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乡(公社)名称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028
颗粒名称: 区乡(公社)名称演变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8
页码: 142-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各县(市)区乡(公社)名称演变情况。其中包含:梁家墩乡、上秦乡、乌江乡、沙井乡、大满乡、甘浚乡等。
关键词: 公社 区乡 演变表

内容

县名 现行区(乡镇)名称 变 动 沿 革
  张 梁家墩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并入三工乡成立“梁家墩乡”;1958年9月并入长安乡、党寨乡等成立“梁家墩人民公社”;1967年改名“先锋公社”,1970年恢复原“梁家墩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梁家墩乡”。
   上秦乡 1961年从廿里堡公社析出成立“上秦公社”;1967年改名“红卫公社”,1970年恢复原上秦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上秦乡”。
  掖 乌江乡 1953年改九区九乡为“九区乌江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并入元丰乡、崖子乡为“乌江乡”;1958年9月并入三闸乡、新墩乡等,成立“乌江人民公社”;1967年改为“卫东公社M970年恢复原“乌江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乌江乡”。
   沙井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沙井子、九闸沟乡合并成立“沙井乡”;1958年并入甘浚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沙井公社”;1967年改名“向东人民公社”,1970年恢复原“沙井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沙井乡”。
  市 大满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大满、新华等合并成立“大满乡”;1958年9月合并小满乡、龙渠乡、安阳乡成立“大满人民公社”;1967年改名为“向阳公社”,1970年恢复原“大满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大满乡”。
   甘浚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成立“甘浚乡”;1958年改为“甘浚公社”;1967年改为“七一公社”,1970年恢复原“甘浚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甘浚乡”。
   新墩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成立“新墩乡”;1958年9月并入乌江人民公社,1961年析岀成立“新墩公社”;1967年改为“要武人民公社”,1970年恢复“新墩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新墩乡”。
   碱滩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合并古城乡、太平堡乡成立"碱滩乡”;1958年9月并人廿里堡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碱滩公社”;1967年改为“东风人民公社”,1970年恢复“碱滩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碱滩乡”。
   党寨乡 1958年设立“党寨乡”;是年9月并入梁家墩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党寨公社”;1967年改名“星火公社M970年恢复“党寨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党寨乡”。
   三闸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三闸、靖安乡合并成立“三闸乡”;1958年9月并入乌江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三闸公社”;1967年改为“五一公社”,1970年恢复“三闸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三闸乡”。
  张 小满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小满、中华、中卫乡合并为“小满乡”;1958年9月并入大满人民公社;1962年成立“小满公社”,属大满工委;1964年工委撤销后并入党寨公社;1967年改为“五星公社”,1970年6月恢复“小满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小满乡”。
