于发展合作社的决议》,区内普遍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1955年,毛泽东主席发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讲话,全区迅速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除肃南外,5个农业县86%以上的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掀起生产热潮。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灌溉面积由土改前122.15万亩发展到171.62万亩,增长40.5%;开荒扩地40多万亩。改进农业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条播、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料等。评选出当地农家优良品种10个,引进外地优良品种10多个,各种作物普遍建立留种田;开展冬季积肥造肥运动,夏田亩均施农家肥由1952年的1.6吨增加到2.5吨,秋田克服白水下种现象,推广浅耕施肥,开始施用硫胺等化学肥料。是年,农作物总播面积227.42万亩,其中粮食面积209.17万亩,总产量29732.87万公斤;油料面积13.86万亩,总产679.45万公斤,分别比1952年增长55.05%、54.59%、191.62%、109.05%和169.35%。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4897.52万元提高到1956年的8185.64万元,“一五”时期平均增长速度为7.5%。
  (二)农业发展受挫及调整时期 1958年,贯彻“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业八字宪法》,农业生产方兴未艾,但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农业生产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放“高产卫星”等错误倾向影响下,农业生产严重受挫。
  1959年8月,开展“反右倾”运动,“高指标”、瞎指挥等错误倾向愈演愈烈,加之自然灾害,使农业生产骤然跌落。与1949年相比,1961年粮食总产8342.9万公斤,减少1852.71万公斤,减产18.2%;粮食亩产51.5公斤,减少24公斤,减产31.8%。油料总产106.73万公斤,减少108.43万公斤,减产50.4%;亩产13.1公斤,减产56.8%。1958~1962年“二五”计划时期,平均每年播种粮食面积175.1万亩,生产粮食7.17亿公斤,比“一五”时期减少5.35亿公斤;年均生产粮食1.44亿公斤,比“一五”时期减少1.1亿公斤,减少43%。油料总产1363万公斤,减少843.5万公斤;年均生产油料272.5万公斤,减少169万公斤,减少38%。其中1960~1962年,3年粮食总产量26110.32万公斤,比1956年1年粮食总产量还少3622.55万公斤;3年征购粮食7033万公斤,占总产量的27%。造成农村口粮不足、疾病流行、人口外流和非正常死亡。
  1960年,中央西北局兰州会议后,从“抢救人命,安排生活”入手,开展整风整社运动,采取国家救济和群众生产自救相结合的办法,恢复农业生产。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停办公共食堂,恢复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坚持按劳分配,处理平调退赔问题;国家调进粮食、下拨发放资金、减免农村贷款、减轻农业税、减少农产品收购量、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粮食提高25.8%,生猪提高26%),扶持农业生产。1963~1965年,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农业科技人员下农村建立试验田、样板田,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恢复发展。1965年粮食总产21515.41万公斤,比“二五”时期年均产量14400万公斤增长50.82%;平均亩产113公斤,比1962增长96.52%;油料亩产由20公斤提高到53.9公斤;农业总产值达到6683.55万元,比1962年增长97.6%。
  (三)农业排徊、缓慢发展时期 1966年“文革”开始,农村“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家庭副业、取消集市贸易,农业科技受贬,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70年8月,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后,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
  1.农田基本建设 从1973年起,每年春组织千余干部、20多万农民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1977年,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202.12万亩,比1965年增长19.2%。
  2.推广使用化肥 1970年兴建张掖地区化肥厂和张掖县磷肥厂,年产化肥2万吨。到1975年,年化肥使用量6万多吨,比1965年增长1倍多。
  3.改革作制度 5个农业县全面推行耕作制度改革,改单作为间作、套种、带状种植;压缩低产谷子面积,发展高产玉米生产。1977年间作套种面积30万亩,亩产比单作小麦增200~300公斤,使单一型生产变为粮、菜、油多种类、多层次复合生产,有效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4.促进农作物产 1970~1977年,地区每年召开科学种田会议,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春种夏管召开现场会,指导生产;夏收前,地、县领导、科技人员深入田间现场观摩,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冬季开展科技培训。1977年总播面积230.4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05.39万亩,经济作物18.63万亩,其他作物6.47万亩。粮食总产4.14亿公斤,比1971年增长47.3%,单产由149公斤提高到201.5公斤,增长35.2%;油料总产由481.34万公斤,提高到661.4万公斤,增长37.4%。
  (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时期 1978年后,民乐县率先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尔后张掖、山丹、临泽、高台等县相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普及全区农村。进而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扩大市场调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放宽农村经济政策,扶持农民发展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1.粮油生产稳定增长。1985年粮食面积比1978年的209.7万亩减少36.32万亩;亩产331公斤,提高117.5公斤,增长55%;粮食总产量增加1.26亿公斤,增长28.1%;经济作物40.33万亩,油料总产量2793.1万公斤,增加2320.9万公斤,增长4.92倍;糖料、瓜菜、水果生产相应增加。2.林、牧、副、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7.82%上升到30.91%。3.农村二、三产业兴起,打破农民单一种粮的格局。1985年农业总产值41498.33万元,比1978年的18835.65万元增长1.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02元,比1978年的133元,增长2.02倍。
  1986年,农村进行第二步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改革流通体制,放开农产品价格,发展高产、优质农产品生产。粮食、经济作物面积比例逐步调整为70∶30左右;粮食作物中,压缩低产小麦品种面积,推广张春9号、高原338、武春121等高产品种;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使传统农业向集约化、高科技、高效益发展。
  1.优化农业结构,促进良性循环 1986~1995年,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粮经作物面积比例、夏秋粮作物面积比例、高效优质作物种植比例等逐步趋向合理,产量、效益同步提高。1995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调整为72∶28;夏秋粮面积比例调整为76∶24。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实现亩产翻番,总产增长80.6%,人均占有粮增加300多公斤。增加油料、糖料、水稻、啤酒大麦、瓜菜、棉花播种面积,生产丰收,效益提高。
  2.建设商品粮基地,发展支柱产业 “七五”计划以来,国家在张掖地区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区内各地发挥农业科技和资金投入的作用,用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法,开展商品粮、名优特产品基地建设,发展支柱产业。5个农业县(市)被列入商品粮基地,自1986年至1995年10年间向国家出售商品粮25.4亿公斤,占同期粮食总产量的34.6%,粮食商品率平均达到45.6%以上;建成10万亩甜菜生产基地,35万亩油料生产基地,20万亩啤酒大麦生产基地,10万亩优质瓜菜生产基地,4万亩水稻和1.5万亩大蒜生产基地。
  3.应用科技成果,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1)推广优良品种,自1978年以来,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换2~3次,到1995年,小麦良种化达95%以上,平均亩产增长1.02倍;玉米实现杂交化,亩产增长63.2%;油料良种化80%以上,亩产增长1.67倍;啤酒大麦、甜菜、瓜菜、豆类等作物实现良种化。(2)推广立体农业60多万亩,由小麦/玉米带状种植,发展为粮/油、粮/菜、粮/糖、粮/瓜、粮/果、粮/菇等9大类、20多个模式,由二种二收发展为复合种植、多种多收。1995年有“吨粮田”31.5万亩,“双千田”.7.86万亩,“三千田”2.8万亩。(3)科技人员把平田整地、轮作倒茬、选用良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灌水、防治作物病虫害等单项增产技术措施组装配套,发挥联姻效应。总结《沿山冷凉灌区春小麦亩产千斤田操作技术规程》《吨粮田高产高效丰产栽培操作技术规程》《低芥酸油菜栽培技术规程》《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规程》等20多项农业技术规程,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模式化、科学化水平。(4)引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到1995年推广3.29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0.7%,平均亩产680公斤,亩均增产120公斤。(5)推广地膜覆盖、高效节能塑料日光温室栽培瓜菜生产技术,到1995年,地膜栽培普及到粮、经作物;日光节能温室1.0万多亩,蔬菜单产增加1倍,实现淡季不淡,鲜嫩优质蔬菜四季常青。一个规范的日光温室(丰亩)每年可种植3~4茬,产值1.6万元以上,获利万元以上。
  4.建立试验田,实行科技承包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建立试验田、示范田,坚持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1995年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和覆盖率分别为75%和80%。
  第二节 耕作制度与种植结构
  一、耕作制度
  (一)耕作制度区划
  〔汉〕〔唐〕时期,境内人少地多,农作物种植单一,地力下降后弃耕,重新垦地经营。〔明〕〔清〕时期,农业灌溉条件改善,耕地普遍施肥,逐渐改弃耕撂荒地为隔年轮歇或两年休闲,以提高地力。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进行平整土地,深耕改土,增施肥料,精耕细作,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实行科学种田,推广间套复种,实行合理轮作,注重用地养地,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使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初步实现种植园田化、施肥配方化、品种优良化、耕作集约化、措施配套化的生产模式。根据全区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区分为3个耕作区:
  【冷凉阴湿区】海拔2300~2850米,包括山丹县的马营、霍城、老军、花寨乡,民乐县的南丰、永固乡,肃南县的皇城、马蹄、康乐、祁丰区,以及山丹军马场、宝瓶河牧场。内有70个行政村、525个社,11.98万人,耕地84.94万亩,其中水地14.82万亩。地形复杂,气候冷凉,无霜期118天,属一季耕作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矿化率低,速效养分不足,水资源缺乏;作物种植以油菜、小麦、青稞、豆类为主,产量低而不稳;耕作粗放,年亩施化肥10~20公斤,旱地实行休闲轮作,科学种田水平低。
  【温凉灌溉区】海拔1700~2300米,包括山丹县的李桥、位奇、陈户、清泉、红寺湖乡,民乐县的洪水、三堡、六坝、民联、北部滩、丰乐、顺化、新天、南古、李寨、杨坊乡,张掖市的安阳、花寨乡,高台县的新坝、红崖子乡,以及山丹农场、民乐农场等。内有260个行政村,28.21万人,125.67万亩耕地,其中有效灌溉面积81.06万亩,人均占有4.5至2.9亩。区内地形复杂,气候温凉干旱,无霜期130天,耕地以灌耕灰钙土为主,土壤速效养分低,作物一年一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豆类作物比重较大,种植粮食面积占全区的36.1%,产量占26.8%;油料作物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的25.4%和28%。耕作粗放,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温和绿洲区】海拔1280~1700米,包括山丹的东乐乡,张掖市除安阳、花寨乡以外的20个乡,临泽县8个乡,高台县除新坝、红崖子乡外的9个乡,肃南县的明花区及张掖、临泽农场。内有38个乡、477个行政村,79.81万人,耕地107.3万亩,其中粮食面积92.3万亩,占全区粮食总面积的44.4%。该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光热资源充足,农业集约化水平高。耕地主要有灌漠土、潮土、耕灌灰棕漠土等,土地利用率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水平高。但部分盐潮地有次生盐渍化现象。
  (二)种植制度 包括作物布局、种植模式和轮作制度。
  1.作物布局 在全区农作物中,粮食作物历来占主导地位。50年代初期,种植作物单一,粮食面积比重大,1950年总播面积161.2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52.25万亩,经济作物9.03万亩,粮经比例为94.4∶5.6。1981年总播面积220.0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2.29万亩,经济作物27.74万亩,粮经比为87.39∶12.61。80年代,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开始调整作物布局,发展高效农业。到1995年,总播面积273.6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6.03万亩,经济作物77.64万亩,粮经比例为71.6∶28.4,作物布局趋于合理。
  夏秋作物的种植比例,因时期不同而变化。1950年夏粮59.5万亩,秋粮92.75万亩,夏秋粮面积的比例为39.1∶60.9,产量比为54.02∶45.98。70年代,采取夏粮主攻小麦,秋粮主攻玉米,推广带状种植,夏秋粮面积比例为70∶30,产量比为57∶43。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夏秋粮面积比例为68∶32,产量比为60∶40。在粮食作物中,小麦面积大、产量高,其中1949年播种59.38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43.9%,占夏粮面积80.6%。1957年小麦面积102.50万亩,占粮食面积的54.9%,占夏粮的85.7%。70年代以后,小麦面积不断扩大。1980年小麦面积136.66万亩,占粮食面积的66.3%,占夏粮的96.8%。到1990年小麦面积为119.48万亩,占粮食面积的64.8%,占夏粮的83.8%。其中春小麦面积112.5万亩,平均单产349.1公斤。
  区内历来种植春小麦,1954年引进试种冬小麦250亩,1957年发展到2.26万亩,单产118.6公斤;1965年为23.34万亩,占小麦面积的22.6%;1974年达46.73万亩,占小麦面积的39.0%,平均亩产243公斤。此后,因种植冬麦导致蚜虫、黄矮病严重发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到1988年下降到6万亩。在秋粮作物中,谷子、糜子面积逐年减少,玉米面积逐年扩大,洋芋面积相对稳定。1949年,秋粮面积34.39万亩,其中洋芋5.52万亩,占16.05%;糜子14.67万亩,占42.66%;谷子14.04万亩,占40.83%;水稻0.16万亩。1984年秋粮面积33.26万亩,其中玉米占59.9%,洋芋占17.4%,谷子占20.9%。到1995年,秋粮面积44.6万亩,其中玉米面积34.7万亩,占77.8%;洋芋面积4.72万亩,占10.6%;糜谷面积2.66万亩,占6%;其他秋粮2.52万亩。玉米从1952年引进,1958年发展为1.93万亩,1975年达24.98万亩,1995年发展到34.7万亩,单产806.8公斤。
  2.种植方式 包括单、混、间、套、复、带状种植等。区内历史上就有小麦与蚕豆、大麦(青稞)与豌豆、谷子与黄豆、胡麻与蚕豆混种的习惯。70年代推广玉米行间套种黄豆、甜菜。80年代以后,在间作套种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小麦玉米带田,其他还有玉米蚕豆、玉米甜菜、小麦甜菜、玉米洋芋、小麦葵花等带田。1995年,带田面积58.65万亩。川区有麦收后复种蔬菜和小秋粮的习惯,1949年复种糜子10.04万亩,产粮1143.03万公斤,平均亩产113.8公斤。1956年复种粮食作物12.54万亩,产粮2126.67万公斤,平均亩产169.6公斤;还复种大白菜、萝卜、菠菜等蔬菜。70年代以后,小麦、玉米带田面积扩大,复种粮食面积减少,以复种蔬菜、绿肥为主。90年代复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主要复种大白菜、萝卜、菠菜、大葱、芹菜、小油菜、箭舌豌豆、毛苕子及少量荞麦、糜子等作物。
  3.轮作制度 区内轮作倒茬历史悠久。但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轮作倒茬形式有所不同。〔民国〕前,粮食作物以春小麦、青稞、糜谷和洋芋为主,重茬较为严重。60年代粮食作物有冬小麦、春小麦、谷子、糜子、豌豆、洋芋等,水、旱地轮作方式主要有:
  【旱地轮作】沿山地区人少地多,种植单一,小麦连作3年实行轮歇休闲,而后种植青稞、洋芋或豌豆。轮作方式:小麦连作3年——胡麻;小麦连作3年——豆类;小麦连作3年——洋芋等。
  【水浇地轮作】川区小麦连作2年后,种植谷子、蚕豆,轮作周期4年。轮作方式有:小麦——小麦——谷子——豆类;洋芋——小麦——胡麻——豆类;小麦——小麦——谷子——洋芋;小麦——胡麻——大麦——豌豆等。
  【碱潮地轮作】实行稻麦水旱轮作,轮作方式有:水稻——水稻——小麦——谷子;谷子——青稞(大麦)——水稻——水稻;小麦——谷子——甜菜——豌豆等。80年代以后,川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沿山地区以小麦、油菜为主,连作年限延长,轮作倒茬方式也相应变化。
  【山旱地轮作】多为一种一歇或两种一歇,主要方式有:小麦——小麦——歇地;半水地实行小麦——小麦——小麦——豆类;洋芋(或油菜)——小麦——小麦——小麦;豆类——小麦——小麦——小麦等。
  【川区轮作】主要方式有:小麦——小麦(带田)——玉米;小麦(带田)——小麦——玉米(或洋芋)。城郊轮作方式为小麦——玉米——蔬菜,玉米——小麦——瓜菜。其中玉米小麦带状种植,每年互换播带倒茬。
  【碱潮地轮作】轮作倒茬周期4~5年,主要形式有:小麦——小麦——胡麻——玉米;谷子——蚕豆——水稻——水稻;小麦——小麦——水稻——水稻;甜菜——小麦——玉米——小麦等。
