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050
颗粒名称: 第二编 地理
分类号: K928.6
页数: 122
页码: 241-362
摘要: 本篇记述了张掖地区地理、地貌、地质、气候等情况
关键词: 张掖地区 地理 情况

内容

第一章 地貌辖区南部祁连横亘,群峰巍峨,山脉连绵;中部平原广袤,地势平坦,绿洲、河流、沙漠、戈壁相间;北部东侧龙首山、西侧合黎山,平缓低矮,山岩裸露,南麓呈童山秃岭。海拔介于1284~5564米之间,具有地势高亢,多高原和山地,沙漠戈壁分布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等特点。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宜农宜林宜牧,为人类改造自然,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一节 祁连山山地祁连山,又名南山,是我国主要山脉之一。古匈奴呼天为“祁连”,因而得名。祁连山西接阿尔金山,东南接西秦岭,走向南东——北西,绵延千余公里。境内祁连山为中段和东段的一部分,长440公里,南北宽约20~75公里,面积24501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59.3%。祁连山山系由几条大体平行的山脉组成,山、谷相间,地貌类型有高山、中低山和山间谷地。
  一、高山区高山区主要分布在肃南、民乐和山丹县境内,面积1404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4.0%。自东向西由冷龙岭、走廊南山、托勒山、托勒南山等山系组成。祁连山高山区是加里东运动期褶皱上升成山后,经海西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形成强烈切割的褶皱断块上升的高山地形。第四纪以来,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山区上升3000~3500米。构成山体的主要地层是古生界浅变质岩和侵入岩等。
  祁连山有72峰。分布境内由东向西的主要山峰有:冷龙岭,海拔5254米;景阳岭(又名锦羊岭、金羊岭),海拔4353米;老君山,海拔4453米;野牛山,海拔4612米;鸡心山,海拔4454米;扎科山,海拔4825米;柴达诺山,海拔4764米;分水梁,海拔4145米;祁连山(又称“素珠链峰”),海拔5547米;班赛尔山,海拔5329米;托勒南山,海拔5148米;镜铁山,海拔5205米;狼柴沟脑,海拔4479米;疏勒山,海拔4942米。祁连山是整个祁连山的最高峰,位于酒泉市东南60公里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境内,山巅常年积雪,北坡陡峻,南坡较缓,洪水坝河发源于该山。
  由于祁连山强烈上升,水流切割,切割深度一般达1000~1500米,所以峡谷、障谷、隘谷,跌水较多,沟谷深峻,山势陡峭,基岩裸露。阴坡海拔4500米以上、阳坡4800米以上终年积雪,分布有大小冰川988条,面积423.79平方公里,冰储存量达14.36立方公里。其中肃南965条,面积416.9平方公里,冰储量14.20立方公里;民乐23条,面积6.89平方公里,冰储量0.16立方公里。冰川分布区是本区各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也是河西走廊地表水资源的主要产流区,犹如“天然水库”,是河西走廊灌溉农业之本。
  祁连山高山区气候寒冷,阴坡在海拔3800米以上、阳坡在海拔4000米以上为长年冻土区,冻土厚一般30~50米,最厚可达150米以上。山体形态阳坡陡峻,植被稀少,阴坡较缓,植被较密。海拔2800米以下以草本植物为主,海拔2800~3200米之间以青海云杉林和灌木丛为主,海拔3200~3800米之间以灌木丛为主,海拔3800米以上为高山草本植物分布区。高山陡峭雄伟,山间峡谷纵横交错,俯视谷野,碧波浩渺,山峰竦峙,景观壮丽。当今,黑河上游山区林线已明显后移,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20.4%减少到12.3%。
  二、中低山区南部的中低山区主要指榆木山、东、西牛毛山,大黄山、九条岭及盖掌大坂地区和祁连山前山地带,总面积为76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8.6%。主要分布在肃南、高台、张掖、民乐、山丹县境。中低山区是由加里东运动褶皱上升,后经中、新生代历次构造运动加强形成,特别是在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加剧了山体的上升。第四纪以来,中低山区普遍上升1500~2000米左右。
  中低山区地层由下古生界变质岩及上古生界、中、新生界沉积岩及各期侵入岩组成。山体走向大体呈北东南西向。祁连山前山带海拔一般2000~3800米,最高可达4300米。九条岭地区海拔一般2000~3000米,最高海拔3150米。盖掌大坂一带海拔一般2300~3400米,最高3910米。榆木山海拔一般1900~3000米,最高为3138.8米。东、西牛毛山一带海拔一般2100~3200米,最高3487米。大黄山海拔一般为2500~3500米,最高3978米。
  中低山域以浅低山和中山为主,及局部的浅低山和高丘陵组成。浅低山围绕中山分布,山势高峻,山体绵延,峰高林密,适宜林牧业生产,也是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良好地域。在海拔3000~3200米之间普遍发育有一期夷平面,如张掖南平顶山和肃南的牛心墩山就是祁连山区最古老的一期夷平面。中低山区沟谷切割深度一般为300~600米,水系切割最深地段可达800~1000米。
  中低山区海拔一般较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森林和灌木丛多数已被破坏。到1995年,天然森林面积为2177平方公里,由乔木、灌木和疏林地组成。这些可贵的林区是河西水资源的主要涵养区。
  中低山区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宜于开发利用,特别是煤炭资源,分布广、储存量大、埋藏浅,便于开采。如九条岭、盖掌大坂、康龙寺、皂矾沟等地都有优质的煤炭资源。
  三、山间盆地在历次造山运动影响下,南部山区以褶皱断裂上升和断块沉陷形成冷龙岭——走廊南山、托勒山和托勒南山三大复背斜隆起带和黑河——朱龙关断陷谷地、托勒河断陷盆地和皇城河流谷地。山间盆地总面积2783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7%。盆地气候温凉,土地肥沃,水草丰茂,是最佳的天然牧场。
  【黑河——珠龙关谷地】位于黑河、洪水坝河、珠龙关河上游,面积1549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7%,海拔3480~4145米。南部由托勒山山前断裂沉降,北部由走廊南山山前断裂沉降后经黑河、洪水坝河、珠龙关河冲刷、移动堆积而成。谷地东部宽阔平坦,以10‰的坡度向东倾斜;中部成楔形,东端开阔,西端收敛,以11‰的坡度向西倾斜;西部狭窄,宽约2~4公里,以10.7‰的坡度向西倾斜。谷地内第四系厚50~150米,由卵砾石和亚砂土组成。由于谷地地势海拔较高,降水较多,气候阴凉,多数地区属于长年冻土区,夏季融冻形成高山沼泽。谷地水源充足,牧草丰茂,土沃川泻,是良好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
  【托勒河谷地】位于托勒河上游,面积93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3%,海拔3400~3800米。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4~20公里。是第四纪以来,受谷地南、北两侧高角度逆断层影响,断块沉陷形成。基底为下古生界变质岩,第四系厚一般300~500米,最厚可达1000米以上,由沙砾卵石、亚砂土及冰水湖积物组成。谷地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高,中间低,以3‰的坡度由东向西倾斜。在高大的托勒南山上升影响下,谷地南侧山前地带形成坡度陡峻的洪积扇裙带,以17‰的坡度向北倾斜。谷地内气候阴凉湿润,降水较多,溪流密布,泉水和湖沼多处分布,土肥草丰,灌木丛生,也是理想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
  【皇城河流冲积谷地】位于东大河中游,面积29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0.7%。海拔2620~3200米,是斜河和石桥河在皇城以南地区交汇形成的河流冲积三角洲。盆地第四系厚30~100米,由沙砾卵石及亚砂土组成。地势平坦,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形以5‰的坡度向北倾斜。气候温凉湿润,降水较多,水源充足,牧草丛生,绿草如茵,为兴牧佳地。
  第二节 中部平原中部绿洲平原又称河西走廊平原,海拔1284~2500米,面积1144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7.7%。由张掖盆地、马营盆地和盆地南北两侧山前冲积洪积戈壁平原、冲积洪积细土平原、冲积细土平原组成,并以1.4‰的地形坡度由东向西垂降。走廊平原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温差变化大,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为全区发展农、林、牧、渔诸业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山前冲积洪积戈壁平原分布在张掖盆地南部祁连山前的石岗墩、柴岗墩、甘浚堡和龙首山前、榆木山前及红崖子、元山子一带。面积516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2.5%。是由洪水形成的山前洪积扇和黑河、梨园河、山丹河、马营河等较大河流出祁连山后形成的Ⅳ—Ⅶ级阶地组成。海拔1450~2200米,相对高差100米左右。北部龙首山山前地形坡度变化较大,一般为58‰~87‰,最小为10.5‰,由北向南倾斜,戈壁表面被洪水冲刷形成2~3米沟槽。南部祁连山前地形坡度变化不大,自南而北以8‰~12‰的坡度向河床方向倾斜。表面大部分被戈壁砾卵石覆盖,仅在倪家营、甘浚堡和新坝、红崖子一带表面分布有薄层亚砂土。较大河流的河谷阶地形态,在河流出山口一带,两岸直立而陡峻,但河床区平坦宽阔,河床宽一般300~500米,河岸高差自南而北逐渐降低,一般为30~50米,最高可达150米左右,最低不足1米。戈壁平原前缘在纵横交错的人工渠系影响下,微地貌更加复杂,许多大型人工渠系在长期水流作用下与天然沟谷区别不大。戈壁平原区生长有稀疏的耐旱植物,呈现一片荒漠草原景象,可进行季节性放牧。表面为薄层亚砂土分布区,多数已开垦为农田,成为绿洲。
  二、山前洪积细土平原主要分布在山丹马营盆地和民乐地区,海拔2550~3050米,以23‰的地形坡度向北倾斜。面积12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山前洪积细土平原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凉湿润,降水丰富,植被密茂,杂草丛生,是优良军马主要培育基地之一。由于气候凉爽湿润,适宜油菜籽生长,是甘肃省主要油料生产基地。每到夏秋之季,油菜花盛开,披黄抹绿,一片金海;蝶舞蜂喧,万芳竞秀。
  三、走廊冲积细土绿洲平原主要分布在黑河流域的张掖、临泽、高台等地。面积505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2.2%,海拔1300~1600米。细土绿洲平原由河流冲积的Ⅰ—Ⅲ级河谷阶地组成。Ⅰ级阶地高出河床0.5~1.5米,Ⅱ级阶地高出河床3~5米,级阶地高出河床15~20米。地表物质由冲积和湖积的亚砂土、亚黏土及粉细砂组成。Ⅰ—Ⅱ级阶地分布于山丹河、黑河、梨园河河谷两岸,地势平坦,以2‰~3‰的地形坡度向河槽方向倾斜,生长有稀疏矮小的灌木丛。河床两侧地下水大量溢出和河流变迁改道,形成较多面积不大的小型湖泊和沼泽,并生长有大量喜水和水生植物,如芦苇等。由于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生产,其中乌江大米盛名远扬。在地下水浅埋区,形成许多湖泊和池塘,具有发展渔业的优越条件。Ⅲ级阶地分布在冲积细土绿洲平原广大地区,地势平坦,以2‰~5‰的地形坡度向河床方向倾斜。地表物为冲积的亚砂土、亚黏土和粉细砂,并经长期耕作改良,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引流灌溉条件优越,为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四、沙漠辖区沙漠分布范围较大,面积184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5%,其中:山丹县57平方公里,占沙漠面积的3.1%;民乐县113平方公里,占6.1%;张掖市235平方公里,占12.7%;临泽县279平方公里,占15.1%;高台县683平方公里,占37.1%;肃南县479平方公里,占25.9%。沙漠形态多而复杂,区内常见的有新月形沙丘、垅岗状沙丘和丛草沙丘。
  (一)新月形沙丘 主要分布在石岗墩、红沙窝、明花滩、盘头山以北地区。沙丘相对高差20~30米,两侧不对称,迎风坡缓,约5°~15°,背风坡陡,通常32。34°,宽30~40米,长300~500米。新月形沙丘数个相连形成沙链,呈南西——北东方向排列。流动性大,随风移动,给农作物和道路造成极大危害。
  (二)垅岗状沙丘 主要分布在朝元寺以东,西城驿、小鸭——蓼泉、明花滩及北山慕少梁等地区。沙丘垂直风向延伸,并多弯曲,其间也有新月形沙丘分布。垅岗状沙丘迎风面坡度为15。左右,背风面坡度为20°~30°,横断面不对称,纵断面呈波状起伏。相对高差一般30米左右,最高可达50~60米以上。
  (三)丛草沙丘主要分布在古寨堡——五泉林场、鸭暖——蓼泉,板桥——平川,明花滩及芨芨台子等地。丛草沙丘一般高1~2米,直径5~10米或更大一些。其上生长有大量植物,流动沙粒被植物固定后迎风面坡度缓,约8。左右,背风面坡度陡,一般40。左右。
  区内沙粒来源于古代河流、湖泊沉积的沙粒及山陆地区岩石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沙粒。在更新世时期(距今36~205万年之间)就有古风积沙的存在。全新世中、早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河湖广布,水草繁茂,“地沃宜种植,水草便畜牧”。当时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到全新世晚期,特别是宋辽及其以后的千余年之间,气候转向干旱少雨和人类过度农牧垦殖,使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推进沙漠和沙漠化。骆驼城、许三湾城和草沟城等城池的废弃,黑河下游东、西居延海消失,以及祁连山区冰川后退、雪线上升,这些都标志着区内人民赖以生存的黑河向枯竭方向发展。当今北部拐子湖一带风积沙每年向东南方向移动5~10米;古日乃湖地区风积沙每年向东南方向移动15米;巴丹吉林沙漠每年向南部和东南部移动2~5米;明花滩一带风积沙每年也在向外扩展,这些都预示着今后沙漠和沙漠化会更为严重,所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自然条件,是摆在当今和后代张掖人民面前的当务之急。
  第三节北部山地北部山地包括龙首山及合黎山,统称走廊北山。面积约539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3%。是本区免受北部风沙侵袭的天然屏障。
  一、龙首山山地龙首山为中高山地,位于山丹县北部。海拔一般2700~3000米,最高峰东大山,海拔3633米,最低2000米左右,相对高差800~1000米,最大可达1600米,面积88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1%。山体由震旦系及石炭系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及花岗岩等组成。加里东运动使该区褶皱隆起成山,后经海西运动、燕山运动形成高大山体,尤其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使山势更加陡峻,形成以构造侵蚀为主的断块上升的中高山地形。沟谷发育呈树枝状分布,多“V”字型沟谷和障谷、岩坎和跌水。花岗岩及混合岩分布区,因球状风化,山顶多为馒头形。气候干旱,植被分带受地势海拔高度影响很明显。海拔2900米以上为高山森林景观,有青海云杉、山柳等乔灌林木24.7平方公里;海拔2900米以下,岩石裸露,植被稀疏,呈现以草本植物为主的荒漠景观。
  二、合黎山山地合黎山位于张掖、临泽、高台县北部,海拔1350~1800米之间,最高大青山,海拔2084米,面积451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0.9%。合黎山山地由剥蚀低山、丘陵和山前高平原组成。
  低山区由黑山、盘头山、大青山等组成,山体由前震旦系变质岩及海西期花岗岩构成,沿北西西方向延伸。震旦纪早期的晋宁运动使合黎山隆起至今,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遭受强烈风化和剥蚀,基岩裸露,呈现童山秃岭,一片岩漠景观。由于大风的长期吹蚀,岩石表面均覆盖一层黑色沙漠漆。步入山区,仿佛进入一个黑色的世界。山地海拔一般1600~1800米,相对高差200~250米。大青山海拔2084米,黑山1816米,盘头山1769米。
  丘陵地形分布在平易、北大山、杨台山及小孤山等地。由古生界变质岩、加里东期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及白垩系和第三系砂岩、泥岩砾岩等组成。第四纪以来,在内外应力作用下,形成梯状高平原和丘陵地形。海拔一般1400~1800米,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山顶平坦,山脊圆滑,山坡平缓。沟谷切割深度60~100米,宽200~500米,为箱型谷,两岸阶地发育。受干旱气候影响,降水较少,植被稀疏,呈岩漠和砾漠景观。
  山前高平原主要分布在临泽、高台北部的正北山、方架山和石泉子等地,海拔一般1400~1500米左右,高于河西走廊100~250米。它是合黎山区的低山和丘陵区岩石经长期风化和水流搬运,在山前地带堆积而成。地势平坦,由北向南倾斜。表面为洪积和坡洪积的含砾砂及含砾亚砂土、砂砾石组成,长期在风力吹扬作用下,细粒物质被风搬运,砾石遗弃地表,呈现表面坚硬,下部松软的砾漠景观,故称“软戈壁”。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被稀疏,沙丘和丛草沙堆遍布。
  第二章 地质辖区地质构造复杂,所处大地构造位置重要,是青藏高原向内蒙古高原跌落过渡的分界处,也是地壳重力梯度的分界带。南部和北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厚度、成矿条件不同,自然环境差别较大。
  第一节 地层境内地层发育齐全,前古生界至第四系均有分布。地层中普遍储存有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是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源。
  一、前第四系(一)前长城系龙首山群(Anchln)主要分布在龙首山地区及祁连山主峰一带,形成于20亿年前。是境内最古老地层。在历次构造运动中,经受多次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一套深变质岩系。主要有黑云钾长片麻岩、黑云花岗片麻岩、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夹斜长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储存有磁铁矿、白云岩矿和大理岩矿。出露厚2100~3700米。
  (二)长城系珠龙关群(Chzh)主要分布在祁连山珠龙关一带,形成于14~20亿年之间,亦是境内较古老的地层。由碳酸盐——火山岩建造、火山岩——复理石建造及含铁复理石建造组成。属单相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低缘片岩相为主地层。储存有变质型铁矿和白云岩矿,不整合于前长城系野马南山群之上,出露厚1022~6900米以上。
  (三)蓟县系墩子沟群(Jxdn)主要分布在龙首山及祁连山地区,形成于10~14亿年之间。由灰绿色粉砂质千枚岩、硅质灰岩、石英岩、变质砂岩、变质砾岩组成。属滨海——浅海陆塬碎屑岩——富硅镁碳酸盐建造,受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单相的低缘片岩相变质地层。与下伏前长城系龙首山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长城系珠龙关群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储存有变质型镜铁矿,地层厚690~1880米。
  (四)震旦系(Z)主要分布在龙首山及祁连山地区,形成于5.9~8亿年之间。由碎屑岩、碳酸盐、火山岩及冰碛砾岩等组成,在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下形成一套浅变质岩系,上部层位储存有磷、锰、铁等矿产。部分地区在后期二长花岗岩侵入的外接触带,常储存有萤石矿。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地层总厚1323~4813米。
  (五)寒武系(■)零星分布在大黄山、龙首山南缘的山丹县及祁连山山区的肃南县境内,形成于5.05~5.9亿年之间。岩性主要为一套灰色、灰绿色砂岩、板岩、千枚岩及中、基性火山喷发岩,夹少量碳酸盐及硅质岩。在区域动力变质作用下形成一套绿色浅变质岩系,中部储存有铁、锰矿和黄铁矿型多金属矿产。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地层总厚大于4720米。
  (六)奥陶系(O)主要分布在民乐和肃南南部的祁连山和榆木山一带,形成于4.08~5.05亿年之间。下部为绢云硅质千枚岩、绢云千枚岩、夹石英岩、英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大理岩;上部为细碧岩、细碧砏岩、变灰绿岩、变安山岩、夹凝灰岩、凝灰质千枚岩、石英角斑岩等,总厚大于7180米。该地层在区域动力变质作用下形成一套灰绿色浅变质岩系,下部细碧角斑岩建造中储存有黄铁矿型铜及多金属矿产,与下伏地层呈连续沉积。
  (七)志留系(S)主要分布在民乐、肃南南部的祁连山山区及榆木山一带,形成于4.08~4.38亿年之间。岩性主要为砂岩、砂质板岩、细砾岩、凝灰岩、千枚岩,属浅海相复理石建造和滨海碎屑岩建造,在区域动力作用下形成一套灰绿色浅变质岩系,总厚度为1000~2000米,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八)泥盆系(D)零星分布在肃南南部祁连山山区及榆木山一带,形成于3.6~4.08亿年之间。下部为巨厚的单一紫红色、暗紫色砾岩、沙砾岩和砂岩,上部为暗紫色细砂岩及粉砂岩。泥盆系为典型的山麓磨拉石相建造,地层总厚一般1100~3570米,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九)石炭系(C)区内石炭系极为发育,广泛分布在肃南、山丹、高台、民乐等地的祁连山山区及河西走廊平原区。形成于2.86~3.6亿年之间,该时期是本区主要成煤期之一。石炭系可分为上、中、下三个统:下石炭统以浅海和滨海相灰岩、泥灰岩为主,夹石英砂岩、炭质页岩和煤层,厚160米左右;中石炭统以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为主,厚150米左右;上石炭统以海陆交互相和湖滨相的灰绿色、暗紫色、紫红色中粒砂岩,灰黑色薄层粉砂岩,灰白色含砾粗砂岩、石英砂岩、夹炭质页岩和煤层组成,厚160米左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龙首山地区石炭系在区域动力变质作用下形成不同程度的变质岩系。主要有黑云斜长混合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绢云千枚岩、变细粒硬砂岩、二云母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硅质白云岩、大理岩及结晶灰岩,总厚度达5400米左右,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十)二叠系(P)境内二叠系发育齐全,与石炭系往往相伴出露,在山丹、民乐、高台、肃南等地区出露较好。形成于2.48~2.86亿年之间。二叠系下部以陆源灰绿色中细粒砂岩、粗砂岩、沙砾岩和砾岩为主,北部龙首山地区受海底火山喷发影响,夹流纹质熔岩和凝灰岩,厚220米;上部为陆源紫红色粗砂岩、砾岩及含砾粗砂岩,北部龙首山地区夹粉砂岩、细砂岩及流纹质熔岩和凝灰岩,厚383米,与下伏地层呈连续沉积。
  (十一)三叠系(T)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及祁连山前山地带,形成于2.13~2.48亿年之间。三叠系中下部为陆源紫红色、浅灰绿色含砾砂岩夹黄绿色砾岩、粉砂岩及灰黑色砂岩;上部为紫红色砾岩、砂岩夹灰白色、灰黑色粉砂岩及炭质页岩,总厚2180米左右,与下伏二叠系呈假整合接触。
  (十二)侏罗系青土井群(Jzg)零星分布在榆木山、高台北山及祁连山前山地区。侏罗系青土井群形成于1.63~1.88亿年之间,是境内另一成煤期。本区缺失上统和下统。仅有中统青土井群沉积。其岩性为灰白色、浅黄绿色细粒粗砂岩、夹页岩、炭质页岩及煤层。厚130米左右,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十三)白垩系新民堡群(K1xn)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及祁连山山前和龙首山、合黎山、大黄山地区。白垩系在本区缺失上统,仅沉积下统新民堡群,形成于0.9751.44亿年之间。新民堡群下部为灰色、浅红色含砂岩、沙砾岩、砾岩及褐红色泥岩夹黄绿色、灰色、蓝灰色泥岩、页岩、粉砂岩,厚859米;上部为紫红色砾岩及紫灰色、青灰色、灰白色沙砾岩、泥质砂岩夹泥岩、岩质页岩和薄煤层,厚1336米。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地层中储存有石膏和地沥青。
  (十四)新第三系(N)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及山间盆地广大地区,境内缺失老第三系。新第三系形成于248~2460万年之间。上第三系中统白杨河组(N1b):上部为红色砂岩、橘红色泥岩夹石膏;中部为棕红色砂岩、泥岩夹砂岩和石膏;下部为暗紫红色、棕红色泥岩、砂岩互层。总厚454米,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下第三系上统疏勒河组(N2S):下部为杂色砂岩、页岩、泥岩、砾岩;中部为棕红色砂岩、粗砂岩、砾岩、泥岩、砂质泥岩;上部为灰黄色砂岩、砾岩夹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总厚710米左右,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地层中储存有沉积型优质石膏。
  二、第四系(Q)境内第四系分布范围广,覆盖面积大,沉积厚度也大,时代齐全,成因类型多。
  (一)下更新统玉门组(Q1PL-fgL)主要分布在祁连山、龙首山、大黄山山前平原区及丘陵区。玉门组是在距今73~248万年之间沉积的。其岩性为一套洪积和冰水洪积的杂色砾岩、砂砾岩和砂岩。砾石分选性及磨圆度较差,砾石直径粗大,为泥质、钙质等胶结,局部坚硬。厚度变化较大,一般200~300米,最厚可达700米以上,与下伏第三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二)下更新统坝格楞组(QP1aL-L)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绿洲区下部,地表出露范围较小。坝格楞组成因类型属冲积、湖积。与玉门组为同期异相沉积。其岩性以橘黄色泥岩、砂质泥岩夹中细砂及砂砾石,多为钙质半胶结。地层厚150~300米,与下伏第三系呈不整合接触。
  (三)中更新统下酒泉组(QLP)主要出露在马营河、摆浪河、元山子一带及榆木山、龙首山山前、民乐永固、肃南红湾寺、马蹄寺等地区。下酒泉组是在距今20~73万年之间沉积的,其岩性为洪积的巨厚砂砾卵石,泥质半胶结,较疏松。是境内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之一。地层厚200~300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四)上更新统上酒泉组(Qp3aL-pL)广泛分布在祁连山、龙首山、大黄山、榆木山山前的大片戈壁地区及山区现代沟谷两岸。上酒泉组是在距今1.2~20万年之间沉积的。为冲积、洪积灰色砾卵石。山前颗粒粗大,向绿洲区逐渐变细,并夹有薄层亚砂土、亚黏土及粉细砂,构成多层结构地层。岩石松散,无胶结,层状水平,是本区主要含水层之一。地层厚30~50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五)全新统(Qh)境内全新统广泛分布,成因类型较多,岩性、岩相复杂,是在距今1.2万年以来形成的。按成因类型划分如下:1.冲积砂土、沙砾卵石(QhaL)分布在黑河及山区沟谷两岸,由水流冲刷、搬运、堆积而成。多呈二元结构,即上部为亚砂土,厚1~3米,是现代耕植层;下部为砂砾卵石,厚10~20米,是浅层潜水的主要含水层,与下伏地层呈嵌入不整合接触。
  2.残坡积层(Qh2L-aL)广泛分布在基岩山区,特别是北部的合黎山地区最为发育。岩性以碎石为主,成分就地取材,因地而异。多为棱角状,直径大小不一,厚0.5~1.0米。h)3.洪积层(QPL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大黄山、龙首山、榆木山山前及山间盆地洪积扇裙地带及暂时性水流的河谷内,由洪水冲刷搬运堆积而成。岩性复杂。主要有亚砂土、亚黏土砂砾石、砂碎石、卵砾石等组成,地层厚3~5米。
  4.湖积层(QhL)零星分布在张掖城区东部和北部乌江、大湾、蓼泉、鸭暖及高台城区北部、黑泉等地的泉水溢出带、湖泊地区。湖积层是在湖水作用下和地下水溢出后大量植物繁衍腐烂堆积而成。岩性为黑色、灰黑色淤泥质亚砂土、亚黏土、淤泥、泥炭等组成,富含大量腐殖质及植物根系,局部形成泥炭和草炭、厚一般2~3米。
  5.风积层(Qhh)主要分布在高台北山、明花滩、鸭暖、平川、蓼泉、西城、朝元寺等地。风积层是在风的吹扬和搬运下沉积松散、流动性很大、对人类工农业生产威胁较大的中细砂。多呈垅岗状沙丘、新月形沙丘、平坦沙地和丛草沙堆分布,高一般5~10米,最高可达30米以上。
  6.化学沉积(Qhch)主要分布在高台盐池及西碱场等地。化学沉积是地下水在强烈蒸发作用下水中化学成分遗积地表而形成的。其岩性主要为食盐、芒硝、钾盐、石膏等。化学沉积物厚一般1~1.5米。最厚可达3米左右,食盐和芒硝是全区第四纪主要矿产之一。
  第二节 岩浆岩境内远古代岩浆活动比较微弱;古生代岩浆活动比较强烈,特别是距今4.88~5.9亿年之间的早古生代时期表现尤为剧烈;中生代以来岩浆活动又趋微弱,区内至今未发现中生代岩浆岩分布。古生代岩浆活动的特点是呈多期次交替发生,并形成众多的金属矿产。
  一、远古代岩浆岩境内远古代侵入岩不发育,但火山岩较发育。火山岩主要分布在龙首山南坡及山丹的麒麟沟一带,其岩性以变质的流纹岩、安山岩、流纹英安岩、流纹英安凝灰岩、安山质凝灰岩和基性及中基性火山岩为主。
  二、早古生代岩浆岩早古生代火山岩主要形成于奥陶纪时期,距今大约4.38~5.05亿年之间,分布在境内南部祁连山地区。大都沿断裂构造带展布,呈间歇性裂隙式海底火山喷发。火山岩一般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其岩性为一套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中性熔岩和中基性火山凝灰岩。早古生代火山岩形成的矿产较多,主要有铁、锰、铜、铅、锌矿等,分布在肃南县的错沟、九个泉、猪嘴哑吧、百石子、黑峡口、皂矾沟等地。早古生代侵入岩最发育,形成于早古生代晚期,距今大约4.08~4.38亿年之间。主要分布在民乐、山丹的龙首山、大黄山及肃南县的皇城、西牛毛山、九个泉、韭菜沟、丰乐堡、祁青及镜铁山等地。侵入岩以酸性为主,也有中性、基性和超基性。酸性侵入岩主要有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中性侵入岩主要有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基性侵入岩主要有辉长岩等。由于侵入岩的接触交代和热液蚀变作用,形成了丰富的矿产,主要有铁、铜、铜镍、钙、金、莹石、石棉矿等,多分布在肃南县境。
  三、晚古生代岩浆岩晚古生代岩浆岩以侵入岩为主,形成于晚古生代中期及晚期,距今大约2.48~3.6亿年之间。主要分布在山丹以北的龙首山地区及高台北部的大青山一带。侵入岩主要有酸性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及中性的石英正长岩;侵入岩形成的矿产主要有金矿、莹石矿和放射性矿产。
  第三节 构造境内南北分属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北部以前震旦系片岩、片麻岩、白云质大理岩、石英岩为基底的震旦系及其之后沉积地层为盖层的中朝地台阿拉善台块;南部和中部为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的北祁连褶皱带和走廊过渡带,在屡次构造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地向斜、地背斜及断裂构造和断陷盆地。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使祁连山、龙首山、大黄山、榆木山急剧上升,成为年轻的中华式高大险峻山体及山前沉降剧烈的断陷盆地。在区域地质构造格局控制下,南部和北部地层岩性、变质作用和岩浆侵入及矿产分布差异较大,褶皱、断裂和新构造运动特征也不同。
  一、褶皱境内地层经受了前加里东期、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六次主要褶皱构造运动,形成复杂的地向斜、地背斜和短轴背斜、短轴向斜。
  (一)北祁连褶皱带肃南褶皱束位于境内南部,南侧以深断裂与祁连中间隆起带相邻,北侧至祁连山山前深断裂带,由数条地向斜及地背斜组成。这些褶皱构造主要发育在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中,褶皱轴走向以北西方向为主,两翼不对称,向南东和北西方向延伸,有时被走向为北东——南西方向的断裂构造错断。自南而北主要褶皱有:1.托勒山地背斜分布在托勒山一带,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由前长城系变质岩构成褶皱轴部,两翼倾角为60°~80°。
  2.郊青——分水粱地向斜分布在珠龙关河及黑河上游一带,褶皱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由白垩系、侏罗系、石炭系构成地向斜轴部,往往形成负地形,两翼倾角20°~40°。
  3.素珠链峰——柴达诺山地背斜分布在祁连山主峰及其以东地区,由前长城系深变质岩及寒武系浅变质岩构成地背斜轴部,背斜轴走向为南东北西向,其间扭动后呈近东西向,两翼紧密,倾角70°~80°。
  4.青山——白泉门地向斜分布在祁连山北坡,自青山经白泉门向东延伸240公里。由白垩系、三叠系及石炭系构成地向斜轴部。地向斜呈北西南东延伸,两翼不对称,南翼缓,倾角38°左右,北翼陡,倾角70°左右。
  5.鞑子梁——老君山地背斜分布在鞑子梁——呼拉海达坂——老君山一线。由寒武系及志留系组成地背斜轴部,走向为北西南东,断续延伸220公里,两翼较缓,倾角10°~30°。
  (二)走廊过渡带位于境内中部,北侧以龙首山山前深大断裂为界,南抵祁连山山前深断裂。其间发育有一系列短轴背斜和短轴向斜,主要的有:1.榆木山复式背斜 分布在榆木山一带,由紧密相连的两条背斜及一条向斜组成,由奥陶系及志留系组成复背斜主体。褶皱轴走向为北西南东,两翼倾角50°~80°。
  2.牛毛山复式背斜 分布在东牛毛、西牛毛山及白羊沟地区,由5条背斜,4条向斜构成。褶皱轴延伸方向为南东——北西。由奥陶系、志留系构成褶皱主体,两翼不对称,倾角50°~80°。
  3.大黄山复式背斜 分布在大黄山一带,由2条向斜和1条背斜构成,由寒武系变质岩组成复背斜主体。褶皱轴走向为北西——南东,延长11~15公里,两翼开阔、对称,倾角60。70°。
  4.吴宁寨背斜 位于山丹县吴宁寨以西地区,由白垩系砂岩、砂质泥岩构成褶皱主体。背斜轴延伸方向为北西——南东。两翼对称,倾角35°~40°。
  5.平坡向斜 位于山丹县平坡一带,由2条背斜、1条向斜组成。向斜由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组成褶皱主体。褶皱为短轴状,轴部向北西方向延伸。两翼平缓,倾角一般为20°~35°。
  6.新坝——皂矾沟向斜位于榆木山以南至祁连山山前地区,由第四系中更新统、上更新统组成向斜轴部,第四系下更新统及第三系疏勒河组构成向斜两翼。向斜轴走向为北西——南东,两翼基本对称,倾角30°~50°。轴部平缓,向东南方向倾没。
  (三)阿拉善台块位于境内北部的龙首山及合黎山地区。龙首山地区发育有1条复向斜,合黎山地区发育有20余条短轴褶皱。
  1.龙首山复向斜 位于龙首山地区,其南侧以山前深大断裂为界,北面以山前中、新生界凹陷为界,呈南东——北西向延伸。复向斜由下石炭统的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和中上石炭统的结晶灰岩等组成,两翼陡,倾角60°~75°。
  合黎山地区的短轴褶皱发育在前震旦系、震旦系变质岩及白垩系沉积岩中。褶皱轴走向以北西或北北西方向为主,北东走向为数极少,且多集中于七坝泉一带。典型的褶皱主要有以下几条:2.金塔南山背斜 位于双井子北11公里,背斜轴部和两翼均系白垩系砖红色沙砾岩和砂质泥岩。背斜轴走向为北东和北东东方向延伸,呈弧形向北西凸出,两翼倾角10°~25°。
  3.石板墩向斜 位于高台盐池北15公里,由白垩系砂岩、泥质粉砂岩构成。向斜轴近东西方向延伸,两翼倾角20°~30°。
  4.慕少梁向斜 位于慕少梁一带,由白垩系砂岩、粉砂岩组成。向斜呈东西方向延伸,长17公里左右,两翼倾角35°~40°。
  5.金润子山背斜 位于金洞子山一带,背斜由前震旦系石英片岩和片麻岩组成,背斜轴呈北西方向延伸,两翼倾角50°~55°。
  6.七坝泉向斜 位于七坝泉萤石矿一带,由震旦系石英片岩和石英砂岩组成,向斜轴呈北北东——南南西展布,两翼倾角为60°~70°。
  二、断层境内地层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岩石遭受多次构造变动而受到挤压破碎、扭裂和位移,构造形迹纵横交错而复杂,归纳起来有走向断层和平推断层两类。
  走向断层是在强大的压应力作用下岩石发生断裂而位移,其特点是:以逆断层为主,断层倾角一般大于70。以上;断层延伸较远,长达数10公里或数百公里;后期呈复活性质,断层走向受区域构造应力影响,与区域构造应力垂直呈北西——南东走向;局部受平推断层影响而被扭动,在祁连山地区呈断层束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呈阶梯状展布,在龙首山和合黎山地区呈分枝派生或聚拢。
  平推断层是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岩石发生错断而位移。其特点是:断层走向与区域构造线呈斜交,大致成50°~60。夹角,断层断距较小,断层倾向以南西为主,少量呈北东;东盘大都向南东或南西方向位移,并截断走向断层。区内主要断层是:(一)龙首山北侧大断裂位于龙首山北侧,向西延伸入合黎山附近,向东过红崖山北坡后延入腾格里沙漠,出露总长约200公里以上,为龙首山拱断束与潮水盆地的分界线。断裂带形成于加里东时期,活动于中新生界,为高角度逆断层,老地层逆冲于新地层之上,走向近东西,断层面倾向南,倾角75。~80°,近期仍在活动,沿断层有多次地震发生。
  (二)河西走廊北侧深大断裂位于河西走廊北侧、龙首山南侧,西起昌马以西。并与阿尔金山北侧深大断裂相连,沿酒泉盆地北侧和龙首山南侧向东延伸,过河西堡向东延伸被腾格里沙漠覆盖,出露全长约550公里。该断裂带在大地构造上是阿拉善台隆和敦煌地轴与走廊过渡带之间的分界线。断裂带向深部延伸到上地幔,形成于加里东时期,发展于中新生界,活动于第四纪。断层为高角度逆冲断层,常见前震旦系片岩逆冲在第四系砂砾卵石之上。断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80。左右,近期仍在活动,沿断裂带有多次地震发生。
  (三)河西走廊南侧深断裂位于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山前,西起玉门以西并与走廊北侧深大断裂相交,沿走廊南侧向东延伸,经乌鞘岭、毛毛山直至六盘山,全长860公里。断裂带形成于加里东时期,以后历次构造运动均有活动,特别是第四纪时期活动更为强烈,使祁连山急剧上升,河西走廊迅速沉降。断裂带走向为北西,倾向南西,老地层逆冲于新地层之上,断层面倾角70°~80°,近期延断裂带及其两侧有多次地震发生。
  (四)北祁连褶皱带肃南褶皱束南侧深断裂位于走廊南山南侧的黑河、大通河河谷谷地,西起昌马以西向东沿托勒山、大坂山北侧,向东延伸至白银市以南,全长700余公里。该断裂带是祁连中间隆起带与北祁连褶皱带肃南褶皱束分界线,对地壳影响较深,向深部可影响至上地幔,形成于远古代末,以后各次构造运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但以第四纪时期活动最为强烈。
  龙首山及合黎山地区和河西走廊及祁连山地区的次一级断层构造较多,规模不一,但是都在上述四条区域性深断裂控制和影响下发生和发展。历史上发生的较大地震和地震波的传播也受上述四条深断裂制约。
  三、新构造运动境内山区于2460万年前在青藏高原上升影响下开始上升,特别是距今248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时期,地层在极为活跃的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发生不同程度的褶皱、继承性断裂、强烈上升与急剧沉降及地震,形成现今地质地貌格局。
  南部的祁连山山区是新生代以来上升幅度最大地区。上新世末,(距今大约260~248万年之间)印度洋海底扩张加剧,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地应力增加,青藏高原在传递压应力过程中动能主要消耗于地层褶皱、山地断块上升和盆地断块沉降。从此,祁连山开始了新的一轮的继承性活动,形成五条走向为北西西的断块上升的高大山体和四条走向为北西西的山间断块沉陷谷地,自南而北分布有托勒南山和托勒谷地、托勒北山和黑河谷地及走廊南山(祁连山)。第四纪时期祁连山上升高度达3000~3500米,形成海拔4000~5000米的崇山峻岭和被水流切割500~1500米的峡谷。山间断块谷地一般沉降500~800米,并堆积巨厚的颗粒粗大的砾卵石。大约在早更新世末期(距今73万年左右),祁连山山区曾遭受一次普遍的大面积的强烈剥蚀,在海拔3000~3200米之间形成诸如张掖平顶山、肃南牛心墩山的夷平面。大约在距今73万年之后祁连山区呈现以震荡式上升为主,形成多达Ⅱ级的堆积台地。大约在距今2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特征呈现以右旋滑动为主,水平位移量大于垂直上升量,同时并伴随有地震发生和河流袭夺。
  中部河西走廊,新生代以来沉降幅度较大,特别是248万年以来的第四纪表现尤为突出。张掖盆地、山丹盆地、马营盆地和红崖子盆地第四纪地层记录到河西走廊各期新构造运动特征。在距今248~94万年之间,河西走廊为急剧沉陷时期,走廊内普遍沉积了厚600余米的玉门砾岩和300米左右的坝格楞组亚砂土、亚黏土夹砂砾石。在距今94~55万年之间的文殊运动影响下,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的压应力增加,河西走廊基底断块复苏,民乐永固以北和大黄山地区隆起,形成低山丘陵,并把山丹盆地、马营盆地与张掖盆地分开,形成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在距今55~20万年之间,张掖盆地和红崖子地区继续沉降,堆积厚度大于300米的下酒泉组砾石层。在距今20万年左右,由于鸣沙山运动的影响,元山子及其以南地区缓慢上升,使第三系疏勒河组泥岩、下更新统玉门砾岩和中更新统下酒泉组砾石层发生褶皱,形成区域性向斜。由于新构造运动强弱的差异,在河西走廊的整体沉降中各地沉降幅度是不同的。民乐——新天、安阳、龙渠一带及红崖子至新坝地区,受祁连山山前深断裂的影响,形成北西南东向的沉降中心,前第四系基底埋藏较深,堆积厚度大于千米的第四系松散的砾卵石。榆木山山前,在近东西向的沉降带中,堆积厚度达500~800米的砂砾卵石。走廊中部地区沉降强度中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厚度变薄。在东乐、上秦、沙井子、临泽、南华、骆驼城、草沟城一线,第四系厚300~500米。走廊北部沉降幅度最小,平川、蓼泉、高台一带第四系厚100米左右,盐池、双井子一带第四系厚200米左右。
  北部的龙首山和合黎山,是在第四纪(距今248万年)以来不均匀上升运动作用下形成的。龙首山地区,第四纪以来上升高度达1000~2000米,形成陡峻的山坡和东大山、龙头山、独峰顶等险峻的山峰。合黎山一带上升幅度较小,不足500米,形成低缓的大青山、小岵山、卧牛山、慕少梁等低山丘陵和台地。中更新世末期(距今大约20万年左右),合黎山西端的金塔南山断块上升,金塔盆地与张掖——酒泉盆地分开,黑河在正义峡一带切割200~250米,形成长10公里,宽30~50米的峡谷。