   廿里堡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廿里堡、王寨、宏山乡合并为“廿里堡乡”;1958年9月合并碱滩乡等成立“廿里堡人民公社”;1967年改为“红星公社”,1970年6月恢复“廿里堡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廿里堡乡”。
  掖 花寨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并入安阳乡;1958年9月并入大满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花寨公社”;1964年安阳、花寨合并为“安阳公社”;1967年改为"八一公社”,1970年恢复"安阳公社”名称;1980年12月又分为安阳、花寨两个公社。1983年11月改为“花寨乡”。
  市 安阳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花寨、宣政乡等合并成立“安阳乡”;1958年9月并入大满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安阳公社”;1967年改为“八一公社”,1970年6月恢复“安阳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安阳乡”。
   和平乡 1954年增设“和平乡”;1958年并入大满乡;是年9月合并小满乡、安阳乡等成立“大满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和平公社”;1967年改名“东方红公社”,1970年6月恢复“和平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和平乡”。
   龙渠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保安乡并入龙渠乡;1958年9月并入大满人民公社;1967年改为“上游人民公社”,1970年6月恢复“龙渠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龙渠乡”。
   长安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万家墩乡、三闸乡等合并为“长安乡”;1958年9月并入梁家墩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长安公社”,1967年改为“红旗公社”,1970年恢复“长安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长安乡”。
   西洞乡 1953年成立“西洞乡”;1958年并入甘浚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西洞公社”,1964年与甘浚公社合并;1981年元月又分出成立“西洞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为“西洞乡”。
  张 明永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属沤波乡;1958年并入甘浚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明永公社”,1967年改为“红星人民公社”,1970年恢复“明永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明永乡”。
  掖 小河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合并兴隆乡等成立“小河滩乡”;1958年9月并入沙河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小河滩公社”;1964年小河滩、兴隆合并为“小河公社”;1967年改为“前进公社”,1970年恢复“小河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小河乡”。
   靖安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并入三闸乡;1958年9月并入乌江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靖安公社”,1967年改为“跃进公社”,1970年6月恢复“靖安公社”名称.1983年11月改为“靖安乡”。
  市 平山湖乡 1953年成立“平山湖乡”;1955年改为“平山湖民族乡”;1958年9月并入乌江人民公社;1964年析岀成立“平山湖民族乡”;1967年改为“乌兰民族乡”;1968年改为“平山湖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为“平山湖乡”。
   东乐乡 原属民乐县,1952年10月划归山丹县,1955年撤区并乡时为东乐乡;1958年属城北公社,1962年成立“东乐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为“东乐乡”。
