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02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概述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3
页码: 1-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基本情况。张掖地区是个美丽而又富饶、古老而又年轻,历经沧桑巨变、快速发展的地方。
关键词: 张掖地区 概述 地理

内容

张掖地区是个美丽而又富饶、古老而又年轻,历经沧桑巨变、快速发展的地方。他正以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璀璨的历史文化、辉煌的建设成就,灿烂的开创前景,愈来愈为世人所瞩目。
  地理优越 资源丰富
  张掖地区(以下简称“张掖”)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屏焉支山与武威地区和金昌市为邻,西沿走廊与酒泉地区和嘉峪关市相望,南依祁连山与青海省的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和祁连县接壤,北靠合黎山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毗连。东西长约465公里,南北宽约148公里,总面积4.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2%。其中,耕地占5.1%,林地占7.1%,草地占52%,水域占0.9%,交通道路占1.5%,城乡建设和居住用地占1%,盐碱地、裸土、沙漠等难利用地占33.6%。
  张掖地处东经97°12′~102°20′,北纬37°28′~39°57′之间,在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自南向北分为祁连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川、合黎山山地三大地形区。南部祁连山地海拔3500~5547米,面积占全区的50%。山体雄伟高大,叠嶂起伏,沟谷纵横。在海拔43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广布;4300米以下林丰草茂,有大片原始森林和天然牧场。中部走廊平川海拔1260~2500米,面积占全区的38.4%。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为主要绿洲农业区。北部合黎山系海拔1600~3633米,面积占全区的11.6%。山势大部低矮,南陡北缓,岩石裸露,植被稀疏。
  境内河流纵横,贯穿全境,主要靠祁连山区降水、冰雪融水和山间地下潜流补给,具有春汛、夏洪、秋平、冬枯等特点。主要河流有黑河及其水系马营河、童子坝河、洪水河、海潮坝河、大都麻河、酥油口河、大野口河、梨园河、摆浪河等26条,年径流量为24.6亿立方米。黑河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祁连山的冷龙岭和托勒山,流经张掖、酒泉等地、市、县,最后注入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海。黑河全长820多公里,境内流长295公里,年径流量15.5亿立方米,最大流量每秒1150立方米,流域面积2.32万平方公里。
  区内除祁连山区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外,其他地方均属大陆性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燥缺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9.4万千瓦/m2,年日照总时数
  2702~3118小时。年平均气温3.0℃~7.7℃,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3.3℃,最高气温为39.1℃,年均大于等于10℃积温为1611℃~3078℃。川区气温较高,沿山和浅山地区较凉。年均降水量104~495毫米,川区较少,山区较多,70%的降水集中在6~9月。年蒸发量1625~2280毫米,无霜期110~170天。春季多风,年平均风速2.2~2.4米/秒。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春寒、沙尘暴、干热风和霜冻等。
  张掖资源种类多,分布广,藏量丰富;开采者少,沉睡者多,采掘发展潜力大、前途广。在全区总面积中,有宜农地416.42万亩,宜园地11.30万亩,宜林地526.80万亩,宜牧地3225.61万亩;城镇建设和居民点占地46.06万亩,交通用地24.25万亩,水域938.08万亩;尚待开发利用土地1603.60万亩。有可利用的水资源25.7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6亿立方米,地下水1.15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12.7万千瓦。光能资源丰富,阳光辐射量大,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林木、牧草等单位面积产量。农作物品种有9类340多种。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蚕豆、糜、谷和洋芋著称;油料作物以胡麻、油菜、向日葵、麻籽著名;瓜果类以西瓜、甜瓜、苹果、梨、红枣、桃、杏、紫桑、海棠、葡萄为优;蔬菜类以包心白菜、莲花白、韭菜、芹菜、番茄、笋、大葱、大蒜、辣子、茄子、萝卜、黄瓜、北瓜、南瓜、苦瓜为佳。药用植物85种,主要有甘草、大黄、黄芪、秦艽、麻黄、羌活、锁阳、小香、芥子、蒲公英、红花、艾叶、芦根、桃杏仁、山楂、枸杞、太子参等。家畜主要有牛、马、驴、骡、骆驼、羊、猪、狗和兔、猫、貂等。家禽主要有鸡、鸭、鹅、鸽、鹌鹑等。野生动物有285种,主要有白臀鹿、马鹿、野驴、野牦牛、石貂、猞猁、藏羚羊、黄羊、旱獭、水獭、雪豹、马熊、马麝、野猪、獾猪、狐狸、狼、盘羊和天鹅、蓝马鸡、雪鸡、雉鸡、沙鸡、斑尾榛鸡、血雉、山鹰等。分布在祁连山、大黄山、合黎山420多万亩的天然森林树木有110多种,其中乔木主要有松、柏、杨、柳、榆、桦、槐、椿等;灌木60多种,主要有金露梅、银露梅、线叶柳、山刺玫、旱柳、沙柳、金樱子、灰栒子、天山花楸等。平原栽植林木有20多种,各种花卉有100多种。鱼类30多种,鸟类200余种。已探明矿藏32种,分布在区内320多个矿点区,主要有金、银、铜、铁、锌、钨、铅、铬、镍、锑、锰、钛和煤、芒硝、石灰石、重晶石、萤石、滑石、石英岩、大理岩、石棉、黏土、白云岩、石膏、硅石等。