  综上所述,第四纪以来境内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特别是有史以来,较大的破坏性地震一般都沿着走廊南、北边缘断裂破碎带和较大的活动性断层两侧频繁发生。历史上有名的表氏地震、红崖子地震、山丹地震、民乐地震都是新构造运动频繁活动的有力佐证。
  第四节 地质发展史境内地质历史可追溯到20亿年前的长城纪。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地壳运动在各个阶段是不均衡的。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比较复杂,生物的演化也呈现由低级向高级的繁衍进化过程。
  一、中晚远古代大约在19.5亿年前,境内处于古老地块边缘活动构造部位,当时是一片汪洋大海,地壳在频繁振荡运动中大幅度沉降,并伴有火山喷溢,形成海相陆源碎屑岩——火山岩建造、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建造及浅海陆棚——次深海碳酸盐——复理石建造、海相火山岩——复理石及碳酸盐——复理石建造,沉积物厚达4900~11300米。漫长的前中远古代发生多次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强烈褶皱固结和变质,形成古老基底。该时期生物简单而贫乏。在龙首山地区,仅有少量很低级的穴面球形藻类,是境内一切生物的始祖。中、晚远古代(距今19.5~6.15亿年之间)是一个重要地中阶段和成矿时期,阿拉善运动使祁连海槽规模增大。长城纪早期,祁连海槽沉降较快,接受以复理石碎屑岩和基性火山岩为主的沉积,局部形成铁矿和铜矿。长城纪晚期转为稳定的浅海碳酸盐建造。沉积旋回底部有镜铁山式铁矿富集。该时期生物单调且贫乏。仅见有少量微古植物叠层石。在距今8亿年左右的震旦纪早期,晋宁运动使境内上升,海水退出,成为陆地。当时恶劣的严寒气候,境内第一次出现大陆冰川和海洋冰川。在大量冰块和冰筏剥蚀和搬运下形成大量冰碛物和冰湖沉积。震旦纪晚期气候转暖,冰雪融化,海水入侵,形成陆缘滨海和浅海陆棚,沉积物中含大量磷矿和重晶石。该时期微古植物较繁盛,主要有粗面单穴球形藻和大量叠层石,叠层石是境内植物的始祖。
  二、早古生代(距今约6亿年左右)使中祁连地区隆起和南北两侧的南祁连及北祁连拗陷形成,境内的北祁连海槽在早古生代也发育到鼎盛时期。寒武纪时期海水大规模侵入和中基性火山的喷溢,沉积浅海陆棚碎屑岩夹碳酸岩复理石建造及凝灰岩沉积。海底裂隙式中基性岩浆喷溢,形成与之有关的铜矿和多金属矿产。这个时期生物有了较大进化,三叶虫、腕足类及蠕虫等动物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到鼎盛时期。奥陶纪时期北祁连海槽地区发生广泛海侵,海槽基底快速沉降,海底火山的喷溢,形成4000余米厚的浅海类复理石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细碧角岩及碳酸盐建造。海底火山沿深陷部位的走向断裂带喷溢,形成与之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铜、含铁碧玉岩、铁锰、磷及石灰岩矿。当时海水中浮游生物和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等生物较多,珊瑚类也较繁盛。志留纪中早期,北祁连海槽继续沉陷,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熔岩沿北祁连南侧的海底走向断裂带喷溢,沉积3000余米的浅海碎屑岩、碳酸盐和火山凝灰岩。当时生物种属单调,除笔石外,偶有三叶虫繁衍。晚志留世末,发生强烈的加里东运动的最后一幕——祁连运动,使祁连山一带地史发生划时代的变化,将巨厚的25900米早古生代及其更早的沉积层形成强烈褶皱和隆起,在强大的压应力作用下形成区域性的压性和压扭性断裂带。同时以酸性岩浆岩为主,伴随大量基性和中性岩浆岩沿着这期构造薄弱地带大规模侵入,区域性的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低级绿色浅变质岩系。这期构造运动使北祁连山南缘的黑河深断裂带北侧出现长达150公里的高压形成的蓝闪石绿片岩带。从此,结束北祁连地槽相沉积,北祁连褶皱隆升成为山地。
  三、晚古生代(距今4.0~2.5亿年之间)境内地质构造运动发育不平衡。南部与北部相比差异较大,南部地区泥盆纪时期上升,普遍遭受强烈剥蚀,在祁连山北缘山前拗陷地带堆积有厚度达3500米雪山群山麓相磨拉石建造及河湖相沉积。这个时期生物有所发展,以腕足类和珊瑚为主,并出现大量鱼类和植物,石炭纪时期古祁连山区海水南北往复,时退时进,形成稳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早石炭世早期,曾一度上升形成沉积间断。早石炭世晚期海水广为浸漫,古祁连山全被海水淹没。中石炭世海侵达到最大,与华北海连成一片。晚石炭世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石炭纪时期龙首山地区岩浆活动强烈,海底火山大量喷溢,形成海相类火山岩建造。早石炭世时期气候曾一度寒冷,成为地球史上第二次冰期气候。中石炭世之后,气候逐渐转温暖湿润,生物有了发展。珊瑚和腕足类极为繁盛,高大而茂密的植物为煤的沉积提供丰富物源。二叠纪的地质历史基本上承袭石炭纪时期地史特征。南部古祁连山区仍为平静的海陆交互相沉积,沉积厚度较大的含煤建造。北部龙首山地区,岩浆活动仍然强烈,并有海底火山喷溢。二叠纪末,海西运动最后一幕的北山运动在古祁连山地区表现极为平静,但北部山区则表现强烈褶皱隆起,使龙首山一带石炭系及二叠系发生区域变质,海水从本区退出后再未进入北部境内。
  四、中生代(距今大约在2.5~0.7亿年之间)境内为陆相沉积,也未有岩浆侵入。三叠纪早期气候干燥,为紫红色山陆相及河湖相碎屑岩沉积。三叠纪晚期,气候转温暖湿润,降水较多,湖泊水域面积逐渐扩大,形成山间、山前盆地河湖相沉积。植被发育,高大茂密的乔木和灌木沿河湖及沼泽区分布,形成含煤建造。在温暖适宜气候条件下动物得到大量繁衍,主要有双壳类和肢介类。到早侏罗世气候转向干燥,形成山陆相和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到中侏罗世及其之后,气候又转温暖湿润,降水较多,河湖水域范围扩大,植物繁茂,形成境内第二次主要成煤期。由于这个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绿色植被茂密,动物得到发展,特别是恐龙繁衍最快,迅速达到极盛时期。当时,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都是恐龙。早白垩世气候又转为热带、亚热带的暖湿——半干旱气候。当时在低洼区形成山麓河湖相红色碎屑岩沉积。主要矿产有石膏、黏土矿、膨润土矿、含铜砂岩、煤、铀及油页岩。动物主要有恐龙、鱼类、叶肢介及介形虫。早白垩世末的燕山运动第四幕使下白垩统及其以前地层发生褶皱,并上升形成山地遭受剥蚀,境内普遍缺失中、上白垩统的堆积。
  五、新生代(距今约7000~248万年之间)第三纪气候呈现炎热干燥和温暖湿润相间发展,形成红色碎屑岩类和化学类沉积。第三纪晚期,气候又转向温暖湿润,在河湖沿岸地区,植被发育,形成绿色的植物世界,为食草类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犀牛、长鼻类及三趾马动物群得到较快发展。248万年之后,全球进入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气候,其特点是干冷和暖湿频繁交替发展,从此也出现人类。
  第五节 第四纪古地理环境第四纪在全球性冰期和间冰期气候影响下,境内气候呈干旱寒冷与温暖湿润交替变化,植被景观呈荒漠与森林草原交替发展,动物群在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影响下也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繁衍,水域范围在融冰化雪水和降雨量制约下时大时小。
  一、早更新世初期(距今263~222万年之间)第四纪冰期气候来临,祁连山山区第一次出现冰雪覆盖,走廊平原区气候也变寒冷,并逐渐转为干旱少雨。第三纪时期的湖泊迅速萎缩,并由南向北迁移。第三纪时期喜温暖湿热的植物逐渐消失,遗存有少量耐干旱寒冷的松、云杉和蒿、藜。第三纪时期的三趾马动物群忍受不了寒冷的气候和食物的匮乏引起的饥饿而外迁。
  二、早更新世早期(距今222~205万年之间)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山区冰雪融化,平原区降水增加,湖泊水域范围扩大,喜湿热的阔叶乔木植物增、漆、栎、木樨、桦、榆等有了发展,喜水的草本植物围水泽而分布,全区呈森林草原景观,草原动物鼠兔类开始繁衍。
  三、早更新世中期(距今205~128万年之间)境内气候又转向干旱寒冷。这时祁连山区完全被冰雪覆盖,大气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境内湖泊消失,喜温热的阔叶植物消亡,耐干旱的麻黄、蒿类也很少见到。在干旱少雨条件下,走廊平原区风沙频起,古沙漠有了雏形。在强大的风力搬运下,沙暴和尘暴频繁发生,我国东部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也开始沉积,境内呈现一片沙漠、砾漠、荒漠景观。
  四、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05~128万年之间)气候曾一度转向温暖湿润,祁连山区冰雪融化和降水的增多,河水径流量增加。当时湖泊范围扩大到骆驼城、南华、张掖、临泽等地。湖泊中淡水螺类、瓣鳃类、鱼类和介形虫等较多。境内山区冰川的后退,平原区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种属增多,由松、桦、榆、蒿、嶒、藜、石竹、蓼、水龙骨等组成森林草原景观。由于早更新世中期寒冷气候持续时间较长,并且特别寒冷,早更新世晚期虽然较温暖湿润,但哺乳动物仍未得到发展。
  五、早更新世末期和中更新世中早期(距今约105~36万年之间)境内气候极度干旱寒冷,自然环境最恶劣,当时气温降到第四纪时期最低点。祁连山区,在青藏高原大冰盖影响下冰雪分布范围和厚度达到最大。冰川直达河西走廊,前端下移至民乐六坝、张掖大满堡和高台新坝、红崖子等地。由于气候寒冷干旱,降水很少,湖泊干涸,风沙盛行,境内平原区古风积沙分布极广。在风力吹扬作用下沙暴和尘暴频繁发生,为陇东、陇西及兰州地区黄土堆积提供充足物源。在干冷气候条件下,木本植物绝迹,耐干旱的草本植物也寥寥无几。自然环境恶劣,动物生存条件极差,哺乳动物消失。
  六、中更新世中期(距今24~36万年之间)境内气候又转温暖湿润。祁连山地区冰雪大量融化,冰川和雪线后退进山,龟缩在较高山头之上。降雨的增加使黑河及其他河流年径流量大幅度增加。当时高台、临泽、张掖等地为湖水淹没。河湖沿岸水草丰茂,淡水螺类、鱼类、瓣鳃类和介形虫大量繁衍。植被发展较快,喜温暖湿热的木本阔叶植物榛、椴、栎、桦、榆、杉、木樨、山毛嶒等及耐旱的草本植物蒿、藜、麻黄和喜水的莎草、香蒲、水龙骨等组成森林草原景观。气候的适宜,绿色植被的繁茂,大型哺乳动物披毛犀动物群也闯入境内,现行种属牛、马、羊也有了发展。
  七、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早期(距今24~15万年之间)气候又转冷。由于南部青藏高原大冰盖已解体,祁连山区冰川仍龟缩在较高山区,平原区植被受冰期气候影响不发育,但仍有少量耐寒冷的暗针叶植物松、云杉和耐干旱的草本植物蒿、藜、麻黄等。耐寒冷的大型哺乳动物披毛犀动物群及鼠兔类也有一定发展。
  八、晚更新世中期(距今15~6万年之间)气候转温暖湿润,祁连山区和河西走廊平原区降水增加,冰雪大量融化,河水径流量增多,湖泊水域范围扩大,植物生长繁茂。主要有木本阔叶植物桦、柳、杨及耐旱的藜、蒿、麻黄、蔷薇、荨麻、旋花、石竹等,全区呈森林草原景观。大型哺乳动物披毛犀动物群和牛、马、羊等现生种属繁衍较快。
  九、晚更新世晚期(距今6~2.7万年之间)气候又转干冷。这个时期西伯利亚高压气流加强,尘暴和风沙在上旋气流作用下一直影响到东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降水量减少,祁连山区降雪量也锐减,积雪厚度不大。平原区沙漠和沙漠化有所加强,当时古沙漠主要分布在张掖盆地北部的野水地、平川、板桥及明花滩和高台。植被不发育,全区呈荒漠草原景观。北方草原动物群的繁衍受到一定抑制。
  十、晚更新世末期(距今2.7~1.2万年之间)气候又转温暖湿润。气温的升高,山区冰雪大量融化,在永固及大黄山以东地区经常有洪水和泥石流发生。降雨量增多,河川径流量增大,在碱滩、张掖、乌江、鸭暖、平川、蓼泉、新华、高台、盐池等地形成大片湖沼,成为“水泽之国”。区内沙漠消失,河湖区大量淡水螺类和鱼类得到发展。分布在湖泊边缘区的大型哺乳动物,如牛、马、羊、猪等繁衍更快。植物种属多而繁茂,高大的乔木如松、桦、杉、柳、杨、榆、桑等分布在平原区和较低山区。草本植物蒿、藜、白刺、旋花、芦苇等生长茂盛,在湖泊沼泽区形成大量泥炭和草炭。全区呈森林草原景观,为以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适宜的自然环境。
  十一、早全新世早期(距今1.2~1万年之间)气候又转冷,但延续时间不长又转入第四纪最温暖最适宜期。
  十二、早全新世和中全新世时期(距今10000~2000年之间)气候转为第四纪最温暖最湿润时期,自然环境最佳,各类动植物得到发展。特别是人类,由以狩猎为生过渡为农耕,当时祁连山区冰川后退至较高山顶之上,平原区降水增多,河川径流量增大,湖泊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是在距今10000~6000年之间,张掖、临泽、高台等地为大片湖沼,野生动物和我们的祖先围水泽而栖息在民乐、山丹、高台红崖子、新坝等地势较高地区。大约在距今4000年之后,由于降水和融冰化雪的逐渐减少和湖沼范围的萎缩,先民又逐渐移向乌江、板桥、平川、蓼泉、高台、骆驼城、许三湾城和草沟井城等地势较低地区。
  大约在距今2000年以来气候逐渐转向干旱少雨,特别是近1000年左右,降水量减少,气候更显干旱,沙漠和沙漠化范围逐渐扩大,湖沼范围缩小,并形成盐湖和盐沼。高台盐池的食盐和芒硝矿就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湖水和地下水大量蒸发浓缩逐渐形成的化学沉积。
  纵观史实,气候和古地理环境嬗变,对动植物生存繁衍和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极大。保护植被,改造自然,维护和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艰巨而伟大的系统工程。
  第三章 气候张掖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带,深居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受青藏高原影响,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祁连山地区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具有光能丰富、温差大,夏季短而酷热,冬季长而严寒,干旱少雨、分布不均等特点。年平均气温0.2~8℃,气温年较差26~32℃,平均日较差13~16℃。极端最低气温﹣28.0~﹣33.3℃,最低值出现在山丹县;极端最高气温32.2~39.1℃,最高值出现在临泽县。7月份平均气温川区21~22℃,山区16℃;1月份平均气温﹣9.5~﹣12.0℃;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川区28~30℃,山区22℃;1月平均最低气温﹣16~﹣18℃。年降水量54.9~436.2mm,时空分布不均,自西北至向东南递增。降水年际变化大,相对变率川区17%~23%,山区12%,6~8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57%~64%,雨热同季。常出现春末夏初干旱,农作物依赖灌溉。
  第一节 光照一、太阳辐射境内太阳辐射量9.4万千瓦/m2·年以上,仅次于全国太阳辐射最大的西藏和柴达木盆地。地域分布上,北部和西北部多,一般年辐射量为10.3万千瓦/m2·年,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年辐射量随之减少。浅山区一般为9.5万千瓦/m2·年左右,比川区减少约5%。在季节分布上,冬季(1月)最少,平川区为5300~5400千瓦/m2,浅山区为5400~5600千瓦/m2;夏季(7月)最多,平川区为11300~11700千瓦/m2,浅山区为10000千瓦/m2;秋季(10月),平川区为7500千瓦/m2,浅山区为7200千瓦/m2,山区为6800千瓦/m2。太阳辐射的年变化非常明显,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从1月起开始增加,从7月起开始减少。如张掖市3、4、5月平均月增加1320千瓦/m2,9、10、11月平均每月减少1230千瓦/m2。年变化幅度平川最大,浅山区次之,山区最小。
  表2—1张掖地区太阳总辐射量表单位:千瓦/m2二、日照(一)日照时数分布年平均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多,川区多于山区,如肃南县为2702小时,高台县为3117.7小时,两地相差415多小时。川区日照3042~3118小时,山区2702~2959小时,祁连山区2541~2908小时。
  春季(4月)228~262小时,川区261~262小时,山区228~254小时;夏季(7月)222~293小时,川区281~293小时,山区222~270小时;秋季(10月)243~269小时,川区257~269小时,山区243~252小时;冬季(1月)216~237小时,川区223~227小时,山区216~237小时。
  (二)日照时数变化各地日照时数,从3月起开始增加,最大值出现在5月或6月。从8月起开始明显减少,最小值出现在2月。日照时数年变化幅度,川区大于山区。
  (三)日照百分率分布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的空间分布趋势和日照时数大体一致,即由东南向西北增大,山区向川区增大。全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61%~70%,川区69%~70%,山区61%~67%。
  一般来说,日照百分率的大小与云量有关,云量多的季节,日照百分率小,云量少的季节,日照百分率大。区内日照百分率以11月或12月最大,7月最小。春季(4月)日照百分率58%~66%,川区66%,山区58%~64%;夏季(7月)日照百分率49%~65%,川区62%~65%,山区49%~60%;秋季(10月)日照百分率70%~78%,川区75%~78%,山区70%~73%;冬季(1月)日照百分率72%~78%,最小肃南72%,最大民乐78%。
  张掖地区日照时数及百分率表表2—2单位:小时、%第二节 气温一、气温分布(一)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大致为自东南向西北增高,其变化范围在3.0~7.7℃,其中川区张掖、山丹、临泽、高台4县市为6.1~7.7℃,山区肃南、民乐为3.0~3.7℃,祁连山区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在0.5℃以下,3000米以下地区在0~5℃。
  (二)气温四季分布 各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趋势,大致与年平均气温相似,即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春季(4月)4.7~10.2℃,川区9.7~10.2℃,山区4.7~8.1℃,祁连山区0.5~2.0℃;夏季(7月)16.1~22.3℃,川区20.3~22.3℃,山区16.0℃左右,祁连山区12.0~14.0℃;秋季(10月)3.4~7.5℃,川区7.2~7.5℃,山区3.4~6.3℃,祁连山区0.4~1.1℃;冬季(1月)一11.7~﹣9.1℃,川区﹣9.5~﹣9.1℃,山区﹣11.7~﹣10.2℃,祁连山区为﹣14.6~﹣11.4℃。
  二、气温变化(一)气温年变化全区各地气温年内变化均为单峰型(图1)。夏季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冬季气温最低,最小值出现在1月。春温高于秋温,春季气温回升的速率小于秋季气温下降的速率。
  气温年较差,除高山区外,各地都比较大,分布趋势由山区向川区增大,由东南向西北增大。山区为26.3~27.6℃,川区为31.0~31.6℃,祁连山区为23.5~28.1℃。高台为全区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肃南是本区年较差最小的地方。
  (二)气温日变化气温日变化受云量影响较大,在晴天情况下,气温日变化曲线张掖地区平均气温表表2—3单位:℃呈单峰型。夏季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15点,冬季出现在13~14点。日最低气温不论在冬季或夏季都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张掖的情况不同,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往往比其他地方推迟,如1995年1月4日和1995年7月20日,最高气温都出现在16点~18点(图2)。
  在阴天或多云天情况下,气温日变化比较复杂,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与晴天不同,如张掖日最高气温,1995年7月30日出现在12点左右,1995年1月22日出现在14点左右,日最低气温7月30日和1月22日都出现在午夜前后。另外,晴天气温日变化幅度大,阴天日变化幅度小。
  气温平均日较差的分布趋势,与气温年较差大体一致,即由山区向川区增大。山区13.0℃左右,川区14.2~15.5℃,其中张掖、山丹为全区气温平均日较差最大的地方,高山区是气温平均日较差最小的地方,为7.8~14.2℃。春季(4月),全区气温日较差在13.0~16.2℃,祁连山区8.2~13.7℃;夏季(7月),11.4~15.1℃,祁连山区为7.7~13.3℃;秋季(10月),12.3~16.3℃,祁连山区为7.1~13.8℃;冬季(1月),14.0~16.7℃,祁连山区为8.1~15.4℃。其中最大值一般出现在1月,高台、临泽在4月,祁连山区在4月和6月。最小值川区出现在11月,山区在7月,祁连山区在9~10月。
  气温最大日较差,全区为27.7~44.9℃,祁连山区为22.9~30.5℃。春季24.6~图1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图2张掖气温日变化图30.8℃,夏季19.6~29.2℃,秋季22.3~35.5℃,冬季25.0~35.4℃。最大日较差多数出现在3月,也有出现在12月和2月的。
  三、气温极值(一)平均最高、最低气温 年平均最高气温,全区为10.3~15.7℃,其中川区15.4~15.7℃,山区10.3~14.5℃,祁连山区5~11℃。平均最低气温,冬季(1月)最小,夏季(7月)最大,春季(4月)大于秋季(10月)。
  (二)极端最高、最低气温 年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夏季8月,但个别出现在7月。全区32.2~39.1℃,其中川区38.6~39.1℃,山区32℃左右,临泽为39.1℃是全区极端最高气温之冠;祁连山区24.5~29.2℃。春季(4月)全区极端最高气温。
  26.7~33.9℃,夏季(7月)30.6~38.5℃,秋季(10月)22.3~29.6℃,冬季(1月)14.4~18.7℃。
  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出现于冬季各月。全区为﹣33.3~﹣28.0℃,其中山丹为全区极端最低气温之冠,为﹣33.3℃,祁连山区为﹣32.7~﹣25.1℃。春季﹣20.9~﹣9.4℃,夏季2.8~7.7℃,秋季﹣19.2~﹣12.7℃,冬季﹣33.3~﹣28.0℃(三)日最高、最低气温通过各种界值的日数 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40℃的平均日数全区未曾出现过;大于等于35℃的平均日数全区仅0~3天,其中川区2~3天,山区未曾出现过。大于等于30℃的平均日数,全区0.4~38.3天,其中川区21.3~38.3天,山区0.4天,祁连山区未曾出现过。
  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的平均日数,全区164~200天,其中川区164~181天,山区195~200天,祁连山区最多205~235天。小于等于﹣10℃的平均日数,全区78.8~109.8天,其中川区78.8~87.9天,山区103.1~109.8天,祁连山区最多为101~137天。小于等于﹣20℃的平均日数,全区6.7~15.7天,其中川区6.7~9.9天,山区11~15.7天,祁连山区可达22天。小于等于﹣30℃的平均日数,山丹、民乐、高台3县出现平均不到1天,其余各地未曾出现过。
  张掖地区平均最高(低)气温表表2—4单位:℃四、气候的四季(一)气候四季划分的标准和时空分布国内气候四季的划分标准通常以日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10~22℃为春、秋季。
  高台、临泽、张掖等地有明显的四季,但四季分配不均匀,大都是冬季长、夏季短,春季长于秋季。其余各县只有春季和冬季,而无夏季和秋季。冬季全区一般在187~252天,川区187~192天,山区207~252天,高山区220~310天;夏季川区2131天,春季川区86~91天,山区春、秋相连为123~158天;秋季川区56~61天。
  四季来临的迟早,各地颇不一致,往往相差一个月左右。仅就春、冬两季而言:川区春季来得早,开始于4月中旬,结束于7月上、中旬;山区较迟,开始于4月下旬或5月中旬,结束于9月中、下旬;祁连山区开始于6月下旬或7月上旬,结束于8月中、下旬。冬季来临的迟早与春季相反。
  (二)严寒期日平均气温小于等于﹣5℃的时期为严寒期。全区为72~110天,其中川区72~92天,山区100~110天,祁连山区最长,为110~125天。严寒期开始迟早不一,高台、临泽两县开始于12月初,结束于2月中旬,其余地方开始于11月中、下旬,结束于2月下旬和3月上旬。
  第三节 降水一、降水地区分布年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趋势,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多,西北少;山区多,川区少。其变化范围约在54.9~436.2毫米之间。民乐最多,为331.8毫米;高台最少,为105.4毫米。同一地区,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增,在山区迎风面多于背风面,表2—5张掖地区各地四季日数及严寒期(日/月)表浅山区254~332毫米;川区105.4~127毫米,是全区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也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祁连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340.5~500毫米,分布特点南坡多于北坡,山丹军马场降水量在360~400毫米,肃南县马蹄区大都麻一带,降水量为全区最多的地方,最多年份可达500毫米以上。
  降水量四季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下半年(4~9月),占全年的87%~91%,其中7~9月尤为集中,占全年的54%~59%。
  春季(3~5月),平均降水18.4~66.6毫米,其中川区18.4~20.1毫米,山区31.3~66.6毫米,祁连山区63.4~77.5毫米。各地春季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16%~20%。
  夏季(6~8月),平均降水63.8~191.0毫米,其中川区63.8~77.2毫米,山区119.1~191.0毫米,祁连山区193.2~223.7毫米。各地夏季降水量最多,约占年降水量的57%~64%。但在初夏(6月上、中旬)和盛夏伏期(8月上、中旬)有两个相对少雨段,前者称为初夏旱,后者谓之伏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大。
  秋季(9~11月),平均降水17.6~64.5毫米,其中川区17.6~23.6毫米,山区38.1~64.5毫米,祁连山区60.4~79.5毫米。全区各地秋季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16%~21%,秋季降水主要集中在9月。
  冬季(12~2月),平均降水4.0~9.7毫米,川区不足5毫米,山区不足10毫米,祁连山区为9.3~18.2毫米,是全区降水量最少的季节。
  各月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趋势,大体与年降水量相同,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自山区向平川减少。
  二、降水量变化(一)降水全的年变化全区降水量的年变化大都为单峰型(图3)。1月或12月最少,7月或8月最多。春季从3月份开始逐渐增加,6月或7月增加更为迅速,大都比前一月增加40%~80%左右。秋季从9月开始减少,10月份减少最多,大都比9月减少61%~75%。降水集中于夏季的现象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之一。
  (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年际变化的标准是:年或月的降水距平均百分率在﹣60%以下为特少,﹣50%~﹣20%为偏少;在﹣20%~20%为正常,21%~60%为偏多,60%以上为特多。张掖是本省降水量年际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正常的年份占总年数的1/2图3各地降水量年变化曲线图~4/5,降水量多于正常的年份占1/5~1/10,少于正常年的年份占1/3~1/10,变化量2~4倍,其中川区3~4倍,山区2~3倍。
  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区内各地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不稳定。下半年(4~9月)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少于正常年份的情况是:4月,降水量少于正常年份的频数占总年数的42%~62%;5月,占37%~59%;6月占41%55%;7月占26~56%;8月占32%~56%;9月占41%~55%。
  (三)降水量的相对变率年降水量相对变率,山区为12%,川区为17%~23%,空间分布趋势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增大;自山区向川区增大。
  月降水量相对变率,区内各地月降水量相对变率比较大,最大的月份都出现在冬半年(10~3月),最小的月份出现在夏半年(4~9月),其分布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大。下半年各月降水相对变率的分布情况是:4月山区在52%~55%,川区61%~85%;5月山区41%~44%,川区52%~86%;6月山区37%左右,川区47%~53%之间;7月山区27%~32%,川区43%~57%;8月山区28%~36%,川区39%~55%;9月山区53%~55%,川区63%~78%。7、8月份是相对变率最小的月份。
  三、降水日数(一)年平均降水日数区内年平均降水日数的地区分布趋势与年平均降水量大体一致,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多于川区。全区年平均降水日数为45~92天,是全省降水日数较少的地区之一。其中山区年平均降水日数68~92天,川区45~52天。
  (二)各季降水日数分布各季降水日数的分布趋势大体和年降水日数一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日数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比秋季稍多。
  春季全区3~7天,祁连山区9~15天,川区3~4天,山区7天左右;夏季全区7~14天,祁连山区20~51天,川区7~8天,山区10~14天;秋季全区2.5~6.4天,祁连山区6~33天,川区2.5~3.3天,山区4.5~6.4天;冬季全区2.2~4.6天,祁张掖地区各季及夏半年降水量与年降水量的百分比表
  表2—6
  连山区10~15天,川区2.2~2.4天,山区3.3~4.6天。
  四、降水强度降水强度表示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是反映降水量利用价值的重要参数。
  (一)平均降水强度分布各地年平均降水强度均不大,比同纬度的华北平原小得多。川区2.3~2.5毫米/日,山区在2.9~3.6毫米/日之间。春季各地均在1.9~3.2毫米/日之间;夏季川区小于3.5毫米/日,山区在4~5毫米/日之间;秋夏各地均在2.3~3.4毫米/日之间;冬季各地均在0.6~0.7毫米/日之间。月平均降水强度最小值各地都出现在12月或1、2月,均在1毫米/日以下。月平均降水强度最大值,肃南出现在6月份,其余各地出现在8月份,在3.5~5.2毫米/日之间。
  (二)不同强度降水的出现频率按服务规定日降水量0.1~9.9毫米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50.0~99.9毫米为暴雨;大于或等于100.0毫米为特大暴雨。
  全区降水绝大部分为小雨量级,出现频率在91%~96%,中雨3.2%~9.1%,大雨0.3%~1.0%。暴雨几乎绝迹,仅高台、民乐各出现过1次。其中,川区小雨出现频率在93%~96%之间,中雨3.2%~5%,大雨0.3%~0.5%。山区小雨出现频率在91%~92%,中雨6.2%~9.1%,大雨0.7%~1.0%之间。
  (三)各时段最大降水量5分钟最大降水量4~9毫米;10分钟最大降水量7~21毫米;30分钟最大降水量12~33毫米;60分钟最大降水量16~34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32.8~65.5毫米。出现时间大都在6~8月之间。
  五、降雪和积雪(一)降雪日数及其初、终期全区降雪期比较长,开始于9月末到11月初,结束于4月中旬—5月中旬,其中山区开始于9月底、10月初,结束于5月中旬;川区开始于10月下旬到11月初,结束于4月中、下旬;降雪期长达164~233天,年平均降雪日数15~43天。祁连山区开始于8月中旬—9月中旬,结束于5月下旬—6月中旬,个别到7月中旬,降雪期248~300天,年平均降雪日数51~60天。
  (二)积雪日数及初终期积雪期比降雪期短,积雪初日比降雪初日推迟15天左右,积雪终日较降雪终日提前20天左右,由于气候寒冷,故积雪日较降雪日数多。辖全区一日最大降水量表表2—7单位:毫米区积雪期开始于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结束于3月下旬到5月中旬,积雪期为134213天,年平均积雪日数23~64天,最大积雪深度9~18厘米;祁连山区积雪期开始于9月中旬到下旬,结束于5月中旬到下旬,积雪期长达234~254天。
  第四节 相对湿度一、相对湿度分布(一)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分布趋势 山区和川区不均匀,变化范围46%~55%,最小肃南,最大是民乐。
  (二)各季相对湿度分布 春季(4月)相对湿度在35%~47%,夏季(7月)为51%~65%,春、夏季最小为临泽,最大民乐;秋季(10月)相对湿度在47%~58%,最小肃南,最大民乐;冬季(1月)相对湿度在41%~58%,最小肃南,最大高台。
  二、相对湿度年变化(一)相对湿度月变化 相对湿度大部地方从6月起开始增大,山区以7~8月最大,其余各地12月最大。山区从9月开始逐渐减小,川区从1月开始减小,全区以4月最小。
  (二)相对湿度日变化 随季节而不同,各地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从18点到翌日清晨7点逐渐增大,从10点到19点逐渐减小。最大值冬季出现在7~9点,夏季出现在5~7点,春、秋季节出现在6~8点。最小值各季一般都出现在16点左右,各月相对湿度日变化与气温有密切的关系。气温的最高点,一般为相对湿度最低点;气温的最低点,为相对湿度的最高点。气温升高的时段,为相对湿度降低的时段,气温降低的时段,为相对湿度升高的时段。
  张掖地区降雪、积雪日数及其初、终期、最大积雪深度表
  表2—8
  全区相对湿度表表2—9单位:%第五节 蒸发一、蒸发量分布(一)年蒸发量分布 年蒸发量的地区分布趋势,与年降水量的分布相反,自东南向西北增大,山区最小为1625~1798毫米,川区最大1843~2280毫米,全区年蒸发量1625~2280毫米,祁连山区1535~1729毫米。
  (二)各季蒸发量分布 春季(4月)蒸发量176~256毫米,最小民乐,最大临泽;夏季(7月)蒸发量203~312毫米,最小民乐,最大山丹;秋季(10月)114~156毫米,最小民乐、最大山丹;冬季(1月)32~46毫米,最小高台,最大肃南。
  年蒸发量,山丹最大,为2279.9毫米;民乐最小,为1625.2毫米。
  二、蒸发量变化全区各地蒸发量均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季大于秋季。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除张掖出现在12月,其余各县出现在1月。2~5月蒸发量迅速增加,9~11月迅速减小。年变化幅度山区最小,川区最大。
  全区蒸发量表表2—10单位:毫米第六节 地温和冻土一、地面温度(一)地面温度分布 年平均地面温度分布,年平均地面温度的空间分布趋势大体与气温一致。全区6~11℃,其中山区6~9℃,川区10~11℃,祁连山区1~9℃,是地面温度最低的地区。
  各季地面温度分布,春季(4月)全区9~15℃,其中山区9~12℃,川区13~15℃,祁连山区2~8℃;夏季(7月)全区21~29℃,其中山区21~26℃,川区28~29℃,祁连山区6~11℃;秋季(10月)6~10℃,其中山区6~9℃,川区9~10℃,祁连山区1~8℃;冬季(1月)﹣11~﹣9℃,山区为﹣11~﹣10℃,川区﹣9℃左右,祁连山区﹣12~﹣8℃。
  (二)地面温度年变化 地面温度年变化与气温大体一致,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季高于秋季。但地面温度的年变化幅度,却比气温大得多,各地极端最低、最高地面温度,远远高于或低于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地面温度的极端年变幅,可达80~100℃,远远超过气温的极端年变幅。
  (三)平均最高、最低地面湿度 年平均最高地温全区28~36℃,山区28~29℃,川区32~36℃,平均最高地温冬季(12月)最小,夏季山区6月,川区7月最大,春季(4月)大于秋季(10月)。平均最低地温全区﹣7.0~﹣1.0℃,山区﹣7.0~—4.0℃,川区﹣3.0~﹣1.0℃,平均最低地温冬季(1月)最小,夏季(7月)最大,春季(4月)大于秋季(10月)。
  (四)极端最高、最低地面温度年极端最高地温均出现于夏季(7月)。全区64~74℃,其中川区70℃以上,山区64~69℃;春季(4月)53~64℃,秋季(10月)44~52℃,冬季(1月)23~27℃。年极端最低地温张掖出现在12月,其余各地出现于1月或2月。全区﹣39~﹣32℃,其中山区﹣39~﹣34℃,川区﹣34~﹣32℃。春季(4月)﹣22~﹣15℃,夏季(7月)0~5℃,秋季(10月)﹣27~﹣15℃,冬季(1月)﹣37~﹣31℃。
  二、地中温度(一)地中温度及其年变化地下不同深度变化特征是同一层次冬冷夏暖,从地表到深层,冬半年为增温,夏半年为减温。地温的年变化幅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全区地中5、10、15、20厘米处的年平均地温为5~11℃,其中5厘米处年较差28~33℃,10厘米为27~32℃,15厘米25~30℃,地中20厘米25~29℃,40厘米26℃,80厘米为21℃,160厘米为14℃,320厘米处则为8℃。
  (二)地湿.随深度的变化夏半年(4~10月),地中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8月地中160厘米处的地温比地面低8~9℃左右,320厘米处比地面低13℃左右。冬半年(11~3月),地温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如1月地中160厘米处的地温比地面高13℃左右,320厘米处比地面高18℃左右。可见,冬半年地中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的幅度较大,夏半年地中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低的幅度较小。
  (三)地.0℃层出现的深度冬季地中温度0℃层出现的深度,全区平均在106245厘米,其中川区106~123厘米,山区143~245厘米,祁连山区245~250厘米之间。
  第七节 气压年平均气压主要受海拔高度影响,川区三县一般为850~866百帕,浅山区的民乐为774百帕。四季气压,夏季气压最低,7月平川区一般为840~860百帕;浅山区民乐为770百帕,肃南为768百帕;秋季气压最高,10月平川区为856~870百帕,浅山区民乐为778百帕,肃南为774百帕;冬季气压,大部分地区高于春季,1月平川区为856~871百帕,浅山区民乐为778百帕;4月平川区为850~860百帕,浅山区民乐为773百帕,肃南为769百帕左右,气压年内变化趋势是从冬到夏逐月下降,从夏到冬逐月上升,最大值出现在11月,最小值出现在7月。年变化幅度高原、高山地区一般比较小,河川、盆地较大。
  年均气压高台最大,为866.0百帕;肃南最小,为770.5百帕。
  第八节 风和风能一、风辖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地域面积不大,常处于一个天气系统之下,各地年平均风速变化不大,一般在2~3米/秒之间。由于受地形影响年最多风向,各地不一致。高台多东风,张掖、临泽、山丹县大马营多西北风,山丹、民乐多东南风,肃南多东北风,张掖地区平均气压表表2—11单位:百帕祁连山多西南风。全区大多数地方以春季风速最大,在3米/秒以上,最大值一般出现在4月;夏季次之,为2.5~3.4米/秒;冬、秋两季最小。风向的年变化不甚明显,高台各季盛行东风,临泽各季盛行西北风,祁连山各季盛行西南风,张掖除夏季盛行东南风外,其余各季盛行西北风,民乐春、夏两季盛行西北风,秋季盛行偏东风,肃南春、夏两季盛行南风和东北风。
  二、风能资源分布(一)有效风能年贮量的地区分布 分布趋势:东南部和北纬40度以北地区较为丰富,有效风能年贮量达400千瓦·小时/米2以上。山丹军马二场、三场在500千瓦·小时/米2左右,山丹、民乐达400千瓦·小时/米2左右,其余地方为200~300千瓦·小时/米2。
  (二)有效风能密度分布 分布趋势与有效风能年贮量大体一致,东南部和北纬40度以北地区较大。辖区东南部为80瓦/米2左右,其余各地65~80瓦/米2之间。
  (三)有效风能可利用时数的分布辖区东南部为6000小时左右,风能可利用时间频率在60%以上,其余各地为3000~4500小时,可利用时间频率为35%~58%。
  三、风能资源区划根据经验,年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才有开发价值,地区内年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民乐、军马场以及山丹以东地区和高山峡谷地带。其余地方年平均风速都在3米/秒以下,基本无开发利用价值。
  (一)风能资源分区指标以有效风能年贮量、有效风能密度,有效风能可利用时数3个参数作为风能资源分区指标。
  张掖地区风能资源表
  表2—12
  张掖地区风能资源分区指标表表2—13(二)风能资源区划1.风能丰富区 有效风能密度150瓦/米2以上,有效风能可利用时数6000小时以上,有效风能年贮量800千瓦·小时/米2以上。本区没有。
  2.风能可利用区 有效风能密度80~150瓦/米2,有效风能可利用时数4500~6000小时,风能年贮量400~800千瓦·小时/米2,风能潜力较大,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主要分布在民乐、军马场及山丹东部和高台西北部地区。
  3.风能季节利用区 有效风能密度55~80瓦/米2,有效风能可利用时数2500~4500小时,风能年贮量150~400千瓦·小时/米2。风能资源虽不太丰富,但从有效风能密度和可利用时数看,在冬、春季节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主要分布在高台、临泽、张掖及肃南的部分地区。
  4.风能贫乏区 有效风能密度25~60瓦/米2,有效风能可利用时数2500小时以下,有效风能年贮量150千瓦·小时/米2以下,风能一般没有开发利用价值,但个别地方也有季节性利用的可能。辖区没有。
  第四章 水文第一节 河流境内有河流26条,年径流量在千万立方米以上的有黑河干流、马营(山丹)河、童子坝河、洪水河、海潮坝河、小都麻河、大都麻河、酥油口河、大野口河、大磁窑河、梨园河、摆浪河、水关河、石灰关河14条。还有12条小河,或汇入临近河道,或单独引灌少量土地而断流。
  一、黑河后又有张掖河、甘州河、黑水、羌谷水、鲜卑水、覆表水、副投水、卢水之称,是国内第二大内陆河。
