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县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03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县城建设
分类号: TU984.2
页数: 11
页码: 178-1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县城建设的基本情况。张掖市、山丹县城、民乐县城、高台县城、临泽县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
关键词: 张掖市 山丹县 民乐县

内容

辖区除肃南外,张掖、山丹、高台、临泽、民乐自汉朝设郡置县以来,已逾两千多年。〔唐〕〔宋〕以后陆续筑城建堡,〔元〕〔明〕时期加固修缮城池。到1949年,5个县城面积达4.87平方公里,人口4.77万人;街巷62条、29.2公里,木桥13座;地面排水沟7条,13.7公里;居民用水全靠泉、井和涝池水;居民取暖以柴草、畜粪为主,机关、商绅多以煤取暖;城市照明用植物油、煤油灯。公用设施简陋,泥土马路,铺面破旧,经济萧条。
  共和国成立后,经过46年建设,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20世纪50~60年代,旧城墙大部拆除,改建主要街道临街门面,修建一批砖土木平房。80年代,制定城乡总体规划;90年代,加大建设力度,结合旧城改造,开展工业、住宅小区建设。县(市)城乡道路、供水、供电、供热、排水、通讯、园林、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1985~1995年,国家、集体、个人投资17亿元,拓宽街道,兴修住宅、商贸、风景名胜区。楼房拔地而起,耸立城区;排水管道纵横交错;高压汞、钠灯和白炽灯架设诸街;行道树、花坛、园林绿化郁郁葱葱,观赏景点逐年增加,街道宽敞、平坦、整洁;电力、电视、电话、通讯、广播普及,旧貌换新颜。
  1995年,6县(市)城镇市区总面积25.2平方公里,人口18.9万人,比1949年增长4.2倍和2.96倍。各类房屋建筑面积702.35万平方米,相当于1949年24.77万平方米的28.35倍;楼房1870栋,最高达16层。一批工业、住宅、商贸、文化科技大楼建成,街巷100条、111.7公里、面积145.3万平方米,比1949年分别增长61%、2.8倍和7.1倍。桥涵19座。建成水厂6座,管道196公里,日供水2.95万吨,供水普及率88%。建成连片供热点61处,面积90.82万平方米,石油液化气供应站7家,年供量5000多吨,“三废”污染基本控制。铺设排水管道89公里,改造明渠21.2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能力2000吨,年污水排放总量2501万吨,比1949年52.4万吨增加2448.6万吨。加固防洪堤坝15.1公里,丁字坝17座,新建防洪堤长26.83公里。设置路灯街82条,输电线路98公里,路灯3646盏,比1978年41条、27.8公里、704盏,分别增长1倍、2.5倍和4.2倍。环卫清洁工215人,机械27台,清扫面积87.07万平方米,公厕145座,年运垃圾粪便13.14万吨。城市营运主要线路9条,国营、私营、出租车399辆,年客运量107.7万人(次)。新建公园6个,面积52.7公顷。绿化覆盖面积389.5公顷,园林绿化面积259公顷,公共绿地面积82.1公顷,人均公共绿化面积5.1平方米,比1949年分别增长9.25倍、10.4倍、9.4倍、1.6倍和1.3倍。
  一、张掖市
  (一)张掖古城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酒泉郡析置“张掖郡”,郡治张掖县(今武威张义堡)。地节三年(前67年),张掖郡析置武威郡,张掖郡治西迁觻得县(今张掖市西城驿北)。《后汉书·明帝纪》李贤(唐高宗子,653~684年)注云:“张掖郡,故匈奴浑邪王地……古城在今张掖县西北”。“西北”即觻得故城。张掖郡治觻得城于唐朝以前何时迁到今张掖市,史籍无考。〔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西域诸国多至张掖互市,炀帝乃命吏部侍郎裴矩住张掖专管此事。可知今张掖城于〔隋〕大业初年已始修筑。
