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扶贫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16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扶贫开发
分类号: F327.42
页数: 3
页码: 622-624
摘要: 本节记述了甘肃省张掖地区扶贫开发情况,包括区内贫困情况、扶贫工作、扶贫成效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农业经济 扶贫开发 张掖地区

内容

一、贫困情况
  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农村经济有很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绝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发展程度等差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按照农村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1994~2000年《全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把张掖地区山丹、民乐两县列入“河西三县一片”扶贫计划。
  1994年,全区有贫困乡27个,贫困村297个。其中整村贫困的79个村,贫困户3.808万户,16.39万人,分别占全区总农户、总人口的15.02%和16.12%。其中,人均纯收入401~500元的19042户,84986人,占总人口的8.35%;201~400元的16159户,66247人,占总人口的6.51%;200元以下的2879户,12057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2%。贫困户主要集中在沿山边远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干旱缺水、土壤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差;距城镇远、信息闭塞、文化技术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生产不发达、粮食人均占有量少、经济收入低、人民生活困难。
  二、扶贫工作1995年,中共张掖地委、地区行署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区十项工程建设之一,组织地级干部10人、处级干部28人、其他干部384人,深入79个贫困村,抓点带面,开展扶贫工作。
  (一)更新观念,扶志育人 针对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的状况,首先扶贫扶志,解放思想。通过召开各类动员会615场,开办广播电视专题90期,录像辅导125场,印发学习材料2000多份,书写标语横幅1.5万条,举办专题讲座87场,组织208名干部赴区外参观学习等宣传教育活动,使95%以上的干群受到教育,增强脱贫致富信心。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生产条件 围绕人均建成2亩水浇地的目标和水、电、田、路4个重点,给贫困地区投入建设资金342.6万元,投劳112.5万个,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山丹、民乐两县48个贫困村完成农田配套1400亩,平田整地7480亩,新打和配套机井5眼,修建渠道23.4公里,整修公路65公里。肃南县马蹄、明花两个贫困区架设农电线路31.5公里,整修道路50.5公里,新打机井15眼,开荒1316亩,建成莲花乡病区改水工程1处。张掖市给贫困村安排8项基础建设工程,其中完成西屯倒虹吸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7万亩;安阳乡打水窖500眼。向山羊堡、丰城堡、许三湾等开发小区移民206户、887人。肃南县马蹄区25户,115人年初移居许三湾,当年搬迁定居,开发建设,当年解决温饱。
  (三)立足资源优势,建立脱贫支柱产业1.调主种植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扩大油料、啤酒大麦、玉米、豆类、洋芋等作物。山丹县陈户乡贫困户刘家环全家6人,1995年种西瓜15亩,纯收入1.3万元,人均增收2200元。
  2.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生产 肃南县19个贫困村1995年牧业总收入达4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44.7%。民乐县南丰乡1995年办起1个“百头牛场”,25个“百头猪场”,18个“250只羔羊”育肥场,3个“500只养鸡场”。