  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张掖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五帝〕至〔夏〕〔商〕时期为西戎所居,〔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为月氏所居。〔西汉〕初,匈奴击走月氏,张掖成为匈奴在河西的重要居地。〔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河西首设酒泉郡,郡治觻得城。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始置张掖郡,郡治张掖县(今武威市境)。地节三年(前67年)分张掖郡设武威郡,郡治武威县(今民勤县东北)。建昭三年(前36年),酒泉郡治由觻得迁禄福城(今酒泉市区),张掖郡治由武威迁觻得城,郡辖10县:觻得、昭武、删丹、氏池、屋兰、日勒、骊靬、番和、居延、显美。〔王莽〕时,张掖郡改名设屏郡。〔东汉〕时张掖郡名复旧,除居延、显美外,仍领原辖8县。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分张掖郡置西郡,辖日勒、删丹2县;兴平二年,居延置西海郡。3郡皆隶属雍州。〔三国〕时,张掖郡辖觻得、昭武、屋兰3县;西郡辖日勒、删丹、仙堤、万岁、兰池5县;西海郡辖居延1县。雍州改称“凉州”。〔西晋〕及〔前凉〕时,由3郡析置为6郡:张掖郡(辖永平、临泽、屋兰3县)、西郡(辖日勒、删丹、仙堤、万岁、兰池5县)、西海郡(领居延1县)、建康郡(辖表氏、乐涫2县)、祁连郡(辖汉阳、祁连2县)、临松郡(辖临松1县)。〔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隶属〔前凉〕〔前秦〕〔后凉〕〔北凉〕。〔南北朝〕时期,继由〔北魏〕〔西魏〕〔北周〕所领。〔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为“甘州”,以境内有甘峻山及甘泉得名。〔隋〕仍设张掖郡,辖张掖、删丹、福禄3县。〔唐〕置甘州,属陇右道,辖张掖、删丹2县。“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天宝元年(742年),又改甘州为“张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甘州”。公元851年,张议潮收复河西,甘州重归唐朝。〔唐〕末,回鹘占据河西,设牙帐于甘州,经〔五代〕至〔宋〕初共150多年。〔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甘州回被〔西夏〕李元昊所灭,张掖遂入〔西夏〕版图。〔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蒙古首领成吉思汗攻取甘州,甘州始为蒙元管辖。〔元〕至元元年(1264年),在甘州设立“甘肃路总管府”;至元八年改为甘州路总管府。至元十八年(1281年),在甘州设“甘肃行中书省”,统管东起河套,西至新疆东部,南到青海西宁,北达外蒙的7路2直隶州。〔明〕初设甘州左、右、中、前、后5卫。〔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迁陕西行都司于甘州,管辖东起庄浪(今永登),西至敦煌,南到西宁,北达居延的12个卫和4个守御千户所。永乐年间,设“镇守太监”及“甘肃镇总兵”;正统年间,设“甘肃巡抚都御使”,下分4道:分巡西宁道驻甘州,辖甘州5卫、山丹卫及高台千户所;分守西宁道驻凉州,辖凉州、永昌、镇番、庄浪4卫及古浪千户所;肃州兵备道驻肃州,辖肃州卫、镇夷千户所,抚安罕东、曲先、安定、阿端、沙州、赤金蒙古、哈密7个羁縻卫;西宁兵备道驻西宁,辖西宁卫、碾伯千户所,抚安西番13族。〔清〕初仍沿〔明〕制。〔清〕顺治七年(1650年),罢甘州前、后2卫。顺治十五年(1658年),甘肃巡抚东移凉州(后移兰州)。康熙二年(1663年),甘肃提督驻甘州,辖甘肃镇、宁夏镇、西宁镇、安西镇4镇总兵。雍正三年(1725年),撤陕西行都司,置“甘州府”;撤甘州左、右2卫置“张掖县”;改山丹卫为“山丹县”;合并高台、镇夷2千户所置“高台县”。雍正七年(1729年),割甘州府的高台县隶肃州直隶州。乾隆八年(1743年),置“张掖县东乐分县”,辖1驿14堡。十五年,甘州府分张掖县置“抚彝厅”,辖2驿23堡。甘州府时辖张掖县、山丹县、东乐分县和抚彝厅。〔民国〕2年,废〔清〕府、州建制,除高台县属安肃道外,其他各县属甘凉道。〔民国〕25年(1936年),甘凉道所辖区域成立“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区治武威,张掖、山丹、民乐、临泽县属之;高台县属设在酒泉的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9月,建立“张掖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甘肃省行政公署。1950年1月改为张掖专区,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辖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5县。是年5月撤销张掖专区,张掖、山丹、民乐县划归武威专区;临泽、高台县划归酒泉专区。1954年2月设立肃南裕固族自治区(翌年改为县),属酒泉专区。1955年10月10日,酒泉、武威两专区合并成立“张掖专区”,辖永登、天祝、古浪、景泰、民勤、武威、永昌、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肃南、鼎新、酒泉、金塔、玉门、安西、敦煌、肃北、阿克塞、额济纳22县(旗)。1961年11月,恢复酒泉、武威专区建制,保留张掖专区建制,辖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肃南6县。到1995年,全区辖1市(县级):张掖市;5县: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6县(市)共有6镇、6区、87乡、898村、5559个村民小组和309327户、119.77万人。其中:男性619125人,占51.69%;女性578578人,占48.31%。农业人口101.99万人,占85.15%;非农业人口17.78万人,占14.85%。