   清泉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设城关、城北两个乡;1958年成立“红旗人民公社”,是年底改为“城北人民公社”,1962年分为城北、西湖两个公社;1965年将城北、西湖公社合并成立“清泉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名“清泉乡”。
   位奇乡 1955年撤区并乡属柳荫乡;1958年成立“红星人民公社”;是年底改为“位奇公社”。1983年11月改为“位奇乡”。
   城关镇 1955年撤区并乡时为“城关乡”;1960年改为“城东人民公社”;1965年改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80年成立"城关镇人民政府”.
  山 霍城乡 1953年改黑城为“霍城”;1955年撤区并乡时为“霍城乡”;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属红光公社,是年底改为“花寨人民公社M961年成立“霍城公社”;1965年春将祁连、双湖两公社合并到霍城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霍城乡”。
  丹 红寺湖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红寺湖属城北乡;1958年属城北公社;1962年成立“红寺湖公社”。1983年11月改为“红寺湖乡”。
  县 老军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成立“老军乡”;1958年并入红星公社,1959年划归肃南县新城子公社;1960年又归山丹县位奇公社;1962年成立“老军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为“老军乡”。
   李桥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设“李桥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是年底改为“花寨公社”;1962年成立“李桥公社”;1965年将双寨公社合并到李桥公社。1983年11月改为“李桥乡”。
   陈户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成立“陈户乡”;1958年属红星公社,是年底改为“位奇公社”;1961年体制调整成立“陈户公社”。1983年11月改为“陈户乡”。
   花寨子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成立“花寨子乡”;1958年改为“红光人民公社”,是年底又改为“花寨人民公社”;1981年改为“花寨子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为“花寨子乡”。
   大马营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成立“大马营乡”;1958年属花寨公社;1962年成立“大马营公社”。1983年11月改为“大马营乡”。
   城关镇 1956年撤区并乡时设“城关镇”;1958年与南丰、永固等合建为“东方红人民公社”;是年山、民合县后,更名“民乐镇公社1962年元月、山、民分县后属洪水公社;1977年另设街道办事处;1979年改设“城关镇”。
   永固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设“永固镇”;1958年9月与南丰、六坝等合建为“东方红人民公社”;1958年12月山、民合县后,属民乐镇公社;1962年分县后成立“永固公社”;“文革”中更名为“红卫人民公社”;1972年复名“永固公社”。1983年11月改为“永固乡”。
   南丰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设“南丰乡”;1958年9月与永固镇、三堡乡、民联乡等组建为“东方红人民公社”;是年12月山、民合县后属民乐镇公社;1962年分县后成立“南丰公社”。1983年11月改为“南丰乡”。
   洪水乡 1949年解放后设“洪水区”;1956年撤区并乡后属城关镇;1958年9月与三堡、六坝等乡组建为“东方红人民公社”;是年山、民合县更名为“民乐镇公社”;1962年分县后分设洪水、鹿中、巨联3个公社;1963年又合并为“洪水公社”;“文革”中更名“东方红公社”,1972年复名“洪水公社”。1983年11月改为“洪水乡”。
  民 三堡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设“三堡乡”;1958年9月与城关镇、民联、南丰乡等组建为“东方红人民公社”;是年12月山、民合县后,归民乐镇公社;1961年增设“三堡公社”;1962年分县后仍为三堡公社;“文革”中更名为“红旗公社”;1972年复名“三堡公社”。1983年11月改为“三堡乡”。
  乐 民联乡 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民联乡”;1958年9月与城关镇、南丰等乡合建为“东方红人民公社”,是年12月山、民合县后归入城关镇公社;1962年分县后成立“民联公社”;1963年将太和公社并入民联公社。1983年11月改为“民联乡”。