  3.因地制宜,发展李子、楸子、杏于、山楼、海索等沿山杂果林 山丹、民乐、肃南3县新增经济林6768亩。
  4.发展乡镇企业 民乐、山丹、肃南3县乡镇企业总产值分别比1994年增长101.7%、59.8%和54.9%。山丹县老军乡借乡政府搬迁丰城堡开发区机遇,引进资金122.6万元,新办加工服务企业20个,乡镇企业总产值3200万元,增长67.5%。同时,贫困地区组织劳务输出1.963万人,收入1863.3万元。
  (四)普及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农 利用“科普之冬(春)”,开展科技宣讲、举办科技展览、电视广播讲座、印发科普资料、放映科普录像片等,提高干部、群众科技意识;推广优良品种和模式化栽培、地膜覆盖、温棚蔬菜、暖棚养畜、青贮氨化配合饲料养牛、养猪技术,促进农牧业发展。山丹县陈户乡贫困户周德积种植地膜小麦2亩,亩产500公斤;老军乡朱家忠应用滴灌技术,种植洋芋2亩,亩产6500公斤。
  (五)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 分两批组织贫困乡村干部400多人,到江苏省华西村等地学习培训;举办学习班15期,有1100多名农村干部进党校学习,以培养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六)加强组织领导,各方通力帮扶 1.明确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2.坚持领导抓乡、部门帮村制度;3.选派干部挂职扶贫,地区下派10名后备干部到贫困乡抓扶贫;4.加强检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交流经验,组织考评。临泽县33名县级和330名科级领导干部包扶293户特贫户;3016名乡村干部、党员,实行“一帮一”,使贫困户帮扶责任到人,确定脱贫项目6138个,户均两项。地、县(市)倡导富帮穷、企带贫、结对子、上台阶,拓宽帮扶领域。组织开展献爱心、做贡献活动,各行各业为贫困村捐物捐款、提供信息、争取资金,找路子,办实事。地、县帮扶部门为贫困乡村解决资金245万元,捐赠现金44万元,化肥127吨,水泥716吨、衣物4.18万件、面粉10.8万斤、课桌646套,创办加工养殖企业141个,新增产值约3430万元。地区石油公司帮扶山丹县老军乡李泉村在丰城堡兴建农贸市场1处,建铺面16间,支援面包客车1辆,开通李泉至山丹的客运线路。地区电力局帮扶肃南县明花区明海乡小海子村资金1万元,发展养殖业;投资30万元,架设农电线路11.5公里,解决6眼机井和部分群众生活用电问题。
  三、扶贫成效
  (一)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山丹、民乐两县79个重点贫困村平田整地4.35万亩;新打机井20眼,维修机井14眼,修建干支渠90公里,新增水地9820亩;新建人畜饮水管道工程10处,长27公里,新建水窖568座;架设农电线路39.5公里,整修道路122.5公里。部分贫困村生产条件有明显改善。
  (二)区域开发步伐加快 山丹、民乐、肃南3县和沿山贫困地区,以养殖畜禽、定植杂果、兴办企业、输出劳务为重点,加快发展。3县贫困乡村的大家畜、羊、生猪饲养量比1994年分别增长11.6%、15.0%和11.5%;新增果园1.5万亩;新办乡镇企业34个;劳务输出1.6万人,收入1920万元,人均1200元。丰城堡、山羊堡、许三湾等开发小区安置区内移民769户,2951人。
  (三)教育科技得到发展 1995年为贫困乡村改善办学条件投入资金100.2万元,新建改建校舍3343平方米;帮扶单位为贫困村学校和村文化室捐赠图书8728册,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县、乡开展科技培训,培训村干部208人,农民技术员4000人(次)。通过普及科技,提高了科学种田、科学养畜的水平。
  (四)粮食产量穗中有增 1995年在大旱、多灾的情况下,山丹县粮食产量与1994年持平;民乐、肃南两县粮食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0.23%和7.85%。全区79个重点贫困村人均生产粮食489公斤。
  (五)经济收入增加 山丹、民乐、肃南3县贫困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1994年增加281元、264元和445元。在全区79个重点贫困村中,人均纯收入增加100元以上的有26个村,增加200元以上的15个村,增加300元以上的18个村,增加400元以上的14个村。有22个村实现整村脱贫。1995年全区有1.19万户,4.664万人实现脱贫,占全区贫困人口的28.43%,贫困面由1994年的12.8%下降到8.4%。其中山丹县脱贫2088户,9200人,贫困面由20.2%下降13.8%;民乐县脱贫3222户,1.4万人,贫困面由20.5%下降14%;肃南县脱贫208户,910人,贫困面由10.7%下到7.4%;张掖市脱贫2536户,1.0935万人;临泽县脱贫500户,1909人;高台县脱贫971户、3961人。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