  张掖文化发展较早,有丰富多彩的文物与古迹。全区发现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文物点816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4处,馆藏文物23000多件。在各种文物点中,有古文化遗址526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8处,青铜器时代遗址6处,〔汉〕~〔明〕古城遗址54处,〔汉〕〔明〕长城及烽火台遗址466处,古窑址5处。名胜古迹有历代石窟寺15处,古墓葬10余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20多处,岩画、石刻10余处和〔唐〕〔明〕金钟等。红西路军革命遗址及纪念建筑物9处。
  〔汉〕〔唐〕以来,张掖是西北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而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古城;198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的优美自然环境;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建立起全国规模最大、亚洲第一的牧马场;全国室内最大的泥塑卧佛、最早的土塔藏经阁、最高的木塔寺、最完整的〔唐〕钟鼓楼,最美丽的丹霞地貌,最丰富的石窟群和著名文物景点。这里不仅是历代中原王朝在河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军事战略要地之一。很多中外历史名人都曾涉足张掖,如汉朝张骞、班超,〔东晋〕法显,隋朝炀帝,唐朝玄奘等;还有波斯、阿富汗、印度等国的商贾、僧侣、学者都曾络绎不绝地到过这里。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张掖居住一年之久。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前来视察过张掖;1992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张掖时欣然题词:“金张掖”。
  骆驼城故址位于高台县骆驼城乡永胜村3公里处。故城址面积近30万平方米,是河西最大的〔汉〕〔唐〕古城遗址。城西、城东北分布大量的〔汉〕~〔魏〕〔晋〕墓群。城内外遗存和出土各种陶、砖、瓦片和货币、铜印、器物等,是研究〔东汉〕〔魏〕〔晋〕时期河西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资料。骆驼城史称“建康古城”。〔东晋〕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前凉〕张骏于此置“建康郡”,属凉州。〔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凉〕亡于〔前秦〕,建康郡为〔前秦〕所领。太元十年(385年),建康郡属吕光所有。〔后凉〕吕光龙飞二年(397年),〔北凉〕段业在建康建都,后归沮渠氏。〔南北朝〕元嘉十六年(439年),沮渠氏亡于〔北魏〕,建康郡属〔北魏〕。〔唐〕证圣元年(695年),改置建康郡为“建康军”。〔唐〕广德元年(763年),甘州陷于吐蕃,建康军随之陷废。骆驼城故址保存基本完整,城东垣、北垣部分坍塌。1962年,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骆驼城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临松山谷。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窟内保存有〔北凉〕〔北魏〕〔西魏〕〔隋〕〔唐〕〔西夏〕〔元〕〔明〕各个朝代的造像与壁画。石窟群包括马蹄北寺、南寺、千佛洞、上观音洞、中观音洞、下观音洞、金塔寺等7处,共存70余窟龛。寺内马王殿下石阶上有一显明的马蹄印,相传为“天马”临凡所踏,故此得名。各窟群都开凿在马蹄山谷的红沙岩崖壁上,窟龛分布有致,视之壮观。这里傍山依水,松柏茂盛,灌木郁葱,风景秀丽,是河西最佳观光、避暑胜地。马蹄寺石窟群的艺术价值,既有与敦煌莫高窟相同之处,又有其不同特点。相同点是在石窟建筑结构的艺术造型上都有内阵、外阵形式,内有佛殿,外有回廊,里外开龛达49龛之多的“藏佛殿”,以及上下连续5层29龛组成的“三十三天”。在造像绘画及窟洞构造方面,汲取印度的佛教艺术与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相结合,组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建造风格,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力。不同点是,敦煌的“飞天”为壁画或浮雕,而金塔寺的“飞天”却在洞窟中心柱上彩色旋塑,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立体感很强,在全国“飞天”中为仅见,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大佛寺位于张掖市城内西南隅,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成祖朱棣敕赐“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敕赐“宏仁寺”,共和国成立后改称“大佛寺”。创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北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明〕正统、成化、万历年间和〔清〕雍正、乾隆年间屡有修葺。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多次拨款维修。主体建筑大佛殿总面积1370平方米,艺术群体31座,正中佛坛上塑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像,身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5.4米。塑像金装彩绘,神态自若,丰满端秀,面容恬静,比例匀称,造型之大为全国室内泥像之最。寺内藏经为〔明〕英宗朱祁镇于正统十年敕书颁赐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共计636函,6361卷、180082页,3000多万字。其中《大般若波罗密多经》《涅槃经》《大唐西域记》用泥金、银粉书写558卷。经卷内容广泛,文图并茂;书写、雕刻、印刷、装帧,工艺精美,堪称“明朝宗教文化瑰宝”,1986年被国家文物局确认为国宝级文物。1963年,大佛寺被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掖是红西路军与国民党马步芳部浴血奋战的地方,一万多名英雄儿女捐躯疆场。