  张掖城自古以来是郡、州、路、府、镇、卫、行省、都司、专署(行署)和县、市治所,城建向来被其重视。《甘州府志》载:府城〔西夏〕因之。〔元〕大德中扩修,周7里30步。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重修。〔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都督宋晟对旧城向东扩建3里327步,城周计12里357步,城垣高3丈2尺,基厚3丈7尺;东、西、南、北各开1门,每座城门上建有三层飞檐挑角门楼,雕梁画栋,彩绘斗拱。城门外各筑瓮城,城4角建有4个角楼。敌台4面各6,共24座。城外环绕护城池,深1丈7尺,阔3丈7尺;4城门池面架设石拱桥。城郭3面,南郭长2里24步,高2丈2尺,厚2丈1尺;东郭长4里131步,高、厚如南;北郭高、厚如东郭,长半之。〔明〕万历二年(1574年),总兵李震、佥事徐节将原土城甃以砖石。〔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知县富斌加筑重修。修复后,城门上镶刻横额,东城门“扬煦”,二门“寅宾”;西城门“怀新”,二门“广德”;南城门“延恩”,二门“时熏”;北城门“镇远”,二门“永康”。城楼上悬挂巨匾,东“弱水东流”,南“祁连南耸”,西“流沙西被”,北“长城北环”。〔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城内中央修筑镇远楼(后称“钟鼓楼”),居于东、西、南、北4大街之中心,呈“田”字型。〔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北城门遭战火焚毁,城垣被破坏。〔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甘肃提督张永清、甘州府知府诚瑞、张掖县知县张心镜补修。楼形方正,三层飞檐重楼,雄壮巍峨,“甲于三陇”。二楼四面悬挂大匾,东“金城春雨”,南“祁连晴雪”,西“玉关晓月”,北“居延古牧”。〔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城墙遭地震倒塌数处,地方官绅筹资整修,恢复古城原貌。〔民国〕30年(公元1941年),县府街南端、劳动街北端各辟一新城门;拆除东、西、南瓮城。旧城墙于1949年解放后被拆毁,仅残留东北角一小段土墙。
  张掖古城古刹栉比,亭台林立,古木参天,湖水清湛,形成“一片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清〕诗人赵蕴崇《春日登三台阁晴眺》中描绘古城雄姿云:“高阁临城亦壮哉,凭栏苍翠四周开。风从柳谷来偏急,云向花门去不回。雪岭千层斜缥缈,甘泉一勺细潆洄。苇芽夹岸秾桃李,红白纷纷点碧苔。”誉为“河西第一城”。
  至1949年,城区面积3.3平方公里,房屋建筑面积19.28万平方米,城镇人口3.65万人。民宅多为土木平房,庙宇公署多为砖木结构,设施简陋。城区街、巷28条,长14公里,面积9.8万平方米,泥土路面;建污水排放明渠1.5公里,年排放总量40万吨,绿化覆盖面积1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平方米,城垣、街道、建筑布局严谨科学。
  (二)城市规划
  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原基础上,对部分道路、街道进行改造、修建;随着经济建设和人口增加,古城规模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1956年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县政府按照“六统一”的方针,在组织和技术上了规划筹备。
  1976年5月,张掖县正式成立城区总体规划领导机构,着手资料收集和整理。1981年11月,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和县城市规划办公室共同编制出《张掖城区总体规划》。绘制出1∶10000的《张掖城区现状图》和用地评价、总体规划、给水排水、电力电信、道路规划图。1983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1985年张掖县改市,建设规模扩大。1981年原城区规划用地范围已被突破,市人民政府对总体规划重新修订、充实、完善;1991年市建委与兰州有色冶金设计院共同完成总体规划调整报告和修编任务。规划城区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为原规划面积7.63平方公里的4.2倍。
  (三)市政建设
  【街道】1954年先后对东、西、南、北四大街及县府街、西关改造为三合土碎石路面,同时建成沙石路面的张火公路(市区至火车站),长5.5公里。
