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体制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进行变动的。1949年10月,为了尽快配合部队剿灭危害群众,危及新生政权的大小股匪,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遵照上级“县建立民兵自卫大队,乡建立民兵自卫中队,村建立民兵自卫分队”的指示要求,安西县5个区均建立了民兵组织,共有民兵700多人,并配备了步枪和手榴弹。
195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颁布。按照《条例》第二条规定:“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人民群众的武装组织,凡年满十八至四十岁的男性公民,身无残疾或精神病者,均有参加民兵之权利和义务。超过四十岁者,可退出民兵组织,但战斗英雄、民兵模范不愿退出者,仍酌情留队”。这样就建国初期实行自愿参加的民兵制度,改变为按照规定条件尽义务,普遍参加的民兵制度。年底,依据《条例》和酒泉军分区指示,安西县对全县民兵组织进行了整顿和调整,县建立了基干民兵团,区、乡、村编大队、中队、小队。凡年满18至25岁,政治纯洁、身体健康、家庭劳动力富裕的公民编为基干民兵;26岁至45岁的公民编为普通民兵。实行普遍民兵制,改变了自愿参加民兵的原则,把参加民兵组织变成了公民应尽的义务,使民兵组织成为国家动员的基础。
从民兵组织组建时起,就在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剿匪肃特、维护社会治安、抗美援朝、保卫生产等活动中协同人民解放军和公安部队发挥了生力军作用。1950年冬,县武装科科长张维库,带领桥子、踏实两乡民兵30名,配合部队剿匪,在深山沟壑中查踪追击20多天,配合部队将土匪包围在石包城,消灭数十名。桥子乡民兵从1949年10月至1951年底,先后同土匪作战5次,配合部队作战6次,打死土匪8名,俘虏3名,夺回被抢骡马311匹、牛羊1000多头(只),民兵队长聂发刚被评为民兵英雄。同时,组成多个民兵帮工队,帮烈军属、孤寡老人种田收割,被人民群众誉为“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第二节大办民兵师1958年前后,我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国际上,美国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公然对我国进行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在国内,蒋介石集团阴谋“反攻大陆”,不断派遣武装特务,骚扰沿海和内地。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加强人民解放军战备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民兵建设,动员全民,保卫祖国。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我国需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力量,除了必须建设强大的正规部队和特种技术部队之外,还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把能拿武器的男女公民武装起来,以民兵组织的形式,实行全民皆兵”。9月29日,毛泽东主席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说:“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寸步难行”。为了贯彻毛泽东主席“大办民兵师”的指示,安西县掀起了参加民兵组织的热潮。县建民兵师、公社建民兵团、大队建民兵营、小队建民兵连,从城市到农村,从厂矿企业到机关学校,普遍建立了民兵组织,并在当时的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截止1965年,全县民兵有13408人。其中:基干民兵7545人,普通民兵5863人。编制基干团5个,营9个,连79个,排360个,排以上干部1031人,武装基干民兵212人。
第三节民兵工作“三落实”大办民兵师以来,全县民兵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民兵数量很大,组织工作没有跟上,因而有的地方未按上级要求进行编组,出现了民兵工作不落实的问题。1962年6月19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指示,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军区认真贯彻执行并要求把“三落实”作为全省民兵一年一度组织整顿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民兵建设。其后,以此为主要内容的整顿每年进行一次。
安西县军事志第五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为了搞好民兵整组,酒泉军分区在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全区民兵整组方案”。根据方案精神,安西县民兵编为一个师,公社编团、大队编营。师、团番号冠县名和社名。以后又规定,县民兵人数在3000人以上的编师,3000人以下的编团;公社民兵在千人以上的编团,不足千人的编营;生产大队一般编连,生产队一般编排。县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视民兵数量多少编为营或连,直属师(团)领导。民兵师、团不另设机构,县、公社人民武装部就是民兵师、团的办事机关。
