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娃和黑娃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1934020220000625
专题名称: 白娃和黑娃
文件路径: 2919/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16/001
起始页: 0254.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白娃和黑娃,一个老子两个妈。继母陈姚婆对自己亲生的儿子黑娃,看待得像个宝贝蛋蛋,十分疼爱。对前房留下的白娃,却二十四个不顺眼,百般折磨。陈姚婆整天价指鸡骂狗,摔盆惯碗,心地善良的陈老公经常为此受气,可又拿她没法子。 这天,陈姚婆又闹的让他下不了台,老头子气坏了,便对老婆子说“你整天作闹,夸你的娃子这好那好,能得不行,人家的娃子这坏那坏,啥也不行,我看,还是让他们出去比试比试本领。每人给上五十两银子,到明年的今天是整一年,看谁挣回来的钱多?就算谁有本事,有出息。”陈姚婆嘴里虽说不出个道理,心里另有主意,把嘴撇了一下走了。 第二天,老头子把两个娃子叫到跟前,说明原由,每人给了五十两银子,打发他们出门。临别时心里有点不忍,含着泪水给两个儿子再三叮嘱:“不管混的好坏,明年今日,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老婆子给每人一褡裢干粮, 兄弟俩就洒泪告别上了路。 行走几天来到三岔路口,白娃对黑娃说:“兄弟,咱俩就要在这分手了。你看这朝东一条大道是去长安的,这朝西一条路是去新疆的,看你走哪条路? ”黑娃临岀门时母亲安顿过,长安繁华、气候宜人,是个好地方, 因此他没加思索就一口说去长安。“也好,现在我们吃点干粮,然后再分手吧。”于是,两个人坐在地上,各自打开干粮袋,当白娃取出干粮袋要吃时,发现自己手里拿的是香油白面饼,而黑娃拿的却是黑面饼子,不由得感到很奇怪。平日里由于母亲的偏心娇惯,吃喝穿戴总是把最好的给黑娃享用,为啥这次岀远门,倒给他一袋黑面饼?莫不是咱妈装错了袋子?白娃为人厚道,想到这里,他把自己的干粮褡裢推到黑娃面前说:“兄弟,咱妈把干粮装错了,那香油白面饼是你的,这黑面饼我带上用吧。”没想到平日里娇惯成性的黑娃这会儿好像变得懂事,咋说也不肯将干粮换给白娃。 兄弟两人争执不下,一个要换一个不让换。最后黑娃迫于无奈,才把实情告诉了白娃:“哥啊,那白面饼子不能吃。”“为啥哩?”“那饼子里有毒,吃了那干粮非死不可。”“我不信。”白娃心想,虽说继母不好,总不至于下此毒手。 黑娃见白娃不信,就拿过一张白面饼,揉成渣渣撒在大路口,正好这时飞过一群老舌鸟,见地上有饼渣,纷纷落下来抢着吃,没一会儿就一只只扑楞着翅膀死去了。 白娃一见这种情景,不由心里一阵悲伤,抱头哭了起来。黑娃也陪着抹了一把泪。然后对白娃说:“哥,你甭哭了,那些饼子埋掉算了。我的这些饼子,一人带上一半,凑合着路上吃吧。”二人装好饼子,并约定明年今日在这里相会。于是用石头垒了一个照子为标记:谁先来就推倒照子,在前面井亭等候,然后一同回家。兄弟二人从此分手,各自上了大路。 话说白娃到了新疆,由于生性柔和,对人礼貌诚恳,手脚勤谨,做事细心,经人介绍到一家皮货字号当了账房先生。在他的细心经营下,这一年生意特别好,赚了一大笔钱。老掌柜十分器重他。打算将女儿许配给白娃为妻,好好成就一番事业。时满一年,白娃说明原由,提出要回家探亲一次,回来之后,再继续帮助做生意。