  1958~1960年,东、西、南街,县府街,民主西街5条道路首铺沥青路面。到1978年建设道路30条,长36公里,面积28.4万平方米。1980~1983年,拓宽劳动街东段和长寿街,青年东、西街,民主东、西街,县府街,南城巷等8条,长5.16公里,面积6.92万平方米;青年东街铺筑混凝土道路475米。拓宽改建南、西、东环路和五里墩主道。90年代,结合旧城改造,延伸街道、拓宽道路、修建楼房、装修铺面。东、西、南、北四大街及县府街、高府街、青年西街、东关街等主要街道,铺筑混凝土路面,红线最宽60米,最窄25米。拓宽南、北、东、西四环路及张火公路等10条干道。至此,甘新公路沿城而过,为张掖的主要通道;张民公路、张肃公路、张大公路、张靖公路、张火公路形成五大通口,向四面八方辐射。市区东起上秦镇下安四社,西至收割机厂,东西长6.3公里;东北起火车站及东北郊工业小区,西南至电力局、变电所,跨角长10公里;南起市水泥厂、梁家墩二社,北至地区体校,南北五公里。城区面积14.6平方公里。东关、西关建成盘旋路和中心花坛。至1995年,全市建设道路35条,长48公里,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沥青路22条,长30公里,混凝土路8条,长9公里,砂石路5条,长9公里。实现道路城内成网、城外成环,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主道、支道、巷道相互联结。结合道路拓展,东街沿路兴建金都宾馆、金龙宾馆、金张掖商厦、市农行大楼、粮贸大楼、房地产开发中心、医药大楼等;西大街修建邮电大楼、市工商银行大楼、飞天大楼、电力科技大厦、粮食大楼、金象大厦等;南大街兴建百货大楼、甘州宾馆、河西大厦、商贸大世界等;县府街兴建国茂大厦、张掖饭店、张掖市中医院、物资局、地区工商银行、地区人民银行、市政府统办大楼、市教委大楼、地区建设银行大楼、张掖检察分院、张掖宾馆、市检察院大楼、市农技中心大楼、地区行署水电处办公楼等;东环路有11层高的河西宾馆、地区地方税务局大楼;北环路有邮电局线务段大楼、师专楼群;西环路有地区运输公司楼群、公路段大楼、民族饭店、配件公司营业楼、粮食局家属楼、市面粉厂大楼、市农副公司大楼、地区医院楼群、卫校楼群等;南环路西起公安处,东至地区农业银行,沿街大楼几尽相连,群楼林立,风格各异。结合城市建设,于市水厂水塔北侧,兴建新乐花园住宅小区,投资3800万元,建住宅楼15栋,综合服务楼1栋,建筑面积55770平方米,住宅834套;于鼓楼西南兴建富民住宅小区,总投资1.8亿元,占地9.24公顷,规划建设住宅楼37栋,总建筑面积91398平方米,至1996年已建9栋;于东街口北侧,兴建东湖住宅小区,占地10万平方米,计划建楼40栋,建成11栋,住宅400套,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于市民主东街南兴建南池住宅小区。至1995年,市城区建成楼房1420栋,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
  【供水】〔民国〕以前,居民用水全靠泉水和井水;1970年部分居民开始用手压管取水。1978年县筹建自来水厂,后经改造,日供水能力7000吨;1984~1986年扩建,日供水能力1万吨,年供水量240万吨。至1990年,投资441万元,城区4.57万人用上自来水,供水普及率67.8%;到1995年,建成供水管道112公里,供水普及率90%。
  【供热】50年代,居民普遍开始用烧煤取暖。1956年,中共张掖地委、专员公署机 关首装1台2吨锅炉,采取集中供热,面积2500平方米;嗣后,厂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普遍用锅炉供热,到1990年连片供热点16处,面积约10万平方米,1995年供热面积60多万平方米。建成液化气供应站5处,供居民炊食用气。
  【照明】〔民国〕以前,普遍用植物油照明,50年代逐步改用煤油灯。1952年,解放军三军电厂建成,供部分机关和居民照明;1958年张掖电厂扩建,供电面扩大,城区4大街架起白炽马路灯48盏;1978年南大街和西大街改装为琵琶型路灯;1979年,与金昌大电联网,新设和改装长寿街、西大街、北大街等7条街巷路灯;80年代,城区居民全部用电照明。到1995年,城区街道设置路灯28条,输电线路长56公里,路灯2053盏,其中汞灯1023盏,钠灯1030盏。
  【排水】张掖地势南高北低,城区地下水位较高。原有芦苇池10多处,明渠1.5公里,年排污水量40万吨。春、秋季节道路翻浆,部分街道交通不时中断。共和国成立后,首先重点解决低洼多患路段排水设施,至1958年,铺设混凝土排水管2条,长538米;水泥盖板沟1条,长90米;挖排水明沟1条,长177米;修补旧沟810米,疏通水道15条,整修污水池4处,填平污水坑3处。1960~1971年,修筑排水明渠8条,全部用卵石衬砌。到1995年,铺设干、支管道44公里,改建明渠10公里,年污水排放总量192万吨。
  【防洪】张掖城濒临黑河东岸,每逢洪水泛滥,危及城区安全。1979~1980年,兴修了张肃公路黑河大桥至张掖电厂以南6公里防洪堤坝及丁字坝。经连年维修加固,至1989年,堤坝加长7.5公里,丁字坝增至9处;投资211万元进行黑河分洪工程建设,为确保城区安全,建成防洪线。