  各县(市)还因地制宜在小麦地内套种绿肥或复种小油菜、蔬菜,实行小倒茬,恢复土壤肥力。
  (三)土壤耕作 区内按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特点,可归纳为四类耕作方法:
  【夏茬地耕作法】(1)以蓄水保墒为主的耕作法,通称“二盖耱”地。在板土、平土地上,作物收获后灌水,适墒浅耕灭茬、立垡晒地、熟化土壤;到白露前后浇灌秋水,适时抢墒耙地,防止失墒,4~5天后耖犁1次,犁后即耙;立冬前再耖1次,及时耙耱镇压,以备翌年春播。(2)以伏耕为主的耕作法,通称“一盖耱”地或“成熟地”。在作物收获后,加高地埂,饱灌茬地,适时浅耕灭茬,耕后耙地;7~8天后伏耕1次,立垡晒10天,再耕第三次,耕后耙地,以恢复地力和消灭杂草;立冬前耙耱镇压,以备来年播种。(3)以防盐防潮为主的耕作法。盐潮地作物收获后不灌水,实行浅耕灭茬,7~8天后深耕,立垡晒地;早春打碎土块,播前镇压,防止地下水位上升。
  【秋茬地耕作法】秋作物收获前7~8天灌水泡地(盐潮地不灌水),作物收获后耕翻灭茬,深15厘米;封冻前耖耕耙地,早春打碎土块,进行镇压;春季浅耕耙耱,整平地面,镇压保墒,使土壤上虚下实,利于作物播种出苗。
  【山旱地耕作法】作物收获后机翻晒垡,利于秋冬积雪蓄水,翌年耙耱整地进行播种。在二阴山地,土壤熟化程度低,机翻后把土块堆成空心垛,促使自然风化;开春后平整土地,打碎土块,进行播种。也有留茬越冬,春季翻地播种。
  【人力锨翻耕作法】区内历来有人力深翻土地的习惯。1963年人力深翻面积占耕地的15%,其方法是作物收获后灌水泡地,适墒锨翻16~19厘米。具体做法:深翻晒垡,白露前后泡地,整地方法与“二盖耱”地相同;深翻后立冬时灌水,适时耙地,春季播种。土壤耕耘,一般伏翻好于秋翻,秋翻好于春翻。素有“伏雨深耕田,粮食堆成山”的农谚。
  耕具在〔民国〕前沿用汉犁二牛抬杠,共和国成立初推广新式步犁,加深耕作层;80年代以后,推广小型拖拉机牵引铧式犁、圆盘犁,耕作层深达19~27厘米,机翻面积占耕地面积70%以上。地表耕作,主要包括耙地、耱地、镇压和中耕培土。耙地的作用是耙碎土块、平整地面。耱地的作用是平土轻压。镇压的作用是压紧土壤,减少大孔隙,播种前后镇压能保墒促苗;秋冬镇压,碎土保墒;冬小麦冬前镇压,压缩土壤孔隙,利于越冬;小麦拔节前镇压,利于控苗促壮。中耕培土,能疏松土壤,保墒增温,消灭杂草,防止倒伏;区内主要中耕作物有玉米、蚕豆、谷子、甜菜、洋芋、蔬菜等。
  二、农作物种植结构
  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作物种植结构从单纯的粮食作物“一元结构”,发展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三元结构”。
  (一)粮食作物种植比例 70年代以前,曾一度片面贯彻“以粮为纲”方针,忽略“全面发展”,粮食面积大、效益低。80年代以后,不断调整种植结构,粮经比例趋于合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高。194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3.7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35.3万亩,经济作物8.43万亩,粮经比例为94.1∶5.9,粮食总产10196万公斤,平均亩产75.5公斤。198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37.6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06.14万亩,经济作物31.15万亩,粮经比例为86.7∶13.3,粮食总产52720万公斤,平均亩产255.75公斤。199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73.7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6.03万亩,经济作物77.64万亩,粮经比例71.6∶28.4,粮食总产量83553万公斤,平均亩产426.23公斤,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二)夏秋粮作物种植比例 夏粮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青稞、豆类;秋粮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洋芋、水稻、糜子等。多年来,夏秋粮面积比例变化不大,但不同种类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变化较大。
  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1949年占夏粮的58.3%,1970年占70.4%,1980年占81.2%,1995年占82.1%。小麦产量占夏粮的比例,1949年占64%,1970年占74%,1980年占88%,1995年占86%。秋粮中玉米是高产作物,1952年仅有200亩,1975年播种24.98万亩;1995年发展到34.7万亩,占秋粮面积的82%,玉米产量占秋粮产量的90%。
  (三)用地作物与养地作物种植比例 用地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玉米、胡麻、油菜籽、蔬菜、瓜类、甜菜等作物;养地作物主要指绿肥饲草和豆类作物。50年代初期,豆类作物面积小,此后逐年扩大,到1970年,面积达22.45万亩;1985年豆类作物面积19.80万亩,种草(绿肥)61.07万亩,养地作物合计80.87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5%,用地养地作物面积比例趋于合理。1990年以后,带田面积扩大,种草面积逐年减少,到1995年,豆类作物面积18万亩,种草26万亩,两项合计44万亩,占总播面积的16%。
  (四)优良品种推广比例 五六十年代以来,各级农业部门重视良种引进、培育和推广普及工作,不断选育接班品种。各县(市)小麦良种更换4~5次,良种面积占95%;玉米良种更换4次,实现玉米杂交种化;水稻品种更换2次,良种面积占98%;油菜籽良种面积达到92%以上;胡麻、甜菜、瓜菜等作物实现良种化。1995年良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95%以上。
  第三节 农作物生产
  汉朝区内栽培作物有麦、谷、糜、菜、豆类等20多种;清朝后期,有粮食作物16种,经济作物30多种。共和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到90年代,农作物已形成粮食、油料、甜菜、蔬菜、瓜类、药材等系列、80多个种类、近300个品种。其中粮食作物17种,经济作物6种,蔬菜43种,瓜类5种,药材10多种。农作物生产由粮食作物为主的“一元结构”,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结构”。
  一、农作物生产
  (一)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豌豆、洋芋、水稻、青稞、大麦等10多种。粮食生产水平,平均亩产1950年为83.5公斤,1956年142公斤,1965年113.8公斤,1980年255.5公斤,1990年398.8公斤,1995年为426.23公斤。
  【小麦】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播种面积、产量居全区粮食作物之首,常年种植占粮食面积的60%以上,占总产量的50%以上。在全国小麦种植区划中,张掖地区属西北春、冬小麦兼种区,以春小麦为主;冬小麦种植以张掖市河西片为主。1949年春小麦播种面积59.38万亩,总产量4662.24万公斤,平均亩产78.5公斤;1995年发展到112.09万亩,总产量达42378.67万公斤,亩产378.08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88.76%、8.09倍、3.82倍。
  冬小麦——1952年试种,具有耐旱、早熟、高产、稳产、品质好、调节劳畜力、调节用水用肥等优点。1957年种植2.26万亩,平均亩产118.63公斤,比春小麦亩增7.44公斤。此后引进“乌克兰83”“乌克兰0246”“艾15”“农大183”“太原89”“晋农52”等品种,1974年播种面积46.73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39%,平均亩产243公斤,比春小麦亩增99.31公斤。冬小麦面积的扩大,有利于蚜虫越冬,致使春小麦黄矮病大发生。因此,从80年代起压缩冬麦面积,90年代冬小麦面积保持在8万亩左右。
  春小麦——区内春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有普通春小麦和密穗型春小麦品种。1949~1977年的29年中,除1955~1958年种植面积达到百万亩外,其余年份均在百万亩以下。1978年种植104.16万亩,平均亩产133.98公斤;1993年种植101.69万亩,平均亩产401公斤,总产40745.43万公斤;1995年种植112.09万亩,平均亩产378.08公斤,总产43278.67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88.76%和3.82及8.09倍。
  1950年以后,春小麦品种实现4次良种大更换,每更换1次,亩产提高一步。1957年开始,以“武功774”“甘肃96号”,更换“老芒麦”“白大头”等老品种;从1964年起,推广“甘麦1号”“阿勃”“阿夫”等品种;1968年开始,推广“甘麦8号”“张春9号”等品种;1984年以后,推广“晋2148”“张春10号”“张春14号”“武春121”“高原338”“高原602”“永良4号”“永良12号”等品种。每次良种更换,分别比1949年小麦平均亩产增加33.5公斤、54公斤、117公斤和211.5公斤,到1992年,全区小麦平均亩产424.41公斤,沿山冷凉地区出现小麦5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10万多亩。
  【大麦】栽培历史悠久,主要用作饲料。1963年播种面积2.74万亩,平均亩产68.69公斤,总产188.23万公斤。此后,随着玉米面积的扩大,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5年大麦面积0.47万亩,平均亩产135.45公斤,总产63.66万公斤。90年代,随着酿酒工业的发展,引进、推广“莫特44”“匈84”等啤酒大麦。1994年种植面积28.75万亩,平均亩产288.49公斤,总产8294.25万公斤;1995年种植面积有所下降。
  【青稞】栽培历史悠久,沿山冷凉地区种植较多。1963年种植面积31.33万亩,平均亩产86.29公斤,总产2703.47万公斤,是历史上播种面积最大的一年;1970年种植面积22.51万亩,总产2717.08万公斤,平均亩产120.71公斤;90年代,每年种植面积1万亩左右,主要品种有白皮青稞、黑皮青稞。
  【蚕豆】原产西域,汉朝传入。蚕豆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蚕豆适应性强,分布较广,可单种或间作,是较好的养地作物。1949年种植面积0.12万亩,平均亩产54.17公斤,总产6.15万公斤;1963年种植面积1.55万亩,平均亩产161.48公斤,总产250.29万公斤;1974年种植面积9.74万亩,平均亩产220公斤,总产2144.24万公斤;而后种植面积下降,1992年种植1.48万亩,平均亩产429.35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95年种植2.48万亩,亩产361.74公斤,总产量897.12万公斤。1970年以前,主要种植张掖蚕豆、高台蚕豆;此后引进推广青海蚕豆、临夏马牙蚕豆、临夏大蚕豆等;90年代主栽临夏大蚕豆,辅以青海3号蚕豆。
  【豌豆】分布较广,以沿山地区种植面积较大。1970年以前,年种植0.8万亩,总产100万公斤;1984年种植15.96万亩,平均亩产147.45公斤,总产2353.3万公斤。90年代每年种植10万亩上下。70年代以前,种植“大山豆”“五月黄”“麻豌豆”等;此后引进推广多纳夫豌豆、极早熟豌豆、英国豌豆、张家川豌豆等。张掖市、临泽县还零星种植脑核豆(鹰嘴豆)。
  【大豆】古称“谓菽”,俗称“黄豆”。营养丰富,用作榨油、加工豆制品、生菜炒食等。1953年播种面积350亩,亩产87.7公斤,总产3.07万公斤;90年代,价格上涨,发展较快,1994年种植面积2.34万亩,平均亩产59.2公斤;1995年种植面积1.15万亩,总产726.5万公斤(含套种、地埂产量)。以与玉米、小麦套种为主。70年代以前种植花腰、油籽;此后引进“晋豆83”“吉林3号”“黑河3号”“丰收12号”“长农4号”“吉原1号”等;90年代以“吉原1号”“长农4号”为主栽品种。
  【红豆】可加工副食、制作豆沙、煮粥。多与玉米套种,主要品种有大红豆、小红豆、熊猫豆等。
  【玉米】共和国成立前,区内没有玉米种植。1952年试种200亩,平均亩产134公斤。1957年以前,玉米种植面积小,主栽品种“二截子”“小金皇”,平均亩产170公斤。1958年从新疆引进“白马牙”“黄马牙”等品种,播种面积1.93万亩,平均亩产173公斤,比粮食平均亩产增50.5公斤。1964年引进推广玉米双交种“维尔42”“维尔156”,平均亩产219.5公斤,比白马牙、黄马牙增产30%~40%。1974年玉米面积15.22万亩,平均亩产385.5公斤,比粮食平均亩产195.5公斤增产97.2%。1976年以后,推广“张单488”“中单2号”“户单1号”等品种。后因“张单488”感染丝黑穗病,遂被淘汰;“中单2号”成为主栽品种。1983年玉米种植面积19.18万亩,平均亩产520.5公斤,比粮食平均亩产289.5公斤增产79.8%。1995年玉米面积34.7万亩,平均亩产806.79公斤,比粮食平均亩产433.8公斤增产86%;玉米总产27955.5万公斤,占粮食总产的33.5%。区内玉米制种已成为全国玉米杂交种生产基地。
  【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民众喜食,是城乡主要的小杂粮。1949年种植14.04万亩,占秋粮的39%,平均亩产81.4公斤,总产量1143.03万公斤。1963年播种25.20万亩,平均亩产111.84公斤,总产2818.35公斤。1971年以后,随着玉米面积的扩大,种植面积逐年减少;80年代每年播种5万亩左右,1995年种植面积1.5万亩,平均亩产161.86公斤,总产242.79万公斤。1949年前主要种植“黄大谷”“马缰绳”“老来变”“红谷子”等;50年代推广“白谷子”“气死驴”“竹叶青”“压塌车”等;70年代推广“张北大黄谷”“大同黄谷”“陇粟1号”“张掖288”“张农9号”等;90年代推广“张谷2号”“张农10号”“陇谷4号”等。
  【糜子】古称“黍稷”,栽培历史悠久。1949年种植面积14.67万亩,平均亩产67.57公斤;1952年种植20.12万亩,亩产96.09公斤。60年代以后播种面积逐年下降,到1970年,种植1.5万亩,单产83.8公斤,总产125.65万公斤。80年代,每年种植不足0.2万亩,平均亩产120公斤上下。1995年播种1.3万亩,总产量157.69万公斤。糜子有正茬、复种两种种植形式。主要品种有“红糜子”“黄大糜子”“青小糜子”“青大糜子”等。
  【水稻】张掖植稻始于唐朝。1949年种植面积0.16万亩,平均亩产103.3公斤;1958年发展到5.66万亩,亩产179.6公斤,总产1016.7万公斤,播种面积创历史最高水平。60~80年代,年种植面积不足万亩。90年代,引进选育“宁粳8号”“宁粳10号”“张粳1号”等良种,更换张掖“白芒稻”“黑芒稻”等老品种;推广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栽植面积扩大。1995年栽植1.49万亩,平均亩产621.4公斤,总产925.9万公斤。
  【马铃薯】俗称“洋芋”“山药”。高产、早熟、分布广、用途多,粮菜兼用。1949年栽培面积5.52万亩,平均亩产102.9公斤(10公斤折粮1公斤)。1956年栽植面积10.03万亩,平均亩产247.75公斤。1961年后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病毒病害,年栽植面积下降为3万亩左右,平均亩产100公斤上下。80年代以后,引进抗病品种,推广小薯整播、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栽植面积稳定在4~5万亩。1995年栽植面积4.72万亩,平均亩产401公斤,总产1892.72公斤。栽培品种,50年代推广“武威洋白”“深眼窝”;70年代引进“青海552”“临夏紫山药”“虎头”“长薯4号”“渭会4号”等;80年代后推广“天水小白花”“天薯4号”等。
  【荞麦】始种于汉朝,是传统的小日月复种作物。1973年复种10万多亩,平均亩产60公斤;80年代每年复种2~3万亩,90年代每年种植1万亩左右,平均亩产6080公斤。主要品种有大棱、小棱荞麦。
  【扁豆】俗称“扁豆子”。民乐等县有少量种植,年种植面积0.3万亩左右。
  【高粱】张掖、临泽、高台3县有少量种植。
  (二)经济作物
  【亚麻】俗称“胡麻”。汉朝以前由西域传入。胡麻籽是区内主要的食用油料,胡麻秆是麻纺工业的主要原料。1949年种植6.36万亩,平均亩产29.83公斤,总产189.74万公斤;1955年种植面积9.58万亩,平均亩产47.21公斤,总产452.24万公斤。1963年种植面积下降为1.16万亩;1976年种植面积回升到8.4万亩,平均亩产64公斤,总产537.95万公斤;1985年种植16.96万亩;1995年种植8.3万亩,平均亩产142.58公斤,总产量1183.42万公斤。栽培品种,70年代以前沿用白胡麻、红胡麻等。此后选育“张亚1号”,引进“甘亚1号”“雁农1号”“雁杂10号”“甘亚4号”“天亚2号”“天亚4号”“宁亚6号”“宁亚7号”等。
  【油菜】俗称“菜籽”。种植历史悠久。菜籽含油率高,是主要的食用油料。区内属春油菜产区,山丹、民乐两县以春播大油菜为主;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以复种小油菜为主。1949年种植面积0.75万亩,平均亩产32公斤,总产24万公斤;1958年种植5.17万亩,平均亩产39.05公斤,总产201.89万公斤;70年代年播种5万亩左右。1989年种植24.4万亩,平均亩产128.88公斤,总产3144.86万公斤。90年代油菜播种面积稳中有增,1995年种植29.87万亩,平均亩产132.19公斤,总产3948.61万公斤。油菜品种,80年代以前以“奥罗油菜”“门源小油菜”“山丹小油菜”“民乐小油菜”为主,此后推广“门源3号”“浩油5号”“浩油11号”“陇油1号”“81008”等。
  【向日葵】俗称“葵花”。50年代初引进种植,耐瘠、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70年代以前,每年种植面积0.3万亩左右;80年代,新垦荒地种植面积较大,1986年种植1.27万亩,平均亩产80.8公斤,总产102.6万公斤;1995年种植0.28万亩,总产226.21万公斤(含荒地)。50年代种植“武威葵花”“伊犁早熟”;70年代推广“三道眉”及“油葵先进工作者”“罗马尼亚”等品种;80年代推广“内葵杂1号”“内葵杂2号”“食葵”等。
  【甜菜】〔清〕乾隆年间已有零星种植。1958年种植面积0.43万亩,亩产1.51吨,总产6500吨;70年代,每年种植2万亩左右,平均亩产1吨多,年产2万多吨。1978年以后,实行交售甜菜奖励平价化肥、顶公购粮任务的政策,种植面积迅速增加。1985年种植5.36万亩,平均亩产2.38吨,总产12746万吨。1987年张掖糖厂建成,每年种植8万亩左右;1995年种植7.17万亩,平均亩产3.23吨,总产23.13万吨。甜菜品种,90年代以前主栽“工农2号”,此后推广“双丰301“双丰305”“宁单2019”等。
  【棉花】早在公元6世纪已有种植,主要分布在临泽、高台县黑河沿岸。1945年,种植1万多亩,总产10万多公斤;1949年种植0.58万亩,总产4.28万公斤;1950年种植1.06万亩,产棉11.35万公斤;70年代,每年种植1万亩左右。90年代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棉花生产,1992年植棉2.04万亩,平均亩产74公斤,总产150.92万公斤;1995年植棉1.39万亩,平均亩产74.4公斤,总产103.4万公斤。棉花品种,〔民国〕前种植新疆草棉,而后引入陕西中棉,1955年引进推广“C3173”和“克克1543”等。20世纪90年代推广的“新陆早1号”,其特性是早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
  【大麻】种植历史悠久。1949~1970年间,每年种植0.1万亩左右,平均亩产50~70公斤,年产6万公斤;1976年种植0.35万亩,总产10.33万公斤;常年种植0.1万亩左右。主要品种为“武威大麻”“陕北大麻”“红城大麻”“清水大麻”等。
  【啤酒花】原产美洲,是啤酒工业的重要添加剂。1978年张掖农场从酒泉下河清农场引进试种,栽植500亩;此后,临泽农场、张掖市、临泽县陆续栽植建园,到1995年,已建啤酒花园4700亩,年产酒花80万公斤。
  (三)蔬菜作物 蔬菜栽培历史悠久,汉朝已种。〔民国〕时期蔬菜种类有黄瓜、胡萝卜、大葱、芫荽、茄子、辣子、芹菜、菠菜、白菜、萝卜、苤蓝、蔓菁、大蒜、韭菜、南瓜、葫芦、莴苣、红豆荚等。1949年以来,蔬菜生产发展较快,1981年种植3.8万亩,1992年种植9.40万亩,总产量3.60亿公斤,蔬菜商品量2.87亿公斤,销往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87个城市。1995年建成年产2000吨脱水菜厂14家,3000吨番茄酱厂2家,产品外销美国、日本、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张掖成为全国西菜东调基地产区。
  1.白菜类分布广、面积大、产量高,是全区主要的冬春菜,80年代以来,每年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