县民兵师的领导干部,按一正多副的原则选配。师长由县长或主管民兵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县委书记任政委,县武装部长、副部长任副师长兼正副参谋长,公安局长任副师长,县武装部政委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组织部长(或宣传部长)任副政委,县团委书记、妇联主任任政治部副主任。公社民兵团团长一般由公社主任或副主任兼任,公社书记任政委,公社专职武装干部为副团长兼参谋长,公社团委书记任政治处主任,妇联干部任副团长或政治处副主任。民兵连干部由副大队长兼任,或选配优秀复退军人担任,另配备副连长1至2人,大队党支部书记担任政治指导员,团支部书记任副政治指导员,大队妇女干部任副连长。民兵排以下干部,尽量配备复退军人担任。
此后,根据人民公社划小的情况,调整了民兵组织,执行了县编民兵团、公社编民兵营、大队编民兵连,生产队编民兵排的编制。民兵组织基本做到了“三适应”、“两便于”。即民兵组织与生产、行政、学习组织相适应, 便于组织领导,便于开展活动。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民兵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至1976年),安西的民兵工作受到了严重干扰。由于揪斗党政负责干部,开展夺权斗争,大部分党政一把手被迫停止工作,地方党委书记兼任武装部第一政委职务的制度废驰,武委会解体,从而破坏了党对民兵工作的领导。
1967年1月起,全县民兵的一切活动奉命停止。25日,县武装部根据上级指示,成立了由政委刘保来任组长、部长杜占财为副组长的“三支两军”安西县军事志第二章民兵工作的发展变化(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领导小组,参加了安西的“文化大革命”。三支两军在当时的情况下,对稳定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后果。
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全国掀起了备战热潮,恢复了民兵工作的传统活动。是年8月,毛泽东做出指示:“小县一个营,中县两个营,大县一个团”。按照中央和军委的指示,省革委会和省军区发出了《关于组建武装基干民兵团的指示》,安西县组建了武装基干团。是年冬,安西开展民兵组织重建和整顿,恢复了县、公社、大队、小队建立民兵师、团、营、连、排建制。安西组建5个民兵团、9个民兵营、78个民兵连、355个民兵排,共13250人,其中,普通民兵4700人,基干民兵7300人,排以上干部1040人,武装基干民兵212人。
从1974年开始,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组织下,开展了“学习上海城市民兵建设经验”的活动,建立了“民兵指挥部”,指挥民兵参加“社会阶级斗争”,损害了民兵形象。
1975年,逐步恢复了党委对民兵工作的领导制度。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76年解散民兵指挥部,民兵工作才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在错综复杂的“十年动乱”中,人武工作系统和广大民兵不断排除干扰,尽最大可能做好民兵工作,使民兵工作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中得到了坚持和发展。
第五节民兵工作在拨乱反正中健康发展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民兵工作开始调整改革。调整改革大体分为三个步骤:1977年至1978年,一方面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破坏民兵建设,企图建立“第二武装”的罪行;另一方面继续进行“三落实”工作。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新的工作方针,民兵工作开始摸索改革的路子。1981年中央11号文件下发后,全面调整民兵组织,减少民兵数量,改革民兵工作。
一、全面恢复民兵工作领导制度1978年底,为了加强党管武装搞好民兵建设,县委第一书记被任命兼安西县军事志第五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任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1979年5月,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全面恢复,并召开会议,协调各方面力量,开展民兵工作。1980年8月,安西县人武部第一政委郭振江被省军区评为“尽职尽责抓民兵工作的好政委”。
1982年,安西县人民武装委员会认真贯彻甘肃省委民兵工作会议精神,协调各方面力量,及时解决民兵建设中的新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民兵建设。一是认真抓了民兵组织建设,解决了民兵建设上的一些实际问题;二是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抓了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建设;三是加强了民兵武器装备的管理;四是认真解决了民兵活动中的误工补贴;五是加强了乡镇村级武装干部队伍建设,调整配备了一批年轻的复转军人。
二、组织建设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民兵工作会议,批判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破坏民兵建设的罪行,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颁布了《民兵工作条例》。根据省军区的部署,系统地对全县民兵组织进行了整顿。县以下取消了师团建制,并将民兵组织同预备役制度、战时兵员动员紧密结合,使之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民兵数量上适当减缩,主要抓基干民兵队伍的建设。经过整顿,安西民兵组织更加健全,军事素质不断提高。截止1978年,全县民兵总数为25867人。其中:基干民兵15326人,普通民兵10541人,编制民兵师1个,基干团11个,营9个,连101个,排484个,排以上干部1882人, 武装基干民兵4064人。
