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城乡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037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城乡建设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5
页码: 178-2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城乡建设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县城建设、乡镇建设、小康村建设、机构与管理。
关键词: 张掖市 山丹县 民乐县

内容

第一节 县城建设
  辖区除肃南外,张掖、山丹、高台、临泽、民乐自汉朝设郡置县以来,已逾两千多年。〔唐〕〔宋〕以后陆续筑城建堡,〔元〕〔明〕时期加固修缮城池。到1949年,5个县城面积达4.87平方公里,人口4.77万人;街巷62条、29.2公里,木桥13座;地面排水沟7条,13.7公里;居民用水全靠泉、井和涝池水;居民取暖以柴草、畜粪为主,机关、商绅多以煤取暖;城市照明用植物油、煤油灯。公用设施简陋,泥土马路,铺面破旧,经济萧条。
  共和国成立后,经过46年建设,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20世纪50~60年代,旧城墙大部拆除,改建主要街道临街门面,修建一批砖土木平房。80年代,制定城乡总体规划;90年代,加大建设力度,结合旧城改造,开展工业、住宅小区建设。县(市)城乡道路、供水、供电、供热、排水、通讯、园林、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1985~1995年,国家、集体、个人投资17亿元,拓宽街道,兴修住宅、商贸、风景名胜区。楼房拔地而起,耸立城区;排水管道纵横交错;高压汞、钠灯和白炽灯架设诸街;行道树、花坛、园林绿化郁郁葱葱,观赏景点逐年增加,街道宽敞、平坦、整洁;电力、电视、电话、通讯、广播普及,旧貌换新颜。
  1995年,6县(市)城镇市区总面积25.2平方公里,人口18.9万人,比1949年增长4.2倍和2.96倍。各类房屋建筑面积702.35万平方米,相当于1949年24.77万平方米的28.35倍;楼房1870栋,最高达16层。一批工业、住宅、商贸、文化科技大楼建成,街巷100条、111.7公里、面积145.3万平方米,比1949年分别增长61%、2.8倍和7.1倍。桥涵19座。建成水厂6座,管道196公里,日供水2.95万吨,供水普及率88%。建成连片供热点61处,面积90.82万平方米,石油液化气供应站7家,年供量5000多吨,“三废”污染基本控制。铺设排水管道89公里,改造明渠21.2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能力2000吨,年污水排放总量2501万吨,比1949年52.4万吨增加2448.6万吨。加固防洪堤坝15.1公里,丁字坝17座,新建防洪堤长26.83公里。设置路灯街82条,输电线路98公里,路灯3646盏,比1978年41条、27.8公里、704盏,分别增长1倍、2.5倍和4.2倍。环卫清洁工215人,机械27台,清扫面积87.07万平方米,公厕145座,年运垃圾粪便13.14万吨。城市营运主要线路9条,国营、私营、出租车399辆,年客运量107.7万人(次)。新建公园6个,面积52.7公顷。绿化覆盖面积389.5公顷,园林绿化面积259公顷,公共绿地面积82.1公顷,人均公共绿化面积5.1平方米,比1949年分别增长9.25倍、10.4倍、9.4倍、1.6倍和1.3倍。
  一、张掖市
  (一)张掖古城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酒泉郡析置“张掖郡”,郡治张掖县(今武威张义堡)。地节三年(前67年),张掖郡析置武威郡,张掖郡治西迁觻得县(今张掖市西城驿北)。《后汉书·明帝纪》李贤(唐高宗子,653~684年)注云:“张掖郡,故匈奴浑邪王地……古城在今张掖县西北”。“西北”即觻得故城。张掖郡治觻得城于唐朝以前何时迁到今张掖市,史籍无考。〔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西域诸国多至张掖互市,炀帝乃命吏部侍郎裴矩住张掖专管此事。可知今张掖城于〔隋〕大业初年已始修筑。
  张掖城自古以来是郡、州、路、府、镇、卫、行省、都司、专署(行署)和县、市治所,城建向来被其重视。《甘州府志》载:府城〔西夏〕因之。〔元〕大德中扩修,周7里30步。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重修。〔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都督宋晟对旧城向东扩建3里327步,城周计12里357步,城垣高3丈2尺,基厚3丈7尺;东、西、南、北各开1门,每座城门上建有三层飞檐挑角门楼,雕梁画栋,彩绘斗拱。城门外各筑瓮城,城4角建有4个角楼。敌台4面各6,共24座。城外环绕护城池,深1丈7尺,阔3丈7尺;4城门池面架设石拱桥。城郭3面,南郭长2里24步,高2丈2尺,厚2丈1尺;东郭长4里131步,高、厚如南;北郭高、厚如东郭,长半之。〔明〕万历二年(1574年),总兵李震、佥事徐节将原土城甃以砖石。〔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知县富斌加筑重修。修复后,城门上镶刻横额,东城门“扬煦”,二门“寅宾”;西城门“怀新”,二门“广德”;南城门“延恩”,二门“时熏”;北城门“镇远”,二门“永康”。城楼上悬挂巨匾,东“弱水东流”,南“祁连南耸”,西“流沙西被”,北“长城北环”。〔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城内中央修筑镇远楼(后称“钟鼓楼”),居于东、西、南、北4大街之中心,呈“田”字型。〔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北城门遭战火焚毁,城垣被破坏。〔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甘肃提督张永清、甘州府知府诚瑞、张掖县知县张心镜补修。楼形方正,三层飞檐重楼,雄壮巍峨,“甲于三陇”。二楼四面悬挂大匾,东“金城春雨”,南“祁连晴雪”,西“玉关晓月”,北“居延古牧”。〔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城墙遭地震倒塌数处,地方官绅筹资整修,恢复古城原貌。〔民国〕30年(公元1941年),县府街南端、劳动街北端各辟一新城门;拆除东、西、南瓮城。旧城墙于1949年解放后被拆毁,仅残留东北角一小段土墙。
  张掖古城古刹栉比,亭台林立,古木参天,湖水清湛,形成“一片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清〕诗人赵蕴崇《春日登三台阁晴眺》中描绘古城雄姿云:“高阁临城亦壮哉,凭栏苍翠四周开。风从柳谷来偏急,云向花门去不回。雪岭千层斜缥缈,甘泉一勺细潆洄。苇芽夹岸秾桃李,红白纷纷点碧苔。”誉为“河西第一城”。
  至1949年,城区面积3.3平方公里,房屋建筑面积19.28万平方米,城镇人口3.65万人。民宅多为土木平房,庙宇公署多为砖木结构,设施简陋。城区街、巷28条,长14公里,面积9.8万平方米,泥土路面;建污水排放明渠1.5公里,年排放总量40万吨,绿化覆盖面积1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平方米,城垣、街道、建筑布局严谨科学。
  (二)城市规划
  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原基础上,对部分道路、街道进行改造、修建;随着经济建设和人口增加,古城规模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1956年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县政府按照“六统一”的方针,在组织和技术上了规划筹备。