  【大白菜】明朝已有种植。是区内主要冬菜之一,以麦茬复种为主。大白菜品种,60年代主要栽培“大青口”“黄心子”“菊花心”“兰州小白口”等;70年代引进推广“天津青麻叶”“河南大包心”“郑州深根包心”“济南小根”“烟台包心”等;80年代推广“洛阳二包头”“济南小包心”“青岛中丰”“福山包头”“石特一号”等;90年代主栽品种为“张掖小包心”(由济南小包心与郑州深根包心自然杂交选育而成),搭配品种为“鲁白1号”“鲁白2号”。1985年以前,每年种植大白菜不足1万亩,1986年以后,年栽培面积2~3万亩,总产2~3亿公斤。90年代出现“卖菜难”现象,实行限额种植,1995年种植1.56万亩,总产1.5亿公斤。其中张掖小包心质嫩味佳,抗病丰产,占栽培面积的85%以上。
  【小白菜】汉朝即有种植,是区内的主要早春蔬菜。80年代以前,采取早春撒播盖沙、露地种植,年种植面积0.2万多亩。此后,推广塑料拱棚、日光温室栽培,小白菜成为保护地间套搭配菜种,冬春季可在温室生产2~3茬。地方品种主要为“张掖沙白菜”。80年代推广“上海四月慢”“矮抗青”“油白菜”等品种。
  【结球甘蓝】俗称“莲花白”“包包菜”〔清〕末已有种植。50年代每年种植0.2万亩左右,70年代每年种植0.5万亩,1995,年种植0.72万亩,总产3200万公斤。70年代以前,主要品种为“张掖大甘蓝”“牛心甘蓝”等;此后引进推广“金早生”“北京早熟甘蓝”。80年代应用塑料拱棚、日光温室生产蔬菜,早甘蓝以报春为主,2月阳畦育苗,3月拱棚移栽,5月即可上市;中熟甘蓝有“中甘11”“中甘12”“京丰1号”等,采取与玉米套种,6月即可上市,平均亩产3000公斤;晚甘蓝露地直播或移栽,仲秋收获,平均亩产6000公斤。90年代引进推广“美国紫甘蓝”。1995年,甘蓝面积0.72万亩,其中早、中熟甘蓝种植0.35万亩,占48.6%。
  【球茎甘蓝】俗称“苴莲”。栽培历史较久而面积不大,主要品种有张掖苴莲、绿皮苴莲,平均亩产3500公斤左右。
  【花椰菜】俗称“菜花”。70年代以前每年种植100多亩。80年代应用塑料薄膜保护地栽培,每年栽培0.5万亩,总产量1000万公斤。80年代前,栽培“兰州大雪球”“法国菜花”;此后引进推广“荷兰48”“荷兰83”“矮荷花”;90年代引进“玉冠”“里绿”“绿丰”等品种。过去菜花以单作为主,80年代以来推广拱棚单作、菜花玉米套种、麦茬复种,平均亩产2000公斤。
  2.根菜类 栽培历史悠久,主要有萝卜、胡萝卜、芜菁等,每年种植面积1万亩左右。
  【萝卜】有四季萝卜和秋萝卜。四季萝卜汉朝即有种植,〔民国〕时期新墩、上秦等地种植较多,1949年四季萝卜种植面积1000多亩,主要品种有“摸萝卜”“算盘珠”“红棒子”“花英子”等;60年代以后,引进“红天鹅蛋”“德日2号”等品种,年种植面积3000多亩,平均亩产2000公斤。秋萝卜是主要冬菜之一,山川地区均有栽培,年栽培面积2000多亩,平均亩产4000公斤。主要品种有“霍城萝卜”“青皮萝卜”“白萝卜”“心里美”“红萝卜”“洪水萝卜”等。
  【胡萝卜】〔西汉〕时由西域传入。50年代每年种植1000多亩,主要种植“张掖红胡萝卜”“黄胡萝卜”等品种,亩产2000多公斤;90年代引进“鞭杆红”“五寸人参”等加工品种。1995年播种面积0.3万亩,脱水加工后远销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芜菁】俗称“蔓菁”。沿山地区有少量栽培。主要品种有“张掖芜菁”“白芜菁”等。
  3.葱蒜类 西域传入,汉朝始种。
  【韭菜】多年生宿根蔬菜,明朝已普遍栽培,是区内传统的商品蔬菜之一。70年代栽培面积3000多亩;80年代应用塑料日光温室生产韭菜,实现周年供应。90年代,年栽培面积1万亩左右,年收4~5次,平均亩产2500~3000公斤。主要品种有“张掖线韭”“武威蒲韭”“马蔺韭”“兰州小勾韭”等,1992年引进推广“雪韭791”等品种。
  【葱头】俗称“洋葱”。40年代引入地区零星栽培。80年代因外销需求增加,种植面积猛增,1987年种植1.4万亩,总产量5500万公斤,行销全国;90年代每年种植5000亩,总产2000万公斤。80年代以陕西红皮洋葱为主;90年代引进推广适宜脱水加工的“熊岳洋葱”“美国日照”“地球牌洋葱”“天津大水桃”等黄皮洋葱,加工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大蒜】各县(市)均有栽培,民乐紫皮蒜栽培历史有两千多年。60年代,全区年大蒜面积400多亩,产量20多万公斤;80年代以后,种植面积扩大,1983年大蒜面积0.9万亩,平均亩产707公斤,总产635.9万公斤;1990年种植1.7万多亩,总产1610万公斤;此后,每年种植1.3万亩左右。民乐大蒜个大、瓣肥、汁浓、辛辣,是张掖名优蔬菜之一,远销东北、内蒙等地,曾出口柬埔寨。
  【大葱】汉朝由西域传入,栽培品种有张掖白葱、高台红葱等;近年引进推广章丘大葱。70年代每年种植1千亩左右,90年代每年栽培2000多亩,亩产2500公斤。
  【韭葱】零星栽培,有张掖韭葱等品种。
  【百合】明朝已有,多供观赏,90年代有零星栽培。
  4.茄果类
  【番茄】又名“西红柿”,50年代初引入,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可生食、做菜、加工制酱。90年代年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平均亩产4000公斤,年产4000万公斤。60年代主栽品种为“粉红甜肉”“卡德大红”;70年代引进推广“强力米寿”“鸡心番茄”“丰收黄”“北京10号”;80年代后引进推广“加拿大8号”“丽春”“早丰”“陇番5号”“中蔬5号”等鲜食品种及“87—5”“87—10”等加工制酱品种,90年代中期引进以色列番茄。
  【小辣椒】清朝已普遍栽培。50年代初年栽培面积1千多亩,1981年栽培0.3万亩,1987年栽培0.5万亩;90年代每年栽培0.8万亩,形成以张掖市洪信村为中心的辣椒生产基地和高台县合黎辣椒干生产基地。80年代以前主要种植“张掖线椒”“高台辣椒”“甘谷线椒”等品种;此后推广“猪大肠”“线三辣椒”“佳木斯辣椒”等,平均亩产3000多公斤。
  【甜椒】又称“大辣椒”。50年代引进栽培,1987年栽培0.5万亩,1990年栽培1.3万亩;1994年栽培1.6万亩,平均亩产4000公斤,总产量6400万公斤。销往青海、西藏、四川、上海等省市3600多万公斤。年产脱水加工菜2000吨,外销日本、美国等国家。80年代以前,主栽“兰州大包子”“武威灯笼辣椒”“旅大甜椒”“苏门”等品种;此后主栽“上海甜椒”“北农大40号”。
  【茄子】汉朝即有栽培,〔明〕〔清〕时期已很普及。50年代年栽培面积1千多亩,1985年栽培0.45万亩,1994年栽培0.58万亩,平均亩产3822公斤,总产2217万公斤。主栽品种有“张掖长茄”“牛心茄”;90年代主栽“张掖长茄”“兰竹长茄”“天津快圆茄”等。
  5.绿叶菜类
  【菠菜】明朝已普遍种植。以秋播为主,时有春播。主要品种有圆叶菠菜、尖叶菠菜、二转子菠菜。年种植面积0.1万亩,亩产1500公斤,年产150万公斤。
  【芹菜】明朝已普遍种植,70年代年种植面积0.1万亩,90年代种植0.2~0.3万亩,亩产3000公斤,年产量800万公斤。芹菜原为春播夏菜,80年代实行芹菜小麦套种,生产秋菜。地方品种有空秆芹菜、实秆芹菜;80年代以后,引进推广“铁秆芹”“玻璃脆”“西洋芹”等。
  【芫荽】又名“香菜”。〔西汉〕时由西域传入。调味小菜,零星种植。
  【小茴香】又名“孜然”,香辛调味蔬菜,其种子可作药用或香料。栽培历史较久,但面积不大,栽培品种沿用张掖小茴香。
  【莴笋】明朝已有种植,80年代以前栽培面积小;此后每年栽培约0.1万亩,平均亩产3000公斤。
  【茼蒿】近年引进,有零星种植。
  【雪里蕻】50年代引进,腌制咸菜,麦茬复种,栽培面积小。
  6.瓜类蔬菜
  【黄瓜】汉朝由印度引入。70年代栽培面积0.1万亩;80年代推广塑料棚膜栽培技术,促进黄瓜生产。1995年栽培0.58万亩,平均亩产3500公斤,总产量2000多万公斤。地方品种有“张掖刺黄瓜”“高台地黄瓜”“黑油皮黄瓜”等;70年代引进推广“北京小刺”“宁阳刺瓜”“津研”等品种;80年代推广“安宁刺瓜”“长春密刺”“园优1号”“828”“北农12号”;90年代应用日光温室周年生产黄瓜,主要推广“新泰密刺”“农城3号”“津杂2号”“津杂4号”“秋棚1号”等品种。
  【西葫芦】又名“番瓜”,栽培历史悠久。70年代以前年栽培面积0.1万亩,80年代年栽培0.3万亩;1995年栽培0.75万亩,平均亩产0.5万公斤,总产3700多万公斤。地方品种有“扯秧葫芦”“籽葫芦”;70年代引进推广“花叶葫芦”“兰州一窝猪”等品种;80年代以后,主栽品种为“阿×蓝白杂交葫芦”“早青一代葫芦”。
  【南瓜】栽培历史较久,多为零星种植。主要品种有“牛腿南瓜”“十棱磨盘南瓜”“印度南瓜”(俗称北瓜),及少量无种壳南瓜。
  7.豆类蔬菜
  主要有“张掖刀豆”“芸豆”“棍儿菜豆”“张掖青豇豆”等种类。80年代以后引进推广“新疆豇豆”“红嘴豆”“豇28—2”“上海33—47”“四季豆”“荷兰豆”等品种。1995年种植面积0.1万亩,平均亩产1500公斤,年产150万公斤。
  8.多年生蔬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民国〕时期种作观赏,60年代由本省庆阳地区引进推广,栽培面积500多亩,亩产干菜100公斤(鲜菜1000公斤),年产5万公斤。
  【石刁柏】又名“芦笋”,原作观赏;90年代推广食用,零星栽培。
  9.食用菌 80年代以来,大力推广人工栽培食用菌,主要种类有“平菇”“凤尾菇”“香菇”等,年产量1万多公斤。
  (四)瓜类作物
  西、甜瓜由中亚、西亚传入,栽培历史已逾两千多年。50年代后瓜类生产发展较快,1954年种植面积0.27万亩,1985年种植1.81万亩,总产5255万公斤;1990年种植1.94万亩,总产4750万公斤;1995年瓜类面积1.35万亩,总产3636.5万公斤。
  【西瓜】原产非洲,汉朝传入栽培,一般占瓜类面积的80%。地方品种有“张掖黑皮西瓜”“张掖狸皮大瓜”“高台黑绿皮西瓜”等。60年代引进推广“太原西瓜”“陕西大瓜”“兰州大花皮”“苏联2号”等品种;70年代引进推广“核桃纹”“早花”“汴梁1号”“三白西瓜”“3301”等品种;80年代引进推广“中育1号”“中育6号”“郑州3号”“金花宝”“红优2号”“郑杂6号”“郑杂9号”“郑抗2号”“特大新红宝”杂交种等品种;90年代主要栽培品种有“郑杂6号”“郑杂9号”“红优2号”“特大新红宝”“郑抗2号”“郑抗1号”。1995年种植1.13万亩,总产4520万公斤,平均亩产4000公斤,商品率85%。
  【籽瓜】种子为黑瓜子,80年代以前零星种植。1986年种植0.18万亩,总产22.7万公斤。1995年种植0.37万亩,平均亩产180公斤,总产量66.7万公斤。70年代种植“兰州黑瓜子”;90年代主栽品种为地区选育的“88中—316,及“靖远大板”“834—5—6”等。
  【甜瓜】(1)厚皮甜瓜:原由新疆、敦煌传入,50年代栽培品种有“榆棒子”“黄金豆”“醉瓜”等;60年代引进“铁蛋子”“可可奇”“白兰瓜”“苏联5号”等品种;80年代推广“黄河蜜瓜”“绿肉”“73—2”“兰旁”等优良品种。1985年种植626亩;1995年种植0.1万亩,平均亩产2000公斤,总产200万公斤。(2)薄皮甜瓜:零星种植,地方品种有“张掖脆瓜”“金塔寺”;引进品种有“竹叶青”“白脆瓜”“甘黄金”等品种,一般亩产1500公斤。
  (五)药材
  【甘草】野生甘草主要分布在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北部沙荒地带,年产量约为2.5万公斤。90年代推广人工栽培甘草,引进“乌拉尔红皮甘草”等品种,1995年栽培0.2万多亩,总产量100万公斤。
  【羌活】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前山地区,年产量2000公斤。90年代有少量栽植。
  【板蓝根】1985年张掖市碱滩乡引进,1990年种植0.1万亩,每亩收根200公斤,收叶100公斤。
  【党参】80年代,张掖、临泽、高台等县相继引进,1990年种植100亩。2~3年生党参每亩产量400公斤。
  【红花】建国前有零星种植,70年代种植300多亩。此后地区农科所立项研究,引进藏红花等数10个品种进行观察;1982年种植0.2万亩,90年代年种植100亩左右,亩产红花15公斤,红花籽(油料)100公斤。
  【枸杞】沙荒地区原产野生枸杞。80年代从宁夏引进中宁大枸杞,到1995年,栽培近0.1万亩,亩产枸杞30公斤。
  【其他】人工栽培有荆芥、紫苏、大黄等药材。
  第四节 良种生产与推广
  一、主要农作物良种推广
  〔民国〕时期,各类农作物沿用传统的农家品种,适应性与抗病力弱、产量低。共和国成立后,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数百个,主要农作物品种一般都更换3~4次,产量逐年提高。6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杂种优势的利用,玉米杂交种得到广泛生产和推广,玉米一小麦带田成为区内的主要种植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80年代,张掖建成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仅以全省5%的耕地提供了35%的商品粮。1988年,临泽县粮食平均亩产达617公斤,获全国粮食一熟制单产冠军称号。
  (一)麦类作物良种推广
  【春小麦】〔民国〕时期,春小麦品种主要有“木锨头”“白小麦”“红小麦”等,1949年小麦平均亩产78.5公斤。50年代,种植“红大穗”“白大麦”红瞎石”“佛手麦”“黑芒麦”等;引进推广“武功774”“甘肃96”“中卫白玉皮”“酒泉白大头”等。甘肃96耐肥抗倒伏、抗霜冻、抗锈病、抗黑穗病,一般亩产200公斤;武功774耐肥抗倒伏、抗黑穗病、条锈病,耐盐碱,一般亩产290公斤;红瞎石抗旱、耐盐碱、抗倒伏,一般亩产200公斤。1956年小麦平均亩产137.8公斤,比1949年增长75.5%。60~70年代,先后引进外地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的春小麦“阿勃”“阿夫”“欧柔”“墨巴”“墨纽”“哈什白皮”“甘麦8号”“杨家山红齐头”“兰州红”“云麦5号”;选育出“民选116”“张春9号”“前进1号”等。1980年良种普及率71.15%,小麦平均亩产232公斤。其中,“哈什白皮”适应性强、耐瘠抗旱,一般亩产300~350公斤;“民选116”耐水肥、抗倒伏,一般亩产300~350公斤;“杨家山红齐头”抗旱耐瘠、抗倒伏、抗黄矮病、抗条锈病、抗秆锈病,一般亩产300公斤;“阿勃”耐水肥抗倒伏、早熟丰产,一般亩产350公斤;“甘麦8号”耐水肥抗倒伏、抗黄矮病,亩产350~400公斤;“张春9号”耐旱抗倒伏、叶功能好,一般亩产400~450公斤,70年代后期年种植面积30万亩。
  80年代以后,广泛推广具有耐肥、抗旱、抗病、早熟、丰产等综合性状的优良品种,引进推广“晋2148”“陇春8号”“武春1号”“武春121”“高原338”“高原602”“单120”“永良4”“永良12号”等;推广自育品种“张春10”“张春11”“张春12号”“张春14号”等。90年代春小麦主体品种,川区以永良系统、张春系统为主,沿山地区以武春系统和高原系统为主。“晋2148”茎秆粗、分蘖力强、生长整齐、灌浆快、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成熟早。一般亩产400公斤;“陇春8号”植株整齐、茎秆粗壮、耐水肥、较抗倒伏、抗黄矮病和青秆病,一般亩产400~450公斤;“武春121,秆粗壮、弹性好、抗倒伏,适宜冷凉地区,一般亩产400~450公斤;“高原602,株型紧凑、茎杆粗壮、根系发达、耐旱耐瘠、抗锈病、落黄好,一般亩产400公斤;“永良4号”,耐水肥、抗倒伏、茎粗壮,一般亩产450~500公斤;“张春10号”,耐水肥、秆较硬、叶功能期长、落黄好,一般亩产450~500公斤;“张春11号”,植株矮,株型紧凑、底叶少、抗倒伏、早熟丰产,一般亩产400~550公斤,最宜带田种植。1995年小麦平均亩产378.1公斤,比1949年增长3.8倍。
  【冬小麦】1952年试种冬麦,此后面积逐年扩大。主要品种有“敖德萨3号”“太原冬麦”“乌克兰0246”“乌克兰83”“艾—15”“鹅杂186”等。70年代先后引进早熟、抗逆、丰产性较好的“农大183”“5702”“太原89”“457B”“晋农3号”“晋农5号”“晋农27”“新疆133”“170”及地区农科所培育的“张冬19”“张冬28号”。80~90年代,引进推广“7202—9—1—6”及自育的“张冬29号”。其中,“农大183”,成熟早、幼苗越冬好、分蘖力强、品质好、不落粒,一般亩产320~400公斤;“艾一15”,晚熟品种,幼苗越冬率90%以上,耐水肥,抗倒伏、较抗病、不落粒,一般亩产300~350公斤;“乌克兰0246”,越冬性好,抗条锈、抗黑穗病,一般亩产300~350公斤;“乌克兰83”,中熟品种,抗寒力强,有效分蘖力高,一般亩产300~370公斤;“晋农3号”,中晚熟,茎秆硬、耐水肥,抗倒伏,分蘖力强,一般亩产300公斤。
  (二)大秋作物良种推广
  【玉米】50年代初,主要为农家品种“二截子”“小金黄”和引进品种“白马牙”。60年代引进“忻黄单9号”“维尔42”“维尔156”等。70年代地区农科所选育出“张单695”“张单488”增产显著,从而成为区内第二大粮食作物。80年代先后引进推广玉米杂交种“户单1”“酒单2”“郑单2”“丹玉13”“苏玉2”“中单2号”等。逐步形成以“中单2号”为主栽品种,“户单1号”为搭配品种的格局。“中单2号”,茎秆粗硬、耐水肥,抗倒伏,抗黑粉病、丝黑穗病,丰产性好,籽粒生产率85%,亩产600~750公斤,采取地膜覆盖栽培,亩产可达800~900公斤,最高亩产1000公斤以上。适于海拔1650米以下地域栽培;“户单1号”,株型紧凑,双穗率25%~55%,抗丝黑穗病、抗倒伏,一般亩产500~550公斤,适于区内海拔1650米以上地域种植。90年代实现玉米种子杂交一代化。1995年平均亩产806.8公斤,比1965年亩增604.8公斤,增长3倍。
  【水稻】80年代以前,种植农家品种“白芒稻”“黑芒稻”。1985年引进推广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宁粳3号”“宁粳8号”“宁粳10号”“78—1190”“430”等;选育“张粳1号”。90年代以“宁粳8号”“张粳1号”为主体品种。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一般亩产500~650公斤。
  【谷子】50年代主要有“黄大谷”“马缰绳”“老来变”“红谷子”“白谷子”“气死驴”“竹叶青”等,一般亩产150~200公斤;60~70年代引进“张北大黄谷”“大同黄谷”“东方亮”“陇粟1号”,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张掖286”“张农9号”等。其中,“张掖286”“大同黄谷”“陇粟1号”等,一般亩产300~350公斤。80年代推广谷子杂交种,主要有“张农10号”“张谷2号”“陇谷4号”,一般亩产400~450公斤。90年代张农10号为主体品种。
  【洋芋】50年代初,主要栽培“白洋芋”“紫皮深眼窝”等品种。尔后引进武威“洋白山药”“天祝深眼窝”“巴里坤白山药”“张家口虎头”“临夏牛头”“跃进”“青海552”“高原4号”“高原8号”“民薯白”“渭会4号”等,一般亩产1500公斤;80年代川区引进推广“天水大白花”“天水小白花”“天薯1号”“天薯4号”等,沿山冷凉地区引进推广青海高原系统品种,一般亩产2500公斤。
  (三)经济作物良种推广
  1.油料作物
  【胡麻】50年代,种植“张掖白胡麻”“红胡麻”“张掖混子”“临泽白胡麻”“山丹白胡麻”“高台白胡麻”“高台红胡麻”等;70年代引进推广“甘亚1号”“张亚1号”“7517白胡麻”“蒙选063”“雁农1号”“雁杂10号”“天亚2号”“天亚4号”“宁亚6号”等,一般亩产150公斤左右。其中,“7517白胡麻”,株型紧凑、茎秆粗硬,白花白粒,果硕粒大,千粒重9.4克,含油率43.2%,生育期100天,一般亩产180公斤;90年代主栽品种为“天亚4号”“宁亚6号”“7515白胡麻”。
  【油菜】60年代以种植民乐小油菜为主,20世纪70年代引进推广“门源3号”“门源4号”“奥罗油菜”“浩油5号”“浩油11号”“川油10号”等,其中奥罗油菜一般亩产200公斤;80年代以后大力推广低芥酸油菜,以“陇油2号”为主栽品种,“陇油1号”“81008”“WW1256”等为搭配品种,一般亩产200~250公斤。
  2.其他经齐作物
  【甜菜】80年代甜菜以“工农2号”为主。“工农2号”叶丛斜立、叶色深绿、出苗整齐、生长迅速、根粗大、丰产性好、产量稳定,属标准偏丰产型品种,一般亩产2~4吨;搭配品种为“内蒙5号”“中甜双丰309号”。90年代,“工农2号”丛根病严重,“双丰305”“双丰301”为主栽品种,平均亩产2.5~3.5吨。
  【棉花】〔民国〕时期,种植新疆草棉、陕西中棉;1955年从新疆引进推广C—3173和克克1543,平均亩产由10~15公斤提高到30~50公斤;90年代重点推广“新陆早1号”,表现早熟、丰产、优质,一般亩产皮棉70~80公斤。
  二、良种生产
  50年代前,农作物种子由农户自发的繁殖、留用,部分农民通过亲朋好友兑换良种,优则留用,劣则更换。作物品种单一,混杂退化严重。
  合作化以后,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单位,建立10∶1的种子田,实行单种、单收、单打、单存,以供翌年用种。农业部门引进“武功774”“甘肃96”“杨家红齐头”“佛手麦”等良种。经过试验、示范,逐步繁殖推广,促进粮食增产。
  1962年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先后成立县良种繁育场,专门从事良种繁殖。各县从实际出发,以农家品种为主,引进品种为辅,各社、队建立种子田,实行自繁、自留、自用,每个生产大队建立一个种子繁育基地,供应全生产大队用种。1964年引进“阿勃”“阿夫”“甘麦23”“甘麦8号”等品种,迅速繁殖、推广,到1970年“甘麦8号”推广面积30多万亩,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张春9号”推广32万亩,平均亩产298公斤,成为春小麦主栽品种。冬小麦推广“乌克兰246”“乌克兰83”“艾一15”“太原89”“东方红1号”,推广面积23万亩,占冬麦面积70%。1964年,引进玉米双交种“维尔156”,开始生产玉米种子。