  县 六坝乡 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六坝乡”;1958年与城关镇、民联、南丰等合建为“东方红人民公社”;是年山、民合县属民乐镇公社;1961年归三堡公社;1962年山、民分县后设六坝公社;“文革”中改名为“东风公社”;1972年复名“六坝公社”。1983年11月改为“六坝乡”。
   北部滩乡 1979年成立“北滩公社”;1984年改为“北部滩公社”。1984年改为“北部滩乡”。
   顺化乡 1952年设“顺化区”;1956年撤区并乡时设“顺化乡”;1958年9月与丰乐乡合建为“红旗人民公社”;是年12月山、民合县后属丰乐人民公社;1962年分县后设“顺化人民公社”;“文革”中更名为“先锋公社”;1972年复名“顺化公社”。1983年11月改为“顺化乡”。
   丰乐乡 1952年归顺化区管辖;1956年撤区并乡时设丰乐乡;1958年与顺化乡合建为“红旗人民公社”;是年12月山、民合县后与顺化、新天、南古、杨坊合建为“丰乐公社”;1962年分县后分设“丰乐公社”。1983年11月改为“丰乐乡”。
   新天乡 1952年设新添区;1956年撤区并乡后,设新添乡;1958年与山寨乡组建为“红星人民公社”;是年山、民合县后又与顺化、丰乐、杨坊等乡合并为“丰乐公社”;1962年分县后成立“新添公社”;1966年改为“新天公社”。1983年11月改为“新天乡”。
   李寨乡 1949年解放后设“李寨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属新添乡管辖;1958年属红星公社;是年12月山、民合县后归属丰乐公社;1962年元月分县后成立“李寨人民公社”;1965年并入新添公社;1979年又分设“李寨公社”。1983年11月改为“李寨乡”。
  民乐县 南古乡 1952年设“南古区”;1956年撤区并乡改设“南古乡”;1958年成立“红星人民公社”;是年底山、民合县后与杨坊、新添、丰乐、顺化合建为“丰乐公社”;1962年分县后成立“南古公社”;“文革”中更名为“红星人民公社”;1972年复名“南古公社”。1983年11月改为“南古乡”。
   杨坊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设杨坊乡;1958年和南古乡合建为“红星公社”;是年底山、民合县后又与顺化、丰乐等合建为“丰乐公社”;1962年分县后设“杨坊公社”和“花园公社”;1963年花园公社并入杨坊公社;“文革”中更名“向阳公社”;1972年复名“杨坊公社”。1983年11月改为“杨坊乡”。
   城关镇 1952年临泽县治由蓼泉迁往沙河堡;1955年撤区并乡时为“沙河乡”;1958年县制撤销时改为“沙河镇”,归张掖县;是年改为“沙河公社1962年县制恢复成立“沙河街居委会”;1980年5月20日成立“城关镇”。
   新华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成立“新华乡”;1958年称“沙河公社”,新华区由张掖县辖;1961年成立“新华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新华乡”。
  临 平川乡 1949年解放后成立“平川乡”;1955年撤区并乡时成立“平川乡”;1958年为“平川人民公社”(包括板桥)属高台县;1983年4月改为“平川乡”。
   沙河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成立“沙河乡”;1958年2月设“沙河镇”,归张掖县管辖;是年改为“沙河公社”。1983年4月改为“沙河乡”。
  泽 板桥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改五区为板桥、明沙两个乡;1958年归平川公社管辖;1961年成立“板桥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板桥乡”。
   蓼泉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成立“蓼泉乡”;1958年改为“蓼泉公社”;1983年改为“蓼泉乡”。
  县 鸭暖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改为“鸭暖乡”;1958年归蓼泉公社管辖;1961年成立"鸭暖公社”。1983年4月改为“鸭暖乡”。
   倪家营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成立“倪家营乡”;1958年划归张掖县甘浚公社;1962年成立“倪家营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倪家营乡”。
   小屯乡 1955年撤区并乡时成立“小屯乡”;1958年并入沙河公社;1961年建立“小屯公社”。1983年4月改为“小屯乡”。
   红崖子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合并红崖东、西乡成立“红崖子乡”;1958年并入新坝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红崖子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为“红崖子乡”。
  高台 新坝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建“新坝乡”;1958年成立“新坝人民公社”;1961年分为新坝、红崖子等5个公社,1964年元山子、暖泉、新坝合并成立“新坝公社”。1983年11月改为“新坝乡”。
