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对张小三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1934020220000610
专题名称: 神对张小三
文件路径: 2919/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16/001
起始页: 0194.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清代前期,瓜州十工有个穷秀才叫张小三,他家境贫穷,但却老实厚道,能吟诗作对,常常弄得一些官吏富豪狼狈不堪,下面是他的几个小故事。 分猪 有一家兄弟三个,老大老二贪婪刁奸,常常串通干些偷鸡摸狗的事,他们唯恐自己的丑行将来被正直的老三张扬出去,因此,也常常威逼老三一起跟着干。可是,到了分摊赃物的时候,又看他老实年小,合起来欺负他。老三干也不成,不干也不成,经常跟着受气。 这天,他们合伙偷了一头猪,晚上照例躲在黑房里分赃。奸猾的老二说:“按老规矩,三人对诗,诗对上,才能按落韵得自己的东西。”老大一听,立刻赞同。按习惯,必须按年龄轮着往下说。老大这时想了想,说道:“老大头小身子矬,拿下猪的前半截。”说完便剁去了猪的前半个;老二吟道:“老二我豁牙胡子黑,应得猪的后半截。”随后拿去了后半个;剩下老三时肉早没了。老三只好吟道:“老三我有牙没胡子,吃个猪头猪蹄子。”分完后, 兄弟三人便将自己所得的一部分拿回了家。 老三眼见自己每回吃亏,满肚子气,恨老大老二,也恨自己诗没做好。恰在这时碰上张小三,小三问他为何不高兴。老三见张小三厚道,便将事情一一说了,张小三听后,对老三说:“下回有这事,你马上告诉我。”这天他们又偷到一口猪,老三忙去告诉了张小三。晚上,张小三穿上老三的衣服,跟着钻进黑屋。黑暗中,只听见老二说:“还按老办法来,但今天的诗必须以自个的胡子为题。”其实,是他早和老大商量好了的。三人中,唯独老三没胡子,想把猪平分了,连猪蹄子也不给老三。 这时老大说道:“老大我胡子朝天撅,还拿猪的前半截。”老二说:“老二我胡子朝天撅,还拿猪的后半截。”说完二人暗自得意:今个你老三怕连蹄筋都吃不上了。张小三听完,略一思索。随即吟道:“老三我没胡子有牙,一个猪我全拿”,老大老二吃了一惊,不知所措。张小三这时扛了个整猪,二话没说走了,留下老大老二原地发呆。张小三在老三的带领下,原封不动的将猪还给了主人。 吃瓜 一天,张小三赶路去参加乡试,和两个秀才碰到了一起。两个秀才嫉妒张小三,总是找机会整治他。这时正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干热风吹得人七窍生烟。戈壁上一点水也没有,最后竟在路上拾了一个过路人丢的西瓜。一见西瓜,两个秀才来了鬼点子,他们见张小三又土又粗,定是个穷光蛋,准不会写诗。就提议写诗,就写穷,谁把自个说的最穷谁吃瓜。 既想让张小三吃不了瓜,又想借机挖苦他一顿。小三心里清楚,只是点点头。 一个秀才说:“家住半间屋,麦草当蜡烛,晚上没处睡,盖块破抹布。”另一个秀才说:“家无半间房,星星当蜡烛,晚上没铺盖,枕个烂扫帚。” 两个秀才说完,料定张小三对不上,伸手就准备抢瓜。张小三说一声 “慢! ”清清嗓子,道:“家在半天悬,断粮十多年”两个秀才一听张小三的诗,怕吃不上瓜,便胡搅蛮缠:“你说你断粮十多年,你咋活到今天?”“留下一口气,就为吃这一点点。”说完把西瓜从秀才手里拿过来。两个秀才气得半天说不出来话来。 改字斥通判 改字斥通判顺治年间,肃北有一通判,因贪污国库银两下贬安西,这时正逢大地风灾,百姓日月难度,头顶香盘请求官府放粮救济,官府粮仓满实,却不赈济百姓。无奈众人便推举张小三等面见通判说理。不学无术的通判想以官势压服众人,又想蒙混百姓,便命人在门口木牌上写下一句读不通念不顺的歪诗:“荒年天气坏,老天不放粮”想以此欺骗前来说理的人。 张小三到门前看了歪诗,淡淡一笑,提笔将句中老天的“天”改了一笔,然后点点擦擦,并派人通知大家回家拿粮袋,自己上前打门:“放粮!放粮!”通判一脸怒气,开门喝道:“何人在此无理?放的什么粮!不见牌上的字么? ”张小三笑嘻嘻答道:“奴才等并不知道放粮,可是牌子上写着放粮,我们才来。不信你看。”“胡说! ”通判不信,冷冷出门,但一看牌上,不觉大吃一惊。原来,牌上的字经张小三一改一擦一点,变成了:“荒年天,气坏老夫。不,放粮!”这时,百姓闻讯纷纷拿口袋围上来,喊着放粮。张小三乘机说:“老爷,这消息可是你发出的,要是当众失信,恐怕不好收场啊!”