  70年代,实行以公社为单位,统一供应小麦、谷子等常规种子;以县为单位开展玉米杂交制种,统一供应。既保证了种子质量,又方便农户,加速良种推广。1970年生产玉米杂交种1050亩,满足全区4.5万亩玉米大田生产用种,亩产256.5公斤。1975年地区农科所成功培育出玉米杂交种“张双695”“张单488”两个品种,从此“张掖玉米种子”开始规模化生产,当年制种4000亩,产种100多万公斤,满足全区24.98万亩大田玉米生产用种,亩产353.5公斤。冬小麦主要生产“伊卡457”“新疆133”“170”“农大183”“晋农27”“张冬19”“张冬28”“张冬29”等品种。胡麻主要生产“天亚1号”“天亚2号”“张亚1号”等品种,平均亩产80公斤。油菜主要生产“川油10号”“奥罗”“托尔”“宜油6号”“米大斯”“农油10号”等品种,推广面积2.5万亩。平均单产83.5公斤。1978年,根据农业部种子工作指示,建立健全以种子经营调拨,良种引进、试验、示范、繁育、审定、推广和提纯复壮等为内容的良种繁育体系。地、县相继成立种子公司。是年,各类良种繁殖面积5.6万亩,年产种子1000多万公斤。其中“张掖玉米种子”——“张单488”“户单1号”制种1万多亩,产种500多万公斤,除满足本区用种外,向周边省区提供玉米种子300多万公斤;小麦3.2万亩,油菜、啤酒大麦每年种子繁殖田1500多亩。为推进农作物品种布局合理化、品种区域化,从1979年开始,以县为单位,组织县、社农技干部,开展品种普查和品种资源调查工作,摸清品种现状,确定推广、压缩、淘汰对象。从1980年开始,设立冬、春小麦区试点10个,玉米区试点4个,谷子区试点3个,油料试验示范点5个,形成全区品种试验、示范网络。经过试验、示范,筛选出冬小麦“7118—2”“701—22—2”春小麦“晋2148”“陇春8号”,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户单1号”,谷子“黄系4号”“张农10号”,脱毒洋芋“深眼窝”,胡麻“张亚1号”,油菜“奥罗”“山丹大油菜”,一般增产10%~20%。
  80年代,农作物种子生产面积不断扩大,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种子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订单化、区外型方向发展。根据统一供种的需要和自然条件特点,1981年全区划分15个供种生产区域,建立各类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48处。其中国营良种繁殖场5处,社队特约繁殖基地43处,面积6万多亩,每年繁殖良种1400万公斤,占全区总需种量的30%以上。以5个国营良种场为主体,重点繁殖新品种和提纯复壮原种,每年良种面积2300多亩,占良种场总播面积的80%以上,年生产良种50多万公斤。尤其是“张掖玉米种子”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创造“满天星”父本种植方法、自然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相结合的生产技术,采用机械点播、平作全膜覆盖栽培、后期控水、果穗上房晾晒等措施,制种面积迅速扩大,“张掖玉米种子”的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大幅提升。同时,推广“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种子生产模式,普遍提高玉米制种基地的组织化程度。由于张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种子生产技术,生产的“张掖玉米种子”色泽鲜艳,籽粒饱满,生活力强,发芽率高,纯度好,耐贮藏,质量明显优于其它地域生产的同类种子,深受用种者的青睐。1986年玉米制种面积达到4.8万亩,产种1700多万公斤,大部分“张掖玉米种子”远销江苏、山东、河南、陕西、四川等10多个省区。1989年张掖地区被列入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1984年,新引进啤酒大麦高产优质品种“莫特44”、“匈牙利84号”和蔬菜杂交种子的生产,促进全区啤酒大麦面积、瓜菜面积的不断扩大。1990年全区各类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195.5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90%。
  90年代中期,按照国家实施“种子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种子生产向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张掖作为国内最佳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更加凸显,生产中全面推行“张掖玉米种子”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继续推广断根偏施肥、摸苞去雄、砍除父本、站杆扒皮、棒三叶砍头、割倒后熟等技术措施,“张掖玉米种子”的纯度达到96%以上,发芽率达到95%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国颁标准。1995年全区建立种子生产基地17.94万亩,其中玉米制种面积12.6万亩,生产玉米品种(品系)100多个。产种4410万公斤,畅销东北、华北、西北、西南20多个省、市、区。引进国外蔬菜花卉种子生产企业在张掖建立生产基地,面积1.02万亩,平均亩产值3000元。
  三、种子管理1950年,国家农业部根据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生产状况,制定下发《五年良种普及计划》,广泛开展群选群育活动,选育出的品种就地繁殖,就地推广,实现家家种田,户户留种。区内种子管理主要有地、县农业部门负责,组织群众开展良种的评选、鉴定、繁殖和推广。
  1958年,国家确立“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简称“四自一辅”)的种子工作方针。1959年,地、县成立种子工作站,专门从事农作物种子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逐步开展种子经营业务。196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种子站是良种的经营单位”“种子站又是全县种子工作的管理机构”“通过技术服务,在技术上帮助和指导生产队选种留种、保管种子,以及在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等。各县种子站根据决定精神和本县实际,完善种子分品种、分级、分包管理办法,扩大种子生产基地,农作物良种统一由种子站进行管理分配,实行优质优价、差额找补。良种生产采用预约繁殖、预约收购、计划生产、计划销售。
  1978年,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报告》,在全国建立各级种子公司,继续实行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模式。提出种子要实现“四化一供”(即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和种子质量标准化,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的工作方针。是年,区内成立地区种子公司和张掖、临泽、高台、山丹、民乐5个县种子公司,包括5县良种场,从事种子工作人员117人。种子经营管理本着不赔不赚、略有盈余的原则,实行多种多销,对未经审定的品种不予繁殖和推广。1989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把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审定、推广及种子生产、经营、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作了明确规定。实行《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营业执照》“三证一照”制度,无证不许生产、经营、销售种子,是年,地县恢复、健全种子管理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的管理模式,配备种子管理专业人员15人,省上培训种子检验员6人,对辖区年生产的种子进行全面检查、检验,确保供应的作物种子达到国标二级以上。1995年,全国农业种子工作会议提出“创建种子工程”,区内种子生产、经营、管理、销售工作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现代化大生产转变,由行政区域自给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变,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约化、集团化转变,由科研、生产、经营脱节向育、繁、推一体化转变,建立全新的现代化种子管理体系。
  第五节 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
  一、粮食作物
  (一)麦类作物
  【春小麦栽培技术】(1)选用良种、精选种子: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做好品种布局。每区域有1~2个主栽品种,2~3个搭配品种。精选种子,做到干、净、饱、纯;播种前,用多菌灵或可湿性富美双等药剂处理种子,防治黑穗病、根腐病。(2)深翻改土,轮作倒茬:前作收获后深耕晒垡、熟化土壤,做好耖耕、耙耱、整地、镇压、保墒工作。小麦一般连作1~2年倒茬。山区小麦常与豆类、洋芋、油料作物轮作;川区春小麦常与豆类、玉米、瓜菜等作物倒茬;川区带田实行小麦、玉米小倒茬。(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小麦适时播种能促进壮苗、早熟、丰产,小麦适宜播种期为地表5厘米地温达到3~4℃时,川区以惊蛰至春分、沿山冷凉地区以春分前后播种为宜,播种深度4~5厘米。农谚:“麦收三件宝,穗多、穗大、籽粒饱”,小麦合理密植出穗多,有助于实现高产稳产。合理密植的指标是个体健壮、群体适宜,春小麦分蘖成穗率1.1~1.2,每亩播种量一般20~22公斤,下种45~55万粒,成穗45~50万为宜。(4)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春小麦是喜肥作物,合理施肥能起到“以肥改土,以肥保水”的效果。基肥:小麦是“胎里富”作物,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或磷二铵15公斤),碳铵20公斤,撤施浅耕或沟施,秋施肥效果更好。种肥:一般亩施硫铵5公斤或硝铵4公斤,复合肥适量,与种子同时播入。追肥:春小麦分蘖前追肥,对弱苗要重追促壮;对旺苗先控后促。根据麦苗长势每亩追施硝铵10~15公斤。(5)适时灌溉、科学用水:小麦二叶一心期浇头水(分蘖水),利于分蘖、成穗;二水以苗而论,弱苗地按“二水赶”原则,早灌水、早追肥,促使转壮;旺苗地按“二水勒”原则,晚浇拔节水,防止突长倒伏。(6)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头水前后进行干耧湿锄,除草保墒,提高地温。苗期用50%的抗蚜威防治蚜虫。
  【冬小麦栽培技术】冬小麦于秋分前后播种,立冬前后浇灌冬水,冬前镇压,做好越冬保苗工作。其他栽培技术原则上与春小麦相同。
  【青稞、大麦栽培技术】原则上与春小麦栽培技术相同,而略粗放。
  (二)豆类作物栽培技术
  【豌豆栽培技术】(1)合理倒茬:豌豆前作以春小麦、洋芋、油菜为好。(2)整地施肥:豌豆顶土力弱,出苗吸水多,要求精细整地,亩施有机肥料3000公斤、磷肥20公斤。(3)适时播种:春分前后播种,适时早播能促进根系发育。(4)田间管理:豌豆苗期中耕除草,能保墒增温、促进生长,适时追肥灌水,追施适量的氮、磷、钾、钙及微量元素钼、硼等,生育期灌2~3水。扁豆、脑核豆栽培技术与豌豆基本相同。
  【蚕豆栽培技术】与豌豆基本相同。
  【大豆栽培技术】区内大豆单作较少。其做法是,与玉米套种,播种管理,和玉米同时进行;在小麦灌二次水后行间套种,麦收后追肥、灌水、灭茬、促进生长,发育期灌水3次。
  (三)禾谷类作物栽培技术
  【玉米栽培技术】(1)深耕整地合理轮作:玉米前作以小麦、洋芋、豆类、瓜菜为宜;前作收后深耕,熟化土壤,灌好秋冬水,春耱保墒,确保全苗壮苗。(2)选用优良杂交种:杂交玉米比普通玉米品种增产20%~30%,80年代实现玉米杂交种一代化,主栽品种为“中单2号”,搭配品种有“户单1号”。(3)施足基肥适时播种:玉米基肥亩施有机肥0.5万公斤,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16公斤,硫酸锌1公斤,撒施浅耕或沟施。在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12℃时播种。区内玉米适宜播种期为4月中旬至谷雨前后,适时早播利于根系发育,播种深度5厘米。90年代以小麦玉米带田种植为主,单作较少。(4)合理密植:晚熟玉米中单2号每亩保苗4000~4500株;中熟玉米“户单1号”“张单476”每亩保苗4500~5500株。(5)灌水追肥:5月浇灌头水,亩施苗肥折尿素5公斤;6月中旬,玉米喇叭口期追施拔节肥,每亩折尿素10~15公斤;玉米抽雄前10天追施攻穗肥,每亩折尿素20~25公斤,施后灌水;带田玉米在小麦收后及时追肥灌水、中耕、培根。(6)田间管理:二叶期间苗,三叶期定苗;苗期干耧湿锄,喇叭口期培土;用50%抗蚜威防治玉米蚜虫,用40%水胺硫磷防治玉米红蜘蛛,播种前用“粉锈宁”“拌种双”等药剂拌种,防治丝黑穗病。(7)适时收获:苞叶变黄籽粒成熟后收获。
  【水稻栽培技术】(1)选用良种:选用“张粳1号”“宁粳8号”等良种。(2)育好壮苗:在背风向阳处选择秧床,每亩大田育秧10平方米,施入有机肥100公斤,硝铵0.5公斤,磷二铵1.3公斤,再用稀硫酸处理床面,使土壤pH值降至4.5~5.5,最后用敌克松消毒,灌水至饱和状态;4月上旬播种,每10平方米播2~2.5公斤,复土厚1厘米,插好塑料薄膜拱棚;出苗后控制温度,通风练苗,苗龄12~15天灌水、调酸、消毒,于插秧前5天揭膜壮苗,追施送嫁肥;壮苗标准:秧龄30天株高12~15厘米,3.5~4叶,单株根数9~11条,叶色葱绿。(3)适时插秧:5月上中旬插秧。行距30厘米、株距13厘米,每亩插1.67万穴,每穴3株,每亩基本苗5万株。盐碱地每亩插2~3万穴,基本苗7~9万株。每亩总茎数控制在40~50万,成穗40万左右。(4)合理施肥:基肥每亩施农家肥0.5万公斤,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撒施浅耕,放水整地;于5月下旬、6月中旬追肥2次,每次追施纯氮2.5公斤。(5)科学灌水:插秧后深水护苗,返青后浅水促长,有效分蘖期以后晒田蹲苗,7月中旬后深水护胎,成熟前浅水促熟,收获前12~15天停水晒田。(6)田间管理:及时拔除杂草,每亩用稻瘟灵100克,兑水50公斤喷洒,防治稻瘟病。
  【谷子栽培技术】谷子耐旱耐瘠,多在越冬茬地、春水地种植。谷雨前后播种,一般采用撒播浅犁、或机具条播,每亩保苗2.5~3万株。施肥灌水因地而异。栽培管理比较粗放。
  (四)洋芋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 前作收获后及时耕翻,灌好冬水;播前每亩施农家肥0.5万公斤,适施炕灰等钾肥。
  2.选用良种 以“天水白花”等无病种薯或小薯整播。一般采取等行距或宽窄行种植,平均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4月份播种。
  3.晒塘培垄 洋芋出苗后行间浅翻晒塘,10日后培垄。
  4.灌水除草 洋芋现蕾开花时浇头水,细流慢洇,力戒大水淹垅。此后每月灌水一次,及时拔除杂草。
  5.收获秋分前后,洋芋茎叶明显黄萎,及时收获。
  二、主要经济作物栽培技术
  (一)油料作物
  【亚麻栽培技术】 (1)轮作整地:亚麻轮作需5年以上,前茬以小麦、大麦、豆类等作物为宜。农谚 “夏茬种胡麻,油籽一把抓;秋茬种胡麻,小树不坐花”。前作收获后及时伏耕,熟化土壤;灌好秋冬水,早春浅耕耙地,耱地保墒。(2)施足基肥:秋施或春施基肥每亩农家肥0.3万公斤,磷二铵15~20公斤或磷肥40~50公斤,硝铵8公斤。(3)选用良种:选用适应性强、抗病、丰产优良品种 “天亚4号”“宁亚6号”。(4)适时播种:4月上旬播种最好,4月20号以后播种则会减产15%~20%。农谚:“清明种胡麻,七股八丫权;立夏种胡麻,头顶一枝花”。(5)合理密植:胡麻植株矮小、株型紧凑,适宜密植,故有 “针扎胡麻”之说,每亩播种5公斤,保苗40~45万株,以机播为好。(6)田间管理:全苗后及时中耕,清除菟丝子等杂草;结合头水,于现蕾前每亩追施硝铵8公斤,初花期浇灌二水,每亩追施硝铵5公斤。适时浅灌三水、四水。(7)防治病虫害:用 “赛力散拌种”,喷 “代森锌”防治立枯病、锈病;喷洒5%滴滴涕粉杀灭漏油虫。
  【油菜栽培技术】 原则上与亚麻相同。
  (二)其它经济作物
  【甜菜栽培技术】 (1)轮作选地:前茬以小麦、玉米、洋芋、瓜菜、水稻为宜。甜菜5年轮作1次,重茬栽培易发生丛根病、根腐病,生长差、产量低。(2)整地施肥:甜菜块根粗大,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灌好冬水;早春或秋季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0.5万公斤,尿素15公斤,磷二铵20公斤,撒施浅耕,耱平地面。(3)选用良种:90年代推广应用 “双丰301”“双丰305”“宁单2019”等品种;播种前碾压种子,碾破塑果,用甲拌磷、敌克松药剂闷种、拌种,防治象䖬、立枯病。(4)合理密植:一般每亩4000~4500株,有单作或套种两种形式。单作多为宽窄行,宽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30~35厘米。也有和小麦、蚕豆套种带田的。(5)适时播种:4月底至5月初播种最宜,播深3~4厘米。平作播后镇压,促进种子吸水发芽;垄作覆盖地膜,播前5天灌水,或播后盖沙灌水。(6)追肥灌水:头水追施硝铵每亩15公斤,二水追施尿素每亩15公斤,全生育期灌水5~6次。(7)田间管理:5月下旬间苗,6月上旬定苗;中耕除草,防治潜叶蝇、象蜱、地老虎等虫害;用 “多菌灵”等药剂防治立枯病、蛇眼病、白粉病等;用福硫合剂防治丛根病。
  【棉花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棉花前作多以小麦、玉米、油料等作物为宜;前作收获后及时耕地、耖耙、灌好冬水;春季施足基肥,浅耕耙耱。(2)选用良种:选用新陆早1号,播前用5%的稀硫酸处理种子,促进种子吸水发芽。(3)适时播种:谷雨前后播种,等行距或宽窄行种植,行距40~5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亩保苗0.8万株。(4)田间管理:2叶期间苗,3叶期定苗,适时中耕除草;现蕾前“脱裤腿”,清除植株下部的枯黄叶,提高地温,减少病害;现蕾后及时整枝,除去植株上的“油条”(突长枝),于开花初期摘心,促进水平枝生长,实现早花、早实、丰产。(5)防治病虫害:用抗蚜威防治蚜虫;用40%的水胺硫磷防治棉花红蜘蛛。(6)收获:棉花生育期灌2~3次水,吐絮后及时采收。
  三、蔬菜栽培技术
  (一)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
  【番茄】(1)栽培方法:有露地栽培和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保护地栽培;多数采取育苗移栽、高垄地膜栽培。(2)施肥起垄:早春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0.6万公斤,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浅耕耙耱,起塘培垄。水塘宽0.4米,旱塘宽0.6米,塘高0.15米,每塘2行,株距33~35厘米。(3)育苗:春栽番茄一般2月份温室育苗,4月份拱棚内栽植,6月份始收,亩产4000公斤;冬茬番茄7月份露地育苗,8月下旬移栽,11月份始收。90年代主栽品种有“中蔬6号”“中蔬4号”“陇番5号”及加工制酱品种“87—5”“87—10”等。(4)整枝打权:番茄苗高30厘米时设立支架,用细绳把主茎引缚在支架上,及时摘除斜生枝,主茎出现五层花以后,留五层花枝打顶,促使结果;花期用10~20ppm“2.4—D”液蘸花,保花保果,生育期及时追肥灌水。(5)防治病虫害:用“多菌灵”“代森锌”防治番茄轮纹病、早疫病;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
  【茄子】茄子栽培要点,原则上与番茄相同。
  【辣椒】(1)育苗:阳畦或温室施足基肥,2月份育苗。(2)整地作垄:20世纪90年代推广起垄移栽,覆盖地膜;早春施足基肥,浅耕耙耱,开沟起垄,水沟宽0.35米,旱垄宽0.65米,每垄2行,双株定植,穴距0.4米;4月份拱棚移栽,或5月中露地移栽。(3)蹲苗:移栽后蹲苗促壮,开花结实期及时追肥灌水,生育期追施2~3次,每20天灌水1次。(4)防治病害:伏天勤浇浅灌,防止淹垄;用“甲霜铜”“甲霜灵”液灌根,防治辣椒疫病。(5)适时收获。
  【甜椒】与辣椒相同。
  (二)葫芦科蔬菜栽培技术
  【黄瓜】(1)栽培方式:80年代以前,采用旱塘栽培,旱塘宽1.2~1.4米,高0.15~0.20米,水塘宽0.50米,每塘2行,株距0.33米;4月下旬直播盖沙,播后灌水,5月上旬出苗,6月上旬团秧,7月份始收,亩产3000公斤。80年代以来,采用温室育苗、地膜垄栽、立架管理方式;一般2月中旬育苗,3月下旬拱棚移栽,垄宽0.7~0.8米,高0.15~0.2米,水沟宽0.4米,株距0.3米,每垄2行,5月初始收。利用塑料日光温室,可冬季生产黄瓜。(2)整地施肥:3月初平整土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0.6万公斤,尿素15公斤,磷肥40公斤,撒施浅耕,起垄建棚。(3)选用良种:90年代推广“长春密刺”或“农城3号”“津杂2号”“津春3号”等品种,育苗移植。(4)田间管理:移栽后进行缓苗蹲苗,抽蔓后及时设立支架,每隔0.4米绑蔓一道;坐瓜前注意控水、促使发育,始收后及时追肥灌水,生育期追肥2~3次,每7天灌水1次。(5)防治病虫害:用“抗蚜威”等药防治蚜虫,用“波尔多液”“多菌灵”防治白粉病、霜霉病、角斑病、立枯病等。
