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解放初至20世纪80年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65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解放初至20世纪80年代
分类号: E225
页数: 3
页码: 310-312
摘要: 安西县的拥政爱民工作从帮助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开始。解放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从三军、八军所属部队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地方工作队,协助接受和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建立新生的人民政权。
关键词: 拥政爱民 军民关系 80年代

内容

安西县的拥政爱民工作从帮助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开始。解放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从三军、八军所属部队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地方工作队,协助接受和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建立新生的人民政权。之后,这些干部大多安排到地方工作,成了各行业的领导干部,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发动和组织广大贫苦群众诉苦反霸,斗地主,分田地,进行土地改革,摧毁了旧政权残留的保甲制度,建立了区乡人民政府和农会、工会、共青团、民兵等群众组织。派分队协助民兵剿匪肃特,安定了社会秩序。
  二、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县人武部采取各种形式,经常深入群众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群众、改造社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社教20世纪60年代中期,全国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期间,县人武部及驻军各部队派出大批干部参加区乡的社教,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既协助地方完成了社教任务,又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了自己,促进了部队建设,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
  路线教育20世纪70年代中期,县乡开展路线教育,驻军派出干部参加。
  三、参加精神文明建设安西县人民政权建立后,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拥政爱民工作紧紧围绕地方中心工作,把它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开展了大规模的活动,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其新的内容。解放初至八十年代,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年前组织干部战士参加慰问团,慰问驻地党政机关、友邻单位,向烈军属送慰问品,向孤寡老人和特困户送年货、食品、衣物。二是组织卫生部门工作人员,为驻地附近及贫困地区的工人、农民、教师、学生治病;组织干部战士开展卫生活动,清扫街道和公共场所,清除堆积的垃圾。三是组织文工团、宣传队,为驻地群众演出节目,放映电影,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增添节日气氛;组织军民联欢或文艺演出,慰问各界人士。四是走访群众和地方各级干部,调查部队违犯群众纪律的问题,征求对部队的批评意见。在部队内部,普遍进行拥政爱民教育,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检查群众纪律,解决好同地方单位、群众的纠纷,严肃处理违犯群众纪律的人和事,表彰拥政爱民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四、参加抢险救灾县人武部和驻安部队官兵把抢险救灾当作应尽的职责,每当灾害发生,就义无反顾,奔赴灾区、救灾第一线,救助人民群众。哪里有灾害,哪里就有人民解放军和民兵救灾,充分体现了人民子弟兵热爱人民、一心一意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尚品德。1971年8月,西藏一辆大型柴油载重汽车运载一台大型普通车床和两桶柴油行至安西县老城。中午饭后,司机曾庆东不慎将烟头碰落在车厢内,造成起火隐患。油车行至安敦公路5公里多时,引起车辆起火。驻军训字206部队(现63612部队)五中队战士韩西超、刘克明发现这一情况后,一面赶赴现场进行抢救,一面由刘克明驾车返回部队求援,并汇报地方政府。驻安部队官兵和当地的干部、群众共约250多人紧急赶赴火场扑救。救火军民不顾个人安危,抢救国家财产,发扬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在这场抢救国家财产中,部队官兵烧伤60人,牺牲9人。
  五、开展扶贫济困1986年以来,县乡人武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开展扶贫帮困工作的指示精神,从安西县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军民共扶,脱贫致富”活动。采取县人武部包村,人武、专武干部包户的办法,与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组织民兵扶贫帮困小组235个,每年春种秋收,为贫困户帮种帮收。发动广大民兵开展捐衣捐物、拉工运肥等活动,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