  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为告慰烈士英灵,纪念先烈的光辉业绩,教育后代,从1956年到1988年,先后建起高台、临泽烈士陵园、肃南红西路军纪念塔、红石窝会址纪念碑。高台烈士陵园有毛泽东、朱德、徐向前、李先念、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书写的碑文、挽言和诗词;建有董振堂、杨克明纪念亭和红军烈士遗物陈列厅;厅后独置庞大的烈士公墓,庄严肃穆。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将他在中国近60年间收藏的3900多件文物全部捐赠给他的第二故乡——山丹县。甘肃省人民政府拨款,于1982年6月建成“路易·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他一生著作近60部,亦将收藏的全部图书捐赠山丹。捐赠文物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清朝、〔民国〕。种类繁多,价值珍贵,有石、陶器,骨、木器,铜、玉器,瓷器,书画、写经、钱币、书籍、照片等。不少文物是稀世珍品,其中:商朝陶戈、〔战国〕铸金银之纹带钩、鎏金带钩、〔汉〕成山瓦当、大泉五十钱范、〔唐〕胡腾舞铜人像、〔西夏〕铜印、铜腰牌、〔元〕罗罗斯铜牌、〔清〕祁母沈夫人行乐图轴、钱履坦梅花唱合卷等,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为了永久纪念路易·艾黎和乔治·艾温·何克,1986年在山丹县城正式建起占地2000平方米的“路易·艾黎、乔治·艾温·何克陵园”,安放路易·艾黎部分骨灰和乔治·艾温·何克遗骨。邓小平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
  民族兴旺 人物荟萃
  张掖自古以来,多民族和睦聚居,相互依存。〔夏〕〔商〕〔周〕至〔明〕〔清〕,先后有西戎、月氏、乌孙、匈奴、羌、氏族、卢水胡、鲜卑、吐蕃、沙陀、回鹘、党项、汉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融化,形成当代新的民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有汉族、裕固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维吾尔、苗、彝、满、壮、布依、朝鲜、侗、土家、东乡、纳西等26个民族,其中:汉族112.30万人,占总人口的98.05%;其他25个少数民族22440人,占1.95%。超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裕固族9145人,藏族8810人,回族3040人。在少数民族中,有82.55%的人集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其他县(市)。
  张掖,地灵人杰。不论客籍、本籍,历代人才辈出,上至文人贤哲,下至名宦良吏,群星灿烂。周穆王、隋炀帝、成吉思汗、忽必烈等曾巡幸驻跸;赵紫阳、胡耀邦、江泽民等曾实地视察,为历史留下永不磨灭的足迹。〔清〕《甘州府志》收录〔清〕中期以前入志人物1000余人,其中本籍330人。〔清〕后期和〔民国〕时期,代不乏人,后继有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广开学路,加大投入,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专家学者层出不穷。本志入志人物,除以事系人者外,《人物编》列传154人,入录184人,上表2622人,总计2960人,其中:〔民国〕以前76人,共和国成立以来1717人。
  〔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万骑“过焉支山千余里”,打通丝绸之路;秺侯金日殚,受汉武帝托孤辅佐少主,与弟金伦七世荣显,张掖至今还保留秺侯堡遗址;〔东汉〕河西驻张掖郡的属国都尉窦融统管安定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5郡;〔汉〕章帝拜邓训为张掖太守、护羌校尉,一举平息烧当羌酋迷唐联络卢水胡人及小月氏制造的河湟大叛乱;〔前凉〕明究群籍、特善史书的郭荷,隐居张掖东山,设帐授徒;弟子郭瑀悉心求学,尽传其业,遂精通经义,雅辩博论,师逝后隐居临松薤谷,授弟子千余人,著《春秋墨说》《孝经错纬》;晋代张掖临松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博涉群史,颇晓天文,雄杰有英略”,建立北凉国,自号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称雄河西走廊、青海湟中及新疆东部;隋炀帝亲率大军穿越大斗拔谷在焉支山下会见27国使臣,并举行“万国博览会”;吏部侍郎裴矩受炀帝派遣到张掖掌管交市,管理西域商贸,编著《西域图记》;唐朝甘州刺史李汉通大兴屯田水利,变旱田为水田,“稻收丰衍”,推动张掖农业的发展;张掖籍赵武孟、赵彦昭父子博通经史、工文善诗,皆举进士,仕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耿国公,武孟著《河西人物志》,彦昭诗入《全唐诗》;张掖乌执义,从戎戍边,屡功升至平卢节度使;其子承恩、侄承玼被任命为平卢先锋,沉勇决断,大败契丹军,号称“辕门二龙”,承恩被擢为河北道节度副大使,承玼被封为昌化郡王;承玼之子重胤,终生行伍,勇猛有谋,封邠国公、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空兼节度使;重胤子汉宏袭邠国公爵。