198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调整民兵组织问题的报告》(中发[1981]11号文件)。省军区根据中央文件精神部署了民兵组织调整工作。这次调整,一是缩小组建民兵的范围,取消党政机关、学校科研单位和街道办事处的民兵组织,解决民兵组织过于庞大的问题;二是压缩民兵年龄,由原来的16岁至45岁压缩为18岁至35岁,其中基干民兵的年龄为18至28岁,解决了民兵人数过多的问题;三是简化民兵组织层次,取消民兵师、团组织,武装基干民兵并入基干民兵之中,解决编组复杂的问题;四是严格民兵条件,提高民兵质量。是年,民兵组织调整后,全县编制民兵4个营、16个连、51个排,共有民兵6240人,其中,基干民兵2475人,普通民兵3467人,民兵干部298人。
经过多次的不断调整,民兵工作的领导体系更加顺畅,民兵组织的编安西县军事志第二章民兵工作的发展变化制更加合理,民兵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第六节民兵工作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前进民兵工作的深化改革自1983年开始,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缩减民兵组织;二是发动和带领民兵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压缩民兵组织1985年6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后,民兵工作指导思想由原来的“立足于大打、早打、打核战争”转向服从、服务于四化建设。10月,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发出通知,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兵工作的指导方针: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既要坚持民兵制度,搞好民兵与预备役的结合,又要充分发挥民兵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
“七五”期间,安西民兵编组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是稳定和控制现有数量,努力提高民兵质量,形成合理的编组结构。坚持以农村为主,编建民兵组织,每个乡编1个基干民兵连,行政村编1个基干民兵排或班,500人以上的国营或集体企业,均建立了民兵组织。
1991年,中发(1991)22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民兵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长远目标和主要任务,将“十六字”方针中的“减少数量”改为“控制数量”,按要求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这种编组方法一直持续到1998年底。
1999年,依据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的要求和《安西县“九五”期间民兵组织发展规划》,民兵调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压缩民兵规模、调整民兵组织、加强政治建设、提高训练质量、调配武器装备、优化整体结构、搞好组训装协调发展。遵照上述精神,安西县民兵工作坚持以解决民兵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以加强“三队”(民兵应急分队、民兵专业技术分队、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民兵建设质量,民兵组织达到了总部提出的“规模适当、编组科学、结构优化、管理有序”的要求。
安西县军事志第五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民兵编组上,普通民兵编组以“三个便于”为基本原则。即: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到与生产、行政组织相适应;与预备役制度和战时兵员动员工作相结合,以便于领导、便于活动、便于执行任务。基干民兵的编组要本着“五个有利于”的原则进行,即:有利于领导;有利于提高质量;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执行任务;有利于平衡负担。农村一般以行政村为单位编组民兵连或者民兵营,城市一般以企事业单位、街道为单位编组民兵排、连、营或者团。基干民兵单独编组。根据民兵人数分别编班、排、连、营或者团,根据战备需要和现有武器装备,可在基干民兵中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到“九五”末,民兵建设达到“五个一”目标。即:建设一支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民兵应急分队;一支能整体遂行任务的专业技术分队;一支技术精湛的对口专业分队;一支具备相应军政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的干部队伍;一个包括训练基地、民武器装备仓库、指挥自动化、政治教育场所齐备的强有力的保障体系。重点压缩基干民兵中的普通兵和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按照城市多编、富裕乡镇多编、重点地域多编和铁路公路沿线多编、贫困地区少编的原则,形成了以城镇和主要方向为重点的兵员储备新格局。基干民兵由“八五”末的1000多人压缩到600人。其中:应急分队1个连100人,医疗救护分队1个排30人,107火箭炮分队3个连315人,应急支边分队1个连100人,步兵分队1个连55人。普通民兵3853人,编制5个连,23个排64个班。