  嫁接育苗:(1)砧木、接穗品种:砧木选用云南黑籽南瓜;接穗选用“新泰密刺”或“农城3号”“津杂2号”“津春3号”等品种。(2)苗床整地:苗床用熟土和腐熟农家肥按1∶1混匀过筛,铺入苗床,厚度10厘米;移植1亩黄瓜,需接穗(黄瓜)苗床6~7平方米,砧木(云南黑籽南瓜)12~13平方米;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洒床面,防止猝倒病发生。(3)浸种催芽:每亩需黄瓜种子0.15公斤,黑籽南瓜1.5公斤。播前浸种催芽,先将种子放入盆中,再倒入55℃的热水浸汤,用木棒搅动片刻,浸泡8~10小时,用湿毛巾包好,放在盆里,置炕上(28~30℃)催芽,每6小时用温水淘洗1次,经24小时即可发芽。黑籽南瓜催芽与黄瓜基本相同,只是浸种后在室温条件下(12~14℃)晾种18小时,再浸湿催芽。(4)播种及管理:把催芽的黄瓜种子按3.5厘米见方的距离播在温室苗床内,播后覆1厘米厚的营养土。黑籽南瓜于黄瓜播种5~7天时,按5×5厘米距离播种,覆营养土2厘米厚。播后及时扣小拱棚,夜间温室加盖草帘,出苗后去掉小拱棚,防止突长;苗龄11~13天,黑籽南瓜苗第一片真叶半展开,黄瓜苗2片叶平展,心叶出现时,即可嫁接。(5)嫁接:嫁接前一天,对幼苗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消毒;嫁接时先掘出砧木、接穗幼苗,去掉泥土,把南瓜苗真叶和生长点切除,用刀片在子叶下1厘米处向下斜切一刀,角度35~40度,切深为茎粗的一半,但切口不能与髓腔相通;然后在黄瓜苗子叶下1.3~1.5厘米处向上斜切一刀,角度30度,深为茎粗的3/5,把两苗切口对茬吻合,使黄瓜子叶压在南瓜子叶上面,用嫁接夹固定伤口,嫁接后立即栽于苗床或营养钵内;栽前苗床按10厘米行距开沟灌水,按10厘米株距摆放嫁接苗,并培土至接口下2厘米处,培土时注意把砧木、接穗苗根部分开,把黄瓜茎摆放在同一方向,以防断根失误。(6)嫁接苗管理:嫁接栽植后即扣小拱棚,用草帘适度遮阴,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7~20℃,相对湿度保持95%以上;3天后减少遮荫,去掉小拱棚,转入正常管理;嫁接苗10天以后,试断黄瓜胚茎,嫁接成活即可全部将黄瓜胚茎切断,断茎后10~12天,苗龄35天左右、苗高0.1~0.15米、具有4~5叶真叶时,进行移栽。以后转为普通管理。
  【西葫芦】80年代以前,采用旱塘栽培,旱塘宽1.3~1.5米,高0.25米,水塘宽0.6~0.7米;沿沟坡上部点播盖沙,株距0.4米,苗期扣泥碗或戴纸帽,防止早春霜冻。80年代以来,西葫芦栽培采用地膜加拱棚双覆盖垄栽,旱塘宽0.9~1.2米,塘高0.15米;水塘宽0.6米,每塘栽植2行,株距0.4米;选用“阿×兰白”“早青一代”等杂交种;一般2月温室育苗,3月下旬拱棚移栽,4月份始收上市,亩产7000公斤。整地施肥、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等,原则上与黄瓜栽培相同。
  (三)叶菜类栽培技术
  【大白菜】张掖大白菜大多采取麦茬复种。(1)挖穴播种:小麦收后,于7月中旬按要求株行距挖穴(小包心60×50厘米,每亩2200棵;青麻叶55×40厘米,每亩3000株),每穴施农家肥一锨,磷、氮肥25克(或磷二铵20克);覆土后拍实播种,盖沙灌水。(2)田间管理: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苗期中耕2~3次;莲座期每亩追施硝酸铵30公斤,结球期追肥灌水,每半月灌水1次。(3)防治病虫害:苗期用菊酯类农药防治蚜虫,莲座期用甲胺磷防治根蝇及软腐病,用30%的霜霉净或72%克抗灵防治霜霉病。(4)适时采收:10月中旬至11月初采收。
  【菠菜】菠菜有春播和秋播两种形式。一般采取施足基肥、浅耕整地、适时撒播、盖沙灌水、苗期施肥灌水,苗龄二月左右采收。
  【小油菜】与菠菜基本相同。
  【芹菜】芹菜有春播和麦茬套种两种形式。(1)春播芹菜:早春精细整地、施肥浅耕、耙平地表,清明前后撒播盖沙,播后灌水。芹菜种子小、幼苗弱、怕暴晒,大多混播适量小白菜(小油菜),一则为芹菜幼苗遮阴,二则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入。芹菜苗期适时采收小白菜、追肥灌水,加强管理,分期打叶采收。(2)套播芹菜:小麦抽穗前后结合灌水套种芹菜,麦收后及时追肥灌水、除草灭茬,加强管理,10月中下旬一次采收。
  【甘蓝】(1)早熟甘蓝:2月中旬阳畦育苗,3月底拱棚移植或4月上旬露地垄栽,覆盖地膜;垄宽0.55米,水沟宽0.3米,株距0.3米,每垄两行,每亩保苗5000株;4月下旬垄上点种1~2行玉米,实现一地两收。(2)晚熟甘蓝:“清明”后沙盖点播,行距0.7米,株距0.6米,每亩1500株;苗期中耕,追肥2~3次,防治病虫害;生育期灌水5~6次,9~10月采收。
  【菜花】与甘蓝基本相同,近年还推广麦茬复栽秋菜花。
  (四)葱蒜类蔬菜栽培技术
  【大蒜】蒜苗生产有春播、秋播两种形式,大蒜栽培则为春播。(1)选地播种:前作选麦类、豆类、油料作物,不宜与葱蒜类重茬;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顶凌播种;播前剥去蒜皮,选用无病单瓣下种,行距0.2米,株距0.15米,开沟点播,沟深4厘米,每亩保苗2.4万株。(2)田间管理:苗期及早松土,促进生长;三叶一心期浇灌头水,二水每亩追施硝铵10公斤,促进抽薹、鳞茎生长;薹长0.2米时抽取,追肥灌水,促进蒜头膨大;立秋后停止灌水,生育期灌水4次,秋分前采收。
  【洋葱】选好茬口,整地施肥,4月上旬撒播、盖沙、浇水;每亩播种1.5公斤,5月下旬定苗,株距0.15米,每亩保苗3万株,生育期灌水7~8次;6~8月,结合灌水追肥,及时除草松土,防治病虫害,9月中旬采收。
  【韭菜】有春播、秋播和撒播、条播等形式,条播行距0.35米;精整土地、施足基肥,播后盖沙浇水,苗期松土除草;一般从第二年起开始收割,每年收4~5茬,追施农家肥二次,每次0.7万公斤;年追施化肥3~4次,灌水4~5次。20世纪80年代以来,韭菜生产除露地栽培外,多改为日光温室栽培,周年生产。
  【大葱】(1)葱秧:麦收后及时耕翻、整地、施足基肥,8月上中旬撒播葱籽,每亩1.5公斤,播后盖沙浇水,苗期及时除草、追肥、灌水,田间越冬。(2)移栽:4月中旬葱秧返青,及时追肥灌水,促进生长,6月份开始挖秧上市,部分秧苗麦茬移栽;麦收后及时耕地、平整,开沟栽植,垄宽0.2米,垄距0.6米;生长期分次培土成垄,加长葱白部分,10月份始收。
  四、瓜类作物栽培技术
  (一)西瓜栽培
  1.前作以小麦、玉米、洋芋、蔬菜为宜,忌选豆茬种瓜;西瓜轮作年限为5年以上。
  2.前作收获后及时耕地,早春平整土地,按旱塘宽2~2.2米、水塘宽0.5米开沟;水沟两坡集中施肥,每亩施灰土粪0.5万公斤,磷二铵20公斤,硝铵20公斤;施后起塘,水沟深0.4米,拍实塘坡。
  3.选用精良种子,播前用“多菌灵”拌种;塑料拱棚西瓜4月初播种,露地西瓜4月下旬播种,有播后盖沙灌水和先灌水后播种覆盖地膜两种方法,种子播在水塘坡中上部,株距0.3~0.4米,每穴2~3粒。
  4.出苗后如遇低温用扣泥碗或盖草防霜保苗,晚霜结束后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幼苗2~3片真叶时定苗,团秧期进行“小换土”“大换土”,松土除草,提高地温。拱棚西瓜注意放风、保温,防止瓜苗突长。
  5.有单蔓整枝和双蔓整枝两种形式。单蔓整枝只留主蔓,不留侧蔓;双蔓整枝在瓜蔓3~6叶腋处再留一侧蔓,其余蔓全部除去;扯秧以后,及时理顺,使瓜蔓向旱塘对侧生长;瓜秧每4~6节压蔓1次,旺苗重压、弱苗轻压,以固定瓜蔓、促进坐瓜。
  6.一般留主蔓上第二朵雌花座瓜,早熟品种一般在8~10节、中熟品种一般在12~16节处留瓜。幼瓜拳头大时结合整枝,把瓜脐转向北面,并用瓜叶遮盖,瓜下用细土垫高,防止浸水腐烂。
  7.团秧期结合灌头水进行追肥,在瓜苗两侧及下部三面挖成“马蹄形”施肥沟,深0.15米,每亩施麻渣100公斤、猪粪1500公斤、硝铵10公斤,施后覆土灌水;幼瓜拳头大时,结合灌水进行追肥;西瓜膨大期每15天左右灌水1次,连灌两次;西瓜成熟前7天左右停止灌水,以免裂瓜。
  8.防治病虫害,用800倍甲胺磷液防治蚜虫,用多菌灵等药剂防治蔓枯病。
  9.当座瓜处卷须干枯,西瓜表面微凸,瓜皮光亮充分成熟时开始采收。
  (二)甜瓜裁培技术
  1.甜瓜整地施肥基本与西瓜相同,旱塘宽1.5~1.6米,水塘宽0.6~0.7米,水沟深0.4米,盖沙或覆盖地膜。
  2.在旱塘下面6厘米的塘坡划水平线,按穴距0.3~0.4米点播;每塘2行,每穴3粒,盖沙或覆盖地膜,及时灌水,灌水线距播种线4~5厘米。也有先灌水后覆膜播种的。
  3.2叶期间苗,3~4叶时定苗,苗期及时除草、松土,提高地温、晒根锻炼;团秧期、幼瓜膨大期追肥灌水,防治蚜虫。田间管理与西瓜大体相同。
  4.甜瓜一般为子蔓、孙蔓坐瓜,瓜苗及时摘心,促发子蔓、孙蔓;一般基部子蔓不易坐瓜,应及时摘除,选留第3、4两条子蔓,压蔓留瓜。
  5.幼瓜鸡蛋大时,选留瓜形正、部位适宜的幼瓜,每株留1~2个;幼瓜膨大以后,及时摘心、压蔓。
  6.甜瓜皮色呈现出成熟后固有色泽时,开始采收。
  (三)籽瓜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与西瓜基本相同。2.起垅播种,旱塘宽1.3~1.5米,水塘宽0.6米,深0.3米;每塘2行,穴距0.25米,每穴3粒,播深3~4厘米,播后覆土;有播后盖沙灌水、先灌水后覆膜播种或先灌水播种再覆膜等形式。3.苗期除草松土、及时间苗定苗,防治蚜虫;团秧期、幼果膨大期追肥灌水。4.9月中、下旬籽瓜成熟后采收取籽,晾干贮存。
  第六节 土壤肥料
  一、土壤改良
  (一)耕地状况 1949年,张掖等5县耕地面积234.37万亩,1959年进行全区第一次土壤普查,初步查清土地资源、耕地土壤类型及特点。农业土壤分7个土类、25个土族、78个土种。
  1.黑栗土类 多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祁连山高寒地带,气温低,无霜期90~120天,无灌溉条件,耕作粗放,分黑栗土、黄栗土、白栗土3族。
  2.红土 是一种侵蚀类型土壤,成土母质为红胶土及红色沙岩,小片零星分布,地表光秃,不耐旱,水土流失严重,熟化度低,作物产量不高,分红板土和红沙土两族。
  3.洪淤土类 分布祁连山北麓洪积扇中、上部,地势较高,坡度较陡,海拔1500~2000米,地下水位低;靠祁连山雪水灌溉,土质较肥沃,分6个土族。
  4.风沙地类 分布在走廊西部和北部,多在沙漠、柴湾及戈壁边缘。土质疏松,渗水快,保水保肥力差,不耐旱,产量低,分风沙土和沙包土两族。
  5.土头地类 分布走廊平原和盆地海拔1400米上下,黑河流域下游,呈带状分布,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灌溉便利,耕作性好,保水保肥,作物产量高,分6个土族。
  6.盐碱土类 主要分布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带,土壤盐分含量较高,多呈碱性或强碱性反应,分4个土族。
  1979~1986年全区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基本查清土地级别、耕地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土壤类型及特点。
  1.土地级别 土壤普查全区总土地面积6119.71万亩,其中一级地11.3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19%,属上等好地,分布在各县城周围;二级地177.93万亩,占2.91%,分布在一级地的边缘;三级地89.57万亩,占1.46%,为中产地;四级地251.43万亩,占4.11%,为低产地;五级地1099万亩,占16.65%,多为新垦地或宜农地;六级地1349.17万亩,占22.05%,为宜林地;七级地1702.13万亩,占27.81%,多为宜牧地;八级地1519.1万亩,占24.82%,为暂不能利用地。
  2.地土壤养分合量 从2401个耕地耕作层土样化验结果,平均有机质16.7g/kg,全氮0.9g/kg,速效氮73.8mg/kg,速效磷7.8mg/kg,速效钾168.3mg/kg。
  按照国家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耕地普查面积411.5万亩中,各类养分含量分为6级。
  3.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 耕地微量元素Zn为0.48mg/kg,Cu为1.35mg/kg,Fe为12.20mg/kg,B为1.22mg/kg,Mo为0.13mg/kg,Mn为8.42mg/kg。
  4.土壤类型及特点 区内土壤分21个土类、55个亚类、74个土属。21个土类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灌漠土、潮土、草甸土、林灌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盐土、风沙土、龟裂土、石质土。其中农业土壤有:(1)灌漠土:是全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农业土壤,广布走廊古老绿洲地区,农民称“土头地”。其灌耕熟化层大于30厘米,轻壤质,碎块及团块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15g/kg以上,土色暗灰或褐色,粘粒(粒径<0.001mm)和碳酸钙有淋移现象。分为暗灌漠土、灰灌漠土、潮灰灌漠土和盐化灌漠土4个亚类、6个土属。(2)潮土:是区内分布面积较大的一类古老农业土壤。主要分布在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洪积—冲积扇缘低湿、碟形洼地上,以及黑河流域沿河低洼地上。地势平坦,地下水位1~2米,土性潮湿,地温低,春秋两季地下水位急剧上升,地表返潮现象严重,农民称“碱潮地”。潮土地腐殖质累积明显,有发育较好的灌耕熟化层;剖面下部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层、锈纹锈斑层;灌耕熟化层与母质层之间过渡迅速,并伴有程度不同的积盐过程。分为灌耕潮土、潮土和盐化潮土3个亚类、5个土属。(3)耕灌土:包括耕灌风沙土、耕灌灰棕漠土、耕灌草甸土、耕灌栗钙土、耕灌灰钙土等新垦土壤。耕作层薄,土壤肥力低,质地结构差。
  (二)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及特点 中低产田面积179.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4.4%。根据主要障碍因子可分为8类。
  1.水盐化地 受地下水影响而形成的盐化土壤。有盐化潮土、盐化灌潮土、耕灌盐化草甸土,面积24.19万亩,占中低产田的13.40%。主要分布在黑河沿岸低洼处和洪积扇缘泉水溢出带,因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盐分表聚严重,土壤含盐量70.4g/kg,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
  2.旱盐化地 以盐板土、盐沙土等土类为主,面积4.95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的2.75%。分布在南北戈壁新垦农田上,以临泽县的南板滩、马莲槽子,高台县的骆驼城滩面积较大。这类盐化地因成土母质含盐量高,灌水后盐分表聚,质地结构差,养分含量低。
  3.湿僵地 以耕灌草甸土、耕灌沼泽土为主,面积6.63万亩,占中低产田的3.69%。主要分布在黑河沿岸河床阶地上,常与水盐化地形成复区。质地黏重,水肥有余,气热不足,草荒严重,土壤熟化程度低。
  4.漏沙地 以薄立土、腰沙土、漏沙土为主,面积14.23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7.91%。主要分布在绿洲边缘和干河滩上。质地较粗,土层较薄,土体中、下部有砾石层或沙土层,漏水漏肥,生产水平低。
  5.瘠薄地 以耕灌风沙土、沙化灌漠土、沙壤土为主,面积30.49万亩,占16.96%。主要分布在风沙地和戈壁滩边缘。风蚀沙化严重,质地粗,保水保地性能差,作物生长后期易脱肥、热秕。
  6.旱地 以耕种灰钙土、耕种栗钙土为主,面积20.98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11.67%。主要分布在山丹、民乐等县的浅山丘陵上,无灌溉条件,干旱缺水,土层深厚,耕作粗放,雨养农业,产量不高。
  7.半水地 也称“野水地”,以灰钙土、灰漠土为主,面积37.31万亩,占20.75%。主要分布在山丹、民乐县的绿洲边缘。半水地有灌溉条件,但水源不足,一般仅灌保苗水,耕作粗放,产量不高。
  8.冷湿地 以栗钙土、黑钙土为主,面积41.02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22.81%。
  主要分布在祁连山中低山区,海拔较高,年降水量大,气候高寒阴湿,草荒、鼠害严重。
  (三)土壤改良 1949年后,土壤改良采取增施有机肥料、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合理轮作倒茬、深翻改土、推广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1.开展肥料建设 50年代前,农业生产落后,农田施肥面积小、数量少。1949年全区积造农肥60.02万吨,施肥面积68.20万亩,亩均施肥0.88吨。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重视肥料建设,组织群众积肥造肥,增施有机肥料。1965年积肥219.06万吨,施肥面积144.1万亩,平均亩施1.52吨。70年代,组织城乡群众,广开肥源,开展羊粪下山、城粪下乡、滩粪归田,大搞高温堆肥、绿肥沤制,大办猪场,开挖泥炭,利用羊粪和油渣制作颗粒肥料,使有机肥料数量逐增,质量显著提高。据地区土肥站1977年测定,农家肥料有机质含量34.5g/kg,全氮2.95g/kg,全磷1.98g/kg。
  1957年前,区内不生产化肥。1958年专区建成细菌肥料厂,年产固氮菌液5000吨;张掖市建成化工厂,年产合成氨2000吨,1959年停办。1965年兴建地区化肥厂,年产碳酸氢铵3万吨。70年代,大办地方“五小”工业,建成张掖、山丹、高台、民乐、临泽5县磷肥厂,年产磷肥6万吨,平均亩施化肥(实物)约40公斤。80年代以后,地区化肥厂几经扩建,年产合成氨2.5万吨,碳酸氢铵8万吨,尿素4万吨,微肥20吨。另外,山丹军马总场建成磷肥厂,年产磷肥、复合肥2万吨。到1995年,区内自产化肥亩均约80公斤。
  2.农田基本建设 兴修水利,平田整地,建设农田林网,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渠、井、田、路、机、电配套,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造旱涝保收高产农田。1965年后,全区按照统一规划、分片治理、逐年实施的原则,县、公社、大队分别制定实施方案。1969~1974年,开展大规模的平整土地、修渠筑路、营造农田林网,基本实现渠、路、林、田配套,耕地条田化。到1990年,已建成条梯田149.7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08.56万亩,保灌面积183.97万亩;到1995年条梯田面积187.8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16.5万亩,保灌面积191.08万亩;川区实现农田林网化,沿山地区农田林网初具规模,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3.合理轮作 轮作倒茬,扩大豆科作物和绿肥种植面积。1949年前,农作物以小麦、谷子为主,重茬普遍。50~60年代,实行旱地休闲、稻麦轮作、夏田复种绿肥或小日月作物。70年代实行分区轮作,小麦最多种植两年。80年代川区带田面积扩大,实行小麦、玉米小倒茬;山丹、民乐两县扩大豆科作物、绿肥种植面积,实行麦豆三三轮作或旱地休闲轮作,用地养地。
  4.深翻改土 50年代机械化水平低,提倡铁锨深翻土地;60年代年机耕面积50万亩以上;1979年机耕面积118.69万亩。1985年,机耕面积142.04万亩,全区实现3年机耕深翻1次,使耕作层逐年加深。到1995年,全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58台,小型拖拉机44664台,机耕面积178万亩,土壤耕作层加深,土壤结构明显改善。
  1987~1990年,综合运用生物工程和农业措施,集中连片进行7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粮食亩增65.5公斤,总增16961.22万公斤;油料亩增30.7公斤,总增583.48万公斤;甜菜亩增820.7公斤,总增4869.73万公斤。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15.7g/kg、0.935g/kg和8.3mg/kg,分别增加1.13g/kg、0.055g/kg和1.7mg/kg。
  二、肥料应用
  (一)农家肥料
  1.农家肥料 使用概况张掖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地区,汉武帝时就有在农田使用人畜粪记载;明代使用农家肥料已很普及,〔民国〕期间农业生产投肥不足。1949年使用农肥面积68.27万亩,占总播面积143.73万亩的47.5%,平均亩施0.88吨。此后各级政府重视肥料建设,1952年施肥面积95.1万亩,占总播面积的51.3%,平均亩施1.2吨;1955年施肥面积106.8万亩,平均亩施1.28吨。1956年中央发布《1956~1967年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把肥料建设列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1958年积造农肥244万吨,施肥面积174.3万亩,占总播面积74.4%,平均亩施1.40吨。6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沤制绿肥、高温堆肥、羊粪下山、城粪下乡、养猪积肥、广开肥源。1975年农家肥料积造661.33万吨,施肥面积202.24万亩,占总播面积89.9%,亩均施肥3.27吨;1980年积造肥料762.51万吨,施肥面积162.93万亩,平均亩施农家肥4.68吨。1987年开展7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采取小麦高茬收割、麦草翻压覆盖、玉米根部还田、种植绿肥等,增加有机肥投入。1990年,积造农家肥料1091.21万吨,施肥面积217.5万亩,亩均施肥5.01吨。1995年,积肥1472.5万吨,施肥面积223.1万亩,亩均施肥6.6吨。