  【防震】针对张掖多震,1984~1995年,城区加固“生命线工程”(即医疗、供水、供电、通讯、桥梁、消防、广播、电讯等)及有关国计民生的建筑工程21项,面积21650平方米;居民平房制作了防震架。
  【公共交通】1955年开设城区至火车站客车营运路线,交通车2辆;1978年,新增营运线2条,汽车5辆,全年客运量8.1万多人(次)。90年代,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客运量猛增,私营小面包、的士、中巴等小客车大量进入交通市场。到1995年,营运汽车312辆,其中:国营20辆,私营146辆,出租车146辆,年客运总量79万多人(次)。
  【环卫】50~60年代,在主要街道、火车站、汽车站、电影院、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建起公厕。1978年,建立环卫所,清洁工80人,机械4台;年清扫面积35.4万平方米,清运垃圾2万吨,垃圾箱18具,公厕35座。1995年清洁工120人,机械10台,清扫面积48万平方米,清运垃圾6.6万吨。市容清雅、街道整洁,张掖市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卫生城市”。
  【绿化】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城市植树绿化工作。1966~1971年,在8条排水沟边植树1.5万株;1973年,在张火公路两旁植树4万株;1977~1979年投资4.34万元,在主要街道植国槐3530株,首次在南环路开辟长450米、宽5.2米花坛,植侧柏、文冠果、玫瑰721株,草坪1.37万平方米。1984年后,统一规划,与硬化、美化、绿化相结合,植树逐步向标准化、多样化,乔、灌、花、草结合立体化方向发展。先后建成甘泉公园、童心园、广场、南池绿地、新乐花园住宅小区等绿地。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小花园、小景点建设,同时与小品雕塑配套。到1995年,绿化覆盖面积207公顷,园林绿地165公顷,公共绿地38公顷,分别比1949年增长19.7倍、22.6倍和18倍。公园面积33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4.4平方米,比1949年人均2.0平方米增加一倍以上;机关庭院、公路、街道两旁植树栽花,市内树木苍翠,花红草绿。1995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城市”称号。
  二、山丹县城
  〔汉〕置删丹县,古城待考。〔西夏〕李元昊于今县城址修筑城池,设甘肃军镇守。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重筑,周长1里260步。〔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指挥庄得展修,城周扩展到7里209步,高2丈8尺,厚3丈5尺,东、西、南三门皆重闉(yin俗称瓮城),楼橹(防御望楼)毕具。〔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增筑南关城垣。〔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水冲毁南关城郭,翌年,知县王亶望领帑重修。各城门皆命名,东门为“承晖”,城楼匾额曰“峡谷嶙峋”;西门为“靖远”,匾额曰“新堡云韶”;南门为“扬武”,匾额曰“南楼远眺”,楼北额曰“甘凌凝梯”。无北门,有墩台,上建无量阁。城壕深9尺,宽2丈5尺。城内建筑除官府衙门、卫所、军营、商铺民宅外,寺庙楼阁遍布全城。〔民国〕时期,城区有4街9巷,总长3.97公里,三条水渠流经城内,谓之“三龙穿城”。城区面积1.7平方公里,居民6000多人,大多务农,少数兼营商业、工艺。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城建。1954年2月11日遭受7.3级地震,城区民宅、机关、庙宇多数震毁。县委、县政府新修和改造房屋130多间,新建山丹初级中学,东街小学教室2540平方米,全城新建和改建房屋2.46万平方米,城区道路先后用三合土、碎石、炭渣修筑。1973年投资12万元,沥青铺设东、西、南、北街和王什街、隍庙街6条街道路,总长4.4公里;对排水沟、人行道镶砌水泥砖。1982~1987年,投资62万元,新开和延伸北大街、北环路、青年路、仓房路、文化街、清泉路等6条,铺筑沥青路面;改造南环路,辟通文化街南端与南环路连接,改建道路5.1公里。到1995年,拓宽改建道路9条、长19公里,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沥青路6条,长15公里;沙石路3条,长4公里。至此,东起焦化厂,西至西关村长5.5公里,南起部队营房,北至火车站,长5公里,建成面积5.67平方公里,以旧城为中心,干道四伸。