  1976年5月,张掖县正式成立城区总体规划领导机构,着手资料收集和整理。1981年11月,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和县城市规划办公室共同编制出《张掖城区总体规划》。绘制出1∶10000的《张掖城区现状图》和用地评价、总体规划、给水排水、电力电信、道路规划图。1983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1985年张掖县改市,建设规模扩大。1981年原城区规划用地范围已被突破,市人民政府对总体规划重新修订、充实、完善;1991年市建委与兰州有色冶金设计院共同完成总体规划调整报告和修编任务。规划城区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为原规划面积7.63平方公里的4.2倍。
  (三)市政建设
  【街道】1954年先后对东、西、南、北四大街及县府街、西关改造为三合土碎石路面,同时建成沙石路面的张火公路(市区至火车站),长5.5公里。
  1958~1960年,东、西、南街,县府街,民主西街5条道路首铺沥青路面。到1978年建设道路30条,长36公里,面积28.4万平方米。1980~1983年,拓宽劳动街东段和长寿街,青年东、西街,民主东、西街,县府街,南城巷等8条,长5.16公里,面积6.92万平方米;青年东街铺筑混凝土道路475米。拓宽改建南、西、东环路和五里墩主道。90年代,结合旧城改造,延伸街道、拓宽道路、修建楼房、装修铺面。东、西、南、北四大街及县府街、高府街、青年西街、东关街等主要街道,铺筑混凝土路面,红线最宽60米,最窄25米。拓宽南、北、东、西四环路及张火公路等10条干道。至此,甘新公路沿城而过,为张掖的主要通道;张民公路、张肃公路、张大公路、张靖公路、张火公路形成五大通口,向四面八方辐射。市区东起上秦镇下安四社,西至收割机厂,东西长6.3公里;东北起火车站及东北郊工业小区,西南至电力局、变电所,跨角长10公里;南起市水泥厂、梁家墩二社,北至地区体校,南北五公里。城区面积14.6平方公里。东关、西关建成盘旋路和中心花坛。至1995年,全市建设道路35条,长48公里,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沥青路22条,长30公里,混凝土路8条,长9公里,砂石路5条,长9公里。实现道路城内成网、城外成环,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主道、支道、巷道相互联结。结合道路拓展,东街沿路兴建金都宾馆、金龙宾馆、金张掖商厦、市农行大楼、粮贸大楼、房地产开发中心、医药大楼等;西大街修建邮电大楼、市工商银行大楼、飞天大楼、电力科技大厦、粮食大楼、金象大厦等;南大街兴建百货大楼、甘州宾馆、河西大厦、商贸大世界等;县府街兴建国茂大厦、张掖饭店、张掖市中医院、物资局、地区工商银行、地区人民银行、市政府统办大楼、市教委大楼、地区建设银行大楼、张掖检察分院、张掖宾馆、市检察院大楼、市农技中心大楼、地区行署水电处办公楼等;东环路有11层高的河西宾馆、地区地方税务局大楼;北环路有邮电局线务段大楼、师专楼群;西环路有地区运输公司楼群、公路段大楼、民族饭店、配件公司营业楼、粮食局家属楼、市面粉厂大楼、市农副公司大楼、地区医院楼群、卫校楼群等;南环路西起公安处,东至地区农业银行,沿街大楼几尽相连,群楼林立,风格各异。结合城市建设,于市水厂水塔北侧,兴建新乐花园住宅小区,投资3800万元,建住宅楼15栋,综合服务楼1栋,建筑面积55770平方米,住宅834套;于鼓楼西南兴建富民住宅小区,总投资1.8亿元,占地9.24公顷,规划建设住宅楼37栋,总建筑面积91398平方米,至1996年已建9栋;于东街口北侧,兴建东湖住宅小区,占地10万平方米,计划建楼40栋,建成11栋,住宅400套,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于市民主东街南兴建南池住宅小区。至1995年,市城区建成楼房1420栋,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
  【供水】〔民国〕以前,居民用水全靠泉水和井水;1970年部分居民开始用手压管取水。1978年县筹建自来水厂,后经改造,日供水能力7000吨;1984~1986年扩建,日供水能力1万吨,年供水量240万吨。至1990年,投资441万元,城区4.57万人用上自来水,供水普及率67.8%;到1995年,建成供水管道112公里,供水普及率90%。
  【供热】50年代,居民普遍开始用烧煤取暖。1956年,中共张掖地委、专员公署机 关首装1台2吨锅炉,采取集中供热,面积2500平方米;嗣后,厂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普遍用锅炉供热,到1990年连片供热点16处,面积约10万平方米,1995年供热面积60多万平方米。建成液化气供应站5处,供居民炊食用气。
  【照明】〔民国〕以前,普遍用植物油照明,50年代逐步改用煤油灯。1952年,解放军三军电厂建成,供部分机关和居民照明;1958年张掖电厂扩建,供电面扩大,城区4大街架起白炽马路灯48盏;1978年南大街和西大街改装为琵琶型路灯;1979年,与金昌大电联网,新设和改装长寿街、西大街、北大街等7条街巷路灯;80年代,城区居民全部用电照明。到1995年,城区街道设置路灯28条,输电线路长56公里,路灯2053盏,其中汞灯1023盏,钠灯1030盏。
  【排水】张掖地势南高北低,城区地下水位较高。原有芦苇池10多处,明渠1.5公里,年排污水量40万吨。春、秋季节道路翻浆,部分街道交通不时中断。共和国成立后,首先重点解决低洼多患路段排水设施,至1958年,铺设混凝土排水管2条,长538米;水泥盖板沟1条,长90米;挖排水明沟1条,长177米;修补旧沟810米,疏通水道15条,整修污水池4处,填平污水坑3处。1960~1971年,修筑排水明渠8条,全部用卵石衬砌。到1995年,铺设干、支管道44公里,改建明渠10公里,年污水排放总量192万吨。
  【防洪】张掖城濒临黑河东岸,每逢洪水泛滥,危及城区安全。1979~1980年,兴修了张肃公路黑河大桥至张掖电厂以南6公里防洪堤坝及丁字坝。经连年维修加固,至1989年,堤坝加长7.5公里,丁字坝增至9处;投资211万元进行黑河分洪工程建设,为确保城区安全,建成防洪线。
  【防震】针对张掖多震,1984~1995年,城区加固“生命线工程”(即医疗、供水、供电、通讯、桥梁、消防、广播、电讯等)及有关国计民生的建筑工程21项,面积21650平方米;居民平房制作了防震架。
  【公共交通】1955年开设城区至火车站客车营运路线,交通车2辆;1978年,新增营运线2条,汽车5辆,全年客运量8.1万多人(次)。90年代,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客运量猛增,私营小面包、的士、中巴等小客车大量进入交通市场。到1995年,营运汽车312辆,其中:国营20辆,私营146辆,出租车146辆,年客运总量79万多人(次)。
  【环卫】50~60年代,在主要街道、火车站、汽车站、电影院、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建起公厕。1978年,建立环卫所,清洁工80人,机械4台;年清扫面积35.4万平方米,清运垃圾2万吨,垃圾箱18具,公厕35座。1995年清洁工120人,机械10台,清扫面积48万平方米,清运垃圾6.6万吨。市容清雅、街道整洁,张掖市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卫生城市”。