  “甘州回”怀建可汗庞特勤,“居甘州,总碛西诸郡”170年,其子孙连续13代任可汗;张掖党项族甘卜,〔西夏〕将领,元太祖征〔西夏〕时,率部投降,为千户,甘卜死后,其子昂吉尔率父部累建战功,所向无敌,官至怀远大将军、镇国上将军、淮西宣慰使、行省右丞;〔清〕初甘州回民米剌印与丁国栋举行有10多万队伍的“反清复明”起义,占领今甘肃大部,威震全国;〔清〕康熙张掖举人、县令陈史在外地为官时给本籍书院购送图书74种,其女秀全、秀勤皆为诗人;清朝重庆镇总兵甘州人韩成,父、子、孙,一门三提督、三武进士、一探花,为一代世家大族;还有清朝图形紫光阁的甘肃提督高台人阎相师,新疆陷于阿古柏侵略军时始终坚守巴里坤的甘州籍名将何琯,书画家毛升汉、冯琳,音乐家王珊苔等,构成张掖古代人文荟萃、英杰辈出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在张掖这块热土上,既有为解放而战斗和牺牲的英雄豪杰,又有为建设而造就和涌现出的各种人才。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为建立河西根据地,打通国际路线,李先念、徐向前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亲自在这里指挥战斗;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数千名将士壮烈牺牲于高台、临泽等地,在世代人民心中立下不朽的丰碑,在河西历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悲壮的篇章。40年代,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路易·艾黎和乔治·艾温·何克千里迢迢来山丹开办培黎工艺学校,为中国培养建设人才;乔治·艾温·何克献身于山丹,路易·艾黎奋斗一生谢世后,骨灰撒在山丹,人民永远怀念他们。共和国成立以来,上级党组织把数千名革命干部和优秀人才派遣张掖,领导和建设张掖;40多年来,张掖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他们所做的无私奉献是密不可分的。同样,本籍人在党的培养教育下,茁壮成长,具有较好的政治素养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大部分人参加本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有一部分人参加抗美援朝、保卫边疆及国家各项建设,很多人成为行业骨干和工作尖兵,有些还献出宝贵生命。1995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干部25356人,其中:地级45人,县级771人,科级5057人,一般干部19483人;大学1054人,大专6018人,中专(高中)14764人,初中以下3068人;全区科技人员15272人,职称正高13人,副高333人,中级3428人,初级10075人。历年获国家各级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975人,其中:国务院表彰的20人,国家部、委、办表彰的250人,省委、省政府表彰的705人。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共和国成立后,全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历史总是在曲折、坎坷道路上逐步前进的。1949年,全区社会总产值4360万元。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发展较快,期末社会总产值达10341万元,年均递增24.86%。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在“大跃进”和极“左”路线影响下,造成工农业生产重大损失,社会产值大幅度下降,物资紧缺,商业萧条,一些商品凭票或高价供应。总产值由1958年的13894万元,降至1962年的7651万元。1962年后,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社会总产值达11389万元,年均递增16.28%。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区兴办地方工业和一些社队企业,总产值有所增长。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政治、经济领域推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判“唯生产力论”,割“资本主义尾巴”,工农业生产步履艰难、发展缓慢。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纠正“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各个生产领域开始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城乡经济全面发展。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社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4.88%。至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期末,国民经济总产值58443万元;1990年第七个五年计划期末,总产值达128670万元;1995年第八个五年计划期末,总产值达400449万元。
  农业 张掖土地广阔,水源丰富,气候适宜,有利于发展农业。50年代初期,农村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农民获得土地,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继而对小农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化,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50年代进行一系列耕作制度改革;60年代,推广优良品种,粮食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65年,粮食亩产和总产量由1949年的75.5公斤和101956吨分别提高到113.8公斤和215154吨,增长50.73%和111.03%。“文革”期间,粮食生产发展缓慢,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所下降。1976年与1965年比较,粮食亩产从113.8公斤提高到202.5公斤;油料亩产由53.9公斤下降到53.6公斤。70年代末期,调整农村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张、临庙、高3县大搞带状种植,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科学种田水平显著提高,使农业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1995年同1978年比较,粮食总产量增长86.47%,亩产增长103.19%;油料总产量增长11.47倍,亩产增长2.67倍;棉花总产增长8.11倍,亩产增长6.39倍;甜菜总产增长10.57倍,亩产增长1.63倍;蔬菜总产增长10.89倍,水果总产增长7.19倍。