结合道路建设,在东街修建山丹宾馆、百货大楼、粮贸大楼等;东关街有综合楼及山丹化工厂、山丹水泥厂、山丹焦化厂楼群;南街建起县医院、中医院等楼群;北街兴建政府办公大楼、财税楼、教委大楼、山丹县第一中学及培黎学校楼群;文化街建起山丹县展览馆、博物馆、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等。至1995年,城区兴修楼房131栋,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城东工业小区旁兴修住宅小区,已有209户居民乔迁新居。20世纪90年代建成自来水厂,铺设管道27公里,日供水能力4000吨,供水普及率84%;排水管道长12公里,改建明渠3公里,建起小型污水渗漏池1座,日处理能力500吨,年排污水量136万吨,比1949年6.6万吨增长19.6倍。修筑防洪堤坝2.2公里,加固防震工程6项,房屋面积6320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14条、12公里,安装路灯278盏,其中汞灯82盏,钠灯196盏;1981年政府大楼配建锅炉房,安装2吨、4吨锅炉各1台;1988年城区锅炉23台,连片供热面积2万多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楼房全部集中供热。城市交通营运汽车31辆,其中国营3辆、私营18辆,出租小车10辆;环卫工16人,机械2台,清扫面积7.8万平方米,垃圾箱11具,公厕20座,年清运垃圾2.5万吨。园林绿化植树3万株,绿化覆盖面积45公顷,园林绿化面积32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8公顷,公园1个、面积5.1公顷,人均绿地5.8平方米;比1949年绿化覆盖面积6.5公顷、园林面积3.5公顷、公共绿地1.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2.1平方米,分别增长5.9倍、8.1倍、15.4倍和1.8倍。
  三、民乐县城
  民乐县治于〔民国〕18年,由东乐城迁驻今洪水城。东乐城堡始建待考,旧城周长491丈4尺,高2丈9尺,底厚1丈6尺,顶厚7尺。〔清〕雍正三年,设“东乐厅”,驻东乐堡;乾隆八年,张掖县东乐县丞驻东乐堡。〔民国〕2年(公元1913年)置“东乐县”,治所东乐堡。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氏池县”,魏晋置金山县。〔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筑城池,即为洪水城:城墙周长4里8,高3丈6尺,底宽2丈2尺,顶宽7尺;子墙宽1.2尺,高5.5尺,东、西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壕宽3丈,深1丈5尺。南北无城门。〔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北城墙正中建三台阁。万历二年(1574年),砖砌城门洞,修建城墙四隅角楼;城中心什字有鼓楼1座,3层,高2丈7尺;东南城角有魁星楼。〔民国〕35年,县政府征集国民义务劳动两个月,用工1.5万个,整修南北城墙、东西城门楼及角墙。旧城以鼓楼什字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条街道,沙砾路面。东为“中山大街”,西为“中正大街”,南为“维兴大街”,北为“复兴大街”。沿东、西城墙内侧有东西城巷。南、北大街以东有民生巷、民有巷、民宣巷和民权巷;以西有县府街、民利巷、力行巷、隍庙巷。1949年城区建筑面积0.36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0.05万人。
  【县城建设】1976年,制定县城建设规划;1981年,作出近期与长远发展规划;1984~1985年,委托省测绘局、西北师范学院作出城区总体规划,1987年11月省政府批准实施。城区向东扩建,工业区、居住区和服务区形成有机整体。1990年对城区道路和用地规划重新作了修订、完善。东西大街长1.75公里,宽38米;南街、北街、解放路等主要街道宽25米。至此,东起张西(张掖—西宁)公路、西至洪水河边;南起城南村,北至乐民村,城区面积2.3平方公里。至1995年,结合街道拓建,东街建起县医院大楼、金山宾馆、供销大楼、综合商场等;解放路修起粮贸大楼、农机大楼、农技推广中心楼等;县府街修起民乐宾馆、政府办公楼、邮电大楼等。城区建楼126栋,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楼群耸立,街道宽敞,现代化山城初现雏形。