通判眼见不放粮不行了,但心中的怒气难消,想当众治治张小三,杀杀这个穷秀才的威风。便装出一副满腹经纶的样子说:“张小三,本大人早听说你能言善对,我今天岀一对子,你若当众答上,老爷便服输,即刻开仓放粮,如何?”张小三说:“小的不恭,请大人先岀上联。”通判环视一周,想了半天,得意的念道:“臭也酸也腥也膻也堪笑雏鸡滚出壳;”张小三一听,知道通判挖苦他这“酸秀才”,便默默思索,吟出了下联: “欢哉笑哉快哉乐哉试看老牛跌下河”不但工整对仗,而且不无讥讽。 话音一落,穷百姓纷纷拍手叫好。通判明知道句中“跌下河”指自己被贬降职一事,但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无可奈何只好开仓放粮。 巧对侍郎 张小三吟对的名声越来越大,地方官吏乡绅都惧怕三分。不论啥事,只要有张小三在,他们只有吃亏的份。张小三不但敢和下等文人骚客吟联,而且也敢和上层官员雅士对答。 康熙年间,工部尚书派手下一个姓魏的侍郎巡查瓜州地方皇渠工程,巡视完毕,侍郎准备看看安西名胜古迹,县令及当地名流都来侍候。魏侍郎喜好联句,听说此地有个神对叫张小三,便将他传来,不论游山逛景,走乡进店都要他随从,以便随时答对,助长游兴。 这天,他们来到大街,正是秋季,街上车来人往,过路商贩车夫在瓜菜摊上游转;牵驴的拉马的,卖葱卖蒜的,一时好不热闹。侍郎见此情景,随口缀成一联:“车行骡马市”,身后的张小三随口对道:“货栈瓜菜摊”。侍郎一听,觉得句子严整,毫无弊漏。暗想:这张小三果然名不虚传,但此句也许是碰巧了。这时,只见一条四眼黄狗飞快窜进了一家马车店,侍郎马上又加“狗进”二字,联成:“狗进车行骡马市”,不想张小三也很快加了二字,加成:“官游货栈瓜果摊。”侍郎听了,有些不高兴,随后见一阵旋风将人刮得站不稳,便又加了三字,联成“龙卷风狗进车行骡马市”张小三略微一想,也加了三字“黄沙落”连为:“黄沙落官游货栈瓜菜摊”平仄对仗,文意连贯。侍郎不得不佩服张小三的机敏。 第二天,侍郎和张小三来到当时很兴盛的截山庙赏景,当时的截山庙雕梁画栋,庙宇罗列。左右是高低起伏的大山,背面是黄水沟,北临平阔的农田,风景煞是好看。侍郎诗兴大发,但转念又想:今天来点高雅的,有意难难张小三。便说:“我以此地风光作出上联。你也可以当山水作答,如何? ”张小三知道侍郎有意难他,便道:“可以。”侍郎面对群山手捻胡须,吟了一联,道是:“连瓜沙,背黄水,目睹秦、汉、唐、宋、元、明、清、可歌可泣古今事。”张小三见是幅长联,不敢怠慢,想了一会儿,便吟出下联。是为:“视田畴,居群山,接纳农、兵、商、旅、儒、丐、僧、关里关外多少人”。 因是工部大员的吟联,后人便将它书写在庙门之上。横额趣题为“儒丐答对”。现截山庙已毁,据说这副对联还残留在断墙上。 不几日,他们到了瓜州风景胜地桥子东坝,游玩了当时的苦峪城、河神庙,被这里的土特产、山川景色所折服。恰巧,河神庙老道闻听有位朝廷大员到此地观光,便煮茶招待,迎接侍郎观看了新修的娘娘庙。过后打揖道:“闻听老爷能诗善对,现娘娘庙经地方乡民多年募捐落成。楼前牌坊正缺合适的字联,恭请侍郎官人不吝赐句,不知肯否答应?”侍郎闻言放下手中的水挑,略一思索,转身招过张小三:“大师要我为牌坊书写一联,我看就以当地形胜景色为题,你我各做一联。当场付墨,移赠大师,你看如何?”张小三听了,当然不敢推辞,答应下来。 侍郎吟吟哦哦很快以当地形胜景色吟成一联:“红锁阳,黑锁阳,芦苇花飞,黄沙掩埋苦峪城。”侍郎说:“小三,因在当地赏景,还须以当地特色吟对。”然后等着张小三的下联。 这里,张小三依据上联文意,很快对出了下联:“南桥头,北桥头,甘草叶落,黑水势接道德楼。”刚刚吟岀,众人便一齐呼喊:“好联好联!”直到这时,这位工部侍郎大官人才真正服了这个穷秀才。 这时,众人已摆好笔墨,由侍郎官掌笔,将这对联书成大字。老道手捧这位朝廷大员的“墨宝”不住称赞,马上命当地姓于的工匠镌刻在娘娘庙道德楼前的牌门两侧。相传,这副对联一直保存到民国后期,才因庙宇坍塌而损毁。当地年长的识字老人尚能追忆。 搜集整理:刘国骋。 搜集时间:1986年。 流传范围:瓜州。

知识出处

瓜州民间故事

《瓜州民间故事》

《瓜州民间故事》一书是从一百五十九篇故事中精选出来的,本书共选编了一百零五篇故事传说,所选的这些故事传说不但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想象力,把历史人物与名胜故事糅合在一起,读来通俗易懂,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