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1934020220000623
专题名称: 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
文件路径: 2919/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16/001
起始页: 0247.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从前,在瓜州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木匠叫张乃公。还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已是手艺精湛,很有名声的木匠师傅了;远近人家都请他做活,常常是三月五月才能回一趟家。他的妻子操持家务,养育着一儿一女。仗着丈夫长年累月辛苦又有点手艺,日子过得顺心,并且有了一些积蓄。 儿女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张乃公就和妻子商量,要给儿女们挣下一份家业,让他们长大了能够顺顺当当轻轻松松地生活下去。为了这个目的,张乃公长年累月在外面干活挣钱。妻子一人在家不但要照料儿女们吃喝,家里还种着十几亩地,闲时还得养鸡喂狗,夫妻俩一心扑在儿女身上。自己省吃俭用,不敢吃不敢穿,好吃的好穿的都先尽让给儿女。夏天怕热着,常常是手捧饭碗把茶水晾冷了才给他们喝。冬天又怕冻着了,天还没冷时就一针一线为他们做好棉衣棉裤。为了一双儿女,老两口宁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他们受半点委屈。经过张乃公夫妻俩的苦煎苦熬,一双儿女终于长大成人了。老两口却为儿女熬白了头,累弯了腰,虽然如此,但心里却感到非常快活。 这一年,儿子要娶媳妇了。张乃公选了一块水旺林茂的地方,拿出一笔钱,给儿子盖了一院新瓦房,又做了一套崭新的家具,并把家产的一半分给了他,让他在新修的房子里成了婚。老两口感到心安理得,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结婚的当天张乃公把儿子叫到面前说:“你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好好地去生活吧!我们现在还能动弹,不要你来操心,有朝一日我们干不动了,那时候就要你们尽尽孝心了。”儿子听了,跪在父母亲面前说: “爹妈您二位老人家放心,你们对我恩重如山,我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会让你们老来享福的。”张乃公夫妇听了,心里十分宽慰。 他俩心想,到底是自己的儿子,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两年后,女儿要出嫁了。张乃公也像对待儿子娶媳妇一样,也拿岀一笔钱修了一院房子,做了一套崭新的家具,并赔了另外一半家产,为女儿体体面面办了喜事。在婚礼上女儿也跪在父母面前,像她哥哥那样,说了许多感恩戴德的话。并说等爹妈老了要把爹妈接她家养老,要尽孝心。两个老人听后觉得辛辛苦苦了一辈子也值得,心里由衷的高兴。 儿女们都离开父母各自婚嫁,一人一半的财产也都分出去了,家里顿时感到空寂冷清。张乃公不顾年纪已高,仍然扛着家具岀去干活,挣钱来养活自己。老伴留在家里,孤单寂寞。每天还要担着水桶到河里挑水洗衣做饭养鸡喂狗,浇水种菜。过着寂寞凄苦的日子。 起初,儿女们还三月两月来看一眼母亲,以后一年来上一次,最后,他们干脆都不来了。张乃公只好由老伴陪伴服侍,他不再出去干活了。不久,老伴死了,张乃公悲痛万分,亲友们都来料理丧事,儿子和女儿看父亲已贫困潦倒,没钱可图了,竟一个也没来吊丧。 张乃公更加孤苦无依了,行动困难,衣食无人照料。他感到儿女们忘恩负义,忤逆不孝到这一步,心如刀绞一样难过。为了儿女辛苦一世,最后竟落得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如此悲惨的下场。心里好悔啊,好在张乃公平日待人诚恳热心,许多人都得到过他的接济和帮助,这阵老人落到这种困境,大家都来帮助照料,你送一碗饭,他送一件衣,这样,又活过了一年。 第二年春天,张乃公病倒在炕上不能动弹了。他感到自己已不久于人世了,便托人给儿子捎信说:“我已经不行了,但还有一点钱财,要遗留给你。”嘱咐不要告诉他妹妹。又托另一个人也给女儿捎信说了同样的话,并嘱咐不要告诉她哥哥。他们接到信后,立刻都跑到父亲这里来了,又是炖鸡又是做饭,孝敬的不得了。这时的张乃公已危在旦夕,汤水米粒未进。只能招手将儿女叫到面前,指了指枕头下面,苦笑一下就咽了气。 父亲一死,他的儿子和女儿就争夺开了那个沉甸甸的枕头,都说是父亲留给自己的,争夺的几乎要打架。父亲的尸体直挺挺的躺在炕上,谁也不管。最后只好将枕头一分两截,一人一半。当他们打开枕头后,里面全是用红纸包好的银馃子上面写着十两、二十两的字样。兄妹俩一见父亲竟还有这么多的金银都红着眼抱起半截枕头往家跑。回家后急忙打开红包一看,装的全是石头。每个石头上都写着: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 搜集整理:张少新。 搜集时间:1986年。 流传范围:瓜州一带。 作者简介:张少新,1962年生,瓜州乡三工村四组人。曾在《阳关》 杂志发表诗《没头的白杨树》等作品。现迁居新疆。

知识出处

瓜州民间故事

《瓜州民间故事》

《瓜州民间故事》一书是从一百五十九篇故事中精选出来的,本书共选编了一百零五篇故事传说,所选的这些故事传说不但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想象力,把历史人物与名胜故事糅合在一起,读来通俗易懂,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