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村小康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16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村小康建设
分类号: F323.8
页数: 5
页码: 617-621
摘要: 本节记述了甘肃省张掖地区农村小康建设发展情况,包括小康建设的提出、主要工作、主要成效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小康建设 张掖地区

内容

80年代以来,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推广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使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1992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159399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10446.5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266.68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83.8万亩,总产量77912.67万公斤,平均亩产423.9公斤,人均占有粮食667.9公斤;经济作物50.48万亩,油料总产量5064.92万公斤,人均占有43.42公斤;水果总产3046.59万公斤,人均占有26.12公斤;年末大家畜存栏42万头,生猪存栏47.58万口,羊只存栏112.34万只,肉类总产量4226万公斤,人均36.23公斤。农业总产值(按不变价计算)131135.9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81601.31万元,占62.23%;林业产值3223.90万元,占2.46%;畜牧业38192.59万元,占29.12%;副业7959.54万元,占6.07%。农业总收入170186万元。其中粮食收入5031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29.56%、多种经营收入119875.83万元,占70.44%。在多种经营收入中,种植业28217.22万元,养殖业24107.7万元,工副业67550.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2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859万元。农民新建改建住房,修筑道路,购置拖拉机、汽车等大型生产机具,购买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全区90%以上的乡通车、通电、通电话,农村电视、广播覆盖率提高,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发展。
  一、小康建设的提出
  小康建设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定条件下,在稳定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农民由温饱型生活向丰衣足食、康乐祥和的小康型生活迈进的农村系统工程。1993年,根据国家确定的小康建设指标和甘肃省关于小康建设的部署,要求河西地区在全省率先奔小康。地委、行署经过调查论证,立足实际,制定《张掖地区农村小康建设规划》,提出建设目标、任务、思路和措施,强调突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素质三个重点。
  二、主要工作
  (一)建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1994年成立“张掖地区农村小康建设领导小组”,地委书记马西林任组长,地委、行署、人大工委、政协工委有关领导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挂靠地委政策研究室。各县(市)建立相应机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联点挂项配合抓等措施,抽调地级干部24名,县(处)级干部293名,科级干部1141名,一般干部1001名,科技人员557名,领导包县包乡、部门包村,建立小康示范乡14个,示范村196个,帮扶乡镇企业313户,建立高效农业综合示范区13个,专业示范点268个。抓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广泛宣传发动,落实建设目标 各级党政组织,抽调人员深入基层,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落实小康建设目标。1995年,召开各种动员会9215场(次),书写标语、横幅39630条,举办专栏、墙报1677期,进行专题辅导388场(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39210人(次),印发学习资料1万多份,从而提高思想认识,克服部分干部群众存在的“小富即安”观念,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各县市、乡(镇)、村分别制定小康建设规划,任务层层分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按小康建设17项量化指标,分年逐项监测考评,奖优罚劣。