  【绿化】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城市植树绿化工作。1966~1971年,在8条排水沟边植树1.5万株;1973年,在张火公路两旁植树4万株;1977~1979年投资4.34万元,在主要街道植国槐3530株,首次在南环路开辟长450米、宽5.2米花坛,植侧柏、文冠果、玫瑰721株,草坪1.37万平方米。1984年后,统一规划,与硬化、美化、绿化相结合,植树逐步向标准化、多样化,乔、灌、花、草结合立体化方向发展。先后建成甘泉公园、童心园、广场、南池绿地、新乐花园住宅小区等绿地。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小花园、小景点建设,同时与小品雕塑配套。到1995年,绿化覆盖面积207公顷,园林绿地165公顷,公共绿地38公顷,分别比1949年增长19.7倍、22.6倍和18倍。公园面积33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4.4平方米,比1949年人均2.0平方米增加一倍以上;机关庭院、公路、街道两旁植树栽花,市内树木苍翠,花红草绿。1995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城市”称号。
  二、山丹县城
  〔汉〕置删丹县,古城待考。〔西夏〕李元昊于今县城址修筑城池,设甘肃军镇守。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重筑,周长1里260步。〔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指挥庄得展修,城周扩展到7里209步,高2丈8尺,厚3丈5尺,东、西、南三门皆重闉(yin俗称瓮城),楼橹(防御望楼)毕具。〔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增筑南关城垣。〔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水冲毁南关城郭,翌年,知县王亶望领帑重修。各城门皆命名,东门为“承晖”,城楼匾额曰“峡谷嶙峋”;西门为“靖远”,匾额曰“新堡云韶”;南门为“扬武”,匾额曰“南楼远眺”,楼北额曰“甘凌凝梯”。无北门,有墩台,上建无量阁。城壕深9尺,宽2丈5尺。城内建筑除官府衙门、卫所、军营、商铺民宅外,寺庙楼阁遍布全城。〔民国〕时期,城区有4街9巷,总长3.97公里,三条水渠流经城内,谓之“三龙穿城”。城区面积1.7平方公里,居民6000多人,大多务农,少数兼营商业、工艺。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城建。1954年2月11日遭受7.3级地震,城区民宅、机关、庙宇多数震毁。县委、县政府新修和改造房屋130多间,新建山丹初级中学,东街小学教室2540平方米,全城新建和改建房屋2.46万平方米,城区道路先后用三合土、碎石、炭渣修筑。1973年投资12万元,沥青铺设东、西、南、北街和王什街、隍庙街6条街道路,总长4.4公里;对排水沟、人行道镶砌水泥砖。1982~1987年,投资62万元,新开和延伸北大街、北环路、青年路、仓房路、文化街、清泉路等6条,铺筑沥青路面;改造南环路,辟通文化街南端与南环路连接,改建道路5.1公里。到1995年,拓宽改建道路9条、长19公里,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沥青路6条,长15公里;沙石路3条,长4公里。至此,东起焦化厂,西至西关村长5.5公里,南起部队营房,北至火车站,长5公里,建成面积5.67平方公里,以旧城为中心,干道四伸。结合道路建设,在东街修建山丹宾馆、百货大楼、粮贸大楼等;东关街有综合楼及山丹化工厂、山丹水泥厂、山丹焦化厂楼群;南街建起县医院、中医院等楼群;北街兴建政府办公大楼、财税楼、教委大楼、山丹县第一中学及培黎学校楼群;文化街建起山丹县展览馆、博物馆、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等。至1995年,城区兴修楼房131栋,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城东工业小区旁兴修住宅小区,已有209户居民乔迁新居。20世纪90年代建成自来水厂,铺设管道27公里,日供水能力4000吨,供水普及率84%;排水管道长12公里,改建明渠3公里,建起小型污水渗漏池1座,日处理能力500吨,年排污水量136万吨,比1949年6.6万吨增长19.6倍。修筑防洪堤坝2.2公里,加固防震工程6项,房屋面积6320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14条、12公里,安装路灯278盏,其中汞灯82盏,钠灯196盏;1981年政府大楼配建锅炉房,安装2吨、4吨锅炉各1台;1988年城区锅炉23台,连片供热面积2万多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楼房全部集中供热。城市交通营运汽车31辆,其中国营3辆、私营18辆,出租小车10辆;环卫工16人,机械2台,清扫面积7.8万平方米,垃圾箱11具,公厕20座,年清运垃圾2.5万吨。园林绿化植树3万株,绿化覆盖面积45公顷,园林绿化面积32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8公顷,公园1个、面积5.1公顷,人均绿地5.8平方米;比1949年绿化覆盖面积6.5公顷、园林面积3.5公顷、公共绿地1.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2.1平方米,分别增长5.9倍、8.1倍、15.4倍和1.8倍。
  三、民乐县城
  民乐县治于〔民国〕18年,由东乐城迁驻今洪水城。东乐城堡始建待考,旧城周长491丈4尺,高2丈9尺,底厚1丈6尺,顶厚7尺。〔清〕雍正三年,设“东乐厅”,驻东乐堡;乾隆八年,张掖县东乐县丞驻东乐堡。〔民国〕2年(公元1913年)置“东乐县”,治所东乐堡。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氏池县”,魏晋置金山县。〔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筑城池,即为洪水城:城墙周长4里8,高3丈6尺,底宽2丈2尺,顶宽7尺;子墙宽1.2尺,高5.5尺,东、西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壕宽3丈,深1丈5尺。
  南北无城门。〔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北城墙正中建三台阁。万历二年(1574年),砖砌城门洞,修建城墙四隅角楼;城中心什字有鼓楼1座,3层,高2丈7尺;东南城角有魁星楼。〔民国〕35年,县政府征集国民义务劳动两个月,用工1.5万个,整修南北城墙、东西城门楼及角墙。旧城以鼓楼什字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条街道,沙砾路面。东为“中山大街”,西为“中正大街”,南为“维兴大街”,北为“复兴大街”。沿东、西城墙内侧有东西城巷。南、北大街以东有民生巷、民有巷、民宣巷和民权巷;以西有县府街、民利巷、力行巷、隍庙巷。1949年城区建筑面积0.36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0.05万人。
  【县城建设】1976年,制定县城建设规划;1981年,作出近期与长远发展规划;1984~1985年,委托省测绘局、西北师范学院作出城区总体规划,1987年11月省政府批准实施。城区向东扩建,工业区、居住区和服务区形成有机整体。1990年对城区道路和用地规划重新作了修订、完善。东西大街长1.75公里,宽38米;南街、北街、解放路等主要街道宽25米。至此,东起张西(张掖—西宁)公路、西至洪水河边;南起城南村,北至乐民村,城区面积2.3平方公里。至1995年,结合街道拓建,东街建起县医院大楼、金山宾馆、供销大楼、综合商场等;解放路修起粮贸大楼、农机大楼、农技推广中心楼等;县府街修起民乐宾馆、政府办公楼、邮电大楼等。城区建楼126栋,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楼群耸立,街道宽敞,现代化山城初现雏形。
  【街道】1966年前,民乐县城2条街道的长宽度为:东西街长800米,宽6米;南北街长750米,宽6米。至1995年建成街道14条,长13公里,面积23万平方米,长度、面积分别比1949年6公里、2.1万平方米增长1.17倍和9.95倍。主要街道有:东大街、西大街、南街、北街、县府街、解放路、团结路、水井路、外环北路东段、环城西路、民主街等。