  林业 境内山区面积大,森林资源多;川区宜植各种树木,林业前景广阔。1995年,森林总面积588.55万亩,木材总蓄积量1438.72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401.91万亩,人工林186.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7%,比1949年的4.5%增加近1倍。川区已有133.5万亩耕地形成农田林网,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0%;定植经济林10.7万亩;在北部风沙地区,初步建成44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昔日“沙进人退”的现象不复存在,很多不毛之地变成塞外绿洲。
  畜牧业 全区有可利用的高山草原和荒漠草原3226万亩。1949年以来,从地区到乡镇逐步建立畜牧兽医机构,大抓畜种改良、疫病防治和草原建设。1995年末,各类大牲畜存栏46.13万头(匹),比1949年的16.77万头(匹)增长1.26倍;猪存栏61.82万口,比1949年的3.41万口增长17.12倍;羊存栏139.65万只,比1949年的35.06万只增长2.98倍;肉类总产量5910万公斤;禽蛋产量1101.5万公斤,绒毛产量34.30万公斤,牛奶722.62万公斤,兽皮27.1万张,分别比1949年增长几至十几倍。现有围栏草场100多万亩,耕地种草35万亩。14种危害较大的畜禽疫病基本得到控制。历史悠久、地广草盛的山丹军马场是全国最大、亚洲第一的优良军马生产基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甘肃省细毛羊主要培育基地。
  水利张掖水利建设始于汉朝,〔唐〕〔明〕〔清〕时期达到兴盛,清朝中期至〔民国〕前期处于衰退状况。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建成中、小型水库44座,总库容1.83亿立方米;塘坝35座,总库容175.4万立方米;改建干、支渠671条,全长3991公里;兴建黑河草滩庄枢纽工程1处,远期控制灌溉面积130.6万亩;平整条田208.51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7.9%;改良盐碱地22.13万亩;完成田间渠系配套面积125.16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2.8%;打成农用机电井3659眼,配套机电井3606眼,井灌面积36.87万亩;建机电提灌站156座,灌溉面积8900亩。截至1995年,全区实灌面积282.8万亩。还建成农村供水工程7877项,机电井521眼,水塔93座,压力罐15台,供水管道2286公里,水窖8773座;完成城市供水和氟病区改水工程;兴建肃南和张掖市平山湖、山丹县红寺湖牧区水利工程;建成146项防洪设施;共有水电站30座,总装机容量20171千瓦,年发电量8926万度。
  农机 到1995年末,全区有大型拖拉机1458台,小型拖拉机44664台,播种机8635台,收割机1570台,场上作业机械12621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6359台;饲料粉碎机4680台,铡草机950台,剪毛机46台;农用汽车1470辆,运输车374辆,三轮机动车8794辆。1995年,农机总作业量达7363.74万标准亩,其中:机耕188.3万亩,机播180.5万亩,机收28.17万亩。地区设农机研究所,6县(市)皆设农机推广站,研制和推广一批播种、施肥、锄草、耕作、收割、农副产品加工和地膜覆盖等机具和科技成果。
  农垦 张掖农垦始于汉朝,两千多年来持续发展,代有所续。共和国成立以来,国营农场经历了“创建——跃进——调整——稳定”的发展过程,管理体制也曾经历“县办——地区管——军队辖——省属”的关系。境内现有省属国营农、牧场4个(张掖、山丹、临泽农场,宝瓶河牧场)。4场占地46.83万亩,其中宝瓶河牧场33.05万亩;总人口7533人,其中干部613人,职工3274人。管理全区农垦事业的领导机构,50年代为专区农垦局,60年代初为省农垦局河西分局,1963年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第十一师,1975年仍归地区,遂设张掖地区农垦局,1984年改局为公司,辖属省管。公司今直辖9个企业。
  工业 〔民国〕前,张掖没有什么工业。1949年全区作坊性企业仅20户,从业人员不足百人,年产值仅159.7万元。50年代以来,地方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今已初步形成机械、建材、煤炭、化工、冶金、电力、轻工、轻纺、五金、造纸、印刷、食品加工等主体行业和二轻、乡镇企业为一体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40多种,酒类产品质量与产值居全省第一,板纸、硫化碱占全省第二,羊绒染色皮大衣为部级优质产品,“敦煌牌”收割机远销亚、非、美洲18个国家和地区。到1995年,全区有工业企业439户,其中:地、县(市)国营101户,职工21942人,固定资产净值87375万元,完成工业产值60615.82万元,实现利税8189万元,产值、利税分别占工业产值的52.9%和75.81%;城乡集体工业338户,从业人员17361人,固定资产22745.7万元,完成工业产值5414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7.1%。