  黑河全程821公里。就其自然地形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发源于青海,自源头至莺落峡270余公里。上源于祁连山南的托勒山与走廊南山之间,分东西两岔。东岔又名“俄博河”“八宝河”,发源于海拔4353米的景阳岭,自东向西北流,沿途纳俄博河、黑沟河、小八宝河、小东草河、青羊沟、东岔河、东草河、白杨河、涑沟等较大支流,至黄藏寺全长100公里,年径流量约5.27亿立方米。西岔又叫“野牛河”“轻马川”,源于托勒山与祁连山主峰南麓,海拔高4100米,由西向东与东岔相向而流。汇入较大支流有野牛川、隆拉河、油葫芦沟、扎马什河等,河道虽较狭窄不如东岔,而沿河道小盆地较多,有二珠龙、油葫芦、鸽子洞、赖都滩等,全长175公里,年径流约6.16亿立方米。东西两岔于黄藏寺汇合后,始称“黑河”,又名“甘州河”“摆通河”。自此折向北流,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沿途纳入潘家河,大、小长干、西流水等支流,经大孤山至莺落峡出祁连山,全长95公里,出山年径流量15.5亿立方米,上游流域面积为10009平方公里,植被较好,为水源涵养区。高山地区有冰川面积59平方公里。
  黑河从莺落峡至正义峡流程185公里,流经河西走廊灌溉区,称为“黑河中游”。黑河出山后,东北流至张掖城西北15公里乌江堡与东向西而来的山丹河(古称“弱水”)汇流,从乌江堡以下转向西北,至野沟湾纳入南来的大沙河(即梨园河),再至永丰村纳入山水河(由摆浪河、水关河、石灰关河汇流而成)直至正义峡下泄。走廊灌溉区从〔汉〕〔唐〕〔明〕〔清〕历朝引灌,形成渠网密布的灌溉系统,自黑河总口至高台天城,引黑河水灌田者,清朝有“五十二渠”之说,后人调查认为仅存47渠。〔民国〕期间资料记载,从黑河引水者张掖有29渠、临泽17渠、高台26渠,共达72条之多。迄今几经合渠并坝及兴建黑河东西总干渠,而引黑河水灌田者仍有48渠(张掖12条、临泽15条、高台21条)。黑河中游地段,河床宽浅,纵坡平缓,平均比降2%,上段河床多为卵石粗沙,下段多为细沙,南岸有泉水出露并有大片沼泽地分布。乌江堡以下河段在灌溉季节,以截引河床潜水为主,前坝截干,经数里堵坝又有水复出,贵在得以多次重复利用。昔之诸条小河流除少量洪水外,今已无地表水下泄补入黑河。
  黑河自正义峡出口进入下游,北流归宿于居延海,流程长350多公里。经正义峡20公里至大墩门向北进入酒泉地区的鼎新,纳入托勒河,再往北100余公里进入内蒙古境内,称为“额济纳河”,古称“天苍河”。在狼心山附近,又分为东、西两河,东河称“达西敖包河”,西河叫“穆林河”,继之分成19条小岔,分别注入东、西居延海。
  黑河年际变化甚大,与农业灌溉季节不相适应。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供需矛盾亦日益加剧。为科学开发水利,从20世纪40年代起对黑河干流治理开始可行性的研究探讨,拟议中的调蓄工程有:黑河上游东岔的拉东山,西岔的二珠龙、油葫芦,汇流后的玉儿沟、黄藏寺、狐死台、大孤山,中游的莺(莺落峡)至梨(梨园堡)联合水利工程,水利枢纽工程有莺落峡。已建成的引水枢纽工程,中游有草滩庄,下游有大墩门及巴音保右都水闸,中下游建有一批小型洼地水库。黑河中游沿岸的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灌区,灌溉农田105万亩。
  黑河上游有较大落差,具有较好的水能资源,可随调蓄工程建设兴修电站,提供发展国民经济急需的水电能源。
  二、马营(山丹)河黑河水系最东的一支,山丹县境内惟一的一条河流。上游为白石崖河,中游名马营河,下游称“山丹河”,古称“弱水”。上源白石崖河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麓,山岭陡峻,河床深切,植被较好。由白石沟、西沟、大东沟、中西岔沟支流组成。从源头向北至白舌口出山,主河道长22公里,流域面积156.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43亿立方米。出山后流经大马营滩,渗入地下,地面无径流,至石泉村一带,以泉水形式出露,汇成马营河。再北至高庙南1.5公里纳入由西南来的霍城河。
  霍城河发源于白石崖河西部山区,有明泉沟、后稍沟、大香沟、小香沟,北流渗入地下,在霍城南部一带以泉水出露汇集而成,向东北流汇入马营河,年径流量0.18亿立方米。
  马营河沿途补入大黄山泉水,至李桥入水库,年径流量为0.63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为1143平方公里。自水库往北流31公里,至焦化厂东南与寺沟河汇合,至山丹县城以西,称“山丹河”。
  寺沟河发源于大黄山北坡,河道由东向西北,在寺沟村以南纳入三十六道沟,于寺沟口出山,流域面积11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13亿立方米。出山后向北流至新河,纳入东南来之流水口、瓷窑口等小水向西北与马营河汇合。由于大黄山产流有限,小沟小河水量不稳定,时有断流。
  山丹河向西流,纳入南草湖、西草湖之泉水至东乐纳童子坝河,至太平堡纳入九龙江(原汇集洪水河、海潮坝河、小都麻河、大都麻河、马蹄河、酥油口河、大野口河诸河而成),直至乌江堡东北处汇入黑河,全长175公里。
  马营河西支霍城河,东支大黄山各泉河,自古即有独立渠系灌田,引霍城河源头泉水的有东山坝、西山坝、塌崖泉、新开独泉渠、红崖子渠、乃独泉渠。引大黄山水源的有大黄山坝渠、独泉渠、卫厅木沟渠。白石崖河因出山入渗,难予补充马营河浇灌。〔明〕有白石崖渠用以引水,却因常易淤塞而废,历代多次疏浚难以历数。从马营以下河道则有后泉渠,上而花寨子分三坝,下暖泉分五闸。下至山丹河,于城东南引南草湖、西草湖之水分13坝,〔清〕时增至23渠,在张掖境内引山丹河泉之水者有东泉渠、红沙渠、仁寿渠、回回坝渠、老人坝渠。〔明〕〔清〕期间利用马营河上、中、下游重复引水的特点,有灌溉渠道40余条,灌田1200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干流上改建马营河干渠、祁家店干渠及白石崖引水渠,支流河道诸渠也分别加以改建衬砌。上、中游兴建水库及改建衬砌渠道,提高了河水调节利用效益。马营河流域水浇地面积31万亩。但中下游泉水的补给日渐减少,山丹清泉一带泉水灌区今已成为井灌区,东乐及其以西地区水源已十分紧张。
  三、童子坝河位于民乐县东部。〔汉〕时为祁连河,〔魏·晋〕称“羌水河”。发源于祁连山俄博岭北麓,源头东起冷龙岭,西至卡登山,主要支流有东沟、羊胸子、小石壁、大石壁、大羊尕、小羊尕、木虎沟、二道沟等由南向北流。从源头大湖窝至扁都口出山,河道长27.5公里,流域面积331平方公里。多数支流属间歇性河沟,以降水产流为主,扁都口峡谷以上河源山势平缓,支流分布间隔较大,其间广布草场。出山后河床窄陡,至马营墩地势趋于平缓开阔,河道略向西北,流经永固、姚寨子、翟寨子一带有出露泉水补给。经翟寨子、杨庄、太和村直往北滩,至东乐汇入山丹河,全长95公里。因自然条件变化,下游早已成为干河,洪水也甚难下泄。
  童子坝河年径流量为0.738亿立方米,历史上在马营墩开始分渠引水灌田,古有无虞渠、童子寺东、西渠等6条渠道,灌田2.4万亩。共和国成立后,在60~70年代相继兴建童子坝总干渠和东、西干渠;80年代建起翟寨子水库,至今水浇地面积已达13万余亩。
  四、洪水河位于民乐县境中南部,由南向北穿行。〔汉〕名氏水,〔魏〕〔晋〕称“元川”,〔唐〕为“金山河”,亦名“大河”。〔元〕时于大河口老金山下筑关,称“西水关”,故又称“西水河”。〔明〕时甘州巡抚唐泽因其山谷土石皆赤,色如渥丹,而易名为“洪水大河”,俗称“洪水河”。发源于祁连山龙孔岭北坡,源头东起卡登山,西至青羊沟大坂。两岸支流有刺疙瘩、石灰窑、杂尕峡、东道流、西道流、大长湖、正南沟等。由西南向东北流至双树寺出山转向西北,纳玉带河、山城子河,经民乐县城西直至石岗墩滩的干柴墩,与大、小都麻、海潮坝等河汇流为九龙江,在太平堡汇入山丹河。全长80余公里,年径流量1.39亿立方米(含玉带河0.08亿、山城子河0.11亿),出山口以上流域面积680平方公里。
  上源有冰川面积3.12平方公里,河源山峭、沟深、坡陡,有少量植被,前山有稀疏灌木分布,山岩多为赤色,易于侵蚀,遇大雨则泥沙俱下,产生赤色洪流。出山后10余公里,河道深切,形成峡谷。洪水河从县城以下古有九大坝引水灌溉。东侧之玉带河、西侧之山城子河亦单独引入渠道灌田,清朝灌溉总面积8万余亩;〔民国〕后期不足4万亩。50年代合并洪水六大坝,改建为益民干渠,70年代建成双树寺水库,玉带河兴修益得渠、山城河兴建鹿沟渠,灌溉面积今已发展至20余万亩。
  五、海潮坝河在民乐城西15公里,史称“虎喇河”,〔清〕乾隆年间,改为“海潮坝河”。海潮坝河发源于祁连山的野牛山与老君山之间,源头东从犁铧山西至肖不德克岭,由东岔河、西岔河、西红沟、正南沟、道阳沟、好柴沟等支流汇集而成。源头最高峰海拔5027米,有冰川面积3.77平方公里,且有终年雪山,山高坡陡,峡谷乱石林立。山腰有松柏分布,植被较好,水流由南向东北,在山谷中弯曲穿行。河道从源头至出山口长22公里,流域面积146平方公里。出山后流经涌泉、铨将、五坝村汇入洪水河,全长60余公里。出山引灌之后,多年除遇大洪水外无地表水下泄。
  海潮坝河源有较丰之冰川雪水,又地处高值降水地带,水量较为稳定,年径流量0.483亿立方米。出山口处正兴建水库,汉朝开浚虎喇河东渠、西渠,灌田1.5万余亩。后易名“海东坝”“海西坝”,至清朝灌田3万余亩。60年代以来,大力改建配套干支渠道,今灌溉面积达7.5万亩。
  六、小都麻河位于海潮坝河与大都麻河之间,曾称“小慕化河”。发源于野牛山北坡肖不德克岭下,由白沟河、排路沟、野胡沟等支流汇集而成。出山口以上长15公里,流域面积101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740万立方米。由于流程短、纵坡陡、季节性强,年际变化大,7~9月来水量占总径流的55%以上,出山后渗入于河道之中,洪水下泄经太平寨、周家岗、至五坝汇入洪水河。小都麻河汉朝即开有小沐化上、下坝渠,至〔明〕〔清〕灌田47顷有余。今经渠道改建,灌溉面积已达2.75万亩。
  七、大都麻河位于民乐县西南30公里。汉朝称为“卢水”,五凉时改为“大虞河”,后改称“大慕化河”,今为大都麻河。发源于祁连山的野牛山北坡,有南岔河、西岔河、北岔河、冰沟河等支流。从源头由南向东北汇于三岔口出峡谷,傍肃南县大都麻乡北流至瓦房城以北出山,上游河道长21公里,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出山后向东北至石岗墩滩汇入九龙江,全长60余公里。
  大都麻河上源有冰川面积约10.4平方公里,中山区有大片松林,前山区多为草场,植被较好。出山口以上,山高坡陡,河谷深狭,两岸岩石裸露。出山口以下地势逐渐开阔,河床复盖增厚,水流渗入地下,遇大洪水可达石岗墩滩。上游为暴雨区,洪水过程急促,来水迅猛。
  大都麻河水源较丰,年径流量为0.871亿立方米,汉朝即引水灌溉,古时于岔家堡以北河道两岸开有东西大沐化渠,灌地1.4万余亩。1979年建成“瓦房城水库”,大都麻东西干渠亦经改建,今灌面积达9.6万亩。
  八、酥油口河在民乐与张掖两县分界处,发源于海拔高4880米的祁连山雪大坂,主要支流有大西岔、南岔、东岔、小西岔、法马沟、皮家沟、窄路沟、香沟等。源头有冰川雪山盘踞,地势陡峻,山高谷深,河流湾曲穿行于峡谷之中,由南向偏东方向下泄,中山林木较为茂密,低山草场广布,植被好。源头冰川面积为2.52平方公里,山口以上河道长33公里,流域面积为14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448亿立方米,出山后经苗家堡东流渗入石岗墩滩,河尾投入九龙江。
  酥油口河〔明〕〔清〕有宣政东、西二渠,灌田2.2万亩,东渠由今民乐县南古乡部分村引灌,西渠由今张掖市安阳乡引灌。共和国成立后,于50年代后期在大石灰关建堆石坝水库未成,1972年重修酥油口水库,由地区直接管辖,两县按议定比例分水。经多次渠道改建,保灌水地面积达5.5万亩。
  九、大野口河位于张掖城南50公里,发源于祁连山青大坂。上游阴坡树木成林,阳坡有草场,前山多为童山秃岭,河道陡峻,山高谷深。自源头由南向东北穿谷而行,至出山口23.5公里,流域面积99.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145亿立方米。出山口后经花寨子西流渗入石岗墩滩,河尾汇入九龙江。
  大野口河古有阳化东西渠分引灌田,渠道易于淤塞,〔清〕至〔民国〕时期,灌溉面积由7300余亩减至5000余亩,荒旱之年河水断流,田地荒芜,饮用亦难。共和国成立后多次进行渠道改建,因水源不稳定,虽有改善,仍不能济。1988年于红石峡建成大野口浆砌石重力坝水库,水量得以调节,灌溉面积达2.9万亩。
  十、大磁窑河位于黑河与梨园河之间,发源于肃南县拉哥梁,出泉源沟,东岔经石窝,西支经康乐于干沟门(康隆寺)汇合,称“大磁窑河”。自源头至大磁窑口出山,主河道长40公里,流域面积220平方公里,有少量林木及草场分布,前山皆为裸岩秃山。至出山口平均径流量约0.136亿立方米,出山后渗入沙砾河床。由于河道纵坡陡,季节性变化大,河床渗漏严重,利用率甚低。〔明〕〔清〕之际开有磁窑渠,灌田仅1300亩。共和国成立后,对旧渠加以改建衬砌,灌溉面积增至6300亩。山口内峡谷中有建小型水库的条件,可利用水库调蓄扩大灌溉面积。
  十一、梨园河梨园河上游为“隆畅河”,中游“梨园河”,古为“响山河”,下游为“大沙河”,全长143公里,年径流量2.3亿立方米,为张掖地区第二大河流。发源于走廊南山以北之柴诺山,上源由九个泉等河汇流,由西向东流,纳白泉河折向东北,至肃南红湾寺,汇东、西流沟河,其间称为“隆畅河”。再纳入青沟、海牙沟、白杨沟之水经骆驼脖子、梨园堡出山,此段通称为“梨园河”,梨园堡以上流域面积为2240平方公里。出山后转向北流,俗为大沙河,以临泽县城东侧直下,至野沟湾汇入黑河。
  梨园河上源有冰川面积16.18平方公里,上游多为高山深谷,植被较好。而红湾寺以北为童山秃岭,侵蚀严重,遇大的降雨携带大量泥沙下泄。主要灌溉区在梨园堡及其山口以北河道两岸地区,古有引水渠14条,灌田2.2万余亩。1975年在梨园河骆驼脖子河道上兴建鹦哥嘴水库,1988年又对水库加固加高,在出山口兴建梨园河渠首,引水入东、西干渠,今灌溉面积已发展至13.2万亩。
  十二、摆浪河位于高台县南部山区,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天涝池一带。上源有冰川面积15.13平方公里,由南向北,主要支流有花石头河、鹿角沟、西岔河、西马莲沟、东马莲沟、漫淌河等。上游有广阔的草场可供放牧。前山为高山深谷,系玉门砾岩山体,河道穿行于峡谷之中,至五湾长约33公里,上游流域面积22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409亿立方米,至新坝出山经元山子、骆驼城,并汇集水关河、石灰关河,北流注入黑河,全程120公里,洪水亦没于元山子一带戈壁滩,早已无下泄之地表水。
  摆浪河水源比较稳定,但河道至三湾以北渗流严重,河床沙砾覆盖甚厚,加之地形复杂,渠道易冲易淤,难于引水。清朝虽有暖泉,新沟、顺德、新坝等引水渠,但灌田甚少,常易受旱。改渠建库前,灌地面积只1.5万亩左右。60年代初改建干渠,1975年于五湾建成摆浪河水库,1980年进行水库扩建。相继改建衬砌摆浪河干支渠道,今可灌地6.4万余亩。
  十三、水关河位于高台县南红崖子乡境内,发源于祁连山火石达坂,由牦牛沟、东阴沟、西阴沟、小牛沟、大牛沟、沙沟等小支流汇集而成。主流长16公里,出山口以上流域面积67.3平方公里,源头有冰川面积2.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126亿立方米。出山后浸入前山河床,河尾汇入山水河。明朝两岸开有古城渠、毛家坝渠、高红山渠,清朝又增开二坝、大样、黄蒿等渠,灌地甚少。50年代合并为东、西干渠,60年代在出山口兴建水关河水库,由于河道基础渗漏严重,不能正常蓄水,效益不佳,正在进行防渗处理,今有效灌溉面积1.7万亩,每年保灌面积仅1万亩左右。
  十四、石灰关河位于水关河西侧,发源于祁连山的猞猁岔子山,有错口沟、红塘西河、大小火烧沟、冰沟、马梁沟、大小贼柳沟等小支流。主流长9.5公里,山口以上流域面积68.1平方公里,上源有冰川面积2.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126亿立方米,出山口渐次消失于河道之中,河尾入山水河。明朝开有高红山4条引水渠。60年代兴建红塘调引水工程,解冻期引水量每秒约0.14~0.3立方米,补入石灰关河库。70年代兴修了石灰关水库,水库以下衬砌改建总干渠及东、西干渠,今有效水地面积1.9万亩。
  张掖地区河流年径流量表
  表2—14
  第二节 地下水区内由于气候、地形、地质构造的不同,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带性差异。
  一、北山地区北部合黎山、龙首山区,受干燥气候的制约,除短暂的洪流外,无长年地表径流。
  由降水和洪水渗入形成的地下水,主要有赋存于岩石风化缝隙和中新生界松散碎屑岩类中的裂隙水、孔隙水及孔隙裂隙承压水。由于补给量有限,水量贫乏,单井出水量多不足50立方米/日。特别是合黎山区,地下水资源极为贫乏,且水质很差,矿化度多大于5克/升,人畜用水十分缺乏。在靠近较高山体(海拔2000米以上)的中新界盆地,水量较山区相对丰富些,单井出水量可达100立方米/日以上,但水质较差,矿化度达3克/升左右。
  二、走廊平原区走廊平原是一个受祁连山和北山夹峙的、东西狭长的山前倾斜平原。它由一系列呈南、北展布的地貌盆地组成。盆地内堆积巨厚的新生界松散岩类,构成主要含水层。辖区东部山丹盆地有马营、新河和白水泉三个小盆地,东面以大黄山、熊子山与武威盆地相隔,西面以锯条山同张掖盆地相分。中部张掖盆地,地形较开阔,三面环山,西以榆木山隆起(南华——高台)与酒泉东盆地分开。
  从地表到200~300米深度范围内的浅层含水层,是走廊各盆地地下水主要赋存层位。它是一套第四系冲积、洪积、湖积相交织的砂、砂砾石及透水性弱的黏土层。由于所处的地貌部位不同,每个盆地内由南而北其含水层岩性、厚度、地下水类型、富水续表2—14—1性、水质等有明显差异。
  盆地南部祁连山前洪积——冲积扇带,地下水为扇形砾石平原潜水,含水层由大厚度砾卵石组成。渗透性强,渗透系数100~400米/日,富水性亦强,单井出水量大于3000立方米/日,单位涌水量10~50升/秒·米;潜水位由南而北由深变浅,南部山前地带埋深大于200米,向北逐渐变为100~200米、50~100米、小于50米,至北部与细土平原衔接处,地下水大量溢出。因此,可将潜水区分为深藏带、浅藏带和泉水溢出带。潜水水质好,矿化度小于1克/升,为良好的饮用和灌溉水源。
  盆地下中部细土平原,地下水具有潜水——承压水性质。主要含水层厚度多为50~100米。单井出水量以张掖盆地最大,钻孔单位涌水量5~20升/秒·米,渗透系数50~200米/日,矿化度一般小于1克/升,为HCO3—SO4—Ca—Mg型水或SO4—HCO3—Ga—Mg型水。酒泉东盆地钻孔单位涌水量1~2升/秒·米,渗透系数10~30米/日。各盆地下游地带沿河流主向,含水层岩性由粗变细,此带多为中细砂层。含水层层次由少变多,且单层厚度较小,含水性减弱;随深度增加含水层压力逐渐增大,下部含水层高于上部。一些地区地下几十米深的含水层被揭穿后,地下水可自流,自流量2~6升/秒。细土平原承压水带多有矿化度较高的表层潜水,一般情况下,表层潜水接受下部承压水的顶托补给,并有显著的水平差异。而下部的承压水水质变化不大。所以,即使在沼泽卤水之下也有淡承压水分布。如高台盐池卤水下承压水矿化度只有0.6克/升,水化学类型为SO4—HCO3—Na型水。
  三、祁连山区祁连山海拔3500~4000米以上地段分布有冻结层下水和不稳定的冻结层上水。据钻孔揭露,冻结层厚度随地势增高由薄变厚,海拔3800米黑河谷地冻结层厚76米,而4100米处冻结层厚达141米。仅从现有的河谷地段资料分析,冻结层上水水量较小;冻结层下水水量略大,单位涌水量可达1.5升/秒·米。水质均较好,属重碳酸钙型水。
  在多年冻结层分布高程以下的山地中,基岩裂隙水和脉状水赋存于各不同时代岩层中。据钻探试验,含水层分布在100米以内,100米以下富水性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单泉流水量0.1~1.0升/秒,水质较好。海拔3000米以上与走廊平原毗邻的中低山(亦称“前山带”)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山岭不同程度荒漠化,地下水矿化度1~5克/升,径流模数小于0.5升/秒·平方公里。
  分布于祁连山的山间盆地(或河流谷地),各自构成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区内较大的山间盆地有托勒河谷地和皇城盆地。托勒河谷地地下水类型为河谷潜水,含水层沙砾卵石和含泥沙砾石,埋深1.8~120米,含水层厚度35~94米,单井涌水量4002500立方米/日,矿化度<0.4克/升。皇城盆地潜水含水层沙砾卵石,埋深1~35米,含水层厚度10~45米,单井涌水量2000~3000立方米/日,矿化度0.4~0.5克/升。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
  第三节 冰川区内祁连山区分布冰川988条,面积423.84平方公里,冰储量14.36立方公里。
  主要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民乐县。其中肃南县965条,面积416.9平方公里,冰储量14.20立方公里;民乐县23条,面积6.89平方公里,冰储量0.16立方公里。这些冰川分布于黑河、北大河、疏勒河、石羊河四大流域。
  黑河流域有冰川260条,面积80.84平方公里,冰储量2.10立方公里,冰川平均面积0.31平方公里,最大冰川面积2.81平方公里。流域冰川折含水总储量约24.74亿立方米,年冰融水量0.723亿立方米,占黑河年径流量15.5亿立方米的4.7%。
  黑河流域冰川规模、类型面积统计表
  表2—15
  黑河主要支流冰川融水量表
  表2—16
  第五章 土壤辖区土地总面积1992年详查为6159.64万亩,其中耕地416.42万亩,园地11.30万亩,其他3980.43万亩,未利用土地1751.5万亩。按全国统一的五级分类,全区有21个土类、55个亚类、74个土属,约96个土种。
  第一节 土壤类型全区地带性土壤有灰棕漠土、灰钙土、栗钙土、黑钙土、高山土等;非地带性土壤有草甸土、沼泽土、盐土、风沙土等。耕作土壤则集中分布在走廊绿洲,主要土类有灌漠土、潮土等。
  一、灌漠土面积288.2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①的4.70%。分布在张掖市109.44万亩,临泽县13.92万亩,高台县46.96万亩,山丹县41.14万亩,民乐县76.75万亩。有4个亚类,6个土属,15个土种。其中:暗灌漠土亚类55.71万亩,占本土类的19.33%;灰灌漠土亚类219.37万亩,占76.12%;潮灌漠土亚类3.38万亩,占1.17%;盐化灌漠土亚类9.75万亩,占3.38%。灌漠土是本区面积最大的农业土壤,是灰棕漠土,灰漠土和草甸土经长期耕种熟化、施肥、灌溉等定向培肥措施作用下形成的。原土壤剖面形态已发生根本变化,土壤可溶性盐类有淋溶现象。熟化层平均厚度75厘米,结构疏松,多为轻壤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1.65%,全氮0.093%、全磷0.071%、全钾2.11%、碱解氮89ppm、速效磷10ppm、速效钾209ppm、pH值8.4。加之所处地势平坦,灌溉方便,适合作物生长,生产水平较高。
  二、潮土面积26.71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44%。其中:张掖市13.17万亩,临泽县8.50万亩,高台县5.04万亩。有3个亚类,5个土属。其中:灌淤潮土亚类3.24万亩,占潮土类的12.13%;潮土亚类13.77万亩,占51.55%;盐化潮土亚类9.7万亩,占36.32%。潮土分布在黑河沿岸或湖滩周围,土壤形成与地下水紧密相关,一般地下水埋深在1~3米左右。土壤剖面一般为腐殖层——氧化还原层——母质层。腐殖层20~30厘米左右,呈灰棕色;氧化还原层主要具有一定的锈纹锈斑。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平均1.58%,全氮0.09%,全磷0.064%,碱解氮71ppm,速效磷9ppm,速效钾160ppmpH值8.3,全盐含量0.188%。潮土的主要特点是“潮”,返潮现象给耕作带来困难。返,潮期土壤含水量大、通气不良、地温低、微生物活动弱,养分释放缓慢。但①依据《甘肃张掖地区土壤》,土壤面积按6119.67万亩计。下同。
  后期释放较快,具有“发老苗不发小苗”的特点,旱年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
  三、草甸土面积75.48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23%。主要分布在黑河沿岸、平原洼地、湖盆低地、地下水埋深小于3米的地方。是受地下水浸润,在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半水成性土壤。成土母质多为河、湖相沉积物、冲积物或洪积物。土壤剖面主要有腐殖层(包括草皮层)、锈色斑纹层、潜育化层组成。有时在剖面中下部出现小铁、锰结核或石灰结核,或有盐化。有5个亚类,6个土属。其中:草甸土亚类2.83万亩,占本土类的3.75%;暗色草甸土亚类8.12万亩,占10.76%;灰色草甸土亚类9.86万亩,占13.06%;沼泽草甸土亚类17.12万亩,占22.68%;盐化草甸土亚类37.55万亩,占49.75%。草甸土区为良好的天然牧场。部分暗色草甸土已被开垦利用,适种水稻。
  四、林灌草甸土面积27.03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44%。分布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的冲积扇缘洼地和沿河岸的低阶地上,系杨树、沙枣、红柳等人工林与草甸植物混生条件下发育的半水成性土壤。土壤剖面形态大体与草甸土同,但腐殖层薄,有机质含量低,土体中盐分累积(表聚)作用弱。有2个亚类,2个土属,其中林灌草甸土亚类15.75万亩,占本土类的58.27%;盐化林灌草甸土亚类11.28万亩,占41.73%。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贫乏,杨树等乔木生长缓慢,但有利灌木生长和防风固沙。
  五、灰棕漠土面积559.15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9.14%。其中:张掖市146.01万亩,临泽县93.50万亩,高台县6.05万亩,山丹县84.14万亩,民乐县56.43万亩,肃南县93.02万亩。是河西走廊荒漠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自成型土壤,分布在辖区海拔1300~1700米的龙首山、合黎山、马鬓山等山前洪积扇及祁连山北麓洪、冲积扇下部的细土平原上。成土母质为第四纪砂砾洪积物或洪积——冲积物,在剥蚀残丘上多为坡积——残积物。典型土壤剖面地表常有黑色砾幕,下为浅灰色蜂窝状结皮及片状——鳞状层次,厚约1~2厘米,有机质含量0.5%。结皮下有厚约5~8厘米棕灰或棕暗灰色紧实层,再下可见白色粉状或晶粒状石膏,多有石灰表聚或残余盐化现象,pH值8.0~9.5,通体干燥坚实。有3个亚类,5个土属,其中灰棕漠土亚类413.37万亩,占本土类73.93%;石膏灰棕漠土亚类71.76万亩,占12.83%;风蚀灰棕漠土亚类74.02万亩,占13.24%。本土类除砾质灰棕漠土属通层为砂砾质,土质差、难以开垦利用外,其他在有水源的情况下,大部分可开垦利用。灌耕灰棕漠土属是该类土壤近期开垦后形成的土壤,面积35.66万亩,占本土类6.38%。
  六、灰漠土面积222.15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3.63%,系漠境生物气候条件下在黄土母质上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分布在祁连山北麓、龙首山南北低丘陵和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上部与灰棕漠土、棕钙土、灰钙土相接。典型土壤剖面表层有厚约3.0厘米发达的蜂窝状结皮层,地表着生地衣或藻类,并有不规则的狭窄裂纹。结皮层下为10~20厘米的黄棕或灰棕色片状结层。一般10厘米以下即出现碳酸钙假菌丝,20厘米以下有一层20~30厘米厚的轻壤质紧实层。100~150厘米以下出现砂砾紧实层。腐殖层厚约10~15厘米,有机质含量平均0.88%。有2个亚类、3个土属。其中灰漠土亚类139.31万亩,占本土类62.71%;盐化灰漠土亚类82.84万亩,占37.29%。灰漠土有效地层厚,一般无障碍层,质地适中,结构良好。分布在山前冲积平原地带的因有水源条件,大多已开垦利用。如民乐县北部滩、民联、六坝、李寨、杨坊,高台县新坝、红崖子,张掖市安阳滩,临泽县倪家营等地,并形成新土种耕灌灰漠土。其耕作层有机质含量平均0.95%,全氮0.06%,全磷0.06%,碱解氮62ppm,速效磷7ppm,速效钾138ppm,pH值8.7。因受气温条件的限制,适宜种植小麦,豆类等粮食作物。
  七、灰钙土面积632.98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0.34%,广泛分布于祁连山、龙首山、合黎山、大黄山等山前黄土丘陵地带,以及山丹马营、丰城堡、青阳口和肃南皇城等盆地或低槽地上。成土母质在丘陵地区为风积黄土,山间盆地或低槽地上多为黄土状冲积物。典型土壤剖面表层有1.0厘米薄假结皮层,地表着生黑色地衣及艾花藓类等。结皮下为厚约5厘米的屑粒状疏松层。有较明显的腐殖质和碳酸钙累积层,腐殖质层厚度小于30厘米,有机质含量1.5%~2.5%;钙积层厚度30~40厘米。有4个亚类,6个土属。其中淡灰钙土亚类99.91万亩,占本土类15.78%;灰钙土亚类283.52万亩,占44.79%;草甸灰钙土亚类175.19万亩,占27.68%;盐化灰钙土74.36万亩,占11.75%。灰钙土所处地区光照及热量条件好,土层深厚。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植被覆盖度高,有利于发展林牧业,有灌溉条件的可实行粮草间作。
  八、棕钙土面积284.4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4.65%。系荒漠草原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分布在肃南县境祁连山北坡和龙首山南坡的山前丘陵及中山垂直地带上,皇城等地海拔2300米左右,大河、康乐和龙首山南坡海拔2100~2500米,祁连山一带为2300~2700米,祁丰后山2700米以上。成土母质多为坡积——残积物与风积黄土的混合物,或坡积物上覆薄层黄土,局部则发育在甘肃红层母质上。典型土壤剖面表层一般为淡棕色腐殖层,厚度20厘米左右,有机质含量0.6%~1.5%。腐殖层以下为20~30厘米的灰白色钙积层,再下为淡棕色母质层。地表是荒漠化结皮层,铁质化明显,呈多角形裂块状,有2个亚类,其中棕钙土亚类246.99万亩,占本土类86.84%;淡棕钙土亚类37.43万亩,占13.16%。现为冬、春牧场。
  九、栗钙土面积678.80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1.09%。系干旱荒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本地区草原土壤的主要类型。分布在海拔2400~3200米祁连山、大黄山、龙首山、冷龙岭等山前丘陵、山间丘陵盆地和祁连山区。成土母质为黄土,祁连山西部及龙首山区为石灰岩、千枚岩、板岩风化残积物及上覆的薄层风积黄土。典型土壤剖面表层为厚40~50厘米栗色腐殖层,腐殖质含量3.0%~4.0%,向下逐渐过渡。下层为碳酸钙积聚层,呈网纹状、斑块状或层状形态,厚度30~40厘米。有3个亚类,9个土属。其中暗栗钙土亚类112.20万亩,占本土类16.53%;栗钙土亚类342.83万亩,占50.50%;淡栗钙土亚类223.77万亩,占32.97%。栗钙土所处地带雨量较多、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发展牧业和油料等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十、黑钙土面积29.23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48%。系草原及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集中分布在肃南县皇城、马蹄、康乐和山丹县大马营南部到民乐县南丰乡南部等地,海拔在2700~3000米的缓坡丘陵地带,呈一窄狭断续带状分布。成土母质属黄土状冰水沉积物。典型土壤剖面有腐殖层、过渡层及钙积层组成,腐殖层呈黑灰色或黑色,厚约60~70厘米,有机质含量7%~10%。有3个亚类,其中黑钙土亚类17.72万亩,占本土类60.63%;碳酸盐黑钙土亚类3.31万亩,占11.32%;草甸黑钙土亚类8.20万亩,占28.05%。黑钙土区地形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植被覆盖度高,是当地最好的草场。
  十一、黑土面积27.6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45%。系草原化草甸植被条件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丹县大马营盆地南部边沿到民乐县南丰乡南部缓坡丘陵的平坦地带、肃南县皇城、西大河水库南和康乐寺大隆等地海拔3000~3150米的地区。介于黑钙土,暗栗钙土与亚高山草甸土之间,成土母质为黄土状冰水沉积物。典型土壤剖面表层为黑色或深褐色腐殖层,厚约50~100厘米,有机质含量10%左右,淀积层呈灰棕色,粒状、细粒状结构,剖面下部常有锈纹锈斑,铁锰结核和硅粉。有两个亚类,其中草甸黑土亚类22.56万亩,占本土类81.68%;黑土亚类5.06万亩,占18.32%。黑土土色深黑,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属理想的天然放牧区。
  十二、灰褐土面积180.28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95%。是发育在以青海云杉为主的针叶林下的半淋溶地带性土壤。分布在东至冷龙岭,西至祁丰前山一带,海拔2650~3200米的祁连山阴坡;大黄山、龙首山亦有大面积分布。成土母质为黄土状物或石灰岩、千枚岩、板岩等风化的残积——坡积物。典型土壤剖面表层为5~12厘米的枯枝落叶层;其下为40~60厘米黑棕色或暗灰褐色腐殖层;土体50厘米以下为碳酸钙聚积层。土壤脱钙较彻底,通层一般无石灰反应。有两个亚类,其中灰褐土亚类115.78万亩,占本土类64.22%;石灰性灰褐土亚类64.50万亩,占35.78%。灰褐土具有发达的腐殖质层,加上其枯枝落叶层和苔藓层,具有良好的纳水吐水能力,它与森林植被共成一体,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是祁连山区的“天然水库”。
  十三、高山土面积2013.14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32.90%,分布在冷龙岭、大黄山及龙首山等山区海拔2900米以上的地带。有3个土类,其中亚高山草甸土类224.30万亩,占本土类11.14%;高山草甸土类996.77万亩,占49.51%;高山寒漠土类792.07万亩,占39.35%。其中亚高山草甸土是良好的夏季牧场,亚高山灌丛草甸土亚类又是祁连山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沼泽土面积7.7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13%。散布于川区冲积细土平原下部,地下水溢出并滞积的地段;山丹、民乐、肃南零星分布在丘陵间、沟谷洼地上泉水露头并滞积的地段。成土母质以湖相沉积物为主,质地黏重。地下水位一般小于40厘米,地表呈季节性积水,局部长期积水。植被呈堆丛状草丘,生长茂密。植物根系在表层土壤中密集盘结,形成0~15厘米草皮层。因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分解不充分,形成泥炭层。局部有机质分解程度高的形成泥炭化腐殖层。因土壤矿物质的转化以还原为主,形成灰蓝色潜育层。有3个亚类,其中草甸沼泽土亚类2.45万亩,占本土类31.57%;腐泥沼泽土亚类5.01万亩,占64.56%;盐化沼泽土亚类0.3万亩,占3.87%。沼泽土尚未被充分利用。
  十五、泥炭土面积10.45万亩,占土壤总面积0.17%。分布在肃南县海拔3000米以上的祁连山山间洼地,或高山丘陵顶部平台较低洼的地段。成土母质为黄土状冰水沉积物,以泥炭化过程为主,形成50厘米以上的泥炭层,有机质含量大于20%。有3个亚类,其中低位泥炭土亚类8.06万亩,占本土类77.20%;高位泥炭土亚类1.8万亩,占17.24;中位泥炭土亚类0.58万亩,占5.56%。泥炭土有机质含量丰富,氮素含量高,是一种良好的自然资源,在农业、工业和医药卫生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因其植被浓密,也是较好的天然牧场。
  十六、盐土面积208.51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3.41%。分布于张掖、临泽、高台及肃南县明花区等地冲积细土平原的低平碟形洼地、河流低阶地和冲积扇缘地带。山丹县白水泉、位奇新开等地也有零星分布。盐土有4个亚类:其中草甸盐土亚类72.67万亩,占本土类34.85%;盐土亚类35.79万亩,占17.17%;干旱盐土亚类88.74万亩,占42.56%;沼泽盐土亚类11.31万亩,占5.42%十七、风沙土面积541.34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8.81%。分布在张掖、临泽、高台三县 北部及肃南县明花区等荒漠地区,临泽明水河、黄水沟以北,高台黑河南部、张掖西城驿、红沙窝、九龙江、石岗墩等绿洲边缘地区也有小片分布。风沙土处于灰棕漠土地带内。有3个亚类,其中流动风沙土亚类201.95万亩,占本土类37.30%;半固定风沙土亚类93.04万亩,占17.19%;固定风沙土亚类246.34万亩,占45.51%。固定风沙土亚类中的耕灌风沙土,是固定风沙土开垦后,经人为因素形成的农业土壤,面积5.85万亩。十八、龟裂土面积8.41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14%。分布在肃南县明花区明海乡西南、临泽县南板滩、张掖市平山湖以北等地,多与灰棕漠土、风沙土形成复区。龟裂土俗称“板土”,所处地形平坦,热量条件好,但水源缺乏,植被覆盖度低,有灌溉条件的可开垦利用。
  十九、石质土面积180.39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95%。分布在高台、临泽县北部的合黎山、大青山等地,为石质剥蚀山地。
  第二节 利用分区根据土壤利用分区原则,全区分3个主区、14个亚区和9个片。一、走廊南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及天然草场放牧改良区该区包括肃南县大部分及山丹、民乐两县山地。面积353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7.78%,分5个亚区。
  (一)托勒山高山土壤合理放牧改良亚区土壤面积577.3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9.43%,其中牧草地309.5万亩,灌木林7万亩。无森林分布,垦殖率极低,仅有耕地437亩。土壤类型主要为高山草甸土,其次为高山寒漠土;北部有少量棕钙土,在谷底有暗色草甸土和腐泥沼泽土。气候高寒,草场面积大,草地类型少,植被短矮,产草量低,适于发展绵羊及牦牛。
  (二)连山高山——森林土壤水源涵养林保护亚区土壤面积1905.1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1.13%其中:林地128.6万亩,牧草地381.6万亩。此区为祁连山的主体区,由冷龙岭和祁连山南山组成。多高山峻岭,山峦叠嶂,巉岩陡坡,草原性强,土壤垂直分布十分明显。海拔4200米以上为雪线,下为高山寒漠土,是祁连山主要水源涵养及分流区;海拔3700~3800米为高山草甸土,能放牧,但因气候高寒,草场利用率低;海拔在3250~3700米为亚高山草甸土区,产草量最高,是主要放牧区,也是水源涵养地之一;海拔2650~3300米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和灰褐,土壤肥沃,生长着青海云杉林,是主要的水源涵养林区。亚区属于高寒温润草甸灌丛草原气候,平均气温小于0℃,平均降水量250~500毫米。水资源十分丰富,自产水总量30.3亿立方米/年(积雪、降水),还有冰川964条,总面积408.7平方公里,总储量159.154亿立方米,俗有“固体水库”之称。石羊河和黑河水系的11条河流发源于此,流域面积23947平方公里,土壤利用以草地为主,草地类型复杂,林地面积大,林木单一,在河谷有少量的农业土壤。
  (三)浅山丘陵荒漠土壤水利改良亚区面积约276.1万亩,占全区土壤面积的4.51%,其中耕地约1.5万亩,林地44.4万亩,多为灌丛疏林地,其他均为荒漠半荒漠草场。分布祁连山北坡西部浅山丘陵区,包括肃南县祁丰、祁连、祁林、韭菜沟、青龙、白银等乡。海拔1800~2500米,地形比较复杂。西部祁丰一带为山前洪积扇倾斜平原,坡度1~5度,上部风蚀较弱,土层深厚;下部风蚀严重,多为砾石戈壁;中部为丘陵高平地,母质多为风积黄土,土层深厚,以农业生产为主。东部地区开阔,为中山丘陵区,由于气候干燥,植被稀疏,风蚀严重,岩石裸露;加之地形起伏大,水蚀严重,有水土流失现象。此亚区为农牧混合区,土壤利用以牧业为主,农业次之。草场以旱生和超旱生植被占绝对优势,干旱缺水,草场质量差。农耕地以水浇地为主,适于种植小麦、洋芋、豌豆、蚕豆、谷子等。
  (四)皇城大马营草原土壤培肥改良亚区 面积736.1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12.03%,其中耕地100多万亩。包括肃南县皇城区、马蹄区,山丹军马场和民乐县南丰、永固等乡。土类有黑钙土、栗钙土、草甸土、黑土、耕种栗钙土、耕种淡栗钙土、灰钙土、粗骨淡栗钙土等,海拔2600~3100米,皇城盆地地势平坦,大马营滩为浅山丘陵和山前缓平原,西部沿山丘陵地形起伏大,沟谷较深。为寒冷湿润山地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量300~500毫米。该亚区以山地草原和草甸草原为主,其中天然草场640万亩,人工草场20万亩。
  (五)大黄山高山——森林土壤保护改良亚区 面积41.4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0.68%。此亚区包括山丹县老军、花寨子乡的部分村社和大黄山林场。土壤类型有栗钙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灰钙土。海拔3500~3978米,沟窄坡陡,岩石裸露,顶部平缓,土层薄厚不一,水土流失严重。植被阴坡有草甸草原——云杉林——灌丛草原,阳坡是以匍匐柏为特征的干草原,植被单一。在山梁平缓的灌丛草原开垦有耕地(撞田)。该亚区应以发展人工涵养林木,增加植被,稳定涵养水源为方向,封山育林、育草,严禁砍伐林木。
  二、走廊中部绿洲综合利用培肥区该区为主要农业区,面积1906.9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31.16%,其中耕地380万亩,每年播种面积310万亩。土壤类型有灌漠土、潮土、灰棕漠土、风沙土、草甸土、灰漠土、灰钙土、沼泽土、盐土等,分4个亚区。
  (一)山前绿洲——荒漠土壤改良亚区 面积731.6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11.95%,其中耕地约190多万亩,包括山丹、民乐县,张掖市安阳、花寨子及高台县新坝、红崖子乡的农田部分。该区海拔1750~2500米,地形起伏不平、沟壑纵横、气候冷凉、无霜期短。耕地土壤类型简单,以灌漠土为主。土壤瘠薄,属灌溉半干旱农业区,农业生产水平低,俗称“沿山冷凉灌区”,是油料、小麦主产区。亚区内又分为两片。
  沿山冷凉土壤改良片:分布山丹县老军~陈户南部,花寨子、李桥、位奇南部、霍城,民乐县民联、洪水、顺化、丰乐、新天、杨坊、南古等乡及张掖市花寨乡等。面积370.5万亩,占本亚区50.64%,其中耕地80多万亩。片中民乐县耕作区历史悠久,主要种植春小麦、豌豆、洋芋、胡麻、大油菜及大蒜等。片中山丹县境是农牧区,旱作面积大,干旱缺水,农业生产水平低。
  山前灌溉土壤改良片:分布山丹县清泉、位奇、陈户乡北部,民乐县的北滩、六坝、三堡、李寨、杨坊乡下部,张掖市安阳,高台县的新坝、红崖子等乡。面积361.1万亩,其中耕地约100万亩。属洪积扇下缘,地形南高北低、耕地连片,光热资源较为丰富,灌溉条件和水利设施相对较好,是张掖地区重要的农业区。
  (二)洪积——冲积平原绿洲土壤改良亚区 包括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的绿洲区,面积458.7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7.5%,其中耕地约200万亩。土类有灌漠土、潮土、耕灌草甸土、耕灌灰棕漠土、草甸土、盐土、沼泽土等。海拔13501750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土壤利用和集约化程度高,是全区主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分三片:南部洪积——冲积平原灌漠土改良培肥片:分布张掖市大满、小满、长安、和平、党寨、廿里堡、龙渠、上秦乡南部、梁家墩南部、新墩西部、碱滩南部、西洞、明永、沙井至小河乡南部,临泽县倪家营、沙河至新华乡南部,山丹县东乐乡,面积219.3万亩。地形南高北低,海拔1350~1750米,黑河、梨园河横穿而过。气候温凉干旱,年均气温5.8~7.6℃,年降水量112~175毫米。以粮、果、蔬菜生产为主,生产水平和土地利用率高,是全区最古老的农业区。
  中部黑河冲积平原潮土盐改排水片:分布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邻近黑河的地带及山丹县东乐等地,面积166.3万亩。土类有潮土、灌漠土、耕灌草甸土、耕灌风沙土以及草甸土、盐土、沼泽土、风沙土、灰棕漠土等。气候温暖,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适应各种作物生长。该片地下水位偏高,土壤易致沼泽化和盐渍化,故改良盐化、潮化耕地是农田改造的关键。
  北部洪积——冲积平原灌漠土用养兼用改良片:分布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黑河以北地区,面积73.1万亩,土类有灌漠土、潮土、耕灌风沙土、耕灌灰棕漠土、耕灌草甸土等。耕地集中连片,条田面积大,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均气温7.8℃,年降水量102毫米,防护林带和农田林网已基本形成,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是张掖地区稳产高产农田。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蚕豆等粮食作物和瓜果蔬菜、棉花等。
