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安西解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56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安西解放
分类号: E289
页数: 2
页码: 176-177
摘要: 1949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兰州、西宁相继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二兵团沿兰新公路和宁(西宁)张(张掖)公路,以钳形攻势,追击败退河西的国民党军队,解放河西大地。
关键词: 地方军事 安西解放

内容

1949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兰州、西宁相继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二兵团沿兰新公路和宁(西宁)张(张掖)公路,以钳形攻势,追击败退河西的国民党军队,解放河西大地。此时,国民党在兰州以西的机构大多解体,军队溃不成军。在解放军大军压境的形势下,以新疆警备总部司令、河西警备总部司令陶峙岳为首的甘、新国民党军政要员,开始准备起义。1949年9月21日,陶峙岳派第八补给区中将曾震五为代表到张掖,晋见解放军一兵团司令员王震,汇报陶峙岳起义的意向,并商谈起义事宜。9月25日,陶峙岳等率部3.8万余人起义,酒泉宣告和平解放。
  酒泉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部本着一面打仗,一面建立地方政权的原则,积极从野战军三军七师、八师、九师和二军十二团抽调部分同志,组成了起义部队改编工作队和地方接收工作队。安西工作队由20多人组成,大多数同志是从三军八师各团营抽调的,队长是八师卫生部副政委贾悦西,副队长是八师政治部协理员傅仁杰。工作队随先头部队二军十二团进军安西,同行的还有二军十二团团长刘亚民和康焉吾带领的70余名干部战士组成的起义整编工作队。
  为领导安西和平解放,支持人民解放军进疆。解放军派科长薛益、荆指导员作为联络官,秘密来到安西,与国民党驻安西警备团团长毛熙舆、国民党政府县长吴文清接头,商谈和平解放安西事宜。毛、吴二人决心弃暗投明,共同促成安西的和平解放。25日,毛、吴接到部队和平起义的命令。
  28日,部队到达安西县北大桥。进步学生、群众、起义部队和县长吴文清等到北大桥欢迎,吴文清亲自组织接待。部队进驻安西后,按照和平起义双方谈判条约,刘亚民和康焉吾带领70多名整编工作队进驻安西警备团,整编工作队广泛宣传我党政策,讲解全国形势,稳定起义官兵情绪,并正式宣布原陶峙岳驻安西警备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六军四师独立四团,配备了我方政委、政治部主任、后勤处长和各连指导员。地方接收工作队的22名干部接管了安西县政府和自卫队。八师卫生部副政委贾悦西担任县委书记,司令部协理员傅仁杰担任县长,严风鸣接管公安局和自卫队, 兼任自卫队长。10月,自卫队改编为保安队,1950年2月,保安队改编为独立营三连。是年7月,又改编为三军骑兵团特务连,驻守民乐县。
  安西县政府领导班子成立后,国民党政府县长吴文清带领13名革委会人员,向新的人民政府移交了一切财产、粮食、档案和少量的金银、鸦片等,国民党政府移交于10月6日结束,10月7日中国共产党安西县委、安西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办公,从这一天起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了。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