  【街道】1966年前,民乐县城2条街道的长宽度为:东西街长800米,宽6米;南北街长750米,宽6米。至1995年建成街道14条,长13公里,面积23万平方米,长度、面积分别比1949年6公里、2.1万平方米增长1.17倍和9.95倍。主要街道有:东大街、西大街、南街、北街、县府街、解放路、团结路、水井路、外环北路东段、环城西路、民主街等。
  【桥梁】洪水桥位于城西门外洪水大河。1976年,国家投资15万元建成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主拱2孔、副拱12孔、跨度20米;桥高10米、长61米;桥面宽9.15米,荷载汽-10挂60吨。
  【供水】70年代以前,城内有南、北两个涝池供人畜饮水。1969年,在水井巷西侧打成机井1眼,深250米,用“磕头机”抽水,供城区部分居民饮用;1976年从双树寺水库至县城埋设输水管道,城区居民结束饮用涝池水的历史;至1985年,国家、县上投资227万元,安装自来水主、支管道1860米;1990年国家投资336.25万元,建成给水净化工程,配水管网7.8公里。到1995年,有自来水厂1座,供水管道23公里,日供水能力6000吨,供水普及率91%。
  【供热】70年代前,城区机关、学校、公务单位和居民取暖全靠煤炉。从1983年起,机关、企业安装锅炉。到1990年,县政府大楼、水电局等20个单位自备锅炉20台,供热面积2.8万平方米;1995年楼房面积12.42万平方米,均采取集中供热。
  【照明】1950年后,改植物油为煤油照明。公务集会和集体活动使用汽灯。1962年12月,县广播站用柴油机发电供县党政机关夜零点前照明。1972年钟家沟小水电站建成,东、西、北街安装高压水银琵琶灯25盏。1976年,双树寺水库电站发电,装机容量1260千瓦,城区增设输电线路。1978年,与金昌大电联网,城区机关、企业、居民全部用电照明。1995年设置路灯街10条,长8公里,路灯174盏,其中:汞灯71盏,钠灯103盏。
  【公共交通】1985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城区流动人口猛增。1995年城区运营车10辆,国营2辆,私营8辆。
  【绿化】1952年后,县人民政府动员机关单位在房前院落植树;1975年,实行统一规划、分片包干,植树点、线逐年扩大。到1995年,绿化覆盖面积4.2公顷,园林绿地面积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4.2公顷,比1949年5.1公顷、3公顷、1.2公顷分别增长1.5倍、1.7倍和2.5倍,人均公共绿地由1.5平方米增加到4平方米,增长1.7倍。
  四、高台县城
  高台县最早城郭为〔西汉〕表是城,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东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因地震毁。遗址待考。〔晋〕置建康城(今骆驼城遗址),后〔魏〕废。今县城之地,明朝以前无城郭,〔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冯胜定河西,筑堡设高台站;景泰七年(1456年),设守御千户所;天顺二年(1458年)始建城郭。〔清〕顺治十年(1653年)补修,周长5里6分,东西长1里2分,南北宽1里3分6厘;城墙高3丈2尺,厚1丈;东、西城门各2,月城、城楼、吊桥、牌坊各1座,角楼4座,铺楼12座,敌台20座,垛口1762个;护城壕周围6里5分,深7尺,宽1丈。〔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城郭补修。〔民国〕时期,因地震、战乱,城墙多处倒塌,门楼倾斜裂缝,城楼塌损。〔民国〕9年,县知事徐家瑞筹款修葺西城门洞。〔民国〕16年5月地震,震塌垛口360余丈,垛子433个,震倒西、北城墙铺楼3座。〔民国〕21年复遭地震,垛口震塌更多。〔民国〕25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第五军进驻高台城,国民党军队马步芳部用炮火攻城,城楼炸毁,城垛损坏15%,仅存角楼4座,瓮城1座。〔民国〕36年,县政府组织修补城墙45丈,城垛54丈,新开城门1座。1949年9月高台解放后,老城墙陆续拆除。
  【城区建设】共和国成立后,历届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城区建设。1977年,成立城区建设委员会,1983年11月,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4年10月,委托酒泉钢铁公司设计处编制城区建设总体规划,1986年经省政府批复实施。1991年后,对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修订、充实、完善,逐年建设,初具规模。