  (三)西部盐——岩土壤改良亚区 分布肃南县明花区,高台县盐池乡和南华、黑泉等部分风沙地;临泽县蓼泉至鸭暖乡南部,新华乡西部;张掖市小河至沙井至乌江北部等地。面积345.5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5.65%。海拔1330~1400米。该亚区分两片:明花区生物盐改固沙片:分布肃南县明花区和高台县盐池、黑泉乡西部,面积305.5万亩。土类有风沙土、灰棕漠土、盐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地形呈封闭式碟形盆地,地下水位高,导致土壤盐渍化,地表呈新月形沙丘链,盐化草地交错纵横;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沙严重。此地以牧业为主,出产食盐和芒硝。
  河岸风沙地防风固沙片:分布高台县南华至小海子一带和临泽至张掖黑河南岸一带风沙地,面积40万亩,土类有风沙土、灰棕漠土、盐土。风沙土多为半固定风沙土和固定风沙土,流动沙丘相对较少。片间平地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盐渍化现象较为严重,适宜植树种草。
  (四)山前砾石戈壁土壤改良亚区分布六坝滩、石岗墩滩、安阳滩、马郡滩、扎尔墩滩、南华南滩、骆驼城至许三湾滩等,面积371.1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6.02%。海拔1500~1600米。该亚区分两片:石岗墩滩综合开发改良片:包括六坝滩、石岗墩滩、安阳滩和西洞滩。地形由南向北倾斜,南部多为砾石戈壁带,中为沙砾戈壁,北部为裸土带。裸土带分布大小不等沙丘,植被稀疏。主要土类有灰棕漠土、风沙土和灰钙土。气候干燥,水源匮乏,农业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大。在裸土带平地,开发后可种植西瓜、葵花等经济作物。
  骆驼城风沙——灰棕漠土综合改良片:包括临泽马郡滩、扎尔墩滩和高台兰新铁路沿线,面积187.3万亩。该片呈东西长,南北窄条带状,沿山地带地势高,地表砾石粗大,植被稀疏;北部沙丘和沙地连绵不断,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片西中部分布大片裸土,有利于综合开发,骆驼城等地经开发的已取得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三、走廊北部荒漠土壤改良区位于张掖北部合黎山区、龙首山区及山前地带,海拔1500~2100米,面积676.8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1.06%。分5个亚区:(一)合黎山石质土放牧改良亚区 面积201.1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3.29%。分布合黎山、大青山、小青山等山地。干旱荒漠,年降水量40~80mm。山体岩石裸露,坡度陡峭,山前多砾石戈壁,植被稀疏,只能放牧山羊和骆驼。
  (二)碱洼灰棕漠土自然植被保护亚区 分布卧牛山、碱洼、鸭子墩滩等地。面积128.5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2.10%。海拔1500~1700米。地势平坦,地表风蚀沟、水蚀沟纵横交错,丘陵零星分布,地表质地粗糙,植被稀疏。土类有沙砾质灰棕漠土、石质土和旱盐土等,仅能放牧。
  (三)平川北风沙土植树种草改良亚区 包括高台县、临泽县和张掖市的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的延伸部分。面积52.5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0.86%。海拔1500米左右。土类多为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和砂质灰棕漠土。该亚区南部为三北林带主区,形成绿色长城;中部为沙垄间低地,有的已发展成为人工草地;北部多为沙丘链或沙垄。
  (四)平山湖荒漠草原土壤放牧改良亚区 分布临泽县砚台洼、白山子滩、三道胶水、马跑泉,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乡。面积200.2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3.27%。海拔1550~2900米。土类有灰棕漠土、风沙土、石质土、山地栗钙土、旱盐土等。多数土壤土层薄、质地粗或含盐高、无水源,只能发展畜牧业,有少量耕地。
  (五)龙首山高山草原土壤自然植被保护亚区 分布东大山、龙首山、红寺湖、花草滩等地。面积94.4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1.54%。海拔2100~3600米。北部为剥蚀堆平原;中部为龙首山和东大山,山势陡峭,其阴坡有云杉林和灌木,东南低地为花草滩,属干旱草原;南部有大片砾石戈壁,由于降水较多,植被覆盖度在30%以上,属荒漠草场。
  第三节 土壤评价根据土壤肥力和利用情况,将全区土壤分为以下八级。
  一级地 面积11.38万亩,占土壤总面积0.19%,占总耕地面积的2.55%。是深厚暗灌漠土属的一部分。分布张掖市长安、梁家墩、新墩和上秦等乡。地势平坦,耕作层厚,灌溉方便,肥源充足,耕作历史悠久,土壤熟化程度高,是全区最肥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全氮含量0.095%~0.15%,速效磷15ppm,种植小麦亩产450公斤,玉米600公斤以上,各类蔬菜产量均高。
  二级地 面积177.93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91%,占总耕地面积的39.05%。土类有暗灌漠土(部分)、深厚暗灌漠土(部分)、深厚灰灌漠土(部分)和灰灌漠土4个土属。其中张掖市80.44万亩,临泽县25.18万亩,高台县25万亩,民乐县40.11万亩,山丹县6.99万亩。此级土壤基本无大的障碍因素,潜在肥力中上等,耕作层一般在20~25厘米,质地轻壤,排灌良好,不受地下水影响。适种性较广,小麦亩产400公斤以上,玉米500~600公斤。
  三级地 面积89.57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46%,占总耕地面积的19.54%,土类有暗灌漠土、深厚暗灌漠土、深厚灰灌漠土3个土属的一部分和盐化灌漠土、二潮土两个土属。分布张掖市16.28万亩,临泽县6.79万亩,高台县16.09万亩,山丹县31.21万亩,民乐县18.66万亩。此级土壤有明显的障碍因素和限制因素,水、肥、气、热不够协调,有潮化、盐化现象,土壤肥力较低。耕作层在20厘米左右,有机质含量平均1%,全氮0.05%~0.08%,速效磷5~10ppm,小麦亩产300公斤,玉米400公斤左右,局部地方不宜玉米生长。
  四级地 面积251.4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11%。其中耕地面积171.27万亩,占总耕地的37.59%。土类有潮土耕种(灌)栗钙土、耕种(灌)灰钙土等土属。分布张掖市9.15万亩,临泽县3.84万亩,高台县2.35万亩,山丹县79.88万亩,民乐县146万亩,肃南县10.21万亩。该级土地障碍因素、限制因素和灾害性因素多,受制强度大。在山丹、民乐和肃南大部分为山旱地或野水地,干旱缺水,且水土流失严重。在海拔较高的二阴地区土壤中,水、肥有余,气、热不足,气候高寒,作物生长期短,只宜青稞、小麦和油菜种植。在平川多为潮土类,地下水位高,盐化、潮化现象严重,排灌效益低,适于小麦、甜菜等作物种植,单产在200~250公斤。
  五级地 面积1019万亩,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16.65%,其中耕地6万亩。主要土壤类型有灰钙土、栗钙土和灰漠土,另外有少量的暗色草甸土和风沙土。其中张掖市60.14万亩,临泽县12.89万亩,高台县35.42万亩,山丹县290.13万亩,民乐县68.95万亩,肃南县551.47万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适宜农、林、牧业发展。部分已开垦耕种,但水源不足,作物产量不高。
  六级地 面积1349.16万亩,占全区总土壤面积的22.05%。土类有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灰褐土、黑钙土、暗栗钙土、半固定风沙土等。多为林地或宜林地。分布山地涵养林区、山前灌丛地和戈壁风沙地。其中张掖市18.45万亩,临泽县34.37万亩,高台县58.25万亩,山丹县113.99万亩,民乐县65.23万亩,肃南县1058.87万亩。
  七级地 面积1702.1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7.81%。土类有高山草甸土、灰棕漠土、棕钙土等。分布荒漠地带和山区阳坡上,此外湖滩沼泽也有少量分布。其中张掖市197.71万亩,临泽县297.56万亩,高台县219.22万亩,山丹县137.90万亩,民乐县26.51万亩,肃南县823.23万亩。此级土壤土层薄、结构差,表层常有大小不等的砾石、沙堆分布,局部有盐渍沼泽的危害。干旱缺水,植被覆盖度15%~30%,多为荒漠草场。
  八级地 面积1519.6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4.82%。其中张掖市157.86万亩,临泽县31.30万亩,高台县301.27万亩,山丹县94.68万亩,民乐县66.96万亩,肃南县867.55万亩。土类有寒漠土、砾质灰棕漠土和流动风沙土,尚未利用。
  张掖地区土壤评价分级统计表表2—17单位:万亩注:四级土壤中耕地面积171.27万亩;五级土壤中地6万亩。总耕地面积455.6万亩,除去地埂,全区耕地面积416.42万亩。
  第六章 植被辖区距海洋约2000公里,南部有隆起的青藏高原阻隔,北有巴丹吉林沙漠和内蒙古高原包绕,加之海拔高,相对落差大;自然降水少而不均,气候干旱,土壤含盐量普遍较高。天然植被属温带荒漠植被,种类比较单调,除耐寒性针叶林和一些落叶阔叶林外,超旱生性小灌木、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较为广泛;也有大面积的盐生植物、少量喜温、中性及一年生种子植物。
  因地理、地貌、气候、水文环境之不同,结合植被群落的特征,辖区大体划分为:走廊区温带荒漠、半荒漠水平地带;南部祁连山温寒带、垂直分布带和北部合黎山、龙首山山地温带、干旱荒漠山麓垂直分布带。
  第一节 走廊平原植被该区介于南部祁连山以北,北部合黎山、龙首山以南的狭长地带。海拔一般1300~2000米,地势开阔平坦,日照充足(3200~3088小时/年);降水量少(200毫米以下),气候干燥,寒、暑、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为典型的温带荒漠气候。除有大片绿洲外(416.4万亩耕地),天然植被为荒漠半荒漠植被及少量的沼泽盐生草甸植被。
  一、荒漠类型为平沙、小沙丘地和风蚀地带。气候、土壤干旱,地下水位深,植被种类为半灌木沙生或盐生植物,草本植物较少。分为3个亚型:(一)沙砾质荒漠亚型 约占荒漠类型的一半,主要分布在合黎山南部和其山间平地,走廊平原的沙漠、戈壁地带。土壤均为沙砾质灰棕荒漠土,紧接巴丹吉林沙漠,地形开阔,风、沙暴频繁,风蚀、风积现象严重。植被以红砂为主,伴有沙拐枣、白茨、珍珠等沙生半灌木,只有临泽县北部的砚台洼——北山子滩间有少量针茅、骆驼蓬、苦豆子和蒿属等植物。红砂发育正常,株高9~18厘米,最高为33厘米。植被覆盖度以临泽砚台洼——北部滩最高(10%~20%),其他地区均在5%以下,一般年亩产鲜草约13公斤。有些地方如临泽一工城滩、三坝滩,高台十坝滩等几乎寸草不生。
  (二)荒漠草原亚型 主要分布在高台县马营滩、骆驼城、许三湾南部,张掖市南滩的中下部和山丹县的北滩等。土壤为盐渍化灰棕荒漠土,土层一般较厚,但因过度放牧和打柴,致使植被稀疏,覆盖度多在10%以下。植被优势种为珍珠和红砂,间有少量白茨。植被退化严重,有些地方死株率高达20%~40%。滩面风蚀现象异常明显,骆驼城南部、许三湾东部已与沙漠相连,植被以沙生种白茨、红砂为主。
  (三)盐生荒漠草原亚型 主要分布在山丹红寺湖一带,土壤为盐土。由于干旱,土壤含盐量高,故草本植物较少,并呈季节性显露。植被优势种以珍珠、红砂、合头草等半灌木为主;草本植物有苏油草、骆驼蓬、驴驴蒿等;沟槽地段有芨芨草、冰草、白茨、麻黄等,覆盖率在20%左右,个别地方达30%。属于荒漠与半荒漠植被的过渡地带,如果做好植被保护和利用得当,可促其向半荒漠草原转化。
  二、半荒漠草原植被类型自然条件稍优于荒漠地带,大致可以分为半荒漠草原和典型盐生半荒漠草原植被。
  (一)半荒漠草原 主要分布于民乐县北部、张掖市南山坡前和山丹县境内。海拔在1700~2000米之间,降水量为190~300毫米,年干旱度在4以上。土壤水分靠自然降水补给,因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相对增加,故荒漠景观随海拔的升高而减退。在植物群落中,超旱生和真旱生植物同时出现。有的地段以超旱生植物占优势,有的地段以真旱生植物占优势。群丛组合主要有:苏油草(组花针茅、克氏针茅)群丛 分布在山丹县四坝至于定滩、花草滩最西部,伴有驴驴蒿、骆驼蓬、羊胡子等,覆盖度10%~70%。
  苏油草十驴驴蒿——珍珠群丛 广泛分布在山丹县花草滩、黄草坝滩、大青阳——马莲井滩,高台县、张掖市南山坡地的上部,处在向荒漠草原过渡的地带,个别地段的珍珠、红砂占优势地位,苏油草、驴驴蒿等组成其底草。
  苏油草十驴驴蒿——红砂群丛 分布在山丹县东北部的白墩子——石峰山滩,覆盖度20%~70%。
  半荒漠草原分布区夹有珍珠和碱柴群丛,这是地势低洼或丘陵周围盐碱积累较多所致。
  (二)盐生半荒漠草原 主要分布在走廊平原的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带。如临泽县的西平滩、小屯滩,高台县西北部的双井子、盐池,肃南县明花区低地一带,土壤含盐量高,植被以多年生耐盐草本为主。
  冰草——芦苇群丛 分布于临泽县西平滩、小屯滩和小泉滩等地,覆盖度30%~40%。伴生植物有盐爪爪、白茨等,盐碱轻处有茵陈、黄花苦豆、马断肠和蒲公英等。
  芨芨草十芦苇十冰草十白茨群丛 分布在肃南县明花区低地和高台县的双井子、盐池等地。土壤含盐碱量较高,覆盖度20%~30%。
  三、草甸草原(一)草甸草原 分布在绿洲洼地和沼泽地的外围。植被茂密,覆盖度多在60%~90%左右。主要草种有水三棱、苔草、芦苇、冰草等,高度一般在15厘米上下。
  (二)沼泽草甸草原 分布在低洼积水处、泉水溢出带的最低部和大型排阴沟沟底。主要生长有小香蒲、当针蔺、海韭菜、水葱秆、小灯芯草等水生植物。在自然排水不良、盐含量较高的地方,生长有海韭菜、海蓬子等盐生物和水生植物。
  第二节 北部合黎、龙首山区植被北部合黎山地势较低,海拔1400~1900米,多呈残丘,植被大体与走廊区荒漠植被融为一体。东部龙首山地势陡峻,植被随着海拔升高,呈现垂直分布带。
  东大山主峰高3616米,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蒸发量大于1000毫米,平均气温为0℃,无霜期100天。由于气候垂直差异,导致土壤、植被发生明显变化。阴坡自下而上为山地草原、山地森林草原和高山草甸带;阳坡为荒漠、山地草原和高山草甸。
  (一)山地草原带 分布在阴坡海拔2400~2600米之间、阳坡2600~3200米地带。阳坡2600米以下,阴坡2400米以下为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坡度较缓(平均20。左右),雨量偏少,气温较高,土壤为栗钙土,厚而干旱,有机质含量低(0~99厘米层为4.5%),土层为1.2米,优势灌木小檗、忍冬、灰枸子、沙地柏、狭叶锦鸡儿、木紫苑等。草本有芨芨草、克氏针茅、冰草等。另外在阳坡还分布有零星的祁连圆柏,总面积占乔木林的1.67%。该带因放牧频繁,植被低矮、草原退化,有向荒漠化过渡之趋势。
  (二)山地森林草原带 分布在阴坡2600~3350米之间,是青海云杉分布区。土壤为山地灰褐土,苔藓和枯枝落叶层厚3~8厘米(最厚为10厘米),有机质含量丰富(0~96厘米层为8.54%),质地为轻壤,土壤疏松,是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主要地带。主要树种除青海云杉外,还有山杨等,林下灌木有金露梅、沙地柏、吉拉柳、箭叶锦鸡儿等。草本主要有珠牙蓼、苔草、棘豆等,苔藓植物有山羽藓。
  (三)高山灌丛草甸带 分布在海拔3350~3660米之间。该带气温低,雨量较多,地势平缓,植被生长低矮。土壤为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草甸土,有机质含量较高(0~94厘米层为7.5%),质地轻壤至中壤,土壤紧实,结构良好,含水量高,平缓处出现积水。植被主要有苔草、羊茅等。在海拔3200~3500米之间,出现团状吉拉柳群落和吉拉柳——箭叶锦鸡儿群落,混生有少量金露梅。
  第三节 南部祁连山区植被祁连山区的植被,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的规律。
  海拔1900~2300米为山地荒漠草原带,此带是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与走廊平原荒漠草原相连接。植被主要有沙生针茅、短花针茅、戈壁针茅、驴驴蒿、珍珠、红砂、合头草、紫菀木等,具有旱生灌木、小半灌木组成的草原化荒漠群落,呈复合体分布,海拔高度有些地段可以上升到2400~2500米以上的低山地带。
  海拔2300~2600米(有些地方上限可达2900米)为山地草原,带内类型组合以克氏针茅、冷蒿、扁穗冰草、丛生禾草草原为主,其中夹有紫菀、萎陵菜等杂草。
  海拔2600~3400米为山地森林和草原带,阴坡分布寒温性青海云杉常绿针叶林,具有灌木层、草木层、苔藓层和乔木层四层结构。森林上限可伸入亚高山灌丛草甸带,下限可伸入到草原带,林窗扩大,山杨、油松侵入。阳坡为草原,并分布有少量祁连圆柏常绿针叶林,阳坡2600~3200米为典型草原,植物成分有克氏针茅、短花针茅、沙生针茅、冰草等。
  海拔3200~3400米为亚高山草甸,生长有苔草、萎陵菜、乳白清香、裂叶蒿等。
  海拔3200~3600米,最高可达3700米,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带。阴坡为常绿草叶杜鹃灌丛、灌叶阔叶高山柳灌丛和金露梅短灌丛等;阳坡为亚高山灌丛、无灌丛生长,或仅有稀疏的金露梅分布,主要植被为苔草占优势的亚高山杂草草甸。
  海拔3600~3900米为高山草甸,主要是矮草型的嵩草高寒草甸和杂草高寒草甸、粗喙苔草高寒草甸。
  海拔3900~4200米为高山寒漠,由高山带流石滩植被组成的寒漠,主要有垫状蚤缀、雪莲、红景天、高山葶苈、囊种草、苔状蚤缀等组成,外貌极为稀疏、耐寒、低矮的植被类型。
  海拔4000米以上为山岳冰川区,常年积雪。
  第四节 走廊平原和北部山区植被一、走廊平原和北部山区天然植被 除龙首山主峰东大山和龙头山,因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植被具有垂直地带谱外,其它广大地区为荒漠草原和草原荒漠化植被。另外在一些低洼地区有盐化草甸和盐化沼泽,具体特征和分布如表:张掖川区、北山植被类型一览表
  表2—18
  续表2—18—1二、平原绿洲区的人工植被 按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农作物植被和园林植被。
  (一)农作物植被主要有小麦、玉米、青稞、大麦、蚕豆、黄豆、豌豆、红豆、谷子、糜子、水稻、荞麦、油菜、胡麻、洋芋、甜菜、苜蓿及各类瓜菜等。
  (二)园林植被防风固沙林带和农田林带主要由杨、柳、沙枣、榆树等树种组成。经济林有桃、李、杏、梨、红枣、苹果、葡萄等。
  第七章 自然资源第一节 土地资源经1992年土地详查,辖区土地总面积41064.27平方公里(合6159.64万亩)。其中:张掖市3697.83平方公里(合5546748.7亩),肃南县22261.79平方公里(合33392683.7亩),民乐县2916.05平方公里(合4374072.5亩),临泽县2727.29平方公里(合4090937.2亩),高台县4465.36平方公里(合6698044.4亩),山丹县4996平方公里(合7493997.2亩)。
  一、耕地全区4164157.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76%。其中:灌溉水田24391.4亩,占耕地面积的0.59%;水浇地2989851.8亩,占71.8%;旱地1149355.4亩,占27.60%;菜地(永久性菜地)523.1亩,占0.01%。耕地分布:民乐县1163687.3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27.95%;山丹县1116252.8亩,占26.80%;张掖市1067777.2亩,占25.64%;高台县344881.4亩,占8.28%;临泽县342597.3亩,占8.23%;肃南县128961.9亩,占3.10%。
  二、园地全区112986.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18%。其中:果园112850.4亩,占园地总面积的99.88%;其他园地136.1亩,占0.12%。果园主要种植梨、苹果、桃、枣等,其中:桃园1531亩,杏园1358.8亩,苹果园4294.36亩,枣园10714.4亩,梨园18759.6亩,山楂园16.4亩,混合园76175.9亩。其他园地主要种植啤酒花等。
  三、林地全区5267958.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55%。其中:有林地(树木郁闭度在30%以上)1987869.1亩,占林地总面积的37.74%;灌木林3101094.2亩,占58.87%;疏林地(树木郁闭度在10%~30%)149807.8亩,占2.84%;未成林造林地13508.4亩,占0.26%;采伐或毁坏未更新的迹地1809.5亩,占0.03%;苗圃13869.6亩,占0.26%。在有林地中天然林1503580.2亩,人工林46822.9亩,防护林278040.6亩,用材林158373.7亩,薪炭林143.6亩,科研特用林898.1亩。
  四、牧草地全区32256139.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2.37%。其中:天然草地30962028亩,占牧草地总面积的95.99%;改良草地1115993.9亩,占3.46%;人工草地178117.9亩,占0.55%。
  五、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全区563426.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92%。其中:城镇用地28678.2亩,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的5.09%;农村居民点359101.1亩,占63.74%;独立工矿用地128599.8亩,占22.82%;盐田12871.5亩,占2.28%;国防用地及墓地等特殊用地34176.1亩,占6.07%。
  六、交通用地全区242448.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39%。其中:铁路用地25662.8亩,占交通用地的10.59%;公路用地47208.3亩,占19.47%;农村道路用地169378.9亩,占69.86%;民用机场(已废弃)198.8亩,占0.08%。
  七、水域全区1474329.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9%。其中:河流水面119020.1亩,占水域的8.07%;湖泊水面3547亩,占0.24%;水库水面45506.5亩,占3.09%;坝塘水面15160.5亩,占1.04%;苇地11240亩,占0.76%;滩涂359345.4亩,占24.37%;沟渠(主要为农田灌排水利渠系)261658.9亩,占17.75%;水工建筑(闸、坝、堤、路、扬水站、护水站等)2705.2亩,占0.18%;冰川及永久积雪面积6145.7亩,占44.50%。在坑塘水面15160.5亩中,鱼塘7635.2亩,涝池(蓄饮用水)7525.3亩。
  八、未利用土地全区17515036.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8.44%。其中:荒草地(植被郁闭度在10%以下)041138.4亩,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17.36%;盐碱地(盐碱荒地)82279.7亩,占0.47%;沼泽地36258.5亩,占0.21%;沙地(沙漠、沙丘)1943689.5亩,占11.10%;裸土地333338.2亩,占1.90%;裸岩、石砾地11449507.8亩,占65.37%;田埂369148.4亩,占2.11%;其他未利用土地259675.6亩,占1.48%。
  辖区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多;类型多样,分布不均衡;土地类型的地域性差异明显,利用的差异较大;灌溉条件依赖性大,难利用土地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有待珍惜土地、保护耕地、开发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造福子孙后代。
  第二节 水利资源辖区水资源主要源于南部祁连山区的河川径流及平原区的地下水。河川水源以山区降水补充为主,高山区冰川补充为辅。平原区地下水上下游之间的多次重复利用亦独具特色。河川径流随着地势的变化,形成较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然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供求不相适应,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显得更为宝贵和不足。
  按1956~1979年24年同步系列统计,区内年地表水总量为45.9亿立方米,其中由青海省入境的水量为14.7亿立方米,地区境内自产水量为31.2亿立方米。在总水量中有21.445亿立方米,通过东部的石羊河水系诸河,出山后流入武威、金昌一带,另一部分通过西部的疏勒河水系以及黑河水系西端的马营河、托勒河、石油河等,出山后流入酒泉、玉门等地。分布在张掖地区境内5个农业县(市)的26条河流,年径流量为24.6亿立方米,有地下水资源量1.15亿立方米,可资利用的水资源量为25.75亿立方米。这部分水量每年有9.5~10亿立方米,经正义峡下泄给酒泉地区的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
  一、地表径流河川水源,来自祁连山区高中山纵深地带的降水、冰雪融水及山间地下潜流溢出,形成河流。除摆浪河水源补给中冰川占26.6%,属冰川补给型河流外,其他河流均以降水补给为主要水源,属降水、地下水、冰雪融水混合型补给河流。全区径流量最大的黑河、梨园河两河年径流总量为17.81亿立方米,降水补给占水源的56.92%。地下水补给占28.6%,冰雪融水补给占14.48%。春夏之际以冰雪融化和地下水补给为主,夏、秋季节以降水补给为主。其余各河虽有差异,而水源补给仍以降水为主,降水约占水源的64.7%~70.7%,地下水约占25.1%~31.8%,冰雪融水约占3.5%~4.2%。
  祁连山区的中高山地带,降水量相对较多,为主要产流区。走廊地区因降水稀少,下渗能力强,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机会少,加之河水出山后多被引灌而断流,成为径流消失区。河川径流随降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规律是春汛、夏洪、秋贫、冬枯。据1956~1979年24年系列资料分析,黑河多年平均4~6月来水量占全年总水量的24.3%,7~9月占56.6%,10月至翌年3月占19.1%。梨园河4~6月来水量占27.3%,7~9月占63.0%,10月至翌年3月占9.7%。其他沿山河流4~6月占29%,7~9月占60.6%,10月至翌年3月占10.4%。发源于高中山纵深地带的河流,产水区海拔高,气候潮湿寒冷,雨量多,积水面积大,水源植被较好,水量丰富稳定。少数发源于浅山地带的河流,集雨面积小,径流变化不稳定,多雨水丰,无雨河枯。
  河流洪水均出现在雨季(春汛以冰雪融水为主),主要是大面积暴雨形成,多发生在六、七、八3个月。河流集雨区降雨,往往造成河水猛增猛涨,黑河、梨园河持续时间较长,其他各河大多时间较短,洪水的大小随降雨多少而变化。洪水一般的特点是来势猛,持续时间短,危害较大。
  二、冰川黑河流域共有冰川260条,冰川面积80.84平方公里,冰储量21.034亿立方米,年融水量0.723亿立方米。占黑河流域各河流年径流量24.6亿立方米的2.93%。
  冰川融水径流年内分配集中,消融期一般为5~9月,而6~8月消融量占96%。冰川强烈消融的夏季也正值雨季,冰川消融径流加剧河川径流的集中程度。冰川融水主要受气温的影响,融冰水对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亦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冰川融水径流补给比较大的河流,具有干旱年水量减少不大、河川径流量年际变化小的特征。
  三、地下水及其排补境内地下水资源量有限,南部山区黑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年总量为8.9亿立方米,而绝大部分在流出山体以前已转化为出山径流,泄入河谷之中。北部山区地下水量年仅0.14亿立方米,分布辽阔,不易利用。走廊平原区受区域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排补甚为旺盛。平原区地下水年补给量为18.5704亿立方米,排泄量为18.5172亿立方米。走廊平原区可资利用的净地下水资源量有1.15亿立方米。
  地表水经过引灌——入渗——出露——再引灌——再入渗——再出露..相互排补,循环往复,为水的多次重复利用提供优越条件,这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古往今来一直给全区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水补给量18.5704亿立方米中,重复量为17.4177亿立方米。农业区引用的水量中,地下水重复量约6.8亿立方米,占地下水补给量的36.6%,占总引用水量的28.2%。
  四、水资源分布特征(一)出境水量多 可利用水资源量有限,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少。全区年总水量46.045亿立方米,直接流入金昌、武威、酒泉、玉门境内的出境水21.445亿立方米,占总水量的46.57%,全区可资利用的水资源量25.75亿立方米(地表水24.6亿立方米,地下水1.15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为2177立方米。其中,每年通过正义峡下泄张掖地区平原区各县(市)地下水补、排量一览表表2—19单位:亿立方米张掖地区平原区地下水均衡分析表表2—20单位:亿立方米9.5~10亿立方米,有限的水资源使区内扩大引水量受到制约。
  (二)水资源分布在各县(市)之间的差别大 肃南县水资源丰富,而山高水低,受地势限制,利用量甚微。山丹县水资源极为紧缺,全县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为1.399亿立方米,人均仅有741立方米,地下水现已开采过量,井水位日趋下降,泉水日趋减少,当今仅能利用现有水利设施的调节作用,采取“以水定地”的种植措施缓解供需矛盾,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这一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民乐、张掖、高台等县(市)沿山地区水量有限,人均可用水量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三)时空分布不平衡 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的平原区,水资源虽优于沿山地区,而每年4~6月农作物需水重要时段,黑河、梨园河来水量分别只占年径流量的24%和27.3%,农作物苗水不能适时灌溉,常发生“卡脖子”旱,一般平水年份受旱面积达30万亩之多。加之人口不断增加,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供需矛盾日甚,水资源紧缺状况将愈趋突出。
  五、水能资源区内有河西走廊最大的内陆河——黑河干流从境内通过,其次还有梨园河、洪水河、大都麻河、海潮坝河、童子坝河、摆浪河等源于祁连山,经高山峡谷,由南向北流向平原区,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具有自然落差大,距开发区近,可开发利用率高等优势。1986年编制的《张掖地区水利区划》中,提出全区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3.75万千瓦,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为12.7万千瓦,开发利用率为20%。6县(市)水能资源分布,其理论蕴藏量为147.06万千瓦,年发电能量119.52亿千瓦时(含山丹军马场在西大河的蕴藏量5.23万千瓦,年发电能量2.81亿千瓦时)。可能开发量为装机容量81.87万千瓦(其中小水电33.59万千瓦),年发电能量为45.96亿千瓦(其中小水电16.89亿千瓦时),可开发率达到55%。仅黑河干流从青海入境西出正义峡,天然落差达895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49.7立方米,理论蕴藏量47.73万千瓦,可开发量达47.49万千瓦,其中10万~2.5万千瓦中型装机为42.28万千瓦;2.5~0.05万千瓦小型装机4.275万千瓦;0.05万千瓦以下的装机尚有0.935万千瓦。河流出山后,沿山地区干渠的纵坡较陡,亦可选用有利落差进行发电。
  共和国成立以来,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已有一定成效,至1995年已建的小水电站,能正常运行的有19座,总装机20171千瓦,占可能开发装机量的1.58%。
  第三节 生物资源辖区地处亚洲腹地,自然条件复杂,生物资源种类丰富,分布广泛。
  一、植物资源辖区分布的植物有1000多种,书载600余种。
  (一)林木 一般分为两大类,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为主的树种组成天然水源涵养林,以杨树、果树为主的树种组成农田防护林和经济林。
  1.一般林木 野生树种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青杨、小叶杨、山杨、胡杨、桦、榆等;栽培树种有垂柳、槐、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新疆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红杉、新疆杨、二白杨、冬瓜杨、箭杆杨、青海柳、川滇柳、陇山桦、天山桦、松、柏、杉、槭、枫、白蜡、沙枣、椿梓、梧桐等。
  2.经济林木 有胡桃、桑、桃、李、枣、苹果、梨、杏、葡萄、花椒、楸、山楂、沙枣树等。
  (二)灌木 金露梅、银露梅、线叶柳、鬼箭锦鸡儿、高山绣线菊、梭梭、铺地柏、吉拉柳、旱柳、刚毛忍冬、陇塞忍冬、沙地柏、山生柳、山丹柳、洮河柳、小叶忍冬、葱皮忍冬、红花忍冬、烈香杜鹃、头花杜鹃、千里香杜鹃、灰栒子、水栒子、蒙古绣线菊、刺蓬、骆驼刺、铁线莲、珍珠、黄果悬钩子、窄叶鲜卑花、天山花楸、冰川茶蔗子、刺李、甘青锦鸡儿、鲜黄小檗、陇蜀杜鹃、甘肃瑞香、沙柳、沙棘、枸杞、红砂、沙鞭、柽柳、唐古特白茨、花棒、沙拐枣、白梭梭、白沙蒿、歪头小檗、山刺玫、蛇莓、金樱子、五加、祖师麻、麻黄等。
  (三)经济植物1.农作物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春小麦、青稞、大麦、莜麦、荞麦、玉米、高粱、谷子、糜子、水稻、蚕豆、黄豆、扁豆、脑核豆、红豆、绿豆、豌豆、熊猫豆、马铃薯等。
  经济作物——西瓜、甜瓜、黄瓜、葫芦、南瓜、冬瓜、丝瓜、籽瓜、吊葫芦、神仙葫芦、白菜、甘蓝、球茎甘蓝、菜花、萝卜、胡萝卜、番茄、辣椒、茄子、韭菜、大蒜、元葱、百合、菠菜、芹菜、芫荽、莴笋、黄花、菜豆角、菊芋、雪里蕻、棉花、胡麻、油菜、大麻、葵花、芝麻、甜菜、啤酒花等,群众广泛栽培。
  绿肥作物——苜蓿、香豆子、草木樨、毛苕子、箭舌豌豆、苦豆子、紫菀、聚合欢、碱茅草、沙打旺等,以人工种植为主。
  2.野生经济植物纤维植物——罗布麻、荨麻、黄瑞香、狼毒、柳叶兰、雀麦、拂子茅、披碱草、芦苇、马蔺、芨芨草、荆三棱、小香蒲等。
  芳香植物——野蔷薇、草木樨、葫芦巴、五加、蒿、芜、小茴香、香薷、薄荷、荆芥、黄芩、蒿类、茅香、山丹花、野菊等。
  观赏植物——丁香、红花黄芪、东陵门山花、山梅花、天山花楸、铁线莲、唐松草、翠雀、毛莨、石竹、红花绿线蒿、山丹花、金缘绿绒蒿、柳叶兰、野芍药、白喉乌头、高乌头等。
  农系植物——白头翁、白屈菜、曼陀罗、黄花蒿、艾、高乌头、柴禾、扁蓄、曲荬菜、大黄、茜草、天仙子、水菖蒲、益母草、紫苏、防虫菊、旋复花、柳麻、狼毒、瓦松等。
  饲用植物——野豌豆、紫花针茅、藏异燕麦、老芒麦、披碱草、发草、草地早熟禾、冰草、山早熟禾、蒿草、矮蒿草、西藏蒿草、黑褐苔草、骆驼蓬等。
  药用植物——贯众、麻黄、解寄生、珠芽金银花、荆芥、苁蓉、灰绿铁、王不留行、蒲公英、苦苣菜、蓼、何首乌、西伯利亚滨藜、地肤、猪毛菜、旋复花、千里光、白蒺藜、胡麻仁、败酱草、益母草、马齿苋、柴胡、乌头、侧金盏花、打破碗花、补血草、苍耳子、车前子、菟丝子、甘草、莱菔子、青葙子、升麻、芍药、播娘蒿、瓦松、虎耳草、龙牙草、黄精、锁阳、远志、木贼、荨麻、大黄、拳蓼、瞿麦、狭叶歧繁缕、铁棒槌、红花、防风、羌活、秦艽、枸杞、白头翁、淫羊藿、紫堇、独行菜、菥蓂、牛蒡子、鬼针草、雪莲花、列当、茜草、颉草、细叶百合、小麦冬、射干、手参、祖师麻、薄荷、天仙子、野芝麻、桃儿七、龙胆、卫茅、大戟、■牛儿苗、委陵菜、兰香草、鹿蹄草、川白藏、香附子、软毛独活、冬葵、泽漆、米口袋、野决明等。
  淀粉植物——珠芽蓼、沙蓬、鹅绒萎陵菜、黄精、玉竹、蕨麻等。
  油料植物——灰绿碱蓬、遏蓝菜、香薷、苍耳、艾蒿、蒺藜、平车前、大车前等。
  染料植物——茜草、小叶鼠李、猪毛菜、■牛儿苗、狼巴草、龙葵、苍耳、刺沙蓬、地肤、扁蓄、红花、蜀葵、凤仙花等。
  橡胶植物——罗布麻、细毛牛皮消、蓬子草、蒲公英、叉枝雅葱等。
  烤胶植物——狼毒、酸模、赤芍、掌叶大黄等。
  菜食植物——头发菜、地软、蕨、草石蚕、慈菇、荠菜、野薄荷、蒙古葱、黄花韭、天蓝韭、唐古韭、多根葱、白藜、地肤、麦蓝菜、沙芥、泡果荠、独行菜、曲荬菜、山莴苣、蒲公英、马齿苋等。
  浆果植物——大刺茶蔗、细枝茶蔗、东方草莓、白茨、枸杞等。
  蜜源植物——萼果、香薷等。
  固沙植物——白沙蒿、沙蓬、沙鞭、中亚虫实、蒙古猪毛菜、阿拉善碱蓬、盐爪爪、细枝盐爪爪、黄喇嘛、大海蓝刺头、骆驼刺、粗毛黄芪、沙芥、大叶野麻、芦苇、芨芨草、赖草、沙生针茅、戈壁针茅、细毛牛皮肖、霸王梭梭、白茨、沙拐枣、宁条、花棒等。
  普通植物——毛果荨麻、百蕊草、锐枝木蓼、苦荞麦、卷茎蓼、圆穗蓼、头状蓼、卷旋蓼、尼泊尔酸模、白茎盐生草、盐生草、盐角草、优若藜、蚤缀、霞草、女娄菜、喜马拉雅蝇子草、鹤草、尼泊尔蝇子草、繁缕、薄朔草、狭叶孩儿参、柔子草、银莲花、耧斗菜、飞燕草、水葫芦苗、驼跖花、乳突拟漏斗菜、红紫桂竹香、柳叶山嵛草、蚓果芥、红景天、长叶无尾果、水杨梅、沙冬青、老鹳草、荷麻、地丁草、丝瓣芹、小芹、旱芹、迷果芹、点地梅、互叶醉鱼草、湿生扁蓄、肋柱花、西藏微孔草、附地菜、斑种草、玻璃草、刺种、筋骨草、小棘针、异叶青兰、夏至草、新风轮、甘青山莨菪、马尿泡、芯芭、小米草、疗齿草、玄参、莲座蓟、聚水蓟、狗哇花、火绒草、橐吾、蜂斗菜、鳍蓟、蟹甲、草泽泻、小糠草、看麦娘、三芒草、菵草、白羊草、隐子草、滨发草、偃麦草、画眉草、藏异燕麦草、黑毒麦草、甘肃臭草、细叶臭草、华山新麦草、微药碱茅、多变鹅观草、冠毛草、贴木儿草、锋芒草、毛籽羊茅、微药羊茅、拐棍竹、扎屁股草、叉齿苔草、干生苔草、白颖苔草、中间型针蔺、展苞灯芯草、蒙古韭、锐果鸢尾、小花火烧兰、无喙兜被兰、二叶兜被兰、长苞凹舌兰、堪察鸟巢兰等。
  (四)花卉1.木本花卉 有月季、扶桑、含笑橡皮树、株焦、夹竹桃、三角梅、海桐、南洋杉、龙柏、金钟、石榴、无花果、寿星桃、象牙红、冬青、一品红、梅槐、棕树、蒲葵、丁香、牡丹、沙金柏、毛竹、碧桃、刺梅、洋梅、榆叶梅、珍珠梅、报春、樱桃、玫瑰、红山果等。
  2.草本花卉 有君子兰、海棠、仙人球、百毛掌、蟹子兰、令箭、百子兰、对兰、文竹、绣球、景天树、芦荟、马蹄莲、虎皮令箭、吊兰、大丽花、一串红、唐菖蒲、三色金、老虎花、九月菊、金丝莲、秋海棠、芍药、臭蝴蝶、鸡冠花、千层菊、万寿菊、姜西腊、六月雪、美人蕉、太阳菊、夜来香、凤仙花、灯盏花、牵牛花、八角莲、马柄花、金鱼草、虞美人、海棠、龙舌兰等。
  (五)低等植物 轮藻、问荆、散生木贼、木贼、节节草、高山扇羽阴地蕨、五角叶粉背蕨、银粉背蕨、华北鳞毛蕨、耳蕨、中华槲蕨、乌苏里瓦韦、扭瓦韦、稀叶珠蕨、蕨、掌叶铁线蕨、黑鳞短肠蕨、羽节蕨、高山冷蕨等。广泛分布于祁连山冷龙岭北坡海拔2300米林缘、荒坡、草地,有些生长于低洼沼泽地。
  (六)菌类1.食用真菌 普遍分布于林地、草地,农田地中也有少量生存。
  林地:秀口蘑、蜜环口蘑、花盖菇、黑脉羊肚菌、翘鳞肉齿菌、大白菇、松乳菇、紫丁香菇、变绿纵枝、块根蘑、麻脸菇、卷边网褶菌等。
  草地:双孢蘑菇、白香蘑、白鳞菇、野蘑菇、灰包菇、草地蘑菇、地耳等。
  荒漠区:毛头鬼伞、黑汁鬼伞、发菜等。
  人工栽培种有:香菇、凤尾菇、金针菇、木耳、灵芝、平菇等。
  2.有毒菌种 大孢花褶伞、变黑蜡伞、狗尿苔、树茅菇、马勃、梨形灰包、松塔牛肝等。
  二、动物资源(一)家畜家禽1.家畜 黄牛、牦牛、犏牛、马、驴、骡子、骆驼、绵羊、山羊、猪、狗、兔、猫等。
  2.家禽 鸡、火鸡、鸭、鹅、鸽、鹌鹑等。
  (二)野生动物
  1.哺乳动物 主要生存在天然林区,草地和荒漠区也有。区内哺乳动物66种,占全国总种类的15%,占甘肃总种类的44%。属于北古界的58种,占全区总数的88%;东洋界3种,两界兼有的5种,占8%。
  有刺猬、长耳猬、棕蝠、北棕蝠、巨耳蝠、高原兔、蒙古兔、草兔、达呼耳鼠兔、西藏鼠兔、红耳鼠兔、旱獭、黄鼠、小飞鼠、黑线仓鼠、中华鼢鼠、麝鼠、沙鼠、家鼠、五趾跳鼠、蹶鼠、狼、豺、狐、熊、貂、鼬、艾虎、狗獾、水獭、猫、荒漠猫、兔狲、斑猫、猞猁、雪豹、野驴、马麝、狗、白臀鹿、白唇鹿、野牦牛、岩羊、盘羊、藏原羚、普氏原羚、鹅喉羚等。
  2.两栖、爬行类 有花背蟾蜍、中华林蛙、叶城沙蜥、荒漠沙蜥、变色沙蜥、青海沙蜥、隐耳林虎、西域沙虎、密点麻蜥、虫纹麻蜥、沙蟒、花条蛇、中介蝮蛇等。一般生活在林、草、水域内。
  3.鱼类 有花泥鳅、大鳞副泥鳅、石羊河高原鳅、重穗唇高原鳅、梭型高原鳅、酒泉高原鳅、新疆高原鳅、磊鳍鼓鳔鳅、中华爪鲫、马口鱼、草鱼、赤眼鳟、鳙、鲢鱼、团头鲂鱼、麦穗鱼、棒花鱼、花斑裸鲤、鲤、鲫鱼、鲶鱼、面鱼、斗鱼、鳞鲏、青虾、波氏栉鰕虎等。一般生长在沼泽地、坑塘、水库、河流。
  4.鸟类 (17目39科117属205种)属北古界134种、14亚种,占全区鸟类66.4%;属东洋界3种,占总数1.3%;属两界兼有的17种和4亚种,占总数9.4%。北古界鸟类占绝对优势。鸟类总数占全国鸟类1186种的17.3%,占甘肃省鸟类441种的46.5%。在区系组成上可分祁连山地、孤立区、农田林网等类型。
  【鹏■科】凤头、鷿■、小鹏■。
  【鸬鹚科】鸬鹚。
  【鹭科】池鹭、大白鹭、黄斑苇鸦。
  【鹳科】黑鹳。
  【鸭科】灰雁、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赤麻鸭、翘鼻麻鸭、绿翅鸭、鸳鸯、绿头鸭、斑嘴鸭、琵嘴鸭、白眼潜鸭、凤头潜鸭、红鹛秋沙鸭、普通秋沙鸭。
  【鹰科】鸢、苍鹰、雀鹰、棕尾、大、普通、金雕、白肩雕、草原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秃鹫、胡兀鹫、白头鹞、短趾雕、鹗。
  【隼科】红隼。
  【鸡科】斑尾榛鸡、普通秧鸡、骨顶鸡、藏雪鸡、暗腹雪鸡。
  【雉科】雉鹑、石鸡、斑翅山鹑、高原山鹑、血雉、蓝马鸡、雉鸡。
  【鹤科】灰鹤。
  【鸨科】大鸨。
  【鸻科】凤头麦鸡、金斑鸻、金眶鸻、环颈鸻。
  【鹬科】黑尾塍鹬、鹤一鹬、红脚鹬、白腰草鹬、林鹬、矶鹬、扇尾沙锥、红胸滨鹬、长趾滨鹬、乌脚滨鹬、弯嘴滨鹬、黑翅长脚鹬。
  【鸥科】鱼鸥、遗鸥、红嘴鸥、棕头鸥、普通燕鸥。
  【鸽科】毛腿沙鸡、雪鸽、岩鸽、中亚鸽、欧斑鸠、山斑鸠、火斑鸠。
  【杜鹃科】大杜鹃、雕鸮、纵纹腹小鸮、鬼鸭。
  【夜鹰科】欧夜鹰。
  【燕科】楼燕、岩燕、家燕、金腰燕、毛脚燕、白腰雨燕。
  【戴胜科】戴胜。
  【啄木鸟科】蚁鸳、黑啄木鸟、三趾啄木鸟。
  【白灵科】细咀沙白灵、小沙百灵、凤头白灵、云雀、角百灵。
  【鶺鸰科】黄鶺鸰、黄头鶺鸰、灰鶺鸰、白鶺鸰、树鹨、草地鹨、粉红胸鹨。
  【伯劳科】红尾伯劳、灰背伯劳、灰伯劳、楔尾伯劳。
  【椋鸟科】北椋鸟、粉红椋鸟、紫翅椋鸟、灰椋鸟。
  【鸦科】灰喜鹊、喜鹊、褐背似地鸦、红嘴山鸦、黄嘴乌鸦、寒鸦、大嘴乌鸦、小嘴乌鸦、渡鸦。
  【河鸟科】河鸟、褐河鸟【鹪鹩科】鹪鹩。
  【岩鹨科】领岩鹨、掠胸岩鹨、棕眉山岩鹨、褐岩鹨。
  【鸲科】红点颏、兰点颏、红胁兰尾鸲、贺兰山红尾鸲、赭红尾鸲、黑喉红尾鸲、蓝额红尾鸲、白喉红尾鸲、北红尾鸲、红腹红尾鸲、红尾水鸲、黑喉石鹏、沙鹏、漠鹏、白顶鹏、白顶溪鸲、白眉地鸫、灰头鸫、棕背鸫、白腹鸫、赤颈鸫、山噪鹛、橙翅噪鹛、文须雀、山鹛、小蝗莺、大苇莺、沙白喉莺、黄腹柳莺、棕眉柳莺、黄眉柳莺、黄腹柳莺、乌嘴柳莺、暗绿柳莺、戴菊、花彩雀莺、风头雀莺、红喉姬鹟。
  【雀科】大山雀、煤山雀、黑冠山雀、褐头山雀、白眉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白脸■、黑头■、红翅旋壁雀、普通旋木雀、黑顶麻雀、树麻雀、燕雀、金翅雀、黄嘴朱顶雀、林岭雀、巨嘴沙雀、漠雀、拟大朱雀、红腹朱雀、红眉朱雀、白眉朱雀、普通朱雀、北朱雀、红纹嘴雀、赤胸灰雀、白翅拟蜡嘴雀、白头鹀、灰头鹀、灰眉岩鹀、田鸥、红颈苇鹀、苇鸥、芦鹀、铁爪鸥等。