  【桥梁】洪水桥位于城西门外洪水大河。1976年,国家投资15万元建成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主拱2孔、副拱12孔、跨度20米;桥高10米、长61米;桥面宽9.15米,荷载汽-10挂60吨。
  【供水】70年代以前,城内有南、北两个涝池供人畜饮水。1969年,在水井巷西侧打成机井1眼,深250米,用“磕头机”抽水,供城区部分居民饮用;1976年从双树寺水库至县城埋设输水管道,城区居民结束饮用涝池水的历史;至1985年,国家、县上投资227万元,安装自来水主、支管道1860米;1990年国家投资336.25万元,建成给水净化工程,配水管网7.8公里。到1995年,有自来水厂1座,供水管道23公里,日供水能力6000吨,供水普及率91%。
  【供热】70年代前,城区机关、学校、公务单位和居民取暖全靠煤炉。从1983年起,机关、企业安装锅炉。到1990年,县政府大楼、水电局等20个单位自备锅炉20台,供热面积2.8万平方米;1995年楼房面积12.42万平方米,均采取集中供热。
  【照明】1950年后,改植物油为煤油照明。公务集会和集体活动使用汽灯。1962年12月,县广播站用柴油机发电供县党政机关夜零点前照明。1972年钟家沟小水电站建成,东、西、北街安装高压水银琵琶灯25盏。1976年,双树寺水库电站发电,装机容量1260千瓦,城区增设输电线路。1978年,与金昌大电联网,城区机关、企业、居民全部用电照明。1995年设置路灯街10条,长8公里,路灯174盏,其中:汞灯71盏,钠灯103盏。
  【公共交通】1985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城区流动人口猛增。1995年城区运营车10辆,国营2辆,私营8辆。
  【绿化】1952年后,县人民政府动员机关单位在房前院落植树;1975年,实行统一规划、分片包干,植树点、线逐年扩大。到1995年,绿化覆盖面积4.2公顷,园林绿地面积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4.2公顷,比1949年5.1公顷、3公顷、1.2公顷分别增长1.5倍、1.7倍和2.5倍,人均公共绿地由1.5平方米增加到4平方米,增长1.7倍。
  四、高台县城
  高台县最早城郭为〔西汉〕表是城,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东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因地震毁。遗址待考。〔晋〕置建康城(今骆驼城遗址),后〔魏〕废。今县城之地,明朝以前无城郭,〔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冯胜定河西,筑堡设高台站;景泰七年(1456年),设守御千户所;天顺二年(1458年)始建城郭。〔清〕顺治十年(1653年)补修,周长5里6分,东西长1里2分,南北宽1里3分6厘;城墙高3丈2尺,厚1丈;东、西城门各2,月城、城楼、吊桥、牌坊各1座,角楼4座,铺楼12座,敌台20座,垛口1762个;护城壕周围6里5分,深7尺,宽1丈。〔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城郭补修。〔民国〕时期,因地震、战乱,城墙多处倒塌,门楼倾斜裂缝,城楼塌损。〔民国〕9年,县知事徐家瑞筹款修葺西城门洞。〔民国〕16年5月地震,震塌垛口360余丈,垛子433个,震倒西、北城墙铺楼3座。〔民国〕21年复遭地震,垛口震塌更多。〔民国〕25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第五军进驻高台城,国民党军队马步芳部用炮火攻城,城楼炸毁,城垛损坏15%,仅存角楼4座,瓮城1座。〔民国〕36年,县政府组织修补城墙45丈,城垛54丈,新开城门1座。1949年9月高台解放后,老城墙陆续拆除。
  【城区建设】共和国成立后,历届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城区建设。1977年,成立城区建设委员会,1983年11月,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4年10月,委托酒泉钢铁公司设计处编制城区建设总体规划,1986年经省政府批复实施。1991年后,对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修订、充实、完善,逐年建设,初具规模。
  【街道】至1949年,城区仅有东西大街1条,南北巷3条(仓门街、柴草市街、城隍街),总长度3.85公里。50年代以来,城区向外扩展,西大街西延近1公里,南街拓展700米。整个城区,由新建的人民路、县府街、解放路、前进路形成“井”字型布局。到1978年修建道路9条、6.4公里,其中沥青路4条,2.6公里,面积7.6万平方米。1985年始,对主干道拓宽修直,建成红线宽22~25米。到1995年新、改、扩建道路20条,长16公里,总面积16.78万平方米,比1949年街道条数、街长、面积分别增长4倍、3.2倍和3.4倍。至此,东起烈士陵园,西至月牙湖,长3公里;南起站家渠,北至黑河边,长2.5公里,城区面积2.99平方公里。结合街道拓建,东街兴修起商贸大楼、新华书店楼、林业大楼、农技大楼等;解放路修起百货大楼、五金大楼、县水电局及盐化公司楼群;北街修起建设银行大楼、工商银行大楼、工人俱乐部,政府家属楼等;县府街修起政府办公大楼等。城区建楼202栋,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楼群林立,雄威壮观。
  【供水】1983年,县政府建水塔1座,供机关和部分居民用水。1988年,水电局、医院、盐化公司等单位建成水塔16座,自备供水能力250吨/日。到1995年,建自来水厂1座,管道13公里,日供水能力5000吨,供水普及率89%。
  【排水】城区地势低洼,不易排污,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1982年以来,在主干道埋设排水管道4.56公里;90年代后,加快排水建设。到1995年,建设排水明渠1.4公里,铺设管道11公里,年污水排放量130万吨。
  【路灯】1963年城区始用钨丝路灯,1981年改为高压钠灯和汞灯,1988年主要街道有路灯84盏。至1995年架设6条主街,输电线路8公里,路灯220盏。
  【环卫】1978年,清洁工14人,拖拉机1台,公厕32座,果皮箱28个,垃圾圈14个。1995年清洁工24人,环卫机械3台,公厕18座,年清扫面积12.1万平方米,清运垃圾0.94万吨。
  【交通营运】1956年兰新铁路通车。1978年有营运汽车2辆,年客营运量2.4万人(次)。到1995年营运车33辆,其中:国营2辆,私营21辆,出租车10辆,年客运量28.7万人(次)。
  【园林绿化】1949年绿化覆盖面积6公顷,园林3.7公顷,栽植树木1.1万株。公共绿化面积1.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3平方米。到1978年,绿化覆盖、园林、公共绿地分别增加到8.1、4.5和3公顷,植树2.5万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1平方米。至1995年绿化覆盖面积28公顷,园林16公顷,公共绿地面积8.1公顷,有公园1个,面积6.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7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90%。
  五、临泽县城
  (一)古城遗址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张掖郡辖县之一的昭武县治为今临泽县鸭暖乡昭武村。《肃镇志》载:〔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都御史廖逢节在蓼泉设“抚彝堡”。〔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定名“抚彝厅”,《甘州府志》载:抚彝城,周1里4分,高2丈5尺,厚2丈2尺。门东、西各1,重闉楼橹毕俱,腰楼、巡铺共6座,旧系民堡。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通判高沅领帑重修。东城门额曰“东作”,城楼额曰:“凭陵黑水”“金汤巩固”“半壁长城”;西城门额曰:“西成”,城楼额曰:“雄峙天山”“西陲保障”“玉塞屏藩”。1952年4月,县治由蓼泉迁至沙河堡。