老掌柜听了,也深表同意,特意备了一匹骆驼和一匹马,另赠银子二百两,随带衣服行李送他上路,并再三交待快去快回。 白娃骑着马,让骆驼驮着行李马不停蹄的赶路,这一天来到三岔路口。看见石头标记还在,知道兄弟还没回来,就推倒石头照子,到前面井亭上等兄弟。一连等了好几天。仍不见黑娃的影子。他不禁焦虑起来:不知兄弟现在情况如何?会不会路上出了啥差错呢?原来,黑娃到了长安,被那里的繁华热闹迷住了心。整天价转街道,进赌场,逛窑子,下酒馆,没过多久,就把所有的钱花光了。大家知道他是个不务正业的浪荡子,谁也不愿收留雇用。最后实在没办法生活,只好要饭吃,落得个凄苦下场。 白娃等到第五天傍晚,才见到了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黑娃。二人相见之后,抱头痛哭一场。黑娃说:“哥啊,还是你一人回去吧。你看我落到这种地步,咋有脸见爹娘呢?”白娃听了,对兄弟劝慰了一阵,又将自己行李打开,给兄弟换上了干净衣服,让他骑上骆驼一同回家。但当白娃打开包袱取衣服时,黑娃看见了白花花的银子,立刻产生了图财害命的恶念: 这些银子,骆驼、马如果能到我手里,回到长安,岂不又能过爽心的日子? 于是打定主意要除掉白娃,抢夺全部财物。 天色渐渐黑下来,黑娃望了一眼那黑洞洞的井口,又看四周没人,便对白娃说:“哥,你看我一天没喝一口水,又没吃一点东西,实在动不了啦。你去打点水来,咱们吃喝上一点,才好赶路。”忠厚老实的白娃听兄弟一说,赶快到井台去打水。当他手握辘把正在摇动的时候,没提防被那黑娃推下井去。黑娃以为这下白娃非淹死不可,立刻将白娃的行李搭上骆驼翻身上马,连同白娃的银子一起揣进腰包,又照旧吃喝嫖赌起来,不到两个月,又落到乞讨为生的下场。他以为白娃已死,没人知道他的底细,只好二次要着饭回到家中。 那白娃是不是死了?没有,原来他被推下井后,井里水不深,没被淹死。他想起黑娃坏了良心对自己下如此毒手,伤心得哭起来了。可眼下半截身子泡在冰凉的水里,没有攀爬之物,上又上不去,只有等天亮来人打水时再求救吧!大约到了半夜时分,井台上来了一黄一黑两个老人。正是当地的山神土地。他们从城隍爷那儿赴宴回来,因喝多了酒,想在这井台上凉快一下,缓缓酒劲再往前走。土地爷人老话多,加上酒性发作,就叨叨个没完。看见这口井,不禁对山神说:“前面刘家沙窝刘员外虽有万贯家财,就是吃水太远。如果把他那门前三棵沙枣树下的泉眼掏开,别说吃水,就是浇个十顷八顷地也是足足有余。”山神爷捋着胡子,也酒气熏天的说:“这有啥奇怪的呢?他是凡人,焉知天机哩?”土地爷听了来劲:“可不是嘛?就说他那千金小姐的病,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因为他家后院那堆陈年麦草垛下面未成形的蝎子精把血给吸了,要是用火一烧,再用鸡血污水一泼,害人精就除了,病也好了。”山神接着道:“就算病好了,那身上的血也不是一年半载能还原的,如果能把这井下的三棵白蘑菇挖上补补身子,要不了几天,就能恢复原状。可惜,凡人是无从知道这些的,也就只好受苦了。” 说完之后,二人哈哈大笑地走了。 山神和土地虽说也是神仙,却也不知道井里有人。他们说的酒后真言,都让井底里的白娃听的一清二楚。他顺着井壁一摸,果然有三棵白蘑菇,连忙摘下揣到怀里。第二天天一亮有人前来打水将白娃救了上来。经过打听,提水的正是刘员外家人,又问起他家小姐,果然重病在床,危在旦夕。白娃心中感谢昨晚神仙的指点,要求家人立刻带他去见刘员外。 那员外一见白娃堂堂一表人才,而且言谈举止诚恳有礼,心中先有三分爱意;又听说他能治好女儿的病,更是高兴的像迎接天神一般,立刻吩咐摆开酒宴,为白娃接风。饭后,员外引着白娃来到后院,果然有一堆陈年麦草。