  (三)昆虫类 以生存种群划分,在祁连山林牧区生存着大量的森林类型昆虫种群;在沿山粮油牧林区生存着许多山川类型昆虫种群;在中部走廊粮林经济作物区生存着大量的农业类型昆虫种群;在西北部荒漠牧区生存着许多荒漠类型的昆虫种群。
  张掖地区已查明昆虫2纲、15目、131科、779种。
  【蜻科】赤卒、黄衣。
  【蜓科】绿蜓、褐蜓。
  【螳螂科】薄翅螳螂。
  【蠼螋科】日本蠼螋。
  【石蝇科】翅虫。
  【螽盾科】聒盾螽。
  【蚱科】日本蚱、隆脊蚱。
  【蜢科】中华凹顶蜢。
  【蝗科】长翅突颜蝗、小翅短鼻蝗、祁连山短鼻蝗、肃南短鼻蝗、甘肃疙蝗、友谊癞蝗、短星翅蝗、黑腿翅蝗、意大利蝗、东亚蚱蜢、荒地蚱蜢、毛足棒角蝗、李大足蝗、宽须蚁蝗、鼓翅皱膝蝗、红翅皱膝蝗、黄胫痂蝗、白边痂蝗、青海痂蝗、黄翅痂蝗、祁连山痂蝗、轮纹痂蝗、尤氏痂蝗、白纹雏蝗、异色雏蝗、华北雏蝗、中华雏蝗、狭翅雏蝗、小翅雏蝗、夏氏雏蝗、东方雏蝗、楼观雏蝗、大胫刺蝗、红翅瘤蝗、祁连山蚍蝗、邱氏异爪蝗、素色异爪蝗、永宁异爪蝗、细胞蝗、亚洲飞蝗、亚洲小车蝗、黑条小车蝗、黄胫小车蝗、红腹牧草蝗、宽翅曲背蝗、岩石束颈蝗、宁夏束颈蝗、黑翅束颈蝗、蓝池束颈蝗。
  【蟋科】油葫芦、短胸树蟋。
  【蝼蛄科】华北蝼蛄、非洲蝼蛄。
  【蝉科】姬蝉、草蝉、蛁蟟、蟪蛄、大沫蝉、尖胸沫蝉、鞘翅园沫蝉、黑斑沫蝉、八字纹有顶带叶蝉、白条刻纹叶蝉、刻纹叶蝉、榆叶蝉、桃绿叶蝉、二点叶蝉、条沙叶蝉、大青叶蝉、杨花片角叶蝉。
  【木虱科】沙枣木虱、枸杞木虱、柳木虱。
  【蚜科】云杉松球蚜、落叶松球蚜、杨叶瘿棉蚜、杨瘿棉蚜、秋四脉棉蚜、黑腹四脉棉蚜、黑云杉蚜、柏大蚜、松长足大蚜、松蚜、长肢大蚜、槐蚜、枸杞蚜、豆蚜、麦无网长管蚜、苜蓿无网长管蚜、麦长管蚜、桃桃瘤蚜、内蒙粉毛蚜、禾谷■管蚜、麦二叉蚜、梨二叉蚜、桃粉大尾蚜、柳二尾蚜、柳瘤大蚜。
  【蚧科】朝鲜球坚蚧、槐花球蚧、云杉球蚧、杏球坚蚧、杨绵硬蚧、糖槭盔蚧、柳雪盾蚧、杨白蚧、梨枝圆盾蚧、杨蛎盾蚧、沙枣吐伦蛎蚧、杨圆蚧、康氏粉蚧、苹果粉蚧。
  【蝽科】苜蓿盲蝽、中黑盲蝽、黑食蚜盲蝽、绿草盲蝽、褐须盲蝽、横带红长蝽、角红长蝽、拟方红长蝽、丝光小长蝽、白斑地长蝽、地红蝽、粟缘蝽、苍蝽、柴翅果蝽、新疆菜蝽、横纹菜蝽、斑菜蝽、茶翅蝽、沙枣润蝽、红足真蝽、蓝蝽、云杉脊冠网蝽、短翅姬猎蝽、华姬猎蝽、缘姬蝽、伏刺猎蝽、黄足猎蝽、微小花蝽。
  【管蓟马科】管蓟马。
  【郭公虫科】亚纹郭公虫、红斑郭公虫。
  【虫科】细胸叩头虫、褐纹梳爪叩头虫、梳爪叩头虫、宽背叩头虫、宽背叩头甲、云杉孔吉丁、六星吉丁、绿吉丁、梨金缘吉丁、松迹地吉丁、十斑吉丁、柳缘吉丁。
  【芫菁科】中华豆芫菁、大头豆芫菁、暗头豆芫菁、西伯利亚豆芫菁、金绿芫菁、纹绿芫菁、绿芫菁、圆胸地胆、曲角短翅芫菁、短翅芫菁、苹斑芫菁、眼斑芫菁、蒙古芫菁、大斑芫菁、丽斑芫菁、小斑芫菁。
  【甲科】一角甲、黑角蚁形甲、朽木甲、双狭虎甲、多型虎甲、桦太虎甲、散纹虎甲、三色虎甲、星斑虎甲、赤胸步甲、黑胸步甲、中华广肩步甲、中国曲胫步甲、毛青步甲、黄缘步甲、地蝼甲、大黑葬甲、大红斑葬甲、小褐斑葬甲、埋葬甲、中国琵琶甲、达氏琵琶甲、步行琵琶甲、蒙古高骜甲、黄足蚁形隐翅虫、杨蓝叶甲、榆紫叶甲、琉璃叶甲、小檗叶甲、杨叶甲、中华萝叶甲、杨金叶甲、甘薯叶甲、柽柳叶甲、柳叶甲、黄斑叶甲、枸杞负泥虫、白刺叶甲、薄翅萤叶甲、黄宽条跳甲、黄曲条跳甲、黄狭条跳甲、柳蓝叶甲、橙胸斜缘叶金、麻蚤跳甲、油菜蚤跳甲、都隐头叶甲、柽柳隐头叶甲、杨隐头叶甲、二点钳叶甲、黄臀短柱叶甲、杨梢叶甲、梨光叶甲、血斑杞龟甲、甜菜大龟甲、甜菜象甲、西伯利亚绿象甲、红背绿象、短毛草象甲、黑斜纹象、松大根颈象、金绿树叶象甲、球果象、多露象甲、榆叶跳象、大灰象、黄褐纤毛象、蒙古灰象甲。
  【龙虱科】小龙虱。
  【花蚤科】花蚤。
  【花萤科】红胸花萤、花萤。
  【瓢虫科】二星瓢虫、十九星瓢虫、双斑唇瓢虫、红点唇瓢虫、黑缘红瓢虫、变斑瓢虫、双七瓢虫、七星瓢虫、横斑瓢虫、横带瓢虫、十一星瓢虫、蒙古瓢虫、异色瓢虫、多异瓢虫、十三瓢虫、黑条长瓢虫、十二斑巧和瓢虫、龟纹瓢虫、四斑毛瓢虫、多星瓢虫、麦斑和瓢虫。
  【皮蠹科】红圆皮蠹、白带圆皮蠢、波纹皮蠢、褐腹皮蠹、红斑皮蠢。
  【龟科】紫兰粪■、粪金龟、马铃薯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毛背鳃金龟、灰胸突鳃金龟、大栗鳃金龟、朝鲜鳃角金龟、白云斑鳃金龟、大云斑鳃金龟、赤绒金龟、天鹅绒金龟、褐绒金龟、脊臀毛绒金龟、金露长脚金龟、红露长脚金龟、斑哦长脚金龟、褐绿长脚金龟、长毛斑金龟、茸喙丽金龟、斑喙丽金龟、小丽金龟、斜毛金龟、粗绿彩丽金龟、四斑丽金龟、直蜉金龟、阔胸犀金龟、蜜花金龟、小青花金龟、白星花金龟。
  【天牛科】隆纹幽天牛、苹果幽天牛、红翅杉天牛、密条草天牛、金花天牛、橡黑天牛、十二斑花天牛、芜天牛、云杉短鞘天牛、云杉花黑天牛、血翅枞天牛、四斑原花天牛、光胸幽天牛、家茸天牛、核桃脊虎天牛。
  【蠢科】云杉小蠢、云杉梢小蠢、云杉大小蠹、肾点毛小蠹、云杉毛小蠹、中熏齿小蠹、光臀八齿小蠢、支杉八齿小蠢、柏肤小蠹、圆柏小蠹、上六星坑小蠢、云杉四眼小蠢、桃小蠢、黑条大小蠹。
  【蛉科】黄花蝶角蛉、螳蛉、粉蛉、丽草蛉、叶色草蛉、大草蛉、黄褐草蛉、普通草蛉、中华草蛉、褐纹斜蚁蛉、条斑次蚁蛉、中华东蚁蛉、追击大蚁蛉。
  【蛾科】苹果透翅蛾、白杨透翅蛾、沼石蛾、苹果巢蛾、桃条麦蛾、白杨潜蛾、桃线潜叶蛾、杨银潜叶蛾、柳细蛾、芳香木蠢蛾、柳干木蛾、梨叶斑蛾、菜蛾、云杉球果小卷蛾、梨小食心虫、杨柳小卷蛾、杨灰小卷蛾、白小卷蛾、黄卷蛾、异色卷蛾、松点卷蛾、越桔彩翅卷蛾、地中海斑螟、棘趾野螟、元参棘趾野暝、二点织螟、银光草螟、绢野螟、云杉球果螟、云杉梢斑螟、烟草粉斑螟、同斑螟、艾锥额野螟、草地螟、黄草地螟、黄仲喙野螟、梨大食心虫、杨条斑螟、斑螟、一点缀螟、白禾螟、卷叶螟蛾、蛮天鹿尺蛾、针叶霜尺蛾、鹿尺蛾、妖尺蛾、沙枣尺蠖、桦尺蛾、规尺蛾、绿尺蛾、枞灰尺蛾、律草洲尺蛾、球果尺蛾、悠关滨尺蛾、青尺蛾、层界尺蛾、日本族姬尺蛾、秃贡尺蛾、秘枝尺蛾、雪尾尺蛾、驼波尺蛾、中齿幅尺蛾、械烟尺蛾、交汝尺蛾、蛇纹尺蛾、岩尺蛾、污日尺蛾、常庶尺蛾、黑斑黄尺蛾、南山黄皿斑尺蛾、二线绿尺蛾、白点二线绿尺蛾、白斑光尺蛾、花园潢尺蛾、潢尺蛾、密云草蛾、五台山草蛾、青海草蛾、豹灯蛾、石南灯蛾、丽小灯蛾、黄臀黑污灯蛾、松毛虫、杨枯叶蛾、李枯叶蛾、黄褐天幕毛虫、苹果枯叶蛾、合目大蚕蛾、黄脉天蛾、榆绿天蛾、深色白眉天蛾、沙枣白眉天蛾、八字白眉天蛾、川海黑边天蛾、长喙天蛾、小豆长喙天蛾、枣桃六点天蛾、蓝目天蛾、杨二尾丹蛾、黑带二尾舟蛾、分目扇舟蛾、短扇舟蛾、漫扇舟蛾、杨大双尾舟蛾、腰带燕尾舟蛾、蛇羽舟蛾、甘肃黑鹿蛾、明痣苔蛾、桑剑纹夜蛾、首剑纹夜蛾、苹果剑纹夜蛾、柳剑纹夜蛾、警纹地老虎、黄地老虎、小地老虎、三叉地老虎、侏地老虎、塞妃夜蛾、宁妃夜蛾、妃夜蛾、亚鲁夜蛾、八字地老虎、三角鲁夜蛾、麦奂夜蛾、北奂夜蛾、克疏跗夜蛾、秀夜蛾、仿爱夜蛾、银纹夜蛾、条委夜蛾、藏委夜蛾、邻委夜蛾、满丫纹夜蛾、黑点丫夜纹、阴卜夜蛾、丘睫冬夜蛾、柳裳夜蛾、杨裳夜蛾、褛裳夜蛾、裳夜蛾、漫长夜蛾、齿美冬夜蛾、美冬夜蛾、黄紫美冬夜蛾、重冬夜蛾、杂冬夜蛾、修冬夜蛾、冬夜蛾、绵冬夜蛾、歹夜蛾、灰条夜蛾、粉缘金刚钻、谐夜蛾、清夜蛾、光裳夜蛾、珀光裳夜蛾、冬麦夜蛾、化图夜蛾、暗冬夜蛾、尾夜蛾、虚切夜蛾、利切夜蛾、双轮切夜蛾、庸切夜蛾、行切夜蛾、楚切夜蛾、岛切夜蛾、励切夜蛾、白边切夜蛾、西伯利亚地老虎、鲁切夜蛾、砾阴夜蛾、花皮夜蛾、苜蓿夜蛾、狭翅夜蛾、茶色地老虎、后甘夜蛾、谷粘夜蛾、涵冠冬夜蛾、银锭夜蛾、甘蓝夜蛾、灰迷夜蛾、娄齿狼夜蛾、红棕狼夜蛾、灰褐狼夜蛾、狼夜蛾、铅色狼夜蛾、栉跗夜蛾、激夜蛾、梦尼夜蛾、杨梦尼夜蛾、楚尼夜蛾、艳银钩夜蛾、异灰夜蛾、桦灰夜蛾、红棕灰夜蛾、寒灰夜蛾、白线灰夜蛾、阴灰夜蛾、俗灰夜蛾、锯灰夜蛾、展冬夜蛾、斜纹夜蛾、泛异夜蛾、间色异夜蛾、冬麦异夜蛾、雅莽夜蛾、波莽夜蛾、迹幽夜蛾、旋幽夜蛾、克袭夜蛾、莎草夜蛾、千纹冬夜蛾、窄千纹冬夜蛾、蒙纹冬夜蛾、疏纹冬夜蛾、刀夜蛾、韭绿陌夜蛾、间白遮夜蛾、紫脖夜蛾、柳毒蛾、杨雪蛾、舞毒蛾、古毒蛾、沙枣毒蛾、金缘古毒蛾、角斑古毒蛾。
  【蝶科】荨麻狭蝶、小豹狭蝶、珍珠狭蝶、灰珠狭蝶、黄缘狭蝶、灿豹狭蝶、捷豹狭蝶、斑网狭蝶、网狭蝶、福豹狭蝶、单环狭蝶、朱狭蝶、暗边狭蝶、白钓狭蝶、苎麻赤狭蝶、小型林眼蝶、林眼蝶、珍眼蝶、西氏沙眼蝶、红眶眼蝶、霍氏槁眼蝶、泡纹眼蝶、粗眉牧眼蝶、白带眼蝶、白斑蓝灰蝶、灰蝶、珠灰蝶、红灰蝶、豆灰蝶、豹蚬蝶、双基带小蚬蝶、黄襟粉蝶、山楂粉蝶、酷色苹粉蝶、带纹苹粉蝶、橙黄粉蝶、黄粉蝶、丫纹苹粉蝶、花斑粉蝶、欧洲粉蝶、暗脉粉蝶、苹粉蝶、云斑粉蝶、黄风蝶、红珠绢蝶、小红兰珠绢蝶、双珠大绢蝶、小红珠绢蝶、黄珠绢蝶、银弄蝶、尖翅弄蝶、赭弄蝶、花弄蝶、柴斑星点弄蝶。
  【蜂科】云杉阿扁叶蜂、芝黑树蜂、云杉大树蜂、云杉树蜂、树蜂、泰加大树蜂、日本菜叶蜂、菜叶蜂、黄翅菜叶蜂、麦叶蜂、柳叶蜂、圆柏大痣小蜂、梨茎蜂、刺槐种子小蜂、柠条种子小蜂、切叶蜂、舞毒蛾黑瘤姬蜂、黑斑嵌翅姬蜂、甘兰夜蛾拟瘦姬蜂、粉蝶绒茧蜂、内蒙粉毛蚜茧蜂、桃蠢、四斑金小蜂、黑青小蜂、云杉小蠢狭长小蜂、张掖普璐金小蜂、凤蝶金小蜂、平背罗葩金小蜂、奇异长尾金小蜂、木小蠢长尾金小蜂、黄斑胡峰、祁连山丽旋小蜂、青海云杉丽旋小蜂、青海云杉枝跗瘿蜂、十斑杏丁啮小蜂、古毒蛾啮小蜂、吐伦蚧蚜小蜂。
  【蚊科】柽柳树瘿蚊、黄斑大蚊。
  【蚁科】蚂蚁。
  【蝇科】豌豆潜蝇、枸杞实蝇、黑带食蚜蝇、短翅刺腿食蚜蝇、黑盾壮食蚜蝇、斜斑黑食蚜蝇、梯斑黑食蚜蝇、大灰食蚜蝇、凹带食蚜蝇、斜斑鼓额食蚜蝇、月斑鼓额食蚜蝇、短翅细腰食蚜蝇、蜂食蚜蝇、粘虫长芝寄蝇、饰额短须寄蝇、玉米螟蛎寄蝇、麻蝇、苍蝇。
  【螨科】李始叶螨、杨始叶螨、祁连小爪螨、苹果红蜘蛛、棉红蜘蛛、山楂蜘蛛、中国瘿螨。
  (四)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 在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内,主要生存着众多珍稀保护动物,中部绿洲农田防护林区和北部荒漠草原护牧林区,人民生活居住区内也有个别珍贵动物生存。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雪豹、藏野驴、白唇鹿、野牦牛、普氏原羚、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鹫、斑尾榛鸡、雉鹑、遗鸥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豺、藏马熊、石貂、草原斑猫、荒漠猫、猞猁、兔狲、马麝、黄羊、藏原羚、鸢、苍鹰、雀鹰、普通鹰、草原雕、秃鹫、兀鹫、白尾鹞、白头鹞、短趾鹞、短趾雕、猎隼、红隼、藏雪鸡、高山雪鸡、血雉、蓝马鸡、灰鹤、蓑羽鹤、雕鸮、似纹腹小鸮、短耳鸮、长耳鸮、鬼鸭、岩羊、盘羊、大天鹅、小天鹅、鹅喉羚等。
  第四节 矿产资源辖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30种,其中金属矿产13种,非金属矿产16种,能源矿产现仅煤炭一种。矿产地265处,其中黑色金属矿产地67处,有色金属矿产地66处,非金属矿产地72处,煤炭产地60处。至1995年,个别矿点历经开采,资源虽近枯竭,但多数具备开发条件的矿产,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和有待进一步开发。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发展张掖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矿产资源分布辖区经地质普查和勘探,已探明矿床、矿(化)点265处。主要集中在肃南、山丹、民乐、高台县,张掖市和临泽县矿产资源相对比较贫乏。其分布为:肃南县176处,山丹县40处,民乐县19处,高台县14处,张掖市9处,临泽县7处。
  张掖地区矿产种类及矿床规模表
  表2—21
  张掖地区矿产资源分布表表2—22二、主要金属矿产(一)铁矿 辖区铁矿的成因分为沉积变质型、热液裂隙型和岩浆型三类。已知矿产地59处,其中大型2处(桦树沟、黑沟),中型2处(白尖、野牛沟),小型5处(铁钻井、西柳沟、小柳沟、小龙口、黑山头),其余均为矿点,主要分布在肃南、山丹、高台县境内,探明储量46103.2万吨,保有储量43399.7万吨,尚难利用的探明储量10512.6万吨,总储量为56615.8万吨。
  1.沉积变质型铁矿 主要分布于北祁连山区肃南县境内祁青乡的桦树沟的黑沟——夹皮沟、白尖一带,是西北地质局645队于1955年8月—1956年10月在普查工作中相继找到的主要矿床。矿区出露地层为蓟县系镜铁山群的下岩组含铁岩系,是一套轻变质板岩、杂色千枚岩及含碧玉条带的镜铁——菱铁矿层组成的岩系,矿层产于千枚岩系的上部。为一复式向斜构造,岩层总体走向为北西300。310°。
  桦树沟矿区:位于肃南县祁青乡托勒山一带,矿体原为一厚层,经褶皱后重复出现而形成7个矿带,矿带长450~1600米,厚25~150米,延深30~400米,矿体一般呈层状,偶夹千枚岩、重晶石、铁白云岩的薄层或透镜体。矿石为镜铁矿和菱铁矿混合矿石,具细——粗条带状构造。矿石矿物有镜铁矿、菱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重晶石及少量的黄铁矿、黄铜矿、孔雀石、软锰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铁白云岩、绿泥石。矿石平均品位:全铁37.86%,氧化铁11.08%,二氧化硅19.47%,硫1.11%,磷0.016%。其中富矿平均品位:全铁40.02%,氧化铁15.22%,二氧化硅17.04%,硫0.09%,磷0.015%。贫铁平均品位:全铁33.56%,二氧化硅21.88%,硫1.35%,磷0.015%。
  黑沟矿区:位于肃南县祁青乡桦树沟复向斜南端,矿体呈层状,褶皱后形成Ⅰ、Ⅱ矿带,呈向斜构造。东西长1410米,厚55~155米,延深100~320米。有镜铁矿菱铁矿混合矿石、菱铁矿石、铁质千枚岩矿石、铁白云石矿石4种矿石类型,以镜、菱铁混合矿石为主。其平均品位:全铁39.12%,氧化铁4.49%,二氧化硅21.42%,硫0.76%,磷0.017%。其中富矿平均品位:全铁43.98%,硫0.81%,磷0.013%。
  2.黑山头铁矿 位于山丹县城北25°30′方向,直距18.2公里处。含矿岩系为前震旦系含铁石英片岩、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黑云柘榴石英片岩、透辉石大理岩、钾长花岗岩侵入,具硒卡岩化。矿体呈层状、凸镜状、脉状,长650米,厚7~7.72米。矿石为磁铁矿、赤铁矿、含锰赤铁矿、水锰矿、软锰矿等。矿石品位:全铁36%,二氧化硅30%,硫0.22%~1.89%,磷0.074%~0.155%。C1十C2级储量80.09万吨,D级储量415.5万吨,为一小型矿床。
  3.热液型铁矿 此类型铁矿主要分布在山丹县龙首山区,矿点位于龙首山式向斜中,成矿时代加里东期及华力西期。矿体以裂隙充填为主,热液交代次之。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个别伴有含锰矿物。
  4.骆驼子铁矿 位于山丹县城北55。东约13公里处。地质特征:矿点为单斜构造,含矿岩系为前震旦系硅质灰岩、千枚岩、石英岩。矿体走向280。290°,倾角60°,呈凸镜状、鸡窝状、扁豆状的大小矿体22个,矿体长3~70米,厚0.5~11米。矿石矿物有赤铁矿、褐铁矿、软锰矿及少量铅铜氧化物,矿石品位:全铁40%。地质储量78.13万吨。
  5.独峰顶铁矿 位于山丹县马莲井火车站335。方向,直距10.65公里处。地质特征:矿点附近为单斜构造,断裂发育。含矿岩系为震旦系灰色千枚岩、厚层灰岩互层夹白云质大理岩、石英岩扁豆体,铁矿产于断裂中。矿体呈脉状、鸡窝状,近东西分布,其走向长100~300米,宽2~3米。矿石为赤铁矿、褐铁矿、软锰矿、硬锰矿。矿石品位:全铁44.4%~45.75%,二氧化硅7.02%~28.90%,磷0.153%,硫0.232%。地质储量4.65万吨。
  山丹境内的铁矿点曾分别于1958年、1971年后进行过间歇性开采,因矿石品位低,开采难度较大,效益差而停采。
  6.岩浆型铁矿 目前仅知高台县板凳沟钛铁矿点1处,成矿时代属华力西晚期,矿体产于侵入前震旦系的角闪岩中,含矿岩系为角闪岩,角闪岩边缘相。矿体呈不规则状、扁豆状,有主要矿体12个,大小不等,平均长16~60米,最长113~140米,宽1~8米,延深8~70米。矿石为磁铁矿、钛铁矿。矿石品位:全铁22%~49%,二氧化钛3.5%~7.13%,二氧化硅9.54%~31%,硫0.044%~0.067%,磷0.007%~0.009%。地质储量:表内C2级4.4万吨,表外C2级9.8万吨。由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开采。
  (二)铜矿 辖区已知铜矿点产地44处,其中小型矿床4处(九个泉、皂矾沟、错沟、直河),矿点40处。探明金属铜储量5300吨,表外金属铜储量3300吨。成因类型有火山热液型、热液型和晒卡岩型3种,其中以火山热液型居多。
  1.山火热液型钢矿 按工业类型分为黄铁矿型铜矿和黄铁矿型多金属矿两种,主要分布在北祁连山西段寒武——奥陶系一套岩系中。九个泉、皂矾沟、错沟、直河4处小型矿床,均属黄铁矿型铜矿,是境内重要的铜矿类型,与白银市大型铜矿同属一类。
  2.热液型钢矿 主要分布在北祁连山、合黎山、龙首山区一带,属含铜石英脉型。有矿产地8处,分别是肃南闸子沟、牛头山南坡、大海口南、大长乾、干巴河脑、高台天城、山丹独峰顶。
  3.硒卡岩型铜矿 成矿母岩为早古生代斜长花岗岩、花岗岩,矿体产在硒卡岩与灰岩接触带中,目前仅有肃南县大湾沟矿点1处。
  4.九个泉铜矿 位于肃南县城272。方向22.6公里处。矿区为一向北东倾向的单斜构造,含矿岩系为细碧岩、细碧凝灰岩,具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其中绿泥石化与黄铜矿的富集最为密切。矿体赋存于走向270。290°,倾向北东的破碎带中,呈凸镜状、串珠状、似层状及蝌蝌状,产状与岩层层理一致。有矿体10个,长度14~111米,厚度1.16~9.63米,延深2.05~109米。矿石品位:铜1.14%~18.86%,平均3.34%;锌0.51%~12.58%,平均1%~2%;硫平均13.69%,金0.1g/吨。
  有色地质队在20世纪50~70年代,进行地质普查,探明铜C2级表内加表外储量1322吨,锌C2级储量708吨,硫储量31436吨。1985年4月,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赴肃南县技术考察组会同甘肃省地质四队对矿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探矿巷道、观测,对矿体进行重新圈定。新圈定矿体12个,矿体长15~86米,厚0.4~4米,延深8~130米。经重新计算,获得C2级富铜矿石储量8万吨,贫矿储量15.3万吨,总储量23.3万吨。矿床由肃南县铜矿开采,边缘地带及零星矿点由乡镇矿山企业开采。
  5.大冰沟钢矿 点位于肃南县城西北方向的高山区。矿床成因属火山热液型,矿体产于强绿泥石化的挤压破碎带中。其走向75°~90°,倾向南东,倾角60。~85°,倾角由上向下有明显变陡现象。地表矿体按铜0.3%圈定,长178米,厚1~9.5米,为一贫矿床。铜矿品位:铜0.3%~1.8%,平均0.64%,C2级铜矿石储量9.8万吨。
  (三)金、银矿 辖区已知金、银矿产地6处,其中砂金矿5处,脉金、银矿1处。主要集中在肃南县洪水坝河上游、黑河上游和山丹县大黄山南翼曹家口一带,其他县也有零星产出。
  砂金矿主要赋存在第四系阶地及河漫滩中,含金层由砾石、砂、黏土质砂土组成。个别金矿赋存在中更新统、上更新统砂质泥岩层和砾石层中,在全新统坡积沙砾层中亦有发现。
  1.洪水坝河沟源砂金矿 位于肃南县洪水坝河上游。矿体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河漫滩的沙砾层中,面积1.2平方公里,含矿层薄,多不连续。沙金品位:金0.115~0.346g/m3,铂金0.0103~0.018g/m3。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连续由乡镇集体开采。
  2.曹家口金银矿 位于山丹县大马营乡的52。方向,直距6公里处。由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勘查,1993年5月初步提交《甘肃省山丹县大马营乡曹家口金银矿区地质报告》。地质特征:矿区为一北东倾向的单斜构造,倾角35°~50°。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的冲积层和残坡积层,次为寒武系中统大黄山群的长石石英杂沙,夹板岩层断续或零星出露。区内主要石英脉有一条,受平推断层切割分为4段,呈北西——南东方向侵入长石石英杂砂岩中,为赋存金、银及多金属矿物的主体。其次赋存于主石英脉两侧、具细脉、网脉状石英脉穿插渗透的褐铁矿化、硅化长石石英杂砂岩中,属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银多金属矿床。赋存金矿体4个,银矿体8个,其中以②号金矿体和①号银矿体为主要矿体。②号金矿体走向125。,倾向北东,倾角21°~57°,矿体长300米,平均宽6.3米,倾斜延深大于100米。①号银矿体呈透镜状,产状与②号金矿体基本一致。矿体长388米,平均宽7.3米,倾斜延深235米。其它矿体规模小,长25~50米,宽1~3米,产状与主矿体基本一致。矿石品位:金3.0g/吨,银100.0g/吨,黄金金属储量1.87吨,白银金属储量160.146吨。由山丹县金鑫金矿于1994年3月建设开发,采选规模为年矿石量1.5万吨。
  三、非金属矿产(一)萤石矿 萤石矿分布在高台县合黎乡、肃南县皇城区下马营、西石门一带。已探明的有高台县七坝泉、肃南县皇城区下马营、西石门矿床,其中七坝泉、西石门为两个大型矿床,下马营为中型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属中温石英——萤石脉型。成矿期为华力西期,矿体围岩为震旦系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或华力西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岩;北祁连山东段为寒武系变质砂岩。矿体形态复杂,矿脉长几米~500米,最长1100米,厚0.25~6米。矿石类型为萤石型和石英萤石型两种,具粗晶和细晶结构,储量279.2万吨。
  1.七坝泉萤石矿 位于高台县北直距15公里处。矿床为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1958年12月发现,1965年3至10月,省地质局第四地质队进行钻探深部评价,1967年11月提交报告,1974年底甘肃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七〇三地质队经补充勘探,提交《补充勘探报告》。矿体赋存于震旦系条带状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和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围岩蚀变有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硅化、角岩化、白云母化和碳酸盐化,褐铁矿化为明显标志。矿区有7个矿带,70个矿体,范围约10平方公里。矿体长8~398米,厚0.3~2.99米,延深100~240米。矿石矿物主要为萤石;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褐铁矿、方解石、石膏等。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石呈粗晶和细晶结构,具块状、角砾状、条带状等构造,以粗晶、块状为主。矿石的化学成分可做冶金级萤石。矿石品位:氟化钙(CaF2)70%~85%,二氧化硅(Sio2)9.0%~20%,三氧化二铁(Fe2O3)1%。地质储量168.7万吨,为大型矿床。Ⅲ矿带为主要矿带,由“国营高台县萤石矿”开采,1975年5月建矿投产,年产矿石量1.8~2.0万吨。其余矿带由乡镇企业开采利用,年均开采量4万余吨。
  2.西石门萤石矿 位于肃南县皇城区。矿体赋存于寒武系灰绿色变质砂岩中,主要成分为萤石,次为石英、石英萤石型。矿体呈脉状,有两个平行矿带,一般长140~520米,最长1100米,厚度0.8~2米,最大厚度4.4米。矿石品位:氟化钙(CaF2)66%~71%,二氧化硅(Sio2)大于20%。地质储量64.5万吨,由乡镇企业开采。
  (二)芒硝及食盐矿 辖区仅高台县盐池大型芒硝矿1处,为硝、盐共生矿床。矿区位于高台县北53。西62公里盐池乡境内,成因类型为现代内陆湖盆沉积型。由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于1960年勘探,1961年提交《高台罗城盐池检查勘探报告》,1980年甘肃省冶金地质勘探四队对矿床西段进行补充勘探,1981年4月提交补充勘探报告。其地质特征:含矿层为第四纪全新世黏土、沙层,风成沙与盐化学混合沉积,岩盐芒硝层赋存在盐碱壳以下,地表无出露。芒硝矿体成层状或巨大的透镜体,产状近于水平,倾角4。以下。东西长10500米,平均宽1400米,分作东西两个矿段。东矿段长2400米,宽1400~2000米,厚1~2米。西矿段有两层矿,上层长800~1600米,宽400米,厚0.35~2.56米。下层长5600米,宽600~1000米,厚3.5~4米,最厚5.17米。矿床物质主要由晶体芒硝和食盐组成,次为石膏,其它盐类(钾、镁、硼)很少。芒硝为灰色、暗灰色及无色透明,卤水为灰——灰黄色。矿石品位:Na2SO410H2O60%~80%,平均68.75%,NaCI4.58%。芒硝储量2997.5万吨;食盐储量806万吨。食盐的开采始于汉朝,采用土法,历代相沿至今。1971年后,矿区划分由高台县盐化公司硝盐矿、酒泉农垦公司生地湾元明粉厂两户国有企业和盐池乡两户乡镇集体企业开采。
  (三)石膏 已知矿产地9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正北山、炭山子),矿点7处(史家墩、含水石山、平山湖、背泉、斑大口、猴儿头、红沟窑),主要分布于肃南、临泽、张掖境内,累计储量14719.2万吨。成因类型属内陆湖相沉积,处于河西走廊沉降带的新生代盆地中,以第三系为主,白垩系次之。第三系含矿地层,岩性为砖红色沙砾岩、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石膏等组成。矿体呈层状及凸镜状,矿层剖面变化较大,最少两层,最多达十余层。单层长50~750米,厚数10厘米至3米。石膏多为白色、灰白色、青灰、灰绿色等。白垩系含矿地层,岩性为红色泥岩、粉砂岩、灰绿色黏土。矿体夹于黏土层中,呈层状,层数2~16层,单层厚度0.1~4米。石膏为透明雪花状,质量尚好。临泽县板桥含水石山及张掖市平山湖矿点均属此类。
  1.正北山石膏矿 位于临泽县城北30余公里处,东经100°18′14″,北纬39°21′22″。矿区出露地层为第三系、第四系,石膏产于第三系渐新统黏土层中,成因类型为陆相蒸发盆地沉积矿床。矿区为一不对称向斜,横断层发育,走向北45。~68。东之间,使矿体错断,分为若干段。矿体呈层状,部分为透镜状、串珠状,不规则块状,走向南55°,东——南5。西,倾角5°~20°,局部达40°~70°。石膏有两层,多者可达10余层,可采1~7层,矿体长约500米,层厚0.2~1.3米,延深120米。石膏为半透明和普通石膏两种,质量较纯。矿石品位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89.5%,储量7482.2万吨,为一大型矿床,由乡镇企业开采。
  2.炭山予石膏矿 位于肃南县八庄口东3.9公里处,交通不便。成矿时代为第三纪,属内陆湖相沉积矿床,石膏含于第三系砖红色砂岩中。矿体呈层状,共3层,矿体长500~600米,厚数10米以上。矿石品位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77.1%97.1%。储量3990万吨,为一大型矿床。
  3.含水石山石膏矿 位于临泽县板桥乡,成矿时代为白垩纪,属内陆湖相沉积型矿床。含矿岩系为白垩系沙砾岩、砂质泥岩、黏土夹石膏。矿体呈层状,有矿层16层,长约1000米,宽150米,厚12米,为透明状、雪花状石膏。地质储量400万吨,由乡镇企业开采。
  (四)石英岩 辖区石英岩矿成矿时代为震旦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成因类型为沉积型和沉积变质型两种。沉积型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肃南、山丹、张掖境内,矿层主要为石炭系,属内陆湖相沉积。矿体多呈单层,少数2~4层,长度500~5000米,厚2~80米不等。沉积变质型石英岩主要分布在山丹县境内,含矿层为震旦、石炭——二叠系。矿体呈层状、凸镜状,矿层1~3层,长240~1400米,厚15~70米,最厚达200米。已知矿产地10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山丹县悬山),小型矿床1处(山丹县黑水沟),其余均为矿点(张掖市东山寺、肃南县韭菜沟等),地质储量为5539.75万吨。
  1.山丹县悬山石英岩矿 位于山丹县城北60。东直距18公里处。由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勘查,1962年6月提交《甘肃省山丹县悬山石英岩矿区勘查报告》。矿体产于中震旦统中,顶板为黑云母片麻岩,底板为含炭砂质灰岩夹硅质板岩,属沉积变质型矿床。矿带长约2000米,宽460米。矿体呈层状,共14层,长400~800米,厚3~68米,埋深5~10米。矿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含微量绢云母及金属矿物。矿石品位:二氧化硅(SiO2)89.75%~96.82%,三氧化二铁(Fe2O3)0.77%~1.82%,三氧化二铝(Al2O3)2.9%~3.34%,氧化钙(CaO)0.13%~0.35%,氧化镁(MgO)0.16%~0.2%,硫(S)0.18%~0.19%。储量1895万吨,为一大型矿床,由乡镇企业开采。
  2.大苦水石英砂岩矿 位于张掖市215。方向,直距33公里处。矿体产于石炭系中上部,属沉积型矿床。含矿岩系为石英砂岩、砂质页岩、细砂岩。矿体呈层状,共2层,长约1000米,厚7~18米,倾向南西,倾角45。矿石为石英,含少量长石及暗色矿物。矿石品位:二氧化硅(SiO2)91.2~95.7%,三氧化二铁(Fe2O3)0.60%~3.32%。储量600万吨。
  (五)水泥石灰岩矿 已知矿产地8处,其中大型1处(肃南县西沟),中型1处(肃南县酥油口),小型2处(山丹县龙头山、坂拉麻顶),矿点4处。有沉积型和沉积变质型两种。沉积型水泥石灰岩矿分布在北祁连复背斜北翼,肃南县祁丰区——民乐县一带。含矿地层为奥陶系、泥盆系。其特点规模大、层位稳定、矿石质量好。沉积变质型水泥石灰岩矿分布在龙首山区南缘地带。含矿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及石炭系,因变质作用,灰岩多为大理岩或大理岩化灰岩,矿石一般含硅质较高,质量变化大。储量14125.9万吨。
  1.酥油口水泥石灰岩矿 位于肃南县马蹄区,距张掖市城南50公里。矿床处在冷龙岭复背斜中,成矿时代为奥陶纪,属沉积型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凸镜状,灰色和浅紫红色砾状灰岩,有两个矿体。分别长700~1500米,宽100~500米及长100~500米,宽30~70米。矿石品位:氧化钙(CaO)50.32%~55.68%,氧化镁(MgO)0.31%~1.85%,二氧化硅(SiO2)0.07%~3.31%。总储量7814万吨,为一中型矿床,由乡镇企业开采,供地、市和乡镇水泥制造业。
  2.海潮坝水泥石灰岩矿 位于民乐县城南62。直距18公里处。成矿时代为石炭纪,属沉积型矿床。矿体呈层状,.长2000米,厚140米,延深100米。矿石主要由方解石、石英、白云石及少量杂质组成。矿石品位:氧化钙(CaO)平均50.38%,氧化镁(MgO)平均0.96%。储量4000万吨,由乡镇企业开采,供当地水泥制造业。
  3.白石头湾水泥石灰岩矿 位于山丹县城北42。东8.1公里处,矿点处在龙首山褶皱带中。成矿时代为前震旦纪,属沉积变质型矿床。含矿岩系为灰绿色云母石英片岩夹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矿体呈层状,长400米,宽约30米,矿石主要为方解石。矿石品位:氧化钙(CaO)平均51.83%,氧化镁(MgO)平均0.22%,二氧化硅(SiO2)1.35%,三氧化二铝(Al2O3)2.40%,三氧化二铁(Fe2O3)0.60%。储量178.9万吨,由乡镇企业开采。
  (六)花岗岩 花岗岩在山丹、肃南、高台3县境内均有赋存和出露。1991年前后,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曾数次对山丹县隙高山花岗岩体投入普查找矿工作,1991年9月提交踏勘简报。后经详查于1993年1月提交《山丹县瞭高山花岗石矿普查——详查地质报告》。矿区位于山丹县城以西直距4公里处。山体主要为花岗岩侵蚀而成的中低山地貌,岩体裸露,植被及覆盖物均不发育。花岗岩体侵入时代为早古生代晚期(加里东晚期),呈岩株状产出,与围岩接触面弯曲,向外陡倾,整个岩体呈舌状分布,出露长7公里,宽3.7公里,面积25.9平方公里。按成分结构及构造差异,岩体大致分为过渡相及边缘相。过渡相为肉红色,中粗粒花岗结构,由钾长石(50%)、斜长石(20%)、石英(25%)、黑云母(3%~5%)和少量白云母组成。粒度3~6mm,部分钾长石呈斑晶出现,斑晶长度达10mm以上。钾长石为肉红色,具格子双晶,显条纹构造,其加工的饰面材料之色感效果即是由于岩石中的钾长石所致。边缘相主要分布在岩体东部边缘,宽100~800米,矿物粒度变细,钾长石含量减少,斜长石、黑云母含量增加,颜色变浅。为浅肉红色、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粒度1~3mm,由钾长石(35%)、斜长石(35%)、石英(20%)、黑云母(5%~10%)组成。致密块状构造,各矿物间结构均匀,色泽美观,质地好,各项测试指标达标。其花色品种比较单一,划分有山丹红1号和2号两个品种。
  探明储量263.03万立方米,荒料储量93.34万立方米。远景储量2001.45万立方米,荒料储量400.29万立方米。1993年以来由乡镇和联办企业开采,供当地加工板材,部分荒料远销福建等地。
  (七)高岭土矿(耐火黏土) 已知高岭石黏土型矿床1处(以下称耐火黏土),位于山丹县南54。东直距45.5公里的东水泉煤矿。1959年酒泉钢铁公司第一勘探队在东水泉普查时发现,随即投入勘探,1960年11月提交《矿床详细勘探地质报告》。甘肃省冶金局地质四队,于1973年3月至1974年11月进行补充勘探,在酒钢地质队勘探范围加密钻探工程,探明为一处中型耐火黏土矿床。1975年4月提交《东水泉耐火黏土矿床补充地质勘探报告》,并经甘肃省冶金工业局“甘冶基(1976)263号”文批准。
  地质特征:东水泉耐火黏土矿床,位于龙首山拱断束与北祁连褶皱带之间的走廊过渡带,形成于海西运动中期,新河——芨岭山间新凹陷的东部边缘带。矿层赋存于上石炭统太原组煤系地层中,属内陆盆地相沉积型,煤与黏土共生矿床。矿层走向115。~140°,倾向北东之单斜构造,露头倾角40。70°,向下渐递变缓为5°~25°。
  矿区范围长6.4公里,斜深1.5~2公里,勘探范围长2.4公里,斜深1公里。黏土矿层Ⅰ、Ⅸ、Ⅹ3层,其中Ⅸ层硬质耐火黏土长2.4公里,延深1公里,平均厚1.12米;Ⅹ层硬质耐火黏土沿走向长2.4公里,延深1公里,平均厚1.66米,埋深最大160米。矿层连续、稳定、层位固定,Ⅸ层矿为Ⅰ、Ⅱ级品,Ⅹ层上部0.3~0.5米为Ⅰ、Ⅱ级品,下部为Ⅲ级品。煤层9介于Ⅸ、Ⅹ层耐火土之间,可供综合开采利用。矿石属高岭石(土)型,主要矿物高岭石占82%以上,三氧化二铝加二氧化钛(l2O3+TiO2)平均39.70%;三氧化二铁(Fe2O3)1.99%,耐火度1690。1730°。探明储量950.9万吨。1982年东水泉煤矿与兰州大学协作,利用该矿石进行建筑陶瓷中试试验成功,年产3万平方米釉面砖初具规模。1987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成年产15万平方米釉面砖和2500吨精制高岭土生产线,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四、能源矿产——煤炭辖区煤产地共60处,多为小型矿床和矿点,有条件进行各级储量计算的产地37处,储量55215.43万吨。煤产地的含煤时代,主要为石炭纪及部分侏罗纪。无烟煤主要分布于肃南、张掖两县(市)境内的祁连山中,部分产地如九条岭、岔路河、酥油口、康隆寺等地已进行少量普查勘探工作,提供了地质资料和储量,其余煤产地工作程度较低,多列为远景储量。焦性煤产地主要分布于山丹、民乐县境内,以山丹县的煤产地较好,交通方便,且大部分进行过精查勘探,煤质、储量可靠。民乐县的煤产地一般交通条件差,地质工作程度低,均为远景储量。全区烟煤产地较少,稀疏的分布于肃南、民乐、临泽、高台等县的山区中,工作程度低,亦为远景储量。
  1.山丹东水泉煤田 矿区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5公里(直距)处,有公路自山丹通达矿区,交通方便。该矿由省煤炭工业局133队于1958年9月提交《精查地质报告》,145队于1970年6月提交《精查地质补充资料》。矿区为一向北东倾向单斜构造,煤系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含煤层,厚约147~175米,含煤11层,可采煤层两层,厚5.12米。主要可采煤1层,厚4.32米,煤层稳定——较稳定,面积8.62平方公里。煤质牌号属肥气煤、气肥煤。储量为7558.3万吨。1970年至今,由张掖地区东水泉煤矿开采。
  2.山丹县花草滩煤田 矿区位于山丹县东约45公里(直距)处,国道312线贯穿其南侧,距兰新铁路尖山车站15公里,交通方便。该矿由甘肃省燃化局煤田地质队145队于1968~1969年完成勘探工作(尚未提交正式报告)。矿区为一走向近北60。西,向北东倾的平缓单斜构造。煤系地层为上石炭统含煤层,煤系地层厚160米,主要可采煤层3层,平均厚6.72米,煤质好,储量大,经勘探后,可供国家开发。煤质牌号属气煤,储量11000万吨。
  3.山丹县羊虎沟煤田 矿区位于山丹县东约52公里(直距)处,国道312线贯穿其北侧,交通方便。该矿由甘肃省煤炭工业局145队于1958年提交《甘肃省永昌羊虎沟普查报告》。矿区为一走向北70。西,倾向北东,倾角18。的单斜构造。走向逆断层及斜向平移断层多达10余条,将煤系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块段,对生产影响较大。煤系地层为上石炭统含煤层,煤系地层厚20~59米,含煤6层,其中主要煤层3层,平均厚度1.38米。煤质牌号属焦肥煤、肥煤、主焦煤。储量607.4万吨,由山丹县羊虎沟煤矿开采。该矿始建于1970年12月,年产原煤3万吨。
  4.肃南县九条岭煤田 矿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武威市西南,公路行程65公里与兰新铁路相接。1957年甘肃资源勘探处401队在九条岭侏罗纪煤田进行1∶5000的地质测量,对煤层作了详细调查,对含煤地层时代也作了确定。1958年甘肃省地质局九条岭地质队进行普查勘探,并提交《报告》,1960年又提交《补充说明》。1972~1973年甘肃省燃化局煤田地质队145队普查勘探,提交《报告》,矿区包括九条岭井田、大水磨沟区、南大坂井田、干石门,属小型矿床。矿区含煤地层属中侏罗统九条岭群,厚94~168米,含煤10层,主要可采煤层为煤三层,煤二、四层局部可采。矿区为走向北60°80。东,倾向南东,倾角8°~35。之单斜构造。煤质为无烟煤,储量3290.85万吨。主矿体由甘肃省九条岭煤矿和武威地区水磨沟煤矿开采,部分区域由乡镇企业开采。
  5.肃南县灰大坂煤田 矿区位于肃南县东北17.5公里处,张——肃公路从矿区通过,交通便利。甘肃省重工业厅402队于1958年提交《肃南岔路河煤田初步勘探地质报告》。矿区煤系地层为上石炭统含煤层,主要煤层仅有1层,厚0.82米。煤层顶板为石英细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稳定性较好。煤质属无烟煤,储量115万吨。1958年至今由肃南县灰大坂煤矿开采,1985年经技术改造,规模扩大为年产3万吨。
  第五节 景观资源辖区有巍峨的雪山冰峰,起伏连绵的瀚海沙漠;有广阔平坦的砾石戈壁,如画似锦的灌溉绿洲;有壮观的冰川瀑布,茂密的原始森林;有水草肥美的高原牧场,神秘莫测的风蚀岩群。历史名山焉支山,珍禽异兽出没,山花野果丛生,其特其美,令历代文人吟唱不绝。影视外景拍摄基地窟窿峡已在多部影视片中一展风采,中外驰名的山丹军马场大草原景色气象万千,绵延千里的祁连山,千岭竞秀,令人流连忘返。区内有国内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有与敦煌莫高窟同期的马蹄寺石窟群,有蜿蜒断续的〔汉〕〔明〕长城,有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捐赠的珍贵文物。裕固族是全国惟独聚居肃南大草原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民族风情特色浓郁。
  境内的山、滩、川构成美丽如画的风景区,有大河口风景区、石门风景区、海潮坝风景区、酥油口风景区、大野口风景区,而最有观赏价值的是肃南马蹄寺自然风景区、山丹自然风景区和窟窿峡风景区。
  一、马蹄寺风光旅游区马蹄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境内,距张掖市65公里。现存石窟70余孔,由金塔寺、千佛洞、上观音洞、中观音洞、下观音洞、胜果寺、普光寺7个单位组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将马蹄寺石窟群辟为马蹄寺风光旅游区,面积为13.815平方公里。
  马蹄寺石窟群不但以开凿年代与敦煌莫高窟同期而著称于世,而且现存壁画、塑像及石窟形制别具一格,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金塔寺在旅游区最东端,共有2窟,离马蹄区公署25公里,以“高肉雕”飞天塑像著称。千佛洞在旅游区最北端,以雕塑、壁画、塔龛知名。胜果寺在马蹄区公署西侧,俗称“南寺”,现为马蹄寺第八世阿其堪布活佛府第。普光寺在胜果寺北,俗称北寺,以石窟艺术、塑像、壁画为世人称道。上、中、下观音洞上南而下北,一线排列,相距5公里左右。下观音洞现存壁画、题字较丰;中、上观音洞风光优美,行人罕至。
  1.三十三天 由21个洞窟分5层组合而成,最高一座洞窟距地面43米,下大上小,呈宝塔形。第一、二、三层平列各开5窟,第四层开3窟,第五层开1窟。第五层窟中央砌有一塔,内藏观音菩萨斩孽龙的七星智慧宝剑,此窟为秘密窟,平时不开。在五层左上方又开2窟,北边一窟为救度佛母洞,内塑绿度母像。左下方1窟,内塑白度母像。此窟俗称“求子洞”。洞内左上方地面上砌有1龛,内置许多制作精美的男女婴儿鞋。有心求子者,祭拜完毕,背对龛抓出小鞋1只,鞋分男女,抓出者即表明佛赐孩子的性别。此鞋可以带走,但等到生了孩子以后一定要来寺还愿,而且要在龛内再放进同样性别的婴儿鞋1只或1双。“三十三天”为梵语即“慢利天”,译作“三十三天”。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三天”。帝释即慢利天之主。藏语称马蹄寺为“卓玛让象”,即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据说,很多年以前,普光寺的悬崖峭壁上有孔雀石自然形成1尊绿度母石像,夜里闪闪发光,被寺院学识渊博、德行高洁的堪布德古夏仲发现。他乘夜深人静,攀上悬崖,冒着生命危险把石像取下来。像高5寸。后来,依样塑了1尊绿度母像,把自然形成的孔雀石像作为“藏”装进了绿度母像腹中。多年以后,在普光寺北边的崖壁上有玛瑙石自然形成的一尊马头明王像,被寺中僧人发现。后来马王殿(开凿在普光寺最北边山崖上)建成,把这尊马头明王像装入马王塑像腹中。因此,“三十三天”最上一窟的绿度母塑像和马王殿的马王塑像极为有名。
  2.格萨尔王殿 在卧龙回首山南侧,有两个东、西对峙的天然石洞,被喻为卧龙的眼睛。1993年,格萨尔王殿落成,殿内塑有格萨尔王及其33名大将骑马塑像。
  3.九间石房 在卧龙回首山南1公里处。开凿在东西走向的山崖上,坐西向东,面阔九间。
  4.天女散花楼 “三十三天”的窟檐楼阁又称“天女散花楼”。如果你站在第三层以上的窟檐上,学着天女散花的样子,凭栏向烟雾蒙蒙的空中撒一把碎纸片,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纸片如同花瓣一样翩翩起舞,不但不慢慢落下,反而会悠悠上升,飘荡着竞相飞起,一直飞上“三十三天”上面的马蹄山山脊,堪称奇观。
  5.中心柱 金塔寺及千佛洞第二、第八窟的中心柱,高5~6米,宽4~5米,属我国早期石窟中的中心柱样式,作为塔形柱,四面分层开龛造像,以便信徒绕柱敬礼。中心柱四面造像,内容广泛,形式多变,大小错落有致。众多的佛、菩萨和飞天,把中心柱装饰得华丽辉煌,是现存河西各石窟中最完美和最有代表性的中心柱之一。
  6.飞天 佛经称飞天为“乾达婆”,乐天为“紧那罗”。金塔寺及千佛洞第二、第八窟的中心柱下层龛外每面相对塑有两身飞天,长0.5米至0.8米。飞天在石窟造像和壁画中,以其千姿百态的动势,展现出礼赞、奏乐、散花、歌舞等优美的形象。这些飞天,基本上采用了近似圆雕的悬塑手法,立体感强,活泼生动,有呼之欲出之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7.天马蹄印 在普光寺第八窟马蹄殿中地面石板上,直径10公分。传说西汉武帝时候,敦煌屯田的朝廷命官暴利长在敦煌渥洼池得一天马。在解往长安的路上,天马行空,腾云驾雾,经过临松薤谷上空,为当地景色所迷,落下云头。刚一只蹄子着地,骑在马上昏睡的暴利长顿时惊醒,他一勒缰绳,天马腾空而起,向东方飞去,而天马的一只蹄印却深深地留在了石板上面。另一说是格萨尔王骑天马经过临松山,马受惊吓失蹄所留。山因之名,水因之名。后来,敦煌人郭瑀在这里开窟讲学,继而佛教西来,临松薤谷成了一处佛教寺院,寺亦因之名。天马蹄印是马蹄寺的宝中之宝。
  8.藏佛厥 俗称“站佛殿”,为北寺洞窟中最大的一窟,构造复杂,规模宏大,平面配置极为罕见。窟形平面似一“凸”字形,深33.5米,宽26.3米,分前堂拜殿、甬道内阵、外阵等几个部分。关于站佛殿,民间传说:一位法师杀死了一个作恶多端的恶魔,将它的头尾埋在此洞内的青石板下,在上面塑造了一尊站佛,镇慑魔鬼出来害人,故名“站佛殿”。
  9.八功德水井 井开凿在藏佛殿内西南角,夏不溢,冬不涸。此水一甘凉,二冰冷,三绵软,四质轻,五清净,六不臭,七不损喉,八不伤腹,世称“八功德水”。相传,〔东晋〕郭瑀隐居临松薤谷聚众讲学,弟子达千人之多。郭瑀感弟子挑水之苦,在窟内掘井,久凿不成而弃之。唐僧西天取经路过马蹄寺,知郭瑀凿并善举,抵西天后向佛祖求得八功德水,东返倒入井中,对众僧说:“此水无根,乃西天圣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凡饮用者,有求必应。后来朝山进香的人到马蹄寺总要取一瓢饮,下山时还要为亲友带上一壶。人们有这样的说法:“朝山不喝八功德水,朝山等于没有朝”。