  (二)今城沿革
  〔明〕英宗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平羌将军蒋琬在古城堡西侧筑新堡、置驿站,两堡隔渠相望,中有吊桥相连;至〔清〕末,沙河城四周土墙断续坍塌,〔清〕同治年间重修,为东、西两门,门楼相对峙,只有1条主街道,长300米,1949年城区面积0.35万平方公里,0.18万人。
  共和国成立40多年来,县城建设逐步发展,新建街道10余条,以甘新公路(国道312)为轴线,形成商贸、工业与机关单位为一体的主街道。县治沙河镇已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河西走廊的交通要冲。
  【城市规划】1981年,绘制《县城地形现状图》;1984年,作出《城区规划总图》,1985年省政府审批定案;1991年,对原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开始全面实施。
  【城区建设】从80年代起,城区向四周拓展,至1995年,城区以新铺筑人民路、县府街、解放路、前进路形成“井”字型布局。人民路拓建1500米,建筑红线25米;拓宽解放路建筑红线22米;改造次干道5条,红线14米。至此,新建、改建大小街巷20条,长16公里,面积19.5万平方米;东起大沙河,西至沙河乡政府;南起新民滩、部队靶场,北至甘新铁路,建成面积2.65平方公里。结合道路拓建,县府街修建政府办公大楼、粮贸大楼、综合商场、临泽宾馆、邮电大楼、农技大楼等.城区沙河两岸修起住宅小区楼群、玉米淀粉厂楼群、新民开发小区楼群等,建楼房131栋,建筑面积
  29万平方米。街面楼群耸立,新型县城初具规模。城区交通——营运汽车15辆,其中国营2辆,私营13辆;改建、新建混凝土桥4座,修筑大沙河防洪坝4条,长110.18公里,总投资153.3万元。城区供水——1972年开始改浅水井为压力水井,楼房用高位水箱供水;80年代建自来水厂1座,铺管道11公里,日供水能力2500吨,供水普及率90%。城区供热——1978年县医院安装0.5吨锅炉供热;1980~1990年,建成楼房37栋,有锅炉房15处,供热面积2.43万平方米,后建楼房全部集中供热。排水设施——至1995年改建排水明渠4.2公里,排水管道6公里,年污水排放量110万吨。照明设施——路灯配置街道7条,长6公里,架设路灯335盏。城区环卫——有工人26人,机械1台,垃圾箱18个,公厕18座,年清扫面积4.48万平方米,清运垃圾 1.1万吨。城区绿化——1984年后加快进程,街道院落植树2万多株;红西路军烈士陵园占地面积54公顷,种植各类树木12万株;有苗圃1处,面积5.6公顷;儿童乐园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树木3000余株,培植草坪400多平方米;1995年城区绿化覆盖面积6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6.3平方米,比1978年3.6平方米增长75%。
  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954年正式成立,县治红湾寺镇,无城郭。隆畅河自南向北而后折东流经,把城区隔为两半。建县前原为山村,有佛教寺院和一所小学,村民十多户。建县后城区建设迅速发展,先后建成祁丰路、皇城路、明花路、隆畅河路4条干道和6条街巷;1977年铺筑沥青路3条,长2.5公里,80年代修建滨河路,90年代拓宽道路8条,铺筑油路4.3公里。结合拓筑街道,修建四层以上的大楼有县医院楼群、政府楼群、县宾馆大楼、建设银行大楼、商场大楼、电力大楼、第一中学大楼等39栋,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城区上起民族中学,下至县饲料厂,上下长3.2公里,面积2.21平方公里。四周群山巍峨,城区楼群耸立,山上松柏苍翠,城区红砖碧瓦,构成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新山城。道路——1949年道路2条,长0.8公里,面积0.6万平方米,到1995年建成道路10条,长4.3公里,面积3.1万平方米。桥梁3座——西柳河桥,1968年竣工,宽5.5米,长10米,荷重20吨,投资10万元;隆畅河大桥,1955年竣工,为砂石墩木架桥,宽4.5米,长26米,1971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坦肋拱桥,加宽桥面,提高了荷载能力。照明——城区现有小水电站1座,年发电量25万度,不足部分靠地区电网供给;设置路灯街6条,输电线路8公里,路灯87盏。供暖——1974年皮毛厂安装1.5吨锅炉1台,供热面积1200平方米;1990年有大小锅炉9台,其中采暖锅炉5台,工业锅炉4台,总容量21吨,供热面积3万平方米。嗣后楼房均为集中供热。环卫——街道卫生分段管理,机关单位门前实行“三包”,居民区指定专人负责。有清洁工8人,环卫车1辆,年清扫面积5.1万平方米,公厕11座,年清运垃圾0.5万吨。排水——1988年建成2000吨污水处理厂1座。改造排水明渠1公里,铺设排水管道5公里。街巷植树1万余株,建公园1个,面积3公顷。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5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5.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平方米。
  第二节 乡镇建设
  〔民国〕时期,主要交通要口或人口较多的村庄修建店铺、作坊,与民房组连为街,形成集市,定期圩日,商贩、工匠与农牧民上市交易。“日出而市,日暮而息”,交易粮油、畜禽、木材、农副产品及农具、日杂、百货等。
  60~70年代,各人民公社以驻地为中心,采取“民办公助”办法,统一资金、劳力、材料、施工,修建房屋初呈居民点式,公用房屋增多。交通、街道、蓄水、绿化、集市场地随之改善。80年代,乡镇企业、联办经营、个体商户应运而生,云集乡(镇),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农贸集镇。自1981年开始,各乡(镇)先后制定建房、集贸、道路、供水、供电、绿化、基础设施等近、远期发展规划。1994年,地委、行署以“四区”(工业小区、市郊区、风景名胜区、工矿资源区)、“两线”(铁路、公路沿线)、“一点”(旅游景点)为重点,加快乡镇建设步伐,确定17个示范点,即:张掖市上秦、沙井子、平原堡,山丹霍城、位奇,临泽新华、沙河、平川,民乐洪水、六坝、南古、新天,肃南马蹄、皇城、祁丰区和国家建设部、省建委试点高台县南华镇、张掖市大满镇。1995年,全区有87个乡,8个镇。乡(镇)直属机关、学校、医院、文化站、电影院、农机站、兽医站、银行、信用社、供销社、粮站、肉食站、百货部、税务所等机构聚集乡(镇)驻地;房屋建筑面积2679平方米,修筑道路271.2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53.5公里,面积239.54万平方米,桥梁58座,防洪堤24.9公里,路灯182盏,排水管道15.5公里。有38个集镇铺设供水管道201.5公里,日供水能力2485吨,年用水量234.2万吨,其中生活用水168.5万吨,生产用水65.5万吨,用自来水人口7.84万人、供水普及率52%。绿化面积85.6公顷,人均4.7平方米。建成集镇面积2871公顷,界定集镇非农业人口1.64万人,占集镇总人口的11%,集镇已成为乡(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主要乡镇建设简介