  2.农家肥料使用方法 农家肥料使用方法,经历撒施、条施、分层施和秋施肥四个阶段。(1)撒施:50年代前,肥料数量较少,采用地表撒施,然后犁耙播种。撒施肥料分布不合理,利用率低。(2)条施。结合犁地把农肥全部溜施到犁沟里;部分地表撒施,部分溜入犁沟;大白菜基肥,玉米、瓜类追施农肥时,采用穴施。(3)分层施肥:包括分期施肥和分层施肥。分期施肥是部分肥料秋耕时施入,部分肥料春播时施入;分层施肥是用分层施肥机,把肥料分别施入浅层、深层土壤,促进根系发育。(4)秋施肥:在上年秋耕时把农家肥全部施入土壤,经过冬春两季肥料腐熟发酵,提高肥料利用率。90年代,全区秋施肥面积占粮食作物的50%以上,其中川区占75%;山丹、民乐两县占25%。
  3.农家肥料积造 (1)厩肥:俗称“圈粪”,包括牛、驴、马、猪、羊、鸡粪等。厩肥是畜禽粪便与垫入的干土、碎草践踏而成。羊粪是优质农家肥料,粪质细、肥分浓、肥效长;猪粪略次,含氨化微生物较多;再次为牛粪、驴马粪。鸡粪质量好、肥效高,数量少,多用于蔬菜生产。(2)人粪尿:为含氮量较多,而磷、钾较少的有机肥料。农村土圈厕所,人粪便盖土,自然发酵;城区池化粪便,拉运城郊压土发酵,与厩肥混使。(3)灰粪:包括炕灰、灶灰、炉灰等,过去多把灰粪垫入畜圈或厕所,氮素挥发散失。20世纪80年代以后,灰粪多堆腐后施于玉米、甜菜、洋芋、瓜菜作物。(4)饼肥:主要有胡麻饼、菜籽饼。饼肥数量少、肥效高,多与羊粪、磷肥混合发酵,用于西瓜等高效经济作物。(5)沤制绿肥:把苦豆子、臭蓬、骆驼蓬等野生植物或林木枯枝落叶、作物茎叶沤制在直径2~2.5米,深1.5~2米的坑里,采用放水或掺入人粪尿在高温条件下沤泡,发酵成粪。(6)高温堆肥:分平式、半坑式和坑式3种。一般是将作物秸秆铡碎,与畜粪混合,堆积时每覆盖一层草、洒一次水、垫一层土,如此重复堆放到高2~2.5米,把顶封严,待堆内温度升到37℃以上时,进行2~3次倒翻,促使发酵腐熟。
  4.农家肥料应用效果 广开肥源,积造农家肥料,促进肥料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农家肥经质量监测为:70年代农家肥有机质含量25.6士2.28g/kg、全氮1.05士0.33g/kg、速效磷40.5士0.57mg/kg;到80年代初,有机质含量28.5士1.10g/kg、全氮1.53士0.74g/kg、速效磷47.4士1.77mg/kg;1990年有机质30.67士1.1g/kg、全氮1.72士0.46g/kg、速效磷73.4士3.01mg/kg。农家肥质量逐年提高,每年亩施农家肥5吨,土壤可增加有机质150公斤。
  (二)化学肥料 区内施用的化肥主要有碳铵、硫铵、硝铵、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磷二铵及专用配肥等。其中地产化肥有碳铵、硝铵、尿素、过磷酸钙和专配肥。1953年始用化肥,最早在张掖县梁家墩、临泽县蓼泉、高台县巷道乡试验示范,推广使用硫酸铵(时称“肥田粉”),此后逐年扩大。1957年在张掖县梁家墩、临泽县板桥乡等地试用过磷酸钙,经过试验,增产效果明显。60年代以后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1966年,全区施用化肥(实物)6.03万吨,其中纯氮1.71万吨,五氧化二磷0.25万吨;1970年化肥使用占总播面积的65%,化肥使用总量(实物)7.55万吨,亩施纯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0.5公斤;1980年化肥使用10.32万吨,其中纯氮1.91万吨,五氧化二磷0.401万吨,微肥155吨,钾肥476吨,亩均化肥纯量17.8公斤。80年代,化肥使用量猛增,使用方法不断改进,改地表撒施为深施、集中条施穴施,叶面喷施等;推广配方施肥、优化施肥、测土施肥和方程施肥,氮磷钾肥、微量元素综合混配等,显著地提高化肥利用率。1990年施用化肥(实物)18.58万吨,其中氮肥11.14万吨,磷肥7.31万吨,钾肥0.13万吨,微肥277吨。1995年施用化肥33.07万吨,其中折纯氮3.78万吨,五氧化二磷1.66万吨,氧化钾0.056万吨,微肥790万吨。
  80年代以后,化肥施用归结以下4个特点:化肥施用面积不断增加——1981年化肥施用159.1万亩,占是年总播面积220.03万亩的72.2%;到1990年化肥施用面积287.3万亩(含复种和开荒地),施用作物由小麦、玉米等扩大到水稻、甜菜、花卉、药材等和绿肥把。
  化肥施用由以氮肥为主,转向氮、磷、钾、微肥配合使用——80年代以前氮肥使用比例大,氮磷比例为1∶0.2~0.3;80年代以后推广使用磷肥,提高氮磷比例,90年代氮磷使用比例提高到1∶0.4~0.5;同时重视钾肥使用,水稻、甜菜、瓜类等作物使用氯化钾、磷酸二氢钾,能提高产量、改进品质;果树施用钾肥,果品着色好、含糖量高;玉米使用锌肥,油菜使用硼肥增产效果明显。
  化肥使用技术不断改进——初使化肥以撒施为主,70年代底肥改为条施,追施改为点施、穴施;80年代以后改为人工深施,提高化肥利用率;90年代,推广磷肥秋施,或作物播种前5天用播种机施入;以化肥作种肥,推广分层施肥器深施化肥,使种子播在化肥上层,可增产7%~15%。
  化肥每亩施用量增加,而每公斤有效成分生产粮食逐年减少——1977年每公斤纯氮、五氧化二磷可生产粮食36.7公斤;1982年,每公斤纯氮、五氧化二磷生产粮食27.9公斤;1986年为20.2公斤,到1990年为14.5公斤,1995年每公斤纯氮、五氧化二磷生产粮食9.5公斤。
  (三)绿肥 区内绿肥种植历史悠久,汉朝由西域引进首蓿,用以饲马肥田。据1943年《甘肃贸易季刊》记载,张掖县苜蓿种植面积1000亩,年产鲜草250万公斤。50年代,绿肥品种扩大到豌豆、香豆子等,年种植面积6.15~10.44万亩,亩产鲜草400~500公斤。1964年张掖县南华大队、临泽县五里墩大队、高台县黑泉大队麦田套种草木樨获得成功,是年绿肥面积16.03万亩,亩产鲜草500公斤;1969年绿肥面积17.94万亩,亩产鲜草650公斤。1979年开始引进毛苕子、箭舌豌豆、田菁、紫穗槐等绿肥作物,在张掖县明永公社沿河大队、临泽县倪家营公社上营大队、高台县南华公社先锋大队试种,示范面积1664亩,毛苕子亩产鲜草2500~3000公斤。1989年绿肥面积39.32万亩,山丹、民乐两县推广休闲地种植绿肥、甜豌豆,与小麦、洋芋实行轮作。1995年绿肥面积25万亩。绿肥种植有单种、套种和复种3种形式。单种以苜蓿、毛苕子为主,春季播种,亩播1~1.5公斤;小麦地套毛苕子,每亩播种3公斤,麦黄水撒入;麦地套种箭舌豌豆每亩15公斤,麦苗二水套种;复种绿肥于麦收后浅耕播种,10月份收割。
  80年代推广绿肥丰产栽培技术15万亩,毛苕子亩产鲜草高达4000~5000公斤。种植绿肥可肥田改土,土壤有机质增加0.5~0.7g/kg,全氮增加0.09~0.1g/kg。
  第七节 植物保护
  区内农作物病虫害种类较多。50年代组织农技人员推广温汤浸种、药剂拌种,1956年建立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点,1957年开展植物检疫工作。从此植保工作形成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物检疫三大系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逐步系统化、规范化。
  一、预测预报
  (一)测报机构 1956年,张掖专区建立预测测报点。1959年,张掖市病虫害测报实行“分区设点、定期检查”,农技推广站指定专人,在甘浚、乌江、上秦、碱滩、党寨、沙井、大满、小满、安阳、三闸10个公社开展病虫测报工作。1960年撤销专、县测报点。1963~1965年,陆续恢复专、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点。“文革”期间县级以下测报点失控。1978年后,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恢复正常。1984年5个农业县(市)相继建起专业测报站,并配套完善“五室一圃”,即养虫室、办公室、资料室、标本室、实验室和观测圃;地区固定1~2名专职测报员,各县(市)分别固定1~3名专职测报员,各乡配1名主搞测报的农技人员,形成地、县、乡三级病虫测报体系。1995年,全区有6个病虫测报站,专职测报人员8名,测报设施逐步完善。
  (二)测报制度 从1978年起,地区建立测报档案;1979年下发全省统一病虫报表,规定对“地老虎”等害虫设黑光灯、诱蛾器进行逐日诱测;从1982年起与地区气象局签订气象服务合同;1994年临泽县病虫测报站使用模式电报传递麦蚜虫情。
  (三)测报对象 1954年测报对象以小麦腥黑穗病为主,其次有麦蚜、金针虫、谷子白发病等;沿山地区为土蝗、麦穗夜蛾、田鼠。60年代麦蚜、地老虎等虫害严重,张掖、临泽、高台3县分别设点,对地老虎运用糖蜜诱测方法,预测准确。1964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区大流行,地区把麦蚜、黄矮病、地老虎、小麦条锈病列为主要测报对象;蚕豆蚜、甘蓝夜蛾、灰夜蛾、豌豆潜叶蝇、棉蚜、棉花红蜘蛛为兼测对象;沿山地区仍以田鼠为主要测报对象。1984年,地区根据全国植保总站对麦蚜、地下害虫、小麦条锈等主要常发性病虫害,按病情指数或百株虫量、发生面积占寄主面积比率及数量指数,划分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分级标准,分为小发生、中度偏轻、中度发生、中度偏重和大发生五级,提高测报准确性。1990年地、县(市)重新确定主测和兼测对象及观测点。地区把麦蚜、黄矮病作为主测对象,金针虫为兼测对象;张掖市主测对象为麦蚜、黄矮病、稻瘟病,兼测对象为玉米锈病;临泽县主测对象为麦蚜、黄矮病、玉米红蜘蛛,兼测对象为甜菜象甲;高台县主测对象为麦蚜、黄矮病、甘蓝夜蛾,兼测对象为玉米红蜘蛛、稻瘟病;山丹、民乐两县主测对象为麦蚜、黄矮病、田鼠,兼测对象为小麦条锈病、豌豆夜蛾、麦穗夜蛾。1992年结合区情制定以麦蚜、黄矮病、地下害虫、小麦条锈病、玉米红蜘蛛为主的《张掖地区农作物主要测报对象调查观测办法》,其中玉米红蜘蛛观测调查办法填补省内空白。1994年把玉米红蜘蛛列为张掖市主要测报对象。1995年又确定苹果叶螨、辣椒疫病、番茄早疫病、黄瓜霜霉病等为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主要测报对象,对严重危害果树的球蚧也进行研究、预报。
  (四)测报科研 测报研究始于1960年,是年8月在民乐县首次发现小麦黄矮病。1963年张掖、高台县开始观察麦蚜,冬麦秋季自出苗后每10日一查,至麦蚜越冬时止;翌年冬麦返青、春麦出苗后每5天一查;在拔节孕穗期进行大田普查,综合分析作出预报。农田鼠害分为春季发生基数、夏季发生情况、冬前越冬基数调查,参照历史资料的越冬、发生基数和气象预报等综合分析,作出预报。地下害虫主要采取秋季越冬基数调查、药剂拌种面积、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作出预报。玉米红蜘蛛根据越冬基数、冬春气候等因子对比分析进行预报。80年代以前病虫测报以经验预报为主,1990年向数理统计预报过渡。1990~1993年全区相继开展麦蚜、玉米红蜘蛛损失估计和预防指标研究,玉米红蜘蛛分级标准研究,建立川区麦蚜长、中、短期预测模式,经1994~1995年验证,预报准确率达100%;对山区麦蚜、田鼠、小麦条锈病也建立预测模型,进行观测预报。
  二、主要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
  1956~1959年查出全区农作物病虫草害90种,其中病害23种,虫害60种,杂草7种。1982~1984年地区农牧局组织科研人员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分布范围、发生状况、发展趋势、天敌资源等进行全面调查。调查面积26750亩,代表面积101.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2.2%。采集病害标本3万多份,定名374种,其中危害麦类的58种,旱粮58种,水稻14种,豆类43种,洋芋12种,油料39种,蔬菜79种,甜菜11种,瓜类12种,果树36种,其他经济作物12种。采集昆虫标本2万余头,鉴定到种属的580种,其中农业害虫326种,为害麦类的23种,旱粮豆类49种,水稻15种,蔬菜24种,甜菜11种,果树77种,经济作物12种,储粮害虫20种,其他作物害虫95种。查出昆虫天敌139种,其中数量较多的17种。
  (一)小麦病虫害 小麦病虫害主要有腥黑穗病、线虫病、黄矮病、小麦根病;蚜虫、麦穗夜蛾、蝗虫等。
  1.小麦腥惠穗病 〔民国〕时期小麦腥黑穗病危害严重,据《张掖市志》记载,小麦腥黑穗病一般田间发病率20%左右,严重地块达70%以上,重灾之年碾场时黑灰飞扬。当时农民用草木灰、炕土灰熏呛,效果甚微。1950年推广王铜药剂拌种;1952年推广“赛力散”拌种,到1957年小麦全部实现药剂拌种,小麦腥黑穗发病率降到1.5%。
  2.小麦线虫病 40年代小麦线虫病为害严重,50年代用石砒拌种防治,时有药害发生;1966年推广内吸磷“3911”拌种,病害得到根治。1984年调查,仅见高台县黑泉乡定平村“174”小麦品种上有零星发生。
  3.春小麦根病 小麦根病过去少有发生,80年代以后蔓延全区。1990年小麦苗期,由地区植保站对132个田块的180.08亩地作了调查,发生面积占调查面积的100%,平均发病率33.9%,最高84.2%;平均病情指数11.7%,最高38.4%。在成穗期对5县(市)、16个乡、21个村、34个社调查,代表面积3073亩,发生白穗面积64.1亩,占代表面积的2.1%,平均白穗率3.7%,最高24.8%。其中,白穗率在5%以下的占调查面积的67.8%,5%~10%的占11.2%.10%以上的占21.0%,个别田块有整片枯死现象。1989~1991年组织张掖、山丹、民乐3县(市)开展春小麦根病综合防治试验示范,提出改变土壤微生物组成、降低土壤病原微生物数量,轮作倒茬、复种套种绿肥、深翻压青,精选良种、增强植株抗病、耐病能力,用“拌种双”“粉锈宁”拌种等农业综合防治措施。1989~1991年示范推广面积18.80万亩,其中张掖、山丹、民乐3个示范防治区,白穗率分别比大田下降89.5%、80.8%和82.7%,挽回粮食损失827.15万公斤。
  4.麦蚜及黄矮病 60年代初,随着冬麦面积扩大,麦蚜、黄矮病有新的桥梁寄主,迅速蔓延成为麦类作物的主要病虫害。1957年冬小麦面积1538亩,蚜虫数量每平方米20头左右;1961年冬麦面积34.7万亩,7月上旬百株麦蚜2046头,造成全区历史上第一次蚜虫大发生;1962年旱象严重,冬小麦面积18.9万亩,穗期百株蚜3207头;1965年冬小麦面积25万亩,穗期百株蚜严重者12945头,粮食减产约3000万公斤。60年代以来,先后5年发生蚜虫大流行,仅1975年全区因蚜虫危害就损失粮食3500万公斤。1961年开始采用飞机喷洒药剂防治麦蚜,至1966年飞防面积266.07万亩,防治效果80%以上,此后每年飞防面积50万亩以上。1978年飞防888架(次),作业318.52小时,施药面积77.9万亩,喷“六六六”粉、乐果粉剂779吨;1980年飞防1372架(次),作业487.39小时,喷药面积119.58万亩;1981年飞防面积130万亩,喷洒3%乐果粉、6%“六六六”粉、2.5%乐果仲辛醇乳油等460吨,磷酸二氢钾45吨。从1981年起逐渐用人工机械防治代替飞防,是年配发泰山—18型机动弥雾喷粉机140台,在张掖、临泽、高台3县进行试验,防效良好。1982年又配发机动喷雾机681台,川区3县有机动喷雾机1026台,有手摇喷雾、喷粉器械4850台,基本满足防治病虫害的需要。
  防蚜药物,60~70年代使用“六六六”粉、DDT、乐果粉、乐果仲辛醇乳油、敌敌畏等;80年代推广甲胺磷、菊酯类农药。1982~1985年使用甲胺磷防蚜面积183.4万亩,防效率98.4%,残效期15天,基本代替“六六六”粉、乐果等农药。1984年开始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杀虫剂50%抗蚜威,防效95%以上,1985年推广面积14万亩,1986年推广30万亩,1987年推广54万亩。
  防蚜措施,1964~1968年地区农技站、农科所和有关农业院校协作,制定以药剂拌种为主,拾茬灭卵与大田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1965年开始,省、专、县农技人员在临泽县平川公社进行“3911”“1059”等内吸药剂拌种试验,1967年拌种382.45万公斤,播种17.95万亩,对麦蚜、黄矮病防效明显,还兼治多种病虫害。80年代,采用选择性杀虫剂,按防治指标开展综合防治;大力压缩冬麦面积,推广“3911”拌种,降低蚜卵越冬基数。化学防治严把防治指标:冬麦秧苗期、返青期蚜虫率10%,百株蚜30头;春麦苗期百株蚜50头,蚜株率5%;穗期百株蚜500头,蚜株率50%;蚜虫与天敌比为150∶1。并实行挑治,选择高效低毒、对天敌杀伤力小的抗蚜威等药剂,发挥天敌控制作用,麦蚜、黄矮病逐年减轻。
  5.蝗虫和麦穗夜蛾 山丹、民乐两县二、三类地区,张掖市安阳、花寨乡,高台县新坝、红崖子乡,蝗虫、麦穗夜蛾为害较重。50年代初期群众采用堆草诱杀,效果甚微。1955年张掖县安阳乡用“六六六”粉配制毒饵杀灭蝗虫,防治面积10345亩。1956年蝗虫发生高峰期每平方米有虫10~15头,用毒饵诱杀和喷“六六六”粉防治面积1.19万亩,到1957年防治面积为2.93万亩,蝗虫为害控制。
  (二)玉米病虫害
  1.玉米矮花叶病 1976~1977年,由省农科院植保所和张掖、临泽、高台县农技站协作研究,采用抗病品种“张单488”“486”“郑单2号”“370”等,适时早播、加强肥水管理,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防治蚜虫等措施,使玉米矮花叶病得到控制。
  2.玉米丝黑德病 1976年在地区农科所发现,以“张单488”为重。1978年组织调查,全区玉米种植区零星发生,有少数地块成灾。临泽县新华公社红星四队126亩玉米,有19.2亩发病率68%,24亩发病率40%,其余发病率6%~20%,全队平均发病率24%,是年减产1.5万公斤。1979年全区种植玉米22.3万亩,平均发病率2.5%,减产250万公斤;1980年玉米发病率5%,减产500万公斤。1980~1981年省、地农业部门研讨玉米丝黑穗病防治问题,制定“以抗病品种(中单2号)为主,拔除病株、合理轮作和用粉锈宁、拌种双等药剂拌种,注意粪肥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使病害基本控制。1982年平均发病率降为1.8%。1984年调查,平均发病率下降至0.13%。
  3.玉米红蜘蛛 80年代中期以来,玉米红蜘蛛连年发生,为害逐年严重。1986年玉米红蜘蛛发生面积13.6万亩,损失粮食160万公斤。1989年临泽县板桥乡东湾四社35亩小麦玉米带田,红蜘蛛大发生,平均每亩减产71.6公斤,重灾地亩减产115.6公斤。1990年地区植保站在高台、临泽两县开展玉米红蜘蛛综合防治试验示范,查清区内玉米红蜘蛛为截形叶螨,每年发生10代左右,世代重叠,除越冬期外,田间各螨态均有。每代历时16~32天,以成螨在土缝或杂草根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在土埂阳面杂草上取食、繁殖;5月上旬扩散到离地埂1米处的玉米苗上产卵;6月以后螨量大增,迅速扩散;9月中旬出现橘红色越冬雌螨,收割秸秆时,大多螨虫留落田间;10月下旬多数螨转入土缝或草根越冬。红蜘蛛天敌主要有深点食螨瓢虫、食螨瘿蚊。防治方法,抓好玉米4~5叶期田边地埂防治,把玉米红蜘蛛消灭在扩散、转移之前;7月下旬带田小麦收割后进行挑治,用40%水胺硫磷、73%克螨特、20%灭扫利、20%三氯杀螨醇防治。1990~1993年完成示范面积20.64万亩,占两县玉米面积88.69%,挽回损失1522.7万公斤,有效地控制玉米红蜘蛛发生。
  (三)水稻病虫害 区内水稻病虫害种类较多,以水稻恶苗病为害最大。1989年植物检疫普查时,在宁粳号水稻品种中发现,“宁粳3号”发病最重。1990年临泽县水稻发病4000亩,占种植面积的80%;1991年水稻发病面积1.97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5%,其中严重发病的0.52万亩,占20%。1991~1993年开展水稻恶苗病综合防治试验示范,总结出选用抗病品种“宁粳10号”“86XZ—49”,采用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浸种、20%福尔马林闷种和人工拔除病株等综合防治措施。1992年防治1.06万亩,示范区发病面积平均下降15.5%,平均发病率降到1%,减少损失31.55万公斤。
  (四)洋芋病虫害 洋芋病害主要有马铃薯环腐病、病毒病和黑胫病,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环腐病60年代由外省传入,发病严重,主栽品种“深眼窝”亩产由2000~2500公斤下降500~1000公斤。70年代采取杂交育种、引进良种、育苗移栽、整薯播种、切刀消毒、药剂浸种等措施,控制病害蔓延。1977年平均发病率3.7%,最高发病14.5%。1979年始,地区农科所、植保站等单位协作,开展洋芋无毒苗切段繁殖及原种生产,是年繁殖“抗疫1号”“洋白”等品种无病毒苗14000株,在农科所网室和肃南县天桥湾基地栽植2.5亩,获得原种1253公斤;1980年进行产量比较,“脱毒抗疫1号”亩产2154.5公斤,“脱毒洋白”亩产2190公斤,分别比对照实生苗每亩增产88.6%、91.7%,为防止洋芋病毒病提供有效途径。
  (五)甜菜病虫害 甜菜病害11种,虫害50多种,以根腐病、丛根病为害最重。丛根病是1987年在张掖市碱滩乡发现的一种新病害,是由土壤多粘菌传带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所致,造成甜菜块根小、产量低、含糖量下降。90年代地区农科所开展甜菜丛根病研究,找出抗原和耐病品种,实行合理轮作、种植耐病品种“双丰305”“双丰301”,增施磷肥和福硫合剂(福美双十硫磺粉1∶1)拌土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效良好。