  马蹄寺自然风光雄奇秀丽,阳春绿草如茵,盛夏山花烂漫,金秋层林尽染,严冬银装素裹。南面是巍巍祁连雪峰终年不化,雪山前松柏满坡,树林间草绿花红,山谷流水潺潺,草原帐篷星罗棋布,被前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先生誉为“人类胜境第一山”。马蹄寺“莲花仙峰”山美水美景色美,马蹄寺峰奇石奇景更奇。
  10.莲花仙峰 位于马蹄区公署南部,群山环绕,连绵起伏,状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人称“连花仙峰”。传说,当年观音菩萨在马蹄寺讲经说法,离去时,将自己的莲花宝座留在马蹄寺,幻化成今天的“莲花仙峰”。莲花仙峰有两部分组成,即东莲花湾和西莲花湾。东莲花湾又分为上莲花湾和下莲花湾。单于王试剑石即在上莲花湾。东莲花湾,树密湾深,湾内草木葱茏,奇花竞放。马蹄河从湾西流过,景色十分秀美。西莲花湾,湾深石险,湾内苍松翠柏,古树参天。悬崖峭壁似刀砍斧劈,极难攀登。莲花湾内兰花坪上,马莲丛生,高尺余。东莲花湾,花艳草盛,誉为俊秀之湾;西莲花湾,石多树茂,堪称雄奇之湾。
  11.月牙润 在普光寺南山脚下,是一座自然形成的月牙形洞窟,藏语称“加给尔志朋”,意为印度月牙国,传说该洞可通到印度。月牙洞深数十米,占地面积达1千多平方米。
  12.卧龙回首 马蹄区公署东侧有一南北走向的独立山体,其形犹如一条卧龙。传说,这是张掖黑河龙王鼍龙所化。鼍龙是西海龙王的外甥,受父亲泾河龙王委派镇守黑河。鼍龙不理政务,只顾云游四方。一日听得观音菩萨在马蹄寺莲花湾讲经说法,出于好奇,也前往听经学法。无奈受不了这份清苦,忍不住东张西望,烦躁不安。观音菩萨令其向文殊菩萨的坐骑大青狮学习,头俯地、尾平伸,屏气凝神,静心修炼,力求早日修成正果。鼍龙经多年修炼,造化日深。四方游人凡有所求,必有灵验;凡有心想,必定事成。卧龙头部,旧有石洞,今人将其恢复为格萨尔王殿。
  13.雄狮拜佛 在卧龙回首山东北1里处,山形坐南向北极似雄狮,狮首西向,匍匐在地,传说这就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大青狮所化。文殊菩萨骑青狮,持宝剑,在山西五台山讲经说法,普度众生。哪料大青狮两次阻拦取经路上的唐僧师徒,文殊菩萨气恼异常,深知自己的坐骑难以调教,恰闻观音在马蹄寺讲经,即骑青狮由五台山到此,让青狮规规矩矩听讲,自己到酒泉西南面的文殊寺布道说法去了。经观音菩萨点化,青狮好学上进,诚心皈依,在马蹄寺学法特别认真,膜拜备致。你看它,屁股撅,后腿蹲,身子伏,前腿伸,姿态温驯乖巧。
  14.大鹏展翅 胜果寺北面山崖有一突兀巨石,极似展翅欲飞的大鹏。相传,这是天龙八部之一的第六部——迦楼罗的法象,即大鹏金翅鸟。大鹏金翅鸟同青狮、白象在西方狮驼国磨难,唐僧师徒被佛祖所收,佛祖将青狮、白象交于文殊、普贤,自己带了大鹏金翅鸟上了灵山,让它在光焰上做个护法。佛祖见大鹏野性难改,便把大鹏打发到马蹄寺,交观音菩萨管束。观音令大鹏保其本相,蹲在马蹄山头,听经悟道。天长日久,大鹏被马蹄寺的仙山圣水所陶醉,不思离去。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目睹大鹏的飒爽英姿。
  15.金龟汲水 马蹄区公署东北1公里处,有一条由东向西伸入马蹄河中的小山丘,形似汲水金龟,故此景观谓之“金龟汲水”。传说,金龟原住临泽县的通天河,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金龟以身作船,送四人越过通天河。十几年后,唐僧取经东返又过通天河,当金龟得知唐僧将自己当年托问佛祖何时能脱龟身、成为人身的事忘记时,一生气将唐僧等人掀进河里。观音菩萨为了让金龟早日现出人身,命他到马蹄寺修炼。水中的金龟到陆地上,时时感觉口渴,只好时时把头伸进马蹄河中,汲取河水。可惜的是马蹄河水太少,金龟日夜喝水,还是解不了渴,只好长年累月喝下去了。
  16.剑劈石、试剑石、定刀石 马蹄寺风光旅游区有三块极负盛名的独立巨石,据说与三个极负盛名的人物有关。据传,一年秋天,阿育王、格萨尔王、单于王在马蹄寺不期而遇。三大王各叙仰慕之意,互赞文治武功。言谈是虚,斗法是实,谦让之余,自然少不了剑拔弩张的比试。他们三人转到胜果寺西北山坡上,见一块巍巍巨石如桩。阿育王说:我经数十年征战,疆域北由雪山,南及摩奈索,东达频伽罗湾,西抵亚剌比亚海,领国八万四千。念及杀人如麻,流血成河,我今诚心皈依佛法,一心向善,造八万四千大寺与八万四千宝塔。为表明心迹,我今定刀于此。他抽刀在手,一刀劈下,刀深深嵌入巨石根部,谓之阿育王“定刀石”。
  三人转入莲花湾西北山坡,突兀一块更大巨石屹立面前。格萨尔王审视一周,指着石头说:“你们信不信,石中有宝。”阿育王和单于王不信。格萨尔王仗剑运气,大喊一声:“开!”巨石轰然裂开,中心有一圆形石窝,窝里还真有宝贝。这就是格萨尔王“剑劈石”。至今,凡是到“剑劈石”跟前的人都要从石缝里钻过。传说,钻过去的人有福。
  过了一会儿,他们又进入风光最美的上莲花湾,见地上横卧一块三间房大石头。单于王说:“地上石头最硬,人间我的剑最不让人。前面你两人都各有表现,现在也该轮到我了吧?”他将佩剑拔出,抿了抿剑刃,“看我一试!”轻轻挥去,巨石“咔嚓”一声响,裂为两半。单于王“试剑石”因之得名。
  当地人说,阿育王不久就死了,葬在山中隐秘之处,不为世人所知。老辈子传下来一句话:“找见阿育王坟,一辈子不受穷。”17.龙眼神泉 位于马蹄寺风光旅游区向东10公里处,大都麻乡长岭村马大公路北侧,有一处崖深10数米,崖下岩石根部有泉水涌出。因泉水多年冲刷及自然崩塌,山崖成天然石洞。龙眼神泉分东西二洞,东洞洞大水量大,泉水水质极好,水清味甘。二洞泉水涌出洞外,汇流北淌。
  18.临松瀑布 位于马蹄寺风光旅游区南4公里处跌水山山腰。瀑布飞流直下,声震祁连,为丝绸之路上的罕见景观。传说,马蹄寺初创时候,缺水严重,千余名僧人用水,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一天,观音菩萨云游路过,见取水僧苦不堪言,顿生恻隐之心。菩萨使法术抛出手中一条白绫,白绫贴到石崖上面,又用杨柳枝蘸上净瓶圣水朝山崖洒去,白绫顿时化作一道飞瀑。流水顺马蹄河谷北下,从马蹄寺山脚下穿过,既解除了马蹄寺缺水困难,又为山外乡民提供了农田用水。而今,临松瀑布已辟为旅游景点,游客可乘马或步行前往。
  19.蟠桃峰 普光寺北有一座独立山峰,南北眺望极似一颗尖嘴朝上的仙桃,人称“蟠桃峰”。传说当年孙悟空二上天庭,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后来怕他闲来生事,就将蟠桃园交他看管。一年,王母娘娘设宴,在瑶池做“蟠桃盛会”。结果,受王母娘娘差遣,去蟠桃园中摘桃的七仙女却发现园中蟠桃稀疏,全不似当年繁盛。尤其是后园九千年一熟的蟠桃几乎没一颗熟透的。七仙女找了半天,只摘了一颗半红半白的桃子,就这一颗还被盛怒之下的孙悟空扔下界去。要知道,后园之桃吃一颗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庚,被下界凡人食用那还了得。没想到,这颗蟠桃掉落马蹄寺山头,那里是人迹罕至的险绝去处,自然也就不会发生被人食用的可能。后来,王母娘娘从七仙女口中得知一颗蟠桃掉落下界的消息后,心急如焚,赶紧下界去寻。正好观音菩萨在马蹄寺莲花湾讲经说法,王母娘娘讲明来意后,观音菩萨使出法力,将天上蟠桃化为人间石桃,永留马蹄山头。
  20.薤谷晴岚 马蹄区公署南的马蹄河谷旧称“薤谷”,薤谷雨后有一著名景观,世称“薤谷晴岚”。马蹄寺夏季多雨,雨后初晴,天上浓云渐退,而北面平川却涌起浓浓云雾。云雾逆坡而上,慢悠悠地压过来,峰峦、青松渐渐掩映在云雾之中,不多时,整个薤谷都被云雾遮盖,变成白茫茫一片云雾世界,游客自然成为“云里神,雾中仙”。放眼望去,远处的云雾像一抹纱,舒缓而轻柔地向南飘移,而身边的云雾则像一绺绺雪白的蚕丝从身边飘过,大有“置身黄山云雾中”之感。
  21.马蹄寺舍利塔龛 主要分布在千佛洞、胜果寺、观音洞等处。大舍利塔高约8米,小舍利塔高仅尺余。·龛内别无他物,只有居中凿制的舍利塔。塔身正中或一侧内里开有一个方形石洞,洞内是一间石室,大的有十几立方米,是存放僧人、和尚骨灰的地方。这些塔龛有的独列,有的几个并列,有的以高矮有序排成一列,有的竟然开凿于四、五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望之眩目。马蹄寺的塔龛史载有500之多,其中小乘塔100,声闻缘觉塔100,上乘塔100,菩萨塔200。塔龛造型生动,工艺精妙,在国内其他地方难得一见。
  22.五行山 马蹄河东岸南北并列有五座赭红色山梁,人称“五行山”。传说,这五座红色小山梁是当年如来佛降压孙悟空的地方。山是如来佛右手五指所变,所以山色通红,因为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连,故称“五行山”。孙悟空是王莽篡汉年间被压到五行山下的,因孙悟空神通广大,五行山差点被他掀翻,浑然一体的红色山石震裂了许多口子。如来佛又在山上贴了写有“唵、嘛、呢、叭、■、哞”六个金字的帖子,孙悟空才动弹不得。悟空饿了吃卵石,渴了饮河水,跟前的卵石刚吃完,上游的卵石又冲了下来,所以吃喝不愁。500年以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应悟空请求上山揭去四方大石上的封皮,悟空才从五行山下挣脱出来。山下降压过悟空的石洞至今犹存。
  23.王母娘娘石 临松瀑布西侧悬崖顶上,亭亭玉立一位“仙女”。传说,王母娘娘下凡来寻蟠桃,被马蹄寺山水风光所迷,不思离去,常驻马蹄寺南山头。瀑布下面河谷间有王母娘娘梳妆台,5米见方巨石顶上,中间有1米大小凹坑,汪着一泓清水,常年不干。蓝天白云雪山倒映水中,情景别致,令人陶醉。
  24.祁连积雪 盛夏,马蹄寺风光旅游区到处是绿草、绿树、红花绿叶,而南边的祁连山头却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山脚下,游人暑热难耐,山顶上却是冰雪世界。
  二、山丹自然风景旅游区山丹自然风景旅游区由山丹军马场草原风光、窟窿峡、大黄山自然风光,明汉长城、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长城博物馆、大佛寺等景点组成。
  1.山丹军马场 位于祁连山之北,焉支山以南,始建于汉武帝年间。现辖属4个分场,总面积2192.54平方公里。山丹良马之所以驰名中外,主要凭借地广滩袤、草丰宜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草原苍茫,一望无际。远处祁连雪山银光四溢,茵茵绿草丛中马群驰骋,牛羊追逐;近处松柏苍翠葱绿,野花争艳,百鸟歌唱;山谷间云雾笼罩,神秘莫测。20世纪8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山丹军马场拍摄的影片《牧马人》,使山丹马连同马场草原风光名声大震,中外影视厂家纷纷前来拍片,先后在这里拍摄了《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祁连山的回声》《大漠紫禁令》《和平年代》《日光峡谷》《麦积烟雨》《新龙门客栈》等20多部影视片。山丹军马场的草原风光优美过人,无垠的绿草一望无际,游人尽可领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千古绝唱的壮美与奇绝。
  2.窟窿峡 位于山丹军马一场东南5公里处,西大河水库下游。山高峡深,峡内灌木、乔木丛生。进入峡口,只听潺潺流水声,不见水的踪影,十分神奇。原来,峡谷内密布巨石,巨石上面覆盖着一层腐殖质,绿草生于其上,长势茂密。经流水冲刷,巨石间泥土渐渐冲去,形成了地下暗流。只有在地面塌陷形成的一个个窟窿,才能看见流水踪影,窟窿峡因之得名。窟窿峡还有个神奇的传说,相传远古这里是一块开阔的平地,野草丰盛,百花争妍。每天早晨太阳刚出,有一匹火红的神马从天而降,在草地上欢奔乱跳地自由驰骋。每当久旱时,它仰天长嘶三声,天便降雨。而阴雨连绵时,它又俯身啜饮,天便收雨。当地群众对神马十分崇敬。这里有个姓哈的牧主,贪婪无度,奢想把神马据为己有,无奈神马桀骜不驯,难以擒获。一日凌晨,哈牧主与他的妻子各执弓箭,守候在神马出没的地方,待神马出现时,这两个混蛋同时开箭射倒神马。当神马发出惊天动地的嘶鸣时,震动了山神和水神,在神马的周围倏地裂开很多窟窿,好似无数双悲伤的眼睛,优愤地注视着负伤的神马。顷刻间,一个个窟窿里汩汩地喷射出清水,洒落在神马的身上,伤口很快愈合。从此以后,这些窟窿成为峡谷的一大景观,也是人们凭吊神马的地方。
  窟窿峡东侧山坡上有一巨石,状如全副武装的古代将军。从远看去,将军昂首南望,按剑肃立,威风凛凛,气宇轩昂,故名“将军石”。传说,当年霍去病亲征焉支山,直捣匈奴巢穴,将匈奴逐出河西一带,完成河西归汉的大业。“将军石”就是霍去病跃马扬鞭,扫荡匈奴势力以后,壮志凌云,气冲霄汉的化身。
  3.焉支山 又名胭脂山、燕支山、删丹山,俗称“大黄山”(因山中产大黄而名),焉支山系中国名山之一,在历史上享有盛誉。〔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匈奴被汉军击败,退出河西走廊,留有“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歌谣,可见祁连山及焉支山的肥美。〔隋〕大业五年(公元609),隋炀帝亲临河西,在焉支山会见西域27国首领与使节,举办了轰动中外的“万国博览会”,使焉支山名声大噪于天下。〔唐〕时有乐府曲调名《燕支行》,因〔西汉〕匈奴民歌《燕支曲》而得名,以王维所作最负盛名。歌咏焉支山的诗文,首推唐代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焉支山地处河西走廊咽喉地段,为军事要塞,历朝历代都驻重兵把守。传说有一年,来了一位喜好舞文弄墨的将军,仰慕焉支山声名,到任没几天就带随从前往游玩。一路苍松翠柏,奇花异草,山顶更有一池碧水,山光水色,气象万千,胜似仙境。将军即兴画了一幅《焉支山水图》,山水风光尽收画中,画毕题诗一首:“清水池沉红日,绿水更待鲜花。别是一派仙境,映空几片飞霞。”将军轻叹道:“池中若有花朵,岂不妙哉。”言未毕,一只花山雀飞落掉进盘里,侍从急忙驱赶,山雀非但未飞,反而跳在画作上的池水中,留下了零乱的一些爪印。一阵风起,惊飞了山雀,画作也让风卷进池中,随即没了踪影。再一看,池中鲜花竞相开放,众人无不称奇。将军大笑:“这是天意!这个清水池就叫‘百花池’吧。”焉支山有钟山寺,近年又新修亭台、殿宇、曲桥、道路服务设施等旅游景点,极富开发潜力。
  4.大佛寺 原名“土佛寺”,〔明〕英宗朱祁镇题匾额“土佛”,因此得名。位于山丹县城西5公里祁家店水库东南侧的瞭高山,始建于〔北魏〕始光二年(425年),〔明〕正统六年(1441年)重建。后又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清〕光绪九年至十四年重修。原寺依山塑坐佛一尊,高一十三丈。建有殿宇、山门、法堂、廓宇、厨亭、厢房等。1971年全寺毁于“文革”。1992~1998年由主持释觉慧赴香港等地化缘重建,耗资1200多万元。占地1万多平方米。寺院分前庭后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全木质结构,高39米;内塑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状坐像一尊,高35米,被誉为“天下第一佛”。其它设施配套成龙。据传,很早的时候,有弟兄三人从东土起程去西天取经。走到武威,老大说:“你们俩先走,我在这儿站下办点事。”兄弟俩走到山丹,老二说:“弟弟你先走,我在这里等大哥。”左等右等不见老大的踪影,老二干脆坐下来等待。老三走到张掖,等来等去不见两个哥哥的影子,索性睡下等。从此老大一直站在武威,老二坐在山丹,老三睡在张掖,这就是三座大佛寺的来历。山丹坐佛高38米,寺7层,1997年8月开光,已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处新的旅游景点。
  5.山丹〔汉〕〔明〕长城 〔汉〕长城,汉朝称为“塞”。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前筑成黄河以西至酒泉的边塞工程。从永昌、山丹边界始,经绣花庙穿硖口谷北上金山子,向西北经截腰、新河、三十里堡、十里堡,从山丹城以北两公里处经过,由城北、拾号、北湾、静安、小寨北缘穿过,至西屯北折,抵山口,过烟洞沟入张掖市境。凡经过平川、戈壁的长城,一般都由壕沟、壕棱(在南侧)、棱上筑烽燧,烽隧与亭障相连构成。山丹现存壕沟长59.95公里,深0.8—3米,壕口宽5—8米不等。壕沟里沿有壕棱,呈土脊状。烽隧筑于壕棱上,间距1.25公里左右。列障大都与壕棱上的烽隧相连,面积100平方米左右,今存3处。山丹硖口谷以东约4公里则因山因河为塞,没有挖壕,也未筑墙。〔明〕长城,明代称“边墙”。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由黄土或黄沙土板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夯土层厚15厘米~20厘米。墙基宽4米左右,高约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又称“随墙墩”),墩底边长8~12米,高12米以下。凡墩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用绳梯攀登。大墙有巡道,宽约1~1.5米。裙墙筑于墙顶北沿,高1.5米左右。起筑长城时,凡大墙经过城池或堡寨者均留筑一暗门(即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明〕长城走向基本上和〔汉〕长城相同。〔明〕长城主要从嘉靖中期,隆庆到万历(1573~1619年)前期约四十年中修成。
  山丹县人民政府于1993年立项开辟以〔汉〕、〔明〕长城、古驿站和黄土高坡自然风情为主要景观、游览点的新河驿长城旅游景区。先后投资487.3万元,进行初步开发建设。在长城脚下建起一座“长城文物陈列馆”,陈列着长城沿脚出土的张弩、盔甲等大量珍贵文物以及明朝女性“木乃伊”。陈列馆院落的一角用板架模型、黄土夯筑仿造了一座烽火台。
  6.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 位于山丹县城文化街,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物。布局呈四合院结构,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分为6个展厅。1980年3月,原培黎学校校长、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将他在中国工作期间收藏的20多类共5000件文物全部捐赠给他的第二故乡山丹县。甘肃省人民政府随即作出决定,拨款兴建陈列馆,并以艾黎姓氏命名,展出捐赠文物。1982年6月9日,陈列馆落成并举行开馆典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书法家楚图南题写馆名。
  艾黎捐赠的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迄近、现代。既有中原历代文物,亦有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遗物,还有来自古埃及的造像,古巴比伦的铜牌,印度、朝鲜的瓷器,日本的钱币、印章,古巴的海贝塑像,美洲印第安人的牙雕图腾柱、新西兰毛利人的工艺品等。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石器、骨器、玻璃器、竹木牙雕、字画古籍等。
  三、丹霞地貌旅游区张掖丹霞地貌,主要有南、北两处群体,南群在祁连山北麓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临泽县境内的丘陵地带,北群在平原绿洲之北的合黎山及其以北的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乡境内。以南群为广,北群较狭。总面积约530多平方公里。
  南群丹霞区 位于东经99°50′~100°08′,北纬38°54′~39°05′,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区、康乐区与临泽县倪家营乡的交界地带。海拔2000~2500米之间。丹霞地貌自西北至东南座落在文殊山、大红山、碱泉子、冰沟、大肋巴沟、榆木山(包括神鹰大峡谷、芦芽沟、小钻洞沟、大钻洞沟)、刀山、芦苇沟~敖河、马蹄寺~金塔寺、库仑大坂、石佛崖等11处。综合各片、点地貌类型,大体呈七大类,即:1.窗棂状宫殿式型——外观造型似窗棂、似楼阁、似厅堂,整体犹如宫殿式建筑。主要座落于肃南县白庄子西北大红山及大肋巴沟、芦苇沟、库仑大坂等地。2.廊柱状型——外观造型呈矗立柱状,似厅堂廊柱、似陡壁台状。分布于肃南县康乐区白银乡。3.泥乳状型——在红色陡崖上被泥流凝固形成各种乳泥状物质而成。形象多样,形态各异,形体逼真。此类丹霞地貌以肃南县芦苇沟一带最为典型。4.蜂窝状型——在陡峻的丹霞赤壁上分布着高低错落、大小不等、相间夹杂的洞穴,状若蜂窝。多姿多彩的形体,造就绚丽神奇的物状。5.陡斜状型——以悬崖陡峭、赤壁临空、岩层倾斜故名。此类以肃南县康乐区大肋巴沟为典型。6.叠板状型——在芦苇沟、神鹰大峡谷等山地,分布着犹如平行叠放的木板堆置而成的景观,叠缝凹凸有序。7.劣地状型——“劣地”是土地学的一个术语。在芦苇沟沟脑、冰沟至大红山一带,有泥岩构成的坡面,由水流浸蚀逐渐形成沟纹,犹如水淌之状。
  北群丹霞区 位于合黎山及以北的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乡境内。主要分布在南北宽1~5公里、东西长20多公里的红泉村。以“险、奇、秀、美”的自然景观青睐于世。引人注目的观赏景点有:犹如宫殿楼阁般的琼崖,仙女联袂的峰峦,高插云霄的竹笋、石林,盘膝静坐的伴侣,运筹帷幄的将军,昂首远视的老牛,遍布山野的石羊,和善依人的鳄鱼等。
  第八章 自然灾害辖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南北临高山,东西为走廊,西北部紧靠巴丹吉林沙漠,易受西伯利亚冷空气侵袭。境内沙漠连片,戈壁成滩,植被稀疏,地表裸露;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悬殊,全年最高气温在7月,最低为元月,3月以后气温很快上升,9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地理和气候关系,极易发生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风暴、干热风、病虫害、地震等自然灾害。地震也偶有发生。
  第一节 干旱辖区降水量少,旱灾成为主要自然灾害。见诸史料记载,自〔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第一次旱灾到1995年的1969年间,发生重大旱灾96年(次),其中全区性的51年(次),局部性的45年(次);连续2年发生的7次,连续3年发生的3次,连续5年发生的2次,连续6年发生的1次。从历年旱灾发生时间看,四季皆有,多发生在春夏,其次为冬、秋旱较少。春旱出现时间一般为2~5月,夏旱为5~7月。一次旱季的持续时间多数为40天左右,重旱年份达80~100多天,个别也有连续数月无雨的。历史上对农作物威胁最大、造成粮食严重减产的特大旱灾有8次,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民国〕17~18年(1928~1929年),共和国成立后的1960、1962、1963年。从旱灾发生范围看,民乐、山丹、张掖3县(市)次数较多,灾情较重,临泽、高台、肃南3县次数较少,灾情较轻。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张掖郡大旱,禾歉收,民饥。
  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掖大旱,无收,民饥,赈谷。
  顺帝汉安二年(143年)张掖大旱成灾,民甚饥,太守第五访发粟先赈后奏;粟每石数千银。〔东晋〕太和四年(369年)春至夏张掖、祁连、临松大旱,禾稼枯桎。义熙元年(405年)张掖大风、旱灾并发,春夏炎旱,禾苗多枯桎。碧原青野突为枯壤,连年不收。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六月张掖干旱,歉收,民饥。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甘州旱,民大饥。
  淳熙三年(1176年)七月甘州诸县发生旱灾、蝗灾,食稼殆尽。
  宝庆二年(1226年)三月甘州等地旱,草木枯黄,民无所食。
  宝祐元年(1253年)甘州旱,民甚饥。
  景定元年(1260年)甘州旱,民饥。
  景定三年(1262年)五月甘州旱,民饥;七月,以课银1500锭赈济。
  咸淳二年(1266年)五月甘州大旱,禾歉收,民饥,免赋赈济。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甘州旱,民饥禁酒。
  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九月甘州旱,禾无收,民饥,免赋税4400石,并赈。
  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甘州旱,民饥,发万锭赈济(每锭50两)。
  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三月甘州大旱,民饥,卖子为奴且度荒者甚众。
  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六月甘州等地大旱,民饥,米价腾贵。
  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五月甘州等地干旱,民饥。
  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甘州诸县干旱,民饥,赈之。
  〔明〕洪熙元年(1425年)夏甘州各卫、所不雨,耕者告病。
  正统元年(1436年)因连年旱灾,粮价腾涌,减轻甘州等临近缺粮路、卫纳粮之数。
  景泰四年(1453年)甘州南部地方夏旱。
  天顺元年(1457年)甘州诸卫、所夏旱致灾,民饥。
  正德三年(1508年)甘州大旱,民饥。
  正德十四年(1519年)甘州等处旱。
  正德十五年(1520年)春夏甘州等地大旱,禾苗枯萎,无收,民饥。
  嘉靖十七年(1538年)甘州旱灾。
  崇祯十四年(1641年)山丹县大旱致灾,民饥。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河西诸郡、县均旱,甘州致灾,伤禾,免灾赋。
  康熙四年(1665年)甘州、高台县干旱致灾,禾歉收,免灾赋。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各县大旱,民饥。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甘州、山丹县大旱,田禾歉收,赋税缓征,出粟平抑市价。
  翌年三至六月,赈济灾民,大人日给粮3合,小孩2合。
  雍正七年(1729年)山丹县大旱、致灾,应征粮草豁免。
  雍正十三年(1735年)夏山丹县旱、成灾,禾歉收,民饥。
  乾隆十七年(1752年)甘州等20县旱灾偏重,田禾歉收,减免赋额。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高台县大旱致灾。
  乾隆三十年(1765年)甘州、山丹、抚彝(今临泽)等县旱灾,民甚饥,特命加赈,除历年逋赋。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甘州、山丹县旱灾,歉收。
  乾隆四十年(1775年)山丹县遭旱致灾,民大饥。
  嘉庆六年(1801年)夏、秋山丹县连旱成灾,禾麦歉收,民甚饥。
  嘉庆七年(1802年)甘州、山丹等县夏旱。
  道光十八年(1838年)山丹等县旱灾,民大饥,道殣相望。
  道光三十年(1850年)甘州各县大旱,饥殍载道,人相食,状极惨悯。
  同治七年(1868年)山丹县大旱,人相食。
  同治十三年(1874年)山丹县大旱,民大饥。
  光绪三年(1877年)四月抚彝厅大旱。
  光绪十八年(1892年)春夏甘州无雨,大旱。
  宣统元年(1909年)山丹县大旱成灾,民大饥。
  宣统二年(1910年)高台县沿山地区大旱成灾,减产五成,蠲免正粮13石5斗2升2合,小草450束。
  〔中华民国〕5年(1916年)山丹、东乐(今民乐)、高台县大旱;3~6月,沿山部分地区滴雨未落,草木枯黄。
  〔民国〕11年(1922年)东乐县夏旱。
  〔民国〕13年(1924年)张掖、山丹县旱灾,禾几无收。
  〔民国〕14年(1925年)山丹、东乐县旱灾,禾歉收。
  〔民国〕15年(1926年)山丹、东乐县大旱复遭雹灾,民大饥,饿殍甚多。
  〔民国〕17年(1928年)张掖、山丹、东乐、临泽、高台等县空前大旱,春不能下种。4月30日,东乐县暴风,飞沙压没民田2100余亩,损毁禾苗树木甚多。夏复亢旱,寸草不生,禾稼枯萎,全年无收,粮价昂贵,饥民遍野,为罕见灾年。
  〔民国〕18年(1929年)张掖、民乐、山丹、高台、临泽诸县奇旱,灾重民饥,树皮草根食尽,粮价飞涨,斗麦50块银元;慈善家、绅商在大佛寺、城南三公祠、朝元寺设立粥场,赈灾义捐;灾民卖儿鬻女,妻离子散,四处逃荒;牲畜宰杀死亡几尽;饥殍无数,人相食,尸横梗道,臭不可近;加之瘟疫流行,十室九空。
  〔民国〕21年(1932年)张掖各县旱魃为虐。3~6月,滴雨未落,田禾枯槁,草木黄萎,收成大减,民甚饥,流亡逃外者络绎不绝。
  〔民国〕22年(1933年)民乐县大旱,春播困难,夏禾枯死,民饥,逃荒者甚众。
  〔民国〕23年(1934年)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县大旱,禾多枯死,收成大减,旱灾重,民大饥。
  〔民国〕24年(1935年)山丹县大旱,农业歉收,灾情严重,饥民四处逃荒。高寨、四坝、十里堡外逃102户;仙堤乡逃出200多户,全县灾民3.5万余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民国〕25年(1936年)张掖、临泽、山丹、高台等县春夏大旱,民多失种,禾多枯死,收成大减,逃荒谋生者甚众,情极惨悯,施舍炒面每人每天4两。
  〔民国〕26年(1937年)山丹县大旱,田禾损伤惨重,民大饥。国民政府拨款赈济,但经办官绅互相勾结,逐层中饱,饥民所得无几。
  〔民国〕28年(1939年)张掖、山丹等县大旱,张掖复遭冰雹、洪水灾害,灾情重,民多饥。民乐县大旱,灾奇重,民众代表赴省请蠲免粮款及一切差徭,并求拨款赈济。
  〔民国〕30年(1941年)山丹、临泽县夏旱秋涝。
  〔民国〕31年(1942年)山丹、民乐、临泽县春夏大旱,秋霜冻,禾歉收,人畜死亡甚多。
  〔民国〕32年(1943年)山丹、民乐县未降雪雨,春夏亢旱,夏田不能下种,禾歉收,民多饥。政府赈济粮款,减免田赋。
  〔民国〕36年(1947年)张掖各县旱灾,风沙暴频繁,部分地区颗粒无收。
  1949年高台县新坝、红崖子遭受旱灾,个别村户颗粒未收。
  1950年高台有963户、5610人缺粮;干渴、饿死牲畜449头(匹),政府给灾民贷款赈济。
  1951年张掖大旱,旱、虫灾重,农业歉收,政府赈—济。
  1952年4~5月张掖县天旱无雨,黑河来水量只有10立方米/秒,部分田苗干旱枯死。民乐县夏旱连秋旱,粮食大减产。
  1953年民乐县夏旱,收成大减。1957年山丹、民乐、高台等县大旱,山丹县少种3.15万亩,减产粮食584万公斤;高台县沿山地区70%的农田颗粒未收;93%的农田减产,政府免征农业税。
  1960年山丹(含民乐)、高台、张掖(含临泽)县大旱,粮食歉收,政府调粮赈济;是年,张掖县调粮713万公斤,疾病、饥饿死亡3万余人。
  1962年春夏全区少雨、大旱,播种面积完成70%,作物缺水受旱。高台县成灾10.99万亩,有1.95万亩颗粒未收,沿山6个公社尤为严重;张掖县成灾15万亩;临泽县成灾4.02万亩,粮食产量大减;是年,山丹县成灾面积16.19万亩,产粮902.5万公斤,人民食粮不足,补食糠菜,部分群众干瘦、浮肿,数以千计人口外流。1~6月,民乐县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减少60%,成灾面积24万亩。
  1963年山丹、民乐县干旱。山丹成灾面积11.91万亩,老军、花寨等4个公社23个生产队因灾减产粮食831.87万公斤。民乐农作物受旱面积15万亩。
  1964年冬-1965年春肃南县草原遭受30年未遇的大旱。
  1965年民乐县秋旱,受灾面积9.4万亩。张掖县春夏亢旱。
  1966年山丹、民乐、高台县大旱,农业歉收。山丹县成灾面积24.96万亩,粮食减产1625万公斤,政府下拨救济款24.62万元,回销粮2690万公斤。民乐县水地头水只灌29%,1.3万亩作物未出苗。
  1968年民乐县大旱,作物受灾面积23.4万亩,2.1万亩绝收。
  1970年民乐县夏旱,河水减少,禾苗枯萎。永固公社旱地亩产仅15公斤。
  1973年春夏民乐县旱,百天无雨。
  1974年山丹、民乐县春夏少雨干旱,粮食歉收。山丹粮食比1973年减821万公斤,民乐有5.3万亩绝收。1978年春夏民乐县无雨,有5.25万亩耕地失种,19.65万亩作物禾苗枯死。
  1979年张掖县旱灾,8.8万亩冬小麦和6万亩春小麦成灾。
  1981年全区大旱。山丹县干旱持续10个月,山丹白石崖、后稍沟、瓷窑口等河断流,2.55万亩山旱地不能下种,4.2万亩水地未浇安种水,全县成灾面积18万亩,粮食减产2194万公斤,油料减产204.5万公斤;高台县粮食减产18.2%,免征农业税(粮)36.98万公斤;民乐县1~5月降水仅32.30毫米,4万亩耕地失种,2.9万亩田苗枯死;张掖县安阳、花寨、平山湖3乡受旱。
  1983年夏民乐县旱,沿山18个村粮油减产。
  1984年民乐县春旱,12万亩农田出苗不全。
  1985年山丹、民乐县大旱,滩地受灾严重。山丹成灾面积14.37万亩,其中2.96万亩绝收,粮食减产1434万公斤,大牲畜死亡660头,羊死亡8163只,老军乡减产一半以上;民乐成灾面积23.92万亩。
  1986年春张掖市、民乐县干旱少雨,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90%,土地墒情差,安阳、花寨乡2.27万亩不能下种,已播种地块30%未能出苗,普遍田苗不全,长势差。
  1987年8~11月张掖市持续干旱,秋作物受损较严重。
  1989年4~6月降水特少,张掖市出现“卡脖子”(小麦分蘖孕穗期)旱灾,安阳、花寨乡旱情尤为严重,2.07万亩禾苗枯死;民乐县13万亩农作物受灾,万亩油菜籽绝收,3.8万亩小麦干枯。
  1990年4~5月张掖市干旱少雨,全市有6.77万亩小麦黄枯,减产30%。5~7月,民乐80天干旱,粮油减产。
  1992年5~6月全区干旱少雨,山丹、民乐两县12万亩旱地作物普遍受旱,减产25%~30%;张掖市沙井、甘浚,临泽县沙河、倪家营,高台县新坝等乡8万多亩夏田受旱,减产15%,全区少收粮1500万公斤。
  1994年5~6月全区干旱少雨,山丹、民乐两县尤为严重,成灾面积11.6万亩,减产15%~20%。山丹县老军、陈户乡部分禾苗枯死,减产30%~40%。
  1995年4~6月全区干旱少雨,川区80余天滴雨未降,黑河断流多日,山丹县老军、陈户乡有1.8万亩禾苗基本枯死绝收;民乐县南古、民联、丰乐乡有2.4万亩作物减产40%~5000;临泽县沙河、新华、倪家营乡部分村社受旱严重,0.86万亩夏禾严重减产,部分麦苗枯死;张掖市安阳、甘浚、沙井乡受旱严重,部分农民两度到市政府、地区黑河管理处要求调水;高台县新坝乡及川区部分村社受旱严重,群众自发到县政府要求调水。全区夏田24万亩受旱歉收,少收粮食2000多万公斤。
  第二节 洪涝辖区南北依山,中间低洼。虽年降水量少,但沿山地区常发生暴雨、山洪,且很汹猛,时有淹没村庄农田,冲毁渠路林木,危及人畜财产,造成灾害发生。张掖水灾见于史料的最早年份是魏明帝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截至1995年共发生较大的水灾103年(次),其中全区性的11年(次),局部性的92年(次)。1949年以来特大水灾有4次,即1949年的高台县新坝、红崖乡洪水;1952年的张掖县黑河洪水和山丹县山区洪水;1974年的高台县6条河洪水。从洪水发生的地域看,民乐27次,山丹26次,张掖21次,高台16次,临泽13次。肃南山高沟深,洪水泄入河流,草原、山地一般洪灾很少,对人畜危害不大。
  〔魏〕明帝青龙三年(公元235年)七月张掖郡柳谷河牛口洪水猛涨,有苍石立水中,长1丈6尺,高8尺,白石画之,为13马、1牛、1鸟八卦玉块之象。
  〔元〕至治三年(1323年)七月甘州路南部分(今民乐县)大雨,洪水漂没行帐牲畜。
  泰定元年(1324年)甘州路南部(今民乐)雨伤庄稼。
  泰定二年(1325年)六月甘州路大水,水漂没行帐牲畜,淹没禾苗农田,灾重民饥。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五到六月甘州大水奔腾,崩裂大山,漂流大木无数。
  〔清〕顺治元年(1644年)东乐洪水淹没田地。
  雍正十三年(1735年)甘州入夏以后,雨泽绵延成灾,麦歉收,派员赈恤。
  乾隆三年(1738年)甘州等地水灾,淹没田地,民饥,赈之。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东乐县洪水冲毁农田。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东乐洪水冲毁庄稼。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山丹县大水,洪水冲毁县城南关城郭。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东乐发洪水,农田受灾惨重。
  乾隆四十年(1775年)山丹蠲水冲地亩粮草,正粮486.81石,草12515束。
  光绪五年(1879年)夏季高台、抚彝(临泽)水灾,洪水淹没威狄堡,民房倒塌甚多,饥民流离。
  光绪十一年(1885年)秋七月山丹县大雨雪,南山禾稼灾重,歉收,洪水冲毁田亩。
  光绪十六年(1890年)六月二十三日山丹县骤雨1小时许,洪水冲毁城郭、农田、民房。
  光绪十八年(1892年)高台县北乡永源渠被洪水冲断,淹没田地,援请停止征粮73石8升,草2469束。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秋七月初四日山丹大雨,平地水深尺许,。洪水成灾,粘滞如胶漆,味腥臭,伤禾重。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高台县镇夷堡被洪水冲没村庄2处,淹没农田甚多,报请准豁正粮54石8斗8升,小草1853束。
  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东乐县连日大雨,洪水成灾。
  〔中华民国〕10年(1921年)东乐、山丹洪水暴涨,冲没各坝田苗。
  〔民国〕11年(1922年)6月26日高台、抚彝、张掖、山丹等县大雨滂沱,洪水成灾,民饥,蠲免粮草。
  〔民国〕13年(1924年)3月山丹、东乐、张掖县南部连日降雪15天,突然酷热,积雪融化,形成洪水1日有余。
  〔民国〕17年(1928年)张掖等县阴雨连绵,平地积水数尺,山洪暴发,冲毁农田、民房、树木,民命没,牲畜损。
  〔民国〕31年(1942年)8月高台等县阴雨连绵,山洪暴发,冲没建康、柔远两乡镇,洪水所过,户舍丘墟。临泽县南山西大口发洪,高10余尺,淹没人畜田禾。
  1949年高台县新坝、红崖乡遭受洪灾,冲毁农田7000余亩,受灾3000余户,5700多人,淹死大牲畜50多头(匹)。
  1952年7月9~12日张掖县连降大雨,降水量177毫米,祁连山山洪暴发,黑河洪峰流量达1150立方米/秒,大满等7区18乡440户2778人遭灾。洪水冲倒民房351间,树木471株,冲毁农田3137亩,冲毁西门吊桥,危及县城。
  7月9~20日张掖县阴雨连绵,不见天日,穗上麦粒生芽,受灾面积90%,减产20%~30%7月22日下午山丹县普降暴雨2时许,地面积水半尺以上,二区水深1尺多;山洪暴发,寺沟河流泻洪水充溢于60余丈宽的河床中,深5尺,汇入县城附近的沙河时,洪峰2丈多高,冲毁田禾9457亩,毁渠107处,树木3000余株。马营河流域双盘磨坝全部冲毁,冲断公路4处,冲毁路面20余公里,头坝泉地下水工程被淤报废;马营河五闸分水坝工程被水冲毁;淹死2人,窑塌压死3人,压伤1人;水至东乐平坡,与马头山洪水相汇,水势更猛,冲毁二郎庙,淹死1人,政府赈灾200万元。
  9月9~15日高台、临泽县连降大雨,榆木山山洪暴发,冲毁三清渠、柔远渠,淹没农田1万余亩,毁民房428间,受灾群众4000多人,淹死1人,淹没牲畜37头(匹),宣威区毁堤7.5公里,冲坏公路5公里。
  1953年6月16~17日民乐县连降暴雨,冻死羊1756只;7月,阴雨连绵20多天,早熟庄稼生芽霉烂。
  1954年8月15~16日张掖县连降大雨。八区、十一区成灾,淹没房屋429间,粮食8475石。
  1955年6月11日临泽县板桥降特大暴雨,洪水骤发,浪高7尺,淹没农田1355亩,倒房248间,压死2人,死畜75头,损失农具、粮食甚多;8月4~5日,山丹、张掖等县连降大雨,降水35.8毫米,山洪冲毁道路多处,山区小麦受损。8月23日,民乐县马蹄区协和乡突降暴雨冰雹,洪水淹没农田60多亩。
  1957年6月14日民乐县扁都口山洪暴发,洪峰达200立方米/秒,冲毁常乐渠300多米。
  1959年11月19日张掖县大满、盈科干渠因天冷结冰,梗阻渠道,造成水灾,淹没大满农田565亩,毁房28间,磨楼12间,冲毁什字坝小水库1座;淹没梁家墩农田3765亩,民房15间。
  1960年8月6~7日山丹县连降暴雨,降水量47.4毫米,洪水冲毁县城东门桥,南路交通中断3日,农田受损甚多。
  1963年8月13日山丹县降大雨,北山洪水暴发,靖安公社祁家店和二十里堡10户房屋倒塌,家具、粮食被水冲走。
  1964年8月8日山丹县暴雨,降水30.5毫米,山洪冲断城北公路数百米,冲毁铁路桥1座,交通中断2天,淹没城北农田数百亩。
  1965年5月29日民乐县暴雨,童子坝河发洪水70立方米/秒,冲毁东干渠渠首防洪坝和西干渠浆砌陡坡。大堵麻河发洪水100多立方米/秒,冲毁渠首和排水渠,冲毁民房12间。
  8月3日山丹县清泉公社部分大队降雨成灾,倒塌房屋26间,淹没农田80亩。
  1967年5月2~4日 高台县连降暴雨,山洪暴发,南华等6个公社受灾,淹没农田22733亩,倒塌房屋1411间,淹死大牲畜865头(匹),冲毁渠道75条、桥涵水闸271座,损失粮食28041公斤,化肥8075公斤,淹死农民4人。
  1971年8月30日一9月3日 山丹县连降大雨,降水量达79.3毫米,山区小麦、油料作物发芽、霉变,损失很大。民乐阴雨50多天,田禾生芽,洋芋腐烂变质。
  1972年6月临泽县板桥公社突降暴雨,洪水淹没红沟等大队农田207亩,冲倒民房141间,损失农具2300件,冲走粮食、化肥等。8月全区连续降雨,4日、24日张掖、临泽县两次遭洪水袭击,部分农田和水利设施受损。
  1973年6月民乐县黄青寨、费家寨突降暴雨,山洪暴发,冲毁童子坝西干渠4公里。
  1974年7月30日高台县6条河流来水量倍增,六坝、黑泉、南华、红崖子、新坝、正远、罗城等公社26个大队,70个生产队受灾。倒塌房屋1338间,畜棚569间,损失粮食11万多公斤,淹死羊405只,猪184口。定平山水河大桥被水冲毁,新开大队水深3米,大部分民房倒塌。
  7月28~30日山丹县连降大雨,降水65.2毫米,隙高山、北山山洪暴发,清泉公社南湾村85户农民遭灾,倒塌房屋63间,淹没麦田205亩,冲走粮食1.38万公斤。8月5~6日山丹县连日大雨,降水34.7毫米,洪水淹没民房168间,县城东门桥被洪水冲断,南路交通中断数日。
  1977年6月24日高台县山洪暴发,南华、六坝、巷道、宣化等公社遭灾,洪水冲毁农田1.8万多亩、房屋78间,冲坏渠道22条,长21.8公里,冲毁桥涵19座,冲倒树木1.7万株,淹死大牲畜62头(匹)。
  7月21日山丹县突降暴雨,降水32.8毫米,洪水淹没苗地1.29万亩,冲毁房屋865间,淹死1人、猪57口,冲毁公路8公里,冲坏建筑物16座,损失粮食81万公斤,油料10.5万公斤。
  1978年6月25~26日山丹县暴雨,降水38.4毫米,洪水冲毁房屋48间,淹没田禾1222亩,冲坏渠道980米。
  1979年7月26日山丹县暴雨,降水量49.9毫米,小麦、油菜严重出芽霉烂,减产两成。
  7月30日高台县南华、六坝、黑泉发生洪灾,淹没农田1.6万亩,冲毁房屋122间,死亡牲畜23头(匹)。
  7月15~31日张掖连日降雨,洪水猛泻,南滩平地起水,淹没冲毁防洪堤坝多处,冲垮大满、龙洞等7条干渠和多条支渠、建筑物。龙渠乡淹死1人,淹没农田906亩,饲养场1处,打麦场9处。
  1980年6月下旬民乐县连降雨水;28日,瓦房城水库西山滑坡,推倒竖井,淤积输水洞口;29~30日,雨量剧增,各河水量猛涨,最大洪峰流量达200多立方米/秒。洪水大河发洪水280立方米/秒。大堵麻河灌区2名放牧员和20多只羊被冲走。
  7月2日晚8时民乐县南丰、洪水公社沿山一带普降暴雨,全县八大山口河水猛涨,总流量达440多立方米/秒,冲毁海潮坝河桥及公路7公里,桥涵18座,干渠7条2480米,支渠14条6680米,截引防汛工程3处,冲毁各种建筑物23座;冲走县水泥厂矿石5000吨,大河煤矿原煤500吨,冲毁房屋152间,淹死大牲畜40头(匹),羊238只,淹没农田2793亩,冲走林木2万多株,电杆55根。
  1981年7月13日临泽县暴雨,黑河水量猛增,31日又降大雨,洪水冲毁干渠3条36处,计8.7公里,支渠7条3.4公里;毁禾173亩,倒房数10间,冲走粮食2.5万公斤,伤畜40头(匹)。
  1983年8月9~19日民乐县阴雨连绵,降水量73.1毫米,庄稼倒伏,5万亩小麦、豌豆生芽。
  1984年6月26日民乐县降暴雨。黄草沟洪水流量145立方米/秒,冲毁拦洪坝,水漫黄草沟桥面,冲毁支渠7条。1名放牧员、21头(只)大牲畜和1093只羊被淹死,毁苗木8500株,冲倒房屋24间,受灾农田1.06万亩。
  7月3日山丹县霍城乡东山、刘庄、西坡等村,突降暴雨1小时许,起洪成灾,淹死西关村民1人,冲毁刘庄、甘泉围墙40米,倒塌房屋、畜棚多间。
  1986年6月8日民乐县顺化、丰乐、新天、李寨乡沿山村庄猛降暴雨2小时,洪水淹死2人,冲塌房屋131间,围墙6176米,院门15座,冲走淹死大牲畜4头,羊442只,猪42口,泥淤农田7049亩。
  7月1~4日民乐县降暴雨,冲毁农田1200亩。1987年6月11日山丹县龙首山、隙高山发洪,东乐乡十里堡村30户农民被淹,倒房75间,畜棚44间,损坏家具多件,淹死驴2头,13户农民63人无家可归。
  6月10~14日全区连降暴雨,6县(市)12个乡、18个村、3个水利工地的农田、牲畜、房屋及工程设施遭洪水袭击,千余亩农田被淹,数百间房屋倒塌,一些地方公路被冲坏,交通中断。张掖市甘浚乡巴吉村倒房4间,淹没麦地240亩;龙渠、靖安乡洪水冲毁防洪堤200米;平山湖洪水毁堤900米,淹死骆驼7峰,全市倒伏小麦5%~10%。