按照山神土地说的办法。吩咐准备好一应物件,然后把那草垛点燃。工夫不大,猛然从火堆中滚出一条三尺多长血红的大蝎子,摇头摆尾,正要发作,众人不敢怠慢,一盆鸡血污水泼了过去,接着又是刀枪棍棒将那条蝎子打成了一团肉泥。 处决了蝎子精以后,白娃又拿出三棵没见过天日的白蘑菇,调剂了三副补药,给奄奄一息的姑娘服了下去。没过几天,那小姐就病情大愈,不久,就恢复了健康。白娃为小姐治好了病,又从沙枣树下挖出了旺盛的泉水,解决了员外家用水和灌田的困难,然后准备回家去看望父母。那刘员外老夫妇,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说啥也不让白娃离开。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将心爱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那刘千金也真心爱上了白娃,一家人谁也舍不得让他走。白娃无奈,只好把自己身世遭遇告诉了刘员外。员外听了之后更是同情。立即安排家人给白娃成亲,并将自己一半家产陪送,然后让他们夫妻二人回家省亲。临行前,又馈赠了三驼金银财宝,十五匹好马,命几个家人护送而去。 陈老公见儿子带着媳妇荣华归来,一时之间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抱着儿子放声大哭起来:“儿啊,你兄弟回来,只说你杳无音讯,死在外面。为父只说今生再不能见面,想不到你今日这般体面的回来,快将经过说给爹爹听听。”白娃想起往事,跪在父亲面前,哭成了泪人,将出门后的遭遇一一诉说给父亲听。陈老公一听,顿时气的昏过去,半天才苏醒过来。 俗话说,墙里说话、墙外有耳,白娃给父亲说的一番话,让继母在窗外全部听了去。原来,老婆子和黑娃一听白娃回来了,立刻吓坏了。她偷听了白娃的哭诉后,领着黑娃找了个地方藏起来,不敢再见人面。过了不久, 陈姚婆想起白娃在井里听到了神仙的话,才发了大财。马上从炕洞里把黑娃拉了出来,叫他连夜去那井里,说不定也能发一笔财。那黑娃一刻没停, 按照母亲的话攀着井绳下到井里藏了起来。 这天晚上,恰好山神土地又从井旁经过,想起上回酒后在井旁说的话被人听去,泄露了天机,差点叫城隍给治了死罪。顾念他们年老,当差多年尚未出过差错,从轻发落。今天他们两人到了井台旁,相互埋怨了一阵之后说:“那娃娃是个至善、至厚、至孝、至贤的大好人,合该得此善报。不过留着这井,以后还会有人在这里图财害命,不如早点填了为好。”两个神仙说着,便口念咒语一人一把土,顷刻将井填了个严严实实。黑娃被压在井下一命归天。几天后,陈姚婆以为儿子得了金银财宝搬不回去了,急忙跑到井口帮忙,谁知井被填实了。她一急之下,七窍出血,两眼一翻,栽倒在井台上死了。 这个故事越传越远,直流传到如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警世恒言,就是由此而来的。 讲述人:王友科,男,布隆吉乡双塔村四队农民。 搜集整理:杨呈新。 搜集时间:1986年。 流传范围:瓜州。

知识出处

瓜州民间故事

《瓜州民间故事》

《瓜州民间故事》一书是从一百五十九篇故事中精选出来的,本书共选编了一百零五篇故事传说,所选的这些故事传说不但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想象力,把历史人物与名胜故事糅合在一起,读来通俗易懂,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