  【高台县南华集镇】距县城南7.5公里,国道312线横穿集镇东西。1990~1995年,先后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道路8条,增设商业网点186户,扩建农贸市场1处,工业小区1处。招商迭部林业局、吐哈油田、洮河林业局、县盐化公司、涂料厂、焊管厂、酒厂、棉花公司等县内外企业落户。新建、改建2~4层楼房11栋,架设电力、电讯网线23公里、路灯6盏,开通128门程控自动电话,供热点1处,面积2.98万平方米。修筑防洪坝12公里,排污管道5公里,铺设供水管道2公里,通往火车站沥青路3公里。路旁植树7.8万株,集镇框架基本成型,二三产业飞速发展。为国家建设部农村集镇建设试点。
  【高台县宣化集镇】距县城西15公里。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到1995年,先后投资686万元,建房面积7717平方米,落成的办公、教学、营业大楼,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修建有线电视台融广播、电视、文化娱乐于一体,开通128门程控电话和7个村160户的闭路电视和调频广播。拓宽东西一条街,长1.5公里,宽25米。搬迁单位12家,农户40户,拆迁面积6181平方米。至1995年,集镇教育、文化、通讯及各种服务设施配套齐全,面貌一新。
  【张掖市大满集镇】位于市南16公里处,张大公路穿镇而过。1984年制定集镇建设总体规划,1985年列入全省集镇建设试点。建成机井1眼和高15米、容量50立方米水塔1座,供水3700余人。南北街由16米拓宽为24米,东西街由12米拓宽为18米,主街长1.6公里。铺混凝土砖面积1.65万平方米,铺路牙石1.95万块,路灯14盏,绿化池230个,风景树610株,2~3层楼房7栋,砖木结构平房5916平方米,农贸市场1处。1990年后,卫生院、农贸市场、税务、工商、饮食服务、书店、农机、文化等单位相继修建楼房,沿街居民大都改建为二层住宅、营业两用楼。集镇有国营商业15家,乡镇企业10家,个体商店57家,初步形成“商业一条街”,成为张掖市南部的商贸中心。
  【张掖市上秦集镇】位于市东郊4公里处,国道312线横穿集镇东西。1980年后,调整布局,大力发展建筑、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养殖、林果业、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建成乡政府办公、下秦村委会、农行、医院、麻黄膏厂等楼房5栋。街旁居民多为两层楼房,上宅下店或前店后宅,造型各异。街道长由0.5公里延伸2公里,宽由18米拓宽为60米,道路、排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1995年,建成区面积0.79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0.35万人,为省级试点集镇建设单位。
  【临泽县沙河集镇】位于县城四周。1993年,政府制定沙河经济开发区规划,即“八城一街”(工业城、农业城、农副产品城、商贸城、娱乐城、服装城、饮食城、清真城、商业一条街)建设布局。到1995年,建成综合市场3处,商业、供销、农副、农机、工商、税务、邮电、通讯、粮贸办公营业楼7栋,个体户、农民建“小二层”楼房5栋。国营、集体、私营企业21家,个体工商户200多家。新建立交桥2座,排水渠2.5公里,主干道路长2.5公里、宽50米;“商贸长廊”1.5公里,农副产品城、商业城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3.4万平方米。
  【临泽县新华集镇】位于县城西北14公里处,海拔1433米。1985年,调整布局,铺筑东西南北街道4条,供水管道0.5公里,绿化道路、架设路灯。1990年后,各单位改土木结构办公房为混凝土平、楼房;在国道312线南边修建饮食、农副、服装农贸市场1处,建仿古亭台1座,混凝土广场480平方米,“小二层”楼房9栋,商业、饮食、农副、酒店、文化娱乐、旅店、服装、修理等砖木、砖混结构的建房面积1.1万平方米。镇属新华砖厂、榨油厂、万头养猪场、万吨饲料厂已建成投产。到1995年,集镇建成区面积0.47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0.18万人,建商业网点135家,乡镇工业企业25家,工业、商贸集镇初现雏形。
  【民乐县南古集镇】古为临松郡址,距县城西北35公里。属沿山边远开发型集镇。20世纪50~60年代,对旧城进行改造,乡政府所属13个机关单位,沿主街道改建和新建土木结构平房。70年代,新建与民花公路相接的南北主街道,长1.1公里,宽18米,铺筑沥青路面0.6公里,架设路灯13盏。80年代新建综合农贸市场1处,商、贸、税、服务营业楼6栋,摊点110多个,年营业额600万元,税金100多万元。90年代,东西大街贯通,学校、医院、邮电、银行、工商、税务等单位改建楼房,商店、个体店铺186家,主干街道1.5公里,日流动人口近万人,成为民乐县西部集贸中心。
  【肃南县马蹄寺区】距张掖市城区南62公里。风景秀丽,旅游胜地。1986年开始,地、县政府对马蹄南、北寺和千佛洞进行修缮,到1992年基本修复。1993年举行第一届马蹄寺旅游观光节。1994年完成旅游区总体建设规划。到1995年,建成“卧龙山庄”;修通马蹄河渠至民族景点及景点至临松瀑布、景点至格萨尔王殿3条便道;新建营业部13家;设置“度假村”宿营帐房,接待国内外游客。绿化、建筑、小品、雕塑、楼阁、亭台、塔、桥、凳、桌设施配套,游人络绎不绝。
  【山丹县霍城集镇】原名黑城,建于元代。距山丹县城南43公里,占地面积17.5万平方米,东西长1370米,南北宽1280米。西门外为农贸市场,逢10为集。1958年后,新建公社、电影院、商店、学校等单位土木平房。1985年后,制定建设规划,先后新建年加工能力500万斤榨油厂、食品厂、农机管理站等企业,铺设塑料供水管道1700米,建水房2座,保证镇区居民供水。集贸市场、商场、个体临街二层营业楼竞相建起;电力、广播、通讯、道路基础设施相应配套。到1995年,改建农贸市场1处;商、贸、医疗、缝纫、饮食、客店、农副产品市场、铁木加工等门类齐全,有国营、集体企业12家,个体商铺98家。集镇从业人口0.33万人,建成面积0.85平方公里,年成交额居全县乡镇之首。
  第三节 小康村建设
  〔民国〕以前农村住宅多为土墙泥房,前壁留门开窗,简陋狭窄。贫苦农户多为无围墙、无院门的“明房”,官绅富豪住房为二至三进四合院,宽敞明亮,雕梁画栋,院外筑高大围墙,配以牢固大门。肃南县牧民以简易帐篷为主,逐畜迁徙,无群体定居点。1949年,全区农村有草木平房188.5万平方米,土木平房193.75万平方米,砖土木结构平房6.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9.06平方米。70年代,结合“五好”农田基本建设,以生产队为单位修建居民点,整体布局大多为“一”字型街道、“非字型”排列。住房为“T”型或“工”型土木结构平房,改变了“满天星”庄子和“羊肠小道”状况,到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12.4平方米。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住房逐步向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小楼房发展。
  1994年初,地委、行署制定《张掖地区农村小康建设规划》,全面开展农村小康工程建设,以省定农村小康17项指标为目标,按照总体规划,坚持“建筑结构实行砖混、砖木、砖土木相结合;建筑方式实行新建、改建、装修、粉刷相结合;整体布局实行村镇建设和住宅改造相结合;村镇道路实行美化、净化、硬化、绿化和治理脏乱差、改善环境相结合;筹资实行农户自筹、亲友相帮、政策优惠相结合”的方略,基础设施建设超常发展,主要道路实现硬化、净化、美化,川区大部村民用上自来水,住宅向立体发展,最高楼房6层,内设客厅、卧室、厨房、餐厅、卫生间等,阳台、楼檐装饰美观,风格各异。部分别墅式的小楼,外型新颖,内饰华丽,有花园、喷泉、雕塑、舞厅、VCD、电视、电话等设施。1995年,全区农民修建改造住房3.937万户,其中:新建楼房451户,砖木、砖混结构6634户,砖土木结构住房3.2285万户;改造装饰7.526万户。有21.25万户达到砖土木以上结构标准,人均占有建筑面积26.27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2.4倍;整修道路1725条,2075公里,其中硬化道路259条,410公里。按照省定指标验收,全区428个村、13万多农户实现小康,分别占村、农户总数的47.6%和54.3%。
