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动了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统治,并于1912年1月1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简称民国)。但这次革命极不彻底,许多前清王朝的高级官员摇身一变,打着“拥护共和”的旗号,窃取革命成果,形成了封建官僚和资产阶级政客联合专政的体制,出现了军阀混战不止、军人长期专政的局面。军阀们为了争权夺地,都极力扩张军队,致使军事机器空前膨胀。
安西作为河西走廊的交通重道、战略重地,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战火的洗礼。
第一节国民党驻安部队民国初期,对甘肃、青海原有清兵进行大换防。派中央军一00师二九五团、二九六团,青海第一团三营分驻安、敦、玉三县,安西驻扎二九五团团部并1营,团长、团副各1员,营长、营副各1员,共四个连,各连连长、连副各1名,骑兵1连,炮兵1连,以上官弁士卒共有千人。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马仲英在河湟发动兵变,拥兵近万人,被国民党打败。后在河西复起,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马仲英部攻新疆,至古城子失败,返驻安西,征兵征饷,暴征苛敛,任意施为,摧残学校,拆毁城楼。至二十二年(1933年),第二次攻新疆,撤离安西。
民国二十三~二十五年(1934~1936年),中央陆军一00师的九十八旅、五九五团,青海九十六团等,先后驻扎安西老县城,将武庙改为营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冬,中央陆军四十八师一四三团改编为交通警备总队第一支队第十二团,辖建制营3个,每营3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1个小炮排,团直属队有1个特务排、1个近击炮连、1个通信连、1个卫生队安西县军事志第二篇军事组织(1个担架排,1个掩埋排)、1个防毒排。装备八二迫击炮6门,麦特森重机枪6挺,步兵连每连配中正式步枪100多支,勃朗材轻机枪6挺。团长田子梅,副团长王克仁,团副李凤翔,马冠英、张志先、罗元浪分别任3个营营长。“军官以黄埔军校居多,各短期培训班次之”(录自《安西县新志•兵防卷》)。全团有军官137人,士兵1761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党第三集团军在安西驻有一部分军队。抗战胜利后不久,集团军总司令赵寿山投奔解放区,第三集团军撤销。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新疆陶峙岳统辖的吐鲁番警备团奉命驻防安西,团部设在老县城西大街城隍庙内,下辖3个营,一营驻敦煌,其余驻安西。在团长毛熙舆的率领下,全团官兵于是年9月25日宣告起义,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四团。
第二节地方自卫队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冯玉祥国民军即在甘肃设立保安部队,“维护地方治安”。南京国民政府接统甘肃以后,在省一级设立保安司令部,在行政区(专区)一级也设立保安司令部,在县一级设立保安大队(后改称自卫大队),负责本辖区社会治安。国民党政府在指挥这支地方部队剿灭土匪、维护社会治安的同时,也利用它残酷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把保安部队变成推行其反动统治的得力工具。
一、七区保安团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为了扩充地方武装,对付日益紧迫的解放战争形势,七区保安司令部组建了区保安团。将安西、玉门、敦煌编为第三大队,辖4个中队,每个中队辖4个分队,每个分队3班36人。该保安团不脱产、不集中,无武器。
二、县保安团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安西县根据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发的《各省保安制度改进大纲》精神,组建了县保安队。保安大队100人左右,.110•第二章民国时期的军事组织由县长兼任大队长。保安大队的基础是国民兵组织,属于有组织、无装备, 有事集中、无事分散的群众武装组织。民国规定,年龄在18岁以上,45岁以下之壮丁均编组为国民兵,施以国民兵训练。机构一般为5级制,即县编团或总队,乡镇编大队,联保编中队,保编分队,甲编班。各级骨干一般分别由该级行政人员兼任。
三、县政府军事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间,国民党在安西县政府设立军事科,负责地方武装力量的组织、征兵、兵役登记,维护地方社会治安等工作。何丁义任军事科长。