  (六)蔬菜病虫害 蔬菜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早疫病、辣椒疫病和蚜虫等五大类。
  1.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1994年发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100%,发病率90%~100%,一般减产40%~60%;白菜霜霉病1994年发病率平均80%以上,减产20%~30%。用30%霜霉净、75%克抗灵防治霜霉病效果良好。
  2.灰霉病 西葫芦灰霉病在大棚、温室均有发生,1994年发病率10%,严重的达50%以上。用50%速克灵防治灰霉病,防效80%以上。韭菜灰霉病也有发生。
  3.番茄早疫病 1994年发病面积占栽培面积95%,发病率100%,为害茎叶和果实,降低品质、影响产量。用“DTM”等药剂防治,防效85%。
  4.辣椒疫病 90年代辣椒疫病平均发病率20%,严重的达60%以上,个别地块因病绝收,平均减产30%~40%。用甲霜铜、甲霜灵等药剂根部喷雾,结合高垄栽培、伏天浅灌、防止淹根等综合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病害。
  5.蚜虫 各种蔬菜普遍发生,多集中幼茎和叶背,吸食汁液,致使叶片发黄、卷曲,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用菊酯类农药、抗蚜威喷雾防效高、残毒少。
  (七)油料作物病虫害 油菜霜霉病发生普遍,间歇年份为害严重。采取轮作倒茬、防止大水漫灌和田间积水;发病期用40%乙磷铝或90%霜霉净300倍液或25%瑞毒霉1000倍液喷雾,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蔓延。油菜病毒病,主要由桃蚜、萝卜蚜、甘蓝蚜传播;推广抗病品种,用菊酯类农药、氧化乐果防治蚜虫,能遏制病毒病发生、蔓延。亚麻枯萎病各地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12%~32%,重者成片枯死;推广抗病品种、防止田间积水、实行合理轮作,用粉锈宁、多菌灵等药剂拌种等办法,能有效防治病害。黄条跳甲主要分布在山丹、民乐、张掖沿山地区,每年发生2至3代,世代重叠、取食叶肉,对幼苗为害最重;用氧化乐果、甲胺磷等药剂防治成虫,用40%甲基异柳磷灌根防治幼虫为害根部,效果显著。
  (八)棉花病虫害 棉花主要虫害有棉蚜、棉红蜘蛛。初用草木灰熏呛,后用“六六六”粉、乐果粉喷洒,氧化乐果、甲胺磷等喷雾或涂茎,防效80%以上。
  (九)田鼠 主要有黑线仓鼠、长爪沙鼠、子午沙鼠、中华鼢鼠、三趾跳鼠、五趾跳鼠、小家鼠、褐家鼠、高山鼠兔、鸣声鼠等12种,危害程度达3~4级,损失粮食4%~10%。田鼠春刨籽、夏咬苗、秋盗穗。过去灭鼠采用捕鼠夹、烟熏、掏洞、灌水、脸盆扣、弓箭射杀等方法。1978年山丹县农技部门引进烟雾炮技术,防效良好。用硝铵、锯木渣、煤焦油、“六六六”粉等制作烟雾炮,发现鼠洞立即堵实,翌日见洞重开,将炮点燃塞入鼠洞,封好洞口,5分钟左右即可熏死田鼠,简便高效。1979年省植保站召开全省现场会,推广山丹烟雾炮灭鼠经验。1980年采用磷化锌拌小麦、大葱诱饵灭鼠,此后用敌鼠钠盐毒饵诱杀,灭鼠效果86%~95%。
  (十)农田杂草 1979~1983年,张掖农校对全区农田杂草普查结果,有367种。除可供牧草、绿肥、药材、纤维等用途外,纯属害草的有30多种。主要有野燕麦、白藜、扁蓄、苦蒿、田旋花、蒙古山莴苣、大刺儿菜、大蘖菜、芦苇等。一般地块每平方米有杂草50株以上,最高者达1800株。防治杂草措施:深翻土壤、施用熟腐农肥、轮作倒茬、中耕除草、及时灭茬。实行药剂防治,播前每亩喷施40%燕麦畏乳油4~4.5两或拌成土沙施入土壤,立即耙地,防治野燕麦;豆类、蔬菜等作物,春季每亩喷施48%的氟乐灵乳剂2~3两,混土后立即播种,防治白藜、扁蓄、稗子等杂草;苗期喷施72%的2.4—D丁酯或40%百草敌,控制杂草为害。
  三、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从50年代起步,1978年全区配备专职植物检疫员6名;1994年有专职植物检疫员19人,颁发《植物检疫员证》,配发植物检疫标志服装。
  (一)产地检疫及检疫对象调查 1963年地区组织人员对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线虫病、豌豆象3种检疫对象进行调查。取点405个,小麦腥黑穗病平均发病率1.9%,小麦线虫病被害率平均0.85%,豌豆象各点均未发现。1964年专区农牧局组织各县对豌豆象、蚕豆象进行普查,查验56个公社、885个大队的2655个库房,查样粮食53.16万公斤,均未发现豌豆象、蚕豆象。1980年7月地区植保站组织各县农技人员60多人,对小麦1号病进行普查,在5个农业县调查23个公社、114个生产队(场、站)的1.1万亩麦田,取样40多万株,采集标本86份,均未发现小麦1号病。1981年6月,以小麦、玉米为主,在川区3县进行产地检疫调查,组织植保人员11人,分夏、秋两季对张掖、临泽、高台3县的20个公社、130个生产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面积6600亩、调查总株数51万多株,未发现小麦1号病和小麦线虫病;小麦全蚀病平均发病率2.5%。调查玉米488亩,玉米霜霉病发病率6.35%。1983年7月,按《植物检疫条例》所列检疫对象,地区组织人员对小麦1号病、小麦线虫病、小麦黑森瘿蚊、谷象、绿豆象、蚕豆象、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等进行调查,查看5个农业县的良种场、国营农场、农科所及种子部门良种繁殖重点乡、24个村,面积7786亩,除在高台县黑泉乡定平3社地边发现零星小麦线虫病株外,其余7种检疫对象均未发现。
  1984~1985年,地区植保站在玉米原种场进行玉米检疫操作规程试点,面积182亩,通过推广抗病品种、药剂拌种、轮作倒茬、拔除病株、种子检验等措施,控制病害效果显著。
  1984年临泽县蓼泉乡唐湾村种植南斯拉夫Sc704单交玉米制种田142亩,8月中旬母本773出现成行死株现象。8月下旬地区种子公司邀请农业部、省植保站、省种子公司、甘农大、省农科院等专家现场考察,平均发病率81.7%,严重度41.4%,重病地块发病率100%;玉米原种场、农科所种植的母本773也出现类似症状。专家鉴定认为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病害,经过有关方面协调,对142亩制种田进行销毁处理,以防疫情扩散。年底,农业部中国植物检疫实验所鉴定为玉米黑束病。
  1989~1990年,按省植保总站制定的调查方案,对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甘肃省补充检疫对象及新发生的危险性病、虫、草害进行普查,全区调查30个乡、60个村、164个社,面积3.35万亩,调查种子库、粮库28个,查样粮食516.82万公斤。调查结果未发现小麦1号病、小麦线虫病、小麦黑森瘿蚊、美国白蛾、毒麦、水稻白叶枯病、豌豆象、蚕豆象、谷象、苜蓿籽蜂。调查中发现宁粳3号等宁粳水稻品种恶苗病发生严重;个别地方小麦腥黑穗病仍有发生。
  1994年在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设立监测点,对苹果蠢蛾进行诱集监测;6月和8月两次进行洋芋甲虫调查,调查53个乡、300个村,面积1500亩,调查茄科类蔬菜808亩,未发现上述害虫。
  (二)调运检疫 1988年10月,地、县植保部门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植物检疫基本知识、法规,加强调运检疫工作管理;1992年开展《植物检疫条例》宣传活动,地区检疫部门主动与铁路、邮电、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联系,联合把关,抓好调运检疫。1988~1994年通过铁路、邮电部门托运邮寄的种子、苗木及时进行调运检疫,检验各类种子3448批(次),计15191.78万公斤;检验苗木60批(次),747.53万株。对传带危险性病、虫、杂草的种苗进行处理,对违章调运种子、苗木的单位或个人,按《条例》规定进行处罚。
  第八节 经营管理
  一、财务管理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随着生产体制的变革而变化。1955年应用《农业生产合作社会计教材》,1959年应用省农业厅《人民公社会计核算》,1982年应用农牧渔业部《农业社队会计制度》,1989年应用农业部、财政部颁发的《农村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管理财务。
  (一)会计辅导 1958年成立专区农村会计辅导站,配员2人。1962~1964年各县建立相应机构,配员18人,公社配备会计辅导员99人。1995年地、县、乡农村经营管理、会计辅导队伍165人;村、社有会计人员1040人,其中农民会计师1人。
  (二)会计核算 村、社实行民主理财制度,完善财务档案,建立“三账一簿”(《总分类账》《现金账》《明细账》和《固定资产登记簿》),实行开支一支笔,定期公布账目,办好交接手续。
  1.初级社会计核算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配有会计、出纳、保管员,建立现金流水账、劳动工分账、总账。总账设固定资产、库存物资、往来、股份基金、生产基金、公积金、公益金、农业支出、副业支出、管理费10个科目。另设土地股金、牲畜、农具、产品、社员预分五种登记簿。开支由社长审批,账目日清月结。
  2.高级社会计核算 高级社采用现金收付记账法,设立《现金日记账》《财务日记账》《总分类账》《登记簿》。总分类账簿设固定资产、库存物资、存款、现金等17个科目,初步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3.人民公社会计核算 1958~1962年实行以公社为单位核算,运用借贷记账法,设立日记账、明细账,使用总账科目19个、明细科目300多个。1963年以后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应用简易记账法。1973~1978年实行钱物收付记账法,应用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设《总分类账》《四种明细账》《总分类账》34个科目。1979~1983年实行钱物收付记账法,设置五账三簿、34个科目。
  4.联产承包责任制会计核算 1984~1988年,应用钱物收付记账法,规定会计科目28个;1989年以后实行新的会计制度,采用借贷记账法,设立《现金存账日记》《总分类账》《明细账》《固定资产登记簿》的三账一簿,设立24个科目进行核算。
  5.农产品成本核算 1977~1990年,地、县(市)农经站对主要农产品成本进行核算,用收入登记本、支出登记本、经济效益计算表方法核算,结果如表:
  (三)农村合作基金会1988年,地区首次在临泽县鸭暖乡大鸭村建立农村合作基金会。到1995年,建立乡基金会11个,村基金会78个,聚积融通资金1588万元。合作基金会应用借贷记账法,设23个科目。基金会由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组成,日常工作由会长负责。基金会具有法人主体资格,会内建立民主、岗位、核算、审计、档案管理制度。
  (四)会计检查与审计
  1.农村财务检查 农业合作化时期每年冬季进行清查。1963~1983年人民公社时期,开展一年一度清账目、清物资、清工分、清仓库的“小四清”。1981年在“小四清”中查出贪污、盗窃案331起,清出多记工日1.7万个,追回赃款78万元,追回粮食120.5万公斤。1984年以后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财务清查,每3年清查1次。1984~1995年间共查出贪污、挪用、短款2700多起。除上述定期检查外,还不定期地进行重点检查。1959~1960年结合全民大算账,清查平调资金、粮食、生产资料;1963~1964年结合农村“四清”运动清理财务;1974~1975年开展反对侵占集体财物大清查,查出涉及贪污盗窃1130人;1995年开展农村财务大清查,清查88个乡(镇)、901个行政村,清查资金5328万元,查处违纪资金141万元。
  2.农村合作经济审计 1990年成立临泽县农村审计工作站,与农村经营管理站合署办公,在板桥乡东柳村进行审计试点。此后全区按照1992年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1995年《甘肃省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制度》,实行照章审计。至1995年农村审计420个单位,有违纪问题的248个;审计总额19919万元,查出违纪金额291万元。其中查出贪污356起,金额27.15万元,挪用现金460起,受党纪政纪处分的44人。
  二、劳动管理
  1995年,农村劳动力52.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3.22%。其中男劳27.5万人,女劳24.8万人。
  (一)农村劳动力发展概况 1949年全区农村劳动力22.03万人,1953~1957年增加6.8万人;1959~1961年,农村人口非正常死亡、外流较多,时有劳动力23.16万人,下降24.17%;1962~1967年回升到29.94万人;1968~1981年稳定增长到32.4万人;1982~1995年为劳动力高峰阶段,净增14.58万人,增长38.65%;劳动力总数达52.3万人。
  (二)劳动力的组织、使用 50年代初期,劳动力分散使用;初级社时实行计划调配;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力调配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按劳力强弱搭配划分固定的作业组,由生产队统一领导进行生产活动;根据农活需要,组织临时劳动班组,进行作业;按饲养、积肥、副业、大田划分若干临时劳动班组;建立农田水利、林业、副业等专业队,实行定额管理、因人派活。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除集体统一调劳从事农林场、乡村企业、劳务输出、公路建勤等外,其他劳动力自主劳作、择业。
  (三)劳动计酬
  1.“死分活评” 1954年农业社实行按劳动强度定出预定分,再按当天完成的农活质量、数量确定工分,完成好的加分,差的减分。
  2.“标准工分” 1954~1955年,一些农业社按农活难易轻重,制定每种农活的标准工分,按当天完成情况计分。
  3.包工制 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定工额,达到包工标准的按件计工,质量不好的扣分或返工。
  4.“三包一奖” 以农业社为单位,划分若干耕作区,评出用工量、产量、费用,承包给作业组。作业组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减产扣罚。
  5.“定额工分” 按农活难易、劳动强度定出工额,及每个全劳每日应完成的定额,不论男女强弱,按完成的定额现场记工,月底清结。
  6.“非定额记工” 不便定额记工的各种零活,采取评工记分。
  7.联产计酬 包括包工到组、超产奖励,包产到组、以产计工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等形式。
  8.大包干计酬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交清国家税金、定购粮及集体提留、统派任务后,其余收入归己。
  9.干部报酬 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评工记分,另外按误工时间进行补贴;大包干以后,村、社干部每年按工作优劣、当年收入补发定额工资,补发金额按村社人均纯收入高低而定。
  三、计划管理
  从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计划由地、县(市)编制年度农业计划,逐级下达到社、队,包括农作物种植计划,农产品统购、派购计划,经济收支及基本建设计划等。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国家列入指令性的一、二类产品由111种减到37种;农业计划指标由1978年前的21项减到13项。乡、村、社分别制订农林牧生产、企业发展、土地开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小康建设等计划。农户制定“一年早知道”计划表,列出应完成收入、支出、用工、投肥、口粮、饲料等指标。
  四、合同管理
  1958~1978年,以农业计划形式建立生产队与政府之间的农业经济合同,包括完成国家粮食派购任务、挂钩分配供应部分生产资料。1978~1982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在作业组与生产队之间签订粮食产量、阶段农活、利益挂钩等形式合同。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各种经济关系均以合同形式体现。主要有土地承包合同、专业承包合同、农业技术合同、产品购销合同、企业联营合同等。1987~1989年,中共甘肃省委建立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农村改革试验区,按《甘肃省农业承包合同管理试行办法》,全区订立土地、草场、果园等农业承包合同23.7万份。把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合同形式、法律程序加以确定。土地承包合同基本内容有:耕地(草场)面积、等级、邻界、附属物、变动记录,上交国家税金、定购任务、集体提留、乡镇统筹、负担义务工、劳动积累工、双方权利义务、交纳时间方式,农业基本设施的管护使用、自然灾害处理办法、违约金赔偿、合同期限等。按1991年《甘肃省农业承包合同仲裁暂行规定》和1995年《甘肃省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条例》等文件进行合同管理。
  【管理机构】80年代,县、乡农村经营管理站兼理合同工作;1991~1993年,全区6个县(市)、88个乡(镇)建立合同管理委员会和农业承包合同仲裁委员会,890个村建立合同管理小组。至1995年,全区有“三级管理、两级仲裁”专兼职管理人员2791人。
  【合同签订、鉴证、公证】1990~1991年,地、县农经管理站、政策研究室、土管局、工商局、林业局、农机局等部门联合在临泽倪家营、高台南华、山丹清泉、肃南喇嘛湾乡进行农业承包合同管理试点,以县为单位拟制《农业承包合同书》,在平等互利、等价有偿、协商自愿的基础上,农户与村社签订农业承包合同一式3份,经乡合同管委会审查合格后,加盖鉴证章,确认效力。对金额较大的合同,经国家公证部门公证。其他县(市)参照办理。
  【合同解除、转包】合同变更或解除,需按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同意。属变更合同的,经修改、补充条款,继续生效;属解除合同,要分清责任、重新发包。农业合同的转包、转让,经双方协商同意,转包、转让后重新签订合同。1993~1995年,全区共签订转让、转包农业合同630份。
  【履行兑现合同】合同到期及时兑现。拒不兑现合同的,村社有权收回承包项目并索赔损失。1995年全区农村应兑现承包合同金额3649.5万元,已兑现3149.7万元,兑现率86.3%。
  【调解、仲裁合同】在承包期间,发生单方撕毁合同、拒不交纳承包金等纠纷时,双方都可向合同管理部门申请调处。管理部门查清实事,分清责任,依法仲裁,调解无效时由仲裁部门立案查处,当事人不服,可向上一级合同管理部门申请复议或向法院起诉。
  五、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一)农民负担概况 1946年以前,农民负担率一般为农业收入的9%~16%;1947~1948年,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繁多,农民负担赋税占农业收入的20%以上,最高达45%。
  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重视减轻农民负担。50年代农业赋税为农业收入的11%~18%,60年代为7%~11%,70年代下降为5%~6%。80年代赋税及其他负担占农业收入的4%~5%。1989年全区农民承担国家税收1347.37万元,村提留和乡统筹1182.07万元,各种集资摊派、社会性收费3312.19万元,共负担5841.63万元,占当年总收入的5.15%,人均负担60.95元,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12%。使用劳动积累工、义务工284.91万个,劳均12个。1995年农民负担10443.5万元,其中税金5305.9万元;乡统筹村提留4271.1万元,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比国家规定限额低0.9%;社会负担866.5万元,人均8.8元;农村义务工2901.1万个,劳均5.6个;劳动积累工534万个,劳均10个,均低于国家规定的义务工5~10个、劳动积累工10~20个的限额。
  (二)农民负担管理 90年代以前,农民负担事宜由地、县(市)农村工作部(政策研究室)管理;1991年以后由地、县(市)农业处、局承担,具体工作由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
