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子反击战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唯一号: 291932020220003046
事件名称: 桥子反击战
文件路径: 2919/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22/001
起始页: 0183.pdf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起始时间: 1950年7月

事件描述

1950年7月,包布拉和马应蛟联合成立“混成旅”,有200多人,他们和桥子乡反动地主张德才父子串通,决定袭击桥子乡。7月中旬从盐池湾出发,经石包城时,纠合该处散兵200多人,共约500人于7月25日夜抵达桥子南面的锁阳城,扬言血洗桥子,杀尽民兵。 桥子乡民兵早有戒备,日夜巡逻放哨,每夜几次转移宿营地,以防偷袭。26日拂晓,副队长聂发刚率队南巡,刚到大泉湾便见大队土匪朝北涌来,他估量了自己的力量只有30余人枪,每枪仅5发子弹,不可正面对抗,便下令北撤,掩护群众转移。匪首包布拉女婿党九率一队骑兵咬着民兵尾追,民兵指挥部决定由聂发刚率8个民兵诱敌,其他分散隐蔽,避其锋芒。民兵坐骑全是役马,速度远不如常喂肉干、惯于驰骋的匪骑,眼看要追上了,在跨越北桥子河时,民兵的马得乡土之利,一冲而过,匪徒的马临水趑趄,民兵争得了这宝贵的一刻,使双方的距离拉大。诱敌至乱山子,人骑均十分疲惫,聂决定利用有利地形阻击敌人,派2人控马,6人上山。当敌人进入射程后,聂下令以排枪射击匪首,每人两枪过后,敌匪被击伤,堕落马下,挫其锐气,遏止追赶,聂等得以赶赴小宛,借长途电话向县武装部报告。驻安骑兵连在县武装部长张维库配合下,急驰60公里,当日傍晚赶到桥子马圈滩,距匪集结地平头树五公里,午夜发起攻击,匪徒措手不及,人慌马乱,仓惶应战,边打边撤,丢下两具尸体,一门六0迫击炮,一挺轻机枪,狼狈逃跑,被抢财物大部分夺回。 这伙匪徒,系一群乌合之众,以流动抢劫为目的,因而一击即溃,以一个连的兵力打败了三倍于我的敌人。但因地形不熟,骑兵连指导员张宝生同志英勇牺牲。后来,平头树初级合作社成立,命名为“宝生社”,纪念这位人民功臣。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