  6月11日民乐县猛降暴雨,日降水量54.6毫米。毁房屋、棚圈67间,围墙1360米,淹死、墙倒压死羊440只、猪23口,冲毁渠道81米,淤积渠道260米。
  6月23~25日黑河发洪,莺落峡洪峰750立方米/秒,黑河分洪工程溢流堰西防洪堤决口,分洪堰工委副主任唐英等29人被洪水围困。解放军驻张部队15人携橡皮舟抢救,经有关部门200多人奋战10多小时,围困干群被救,但洪水冲毁中段防洪堤50米,五里墩一带告危。
  7月1日祁连山大磁窑、小磁窑一带突降暴雨,平地起洪,张掖市西洞乡235户农民遭灾,冲没农田181亩,淹没庄稼133亩,倒伏小麦419亩,淹死2人,死驴2头、羊67只。
  6~8月张掖市先后3次大雨,洪水冲毁河堤6.7公里,毁渠13.66公里,冲坏建筑物311座,机井7眼,桥涵7座,输水管道3.3公里,倒房1388间,成灾面积3.8万亩,淹死7人,死畜296头、羊6995只、猪11口,损失惨重。
  1988年6月5~7日祁连山、龙首山普降大雨,民乐县降水量36毫米,童子坝渠冲坏20处,计1700米;海潮坝洪峰17立方米/秒,冲毁渠道23处,长185米;马营墩冲毁渠道68米,建筑物3处。
  6月5~6日临泽县合黎山降水37毫米,洪水冲断北新沟、板桥沟10处,冲坏公路15处,板桥乡土桥、红沟、友好3村洪水成灾面积1530亩,重灾890亩,绝收20亩,15户农民被淹,倒房51间,畜棚41间,死畜1头。
  1989年7月10日张掖市普降大雨,人祖山洪水猛发,靖安、三闸、乌江乡32户农民被淹。东大山口洪水15立方米/秒,冲毁国营张掖农场耕地1042亩,防护林200亩,冲坏渠道、养鱼池,直接经济损失113.5万元。
  1991年6月17日临泽县普降大雨,梁家沟洪峰达50立方米/秒,冲毁防洪堤300米,淹没农田583亩,冲毁渠道4处86米,淹没机井1眼,损失15万多元。1992年全区洪灾面积6.04万亩,成灾3.68万亩,减产粮食1866万公斤,746.7万元,5县17乡64村11830户74377人遭受洪灾。
  7月14日下午6时山丹县马营河朱湾、芦堡村普降暴雨,受灾450亩,冲毁干渠152米,防洪堤12米,损失40多万元。
  7月15日晨张掖市南、北山猛降大雨,和平、大满、龙渠、靖安、乌江、张掖农场遭灾,洪水冲毁防洪堤440米,建筑物7座,作物成灾面积8000多亩,减产800万公斤,损失360万元。
  7月15日下午9时临泽县新华乡西大山前降雨40多分钟,洪水倾泻,冲垮张家沙滩防洪堤2处35米,冲毁陈家河堤40米,干渠1480米,建筑物7座,135户被淹,毁房938间,损失粮食4000公斤,家具50多件,成灾农地4872亩;平川乡一工程移民区12户农民遭淹,倒房24间,洪灾面积640亩,损失195万元。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4968亩,鸭暖乡1000多株梨树果实被打光,损失208万元。
  7月15~16日高台县罗城、骆驼城降暴雨2小时,侯庄、天城、红崖开发区受灾750户,成灾农作物200亩,冲毁干渠6公里,倒房51间,毁林1500株,淹没小煤窑2处,建筑物7座,损失80多万元。
  1993年7月12~21日民乐县连降4次大雨,降水量94.3毫米,10乡15村受灾,洪水冲毁防洪堤9处880米,冲毁建筑物8座,饮水管道2处100余米,倒房84间,受灾作物21.8万亩,成灾面积19.2万亩。
  7月12~14日临泽县大沙河发洪,径流量90立方米/秒,冲毁新丰防洪堤3处200米,倪家营防洪堤3处70米;17日,鸭翅渠系遭洪水冲断,淹死农民2人。
  1994年6月21日、7月7日高台县新坝乡两次暴雨,山洪暴发,冲毁摆浪河东干渠4处、长150米,冲毁渡槽1座,涵洞2座;冲毁西干渠6处、长62米,冲毁涵洞1座,道路135米,防洪坝20米,淤积渠道300米,直接损失10多万元。
  7月19日临泽县平川乡降暴雨,山洪大作,淹没农田3718亩,冲毁渠系建筑物24座,防洪坝4条520米,渠道17条8050米,倒房9户,受灾农民310户,死畜9头,损失60多万元。
  7月24日张掖市西洞乡降暴雨,11个村民小组233户农民受灾,倒房79间,成灾作物1210亩,损失粮食1.6万公斤;花寨乡4个村发洪,冲毁渠道479米,建筑物6座,倒房10间,冲毁土坯45万块。
  8月11日晚9时高台县南华乡降暴雨,洪水冲毁移民基地房屋24间,洪水淹没县磷肥厂,冲走化肥100多吨,冲毁防洪坝500米,冲走粮食27600斤,损失农机具135台件,倒房401间,死畜158头,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
  第三节 冰雹冰雹多发生在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等县南部沿山地区,6、7月份较多。夏秋之季空气湿度大,气温骤变,容易形成冰雹。雹粒一般似豌豆大小,大者有枣大,个别的有如鸡蛋。每次降雹时间,短则10数分钟,长则半小时。时间虽短,但破坏性大,对农作物,特别是对油菜、麦类、豆类损害极大,重者颗粒无收。冰雹来之突然,防不胜防,目前尚无科学有效方法防治。
  〔东汉〕延光元年(公元122年)四月张掖沿山地带大雹如蛋,小雹似枣,击伤田禾甚惨。
  〔元〕延祐六年(1319年)六月甘州大雨雹,殃禾致灾。
  天历三年(1330年)五月甘州东南部(今民乐)冰雹。
  至顺三年(1332年)五月甘州大雹。
  〔明〕弘治八年(1495年)七月丙戌甘州雨雹,击伤禾畜。
  正德五年(1510年)甘州雹灾,豁免粮草。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八月甘州各县大冰雹。
  〔清〕乾隆四年(1739年)山丹、东乐(今民乐)、张掖、抚彝(临泽)等地雨加冰雹,伤禾歉收,民饥赈济。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甘州各县遭雹成灾,禾稼无收,民饥。
  道光三年(1823年)高台降雹,大如桃杏,平地积深五寸,击毁禾苗,打伤牧童数人。
  光绪三年(1877年)五月临泽黑河一带降雹,大如桃、杏,平地积深五寸许,击毁田禾,打伤牧童数人。
  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初四日山丹县雨夹冰雹,雹如鸡蛋,伤禾甚重,岁饥。
  光绪十二年(1886年)山丹县大雨雹,伤禾甚重。
  光绪十三年(1887年)七月山丹县大雨雹,南山禾稼灾重。
  光绪十六年(1890年)甘州冰雹成灾,伤禾歉收,民饥赈之。
  光绪三十年(1904年)山丹县大雨雹,禾尽伤。
  〔中华民国〕15年(1926年)秋山丹、东乐雹灾,民大饥。
  〔民国〕17年(1928年)张掖各地阴雨连绵,复降冰雹,大如鸡蛋,平地积深数尺。〔民国〕18年(1929年)山丹、东乐雹灾,民大饥。〔民国〕23年(1934年)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雹灾。〔民国〕24年(1935年)山丹、民乐、张掖3县春遭霜冻,秋遇雹灾,禾歉收,民饥馑。
  〔民国〕25年(1936年)民乐旱后冰雹。
  〔民国〕28年(1939年)山丹、民乐、临泽县冰雹如卵,打毁田禾人畜,灾情重,民饥馑。
  〔民国〕30年(1941年)山丹县降雹成灾。
  〔民国〕34年(1945年)山丹县雹灾、水灾,损失颇重。
  1952年5月23日下午6时张掖县城郊降冰雹2分钟。
  1953年7月22日下午山丹县夹河、花寨子、周家河湾、陈家河湾、下寨子一带,冰倾盆而下,大如杏核,降雹1小时,成灾面积959.5亩。民乐县城、鹿中一带雹灾。
  1955年8月21、23日高台县红崖子、新坝等沿山地区降雹,部分作物成灾。
  1956年7月张掖、临泽、民乐县降雹。临泽县鸭暖650亩果园、8万株枣树惨遭雹打。民乐永城(今永固)、聚联部分地区降雹持续20分钟,田禾遭灾。
  1958年8月6日民乐县城周围降冰雹6分钟,8月20日下午南丰降冰雹20分钟。
  1959年6月29日下午7时民乐沿山一带降冰雹,历时20分钟,大如红枣,受灾2.5万亩。
  1960年8月张掖、民乐县沿山地区降雹,局部成灾。
  1965年7月16日,8月3日民乐县永固、南丰、丰乐、南古等沿山社、队3次降雹,受灾面积1.27万亩,减产4~5成。
  是年7月31日山丹县李桥、霍城、老军等公社降雹,受灾面积6407亩。
  1970年7月张掖、民乐沿山地区降雹,局部成灾。
  1976年6月13日下午3时许民乐县南丰、永固公社、冰沟、总寨等4个大队降冰雹1小时之久,有的地方积雹30厘米上下,打毁田禾1240亩,打死马1匹、羊59只。
  1977年6月23日高台县六坝公社五坝一带降雹15分钟,3113亩农作物受害成灾。7月8日,民乐县南丰公社炒面庄等7个大队降雹,受灾面积1.77万亩。
  1979年6月19日张掖城郊降雹。7月30日,高台县正远公社7个大队降雹20分钟,大如枣,小雹如豆,田禾遭击,成灾面积8330亩。
  1980年8月23日下午民乐县南丰、洪水、顺化、丰乐公社沿山地区猛降冰雹,历20分钟左右,积雹30厘米,受灾面积4.62万亩。
  1982年7月2日下午民乐县新天公社中部地区降雹约8分钟,遭灾4000亩。
  1983年7月2日下午民乐县顺化、丰乐、新天、杨坊4公社15个大队降雹8分钟,雹大如豆,受灾面积2.4万亩。8月23日下午4时,张掖县小河、沙井、乌江、靖安、平山湖等乡降雹,雹径3厘米,大如核桃,小如蚕豆,191个生产队遭灾;成灾面积1.51万亩,1.38万株枣树的枣子被打落,损失14.3万元。
  1984年6月13日山丹县老军乡降雹,小麦、胡麻、油菜遭打成灾,死羊70只。6月30日山丹县陈户、位奇乡620亩西瓜被雹击毁;霍城乡暴雨加冰雹,2100亩油菜遭受雹打成灾,死羊108只。全县受灾面积3840亩。
  1986年7月3日下午3时许民乐县永固、南丰、洪水、顺化4个乡,沿山22个村降雹,遭灾6.56万亩。
  1987年7月1日下午民乐县永固、洪水、顺化、李寨4个乡降雹,击伤庄稼1.24万亩。
  1988年6月21~22日张掖市安阳、花寨乡降雹,雹径8毫米,局部成灾。6月21日、24日,民乐县南丰乡沿山村社两次降雹,1.89万亩农田受灾;8月7日,北滩、三堡、民联乡降雹,1.2万亩受灾。
  1989年5月11日张掖市安阳乡苗家堡降雹,雹径4毫米,200多亩禾苗被打成灾;7月12日下午6时,民乐县顺化、永固、南丰乡沿山村降雹,雹径10毫米,受灾面积1.49万亩。
  1990年7月3日民乐县顺化乡天乐村一带降雹,局部成灾;7月5日,永固乡降雹,小麦小穗被打落,油菜花台遭打几尽,洋芋茎叶被雹打破,成灾面积2000多亩,其中910亩减产40%以上;7月15日肃南县祁丰区降雹1小时,洪水毁渠2条5公里,防洪堤430米,损失粮食2800公斤,经济损失9.75万元。大河区韭菜沟洪水冲毁防洪堤223米,饮水管道1.8公里,损失15.8万元。
  8月18日、9月4日民乐县南丰、永固、洪水、顺化、丰乐5乡、40多村降雹,受灾面积6万多亩。马营墩村1位妇女和牛庄村1匹骡子被雷电击死。
  1993年7月15日高台县新坝、红崖子乡降雹,雹径8~12毫米,受灾1.8万亩。
  第四节 霜冻区内初夏和仲秋,大气环流发生回变,导致较强冷空气入侵,局部出现强烈降温,形成霜冻。由于气候干燥,有时不出现白霜却仍有冻害,故以日最低气温≤1℃为霜冻指标。
  霜冻是春、秋两季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农作物幼苗、果花易受冻害,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据文献记载,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川区春季的晚霜冻结束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对作物危害最大;山丹、民乐、肃南3县山区在5月中、下旬,对作物危害较大。秋季早霜冻沿山区较早,大马营一带出现在9月上旬,为全区早霜冻最早地区;民乐、山丹出现在9月中、下旬;张掖、临泽、高台3县川区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988年3月17日、4月1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大雪成灾,死亡牲畜562头(只)。
  平均霜冻初、终日和无霜日数表
  表2—23(总计)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四月甘州大雪,霜冻成灾。秋,降大雪,吐蕃被冻如积。
  〔元〕至顺三年(1332年)七月甘州、山丹大雨雪,南山禾稼遭冻成灾,歉收。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秋七月山丹大雨雪,南山庄稼受冻,歉收。
  光绪三十年(1904年)七月山丹大雨雹,禾稼冻秕;七月二十二日,东乐等地大雪,积雪深数尺,禾尽蔫。
  〔中华民国〕24年(1935年)5月山丹县黑霜成灾,二区各村灾情尤重。
  1951年5月13日张掖县祁连一带突降大雪,安阳乡冻死羊2000多只。
  1952年5月山丹、张掖、高台等县出现霜冻,禾苗受灾甚重。
  1953年5月张掖、高台等县出现强霜冻,禾苗受损。
  1956年9月临泽县出现霜冻,3.02万亩秋禾遭冻成灾。
  1957年5月26日山丹县霜冻,作物受损惨重;9月25日早,秋霜冻。
  1959年5月张掖、临泽、高台霜冻,禾苗受损;9月7日,山丹霜冻,油菜受害。
  1962年5月上旬张掖、临泽、高台等县霜冻,禾苗受损;18日,山丹县霜冻成灾。
  1968年5月上旬张掖、高台县霜冻,禾苗受害。5月24日,山丹县霜冻;9月4日,山丹县霜冻,马营、霍城等乡尤重,小麦和豌豆减产,是年无霜期只有96天。
  1970年5月12日、19日山丹、民乐县遭受霜冻,禾苗受害,粮食减产1600万公斤;9月,山区油菜遭受霜冻。
  1971年5月27日张掖、山丹等县出现霜冻,成灾面积1.89万亩。
  是年9月23~26日张掖县霜冻,玉米减产2000,复种荞麦减产50%1972年5月25日山丹、民乐县霜冻,夏田减产;8月22~24日,张掖、临泽、高台县霜冻,秋禾成灾。
  9月1~3日民乐、山丹县等沿山地区出现霜冻,地面气温降至﹣2℃—3℃,是40年来出现最早、危害作物最大的一次冻害,粮食减产1500~2000万公斤。
  1973年5月17日民乐县气温下降到﹣8℃,三堡、六坝公社糜谷和南丰油菜幼苗严重受冻。
  1974年5月上旬出现3次霜冻,山丹、民乐地面气温降至﹣7℃~﹣8℃,农作物受冻甚重;是年9月14日,出现早霜冻,秋作物受损,粮食歉收。
  1975年4~5月肃南县低温冷冻,牲畜总增率下降4.1%,羔羊成活率下降5.5%;5月17日,川区霜冻,小麦减产10%;9月25日霜冻,秋作物受损。
  1976年9月7日山丹、民乐县沿山一带发生霜冻。山丹大马营公社马营大队粮食作物6557亩受冻,减产15万公斤。
  1977年5月22日山丹县霜冻,农作物受损减产。
  1979年5月12~14日张掖、临泽、高台县霜冻,受灾面积27.7万亩。
  5月15日全区出现强降温和强霜冻,各类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2.74万亩。
  9月12日凌展民乐县沿山一带地表温度降为﹣5℃~﹣7℃,麦穗冻成冰棒,受冻面积12万余亩。
  9月1日、12日山丹县霜冻,全县粮食受灾减产1079万公斤。
  1980年6月1日张掖县霜冻,各类农作物受灾面积4.53万亩,小满、大满、花寨、长安等9个乡受灾严重。同时民乐县中部以南地区地冻3厘米上下,沿山一带油菜受冻。
  1981年5月1日张掖、临泽、高台、山丹等县霜冻,受灾面积30万亩,果树花果冻坏90%1982年5月9~15日张掖、山丹、民乐等县霜冻,作物受损,受灾面积10万余亩。民乐县降雪深达14厘米,蔬菜、谷类作物全部冻死,冻死牛200多头,羊6500余只。5月11日至12日,张掖出现强降温,降雪量12.6毫米,冻坏玉米4.07万亩,谷子1万亩,油料9944亩,瓜类2725亩,果树1136亩;倒塌房屋21间,折树100~500;死大牲畜27头(匹),死羊528只。
  1989年5月12~13日张掖市连续两次霜冻,成灾2300亩,玉米、蔬菜、瓜类、豆类作物受损。
  1990年5月3日张掖市出现霜冻,地表最低温度﹣3.4℃,玉米、黄豆受冻;同时临泽霜冻成灾23760亩,瓜类、玉米、黄豆等作物受害。7月5日,民乐县永固乡降雹,次日出现霜冻,地表冻结1~2厘米深,作物遭冻惨重。
  1991年5月6~8日高台县连续三天出现霜冻,地表温度最低﹣4.5℃,受灾11641亩,玉米、黄豆、胡麻、油菜等作物受冻,减产300~40%,损失38.4万元。
  1992年5月上旬张掖市出现霜冻,玉米、黄豆、瓜菜等作物受害,成灾面积7万多亩;是年春季,临泽县鸭暖乡大片幼龄枣树、桃树枝条冻枯,造成树冠残缺。
  1993年5月5日下午出现8~9级大风;6日晨,地面温度降到﹣5℃,伴有霜冻,造成玉米、瓜菜等作物受害,冻害面积16.98万亩,损失1757.3万元。大风吹毁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塑料大棚9816亩,直接损失785.3万元;地膜瓜菜成灾9410亩,损失132万元;棉花成灾1.33万亩,损失46.5万元;全区5.76万亩苹果、8.24万亩苹果梨减产30%;2.2万亩黄豆、3.6万亩玉米、10万亩甜菜、10万亩胡麻受冻减产。
  1994年5月3日出现霜冻,临泽县农作物受冻38526亩,经济作物遭冻9034亩,各类果树受冻22683亩。
  5月11日张掖市出现晚霜,玉米、黄豆、瓜菜等作物受冻,成灾面积9万多亩,减产10%~15%。
  第五节 风暴张掖春季和夏初多风,4~6级风每月都有。历史上有记载的大风44次,其中8~9级28次。大风飞沙走石,拔树折木;刮倒房屋,击打禾苗,埋压农田,破坏设施,危害生命财产安全。大风过后,多要降雨,很多地震与刮风相连,先风后震。高台、临泽、张掖、山丹县风次较多,民乐、肃南较少。
  〔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四月壬寅晨 张掖大风从西北起,天气赤黄,夜雨,落地为黄土。
  〔东汉〕永初元年(公元107年)春 张掖等地,大风拔树。
  〔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夜 张掖大风由西北向东南猛刮,折木,飞沙走石,次日方息。
  〔东晋〕义熙太上元年(405年) 张掖风灾、旱灾严重。
  〔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 山丹耀碑谷大风昼晦。
  〔元〕至大四年(1311年)七月癸未 甘州、山丹等地大风成灾。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冬十二月辛卯 甘州各卫、所狂风,昼晦,翌日方散,毁坏居民庐舍、树木无数。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七月己丑 甘州五卫风霾昼晦,色赤复黄。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正月高台阴障天,狂风逾月,至二月初又降大雪,山川禽兽,死者不计其数。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七月张掖、东乐、山丹等地大风,昼晦,五色如电,三、四时后,鸡早鸣。
  道光六年(1826年)五月高台等地黄雾漫天,烈风拔树,3日始息,禾稼受损。
  咸丰二年(1852年)五月高台等地狂风大作,刮倒树木近千株。
  咸丰七年(1857年)春抚彝大风,拔树。
  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月抚彝烈风昼晦。
  光绪二十年(1894年)二月二十七日甘州府各县恶风暴起,天昼黑,人不相见。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二日下午山丹县狂风暴雨,昼晦。
  光绪三十年(1904年)七月二十二日东乐、洪水、南古等地大风拔木,雪深尺余,禾苗尽偃。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抚彝烈风拔树数百株。
  〔中华民国〕9年(1920年)11月8日张掖大风昼晦。
  〔民国〕16年(1927年)5月高台、张掖大风拔树无计。
  〔民国〕17年(1928年)5月张掖、东乐、山丹等县,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历时3天,压没民乐、山丹县农田各2100亩,禾苗、果树受损惨重。
  〔民国〕19年(1930年)4月18日临泽大风,天昏地暗,自辰至酉,风息天始明。
  〔民国〕23年(1934年)4月15日高台、临泽、张掖、民乐、山丹等县狂风大作,历时1昼夜,飞沙走石,灾情甚重。6月6日上午,临泽县骤起怪风,阴霾黑暗,历时2小时;6月18日,狂风数时;7月23日,狂风不息,地暗天昏。
  〔民国〕31年(1942年)张掖诸县均遭风旱灾害。
  1952年4月9日下午2~4时全区发生9级以上黑风,由西北而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昏黑1小时20分,损失惨重。张掖县大风致死35人,伤18人;死牲畜1162头,倒塌房屋57间,西门、南门城楼被刮倒;沙压农田103亩。临泽县淹死1人,死牲畜若干。山丹大风历50分钟左右,牧童堕水死亡10人,损失耕牛33头,马19匹,驴3头,羊425只,刮倒房屋两间,风后大雪。
  1954年2月10日子夜山丹县黑风骤起;11日上午8时半,发生7.3级地震。
  1958年4月4日张掖县大风,风速达30米/秒,作物成灾面积509亩;4月28日,又刮大风。8月6日,民乐县大风折木甚多。
  1961年6月1日张掖县8~9级大风,小满乡小麦被风刮倒8154亩,造成减产。
  1962年5月28日张掖县8级大风,碱滩、沙井等公社冬小麦8100亩,被风折断30%~40%,造成减产。
  1964年4月下旬肃南县康乐区部分山区遭到持续5天3夜的暴风雪袭击。
  1969年3月肃南部分地区遭受大风雪袭击。
  1971年4月5~6日傍晚高台县自西而来狂风大作,最大风速36米/秒,致使马尾湖水库决口;县化工厂烟囱倒塌,引起火灾,烧毁畜棚29间,车16辆,烧死驴6头,羊46只。大风拔树无数。
  1971年5月25日张掖县8级大风;7月12日,张掖县8级大风,作物倒伏严重,部分成灾。
  1972年1月27日8级大风;2月10日8级大风刮倒树木若干,死牛1头,羊2只,田禾受损。
  1977年4月22日下午5时50分全区大风突起,风速34米/秒,伴有尘沙,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持续1小时。大风致全区死亡54人,伤91人,毁坏房屋146间。死大牲畜274头,死羊1547只。刮倒电线杆293根,刮倒树木甚多。沙压麦田5158亩。引发火灾3起,损失惨重。
  1981年6月22日张掖、山丹等县出现8~9级大风,小麦倒伏数万亩,减产1成;7月20日,张掖县8~9级大风,小麦造成落粒,每亩减产50~70市斤。是年,山丹刮8级以上大风17次,比历年同期多7次。
  1983年5月18日张掖县9级黑风,风速31米/秒,作物受损。
  1987年4月1日临泽县8级大风。
  1989年4月19~20日张掖、高台、临泽出现9级大风,张掖市大风吹毁棚膜1094亩,地膜2150亩,覆盖的蔬菜冻死,经济损失23万元。高台、临泽损失均重。
  1993年5月5日下午天气突变,自西北起狂风大作,风沙交加,持续3个多小时,风力8~9级,地面温度降至﹣5.4℃,玉米、黄豆、瓜菜等作物受害,成灾面积16.89万亩,经济损失1757.3万元。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塑料大棚2万余亩,大风吹毁9816亩,其中张掖市6473亩,损失785.3万元;地膜瓜菜4.5万亩,成灾9410亩,损失132万元;高台县辣子3962亩,成灾2830亩;全区棉花2.2万亩,成灾1.33万亩,损失46.5万元;10多万亩果树减产30%;2.2万亩黄豆、3.6万亩玉米、10多万亩胡麻受冻。肃南县刮倒电杆28根,刮断电线25公里,倒塌畜棚55间,死大牲畜80头,死羊235只,损失142万元。
  5月11日中午1时高台县出现9级大风,夜间气温降至﹣5.4℃,63个村农作物遭冻,成灾5.13万亩,经济损失477万元。
  1994年4月6~7日全区出现罕见的沙尘暴,天昏地暗,人不相见,影响交通和农业生产。尘暴过后,地表降落赤黄色尘土一层,环境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影响牲畜在草场采食。
  第六节 干热风干热风又名“热东风”,主要发生在张掖、临泽、高台、山丹4县(市)的川区,民乐个别年份偶有发生,是小麦作物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的气象指标是平均日气温30℃以上,持续48小时以上,大气湿度低于30%,每天14时有偏东风或静风的天气过程。干热风一般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正值小麦灌浆时期,造成小麦千粒重下降,青秕减产。1954~1980年的26年中,出现干热风的次数:高台49次,临泽23次,张掖49次,山丹31次,共计152次,年均5.8次,其中重型年均1.8次、2.8天。张掖市1957~1960年,每年出现4次干热风过程。
  1951年6~7月川区出现干热风,小麦受损。
  1952年6~7月川区出现干热风,小麦受损。
  1953年6~7月川区出现干热风,小麦受损。
  1957年6~7月川区出现4次干热风,小麦减产20%以上。
  1960年6~7月出现4次干热风,小麦减产30%~50%。
  1961年6月8~11日全区出现干热风,小麦成灾面积80%,减产20%以上。
  1962年6月下旬张掖、临泽、高台等县出现干热风,小麦减产严重。
  1963年7月民乐发生干热风。
  1965年6月下旬高台、张掖、民乐等县出现干热风,张掖县的甘浚、沙井、小河、上秦、廿里堡、大满、小满等公社261个生产队受灾,小麦减产809.5万斤。1974年6~7月高台、临泽、张掖出现干热风,川区小麦减产。1975年7月13~16日张掖、临泽、高台出现干热风,春小麦千粒重下降8~10克,减产10%~15%,其中临泽县春小麦平均亩减产131斤。
  1979年6~7月川区出现干热风,小麦受损。
  1981年6~7月川区出现干热风,小麦受损。
  1986年5月19~20日民乐县发生强热东风,农作物青枯;6~7月,川区干热风,小麦受损。
  1989年6~7月川区出现干热风,小麦受损。
  1990年6~7月川区出现干热风,小麦受损。
  1994年7月6~8日高台、临泽、张掖出现干热风,春小麦受损,减产10%~15%。
  第七节 病虫害区内1959年查出农作物病害23种,1984年有374种;各种虫害1959年为60种,1984年有580种。病虫害常发生在大旱之年或旱年之后,也有的发生在雨涝之季。病虫害多为本地原有,也有通过引进种苗等渠道传入。病虫害与气候关系密切,繁衍生存随气候变化而变化。
  一、病害〔中华民国〕35~38年(1946~1949年)山丹县小麦发生腥黑穗病,芦家堡等村尤为严重,发病率60%,小麦连年歉收。1953年夏民乐县豆类作物发生虫害,万亩豌豆受灾减产。
  1954年山丹、民乐等县,小麦发生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发病率15%~20%,小麦歉收。
  1961~1962年民乐、山丹县小麦发生黑穗病。民乐发病率25%~40%,最高达50%,受灾面积20.9万亩,减产15%~20%;是年,山丹县洋芋发生环腐病、黑茎病,成灾1万多亩。
  1963年民乐县发生锈病。青稞发病率50%,糜子近乎绝收。
  1964年全区小麦锈病大流行,沿山地区尤为严重,成灾面积10万多亩,减产10%以上;是年,民乐县新天、六坝、三堡、杨坊公社的340亩小麦发生锈病,新天公社1450亩小麦发生根腐病,死苗60%,减产严重。山丹县小麦锈病大流行,造成麦粒秕瘦,减产10%。
  1974年山丹、民乐等县洋芋发生病毒病,植株萎黄,叶片卷曲,产量下降。
  1975年民乐县六坝公社东上坝开洼地100亩冬小麦发生腥黑穗病,发病率70%以上。张掖等县冬小麦发生腥黑穗病,成灾1万多亩。
  1979年民乐县杨坊公社冬麦发生腥黑穗病,发病率21.5%,成灾2758亩。
  1982年6~7月民乐县9万多亩小麦发生全蚀病,发病率50%,小麦发病面积占播种面积的24.3%。山丹县良种场、大马营、花寨乡洋芋发生环腐病、黑茎病,发病率23%。
  1984年5~6月民乐、山丹、张掖等县,小麦蚜虫大流行,引起小麦黄矮病,成灾面积20多万亩,减产10%~15%。
  1984年临泽县唐湾村73户农民种植Sc704(南斯拉夫玉米)制种玉米142亩;7~8月,发生罕见的病毒病(黑束病),经省、地专家研究决定全部销毁。
  1986年5~6月全区发生麦蚜及小麦黄矮病,成灾面积10万多亩,有1万多亩减产30%以上。
  1987年7月民乐、山丹、张掖3县(市)沿山麦区,发生小麦条锈病,成灾30多万亩,发病率15%~20%。
  1988~1990年民乐、张掖等县(市)苹果梨初结果树大量发生茎腐病,死亡严重。后采取砧木分枝高接,或树基筑土围圈,防止茎部浸水,控制了病害发生。
  1990~1993年7~8月辣椒疫病普遍发生,张掖市年成灾3000余亩,减产20%~25%。
  1994年10月张掖大白菜发生霜霉病、根腐病,发病率80%以上,2万多亩大白菜减产30%,腐烂损失惨重。
  二、虫鼠害〔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夏蝗虫从关东飞到河西,禾稼遭害。山丹、张掖、昭武(临泽)受害严重。
  元寿二年(前2年)秋河西蝗害,蝻遍田野,食禾稼,麦谷歉收。
  〔西晋〕永兴元年(304年)五月山丹、张掖土蝗遍野,密如牛毛,草木叶尽,民饥并疫。
  建兴四年(316年)七月甘州、山丹等地螽蝗食禾。
  〔南北朝〕宋昇明二年(478年)夏山丹蝗食禾稼。
  〔唐〕永徽元年(650年)夏山丹、甘州蝗害成灾。
  永淳元年(682年)闰七月山丹、甘州蝗害成灾。
  贞元二年(786年)夏甘州等地蝗灾,伤禾殃农。
  〔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年)七月山丹、甘州蝗害禾稼。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七月河西蝗虫为害。
  天福七年(942年)七月山丹、甘州飞蝗害田,食草木尽,时蝗相继,人民流徙,饥者盈路。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六月甘州各地普遍遭蝗为害,食禾苗,稼歉收。
  〔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西夏乾祐七年)甘州大地蝗虫肆起,食稼殆尽。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蝗虫由嘉峪关以西徙入而东,蝗飞蔽日,禾稼受损。崇祯十四年(1641年)甘州初夏起蝗,灾重民饥。
  〔清〕同治五年(1866年)山丹、东乐鼠害严重,夏苗被啮,黍粒殆尽。
  同治七年(1868年)山丹、东乐田鼠食苗,雀食粟殆尽。
  同治十三年(1874年)山丹蝗灾,禾无收,民饥。
  光绪三年(1877年)四月蝗虫遍地,抚彝、张掖受害尤为严重,邑宰率众逐蝗。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山丹硖口、老军等地,蝗虫食禾,禾稼殆尽,蝗蝻积地尺许。
  1953年6月民乐县豆类发生虫害,成灾1万多亩。
  1954年民乐县马蹄、城关、永固、顺化、南古等区(乡)发生蝗灾,受灾面积50万亩。八卦营村草滩上每平方米有蝗虫720~1080头。
  1955年山丹县霍城、李桥、马营等5个乡发生土蝗,受害作物15万亩,受害草原20万亩,部分乡村小麦叶片被蝗虫吃光,几乎绝收。
  1958年民乐县城关区的小麦、青稞发生吸浆虫,受害面积2万多亩。▲山丹县发生鼠害,长沙鼠、土鼠、草原黄鼠、鸣声鼠、中华鼢鼠危害农作物30多万亩,损失粮食100多万公斤。农业部在此召开防鼠现场会,当年实现无鼠县。
  1960年山丹县清泉等地发生蝗灾,每平方米有蝗虫150~200头,最高达1100头,受害面积5.8万亩。
  1966年民乐县六坝公社发生麦蚜,每平方米卵块达162粒,部分麦田受害严重。
  1967年5月下旬民乐全县发生豌豆潜叶蝇,受害4万多亩,受害率100%。
  1981年山丹县清泉乡等地蚜虫大发生,发蚜率85%,小麦百株有蚜1380头;蚕豆百株蚜705头,受害3万多亩。是年,李桥、霍城、马营、清泉等乡黄条跳蚤危害严重,部分田块禾叶被食尽,严重减产。
  1984年民乐县发生胡麻蚜虫,受害面积3.5万多亩。
  1988年山丹县大黄山林区发生云杉阿扁叶蜂危害云杉9468亩,占乔木林面积5.93万亩的15.9%;受害严重的5264亩,占虫害面积的59.4%。
  1989、1990年秋肃南县发生蝗灾,危害草原300多万亩,草场产草量减少30%,使10万多头(只)牲畜缺草乏弱。
  1990年6月张掖市平山湖蝗虫漫延,危害草场11.5万亩,市政府组织人力直接防治3.7万亩。▲山丹、民乐等县发生麦蚜,危害36.6万亩,减产10%~15%。
  1994年9月高台、临泽、张掖等县市发生玉米红蜘蛛,成灾面积16.2万亩,其中6.4万亩减产20%~30%。
  8~9月张掖、临泽梨树普遍发生黄粉蚜,小满乡康宁村梨树减产30万公斤,烂果数万斤,经济损失30多万元。倪家营乡部分梨园因黄粉蚜危害,果品大量腐烂,损失惨重。
  1995年4~6月苹果、梨、杏、桃树介壳虫发生普遍,危害严重;9月,高台、临泽、张掖3县市玉米红蜘蛛大发生,尤以张掖市受害最重,全区成灾18.6万亩,其中8.8万亩减产20%~30%。
  第八节 地震境内祁连山地震带从东往西横贯全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是地震多发区之一。
  一、区域地震地质及活动构造(一)区域地震地质背景甘肃省在大地构造上地跨新疆亚板块的东部(天山块体东部和阿拉善块体)和青藏亚板块的甘青块体北部。自中古代以来,北、中、南祁连山联合成为祁连山地块,河西走廊强烈坳陷。强烈的垂直差异运动地带转移到河西走廊沉降带的周边,北祁连山断层、祁连山山前断层及走廊北山断层,构成张掖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构造背景。
  张掖地区位于祁连山地震带的中段。此地震带呈北西西向展布,东端与南北地震带相接,西邻阿尔金山地震带,北界在金塔、阿拉善以南,南界进入青海境内。带内以北西西向深大断裂为主,其次为北东向深断裂和北北西向断裂。其中北西西向断裂在更新世以来具有强烈活动,是主要的孕震构造之一。
  (二)张掖及周边地区活动构造区内及周边地区主要活动构造有北西西向、北北西向、东西向3组。
  1.北西西向活动构造a、龙首山北缘断裂带:东起金川的白家嘴,向西经哈哈泉、草大板、骟马湖、磨台湖、黑山头,沿斜坡山及桃花拉山南缘,延至平山湖一带,全长140余公里。
  b、龙首山南缘断裂带:西起合黎山以南,向东经临泽平川、山丹北、芨岭,最后延至金昌以南地区,全长约250公里。
  c、榆木山北缘断裂带:包括南、北两条断裂。南断裂西起元山子北的苦水沟,向东经梧桐泉、石灰口、西大口至梨园河口,断裂出露长约70公里。北断裂西起骆驼城车站以东,向东南经梧桐泉、高台、明水车站以南一线,消失在南柳沟以南地区,全长约47公里。
  d、祁连山北缘断裂带:西起玉门大坝以东,向东经北大河、洪水坝河、黑河、昌大坂到古浪西部西营河一带,纵贯河西走廊南缘,为祁连山地与走廊坳陷的天然分界线,全长达600余公里。
  e、九个泉——大岔牧场断裂带:位于肃南以南的走廊南山一线,自香台子一带起,往东经摆浪河、九个泉、白泉河、大岔牧场、长干峡,延至杨哥乡以东,止于寺大隆附近,全长近百公里。
  f、皇城——土门断裂带:西起皇城以西,向东经塔尔庄、臭牛沟、沈家窝铺、水峡口到土门,全长160公里。
  2.北北西向活动构造榆木山东缘断裂带:南起班大口,向北经上龙王,过黑河,沿榆木山东麓到小磁窑口和大磁窑口,再向北至敖河山附近逐渐消失,全长约50公里,是榆木山隆起与张掖——民乐盆地的分界断裂。
  3.东西向活动构造寺大隆——大黄山南麓断裂:西起寺大隆,横切走廊南山至民乐南,呈半隐伏状态沿大黄山南麓延至永昌红山窑以东,全长约190公里。
  二、地震活动及其灾害(一)地震活动及其特点张掖位于现今强烈隆升的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地质构造复杂,升降运动剧烈,地震活动频繁,从已发生的历次地震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地震带强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几个特点:一、大震有一定的迁移规律。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走廊南部的地震,有由东向西迁移的特征。如1920年海源8.5级地震后,1927年西迁古浪发生8.0级地震,1932年又西迁昌马发生7.6级地震。走廊北部地震,则由西向东迁移。如1951年12月17日肃北6.0级地震后,1954年2月11日东迁山丹发生7.25级地震,是年7月31日再东迁民勤发生7.0级地震。二、地震强度大(亦即破坏性大)、频次低的特点。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地震工作者对近代发生在区内及周边地区的破坏性地震调查表明,大地震时间段相隔数十年,区内1954年发生山丹7.25级地震至今,还未发生过类似事件。三、大震具有突发性。即大震前,事先无明显前兆,或虽有前兆,但仍不易被人们察觉,以至大震突然袭击,使人们防不胜防。
  (二)地震及危害〔东汉〕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九月汉阳及张掖郡诸县地震,死伤民庶,山谷坼裂,毁坏城寺。
  建康元年(144年)张掖等地自上年九月以来地震180次,山谷坼裂,毁坏城寺,人民死伤甚重,灾情严重。
  光和三年(180年)七月至次年春表氏(酒泉郡属县,今高台县西北)地震80余次,震级最高7.5级,烈度10度。震中东经99°5′,北纬39°4′,地下水涌出,城中宫寺民房皆倾,县治易处,更筑城郭。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张掖地震。
  隆安元年至三年(397~399年)张掖地震50余次,余震波及山丹县。
  义熙元年(405年)张掖地震,山崩。
  义熙四年(408年)春三月辛酉张掖地震,震级4.75级,烈度6度,震中东经100°5′,北纬39°0′。地震山崩折木,震前城内没有光色。
  义熙六年(410年)张掖地震,山崩折木。
  〔北魏〕景明四年(503年)凉州郡地震,波及山丹。
  大同十年(544年)冬十一月山丹地震陷裂,有火光出。
  〔唐〕至德元年(756年)十一月辛亥朔(初一)山丹、张掖地震,庐舍坍裂,有声。陷庐舍,张掖、酒泉尤甚。震级6级,烈度7度,震中东经99。5′,北纬39°2′。至次年三月十五日癸亥乃止。
  大中三年(849年)十月张掖、山丹地震,压死居民。
  〔元〕大德四年(1300年)秋七月癸未甘州地震、大风,有声如雷。
  至大二年(1309年)夏甘州各地大风如雷,地大震。
  至大三、四年(1310~1311年)甘州(含今民乐一带)、山丹地震,大风,有声如雷。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四月初一日甘州(含今民乐一带)、山丹地震有声,水泉涌出,地生白毛,冰厚五尺,间以杂沙,呈赤、红、黄、黑四色。张掖卧佛首像颓倾。
  弘治元年(1488年)八月十二日山丹卫地震有声。
  弘治九年(1496年)四月庚辰甘州一带地。
  弘治十五年(1502年)六月己酉张掖地屡震,有声。
  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己巳张掖地震。
  正德十三年(1518年)八月癸巳张掖地震。
  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甘州地震。
  嘉靖十九年(1540年)四月初九日张掖、山丹卫地震,有声。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张掖地震,壅塞川流。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二月乙亥张掖地震;四月初八日山丹卫地震。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一月初二日山丹卫地震,5.5级,烈度7度,震中东经101。1′,北纬38°8′,声如雷,城垣多坏。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七月庚午陕西行都司、山丹卫、镇夷守御千户所、高台守御千户所同时地震,有声。
  嘉靖四十年(1561年)二月戊戌山丹卫等处地震有声,坏城堡、庐舍。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月辛未陕西行都司及山丹卫地震。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月十四日山丹地震。
  万历十八年(1590年)六月丙子甘州地震,坏城郭房舍,压死人畜无计。
  万历十九年(1591年)十月戊戌甘州、山丹卫地震,5.1级,烈度6度,震中东经101°1′,北纬38°8′。坏城垣。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丙午甘州地震。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六月辛酉甘州南部(今民乐一带)地震,南山崩。高台红崖堡东关地裂,7.25级,压死840余人,边墩毁坏870多里,东关地裂,旧堡毁;南山一带崩,托勒等河绝流3日。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六月二十九日午时红崖堡(今高台西南)地震两次,如大炮震响一声,往西北去。
  崇祯七年(1634年)12月东乐地震,损坏房屋,伤亡人畜。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五月十四日甘州、东乐地震。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秋高台、山丹地震,4.75级,烈度6度,震中东经99°5′,北纬39°8′。山丹魁星楼和高台镇夷所魁星阁摇倒,损坏房屋,压伤人畜无算。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三月初十日张掖县地震,先后两次旋震旋止,坏城堡,倒房屋。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春正月初五日抚彝厅地震,有声如雷,自西北来。
  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抚彝地震如雷。
  光绪五年(1879年)五月抚彝厅地震,灾情较重,民有压死者。
  光绪十四年(1888年)抚彝微震。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二月初四日夜山丹地震,有声,自西南而东北。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月初九日戌时山丹地震,有声如雷。
  光绪三十年(1904年)八月二十一日丑刻高台地震。
  〔中华民国〕2年(1913年)12月抚彝地震。
  〔民国〕5年(1916年)9月7日东乐地震,房屋摇动,器物动荡,坐立不稳,少顷即定。
  〔民国〕6年(1917年)高台4.75级地震,烈度6度,震中东经99°8′,北纬39。4′。西门外校场地裂寸许,人畜房屋无恙。
  〔民国〕9年(1920年)十一月初七日东乐地震。
  是年(1920年)12月16日晚6点海源大地震,8.5级,波及张掖,震约5分钟,次早3点又略震。午后黄沙黑风甚暴,昼晦,约1小时,门环作响。抚彝12月16日晚7时地大震,地裂开,出黑水,震倒房屋村庄;死900余人,压死牲畜6000余头,倒房屋十分之二,以后小震数次。高台地震轻微,震约数分钟,熟睡人未觉。
  〔民国〕10年(1921年)3月高台地震2次,每次数分钟。
  〔民国〕16年(1927年)5月23日古浪8级地震,烈度11度,为震中地带,张掖各县遂震。山丹地面有裂缝,倾坏村庄170余座,倒塌土窑200余处,民房5820间,压死居民886余人,牲畜1万余头。张掖门窗大响,如暴风雨降来,小河沟水涨上岸,树木显见摇摆,土塔塔顶摇毁三、四米,大佛寺卧佛身首分裂,东门外地裂小潭五、六处,冒黑泥沙,当日震2次,城垣倾塌,城墙垛口裂开,城西角楼倒,土墙倒塌较多;城墙震坏31处,坏城垛口134个,兵营、民房倒塌甚多,压死居民135人,受伤156人,死牲畜350余头。高台从东往西震,盆水泼出,倒城垛口八九丈,青石塔、白骨塔顶部震落,黑河水猛涨1至2公尺,南城东南角垛口摇下二三十个,砸坏民房十余间,房屋、烟筒、厩栅倒塌,人畜有伤亡。抚彝坏民房千余间,压毙10人、牲畜3050头(只)。抚彝、高台南部(今肃南)地震,声如雷,人站立不稳,盆中水泼出,房屋有倒塌,寺院墙壁裂缝,山岩崩落。东乐,天地变色,栋折檩崩,墙颓壁塌,震倒房屋3800余间,死伤300多人,死畜千余头。
  〔民国〕17年(1928年)6月24日晨6时抚彝发生4.7级地震,微灾。8月27日正午,地又震,由西北向东南。
  〔民国〕21年(1932年)12月25日昌马7.6级地震。波及张掖、临泽,上午8时地震,甚剧,大震历时10分钟,小震四五次,经1~2分钟;下午6时震动4次,每次约2~3分钟,城关房屋损坏轻微。
  高台地震约8分钟,又余震3次;震势剧烈,震波由东向西,城垛摇落,城垣亦倾圮,县府前后房屋均有摇倒者,民房倒损极多,城内人口有伤亡,四乡民房倒塌数十间,死3人,伤20人,压牲畜百余头。
  张掖、临泽、高台、南山(今肃南)地震,人发晕。山上石头、冰块落下,声大,震后山下堆积砾石;地裂缝达1米多宽,河冰直立,压死羊数十只、人3口;格里木狼尾山等处,冰山大量崩塌,尘土飞扬,填塞道路,帐篷左右摇动,河中冰块全部撞碎。
  〔民国〕22年(1933年)4月3日临泽地震,约2分钟,自东南向西北,无大损伤。
  1954年2月11日上午8时半山丹发生7.3级地震,龙首山北红寺湖为震中,震中烈度10度,震中东经101°30′,北纬38°50′。大湖、高泉山、马莲井、亚马头一带普遍出现地面裂缝,山体崩滑,民房倒塌;双窝铺及大湖一带,河槽和两岸田地里有顺河方向的大裂缝,河岸黄土普遍崩滑,沿河村庄民房几乎全部震倒,湖滩裂缝有小泉涌出。草沟、卅里堡、东乐旧城、大佛寺、小寨子一带,建筑物墙壁裂缝、倾斜或倒塌。全县地震压死50人,压伤329人,伤亡牲畜282头,倒塌房屋7277间。从2月11日至9月20日,余震达43次,其中4.5级至7.25级达7次。
  是日是时民乐地震,至15日,余震方休。有4次震感较强,长达3分钟左右。压伤1人,压死耕牛2头,绵羊6只,震塌房屋9间,县城女儿墙部分倒塌。张掖、高台个别房屋有倒塌。
  2月12日山丹发生5.5级地震。
  3月8日山丹发生4.5级地震。
  3月23日山丹发生4.5级地震。
  4月2日山丹发生4.5级地。
  