  交通邮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交通邮电事业得到相应发展。交通以兰新铁路、兰新公路(国道312线)和甘青公路(国道227线)为主干,形成纵横联结的交通网络和运输体系。兰新铁路在境内长255公里,有张掖中心车站和22个小车站。1995年,区内各级公路84条、2294.56公里;其中省养公路16条、833.99公里,县乡道路68条、1453.07公里,村村寨寨都能通汽车。有机动车辆11423辆,其中汽车6521辆。邮电局、所由1949年的14处增加到1995年的75处;邮电职工由75人增加到885人;年总业务量由5.28万元增加到2311.56万元;邮路总长度由173.2公里增加到2409公里;电话用户由22户增加到15773户;电话机由25部增加到17144部;交换机容量由50门增加到35816门。到1995年,开通无线电话电路24路;无线寻呼1789户;无线集群通信75户;微波通信18户;程控电话3.4万门。张掖邮电水泥电杆厂产品质量优良,远销西北各省区。
  基本建设 共和国成立以来,基本建设累计投资总额达15亿多元,其中农业占26.3%,工业占24.7%,形成固定资产36.5亿元。城镇建设投资总额为2亿多元,新建楼房375.3万平方米,铺设油路1176.67公里,铺设自来水管道146公里,75%的居民用自来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14%。维修文物和古建筑60多处(座),开发旅游景点136处。拥有一定施工能力的建筑行业正在形成,地、县(市)有建筑工程公司44个,其中:国营4个,乡镇集体40个,从业人员2.86万人,固定资产17489万元。
  商贸财税 张掖自古以来就是河西走廊商贸、物资集散流通中心。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商贸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多种经济同步发展,商业兴旺,商贾云集,市场繁荣。1995年,全区社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行业零售网点发展到10681个,其中国营258个,集体652个,个体9771个。每万人平均有89个,从业人员达19972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866亿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4.0854亿元。城乡有集市贸易市场139个,集市贸易成交额达6.3亿元。外贸出口商品有粮油、土畜、轻工、矿产、化工、医药、纺织7大类50多个品种,出口总额达4.2632亿元。财政收入逐年增加,1950年预算内财政收入512万元,1995年达2.4578亿元,增长43倍,45年收入12.8439亿元;财政支出总额36.3058万元。税收总额12.311亿元。银行存款余额1949年为5.6万元,1995年达24.3592亿元。
  教育 〔民国〕前,张掖教育比较落后。1949年全区各类学校仅450所,学生2.7万人,平均每万人有学生510人。1995年,辖区有各级各类学校968所,其中省属高等学校1所,地属高等学校1所,兰医大专班1个,甘工大教学点1个,中等专业学校5所,农职业中学8所;各类中学117所;小学819所。高等院校(班、点)共招收、毕业学生4122人,中专21748人,中学39.49万人,小学13.40万人。城市幼儿人园率达60.6%;城乡适龄儿童入学率95.69%,巩固率97.4%,普及率87.3%;九年义务教育合格率90.2%。初中升学率37.5%,高中升学率21.5%。成人教育成绩斐然,全区农民扫盲教育得到普及,1995年文盲率降至1%以内;农民接受实用技术教育者达45万多人(次);干部职工队伍的成人文化和专业技术教育获得明显效果,有6800多人取得《文化合格证书》《技术合格证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人数达86874人,实际参加考试的59429人(次),合格者28195人(次),合格率为41%。民族教育主要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张掖市进行,到1995年底,有民族幼儿园3所,幼儿663名;民族完全小学2所,中心小学28所,村学10所,学生249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2%;民族完全中学2所,民族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所,学生1310人。特殊教育有张掖市盲聋哑文化技术学校和张掖地区聋哑学校,毕业学生270人。全区教职工队伍由1950年的1162人,增加到1995年的11994人,专任教师10297人,其中大专教师220人,中专教师260人,职中教师267人,普中教师3506人,小学教师6023人,特殊教育教师21人,幼儿教师867人。
  科技 共和国成立40多年来,区内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和普及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有5个专业研究所;各种学会、协会、研究会47个,会员4500多人。有科技人员15272人,其中:自然科技人员5081人,社会科技人员10191人。获得各类专业技术职称者13849人,其中:初级10075人,中级3428人,高级346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90.68%。1977~1995年获奖科研成果271项,其中:国家级3项,部(省)级53项,省厅级27项,地区级188项。许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生产建设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临泽县治沙试验站与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等单位于1975~1985年在临泽县北部建成10万亩治沙试验样板区,沙荒地改造利用研究获得成功,1987年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组织派员实地考察后给予肯定,受到国际上的好评。地区农科所于1985~1989年进行的轮回选育法培育玉米新品种研究,育成早、中、晚熟3个杂交种,在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示范推广50万亩,增产19.7%。地区农科所与高台、临泽农技部门于1987~1989年在海拔1260~1600米的高、临、张3县(市)26个乡进行的“甘肃河西—熟制灌区吨粮田高产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总结出一套模式化栽培技术,到1989年实现吨粮田10.54万亩,占灌区粮食作物面积的13.2%,平均亩产1024.6公斤,较1984~1986年3年平均亩产799公斤,增产225.6公斤,增长28.2%,产品成本降低3.3%。