  1995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56元,比上年1651元增长30.6%。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通过验收,被省政府命名为小康县。张掖市累计有222个村、7.52万户达标,分别占村、农户总数的91.74%0、88.26%;临泽县100个村、2.72万农户达标,分别占村、农户总数的97.1%、88.83%;高台县104个村、2.62万农户达标,分别占村、农户总数的80.62%、82.4%。全区累计有766个村、20.67万农牧户达到小康标准,分别占村、总户数的85.3%、86.6%。其中当年达标村338个、7.34万户。全区累计整修乡村道路2290条,2256.7公里;绿化道路1164条、802公里;硬化街道路面1522条,728.6公里;装修门面11.95万户,新修住房2.85万户(其中:楼房284户、砖混平房4478户、砖木平房23738户),改造装饰旧房47092户。累计新修住房69538户(其中:楼房935户、砖混平房7425户、砖木平房44151户、砖土木平房17027户),有10.6万户农牧民改造装修了住房。
  重点小康村简介
  【张掖市碱滩乡永星村】距城东南20公里。全村有6个合作社,364户,1524人;耕地4307亩,以农业为主。利用荒地资源,大搞农业综合开发、规模经营,依靠科技,发展高效农业,促进经济发展。累计开发荒地1.4万亩,人均9.3亩;定植果园4000亩,户均10.9亩;营造防风固沙林120万株;打机井36眼,架设农电线路40公里。1997年全村经济收入1050万元,人均纯收入3150元。全村累计投资1456万元,新建套居式高标准住宅263户,门面瓷砖贴面装饰禽鸟、花卉、人物图案,室内玻璃、灯具、板材装潢,美观高雅。建成办公楼1座,集文化、娱乐、科技、教育培训、精神文明建设“五位一体”。铺设油路4.8公里,栽植云杉1300株,硬化庭院346户。有中、小型拖拉机312台,摩托车150辆。1995~1996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红旗党支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全省小康明星示范点”。
  【张掖市梁家墩乡迎恩村】位于市东南郊。全村有7个社,380户,1700人,耕地1965亩。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养殖、兴办企业,开发劳务输出、运输、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增加收入。1997年,全村经济收入4377万元,其中二三产业(乡镇企业)收入3150万元,占72%,人均纯收入3322元。90年代初修建砖木、钢混结构住房占80%以上,实现水电暖配套;投资93万元,绿化街道,硬化干道、街道4.6公里,30.6万平方米,架设路灯24盏;装设程控电话83部,有线电视265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50套,有各类汽车95辆,1995年实现小康之后,又被省定为全省农村宽裕型小康示范村之一。
  【张掖市上秦乡下安村】位于市东北郊。全村有6个社,212户,910人,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把小康住房建设同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水电暖配套。新建小楼房16户,砖木砖混结构住宅161户。有个体工商户30家,商业门点80个,乡镇企业8家,商业一条街雏形已现。扩建主干道硬化街道7条、3.8公里;投资86.5万元,新建综合大楼1座;开通程控电话45户,有线电视231户。
  【山丹县位奇乡芦堡村】位于城南20公里处。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410户,1729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坚持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之路,大办企业,组织劳务输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1995年率先奔小康,被地区列入宽裕型小康示范村,人均纯收入2993元。全村兴办石料厂、建工队、亚麻厂等村办、联办、个体企业32家。每年向青海、新疆、金昌市等地输出劳务600多人,年收入18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400多万元。90年代初重新规划,新修改造三合院、四合院住宅198户,整修门面、围墙165户,95%以上住宅达到小康标准。建成自来水塔1座,铺设管道37公里;铺筑主干道沥青油路8.6公里,架设线路5.3公里,路灯40盏。投资150万元兴办各类公益事业,修建学校、影剧院、自来水管道、卫生所、50门程控电话线、集贸市场等。全村有桑塔纳、伏尔加等小轿车20多辆,平均20户1辆,居全区之首。1989年以来,集体、个人受到国家、省、地、县级机关表彰奖励50多人(次)。
  【山丹县东乐乡靖安村】地处国道312沿线,距县城西15公里。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495户,2145人,耕地1400亩。干旱缺水。依托当地资源,兴办村花岗石板材厂、煤矿2个,各类企业32个,经营煤炭个体户62家,年劳务输出千人左右。1996年人均纯收入2416.17元。90年代初投资100多万元,修建学校、村办公楼、影剧院、文化室、卫生所等。硬化街道3条、3.3公里,架设路灯15盏;新建改造住宅486户,对沿街户村补助红砖1万多块,水泥2吨,村容村貌一新。对鳏寡老人全部实行“五保”,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民乐县李寨乡林山村】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处。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287户,1284人,耕地4930亩。90年代初投资106万元,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到1996年,修建砖土木、砖混结构住房272户,占总农户的95%;修建大街小巷34条,12.8公里,全部用粒石铺面,镶砌路沿石6800块,硬化街道2.2公里。新修住房280户,围墙13.84公里,建造花池560个,移动土石方3.73万立方米,投工1.8万个。建起文化长廊、音乐喷泉、“林山牛”雕塑、墙壁画,一个文明富裕的“新林山”正在兴起。
  【民乐县洪水乡城关村】居县城郊。全村有2346人,耕地4017亩。1978年以来,利用城郊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1995年提前两年奔小康。到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58元。修建各类渠道25公里,全村实现水、电、路、讯、广播、闭路电视“六通”;新修高标准住房362户,部分户住进小楼房;投资86万元修建教学楼一栋,面积1700平方米。全村有农用车、拖拉机170台,汽车20辆,摩托车54辆;电视机、录音机拥有量占到总农户的98%。住房新颖,街道整洁。主干道实现硬化、绿化、净化、美化。
