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唯一号: 291934020220000678
专题名称: 党项族
文件路径: 2919/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22/001
起始页: 0102.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部族。隋末唐初,游牧于今四川西,青海东部及甘肃南部。“每姓别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各部落中,以拓拔氏为最强。拓拔氏是源出于东北的鲜卑族,与西北的羌族经迁徙、交往、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唐初,为吐蕃所遏,顺黄河东迁,散居庆州(今庆阳)和夏州(陕西靖边北)。唐末,党项族首领拓拔思恭以助唐剿灭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节度使,赐姓李,子孙世袭,至宋真宗成平五年(公元1002年)党项势力日盛,叛服无常。至李元昊,扩大地盘,驱逐回鹘,向河西各地发展,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吞并凉州,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攻陷甘州,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占领瓜(安西)、沙(敦煌)、肃(酒泉)3州。至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建国大夏,建都中兴府,与宋、辽成为鼎足之势。西夏幅员辽阔,“方二万里”,拥有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及陕西、青海、内蒙部分地区。宋徽宗宝元元年 (1225年),为蒙古成吉思汗所攻灭。 党项族初起时“不知耕稼,上无五谷”,在统治时代“岁时以耕稼为事”。当时河西物产丰富,粮豆丰盈,瓜果肉畜,品种繁多。西夏人“春食鼓子蔓、碱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芜荑。秋食席鸡子,地黄叶,登厢草。冬则蓄沙葱、野韭、柜霜、灰条子、白蒿、碱松子,以为岁计”,“衣皮毛,事畜牧”。名马橐驼数以万计,衣帽鞋袜都是毡褐,驼毛毡最丽最良。西夏冷锻的铠甲,“坚滑光莹,非强弩不可入”。因此党项人畜牧农耕并重,手工制品精良,茶、马、盐、铁交易频繁,商贸兴旺。但战争频繁,灾害伤亡惨重。 党项族信佛教,广译佛经,兴建寺院。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并创立西夏文字,大量翻译儒家经典《孝经》、《论语》、《尔雅》等,官制也仿宋制,有文武班,设中书、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等。 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一部分人南渡洮河,穿过松潘草地,沿金川海南下到达木雅。一部分人辗转到日喀则的昂仁县境,成为乌斯藏的属员。另一部分伊斯兰教徒,迁入临夏东乡保安一带。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