  【街道】至1949年,城区仅有东西大街1条,南北巷3条(仓门街、柴草市街、城隍街),总长度3.85公里。50年代以来,城区向外扩展,西大街西延近1公里,南街拓展700米。整个城区,由新建的人民路、县府街、解放路、前进路形成“井”字型布局。到1978年修建道路9条、6.4公里,其中沥青路4条,2.6公里,面积7.6万平方米。1985年始,对主干道拓宽修直,建成红线宽22~25米。到1995年新、改、扩建道路20条,长16公里,总面积16.78万平方米,比1949年街道条数、街长、面积分别增长4倍、3.2倍和3.4倍。至此,东起烈士陵园,西至月牙湖,长3公里;南起站家渠,北至黑河边,长2.5公里,城区面积2.99平方公里。结合街道拓建,东街兴修起商贸大楼、新华书店楼、林业大楼、农技大楼等;解放路修起百货大楼、五金大楼、县水电局及盐化公司楼群;北街修起建设银行大楼、工商银行大楼、工人俱乐部,政府家属楼等;县府街修起政府办公大楼等。城区建楼202栋,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楼群林立,雄威壮观。
  【供水】1983年,县政府建水塔1座,供机关和部分居民用水。1988年,水电局、医院、盐化公司等单位建成水塔16座,自备供水能力250吨/日。到1995年,建自来水厂1座,管道13公里,日供水能力5000吨,供水普及率89%。
  【排水】城区地势低洼,不易排污,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1982年以来,在主干道埋设排水管道4.56公里;90年代后,加快排水建设。到1995年,建设排水明渠1.4公里,铺设管道11公里,年污水排放量130万吨。
  【路灯】1963年城区始用钨丝路灯,1981年改为高压钠灯和汞灯,1988年主要街道有路灯84盏。至1995年架设6条主街,输电线路8公里,路灯220盏。
  【环卫】1978年,清洁工14人,拖拉机1台,公厕32座,果皮箱28个,垃圾圈14个。1995年清洁工24人,环卫机械3台,公厕18座,年清扫面积12.1万平方米,清运垃圾0.94万吨。
  【交通营运】1956年兰新铁路通车。1978年有营运汽车2辆,年客营运量2.4万人(次)。到1995年营运车33辆,其中:国营2辆,私营21辆,出租车10辆,年客运量28.7万人(次)。
  【园林绿化】1949年绿化覆盖面积6公顷,园林3.7公顷,栽植树木1.1万株。公共绿化面积1.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3平方米。到1978年,绿化覆盖、园林、公共绿地分别增加到8.1、4.5和3公顷,植树2.5万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1平方米。至1995年绿化覆盖面积28公顷,园林16公顷,公共绿地面积8.1公顷,有公园1个,面积6.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7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90%。
  五、临泽县城
  (一)古城遗址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张掖郡辖县之一的昭武县治为今临泽县鸭暖乡昭武村。《肃镇志》载:〔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都御史廖逢节在蓼泉设“抚彝堡”。〔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定名“抚彝厅”,《甘州府志》载:抚彝城,周1里4分,高2丈5尺,厚2丈2尺。门东、西各1,重闉楼橹毕俱,腰楼、巡铺共6座,旧系民堡。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通判高沅领帑重修。东城门额曰“东作”,城楼额曰:“凭陵黑水”“金汤巩固”“半壁长城”;西城门额曰:“西成”,城楼额曰:“雄峙天山”“西陲保障”“玉塞屏藩”。1952年4月,县治由蓼泉迁至沙河堡。
  (二)今城沿革
  〔明〕英宗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平羌将军蒋琬在古城堡西侧筑新堡、置驿站,两堡隔渠相望,中有吊桥相连;至〔清〕末,沙河城四周土墙断续坍塌,〔清〕同治年间重修,为东、西两门,门楼相对峙,只有1条主街道,长300米,1949年城区面积0.35万平方公里,0.18万人。
  共和国成立40多年来,县城建设逐步发展,新建街道10余条,以甘新公路(国道312)为轴线,形成商贸、工业与机关单位为一体的主街道。县治沙河镇已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河西走廊的交通要冲。
