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墩子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唯一号: 291935020220001900
作品名称: 白墩子
其他名称: 白虎关
文件路径: 2919/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22/001
起始页: 0124.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878.3
主题词: 烽火台

作品简介

白墩子又称白虎关,位于安西县西北43公里处,原为汉代烽燧,后世修补利用。墩底长8.4米,宽8.2米。燧下有障城,长20.5米,宽164米,残高2.6米,用土坯夹压芦苇筑成。烽燧修筑在一块高地上,登上烽顶,满目空旷,一览无余。此障是一座重要的军事据点和补给站。这一带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水源奇缺,但此处却有几眼泉水。又因它处在通往西域的交通线上,古时过往的军队、商贾、行旅,都要在这里饮水、歇息。据史料记载:白虎关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是通往西域北路的必经之地。相传,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曾在此小憩;大唐贞观十二年派尉迟敬德、侯君集率兵四十五万,西征高昌,路经白虎关,关帝庙休整;名将薛仁贵兵败瓜州,退守这里,为国捐躯,死于白虎关,后人修庙祭祀,清代修补过;清代钦差大臣左宗棠进军新疆,也在这里补充饮水。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红西路军曾在这里同“马家军”浴血奋战,不少红军指战员血染沙场。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