  (三)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村镇建设 1994年以来,围绕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开展村镇和住房建设,采取六个结合:整体布局实行村镇建设和住宅改造相结合;村镇建设实行道路建设和治理脏乱差、美化环境相结合;道路建设实行硬化、绿化、净化相结合;房屋结构实行砖木、砖土木相结合;建造方式实行新建、改建、装修、粉刷相结合;筹资渠道实行农户自筹、亲友相帮、政策优惠结合。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村社自办建材厂、建筑队,自力更生修建住房,改造建设村镇。至1995年,全区40%以上的村镇面貌发生明显改观:有12.2万多户农民新建、改建住房,占农村总户数的48%,其中修建高标准住房8562户;修筑农村公路5932公里。民乐县新建高标准住房3097户,改建住房26940户,小康住房达标37660户,占农村总户数的73.8%。临泽县村镇建设坚持铺好路、栽好树、建好墙、盖好房的“四好”要求,做到院前门面一条线,主干道路一条线,街道绿化一条线。
  (四)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 1994年以来,全区有27个乡建起农科教培训中心,70%以上的村农民文化技术分校配备电教设备;82.4%的乡卫生院无业务危房;农村电视覆盖率达82%,其中有6个乡、15个村开通有线电视。临泽县平川乡14个村全部进入程控电话网。肃南县祁丰区开通区机关、1乡、4村程控电话,祁文乡堡子滩村有28户牧民家庭安装程控电话,占这个村总户数的71%,成为全省第一个程控电话村。高台县宣化乡新建乡初级中学大楼,改造6所村校、11所幼儿园校舍;修建乡有线电视台和乡文化中心大楼,开通1600多户闭路电视。
  (五)落实增收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抓抗旱减灾,1995年投入抗旱资金1500多万元,解决各类灌溉设备2585台(件),组织群众抢播作物39万亩;抓高效农业,推广高新适用技术,1995年,全区除吨粮田、“双千田”“三千田”(亩产千斤粮,亩收两千元钱)外,种植精细蔬菜10.3万亩(其中日光节能温室1.07万亩),高效经济作物20.3万亩,保护地栽培24.16万亩;抓果树生产,经济林面积达46.7万亩,建成经济林万亩乡18个,千亩村165个,百亩社384个,果品产值1.1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140多元;抓规模养殖,全区牲畜饲养量247.61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3.54%,畜牧业产值达54800万元,增长23.4%,占农业总产值的34.2%。全区暖棚养猪85万口,建成万头猪场11个,千头猪场47个,百头猪场195个,百头牛场47个,发展养殖专业村124个,养鸡1004万只;抓乡镇企业,按照“股份突破,集团经营,骨干带动,小区发展”思路整体推进,全区乡镇企业总数达12450个,经济总收入25.1亿元,从业18.65万人;劳务输出9.5万人,净收入1亿多元。
  三、主要成效
  (一)农村经济持续全面发展 1995年粮食总产83553.9万公斤,油料总产5148万公斤,肉类总产59095吨,蛋、奶、果、菜大幅度增加,农业总产值160437万元,比1993年增长13.4%。其中,畜牧业产值54828.58万元,比1993年增长25.84%;乡镇企业产值33.96亿元,比1993年增加2倍;农村社会总产值58.3亿元,比1993年增长42.37%;农民人均纯收入1651元,比1993年的752元增长1.2倍。
  (二)农民住房条件、村镇面貌改善 小康建设以来,全区有61075户农民修建住房,其中新修楼房861户,砖木住房11906户,砖土木住房48537户;改造装修住房102282户。至1995年,修建小康住房22.47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88.8%。各乡、村都制定了村镇建设规划,改造村容镇貌。两年投资3238万元,投劳137.3万个,整修道路2025条、长7012公里,其中硬化道路359条、长1375公里,修建花池3.5万多个。
  (三)精神文明建设进展迅速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的“四有”新人为宗旨,举办扫盲、科技、普法、计划生育学习班7069期(次),受培学习农民106.27万人(次)。农村青年非文盲率达96.3%,40%以上农户有1~2个科技明白人,广大农民学法、知法,遵纪守法,邻里和睦;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无早婚私婚,实行晚育优生。农村社会稳定,农民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995年,经地区小康建设办公室组织考核,全区31个乡,248个村,13.7万多农户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分别占农村乡、村、户总数的35.6%、27.6%和54.3%。按照省定17项量化指标,全区农民蛋白质摄入量、衣着消费支出、电视普及率、服务消费支出比重、用电农户比重、享受社会保障人口比重、万人刑事案件发案件数等9项达到小康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砖木以上结构住房比重、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安全水平普及率等6项接近小康标准;差距较大的是人均预期寿命和已通电话行政村比重两项。经加权综合评价,全区小康综合评价分值达85.47分,比1994年提高14.55个百分点。其中张掖市达到92分、临泽县88.41分、高台县87.2分。
  1995年,甘肃省农业委员会列出全省小康示范县(市)3个、示范乡38个、示范村98个。张掖地区小康示范县(市)为张掖市;示范乡7个:张掖市上秦乡、梁家墩乡,高台县宣化乡,临泽县沙河乡,肃南县红石窝乡,山丹县清泉乡,民乐县六坝乡;示范村20个:张掖市新墩乡西关村、梁家墩乡刘家沟村、上秦乡金家湾村、三闸乡红沙窝村、小满乡康宁村,临泽县沙河乡新庄村、平川乡芦湾村、新华乡大寨村,高台县宣化乡贞号村、巷道乡八一村、城关镇国庆村,民乐县六坝乡六南村、洪水乡城关村、三堡乡何家沟村,肃南县红石窝乡康丰村、铧尖乡长房村、祁文乡堡子滩村,山丹县清泉乡西街村、位奇乡芦堡村、东乐乡靖安村。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