  【临泽县平川乡芦湾村】位于城北35公里处。全村有8个社,380户,1550人,3051亩耕地。有村办面粉厂、瓶盖厂、蜡烛厂、石英矿4家。1997年人均纯收入2604元。按照“四好”标准,铺筑主干街道沥青路6公里,修建园林式住宅院330户,占总户数的87%。投资60万元新建三层农科教大楼1栋、767平方米。街道混凝土衬砌渠道6.2公里。农户门前院落全部硬化、美化,屋后家家有果园;电视普及率97%以上;安全水普及率、社会保障人口均达100%。参观者赞美:“葡萄串串屋顶搭,富民政策照万家,摩托彩电进农家,芦湾盛开富裕花。”
  【高台县巷道乡国庆村】位于县城南郊。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187户,537人,耕地464亩。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4年新建砖木、砖混住宅119户,其中12户楼房;街道全部硬化,长1.8公里;187户庭院实现硬化、绿化、净化、美化;有电视机190台,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安装程控电话80部,占总农户的42.8%。
  【肃南县皇城区北滩乡北峰村】是以裕固族为主的牧业村。村民43户、213人,拥有各类牲畜9318头(只),人均44头(只)。1997年人均纯收入4082元,比1993年翻了一番多。新修、改建住房100%,总面积6412.5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14户,占总户数的32.6%。铺设街道2条,长160米。群众自筹资金架通有线电视。有汽车12辆,小型拖拉机11台,摩托车40辆,洗衣机43台,录音机47台,10户牧民安装程控电话,成为草原新牧村。
  【肃南县祁丰区祁文藏族乡堡子滩村】是以藏族为主的牧业村。全村38户、174人,拥有各类牲畜8641头(只),人均49.7头(只);1997年人均纯收入3661元,集体积累18万元。4年投资100多万元,新修高标准砖木住房35户,占总户数的92%;街道路面硬化300米,自来水普及率100%;,全村有汽车3辆,兰拖3台,小四轮拖拉机1台,摩托车32辆;电视机和录音机户户兼有。全部劳力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受教育年限平均8.1年。有35户安装程控电话,占总户数的92%,被省邮电局命名为“全省第一电话村”。
  第四节 机构与管理
  一、机构
  (一)行政管理机构
  清朝各县城区建设由知府、知县直接管理;〔民国〕时期各县政府置建设科。共和国成立后,50~70年代,城镇建设管理机构几经设、并,先后由建设科、财政局、计委、城市建设局、建委等机构管理。1989年成立地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处,1991年析设地区行署城乡建设处,内设办公室、基建管理科、城乡建设管理科,统管城乡建设。各县(市)相应成立城乡建设局(委)。
  (二)事业机构
  1985年成立“地区建筑质量管理站”“建筑定额管理站”“建筑质量监督站”,统称“建筑三站”,合署办公,1995年配员15人;1994年成立“张掖地区测绘站”,配员9人;成立“地区建筑设计院”,职工36人。各县(市)相应成立“建筑管理三站”,民乐、临泽两县成立设计室,多与城建局合署办公。
  至1995年,全区有城乡建设机构15个,管理干部221人。
  (三)建筑机构
  1965年成立“张掖地区建筑工程队”;1974年组建地区建筑公司,1984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94年更名为“张掖地区建筑工程总公司”,下辖12个土建分公司和地基基础公司、古建园林公司等22个子公司,以及质量管理站、建材中心试验室。职工104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1人,中级112人;主要机械2500台(件),1995年完成产值6000多万元。
  各县(市)有建筑公司7个,乡(镇)建筑公司、建筑队112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
  二、管理
  (一)城乡规划
  1956年,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和中央提出城市民用建筑实行“六统一”的方针,开展建设工作。80年代,各县成立总体规划领导机构。1981~1988年,由兰州市工程设计院、兰州市土建工程公司、西北师大地理系、酒钢设计处等单位协助,作出全区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经省人民政府、省建委审批实施。主要内容包括绘制1∶10000比例《城区现状图》《用地评估图》《总体规划图》《给排水规划图》《电力电讯规划图》《道路桥梁规划图》和《规划编制说明书》等。近期建设规划为1981~1990年,远期建设规划到2000年。规划总用地面积27.41平方公里,其中张掖市7.63平方公里,山丹县12.0平方公里,民乐县2.7平方公里,高台县2.37平方公里,临泽县2.7平方公里,肃南县0.81平方公里。1985~1987年,各县(市)完成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论证、审批。
  1991年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充实、完善,以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到1995年,全区完竣主要街道、路、区详细规划11项,专业规划修订1项;制定8乡、97村的小康村建设规划。
  (二)测绘
  1958~1960年,绘制张掖地区城乡地形测量、城区平面图。布置平面控制二等、三等、三角点及水准点,在1.5万平方公里面积上实施碎部测量,建立地面标志近500处,完成各旧城区部分1∶2000的地形原图。
  1985年,配合全国城市房屋普查,完成全区城区房屋地基测量,房屋用地平面图绘制和测绘建档等工作。
  1984~1990年,结合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完成17个工业、住宅、商贸小区建设地形测量,总面积57平方公里;道路31条,103公里;31个工业企业等单位水文地质勘测,以及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勘察研究、张掖电厂黑河滩水源初步勘察等项目,提交各类测绘成果报告51份。
  1992年成立地区测绘管理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实行依法测绘、施工。
  (三)质量管理
  50年代,建设工程由个人承包组织施工,建设单位派人检查工程质量。70年代,各县相继成立建筑机构,组建全民或集体建筑公司,工程质量由承建单位自行负责。
  80年代,地、县(市)相继建立健全建筑质量、定额管理、质量监督等管理机构与制度,配备质量监督人员,完善质量检测、原始记录、验收登记等程序。建筑三站代表政府第三方认证,参与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监督、处理。1990年受理工程项目121项,监督工程覆盖率61.5%。1993年后,各县(市)城建部门配备工程质监人员,形成地、县(市)、企业质量监督管理网络,建立各级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制。1994年贯彻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地区制定规范工程质量管理《十条规定》。对建筑安装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审批、材料设备选用标准、签证手续、工程验收、处罚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1995年全区受监工程196项,占全部在建工程的81%;总监面积72.3万平方米,其中地级合格以上工程占100%;优质工程18项,占24%。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