四、常备自卫队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在军事科的直接组织下,建立安西自卫队,驻地在县城,执行守卫、盘查、巡逻任务,维护地方治安。军事科长何丁义 (少校)兼任自卫队长,陈秋德任副队长。民国37年(公元1948年),在省保安司令部指示下,将其原地方自卫队改编为地方自卫独立分队,隶属省保安司令部。民国38年(公元1949年),又改编为常备自卫队,县长吴文清兼自卫队上校队长。下辖民众自卫队和自卫营。自卫队编制3个分队9个班共95人,陈秋德任队长。装备武器有:“七九”步枪127支;“七九”轻机枪13挺;左轮手枪10支。民众自卫营下辖4个连12个排38个班共300多人,少校营长张秋善,上尉副营长马应蛟。1949年9月28日,安西解放后,常备自卫队全体投诚,接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整编。
第三节军统河西工作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统为了继续收集河西地区的情报,于民国三十六年(1946年)7月,在酒泉设立了河西工作站,领导河西地区的特务组织。在安西成立了一个工作组。设副组长1名,通讯员3名,分台长3名,译电员1名,检查员1名,区队长1名,会计员1名。其主要任务是收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情报。同时,还对各界进步人士随意逮捕、关押、安西县军事志第二篇军事组织审讯,进行残酷迫害,敲诈勒索。原河西站站长、酒泉警察局长、军统特务王世杰,在1980年写的《军统河西站与兰州特训班》的材料中说“河西站无所不管,罪恶累累”。
1942年,国民党为了控制新疆到兰州的公路运输,在安西设立了中统特务组织,由中统特务上校郑康(庆阳人)任主任1名,配组长1名,通讯员6名,县级汇报秘书3名。
其它特务外围组织有“安西通讯小组”、“保防情报所”。解放前夕,为加强控制,又成立了 “冬防小组”。解放后,国民党在安西潜伏了一批特务。以后相继破获的有黄狱麓、齐瑞甫、赵虎臣、马云龙、杨忠善、王树森等数起,其中,黄狱麓活动猖獗发展了丁文贤、莫中魁等一批当地特务骨干,并操纵土匪组织和反动武装。
第四节安西空军第四十五站陆军招待所空军气象台、电台抗日战争期间,由于苏联提供的飞机时速一般为每小时400公里,续航能力弱,从乌鲁木齐飞到兰州,中途需加油一次。被中国人称为“羊毛车” 的苏联汽车时速仅为每小时四、五十公里。安西是乌鲁木齐飞到兰州的必停站点之一。因此,为了保证将各种武器、弹药等援华物资经新疆运往前线和招待过往军勤人员,安西被选定为兰新交通线上空运和陆运的中转站。建有飞机场、空军第四十五站、空军招待所、陆军招待所、气象台和电台等机构,相互之间互不隶属。
一、空军第四十五站也称空军招待站,位于县城南门外1公里的戈壁滩上。初建时名为“欧亚公司”(电台名欧亚电台),为乙种站,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冬,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竣工,1938年更名,属军事建制。工作人员有翻译、机械师、管理员等10余人。机械师随停落飞机多少而增减,最多时达到10余人,主要任务是维修本国飞机,接待空勤人员,整理机场,储备料,为过往飞第二章民国时期的军事组织机加油。辖场兵40多人,除1名中队长外,其他人均从安西招募。分正式场兵和临时场兵,各占一半,属军事性质,正式场兵发军服和微薄薪金,临时场兵不发军装,只管吃饭,发少许津贴。场兵的任务是平犁沟,割杂草(机场内)、滚油桶、栓飞机、守油库、干杂活。
二、空军“气象台”、“电台”设在距机场500米左右的毛家庄,是为机场进行技术服务的机构,建制独立。“气象台”有台长、气候员、气候士、气候兵等5至6人,配备有必需的观测仪器,昼夜监测本区间气象,每小时提交一次气象报告。“电台”设台长、报务员、摇机兵6人,以手摇机供电,主要负责机场的电讯联络。
三、空军招待所是接待苏联援华人员的专门机构,由中国人管理。分两套管理班子:一套是接待部,编制有主任、干事、翻译及勤杂工12人,有20多间房屋,60多张床位,设有会议室和活动室。另一套是西餐部,有管理员和厨师4人,杂役7、8人。主要供应常住和过往苏联援华人员的饮食。建有面包炉和冰窖,成为安西首次出现的西式炊具。
招待所对苏联人的食宿实行供给制,由国内有关业务系统负责。
四、陆军招待所成立于1937年,设在北大桥龙王庙内。它的前身是“西北公路招待处安西招待所”,为兰新公路报务。抗日战争爆发后征为军用,易名为“占地服务团安西招待所”。专事接待运送战略物资的苏联汽车司助人员。招待所由中国人经营,编制站长、干事、交际员(翻译)、西餐厨师、勤杂工等16人。管理人员系西北公路总处原在编人员。1937年至1942年间,每半月或十天通过一批汽车,每批大约40至50辆。1942年新疆形势变化后,国民党中统加强了这条线路的控制,向安西派驻了宪兵队,并由中统特务郑康(庆阳人)率特工10多人进驻安西,设立检查站和专用电台,针对这条运输线进行特务活动。夏季的一天,50辆装满铁桶的汽车进入招待所停车场后,郑康率宪兵和特务强行检查,苏联车队负责人严辞抗议。后经谈判达成“中方不得检查,苏方车队返回新疆”的协议,自此再无援华车辆由此通过。
安西县军事志第二篇军事组织第五节军政部第四无线电台军政部第四十一无线电台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由敦煌迁入安西。设于县政府新生园内。主任张昔畴,配备报务员1人,事务员1人。