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62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分类号: A8
页数: 3
页码: 268-270
摘要: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是人民解放军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内容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是人民解放军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毛泽东说过:“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革命强大的理论武器,是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精神力量的源泉。伟大的信念产生伟大的力量,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部队,使广大指战员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就会在保卫祖国和完成各项任务中发挥出无穷无尽的力量。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学习《毛泽东选集》在1951年至1960年期间,主要学习《毛泽东选集》一至三卷。通过学习,使干部战士掌握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防止居功自傲、停滞不前、贪图安逸、腐化变质等不良思想的产生,树立继续革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1960年《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县人武部和驻安部队立即组织学习。次年,军事科学院编辑出版了《毛泽东军事文选》(第一版),广大指战员在学习第四卷中又结合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十大军事原则,加深了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战略和策略思想的理解。
  1965年开始,团以上干部通读《毛泽东选集》四卷,营以下干部通读干部选读本,战士通读战士选读本。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主持军委工作的林彪提出学“语录”、“老三篇”,使通读受到影响。林彪还强调“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使部分单位的学习出现简单化、庸俗化现象,但不少干部、战士仍然读完了选集和选本,并且涌现出一批学习积极分子。
  二、1972年起,学习马列经典著作粉碎林彪阴谋集团后,毛泽东发出“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指示,军分区遵照毛泽东指示,组织全区干部,系统地学习《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还有许多干部学习了《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恩格斯《论马克思》、列宁《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斯大林《论列宁》,以及毛泽东的五篇哲学著作。通过这些经典著作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干部队伍的马列主义水平。战士则学习《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语录》、《毛泽东五篇哲学著作》等内容。各单位都成立了理论学习小组,先学一步,并不定期地举行学习讲用会,交流学习体会。
  三、1980年以后,选学毛泽东和邓小平著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军分区遵照总政治部指示,批判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在学习毛泽东著作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的大局,组织干部战士学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等著作和邓小平、陈云的许多文章,使大家比较系统地领会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加深对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端正思想路线。此后,又学习了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和关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论述。
  四、1990年后,重点进行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学习教育进入90年代,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在实践中日臻完善,形成了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县人武部在组织学习教育中,主要做法:一是作为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制定年度学习计划,规定学习内容,组织部属系统地学习,年底考评。二是采取党委中心组带机关、干部带职工和周三机关政治理论学习、周五党团组织生活等方法,拟制学习教育计划,分专题进行学习辅导。三是县人武部领导每年参加上级军事机关组织的学习班,轮流培训。四是充分利用声像传输手段和社会的力量促进学习。把理论权威和上级首长的学习辅导制成录音录像,下发机关、人武部、部队组织学习,请地区、县宣讲团有针对性地来部队演讲;选派干部到地方党校短期培训;组织官兵到驻地工厂、农村参观;五是每年进行学习体会、理论研讨文章展评与有关知识竞赛。完善的学习制度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高。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

相关地名

马克思
相关人物
列宁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江泽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