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俸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63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俸饷
分类号: F244.2
页数: 2
页码: 286-287
摘要: 古代军队的后勤保障,除粮草供应外,将士的俸禄、薪饷当为首要。历史上安西均为边防要地,驻军待遇都较为优厚,由朝廷统一规定品级数额, 按例拨给。汉至唐初,货币不畅,俸禄以粮谷计算,计发实物。
关键词: 工资制度 俸饷

内容

古代军队的后勤保障,除粮草供应外,将士的俸禄、薪饷当为首要。历史上安西均为边防要地,驻军待遇都较为优厚,由朝廷统一规定品级数额,按例拨给。汉至唐初,货币不畅,俸禄以粮谷计算,计发实物。俸饷多寡,以品衔职级高低以分差额。从汉始,官级逐步形成为“九品十八阶”(每品分正、从两级)。至唐时,几经调整,成为“九品三十阶”(三品以上分正、从两级;三品至九品分正上、正下,从上、从下)。依阶,禄米“岁以给之”。此外, 唐代还根据官职、军功、政绩授予官员土地。凡授田者,皆从原籍官田划给。
  唐初,百官禄米为:正一品:700石;从一品:600石;正二品:500石;从二品:460石;正三品:400石;从三品:360石;正四品:300石;从四品:260石;正五品:200石;从五品:160石;正六品:100石;从六品:90石;正七品:80石;从七品:70石;正八品:60石;从八品:50石;正九品:40石;从九品:30石;唐贞观时起,对百官发放铜钱,至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的标准是(单位:文):一品月俸8000,食料1800,杂用1200;二品月俸6500,食料1500,杂用1000;三品月俸5100,食料1200,杂用900;四品月俸3500,食料、杂用700;五品月俸3000,食料、杂用600;六品月俸2000,食料、杂用400;七品月俸1750,食料、杂用350;八品月俸1300,食料、杂用250;九品月俸1000,食料、杂用200;此外,唐代还根据官职、军功、政绩授予官员土地。凡授田者,皆从原籍官田划给。
  宋沿唐制,仍行“九品三十阶”品位制度。俸禄包括正俸、衣赐、禄粟、职钱、公使钱、添支等。
  明朝兵饷,史无细载。
  清代武官薪饷,仍按品秩定额。清朝军队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八旗兵,主要由满洲、蒙古人组成;第二类是绿营兵,主要由汉人组成,但高级指挥官仍由满人担任;第三类是土兵,由各少数民族组成。其薪饷,八旗优于绿营,边疆高于腹地,战时厚于平时,前期丰于后期。士兵兵饷和马匹草料的定例是:“凡马战兵一季三个月,每名关支一月本色粮二石,关支两月折色饷银四两。步战兵一季三个月,每名关支一月粮一石五斗,两月饷银三两。守兵一季三月,每名关支一月粮一石,两月饷银二两”。
  “凡马匹迂春、冬二季,每匹日支仓升料三升,草二束,夏、秋二季,放厂牧草,每匹日支干银一分六厘七毫,其本色粮,在屯、科田内征收支领;折色粮,常到甘肃藩司库支领。如有余、不足,变酌剂尽善,简便易行,视前朝支吾补缀之苦,相去天渊”。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

相关地名

满洲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