  县 南华乡 1953年建“南华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1961年建“南华公社”;1964年小海子公社并入南华公社。1983年11月改为“南华乡”。
   巷道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成立“巷道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1961年分为巷道、小寺公社;1964年合并为“巷道公社”。1983年11月改为“巷道乡”。
   合黎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成立“六坝乡”;1958年并入城关人民公社;1962年成立“六坝人民公社”;1981年改为"合黎公社”。1983年11月改为“合黎乡。
  高 正远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将元号乡、亨号乡并入镇远乡;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镇远人民公社”;1964年将东联公社并入镇远公社;1971年前后改为“正远公社”。1983年11月改为“正远乡”。
   宣化镇 1956年撤区并乡后成立“宣化乡”;1958年成立“宣化公社”,1961年分为宣化、贞号公社;1964年又合并为“宣化公社”。1983年11月改为“宣化乡”。
  台 骆驼城乡 1984年4月25日,以原国营碱泉子农场、骆驼城新垦区的宣化、正远、巷道3个农场合并成立“骆驼城乡”。
   黑泉乡 1952年设黑泉乡;1958年属宣化公社;1961年2月成立“黑泉人民公社”;1964年将平定、十坝并入黑泉公社1983年11月改为“黑泉乡”。
  县 盐池乡 解放后建立盐池乡;1958年属罗城公社为盐池大队;1968年成立“盐池公社”。1983年11月改为“盐池乡”。
   城关镇 解放初设“建康区”;1950年改为一区;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城关镇”;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80年改为“城关镇人民政府”。
   罗城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改为“罗城乡”;1958年建立“罗城人民公社”;1961年分为天城、罗城、十坝、河西4个公社;1961年天城、罗城、河西合并为“罗城公社”。1983年11月改为“罗城乡”。
   大河区 1958年区治迁往大河建立“大河公社”;1962年改为“大河区”;1967年改为“长征区”;1972年复名“大河区”。
  肃南裕 雪泉乡 解放后为高台县第六区一乡;1954年划归肃南县为红湾乡;1958年成立"红光大队”,属隆畅公社;1967年易名“长征公社”;1970年复名“雪泉公社”。1989年改为“雪泉乡”。
   喇嘛湾乡 解放后属高台县第六区;1954年归肃南县金泉区;1962年建为“喇嘛公社”;1967年改为“红星公社”;后恢复原名“喇嘛湾公社”。1989年改为“喇嘛湾乡”。
  固族 韭菜沟乡 解放后亚乐乡属高台县第六区;1954年归肃南县金泉区;1962年改制为“韭菜沟公社”;1967年改为“五星公社”;1969年合并东方红、五星公社为“韭菜沟公社”。1989年改为“韭菜沟乡”。
  自 水关乡 解放后属高台县第六区;1954年为肃南县水关乡;1962年改制为“水关公社”;1967年更名“红霞公社”,1969年复名“水关公社”。1989年改为“水关乡”。
  治县 皇城乡 解放后建政皇城乡,属青海省辖。1959年肃南县大河、康乐、马蹄等地裕固族牧民迁入成立“皇城公社”;1962年改为“皇城区”;1967年易名“红卫区”;1970年复称“皇城区”;1971年10月划归永昌县;1972年复归肃南县。
   北滩乡 1958年前属青海省门源县辖,是年5月马蹄友爱裕固族等牧民迁入成立“北湾大队”;1962年改制为“北滩公社”,1967年更名“赤卫公社”;1970年复名“北滩公社”;1971年10月划归永昌县,1972年复归肃南。1989年改为“北滩乡”。
   马营乡 1959年甘青边界调整时成立“马营大队”;1962年改制为“马营公社”;1967年改为“红光公社”;1970年复名“马营公社”;1971年10月划归永昌县,1972年复归肃南县。1989年改名“马营乡”。
   铧尖乡 1950年成立“铧尖乡”;1953年成立“铧尖藏族自治乡”,属武威县;1959年为“皇城公社铧尖大队”,归肃南县;1962年改制为“铧尖公社”;1967年更名“永红公社”;1970年复名“铧尖公社”,1971年10月划归永昌县;1972年复归肃南县。1989年改为“铧尖乡"。
  肃南裕固族 泱翔乡 1950年成立“泱翔乡”;1953年为自治乡属永昌县;1962年改制为"泱翔公社”,属肃南县;1967年更名为“卫东公社”;1971年10月划归永昌县;1972年复归肃南县。1989年改为"泱翔乡”。
   东滩乡 1959年5月划归肃南县,建“东滩大队”;1962年建“东滩人民公社”;1967年易名“红卫公社”;1968年与皇城公社合并为“东滩公社”;1971年10月划归永昌县,1972年复归肃南县。1989年改为“东滩乡”。