二、民兵“三落实”示范点1990年,新的《民兵工作条例》颁发后,面对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乡经济体制的调整变化,县人武部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在酒泉军分区抓好南岔乡民兵营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环城乡、柳园镇和花牛山民兵营作为示范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兵工作的新情况、新途径和新思路。
示范点建设中的主要做法:一是更新观念,增强抓示范点建设的自觉性。通过教育动员,使各级干部对抓示范点建设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觉性不断增强,始终把示范点建设作为每年民兵工作的主要内容,下大力抓落实。二是科学规划,跟踪检查,实施分类指导。县人武部组成2个工作组,由部长、政委分别带队,深入到全县14个基层武装部43个民兵连队,进行深入调•188•第二章民兵工作的发展变化研,科学分析论证。制定了《民兵“三落实”示范点建设规划》、《安西县“八五”期间民兵建设规划》。同年9月,酒泉军分区组织各县市分管武装工作的书记和人武部领导、部分乡镇专武干部参加,在安西县召开了“酒泉地区民兵示范点建设现场会”,推广了我县抓民兵基层建设示范点的经验和做法。1991年初,军分区和县人武部组成联合工作组,在南岔乡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了《县、乡、村三级民兵工作程序规范》。1994年冬,县人武部根据分区的指示要求,在花牛山集团公司,开展企业民兵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试点工作,研究探讨企业民兵组织开展活动的新路子。三是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真正把“示范点”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落到实处。合理编组,依照人口分布情况,凡符合民兵条件的人员全部编入民兵组织,对外出民兵建立登记制度,在县工商个体户中组建个体民兵连。基干民兵按每个年龄组的10%梯次编组,做到进出有序。应急分队由地处城郊的环城乡基干民兵连担任。提高了基干民兵中党团员、退伍军人和经过军事训练人员的比例。四是坚持党、政、武三结合,强化民兵政治素质。严格民兵政审条件,每年对应急分队民兵进行政治审查,确保民兵队伍纯洁可靠。坚持基干民兵“四课”教育和普通民兵“两课”教育制度,注重发挥乡、村“青年民兵之家”的作用,广泛开展“学雷锋、学科学、学致富技能”的活动,增强民兵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以劳养武活动,解决民兵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1992年至1997年,县以劳养武年收入达到10万元,乡镇达到1万元,村民兵连达到1000元。环城乡武装部被地委、行署、军分区评为以劳养武工作先进单位。
三、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预备役登记统计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预备役登记,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扩大专业技术人员储备,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依法建立和完善战时快速动员机制的一项基础工程。
1994年,根据分区通知精神,在全县开展此项工作。登记统计工作以《兵役法》为依据,坚持民兵工作与战时兵员动员工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自上而下逐级登记统计的方法,分组织准备、登记实施、总结验收三个阶段进行,历时40天。通过登记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全县对口技术人员的数质量和分布情况,建立了相应的档案资料和管理制度,为持续做好此项工作打安西县军事志第五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下了基础。
以后每年结合民兵整组工作进行。
1994年专业对口人员预备役登记情况四、民兵应急分队建设民兵应急分队是民兵组织的一支骨干队伍,是应付突发事件、遂行紧急任务的拳头。进入20世纪90年代,安西县人武部把应急分队作为军事工作的重点来抓,按照队伍精干、政治合格、训练有素、装备良好、预案完善、反应快速的建设标准,按照“四个便于,五个统一”的要求进行。即:便于集结、便于机动、便于训练、便于执行任务,统一组织编制、统一组建范围、统一编组方法、统一教育训练、统一武器装备的原则,实行单独编组,主要在县政府所在地渊泉镇和城郊环城乡组建。民兵应急分队人员的选编,从基干民兵中严格按照征集新兵的政治条件和参照应征青年体格条件的要求,安西县军事志第二章民兵工作的发展变化优先从转业退伍军人和党团员中选编。民兵应急连连长、指导员,分别由县人民武装部军事科长、政工科长兼任;应急排排长由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兼任。
民兵应急分队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上,用得上、拉得出。1993年围剿“10·18事件”案犯中,安西县应急分队快速集结,行程200多公里,按军分区要求准时赶到现场参加围捕战斗。