  文化 文化领域的各项事业伴随经济建设得到相应发展。到1995年,地、县(市)有文化馆6个,乡(镇)文化站87个,村社文化室600多个;群艺馆2个;地、县剧团2个,农村业余剧团35个,文工团2个;城市电影院8个,工矿俱乐部6个,乡(镇)电影放映队168个;新华书店6个;县(市)图书馆5个,基层图书室580多个,馆藏图书29.1万册,室藏图书173.4万册;博物馆4个,馆藏文物2.3万多件;综合档案馆7个,机关档案室471个,馆藏档案233177卷(册),室藏档案427809卷(册);编纂新方志、整理旧志书开端良好,已有9部综合方志和11部专业方志出版发行。文艺创作取得一定成果,一批文学、戏剧、绘画、摄影、书法等优秀作品获国家级奖励,被国内外有关方面收藏。
  广播电视 地区设置无线转播台1座,人口覆盖率为58%。县(市)广播站6个,乡(镇)标准化广播放大站66个,输出功率3250瓦。全区建成高标准广播线路5742公里,入户喇叭总数达15.29万只,村通播率达87.11%,混合覆盖率达85.7%,音响率达96.5%。地区有电视台1座,差转台31座,卫星地面收转站150座,电视覆盖面达85%以上,有线电视干线54公里,用户4600户。
  体育 有体育运动学校1所,专业项目有田径、射击、柔道、摔跤、无线电测向、武术、篮球、排球、乒乓球、举重、航模等;业余体校6所。1976~1995年,为省优秀运动队和省体校输送体育人才125人,其中:国际运动健将2人,国家运动健将5人,一级运动员15人。有1650人(次)参加全省、全国重大比赛、获得金牌354枚、银牌304枚、铜牌236枚;有65人(次)打破52项全省青少年纪录,2人打破2项全国青少年纪录。地、县(市)有体育总会6个,单项体育协会56个;基层体育协会745个;有专(兼)职体育干部1225人,等级运动员176人,等级裁判员139人。各种体育设施800多处。传统体育、民族体育、学校体育、农民体育、职工体育、伤残人体育、老年人体育全面持续开展,蔚然成风。临泽县、张掖市被评为全省、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山丹县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县。全区有体育先进乡31个,职工体育先进单位31个。
  医疗卫生 〔民国〕时期张掖医疗卫生条件很差。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身体健康,多方位、多层次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到1995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0个,病床2656张,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704人,其中高级68人,中级549人。地、县(市)建立比较完整的西医、中医、预防、保健、药品检验和医药产、购、销机构,基本形成医疗卫生网络体系。〔民国〕时期流行的天花、霍乱等传染病基本消灭;甲状腺肿大、布鲁氏杆菌病已达到控制区标准;氟病、克汀病等地方病得到较好的防治;不少防治项目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由〔民国〕时期的不足40岁,提高到1995年的70岁左右,提高率为42.8%。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人口出生率由1985年的22.7%,降到1995年的12.24‰;自然增长率降到6.31‰。计划生育率达98.82%,比1981年提高31.32%。
  人民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民国〕时期,张掖城乡各阶层生活水平差异很大,贫富悬殊。剥削者穿绸缎洋布,吃米面酒肉;被剥削者缺吃少穿,过着饥寒交迫、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群众收入不断增加,生活逐步改善。1950年,农民人均年收入52.30元,1995年为1651元;1950年,职工人均年工资480元,1995年为4202.2元。1957年,牧民人均年收入110元,1995年为1585元。城乡居住条件改善,1995年农民住房人均30.7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10平方米。消费水平相应提高,高档家用电器、高档交通工具和其他高档消费品拥有量与日俱增。
  全区人民在大力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张掖,历经变迁,特别是共和国成立以来40多年的开发建设,使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由于自然因素和其他原因,现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沿山地区农业自然灾害较多,抗御能力较差;水资源丰富,但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祁连山“绿色水库”得不到有效保护,水源涵养林破坏严重,植被稀疏,雪线上升,水源减少;土地资源尚未全面开发利用,沙漠、荒滩、盐碱地尚待治理和利用;自然条件优越,但生态环境保护尚待加强;工业基础薄弱,财政困难;文化比较落后,科技人才还不适应各项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等。全区人民有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扬长避短,开拓进取,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成就,再造一个新张掖。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