   康乐区 解放后为张掖县第十一区;1954年划归肃南县为康乐区;1958年改为“泉源公社”;1962年恢复“康乐区”;1967年改名“继红区”;1970年复名“康乐区”。
   红石窝乡 解放后建政康乐乡,属张掖县第十一区;1954年肃南县成立后属康乐区;1958年改称“跃进大队”,属泉源公社;1962年成立“红石窝公社”。1989年改为“红石窝乡”。
   杨哥乡 解放后成立“杨哥乡”,属张掖县;1954年肃南县成立后属康乐区;1958年合并寺大隆建为“红旗大队”,属泉源公社;1962年建为“康乐公社”,1967年更名“继红公社”;1970年改名“杨哥公社”。1989年改为“杨哥乡”。
  自 白银乡 解放后建立“白银乡”,属张掖县第十一区;1954年肃南县成立后属康乐区;1958年改制为大队;1962年建为“白银公社”;1967年改名为“团结公社”;1970年复称“白银公社”。1989年改为“白银乡”。
  治 青龙乡 解放后建立“青龙乡”,属张掖县第十一区;1954年肃南县成立后属康乐区,1958年改制为“青龙大队”;1962年建为“青龙公社”;1967年更名“上游公社”;1970年复名“青龙公社”。1989年改为“青龙乡”。
  县 马蹄区 解放后建政“协和乡”,祁连直属乡,分别属张掖县、民乐县;1954年将两乡合建为“马蹄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马蹄区”,属民乐辖;1957年划归肃南县;1958年改制为“马蹄公社”;1959年建为“西水公社”;1962年恢复马蹄区建制;1967年改为“东风区”;1970年恢复原称“马蹄区”。
   大都麻乡 解放后建制为民乐县祁连直属乡(包括大泉沟乡);1954年属民乐县马蹄藏族自治区;1958年改制为黄草沟和马蹄两个大队;1962年将两个大队分别建为“大都麻公社”和“马蹄公社”;1967年更名为“五一公社”和“东方红公社”;1968年合建为“大都麻公社”。1989年改为“大都麻乡”。
   大泉沟乡 解放后建制为民乐县祁连直属乡;1955年更名为“祁连民族乡”;1957年元月随马蹄区划归肃南县;1958年改为“大泉沟大队”;1962年建为“大泉沟公社”;1967年更名为“七一公社”;1970年复名“大泉沟公社”。1989年改为“大泉沟乡”。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西水乡 解放后建制为“张掖县协和直属乡”,1954年属民乐县马蹄藏族自治区,1957年划归肃南县;1958年建“西水大队”,属马蹄公社;1962年将大队改建为“西水公社”,1967年更名为“向阳公社M970年复名“西水公社”。1989年改为“西水乡”。
   明花区 解放后建政“祁明区”(包括今祁丰区)属酒泉县;1954年肃南县成立后建制“明花区”;1958年改制为“红星人民公社”;1959年与祁丰区合建为“祁明公社”;1960年又与祁丰分设,置“双海公社”;1961年分建为明海、莲花两公社;1962年合并为“明花区”;1967年改名为“南泥湾区”;1971年复名“明花区”。
   明海乡 解放后建政“明海乡”,属酒泉县;1954年肃南县成立后属明花区辖;1958年为红星公社的“明海大队”;1960年属双海公社辖;1962年改制为“明海公社”。1989年改为“明海乡”。
   莲花乡 解放后建政“莲花乡”,属酒泉县祁明区;1954年肃南县成立后为“明花区莲花乡”;1958年为红星公社的“莲花大队”;1962年成立“莲花公社”;1967年更名“南泥湾公社”;1971年复称“莲花公社”。1989年改为“莲花乡”。
   前滩乡 解放后属酒泉县祁明区莲花乡;1954年肃南县成立后属明花区莲花乡;1958年成立“前滩大队”;1962年由大队改建为“前滩公社”。1989年改为“前滩乡”。
   祁丰区 解放后建政“祁连直属乡”;1950年与莲花乡合并为“祁明区”,属酒泉县;1954年划归肃南县,改称“祁丰区”;1958年改建为“祁丰公社”;后易名“灯塔公社”;1959年与双海公社合并为“祁明公社”;1962年将祁丰公社划分为祁丰、祁文两个公社;不久合建为“祁丰区”;1971年将祁连、祁林划入酒泉地区,祁青、祁文划入嘉峪关市,.区制撤销;1972年复归肃南县后恢复“祁丰区”建制。
   祁林乡 解放后属酒泉县祁连直属乡;1950年建政“祁林乡”,属酒泉县祁明区;1954年肃南县成立后属祁丰区辖;1958年为祁丰公社的“祁林大队”;1962年下半年改制为“祁林公社”,属祁丰区辖;1971年划归肃南县,1989年改为“祁林乡”。
   祁连乡 1950年建政“祁连直属乡”,属酒泉县祁明区;1954年肃南县成立后,属祁丰区;1959年隶于祁丰公社;1962年改制“祁连公社”,属祁丰区辖;1971年划归酒泉县;1972年复归肃南县的"祁丰区”;1989年改为“祁连乡”。
   祁文乡 解放后属酒泉县祁连直属乡;1950年建政“祁文乡”;1954年肃南县成立后属祁丰区;1958年为“祁文大队”,属祁丰公社;1962年改为“祁文公社”;1971年划归嘉峪关市;1972年复归肃南县;1989年改为“祁文乡”。
   祁青乡 解放后分属酒泉县祁连直属乡和祁文乡;1954年属祁丰区祁文乡;1957年析置“祁青乡”;是年改为公私合营牧场;1962年撤场建“祁青公社”;1971年划归嘉峪关市;1972年复归肃南县;1989年改为“祁青乡”。
   红湾寺镇 1985年4月29日成立“红湾寺镇”。

附注

注:全称为“XX人民公社”,简称“XX公社”。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