五、民兵护路分队建设1995年起,随着西部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工作任务加重,为了保卫铁路运输的畅通,打击偷盗铁路运输物资的车匪路霸,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安全,安西县人武部与新疆铁路局哈密分局协商,在河东车站、疏勒河车站、敦煌车站,先后组建了三支民兵护路分队。其中,河东车站9人,组建于1995年11月29日;疏勒河车站17人,组建于1997年12月12日;敦煌车站19人,组建于2001年9月1日。组建以来,在酒泉军分区、哈密铁路护路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护路分队认真贯彻各级关于维护稳定、确保大动脉安全畅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结合我县辖区疏勒河、河东、敦煌铁路护路联防的工作实际,以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为重点,坚持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执勤巡逻,加强守护工作,积极开展爱路护路宣传、综合治理铁路治安活动,加强护路民兵分队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和“以劳养护”活动,在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稳定,参加西部大开发等大项活动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六、民兵干部民兵干部的条件《民兵工作条例》规定:“民兵干部由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年纪较轻,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军事素质,热爱民兵工作的人员担任。民兵干部应当优先从复转军人中选拔。民兵连(营)干部的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授予荣誉称号或有突出贡献的民兵干部和兼职干部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民兵干部的配备原则营(连)干部一般配一正一副,女民兵较多的单位,可增配一名女干部。其中农村民兵营(连)长应配专职,并参加村支委或村民委,享受副村干部待遇,指(教)导员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城市安西县军事志第五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厂矿企事业单位的民兵干部可正兼副专,民兵营(连)长可由企事业负责人兼任,教(指)导员由同级党委(支部)书记兼任。基干民兵营(连)长,由专武干部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兼任。民兵应急营(连)长的军政主官,分别由军分区和县(市、区)人武部指派相应职务的干部兼任,政工干部可由地方党政干部兼任,排长由专武干部兼任。我县民兵应急连连长、政治指导员由人武部军事、政工科长兼任,排长由专武干部兼任。民兵连以上干部由本单位党委(支部)提名,征求民兵和群众意见后,报上一级党委批准,军事机关任免。
第七节历届民兵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充分展示各个时期民兵的风貌,促进民兵工作发展,安西县先后召开了四次民兵代表大会:
一、第一届民兵代表大会大会于1960年2月20日至22日在县城召开。会期3天,参加会议的党、政、军领导及民兵代表共87人。会议进行了两项议程:一是八个单位介绍了典型经验。其中,祁连公社介绍了老民兵英雄的事迹;瓜州公社介绍了结合生产进行民兵整组的做法;西湖公社介绍了民兵剿匪肃特的情况;桥湾公社介绍了民兵大搞植树造林的情况;五爱公社介绍了办党校进行民兵干部训练和组织民兵团结作战(大搞生产)的经验;十工农场介绍了模范残疾军人的先进事迹;柳园镇介绍了民兵训练工作的典型事迹。二是推选出席省民兵代表大会的代表,并从中产生了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的代表。桥子乡民兵队长聂发刚、西湖乡民兵队长刘洪生被推荐参加省、全国民兵英模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授予他们“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各一支。
二、第二届民兵代表大会大会于1966年10月27日至10月30日在县城召开。会期3天,参加会议的党、政、军领导及民兵代表170多人。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高举毛泽东主席的伟大旗帜,指导全县民兵组织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深入开展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引,加强民兵建设。
三、第三届民兵代表大会大会于1978年9月6日至9月10日在县城召开。参加会议的党、政、军领导及民兵代表178人。会议由县武装部副政委径中广致开幕词,县武装部副部长刘仲英致闭幕词。县人武部政委张文作了工作报告,县委书记、县人武部第一政委郭振江作了重要讲话。
四、第四届民兵代表大会大会于1991年6月17日至18日在县委党校召开。县委、人大、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民兵代表共1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了改革开放十年来我县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基本经验,表彰了民兵工作的先进典型。南岔乡、三道沟镇、河东乡3个党委和河东乡、西湖乡、踏实乡、布隆吉乡、环城乡5个武装部作了典型发言。县长王柏元致开幕词,县人武部政委马树林作工作报告,县人大主任马福俊致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