  5月4日山丹发生4.5级地震。
  
  9月20日山丹发生4.6级地震。
  1955年3月3日山丹发生4.7级地震。
  
  3月4日山丹发生5级地震。
  
  3月18日山丹发生4.7级地震。
  
  5月4日民乐东南及山丹发生5.0~5.1级地震。
  
  12月25日山丹发生4级地震。
  1956年山丹发生地震3次。2月3日为4.6级;3月30日为4.7级;5月4日为4.0级。
  1960年4月27日5时27分山丹县以东地震。震级为5.0级。震中位于东经104°4′,北纬39°0′。1962年6月13日肃南发生4.2级地震。
  7月11日张掖县发生3.7级地震。
  
  1963年8月31日肃南铧尖发生4.5级地震。
  
  1968年12月6日张掖发生4.5级地震。
  
  1969年10月17日山丹发生4.0级地震。
  
  1970年12月8日临泽发生4.0级地震。
  
  1973年5月28日肃南铧尖东南发生4.3级地震。
  12月6日肃南铧尖发生4.0级地震。
  1974年9月22日山丹南部冷龙岭发生4.3级地震。
  1975年7月31日山丹发生4.6级地震。
  1978年8月16日山丹、民乐地震,震级为5级。震中东经101°0′,北纬38°17′,震中烈度6度。震中区为山丹县霍城公社的西坡、泉头及山丹军马三场一带。地震时响声很大,震感强烈,货架商品倾倒,土坯墙普遍裂缝,不少房屋椽子震断,人惊醒、电灯及悬挂物摇动。
  11月17日又发生4.1级地震。
  1979年6月1日张掖县东北发生3.1级地震。
  1983年5月16日肃南县发生4.1级地震。
  1983年12月14日张掖县东北发生4.0级地震。
  
  1984年1月6日肃南铧尖发生5.3级地震。
  
  1985年7月14日肃南铧尖发生4.1级地震。
  
  1987年9月12、14日张掖发生4.5级和3.6级地震。
  
  1988年10月1日肃南发生4.2级地震。
  11月22日肃南县杨哥发生5.7级地震,震中裂度6度。震中东经99。32′,北纬38°35′。县政府办公楼裂缝,山体滑坡,个别房上烟囱倒塌。张掖市区以北、高台县城以北部分人有感。
  12月4日肃南发生5.1级地震。
  12月26日下午3时34分临泽发生4.7级地震。
  1991年10月1日肃南皇城发生5.1级地震。
  1992年1月2日肃南祁丰发生5.6级地震。
  (三)烈度区划及地震危险区划烈度区划——地区地震防震部门遵照《中国第四代烈度区划》,根据区内地震历史资料,确定烈度区划,为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土利用规划、为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地震设防、为制定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对策提供依据。辖区山丹、肃南县基本烈度为七度,高台、临泽、民乐县和张掖市为八度。
  地震危险区划——以区内翔实的地震记载,通过综合类比分析,运用多种数学方法计算,并经专家评估,对辖区50年和100年内有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危险区加以预测划分A、。冷龙岭6.0级地震危险区:未来50年内,发生6.0级地震的概率为68%。
  B、肃南6.5~7.0级地震危险区:未来100年内,发生6.5~7.0级地震的概率为77%。若小于6.5级地震的发震概率达90%。
  C、永昌6.0级地震危险区(包括山丹东部及肃南皇城一带):未来100年内7.0级地震的发生概率为37%,而6.0级地震概率则应大于37%。
  三、防震事业〔民国〕以前,政府对地震不重视,对防震无所作为。民众毫无防震意识,不震时听天由命,地震时束手无策。区内各县一无地震防震的专门机构,二无专业人员,政府办事序列也无此项议程。
  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级人民政府把地震防震工作纳入议事日程,高度重视。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加强对防震事业的领导,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实施“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预防,震后救灾与重建”四项任务,防震事业持续全面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张掖被列为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全区上下全方位加强防震减灾工作。
  (一)建立防震机构 1975年3月,地、县革命委员会分别成立地震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地震的革委会副主任担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担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地区地震办公室为处级建制,设在地区气象局,局长丁兆林兼任主任。1976年11月,地区地震办公室从气象局析出,直接隶属地区革委会,遂将办公室迁入。1980年11月机构改革中,撤销地震办公室,业务并入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对外称谓仍旧,对内为地震科,由科委统一管理。1987年3月,成立张掖地区地震局,县级建制,与科委(科技处)分离,直属地区行署领导,编制15人,内设办公室和业务科。各县(市)地震办公室亦相应改为地震局,科级建制,编制3~5人,直属县市政府。
  (二)完善防震体系监测预报区内地震前兆监测台建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中期,对原有科学性较差的土地电、土应力、土地磁进行清理。到90年代中期,逐步建起一批较科学、物理量比较清楚、布局比较合理的观测台、站。1995年,全区拥有水氡、断层气、电磁波、水位、地温、地电、磁偏角等7种观测手段18个台项的前兆观测手段。对监视区6级以上地震有一定监测能力。
  甘肃省地震局布设在张掖的地震台网有:张掖中心地震台 建于1977年,位于张掖市城区南5公里处。占地6.5亩,建筑面积495平方米。地理坐标北纬38°55.23′,东经100。24.18′;海拔高程1570米。具有测震项目、电磁波观测等手段。
  高台地震台 1965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建立高台地震台,1974年移交兰州地震大队。台址位于高台县城北7公里处,占地3.8亩,建筑面积590平方米。地理坐标北纬39°24′,东经99°51.5″,海拔高程1345米。有测震、地倾斜项目,38.4″48′短周期地震仪可放大30余万倍。1981年加入国际地震资料交换,属全国基准台。
  山丹地震台 建于1970年,位于山丹县城西7公里处,占地2亩,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地理坐标北纬38°46′27″,东经101°02′16.9″,海拔高程1760米。有测震、地电项目。地电测区基本上属第三系地层,岩性为黏土沙砾岩,地势低凹地段有极薄的第四系坡残积层,为极弱含水区。布设测线两道,1972年10月用电子自动补偿仪开始观测,为全国基本地电台,1989年9月换用ZD8型地电仪。
  防震减灾体系 为保障防震事业持续有效进行,把防震救灾纳入各级行政管理之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区行署成立“张掖地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行署主管副专员担任,成员为相关部门负责人。领导成员随着岗位变动进行调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10个专业组,即震情监测、工程抗震、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治安保卫、社会保障、物资供应、通讯交通、水电保障、防震减灾宣传组。
  抗震防灾规划及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张掖被国家地震局划定为全国九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存在着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鉴此,肃南、民乐县列为七度烈度设防区,张掖市、高台、临泽、山丹县列入八度烈度设防区。根据烈度区划分,1991年制定《张掖地区综合防御对策及震时应急预案》。实施坚持“预防为主,全民动员,专群结合,综合防御”的方针,具体措施是: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提高全区干部群众的防震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加强监测预报,实现有效的防御;加强工程抗震,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制订震时应急对策方案,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即按预定方案迅速开展有效的救灾工作。
  山丹县一九五四年地震碑文纪念碑(一)一九五四年二月十一日上午八时半,因受猛烈地震,房屋倒塌。经上级拨款,群众支援,重新修建房屋七十一间,于同年四月三十日开工,十月一日全部落成。特立此碑,以兹纪念。
  中共山丹县委员会公元一九五四年十月一日(碑立新建中共山丹县委大门口左侧)纪念碑(二)山丹于一九五四年二月十一日八时半发生地震,部分建筑被毁,压死人五十名,压伤人三百三十九名,并伤亡牲畜二百八十二头,倒塌房屋七千二百七十七间,人民财产损失极大。本府房屋亦全部摧毁,遂于同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拨款,在山丹县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重建房屋八十八间。于同年四月三十日开工,十一月十日竣工,特立卧碑,以志纪念。
  山丹县人民政府公元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日(碑立新建山丹县人民政府大门口左侧)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