  【城市规划】1981年,绘制《县城地形现状图》;1984年,作出《城区规划总图》,1985年省政府审批定案;1991年,对原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开始全面实施。
  【城区建设】从80年代起,城区向四周拓展,至1995年,城区以新铺筑人民路、县府街、解放路、前进路形成“井”字型布局。人民路拓建1500米,建筑红线25米;拓宽解放路建筑红线22米;改造次干道5条,红线14米。至此,新建、改建大小街巷20条,长16公里,面积19.5万平方米;东起大沙河,西至沙河乡政府;南起新民滩、部队靶场,北至甘新铁路,建成面积2.65平方公里。结合道路拓建,县府街修建政府办公大楼、粮贸大楼、综合商场、临泽宾馆、邮电大楼、农技大楼等.城区沙河两岸修起住宅小区楼群、玉米淀粉厂楼群、新民开发小区楼群等,建楼房131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街面楼群耸立,新型县城初具规模。城区交通——营运汽车15辆,其中国营2辆,私营13辆;改建、新建混凝土桥4座,修筑大沙河防洪坝4条,长110.18公里,总投资153.3万元。城区供水——1972年开始改浅水井为压力水井,楼房用高位水箱供水;80年代建自来水厂1座,铺管道11公里,日供水能力2500吨,供水普及率90%。城区供热——1978年县医院安装0.5吨锅炉供热;1980~1990年,建成楼房37栋,有锅炉房15处,供热面积2.43万平方米,后建楼房全部集中供热。排水设施——至1995年改建排水明渠4.2公里,排水管道6公里,年污水排放量110万吨。照明设施——路灯配置街道7条,长6公里,架设路灯335盏。城区环卫——有工人26人,机械1台,垃圾箱18个,公厕18座,年清扫面积4.48万平方米,清运垃圾 1.1万吨。城区绿化——1984年后加快进程,街道院落植树2万多株;红西路军烈士陵园占地面积54公顷,种植各类树木12万株;有苗圃1处,面积5.6公顷;儿童乐园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树木3000余株,培植草坪400多平方米;1995年城区绿化覆盖面积6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6.3平方米,比1978年3.6平方米增长75%。
  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954年正式成立,县治红湾寺镇,无城郭。隆畅河自南向北而后折东流经,把城区隔为两半。建县前原为山村,有佛教寺院和一所小学,村民十多户。建县后城区建设迅速发展,先后建成祁丰路、皇城路、明花路、隆畅河路4条干道和6条街巷;1977年铺筑沥青路3条,长2.5公里,80年代修建滨河路,90年代拓宽道路8条,铺筑油路4.3公里。结合拓筑街道,修建四层以上的大楼有县医院楼群、政府楼群、县宾馆大楼、建设银行大楼、商场大楼、电力大楼、第一中学大楼等39栋,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城区上起民族中学,下至县饲料厂,上下长3.2公里,面积2.21平方公里。四周群山巍峨,城区楼群耸立,山上松柏苍翠,城区红砖碧瓦,构成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新山城。道路——1949年道路2条,长0.8公里,面积0.6万平方米,到1995年建成道路10条,长4.3公里,面积3.1万平方米。桥梁3座——西柳河桥,1968年竣工,宽5.5米,长10米,荷重20吨,投资10万元;隆畅河大桥,1955年竣工,为砂石墩木架桥,宽4.5米,长26米,1971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坦肋拱桥,加宽桥面,提高了荷载能力。照明——城区现有小水电站1座,年发电量25万度,不足部分靠地区电网供给;设置路灯街6条,输电线路8公里,路灯87盏。供暖——1974年皮毛厂安装1.5吨锅炉1台,供热面积1200平方米;1990年有大小锅炉9台,其中采暖锅炉5台,工业锅炉4台,总容量21吨,供热面积3万平方米。嗣后楼房均为集中供热。环卫——街道卫生分段管理,机关单位门前实行“三包”,居民区指定专人负责。有清洁工8人,环卫车1辆,年清扫面积5.1万平方米,公厕11座,年清运垃圾0.5万吨。排水——1988年建成2000吨污水处理厂1座。改造排水明渠1公里,铺设排水管道5公里。街巷植树1万余株,建公园1个,面积3公顷。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5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5.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平方米。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