  村提留、乡统筹,以乡为单位,不得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肃南为7%),其中村提留不得超过2.7%,乡统筹不得超过2.3%,每劳每年承担义务工510个,劳动积累工10~20个。村提留费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兴办集体企业、购置生产设施,五保户供养、特困户补助、干部报酬及集体福利事业;乡统筹费用于民办教育事业、计划生育宣传和手术费、民兵训练、国防教育、拥军优属、修筑乡村道路等。义务工用于植树造林、防汛、公路建勤,劳动积累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村提留一般按承包耕地面积分摊,乡统筹一般按人口分摊。村提留的预算需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通过,报乡政府备案;乡统筹费的预算需经乡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报县(市)政府备案。农经部门实行账目管理和审计监督。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以出劳为主,经允许后也可以资代劳。对失去劳动能力的复退军人、民办教师、特困户,经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可予减免。
  凡向农民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须持地区以上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并持财政部门监制的票据;向农民集资,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本着自愿适度原则。未经农民负担监督部门批准,一律不得收取。对违犯规定,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的,农民有权拒交;对情节严重的当事者给予行政处分,因加重农民负担造成农民伤残死亡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六、收益分配
  (一)分配方法
  1.按股劳比例分配 1954~1955年初级农业合作社收益分配,是把人社土地、农具折为股金,与劳动工分按比例分配,实行“以劳为主,兼顾地畜,多劳多得”。分配程序是先完成公购任务、交清税金、扣除生产成本、提留公益公积金,留足种子、饲料,统一决算分配。一般按劳6、地4比例分配。
  2.按劳分配加照顾 1956~1957年高级农业合作社时期,取消土地股金报酬,实行粮食、现金完全按劳动工日分配,适当照顾困难户的分配办法。分配程序与初级社相似。
  3.工资制与供给制分配 人民公社实行“一大二公”,1958年秋取消按劳分配,实行等级工资制与粮食供给制,按社员体力强弱、技术水平、劳动态度三方面评定工资等级,男女全半劳一般分6~8级,每月按等级发工资。半年后改为评工记分,粮食实行以人定量供给,每月标准按年龄20、18、15、10公斤4个等级,口粮统一交给食堂,社员按定量领票吃饭。
  4.按人劳比例分配 1962年实行总收入的60%分给社员,40%留作各项费用。现金按劳动工分分配,口粮有按人头分配或按人6劳4等不同比例分配,适当照顾五保户、特困户。1963~1978年,现金按劳动工分分配,粮食按人劳比例分配,并控制高低限额,超限部分不分粮以现金总付,低于低限部分补分口粮、社员交款。
  5.两基本保一基本分配 从1965年起实行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同时,采取基本劳动日、基本肥料任务保基本口粮。对完成或超额完成“两基本”的分给基本口粮,否则减少基本口粮。一般按劳8肥2比例分配基本口粮。
  6.大包干分配 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配原则是“完成国家的,交清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二)收益分配水平 1962~1995年,全区农业生产总收入增长204.5倍,年均递增17.51%;集体提留增长24.7倍;社员人均分配现金增长142.9倍,年均递增16.25%,社员人均口粮增长4.8倍。
   第九节 组织机构
  一、农业行政机构
  (一)地区农业行政机构 共和国成立初,由张掖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设科管理农业。1955年10月,张掖专署设“农林水组”;1958年4月,设立“专署农林局”;1959年1月,分设“专署农业局”“园艺局”。1962年1月复设“专署农林牧局”,时有职工177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47人。1964年6月,农林牧局设置政治、生产办公室,财务、农业、畜牧、林业科,配员30人,下辖农业技术推广分站、农机分站、种子分站等8个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人员66人。1968年8月,专署农林牧局成立“革命领导小组”,1969年与水电局合并为“农水局”;1970年分设“农牧局”,下设办公室、政工、农业、林业、畜牧5个组,计45人;1973年12月,改设“地区农林牧局”,下设3个行政科室,农、林、牧3个工作站,有专业技术人员46人;1980年分设“地区农牧局”和“林业局”,农牧局下设4个行政科室、6个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干部63人;1983年8月地区农机局并入,改设“地区行署农牧处”,增设“农机管理站”;1984年增设“种草科”,时有处属15个科、站、场事业单位,职工2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4人;1986年5月,恢复“地区农业机械管理局”;1988年6月,分设“地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改称“行署农业处”,行政编制30人。下设4个科和8个站、场,职工13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1人,(二)县(市)农业行政机构 各县(市)1958年相继成立“农林牧局”,此后随着县(市)机构变革,几经撤设,其沿革大体与地区相似。至1995年,张掖市、临泽、高台、山丹县设立农业局,民乐县设农牧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业工作由畜牧局兼理。县(市)农业局行政编制12人左右。
  二、农业科技教育机构
  1942年省政府设立“农业改进所河西农林实验场”“张掖农校”。50年代设立“专区农业试验站”、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1963年以后建立地、县农技推广站、种子站、良种繁殖场;80年代科教兴农蓬勃发展,本着“提高地、县级,健全乡一级,延伸村社级”的要求,建设农技服务体系,至90年代,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社配有农技员;以县(市)为中心、以乡站为纽带、村为基础的地、县(市)、乡、村、社五级农技推广体系。到1995年,地、县(市)、乡三级有农技推广机构75个,职工338人,其中技术干部298人,内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3人,中级职称57人,初级职称228人。农业科教、良种繁殖、园艺场站、农经单位32个,职工624人,专业技术人员236人,其中高级职称的24人,中级职称的89人。地、县、乡农业事业单位107个,职工964人,专业技术人员534人,其中高级职称37人,中级职称146人。
  (一)地区农业技术机构
  【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1951年在张掖县设立“武威专区第二农业技术推广站”。1963年7月,成立“专区农业技术推广站”,1964年易名“张掖专区农业技术推广分站”,配员12人,1968年撤销。1972年11月恢复“地区农技站”,配员11人,承担农技、植保、园艺工作;1978、1987年先后分设植保、园艺站。到1995年,有职工15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13人,内含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7人。建站以来承担省列课题13项,《全区105万亩粮食作物综合增产技术整乡承包》课题,1989年获省农业厅“科技改进二等奖”,1992年获省农委科技推广二等奖;《河西灌区胡麻综合增产技术示范》《6万亩灌区胡麻综合增产技术承包》获省农业厅“科技改进三等奖”;《张掖地区沿山冷凉灌区20万亩小麦千斤田丰产栽培技术示范》,1994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张掖地区油纤兼用亚麻丰产栽培》,1994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张掖地区100万亩粮食作物综合增产技术整乡承包》,1994年获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地区植保植检站】共和国成立后,植保工作由农技推广站承担。1978年6月成立地区植保植检站,时有职工8人。80年代以后,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危害,制定防治措施;开展病虫预测预报、种子检疫,新农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统筹、协调、指导县(市)植保工作;开展植保技术培训。对玉米丝黑穗病、小麦根病、水稻恶苗病等病害研究,分别获省科委科技进步奖、地区技术推广奖。到1995年,有技术人员1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4人。
  【地区园艺技术推广站】1987年6月成立“张掖地区园艺技术推广站”,职工5人。负责指导蔬菜、果树、瓜类生产,引进、推广园艺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咨询等服务。到1995年有职工10人,其中园艺师3人。引进黄瓜、甘蓝、番茄、辣椒、西瓜等新品种70多个,推广39个品种。与地区农委等单位完成《张掖地区果树资源调查》《河西商品蔬菜产业化技术开发》《瓜菜基地建设》《双千田高产高效示范》等课题,分别获得地区农业处技术改进三等奖、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地区土壤肥料工作站】1979年12月成立,时有职工10人。主要从事土壤改良、肥料试验示范、优化施肥和科技培训。1979~1986年,由各县农技站配合完成全区土壤普查工作;90年代和张掖市化工总厂合作,制定10个系列、27个配方,由化工厂生产和销售“甘环”牌系列专用肥,1993年全区生产专用肥4346吨,全面实施测土——配方——供肥系列工程;1994年完成改造中低产田55.30万亩试验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稀植2.22万亩,占全区水稻面积的57.4%。并与各县农技站协作,完成“抗旱、保湿剂施用技术示范”“乌江万亩盐改技术示范”“水稻旱育稀植”等试验、推广课题。
  1995年有职工14人,其中技术干部10人,内有高级农艺师1人。
  【地区农村经营管理站】1984年3月,在经营管理科的基础上,改设地区农村经营管理站、地区农村会计辅导站,两块牌子,一套人员,配员7人。负责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完善农村经济生产责任制,承担农村财务建账、审计、会计辅导培训,协调管理农村合作资金、农业承包合同等工作。1995年有职工11人,其中会计师3人。1993年以来,全区建立8个农民负担监测点,停止187个农民负担项目,占中央、省上宜布停止项目的92%;完善农业承包合同管理,调解、仲裁合同纠纷280起,调解仲裁率95%;开展财务审计、会计培训,有975人获得农村专业会计证书,占农村会计的93%。
  【地区种子公司】1963年7月成立,翌年改为“地区种子管理分站”,1968年撤销;1972年恢复为地区种子管理站,1978年9月成立“地区种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员,配员10人。主要承担良种引进、示范、推广和更新换代,制定种子生产计划、培训种子技术人员、开展咨询服务等工作。80年代建立“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管理体系。1995年有职工1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5人。是年组织县(市)种子部门推广良种面积216.67万亩;承担农作物4大类、32个组合良种繁育4732亩,生产良种137.32万公斤;销售各类农作物良种1020万公斤。
  【张掖地区农业学校】1941年8月成立“甘肃省立张掖农业职业学校”,借住福音堂,有三年制农艺、森林科各1班,学生80人;1942年改招五年一贯制农、林科各1班,中专性质,借住文庙、民勤会馆;1943年在白塔寺建校,占地80余亩。抗战时期内地知识分子辗转西迁,农校聘用金陵大学毕业生刘生、徐国光、毕孟萍、钱树琼,西北农学院毕业生赵缵统、周治久、邢襄生、刘毓慧,中央大学毕业生李奠邦,英国剑桥大学法学博士、原清华大学外语系主任张素琴,中央地质测量学院李海础等来校任教,提高教学质量和校誉。1943年有五年制农、林科6班,三年制畜牧科1班,学生约300人,1944年易名“甘肃省张掖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9年全校有农艺科5班、森林科3班,学生232人。〔民国〕8年招学生500多人,毕业学生300多人。
  50年代初期在校学生122人,1951年招收三年制初级农艺科1班、林科2班、畜牧科1班;1952年招收4班,学生439人;1953年改名“甘肃省张掖农业学校”,1954年招农作物、造林专业各1班,1955年增设植保专业2班,全校学生9班、334人;1958年6月全校学生10班、348人,教职员69人,其中教师36人。是年毕业学生336人,其中一部分升入大专,一部分分配全省各地。
  1958年地委“农业合作化干校”与农校合并,成立“张掖农学院”,设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和各类培训班,高级班设农学、水利、畜牧兽医、农业机械、林学、植保6个科系,有学生218人;中专班设农作物栽培专业1班46人;初级班设农作物栽培专业9班,学生367人。1959年1月更名“张掖农业专科学校”,1961年11月210名大专班学生毕业分配,恢复“张掖农业学校”。1962年农校停办,部分教师调离;1964年张掖农校复办,归地区管理。1964~1966年招学生7班,农学专业毕业260人。1966年“文革”开始,农校停止招生,1970年10月与地区农科所合并,校舍被解放军某部占用;1974年农校分设,农业厅拨款22万元,购省建工局农场为校址,1975~1978年,举办二年制社来社去农学、畜牧、水电班二届4班,毕业学员162人,多数分配工作。1978年3月迁回原址,新址改为实习农场,是年统招新生75人,设农学专业2班,是年9月改为秋季招生,招农学、林果2班89人;1979年增设植保专业,招生82人。1983年以后,新建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锅炉房等8600多平方米。1986年改招高中毕业学生三年制为初中毕业生四年制,增设园艺、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1991年8月,农业部评估为全国A等三级农校。到1995年,学校有4个专业、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40人,教职工119人,其中教师55人,内有高级讲师5人,讲师19人,助讲29人。校园面积198亩,校外教学试验农场350亩,校舍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有遗传育种、作物栽培、植物病理等实验室15个,田间试验观测站、植物园等;有500元以上的大型仪器120多台,高级显微镜4台,藏书6.4万多册,各类刊物230多种,实习果园210亩。
  【张掖地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981年成立,设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农业实用课程录音讲课。1982年招学员52名,开设农学专业。1984年10月成立“地区农村应用技术广播电视学校”,两校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简称“两广校”。主管副专员兼校长,农业处领导任副校长,专职人员3人。到1987年,农广校招收4期、5个专业,学员1023人,第一、二期农学专业183人,已取得中专文凭的61人,毕业率33%;第三、四期招收农经、畜牧、养鱼、农学、林学5个专业,新增学员640人。农应校招生3期,开设27门应用技术课,学员11500人,其中有5000人取得单科结业证。1990年,加强“两广校”领导,增编2名专职人员,增置音像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有放像、录像机6台,声像教学磁带300盘,收录机27台。1984~1990年,农广校先后开设农学、果树,畜牧等9个专业,招生7期,学员2022人,毕业380人。1994年农广校又开设审计、企业管理、贸易经济、机电、农业经济等9个专业,学员421人,组建13个教学班,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技术培训。有专职教师3名,兼职辅导教师5名。两广校学员参加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的227人,有专业户150人,参加科技承包、科技试验示范的103人。
  【张掖地区玉米原种场】1984年建场,设平原堡原地区干校农场。1990年有职工32人,耕地1650亩,林木5万多株,形成8.5公里长的防护林带,配套机井7眼,建设种子贮备库640平方米,晒场3000平方米,生产各类原种、良种31万公斤,农业总收入60万元。1995年有职工6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4人。有耕地1830亩,作物播种面积1720亩;配套机井8眼,大中型拖拉机5台,种子精选机3台,康拜因1台;种子贮备库1700平方米,晒场1万平方米,种子贮备能力500万公斤。是年生产玉米杂交种90万公斤,玉米自交系40万公斤,小麦良种15万公斤,啤酒大麦5万公斤,总产值250万元,盈利43万元。
  (二)县(市)农业技术机构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5县(市)设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肃南县为农业技术推广站。1995年共有职工156人,其中技术干部104人。有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19人。61个农业乡、肃南县4个半农半牧乡建立农技推广站,有技术干部128人,招聘农民技术员112人。有781个村配备农民技术员。
  【县(市)园艺技术推广站】民乐、张掖、高台3县(市)设有园艺技术推广站,职工23人,其中农艺师7人,主要从事果树、蔬菜、瓜类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农村经营管理站】5个农业县(市)均设有农村经营管理站,1995年职工28人,其中有中级职称的4人。61个农业乡设有乡农村经营管理站,招聘职工125人。
  【县(市)农业“两广校”】6县(市)均设有农业“两广校”分校,有兼职校长12人,专职校长6人,工作人员18人,班主任119人。
  【县(市)良种繁殖场】5个农业县(市)设有良种繁殖场,职工13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人,经营面积2000多亩,年生产良种100多万公斤。
  【县(市)园艺场】5个农业县均设有园艺场,职工2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人,经营面积0.5万亩,果树面积3000多亩。
  (三)省驻张掖农业科研机构 省农科院张掖试验场,位于张大公路九公里西侧,40年代为“甘肃农林实验所河西试验场”。1951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农场”,1953年交地方经营,改为“马拉机农场”,时有土地20086亩。1962年收归省管,定名“张掖九公里园艺场,”1964年下放专区。1968年收回省上,改为“甘肃省张掖九公里五七干校”。1970年改为“甘肃省农业科技队张掖试验场”,1974年易名甘肃省农科院张掖试验场。1991年全场面积5159亩,其中果园面积2930亩;有职工503人,其中科技人员48人;下设办公室、生产科等7个科室,6个果树试验站、1个大田生产站和子弟学校。1990年果品产量315万公斤,经济收入515.2万元。承担的“苹果和梨属间杂交技术研究”课题,经18年探索,培育出甘金、甘芳、甘大等4个杂交新品系,1990年10月鉴定验收,这项成果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果树属间杂交的空白,为育种学说提供新的理论依据。1987~1989年承担的“大面积低产果园变高产技术研究”,采取深翻改土、饱施羊粪、间作绿肥等综合丰产技术措施改造果园,树势转强,平均亩产由开题前的637.1公斤提高到1545.8公斤,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梨树密植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试验幼树三年开花,四年挂果,五年亩产2313.4公斤,为河西灌区发展果树生产提供先进经验。该场生产的苹果色、香、味俱佳,畅销上海、杭州等地,其中红冠苹果被列为“八五”期间全国科研产品出口的惟一水果。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